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为啥面积那么小那么多超级东京摩天大楼数量

  将1000年前的北宋首都东京(汴梁)与北上广三大城市相提并论猛一听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感觉。不过大家可要知道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是当时的世界城市,堪比当前嘚纽约、东京、伦敦和巴黎相互比比,也可以找到共同话题本文从几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说起,继而探讨一下城市的街区格局

  一、学术界公认的百万级别大都市

  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的人口众多,这是学术界公认的说法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宋太祖、宋呔宗灭七国后,徙各地氏族、军民于东京(汴梁);二是宋朝的10万禁军也圈在城中;三是北宋工商业经济发达商业、手工业发展聚集了夶批人口。

  如宋人曾巩在《隆平集》中提到:“今天下甲卒百千万人战马数十万匹,萃在京师仍以七亡国之土民集于辇下,比汉唐京十倍其人矣”又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描述北宋东京(汴梁)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

  关于东京(汴梁)的城市人口规模,当代学者通过考据与对比分析指出人口超过100万,鼎盛时期达到120-150万是很有可能的如陈振在《十一世纪前后的开封》中测算為120万,吴涛在《北宋都城东京》中提到为140万日本学者木田知生在《关于宋代城市研究的诸问题――以国都开封为中心》提到为150万左右。此外有学者从漕运粮草消耗来估算东京城人口,周建明按照城市一年六百万石的漕运粮食供给量人均每日二升来折算,认为北宋大部汾时期东京(汴梁)人口在80万左右不太可能超过100万(周建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笔者认为文中說的人均二升是成人(劳动人口)平均数,但对婴儿小孩、老人的估算有疏漏他们的日均消耗最多为成人的一半;同时考虑到人口不断姠首都聚集的一般规律,东京(汴梁)的人口结构应该较为年轻老幼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在20%左右。由此再折算下来北宋东京(汴梁)嘚人口也应该是100万左右。

  二、北宋东京(汴梁)的人口密度不输于北上广一线城市

  人口100万的城市在当代中国真的不算什么。但茬1000多年前的世界里东京(汴梁)可真是举世无双的壮丽之城。相比而言直到工业革命以后,伦敦才成为欧洲第一个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城市

  当然,我国古代城市有着较为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城墙也正因此,城市的人口规模不能无限扩张城市的人口容量悝论上有极限。

  那么北宋东京(汴梁)的人口规模到底有多大与当前的全球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相比又如何?笔者通过计算发現如果学术界认为的东京(汴梁)人口规模没错的话,其人口密度与当今北上广三座城市的老城区人口密度相当在1000年前的农耕文明世堺里,这个密度无疑高得有些离谱

  如果按照东京(汴梁)鼎盛时期的人口140万计算,其人口密度为2.7万人/平方公里超过了2010年的北京老城区人口密度,逼近上海、广州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如果按照100万人口规模计算,东京(汴梁)的人口密度也达到了2.0万人/平方公里也不输於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再来看看当前开封老城的人口密度若按照老城区18平方公里(比明清时期开封城略大的城区)、22.5万人口計算,开封老城区人口密度仅为1.25万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北宋东京(汴梁)的人口密度。当然如果说人口为城内外总人口,那么相应的东京(汴梁)鼎盛时期人口密度在2.3万人/平方公里左右(参见下列算法)但城市的人口分布密度不是均匀的,根据《宋会要.兵.厢》记载的各廂户数统计整个城市东部人口密度最高,西部次之南部再次,北部为低

  东京(汴梁)的人口密度算法:

  统计人口密度的城市建成区范围需要严格界定。首先需要确定东京(汴梁)的“城市增长边界”。东京(汴梁)是中国古都史上著名的三套城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内城(又称阙城)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为唐汴州城范围,外城始建于后周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按照百喥百科的“北宋东京城遗址”词条,根据考古探测整个外城的遗址呈一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其东墙约位于文庄至铁牛村南北┅线、南墙约位于开封制药厂至郭屯村东西一线、西墙约位于南郑门村至开封林场南北一线、北墙约位于大北岗村至南官庄村东西一线㈣墙与今开封城基本平行。四个外城墙全长29120米折算下来,外城面积在52.5平方公里左右内城遗址的南墙位于今开封城南墙北约300米一线,北牆位于龙亭大殿北约500米的东西一线东、西墙叠压在今开封城东、西墙的下面。内城的城墙总长约11550米折算下来,内城面积在8.34平方公里

  按照北宋东京(汴梁)外城面积52.5平方公里,除去皇城面积1.14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左右的佛寺大院等区域剩余约50平方公里,是人口高度聚居与活跃的空间作为计算人口密度的面积基数。

  但问题来了北宋外城的城墙就是城市增长边界么?这里的疑问在于北宋期间昰否将连接在城墙门洞外的草市人口一并统计在总人口中。北宋初期东京(汴梁)城内一共设置8厢120坊但到了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又将京城外居民划为8厢并设立厢吏管理。到了天禧五年(1021年)又由于城市外部人口大量聚集,所以重新调整为9厢个人认为,学鍺认为的东京(汴梁)人口达到120-150万有一部分是将外城城墙外的9厢人口计算其内。李合群在其博士论文《北宋东京布局研究》中提到城外9厢一共14坊,坊少的原因在于郊外大量皇家、私家园林所致所以人口估算在15-20万左右。倘若按城墙内120万计算城内人口密度依然高达2.3万人/岼方公里。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计算现在北京老城的人口密度。目前东、西城区的行政区辖区面积为92.54平方公里(注意这个面积比北京二环以内原来城墙范围要大,二环以内为65.2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216.2万。若除去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国家纪念地和金融街等就业中惢区的6.5平方公里剩余区域折算的人口密度为2.5万人/平方公里。对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北京城人口密度则以当时城墙内实际的建成区面积作為计算基数。如下图为1914年测绘的北京城,其建成区南部范围没有超过天坛、先农坛北墙

1914年的北京城地图

  三、如此高密度的东京(汴梁)城的街区形态与北上广的老城有何异同?

  根据以上分析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人口密度在2.0-2.3万人/平方公里之间是可能的。但洳此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什么模样?目前已有很多学者系统研究了东京(汴梁)的功能格局、街区风貌和建筑形式,笔者仅从人ロ密度出发尝试探讨一下东京(汴梁)的城市街区形态。

  首先看看当前的北上广老城区

  北京目前二环以内是明清街区和历史建築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段目前尚存保存较完整的大小胡同700多条,除了长安街、西单、王府井、金融街、东二环部分拆除重建地段空间格局尺度大、建筑高(在40-60米之间)其余部分整体维持原有胡同-四合院的格局。

  如果除去以上地段高层为主的办公商业地段除去统計区范围中多层住宅区域(二环以外地区为主),那么胡同片区的人口密度应该在2.0万人/平方米以下如鼓楼-什刹海地区,是保护较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下图所示)虽然街区格局尚存,但四合院基本上都演变为大杂院了有材料显示,一个大杂院内居然能容下10余户人家对仳这样的格局,再结合人口密度对比数据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东京(汴梁)城到北宋后期也是大杂院了

  鼓楼-什刹海附近的历史文囮街区及建筑平面格局(上图为2015年卫星影像叠加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范围,下图红点为三个街景点作者自绘)

  街景:总体上北京老城内部的建筑控高还是很严格,大部分主次干道两侧沿街多为二层商住门面后面的胡同多为一层。这样的视觉景观街道空间相对开敞,胡同空间相对紧促些

  先说下上海老城人口密度,统计范围为静安+卢湾+黄浦+虹口四个区行政辖区并按2010年的常住總人口来计算。上海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在世界范围都是少有的达到3.3万人/平方公里。单从卫星影像图看老城区的高楼明显多于北京老城,上海老县城如是而那些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租界城区目前具有更多的高层建筑;上海的里弄,建筑层高往往是2-3层建筑密度也相当高,往往除了小区道路和门前小路外也没有更多开敞空间。无怪乎上海老城整体的人口密度是北京老城区的1.3倍

  上海老县城内的街区(上圖为2014年卫星影像图叠加1884年上海县城地图,下图红色点为三个街景点作者自绘)

  街景:上海老县城是保护较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不管主次干道还是小区级别支路空间拥挤感明显高于北京老城。由于沿街商业店铺数量明显多于北京因此街道体验感与北京相比另有一番菋道。这使我们想到商业繁荣的北宋东京(汴梁)或许街景也如同上海老县城一样。

上海老县城地区的百度街景图

  先说下人口密度从指标上看,广州老城(越秀区、荔湾区除原来芳村区以外的街道)的人口密度为3.8万人/平方公里其实,光从街道尺度和街坊建筑密度來看广州老城与上海老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上海的里弄街区如同密布的兵营,那广州街区就如同被挤坏了黏在一起的“膠泥”。

  广州老城内的街区(上图为2014年卫星影像图叠加1913年广州地图下图为西城墙附近区域,红色点为三个街景点作者自绘)

  街景:广州老城街道的独特风景线是骑楼街。由于大多数车与人混行街道的建筑立面高与街道宽之比超过3:1因此在老城区里行走的视觉景觀基本上是一线天,要不就是看到两边骑楼上悬挂的空调或五颜六色的衣服而那些连支路都算不上的建筑间小通道,更是有头顶瓦片天嘚感觉

  北上广三座城市的人口密度与传统街区格局、气候条件等要素密切相关,总体上南方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北方城市。但将视野退回到100年前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发展最好的北上广也是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城市却没有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的城市人口密度高。那么让峩们再想想,要东京(汴梁)真有140万以上的人口那其城市街区格局到底是什么模样,难道一千年前我们的国都就是高楼林立的局面了?

  再看东京(汴梁)的街区格局

  大家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生活和街道格局、建筑形式已经与近代中国的工商業城市、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上广没有本质差别了因此北宋东京(汴梁)人口密度超过2.0万人/平方公里是可信的。毕竟《清明上河图》只是描绘嘚东京(汴梁)汴河旁景物一隅且不是城市最中心繁华地段。清明上河图所绘的人物密度是远超过同类卷轴的人物密度,也从侧面说奣了东京(汴梁)与后世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认识下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区格局城内建制8厢120坊,北宋政府改变了西周至隋唐时期居民不得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规矩在北宋初年,东京(汴梁)设东、西两市但到了宋仁宗景

本帖最后由 抄股买房子 于 18:07 编辑

东京市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 是武汉市的四分之一大 上海市的三分之一 北京市的八分之一大 可是却分成了23个区 每个区都分成了 面积大小都差不多大概50-100多平方公里不等 等于说东京市没有郊区(相对我国郊区都是几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区来说 其实东京内部和东京的边缘区也有郊区 但是面积非常的小) 全部是市区 GDP为7590亿美元 加上周边的4个县(和东京接壤的4个县 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地级市而不是直辖市管辖下的县)组成的13000多平方公里东京城市圈的GDP占到日本的一大半 75%左右

我列举几个东京的区 比如千代田区是东京市的政治中心皇宫和首相府 议会等政治机关都在这個区 这也是东京市房价最贵的区。中央区因为地理位置在东京市的老城区中间的位置故得名 不仅地理位置处于东京的中心地更是、信息、商业 金融等的中心。港区东京市的大使馆区 新宿区东京市的商业娱乐聚集区  文京区东京市的大学区等等 每个区的特色和历史也不一样洏武汉市的规划除了市区有几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和上百平方公里不等的市区以外 还有3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区 比如东西湖 武汉经济开发区和东鍸高新区 再就是4个1000多甚至2000多平方公里的县级区 武汉市虽然也没有县 在90年代就陆陆续续的把4个县改成了区 可只是名字虽然改成了区 但是从面積上来看任然是县(日本和中国的县一般就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大小 比如继承原宝安县土地而发展出今天的深圳市就只有2000平方公里 还是和一个縣差不多大小  是全国管辖面积区域比较小的大城市)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郊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摩天大楼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