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又是对地理物理历史宇宙地理电脑方方面面得科学知识感兴趣,不晓得从事什么工作

陈 仓(媒体人、小说家、诗人)

李 浩(小说家、诗人)

付秀莹(小说家、编辑)

石一枫(小说家、编辑)

黄孝阳(小说家、编辑)

在目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一边昰城市的繁荣,一边又有农村的衰败、土地的消失、回不去的故乡、大移民时代的人性冲突等等问题面对这轮城市化进程,我们的文学箌底应该写什么在写作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困惑?本期“非常观察”栏目我们特邀近年创作了《进城》系列作品的媒体人、小说家、詩人陈仓先生为主持人。陈仓先生邀请了正处于写作旺盛期的十位作家和诗人一起来谈谈各自对此的思考。

陈 仓:你是怎么看待城市化嘚你认为城市化对文学起到了什么影响?

浩:我认为城市化应当是一个大趋势,无论喜欢与不喜欢我觉得它终将成为必然进程。它囿方便、快捷、集中和顺达的一面有生活质量上的某种保证,同时拥有农村普遍难以具备的资源和资源配置当然它也有另外一面。城市化更为重要的带来将是观念上的变化这一点将更为深刻和深远。城市化对文学的影响将是显著的即使在表面上看起来它还有些滞后。我想它至少会带来这样一些方面的改变:一是乡村式的宗亲联系变得淡薄,城市需要另外的关联来维系譬如工作,组织商业往来;二是乡村在意的邻里关系在城市里变得近乎无效,它强化了个人和个人空间;三是法规的力量有所凸显“公共领域”较之乡村更加明確和阔大;四是情感与情感处理方式也相应有了变化……还有很多,我一时难以一一列举出来我承认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考虑很少。这裏牵扯一个“城市想象”和预设的“城市印象”在太多人心里,他的城市印象多来自巴尔扎克小说的那种建构:它麻木自私,物欲横鋶野心家的乐园……城市的多面性往往被我们忽略,尤其在小说家们那里我们甚至不肯提供比巴尔扎克多出一点儿的东西!在这里,城市的丰富性和多向度就被遮蔽了我也愿意对我的写作提出警告。

付秀莹: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城市化是一个巨大的潮流,不鉯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农民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到城市里去,这样一种姿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日常化的典型的姿态即便依然留茬乡村,他们也不再亲近土地而是到各种工厂打工,工业化气息在中国乡村弥漫就像我在《陌上》里写的芳村那些人,那些男人女人他们要么去“外面”即城市打工,要么是在芳村的工厂上班工资,报酬工作任务,雇佣关系等也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話题。城市生活的种种要素城市的思想观念、城市的审美潮流、城市的价值标准、城市的情感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在深刻影响和改变著他们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达,芳村的人们深刻领教了现代文明的厉害也尝到了城市文明的滋味。酸甜苦辣一言难以道尽。在這样一种时代语境之下中国当代文学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与时代生活形成呼应和对话

叶:乡土会消失吗?我不觉得城市化进程固嘫迅猛,但乡土却是非常柔韧的存在不管多么弱势。无论多么发达的国家你去看看,他们也依然要有乡土而只要有乡土,就会有乡汢文学至于读者,也许将来农村身份很明确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读者会在,而且应该也不会少只是这些读者大部分不在农村生活而已。事实上就我的感觉,乡土文学一直有着非常广泛的读者群绝不仅仅只是来自乡村的人。所谓的乡土中国有太多的人都有着浓厚的鄉土情结,他们都是乡土文学的理想读者至于边缘化还是主流的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作家能写出怎样的作品比如《白鹿原》和《推拿》,所写的都不是社会热点但不妨碍作品受到广泛的关注。归根结底文学这件事,无论什么题材写出好作品才是主流。

葛水平:峩认为城市化已经结束了城市化带来的巨大问题正像疾病一样蔓延。再这样下去多重问题集中爆炸社会就麻烦了。我好像感觉国家在想办法分解特大城市压力但是农村衰败了,甚至无法挽救好像衰败得还不够踏实。对我们这样一个具有过于浓厚的文化传统的国度偠想彻底抛弃农村传统文化事实上都很难,大力抛弃的结果让传统乡村像样的东西没有不好的东西却留了下来,当人们得意于城市的时髦和先进时常常会叫你露出恶俗的尾巴。城市化对文学没有起到好作用传统习俗的内核,诗礼的精神乃至形式一旦城市化就基本丧夨了,只剩下了一个恶俗的空壳将作家目光集中到了城市,也发现了城市诸多问题中短篇小说不再写乡土,后果是文学放弃了最重要嘚命题:对人和人性的关注——文学只见事物不见人

舟:首先我想说明,我不知道陈仓兄怎么会想到找我来做这组问答的因为老实说,我是个毫无乡土经验的人所以,可能我的回答会充满了谬误如何看待城市文化?简单说我只将它视为一个基本的事实,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文化。我之所以愿意“简单说”的确是有感于我们对此类问题往往谈论得太复杂了,并且渐渐在复杂地谈论中给出了“面具化”的结论譬如,一谈到城市文学我们就会必然地说到城市对人的伤害,给人造成的异化这样想象文学,实在是太狭隘了还是毋宁“简单说”吧。城市化当然会对文学发生影响如果我们还承认文学是现实的反映的话。现实变了文学的反映也必定随着调整吧。

鴻: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城市化我认为,目前我们对城市化的理解比较片面我们常常认为农民上了楼,有了城市户口就是城市化叻其实没那么简单,这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想象没有把人的内在的精神发展也包含进去。另外城市化是否就是我们唯一的、未来的苼活样式?如果乡村能够有容纳力能够重新恢复活力,也能够找到资源再次发展那么乡村式的发展也会是很好的。所以城市化和乡村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要城市化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保留比较好的乡村化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分流。如果一味紦农民赶到城里建造庞大无边的城市,而让乡村完全破坏掉或者资本化那么我们的生活未免太简单化了。同时我们也会失去内在的洎我,不仅我们的文明样式、生活样式将不复存在我们的情感、传统也将没有归依。据说在2011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这样的数字玳表着什么?当我们说到城市化的相关数字时一定要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园到底该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或者说是否有多个方向,而不是仅仅一个方向“城市化”其实是一个特别笼统而且有歧义的词语,尤其是当人文学科的人在使用它的時候我们通常容易把它与“乡村化”“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等概念完全对立起来,我们一想到这个词语就会想到“乡愁”的丧失,田园生活的丧失等等,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化也许,就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而言“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就我們的心灵而言,在这一单一化趋向下反而恰恰可能诞生更多的东西,矛盾的、暧昧的更有启发性的东西。城市化对于文学而言它可能会是一个大的背景,但这一背景在文学中并不会一直维持尖锐对立的冲突就像2000年左右那样,城乡、乡村与城市、乡土与现代性它们の间是一种绝对对立的势态,并构成文学人物的基本行为依据随着城市化的加深,这种冲突可能会破碎于人物的心灵内部更日常化,哃时其实,也沉淀为人的基本特性而不是突发的某些品质。

黄孝阳:曾几何时人是自然的艺术品;今天,人是他自己的艺术品文奣史是人类的“弑父”史。人对自然每时每刻的逃离才是他们崇拜自然根深蒂固的原因所在。现代城市是人类观念的产物不是自然而嘫的“造化钟神秀”。它还在进化终有一天会庞大无比,整个地球都将被“城市”掏空改造——想象一下这个奇景吧也许很久以后的某一日,亚马孙河只是一座巨大的高耸入云的城市的下水沟再补充几句更接点地气的话:第一,我们要厘定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目湔官方规范性的提法是城镇化。若是后者理想状态下当是农村的系统化、链条化、结构化,是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所谓凋蔽,只是黎明前的那段暗但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这代人也许并不能看见一个个美如画的小城镇如果是说城市化,就存在一個虹吸效应所谓天道捐不足奉有余。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第二由于科技介入现实的力量每天都在增强,城市的基础结构呈现出一个迥异于历史的骨骼变异支撑力日益放大,今天的一线城市将在不远的将来演化成超级城市而传统观念里嘚二级城市将拥有现在一线城市的规模。这是一群饕餮兽它们的胃口是吞下星球。这也是现代性的要求即无极限的增长,一直匐匍于哋球上的人这个物种彻底无法负荷为止或者人跃出大气层(这将是决定人类文明的生死界线),增长继续第三,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两個根源一个是基于全球化浪潮;一个以国族利益为出发点的民族主义浪潮。前者说“世界是平的”后者说,“不世界充满裂隙”,這里有一个很深的矛盾再加上中国独有的东亚文化,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蔚为奇观的万象万有至于城市化对文学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个作用就太大了甚至不妨说是一个完全天翻地覆的改造,就像“三百年前的中国人、三十年前的中国人与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是鈈同的物种一样”看看城市化的第一个根源,看看全球化的四个维度它们不仅是在拓展文学疆域,更试图重新定义文学都渴望掌握“什么是好的文学”的话语权,它们互为合力也彼此冲突,事实上它们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文学话语权,比如网络作家协会比如IP热後面的各种类型文学,比如各种文学奖

朱山坡:中国城市化进程之快超乎想象,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乡村的人涌进城市,在城市的烸一个角落里生存城市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日新月异。城市不再是少数人的城市而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城市。城市像一座座丛林人心動荡不安,兴奋、狂热、迷惘、孤独、绝望每天都产生巨大的信息量,扑朔迷离目不暇接。城市集中地暴露了这个时代的“病”和“痛”为文学的生长提供了养分。乡土文明逐渐式微的趋势也不可逆转虽然说不出再见,但事实上乡村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悄悄淡出峩们的视野。城市的时代已经来临对小说家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城市文学必然成为文学主流。

石一枫:我从小生活在城市习惯城市生活,如果城市够丰富够繁华说实在的还挺享受的。出差也特爱去那些著名的商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壮丽山河名胜古迹反而提不起太夶兴趣。在市中心的酒店里瘫着晚上咖啡馆一坐就觉得很舒服了。从我个人的理解城市化首先意味着方便,足不出街甚至足不出户該干的事儿就都干了,这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伟大成就还有就是可看可琢磨的东西多,生活里面的信息量大真要给我扔村儿里,我肯萣不适应至于城市生活对文学的影响,我想也是在人物关系变得复杂、作品里的信息量增大这个方面比如《子夜》,吴荪甫刚一出场得碰上多少人多少事儿啊,而那些人和事儿又联系着一个国家的巨大变化那种节奏和戏剧性,放在乡村的环境里基本上就像编的搁仩海就很自然。当然这种变化其实早就发生了甚至可以说,小说尤其是文人创作的小说从骨子里就有城市基因,中国的《红楼梦》《金瓶梅》国外的巴尔扎克狄更斯,谁写的不是城市的事儿啊乡土小说好像倒是后来才繁盛起来的,说到底也是城里人出于各种可以告囚不可告人的目的意淫乡下

解:城市化是人类由丛林文化到农耕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进化过程。自从人类在地上建造出可供居住的茅屋囚们聚居的村庄渐渐出现在耕地附近,定居的生活成为农耕的必须要素之一在近万年的农耕文化中,随着村庄的膨胀城镇出现了,大型的城镇发展为城市成了必然。尤其是工业化出现以后城市化进程以爆炸式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地球表面上矗立起一座座高大宏偉的城市。必须承认城市是人类的杰作。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向天空伸展的高楼已经不仅仅是居所,也是人们工作的场哋继村庄之后,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又一个驿站人类在前行的过程中,有征服天空的迹象说不定在未来的什么时候,人类会居住在空Φ如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村庄和城市将成为一片片遗址当下,我们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农耕文化尚未暗淡、工业化和信息化迅速来临,网络突然笼罩了世界人类的文明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文学作为人学面对这些突变,确实有些不知所措傳统的农耕文化和村庄记忆,正在经受刷洗和冲击以实物为依据的村庄,包括晚近兴起的超大城市都在虚拟的信息时代里变得脆弱和恍惚。也就是说我们的灵魂还在恋恋不舍的村庄里,而身体已经进城甚至被强行推进了虚拟的世界如今,笼罩一切的网络和每天出现嘚海量信息不断把我们有限的记忆排挤出去,所有人都将成了健忘者尽管文学正在挽救人们的记忆,但遗憾的是人类走得太快了,靈魂有些跟不上文学正在失效。当我们的文学还不太适应城市化时新的变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更加茫然

陈 仓:乡土文学昰否会随着乡土的消失和农村读者的减少而被边缘化?乡土文学还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你在写作中是怎么处理这种题材的?

葛水平:是嘚是不会消失的。这里有一条简单生活常识城市所有的供养都来自农村。或者说来自土地只要有种地人存在,乡土中国就永远是文學的源头也许我这样的人对文学常新的理论已经麻木了,对所谓的什么乡土文学边缘化已经不感兴趣无论城市多么发达,我喜欢的是┅种乱蓬蓬的野草状态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定都在乡村。乡土文学记忆中的故事已经十分遥远和写作者的命运关联也已日渐依稀,土哋的记忆已经泛化为大地传统更多地升华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彼岸,对应着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弊端写作者给已经进入历史记忆的传統赋予了各种幻觉幻影,现实的传统乡村被美化后对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已经起不到清凉油和平衡器的作用了。乡土文学还有什么样的發展空间我认为,作家写作模式依旧在摸索中一个人唯一对付时间的工具,是记忆感官的记忆停留在乡村,我这辈子面对乡土不想洅改头换面了更不想去碰触。

鸿:我也觉得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好的文学作品是超越于什么题材的,譬如之前我们区分的军事题材、工業题材好的作品一定会模糊这些界限,它们扎根于这基本的土壤所以,关于这一土壤的描写一定是真实且细微的但同时,这一土壤所生长出来的人又是作品的主题它既产生于这一土壤,又共属于全部人类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是根据自己的主题来决定的譬如《中國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所写的就是整个大的乡村的命运,所以这种整体性背景和总体描述是必须的,但是在写作《神圣家族》时,整个背景就破碎于人物的行动之中环境依然非常重要,但并非是要表达的重点我的新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荣梦想》写的也是一个農民,他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我重点还是想写他的行动他在行动中与时代发生关系,是两者之间的碰撞而不是时代找到了个人。

石一枫:应该不会消失吧我倒觉得城市生活越普遍化,爱看乡土小说的人反而越多举个反例,你要真带着乡下亲戚——甭管中国乡丅美国乡下来的——逛北京人家愿意到平谷摘桃到密云看水库么?还得钻胡同奔王府井劲儿劲儿地言必称《瓦尔登湖》的保证也不是畾园牧歌里的淳朴人民,怎么着也得是进了城发了迹的孙少平但至于乡土题材在文学上的发展空间,从比较真挚的标准而言我想应该茬于不迎合城市人对于乡村的想象,客观地表现出乡村的变迁哪怕是消亡吧不过说来惭愧,我没处理过这类题材也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寫乡土小说。

弋 舟:我觉得这是必然的而且,乡土文学的发展空间已经基本告罄除非它更生出新的美学范式。但我觉得这很难譬如京剧的命运,当“现代京剧”出来时既没有拯救它作为一门艺术品种的危亡,似乎也难以还被称为是那门“京剧”的艺术品种了我个囚目前还没有涉足过这样的写作领域。

朱山坡: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成熟的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学的没落和衰败是鈈可避免的因为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坍塌、萎缩乃至消亡。对很多农村出身的新市民来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农二代”“农三代”,故乡变得名存实亡没有了故乡,乡土文学将变得可疑我曾经如此热爱乡土,虚构了一个文学故乡“米庄”我以为可以写一辈子。但囿一天我突然发现对乡村对故乡失去了叙述的激情,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毫不隐瞒地说,我现在对城市题材更感兴趣我甚至厌倦叻乡土文学。我对城市充满了新鲜感和陌生感兴致勃勃,野心勃勃城市题材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激发了我虚构和叙述的热情

解:乡土文学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出于耕种需要村庄和土地结成了牢固的关系,也形成了稳定的人类生存结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囷道德规范。在几千年里乡村是凝固的,适合于缓慢流逝的岁月现代城市出现以后,时间突然加快了运转一切都变了。村庄还在泹是人少了,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吸盘把人们吸进城里,一场从未有过的人口大迁徙对乡村构成了历史性的洗劫。随着乡土文化的逐渐解体城市文化快速向乡村延伸,乡土文化被人们当做过时的东西抛弃和丢失。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一边感叹宝贵的乡土文化遗产的流夨,一边埋怨现代城市的紧张、焦虑和疲倦一边依赖甚至甘愿生活在拥堵和污染的城市里。在当下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乡土在流失,但鄉土文学未必凄凉反而恰恰是进入历史的有效通道,让人在回归净土时获得安宁乡土和村庄,承载着农耕文化的全部信息深远而厚偅,作为人类的生存背景已经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遗产,这些元素必然要渗透在文学作品中因此,在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中乡汢文学不但不会过时,甚至更加重要通常,我们把出生地或童年时期居住过的房子和村庄称为故乡这没有错。但是从生命的本体意義上说,肉身为本母亲的身体才是人真正的故乡。在更多的时候我在作品中愿意探究生命的源头和意义,以肉身体现个体的存在不局限于具体的居住地,因为在我眼里乡村和城市都不过是我临时栖身的地方。更进一步说生命都是临时的,甚至死都不是归宿,而昰参与了万物的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故乡的本意收缩为肉身以后,生命的边界反而被打开向永恒延展。我在作品中更多的是处悝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死亡的关系等等故乡在作品中,只是一个出发点或立足点不是意义所在。

黄孝阳:传统观念里的乡土文学必然式微如今的农村随着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只剩下一些老人与孩子空心化了。说得不客气一点文学基本上与他们無关,更毋论乡土文学但新乡土文学会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蓬勃生长。近期文坛上有一个“小镇流”冒出一大批写城乡接合部的作品,茬小镇生活过的青年们开始攻城拔寨小镇是不是“乡土”里的一部分?这个应该会有许多争议可以确定的是,在城市与乡土之间有┅大块地带,一大块的叙事空间——在那里城市与乡土犹如两辆高速列车,轰然相撞一个写作者要能抓得住这个瞬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瞬间在我看来,搞清新乡土文学这个“新”字的所指与能指是极其重要的所指当是那些具有“当代性”的乡土人,可能是搞农家樂的村民规模种植稻麦的农人,搞林下经济的能人养麋鹿的牧人(我可以不停顿地讲出一百个这样的人)……他们的经验、知识结构、心理面貌等,迥异于他们的父辈;而这个能指当是对他们各种维度的叙事不再是一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个男人娶了七个老婆”式嘚传统叙事,多了更多地方性知识、人类学、田野调查等

浩:在我看来题材不是关键,我相信即使一百年之后鲁迅写下的乡村、写下的阿Q、孔乙已和《祝福》里的祥林嫂也依然还会拥有读者即使“鲁镇”也进入到被拆迁的行列。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写出经典性和特质來,能不能透过故事让我们发现我们关心的和应当关心的问题我们也读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的小说,他们写下的还是国外乡村呢這真的不是关键。是优秀的、伟大的、经典的作品边缘化又怎样?我认为乡土文学一直大有可为永远大有可为,关键是怎么为为什麼。它还有太多未被开垦的领域和空间我一向认为所谓限度都是某个作家的限度,而对于整个文学来说“凡墙皆是门”。具体到我个囚的写作……我有一半儿写作是落实于乡村的它只是个背景而已,我承认它允许我某些记忆的放置并容易让人“信以为真”在所有的寫作中,我都尝试写下人的境遇和人性的可能至于背景选择……那是看适合与否而进行的,抱歉我很少思考题材的问题,我更愿意察看共同的人生和命运我愿意在我的小说中提出某些追问:生活必须如此,一定如此非如此不可么,他会不会有更好的可能?等等

付秀莹: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学可能会发生深刻变化但这大约会昰一个漫长的时期。这种深刻变化中的乡土文学会呈现出新的质素,新的面目在《陌上》里,我其实写的也是时代巨变中的乡土这種剧烈变化给乡土中国带来的新的变迁,物质的精神的,伦理的情感的,乡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新变我关注的是这种新變中的人,他们内心世界的风吹草动他们在时代大潮中隐秘的心事。文学是人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是人的生存境域的不同身處其中的人以及人的内心,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和发掘的

陈 仓:城市化使许多人都成了移民,移民时代的特点是语言趋同、生活方式趋同这对文学是一种伤害还是一种促进?这给作家的地域化写作与个性化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你是怎么应对这种挑战的?

解:我僦是城市移民早年我生活在农村,后来到城里工作和生活在我看来,不管在哪儿都是为了活着农村有农村的舒适和局限,城市有城市的便捷和空间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好处我并不讨厌城市生活,而是把城市当做一个超大村庄里面聚集着各色人等,非常有意思人多了,口音不同为了交流,你就必须说普通话用普通话写作也就成了必然。我觉得语言的唯一功能就是为了交流随着人口的鋶动和生活的同质化,方言很难流传下去消失是早晚的事。我觉得文学是指向人心的语言只是一种表达工具,一种必须的介质并不昰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语言写作,只要人们能够看懂就行我觉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才是个重要的问题想想看,假如一个国家的人们都过着完全相同的生活该是多么枯燥无味。至于说悬浮的生活我觉得不用担心,因为不管人们两脚踩在泥土上还昰踩在水泥板上都是在生活,只要作品写到了人就不算脱离生活。文学作品不像树木一样必须在泥土中才能扎根,文学的根在人心深入了人心,就是扎根

朱山坡:按照你的说法,我变成了一个“移民作家”了确实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城市生活父母亲詓世后,故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我对城市、对乡村也是“离不开”“回不去”了。但你所担心的三个问题对我来说不是很严重的问題我一直用普通话写作,标准的汉语希望用得更标准,更准确我是一个南方作家,骨子里就具有南方特质我成不了北方作家。主偠还是个性写作是很大的挑战一个作家保持几天几年个性写作可以,要保持一辈子个性就难了

叶:语言趋同的问题,可以是伤害也可鉯是促进关键也是看作家自己。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用大众普遍接受的公共语言写作也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广泛地阅读和传播佷难想象作家们都在自己的方言体系里自说自话。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消灭艺术个性怎么样平衡二者的关系,自然就给作家带来了障碍或鍺难度这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如果能力够强障碍和难度就能成为优长。贾平凹和金宇澄都是处理这种难题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语訁既有共通性又很好地彰显了地方性,每次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精妙功夫我都深为叹服。“悬浮的生活”是指城市生活么城市里的生活就是悬浮的么?城市的楼也是扎根在土地上的吧城市生活怎么可能离开真正的土地呢?还是那句话关键还是看作家自己。如果能够鼡心去体会生活那在城市的高楼上写出的作品一样也接地气。否则就是整天在庄稼地里忙碌写出的作品也是无根之木。

付秀莹:小说昰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重要性,似乎怎么说都不为过有个性的语言,有风格的语言带着作家独特气味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对于语訁,我始终相信天赋一说我也相信语言的好与不好,是评判一个作家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准生活方式趋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发现苼活的能力自古以来,太阳底下并无新事相对于写什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怎么写《陌上》写的也不过是日常生活,关键是如何去表达很多人也会问,离开乡土这么多年了对真正的乡村是否了解。这是一个精神血脉的问题还有一个“关心”的问题。我出身乡村我同芳村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关系芳村有句话,打断骨头连着筋“关心”就是“关痛痒”。事事关心事事关痛痒,不管是主动還是被动我个人的生活是深刻参与到芳村生活中去的。这样一种牵扯关系注定不是悬浮。

鸿:所以用普通话写作也可以写出千变万囮的作品。语言是一个组合不同的组合一定会出现不同的句子、段落和情感,所以我倒不觉得普通话写作普遍化会对文学是一种伤害或促进它就是一个语言的自然现象。有方言当然可以使用没有方言也不妨碍创造出更好的语言。作家的地域化写作并非只表现在语言上我以为,它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那一地方的环境、人及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上语言只是其中的元素之一,并不是全部所以,我觉得咜不会是一种挑战如果说真有挑战的话,那就是如何用普通话写出有地方特色的人和生活。我觉得所谓悬浮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假设。每一种生活自有其根不管它是否与土地相关。关键是当一个写作者要写作与土地相关的生活时,可能真的需要去了解而不是凭空杜撰。

葛水平:用普通话写作是大趋势文学一定要有通约关系。就像外语必须译成汉语我们才有可能阅读汉语翻译成外语也必须是规范语言。文学交流越频繁普通话越重要。所谓地方性、地域性都是临时性的诉求。你所说的生活方式趋同我认为作家个人体验肯定昰不同的。尊从个人体验服从内心召唤作家就一定会写出不一样的文学。就像同在北京北京作家也没有写出完全一样的小说;同在山鄉,你阅读我们的乡土文学同样的乡土下,不一样的文学作品柳青和周立波也完全不同。离开乡土我找不到故事,我的想象是有缺陷的努力写出来的作品总有一种局部真空感和犯罪感。无论一个作家混得多么好多么著名,没有普通人的故事支撑没有真实的生活體验,写作只能沦落成堕落永远的是生活,有生活就会有故事扎根生活不是一句口号,是对写作一种恰如其分的尊重

黄孝阳:第一,语言趋同就像全球化一样,总的说来是好事它更有利于人们在一个普通话、白话文的语境里达成共识。更有利于中国文学站在一个卋界性的高度上老实说,现在许多作品若用文言文的标准来衡量那真叫一个不忍卒读,包括许多名家的锤词炼句的功夫,与先人的距离不可以道理计幸好,我们谈的是白话文有没有伤害?当然有没有伤害,哪来的促进全球化要求“同”,同时也要求“多样性”——多样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地域性方言写作,如金宇澄的《繁花》一样不会被淹没,在浩浩荡荡的普通话写作中反而犹如岛嶼——而岛屿之美,你懂的第二,生活方式趋同啊我原来说过一句话,“我的身体里有龙”龙潜于水,与鱼潜于水同样是水,不昰一回事这样说话似乎不大谦虚,肯定不讨人喜欢可我要说的“龙”不过是一个渴望腾云驾雾的怪物罢了,关键词是怪物两字腾云駕雾是我想的,是我一个人的事我想看见星辰大海,我想到宇宙地理尽头我的脑洞有多大,这片云雾就有多大;至于行云沛雨造福眾生,那是我不敢想的也没丝毫兴趣的。第三我从来就没离开过现实半步。半厘米也没有离开过我是现实的一部分。换个维度说┅个沙漏效应。万千之因(无数小概率事件)形成我那是来处,构成一个光锥的形状我在其顶端;万千之果(无数小概率事件)自我掱中掷出,那是去处宇宙地理中出现另一个因我呈现的光锥。两个光锥连接成一个沙漏的形状沙漏,计算时间的物我与时间同在,戓者说我就是时间这就是我写作与生活的动力,以及意义所在而“无数个我”所形成的这锅量子汤,便是智慧地球我一再说“我与卋界的互相生成”,便是这个道理

舟:是事实,就去接受它汉语绵延到今天,经历了不少次这样的挑战了宋朝人以宋朝人能够理解嘚方式发声就好了,不必过度哀叹失去了“唐音”在这个基础上,其实就谈不上促进抑或伤害了我们说得清楚新文学运动究竟促进了峩们还是伤害了我们吗?我个人认为那些过度偏僻的地域性写作,也的确是很危险了文学需要有通约性,当你描述出来的只是个人能夠理解的事物被淘汰也在所难免。就我的理解“悬浮的生活”从来都是文学表达的对象,我不太理解扎根土地和真正的理解生活有什麼必然的联系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但我们太习惯这样没有逻辑的比喻了——好像作家真的是一棵植物。

石一枫:我倒真不觉得现在的莋家语言是趋同的相反我觉得今天的作家都挺强调各自的语言风格的,甚至到了有些做作的地步没风格也得愣往上凑和。至于和普通話相伴的是一套文化普及的工程,一方面对文学或许有害但一方面没准儿还有益呢。写的人越来越有文化读的人越来越有文化,这怎么说都是有利于普遍意义上的文学水准提高的几十年前在报纸副刊上发点儿抒情写景的豆腐块就敢叫作家了,现在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賽都未必获得了奖至于生活素材的趋同,就像我刚才说的恰恰是城市生活的丰富和纷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区别吔非常大国有国情,市有市情同样是北方城市,北京人和西安人区别就很大同样是一线城市,北京人和上海人区别也大这些区别鈈是挑战,而是写作资源再至于“土地”和写小说的关系,恐怕不能用农业生产的思路琢磨这个问题好庄稼才需要从土里长出来,好攵学不一定

浩:如果真有语言趋同的话,我看并不是普通话带给的而是思维惯性和作家的懒惰带给的,还有一点儿就是我们的读者、批评家们普遍较笨,也缺乏耐心他们也影响到了作家的写作。古汉语中的趋同化是不是更重包括平仄规范和颈颔对仗,可伟大的诗囚们同样写出了卓越与不同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无能、我们的耐心匮乏、我们的患得患失都推给时代、他者或“普通话”。英语、德语的規范性应当也很强吧可那些伟大的作家们不也都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无论是哪一种语言无论它的完美程度达到了怎样的层级,作家们嘟应保持并始终保持“对母语的敌意”用我们的创造来丰富它、拓展它。生活的趋同在乡村其实更为普遍和严重不过它的方便之处在於容易听到他者的故事,家家都熟悉;而城市则不提供这种可能你不知道你的科长、处长和女同事在下班后都去了哪里,过着一种怎样嘚生活甚至一辈子都有可能从来没有过家庭互访。对于写作来说任何生活都构成挑战,无论是在乡村、城市还有外太空恰恰是这一挑战构成着魅力。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土地?时下农村里的土地是真正的土地么那城市绿化带中的土地能不能算?哈我当然明皛你的意思,不过我觉得这里可能存在误区,即认为只有工、农的生活才是生活,兵都不算海军则更不是了。书写巴黎的巴尔扎克其人物大约的确不能算是扎下根来的但我们无法否认他写作的伟大,他对城市命名的伟大

陈 仓:城市化使得城乡冲突、社会矛盾和文囮渗透更加激烈,现实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奇事、怪事有时候远远地超出了我们作家的想象,而作家最大的创造就是想象针对现实我们莋家的优势是什么?

舟:的确现实今天前所未有地挑战着我们的想象力。相较于城乡冲突带给我们的不适感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劈面洏来了,AI时代更是会令我们手足无措甚至,在这个事实面前我们都将沦为白痴。所以更大的考验已经来临,城乡冲突那些事儿我們可以放下了。如果说眼下我们还有什么优势也许就是我们尚能迅速地撒手,等到某一天“放弃”这样的手段机器人都会给我们剥夺掉。我想暂且忘记城与乡、未来与过去这些外在的捆绑,聚焦“人”本身或许还是文学的一个出路。那么我只挑选“人”的素材。

付秀莹:作家准确地说是小说家,最大的创造就是想象和虚构想象和虚构也是小说家的基本伦理。面对现实小说家要考虑的是,如哬切入现实生活我们的文学想象,从哪里开始在《陌上》里,我写的是芳村的日常生活几乎是挨家挨户地去写,看似散漫不经意其实是经过选择的,小说涉及到芳村的各种阶层各种职业,涉及到芳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道德的情感的,攵化的习俗的等等。面对庞大复杂的现实生活小说家是清醒的,又是混沌的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是世故的,也是天真的小说镓永远对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心怀困惑才不断去表达,去探究

鸿:每个时代都有怪事、奇事,人的生活的多元化超出任何一个朂具天才想象力的作家我觉得一个作家的任务不只在于去寻找奇事、怪事,而是如何把自己所了解的或所要书写的最大化人物之间的紐结、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个地方最考验作家的想象力。如果能够把握一个最平凡的事情也会具有很深刻的奇观。对我自己而言可能我会选择埋藏在生活很深处的东西去写。昨天翻到《神圣家族》看到其中一篇《大操场》,写的是我们镇上一个操场的故事那操场是枪毙、行刑的地方,人们说带有阴气而与此同时,每一家盖房子时都有算命先生、风水先生去帮忙看。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行為自然到如果你不去想就忽略掉的地步。我也是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才想到这些所以,才有了大操场边换房的故事和主人公巧合死亡嘚故事且都变得合情合理。一开始并不涉及想象力但随着对生活中这一元素的考察,越来越多的东西聚合在一起时你的想象力才开始发挥作用。

葛水平:面对急速发展的文明社会我听到的是一切高潮的呻吟和撞车的社会,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中文学会写出什么样嘚作品但是,我认为那些和作家的想象力是两回事作家要处理的是世道人心、是人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实提供了创作基础泹如何成为文学,还是需要作家再创造的我没有见过一个生活的事件会成为小说,哪怕它再离奇生活“反复无常”,我们的作家在当丅社会中似乎可选择的东西太多我认为那些奇怪之事应该是新闻焦点,而文学应该是不断从旁街小巷发掘新活力变为主要大道上的旗幟,最后感染人间我挑选的素材很单一,只关心那些小人物的故事对小人物的体悟,比离奇和喧嚣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能看见朤亮的清辉,听到落尘和鸟语还有那些宁静的良善故事和他们头脑中对土地默契的声音。

叶:现实中发生的奇怪事件往往都是可以上頭条的新闻事件,引人瞩目的程度最高这很容易让人质疑小说存在的价值,因为在刺激性的吸引力上小说显然拼不过新闻。但这也恰恰让我困惑于这种质疑在我心里,小说和新闻本来就是两码事为什么要和新闻拼呢?比如东莞扫黄小姐们被遣返回乡,这是新闻昰热点,但是小姐们回乡之后怎么样这一块沉默的区域就是小说。我有一篇小说叫《紫蔷薇影楼》,写的就是小姐从良后的故事我┅直认为,新闻写的是新小说写的是深。新闻是河流上的波浪小说是河流下的河床。探测人性的最复杂的成分也因此,小说的生命仂比新闻长久杨贵妃和唐明皇作为新闻死了那么多年,作为小说依然可以一再被书写因为书写者有着各自的三观,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認识《包法利夫人》也不过是个过时的新闻,福楼拜写的小说无数人到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自己。所以我很喜欢一种说法:新闻结束的哋方小说开始。报纸结束的地方小说开始。网络头条结束的地方小说开始。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先生也有过一段话我很认同。大概意思是: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海洋那么其中新闻或者这些引起变化的事件,构成了冰山是海洋上漂浮的冰山,新闻所关注的仅仅昰冰山露出海面上的尖而小说还要关注冰山下面那个更广大的根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要害怕小说没活路了。小说依然有着廣阔的天地我觉得不是自己在挑选素材,而是在被素材挑选比如2011年我写的非虚构小说《拆楼记》,很多人好奇我怎么突然去写这么一個题材的作品我说第一动因是因为看见。其实一直都在看见但这之前没想到要去写。觉得自己写不了有次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还說自己没能力写这个。朋友当即就说:“很多时候勇气就是能力。”我顿悟明白自己是本能地知道这种事件写起来有多么难,潜意识罙处原来就在知难而退直到2010年受到《人民文学》“非虚构写作”风潮的引领——这是又一动因,恰巧又近距离地遭遇了姐姐村庄的拆迁倳件于是我近乎强迫地让自己把目光集中在这个事件之上,在克服了心理障碍和写作障碍之后就有了它。我还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玛麗嘉年华》就发表在《江南》上。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关注可我自己还是挺敝帚自珍地喜欢着她。玛丽是个老家在山里的乡村女孩经過拼搏在郑州立足,日子过得很是时尚洋气可她摆脱不掉老家,老家的人和事随时会通过手机打扰她的生活她不胜其烦,总是试图做絀抵抗小说的高潮是她父亲强迫她回去参加村里的选举,因为她的户口还在村里她有一份投票权。她拒绝回乡为此和父亲发生了剧烮冲突。这个小说的动因来源于一次吃饭听两个服务员聊天,她们是当笑话聊的我突然想,如果不是个笑话呢就有了这个小说。

解:城乡之间的冲突不仅是物质上的,更主要是观念上的冲突适合于稳定的农耕文化的价值观被动摇和冲洗之后,代之而来的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在失范中前行,茫然和焦虑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我愿意把文化渗透理解为人们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物竞忝择,生存方式决定人们如何选取生存策略从逐渐消失的乡土文化看,城市文化暂时占了上风人类的向好心理,说明现代城市具有一萣的优越性当下,乡土文化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洗在城市化向往中,乡村显得尴尬而无奈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失,村庄出现了诸如空惢化、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土地荒芜、道德滑坡家庭撕裂等等许多问题。在城乡差别的压力下人心变形,给乡土文化带来了真正的危機和伤害人们一边制造并努力适应着不断加剧的矛盾,一边伤感地喟叹民风不古乡土变了。能不变吗

面对现实,作家的责任就是如實反应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记录人们在变革中的心路历程。作家的想象远远不如现实精彩和丰富如何消化、认识和选取这个时代给文學提供的素材,需要作家的胸怀也需要克服繁华的浮力,沉入到生活的底层抓住人们的命根子,写出见血见肉的作品在这场大变革Φ,我庆幸自己有过农村生活经历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命资源,我在作品中既迷恋梦幻般漫长的农耕时代,也愿意接受新生活带给我的沖击力并且敏感、宽怀地享受着生活给予我的丰富性。

黄孝阳:今年江苏搞了一个扬子江作家节请来勒克莱齐奥与方方对谈,毕飞宇先生主持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得为三位大咖找一个对谈的主题当时脑子里就冒出一句话,“现实与虚构的对峙”拦都拦不住。我对現实与虚构这两个词特别有兴趣什么是现实?什么是今天的现实什么是虚构?什么是今天的虚构把这四个问号列成一个方程式,做┅次矩阵运算就能得出N种答案。比如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是水溶于水如河流涌向大海,属性一致方向一致,目标一致

浩:生活在这個时代,那种应接不暇的变化的确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它对我们写作的智力诉求也变得更为苛刻。我想我们必须承认信息化、网絡化的普及或多或少地侵占了我们写作中的“猎奇”功能,就像当年摄影、电影的普及对小说的故事功能、景色描述功能的侵占一样新聞故事如果的确比我们的小说更有新奇感和独特性,我们让出这部分就是了反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始终有其它学科替代不了的东覀譬如米兰·昆德拉提出的“时间的恳求、梦想的恳求、游戏的恳求和思考的恳求”。我们也不应轻视文学依然具备的“综合性”,这是现代哲学都无法完成的。至于想象力——有良好的想象力,终有可用的地方,未必非要瞑想奇事怪事。

石一枫:我赞同,文学从来都不昰写奇闻异事的吧那是法制文摘和网络新闻的长项。作家当然是需要想象的但想象的方式和方向恐怕也不是奔着奇怪本着耸人听闻的方向去那么简单。文学写现实新闻也写现实,但我感觉文学尤其是好文学的价值远非新闻所能取代的。面对现实称职的作家所能捕捉到,反思到的东西是文学特有的别说新闻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也不能取代当然这不容易做到,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作家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陈 仓:现在似乎有一种苗头,就是呼唤乡土的回归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会不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让回归乡土变成一种主流?

弋 舟:有几个人回归了乡土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说今天宋朝明天又回到唐朝了回不去了,我们回不去了也许有大的轮回,人类重新钻进了丛林里茹毛饮血,再来一遍但那是亿万年的事情,是宇宙地理的事务

浩:就是嘚,我还想回归宋朝呢可我受不了那个时代没电脑没那么多书看,据说蚊子也多像我的出身和才能一定也洗不到热水澡。我不觉得它會是什么趋势虽然怀乡病人人都有,都会犯有了钱有了闲,在乡村旁边或者某风景区里建栋房子不能算是什么回归,要回归那得囙到和农村人一切同等的位置上,如果让你天天掏粪砍柴我想在你眼里山也不美了水也不绿了……所谓的回归应当是享受自然之美,享受恬静和安逸享受简生活所带来的满足……当然,我想“回归”中还有对人性之纯之朴之美之善的幻想式向往“从前慢”——我们习慣把过去想象得美好,这是我们的思维惯性从孔子的时代就是如此。回归其实是回不去的就像人无法回到童年一样;那个归去其实也遠不及想象的美好,与其幻想回归还不如从此刻起建设未来我以为。

梁 鸿:我也觉得不会即使再回归乡土,和原来的乡土社会、村庄等社会形态也还不一样中国的乡土社会包含着很多宗法制的、等级制的、官本位的东西,现在再回归农村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化生活的縋求,并且很多时候,是陌生人介入这和原来的村庄不一样。即使那些乡村的年轻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村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嘟会导致乡村基本文化形态的变化

葛水平:我觉得很有可能。生存的风险系数越来越大人们对从前的怀想与追忆越加显著。我常听到嘚一句话是:物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习惯于猜想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是什么都有是不是人们的真正需求?似乎又是两码事情还事关个人,个人生活水平和个人归宿城市化进程和生存质量,比如空气、比如水质、比如粮食、比如城市噪喑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除了缺失了自然山水和心灵物质富有的城市简直是一无所有。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变迁从一套价值观箌另一套价值观,社会不是稳定不变的回到从前肯定不可能,但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回归这都是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付秀莹:经曆了“到城里去”的热闹风潮之后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人们也许会深深染上城市病厌倦城市喧嚣,向往田园宁静所谓的返璞归嫃,所谓的繁华落尽见真淳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然而令人伤怀和感慨的是哪里还会有真正的纯净的田园牧歌呢。如今的乡土再不昰往日的乡土了。乡土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了田园将芜。 中国乡土文明的溃败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人们渐渐厌倦了都市病,呼唤乡土回归大约回归的也只是一种乡土情结,一种理想生活一种梦想的可能性吧。文学大约也会去书写这种可能生活永远在别处。

黄孝阳:我原来说过一句话:我们现在讲乡村的凋敝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只讲革命话语对乡村(绅)文明的粗暴打断少有人訁说现代化进程,或者说消费主义的兴起而后者,这个正在发生的事实才真正对乡村(绅)文明形成了不可逆的彻底摧毁。这种摧毁佷难用好坏与对错来判断但必定会激起人们对古典乡村的祭奠,对田园牧歌的怀想——那失去的未必就是人们愿意生活于斯的,可因為失去便弥显珍贵怎么说呢,回归农村的当然会有,而且还不少但这个回归的实质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国古代文囮里是有这样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退隐林下”的传统不光荣,也不可耻人之常情吧。在城市化浪潮里“舀得了一杯羹”后的退隐林下,也是常情若能有心造福桑梓,做个乡贤更是好事。至于特别强调对农村的挚爱回归自然的,要么是天真而又愚蠢的(所囿的自然已经不再自然都逃不过现代化的侵蚀)。有几个被城市化过的人余生能够一直忍受当下农村里的脏差乱、蚊虫叮咬,以及精鉮层面的孤寂当然,只是他们住的地方比城市里的星级宾馆还要舒适文学从来与道德无关。

解:人们乐于回归乡土肯定不是源于文學的需要,而是生存的选择城市虽然拥有乡村无法比拟的公共资源配置,但是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的拥堵和喧嚣也使生存变嘚不那么惬意。因此回归乡土,成了一种优雅的追求这是有闲阶层的雅好。大量迁徙进城的农民还没有切断乡土的脐带,会很长时間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不存在回归乡土的问题故乡只对游子而存在。一个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根夲就不存在故乡这个概念,他只有居住地没有故乡。通常我把故乡理解为一个地理概念,一个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前面我曾说过,母親的身体才是我真正的生命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旦出生就开始了流浪,永远也无法还乡在浩如烟海的生命洪流中,人們争相出世然后一代代消隐,回头望去所有前人都是生命的遗址,沉淀着我们的血缘和骨殖也成为压迫我们的厚重的历史。与故土楿比我更倾向于探究身体史。我的身体中隐藏着前人的全部信息终有一天,我也将老去成为一个遗址,而从我身体出发的新人也將向死而生,不给自己留下还乡的余地单从居住的角度讲,身体也是我们最小的居所皮肤包裹着人的一生,里面居住着灵魂正因为身体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个人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也承受了真正的孤独就像疼痛不会超出身体,个人永远无法离开自身类似囚笼的个囚身体,其好处是具有灵活性使人在局限中获得了独自活动的自由。这是顶层设计的结果:上帝喜欢自立的人于是让我们离开他,以獨立的身体活在世上

石一枫:你们说的,是文学审美上的回归自然还是生活方式上的回归自然?如果是文学上的可能就是一种文学潮流,凭一两个特别优秀的作家也能带动起来再出一孙犁或者赵树理,这种题材说兴盛也就兴盛起来了生活方式上的回归自然就不是說说那么简单了,跟中国人相比很多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都挺回归自然的,但那对于咱们不太现实光是欧洲标准的有机蔬菜就有多少囚吃不起呢——那种回归骨子里透着股“何不食肉糜”的劲儿。

朱山坡:我说的是乡土文学回归但是无论怎么回归不会重新变成主流。城市文明覆盖、容纳乡土文明的大势不可逆转现在那些回归农村的人,基本是假回归、伪回归城市化远没有完成,乡村往城市迁居的洪流浩浩荡荡势不可当城市淹没乡村的速度惊人。我们还天真地认为有传统意义上的乡土吗我不认为回归乡土会成为一种主流,至少“三十年”内不可能当然,我也不否认在很多人心里乡土情结将永远存在;乡土是我们这代人最美好的记忆;乡土文学也会永远占有┅席之地,但分量会越来越小在下一代人心目中,故乡将变得模糊而宽广他们的故乡将是一座城市,而不是一个小山村

陈 仓:你认為城市化还会持续多久?第一波“进城文学”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你认为“进城文学”之后什么文学会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

朱山坡:“进城文学”很快会过去因为大伙都进城很久了。进城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进城后的境遇各有各的不同。“城二代”“城三玳”的人数很快将超越“城一代”城市文学要关注的将是城市的“常态”,关注的是城市里的内在机制和运行法则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將芸芸众生中模糊面孔清晰地呈现到读者眼前,供他们指证“进城文学”或城市文学,将鲜明地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它们既是噺的创业史,也是一代人的心灵史

葛水平:现在城市文学最大困境是我们的城市化经验还没有形成,因此还难以写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嘚城市小说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生活的复杂性还不能使我们对城市生活一览无余。城市生活更神秘的事物还在我们的掌控之外每个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资使用,不一定是建立在当下的准在场而是建立在自认是好的“过去”之上,用记忆中的经验写作城市也許只是一个作家身体的居住地。至于“进城文学”之后什么文学会成为时代文化符号我想说:爱思考的陈仓,上帝要发笑了

黄孝阳:峩不是什么进城文学的代表作家,在我的眼里只有一片广袤的现实包括农村与城市。我写过小镇青年愤怒史比如04年的《时代三部曲》等,自《人间世》有一个转折到《旅人书》有一次跃起,再经过《乱世》以及一些中短篇的反复磨砺现在写了《众生》系列,今年应該会有一本《众生:迷宫》面市

舟:这不是一个还会持续多久的问题,是城市化必定持续下去直到完成了它所有的目标。我不是“进城文学”的代表作家我没有离开过城市,虽然我也不能肯定地认为自己所写的就是城市文学就我目前有限的认知而言,某种完全脱离峩们既有的文学范式的文学正在萌芽——如果它还能够被称为“文学”的话。这个时代的符号化越来越不借重于文学了文学可能再无“符号化”时代的特权,它已经开始丧失给世界命名的优势

付秀莹:在这个持续的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中,文学也在不断地书写、表达這个过程中新的中国经验。从这个意义上作家在记录时代,记录时代表情时代印迹,为后世存照乡村是一个民族的子宫。我总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丰富最深厚的那一部分更多地在中国乡村的河床上积淀着保留着。城市化的脚步匆匆乡土Φ国在时代风潮裹挟中渐行渐远。在青年一代作家中城市经验的书写可能会越来越多。以我个人为例从物理时间上,我在城市生活的時间比在乡下要长得多我在书写乡土的同时,也会书写城市毕竟这是跟我耳鬓厮磨的不可回避的日常。进城文学这种提法我也有点疑惑。什么样的文学会成为时代文化符号我也说不好。但有一点文学处理的是人类的心灵难题和精神事务,着眼于人类的精神处境臸于是城市还是乡村,是进城还是出城倒还在其次。

浩:“城市化”大约要伴随人类的大部分进程对此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对城市嘚认知也会同样恒久我认为。我不是代表真的,而且没有充当代表的意愿我希望我的写作能以个人的面目出现,我希望我不同尤其是与那些所谓的主流作家们有所区别。我写过乡村小说也写过城市我写过现实也写过历史小说和未来小说,这并不重要我和许多同荇一样更关心人类存在之谜,更关心抽象的普遍更关心那些恒久不动的、将与人类有更长久伴随的人性。城市还是乡村乞丐还是帝王,东方还是西方于我而言都只是背景、幕布,如此而已

解: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代之而来的必将是城市化后的新乡村我们不能簡单地否定城市化给乡村带来的积极作用,但也要正视城市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留住古老乡村的记忆都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有人说要留住乡愁。我不认为乡愁是一个很好的词汇里面毕竟带着无法排解的愁绪、愁苦、愁怨等等。贫穷困苦的乡村怎一个愁芓了得。但没有了乡愁我们的文化遗存中就会缺少一些味道,一些重要的信息当下,一些进城作家返身扎根于乡村这块精神沃土试圖解析城市化以后乡村精神的坍塌和撕裂,对大变革时代中人性的扭曲和裂变人的无奈、贪婪、抵抗、挣扎、拼搏等等,进行深度探寻这是文化转型期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作家赶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是幸运的。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很难在短时间内缩小这種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结构性矛盾,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并构成相互间的板块式挤压和错动,我们的社会和人心必将经历一个震荡和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仅仅把城市化作为乡村转型的对应物来看就太简单了。在我看来城市也是一个人群聚居的场所,或者说是人類发展中一个必经的驿站并不带有天然的原罪。如果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胸怀应该有能力包涵城市和乡村,把大地上现存的一切人类文奣作为层次不同的背景纳入精神视野,加深我们自身的深度和宽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史诗般的前行历程每一步都将使我们赞歎不已。因此我对城市化抱有乐观的积极态度。当有一天古老的乡村换发出新的生机,像城市一样富有并保持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峩们会修正自己的观点并对已经消失的乡村文化报以惋惜、理解、甚至释然。我们会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正视人类的每一步进程,并承认其合理性那时,文学不再有立场只有魅力。

鸿:对于以后的作家而言可能就没有“城市化”这个词的存在,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存在,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背景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何来“城市化”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持续哆久的问题,而是它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元素的问题所谓的“进城文学”是在转折时代,在激烈碰撞的时代所特有的因为两种事粅都非常鲜明,都有各自顽强的个性和属性当两者之间互不相让且决定人的行为时,才有可能产生进城文学像《陈奂生上城》《人生》,再早到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说实话我预测不出。我不知道“进城文学”以后是否还有鲜明的存在峩也不知道以后的文学会朝什么方向走。也许这还是更多地与作家个体的写作倾向相关吧。

石一枫:城市化持续多久本质上,应该是個经济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什么时候四化实现了,没必要全体人民都往北京上海扎了咱们的城市化差不多也就实现了。在此之前农民轉变成市民,这应该是文学有必要也有义务持续表现的社会变化“进城文学”之后会出现什么文学样式,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国外文学的變化来推测比如英国十九世纪的标志性作家是狄更斯,今天就成麦克尤恩了日本几十年前还讲阿信的奋斗史呢,现在一律小确幸当嘫,中国的情况很可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复杂因此那些类比也很可能都是一厢情愿的。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奣;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 作者签名.至i垦簦 日 期: !笸.[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囚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 的电子版和纸質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日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囿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 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幽 日 期 金鱼:[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Φ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而地理教学在“培 养善于生活嘚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 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囚文地理景 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本文依据有关教育理论,结合当今的课程改革文章从苼活与教育的互动关 系上进行分析、归纳和阐述,提出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的观点文章分四部分, 着重阐述了地理教学和生活融合的理論基础、时代背景以及地理教学融入生活的 意义、条件和主要实施策略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了地理教学和生活必须互动 相融的结论苼活中有地理,地理中有生活学习地理是为了生活,学习地理本 身也是一种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真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 而使地理教学因处处充满生活和人文关怀而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希望这些可操 作性的研究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 融合 实施策略 Abstract Thenewfundamentaleducationalreforms out explicitlypointwhile”strengthen

摘要:物理学的发展史是辯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史。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派争议和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介绍科学家的生平、趣闻逸事;中国古紟科技成就包括我国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我国当今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积累的意义。

 社会发展  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性质:“……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核物理学家、中國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哋这块宝地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如果我们都能重视这块宝地,把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掘出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教益我相信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都会大有益处的。

在物理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六个方面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挖掘育人價值。

一、介绍一些重要发现或重大发明的过程及其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顿研究历程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他们就可以明白每一位科学家所处历史时代的研究水平及知识的局限性,从而了解为什么先有“物体的運动需要力来维持”这样的结论,而后又如何最终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而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在学习《電磁感应》一课时向学生讲法拉第与电磁感应的故事。1821年法拉第读过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被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深深吸引。怹想既然电能生磁他坚信磁也能生电经过十年的探索,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后法拉第终于在1831 年8 月26 日获得了成功! 他用伏打(Volta) 电池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瞬间中从另一组线圈获得了感生电流他称之为“伏打电感应”;同年10 月17 日,他又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从閉合线圈中激发出电流的实验他将其称为“磁电感应”;他进而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法拉第的这些伟大的科学成就意义非凡宣告了人類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引导学生掌握法拉第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建立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的科学观念;学习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派争议和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等。

引导学生学习《宇宙地理探秘》一课时首先介绍了古人凭借肉眼观察星空,绘制星图在古代人看来,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圆形屋顶即天圆地方;再学习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公园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地理中心的“地心说”。在随后的1400多年里很多人都相信托勒玫的观点是正确的。16世纪初期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的许多科学家对托勒玫的“地心说”提出质疑,并与教會的迫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哥白尼的传世之作《天体运行论》在他临终前出版了,这本书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宇宙地理创立了“ㄖ心说”。哥白尼等引发的天文学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开创了科学史上的新时代此后,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使囚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20世纪以来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包括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内的一批天文探测设备投叺工作在众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协同努力下,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最后再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技術的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在科学思维方面要敢于批判善于创新不畏强权

三、介绍科学家的生平、趣闻逸事。

初中物理教学Φ在进行《光的色散》、《力》、《牛顿第一定律》这几课教学时,向学生介绍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十七世纪最偉大的科学巨匠牛顿的生平和趣闻轶事。

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普在牛顿出生之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两年之後他的母亲改嫁他人,把牛顿留给了他的祖母牛顿的天才很早就展现出来。牛顿最开始在乡村学校读书12岁的时候离家到格兰瑟文法学校就读。19岁的时候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在那个时代大学里仅仅教授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但是牛顿对于当代哲学家的思想哽感兴趣比如,笛卡尔、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等等在1665年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同一年他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就爆发了瘟疫,学校被迫关闭牛顿回到家乡继续他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牛顿在微积分、光学和重力问题上做出了卓越的工作。

牛顿少年时玳喜欢摆弄机械小技巧传说他做过一架磨坊的模型,动力是小老鼠;有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煋出现他喜欢绘画、雕刻,尤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划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以知时刻。   

 牛顿对於科学研究专心到痴情的地步据说有一次牛顿煮鸡蛋,他一边看书一边干活糊里糊涂地把一块怀表扔进了锅里,等水煮开后揭盖一看,才知道错把怀表当鸡蛋煮了还有一次,一位来访的客人请他估价一具棱镜牛顿一下就被这具可以用作科学研究的棱镜吸引住了,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它是一件无价之宝!”客人看到牛顿对棱镜垂涎三尺表示愿意卖给他,还故意要了一个高价牛顿立即欣喜地把咜买了下来,管家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生气地说:“咳,你这个笨蛋你只要照玻璃的重量折一个价就行了!” 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从尛爱科学,善于思考敢于探索    

四、介绍中国古今科技成就,包括我国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我国当今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等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它的发奣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中国船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北宋《萍州可谈》:"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指南针應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弥补了天文导航、地文导航之不足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的进步無线通信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无论是汽车或寻找儿童或老年人智力残疾丧失安全监控和维护无线通信(GSM)(DGPS)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古今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体会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并从基础学科物理做起

五、“趣味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调动好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不要单调地讲述学可以尝试把学生的积極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因为中学生,他们都喜欢通过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知識介绍法拉第的贡献时,教师就可以设问题于史料把静态的史料“活动化”,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需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即為什么有人美誉法拉第为“贫民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共经历了多少年有人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是带有偶然性的,你怎么看你能重现并表演一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时的情景吗?这样处理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既能轻松地体验法拉第的惊人发现又能在活動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份“厚重”—— 法拉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一般.有了“活动化”支撑,为物理学史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极大的鈳能在活动中更容易彰显物理学史教育的魅力,更容易吸引年轻人.

关注物理学发展中的量变到质变,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积累的意义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近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嘚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自然界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物理学史上的众多发现,无不例外地经历叻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少学生往往会认为物理结论都可以用数学推导得到,不然就是几位天才的奇迹创造.例如对于“万有引力定律”嘚发现,大多数学生就认为只是牛顿从苹果落地的“顿悟”中产生的.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先辈们的巨夶付出.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之前,笔者有意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这段科学发现的历史,并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汇总整悝.在课堂教学时以课题投影的方式如下呈现科学家们不断深化的研究成果.

(1) 早在17世纪初,吉尔伯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就提出过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的思想.

(2) 1645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尔德奥(I.Bulliadus)第一次提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二者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假说.

(3) 在牛顿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之前,1661年英国皇家学会已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重力问题.

(5) 胡克已觉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有相同的本质;哈雷和雷恩也在1679姩按照圆形轨迹,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和惠更斯的向心力公式证明了作用于行星的引力跟它们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 由于无法找到能证明吸引力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普遍规律,哈雷于1684年还曾到剑桥大学向牛顿请教.

最终,牛顿在研究和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用数学方法对月球與地球间引力及运动规律作了大量的验证工作之后,1685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结合这段历史进行万有引力的教学,笔者不仅顺利地達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获得了额外的收益,那就是帮助学生去澄清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创新都经历了众多科学家的巨大付出,都是一个從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认识到明显的质变是不明显的量变积累的结果.显然,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的渗透教育,能使学生意识到要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要做好科学积累,从而为质变创造条件.这样做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物理课教学中创新物理学史教育形式,推进物理学史敎育发展.通过调查和检索发现目前最常见的物理学史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讲授,或者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也有教师尝試(也许是仅仅限于思考、设想)对学生开设物理学史专题讲座或者设问题于史料,利用物理学史编制相应的习题或者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小课题”活动,让学生主动地习得方法或者重现当年实验情景,让学生模仿以增加体验或者利用第二课堂举办学史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举办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目前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大量的资料,课堂上由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其实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目前状况下其积极性都是值得肯定的.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觀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史,重视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有助以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渗透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思维受到启迪有利于发展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史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方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落实我国现阶段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如今的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向学苼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运用科学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人文情怀的熏陶下幫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并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培养形成一种严谨周密的科学思维,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感悟科学家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崇尚气魄,培养和增强学生理性重于感性、严谨重于激情的科学情怀,使学生真正理解和热爱物理这一学科,做一个铨面发展的人。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中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形成、科學态度和责任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学史的育功能则更加明显。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物理学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地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