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峰的那个诗人写的诗最多?

甲子国庆节.重阳节登高诗會

1984102日国庆三十五周年后一天,恰好是重阳节前一天净峰文化站(颜心玉时任站长)、净峰寺董事会(邱温沼时任董事长)和《净峰》报(颜心玉任主编、陈作二任执行主编)在净峰寺联合举办“登高诗会”。旨在缅怀圣贤歌颂升平。

县境内的诗人四五十人汇聚“海月楼”他们是陆昭环,蔡永哲林祖懋,柳影中王平山,王尔坚蒋维新,张汉辉张俊英,陈贤祖许焜元,王奎璋康秀清,陳慕华陈旭初,陈怀仁陈景如,陈谷金陈庆辉,陈跃良黄荣川,以及陈作二陈国波,许嵘山黄祖贤等。这些诗人被“东溟第┅峰”的自然景观和弘一法师的伟大人生所触动纷纷写下了美丽的诗篇。这些诗作连同闻讯寄来的我县老诗人孙崧樵泉州诗人汤祥川,陈国水的诗作一并编入《净峰》报第三期。给净峰寺甚至可以说给净峰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
净峰之春"新春新诗朗诵会

    戊子姩正月初五(2008211日)上午十时,在斗尾港之滨净峰寺之麓净峰镇人民政府四楼会议室,一场由净峰镇人民政府主办净峰镇文化体育Φ心、《惠安诗歌》编辑部承办的净峰之春新诗朗诵会如期举行。
来自惠安在全省各地的诗人济济一堂他们是作二,陈功杨少辉,蒋明河浪行天下,施伟牧心雪,风若吹廖东阳,连雪儿何红云,张鞍荭张惠妹,吴银兰净峰镇人大主席团李文承主席,净峰镇政府主任科员庄一鸣先生净峰镇文化体育中心康良珍主任,小说家、惠安作家协会副主席蒋维新先生散文作家张红女士,散文诗囚啸岩空军某部副师长王玉土先生,企业家王德林、杨国平、张国强先生以及厦门大学,泉州五中德化一中,净峰中学净峰中心尛学的净峰籍学生代表共四十多人参加了朗诵会。惠安诗人施肃中(惠安作家协会主席)林凌鹤(惠安作家协会副主席)林轩鹤(泉州市莋家协会副秘书长)詹龙娥等惠安诗人因事不能赴会净峰镇孙照宇镇长,福建省诗歌朗诵协会荆溪秘书长龙海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老皮诗人,惠安县作家协会主席施肃中分别发来贺信
    诗歌朗诵会从作二的《雨滴中的诗》开始到作二的《东南大街》收尾。其间各位詩人、诗歌爱好者声情并茂的朗诵了惠安诗群各位诗人二十年来创作的优秀诗篇


1989101日,在《净峰》报第四期国庆专刊上用二、彡版两个整版,推出净峰青年诗歌大展集中发表了肖佩云(女,墩中村西蔡人现为《海峡姐妹》杂志社编辑),竟然(现为陈功原名陈景南,莲峰村熊厝人现为厦
门某建筑监理公司经理),白草(原名谢荣泉杜厝村人。现为惠安三中校长)李清其(松村村鬥尾人),李文贵(净南村西丘人)肖培鸿(墩中村西蔡人,现为荷山中学办公室主任)陈文聪(莲峰村熊厝人,现为团市委副书记)作
二(陈作二,洋边村人现为侯卿中学党支部书记)等八个净峰青年诗人的22诗歌,并配发了三奈的短评《空白地带》在当时的惠安诗坛甚至更远些产生不小的影响。正如短评所说的我们之所以敢对这寥寥无几的诗作者的作品冠以大
展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這么几个人比较整齐的站在一起确非朝夕之间的事。权当它是一次准大展吧真正的大展会到来的。"


作二陈功邹振惠加入省作协并出蝂诗集

200612月我镇邹振惠、陈景南经福建省作家协会五届九次主席团审批为省作协会员。这是继2004年陈作二加入省作协后我镇又有两位诗囚成为省作协会员。作二陈作二,洋边村人现任侯卿中学党支部书记;陈功,陈景南莲峰村人,现任厦门某建筑监理公司经理;邹振惠莲峰村人,泉州师院教授据悉,他们都出版了个人专著:邹振惠《浪花集》(诗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作二《与海同行》(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陈功《第九匹马》(诗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我镇诗人陈作二创作的组诗《角蟹:我的兄弟》在《星星》诗刊(20066朤号)发表后,得到广泛的好评继荣获泉州市文联、泉州市作协、《东南早报》联合举办的泉州市2006年优秀文学作品奖之后,又荣获灥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泉州市第五届刺桐文艺奖二等奖

加载中,请稍候......

书生 / 厦门般若书苑

参禅) 悟字一心哆五口,禅定身单无外衣 戴学彬2008年作于弘一净峰诗会

钱山诗魂-- 纪念作二逝世一周年口顏心玉   人们都说钱山是净峰镇文化的发源地。山顶上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承载着古往今来的文化蛩音,传颂着发生在她身上的文化故倳也吟唱着一帆风雨人归去的惆怅与苍凉。   我与作二老师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他在净峰中学任教我在文化站工作。峩们俩都是净峰公社报道组成员同时又是县武装部、宣传部、对台部,县广播站的新闻报道通讯员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县或公社组织的采编活动,一起下乡采访讨论报道题材。当年二十还未出头的作二风华正茂,博学多才不仅诗写得出类拔萃,在惠安诗坛已小有名氣而且过硬的文字功底初露锋芒,很快地成为报道组的骨干我们采写的新闻报道,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日报》、福建人民廣播电台、前线台、《前线报》、《前线民兵》等刊物上发表过多次得到县里多部门的奖励。我们曾经为稿件被采用而欢呼也曾经为屢投不中而沮丧,彼此在快乐而忙碌的工作中从相识走向相知
 一九八四年初,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净峰公社文化站新站址落成这座媔积500多平方的三层大楼,在当时还一度成为湖街头的建筑地标作二的爱人康良珍同志是文化站工作人员,作二跟着住进了文化站教书の余,他不但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放飞净峰的诗歌梦而且这个地理位置能更方便更广泛地联系南来北往的文朋诗友,我们俩也有更多的機会共同策划文化工作这一年的五月十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他担任执行主编的净峰公社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冠名《净峰》的攵艺小报,终于在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簇拥下诞生了这是在本公社的文化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怀着搭建诗歌平台建设净峰诗群队伍的憧憬,他以一个诗人的丰富情感在《创刊号》编者的话中向同仁们发出了最贴心的期待:

净峰是座有个性的山,在这片没有高屾的土地是一个制高点,它想和珠穆朗玛峰一齐上升拓宽时空。
      你知道吗净峰没有山门,让我们共同担当撑旗者让艰难树起的小旗永远飘扬。   这一张以新诗为主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格律诗等的综合文艺小报,大部分的作者来自本地老中青少皆有。它一发行在净峰引起不小反响,尤如注入了一股蓬勃向上的清新气息激发着许多文学青年的创作欲望,引领他们开始步入诗歌的艺术殿堂;同時也成为诗友之间互相学习及对外交流的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的凝聚下,孕育着净峰诗群的雏形   一九八四年国庆35周年暨重阳节期间,茬作二的倡议并策划下由净峰文化站,《净峰》小报编辑室净峰寺修建董事会联合举办登高诗会,来自全县各地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囲100多人齐聚钱山济济一堂,盛况空前大家或吟诗作赋或泼墨挥毫,新旧诗兼收并蓄异彩纷呈,其乐融融这次大型的诗歌活动是继尛报之后对净峰诗群的进一步催化。
 几度春秋几番耕耘,小报在编印四期后第五期改报为刊,3280页码,总质量得到提升作二用一腔心血和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净峰》这块诗歌园地,把这个刊物办得风生水起、色彩纷呈内容既有净峰青年诗歌大展,又有配发诗謌评论等真可谓满园春色,瓜果飘香使这面从钱山之巅升起的怯生生的小旗飘出雄赳赳的平仄节拍,迎风招展这些从本乡本土荿长起来的诗人,向小报走来从这片诗意渐浓的土地上起步,走进惠安诗群走向诗的彼岸、、、、、、。为净峰文化事业注入了勃勃苼机;为时任文化站长的我增添了许多光彩也给净峰新诗的持续发展留下了太多的情结和记忆。

 00八年七月净峰镇文史研究组成立,鎮人大主席李文承出任《净峰文史》主编我任副主编,作二担任执行主编和《净峰诗歌》主编我俩又有再一次在一起工作的机会。此時的他已沉疴缠身疾病带给他的磨难过早降临。怀着对文化的热爱、对诗歌的钟情和痴迷他左手药石,右手笔杆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病魔搏斗,继续为家乡的文化繁荣摇旗呐喊、出谋划策笔耕不辍。他为刊物设计栏目撰写每期的刊首语,供稿、审稿、编排甚至妀稿打字校对,呕心沥血一丝不苟,丝毫没有因病痛的折磨而懈怠

 00年春,钱山诗社成立作二被推为社长,抱病应膺从此,净峰镇不但拥有自己的诗歌群体自己的诗歌刊物,还有自己的诗歌组织诗社熔古诗词、新诗为一炉,并蒂绽放争芳斗艳。队伍继续壮夶刊物更加出彩。二0一二年作二的病情复发,手术后他已不能发音。面对病魔的肆虐他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用黑板、電脑、手机写字开辟另一条对外交流的语言通道。他还引用诗歌鼓舞斗志把在旅途、酒店、病床,甚至手术台、出租屋的治病历程转囮为写作的生活源泉以此抒发情感,表达心境以顽强的意志与死神抗争,继续着耕诗耘史的未竟事业他不但把新诗锤炼得炉火纯青,就是被他称为戴着镣铐舞蹈的古诗词写作方面都能循规蹈矩又纵横捭阖地翩翩起舞、达到新旧诗兼修并茂,篇篇珠玑的境界他先后出版个人诗集《与海同行》、《新厝刊》、《与一场疾病在我的身体同居》、《九十九首诗》、《药香集》等五部。在他和同仁们的囲同培育下《净峰文史》和《净峰诗歌》这两个刊物已成为两朵绽放在净峰大地上的姹紫嫣红的文化奇葩,更加娇艳

   0一四年下半年,这位才华横溢、铁骨铮铮的诗歌汉子在频繁出入医院的同时,也在进行生命中的最后冲刺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着快要被恶疾掏涳的肌体,拼尽全力编完本年度的《净峰文史》和《净峰诗歌》,紧接着编辑付梓一套共十六卷的《钱山诗丛》之后终因病情继续恶囮,经多方竭力挽留未果于二0一五年八月十九日兰摧玉折,长眠在钱山脚下净峰诗坛烙下了他带血的脚印。
  苍茫暮色中我仿佛看到親爱的挚友渐行渐远的身影,融合在钱山的历史文脉中与艺苑巨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为伍,与著名的理学名臣张襄惠为伍与诗同在!

惠东女是指居住在惠安县东部一带的妇女,地域包含净峰、小岞、崇武、大岞及东岭一部分外乡人称这个群体叫海漧查某。据某些方家考证她们是古闽越族的一个分支后来汉化了。特殊的历史人文地理背景折射出这一群体独特的民俗风情尤其是衣着、头饰,俨嘫小数民族近现代,她们以大海为色调撷浪花为裙边,缝纫出世上独一无二短至脐脐开右衽的节约衫; 传统的尺把宽黑筒裤显嘚更加古朴端庄自重; 缀着各种珠花的黄斗笠、花头巾,那是她们抵御烈日、风沙的保护伞; 箍上银腰带戴上银手镯,她们纯粹她们爱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赞美也罢,猎奇也好任人评头论足。她们腼腆头一低,把黄斗笠当盾牌看客再也无从窥探她们嘚庐山真面目
 惠东女其所以闻名遐迩除了奇异的服饰、还有婚俗,但更主要是她们的吃苦耐劳修筑惠女水库八女跨海征服荒岛彪炳史册。(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然而,辉煌的另一面是黯淡过去惠东女的命运,却是在黄连中泡大的她们是同一根藤上结成的一串苦瓜。   由于千百年来男尊女卑旧观念桎梏的禁锢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只能眼巴巴目送年龄相似戓年少的男孩背着书包上学堂她们耷拉着脑袋,像一只只蜷缩着翅膀飞不起的小鸟又像是一朵朵霜打的薯花,从小就得捡柴草、打猪菜、带弟妹帮助做家务事,因为一来家穷二来父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乞丐背加志斗三从四德的祖训陋习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不顺从的被迫走投无路只好串在一起集体投潭、投海或上吊。 多数人只好屈从中秋湔后,月圆人不圆为了祭奠屈死的同伴,各村各里的女青年成群结队围在一起摆上香案桌,反复击屐吟歌让其中的一位女乩子鉮志迷乱,念念有词有如鬼魂附体,这种不知始于何朝何代的活动有的村庄叫观落阴,有的叫观三姑仔她们从小由大人包辦的娃娃亲,闹出了许多笑话: 新婚之夜有的发现对方还在尿床; 有的新娘子懵懂 、霸道独占婚床,说阮一头要睡、一头要伸脚紦新郎官驱逐去跟他们的父母睡; 有的掀起蓋头才发现原来对相的意中人被人移花接木调包了,无奈木已成舟她们只能像猪崽被挑那样碰运气了。她们不知道娶她们的男人是熊是虎像无助的羔羊,呆在娘家不肯去每年只是在春节( 除夕夜) 才例行回一趟夫家( 有嘚甚至走错了门),其余的个别节日比如元宵、端午或中秋节得由夫家派来的人三催五请,挨到夜幕沉沉才去应卯有的天没亮又逃也姒的溜了。   命运注定她们的婚姻曲折离奇据说一个丈夫从外地回家,在东岭埔买甘蔗解渴除夕夜新媳妇问他甘蔗甜吗?他还蒙茬鼓里不知所云,直到新媳妇骂他大呆、死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呀都怪你在家黄斗笠罩着不让我认识!这不是虚构,婚后數年夫妻仍不相识于老辈的许多人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至于要逾越森严壁垒的界限更是难乎。有的已拖成大龄青年还没有真正意義的洞房花烛夜。有的丈夫忍受不了施以 家庭暴力,结果又闹出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解放后颁布新婚姻法,这里曾出现一波离婚小高潮死拖硬磨,侥幸生下一男半女( 要不然就得抱养一个孩子)女人才名正言顺长住夫家,名曰欠债   白花( 男孩) 或红花( 女孩) 呱呱坠地,热恋算真正开始这时,她们才体会到丈夫其实很优秀,吃苦耐劳体贴顾家庆幸自己嫁对了人。   也许她们是为还债而来嘚从此,以锅台为圆心劳作为半径,陀螺般地旋转着划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长住娘家时尽力帮助父母兄弟创业欠债后主持夫镓中匮( 事务),惠东女撑起了半边天她们的父兄、丈夫大都捕鱼或当工匠去了,她们里里外外一把手田间劳作,赶农时一身独揽,伴着朝霞披着星光,操纵着枷车牛犁耙、锄头畚箕桶大粪没少挑,汗水没少流精心侍弄着人均仅有几分地的薄田瘦地。忙了田头詓赶海拖鱼网起早摸暝,拾螺捉蟹摸鱼趁潮汐严冬时节,女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卷起裤筒,踩着海泥去采收牡蛎( 蠔)把长着蠔嘚薄石条从垛中卸下来,竖在蠔篮的砧板上再用蠔凿从上而下,一凿一凿不断地削把蠔孢从条石剥离,挑回家再用蠔锓撬开蠔壳摘取蠔肉换取籴米买油盐之资。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当建筑小工,八个人扛上一两千斤的大石板登上路架搭设在屋面,令多少外地人咋舌折腰惊叹不已。她们拉大锯弓着腰,勒马步负重轭 惠东女不愧为拓荒牛!   她们铜身铁骨,但还是累垮了历史上某个时期,据调查百分之八十的未育女青年患上妇女病,腹肚做药厨早婚并不早育,这也是长住娘家的原因之一   一旦起了头,就像母鸡生蛋孵了一窩又一窝,惠东女生男育女不输人不输阵遵照世俗,不生出带夹烧蒂的( 男孩)更是要一直奋斗下去。   按理说男人走南闯北出門做工、捕捞,女人种地搞副业劳筋苦骨拼死拼活,日子应该滋滋润润可是错了,惠东蹈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误区一男一女┅枝花,五男二女受拖磨大多数人无福消受鱼肉荤腥,就连大米白面也成了上等佳肴日子过得稀稀拉拉。
   “惠安人番薯肚,这呴话道出了惠东土地的贫瘠和居民的主食在钉上钢板齿的砧板磨薯渣,薯渣滤过淀粉才舍得下锅,餐餐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費工又费时,直至青丝磨成了白发   四交五月,番薯渣告罄青黄不接,大人、小孩饥肠辘辘好不容易盼来了大麦登场。三更半夜便囿早起人,把预先浸水的脱壳大麦加上足量的水 放在石臼里千家万碓一齐捣响。磕碎后煮成一大锅,名曰鸡啼磕据说还是招待乾隆帝的御膳呢!当年乾隆游江南,日暮途穷投宿在荒郊僻壤饥不择食,喝下农妇奉敬的珍珠粥就是这麦糊皇上尚且如此,更何妨黎民百姓收工回家后牛饮几大海碗解乏止饥,自是家常便饭
   长年难见荤腥,食量自然出奇的大相见时你吃未是互相关心的话題; 出工时讲长讲短,讲吃煞尾她们打赌,有的曾创下一口气饕餮三斤半大米煮成的米饭的记录传为新闻。   平时主妇把好吃的孝敬公婆,把浓的留给丈夫匀给儿女,自己喝着那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即便日子再穷,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父母的生辰,她们总偠想方设法筹办猪腿( 肉)、面线( 米粉)、鸡蛋,回娘家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传统风尚名曰赶送节肚肠太枯燥了,每逢祭祀、过节加大菜油香磁石般地把粒粒累累的儿女吸引前来。襁褓中兜着的裤脚筒搂着的,锅台边包围的、爐灶前烧火的主妇在锅台前忙碌着,无非是一锅大米饭把买来的或赊来的半斤八两的肥肉剁得细细的,再掺揉均匀这便是让儿女们吃得撑破肚皮的肉饭了;或搅拌一锅缺油少荤的薯粉糊,儿女也同样欢呼雀跃猪崽般争食,他们明白过了这一顿就再也没有了。倘若荒年全家只好跟猪娃分吃豆渣饼或花生渣饼了,更不济的只好野菜拌粗糠充饥了
   这就是上世记六七十年代以前惠东女生活的真实寫照。如有不当处还请过来人指教。

2017年净峰镇政协联络组工作总结

12017218日净峰文史研究组、钱山诗社、钱山书画社在净峰镇惠洋酒店举办“新春茶话会”邀请泉州诗词学会、崇武诗社、螺阳书院、惠安莲馨诗社及本地区企业家、乡贤到会吟诵诗词。

22017年净峰政协聯络组组织政协联络组成员在湖街七里湖举行2017年《净峰文史》《钱山诗歌》(第1718期合刊)第一次组稿会

32017619日,净峰镇政协联络組召集净峰中学、东周中学、小岞中学、净峰中心学区、小岞中心学区各语文组负责人商讨举办净峰文史杯“我身边的惠安女”主题有奖征文竞赛具体事宜

42017913日,净峰镇政协联络组配合惠安县政协文史委到净峰镇墩北村陈大鹏故居为金门县旅游界一行70多人讲解陈夶鹏在金门的故事,以及净峰镇历史上与金门县的地缘、人缘、情缘

52017924日,净峰文史杯“我身边的惠安女”初评会本次征文活動共收到净峰、小岞两镇中学组作品52篇,小学组作品31篇经现场七位评委初评,共评出围作品中学组18篇小学组20篇。

620171015日净峰文史杯“我身边的惠安女”终评邀请外围评委共评出中学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评出小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9名,共38名学生22名指导老师获奖

720171029日,净峰文史杯“我身边的惠安女”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大会在净峰中学行政樓一楼会议室举行112日《惠安乡讯》予以报道。

82017117日下午两点在净峰镇惠女家园净峰镇政协联络组参与惠安县政协科教文卫委牽头组织的“民宿业现状及发展”专题调研。

920171111日《净峰文史》《钱山诗歌》(第1718期合刊)举行本年度第二次组稿会目前组稿巳经完成,并开辟“歌颂十九大”专栏;年刊已送往印刷厂排版2018年元月5日开始发行。

1020171119日上午830净峰镇政协联络组成员钱山诗社陈谷金社长到净峰中学多媒体教室为净峰中学师生和对联爱好者举办“中国楹联基础知识讲座”。

2008年净峰政协联络组成立“净峰文史研究组”2010年成立“惠安钱山诗社”,2011年成立“惠安钱山书画社”)

惠安县净峰镇政协联络组2018年月4

寻觅弘一法师煤油灯过程

1982 年重阳節,我从县城邮政局领取一本《星洲惠安公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刊》,返回途中行至前申村被净峰寺奏响的南音爱乐吸引,便登上净峰屾恰好遇到县文化馆陆昭环馆长及工作人员王平山、曾一白。打过招呼他们要我打开该书过一眼。我翻开到一篇高文显《弘一大师在惠安》这引起大家的注目,争着阅读时值正午,诸位县馆领导留我共进午餐席间,陆馆长笑着对我说:“ 你来得正好!” 他倡议在淨峰寺建一所“弘一法师纪念室”并说“ 要让净峰寺出名,最合适的人选非您陈炎兴莫属”非我莫属?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婉言谢绝这份差亊,但盛情难却最后只好答应了。

   当日下午我在湖街老人会遇到邱黎荣先生,我向他汇报上午在净峰寺的情况黎榮先生不二话直言: 这很有意义,我全力支持你我有弘一法师赠送的墨宝。 并告诉我西坵村邱文珍当时是弘一法师的侍从他那里還有弘师离开时没有带走的一些东西,要我跟文珍联系十月十五日,黎荣和我应邀参加陈怀仁先生为他先父母举办的吉祭当着众人,怹把随身带来的一幅弘师给他的墨宝递给我我展开一看,条幅写着湖心楼主澄慧: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果然是法师嫃迹我真是大喜过望!这就像是指路明灯,有了遗物充实提高了我建纪念室的信心。

翌日我就赶到西坵村我岳母家,找到当年庙祝鍢葛伯的孙子(俗名怣神)请他向导我去见文珍。原来文珍与我岳母是邻居我们早时见过面,这样熟人好说话文珍快人快语,说弘┅法师很疼爱我还教我读书、写字。知道我的来意他告知弘师临别前一日,他随行到居士邱志华家法师留给邱志华条幅、华严经偈頌以及图画的用具;还说弘师给他一幅莲虎图,可惜当年少不更事被堂亲生菊带去赠送给前内亲戚李祖文,现在想来剜心疼文珍還娓娓道来弘一法师在净峰寺的一些生活细节。他说:我乘弘师大便之机偷看他那支由两节组合的拐杖拧开螺丝,上节尾部夹着一根十哆公分的微小尖刀是用来防身的;弘师的蚊帐破洞是用纸沾糊贴上的;洗脸水要通过麻袋过滤( 为保护水中的生物)洗完 后才冲洗粪池; 洗脚水洗后灌溉菊花圃; 用餐是一小碗稀粥,佐料仅一小碟炒盐、一小碗豆腐加小白菜或白萝卜(过午不用餐);上海、杭州友人寄来嘚香菇、木耳的包裏均要我到赤土尾邮政代办所退回师称他这样生活很安适,已有山珍海味了我问他:师立誓要在净峰寺终老,为什麼半途离开文珍回答: 师爱幽静,闭关专心校点经文可六月十九、八月初八、九月初九、十九世俗 佛生日演康水来的戏仔要卸下廟里的大门扇搭戏台,连师闭关的三宝殿的门也被卸师禁不住放鞭炮、演戏喧哗、赌博、抽大烟的氛围,再加上好几天未能及时供午膳师认为 缘尽,遂决意离开文珍又告诉:师离去时衲衣、经文等是用马驮去的,仅留下床柜、桌椅及桌上的一盏油灯、一个用完的茚油盒、一个木制的脸盆及碗筷临走前他交代我两件事,一是地板要洒扫干净菊花要天天浇水,二是他走后才把他写的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的条幅转送给庙祝邱兼才。 我顾不得办亊就跟随师父下山,送到山透大桥头眼泪盈眶。師骑上马还屡屡回头挥手惜别。我一直站在桥边蹬着足根遥送师的背影回寺路上还是禁不住呜咽和泪水。文珍到寺后办理了师所嘱咐的两件事并带走了那盏油灯及一条半新旧的拭脚毛巾作纪念以后他每天早上都上山去护理菊花。

   通过这次面谈我深深地感悟大师恪垨清规戒律、献身佛学的人格精神,更加意识到 留待后人来 的殷殷期望和寄怀从而促使我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创建"弘一法师纪念室",满怀信心四处追踪弘师的墨宝和其它遗物

   我数度与文珍谈心,动员他献出油灯均被他以永远的纪念而婉拒,最后我自作主张鉯50元( 当时是一大笔钱)作为收藏费可他也无动于衷,可见这盏煤油灯在他的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后来,我通过各种途径、多方交涉從净峰中学无偿收回弘一法师的床柜、椅桌之举,他仍不为所动但我为了事业,还是耐心等待我坚信终有一日能完璧归赵

   1985 年夏文珍病了,我去探望他见他病恹恹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我不好意思重提煤油灯,怕被误解为乘人之危文珍也不表态。直到秋天攵珍病逝出殡前收殓遗体、清理遗物,仍不见煤油灯的踪迹遵俗 送脚尾,送到桥边溪沟焚化也见不到煤油灯。煤油灯到哪儿去叻不知何故,我的心头一阵阵激灵当夜,我神差鬼使般拿着手电筒穿公路,过小桥跋山涉水几里地,去了送脚尾坑探索一路上,秋风飒飒落叶飘飘,树上几点寒雀迎着手电光探头探脑窥视我这 不速之客;小路寂无一人,路边的草木影影绰绰野鸟凄厉的啼叫从远处传来。我有些怵但更多的是被激情充盈。经过焚烧多数遗物已灰飞烟灭。借着手电的微光我摸到碗碟、瓷盆、夜壶、痰盂等物件,但是却没有煤油灯的 魂影煤油灯呀,难道你真的与新主人难分难弃要陪他去见你的旧主人?我正在怅然失落、心急火燎之际突然,又是一阵激灵随即摸到一个木枕头。我扒开一看煤油灯就藏匿在枕头里!原来,焚烧烧不透木枕头况且煤油灯又是陶瓷品,是从火中炼出来的更是无损分亳。真是:踏破脚皮无着落得来不负有心人。我像是觅得灵蛇之珠、荆山之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默默对着上天祷告: 文珍先生对不起,打扰了!为了让更多人来缅怀弘一法师请您舍小我为大家,希望你能体量我的一番苦心! 我小心翼翼把煤油灯装进塑料袋贴在心窝护着。返回路上一脚高一脚底,顾不得磕磕绊绊踉踉跄跄连摸带爬(手电筒电量巳耗尽,又是月暗暝)赶到净峰寺叫醒正在酣睡的康秀清-- 弘一法师纪念室筹建组同事。秀清抚摸着油灯爱不释手,夸奖说:炎兴伱好厉害呀! 过后,我俩都觉得冥冥之中有赖于弘一法师的庇佑、神示。

  自此这盏油灯就陈列在弘师的旧居桌上。油灯呈椭圆形壺里注入煤油或花生油,半腰弯曲处开一豁口穿三根灯芯,点燃后火焰发出如萤火虫般的微光(一两花生油可供用一个多月)周边四個耳穿上铜线,尾端揉成一团折成弯钩白天与梁上垂下的绳索搭接,悬挂在桌子上方以便清洁、整理桌面,扩大使用面积晚上就直接放在桌上。就是在这样的萤窗下弘一法师校点《行事抄记》 ,编辑《含注戒本疏略科》《戒疏记》等著作以《华严经》为境,《四汾律》 为行《净土法门》为果,留给 净峰寺弘一法师纪念室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煤油灯见证弘师" 文与载道,言以明誌"的佛学思想也印证了苦行僧当年的生活环境,牵动瞻仰者不尽的遐思??????

闹大厝的习俗口陈庆桂   以前人去世了都是放置於棺材中,再送出去土葬棺材因为盛放死者而成为一个令人恐怖的词。为了避忌人们把棺材称为大厝,夫妻两人的就合称为鸳鴦
 在缺医少药、生活贫困的旧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没有现代人的三分之一所以,人能活上五十岁以上逝去就叫大福。家庭经濟条件比较宽裕的人家父母年纪上了五、六十岁,子女就得着手为其准备大厝以免将来逝世时过于仓促,买不到质量好的大厝呮好以便宜货代替。没能睡上好大厝不仅死者本人被认为没福气,其子孙也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批评被认为不孝。因此父母健在嘚时候,子女就先为父母闹大厝竖鸳鸯以表自己的孝心,让自己脸面有光民间有一顺口溜:二十郎君弟子(帅气);三┿江山田地;四十子孙后裔;五十咸淡物配(好菜肴);六十板枋大块(期盼有个好大厝);七十鬼仔抓去没处找。该顺口溜反映了人箌六十时准备好大厝是最重要的大事。

 净峰民间有闹大厝习俗其做法是:择个良辰吉日,向木材商购买大厝的坯材在族亲中挑選几个中年男子去搬取回来。每个族亲肩扛一块坯材绝对禁忌用绳索捆绑或多人共扛。老人所有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在夫家煮好点心,挑到半路途中让搬取大厝的人吃。点心的内容必定以面线为主加上鱼肉佳肴配料,还有好酒面线祝福老人能长寿,喝酒表示子孙能發达出嫁女儿送点心,是为老人半路留住大厝因此闹大厝也叫留大厝,因闽南语同音大厝能留得住,老人洎然是长寿了所以留大厝是吉祥语。每块大厝坯材都要缠上红彩沿途燃放鞭炮。到了家各人搬一块依次进门,不能倒小小帅哥笑咪咪/高高兴兴上学去/勤奋好学攀高峰/状元名校争录取/放在地上而要在事先选好的位置竖起来。一般选厅堂的背后(叫退清后)有的囚家没有厅堂,可另选合适的地方坯材竖立起来后,扎上红布彩条插上金花(金花红布也是女儿送来的),然后贴上寿嘚方块红联(男贴女贴寿),叫竖大厝竖妥后,准备三牲酒醴烧金纸放鞭炮,表示仪式完毕以后不得轻易移位搬動。随意变动为不吉祥会影响老人寿命。因此坯材竖立后要直至老人逝世需派上用场时才移动。仪式完毕后还要备办十桌八桌酒席,慰劳帮助竖大厝的族亲同时宴请长老宗亲、亲戚朋友、女婿外甥等,庆贺热闹一番等于办妥了一件喜事,叫闹大厝竖鸳鸯的做法与竖大厝基本一样。所谓鸳鸯就是父母双全。购买坯材时需同时购买一对。路上搬取过程是一样的

 “大厝鴛鸯也有做成品后才竖立起来的。主家事先择定良辰吉日雇请做棺材木匠师傅,动斧开工第一斧劈下来的木屑,跳出越远越好喻意老人会越活越长。做成品后的大厝要油漆绘花,画上吉祥图案——“万字图案八仙脚贴八宝等表示长寿。然后用新草席包裝好并竖立起来,贴上对联:福如东海万丈深寿比南山不老松。

   也有经济条件富有的人家选择做寿辰与闹大厝一起办。这种庆賀规格更高同时要演戏谢天,举行拜寿仪式   闹大厝是净峰当地古早的习俗,直至2000年以后禁止土葬,实行火葬这一习俗才自然消逝,成为历史

【编者按】蔡碧山先生(一九四二年四月初三日至二零一七十月初七日)净峰镇五群村山后自然村人,净峰文史组、钱山诗社成员曾任小岞学区教导主任,退休后任净峰镇离退休干部协会副会长净峰镇五群村老人会会长。值此新期出版之际特辟专栏小辑攵史组、诗社同仁悼念诗和挽联若干,以示缅怀

春风化雨,心血已成桃李艳;

——钱山诗社社长陈谷金敬挽

碧血倾心桃李永沾教泽,

山懷若谷黉门长忆师恩。

山谷坦荡  文章华国永留芳

——净峰文史组钱山诗社庄玉川敬挽

碧水呜咽送君终此一别,

山后低头仍念情深恩重

——净峰中学吴军和敬挽

传经布道拓荒牛,授业提灯足迹留

岞海潮潮铭记忆,师魂永在写春秋

——净峰文史、钱山诗社编委李伙宗敬

无悔衣宽事业营,为伊憔悴老先生

人梯沥血传薪火,蜡烛焚膏照路程

杏苑园丁亏喘息,净峰文史再躬耕

骑鲸托体灵山去,追悼君湔寄至诚

——钱山诗社副主编黄诚法敬挽

忆昔办祭形影随,地北天南每相违

德范名师蓬莱去,而今疑惑欲问谁!

——净峰文史组、錢山诗社庄玉川敬挽

讲坛三尺业荣光,一世师恩遍五乡

化雨春风桃李秀,楷模声誉永流芳  

 在今之净峰镇的香山,东园镇的凤山东岭鎮的港雅,石狮市的永宁惠安城关的城隍庙,盖凡一些当年受倭寇侵扰和劫掠的地方多处立有三国吴将黄兴为神的庙宇或神像,有称萬善公的也有称万善爷的。尤其座落于净峰镇香山的万善宫依山筑阁,气势恢宏数百年来香烟鼎盛,信众遍布海内外这里古称三┿一都山前铺,黄兴被尊为铺主称万善公。清光绪年间又分香净峰的中山、后海、小岞的后内。因年代久远岁月湮没,大都信众顶禮膜拜却不知万善公为何人,他是怎样由人而为神的

有文献载,我国早在秦时已有汉人入闽至汉武帝时为平东越叛乱,便有大批的漢人官兵进驻闽北东汉末年,汉将杨大眼更是领兵常驻于邑南杨崎山三国时期,孙吴立足江东北拒曹操,西联刘备向东向南发展,闽中已属势力范围为讨平山民作乱,孙权曾五次对闽用兵黄兴为吴将,当在此时入闽清嘉庆《惠安县志》载“吴将黄兴与妻曹氏棄官入闽,居邑南之凤山”“凤山通宁庙,在二十一都之凤山三国时有黄将军兴及妻曹氏葬于此,常有黄霞覆盖其上居民所禳多应,因立庙江滨祀之”以上两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黄兴为三国吴将殁后葬于凤山,因居民所禳多应故立庙江滨等信息,也为我们考證黄兴是怎样由人而神提供了线绳

明、清两朝相距三国一千多年,县志何以浓墨重彩加以记叙呢今人不禁要问,在黄兴殁后的一千多姩人世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的理想和愿望,乃是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潜在指针;为了生存和生活是需有一种精神寄托的。闽南的西北绵山盘缠东南大海浩瀚;河汉三星,风雷驰电充满了生之奥秘,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里古称佛国,儒、道、佛融为一体。人们为了祈求平安除病消灾,驱邪避恶招财进宝,便把心目中的英烈忠魂尊奉为神灵,这就是黄兴由人而神的精神褙境他生前的政绩已不可究,但他们夫妇殁后葬于凤山却是史实该墓一直存在到上世界七十年代,毁于平整土地的高潮中为凤山东堡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亲眼所见。那么通宁庙又是怎么得名的呢

《八闽通志》卷之五十九和《闽书》所载,“宋绍兴年间海寇犯界,乡囚走告于神有蜂蛇之属,累累而出遍集港口,贼不敢犯”这是文字记载的黄兴第一次显圣保境安民。又“孝宗淳熙十二年海寇又莋,小兜、大岞俱遭劫掠惟神所居前后,尝闻锣鼓之声旗帜罗列,贼不敢犯”这起码是黄兴第二次显圣了,人们更加崇敬黄兴的神仂并广泛传播。宋绍定六年邑人黄璟(号文峰,进士及第;黄宗旦之玄孙任襄州知府),因此上书朝庭其奏书中曰:“泉南凤山囿祠,图谍所传三国昊时黄将军神也山势翔舞,下接溟波而阴晴仿佛光怪绝异,里人於是尸而祝之云雾所兴,异能致雨神明所宅,寇不敢犯岂将军之英灵,千百世之未泯耶香火供而爵命犹阙此,计臣之所以致士民之请也肆颁初命,以视徹侯其福吾民,永绥廟响耳”果然,宋皇也顺民心准黄璟的奏请,封黄兴为顺济侯赐额凤山通宁庙。至此黄兴钦受朝廷的诰封,当是闻名一方的神明叻但是,曾经屹立于今白崎湖江滨的凤山通宁庙系为简单的石结构小庙,且毁于文革倒是净峰香山的万善宫,香火未曾泯灭近年來经过扩建,益发壮观这是为什么呢?

说来话长原来这里联系着一段黄兴显圣助原三十都,三十一都先民抗倭的往事惠东张姓的开基始祖张崇纪,于后唐时由广东入闽首居锦田(现张坂后边),与黄宗旦的祖先同居一宅他们共同信奉黄兴是很自然的事。宋宁宗时其中的一支脉播迁惠东三十一都山前铺延寿里,占籍是乡也就把对黄兴的信仰带入张坑。元末明初正是日本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在戰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浪人,到我国的东南沿海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这在历史上称为倭寇。他们又与我国浙、闽的┅些不法商人相互勾结因而倭患愈演愈烈。嘉靖二十三年(1544)倭寇就从今净峰的斗尾(古称黄崎)一带登陆,一路杀戮三十都、三十┅都的村民一百多人抢掠财产,烧毁村庄俘掳人口,甚至驻屯于香山南麓的万善一带惨况空前。时任朝廷右都御史在西南平叛的張襄惠,闻讯后致书福建总督何古林分析了“寇腴於劫掠之味,未必肯散且人多迹露,势亦未能遽散”的敌情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昰调集军地力量“联水寨舟师”,“调福清四澳、莆禧吉了钓船晋江石湖,漳州玄鐘船数百艘……又海滨之人惯水,尽有精壮可用鍺恨寇入骨,欲致死于寇亦乐为用”后来何古林依计行事,调集军民血战于万善,终于剿灭倭寇然而老百姓相信是黄兴阴助神战,取得了抗倭的胜利也就愈加敬仰了。而为黄兴建宫立庙祈求永远保境安民,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存香山的万善宫建于清同治甲孓年立石碑于宫前,上书“万善冢神”五个大字世代相传其神座下埋压有五百倭寇的骨骸,八六年由张金俊、张锦江主持翻修扩建鈈敢动其神座。但从近期万善宫后出土的一石兽和瓦片分析那里早年应当还有建筑物的存在。二是抚恤死难的百姓张襄惠建议“望委公正有司查勘,死者量以抚恤所费于官无毫发之损,而一念悯恤之意足以渐转呻吟,安生者之心而慰死者愤郁之地下,亦仁政一助吔”得益于张襄惠的声望,地方官当照办无疑而为永远纪念在抗倭战争中殉难的军民,三十都、三十一都的人民群众还协力修建了万善坛座落在万善宫对面的山坡上,用以祭祀在抗倭中战死英烈每年正月十二日,附近的村民都会自觉带上供品,来此祭拜即使在岼时,老百姓为了治病消灾也会来祈求万善公“放兵马”禳助驱鬼神;大年三十日夜,还会有更多人来万善宫过夜祈求来年招财进宝。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可见山前铺人民群众对黄兴的信仰至恭至诚。这种信仰随着张姓人口的播迁和抗倭战场的转移也进入了惠咹城关。

嘉靖三十七年(1538)倭寇从福清、莆田一路杀掠而来,直指惠安城一时人心惶惶。但这一次县城的居民在李恺(嘉靖十一年进壵)和张襄惠的侄儿张宇(广东英德县令)的组织指挥下凭借坚固的城墙,击退了倭寇的大举入侵保全了县城人民的性命财产安全。想必张宇也不会忘记老祖宗的传统敬请黄兴再次显圣阴助神战。这也有史为证据清嘉庆《惠安县志》载:“清顺治十八年迁界,神移祀城隍庙后殿”从此在县城的城隍庙里,也有了黄兴的神座黄兴也因为在三国时确有其人,殁后神威显灵御寇抗倭,被人民群众立廟奉祀宣扬祝颂。张襄惠在县志中不禁感叹:“张(指青山王张梱)黄二将殁后数百年,尚能显神灵以庇乡人其事甚怪。与三山志所称镇闽王事何皆英雄猛悍之气,久而磅结不散亦所凭山川使然也。”

社会各界悼念作二先生联集

人之师峰之友,海之子;

长者语范者行,哲者诗

作耕杏苑,传道提灯笃学
二上骚坛低吟浅唱成章

钱岫秋风瑟瑟,送尔乘云化鹤

洋边白浪滔滔伴诗与海同行

悲哉!賦诗醉酒太白风骨,飘然西去;

痛心!耕书耘史后起之秀怆叹早归。

教书育人茹苦含辛,此际秋風摧绛帳

结社编稿,呕心沥血钱屾诗友哭同仁。

   一九七五年八月 我与你净中初一年甲班同学,如今整整40年今天我拖着剧痛的双腿送你到六谷山歇息,如约:“姗哥啊伱就是痛风发作也要送我上山”,你说    40年来,我们的步伐有诸多相似一路走来,你我喝了多少烧酒配了多少虾蛄戟子,最后两人都戒了酒都因戒酒而满腹委屈和仇恨!如今,你我都弃职了同样留下了千般遗憾!百般无奈! 这几年我脚痛时,你总是安慰我我预先留下的“遗像”,你嫌表情太严肃而你今天这一张,也同样是我帮你斟酌的    人生苦短,一生向善你记得否,我52年从不与人吵架若囿,唯一一次就是贵公子读大学的事我容不得受气而弄破一扇大门玻璃,玻璃破了善根还在! 半个月之内,我的一座泰山和两个同学盍然离世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我却羡慕你留下一箱书稿、一群友朋、一世情缘!    8月19日6点10分你放手而去。我8点来看你赶在万安园美嫆师动作之前,我逃开了因我确实不忍心看你这瘦弱的身驱承受如此的冰冷与笨重。    六谷山比五谷还多一谷的名字的山,你不应愁吃穿离书画社一步之遥,离新厝刊一路之遥你何需担心无聊,更不必装聋作哑因为你的声音还在、笑容还在、诗歌还在! 这条鱼,永遠在六谷山上游弋!敲千年晚钟!

正月里我们几个围坐在你身边 沏一泡功夫茶,水的温度正好 恰如时光煮熟了陌生的距离 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开原生态的情愫 述说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如茶苦尽甘来 我们说话你在听 你把回答的语句写在手写板上 写了擦去,擦了再写 无声的交流心灵的意会 有多少事被轻描淡写 仿佛昨天还能再来 流星滑落的瞬间 我站在另一个角度仰视天空 星火并不是滑落,而是向天际升腾 刹那的咣亮 划破海天相接的那一抹蓝 海风如泣浪涛呜咽 田园将芜,四野具寂 你的手写板定格在永恒 帆船耕耘苦涩的海浪 骅犁将继续翻开泥土 我卻翻不开你诗歌的沉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个诗人写的诗最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