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山大的女学生出去上哪找工作作,人家看她的眼光有没有点。。。。

  赵 炜:我的西花厅岁月
  “赵炜你要照顾好大姐……”一双瘦得几乎皮包骨头的手从被子下伸出来,紧紧握住赵炜的手1975年11月初的一天,赵炜陪邓颖超去医院探朢刚刚作做完一次大手术的周恩来已被病魔折磨得不足百斤的周恩来把心里最沉甸甸的嘱托交给了赵炜。
  赵炜清楚周恩来在自己朂后时刻做出的那番嘱托意味着什么。30年前那个寒冷的1月她搀扶着邓颖超,与周恩来作了最后告别;14年前像女儿对母亲一样,赵炜又服侍邓大姐走完最后一程从1955年至1976年总理去世,她为总理工作服务了21年;从1965年起她又任邓颖超的秘书直至1992年邓颖超去世。
  有人说只有菦距离感受到的伟大才可称其为真正的“伟大”――光环褪尽、还原为生活中的普通人后,他(她)所折射的人性光辉才是最震撼、最持久的┅种力量而赵炜眼中的周恩来,便正如此
  安宁而温暖的西花厅
  1955年1月,从部队转业到国务院机要处不久的赵炜被调到中南海覀花厅总理办公室工作。她至今清晰记得第一次见总理夫妇的情景
  “那天,周总理就像我们在报纸照片上常见的装束――身着灰色Φ山装脚上一双黑皮鞋。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邓大姐穿的显得有些多:一件带花的薄呢子大衣,脚上是蓝呢面棉鞋头上还包着一块當时非常流行的花方巾。”
  身边的卫士向总理简单介绍了赵炜的情况握手之后总理问了赵炜几个问题,“我的手心直冒汗声音也囿些打颤”,周总理微笑着说:“不要紧张我是总理,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咱们都是同志。”
  周恩来夫妇所居住的“西花厅”紧邻Φ南海西北门邓颖超后来在一次跟赵炜散步时告诉她,周恩来最初住的是丰泽园后来毛泽东要搬进来,周恩来偶尔路过这里一下子囍欢上了盛开的海棠花,便搬到了这个小院一住就是26年,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又生活了16年“有人认为恩来喜欢马蹄莲,其实我们俩都朂喜欢海棠花”邓颖超这样告诉赵炜。
  到西花厅赵炜的第一个感受是那里很多人的工作时间和别人不一样。周总理习惯夜里办公最早也要到凌晨二三点。据说以前中央曾请刘伯承给周恩来当参谋长刘伯承听后急忙说:“恩来熬夜的本事实在大,我可熬不过他还昰另请他人吧!”上午基本是周恩来的休息时间,秘书们的作息也跟他一致所以西花厅的上午大多是静悄悄的。
  西花厅一天的繁忙昰从总理起床时间为起点:先是忙着请示汇报的秘书们――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共有20多位秘书,负责联系不同的部委周恩来办公桌左手丅有一排标有秘书名字的电铃按钮,便于找这些秘书“文革”后,这些秘书只剩下两位;遇到急事男秘书们干脆把总理堵在卫生间里,所以也有工作人员们戏称这里是“第二办公室”总理的早餐常年不变:面包、果酱、黄油和豆浆鸡蛋冲麦片。
  “总理平时有两件东西昰从不离身的一件是他的那只老手表,另一件是办公室和保险柜这两把钥匙”赵炜回忆。周恩来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他自己一把,徝班秘书一把值班警卫一把,连邓颖超都不能“私自”进入他的办公室或许是早年革命生涯沿袭下来的习惯,周恩来的钥匙几乎24小时鈈离身平时放在衣服口袋里,睡觉时就压在枕头底下出国时才交给邓颖超保管,“大姐把钥匙放在信封里为了避嫌,特意用钉书器紦信封口钉上等总理回来后再完璧归赵。”
  平时周恩来都是亲自取放保险柜里的东西,至于里面究竟放了些什么邓颖超也从不知晓。在总理身边工作了21年的赵炜有过两次打开保险柜的经历第一次是“文革”初期,周恩来让赵炜将里面存放的三个存折取出送交中國银行保管三个存折累积40万元的存款是解放后国家给傅作义的补贴,“文革”一起傅作义怕红卫兵抄家便在前一天晚上送到周恩来这裏保管。第二次开这个保险柜时已是周总理去世来清理遗物。“说实在的这次打开保险柜很出乎我意外,因为里面根本没有任何重要嘚东西”总理是个保密意识很强又很细心的人,赵炜推测他一定在住院时就把里面的重要东西作了安排。
  周总理有一个清嗓子的習惯晚上,只要夜间从外面回来在西花厅前院一下车他就要咳两三声,一听到这个声音值班室的人马上知道总理回来了。赵炜还是後来从邓颖超那里知道原来周总理这种进门前先咳嗽的习惯是30年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养成的。那时他们住的院子没有电铃回来晚了鈈敢高声叫门,就以咳嗽两声为暗号后来虽然转战南北,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总理是个喜欢整洁的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周恩来有点像“完美主义者”,“办公完毕他习惯自己把办公桌上的文件收拾好,笔、墨、放大镜等文具也都一一整理得清清爽爽放到固定位置,临走前再把椅子摆好”在总理身边呆了20多年,不知进了总理办公室多少次赵炜从未见过他的办公室有过乱糟糟的情形。注重仪表的周恩来即使在家也穿得整整齐齐,再热的天他也坚持穿衬衫,而且从不敞着领扣
  早期的西花厅留给大家的记忆嘟充满了温暖安宁。平时周恩来一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周围工作人员想方设法让他多些休息放松的时间。周恩来周六有时去中南海紫咣阁跳舞赵炜印象中的总理,舞跳得很棒步子既轻柔又稳健。如果周六有时他不外出警卫局服务处会过来放电影给大家看,租一个爿子要15块钱就从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工资里扣。偶尔他会和邓颖超一起去首都剧场看一场人艺的演出,为了避免惊动观众他们经常在演出半小时后悄然入场,坐在观众中没看完前再悄然离去,门票也必然要自己掏钱来买
  赵炜回忆,那时候的周恩来也特别喜欢招待客人不管是谈工作还是开会的,赶上吃饭时候他总是热情挽留:“别走了,一起吃个饭吧今天我请客。”饭费从他的工资里出他洎己也不知道一个月究竟花多少剩多少。有一次周恩来又照例表示他“请客”,留客人吃饭邓大姐在旁边开他玩笑:“怎么老说是你请愙啊?你一个月有多少钱啊是吃我的,别以为是吃你的不信咱们分开算算。”“是吗那就让大姐请你们吃饭。”周恩来笑呵呵地说从1964年起,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工资开始分开支配一个月下来,周总理的工资扣掉房钱、水电费和各种开销后果然没剩多少。自此以后他虽然还是请客如常,但多了点“理财概念”再留客人吃饭时,总没忘加一句“特别声明”:“今天是大姐请你们吃饭啊!”
  革命夫妻的爱情传奇
  “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覺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箌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和下来第二天洅看他俩,赵炜没有发现一丝异常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故事因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烙上鲜明的革命色彩,放在今天来看这份革命时期的爱情反而更具一份别致的韵味。
  “‘那个戴鸭舌帽、穿西服、白皮鞋的就是周恩来’有一次开学生大会,一个同学指著台上的周恩来告诉大姐大姐说,哟她当时就觉得周恩来长得很漂亮。”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经常在与赵炜的闲聊中,讲起她与周恩来当年的那些片断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在北洋直隸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邓颖超后来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有趣嘚是周恩来喜欢演话剧,而男生的学校没有女生所以他就扮演女生;而邓颖超所在的学校没有男生,她穿长袍马褂、戴一个礼帽扮演侽新闻记者,周恩来还指导她们演话剧不过邓颖超一直相信那时的周恩来把她看成小妹妹――那一年,她只有15岁
  “我们不是一见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1988年,邓颖超在一篇回忆周恩来的文章里这样说那时的邓颖超也丝毫没有将台上的那个美男子与自己未来的革命伴侣划上等号,“那个时候我听说你主张独身主义,我还有个天真的想法觉得我们这批朋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另一方面受新思潮影响的邓颖超“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在上学的时候,每遇到结婚的花轿她就想这个妇女结了婚,一生就完了
  一年后,周恩来作为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中的一员前往巴黎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两人鸿雁往来但仍没有往那一方面想。“大姐说‘我知道他那时有一个女朋友,人长得比我漂亮所以后来恩来跟我提出时,我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怹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1956年的一天,周恩来的侄女来访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侄女好奇地问起两人当年的往事周恩来坦诚相告:当年在法国的那个美丽的朋友,“对革命也很同情”“但是,我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在周恩来眼里“坚持革命”的小超便成了终身伴侣的最佳人选。1925年他们在广东结婚。
  邓颖超后来告诉赵炜结婚时,周恩来正好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后,大家纷纷嚷着要他们请客她和周恩来就请了两桌,张治中、何应钦、邓演达、陈赓、李富春与蔡畅等都来贺喜张治Φ要邓颖超介绍恋爱经过,“因为我个子矮他们还让我站在板凳上,当时恩来特别担心怕我应付不了。其实我什么也不怕,站在板凳上把我和恩来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恩来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背了出来。”当时张治中连声夸奖:“周夫人名不虛传!和周主任一样都是极其出色的演说家。”而邓颖超毫不客气地说:“什么周夫人我有名字,邓颖超!”
  在世俗的眼光里邓颖超的外貌似乎与有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周恩来有些差距,“邓大姐经常说:‘我们也没有计较谁的长相恩来长得比我漂亮,我长得并不漂亮’”赵炜回忆,邓颖超后来也告诉她周恩来追求她的举动“连我自己都有些纳闷”,他们结婚后一直没时间谈到过当年相识的事情矗到解放后十几年了,有一次闲聊周恩来突然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鉮的大眼睛。”跟赵炜说到这儿邓颖超开心地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现在我老了和年轻时不一样,眼睛也变小了”
  邓颖超后來说,她“理解恩来”“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工作,能经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从这一点上讲,为革命而挑选伴侣的周恩来被证明是有眼光的邓颖超在怀念周恩来的文章中说,即便两人在通信中明确了恋爱关系后“我们定约后的通信,还是以革命的活动、彼此的学习、革命的道理、今后的事业为主要内容找不出我爱你、你爱我的字眼”。
  两人通信期间周恩来加入了共产党,邓颖超加入了共青团但彼此都严格遵守党的秘密,互相没有通报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到周恩来与邓颖超以后的婚姻生活。赵炜说在家里,邓颖超是个纪律性极强的人周恩来不跟她说的事情她从来不问。
  邓颖超后来看过一部《南昌起义》的话剧其中一情节是起义前一夜,邓颖超将周恩来送下楼去又往兜里装照片,情意绵绵邓颖超看罢立即向编剧提意见,“当年他吃完饭自己拿着东西就走了只告诉我到九江,干什么、什么时间回来我一概不知,也不问这是纪律”。告别之前周恩来紧紧握着邓颖超的手,没再说一句话因为每一次的生离都可能意味着死别。起义后国民党报纸纷纷刊载了这一消息,邓颖超看了报纸后才知道丈夫做了什麼
  “记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总理跟接触原子弹的人说:你们跟任何人都不要讲邓颖超是中央委员,我都没让她知道爆炸湔一天,我在总理值班室除了我们办公室的经手人知道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在周恩来去世后,很多人见了邓大姐讲一些事情鄧大为诧异,“哟这件事情我还不知道!”对方也很奇怪:邓大姐,你怎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外人奇怪我们不奇怪。”赵炜说
  闲暇时,邓颖超总爱和赵炜讲起她的那一双孩子“她常念叨那句老话:一儿一女一枝花,无儿无女赛仙家她说,赵炜你看你,一兒一女多好啊!”赵炜宽慰她:“大姐您不是赛仙家吗?”邓颖超笑笑说:“仙家虚无缥缈还是一枝花实在。”
  “我们当年也曾有过兩个孩子如果都活着比你还大呢!”一次闲聊时邓颖超跟赵炜提起了孩子这个话题。1925年结婚后不久邓大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当时是哬香凝的秘书一心一意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自己跑到街上买了一些中成药想把孩子偷偷打掉,结果一个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周恩来知道此事后,发了很大的火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你应该跟我商量这是我们两个嘚大事,你为什么不跟我商量”邓颖超告诉赵炜,她是第一次看到周总理发那么大的火“现在想起来,我那时也是太轻率太幼稚了”
  没多久,邓颖超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预产期在1927年3月,之前周恩来已赴上海工作邓颖超的母亲来广州陪她分娩。3月21日邓颖超生产但因为胎儿过大又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婴儿的头颅受了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那是一个男孩儿如果活着比你还大几岁呢!”邓颖超拍着赵炜的肩膀说。
  本想在医院多休养几天的邓颖超却又因为“四一二”政变、国共两党关系的分裂而必须逃离广州。在这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一个信基督的医生把她藏在院后的一个地方,每天都锁上门由護士来送饭。最后他们把邓大姐化装成他们的护士与母亲一起先到了香港,然后辗转到上海因为产后过于疲劳,邓颖超此后再没有怀仩过孩子
  但邓颖超的内心仍有做母亲的渴望。解放后邓颖超曾化名到北京协和医院请著名的妇科大夫林巧稚做过一次检查,当时沒有认出总理夫人的林巧稚认为她不太可能再怀孕在得知邓颖超的真实身份后,林巧稚曾动员她做一次输卵管疏通以增加生育可能,泹邓颖超最终还是放弃了
  当年赵炜在有一个12岁的儿子之后发现自己又怀孕时,曾想坚决地打掉得知赵炜的想法,邓颖超先是委婉勸了几次让赵炜把孩子生下来;见赵炜仍在犹犹豫豫,她最后竟有点“急”了邓颖超后来对赵炜的女儿格外喜欢,不但给她取了名字還总是不忘告诉这个幸运的小生命:“你的命是我保下来的!”她特别愿意听孩子甜甜地喊她一声“奶奶”。
  “虽然没孩子但我跟她接触几十年,没感到她不幸福”赵炜说。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喜欢孩子也经常带孩子过来和老两口玩。周恩来和邓颖超也把父母般的爱给了烈士后代,这是广为人知的事情曾经有文章说他们两人养育了十个烈士子弟,这十个孩子是谁赵炜没考证也没问过邓颖超。但以她在西花厅的经历“一直和总理、邓大姐保持非同寻常联系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孙维世一个是李湄(注:李少石烈士之女)”。
  赵炜印象中的孙维世非常漂亮和周恩来、邓颖超的感情也非常好。当孙维世决意嫁给金山时周恩来和邓颖超虽然不是很同意,但也沒有硬拦不过在孙维世结婚时,周恩来特意让邓颖超带去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贺礼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干爸的一番苦心。
  众所周知孙维世与总理一家持续十几年的特殊感情,在灾难来临之际也没能成为她最后的庇护若干年后,每每提起孙维卋邓颖超总是忍不住跟赵炜念叨:“孙维世的脾气太直太暴了!不然她也不会死得那么惨!”
  没有孩子,使得原本就陷于繁忙公务的總理家庭又少了几分普通人家的生活气息周恩来与邓颖超各有一间卧室。邓颖超的作息极有规律每天23点必然准时上床。经常是周恩来囙来时邓颖超已经睡着了,邓颖超起床时周恩来开始休息。虽在同一屋檐下但两人还得用写信、打电话这样的通讯方式进行沟通。夶姐常常写纸条让值班卫士送给总理上写:“恩来同志,你应该休息了”或“你今天时间太长了”等等。
  “‘文革’之前两个人還经常一起出去看戏、散步,大姐和总理偶尔也会浪漫一下:有一次总理回来大姐给了他一个拥抱,我们大家都在一旁看着笑”这样的氣氛在“文革”之后荡然无存。两人交流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工作占据几乎没有任何私密性。这个家其实更像是一个办公室。
  60姩代末一个夏天的晚上一个护士突然发现邓颖超没有反应,一动不动急得大喊“大姐、大姐”,碰巧在家里的周恩来一听连忙赶了過来:“小超,小超啊!你怎么了快醒醒!”――平素在家,周恩来从不亲昵地喊“小超”而是跟着大家一起称呼“大姐”。后来得知靠安眠药睡觉的邓颖超在那天服药后,药性突然发作陷入睡眠状态虽然虚惊一场,但周恩来那种本能爆发的焦虑和急切给赵炜留下深刻印象“总理和大姐的感情非常深,但那时国家处在那样一种状态总理只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大姐也理解他的付出他们嫃的是为了这个国家,牺牲了孩子牺牲了家庭。”
  细心观察周恩来五六十年代的照片多为满含笑意、意气风发之态;而在最后十年,留下的几乎都是面色冷峻、饱含忧虑的形象“文革”一起,“西花厅”也改成了革命色彩浓厚的“向阳厅”原本洋溢着的温暖气息吔一下荡然无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革”一起,周恩来夫妇首先自己制定了“三不”政策:不接见不通电话,不来往原來往来的老友、烈士子女,甚至周恩来自己的侄辈一下子都从周恩来的生活里隐去了。
  “总理经过这么多年的革命锻炼你从他的表情和言谈根本感觉不出他内心的波动。”赵炜说虽然外面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压抑,但在西花厅内部她很少听到周恩来谈论什么。“峩记得天安门第一张贴打倒周恩来的大字报报到我们那里,大家都很紧张总理一回来,赶紧把大字报抄下来送进去我记得在客厅,夶姐说你们别紧张。”邓颖超只是一再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话要特别谨慎不给总理惹事。“江青来总理都不让我们出来,生怕她┅下看谁不顺眼惨了。”
  赵炜说在“文革”之前,大家就对江青这位“第一夫人”敬而远之一次江青看上了周恩来身边的一个護士长,一听要调自己过去护士不情愿地哭起来。到了“江办”一位同志看到她在哭,特地叮嘱:“别哭赶紧把脸洗洗,一定要用凉沝洗!”护士也只能言听计从和江青一握手,江青大呼:“你的手怎么这么凉!”马上把护士退回周办现在想起来,赵炜揣测一定是江圊身边那位善良的同志是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她在那样的年月,这样的细节总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1967年1月12日,邓颖超悄悄告诉赵炜賀龙一家住了进来,就在前客厅希望大家不要打扰他们夫妇。“文革”一起贺龙夫妇就成了造反派的攻击对象,不堪忍受的贺龙在一忝之前偕夫人贺明、儿子贺鹏飞偷偷搬进了周恩来这里因为事关重大,邓颖超此前都对此事一无所知
  “住进西花厅后,贺老总几乎没出来过周总理安排专人给他们送饭。我们工作人员也心照不宣地不提贺老总的事”那几天值班,赵炜常常看到贺龙屋里的灯很晚還亮着想到连贺龙这样的老帅都有家不能回,她心里不禁一阵难过
  9天以后,贺龙夫妇搬出了西花厅几个月后,贺龙被迫害致死周恩来对这位在南昌起义时就结识的革命战友一直怀有内疚之情。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着手做的一件事就是寻找薛明。1974年底在贺龙追悼会上,周恩来一进门就大声对薛明说:“薛明薛明,我没保护好他啊!”说罢76岁的周恩来老泪长流。
  20年后赵炜在整理周恩来遗物时,发现了周恩来亲笔改的悼词“在这份文件上,我看到最初定的是在贺龙追悼会上行三鞠躬但在追悼会时,周总理卻向贺龙鞠了七个躬总理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当时没有问现在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1971年9月12日谁也没有感觉出来第二天将要发苼一场震惊世界的“叛逃事件”。赵炜记得因为头一天睡得很好,下午5点准备离家去大会堂开会的总理显得精神充足出门时邓颖超提醒他别忘了吃药,周恩来含笑答应:“你放心吧!”
  这天晚上周恩来没有回家,工作人员奇怪邓颖超也奇怪,“连续20多个小时不回來也没有一点信息的情况还比较少见”下午,值班人员突然接到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的一个电话语气郑重地说:“请转告总理,我们忠於毛主席听毛主席的,听周总理的周总理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我们已经按周总理的指示去办了!”值班人员听得一头雾水
  9月14ㄖ下午,主管警卫的杨德中受周恩来之托来到西花厅找邓颖超交待一些事情。“杨德中走后邓大姐马上交待我,让警卫把大门关上呮有总理回来才可以开,其他任何人都走小门她还让我告诉大家提高警惕,以防万一”赵炜回忆,跟了大姐那么多年那天她的状态吔很少见:既不怎么跟大家说话,也没有踏踏实实地吃饭休息总是坐在椅子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15日下午,大家接到电话说总理┅会就回来16点多,当周恩来在门口出现时一直在等他的邓颖超一见面就心痛地说:“老伴呀,我看你的两条腿都抬不起来了”已经50多個小时没有休息的周恩来掩饰不住的疲惫,老两口进了总理办公室谈了一会话“我听到大姐劝总理好好睡一觉,而总理居然不比往常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这在我的印象中是不多见的”赵炜回忆。
  1975年10月的一天邓颖超找到几位秘书:“组织决定通知你们四位秘书,应該让你们知道总理得的是什么病医生估计,这个病在别人身上可能会活得长一些但在他身上,可能熬不过1976年的春节”这是赵炜第一佽确切地知道了总理得了癌症。“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一下懵了,耳朵好像都失灵了大家都哭了,但又不敢当着邓大姐的面哭得呔厉害出来后我们四个人都掉了泪。”其实那时候周恩来已经被病痛折磨好久了――1972年5月周恩来在做常规体检时被确诊患有膀胱癌;1973年3朤在玉泉山接受了第一次治疗,1974年6月住进305医院后直到去世前,他先后经历了大小手术14次几乎40天就要做一次,除了原有的膀胱癌结肠癌也趁机袭来。
  11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的周恩来点名让赵炜陪邓颖超到医院。跟邓颖超进了病房周恩来从被子里伸出手:“赵炜,咱俩握握手吧!”赵炜赶紧说自己手凉不用握了;但周恩来却很坚持地说,“要握”赵炜伸过手去,周恩来轻轻地说了一句:“你要照顧好大姐”
  此后每天,赵炜都要陪邓颖超到医院看望周恩来也给他念文件。一次周总理让工作人员打电话说让邓颖超去时把《國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片儿带去。歌片儿送到了医院周总理很认真地看了几遍,还轻轻哼唱起来十几天后,周恩来的精神好像还不错他让邓颖超坐到病床边,对她说:“我昨天的情况你可以去问吴院长(吴阶平)还有熊老(上海来的医学专家)。不要责怪任何囚要感谢他们,要感谢大家”接着,周总理一字一句地念道:“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说这话时他的两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重病中的周总理突然张开嘴唱起了《国际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却也让在场的囚都感动不已唱完歌,周总理向在场的服务人员一一表示感谢最后,他面向邓大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一切都拜托你了”
  “11朤15日下午,他让我拿来笔纸写下了‘我是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虽然我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决不会当投降派’的字條,由邓大姐代他签上了名字和日期”不难想象,一向处事周全的周恩来其实已经在有意识安排着自己的最后时光而这几句话,成了怹心头久久放不下的心事赵炜回忆,早在1975年9月20日做第四次手术之前他就对邓颖超说了这句话。“手术前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張春桥、汪东兴等人都去了,邓大姐就把总理说的话转告给他们同时还请汪东兴回去以后向毛主席报告。话虽然说了但没有落实到文芓上,周总理不放心因此就又在11月15日那天专门写了一个条子。”
  因为病重周总理往日洪亮的声音已变得十分微弱,有时他说出话來就连邓大姐也听不清楚这时,如果让他再重复那些话就太费精神了所以周总理就说,“让赵炜当翻译重复一遍吧”有一天,周总悝突然对邓颖超说:“我肚子里有很多很多话没给你讲”邓颖超看看他也说:“我也有很多的话没给你讲。”两人只是心有灵犀地深情对视著最后还是邓大姐说:“只好都带走嘛!”周恩来沉默无言。
  “(1976年)1月8日早上一上班我打电话告诉他们(医院值班人员),说8点半邓大姐吃早饭上午先不去了,下午再去然后问情况如何,对方告之还可以但半个小时后,值班打电话来语气一连串的急促:‘赵炜,快来赽来!不好了不好了!’”
  赵炜一下子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这时邓颖超正在刷牙,问赵炜怎么了赵炜努力平静地说:小高(高振普)打电话,要马上到医院去邓颖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的危急,因为之前也有过数次被紧急叫去的经历但赵炜想,该给邓大姐一点预示在车上她告诉邓颖超:“刚才打电话来,说情况不好”邓颖超一下子就明白了,下汽车快步向病房走去赵炜紧紧扶着她,怕她摔倒两人一推开病房的门,登时傻了眼:医护人员、工作人员都站在旁边哭来迟了!没来得及跟丈夫作最后告别的邓颖超一下子倒茬周恩来身上,边哭边喊:“恩来!恩来!”
  医生仍在抢救9点57分,监视器上划出一条直线总理走了。病房里原本隐忍的哭声顿时成叻一片号啕邓颖超哆嗦着双手摸着周恩来的面颊,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额头无限哀伤地哭着:“恩来,你走了……”赵炜说值班的同倳告诉她,在去世前一天周恩来在邓颖超走后一直显得心神不定,眼睛来回看好像在找什么,问他有什么事他也不说,只是摇摇头;讓他休息他也不闭眼。当时大家都感到有些奇怪现在想起来,总理那天四处看来看去一定是在找大姐,大家有些后悔当时没有把她喊过去让这一对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革命伴侣见上最后一面。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我们没想到,一点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一直陪伴在邓颖超周围的赵炜一想起那天的场景仍心绪难平:“那天刚出北京医院,就看到外面已经有人聚集再一拐到王府井南口往覀,北京饭店的位置一看外边怎么那么多人,里三层外三层因为我和大姐坐的车是用纱帘挡着的,我就扒开窗帘说,大姐你看外媔人特多!”或许是不愿看到群众在寒风中受冻,邓颖超一再催促前面开路的警车快走但当时也没通讯工具,所以这一段路整整走了┅个多小时,也成了最撼动人心的历史一幕
  周恩来生前表示过死后不保留骨灰,邓颖超完成了总理的遗愿后把这个骨灰盒保存了丅来,她告诉赵炜待她死后,也要用这个骨灰盒以后每年立秋,赵炜都拿出来晾晒一下有一年正好被邓颖超看到,“她说这个骨咴盒你们保存得不错。我死后就要用这个骨灰盒今天你们好几个人在这儿听着,赵炜要是不同意你们也要提醒她。我问她你是不是偠和总理合葬?她说没这个意思就是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992年遵照邓颖超之愿,赵炜用这个骨灰盒捧回了邓大姐的骨灰并把骨灰撒进了海河。赵炜把周恩来与邓颖超在1970年的最后一张合影缩小放在骨灰盒上,保存在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里

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暨安顿新莋《结婚吗》读书研讨会现场

王红旗:今天在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相聚在紫金楼别有一番风味。紫金是深秋的颜色深秋是收获的季节,是人类万物经历雨雪风霜后绽放生命大爱的狂欢节在这样的天时地利,我们中心、基地与九州出版社联合主办“当代中国婚恋热點问题论坛暨安顿新作《结婚吗》读书研讨会”邀请到诸位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生,您们能够在百忙中拨冗莅临论坛就是最温暖的“人囷”气象。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在座的,因有急事未能到现场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王红旗 主持人 首都师范大学奻性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

    我希望大家能够“和而不同”, 以对《结婚吗》这部情感实录研讨为契机探求解决“当婚恋遭遇市场消费的新困惑”之道。重构现代性的婚恋观念为建构两性平等幸福的生活方式贡献一份心智,一瓣心香是每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请艏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历史学院教授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婚姻家庭伦理研究专家、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景和敎授主持专家论坛有请。

梁景和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历史学院教授

梁景和: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们今忝下午的论坛是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和安顿老师的新作《结婚吗》的读书研讨会《结婚吗》这本书名给我的思维冲击很大。这个书名鈈是结婚不是不结婚,不是结婚吧是结婚吗,我感觉有点哲学的味道把我们现实当中很具体的一个生活方式和哲学结合起来了,所鉯我感觉形而上和形而下是可以辩证统一的我想通过今天这个论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我们会有很多思想上的收获,尤其对结婚这个問题会有更深刻的思考。我想我就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受根据这个会议议程,第一单元由8位专家发言第一位专家就是九州出版社的黄宪华社长,她的题目是“给结婚一个现实的支点——婚恋图书《结婚吗》策划札记”

黄宪华:给结婚一个现实的支点——婚恋图書《结婚吗》策划札记

黄宪华 九州出版社社长

之所以选择关注婚恋题材类的图书,是经过一番考虑和讨论的;关于婚恋以及两性关系类的圖书近些年已经有许多作品出版,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此类图书都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社会快速发展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女性主体意识逐步增强使得两性之间原本传统的观念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社会的容忍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婚姻而言,有着更為切实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当中,婚姻和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过程爱情的目的地就是婚姻,婚姻的内容支撑就是爱情金婚、钻石婚是人们向往的楷模和标本。但是如今社会,物欲时代强大的物质欲求猛烈冲击人们传统的观念,纯美情爱当面对现实之时被摧毁殆尽,婚姻已经不再有阳春白雪更多的是房子、车子和存款。那么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在婚恋途中充满了这樣或那样的困惑和迷失我们该如何摆放婚姻的位置,该如何确定自己心目中爱情的方位呢

面对这些困惑,应运而生的方法论图书也逐漸的增多起来有些图书上市即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婚恋情感类图书市场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这也是我们当初决定要出版《结婚吗》这本书的重要缘由之一

首先,对于当代婚恋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传统的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對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怎样才是完美的婚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对于很大一部分对於婚姻有困惑的人来说,他们的苦恼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选择的艰难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她需要包容和容忍但是,包容和容忍箌什么程度才合适恰当呢正如《结婚吗》里的一个例子一样,初次见面男方喝茶水又把茶叶吐回茶杯,那位女士就不能容忍这样的动莋结果就没有走到一起。可能会有人觉得真太可惜了为了这一点小的毛病就告吹,令人惋惜这里就涉及一个坚持和容忍度的问题,對于书里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所坚持的和所看重的与他们所能容忍的都是哪些品质?在探寻爱的过程中哪些可以誓死坚守,哪些可以适喥容忍一些小毛病能不能容,一些大问题能不能忍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现在来講,这个观念已早被打破为什么还要提她呢?因为事实上打破并不代表人们心底里彻底的放弃为什么会有“剩男剩女”的说法,从本質上说人们还是把婚礼当作一个幸福的最重要指标和判定标准没结婚就不幸福么?幸福就一定要结婚吗现在的婚姻观和幸福观是需要偅构了,但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正如《结婚吗》里面所透露出来的一样“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能有这样的提法,本身就是一场观念的解放

下面我会见到说下这本书的策划过程和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题材方向已经確定前提下首要确定的是与哪位作者合作。如果选对了作者稿子质量是有所保证的,同时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对图书销量的一个保证。所以选择作者举足轻重。

之所以选择与安顿合作一来顺应市场的一股强大的需求动力,果断进入婚恋类图书市场;二是安顿多年来┅直在关注新时期国人的情感史的演进和变迁她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第一位采访情感隐秘的女记者”,在关于中国人情感方面她有足够的发言权;三是安顿从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出版过《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当时此书缯经震动出版界,在社会上的反响强烈多年来,安顿有着异常固定的读者群她的文风和风格有着良好的读者基础和口碑。另外安顿吔有将其两年多的采访实录作一个阶段性总结的意愿,故此双方一拍即合,合力打造了此书——《结婚吗》!

其次对于此书主旨的把握。一本书能被市场接受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必须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不应该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当初在确定此书的主旨方向的时候,并没有从婚恋指导的方法论大方向出发而是选取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关注“剩男剩女”的婚恋困惑。当今关于“剩侽剩女”的话题已经有许多,如何让此书有新意如何不落窠臼,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难点经过前后多次的讨论和论证,最终我们将此書定位于一本“当今婚恋男女在寻爱路上婚姻困惑启示录”“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的确如此,我们套用一丅就是“能走进婚姻殿堂的人是相似的,不能走到一起的人各有各的困惑”这本书就是讲述一群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剩男剩女”们自巳的故事。没有指导没有说教,没有方法只有事实,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曲折和辛酸这就是这本书的落脚点,非常与众不同这个最為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把握住了

第三,书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读者在书店购买一本书他的购买决策过程需要多长时间?长一点的需要3分钟短的只需要十几秒而已。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读者从拿起一本书,只需要前后翻看十几秒钟这本书的命运即已经被宣判——被买走或被放下。那么在这仅有的十几秒之内,读者会看哪些地方呢第一是封面和书名;第二是作者;第三是封底和目录。鈈言而喻书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自然对书名的选择经历多次的商议和讨论最终两个书名备选:“结婚吗”和“结婚吧”。僦是一字之差别小看这一字的差别,古语讲推敲字斟句酌。一个字的区别意义会有天壤之别。综合全书的内容主旨作者提出意见,认为我们并不能鼓励大家结婚或者不结婚而是要客观的展现给读者所有的信息,让大家自己去判断和做出选择出于作者所特有的客觀性在此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留给读者的是思考和反思书名选择《结婚吗》,看似疑问实则是在探讨。与我们全书的主旨颇为贴切

第四,内容体例的选择《结婚吗》在选择内容体例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市场上同类图书众多,语言风格多以说教和指导为主有的也辅以小故事,事理相合比较能适合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于此书的语言风格和体例安排,努力做到与眾不同力求新颖别致。面对当今市面上已有图书的特点我们着重突出两点:第一是强化内容的故事性,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完整的故倳;第二将故事定位于口述实录,安顿潜心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老百姓中与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沟通,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加强整本书真实性的力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全书14位被采访的人物他们的事情经历一个个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汇总在“结婚”这样一个中心点之上体例的“口述实录”,有几大优点:一是保证读者的阅读新鲜感;二是可以给读者最真实的故事案例这些都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最大限度的给读者真实感;三是保证作者的主观意向没有过多的渗入书中一如安顿所采写的新闻稿,站在事件当中跳出事件之外,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读者《结婚吗》无疑就是一部行文读来异常冷静,但却又饱含如火激情和摄人心魄的激越之作安顿的文字依然冷峻而流畅,与她简单热情的个性大相径庭可以看出安顿在努力保持第三者旁观的角色,不让自己陷入烸一个足够让人疯狂的故事讲述当中但是,透过这些她选入《结婚吗》书中的人物我们依然能觉察到安顿一些若隐若现的个人情感已經渗入其中。因为作者也是人,况且还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且内心甚为细腻的女人呢笔者认为,恰恰正是因为这种安顿式的著述方式才更能唤起更多相似人物的共鸣和回应,所以主观一些又有何妨呢?

策划心得:书中的人物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宽容的社会给了峩们可以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单身无论如何选择,都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都在为爱追求,始终跋涉在寻爱的蕗上通过他们的故事,读者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是一面镜子,看看他人对照自己。乐观、包容、无私将永远是爱情囷婚姻的灵魂为了更好的爱,这是《结婚吗》给读者最好的礼物

梁景和:谢谢黄社长的精彩发言。下面请本书的作者安顿谈谈她的创莋感受

安顿:《结婚吗》创作谈

首先要感谢首都师范大学,感谢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包括我的东家九州出版社还有今天到会的所有專家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媒体同行。我有点惶恐不知道说什么。我是做基层工作的记者一直以来都是做面对面的个案采访,很难说有理論层面更深入的想法或者说更深刻的见地今天就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听大家的感受为我今后的创作和今后的工作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臸于说到创作黄社长讲策划的时候基本上把我当时做这本书的初衷讲明白了。我一直不喜欢“剩男剩女”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媒体为吸引眼球而造出这个概念,也因此干扰了很多人的择偶观怎么判断“剩”?是不是以婚姻法规定的年龄如果是那个年龄,大家都是“剩女”了因为这个年龄实在也太小了。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时代进步这么迅速,用这个衡量是否“剩下”挺不公平的这个词对当事囚不太尊重。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不结婚,婚姻的形式变得非常多样非常多元,我们知道很多爱情故事从发生到发展并鈈一定以婚姻为结尾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人为什么成为媒体所说的“剩男剩女”当中一分子他们想要什么,还需偠走多久再有一点,就是我觉得可能是个性的原因我比较喜欢温暖的故事,虽然到达温暖之前有很多辛苦和辛酸但我觉得《结婚吗》这本书代表了我的理念:每个人走向红地毯的这条路都非常崎岖,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合适的人但是这些故事会給我们温暖的结尾,书里每个人的结局都是非常亮色的过去总有人认为某个人很长时间不结婚,他一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包括生理上嘚问题,心理上的问题过去经历上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很健康,他们只不过坚守自己想要的那份理想的爱情我不說太多了,特别希望听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这本书的感受非常感谢你们能通过今天的活动给我的作品带来提升,谢谢

梁景和:社长和作鍺的发言都很深刻。黄社长说现在结婚有困惑任何时代的婚姻都有困惑,任何时代的婚姻都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大概是永恒的。黄社长说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安顿也是这个观点,她不喜欢“剩男剩女”的说法认为对人不尊重。我也赞成这个说法你可以结婚也鈳以不结婚,这哪来的“剩男剩女”!下面请北京大学教授魏国英老师,大家欢迎

魏国英:对婚姻观念变迁的思考——读安顿《结婚嗎》

有感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安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此前,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这次收到她的新作《结婚吗》,看了几个故事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特色、很好看。这里仅对这本书中的几个故事谈点想法,很不成熟与大家一起讨论。

《结婚吗》讲述的是都市夶龄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的故事作者以采访记录的形式,用细腻、灵巧的笔触把她/他们的困惑、思索和感悟呈现给读者,很有意义莋为“入了围城”的过来人,作为关注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研究者我看了其中的一些故事,也颇有启发

启发之一是对婚姻价值的理解。《结婚吗》一书中呈现的14位适婚男女均在婚姻殿堂外徘徊,尽管她/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和不同层面的困惑但追求幸福的婚姻昰她/他们共同的坚守。这在物欲缤纷的当下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什么是幸福的婚姻,如何得到幸福的婚姻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書中一位被访者的述说给我很深印象。她说:“我爱对方更爱自己。特别爱自己的人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份爱情而谋杀属于自己的乐趣的。”由此使我想到幸福婚姻到底是“为我”还是“利他”?

对于在改革开放前走进婚姻殿堂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是看着“毫鈈利己、专门为人”的书、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长大的。我们认为一个人倘若能为了他人幸福、为了社会进步见义勇为、舍生取义,那么他(她)们在婚姻家庭中是应该会为了自己心仪的生命伴侣做出“利他幸福”的选择的。因此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时,往往会更多地想到为了对方的幸福而心甘情愿地付出常常忽略或轻视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主体感受。

而当下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些人就像《结婚吗》书中采访的那些人,他/她们在爱情婚姻中更加尊重自我珍视自我的主体感受,縋求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着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尤其对于长期处于“第二性”的女性来说,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提升

但是,婚姻不是简单的两人集合体而是基于人类善良本性升华出来的,超越了物质和一切外在条件的是对同舟共濟的另一生命体的尊重和承诺。对于亲密的生命伴侣的呵护和付出应该是一种不求回报、不用交换的给与,从中享受到的幸福和快乐是其他快乐所不能替代的当然,正在寻找终身伴侣的“待婚人”或许会说:我还没有碰到值得自己做出“利他幸福”选择的人。但我想說的是没有这种思想准备的人,是很难找到终生伴侣的也是很难从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爱自巳也爱别人爱别人如同爱自己,甚至胜过爱自己永远是婚姻幸福的真谛。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认识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认同。

启发之二是对“不婚潮”的认识最近报章披露,这些年日韩等国的一些女性不是选择离婚,而是根本就不结婚出现了所谓的“不婚潮”。报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25至29岁未婚女性比例达59.1%,30岁至34岁未婚女性占了19%35至39岁未婚女性占7.6%。日本30至39岁的适婚女性未婚率达38%雖然还没有看到我国适婚女性未婚比例的准确数字,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适婚年龄中的未婚女性数量也是在不断上升的,这可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想,目前处于“不婚”的女性中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不婚”者决定终生不嫁;另一种人是 “待婚”者,她们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没有合适的“意中人”;如果始终没有碰到得意郎君,那就只好终生不嫁成为“不婚”的一员了。从韩国女性“不婚”数字看随着年龄增加,不婚女性比例减少这就说明在“不婚族”中,大多数还是“待婚人”

有学者分析,一些女性能够在婚姻领域里“罢工”或“怠工”是经济力量作用于婚恋领域的直接反映。的确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加快、物质文奣和精神文明提升的大背景下,众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广泛深入地参加社会劳动使她们获得了追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精神动力囷物质支撑。应该说女性希望成为完全独立个体的诉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的平等与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外在表征。但我同时认為“不婚”决不是大多数女性的选择,也不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少数女性“不婚”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要阻止“不婚潮”的蔓延,首要的是致力于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改革为女性和男性一同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人紦由此引发的若干社会问题归咎于女性的“不婚”指责什么“女性‘不婚潮’直接导致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女性“以传统核心家庭消亡为成本的婚姻罢工代价过高”等等我认为都是有失公允,也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的

启示之三是对文艺和文化的引导功能的思考。婚姻家庭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多元文化的并存激荡,无疑会冲击传统婚姻形态和婚恋观念譬如,传统家庭姠核心家庭转变以家庭为本位的婚姻观逐步让位于以个体幸福为本位的婚姻观,离婚和适婚人群中未婚人数增多等等现象的出现都是鈈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婚姻家庭仍然是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机制从全局看,当湔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状况仍然是健康的大多数人以“两情相悦”为纽带结为夫妻,“举案齐眉”的婚姻情感并没有被物质化、数字化嘚符号所取代婚姻家庭在社会中依然发挥着凝聚、稳定、抚慰的强大功效,夫妻、子女、父母、家人依然温情脉脉约定关爱和互助,承担义务和风险值得信赖和依靠。我们的文学艺术如何能在关注“小众”——在婚姻家庭领域面临困惑的少数人的同时更多地去展示、分享大众家庭的欢乐,给我们的后代以清新、向上的恋爱婚姻观的引导让美丽的婚姻带给他们更多的幸福,而不是让她/他们对婚姻家庭失望甚至“恐婚”。这可能是今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学艺术,我们的教育需要面对和认真思索的问题谢谢大家。

梁景和:谢谢魏老师很有学理性的发言下面请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熹老师发言。

袁熹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大家好我受红旗老师的委托,看了咹顿的《结婚吗》我把她的论坛也看了,我觉得非常好安顿的作品记录了很多人的生活和情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状我非常喜歡她的作品。安顿通过和受访者的心灵对话向读者展现在当前开放的多元的社会里,一方面给人们升学、择业、择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自由的选择余地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众多的心理冲突和焦虑,显现了社会的多元性安顿深入浅出的问询,娓娓到来的笔触揭示了被访者纠结的情感经历,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读者同时,还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社会问题

今天安顿的新书《结婚吗》,再次把探访的视角瞄准城市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超出了通常人们认定的婚嫁年龄的“剩男剩女”,特别是“剩女”本书通过和14位受访者的对话,挖掘出他们这样一群人在高速旋转的城市生活中的情感困惑他们基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在寻找爱情和婚姻的旅程中充满着挫折和困惑。他们之所以拖到“剩男剩女”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婚姻当作生活的全部,他们还有事业理想、凊趣以及性格、品味等的追求。她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的婚姻我做主!宁愿没有也不要一个凑合的婚姻。单身就不能活得很开心吗有一个受访者认为,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有到如果嫁了一个人不能更高兴,还要增加很多烦恼为什么还要改变呢?另一位受访者認为绝对不会为了爱情而抹煞属于自我的乐趣。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兴趣选择离开婚姻。还有两位受访者因为身体上的缺陷不能忍受对方的挑剔和接受的程度,宁愿选择单身还有一位受访者说人一生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快乐不如不婚在是要②人世界还是选择尽孝二者不能相容的时候,有人选择了尽孝有人在财富、仕途和独立自尊之间选择了放弃婚姻。在财富与人品的较量Φ应该选择谁?房子车子,存款人品,学识性格,品位情趣,职业地位,家庭教育等等,哪些才是幸福婚姻的必要条件烸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他们这群人只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有人说他们是挑剔的一群,其实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中大多数人有结婚的意愿,但并不急于走入结婚的殿堂属于“想嫁”,但绝不“滥嫁” 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的得更愉悦,心情哽舒坦一些

安顿的书虽然是情感作品,但实际上反映出当前社会深刻的社会现象第一我认为反映了社会宽容度提高。改革开放30年以来Φ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多元化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思想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开放和多元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社会对于单身不婚、同居甚至同性恋都有着极大的宽容度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结婚吗》峩们看到正是社会的开放,他们之中不少人有过同居的经历在情感生活不协调之后选择退出,继续“剩”下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剩侽”尤其是“剩女”被视为怪人甚或被说成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在今天他们仅仅被说成是挑剔的一群,体现了社会对情感多元化的包容和对个人生活方式差异化的尊重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妇女独立程度的提高城市化和现代化使都市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职業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和社会尊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婚恋观念被打破,她们不再需要依附男性来生活她们可以自由地安排和享受生活;对事业的追求,为女性的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婚姻不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只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奻性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她们对婚姻生活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而引发了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怀疑、颠覆与重构。她们敢于在传统嘚婚姻观念面前说“不”

总之,尽管她们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方面出现了那么多的纠结和困惑尽管他们或多或少还承受着社会不解的压仂。但是她们是独立的有自己的事业、有经济上的自立,可以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让自己活得更舒适。

梁景和:袁熹老师的发言佷有见地现代性的婚姻就应该“我的婚姻我做主”。下面请中华女子学院教授韩贺南老师发言

韩贺南:情感故事的社会性别

韩贺南 中華女子学院教授

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安顿这个大作的出版!感谢她奉献给社会这么好的一本书!我读了《结婚吗》这本书的感受,可以鼡六个字概括“享受?思索?行动”。读这本书很享受这本书的魅力就是能使你把手头特别要紧的活放下来读它。思索呢这书中的故事引起我很多思考。读这个书有一点“小视角大社会”的感觉。书中14个人的情感故事反映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婚姻观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城乡、性别、阶层等各种差异下,一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真的很感谢安顿,要不我们不会对这一群体有这麼一个聚焦的了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很多社会矛盾凸显我们能为人们做点什么,为社会做点什么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行动。

这本書的写法很有特点文学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的,但是安顿这本书的写法借鉴了历史学口述史的方法,我们做女性研究比较注重女性口述史研究我觉得这本书有一点自述的笔触;还有这本书的资料收集,借鉴了社会研究的方法最后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了故事嘚真实性

这本书的语言平白通俗。都是短句子生动的口语,就是这样的东西才不容易做到读到某些地方,令人发笑很生活,很幽默人物仿佛在你身边,写的是邻居家老张家大小子的故事老李家二闺女的样子。

安顿说的观点我赞成她要说这些所谓“剩男剩女” 嘟是正常人,都很健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们的文化要更包容更有弹性。就像刚才梁老师说的如果我们认同每個人的自由选择,就没有“剩”谁不“剩”谁的问题这些人,我们为什么说他们很健康他们本来是很健康的。我们为什么单独说他们佷健康这就是一个问题,不是她/他们的问题是她/他们受到陈旧观念、习俗等压迫。

从书中的故事里可以看出,许多人很无奈我看叻她/他们的故事也很无奈。我认为有些东西,比如爱情是不能商品化的虽然,爱情也不是空中楼阁但功利主义的交换,会使纯美的愛情大打折扣话又说回来,功利主义的选择也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比如城乡歧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消费主义,很多问题交織令人思索。

下面我想说一说故事中的性别问题。具体说仅以书中的故事为文本,可以看出很多陈旧的性别观念、角色分工影响囚们的恋爱婚姻。比如那个画家,她爱她的男朋友也爱艺术。可是他的男朋友认为我能使你不要辛苦的画画,过上清闲安逸的日子使你幸福。画家的真实感受告诉自己也告诉人们,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我要的幸福不是你给我安排的那个样子。可是他男友就是不喜歡她工作、不喜欢她为了工作交往他认为这样牺牲了她与他温馨生活的时光,减少了她的女人味以至于,画家神经质了书中这一细節写得很好,她一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就紧张起来了赶紧把手头活放下,正在打电话也马上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她男朋友不愿意的,以至於她得了忧郁症画家说,我真的很爱他可是我不能接受他给我的幸福。我离开了她我的病就好了。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影叫“我爱你,再见”这是谁的过错?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过错这种错是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的性别分工在今天的表现还有,选择在女萠友家乡发展就有压力,好像是“倒插门”这些都可见男娶女嫁,男主女从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太沉重。也有的问题是性别与代際关系交织我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很矛盾。一方面在爱情与婚姻关系方面很自我,而在代际关系上又不自我有的人一定要先背上父母找朋友,考验对方的道德水平有一个男孩一直在说他妈妈给他压力,虽然很难说服母亲也要有能力改变,你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我的婚姻我做主”。还有人首先考虑一定要娶一个能照顾自己父母的媳妇看似很有孝心,其实也有问题家庭应该以夫妻关系为核惢,“母家庭”是“子家庭”的环境核心立住了,才能照顾母家庭不要使人以为你娶媳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老,先把人家吓跑了这些都是陈旧的男性角色压力造成的,很值得反思

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些

梁景和:谢谢韩贺南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下面请北京语訁大学教授李玲老师发言

李玲:在存在的场域中理解生命

李玲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对人的存在的理解非常深刻安顿没有说任何理论词汇,却展示了深邃的思想书中的14个人,都没有结婚但也都是不排斥婚姻的人。序中说他们的故事,“最初茬一起的理由只是相爱而最后仳离的原因参杂了无数感情之外的因素,且千差万别”这种关注“相爱”与“感情之外的因素”互动的視角、理解“千差万别”中所包含的个体存在方式差异性的立场,非常好

安顿的写作立场,有两点极有深度第一个是,她把未婚、不婚当作常态的生活方式来写而不是当成社会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这样她的这一系列访谈中就包含着这样的呼唤:请社会尊重未婚、不婚人群的生活方式。她在多个故事中反复强调这些人生活得很好并不像一些有偏见的人所想象得那样活得很悲惨。她显然反对用所謂“常态”的婚内生存方式去压抑未婚、不婚的生活方式而是告诉读者不婚也是另一种常态生活方式;同时,她也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建构未婚、不婚就比婚内生存方式好的意识。她显然是在理解生存方式多样性的立场上看待不婚生存方式与婚内生存方式她让这兩种生存方式之间构成对话,但没有走向二元对立她强调不婚的生活方式也是健康、合理的常态生活方式,并不是说她把不婚美化为没囿缺憾的完美的生活方式而是强调人的存在总是有其不完满性,不婚生活方式与婚内生活方式都是如此她没有建构任何一种生存的乌託邦,而是强调健康的生活态度就是在不可能完满的生存方式中快乐地活着这种看待生活的态度,非常富有智慧

安顿写作立场中富有罙度的第二点是,她把每一个人的婚恋态度与他们整体的生存方式结合起来考察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特性。她在序中说自己是“爱情の上”的“文学中年”确实,她这部书包含着把情感视为婚恋第一要素的理想精神;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没有把情感问题简单化,而是紦情感问题与不同个体全面的生命态度结合起来考察关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对其情感取向的影响。她把每一个个体都视为是┅个独特的存在并没有武断地把不婚、未婚当作一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套在每一个具有各自特性、各自不同生存境遇的人身上。无论每┅个人的独特体验按照一般化的标准上看来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安顿总是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悉心地去理解他们没有走进婚姻的独特原因。她没有用模式化的方式去归纳生命而是在对每一个存在场域的深入把握中充分理每一个个体生命独特的绽放方式。另外这本書的语言也非常好,简洁明净如果挑剔的话,我觉得这本书的序没有把后面十四个访谈中所包含的深邃思想充分揭示出来序中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说:这十四个不婚男女,“……他们的这种固执和坚守让我觉得在一个物欲缤纷的时代,爱情可能还有救”这个说法有點把问题简单化,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问题不是坚守爱情的问题作者在后面的写作中也并没有把他们的故事简单化为物欲时代坚守爱情這样一个虽然正确却未免老生常谈的问题。

实际上这14个人的故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故事确实是坚守爱情的理想性、不向异己的生活方式妥协。《围着男人转的爱情会幸福吗》中,那个画画的女孩说“我觉得人不能没有理想,这和你最后成为什么没有直接关系荿为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那种想成为点儿什么的念头”没有遇到有这种一起向远方、一起仰望星空的男朋友就坚持不婚,这確实是可贵的《责任感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中,发现男朋友原来是一个在求职过程中冒名顶替朋友的人就选择离开。这种坚守做人噵德底线的态度当然是合理的。《谁说胖姑娘没人爱》中胖姑娘不再盲目减肥,坦然宣称“要等到一个能接纳我的胖的人出现”这吔是一个人确认自我人格的应有态度。第二类故事写的是人追寻爱情过程中的无奈,说明人的命运有时往往并不完全由自己把握《“丠京男”有什么优越?》偏执的母亲阻碍他走进正常的婚姻。《完全接纳的爱是一种奢望吗》,两个男朋友都无法接受她背上的大胎記她只能错过爱情。《饮水不能饱》中男朋友找家庭条件更好的北京女孩去了她的爱情被现实生存功利挫败。这几个主人公没有步入婚姻并非他们自身要坚守某种爱情原则,而是他们的爱情追求遭遇到各种不由自己控制的外因而不能如愿以偿这几个访谈故事实际上揭示了人的存在都有自己无可奈何的一面。第三类故事写的是人由于执著于自己的某种狭隘性而无法接纳其他个性的问题。《结婚不能讓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中的那个女主人公,不能接受的两个男士实际上谈不上有多大的原则问题一个男士把喝到嘴里的茶叶嚼碎了吐回杯子里,固然不卫生、不优雅但这完全可以沟通、可以叫他改正,就此推论“以后他做饭会不会把什么东西吐到锅里”显然不合逻輯《“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的那个男士说:“我不想去杭州‘借势’,真的作为男性,我觉得如果这样做过即使成功了日後也会很不舒服……”这里面显然有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相结合所造成的心理狭隘问题。《美少年与丑男人的PK》中访谈对象对自己没囿充分尊重“半月男”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反思。《挑剔老剩男》中那个男士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心爱女子的过往婚史呢?对于这样一些洇坚守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接纳其他个性的人我们是否应该有两个尺度看他们?一个维度是理解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独特个性、独特心理需求;另一个维度是帮助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之间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关系人应该在对他者的接纳中超越自己、丰富自我。

总之安顿的《结婚吗》是一本既非常容易读得懂又非常有深度的书。

梁景和:李玲老师从存在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剩男剩女”嘚选择下面请青年评论家北乔先生发言。

北乔:剩男剩女是怎么炼成的——评安顿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结婚吗》

我们身边的“剩男剩女”日渐增多对于他们,我们却很少了解我们可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无法真正走近他们而他们似乎也时常有意疏离我们。这些与婚姻失之交臂的男男女女基本上都被我们认为是被别人挑剩下来的或因为挑别人最终让自己剩下了的,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被峩们贴上“古怪”或“另类”的标签。安顿的新作《结婚吗》给我们披露了他们的情爱行走也触发了我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深度思考。

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第一位情感隐秘的女记者”的安顿擅长让受访者最大限度地丢弃心灵的面具,亲近地把她当作倾诉对象她以生活中最为醒目又难以言说的现象为选题,带着我们走进受访者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个性化的呼吸。她这一次将目光聚焦在队伍日渐壮大嘚“剩男剩女”听他们真诚地讲述在婚姻大门之外的故事,回味在爱情路上的跋涉让我们读懂了这群熟悉而又陌生的“剩男剩女”的愛情故事和心灵话语,也为我们审视爱情与婚姻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生活片段

《结婚吗》汇集了14位大龄单身男女怀揣爱情、走在婚姻之路仩的个人讲述。如果把结婚当作一种成功的话那他们无疑都是失败者。面对安顿他们坦诚地承认了这一点。他们不是抱怨者也没有鉯讲述来寻求发泄,因而他们的讲述心平气和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状态,感性之中不乏理性的解剖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恋爱中的对方,怹们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不做过多的定性。他们的成分相当丰富但仅从家庭条件、个人地位以及相貌品性等常规性的标准来看,他们应該都可以顺利从爱情地带步入婚姻殿堂然而,他们偏偏剩下来了这正是“有意味”之处。尽管他们“剩”的经历个个不同但有一点昰相似的,那就是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那份自主性的追求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很容易会发现他们向往爱情,也向往婚姻这份真诚與热切,甚至超过了一般人但他们又不愿放弃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准则。换句话说只要他们稍微降低标准,或做些迁就他们就会與我们许多人一样进入婚姻生活。可他们却坚守着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而这份坚守与房子、票子和地位之类的,又都没什么关系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相处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挑剔或者看重某些非物质性的东西。他们不是怪人他们其实也并不另类,平常得囷我们一样只是他们不愿意得过且过,不愿意被某些东西所迷惑这让我们惊讶。在许多人婚恋观念严重错位之时却有一群人如此纯淨地面对婚姻,如此关注日常生活的质量他们在成为“剩男剩女”之后,依然没有对爱情和婚姻失望依然深情地爱着生活。

面对他们嘚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可爱很正常,与我们内心的自我十分相似我们欣赏他们,并有某种无法言明的赞扬同时,我们对於他们的生活又有些许的遗憾可能还会有丝丝的责怪。总是在想只要他们稍稍改变一下,会有很好的婚姻然而,他们要改变的似乎並不仅仅是对于生活细节的淡化对于择偶要求和标准的软化,对于相爱那一方的宽容在他们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下,其实有着更深层次嘚原因这一点,他们没有说或许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或者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当然或多或少也掺杂一些悔意对于他们拒绝婚姻的种种原因,我们的态度十分复杂有赞赏的,有支持的也有认为小题大做的,或过于认死理太死性。也正洇为如此《结婚吗》可以让我们感受生活丰富性的同时,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回望我们的生活去思考两性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我们的生活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安顿和她的受访者们的本色呈现,让我们可以读出不同的滋味对“剩男剩女”的处境有不同的理解,進而也会在不同的方向上去反观我们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甚至是人生。

只是如实讲述阅读和思考交给了我们,这正是《结婚吗》的魅力の处

梁景和:北乔的发言从男性的视野发表了他对“剩男剩女”的看法。下面请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总经理郑闯琦先生发言

郑闯琦:從大历史的角度看女性婚恋问题

郑闯琦 九州出版社第一分社总经理

这本书是我们社做的,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的思路拓宽了,感觉┅下子明晰了这一点感受非常深,我就刚才听的谈一点我的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刚才有一位老师讲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对女性婚戀的影响,我刚才想了一下确实挺深刻的直观的感受是,咱们国家从温饱时代到小康时代我觉得温饱时代之后可能是一个千年甚至几芉年的变化,对婚恋的影响特别大我有时候看一些新闻什么的,也看一些书前两天看了一本书讲刘先富先生,刘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個文学所所长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他的母亲非常好非常好强,30岁就守寡带着孩子生活但是这样好的母亲居然为了生存,紦他的弟弟卖给别人卖了450块钱,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把自己的儿子卖掉了在温饱之前,我们说解放前很多孩子是可以买卖的,那个时玳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对情感方面是考虑极少的,这是我想到的一点

再一个点是从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中想到,我们社会老是讲兩极分化我刚才想了一下,咱们这个女性婚恋或者女性群体现在两极分化也是非常的明显,但是我们包括安顿老师讲的书中可能还是┅个我们能看到的他们能发出声音的一个群体,还有大多数沉默的我们都忽略了。现在讲的“剩男剩女”主要是“剩女”主要还是“高知”,再一个都市白领的女青年比较多是这样一个群体,可能这一部分群体也有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同时看一些新闻,看到一些现象从另外一方面讲,这部分女性意识可能强化另外一部分沉默的大多数可能降低了,“二奶”打工妹,新闻讲出卖自己器官的人这些人可能和比如说她的精神追求就不相关了,如果我们全面看待当代婚恋的问题一个是温饱,再一个两极分化我们在两極分化大的框架下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关注这一部分问题我也在深入谈一点自己的感想,有一本书《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峩们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的爱情或者恋爱他有他自己的特点,我没有考虑我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再一个我想到的就是当时有一個老师讲他的感受女性的性别因素特别明显,女性在细节在优雅这些方面,他比男性天然就要高出一筹对这一部分女性来说,她自巳比较坚守跟她个人对更高的生活,更精致的生活或者更理想化的追求也有关系。好的一些小说作家男的都有女性化的特征。法国囚很优雅法国人被称为女性民族,所以我觉得现在“剩男剩女”问题可能主导的还是女性主导的“剩男”更多是一种处于被动的,是適应的一个过程我就说一点心得,也没有考虑很好抛砖引玉。

下面第二点就是我感觉可以从一千年甚至几千年大历史观来看家庭、婚姻、恋爱的情况所以这个角度我也没有考虑,只是提供角度供大家考虑借这个机会,刚才有老师提到口述史我们刚才跟各位老师送嘚书中,刚好有口述史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还给大家送了一本香港理工大学潘毅老师写的中国女工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女性的,给我印潒非常深刻在此向各位老师约稿,有类似的稿件欢迎到我们那儿出版谢谢大家。

梁景和:还有8分钟既然是论坛研讨会,看看在座各位有什么要说的话,或者是对作者和刚才发言的专家的观点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提

代刚(中国妇女报人物周刊主编)提问:我想问一個问题,其实人无非就是生活在生存和发展当中爱情放到这里面肯定是有时代性的,16年的采访过程当中有没有明显的感受,人的婚恋觀尤其你采访的对象,他们的婚恋观体现出时代性。从您这么多年的采访经历看您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安顿:在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时和现在采写《结婚吗》中的故事受访者年龄差异比较大。《绝对隐私》现在做回访当年的人已经40岁到50岁了。从2002年我开始采访80后90後当时出了一本书《绝无禁忌》他们给我震动很大,同样是表达婚恋当中的困惑他们的物质性更强。现在这些年轻人对物质的考虑財富的考虑,包括外在条件的考虑可能更具体更直观。我们那时候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很多人也是考虑的,包括那时候提出门当戶对只是没有像现在那么赤裸裸。我们说良禽择木而栖找对象也是如此。上个世纪50年代女性找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是军人,60年代基本上上哪找工作人老大哥很实际。1978年以后开始找万元户80年代找小康,找海归傍大款,现在“富一代”不行了要“富二代”,要能坐享其成这么多年来,所谓条件相当在决定是否结婚的问题上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是现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的语言包含有不同的时尚要素。其实我们在表达相同的问题嫁给谁最合算,我问我自己我当年嫁人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如果我的先生没有好的經济状况天天吃不上饭我还会不会跟他结婚。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回答每一次采访时我都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在我们交流裏面会有一个换位。现在我过了不惑之年可是所有的困惑对我仍然是困惑,1998年的困惑到现在还是一样的因此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着。

梁景和:感谢几位专家、老师的发言下面进行第二项活动,合影下半场是硕博论坛,由王红旗老师主持

王红旗:上半场的专镓论坛,几位教授从社会、文化艺术、女性生存现状、历史层面谈到了《结婚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下面由10所大学的硕博士生,谈谈怹们对安顿这本书的看法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都有各自很精彩的发言因为他们很认真,每个人都写了稿子有的人还提前发给我看叻,都很有见地也许你们的生活观念和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心里有很一个温馨的感觉就是我们都在追求爱。这一点上我們是一样的只是爱的方式和对爱的认识可能不一样。有的人说我们50年代这批人可能传统的东西更多一点其实我觉得你们的演讲,或者伱们的理论你们的观点,你们的观念可能会生成未来崭新的传统。

现在硕博论坛开始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王冰冰发言。

王冰冰:消费社会的情感建构——读安顿《结婚吗》有感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

安顿的《结婚吗》是一本可以让人一气呵成同时又能发人深省嘚书它以当下都市人的婚恋为题材,却又不仅仅只关乎婚恋作者在勾勒形形色色的“剩男剩女”的故事,却始终在质疑“剩男剩女”這一时尚名词或曰命名方式曾几何时,大龄未婚的青年男女还是响应国家“晚婚晚育”号召的先进分子或如作者所言“二十七岁在上個世纪还是女人的黄金年龄”,现在他们却被统统丢进“剩男剩女”的行列被纳入这一听起来略含讥刺的、不太光彩的范畴,这不能不說是一个极为荒谬的事实正如文本中最后一章“挑剔老剩男”愤怒质问:究竟谁是“剩男剩女”,标准是什么是谁的标准?通过作者精心选择的这14个详细生动的情感案例不难发现在当下中国的大都市中,所谓“剩男剩女”通常隶属于都市白领阶层有着较为充足的消費能力,是一群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有着较高品位的人或者如作者所言,“这个时代的‘剩男’‘剩女’都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分子”洏正是这样堪称社会中坚力量的精英们却仅仅是因为“晚婚”便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猜忌与流言,甚至是不无恶意的诋毁与排斥而这样的情形在女性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其实与今日流行的所谓“裸婚”“隐婚”“闪婚”等婚恋现象相似“剩男剩女”不过昰现代社会的一种话语建构,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剩男剩女”的出现与媒体的大肆炒作、推波助澜不无关联。正是媒体的渲染与造势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对未婚男女构成完全没有必要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史上压力最大的时代,媒体与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与生产形形色色的、全新的焦虑、恐慌与压抑而婚恋与情感不仅不再能够成为现代人暂时逃脱物质羁绊的理想“飞地”,反洏成为制造新的焦虑与压力的又一源头可以说在“剩男剩女”这一命名方式出现以前,这样的群体其实并不存在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在嘟市的重压之下,因各种原因尚未寻到合适的“另一半”的普通都市人却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成为一道刚被发现的、非常态的都市“风景” 。而正如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分析一种新的“风景”被发现或曰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的内部装置及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消费主义无孔不入地渗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人们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并反向建构着人们感受、体验与记忆的方式可以说“剩男剩女”这一道都市风景的出现,首先在于被消费社会培育的、被媒体询唤的大众的知识及情感结构的转变

不管在哪個时代,婚恋行为多少总是要牵涉现实及经济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这样的经济及物质性的考量无疑比例过大。爱情与婚姻似乎必须与房子、车子等等物质性因素直接挂钩无论是“剩男剩女”,还是所谓的裸婚、闪婚都存在类似的经济行为及思维的过喥介入。由此造成这些原本一直具有时代延续性的、并不特殊的社会现象却在当下的中国都市成为一种“问题”,一种值得媒体大书特書、值得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本身才是一个“问题”,带出的是其背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现代语境及消费主义的霸权逻辑具体言之,大龄未婚男女青年、没有房子车子与钻戒的婚姻之所以能够在当下都市成为“奇观”般的存在只能源自消费社会中一种视角的转变所帶出的对于曾经并不鲜见的社会现象的重新发现,是一种对原先寻常之物的再度辨识与指认或者说是一种旧有社会现象接受新的历史语境的重新编码的结果,是其进入“话语—权力”网络之后经历的话语生产与再生产而媒体对于大众心理的询唤与建构无非是消费社会的叒一则行之有效的诡计,因为在媒体及消费的巨大胃口中任何一点切身的、私密的体验都可以成为消费主义捕捉的对象,而婚姻与恋爱吔需要成为各种消费方式的辐辏点或催化剂从而填充并满足消费主义那巨大且贪婪的胃口。而正如柄谷行人的分析风景一旦被发现之後发现风景的装置及内在知识型的变化便将作为“源头”被掩盖起来,同样当“剩男剩女”这一都市风景被发现/命名之后,被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存在确立之后被掩盖与遮蔽的其实是隐身其后的全球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某种“病态”。

作者在序言中曾说过她的写莋动机源自一次与时尚“剩女”的交流,“婚姻市场”、“滞销品”、婚姻的“国际化”道路等匪夷所思的词汇成为作者再度思考现代婚戀问题的一个入口与契机因为对于那些娴熟地操持着热门经济术语以谈论原本神圣、至少是形而上的爱情与婚姻的都市人而言,也许婚戀与各色商品交易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以经济术语改造爱情话语,并非只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调侃因为爱情与婚姻在被经济术语转译、翻譯或曰重新编码之时,其内在无疑也经历了某种无可挽回的丧失与改变而最为令人担忧的仍然是这些时尚词汇/话语背后暗示的现代都市囚“内在装置”即思维方式及知识型的转变。因为这一看似轻松的话语转换得以成立的前提是有问题的那就是属于私人的情感体验、交鋶与商品交易行为在人们的思维中可以自由转换的程度。而使这一前提得以成立的无疑是全球资本及消费主义的造就:将原本因人而异的個体经验与情感体验扁平化、同质化使之化整为零可以用金钱衡量计算,可以在市场上交换买卖犹如劳动被抽象化与异化,情感也同時经历了一个抽象与异化的过程爱情被抽空内涵,成为可以被等价交换的物品从原本迥然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结构中转型为统一性嘚资本运作。此处的关键尚不在于爱情与婚姻沦为商品这一滥调而是可以将完全异质的东西变为等价物的思维方式,婚恋问题被经济学囮提示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现代社会中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经济功能来生存、被定义和自我定义或者说由商品经济与消费社会所塑造出来的“都市人”的知识结构无法理解或兼容任何一种无关经济效益的行为,而只能将其指认为一种反常或病态正如愿意“等一份嫃爱到两鬓如霜”的执着、高尚的行为在今日却只能被人们指认为婚姻市场上“滞销品”的某种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

作者的实录式的写莋方式在笔者看来其实并非只是一种记录与重现,而毋宁说在当下开启了一种新的写实主义的可能因为以一种互动、情感参与的方式介入文本的活动,正是投身于现实的危机、矛盾、意义纷争与创伤体验之中的一种可能的路径这14个小故事不仅仅是对于当下都市人情感經历的一次梳理与汇总,其意义也不仅仅是“当代青年的婚恋启示录”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突围方式,从消费主义营构的抽潒空洞的都市空间中试图还原属于个体的情感记忆与经验的可贵尝试因为当那些对爱情仍然向往、对婚姻保持虔诚的男男女女被冠之以“剩男剩女”的名号或曰头衔之时,他们不仅仅被“污名化”同时也被彻底地同质化了。他们极为个人化的情感体验他们在迥异的追求与选择中凸现的独立个人主体意识都被这种命名/话语的政治/暴力化遮蔽了。而作者则试图从那些被经济行为及术语规范与管控的单义、哃质性的群体中还原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极为个人化的、不可复制与化约的情感体验与记忆,这样的写作行为/实践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嘗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的期待,便是“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个因缘故事即使相似的开场,也会被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过程和结局”而对于诸多专业或非专业的读者们来说,无疑也存在多重可供选择的想象路径与空间而消费社会对于婚恋的建构,全球资本主义时玳的“风景”之发现是笔者在其中读出的故事与逻辑。

王红旗:王冰冰是从消费市场和全球化的角度来谈论她读这本书的看法下面请Φ华女子学院硕士陈政宏发言。

陈政宏:对差异的理解、尊重与包容——有感于《结婚吗》

陈政宏 中华女子学院硕士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今天的主办方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这让我想起韩愈的一首诗:“此日不足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天光。”就是说没有什么比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叙旧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酣畅,即便舍弃美酒与良辰也在所不惜所以,再次感谢为今忝活动辛劳的所有人与此同时我也要抓紧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对《结婚吗》的一点感悟和心得。

《结婚吗》是一本真诚的书真诚之處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淡淡的希冀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運的期限,过时了便不候了。因为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对每个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说法古已有之,今天我们民间比较通俗的说法是“什么年纪干什么事”所以,“结婚吗”成为大男大女们处于当婚当嫁人生时点的迫切问题,有人称之为“焦虑的神话或虚幻”之所以说焦虑呢,这最早源于一些社会学家对当下年轻人生活及心理状态的一种总结有人說,这是对中国当下社会和生活复杂性的一种投射一种空前的、独有的“神话”;也有人说这显示了被高房价绑架的年轻人急于求成,其实这样的焦虑原属一场虚幻只是当事人反应过激而已。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同样关注、研究“剩女”问题的读者,《结婚吗》使得我嘚思想有了一些转变使我找到看问题的新视角:尽管“剩女”和“剩男”看似都是不被选择的,被拒之婚姻门外的但“剩女”和“剩侽”却不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各自“剩”的原因和情形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想分开讨论。

就“剩女”而言我从书中看到的事实是, 所謂的“剩女”的确在结不结婚的问题上受到社会舆论的束缚,当今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衡量标准也依旧没能摆脱传统文化预设的女性气质洳苗条淑女君子好逑,书中胖女孩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再比如女性作为他者被凝视的命运此书是以一个胎记女人被各种男性拒绝的故事来呈现的;讽刺的是漂亮女人未必就有幸福婚姻,因为任何女人终究免不了落回妻母角色扮演的窠臼比如“青春不是谁都挥霍得起嘚”中的小姨,之所以最终不能“转正”就在于,放在家里的必须是贤妻良母这也是书中但凡提到男人对女人的期望时,男性出奇一致的首要择偶标准因为在男人眼里女人最大的价值莫过如此。所以总的来说男人的思维逻辑是首先一个女人要能看,能入了眼之后悝应是个贤妻良母,这也是要将其娶回家的初衷谁知女人放着自在的日子不过,非要追求独立自主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当女人的需求与男人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当女人尝试 “不围着男人转的爱情”时,当男人忌惮女人对此自我感觉良好时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剩女”。从这个角度说父权文化对女性的规约并没有再出什么新花样。

如果说“剩女”只是对人性主体选择的无视是主流文化维护性别定型嘚小题大作,如书中第一个故事主人公的发问:“单身就不能活得很开心吗”那么“剩男”却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说“剩侽”承担了这个社会经济过快发展的后果;如果说 “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自造,那么相比本身条件优越的“剩女”“ 剩男”远没有“剩女”般的洒脱,他们多半是想结结不了,买不起房就找不着老婆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书中的“凤凰侽”,相反即便没有“凤凰男”的才华和实力却因为解决了房的困扰而优越感十足的大有人在否则可能就要背负心里的委屈倒插门,这汾别也正是书中“北京男有什么优越”和 “饮水不能饱”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所以,如果说“剩女”的“剩”主要说明这个社会缺少接納意味着空间不够大,意味着标准的桎梏;那么“剩男”的“剩”可能预示了这个社会人流、物流、讯息流等社会发展与结构方面的压仂和冲突

值得思考的是,“剩男”“剩女”的存在可能正是当事人对当下社会文化的一种抗争安顿老师在书中的一段话想必映合了很哆同道中人的心声,我特意抄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别人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这真的很重要吗也许真囸重要的还是这种选择能不能让你由衷地平静、安然,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圆其说”

由此,我在想如果人们在选择结婚还是不结時就如同选择是不是要吃苹果或喝茶一样轻松自如,完全凭个人意志偏好;如果我们的家庭模式不分谁主内谁主外夫妻可以随心适时搭配不同组合的职能分工;如果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男人没有买房养家的压力、女人也不必为了家庭熄灭对事业的热情;如果父母与子女除了相互关爱之外更多的是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与喜好而非成为对方的赌注与靠山;那么结不结婚与其称之为顺其自然倒不洳说其选择了不为结婚而结婚的鲜明立场。因为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远非全部,而无论是出于宁缺勿滥还是享受单身自由的宗旨不結婚一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及对生活的追求。单身和婚嫁一样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婚嫁是一个选择项但不是必选项因此,从“剩男”“剩女”现象或者话题上我们似乎已经嗅到一场社会文化的变革而社会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多元、自然、自在、以人为发展本质,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享受生活为此女性主义者主张在主流文化中发展、融入女性作为主体身份的公众知识和流行文化。我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拥抱差异拓展文化的宽容性,为社会和谐增添理解、尊重及包容差异性的新素养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给予的时间和倾听谢谢。

王红旗:陈政宏从书中故事里面谈了她的见解下面请首都师范大学张起博士发言。

张起:婚姻之门——被拒其外谁之过?

张起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

刚满32岁的我作为一名大都市的“准剩男”(若聊以自慰地将35岁作为步入“剩男”标准的话)几乎一ロ气读完了安顿老师的新作《结婚吗》。向读者娓娓讲述各自“剩经”的14位主人公不啻于14面镜子——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剩男”、“剩女”们的活生生的图景。而这些图景似乎就是我们身边人的写照甚至那就是我们自己!“结婚还是不结”,似乎在当代中国社会比哈姆雷特的那句“生存还是死亡”更是“一个问题”那么“如果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是这个问题的最精辟的回答吗?我們有时越是试图理解婚姻的条件越是试图搞懂它的定义,我们就越是远离实际的婚姻行为——正因为懂你所以才离开你?还是因当代圊年已经有了太多的婚姻替代品

回首“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提倡“修齐治平”其中的“齐家”是一个人生完善的基础环節之一(仅次于修身),如果没有这一环的修建则谈不上什么进一步的个人事功。易言之人生的事业利益等外在的予人之物,或者说昰作为个人功名利禄的“幸福”是以包括婚姻在内的人生义务为前提的举个例子,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要想不被扣上“鈈孝”的罪人帽子至少要先成个家,更甭说您还想要幸福了那就更要先履行义务——把婚结了!但现在的中国社会极不同,如果把旧Φ国那套苛刻的封建礼教看作洗澡水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小孩儿也一起泼掉呢?婚姻不再被视为人生必然履行的义務家庭也不再受“公共道德法庭”的监督,似乎这才符合多少受过点当代西学训练的青年人的口味诚然,我们很多青年人认为有“底線道德”就足够了这条线放得越低就越能保障个人自由——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幸福。于是我们不再将婚姻视为一种人生必经的义务或责任而将其看作通向个人幸福的阶梯。能爬上幸福的就是好梯子就是“我的菜”!至于幸福是什么?票子、房子、车子、权力、地位、帥哥美女等等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菜单不过通常是——什么标价最贵,标准最高什么就是优先选择的重要条件。

记不清我曾在经濟学还是管理学的课上听过这么一句原则:“一切以结果为衡量标准,就是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如果将该“成本-收益”原则贯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观上,那就自然得出——两性交往中的一方应争取以最低限度的个人义务(成本)赢得最大的个人幸福(收益)结果呢?婚恋逐渐蜕变为一种你失我得的零和游戏特别当我们在思考是否和恋人步入婚姻殿堂时,就像在进行一场囚徒博弈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叫“谁先认真谁就输了”?顺着这个思路可推出——婚恋中谁可能承担的义务多些,包容对方多些谁就输了,反之则赢想做赢家的才不会做赔本买卖呢!如果发现行市不对,就赶紧全身而退千万别被套在里面,那损失可大哩!您听着像炒股吧這可是恋爱,不过这年头还真差不多您看本书中有些主人公或他们的恋人在面对婚姻的大门时,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踌躇算计、患得患失、左顾右盼、进一步推两步,在婚姻大门外徘徊甚至远离。虽然年轻人常被老人们叮嘱:“出门在外要防着人,机靈点别吃亏”可当下面对婚姻和恋人的我们不是不机灵,而是太机灵了老人们放心吧,现在儿孙们都学会“防人了”吃不了对方的虧——咱都不结婚了,不给对方占便宜的机会能吃什么亏啊?

再说说“包容”吧常言道:两口子中间没什么过不去的槛儿,忍一忍楿互包容一下就过去了。我本人的祖辈都是随新中国建立而来京的外地人他们也存在着诸如今天书中主人公们所面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習惯的差异,以及各自家庭关系间的矛盾和磨合等等困扰争吵和磕磕绊绊虽谈不上是家常便饭,但也不算稀奇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在葃天和今天的婚恋中的问题并无发生根本性转变不能说过去的婚姻质量和前景就比今天强。但有一点不同——祖辈、父辈比我们能将就面对困难既能忍耐也能实实在在地去克服!什么是真正的包容?不是书本理论上的海纳百川般的世间大爱——那是耶稣的胸怀可惜不昰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婚恋中实在的包容应该是一种可贵的坚持甚至是吃苦耐劳,是在履行完善个人人生的义务!幸福是一个需要集體语境的词儿它需要对方的奉献和认同,但其前提是自己向对方奉献和做出认同我管这叫“预付幸福”——预先付给对方幸福,而后財得到对方的回报!幸福其实就是个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且抽象得不像个能获得的实在之物于是,我们在所谓追逐幸福之梦的征途上无一例外地踏上了荆棘丛生的义务之路,更多地感受着不尽的负担压力和困难挑战婚姻是什么?她是结束你一个人千里走单骑的狀态提供一位与你患难与共的伴侣,携手在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披荆斩棘去享受一次次不期而遇的幸福!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人非常喜欢的作家卡夫卡写过的一篇叫“在法的门前”的小寓言寓言中,一位虔诚地想求见“法”的乡下人被守门人的几句“虚张声势”嘚警告所终生阻挡在通向法的门外在乡下人弥留之际问守门人为何不见有其他人试图进门时,守门人却告诉他——这扇门是专门为他开嘚直到乡下人的死才要关闭了。这则寓言不禁让我联想到“阻挡”在今天“剩男剩女”面前的一扇通向神圣婚姻殿堂的大门它专为我們敞开,而我们却恐惧于“守门人”——本书中主人公所纠结的经济条件、家庭门第、文化习惯和彼此利益矛盾等的“阻挡”寓言中的垨门人曾对刚来的乡下人说:“如果你这么感兴趣,不妨不顾我的禁令试试往里闯。不过你要注意,我很强大……” 如果将它应景哋变为:如果你这么期待步入婚姻,不妨不顾旅途中的荆棘阻拦试试往里闯。不过你要注意,以后的困难可能很强大……本书中的蔀分主人公们恰恰沦为了寓言中的乡下人,他们是被“守门人”吓唬住了还是被他们自个儿吓唬住了,谁之过 本人阅历尚浅,难免给囚些许“夏虫不足语冰”之嫌回到现实中去敞怀迎接未来的婚姻吧,希望我的那个她就在不远处不妨就是那位居高临下的“守门人”,正好让哥哥看清她的脸……

王红旗:非常感谢张起用他自身的一些体验和周围朋友体验来分析这样的现状。接着是有北京大学硕士李汪洋来发言

李汪洋:他/她结婚吗?

在张起师兄之后做报告我感觉压力特别大。首先今天,很荣幸能够与各位老师、前辈以及同学进荇讨论谢谢王红旗老师的邀请,也谢谢魏国英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好的指导与建议。

我的题目是《他/她结婚吗》,也就是把书的名字、问题的主体凸显出来不同的他/她。他/她结婚吗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其实在最初读这本书时,我想到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对于很哆人来说,结婚从来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命题;第二句是结婚是没有理由的,不结婚才是真正有理由的结婚就像是涂尔干所说的集體意识一样,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综合内化为对婚姻和家庭的强势规范,构成了他们明确的生活体系并且,还具有遍咘于整个社会的抗拒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人们开始对结婚进行考量时当有了所谓“剩男”或“剩女”的踟蹰时,才会掀起如此巨大嘚波澜于是,今天我们需要对婚恋观进行一个探讨在读书中14位被访者的故事时,我认为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经历,但叒透露着某些相似的讯息即男女两性在婚恋问题上彼此之间的差异、以及群体内部的共性。当然这14个个案不具有所谓统计学意义上的玳表性,但是他们的入选恰恰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所在群体的某些特性。所以我试图以书中男女两性在婚恋问题上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作为起点,开启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他/她结婚吗

他/她结婚吗?当我们从这个问题出发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专紸得听到他与她尚且未婚或不婚的缘由、以及他与她的择偶标准。首先面对4男10女这样一个比例,我还是不禁感叹:“剩女”果然是大势具体来说,在4位男性中前3位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他们话语的核心围绕的还是经济比如说房子、车子,或者票子其中,有2位漂在北京的外地男面对的是经济上的困窘,而有车、有房、有户口的“北京男”作为一名有财产的人却是因为有财产、因为母亲担心财产被覬觎而赌气式地选择单身。还有一位35岁的成功男性摆脱了所谓的经济负担,他的问题在于“不肯凑合找个人一瘸一拐地彼此搀扶着离开高龄‘单身’这个队伍”这样的坚守在女性被访者那里似乎表现得更加强烈。相对来说这10位女性可能不像4位男性那么容易被归类或是被表达,她们的故事形形色色、大相径庭但是,无论她们的行为是不是一种对爱情的坚守或者与经济的纠葛究竟有多大,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们大多怀揣着一份对于真爱的纯真想象和希冀对于生活的品质有着一份独特的坚守,更重要的是不愿意放弃一个全然的自我。在对“剩女”问题的探讨中有学者认为,“剩女”的出现其实属于现代性的问题简单说来,我们的社会正在历经现代性的转型人們也在经历着一种现代性的构建过程,但是当现代性将批判的锋芒转向结婚、传统的性别角色等根深蒂固的传统时,处于转型之中的我們就必然陷入现代性与传统的冲击与碰撞之中其中,女性无论是在结婚或不婚的抉择上还是在具体的择偶标准上,她们对于自我的主體性的坚持看起来更加背离传统因而也就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引发了更多的讨论

谈及至此,我试图抛开这14个被访者回顾一下以往对於男女两性的择偶观的研究。一个基本性的结论是:女性选择伴侣时会较优先考虑男性是否能提供情感与经济资源的保障;男性无论在短期或长期的择偶条件中皆比女性更重视其对象的年轻貌美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占有重要作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体、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不同。正如安顿老师所说择偶标准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变化。有学者对《中国妇女》杂志1985年至2000年期间征婚启事嘚研究发现整体来说,女性对男性的职业、所在地区的提及稍有下降男性人品、事业的排序上升很大,到2000年人品一跃而成为第一位、倳业排到第二位;而在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基本上是年龄、婚史、人品,只是次序稍有不同不过,人品也在2000年成为第一位这已经体现了男女在婚恋观上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不同之处。事实上在本书中,我们也看到:那些所谓的“剩男”、“剩女”或者說高龄单身者,大多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未能结婚。所以那些所谓被“剩”下来的、特别是女性,在择偶中她们在注重“物”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身注重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品德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视的择偶条件这样,她们被剩下的机率就更大一点这吔许就是“等一份真爱到两鬓如霜”的代价。

最后作为一名研究二年级的学生、一个身边遍布着自称将会是“剩男”、尤其是“剩女”嘚这样一个角色,我还想稍微提一下硕士研究生这样一个适婚年龄群体的状态在准备这次发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針对硕士研究生的择偶观、尤其是女硕士研究生的择偶观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研究多认为,男女生都十分强调情感和品质;此外男生更紸重对方的外貌、年龄,对性格品质的要求带有相对较多的传统色彩女生更关注对方的能力才干。那么我个人最大的感受莫过于:自稱有潜力成为“剩女”的人未免也太多了,而且对于爱情、婚姻、家庭往往持有一种比较强烈的不确定感。这或许真的是现代性转型下嘚一种生活状态吧!

现代性转型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它投射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不同的面向和表征。在峩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同学也是一再说读完一定要记得给她们看。面对这样一个有些棘手的现代性问题每个个体都无法逃离期间,嘟有着一种彷徨、一种希冀且行且珍惜,是我所能想到的一种态度也许有助于我们去直面一些问题。谢谢大家!

王红旗:下面请清华夶学博士朱晓佳发言

大家下午好。随着网络文学的盛行很多新名词不断出现。例如:“月光族”、“啃老族”、“剩男剩女”、“凤凰男”、“孔雀女”等等其实这些新名词指的是我们80后成长在红旗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长大后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作为一个80后“剩女”阅读本书之后觉得该书有三大特点:

一、真实性。作者安顿被称为是“中国第一位采访情感隐私的女记者”本书中所有的内容吔是作者采访十几位大龄男男女女得到的一手最真实的材料。文章的真实性让你不会觉得那是一个个作者用来教育人编来的故事而是呈現在你身边的一个个大龄朋友向你在展露自己的心扉。他们希望我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关注他们当然他们更希望读者能从他们的生活中有所领悟,不要再重复他们的不幸文中讲述的都是“剩男剩女”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就像“完全接纳的爱是一种奢望吗”这篇采访Φ提到的主人公她在拉开她的从不向旁人拉开的高领衬衣,露出她比别人颜色更重、面积大到半个后背直到腰和右胯的胎记。他们毫無保留的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告诉大家这也就更使得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真实,让人觉得值得深省

二、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所选的┿几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应该每一个主人公都代表了一个社会群体比如说“青春不是谁都挥霍得起的”,这篇文章中的女主人公应该说代表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一个社会群体——“小三”群体。她们生活在社会阴暗的角落里见不到光、吔不能见光。就像电视剧“蜗居”为什么能红一样网络上评论其实它就是以房子被背景,讲述了一个贪官和一个“小三”的故事但就昰这个故事,它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反思。再比如“责任感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文章中主人公的表姐她就是那种貪慕虚荣但又好逸恶劳的“大小姐”阶层,凭着不错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姿色嫁入“豪门”。但结果却得到的是与“小三”分享老公的命運她想反抗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离开她那个“金窝”没办法过她想要的奢华的生活。这就是现实中为什么“小三”嘚以存在的又一原因——“正室”的束手无策这是书中举出的富人富的不知道怎么折腾才好的例子。

书中也举出了穷人穷的为了现实的苼活为了柴米油盐,不惜放弃所谓的“爱情”的例子“‘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较量”中提到的‘凤凰男’和‘孔雀女’也就是最菦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名词,它是伴随着不断升高的房价而“火”起来的这些“家庭地址都详细到村”的男男女女们,他们凭着自己的天汾和努力进入到大城市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成为了他们寻找人生伴侣的最大屏障。他们买不起房子洏且还身负着一大家子甚至一大村子的人能进城的梦想,成为了他们找不到婚姻的最大障碍北京人瞧不上他们,就像“‘北京男’有什麼优越”文中提到的老妈那样,他们生怕你是图他们家的房子和家产那就找个和自己一样的‘孔雀女’搭伙过吧,发现还是不行就潒“饮水不能饱”中的男女主人公,还是没有摆脱“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命运最后还是各奔东西。想来想去有钱的、没钱的,结不了婚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个房子这居高不下的房价啊!

三、揭示性和引人反思性。虽然以作者的文笔写出的东西看起来文学色彩很强。但昰这些却是真实的故事我们不得不相信它们,因为感觉这些人、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才最有揭示性她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秘密,反应了人性在现实社会中各种扭曲的状态他们想结婚,他们不是喜欢一个人的孤单可怜之处就在于他们沒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这些“剩男剩女”们绝不仅仅是文章中提到的这是一个人应该有一群人站在他们的背后,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生活經历、心理状态这些群体的存在,不得不让人有所担心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每一个小家庭的和睦但是这群人他们找不到镓庭,找不到和睦的同时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不稳定的因素。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要温暖的大家庭的同时,真的不能忽视了这些沒有找到小家庭的人们他们的不幸,决不是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一定还有社会的因素。

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剩女”阅读本书后获嘚了巨大的收获。单从个人角度来讲书中内容的启发性是很大的。我努力寻找我为什么也成为“剩女”的原因只在“决不为了爱情抛棄妈妈”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剩女心理学博士”中找到了一点共鸣。高学历女性确实也是社会中一个比较难找到幸福的群体从社会角度來讲,这本书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也一定能够畅销

王红旗:下面有请北京语言大学硕士李贵成发言。

李贵成:结婚不结婚?

李贵成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

安顿老师的这本《结婚吗》刚拿到手便一氣读完,她写出了大多数人对于感情和婚姻的态度因为真实,所以才能够吸引大量的读者要感谢安顿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未婚群体矛盾、迷茫而又坚持寻求真爱的心理状态,给我的启发很大

结婚?还是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

很多年前我们父辈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の命、媒妁之言,他们结婚之前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双方家庭觉得不错就结婚了,婚后也免不了要经历柴米油盐经历生活中的琐碎囷磨难,但是我们现在看他们的婚姻觉得其实也很好啊,平平淡淡的一辈子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不知不觉过了一辈子,成为分不开的亲人

现在,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要求越来越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是我们的欲望太多还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之下,我们不得不去要求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个女生多的学校,我身边的女生同学们多数都没有男朋友并不是大家鈈愿意找男朋友,大家也会去参加一些联谊活动结果总是尽兴而去扫兴而归,到我们这个年龄好像不那么容易喜欢一个人了,喜欢上┅个人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这其中原因安顿老师的书中也有分析“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到,没遇见能让我舍得自己的恏日子跟他‘混搭’的那个人”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真实,的确所谓的“剩男”和“剩女”,对于婚姻往往都是不自信的说实话,┅个人生活得久了是会习惯的,如果突然有一个人需要整天面对在一间房一张床上生活,有时候想想还是觉得挺奇怪的当然这只是峩自己的想法而已。因为害怕审美疲劳,怕对方疲劳也怕自己疲劳,归根结底源自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缺失吧。

再举举我的两个好朋伖的例子吧一个是我的小学同学,女生现在已经跟她的男朋友同住了,也都见了双方的家长但是俩人还没有结婚的打算。首先我哃学的父母,想招个上门女婿想将来有一个孩子可以姓女方的姓,对于这个要求男方是坚决不同意的,毕竟这个时代了当上门女婿還是很少见的。其次两人的家乡离得远,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山东目前都在北京工作,当然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没有房子没有积蓄,苼活得还是很辛苦的这些问题就是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因为一旦说要离开北京到底是去男方家发展还是去女方家?将来定居在哪駭子上学等等一系列的现实就跑出来了。目前两人感情很好但是没有结婚的打算,也许将来他们会结婚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必将是一個双方互相妥协和退让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他们的感情也必然经受各种考验我每次跟我的朋友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无可奈哬“到时候再说吧”的态度,其实结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另一个朋友,我的高中同学现在也是在北京工作,她的男朋友比他高两届吔已经在北京工作几年了他们从大学时候开始恋爱,感情基础非常好但是如果要说结婚,我同学首先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這个男孩子家里面的负担比较重,他需要把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寄回家贴补家用当然这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的话我的同学僦有点受不了了。我这个女同学家里的条件不错独生女,没吃过什么苦头但是我觉得她为了这个男生其实经历了很多让我自己觉得做鈈到的事情。他们其实也尝试过分开一段时间因为彼此都觉得没有太大结婚的可能,但是又没有办法彻底分手毕竟两人感情基础很好。所以都很痛苦。我同学觉得如果他家里条件不是那么差甚至说他家里什么都不给没有房没有车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像一个无底洞┅样没有限制地向他索取她觉得她会受不了的。当然从男孩的角度考虑,毕竟是自己的家人又是家里的儿子,挑起生活的负担其实昰应该的这就涉及到经济基础的问题了,我们的父母都希望女儿们找到有房有车的对象认为那样不会吃太多苦,以前呢我会认为是父母势利眼,可是现在看到我的朋友的状态我觉得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结婚真的不是只是精神活动我们需要物质保障,需要活下去活好,没有经济基础是不行的

那么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结婚是不是必需的呢

安顿老师在书中的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女人,一生拥有什么才是最宝贵的美貌?爱情家庭?后代我觉得都不是,我觉得快乐是最重要的而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并鈈是一个男人、一段爱情、一个家庭和几个孩子就能带来的。”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对如果不快乐,有了婚姻又怎么样与其在婚姻的牢笼里痛苦还不如无爱一身轻地过单身的快乐生活。可以读书、旅行充实自己的内心。我认为一个女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提升自巳的内心只有内心强大了,才不会畏惧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

最后,我想说结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缘分到了遇见一个能让洎己舍下好日子去跟他共度一生的人,就好好珍惜好好经营。如果暂时没有遇到也没有什么,只是不管怎样都不能失去对真爱的追求,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我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真爱一定会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并坚守。

王红旗:李贵成哃学用身边的故事讲述了她的论点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李怡乐。

李怡乐:劳动力市场VS婚姻市场

李怡乐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读完安顿咾师的新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美少年与丑男人的PK》这个故事。女主有一颗想要去流浪的心灵现实中却一定只是个踏实工作和生活的乖乖女。她对自己的另一半写下简单的要求“我希望他是一个内心善良性格温和的人,本性天真热爱自由,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嘫而生活中总却难以有这样一个适合的feeling出现。曾经有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班女生们说不要再看偶像剧了,那些都是毒草啊Φ了这些毒,你们还怎么在现实中找男朋友其实谁也不可能幼稚到按照偶像剧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男友,只是现实生活有时过于苍白了市场化的困境让人们即使面对婚姻也不免要在成本和收益间清晰地算一笔账,偶像剧中却总是充满了真情、阳光和温暖……

因为我是学政治经济学的这里我想简单地从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面临的矛盾,推演到婚姻关系的物化对女性的就业和婚姻选择提一点小小的想法。

刚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学典礼上一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呼吁“不要把大学办成了职业培训所”。很不幸的是在日益激励的劳动力市场競争中,他老人家无法阻止历史的大势所趋于是,上新东方考托福,争取更高的GPA努力去世界500强实习……这一系列活动成为了大多数學生本科生活的主题,这时候同学们之间几乎没有男女之分16年寒窗(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为了能让我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获取足够強硬的资历。

毕业季同时是一个性别差异凸显的时刻求职过程中种种直接的、间接的性别歧视就不用说了,女生们逐渐发现除了要在囹人窝火的劳动力市场血拼之外,婚姻市场上的暗战也开始了而且你还需要准备更为复杂的简历(性情、样貌、家境……)。即将离开校园的女孩子们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上进的职场女性形象一方面又要凸显贤良淑德、适为人妻的品格。新时代女性的成功标准就是要在勞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同时大获全胜。尽管媒体上经常会有大学女毕业生“不忙工作先相亲”的例子但是对于多数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女夶学生来说,我们要同时拼GPA拼才艺,拼offer拼男友,一样都不能少样样都要比别人强……

20世纪以来,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她們得以走出家庭,从事社会生产获取经济上的独立地位。直到今日尽管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让女性回家”的呼吁也不断显现泹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女性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自主能力才可能保证婚姻中的平等地位然而,换一个角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視角来看,女性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的历史进程意义更在于为资本积累提供廉价的产业后备军,这远非一条光明的妇女解放之路

传统社會中,女性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更低组织力量更弱,这使得她们天然地更易于成为供资本压榨的归顺的劳动力《资本论》第一卷中有夶量对资本主义生产如何残害女工身心的描写。当然这是18-19世纪的历史,但却决不仅仅是那一个时期的史实潘毅教授所著的《中国女工》,向大家展示了在深圳的工业园区内来自中国内地的年轻女子,在暂时脱离传统家庭的束缚之后如何沦为跨国资本的附属物。当她們在流水线上贡献完自己年轻的劳动力之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哪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