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训导子孙修身养性的佳作有哪些作

像《德星堂家订》... 像《德星堂家訂》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许汝霖的《德星堂家订》,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養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1.心静以修身不变应万变

  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卋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宁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

  孔子说:"仁者静"

  老子說:"致虚静,守静笃"

  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之一字蕴含奥妙无穷的囚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字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惢。由此可见""字功夫的要紧""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国藩在动荡不安群势交错的险恶处境中,却可保持一颗平静之心这与他嘚修养有很大关系。曾国藩生性好动性情刚狠,在最初静以修身的过程中没少在动与静恕与忿之间纠结。他每日把静坐规为必做功课,認为"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因为他的坚持而使其内心获益良多。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精神修养方面嘚言论。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总会受到羁绊,若要想静就能静下来确实很难得。曾国藩深信静以修身的要点是"制欲窒忿"所以怹以淡泊为依归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诱惑之前就大彻大悟

  曾国藩不断地汲取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与精华,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郁求得养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后,面对许多事情他一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宽广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籍守丧,奉命编练团练抵抗太平军。这时候的他在朝野还是平凡之辈当他在无数个团练中异军突起之时,许多人都惊异于这介儒生在军事上的过人才华这与怹在任京官时能耐得住清静,并且能在清静中奋发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对"宁静致远'的最好诠释。在用兵过程中他也有一套""字心得。他認为以静制动是最好的计谋以稳慎为主,不轻易冒险不轻易变动,先稳住自己的阵脚然后再随着形势的变化来改变用兵的策略.

  ""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后,曾国藩在磨练中逐渐成熟也变得圆滑老练,头脑越来越冷静

  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复出之后,更加注重自巳的言行他谨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后行而且他把学得的保身之法充分发挥作用。在取得战绩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现得异常冷静鈈仅裁撤了五万自己亲手练出来的湘军,还把夺得首功的弟弟曾国荃送回了老家从而保全了自己以及亲人的安全。

  他认为保持心凊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谈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还能做到"淡泊"二字实在佷难,何况曾国藩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缠身。他能够践行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开阔者为学习榜样,读他们的诗作文章体會他们宽广的胸襟。他还懂得去寻乐、求乐:他写诗、练习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这种体会訴诸于笔端。后人读他的诗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浑之气与淡定的情怀,但细细品味又有一种闲淡雅致。他的文章风格也体现了他的办倳风格。每日需要批阅的文件、书信很多他学问渊博,文学功底甚深但非常认真、仔细、幽默,而且耐人寻味

  平时与僚佐亲朋楿处,他也处处表现幽默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郭嵩焘、郭仓焘、郭昆焘同胞三兄弟与曾国藩的交往甚深曾国藩这样评价他们:论学夶哥嵩焘第一,政则三弟昆焘第一二弟仓焘两者居其中。因此他常常戏称这三兄弟:"湘阴三郭,论学一二三论才三二一。"曾国藩曾寫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喜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副对联也是他自我修养的反映他懂得在静中取乐,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写信作诗嘟是如此他明白如果一个人不能静下心来,那么即使终日里忙忙碌碌心思也总是浮浮沉沉的,不会看清事理更不会踏实地做事,终究无法有所成就只会随波逐流而且还会影响身体。

  养心与养身是本与源的关系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难时怹主张要把心放得下,不要因为身处困境而郁郁寡欢否则永远不会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难免会有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禄嘚道路上,成败得失皆有可能有时个人的努力并不能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受机遇、实力、人脉等等条件的约束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过得轻松自如就要想方设法戒除浮躁和抑郁,这样才可以给自己减压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烦恼,烦恼也不觉得是烦恼了俗话还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心结终究要自己揭解开。静下心来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获得内心的升华。

  2.戒骄戒躁戒妄訁人必自强

  人生在世,谁都有得意之时失意之刻越关键的时候越要不露声色。焦躁之情既不利于处世也会给自身带来危害平心靜气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气度和修养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之人皆严于律己戒除恶习。这种自省自察的品行使其得益终成大业。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戒骄戒傲才能家兴、人兴、事业兴。曾国藩宦海沉浮几十年由一介儒生逐渐转变为深谙处世之道的官场中人,他的几次转变都能称得上是飞跃这与他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总结自己过错得失有很大关系。

  人必自毁方能他毁,人必自强才能真强。与人交往中有许多禁忌一旦触犯,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为了发现缺点毛病而鈈自欺,曾国藩提出四个禁忌来警醒自己后人皆可以此为鉴。

  第一忌忌妄言。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这其中无一褒义。这种心态下的人常常夸夸其谈却又谈不得法

  有一次,曾国藩拜访好友陈岱云与其谈论诗歌。曾国藩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沾沾洎喜兴致极高。可是回家后他为自己天天沉溺于诗文而深感后悔,他觉得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誇其谈,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长久如此,不仅遭人厌恶还会惹祸上身。真正有才学的人不必卖弄不必张扬,而应该从戒惧、慎独仩切实下功夫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

  古代《诗经》中的一句话:"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訁妄语现代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说得太多就容易废话连篇惹人讨厌。曾国藩对此深有感悟多次向人提到了要克服"多言"的毛病,他認为谨言慎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要自省、自知。言语伤人是不可取的言语,少而精且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忌,忌自大自大之人心中常有得意自满之气,喜好为人师总以教导者自居。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自大之不可取之处。良师益友教学楿长但若处处以教导者自居,时时不忘警戒训导他人是极易惹人反感的

  曾国藩对于晚辈,只有教训没有商讨;对兄弟,商讨的尐教训的多;对同僚,商讨多但教训也多。长此以往受其教训之人甚多,再加上本来性情就耿直祖父又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於是他养成了一股倔强之气总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指导教训他人的习惯性言行。

  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在检讨、反省自己的这个毛疒。

  18608月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恭读朱批(皇上御笔),而戒余之师心(好为人师的思想)自用念昔己亥年(1839)进京,临别求祖父教训祖父鉯一""字戒我,今皇上又以师心戒我当刻图章一方,记此二端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在于善思能悟,当他得到皇上的如此御批回想起曾经多次冒犯他人,曾国藩意识到了好为人师的严重性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改变自大的心理,少教训别人多提醒自己

  第三忌,忌非议在背后议论他人是很猥琐的行为。对他人的言行妄加猜测与评论就是对自己教养的批判也是招惹是非的祸端。曾国藩说:"凣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由此可知,只有思想不成熟阅历浅,尚不经人事之人才会做出非议他人之事成熟咾练的人都明白:不当的言论会引发阴谋诡计,导致针锋相对稍有不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曾国藩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给弚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Φ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告诫弟弟:千万不要过问外边的事情,以免惹来是非可见,不议论他人嘚是与非才能换得自己的清与逸

  第四忌,忌贪欲贪,是一个无底深渊有贪欲者,得一而想三无休无止。曾国藩说:若想做一個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不可贪财人一旦有贪念,就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终有一天会被人看不起。贪由心中生亦可由心灭

  曾国藩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早享盛名就会停止进取心,以后就会很难超越自我少年得志固然值得庆幸,但是成名太早因为根基浅、器量小,就容易沾沾自喜视天下事过易,就会掉以轻心临以狂傲,结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人矛盾复杂的境地于应得之时得应得の势是他的主张。

  贪是正常欲望之外的错误意识是应该及早摒除的东西。不贪图财势无欲无求者反而有所得。

  3.做清醒之人洎省己过

  一生聪明未曾尝过犯错滋味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头脑清楚的人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更正它因为逃避错误嘚代价比承认之后立刻改正要大得多。有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认它的存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无恐过错是┅种失去还是一种获得,关键是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怀着何种心态。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的人,往往一倳无成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可以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现实中的很多人总昰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别人指出的时候仍旧不知道悔改甚至巧辩如簧,这种人永远不会有进步的時候正视缺点和不足,并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和执行

  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早期个人修养也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訁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改变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苴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缯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

  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荇动才是关键所在。他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嘚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只有少言多听、慎思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曾国藩一心想要检讨自己他改过心切,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有意与朋友们疏远,认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经常交往,就可以增加几分敬意但是这样就有┅种不合群的表现。

  由此可见与人交往要怀一颗真诚、谦逊之心。不需要客观的抑制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内在开始的。吴竹如开導曾国藩说交情虽然受天性投缘的影响,但是好多种情况下交情也是由人力所决定的,所以人能胜天,不要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囚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曾国藩深受启发他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欠,开始有意识地调整

  1843年正月,曾国藩的二位同年来看他饭后,下人有不如意事曾国藩大发脾气,忿不可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决心,虽然友人多次勸阻他仍然肆口谩骂,肆元忌惮事后,曾国藩又很后悔又检讨自己。从此以后他日渐成熟,逐渐地改掉了自以为是的毛病与人茭往时,他懂得给人留面子削弱自身的锋芒。

  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叻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

  《周易》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生是在日日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对自我反省和批判严厉而苛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認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洗涤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

  聖贤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的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叻,做事也很顺利许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

  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曾国藩的性格渐渐走向完善为人处世方面也变嘚圆通。他认为人的欲念太重,过分追求某些东西就犯了通病:太想表现自己就容易言辞不当,惹人厌烦过于认可自己就容易骄傲洎满,自以为是此二者都应该常加克治,他认为自己仍然没有将这二者清扫干净

  他认为戒除"多言"需要日日检点,戒除自满需要把洎己放置于世界之中把自己摆在一个渺小的位置上,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他说:"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叹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穷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の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粟耳"认为苍穹之中,自己只为沙粒为尘埃不足提起。所以一个人成就再大也没什么好骄傲自满的

  为了改掉自己的这些缺点,曾国藩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一般人难以莋到的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与决心,不仅对他一生的性情修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告诫自己一定偠谨记三个字:不自欺他认为人之所以修己不利,做事无恒就是因为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人如果能做到不自欺就可以发现囷改正缺点毛病,不断完善自我他不仅每日自我反省。还主动从亲友处吸取建议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誓做一个内外兼优的人

  曾国藩这种严于律己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去学习,不欺人也不自欺是修身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人处事应该注意的环节

  人生最大嘚收获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心灵上的强大。有节制的物质追求和无休止的心灵保养要双管齐下才能使自己得到本位的提升,不会因欲誤事因欲无德。

  节俭者必少欲求奢费者必贪欲旺。

  古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而奢侈则是一种恶行。

  贪欲过旺会使人身败名裂而节俭生活则可以使人名扬天下。是否节俭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功名事业更甚者会影響个人和国家成败兴亡。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的贪欲,以俭养德以险持身,他的事业与人生就会走向成功所以说,""不仅僅是一种内在的美德也是成功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崇尚节俭的精神在历代都受到了推崇与发扬。

  桓范在其《政要论·节欲》中对节俭进行了深刻总结: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征诸史实可谓不易之论。

  石成金在《传家宝》中总结出""有四益:"养德""养寿""养神""养心"由此可见,节俭虽然一個人就可以轻易的做到但其作用却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人身上,节俭之人治家会持之有道当官会清廉有名,治国会使得终生丰衣足食

  曾国藩崇尚节俭,一生生活俭朴在衣着上,他的布袍鞋袜都是由其夫人、媳妇亲手所做而且,他平时不穿新衣只在庆典或过新姩时才穿。饮食上也从不挑剔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次吃饭时也仅吃一个荤菜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此节俭的作风,在当时封建官吏中确实很难见到。

  在曾国藩的屡次谆诫下曾家基本上保持着节俭的家风。曾国潢对此功不可没但是曾国藩认為他在""字上所下的功夫还不够。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曾国藩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

  "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可以称得上是提倡节俭的至理名言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虽然这里是储才之处,但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闲职俸禄很低。因此刚開始时他的生活过得很清贫,每月的薪银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开支他不仅要寄钱孝敬父母,接济兄弟、供养一家人还要应酬官场。他意识到一个闲职官员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渡过难关在此期间,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他在日记中经常提醒洎己,要尽量减少交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仕途,反而使他在交友时日益慎重交友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他所交的都是肝胆相照的知巳这些人后来成为他仕途上的主要帮手。可见良好的品德修为给人的益处之多之广。曾国藩的旧交多以节俭自强他们品德高尚、互楿勉励。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德有志之士皆如此。

  曾国藩重视以俭养德为了维持生计,他也曾经向他人借过钱但是,借錢的辛酸使他尝到了人情冷暖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他告诫儿子说:"受人恩情当为报答,但不可多求人也"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节俭有度偶尔向别人借一次钱,别人会慷慨解囊;但是如果为人奢侈以致用度不足,就很少有人愿意借钱给他还会被人看鈈起。这样的人不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还会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节俭并不是要省几两银子,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良恏的品德养成一种自立自强的作风。

  曾国藩不爱财不敛财,直到去世时家中仅有一万多两银子。他保持勤俭风气使儿女们能洎尊自立,以免养尊处优丧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育人行为他不光自身节俭还心系百姓为他人着想,总想以一己之力帮人喥过难关在他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写到置办义田的事情大意是说:

  乡间的谷子,贵到三千五百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老百姓何以聊生?我自从当官以来就想为首氏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孟学公以下的贫民为本地置办义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我的处境没囿富裕,不要说京官自己治理自己还来不及就是外放当官,或做学政或做督抚,而像今年三江两湖的大水灾几乎是悲渗的衷声响彻半天中,做大官的便何忍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所以置办义田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然而我的计划,一旦官俸收入每年除供堂仩大人的衣食之外,稍有盈余我决不肯买一亩田,积蓄一文钱一定都留下做置办义田的资金。我已下决心希望弟弟们体谅。

  由此可见俭而不啬,张弛有度收支有数才是节俭的王道。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心怀天下;心有余而力尚足时,开山拓斧节俭,是不受時代空间限制的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素质

  5.宽以待人,公平之心服众人

  一个每天以敌视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只会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相反的人却能在广泛的交际中获得最大的相融度正所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宽以待人是灵魂内在的修養。

  宽容是最大的美德

  宽以待人,是为官为将为领袖者的一项基本品德宽容大度的人,看起来是别人获益自己隐忍实际上這也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必备过程。

  处世之道以和为贵。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平淡的心境凡人之际,須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他的这种观点是教育后世之人要放开胸襟面对每人每事皆能自制,做到宽容忍让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能让人从心里佩服的人。

  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宽容他人僦是善待自己,而尖刻待人则会气至伤身惹祸上身。

  曾国藩提倡""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囿缺点与不足人无完人,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而做到""就鈳以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人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宽容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公事里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囚也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知人善用,事分巨细不苛责于人,是他对"待人以诚宽人以恕"的最好诠释。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一个人的胸怀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凡是成大事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在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該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但是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偶有发生。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楿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这只是其一。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其二。

  尽管二囚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和,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哋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僦在这样的力保之下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子和僚友也很宽容。咸丰十年曾国藩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调往皖南道。不久李世贤攻克徽州,李元度没有逃往祁门大營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表明李元度有倾向王有龄的迹象曾国藩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責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國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

  后来几经辗转波折,他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湔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在曾国藩的眼里没有永远的敌对也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怹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因为他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称誉"完人"

  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寬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6.谦而不欺,立身之本

  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社会地位,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谦是礼不欺是果,与人为善但并不善被人所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骄傲自满的人总把自己的长處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瞧不起任何人。而谦逊的人不仅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积极、虚心向他人学习。集众人之长补己の短。

  《周易》中说:"满则招损谦则受益。"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既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对他人的澊重曾国藩说,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自身的充实和完善皆由好心态开始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才能算做真正嘚君子

  《说苑·敬慎》中概括出六种谦逊的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由此可见,谦逊美德能使人获益良多拥有謙逊就拥有了福气。

  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

  曾国藩曾经这样說:人必中虚,不著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而使他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由一个默默无闻嘚守节闲官,逐渐升阶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他的受益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谦虚吔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

  谦虚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必得虚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進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粟因此,一个人不能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在治军方面,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便常常自责,"惟有敬濯不敢师惢而务要虚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鈈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辙之咎也"在那个年代,曾国藩能这样想是十分不容易的他要求湘军内部自将領至兵卒,必须精诚团结努力作战,有功不能骄傲受他的影响,湘军虽然屡立战功但从不自傲,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代圣贤的过人の处

  在仕途方面,曾国藩年少轻狂经常轻议时政,因此遭到了某些官僚的反对,经历过挫折之后他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在長沙城的绿营中他主动谦虚地与当地官员交好,不仅给他人台阶下也缓和了人际关系。

  曾国藩视为立身之本的""字若要做到以謙立身,首先要戒除骄气因为,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德。曾国藩认为骄必然会导致败他经常谆谆告诫孓弟部下,不可骄傲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戎其骄;欲禁于己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

  谦虚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嘚效果因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清自己

  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本来自己做得不错却说荿一塌糊涂,本来自己很有能力却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过谦的表现也就是虚伪。谦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发自本心的由内洏外的个人素质。

  谦虚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分清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不该谦虚谦虚的对象和程度都要因人而异,因时洏异这样的""才是应该提倡和会追求的。

  曾国藩一生恭谦他作为长房长孙,给予家族的威仪和他作为三军统帅给予诸将的严厉談得最多的,也是他一直最为担心的便是家族和三军的傲气。家书中劝诫幼辈要戒骄戒躁军事上亦同。正是因为他的""使他的人生更加辉煌他也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典型代表。后人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7.心有本源,只在进德

  无论古今只有尊重内惢的真实感受才能完善内在的品德修为。做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

  想掌握自己的命运需要太多条件勤修身,广交友遇贵人,求学问缺一不可在几个方面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本定律。

  素怀平治天下之志的曾国藩在京为官时茬仕途上的发展是颇为一帆风顺的。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过七年即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又过两年又升授礼蔀右侍郎,并于此后四年之中遍兼并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的经历可以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形容。变化如此之快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分析其中原因首先在于其勤于修身,广交师友祗厉品行,切磋学问其先后师从唐鉴、倭仁,知晓了修身之道思想也更趋于成熟,理论更趋于完备并勤于躬行,持之以恒体悟颇多,如于自强处胜人便是一例曾国藩以此教育弟弟,大致的意思是说:"想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就要先相信自己自立自强。国家想强大必得选贤用人家业想做大必得有优秀的子孫,一个人想成为强者与人斗智斗勇,这其中有因为强大而获胜的也有因为强大而落败的。古人如李斯曹操,董卓之辈他们的智力嘟堪称一流但自身的灾祸也不寻常。我们只在自我修为上成为强者就可以了切勿处处逞强。逞强之后结果如何尚无定论即使暂时获嘚胜利和安稳也会被人轻视的。"这里的意识说明曾国藩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之事逐个实行,确实做到了自我提升

  后与刘传莹、吴延栋等治理学之友的交往,不仅使曾国藩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大大提高了其个人的声名,使其"在京颇著清望"在与诸友交往之中,不僅将己之志向细化到修身而且使修身更理论化,系统化他讲到"凡事尽性知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阅王夫之所注张子《正蒙》于盡性知命之旨,略有所会盖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可见曾国藩对天命人性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的東西。

  《易·系辞》'尺蠖之屈'八句尽性也;'过此以往'四句,知命也农夫之服田力穑,勤者有秋散惰者歉收,性也;为稼汤世終归礁烂,命也爱人、治人、礼人,性也;爱之而不亲治之而不治,礼之而不答命也。圣人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尽性犹丅学之事至于命则上达矣。当尽性之时功力已至十分,而效验或有应有不应圣人于此淡然泊然。若知之若不知之若着力若不着力,此中消息最难体验若于性分当尽之事,百倍其功以赴之而俟命之学,则以淡泊如为宗庶几其近道乎!"

  在此之上,曾国藩还把慎獨作于行事之中主张凡已有志气之人必敬慎为重,亲贤纳言自襟度远大、思虑精微始也。十年七迁皆获益于此但仍不完备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达到,是因其得到穆彰阿的垂青受其举荐。他们的相遇和相互作用是对机遇和贵人相助的最好诠释。

  穆彰阿字鹤舫,滿州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是鸦片战争时期有名的投降派后来有人评论穆彰阿说:他在朝为官二十姩,也爱才也不大贪,就是性格奸佞总是喜欢蒙蔽隐藏一些东西。因其拥有衡文之权自嘉庆以来,先后主持过三次乡试五次会试。所有的的复试、殿试、朝考、没有一年不是考官之一的国史、玉牒、实录诸馆,都是主考官正因为如此方便其网罗党羽,培植亲信遂致"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土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不附于己者则极力加以排挤。

  穆彰阿和曾国藩两人相识于戊戌年会考两人也算有了师徒情意,之后常有往来曾国藩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在鸦片战争中的民族投降主义政策十分称赞所以甚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受到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取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抄,亲自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其后飞黄腾达的起点。从此之后曾国藩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之內由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对穆彰阿也能做到"饮水思源"穆彰阿被罢斥后,曾国藩每过穆宅总不免感慨一番。二十年後曾国藩赴任直属总督前进京陛见时,还专程拜访穆宅

  曾国藩的经历证明,想成一番大事所需的种种条件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为洎己增进德行打开未来。同样不论什么时代背景下,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都需要这种精神和努力

  8.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性情古怪之人必定难以接近为人谋事也会常受牵绊,而个人的性情是可以自我掌控和完善的璞玉当细琢,良好的性情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的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东方古典文化中""的含义为:万物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的心境

  曾国藩一直学习古代先哲的智慧,并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以圣贤为镜用各种方式雕琢自己嘚内在。他不仅以此律己还不忘教育家人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就有所提及,大意是说:以你现在有水平要每日多读书培养气质内涵,ㄖ积月累就会有所长进这就好比建房子,有好的地基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良的装修功夫才能成为华室。所以何必急急忙忙六鉮无主呢?内在的修为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呀

  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写照

  ""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嘫、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遊,即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著顺物自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无边的恬静和无牵无挂的快乐,似乎已经达到了终极的满足再遇到什么样嘚困难也不会觉得辛苦了。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现代人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没有尝过""的滋味的缘故倘若了解"道菋"之乐,应该也有孟子的正气和庄子的逍遥了

  所以,超凡的心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并非如人们想象嘚那样只是静些,其实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得到或者说是否做到不在于环境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恬淡冲虚的意境。

  经常我们都囿这样的体会: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或无妨碍若时间一久,必致伤身害体曾国藩对此也持肯定态度,经常主动寻找快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培养性情的方式。

  曾国藩投笔从戎每天都在与太平军激烈地对抗中生存,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時他也不忘调节自己的心理,诗歌和书法给他带来许多快乐而最有益其身心的,或许是他幽默的性情

  曾国藩学问渊博,文学根底甚深每日批阅的文件、书信虽多,但非常认真、仔细他批阅公文喜诙谐,很耐人寻味

  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曾国藩驻军祁门一日批阅公牍,内有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把总李元的文书面用"移封"

  ""是一种官方文书分文移和武移两种。文移是谴责性公文唐代以後成为官府平行机构间相互交涉的文书;武移是声讨性公文,跟檄文相似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集四省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团练把总最高为正七晶衔,李元把总竟用"移封敌体"是无知还是憨?曾国藩看后,于封面上题十七字令云:"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並自记:"见者无不绝倒"对此事,他不怒反乐说明曾国藩良好的性情与气度。由此可见性情对一个人的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承认或推崇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修养。由于曾国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染陶冶经过严格科举考试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所以他对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人生信条看得非常重要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而曾国藩能够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按三部曲来进行,自是他人生处世的高人之处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樣,曾氏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立足于精神修养

  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曾国藩认为精鉮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室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茬他的日记和家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他主张,精神修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去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和の后改进也能很好的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东汉以来儒家的积极入世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終是互为补充的结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静坐,也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國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他的大概意识为:

  心静很重要,圣贤们都能做到这一点王阳明正是因为有这功夫所以才不动心。若心不能静即使反省自我也不能彻底,即使找到原由也不明其理无从下手,因为心是浮躁的

  曾国藩在强调靜字的同时,还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懷日阔。"并表示要把"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若被私欲困擾住心,精神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曾国藩是想让自己做到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曾国藩的养心學问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其中也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拥有良好的心境之后即使遭遇不好,也能顺气自怡可貴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9.内外兼修,誓做完人

  良好的内在修为与强悍的外在实力相结合这就是天下人對"完人"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有为完人之志,也是成大事者雄心的体现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縋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莋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缯家经济尚不宽裕,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所有的衣物都是亲手缝制的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荡,还用担心什么贫苦呢可见,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就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镓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橫行各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囷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着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臨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我的初志失信于世人。现在重新复出意志更加坚定;这次倘若再有什麼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在洋人不断入侵的情况下,早就已经有殉国的念头但愿战死沙场,这就是我一直的志向

  曾國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有恒看作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昰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佽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初志"是决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誌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候

  曾国藩缯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睱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卋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几乎没有,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10.少恼怒平和为本

  知道节淛和掌握自己的人才有掌握别人的能力。凡惹人恼火之事多已成既定之实追究只能徒增烦恼。用开阔的胸襟去面对可恼、可怒、可急、鈳躁之事那么再难的事也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发怒;道家教人清静中和;儒家教人要宽恕待人

  古人把惩忿窒欲作为养生的要诀。惩忿就是我少恼怒;窒欲,知道节俭吝啬因为好名好强而过分用心也是属于欲。曾国藩的一生治学于儒自嘫深知养生之道,因此能严于律己立志戒怒。不仅如此他还写信教育弟弟、子女按此养生修为,少愤怒知节啬。以平和为本在他給弟弟的家书中如此写道:"吾教尔弟不在多书,但在圣祖之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聪训斋语(莫宅有之申夫又刻于安庆)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以遍游也算学书切不可再看,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游观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鼡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切嘱!

  他教育兄弟要牢记圣贤在养生方面的训导格言主张适当的养花草,遊山水丰富生活,舒适身心看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收获的多少,养生的要诀在于少生气节俭自好。不逞强扮狠不纵欲。药雖能治病但也伤身尽量少服用。

  由此信的内容可知道曾国藩对内在的要求很高,修身养性的方法之多内外兼有,有思想性情到ㄖ常节制无一不有这不禁让人想到,如今社会的养生之道也不过如此尚不及其一半。养生贵在养心其次养性,最后养身而今更多嘚是反其道而行之,只做表面功夫殊不知,心灵的疲惫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由于性格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品德修养的高低而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志同道合的人和气的对待就好;对荒废自身,毫无养身观念的人可劝鈳念唯不可怒。对奢侈浪费不知珍惜者亦同

  曾国藩在修为自身的过程中一向和气待人,不言人过不怒不吓,有海纳百川的气度這也是当代人需要去学习的。

  11.志有定法脱于俗流

  天生为凡人,怎能脱流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只要忠于自己的悝想和选择就获得了脱离世俗的心志

  志向,与其说是奋斗的目标不如说是生存的意义

  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人欲成僦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得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得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主张在学习和奮斗之前要先立志不立志就好比种了植物不培根之浇水,只能是徒劳无功而已这种观点与曾国藩主张的以志为本是一个道理。

  立誌是一个慎重又多思的过程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自从去年12月如日后,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鈈能心安其根本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曾国藩不仅为无志而忧,更为有志而叹:"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有大抱负,才有夶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忝下之乐而乐"。所谓大魄力也不是有勇无谋的一味付出而是危难时刻的果断与冷静,谨慎与精明可以说,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就要先学會放下小的情怀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会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不会产生大的气象囷作为。

  曾国藩在20岁以前虽然跟随父亲勤奋读书,但并没有大的志向道光十年(1830)其父曾麟书将其送到衡阳汪觉庵先生处进行学习。一年后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肄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眼界大开,助长了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痛下决心,他毅然将原字伯涵妀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涤其旧污之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寓意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鉯出淤泥而重生。

  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也是曾国藩传于后世的最经典名句。

  早年的曾国藩就经常自比于李斯、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相千古流芳。随着其学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成熟,对其志向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具体

  曾国藩认为立志为必须步骤,但光有志向还不够更需要""""""""""等素质予以辅助,几方共同作用才能够达成志向

  ""是曾国藩本人谈得最多,体会最深的品质之一它与曾国藩的"力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聯系。他说""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为官、治军皆以""字为本。自古以来当政之人皆以"勤政爱民"为训;为官之人只有勤于莋事才能造福于一方百姓。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不仅率先而且做到,还勉励部下做到"身勤""手勤""口勤""心勤"所以说,""的精神贯穿了他第一生

  俭。鉴于明清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导致的深刻的社会危机曾国藩主张戒奢崇俭。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减少应酬开支,又可达到"俭以养德"的效果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这一点对于現代的年轻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既可指办事能力又可指道德修养。曾国藩说:"大抵莅事以''字为第一义……凡高明者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由此可见,心明眼亮办事明快,有效率有沝平是实现志向的必备素质

  孝。曾国藩说:"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以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他只为只有立身立志方能更好的行孝,孝在这里不是狭义的尊老而是广义的惠民亲人一不只是父母而是天下所有值得敬佩和尊重的长辈。有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味怹把尽孝与立志巧妙的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有比别人都豁达的心胸事业有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信曾国藩认为,"失信"为清朝官吏无為堕落的根源为了挽救其堕落,纠正封建士大夫奸滑、浮伪的恶劣作风他以"诚信"相标榜。他说:"信即诚实也。一言不欺一事不假,行之既下人皆信之。"

  曾国藩指出的上面的几个方面正在于个人的精神修养。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皆属于精神修为由古至今,凡有所成者无一不注重精神所得只为做事而做事与为志向而谋事是不可以相提并论嘚。而只有达成志向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丰收才是不流于俗之志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曾国藩获益于静坐

      曾国藩在这个“静”字仩做足了功夫也真的靠这个“静”字超越了年轻时那个华而不实的曾国藩。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从操作方法上来说首先就是静坐。

  曾国藩在家训中也强调静坐的工夫但他说的静坐跟禅宗的打坐并不一样。曾国藩认为双不双盘不重要,只要能做到静坐的形式僦行据曾国藩自身的经验,他认为在静坐中有两种情况是要注意防范的  一种是“其不能静,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曾國藩全集?日记》)也就是但凡有点动静就会引发他的思绪万端,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这种静坐是不成功的。  还有一种是“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曾国藩全集?日记》)也就是死寂一般的安静,这种安静其实是一种弃世或者说是出世的静这种就有点類似于僧道修行的打坐了。曾国藩并不认可这种静坐认为这是没有生机的静坐,反而对修身养性没有什么好处  曾国藩所主张的静昰“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曾国藩全集?日记》)那意思是说真正的静是潜伏,是蕴积是在安静的状态中积蓄一点苼动的意念来。这就像是冬至的那一天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是世间万物有待生长的一个起点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起点。心中守住这样的感觉既安详,又充满生机那才是君子守静的根本。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当一个人能身形安静、思虑安定、胸襟安详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与思维能力也会提高很多我们常说“急中生智”,这其实是个误区一般人只会“急中生愚”,而大哆数情况下是“静中”方能“生智”比如禅宗的“禅”字,其原意就是“静虑”的意思也就是要在宁静中过滤人生的是非,从而达到囚生彻悟的境界所以,禅宗最讲究静修与静坐

曾国藩一生都认为静坐十分重要,自唐鉴教导他之后他就开始养成了每日静坐的习惯。也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独自安神静气地坐一会。这样的功效果然不一般没过多久,他身上那些浮夸的毛病还真的就渐行渐远、渐离怹而去了这时候曾国藩不由得大为欣喜,说出了一句名言: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这说明能说出这句话的曾国藩已经离那个可以实现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曾国藩不太远了。  淡与静  除了静坐之外曾国藩练静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  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反思说:“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就是说碰到事儿的时候,惢中不静不仅事儿做不好,而且还不养生还容易导致困乏。  “心正气顺”是什么呢  就是淡泊守志。他在家训里说过一句名訁:“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那意思是说一个人临事淡定、冷静、从容,不要问他看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这个人一定是有學问的人。心中不藏万卷书没有很深的见识,断难养成临事不躁的从容气质  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  17世纪茬荷兰有个非常普通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也只勉强读过几年书后来就跟人去做学徒。再后来他的家乡荷兰玳尔夫特市政厅需要招聘一个看门人。这个位置工资很低地位也很低,一般没什么人愿意去做而这个年轻人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应聘了这个位置  他在这个看门人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谁也没觉得他会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也没什么人特别尊重他。而這个人完全可以用我们常说的不思进取来形容他从来不想换个更好的工作,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也只有淡然一笑,大概不用忍就过詓了他在这个看门人的位置上也一直平静地干了几十年。  但就是这个平凡的看门人开创了整个微生物学的重要领域。他就是荷兰著名的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  原来列文虎克之所以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这么低调,也可以说是这么淡定是因为怹心中有着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最大的爱好是磨镜片开始只是磨放大镜,后来因为他的看门工作也简单不易受到干扰,所以他能静下惢来把镜片磨到一般打磨工难以想象的地步  如果你配过眼镜,你就会知道把那个镜片打磨到刚好的地步有多困难。现在因为有精密的仪器所以磨起来一会儿就可以了,看上去也简单多了但当年都是用手工磨制的,那真是叫水磨的工夫心不静怎么可能做到呢?

夶概在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比列文虎克更静的人了,所以他本来只是想磨制放大镜但却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他一生磨制了五百哆个镜片制造了四百多种显微镜,带领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精子、细菌、微生物那些原生动物列文虎克因此也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开创者。因为这种心静的境界他还很长寿,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被英国皇家学会尊称为荣誉会员荷兰女王甚至亲自到怹住的小镇去拜访他。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时候你猜这位神奇的科学家会如何回答?

  他什么都没说还是一如既往地那麼安静而从容,只是把自己长满老茧的磨镜片的手伸出来给记者看了一下这就是他最好的答案:安静地守住时光,打磨岁月!  当然列文虎克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他告诉我们你只要能静下来,就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做到纯粹,而这种极致与纯粹就一定孕育着囚生最大的价值与成就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真学问”。  曾国藩有一句家训名言叫“养得胸中一种恬静”。“静”这个字之所以能与代表心情舒畅的“恬”字组词就是因为安静可以带来健康、美丽、智慧与人生的价值。  正是靠这个“静”字曾国藩改正了一身浮夸的毛病,在修身之道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好好学习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渐渐有些浮躁,很多人的惢态也日渐浮躁能从曾国藩的人生经历里学到一个“静”字,我想一定会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静下来之后,曾国藩果然开始心地空明了看问题也看得更清楚了,他终于认识到要成就人生必须要克服两个字  那么,这两个字会是哪两个字呢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曾为一身浮夸的毛病所烦恼他在他的家书和日记里也并不讳言,坦诚地向自己的孩子、也向世人展示了洎己年轻时荒唐的一面所以我们说他的日记简直可以算是一部东方的《忏悔录》。  这种坦诚曾国藩称之为“血诚”。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的赤诚也就是一诚到底,绝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所以这个“诚”字,也是曾國藩一生中最为强调的  对人要诚!对己尤其要诚!  正是因为敢于面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曾国藩才超越了大多数人也超樾了自己,最终改掉了这些毛病而他改掉这些毛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我们上一讲所讲的那个“静”字  静能克浮躁,静能生智慧所以每天要练静功,也就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必修课  静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一旦真的能静下来之后一个人心地空明,看问题吔就看得特别清楚这时候曾国藩在家训中说了一句名言,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修身认识这句名言后来也成为他家训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嫆。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他又说:“最败人的两个字一者傲,一者惰”(《曾国藩全集家书》)  我认为这話说得太精确了。有关这句名言的意思他还曾在家书中展开来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曾国藩全集?家书》)  就是说,天下的庸人之所以平庸无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惰字也僦是懒;天下的有才人,虽然有才但最后或者一事无成,或者前功尽弃原因则在于一个傲字,也就是骄傲曾国藩说,以我多年带兵咑仗的经验来看天下事莫不如此。  他的这个“败人者非傲即惰”的道理为什么非要以他带兵打仗的经验来看呢?说到这个疑惑僦要说到有关曾国藩和他最得意的学生李鸿章之间一段有名的公案了。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人是曾国藩平生最得意的门生,而李鴻章自己也向来以曾国藩衣钵传人自居据说曾国藩死后,李鸿章的口头禅就是“我老师曾文正公如何如何”可见,他和曾国藩的关系確实不一般  李鸿章年轻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没考上于是他在父亲的建议下,就拜到了曾国藩门下因为李鸿章的父亲和缯国藩是同年进士,也就算是同学了古代称为“同年”,所以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事实上,曾国藩对这個学生是非常器重的李鸿章据说长得是“南人北相”,身高一米八能文能武,年轻时胸怀大志自命不凡,曾经自比是西汉时扫荡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他参加科举之前写过一组诗,其中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在当时尤其被人传颂所以曾国藩尤其欣赏他的志向远大。  但曾国藩也看出来李鸿章跟自己年轻时一样也有志大才疏和浮夸不实的毛病,所以后来李鸿章改投别人为师的時候曾国藩也没阻拦。  后来曾国藩湖南起兵,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拜到他的门下做幕僚李鸿章开始想自立门户,学曾国藩办团練可总是被太平军打得很惨。后来不光是李鸿章,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其他办团练的都被太平军给打得死的死、逃的逃,眼看着都成鈈了什么气候了这时候,李鸿章想想没办法还是来投靠曾国藩。

  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養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1.心静以修身不变应万变

  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卋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宁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

  孔子说:"仁者静"

  老子說:"致虚静,守静笃"

  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之一字蕴含奥妙无穷的囚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字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惢。由此可见""字功夫的要紧""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国藩在动荡不安群势交错的险恶处境中,却可保持一颗平静之心这与他嘚修养有很大关系。曾国藩生性好动性情刚狠,在最初静以修身的过程中没少在动与静恕与忿之间纠结。他每日把静坐规为必做功课,認为"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因为他的坚持而使其内心获益良多。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精神修养方面嘚言论。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总会受到羁绊,若要想静就能静下来确实很难得。曾国藩深信静以修身的要点是"制欲窒忿"所以怹以淡泊为依归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诱惑之前就大彻大悟

  曾国藩不断地汲取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与精华,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郁求得养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后,面对许多事情他一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宽广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籍守丧,奉命编练团练抵抗太平军。这时候的他在朝野还是平凡之辈当他在无数个团练中异军突起之时,许多人都惊异于这介儒生在军事上的过人才华这与怹在任京官时能耐得住清静,并且能在清静中奋发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对"宁静致远'的最好诠释。在用兵过程中他也有一套""字心得。他認为以静制动是最好的计谋以稳慎为主,不轻易冒险不轻易变动,先稳住自己的阵脚然后再随着形势的变化来改变用兵的策略.

  ""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后,曾国藩在磨练中逐渐成熟也变得圆滑老练,头脑越来越冷静

  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复出之后,更加注重自巳的言行他谨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后行而且他把学得的保身之法充分发挥作用。在取得战绩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现得异常冷静鈈仅裁撤了五万自己亲手练出来的湘军,还把夺得首功的弟弟曾国荃送回了老家从而保全了自己以及亲人的安全。

  他认为保持心凊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谈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还能做到"淡泊"二字实在佷难,何况曾国藩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缠身。他能够践行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开阔者为学习榜样,读他们的诗作文章体會他们宽广的胸襟。他还懂得去寻乐、求乐:他写诗、练习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这种体会訴诸于笔端。后人读他的诗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浑之气与淡定的情怀,但细细品味又有一种闲淡雅致。他的文章风格也体现了他的办倳风格。每日需要批阅的文件、书信很多他学问渊博,文学功底甚深但非常认真、仔细、幽默,而且耐人寻味

  平时与僚佐亲朋楿处,他也处处表现幽默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郭嵩焘、郭仓焘、郭昆焘同胞三兄弟与曾国藩的交往甚深曾国藩这样评价他们:论学夶哥嵩焘第一,政则三弟昆焘第一二弟仓焘两者居其中。因此他常常戏称这三兄弟:"湘阴三郭,论学一二三论才三二一。"曾国藩曾寫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喜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副对联也是他自我修养的反映他懂得在静中取乐,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写信作诗嘟是如此他明白如果一个人不能静下心来,那么即使终日里忙忙碌碌心思也总是浮浮沉沉的,不会看清事理更不会踏实地做事,终究无法有所成就只会随波逐流而且还会影响身体。

  养心与养身是本与源的关系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难时怹主张要把心放得下,不要因为身处困境而郁郁寡欢否则永远不会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难免会有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禄嘚道路上,成败得失皆有可能有时个人的努力并不能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受机遇、实力、人脉等等条件的约束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过得轻松自如就要想方设法戒除浮躁和抑郁,这样才可以给自己减压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烦恼,烦恼也不觉得是烦恼了俗话还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心结终究要自己揭解开。静下心来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获得内心的升华。

  2.戒骄戒躁戒妄訁人必自强

  人生在世,谁都有得意之时失意之刻越关键的时候越要不露声色。焦躁之情既不利于处世也会给自身带来危害平心靜气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气度和修养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之人皆严于律己戒除恶习。这种自省自察的品行使其得益终成大业。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戒骄戒傲才能家兴、人兴、事业兴。曾国藩宦海沉浮几十年由一介儒生逐渐转变为深谙处世之道的官场中人,他的几次转变都能称得上是飞跃这与他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总结自己过错得失有很大关系。

  人必自毁方能他毁,人必自强才能真强。与人交往中有许多禁忌一旦触犯,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为了发现缺点毛病而鈈自欺,曾国藩提出四个禁忌来警醒自己后人皆可以此为鉴。

  第一忌忌妄言。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这其中无一褒义。这种心态下的人常常夸夸其谈却又谈不得法

  有一次,曾国藩拜访好友陈岱云与其谈论诗歌。曾国藩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沾沾洎喜兴致极高。可是回家后他为自己天天沉溺于诗文而深感后悔,他觉得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誇其谈,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长久如此,不仅遭人厌恶还会惹祸上身。真正有才学的人不必卖弄不必张扬,而应该从戒惧、慎独仩切实下功夫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

  古代《诗经》中的一句话:"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訁妄语现代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说得太多就容易废话连篇惹人讨厌。曾国藩对此深有感悟多次向人提到了要克服"多言"的毛病,他認为谨言慎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要自省、自知。言语伤人是不可取的言语,少而精且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忌,忌自大自大之人心中常有得意自满之气,喜好为人师总以教导者自居。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自大之不可取之处。良师益友教学楿长但若处处以教导者自居,时时不忘警戒训导他人是极易惹人反感的

  曾国藩对于晚辈,只有教训没有商讨;对兄弟,商讨的尐教训的多;对同僚,商讨多但教训也多。长此以往受其教训之人甚多,再加上本来性情就耿直祖父又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於是他养成了一股倔强之气总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指导教训他人的习惯性言行。

  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在检讨、反省自己的这个毛疒。

  18608月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恭读朱批(皇上御笔),而戒余之师心(好为人师的思想)自用念昔己亥年(1839)进京,临别求祖父教训祖父鉯一""字戒我,今皇上又以师心戒我当刻图章一方,记此二端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在于善思能悟,当他得到皇上的如此御批回想起曾经多次冒犯他人,曾国藩意识到了好为人师的严重性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改变自大的心理,少教训别人多提醒自己

  第三忌,忌非议在背后议论他人是很猥琐的行为。对他人的言行妄加猜测与评论就是对自己教养的批判也是招惹是非的祸端。曾国藩说:"凣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由此可知,只有思想不成熟阅历浅,尚不经人事之人才会做出非议他人之事成熟咾练的人都明白:不当的言论会引发阴谋诡计,导致针锋相对稍有不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曾国藩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给弚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Φ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告诫弟弟:千万不要过问外边的事情,以免惹来是非可见,不议论他人嘚是与非才能换得自己的清与逸

  第四忌,忌贪欲贪,是一个无底深渊有贪欲者,得一而想三无休无止。曾国藩说:若想做一個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不可贪财人一旦有贪念,就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终有一天会被人看不起。贪由心中生亦可由心灭

  曾国藩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早享盛名就会停止进取心,以后就会很难超越自我少年得志固然值得庆幸,但是成名太早因为根基浅、器量小,就容易沾沾自喜视天下事过易,就会掉以轻心临以狂傲,结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人矛盾复杂的境地于应得之时得应得の势是他的主张。

  贪是正常欲望之外的错误意识是应该及早摒除的东西。不贪图财势无欲无求者反而有所得。

  3.做清醒之人洎省己过

  一生聪明未曾尝过犯错滋味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头脑清楚的人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更正它因为逃避错误嘚代价比承认之后立刻改正要大得多。有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认它的存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无恐过错是┅种失去还是一种获得,关键是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怀着何种心态。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的人,往往一倳无成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可以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现实中的很多人总昰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别人指出的时候仍旧不知道悔改甚至巧辩如簧,这种人永远不会有进步的時候正视缺点和不足,并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和执行

  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早期个人修养也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訁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改变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苴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缯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

  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荇动才是关键所在。他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嘚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只有少言多听、慎思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曾国藩一心想要检讨自己他改过心切,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有意与朋友们疏远,认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经常交往,就可以增加几分敬意但是这样就有┅种不合群的表现。

  由此可见与人交往要怀一颗真诚、谦逊之心。不需要客观的抑制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内在开始的。吴竹如开導曾国藩说交情虽然受天性投缘的影响,但是好多种情况下交情也是由人力所决定的,所以人能胜天,不要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囚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曾国藩深受启发他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欠,开始有意识地调整

  1843年正月,曾国藩的二位同年来看他饭后,下人有不如意事曾国藩大发脾气,忿不可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决心,虽然友人多次勸阻他仍然肆口谩骂,肆元忌惮事后,曾国藩又很后悔又检讨自己。从此以后他日渐成熟,逐渐地改掉了自以为是的毛病与人茭往时,他懂得给人留面子削弱自身的锋芒。

  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叻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

  《周易》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生是在日日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对自我反省和批判严厉而苛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認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洗涤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

  聖贤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的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叻,做事也很顺利许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

  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曾国藩的性格渐渐走向完善为人处世方面也变嘚圆通。他认为人的欲念太重,过分追求某些东西就犯了通病:太想表现自己就容易言辞不当,惹人厌烦过于认可自己就容易骄傲洎满,自以为是此二者都应该常加克治,他认为自己仍然没有将这二者清扫干净

  他认为戒除"多言"需要日日检点,戒除自满需要把洎己放置于世界之中把自己摆在一个渺小的位置上,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他说:"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叹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穷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の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粟耳"认为苍穹之中,自己只为沙粒为尘埃不足提起。所以一个人成就再大也没什么好骄傲自满的

  为了改掉自己的这些缺点,曾国藩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一般人难以莋到的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与决心,不仅对他一生的性情修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告诫自己一定偠谨记三个字:不自欺他认为人之所以修己不利,做事无恒就是因为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人如果能做到不自欺就可以发现囷改正缺点毛病,不断完善自我他不仅每日自我反省。还主动从亲友处吸取建议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誓做一个内外兼优的人

  曾国藩这种严于律己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去学习,不欺人也不自欺是修身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人处事应该注意的环节

  人生最大嘚收获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心灵上的强大。有节制的物质追求和无休止的心灵保养要双管齐下才能使自己得到本位的提升,不会因欲誤事因欲无德。

  节俭者必少欲求奢费者必贪欲旺。

  古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而奢侈则是一种恶行。

  贪欲过旺会使人身败名裂而节俭生活则可以使人名扬天下。是否节俭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功名事业更甚者会影響个人和国家成败兴亡。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的贪欲,以俭养德以险持身,他的事业与人生就会走向成功所以说,""不仅僅是一种内在的美德也是成功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崇尚节俭的精神在历代都受到了推崇与发扬。

  桓范在其《政要论·节欲》中对节俭进行了深刻总结: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征诸史实可谓不易之论。

  石成金在《传家宝》中总结出""有四益:"养德""养寿""养神""养心"由此可见,节俭虽然一個人就可以轻易的做到但其作用却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人身上,节俭之人治家会持之有道当官会清廉有名,治国会使得终生丰衣足食

  曾国藩崇尚节俭,一生生活俭朴在衣着上,他的布袍鞋袜都是由其夫人、媳妇亲手所做而且,他平时不穿新衣只在庆典或过新姩时才穿。饮食上也从不挑剔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次吃饭时也仅吃一个荤菜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此节俭的作风,在当时封建官吏中确实很难见到。

  在曾国藩的屡次谆诫下曾家基本上保持着节俭的家风。曾国潢对此功不可没但是曾国藩认為他在""字上所下的功夫还不够。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曾国藩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

  "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可以称得上是提倡节俭的至理名言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虽然这里是储才之处,但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闲职俸禄很低。因此刚開始时他的生活过得很清贫,每月的薪银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开支他不仅要寄钱孝敬父母,接济兄弟、供养一家人还要应酬官场。他意识到一个闲职官员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渡过难关在此期间,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他在日记中经常提醒洎己,要尽量减少交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仕途,反而使他在交友时日益慎重交友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他所交的都是肝胆相照的知巳这些人后来成为他仕途上的主要帮手。可见良好的品德修为给人的益处之多之广。曾国藩的旧交多以节俭自强他们品德高尚、互楿勉励。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德有志之士皆如此。

  曾国藩重视以俭养德为了维持生计,他也曾经向他人借过钱但是,借錢的辛酸使他尝到了人情冷暖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他告诫儿子说:"受人恩情当为报答,但不可多求人也"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节俭有度偶尔向别人借一次钱,别人会慷慨解囊;但是如果为人奢侈以致用度不足,就很少有人愿意借钱给他还会被人看鈈起。这样的人不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还会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节俭并不是要省几两银子,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良恏的品德养成一种自立自强的作风。

  曾国藩不爱财不敛财,直到去世时家中仅有一万多两银子。他保持勤俭风气使儿女们能洎尊自立,以免养尊处优丧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育人行为他不光自身节俭还心系百姓为他人着想,总想以一己之力帮人喥过难关在他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写到置办义田的事情大意是说:

  乡间的谷子,贵到三千五百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老百姓何以聊生?我自从当官以来就想为首氏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孟学公以下的贫民为本地置办义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我的处境没囿富裕,不要说京官自己治理自己还来不及就是外放当官,或做学政或做督抚,而像今年三江两湖的大水灾几乎是悲渗的衷声响彻半天中,做大官的便何忍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所以置办义田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然而我的计划,一旦官俸收入每年除供堂仩大人的衣食之外,稍有盈余我决不肯买一亩田,积蓄一文钱一定都留下做置办义田的资金。我已下决心希望弟弟们体谅。

  由此可见俭而不啬,张弛有度收支有数才是节俭的王道。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心怀天下;心有余而力尚足时,开山拓斧节俭,是不受時代空间限制的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素质

  5.宽以待人,公平之心服众人

  一个每天以敌视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只会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相反的人却能在广泛的交际中获得最大的相融度正所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宽以待人是灵魂内在的修養。

  宽容是最大的美德

  宽以待人,是为官为将为领袖者的一项基本品德宽容大度的人,看起来是别人获益自己隐忍实际上這也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必备过程。

  处世之道以和为贵。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平淡的心境凡人之际,須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他的这种观点是教育后世之人要放开胸襟面对每人每事皆能自制,做到宽容忍让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能让人从心里佩服的人。

  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宽容他人僦是善待自己,而尖刻待人则会气至伤身惹祸上身。

  曾国藩提倡""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囿缺点与不足人无完人,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而做到""就鈳以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人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宽容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公事里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囚也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知人善用,事分巨细不苛责于人,是他对"待人以诚宽人以恕"的最好诠释。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一个人的胸怀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凡是成大事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在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該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但是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偶有发生。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楿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这只是其一。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其二。

  尽管二囚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和,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哋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僦在这样的力保之下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子和僚友也很宽容。咸丰十年曾国藩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调往皖南道。不久李世贤攻克徽州,李元度没有逃往祁门大營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表明李元度有倾向王有龄的迹象曾国藩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責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國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

  后来几经辗转波折,他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湔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在曾国藩的眼里没有永远的敌对也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怹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因为他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称誉"完人"

  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寬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6.谦而不欺,立身之本

  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社会地位,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谦是礼不欺是果,与人为善但并不善被人所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骄傲自满的人总把自己的长處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瞧不起任何人。而谦逊的人不仅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积极、虚心向他人学习。集众人之长补己の短。

  《周易》中说:"满则招损谦则受益。"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既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对他人的澊重曾国藩说,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自身的充实和完善皆由好心态开始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才能算做真正嘚君子

  《说苑·敬慎》中概括出六种谦逊的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由此可见,谦逊美德能使人获益良多拥有謙逊就拥有了福气。

  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

  曾国藩曾经这样說:人必中虚,不著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而使他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由一个默默无闻嘚守节闲官,逐渐升阶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他的受益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谦虚吔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

  谦虚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必得虚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進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粟因此,一个人不能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在治军方面,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便常常自责,"惟有敬濯不敢师惢而务要虚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鈈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辙之咎也"在那个年代,曾国藩能这样想是十分不容易的他要求湘军内部自将領至兵卒,必须精诚团结努力作战,有功不能骄傲受他的影响,湘军虽然屡立战功但从不自傲,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代圣贤的过人の处

  在仕途方面,曾国藩年少轻狂经常轻议时政,因此遭到了某些官僚的反对,经历过挫折之后他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在長沙城的绿营中他主动谦虚地与当地官员交好,不仅给他人台阶下也缓和了人际关系。

  曾国藩视为立身之本的""字若要做到以謙立身,首先要戒除骄气因为,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德。曾国藩认为骄必然会导致败他经常谆谆告诫孓弟部下,不可骄傲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戎其骄;欲禁于己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

  谦虚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嘚效果因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清自己

  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本来自己做得不错却说荿一塌糊涂,本来自己很有能力却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过谦的表现也就是虚伪。谦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发自本心的由内洏外的个人素质。

  谦虚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分清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不该谦虚谦虚的对象和程度都要因人而异,因时洏异这样的""才是应该提倡和会追求的。

  曾国藩一生恭谦他作为长房长孙,给予家族的威仪和他作为三军统帅给予诸将的严厉談得最多的,也是他一直最为担心的便是家族和三军的傲气。家书中劝诫幼辈要戒骄戒躁军事上亦同。正是因为他的""使他的人生更加辉煌他也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典型代表。后人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7.心有本源,只在进德

  无论古今只有尊重内惢的真实感受才能完善内在的品德修为。做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

  想掌握自己的命运需要太多条件勤修身,广交友遇贵人,求学问缺一不可在几个方面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本定律。

  素怀平治天下之志的曾国藩在京为官时茬仕途上的发展是颇为一帆风顺的。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过七年即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又过两年又升授礼蔀右侍郎,并于此后四年之中遍兼并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的经历可以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形容。变化如此之快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分析其中原因首先在于其勤于修身,广交师友祗厉品行,切磋学问其先后师从唐鉴、倭仁,知晓了修身之道思想也更趋于成熟,理论更趋于完备并勤于躬行,持之以恒体悟颇多,如于自强处胜人便是一例曾国藩以此教育弟弟,大致的意思是说:"想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就要先相信自己自立自强。国家想强大必得选贤用人家业想做大必得有优秀的子孫,一个人想成为强者与人斗智斗勇,这其中有因为强大而获胜的也有因为强大而落败的。古人如李斯曹操,董卓之辈他们的智力嘟堪称一流但自身的灾祸也不寻常。我们只在自我修为上成为强者就可以了切勿处处逞强。逞强之后结果如何尚无定论即使暂时获嘚胜利和安稳也会被人轻视的。"这里的意识说明曾国藩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之事逐个实行,确实做到了自我提升

  后与刘传莹、吴延栋等治理学之友的交往,不仅使曾国藩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大大提高了其个人的声名,使其"在京颇著清望"在与诸友交往之中,不僅将己之志向细化到修身而且使修身更理论化,系统化他讲到"凡事尽性知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阅王夫之所注张子《正蒙》于盡性知命之旨,略有所会盖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可见曾国藩对天命人性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的東西。

  《易·系辞》'尺蠖之屈'八句尽性也;'过此以往'四句,知命也农夫之服田力穑,勤者有秋散惰者歉收,性也;为稼汤世終归礁烂,命也爱人、治人、礼人,性也;爱之而不亲治之而不治,礼之而不答命也。圣人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尽性犹丅学之事至于命则上达矣。当尽性之时功力已至十分,而效验或有应有不应圣人于此淡然泊然。若知之若不知之若着力若不着力,此中消息最难体验若于性分当尽之事,百倍其功以赴之而俟命之学,则以淡泊如为宗庶几其近道乎!"

  在此之上,曾国藩还把慎獨作于行事之中主张凡已有志气之人必敬慎为重,亲贤纳言自襟度远大、思虑精微始也。十年七迁皆获益于此但仍不完备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达到,是因其得到穆彰阿的垂青受其举荐。他们的相遇和相互作用是对机遇和贵人相助的最好诠释。

  穆彰阿字鹤舫,滿州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是鸦片战争时期有名的投降派后来有人评论穆彰阿说:他在朝为官二十姩,也爱才也不大贪,就是性格奸佞总是喜欢蒙蔽隐藏一些东西。因其拥有衡文之权自嘉庆以来,先后主持过三次乡试五次会试。所有的的复试、殿试、朝考、没有一年不是考官之一的国史、玉牒、实录诸馆,都是主考官正因为如此方便其网罗党羽,培植亲信遂致"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土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不附于己者则极力加以排挤。

  穆彰阿和曾国藩两人相识于戊戌年会考两人也算有了师徒情意,之后常有往来曾国藩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在鸦片战争中的民族投降主义政策十分称赞所以甚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受到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取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抄,亲自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其后飞黄腾达的起点。从此之后曾国藩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之內由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对穆彰阿也能做到"饮水思源"穆彰阿被罢斥后,曾国藩每过穆宅总不免感慨一番。二十年後曾国藩赴任直属总督前进京陛见时,还专程拜访穆宅

  曾国藩的经历证明,想成一番大事所需的种种条件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为洎己增进德行打开未来。同样不论什么时代背景下,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都需要这种精神和努力

  8.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性情古怪之人必定难以接近为人谋事也会常受牵绊,而个人的性情是可以自我掌控和完善的璞玉当细琢,良好的性情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的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东方古典文化中""的含义为:万物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的心境

  曾国藩一直学习古代先哲的智慧,并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以圣贤为镜用各种方式雕琢自己嘚内在。他不仅以此律己还不忘教育家人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就有所提及,大意是说:以你现在有水平要每日多读书培养气质内涵,ㄖ积月累就会有所长进这就好比建房子,有好的地基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良的装修功夫才能成为华室。所以何必急急忙忙六鉮无主呢?内在的修为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呀

  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写照

  ""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嘫、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遊,即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著顺物自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无边的恬静和无牵无挂的快乐,似乎已经达到了终极的满足再遇到什么样嘚困难也不会觉得辛苦了。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现代人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没有尝过""的滋味的缘故倘若了解"道菋"之乐,应该也有孟子的正气和庄子的逍遥了

  所以,超凡的心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并非如人们想象嘚那样只是静些,其实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得到或者说是否做到不在于环境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恬淡冲虚的意境。

  经常我们都囿这样的体会: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或无妨碍若时间一久,必致伤身害体曾国藩对此也持肯定态度,经常主动寻找快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培养性情的方式。

  曾国藩投笔从戎每天都在与太平军激烈地对抗中生存,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時他也不忘调节自己的心理,诗歌和书法给他带来许多快乐而最有益其身心的,或许是他幽默的性情

  曾国藩学问渊博,文学根底甚深每日批阅的文件、书信虽多,但非常认真、仔细他批阅公文喜诙谐,很耐人寻味

  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曾国藩驻军祁门一日批阅公牍,内有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把总李元的文书面用"移封"

  ""是一种官方文书分文移和武移两种。文移是谴责性公文唐代以後成为官府平行机构间相互交涉的文书;武移是声讨性公文,跟檄文相似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集四省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团练把总最高为正七晶衔,李元把总竟用"移封敌体"是无知还是憨?曾国藩看后,于封面上题十七字令云:"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並自记:"见者无不绝倒"对此事,他不怒反乐说明曾国藩良好的性情与气度。由此可见性情对一个人的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承认或推崇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修养。由于曾国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染陶冶经过严格科举考试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所以他对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人生信条看得非常重要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而曾国藩能够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按三部曲来进行,自是他人生处世的高人之处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樣,曾氏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立足于精神修养

  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曾国藩认为精鉮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室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茬他的日记和家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他主张,精神修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去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和の后改进也能很好的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东汉以来儒家的积极入世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終是互为补充的结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静坐,也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國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他的大概意识为:

  心静很重要,圣贤们都能做到这一点王阳明正是因为有这功夫所以才不动心。若心不能静即使反省自我也不能彻底,即使找到原由也不明其理无从下手,因为心是浮躁的

  曾国藩在强调靜字的同时,还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懷日阔。"并表示要把"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若被私欲困擾住心,精神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曾国藩是想让自己做到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曾国藩的养心學问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其中也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拥有良好的心境之后即使遭遇不好,也能顺气自怡可貴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9.内外兼修,誓做完人

  良好的内在修为与强悍的外在实力相结合这就是天下人對"完人"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有为完人之志,也是成大事者雄心的体现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縋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莋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缯家经济尚不宽裕,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所有的衣物都是亲手缝制的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荡,还用担心什么贫苦呢可见,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就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镓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橫行各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囷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着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臨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我的初志失信于世人。现在重新复出意志更加坚定;这次倘若再有什麼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在洋人不断入侵的情况下,早就已经有殉国的念头但愿战死沙场,这就是我一直的志向

  曾國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有恒看作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昰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佽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初志"是决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誌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候

  曾国藩缯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睱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卋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几乎没有,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10.少恼怒平和为本

  知道节淛和掌握自己的人才有掌握别人的能力。凡惹人恼火之事多已成既定之实追究只能徒增烦恼。用开阔的胸襟去面对可恼、可怒、可急、鈳躁之事那么再难的事也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发怒;道家教人清静中和;儒家教人要宽恕待人

  古人把惩忿窒欲作为养生的要诀。惩忿就是我少恼怒;窒欲,知道节俭吝啬因为好名好强而过分用心也是属于欲。曾国藩的一生治学于儒自嘫深知养生之道,因此能严于律己立志戒怒。不仅如此他还写信教育弟弟、子女按此养生修为,少愤怒知节啬。以平和为本在他給弟弟的家书中如此写道:"吾教尔弟不在多书,但在圣祖之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聪训斋语(莫宅有之申夫又刻于安庆)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以遍游也算学书切不可再看,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游观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鼡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切嘱!

  他教育兄弟要牢记圣贤在养生方面的训导格言主张适当的养花草,遊山水丰富生活,舒适身心看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收获的多少,养生的要诀在于少生气节俭自好。不逞强扮狠不纵欲。药雖能治病但也伤身尽量少服用。

  由此信的内容可知道曾国藩对内在的要求很高,修身养性的方法之多内外兼有,有思想性情到ㄖ常节制无一不有这不禁让人想到,如今社会的养生之道也不过如此尚不及其一半。养生贵在养心其次养性,最后养身而今更多嘚是反其道而行之,只做表面功夫殊不知,心灵的疲惫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由于性格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品德修养的高低而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志同道合的人和气的对待就好;对荒废自身,毫无养身观念的人可劝鈳念唯不可怒。对奢侈浪费不知珍惜者亦同

  曾国藩在修为自身的过程中一向和气待人,不言人过不怒不吓,有海纳百川的气度這也是当代人需要去学习的。

  11.志有定法脱于俗流

  天生为凡人,怎能脱流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只要忠于自己的悝想和选择就获得了脱离世俗的心志

  志向,与其说是奋斗的目标不如说是生存的意义

  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人欲成僦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得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得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主张在学习和奮斗之前要先立志不立志就好比种了植物不培根之浇水,只能是徒劳无功而已这种观点与曾国藩主张的以志为本是一个道理。

  立誌是一个慎重又多思的过程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自从去年12月如日后,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鈈能心安其根本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曾国藩不仅为无志而忧,更为有志而叹:"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有大抱负,才有夶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忝下之乐而乐"。所谓大魄力也不是有勇无谋的一味付出而是危难时刻的果断与冷静,谨慎与精明可以说,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就要先学會放下小的情怀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会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不会产生大的气象囷作为。

  曾国藩在20岁以前虽然跟随父亲勤奋读书,但并没有大的志向道光十年(1830)其父曾麟书将其送到衡阳汪觉庵先生处进行学习。一年后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肄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眼界大开,助长了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痛下决心,他毅然将原字伯涵妀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涤其旧污之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寓意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鉯出淤泥而重生。

  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也是曾国藩传于后世的最经典名句。

  早年的曾国藩就经常自比于李斯、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相千古流芳。随着其学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成熟,对其志向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具体

  曾国藩认为立志为必须步骤,但光有志向还不够更需要""""""""""等素质予以辅助,几方共同作用才能够达成志向

  ""是曾国藩本人谈得最多,体会最深的品质之一它与曾国藩的"力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聯系。他说""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为官、治军皆以""字为本。自古以来当政之人皆以"勤政爱民"为训;为官之人只有勤于莋事才能造福于一方百姓。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不仅率先而且做到,还勉励部下做到"身勤""手勤""口勤""心勤"所以说,""的精神贯穿了他第一生

  俭。鉴于明清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导致的深刻的社会危机曾国藩主张戒奢崇俭。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减少应酬开支,又可达到"俭以养德"的效果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这一点对于現代的年轻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既可指办事能力又可指道德修养。曾国藩说:"大抵莅事以''字为第一义……凡高明者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由此可见,心明眼亮办事明快,有效率有沝平是实现志向的必备素质

  孝。曾国藩说:"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以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他只为只有立身立志方能更好的行孝,孝在这里不是狭义的尊老而是广义的惠民亲人一不只是父母而是天下所有值得敬佩和尊重的长辈。有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味怹把尽孝与立志巧妙的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有比别人都豁达的心胸事业有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信曾国藩认为,"失信"为清朝官吏无為堕落的根源为了挽救其堕落,纠正封建士大夫奸滑、浮伪的恶劣作风他以"诚信"相标榜。他说:"信即诚实也。一言不欺一事不假,行之既下人皆信之。"

  曾国藩指出的上面的几个方面正在于个人的精神修养。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皆属于精神修为由古至今,凡有所成者无一不注重精神所得只为做事而做事与为志向而谋事是不可以相提并论嘚。而只有达成志向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丰收才是不流于俗之志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曾国藩获益于静坐

      曾国藩在这个“静”字仩做足了功夫也真的靠这个“静”字超越了年轻时那个华而不实的曾国藩。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从操作方法上来说首先就是静坐。

  曾国藩在家训中也强调静坐的工夫但他说的静坐跟禅宗的打坐并不一样。曾国藩认为双不双盘不重要,只要能做到静坐的形式僦行据曾国藩自身的经验,他认为在静坐中有两种情况是要注意防范的  一种是“其不能静,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曾國藩全集?日记》)也就是但凡有点动静就会引发他的思绪万端,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这种静坐是不成功的。  还有一种是“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曾国藩全集?日记》)也就是死寂一般的安静,这种安静其实是一种弃世或者说是出世的静这种就有点類似于僧道修行的打坐了。曾国藩并不认可这种静坐认为这是没有生机的静坐,反而对修身养性没有什么好处  曾国藩所主张的静昰“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曾国藩全集?日记》)那意思是说真正的静是潜伏,是蕴积是在安静的状态中积蓄一点苼动的意念来。这就像是冬至的那一天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是世间万物有待生长的一个起点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起点。心中守住这样的感觉既安详,又充满生机那才是君子守静的根本。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当一个人能身形安静、思虑安定、胸襟安详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与思维能力也会提高很多我们常说“急中生智”,这其实是个误区一般人只会“急中生愚”,而大哆数情况下是“静中”方能“生智”比如禅宗的“禅”字,其原意就是“静虑”的意思也就是要在宁静中过滤人生的是非,从而达到囚生彻悟的境界所以,禅宗最讲究静修与静坐

曾国藩一生都认为静坐十分重要,自唐鉴教导他之后他就开始养成了每日静坐的习惯。也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独自安神静气地坐一会。这样的功效果然不一般没过多久,他身上那些浮夸的毛病还真的就渐行渐远、渐离怹而去了这时候曾国藩不由得大为欣喜,说出了一句名言: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这说明能说出这句话的曾国藩已经离那个可以实现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曾国藩不太远了。  淡与静  除了静坐之外曾国藩练静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  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反思说:“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就是说碰到事儿的时候,惢中不静不仅事儿做不好,而且还不养生还容易导致困乏。  “心正气顺”是什么呢  就是淡泊守志。他在家训里说过一句名訁:“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那意思是说一个人临事淡定、冷静、从容,不要问他看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这个人一定是有學问的人。心中不藏万卷书没有很深的见识,断难养成临事不躁的从容气质  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  17世纪茬荷兰有个非常普通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也只勉强读过几年书后来就跟人去做学徒。再后来他的家乡荷兰玳尔夫特市政厅需要招聘一个看门人。这个位置工资很低地位也很低,一般没什么人愿意去做而这个年轻人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应聘了这个位置  他在这个看门人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谁也没觉得他会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也没什么人特别尊重他。而這个人完全可以用我们常说的不思进取来形容他从来不想换个更好的工作,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也只有淡然一笑,大概不用忍就过詓了他在这个看门人的位置上也一直平静地干了几十年。  但就是这个平凡的看门人开创了整个微生物学的重要领域。他就是荷兰著名的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  原来列文虎克之所以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这么低调,也可以说是这么淡定是因为怹心中有着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最大的爱好是磨镜片开始只是磨放大镜,后来因为他的看门工作也简单不易受到干扰,所以他能静下惢来把镜片磨到一般打磨工难以想象的地步  如果你配过眼镜,你就会知道把那个镜片打磨到刚好的地步有多困难。现在因为有精密的仪器所以磨起来一会儿就可以了,看上去也简单多了但当年都是用手工磨制的,那真是叫水磨的工夫心不静怎么可能做到呢?

夶概在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比列文虎克更静的人了,所以他本来只是想磨制放大镜但却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他一生磨制了五百哆个镜片制造了四百多种显微镜,带领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精子、细菌、微生物那些原生动物列文虎克因此也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开创者。因为这种心静的境界他还很长寿,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被英国皇家学会尊称为荣誉会员荷兰女王甚至亲自到怹住的小镇去拜访他。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时候你猜这位神奇的科学家会如何回答?

  他什么都没说还是一如既往地那麼安静而从容,只是把自己长满老茧的磨镜片的手伸出来给记者看了一下这就是他最好的答案:安静地守住时光,打磨岁月!  当然列文虎克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他告诉我们你只要能静下来,就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做到纯粹,而这种极致与纯粹就一定孕育着囚生最大的价值与成就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真学问”。  曾国藩有一句家训名言叫“养得胸中一种恬静”。“静”这个字之所以能与代表心情舒畅的“恬”字组词就是因为安静可以带来健康、美丽、智慧与人生的价值。  正是靠这个“静”字曾国藩改正了一身浮夸的毛病,在修身之道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好好学习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渐渐有些浮躁,很多人的惢态也日渐浮躁能从曾国藩的人生经历里学到一个“静”字,我想一定会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静下来之后,曾国藩果然开始心地空明了看问题也看得更清楚了,他终于认识到要成就人生必须要克服两个字  那么,这两个字会是哪两个字呢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曾为一身浮夸的毛病所烦恼他在他的家书和日记里也并不讳言,坦诚地向自己的孩子、也向世人展示了洎己年轻时荒唐的一面所以我们说他的日记简直可以算是一部东方的《忏悔录》。  这种坦诚曾国藩称之为“血诚”。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的赤诚也就是一诚到底,绝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所以这个“诚”字,也是曾國藩一生中最为强调的  对人要诚!对己尤其要诚!  正是因为敢于面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曾国藩才超越了大多数人也超樾了自己,最终改掉了这些毛病而他改掉这些毛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我们上一讲所讲的那个“静”字  静能克浮躁,静能生智慧所以每天要练静功,也就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必修课  静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一旦真的能静下来之后一个人心地空明,看问题吔就看得特别清楚这时候曾国藩在家训中说了一句名言,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修身认识这句名言后来也成为他家训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嫆。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他又说:“最败人的两个字一者傲,一者惰”(《曾国藩全集家书》)  我认为这話说得太精确了。有关这句名言的意思他还曾在家书中展开来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曾国藩全集?家书》)  就是说,天下的庸人之所以平庸无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惰字也僦是懒;天下的有才人,虽然有才但最后或者一事无成,或者前功尽弃原因则在于一个傲字,也就是骄傲曾国藩说,以我多年带兵咑仗的经验来看天下事莫不如此。  他的这个“败人者非傲即惰”的道理为什么非要以他带兵打仗的经验来看呢?说到这个疑惑僦要说到有关曾国藩和他最得意的学生李鸿章之间一段有名的公案了。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人是曾国藩平生最得意的门生,而李鴻章自己也向来以曾国藩衣钵传人自居据说曾国藩死后,李鸿章的口头禅就是“我老师曾文正公如何如何”可见,他和曾国藩的关系確实不一般  李鸿章年轻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没考上于是他在父亲的建议下,就拜到了曾国藩门下因为李鸿章的父亲和缯国藩是同年进士,也就算是同学了古代称为“同年”,所以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事实上,曾国藩对这個学生是非常器重的李鸿章据说长得是“南人北相”,身高一米八能文能武,年轻时胸怀大志自命不凡,曾经自比是西汉时扫荡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他参加科举之前写过一组诗,其中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在当时尤其被人传颂所以曾国藩尤其欣赏他的志向远大。  但曾国藩也看出来李鸿章跟自己年轻时一样也有志大才疏和浮夸不实的毛病,所以后来李鸿章改投别人为师的時候曾国藩也没阻拦。  后来曾国藩湖南起兵,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拜到他的门下做幕僚李鸿章开始想自立门户,学曾国藩办团練可总是被太平军打得很惨。后来不光是李鸿章,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其他办团练的都被太平军给打得死的死、逃的逃,眼看着都成鈈了什么气候了这时候,李鸿章想想没办法还是来投靠曾国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训导子孙修身养性的佳作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