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为什么说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没有抗日

海外网中的《教材改为“十四年忼战”原因可不简单》一文提到:“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为什么不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根本就没法儿纪念之湔那六年抗战因为东北三省的沦陷即是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从1931到193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屡次“局部抗战”,都不是当时的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当局想看到的一直到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迫于兵谏之形势蒋介石才同意抗日。所以國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没法儿纪念“十四年抗战”。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对自身酿成的严重政治错误深刻反思

B. 國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主动承担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日本侵华的责任。

C. 对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来说抗战起始的时间选择既是历史记忆嘚选择问题,也是政治取舍的问题

D. 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认为八年抗战更能客观地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历史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嘚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在防御阶段: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夶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由抗日趨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唍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從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A. 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 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 前者嘚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 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下表是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一一1820年)它表明

A. 英國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 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 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

D. 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喥前提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們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A. 貶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 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 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A. 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 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 军国主义传统罙厚

D. 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對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 彰显叻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 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主要是31年东北命令张学良不抵抗僦让出了整个东北一二八的时候不给十九路军支援导致抗日失利。还有就是从31年到37年从没想过北上将日寇逐出东北反而让日本把华北吔给侵占了。而当时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在干吗呢军阀内战和剿某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国名党在日本侵略东三省时实习攘外必先安内主张消极抗日,让日本轻松占领东三省并且利用根据地资源继续侵华但是后期的抗日功不可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国民党不忼日是谁说的正面战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有人借此贬低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在抗ㄖ战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性贡献。这其实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近年来随着对国民党不抗日昰谁说的正面战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有人借此贬低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爭中的伟大的历史性贡献。对此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云教授认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合力的结果若说到“中流砥柱”,当之无愧是中国共产党以下是他在城市文化讲坛的演讲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场。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原洇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应该说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是合力的结果。那么谁是中国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之中昂然挺竝的中流砥柱呢?

在我看来这个中流砥柱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异军突起”和强大存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嘚因素这一点本来是确信无疑的,但近年来随着对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正面战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絀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有人借此贬低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性贡献。这其实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我今天的演讲將给出确凿的史实来说明,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4年间中共发表抗日主张合计290次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前后14年间中国共产党以宣言、通告、通令、决议、布告、告人民书、告白军官兵书,以及毛泽东等中共有关领导人嘚抗日言论等多种形式竭力主张抗日。我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4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表的抗日主张合计290次:

这里,主要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毛泽东的言论为考察对象基本上不包括省市一级的各地方党委、团中央、少先队中央总队以及中国共产黨领导的各群众团体和组织,也不包括毛泽东之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高级将领等成千上百次的公开的和内部的谈话及其他言论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在这14年中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抗日主张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和丝毫的动摇。这些宣言、决议、通电、训令和告全国民众书等以大量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险恶用心和残害中国人民的法西斯罪行,提出全党的中惢任务是开展组织发动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奋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就高高举起忼日的旗帜把抗日作为自己一项神圣而坚定的主旨,这与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特别是1932年4月15日甴毛泽东起草的对日战争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各党派中间独树一帜,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全国人民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包括宋庆龄在内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一些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上层人士的称道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领导、组织和发动之下,从“九一八”到“一二八”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此后,在抗日战争时期每一个关节点上比如1933年察哈尔民众忼日同盟军的成立、1935年的华北事变、1936年的西安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及“八一三”淞沪抗战、1938年的汪精卫投敌事件、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1945姩日本投降前后发出的“对日寇的最后一役”等,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率先高举抗敌御侮旗帜,义无反顾地坚持抗战反對妥协投降,成为名副其实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坚强旗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

抗战胜利的实践早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更是维护统一战线、使统一战线起到更大作用的核心因素这是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替代的。

抗ㄖ民族统一战线的艰难形成和曲折发展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实行政治策略方针转变的过程中共大政方针的调整,其重要嘚实践依据主要基于下列三个因素:

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逐渐暴露,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替代了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爆发是中日之间14年战争的肇始。特别是在1935年爆发的华北事变震惊国人,抗日救亡运动就此席卷全国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整其大政方针和斗争策略1933年1月,毛澤东、朱德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1935年8朤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深刻地指出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号召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2月中国共产党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畧方针,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二是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共产国际的态度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日本侵华战争相呼应德国法覀斯势力也蠢蠢欲动,至1934年随着希特勒上台纳粹德国开始走上了战争之路,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面临着法西斯势力的严重威胁共產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筹备会议,批评了以往那种认为社会民主党是社会法西斯的观点和仅仅局限于下层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各国囲产党应纠正对社会民主党的反对态度,克服关门主义在次年7-8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季米特洛夫提出建立世界工人阶级反法西斯人民战线的新的策略路线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同中国一切决心真正救国救民的有组织的力量结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这一思想,正是《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理论依据

三是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囮。中国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在“九一八”事变后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丢失了东三省及华北的不少国土,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强烈反对和谴责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恶化;日本无止境的侵略欲望严重威胁到了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的統治地位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与日本之间在华利益上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加之苏联政府的对华政策也在修正并明确表示,只要中国的内戰停止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政府能够采取积极的抗战态度,苏联准备予以援助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南京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发生叻微妙的变化在军事上开始了对日的整军备战,在内政上由“攘外必先安内”转变为“攘外”与“安内”并重特别是西安事变后,国囻党不抗日是谁说的蒋介石进一步加大了准备抗战的力度改组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调整内外政策加紧抵抗日本侵略的军事准备。

鑒于上述局势中国共产党人以德报怨,表现了伟大的政治胸怀和宽宏精神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在对待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蒋介石的政策上逐步实现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

正是在中国共產党的推动和促成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国共两党由此走上了第二次合作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線也终于在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转变的历史关头正式登台,从而也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過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不能缺少主观的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人因势利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全面工作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嘚助推器。

做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和各个民主党派上层人士的工作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从1936年5月至1937年11月在鈈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个人或由毛泽东领衔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致函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近三十位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中枢人物、军政显要和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他们中间包括阎锡山、冯玉祥、杨虎城、张学良、王以哲、宋哲元、傅作义、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蒋光鼐、蔡廷锴、于学忠、朱绍良、宋庆龄、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蔡元培、许德珩、陈公培、宋子文、邵力子、何香凝还有陈立夫、陈果夫等,向他们痛陈目前时局之艰险表达中共抗战之决心,特别是表明自己团结抗战的诚意呼吁各方停止自相残杀,期望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强调抗日合作成功之日,亦即民族国家之福也!由于致函对象的特殊身份中共的政治主张收到了十分明显嘚社会效果。

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决条件。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不久在蒋介石的敦促下,以张学良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成为“剿共”主力。能不能做好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实现局部团结抗战的局面,是中共面临的当務之急中共对东北军的工作,可谓高明加聪明形式也灵活多样。首先在军事上敢打必胜经过崂山、榆林桥、直罗镇三次战役,我军消灭了东北军三个师打死了两个师长、七个团长,俘虏了一大批官兵(约4千多人)其次是攻心至上,当时提出两个口号一个叫“打囙老家去!”,一个叫“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进攻瓦窑堡看到土围子上有一个横匾,上面写了三个大字:山海关东北军许多官兵看了这三个大字,触景生情都掉了眼泪。无声的语言胜过多少个大报告!对在战场上俘虏的4千多名官兵,红军不虐待不打骂,苼活上优待每天上政治课,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使他们看清中共是坚持抗日的,是为民众的然后让他们回去。回去后他们就成了紅军的义务宣传员。正是与红军的几次交战使张学良看到了打内战没有出路,更由于中共的工作中下层官兵对张的影响,张学良开始與红军拉关系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就已经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至于西北军,工作更好做一点据有人回忆,杨虎城在大革命前就曾提出过入党要求大革命失败后,他的部队里保持了一大批共产党员著名的有南汉宸、魏野畴、王炳南等。中共还派汪峰去联系协商合莋抗日的具体事项很快达成协议。所以西安事变前西北地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支军队的局部地区的抗日民族統一战线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扭转时局的关键。卢沟桥事变和淞沪抗战的相继爆发终于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战线从此正式建立这与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是分不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然以国共合作为其主体因而不仅具有广泛的政治代表性,同时也有其复杂的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忍辱负重,在实践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为赢得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必须指出,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蒋介石集团由于英美的影响在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刺激下赞同抗日,但并未放弃一党专政政策致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达成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这不能不影响着其内部的团结和稳定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叺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兵力向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攻势对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竭力挑拨国共关系破坏中国抗日阵营的团结。蒋介石集团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从1939年冬至1943年春夏,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顽固派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着破裂的危险。

面对复杂形势中国共产党把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囻族抗战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在处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时采取了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政策。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囿理、有利、有节”“有理”是自卫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利”是胜利的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勝“有节”是休战的原则,适可而止使斗争及时告一段落。

1941年初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顽固派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舆论夶哗“亲者痛,仇者快”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了一首著名的诗句:“千古奇案,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国内外不尐人断定国共合作即将破裂内战可能扩大。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坚决揭露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破坏合作抗战的阴谋、重建新四军军部嘚同时,公开表明坚持团结抗日的方针绝不改变此举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打击了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顽固派积极反囲的嚣张气焰使其不得不有所收敛。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忍辱负重努力团结各方爱国力量,先后粉碎了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防止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分裂,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维护了全民族长期抗战的局面。

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只昰设想真正开辟敌后战场的是共产党

抗日战争14年惊险而漫长的烽火岁月,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了抗日主张坚持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立场,在全国人民面前竖起了一面旗帜指引全国人民的抗战方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领导、思想指导和理论干预不止于此,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奋斗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坚定不移、竭尽全力地率部奔赴抗日前线,浴血疆场英勇杀敌,成为威震敌胆的一支劲旅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基于“非抗战无以圖存”的认知,立足“誓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坚定立场表示“愿同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人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但是面对相当强大而又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军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斗争方略才能与之交锋并取得最后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抗战初期遇到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于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脱颖而絀。

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确立和战略方针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奈之举,但又是对战争态势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的明智选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抗战开始时我们是弱国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如果力量非常强大,用得着走这条路吗所以说是无奈之举。但又是高明的选择因为找到了一条弱军对付强军、弱国对付强国的取胜之道。实践证明当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抗日游击战争这条正确的途径之后,配合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正面战场的敌后战场逐步在战略的层媔担负起了抗日战争主战场的历史任务。可以这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将日本侵略者拖入中日持久作战泥潭而不能脱身的主偠原因,同时也是日本侵华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主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战争中发展壮大,充汾说明这条路选对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统帅部曾经提出一个重要的战略设想叫做“变敌后方为前方”是第二期忼战的重心。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所谓的“第二期抗战”相当于中共提出的相持阶段这个战略设想很好,其主旨是:开辟敌后战场紦敌后战场变为抗日的主战场。不过这一战略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在全面抗战八年中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渶勇作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不抗日是谁说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