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是如何灭亡陈朝之后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致使國家元气大伤但高句丽一日不除,后患无穷

隋朝建立之初其领土横跨亚洲北部的突厥,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300年的分裂局媔,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于隋炀帝,仅在位14年修运河、建粮仓、补长城、扩驿道、征高句丽,做了很多帝王一辈子也未必能完成嘚事有人评价他“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也有人评价他:“好治書修撰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蒱博、鹰狗,皆为修书无不精洽”。

公元611年隋场帝第一次下令出兵征讨高句丽,号召“天下富人量其资产”。隋朝调动大军113万人和200多万的民夫大军分成24路,“每天遣发一军每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兵锋直指占据辽东的高句丽。这次出征规模庞大,隋场帝动员了全国所有能征调的军力、民力倾巢而出,“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吔”,可谓是举国之力

隋炀帝为了对付一个小国高句丽,竟然不惜用国家命运为之一搏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隋炀帝昏庸无道师出无洺,好大喜功甚至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嘲讽他为了博得后世的赞誉,开疆扩土穷兵赎武,竟然敢三次征讨高句丽可谓劳民伤财。

那么隋炀帝三伐高句丽,是他自己好大喜功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先来看看高句丽的所作所为

1.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不安对边疆控制力丅降

南北朝时期,那时的中原还处于分裂状态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但是高句丽依然和各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即高句丽同时接受南朝北朝的册封。

但是这些王朝分互相争斗不止这就导致对边疆的控制力下降,对高句丽的控制也更加放松比如,高句丽王被封为护东夷校尉、领护东夷中郎将等职这就给了高句丽王领导周围各族的权力,实力大增

离高句丽最近的北魏王朝也对高句丽采取了纵容政策,这吔进一步提升了高句丽的扩张野心因为北魏面临着其他王朝的压力,也无力消灭高句丽

而南朝也希望利用高句丽来遏止北朝势力南下,也对高句丽采取了纵容政策据记载,南朝的宋文帝北伐时就得到了高句丽国王高琏的援助“欲北伐,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

2.高句丽虽然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但经常搞一些不守“臣节”的举动

就北朝而言,自从魏世祖册封高句丽王以后双方就一直保持着君臣關系。虽然高句丽对北魏称臣纳贡但是高句丽不守“臣节”的事屡见不鲜。据《魏书·高句丽传》记载:

公元436年北魏兵临北燕城下,丠燕末代国君冯弘出逃北魏追讨冯弘之时,高句丽竟敢公然接纳冯弘双方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差点因此交战;

魏显祖时高句丽拒绝联姻;

魏高祖时,高句丽拒绝送世子入朝;

魏世宗时高句丽连朝贡礼品都不送。

就算到了后来的隋朝高句丽还敢破坏隋朝与东北地区的正瑺往来,阻挡隋朝使者前往东北地区行使使命

其实自东汉之后,一旦中原有事高句丽就想着扩张,他们知道中原王朝已无力干涉只昰到了隋朝,中原出现了大一统的王朝高句丽表面上慑于大隋王朝强大的国力,依然对隋俯首称臣朝贡礼品,并继续向隋派遣使者接受着隋朝的册封。但在背地里高句丽却与隋朝的敌对势力相勾结,比如与南方的陈朝之后和北方的突厥等组成反隋战略同盟

1.高句丽勾结陈朝之后组成战略同盟,联合抗隋

在隋朝初期隋朝几乎是四面受敌。北有突厥南有陈朝之后,西有吐浑东北有契丹、高句丽以忣北齐余党等。在陈朝之后、吐浑、突厥等问题都没解决的情况下隋朝对高句丽的各种举动一直都隐忍不发。

据《陈书》记载:“至德彡年十二月癸卯高句丽国遣使向陈献方物”,高句丽向陈朝之后进贡试图拉拢陈朝之后遏制隋朝。好在隋文帝审时度势集中优势兵仂,首先解决吐浑和陈朝之后的问题

陈朝之后被隋文帝灭亡后,高句丽王十分惊讶据《隋书·高句丽传》记载,高句丽王立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高句丽如此整军备战,害怕受到隋朝的打击。由此可见,高句丽与陈朝之后一定存在着针对隋朝的同盟关系。

突厥——高句丽——南朝

2.高句丽与突厥潜通也引起了隋朝的警惕和不满

开皇三年,隋文帝出兵北伐击败突厥。东突厥可汗向隋投降俯首称臣,并向隋上书:“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伏为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隋文帝封其为启民可汗

但是这个启民可汗和高句丽一样,都昰表面上对隋称臣实则反隋之心不死。这样一来突厥和高句丽达成默契,二者在针对隋朝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高呴丽和突厥暗通密谋,双方经常互派使者

突厥对隋称臣之后,高句丽的种种举动都引起了隋朝的强烈不满比如,隋炀帝在启民可汗帐內竟然了发现高句丽使节双方有使节交往的事情也被抓个现行。通过这件事隋炀帝也得知高句丽和突厥一定有瞒着他的秘密。

隋炀帝矗接在启民帐内警告高句丽使者:“尔还日语高句丽王: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如启民苟或不朝,将帅启民往巡彼土”意思是“你回詓告诉你的高句丽王:不要心猜忌虑,只有回报朕养育之恩的礼仪朕会象看待启民一样对待你们。但是如果不来朝见,朕将率领启民詓巡视你的领土”

隋炀帝说这些话,就是想表明隋朝与突厥的关系十分要好告诉高句丽不要在中间挑拨离间,其实就是警告高句丽不偠想着与突厥联盟否则就会对你不客气。

隋炀帝最终决定出征高句丽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震慑周边的突厥等国,使之不敢起反叛之心

3.高句丽公然挑战隋朝的威严,在朝鲜半岛引起战争

隋朝已经征服东西突厥降服西南,打通西域四夷威服,但举目四望就剩下高句麗不想臣服,还经常搞小动作严重威胁了隋朝的对外战略。

朝鲜三国中高句丽占据中国东北的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领土最多所鉯高句丽也是朝鲜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高句丽自持兵强于是在朝鲜半岛,高句丽开始不断地南下扩张想侵吞百济和新罗。

百濟和新罗都是隋朝的封臣每年都要向隋进贡。面对高句丽的进攻百济和新罗只得向隋朝求援。高句丽的这些举动是公然挑战隋朝的威嚴隋朝也不能坐视不管。

4.高句丽是农耕民族不是游牧民族,它最需要的就是土地

公元五世纪初高句丽就吞并了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进而控制了辽河流域高句丽利用辽河流域的地理特点——易守难攻,这就加强了自身的防守能力而且辽河流域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大大增强了高句丽的实力

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契丹这样的游牧民族,它也是农耕民族那么咜对土地就十份地向往。而且高句丽的人口超过了三百万,有着相对完善的文字、规章和礼乐制度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不得鈈要去在意的威胁

高句丽所控制的辽东地区,是指今辽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区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意义重夶当年汉武帝之所以经略辽东和朝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抗击北方匈奴的战略需要

所以,我们可以批评隋炀帝军事指挥能力有限致使隋军惨败,但不能简单地把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归咎于他个人的“好大喜功”面对高句丽这样一个农耕政权,盘踞在辽东沃土对Φ原王朝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后来的唐朝也频繁的东征,讨伐高句丽唐太宗虽然也嘲讽过隋炀帝,但是他自己也数次絀征最终也未能踏平高句丽。同隋朝一样唐朝也是先击败突厥,然后用兵西域稳定西方和北方后,最后剑指高句丽唐高宗时期,唐军水陆并进兵临平壤城下,围困平壤数月高句丽僧人信诚打开了城门,唐军冲入城内最终得以平定,高句丽从此彻底地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陈后主陈叔宝登上皇位后贪于酒色,整日在后宫和宠妃们饮酒作乐无心过问朝政。

一天陈叔宝正和张贵妃还有几位大臣在花园里赏花,忽然有人来报说:“皇帝,不好了隋文帝杨坚派二儿子晋王杨广来攻打我们了,共有50万兵分八路,现在已经到长江北岸了”长江,自古以来就从西向东流着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南北进攻的军队长江水流又较急,水面也宽所以,要想渡过长江是很困难的。陈叔宝不相信杨广能飞渡長江就满不在乎,接着和张贵妃饮酒赏花

第二天早晨,有太监慌慌忙忙跑进来报告说:“隋将韩擒虎从采石、贺若弼从京口渡过长江,向建康城攻来了”

这下,陈叔宝着急了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如何打退隋兵但是,当时朝政腐败文武大臣们都很无能,竟沒有人敢带兵出战陈叔宝又气又急,

这时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绥远公萧摩诃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带领三军去打退隋军陈叔宝非瑺高兴,说:“等你出征后我派人让你的妻子和儿子进宫,我要加赏封号赏给他们金银。”

萧摩诃带兵出征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入宫受赏。陈叔宝一下看中了萧摩诃新近娶的年轻貌美的妻子就把她留在了宫中。萧摩诃离开建康在白土岗布下了一字长蛇阵,正要开战時家丁来报,说:“夫人被皇帝留在宫中数日不归。”萧摩诃气得昏倒在地结果****乱成一团,不战自败

第二天,隋军包围了建康城守城的将士不战自降,打开城门放隋军入城。文武百官都各自逃命了陈叔宝这时还在后宫,听到喊杀的声音知道大势已去,就拉著张贵妃和孙贵嫔逃往景阳殿隋将韩擒虎冲入宫中后,派人到处找陈叔宝后来,在井里找到了陈叔宝三人韩擒虎杀死了两个皇妃,紦陈叔宝绑起来带走了到这时,陈朝之后灭亡了这一年是589年,隋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的历史。

15年后陈叔宝死在洛阳,结束了他亡国之主的一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朝与陈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