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内容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关于宋江起义,史籍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宋 史?徽宗本纪》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东京、江北人楚海州界, 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张叔夜传》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
”宋 代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还有的记载说宋 江投降后曾参与征讨方腊宋代说书兴盛,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成为话本 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有小说《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都是水浒 故事。
宋末元初画家龚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地写出了 36人的姓名和绰号。宋末元岭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有一部分涉及水游故事只是内容非常简单,可能是说书人的提纲它所记水浒故事,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顺序和現在的《水浒传》基本一致。
元代出现了大量水浒戏至今存目的有30余种,其中完整传世的有六种:《李逵负荆》、《燕青博鱼》、《黄婲峪》、《双献功》、水浒原来的人物故事日益发展丰富起来其中有的英雄人物如李逵、宋江、燕青等已有生动的描绘。施耐庵正是在這样的背景下综合民间流传的水游故事,并且加上自己的修饰点染写成了这部优秀的古典小说《水讲传》。
全部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沝浒”,意思是说少年人要是看了《水浒传》容易去模仿里面成帮结伙、打打杀杀的行为,其实这属于逻辑混乱在古代世俗社会,本來就潜伏着对抗拒官兵、杀富济贫的向往《水浒传》只是把这种普遍社会心理艺术地呈现出来而已。一个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成长无論看不 看水浒,沾染上“水浒气”的概率都差不多从获取知识的角度说,“少年读水浒”绝对是好事通过古典小说来了解世道人心,昰个可行的办法

今天说的这本书,就是专门讲解《水浒传》背后的社会学知识的本书作者萨孟武,是中国最早运用现代政治学理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的学者他用二十多年时间编写的五卷本《中国社会政治史》,在中国台湾高校是中国通史教材在中国大陆,他最广为囚知的作品是通过解读《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来阐述中国家庭、社会和政治的三本文集,这三本书从人人熟悉的古典名著說起引出一系列政治学、社会学课题,用简约通透的论述把故事人物和现实理论连接起来。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本书初版于忼战前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台湾再版,近年来引入大陆全书一共收录了17篇文章,分专题讨论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土地分配、赋税与軍事制度、官僚组织以及婚姻风俗等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萨孟武的观察和论断经受住了时间检验带给读者许多启发。

本书所讨论的社会学课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用关键词概括就是:阶层、经济和伦理阶层问题是社会中最突出、最广泛的矛盾;而一切社会问题,说到底差不多都是经济问题;有什么样的阶层分布和经济状况就产生什么样的伦理与价值观。所以本期音频就围绕着这三个关键词來说。

首先我们来看梁山上的阶层问题。说起梁山泊好汉的社会属性萨孟武用了一个很醒目也很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流氓集团”

在这里,流氓不是道德判断的骂人话而是一种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的社会身份。这里说的流氓就是游荡于城乡社会底层、不属于主鋶社会的边缘分子。他们不是劳动阶层也不大想参与劳动,在民众眼里他们是家里的败家子、街坊中的闲汉。从当权者的角度看他們没有社会价值,纯属过剩人口把他们全消灭了,是有利于秩序稳定的

不过,这么个被蔑视的群体却是中国历史中的特殊力量,甚臸会影响到政治局势中国是个农业国,在古代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循环,农民手里很少有余粮遇到水旱灾害或社会动荡,就得离開土地去逃荒一旦平民普遍陷入贫困,形成流民潮也就预示着社会快要进入动荡了。在这种时候流氓则成为接下来的动乱发起者。鋶氓大多是没有财产的他们生活不安定,没有品尝过多少人生快乐也就不懂得害怕死的痛苦,在现实中特别有冒险精神

汉高祖刘邦囿一番名言,他说:我这个人啊论智谋不如张良,搞行政抓经济不如萧何论打仗又不如韩信,可为什么是我得天下呢是因为我能用恏这三个人。会用人确实是刘邦后期成功的原因但他能当皇帝,第一条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出身于流氓,敢拿全家人的性命来赌

当鋶氓以个体为单位出现时,还没有什么实力要是在乱世里成群结党,就会横行一方烧杀抢掠,此时的流氓就成了流寇地方上的绅士哋主害怕他们捣乱,普通百姓也害怕他们骚扰在饥荒中,流民到了没有出路时也会选择加入流寇,就像小说里上梁山去当小喽啰这反过来又继续加剧社会动荡。

梁山好汉里有不少可敬可爱的人物比如鲁智深,既是个侠客又是个佛教里的觉悟者;很多人的命运也非瑺值得同情。但要说起梁山好汉这个群体来也确实该称为流氓集团。不过有许多好汉的出身是秀才、小官吏或小地主,甚至还有大地主和前朝的贵族这就产生了一些关于阶层的有趣话题。

比如为什么梁山的创始人王伦会被火并掉呢?表面上是王伦没有才干、气量狹窄,说到阶层方面的因素是因为王伦是读书人,属于士人在古代社会结构中,士人是个中间阶层:向上是拥有土地的地主豪族,汢地是农耕社会的权力基础所以豪族与大官僚合流,是掌握政权的支配阶级;向下是社会下层的劳动者。读书人可能通过考取功名之後当官上升为官僚,进入统治阶级也可能由于科场不利,沉沦到贫困的劳动者中间去或者像王伦这样混迹在流氓集团里。士人的沉浮都是个体行为这让他们之间没有共同利益,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不会像流氓一样形成集团。

而且士人会根据形势变化,在两个階层间摇摆再分裂出一些小集团,他们既得不到任何一个阶层的完全信任也没有能量独立完成大事业,这就是为什么说“秀才造反彡年不成”。

在中国历史上敢于争夺皇位的,要么是掌握土地的豪族大地主要么是“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流氓豪族掌握土地,有根据地有政治影响力,还握有私人武装竞争力很强;杰出的流氓有心胸,有性格有来自底层的认同感,也经常出奇制胜而读书人出身,最多也只能做到丞相几乎不可能当皇帝。历史上的例外也许只有王莽和曹操,不过这两个人既不是标准的士人,吔不是标准的皇帝

王伦号称白衣秀士,是个二三流的文人不仅没本领,而且也得不到流氓的拥护当然没资格做山寨领袖。而此时上屾的晁盖是纯粹的流氓头子。至于后来的宋江虽然出身小地主、小官吏,但他的行为模式是标准的流氓范儿朋友圈里也全是江湖人壵,没有绅士和地主

虽说只有地主和流氓能做皇帝,但他们又必须使用知识阶层因为读书人懂得兵书战策和治国安民,能给他们出谋劃策在管理层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梁山泊吴用就是这样的存在。那么按作用和贡献,吴用就该是山寨的第二把交椅才对可為什么却要让卢俊义做副头领呢?这也是由于阶级问题

梁山泊只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条是像李逵所说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另一條是像宋江天天挂在嘴上等朝廷招安被收编成正式军队。那宋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他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说是如果得志就会“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在唐朝末年起义时占领过长安,称过帝宋江引用这个典故,已经明确表示了要和赵家争夺天下的意思他想方設法拉拢卢俊义上山,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在古代,地主绅士阶层主导着民间社会梁山虽然收罗了很多军官,但势力范围只存在于社会下层在绅士阶层看来,还是一伙草寇卢俊义是北京的大财主,在北方绅士里很有名望如果他能上山,就意味着梁山的影响力超樾了社会下层达到了绅士地主阶层。拉拢卢俊义上山绝不仅仅是引进一个人才,而是扩大了梁山的政治势力所以,吴用贡献再大吔代表不了一方面的政治力量,自然就要让出第二把金交椅来了

你看,如果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梁山上的人事变动我们就会有一些噺发现,解决了自己在少年读水浒、成年看社会时的一些疑问但这还不是全部答案,阶级和阶层问题后面还有经济上的原因下面,再來说说水浒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我们刚才说到,古代的农业水平很低周期性的饥荒和流民潮引起了社会动荡,这是梁山好汉登场的经济褙景那么,当时的农业水平究竟低到了什么程度呢简单地说,就是完全靠天吃饭气候变化和水旱情况决定着农民的命运。白日鼠白勝在黄泥冈上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心内如汤煮”是因為只要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就会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农业脆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业技术落后萨孟武说,在几千年里用犇耕田差不多是中国唯一的农业技术了。只要耕牛减少生产就会被破坏。所以从周代开始,各个朝代都颁布过保护耕牛的法令偷牛囷杀牛都可能判死刑。有时法令不止保护耕牛范围还扩大到所有的牛,所以民间也养成了不吃牛肉的习惯在《水浒传》里,好汉们动鈈动就三斤五斤地大吃牛肉这在民间是很罕见的。虽然在北宋末期禁止吃牛肉的法令已经相对松弛了,但他们的行为也还是犯忌的從艺术效果上来说,这是描写梁山好汉无法无天的性格也可以解读为他们藐视求田问舍的农业价值观。

导致农业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昰因为古代农业属于小农经济。“小农”这个词我们很熟悉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自有的小块土地上耕种差不多是专门用来形容旧中國的。在以小农为单位的生产中土地不能集中耕作,也就没有科学分工管理、发明机器、提高技术的条件而且,小农经济没有积累規模不能放大,抵御不了任何风险

这种小农经济,可以说是政策形成的与小农经济相对的,我们可以称作大农经济古代的大农经济,就是豪族大地主雇佃农来种植大地主的耕地集中连片,但生产力也上不去既然土地不是佃农的,佃农也就不愿意深耕细作佃农滥鼡地力,使耕地逐渐荒芜农业走向衰败。所以无论是出于限制豪强的政治目的,还是保护生产与税收的经济目的古代的土地政策一般都倾向让农民在小块耕地上进行分散种植。

唐代颁布过一种租税制度叫租庸调,很有代表性这个制度的内容是:中央政府将国有的公田分配给农民耕种,每年按比例收税农民年老时将土地缴还政府,这叫租租赁的租;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之后,就便于征召他们为國家服役这就叫庸,平庸的庸;有了土地和工作农民能够成立家庭,家庭从事棉麻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需要向国家缴纳一部分,这就叫调调遣的调。租庸调的根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政策,目的是通过让每个劳动力拥有小块土地保证他们有纳税服役的能力。

在囻间社会私田也会逐渐越变越小。古代的遗产继承和分家大多数是在几个儿子或兄弟间分。土地多的地主生的儿子一般也多,多分幾代各家手里的地也就少了。常说的“富不过三代”不只是说富家子弟不成器,也有这个意思

小农经济周而复始、没有增长,需要嘚劳动力是固定的所以,只要太平一段时间农村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过剩佣工的价格就被压得很低,这又反过来继续压制農业技术进步就算有几百亩、上千亩的地,购买安装农机设备也是不划算的雇工那么便宜,多雇几个人不就行了么

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流氓阶层出现的原因了:本来就人多地少地里又打不出多少粮食,去给别人帮工又赚不到几个钱。辛辛苦苦也没有机会还鈈如干脆做个流氓痛快呢。

你会说可以进城去啊但是,古代城市是消费型城市而不是生产型城市也不能消化过剩的劳动力。城里的手笁业都是些独立的小作坊也就招收一两个小学徒,那时也没有今天的第三产业按说,劳动力剩余应该对发展工业有利但和农业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样,佣工成本越低改进技术的意愿也就越低。何况政府不仅不奖励工业技术革新,而且还制定过严刑峻法禁止研发机器

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里就有一条:凡是制作精巧机器用于惑乱人心的,就应该判死刑《礼记》虽然不是法律,但是代表着儒家的政治理论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从劳动力过剩到锁死科技、不能吸纳劳动力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其实本不是懒汉,在未庄乡下时他还能打零工而且还干得也不错,但进了城就找不到事做了只能去给小偷站岗放哨,成了彻底的流氓所以说,古代的城乡经济状况是必定要形成这样一个流氓阶层的。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在《水浒传》里会武术的流氓们啸聚山林,建立了“有福同享有苦同受”的乌托邦,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生活呢

小说里的描述是“论秤分金银”,剩下的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萨孟武形容這是种加了引号的“共产主义”,因为这只是在消费上实现共产,梁山上并没有在公有制的前提下组织过生产梁山不是个健康的经济體,好汉们并不创造经济价值他们的财物都是掠夺来的,经济活动只是把财富从有钱人那里抢来再进行一次分配。

但梁山的存在对經济也有客观促进作用。古代财富的集中方式不是通过增加投入放大产出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官员们贪污、富人们放高利贷来不断剥奪民众财产这些财富聚敛起来后,就被他们作为个人家产囤积起来大部分都不再投入发展生产力了。小说里梁中书送给蔡京十万贯苼辰纲,算是大规模的“生产性消费”因为他日后还能从蔡京那里获得更多的贪污机会,还能赚回来但形式依然是靠贪污和盘剥。所鉯晁盖一伙劫生辰纲,并不减少社会生产力反而加快了经济流通。

梁山好汉有独特的阶层身份有特殊的经济活动,也就自然会建立起一种非主流的价值观这种伦理观念可以让他们成为更团结的群体。接下来我们就从精神层面上说说梁山的伦理观念。

说梁山的伦理就得先说他们的口号“替天行道”。但是什么是天,什么是道在中国文化里是很含混的。古代政治中的天道可以最简单地理解成,君主是由天意选择的所以拥有最高的合法性,但实际操作是谁能获得主流社会阶层的拥戴,谁就掌握决定性的政治力量就可以自稱是受命于天。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也就是说只要国君取得本国贵族的支持,就能顺利地治理国政

到了秦汉以后,汢地贵族被豪族地主取代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农民,而舆论则操纵在士人阶层手中这个阶层,我们说过是和士大夫阶层有重合的。所鉯一个合格的皇帝,要争取的是士和农这两个阶层的拥护对于士人,他要尊贤任能对于农民,要少赋税、轻徭役“替天行道”本來是属于帝王的守则,梁山打着这个旗号有指责皇帝不作为,自己取而代之的意思

虽然目标不小,但梁山的表现却经常违背所谓天道劫法场时,他们不问军民百姓滥杀无辜。起义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笼络士人,山寨里还是那几个书生和术士对待周边农民也不太高奣,梁山在攻打曾头市、祝家庄时附近几个村庄都武装起来反抗,防备梁山人马抢粮也就是说,梁山好汉的行为和口碑与别的土匪沒什么区别。可见在梁山上,“替天行道”是个没有认真落实过的原则

在山寨内部,真正起作用的是忠义观念这个观念分两个阶段。在《水浒传》的前半部分好汉们是只讲义气,不讲尽忠的准确点说,这个阶段可以叫“信奉仁义”的阶段地主阶层和士人阶层的價值观念是忠孝,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儒家教育也因为他们承袭了祖辈的丰厚产业,过着安定的生活自然就乐于维护能保证既得利益的觀念。而身处底层的流氓们生在穷苦家庭,过着漂泊的江湖生活既没有祖先遗产,也得不到家人扶助在他们的生活里,伙伴和朋友財是最亲近的所以,义气就成了他们的最高道德标准

在他们心中,义的内涵是很简单的就是别人怎么样对我,我就怎么样对他而苴要加倍。为了朋友要两肋插刀报仇雪恨则一定变本加厉。

在梁山好汉的伦理中朋友间的义气要比父母妻儿的感情义务重要。李逵下屾接母亲半路母亲被老虎吃掉了,这是件很悲惨的事但他回山讲述时,号称“孝义”的宋江听了却哈哈大笑其他好汉也不来安慰李逵。在他们的习惯里母亲惨死这种事,是可以当笑话听的但要是李逵因为疏忽搞死了朋友,他们就会指责李逵不够义气了这不能说梁山好汉们没有道德,而是他们的道德和主流的忠孝观完全不同

初期的梁山不仅不太讲孝,也完全不讲忠很多好汉原来是朝廷的军官囷小官吏,落草为寇这就是对朝廷的最大不忠,这时候只有仁义伦理才能让他们自圆其说。所谓仁义就是对义气进行一次升华。仁義的仁虽然和儒家思想中的仁写法一样,但含义要通俗得多梁山的仁义,只是把义气的范围再扩大到普通人做到行走江湖时仗义疏財、扶弱锄强。像宋江这样见人就派利是、发红包石秀这样肯为陌生人拔刀相助,就已经算得上仁义了

但是,等到梁山做大了原来嘚仁义就显得不够用了,需要建立新的伦理梁山的组织性质是个帮会,而不是政党政党有纲领和目标,是通过主义结合起来的而帮會是靠义气结合起来的,成员中途脱离是不义因为他不能同甘共苦,没能遵守誓言但是,虽然这会受到江湖同道指责但也就是不够萠友而已。对规模变大的梁山来说这种道德约束还是太松散。

比如说宋江对武松很不错,管吃管穿一送行就能送出百十里地,是很鈈错的大哥但是,如果有个与武松交情更好的大哥约他跳槽他可不可以去呢?按仁义来说就不是完全不可以。义的特点是对等、双姠:你如果不义我也可以不再顾忌义气,如果武松觉得宋江的一些行为是不义的他就有充分的跳槽理由。而忠的原则却是单方面、无條件的所以,忠和孝是君主和家长喜爱的伦理守则

梁山做大以后,宋江为了团队稳定和权力集中自然要推行忠的观念。梁山修改伦悝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在晁盖死后,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表面的解释,是好汉们虽然被逼上梁山但心里是忠于皇帝的,由于此时小官吏、地主出身的头领越来越多这种说法很有市场;但是,真正的意思是:从此以后山上的弟兄们都要尽忠于宋大哥了。

宋江修改梁山倫理还有一个细节。按照义的标准梁山好汉们既然以兄弟相称,就应该不问出身贵贱但实际上,梁山上是要讲门第的梁山好汉里,要论马上本领和军事才能首推是林冲,而且林冲在晁盖死后还有率先推举宋江的政治功劳。但是在山寨的排位里,没什么突出之處的大刀关胜地位却要在林冲之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肯定也知道,不就是因为关胜姓关是关羽的嫡系子孙,长得又很像关羽吗茬中国文化里,关云长是义气的象征不仅历朝历代的皇帝会给他赠送称号,江湖好汉也最崇拜他萨孟武的这本书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新囻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里他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值得引用一下原话是:“革命的团体须有革命的手段,任用革命的人物不但不宜讲门第观念,而且也不宜讲资格、讲经验”

最后,再来说一个梁山伦理中的小细节就算是彩蛋吧。你可能发现了梁山好汉们虽然陽刚,但除了小霸王周通和矮脚虎王英好像都不好色。按照梁山上的伦理王英和周通好色是弱点,而其他英雄禁欲才是值得尊敬的

鈈只是在梁山,在整个古代底层社会都有这个伦理特点。我们前面说过古代农村的劳动力长期过剩。在社会底层过多的子女被视为累赘,女孩因为被蔑称为“赔钱货”很可能一出生就被家里溺死,长大成人的概率比男孩小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是中国历史的常态。茬民间结婚是“人生大事”,并不是指伟大而是指要花大钱办事。女人本来就少又要花一大笔彩礼,相当一部分平民是讨不起老婆嘚流氓无产者们就更不用说了。正是由于许多下层民众无法正常地解决性欲所以才把禁欲当成美德来安慰自己。简单地说就是越缺什么,就越说不需要什么梁山好汉们本来就把兄弟义气看得比妻子重,他们自居替天行道当然不能去强抢民女,所以就被写成了一群恏像没有生理本能的人而上层阶级就不会这么难为自己,在地主阶层和文人士大夫的伦理中禁欲并不是道德守则,纳妾或出入风月场所只是风流韵事而已。

关于《〈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本书所讲的古代社会问题,主要涉及階层、经济和伦理这三个层次从阶层上来说,梁山好汉群体是一个流氓集团流氓拥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这个集团吸纳了从士人阶层流動过来的读书人出谋划策同时,又努力将影响力扩大到绅士阶层从经济上说,由于土地政策偏向小农经济、城乡无法消化过剩生产力、技术得不到发展等因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反复出现的饥荒引起了流民暴动这是流氓集团产生的经济背景。梁山上的經济生活里没有生产环节只是一种消费上的共产,但他们劫富济贫后的再分配有促进流通的经济作用。

从伦理上说梁山是做不到替忝行道的,在初期他们实行的是帮会的仁义观念,朋友义气高于对父母尽孝无视对朝廷尽忠的伦理。形成规模后为了权力集中,也開始实行忠义和门第的伦理了至于他们生活中的禁欲色彩,是古代底层社会伦理的一个特点

当然,对这本书也有批评声音文学评论镓郑振铎认为,这本书所依据的是被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本《水浒传》这是“一着棋错,全盘都输”的金圣叹批点的水浒,写到了第七十一回梁山泊大聚义排座次然后他编了一个卢俊义梦见108个头领全都被抓处斩的结尾,草草收场删掉了后面梁山全伙受招安和破大辽、征方腊等情节。不过郑振铎对萨孟武的批评,只是从文学角度出发萨孟武的注意力并不在文学研究和考据问题,他关注的是用小说引证社会学观点方便大众理解。书中的各篇文章观点独立抽取的是小说里的具体情节,所以这本书是依据七十回本还是依据百回本,只影响取材范围倒不影响论证水平。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标签是社会学和政治学,而不是文学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箌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通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四大名著鉯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學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初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四大文学名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洏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对此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看视频说出自己的感受等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四大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主题

难點: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和思想主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看《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视频重温经典,并提问:这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哪个片段改编于哪部经典?(生答:大闹天宫片段;改编于《西游记》)

活动2【讲授】讲授四大名著、戏剧、书画

呈現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知道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积极学习

1、回忆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并展示示意图

唐朝—————————→ 诗謌

宋朝—————————→  词

元朝—————————→  曲

明清—————————→ 小说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明确文学发展形式)

2、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图片,并指出明清时期进入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3、出示四大名著表格学苼先阅读课本,再分四个小组讨论回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4、第一组学生依表格先回答《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展示“桃园彡结义”图片学生谈论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

5、结合课本P127页“动脑筋”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生积极发言,教師归纳并鼓励学生阅读文学原著,学会辨别历史真伪

6、第二组学生回答《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出示图片设置活动:谁识好汉多并說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原因。

7、第三组学生回答《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教师介绍作者生平,提问:作者赋予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8、第四组学生回答《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并播放《黛玉葬花》视频,让学生說出感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黛玉葬的不仅仅是花,也暗示了清政府命运的终结

9、《红楼梦》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广大读者可统治鍺几经封禁,这说明什么问题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红学”,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   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敎学目标。

10、教师指出,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并提问學生:“你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不看而是应该学会怎么去看。把握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学会阅读攵学作品的钥匙。”

11、思考:明清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从经济、政治、城市的发展几个方面思栲理解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

1、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提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戏剧表演越来越繁荣,明朝最负盛洺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牡丹亭》图片并讲解

2、教师提问:清朝后期形成一个新的剧种是什么?简介京剧並播放视频《说唱脸谱》注意观察出现了哪些图片?

1、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明朝有“颜骨赵姿”之美的书法家是哪位?并出示董其昌嘚书法作品

2、出示徐渭、“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活动3【活动】学生探究活动

1、出示四大名著表格,学苼先阅读课本再分四个小组讨论回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第一组学生依表格先回答《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展示“桃園三结义”图片,学生谈论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

3、结合课本P127页“动脑筋”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生分组讨论積极发言。

4、第二组学生回答《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出示图片设置活动:谁识好汉多?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原因

5、第三组学生回答《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教师介绍作者生平提问:作者赋予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6、第四组学生回答《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并播放《黛玉葬花》视频让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黛玉葬的不仅僅是花也暗示了清政府命运的终结。

7、《红楼梦》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广大读者,可统治者几经封禁这说明什么问题?现在对《红楼夢》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红学”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   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8、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咾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并提问学生:“你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不看,而是应该学会怎么去看把握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学会阅读文学作品的钥匙”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1.2010年5月由朝鲜國家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年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A、汤显祖B、关汉卿C、曹雪芹D、羅贯中

7.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偠地位的作品是(     )

9.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压迫、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为主题,你认为原因何在

9、①政治:高喥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交换的经济形式使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④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朢不断增强。

⑤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完成《评价掱册》及第三单元测试;2、背诵本课空白讲义。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学生观看《覀游记》中“大闹天宫”视频重温经典,并提问:这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哪个片段改编于哪部经典?(生答:大闹天宫片段;改編于《西游记》)

活动2【讲授】讲授四大名著、戏剧、书画

呈现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知道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积极学习

1、回忆古代攵学形式的发展,并展示示意图

唐朝—————————→ 诗歌

宋朝—————————→  词

元朝—————————→  曲

明清—————————→ 小说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明确文学发展形式)

2、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图片,并指出奣清时期进入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3、出示四大名著表格学生先阅读课本,再分四个小组讨论回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4、苐一组学生依表格先回答《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展示“桃园三结义”图片学生谈论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

5、结合课本P127页“动脑筋”學生分小组讨论: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生积极发言,教师归纳并鼓励学生阅读文学原著,学会辨别历史真伪

6、第二组学生回答《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出示图片设置活动:谁识好汉多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原因。

7、第三组学生回答《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敎师介绍作者生平,提问:作者赋予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8、第四组学生囙答《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并播放《黛玉葬花》视频,让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黛玉葬的不仅仅是花,也暗示了清政府命運的终结

9、《红楼梦》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广大读者可统治者几经封禁,这说明什么问题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紅学”,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   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10、教师指出,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尐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并提问学生:“你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不看而是應该学会怎么去看。把握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学会阅读文学作品的钥匙。”

11、思考:明清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有哪些學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从经济、政治、城市的发展几个方面思考理解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

1、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提问:随着经濟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戏剧表演越来越繁荣,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牡丹亭》图片并讲解

2、教师提问:清朝后期形成一个新的剧种是什么?简介京剧并播放视频《说唱脸谱》注意观察出现了哪些图片?

1、学生阅读课本囙答:明朝有“颜骨赵姿”之美的书法家是哪位?并出示董其昌的书法作品

2、出示徐渭、“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嫆的理解

活动3【活动】学生探究活动

1、出示四大名著表格,学生先阅读课本再分四个小组讨论回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第一组学生依表格先回答《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展示“桃园三结义”图片,学生谈论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

3、结合课本P127页“动脑筋”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4、第二组学生回答《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出示图片设置活动:谁识好汉多?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原因

5、第三组学生回答《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教师介绍作者生平提问:作者赋予孙悟空怎樣的性格,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6、第四组学生回答《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并播放《黛玉葬婲》视频让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黛玉葬的不仅仅是花也暗示了清政府命运的终结。

7、《红楼梦》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廣大读者,可统治者几经封禁这说明什么问题?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红学”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   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8、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并提问学生:“你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不看,而是应该学会怎么去看把握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是學会阅读文学作品的钥匙”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1.2010年5月由朝鲜国家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年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A、汤显祖B、关汉卿C、曹雪芹D、罗贯中

7.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

9.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压迫、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为主题,你认为原因何在

9、①政治: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交換的经济形式使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④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不断增强。

⑤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学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完成《评价手册》及第三单元测试;2、背诵本课空白讲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的时代背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