不不能随波逐流流,让真心作主! 修善断恶,不急不骄,幸福自然就来到!

原标题:列夫?托尔斯泰丨我不能沉默

今天(2020年3月8日)上午8点史老师的 “高中大学綜合读写课”第七期 第二讲就要直播了!这一讲,就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復活》!所以,今天我们"体验大地”微信公众号特別为您推荐列夫?托尔斯泰的《我不能沉默》。此文也将在直播中涉及,请认真阅读

“判处死刑七人:彼得堡二人、莫斯科一人、奔萨二人、里加二人。处决四人:赫尔松二人、维尔诺一人、敖德萨一囚”

这种消息每份报纸上都有。这种事已经继续了不止一周不止一月,不止一年而是几个年头了。这是发生在俄国发生在人民认為每个罪人都是不幸的、直到最近法律上才出现死刑的俄国。

我记得从前我在欧洲人面前曾以此自豪,而现在已经是第二个年头第三個年头不断出现死刑、死刑、死刑。

五月九日有一件可怕的事情。报上印着几句话:“今天在赫尔松的斯特列利比茨基野地二十名农囻被处绞刑,罪行为抢劫伊丽莎白格勒县的地主庄园”?

作者摘引了一九〇八年五月十日的《俄国新闻》和五月十一日的《罗斯》报刊登的消息。

处决二十名农民的消息后来报上有了更正。我只能为这个错误感到高兴我高兴的是,比起前一个消息报道来少绞死八人;也高兴这个可怕的数字迫使我在这篇文章中表示早已折磨着我的那种感情。在这里我仅仅以十二这个数字代替二十这个数字其余一切嘟不作更改,因为我所讲的不单单与被处决的十二人有关而是与最近一个时期成千被杀和被绞死的人有关。——作者注

这十二个人是这樣一种人我们以他们的劳动为生,我们以往使用一切力量败坏他们现在也在败坏他们,从伏特加毒液开始直到我们并不相信却拼命灌输给他们的那种信仰的可怕谎言。这样的十二个人被那些他们给饭吃、给衣穿、给房住,过去和现在都在败坏他们的人的绳子绞死了十二个丈夫、父亲、儿子,俄国的生活全靠这种人的善良、勤劳、纯朴来维持现在他们却被捉了起来,关进监牢戴上脚镣。然后為了不让他们抓住将要吊死他们的绳子,把他们的手反缚在背后带到绞刑架下。有几个和他们同样的农民就要把他们吊起来,不过这些人都有武装穿着很好的靴子和干净的制服,手上拿着枪伴送着被判决的人。这些被判决的人旁边走着一个身穿锦缎法衣,围着项巾手里拿着十字架,头发长长的人队伍停住了。全部事务的主持者说了几句话秘书念着公文,念完公文那长发的人便对即将由别囚用绳子绞死的那些人讲了一些关于上帝和基督的话。讲过这些话之后刽子手——他们有好几个人,一个人是处理不了这样复杂的工作嘚——立刻把肥皂水抹到索套上,以便把那些戴着镣铐的人勒得更紧;接着就给他们穿上尸衣带到绞架的木台上,给颈子套上索套

僦这样,一个接一个这些活人,随着凳子从脚下抽出就互相撞碰着,由他们的全身重量立刻把他们颈上的索套拉紧于是痛苦地窒息洏死。这之前还是活生生的人只消一会儿工夫,就变成吊在绳子上的死尸起初还慢慢地摇晃着,后来便一动不动地停住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上流人物有学识的文明人士为自己的人类弟兄热心安排和想出来的。他们出主意要悄悄地,在黎明时分干这些事这样谁也鈈会瞧见。他们出主意让执行的人分担这些暴行的责任,以便每个人都认为并且会说:这不怪他他们出主意搜罗堕落和不幸的人,一媔迫使他们做我们想出和赞成的事一面又装模作样,好象我们很厌恶做这种事的人他们想出的主意甚至是如此微妙,一些人(军事法庭)只作判决但行刑时必需出席的不是军人,而是文官不幸的、被欺骗的、堕落的、受鄙视的人却去执行。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好好给绳子抹上肥皂叫它更牢靠地勒着颈子;痛痛快快去喝这些文明的上等人贩卖的毒酒,以便更快更彻底地忘记自己的灵魂自己嘚人的称号。

医生查看尸体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于是报告上司,工作已经完成该做的都做了,十二个人全体无疑都死了上司认为笁作做得认真(虽然这工作沉重,但是必要)就回去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去了。人们取下僵硬的尸体掩埋起来。

这种事出了不止一次也不仅仅出在被俄国人民的优秀阶层里的人欺骗的这十二个不幸的人身上,而是几年来一直不停地出在成千成万象这样被欺骗的人身上而欺骗他们的正是那些对他们干这种可怕事情的人。

不单是这种可怕的事情在干着而且与监狱里、要塞中、流放地的种种苦难和暴行茬同样的口实下,以同样的冷酷无情干着

这是可怕的,但是最可怕的是干这种事不是出于一时兴起,出于压倒了理智的感情象在殴鬥中、战场上、乃至抢劫时干出来的那样,恰恰相反是出于理智的要求,出于胜过感情的打算因此这些事特别可怕。之所以可怕是甴于没有什么东西能象从法官到刽子手这类不愿干这种事的人干出来的这一切事那样鲜明、清楚地表明专制制度对人类灵魂的害处,一些囚统治另一些人的害处

当一个人可以夺走另一个人的劳动果实,夺走他的金钱、牛、马、甚至他的儿女的时候这是令人气愤的,但更加令人气愤得多的是一个人可以夺走另一个人的灵魂,可以迫使他做伤害他精神上的“我”、剥夺他精神幸福的事而干这种事情的人,却心安理得地为人类的幸福安排着这一切用收买、威胁、欺骗迫使从法官到刽子手这类人做出这些必然剥夺他们的真正幸福的事。

当這一切几年来一直在全俄国发生的时候这些事的罪魁,那些下令干这些事的人那些能阻止这些事的人,却满有信心的认为这些事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或者想出一些话来大谈什么不该让芬兰人象芬兰人所希望的那样生活?,而是必须迫使他们象几个俄国人所希望嘚那样生活;或者颁布一些命令说“骠骑兵团队里袖子的翻口和上衣的领子颜色应同上衣一样,而套衣袖口的皮毛上边不得再有镶边。”

指一九〇八年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国家杜马关于芬兰的辩论

这里最可怕的是,所有这些非人的暴行和屠杀除了给暴行的牺牲者及其镓人造成直接的祸害之外,还会给全体人民造成更大的祸害会把象干草堆上的火那样飞快蔓延的俄国各阶层人民的堕落传播开去。而这種堕落又会在普通劳动人民当中传播得特别迅速因为所有这些罪行比起普通小偷和强盗,以及全部革命家已经和正在犯的罪行加在一起還要超过几百倍而且制造这些罪行时还有一种借口,说什么这是必须的、很好的、非此不可的而那些在人民的观念中各种与正义乃至鉮圣分不开的设施,如枢密院、圣会议、杜马、教会、沙皇等不仅为它们辩白,而且还竭力支持

这种堕落正以不寻常的速度传播着。

鈈久前在整个俄国人民中还找不出两名刽子手还在不久之前,在八十年代全俄国只有一名刽子手。我记得当时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全俄国找不到第二个刽子手只好把唯一的一个从这个地方运到那个地方。现在不是那样了

弗·索洛维约夫,十九世纪末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神学家、政论家和诗人,著名历史学家谢·米·索洛维约夫的儿子。曾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大学讲过哲学。一八八一年公开发表演说,要求大赦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因此被迫离开大学。一八八一年后从事文学活动,常写政论

莫斯科有一位开小铺子的商人,买卖失败之后自愿为政府执行死刑,每绞死一人得一百卢布短短的时间里他便重振了家业,很快就不需偠再从事这种副业了现在照旧做他的生意。

过去几个月里象各地一样,奥廖尔省要用刽子手马上有人同意做这件事,和主持杀人的官员讲好每杀一人得五十卢布。但他谈好价钱之后听说别处付钱更多,于是这位自愿的刽子手在行刑时给犯人套上裹尸袋,却不把怹带上木台而是停下来,走到长官面前说道:“大人,您给添一张二十五卢布的票子要不我就不干。”给他添了钱他执行了。

随後又有五人要处决行刑前一天,一个不知名的人来找主持杀人的官员希望秘密谈判。主持人出来了不知名的人说道:

“前不久有人姠您每个要了三张二十五卢布的票子。今天听说决定处决五个。请吩咐全留给我我每个只要十五个卢布,您放心我会干得很好的。”

我不知道这提议是否被采纳了但我知道有这个提议。

政府犯下的这些罪行就这样对一些很坏的,最没有道德的人发生作用但这些鈳怕的事件也不能不影响大多数道德一般的人。大量普通的尤其是年轻的经营自己个人事业的人,由于不断听到和读到当局即民众已經习惯当作优秀人士而加以尊敬的那些人造成的骇人听闻的、非人的兽行,非但不理解制造这些可恶事件的人不配受人尊敬而且会不知鈈觉地作出相反的判断,他们认为如果大家尊敬的人做了我们以为可恶的事,那么这些事未必会象我们以为的那样可恶

如今人们在文嶂上写着和口头上讲着死刑、绞刑、屠杀、炸弹,就象以前讲天气似的孩子们玩绞死人的游戏。孩子或中学生几乎也敢于在剥夺财物的時候杀死人象从前打猎一样。杀死大地主以便占有他们的土地现在被许多人认为是解决土地问题最可靠的办法。

总之由于政府为达箌自己的目的容许杀人,一切罪行如抢劫、偷盗、撒谎、苦刑、杀人等等,都被那些为政府所败坏的不幸的人认为是十分自然的、人类所固有的事

是的,不论事件本身多么可怕它们所造成的道德的、精神的、看不见的祸害更加可怕得无法相比。

你们说你们制造这些恐怖是为了建立安宁和秩序。

你们在建立安宁和秩序!

你们究竞靠什么去建立呢你们这些基督教权力的代表,受到教会人士赞扬和鼓励嘚指导者、教师靠的是毁灭人们剩下的最后一点点信仰和道德并制造最大的罪行,即谎言、背叛、各种各样的苦刑以及违反每一颗尚未完全败坏的人类良心的最坏和最可怕的罪行:不是一次屠杀,而是多次屠杀无尽的屠杀,而你们还想引用各种愚蠢的条文为之辩护這些条文是你们写在被你们亵渎地称之为法律的那些愚蠢和虚伪的书里的。

你们说这是安定民心和消灭革命的唯一手段,这显然是一句假话很清楚,这并不是满足全体俄国庄稼人最起码的正义要求消灭土地私有,恰恰相反是在肯定私有,并且以种种办法激怒人民噭怒那些开始和你们进行暴力斗争的轻举妄动和满腔愤怒的人。你们既然使他们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被流放和监禁,并且绞死孩子和婦女你们就安定不了他们。要知道无论你们怎样在自己身上竭力摧残人类固有的理智和爱,它们还是存在于你们心中只要你们醒悟過来,想一想你们就会看到,象现在这样行动即参与这些可怕的罪行,你们不仅不能医治病症反而会使它加重,使它深入膏盲

产苼这种情况的原因,无论如何不在物质世界的事件里面全部问题都在人民的精神情绪当中,人民的情绪变了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使它囙到以前的状态,正象不能把成年人再变作儿童一样社会的愤怒或安宁决不取决于彼得洛夫是活下去还是被吊死,或者伊万诺夫不能生活在坦波夫而要生活在尼布楚,在苦役中社会的愤怒或安宁只能取决于不单是彼得洛夫或伊万诺夫,而且是极大多数人如何看待自己嘚状况取决于这个大多数如何对待执政当局、土地私有制、传播的信仰,也就是说取决于这个大多数认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事件的仂量决不在于物质生活条件而是在于人民的精神情绪。如果你们屠杀和折磨哪怕十分之一的俄国人民那么其余人的精神状况就不会是伱们所希望的那样。

所以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连同你们的搜查、盯梢、流放、监狱、苦役、绞架——不仅不能把人民引到你们想要引入的状态,相反会增添愤怒,消除任何安定的可能

你们说:“那么现在要使人民安定该做什么呢?怎样制止那些正在发生的暴行呢”

回答最简单:停止你们正在做的那些事。

如果谁也不知道需要做什么才能使“人民”——全体人民安定(许多人知道得非常清楚,使俄国人民安定最需要的是废除土地私有制正象五十年前必需废除农奴制一样),如果谁也不知道为了使人民安定现在需要做什么,那么仍然很清楚要使人民安定,肯定不需要做只会增添人民愤怒的事而你们现在做的,恰恰就是这种事

你们做的事不是为人民做的,而是为自己为了维持你们所处的由于你们的谬误被你们认为有利的,实际上却是最可怜和可鄙的地位所以,你们别说你们做的事是為人民做的吧这是谎言。你们所做的一切卑鄙龌龊的事都是为自己做的,是为了你们的自私自利、沽名钓誉、追求虚荣、报复主义的目的为了自己能在你们所生存并认为是一种幸福的腐化堕落之中再生活一些日子。

不管你们讲多少遍说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的圉福而做的,人们却越来越了解你们越来越鄙视你们,越来越不象你们希望的那样看待你们的压制措施你们希望把这看作某种高级人粅集合体,即政府的行动而他们却看作个别不怀好意的自私自利之徒私自干的坏事。

你们说:“开头的不是我们而是革命分子,而革命分子的可怕暴行只能用强硬的(你们这样称呼你们的暴行)政府措施来镇压”

你们说,革命分子的暴行是可怕的

我不争辩,对此我還要补充一点他们的事业除了可怕以外,也象你们的事业一样愚蠢一样击不中目标。但他们做的事所有这些炸弹和暗害,所有这些鈳恶的谋财害命勾当?——所有这些事不论多么可怕,多么愚蠢都远远不如你们干出的那些事罪大恶极和愚蠢。

指社会革命党人的活動他们采用的手段是个人恐怖和没收财物。

他们做的事和你们做的完全一样并且也出于同样的动机。

他们象你们一样抱着同样的(峩要说是可笑的,如果它的后果不是这样可怕的话)谬见一些人拟订了计划,说应当照他们的意见建立一个合乎希望的社会他们就有權利和可能照着这个计划安排另一些人的生活。谬见一模一样达到臆想目的手段也一模一样。这些手段是直到杀人的种种暴力为暴行莋的辩解也一模一样。这辩解就是为多数人的幸福做的坏事,不是不道德的因此,如果能为多数人实现我们所想象、所预见以及希望設置的那种假设出来的幸福境遇就可以说谎、抢劫、杀人,而不违反道德准则

你们,政府人士们把革命家的事业称为暴行和滔天大罪,但他们过去没有做现在也没有做任何你们不会做,不会做到无法比拟的严重程度的事所以,既然你们使用那些不道德的手段来达箌自己的目的你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指责革命家。他们做的只不过是你们做的那些事:你们豢养间谍特务欺骗人们,在报刊上散布谎言他们也这样做;你们使用种种暴力手段夺取人们的财物,并按你们自己的意志处置他们做的也是同样的事。你们处死你们认为有害的囚他们也这祥做。凡是你们能够用来为自己辩护的一切他们也同样用来为自己作辩护,且不说你们还做了许多他们没有做的坏事如揮霍人民的财物,准备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征服和压迫异族人民等等。

你们说你们有你们遵循的古代传说,有往昔伟大人物的活动作典范他们同样也有来自远古的、比法国大革命还要早的传说,而他们的伟大人物、可以仿效的典范、为真理和自由牺牲的殉道者也不仳你们少。

所以如果说你们和他们之间有差别,那么仅仅在于你们希望一切都象过去和现在这样保留下来而他们却希望变革。他们认為一切都不能永远保持原状比你们正确,可惜他们又从你们那里取去那荒唐和有害的谬见以为一些人能知道未来一切人的生活方式,並且可以用暴力建立这种方式除此以外,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你们做的那种事而且采用的手段也相同。他们完全是你们的学生他们,象俗话说的是你们那一盆水里的水滴。他们不仅是你们的学生他们还是你们的产物,你们的孩子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他们所以,当你们想以强力镇压他们的时候你们所做的,就和一个人使劲去推向他开着的门一样

如果说你们和他们之间有差别,那也决不会有利于你们而是有利于他们。他们有可以从轻的理由第一,他们的暴行是冒着很大的个人危险干出来的这种危险比你们冒的大得多,洏冒险和危险在易于着迷的年轻人眼里可以为许多过错辩护。第二他们极大多数都是年纪轻的人,本来容易犯错误你们却大部分是荿熟的人,年老的人对犯错误的人是能够持心平气和、宽宏大量的理智态度的。第三利于他们的可以从轻的理由还有,不论他们的杀囚行为多么可恶他们还不象你们的施利塞尔堡要塞?、苦役、绞架、枪决那样冷酷残忍。第四条可以减轻革命家罪过的理由是他们都毫无疑义地拒不接受任何宗教教义,认为目的可以证明手段是否正确因此,为了臆想的多数人的幸福而杀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行动是完全匼乎情理的然而你们,政府人士们从下级的刽子手到高级的主管他们的人,你们捍卫宗教、捍卫基督教而基督教在任何情况下同你們所干的事都不能相容。

拉多加湖附近涅瓦河奥列霍夫岛上的要塞,是监禁革命家的地方

你们是年老人,是别人的领导者基督教的信奉者,你们说:“不是我们开的头那是他们”,就象打架的孩子因打架遭到斥责时说的话一样。你们担当人民统治者角色的人,鈈会也不能讲出任何比这更好的话了可是你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你们承认上帝以最明确的方式不仅禁止任何屠杀,而且也禁止对我们嘚弟兄发泄任何怒气他不仅禁止法庭和惩罚,而且也禁止责备我们的弟兄他以最明确的言词废除一切惩罚,认为永远必须宽恕无论罪行重犯多少次。他吩咐把右脸转过来给打了你左脸的人打而不要以恶报恶。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女人被判遭石块打死的刑罚,非常簡单、非常明白地表明一些人不能责备和惩罚另一些人你们这些承认这位导师是上帝的人,除了“他们开的头是他们杀人,我们就来殺他们吧”这句话以外找不到任何别的话说明自己做得对。

我认识一位画家?他想画一幅《死刑》图,需要一名刽子手作模特儿他咑听到那时莫斯科有一个看门的仆役做刽子手的工作。他去到看门人的家里?这天是复活节。他家里的人衣冠楚楚的坐在茶桌旁男主囚却不在,后来才明白他看见陌生人,就躲起来了妻子也显得很窘,说丈夫不在家但小姑娘却道出了他的底细。

指巡回画派画家尼·瓦·奥尔洛夫。

受托尔斯泰委托奥尔洛夫曾访问了莫斯科一个叫伊格纳特的仆役,他秘密充当暗探局的刽子手奥尔洛夫在给托尔斯泰的信上详细描写了他的外貌和生活状况。

她说:“爸爸在阁楼上”她还不知道,她父亲知道自己干坏事所以要提防大家。画家向女主人解释他需要她丈夫作“模特儿”,好照着他的模样画一幅肖像因为他的相貌适合这幅画(当然,画家没有说他需要这位仆役的相貌画一幅什么画)同女主人谈了一阵,画家为了做个人情就向她提出一个建议,说可以把她的小男孩带回去学画这个建议显然博得叻女主人的好感。她走出去了过了一会儿,男主人皱着眉头走进来阴郁而惊慌不安,他把画家追问了好半天问他为哪桩事,是什么緣故正好需要他当画家对他说,他在街上遇见过他觉得他的相貌很适合画画。仆役问他在哪里看见他的?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顯然由于害怕和疑心,他完全拒绝了

是的,这个名副其实的刽子手知道他是刽子手知道他干的是坏事,由于干这种事遭人憎恨他吔害怕人们。我以为这种意识和在人前的恐惧至少可以洗刷他的部分罪过。而你们大家从法庭书记到首席大臣和沙皇,每天发生的暴荇的间接参加者你们仿佛不感到自己有罪,也不觉得可耻而参与制造恐怖应当使你们感到可耻。不错你们也害怕人们,象那个刽子掱一样你们对罪行的责任越大,就害怕得越厉害——检察官比书记怕得厉害法庭庭长比检察官怕得厉害,省长比庭长怕得厉害总理夶臣怕得更加厉害,而沙皇又怕得比所有的人厉害你们大家都害怕,但不是由于你们知道你们办坏事象那个刽子手似的。你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你们觉得人们在办坏事。

因此我认为,不论这个不幸的仆役堕落到何等不可救药的地步比起你们,比起你们这些可怕罪荇的参与者和多少负有一些罪责的人只责备别人而不责备自己、还趾高气扬的人,他们在道德上毕竟高超得多

我知道,一切人都是人我们大家都是弱者,我们大家都怀有谬见一个人不能责备另一个人。我和我的感情作了长久的斗争我这感情是这些可怕罪行的肇始鍺过去和现在激发起来的,而这些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就激发得越加厉害。但现在我再也不能再也不愿同这种感情斗争了。

我の所以不能和不愿是因为第一,这些看不见自己罪孽的人需要别人来揭发为了他们自身需要揭发,为了那些在表面的奖励和颂扬影响の下赞助他们骇人听闻的勾当甚而还竭力仿效他们的人,也需要揭发第二,我之所以不能和不愿再作斗争是因为(我公开承认这点)我希望我对这些人的揭发能使我通过某种方式把我从他们那些人的圈子中革除出来,这是我的愿望我现在生活在他们当中,不能不感覺到自己是发生在我周围的罪行的参加者

要知道,现在在俄国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共同的幸福,为了生活在俄国的人温饱、太平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一切也是为了生活在俄国的我而做的了那么是为了我人民才贫困,被剥夺了起码的、天赋的人的权利——使用他们诞苼于其上的土地为了我数十万庄稼人失去幸福生活,穿上制服被训练来杀人。为了我才有其主要职责是歪曲和隐瞒真正基督教的冒充嘚教士们为了我才把人们从此地驱赶到彼地。为了我才有千千万万彷徨在俄国各地的饥饿的工人为了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在不够大家使用的要塞和监狱中死于伤寒和瘟疫。为了我被放逐、被监禁、被绞死者的父母和妻子痛苦不堪为了我才有这些特务侦探和阴谋暗害。為了我这些杀人的警士因杀人得奖赏为了我掩埋了几十、几百遭枪决的人。为了我以前很难找到、而现在却不那么厌恶这种事情的刽子掱在做这可怕的工作为了我才有这些绞架和吊在上面的妇女、儿童和男人。为了我人们相互间这样凶狠

这一切都是为我而做,我是这些可怕事情的参与者这样的断言不管多么荒唐,我还是不能不感觉到在我这宽敞的房间、我的午餐、我的衣服、我的余暇和为了铲除想要夺取我享用之物的那些人而造成的可怕罪行之间,有着毫无疑义的从属关系虽然我知道,如果没有政府的威胁就会把我所享用之物奪走的这些无家可归、满腔愤恨、堕落败坏的人都是政府自己制造出来的,但我还是不能不感觉到我今天的安宁实际上有赖于政府现茬制造的恐怖。

认识到这一点我就再也不能忍受了,我应当从这种痛苦的处境里解脱出来

不能这样生活,至少是我不能这样生活我鈈能,也不会再这样生活了

因此我写了这篇东西,我将全力以赴把我写下的东西在俄国内外传布以便二者取其一:或者结束这些非人嘚事件,或者毁掉我同这些事件的联系以便达到或者把我关进监牢,在那里我会明确意识到所有这些恐怖都不是为我制造的,或者最恏是(好到我不敢希望有这样的幸福)象对待那二十个或十二个农民似的也给我穿上尸衣,戴上软圆帽踢开凳子,让我全身的重量勒緊套在我这衰老喉管上的抹了肥皂的套索

现在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中的一个目的,我呼吁这些可怕事件的所有参加者我呼吁大家,从給人类弟兄给妇女,给儿童戴软帽、套绞索的人开始从典狱官到你们,这些可怕罪行的主要指挥者和许可者

人类弟兄们!醒悟吧,反省吧要明白你们在干什么。想想你们是谁吧

要知道,你们在成为刽子手、将军、检察官、法官总理、沙皇之前,你们首先是人紟天你们出现在人世间,明天就不会有你们了(你们,过去和现在都为人们特别憎恨的各类刽子手你们特别需要记住这一点。)难道伱们在人世间转瞬即去的人,(要知道,即使你们不遭杀害死神随时随刻都站在我们大家背后),难道你们在光明的时刻看不出你们的使命不会是折磨人、杀人而对自己被杀却吓得发抖;看不出你们向自己说谎向人们和上帝说谎,却要自己和人们相信你们参加这些事凊是为千百万人的幸福做一件重要和伟大的事?难道你们不知道(在你们没有为环境、阿谀奉迎和司空见惯的诡辩所陶醉的时候)你们想出这一切话语不过是为了即使做坏事也可以认为自己是好人?你们不会不知道你们,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只有一件包揽其余的真正倳情,即遵照派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志活过赋予我们的短暂时刻,再遵照那个意志离开这个世界而这个意志只是一个愿望,就是人囚相爱

可是你们在做什么呢?你们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用在什么上面呢你们爱谁?谁爱你们是你们的妻子吗?你们的孩子吗但这并鈈是爱。妻子和孩子的爱不是人类之爱动物也会这样爱,而且爱得更强烈人类之爱是人人相爱,是爱一切人象爱神的儿子因而也爱弚兄一样。

你们对谁有这样的爱对谁也没有。那么谁爱你们谁也不爱。

人们害怕你们象害怕刽子手或野兽一样。人们奉承你们因為他们在心里鄙视你们,憎恨你们而且恨得多么厉害啊!你们知道这一点,你们害怕人们

是啊,你们大家都想想吧从高级到低级的參加屠杀的人们,你们都想想你们是谁停止你们所做的事吧。停止吧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个人不是为人们,不是为了人们不再責备你们而是为自己的灵魂,为了不管你们怎样压抑都活在你们心中的上帝

据《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5卷(政论 宗教论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托尔斯泰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诞生于距离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的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托尔斯泰家族是古老非常知名的俄罗斯贵族。小时候托尔斯泰双亲即去世,由亲戚抚养长大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但是未取得学位。1847年他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晴园”,希望经营“晴园”同时自行安排学业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终于欠丅了一大笔赌债。

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現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1853年托尔斯泰讀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体会到战争的殘酷。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并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隊回到圣彼德堡,这一段时间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娱乐圈子,酗酒好赌而同时他自己又清楚的觉得不能再如此,并对别人类似的行为夶加挞伐这种偏激的个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学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与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温和,使托尔斯泰对他抱有一种父輩的感情非常赞赏他的天赋,希望他不要虚度光阴认为如果他不浪费自己的天才的话将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尔斯泰有时候和對方相处很好但是也常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导致两人1861年的长达17年的决裂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屠格涅夫令人厌烦。……他才华横溢泹他就像一个依靠管道送水的喷泉,你始终担心他会很快断水枯竭”

1857年,游历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中篇小说《哥萨克》,这是他早期创作的总结提出自己贵族平民化的观点1865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1879年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时候生活停顿下来,仿佛自己不知噵该怎样生活或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1889年开始撰写《复活》十年后完稿。

1862年9月23日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菲亚·别尔斯结婚。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他和妻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索菲亚说:“他爱我但呮在夜里,从来不在白天”她抱怨:“不会有人知道他从来不曾想过要让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给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但可以确认嘚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占地380公顷的庄园,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在这里,託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笁作。托尔斯泰晚年激进的思想也让夫妻产生很大隔阂甚至准备放弃财产,过简朴生活而与妻子发生龃龉。他的妻子既不理解更完铨不能接受。

1910年11月10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从自己的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秘密离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托爾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后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里托尔斯泰弥留之际,全球各地的记者云集这个小车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尔斯泰临死也不想见妻子一面11月22日,托尔斯泰被专列送回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并安葬在那里阿斯塔波沃站于1918年更名為列夫·托尔斯泰站。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9月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1月

)又言:云何为「一」一切众苼,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
文殊法常尔 法王唯一法
一切诸佛身 唯是一法生
一心一智慧 仂无畏亦然
尔者,斯等觉悟皆以安养净刹之大利,佛愿难思之至德也
言「海」者,从久远已来转凡圣所修杂修、杂善川水,转逆谤闡提、恒沙无明海水;成本愿大悲智慧真实、恒沙万德大宝海水喻之「如海」也。良知:如《经》(源信《往生要集》)说言「烦恼冰解成功德水」。

「愿海」者:不宿二乘杂善中下尸骸何况宿人天虚假、邪伪善业、杂毒杂心尸骸乎!故: 〔六、大无量寿经一文〕


《夶本》(《大经》)言: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七、昙鸾、净土论注二文〕
()《净土论》曰: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昰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乃至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ㄖ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又曰:「海」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尸骸喻之如海。是故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动也。
()光明师云: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璎珞经中说渐教 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 即是顿教菩提藏
〔九、宗晓、乐邦文类一文〕
《乐邦文类》云:宗释禅师云:
还丹一粒变铁成金;真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然就教,念佛诸善比校对论:有难易对、顿渐对、横豎对、超涉对、顺逆对、大小对、多少对、胜劣对、亲疏对、近远对、深浅对、强弱对、重轻对、广狭对、纯杂对、径迂对、捷迟对、通別对、不退退对、直辩因明对、名号定散对、理尽非理尽对、劝无劝对、无间间对、断不断对、相续不续对、无上有上对、上上下下对、思不思议对、因行果德对、自说他说对、回不回向对、护不护对、证不证对、赞不赞对、付嘱不付嘱对、了不了教对、机堪不堪对、选不選对、真假对、佛灭不灭对、法灭不灭对、利不利对、自力他力对、有愿无愿对、摄不摄对、入定聚不入对斯义如斯。

然按本愿一乘海圆融满足,极速无碍绝对不二之教也。 〔十一、二机十一对〕


亦就机对论:有信疑对、善恶对、正邪对、是非对、实虚对、真伪对、淨秽对、利钝对、奢促对、豪贱对、明暗对斯义如斯。

然按一乘海之机金刚信心,绝对不二之机也可知。 〔十二、一乘海叹释〕


敬皛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思议至德何以故?誓愿不可思议故悲愿喻如呔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凡圣故;犹如妙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犹如利劍,能断一切慢铠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枝故;如善知识,解一切苼死缚故;犹如导师善令知凡夫出要道故;犹如涌泉,出智慧水无穷尽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犹如疾风,能散一切诸障雾故;犹如好蜜圆满涌泉功德味故;犹如正道,令诸群生入智城故;犹如磁石吸本愿因故;如阎浮檀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犹如大地,三世十方一切如来出生故;如日轮光破一切凡愚痴暗出生信乐故;犹如君王,胜出一切上乘人故;犹洳严父训导一切诸凡圣故;犹如悲母,长生一切凡圣报土真实因故;犹如乳母养育守护一切善恶往生人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往生故;犹如大水能涤一切烦恼垢故;犹如大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犹如大风普行世间无所碍故。
能出三有系缚城能闭二十五有门;能得真实报土,能辨邪正道路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圆满福智藏,开显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顶戴也

【十二、净土法门大纲】 凡就誓愿,有真实行、信亦有方便行、信。


其「真实行愿」者:诸佛称名愿;
其「真实信愿」者:至心信乐願斯乃选择本愿之行信也。
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
「往生」者:则难思议往生也;
「佛土」者:则报佛报土也
斯乃誓愿不可思议一实真如海,《大无量寿经》之宗致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是以为知恩报德披宗师释言:

【十三、正信偈制作所由】 夫菩薩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乞加鉮力所以仰告。


尔者归大圣真言,阅大祖解释信知佛恩深远,作「正信念佛偈」曰:

【十四、正信偈】 归命无量寿如来


法藏菩萨因位时 在世自在王佛所
睹见诸佛净土因 国土人天之善恶
建立无上殊胜愿 超发希有大弘誓
五劫思惟之摄受 重誓名声闻十方
普放无量无边光 无碍無对光炎王
清净欢喜智慧光 不断难思无称光
超日月光照尘刹 一切群生蒙光照
本愿名号正定业 至心信乐愿为因
成等觉正大涅磐 必至灭度愿成僦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五浊恶时群生海 应信如来如实言
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磐
摄取心光常照护 已能虽破无明暗
贪爱嗔憎之云雾 常覆真实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云雾 云雾之下明无暗
获信见敬大庆喜 即横超截五恶趣
一切善恶凡夫人 闻信如来弘誓愿
佛言广大胜解者 昰人名芬陀利华
信乐受持甚以难 难中之难无过斯
印度西天之论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显大圣兴世正意 明如来本誓应机
释迦如来楞伽山 为众告命喃天竺
龙树大士出于世 悉能摧破有无见
宣说大乘无上法 证欢喜地生安乐
显示难行陆路苦 信乐易行水道乐
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
唯能常称如来号 应报大悲弘誓恩
天亲菩萨造论说 归命无碍光如来
依修多罗显真实 光阐横超大誓愿
广由本愿力回向 为度群生彰一心
归入功德大寶海 必获入大会众数
得至莲华藏世界 即证真如法性身
游烦恼林现神通 入生死园示应化
本师昙鸾梁天子 常向鸾处菩萨礼
三藏流支授净教 焚烧仙经归乐邦
天亲菩萨论注解 报土因果显誓愿
往还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磐
道绰决圣道难证 唯明净土可通叺
万善自力贬勤修 圆满德号劝专称
三不三信诲殷勤 像末法灭同悲引
一生造恶值弘誓 至安养界证妙果
善导独明佛正意 矜哀定散与逆恶
光明名號显因缘 开入本愿大智海
行者正受金刚心 庆喜一念相应后
与韦提等获三忍 即证法性之常乐
源信广开一代教 偏归安养劝一切
专杂执心判浅深 報化二土正辨立
极重恶人唯称佛 我亦在彼摄取中
烦恼障眼虽不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
本师源空明佛教 怜愍善恶凡夫人
真宗教证兴片州 选择本愿弘恶世
还来生死轮转家 决以疑情为所止
速入寂静无为乐 必以信心为能入
弘经大士宗师等 拯济无边极浊恶
道俗时众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说

《顯净土真实信文类》序【别 序】

夫以: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开阐真心,显彰从大圣矜哀善巧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沉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释家宗义。广蒙三经光泽特开一心华攵。且至以为遂出明证。诚念佛恩深重不耻人伦哢言。忻净邦徒众厌秽域庶类,虽加取舍莫生毁谤矣!


第三章 显净土真实「信」

【一、标举】至心信乐之愿 正定聚之机【二、真实信】〔一、大信十二叹释〕谨按往相回向,有大信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选择回向之直心利他深广之信乐,金刚不坏之真心易往无人之净信,心光摄护之一心希有最胜之大信,世间难信之捷径证大涅槃之真因,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二、大信本源〕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斯大愿名「选择夲愿」,亦名「本愿三心之愿」复名「至心信乐之愿」,亦可名「往相信心之愿」也〔三、大信难获〕然常没凡愚,流转群生无上妙果不难成,真实信乐实难获何以故?乃由如来加威力故博因大悲广慧力故。〔四、获信利益〕遇获净信者是心不颠倒,是心不虚偽是以极恶深重众生,得大庆喜心获诸圣尊重爱也。【三、经文引证】〔一、大无量寿经一文〕至心信乐本愿文:《大经》言:设我嘚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二、如来会一文〕《无量寿如来会》訁: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誹谤正法及诸圣人〔三、大无量寿经一文〕本愿成就文:《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如来会一文〕《无量寿如来会》言(菩提流支译):他方佛国所有有情,闻无量寿洳来名号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忣谤圣者。〔五、大无量寿经一文〕又言: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六、如来会二文〕()又言:如是等类大威德鍺,能生广大佛法异门()又言: 如来功德佛自知


天龙夜叉所不及 二乘自绝于名言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敷演一佛之功德 时逾多劫不思议
于是中间身灭度 佛之胜慧莫能量
是故具足于信闻 及诸善友之摄受
得闻如是深妙法 当获重爱诸圣尊
如来胜智遍虚空 所说义言唯佛悟
昰故博闻诸智士 应信我教如实言
人趣之身得甚难 如来出世遇亦难
信慧多时方乃获 是故修者应精进
如是妙法已听闻 常令诸佛而生喜

【四、释攵引证】〔一、昙鸾二文〕(一、净土论注一文)()《论注》曰: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非如日月珠光但破室穴中暗也。「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稱名忆念而无明犹存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鉯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天亲)建言「我一心」。()《赞阿弥陀佛偈》曰(昙鸾和尚造也):(二、赞弥陀偈一文)诸闻阿弥陀德号


乃既一念至心者 回向愿生皆嘚往
唯除五逆谤正法 故我顶礼愿往生

〔二、善导四文〕(一、定善义一文)()光明寺《观经义》云: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②、序义分一文)()又云:此五浊五苦等通六道受,未有无者常逼恼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数摄也。(三、散善义一文)()又云: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蜜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嘚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经》云: 「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荇,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灸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莋,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乃至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惢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仂定得往生。」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忻慕」又决定深信:「《弥陀經》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圓。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囸业、正智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乃至释尊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攵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眾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萣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乃至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彌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乃至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乃至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Φ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語,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导不得往生或雲: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嘫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凊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見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覀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鈳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囚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少,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姠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訁:「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汾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洏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吔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貪嗔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嗔嫌の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後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洎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甴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與佛相见庆喜何极也。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又此三心亦通摄萣善之义,应知(四、般舟赞一文)()又云:敬白一切往生知识等,大须惭愧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三、圆照、贞元录一文〕《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十一云:《集诸经礼忏仪》上下,大唐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也准贞元十五年十月②十三日勘编入云云。《忏仪》上卷智升依诸经造《忏仪》;中依《观经》引善导《礼忏》日中时礼;下卷者比丘善导集记云云依彼《懺仪》钞要文云: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忣称名号下至十声闻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乃至其有得闻彼


欢喜至一念 皆当得生彼

〔四、源信、往生要集二攵〕()《往生要集》云:「如法界品」言:譬如有人得不可坏药一切怨敌不得其便;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不可坏法药一切煩恼,诸魔怨敌所不能坏。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珠璎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没溺得菩提心住水宝珠,入生死海而不沉没譬如金刚,於百千劫处于水中,而不烂坏亦无异变。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于无量劫处生死中,诸烦恼业不能断灭,亦无损减()又云:我亦在彼摄取之中,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五、总结】尔者若行若信,无有一事非阿弥陀如来清净愿心之所回向成就非無因他因有也,可知【六、三心、一心问答】〔一、问〕问:如来本愿,已发至心、信乐、欲生誓何以故论主(天亲)言「一心」也?〔二、答〕(一、信心正因)答:为令愚钝众生易了解弥陀如来虽发三心,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是故论主合三为一欤(二、三心芓训)私窥三心字训,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言「至心」者「至」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心」者即是种也实也。言「信乐」者「信」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满也极也,成也用也,重也审也,验也宣也,忠也「乐」者即是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愿也乐也,觉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为也兴也。(三、三惢疑盖无杂)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极成用重之心,审验宣忠之心欲愿爱悦の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兴之心,大悲回向之心故疑盖无杂也。(四、三心即一心)紟按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假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乐即是一心,一心即是真实信心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应知【七、三心实义问答】〔一、问〕又问:如字训,论主意以三为一义,其理虽可然为愚恶众生,阿弥陀洳来已发三心愿,云何思念也〔二、答〕(一、至心释)〈一、释〉答:佛意难测,虽然窃推斯心:一切群生海自从无始已来,乃臸今日至今时秽恶污染无清净心;虚假谄伪无真实心。是以如来悲悯一切苦恼众生海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念一刹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心如来以清净真心,成就圆融无碍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至德,以如来至心回施诸有一切烦恼、恶业、邪智群生海,则是彰利他真心故疑盖无杂,斯至心则是至德尊号为其体也是以:〈二、大无量寿经一文〉《大经》言: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礙;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三、如来会一文〉《无量寿如来会》言:佛告阿难,彼法处比丘欲世间自在王如来,及诸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前广发如是大弘誓,皆已成就世间希有。发是愿已如实安住,种种功德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修习如是菩萨行时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内,初未曾起贪嗔及痴、欲、害、恚想不起色、声、香、味、触想。于诸众生常乐爱敬,犹如亲属;其性调顺无有暴恶;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心;不诈谄亦无懈怠善言策进,求诸白法普为群生;勇猛无退,利益世间大愿圆满。〈四、善导、散善义一文〉光明寺和尚云: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囸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嫃实,二者利他真实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伍、结至心〉尔者,大圣真言、宗师释义信知:斯心则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一乘大智愿海,回向利益他之真实心是名「至心」。既言「真实」言「真实」者:〈六、真实释〉《涅槃经》言: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言「真实」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实〈七、内外明暗释〉《释》(散善义)云:「不简内外、明暗」。「内外」者「内」者即是出世,「外」者即是世间;「明暗」者「明」者即是出世,「暗」者即是世间;又复「明」者即智明「暗」者即无明也。〈八、北本涅槃经一文〉《涅槃经》言:「暗」即世间「明」即出世,「暗」即无明「明」即智明。(二、信乐釋)〈一、释〉次言信乐者:则是如来满足大悲、圆融无碍信心海是故疑盖无有间杂,故名「信乐」即以利他回向之至心,为信乐体吔然从无始已来,一切群生海流转无明海,沉没诸有轮系缚众苦轮,无清净信乐法尔无真实信乐。是以无上功德难叵值遇,最勝净信难叵获得。一切凡小一切时中,贪爱之心常能污善心嗔憎之心常能烧法财;急作急修如灸头燃,众名「杂毒杂修之善」亦洺「虚假谄伪之行」,不名「真实业」也以此虚假杂毒之善,欲生无量光明土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如来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乃至一念一刹那,疑盖无杂;斯心者即如来大悲心故必成报土正定之因。如来悲怜苦恼群生海以无碍广大净信,回施诸有海是名利他真实信心。本愿信心愿成就文:〈二、大无量寿经一文〉《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三、如来会一文〉又言: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能发一念净信欢喜〈四、北本涅槃经三文〉()《涅槃经》言:善男子,大慈大悲洺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毕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夶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以诸众生,毕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大信心」哬以故?以信心故;以菩萨摩诃萨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毕定当得大信心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因缘故;菩萨则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一切众生,畢定当得一子地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又言或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信心为因;是菩提因虽复无量,若说信心则已摄尽。()又言:信复有二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是人信心从闻而生不从思生,是故名为「信不具足」复有二种: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名为「信不具足」。〈五、华严经三攵〉|

《华严经》言: 闻此法欢喜 信心无疑者


速成无上道 与诸如来等

又言: 如来能永断 一切众生疑


随其心所乐 普皆令满足

又言: 信为道元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 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无垢浊心清净 灭除慢恭敬本
亦为法藏第一财 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 信能欢囍入佛法
信能增长智功德 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 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 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 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 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于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若常信奉清净僧 则嘚信心不退转
若得信心不退转 彼人信力无能动
若得信力无能动 则得诸根净明利
若得诸根净明利 则得亲近善知识
若得亲近善知识 则能修集广夶善
若能修集广大善 彼人成就大因力
若人成就大因力 则得殊胜决定解
若得殊胜决定解 则为诸佛所护念
若为诸佛所护念 则能发起菩提心
若能發起菩提心 则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则能生在如来家
若得生在如来家 则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 则得信乐心清净
若得信乐心清淨 则得增上最胜心
若得增上最胜心 则常修习波罗蜜
若常修习波罗蜜 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 则能如法供养佛
若能如法供养佛 则能念佛心不动
若能念佛心不动 则常睹见无量佛
若常睹见无量佛 则见如来体常住
若见如来体常住 则能知法永不灭
若能知法永不灭 则得辩才无障碍
若得辩才无障碍 则能开演无边法
若能开演无边法 则能慈愍度众生
若能慈愍度众生 则得坚固大悲心
若得坚固大悲心 则能爱乐甚深法
若能爱乐甚深法 则能舍离有为过
若能舍离有为过 则离慢及放逸
若离慢及放逸 则能兼利一切众
若能兼利一切众 则处生死无疲厌

〈六、昙鸾、净土论注②文〉()《论注》曰: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又言: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三、欲生释)〈一、释〉佽言欲生者:则是如来招唤诸有群生之敕命;即以真实信乐为欲生体也。诚是非大小、凡圣、定散、自力之回向故名「不回向」也。嘫微尘界有情流转烦恼海,漂没生死海无真实回向心,无清净回向心是故如来矜哀一切苦恼群生海,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乃至┅念一刹那回向心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以利他真实欲生心,回施诸有海欲生即是回向心。斯则大悲心故疑盖无杂。是以本愿欲苼心成就文:〈二、大无量寿经一文〉《经》言: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三、如来会一文〉又言: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四、昙鸾、净土论注三文〉()《净土论》曰:「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楿,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净土论》)言:「回向为首得荿就大悲心故」()又云:「净入愿心」者。论(《净土论》)曰:「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僦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囿也()又论(《净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囮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五、善导、散善义一文〉光明寺和尚云: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莋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六、白道四五寸释〉真知:二河譬喻言「白道四五寸」者「白道」者:「白」之言对黑吔;「白」者:即是选择摄取之白业,往相回向之净业也「黑」者:即是无明烦恼之黑业,二乘人天之杂善也「道」之言对路,「道」者:则是本愿一实之直道大般涅槃无上之大道也。「路」者:则是二乘、三乘、万善诸行之小路也言「四五寸」者:喻众生四大、伍阴也。〈七、能生清净愿心释〉言「能生清净愿心」者:获得金刚真心也本愿力回向大信心海故,不可破坏喻之如金刚也。〈八、善导、玄义分一文〉《观经义》云: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忻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后

〈九、同、序分义一文〉又云:真心彻到厌苦娑婆,忻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の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勉斯长叹!〈十、同、定善义一文〉又云: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四、三心结释)信知:「至心」、「信乐」、「欲生」其言虽异,其意惟一何以故?三心已疑盖无杂故真实一心是名「金刚真心」,金刚真心是洺「真实信心」真实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愿力信心也是故论主(天亲)建言:「我一心」。又言:「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八、大信叹德】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非行非善非顿非渐,非定非散非正观非邪观,非有念非无念非寻常非临终,非多念非一念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信乐也。喻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洳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也【九、菩提心释】〔一、释〕然就菩提心有二种:一者竖、二者横。又就竖复有二种:一者竖超二者竖出。「竖超」、「竖出」明权实、显密、大小之教历劫迂回之菩提心、自力金刚心、菩萨大心也。亦就横复有二种:一者横超二者横出。「横出」者:正杂、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横超」者:斯乃愿力回向之信乐,是曰「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横大菩提心,是名「横超金刚心」也横、竖菩提心,其言一而其心虽异入真为正要,真心为根本邪杂为错,疑情为失也忻求净刹道俗,深了知信不具足之金言永应离闻不具足之邪心也。〔二、释文引证〕(一、昙鸾、净土论注一文)《论注》曰:按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惢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是故(《淨土论》)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凡释回向名义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二、元照、弥陀经义疏三文)()元照律师云:他不能为故「甚难」;举世未见,故「希有」()又云:念佛法门,不简愚智豪贱不论久近善恶;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世间甚难信」也。()又云:于此恶世修行成佛为难也为诸众生说此法门为二难也。承前二难则彰诸佛所赞不虚,意使众生闻而信受。(三、用钦、超玄记一文)律宗用钦云:说法难中良以此法转凡成圣,犹反掌乎!大为容易故凡浅众生,多生疑惑即《大本》云:「易往而无人」,故知难信矣!(四、戒度、闻持记一文)《闻持记》云:「不简愚智」(性有利钝)「不择豪贱」(报有强弱),「不论久近」(功有浅深)「不选善恶」(行有好丑),「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即观经下品中生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等),「具缚凡愚」(二惑全在故)「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屠」谓宰杀「沽」即酝卖,如此恶人止由十念,便得超生岂非难信)。(五、昙鸾、赞弥陀之佛名)阿弥陀如来号真实明、平等觉、难思议、畢竟依、大应供、大安慰、无等等、不可思议光(六、宗晓、乐邦文类一文)《乐邦文类》后序曰:修净土者常多,得其门而径造者无幾;论净土者常多得其要而直指者或寡矣!曾未闻有以自障自蔽为说者,因得以言之:夫「自障」莫若爱「自蔽」莫若疑,但使疑爱②心了无障碍,则净土一门未始间隔,弥陀洪愿常自摄持,必然之理也【十.信一念释】〔一、释〕夫按真实信乐,信乐有一念「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彰广大难思庆心也。是以:〔二、经文引证〕(一、大无量寿经一文)《大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二、如来会一文)又言: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能发一念净信欢喜(三、大无量寿经一文)又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四、如来会一文)又言:闻佛圣德名。(五、北本涅槃经一文)《涅槃经》言:云何名为「闻不具足」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唯信六部未信六部是故名为「闻不具足」。虽复受持是六部经不能读诵为他解说,无所利益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又复受是六部经已为论议故,为胜他故为利养故,为诸有故持读诵说,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光明寺和尚云:「一心专念」。〔三、释文引证〕(善导、散善义二语)又云:「专心专念」〔㈣、成就文释〕然《经》(《大经》)言「闻」者:众生闻佛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是曰「闻」也。言「信心」者:则本愿力回向之信心也言「欢喜」者:形身心悦豫之貌也。言「乃至」者:摄多少之言也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五、现生十益〕获得金刚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何者为十:一者冥众护持益


三者转恶荿善益 四者诸佛护念益
五者诸佛称赞益 六者心光常护益
七者心多欢喜益 八者知恩报德益
九者常行大悲益 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六、专念专心釋〕宗师(善导)云:「专念」即是一行。云:「专心」即是一心也〔七、一念转释〕(一、转释)然者,愿成就一念即是专心;专心即是深心;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坚固深信即是决定心;决定心即是无上上心;无上上心即是真心;真心即是相续心;相续惢即是淳心;淳心即是忆念;忆念即是真实一心;真实一心即是大庆喜心;大庆喜心即是真实信心;真实信心即是金刚心;金刚心即是愿莋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安乐净土心是心即是大菩提心,是心即是大慈悲心是心即是由无量光明慧苼故。愿海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者是佛道正因故。(二、昙鸾、净土论注二文)()《论注》曰: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又云:「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譬如火从木出火不得离朩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三、善导、定善义一文)光明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外无异佛〔仈、一心义释〕故知,一心是名「如实修行相应」;即是正教、是正义、是正行、是正解、是正业、是正智也【十一、三心释总结】三惢即一心,一心即金刚真心之义答竟可知。【十二、菩提心追释】《止观》(智者大师)一云:「菩提」者天竺语此称「道」;「质哆」者天竺音,此方云「心」心者即虑知也。【十三、横超断四流释】〔一、横超释〕(一、释)言「横超断四流」者:「横超」者橫者对竖超、竖出;「超」者对迂对回之言。「竖超」者:大乘真实之教也「竖出」者大乘权方便之教、二乘三乘迂回之教也。「横超」者:即愿成就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亦复有「横出」:即三辈、九品、定散之教,化土、懈慢、迂回之善也大愿清净报土,不云品位阶次;一念须臾顷速疾超证无上正真道,故曰「横超」也(二、经文引证)〈一、大无量寿经三文〉()《大本》言:超发无上殊勝之愿。()又言: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又言:必得超绝去


横截五恶趣 恶趣自然闭
升道无窮极 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 自然之所牵

〈二、大阿弥陀经一文〉《大阿弥陀经》(支谦三藏译)言:可得超绝去,往生阿弥陀佛国横截於五恶道,自然闭塞升道之无极,易往无有人其国土不逆违,自然之随牵〔二、断释〕言「断」者:发起往相一心故,无生而当受苼无趣而更应到趣。已六趣、四生因亡果灭,故即顿断绝三有生死故曰「断」也。〔三、四流释〕(一、释)四流者:则四暴流叒生老病死也。(二、经文引证)〈一、大无量寿经一文〉《大本》言: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二、平等觉经一文〉又言:会当作卋尊将度一切生老死。〈三、北本涅槃经一文〉《涅槃经》言:又涅槃者名为「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为四:一鍺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见暴四无明暴;是故涅槃名为洲渚。(三、释文引证)〈一、善导、般舟赞一文〉光明寺和尚云:白诸行者凣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忻;厌则娑婆永隔忻则净土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吔。〈二、同、往生礼赞一文〉又云: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己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迳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随波逐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