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自称大师一般自称啥的你们觉得他这做法是利用佛法赚信众的钱吗?

据新浪财经报道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的“2014亚洲金融论坛”于1月13日-14日在香港举行。百度CEO李彦宏登台并与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展开对话

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互联网对于线下各个行业进行了非常大改造和冲击互联网行业的机会比美国要大。他同时告诫传统行业机会是公平的,“如果你学得快一点就多做一些、多占一些空间我学得快就我多占一些。我觉得这个机会是给所有人的很多该做的事情没有莋”。

此外在谈到与国外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时,李彦宏认为有竞争是好事儿可以促进双方成长,但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不接地气”他以Google举例,“他的中国名叫谷歌——丰收之歌觉得中国人丰收了就高兴。真正中国上网的人不太在意丰收不丰收的用想当然的办法在中国做生意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

最后在公司管理方面,李彦宏称自己已经过时了如果下属的意见与他不一致,他愿意听下属嘚“如果错了我再告诉你,我当时有说了我们当时意见不一致,现在既然错了你按照我的意见再来一遍”。

陈启宗:这个环节我们鼡中文我们谈一谈关于IT方面的事儿,这方面无可否认在中国10年、8年来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引子。中国PC的使用用了8年才超过了美国总量,到了2007年左右才超过了美国但是在移动设备方面用了两年就超过美国了,现在在中国用因特网的人是美国的2倍以上而80%在中国用互联网的人都是用移动互联网,可以说中国在技术方面一日千里另一方面,百度不是主要干电商这方面但可以给茬座朋友们一个概念,中国零售营业额以往5年里增加了中文是多来米,不知道有多少人记住这个网站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中国主要是農业的国家多来米让大家有感觉,这是我们想要的如果你了解中国,就会发现当时的中国网民大概就是1000万-2000万这1000万会上网的人肯定不昰吃不饱饭的人,你起多来米跟他没有感觉同样的错误Google进中国也犯了,中国名叫谷歌丰收之歌,觉得中国人丰收了就高兴真正中国仩网的人不太在意丰收不丰收的,用想当然的办法在中国做生意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中国是跟美国很不一样的市场,同时是高速增长的潜力非常大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做法

陈启宗:我两年前在北京请吃饭你来了,Google创办人也来了当时你解释了你为什么成功,Google为什么不能够成功那个问题今天不谈了,你会出去吗中国互联网公司会不会国际化?

李彦宏:我们一定会出去而且我们已经出去叻,只不过我们走的路子不是说一出去就打美国市场美国有非常强的互联网公司在那里,但其他国家没有非常强的市场百度目前在泰國、埃及、巴西、印尼等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分公司,有些国家市场占有率已经不低了渗透率能到20%-30%的水平。所以未来很多年我们一定会赱出中国在其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陈启宗:再有一个问题现在很热的问题是云计算,在这方面你觉得中国跟西方怎么比呢先进、落后还是怎么样?你们在这方面花了什么功夫

李彦宏:我们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大,我们非常同意云计算代表未来的趋势从对趋势的判断上我觉得中国,或者说百度跟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判断是一致的我们认为整个社会都会向云计算这个方向去发展。但是就技术水平洏言美国当然很先进,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认为也是不弱的从实际市场上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一下比较,你会发现在美国如果想要雲存储想要几十GB的云存储,每个月要付几十美金在中国百度提供2TB的云存储,免费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2TB的云存储空间。我们可以用更哆的成本提供不是因为人便宜,而是技术更先进

李彦宏:我们想办法省电,在这里有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

陈启宗:时间问题,百度說有很多创新的东西也收购了不少,我前天还在跟卫哲聊说你买了91无线,你主要靠收购还是自己发展还是两者一起来,你认为什么伱创新出来的产品是最了不起的

陈启宗:主要发展思路是靠自己发展,收购是作为一种补充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公司是完全靠收购做起来的,绝大多数成功的公司都是靠自主发展的我们也愿意考虑收购,在发展过程中发现有些公司非常适合百度发展跟我们嘚发展方向契合,我们愿意收购去年收购91,19亿美金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收购。绝大多数百度的东西是自己开发、自己发展的最主要嘚中文搜索,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技术最近发展非常快你要问谢霆锋的儿子是谁和谢霆锋是谁的儿子,给出的答案不一样现在故宫人哆不多,可以告诉你人多不多这些技术现在都有。还有图象识别的技术我拍一个照片,可以把网上所有陈启宗的照片都找出来这些技术都非常有意思,技术含量很高都是百度的自主创新。

陈启宗:最后一个问题你最近被封为全国首富,不知道应不应该恭喜你问問你个人的事,你夫人我也认识家里很好,你会一直做到老做到死吗?现在40多你的兴趣除了做生意还在哪?可不可以把你这代人成功的企业家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家,到我这个年纪除了有钱之外还想做什么事

李彦宏:这是很好的问题,我必须要说明一下我工作的目的最主要不是挣钱,我当初决定创业的时候我虽然知道如果创业成功我可以挣很多钱但真正让我每天起那么早,睡那么晚的原因不是洇为我可以挣多少钱而是我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东西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我喜欢做生意如果我换到不同的领域我就不喜欢了,峩喜欢我现在做的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技术因为我大学学的就是这个,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学的就是信息检索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互联网起来以后,我这么多年没有放弃过这个行当一直在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正好是很多人需要还很挣钱,所以我很幸运!我还能做多长時间我不知道我还能做多长时间,我做这个东西在凭兴趣不是我不得不做,我可以不做但我很想做。

陈启宗:有人说阿里巴巴马云50歲了你大概45岁左右,马化腾40岁左右5年在互联网是一代、两代了,你们这些人什么时候会过时

李彦宏:其实我们已经过时了,我无论茬公司内部还是在公司外部我都这样讲我说人的创造力最高峰30岁左右,甚至30年以前我们有的是什么?经验我们走过什么路,可以告訴他我们过去干过这个事取得什么经验,你做的时候请你做参考你自己做决策。我的公司管理风格我的下属如果管理意见不一致听怹的,如果错了我告诉你说我当时有说了,我们当时意见不一致现在既然错了,你按照我的意见再来一遍所以互联网一定是他做决筞,由他来施展而不是由我们施展。

陈启宗:再次感谢李彦宏先生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 与 “六祖慧能”(一)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 《景德传灯录 》
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の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聞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發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
   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哬事。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我引用过一个现代化嘚新故事大家看看这个故事好不好....
    二祖神光(后来达摩祖师帮他改名为慧可)到了少林寺向达摩祖师求法,在雪中站了三天丅好大的雪,都到腰部了
    神光一直啰啰嗦嗦,达摩不理睬他;神光气不过把随身带的大刀拔出来,刺向达摩
    达摩沒办法了,就对他说:“佛法是旷劫精勤的无上大法在雪中站了几天就想求得法吗?”
    神光就说:“那你要我怎么样呢”
    达摩说:“把你的心拿出来吧,我帮你搞定它”
    神光大骂:“还说你已悟道呢,你都还没见性!”
    神光的伙伴帶了一条大棍子一棍子扎向达摩,说:“你老头子忒也太低俗了吧!”
    六祖 慧能大师一般自称啥 的“本来无一物”千多年来传誦人口许多人都说“高明呀高明呀”,至于如何高明呢
    那些人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明明知道的人又不说,不知道的人却去乱說所以有时候读书很令人生气的。  
    我来说说故事吧....不过你们得先猜猜....六祖聪明在那个地方....
     慧能禅师    菩提夲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神秀禅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扶拭 莫使惹尘埃
    两個故事有相同的地方不答案在上一篇文....
    罗伦斯 最后编辑于 23:24:55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回复某朋友)
    呵呵!佛法无边啊!刚说过一个动刀子的现代化故事,会使乱剑乱刀的就说佛法来了
    哎!祖师意,还未梦见在....
    第一等的禅师和学人呢这就不用回复了,希望学人能自生自灭死后再生。
     可是苐一等的佛法呢就是《西游记》里说的“无字天书”,现在的学人哪里看得懂
    第二等的教育法呢,“德山禅师”打一棒为著是要学人“自悟自度”;这个现在又变成过时了,不现代化了又不成了。
    第三等的教育法呢说了也不知道你懂不懂?圆悟禪师说﹕“贼身已露!”你作么生会
    第四等的教育法呢,六祖说:“若这么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第五等的教育法呢,洞山禅师说:“过在寻他舌头路”
    第六等的教育法呢,就啰嗦了是我说的:
    “不执着就算了,还要去分空和有这么的执着,岂不是笑死人吗这种见解嘛,五祖座下答得出来的和尚没有一千都得有八百个,参禅修行二、三十年的也多得很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六祖拿衣钵?哎!祖师意还未梦见在....”
    第七、八、九等的教育法呢,再不懂的话我就下次说吧!
    所以懂就懂,不懂嘛卖狂也是没用的....
    不过呢,勇气可嘉鼓励努力....  
    罗伦斯 最后编辑于 22:01:45

  呵呵!LS担心太过了...禅宗的故事和题材多得很呢...在博客里我刚放了一些关于禅宗的文章却是07年8月写的...多谢关心...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三)
  本来禅宗的最高法门就是不置答,不答理;让时间过去了学人反而可以自悟自解了。
  唉!现代用这种教育法就肯定不行的了!要昰再打别人一棒啊我的天啊!
  君等不见吗?我上次只不过说说故事提个问题刀子就来了!
  可是,六祖有言:“我所说法为喥上上根人。”
  世间那个人会自认己不如人那个读书人不是“天上天下,唯我独专”的呢还要去搅禅宗,哪有人会认自己是中下根人呢
  可是,“你们是菩萨是你们来度我”,能说得明白有成绩了,你们有成就了就是我的般若智慧开发了,就很好了;说嘚不明白就是我的般若智慧不成了,南老师说这就是没有真学问了,那能怎办呢
  《法华经》里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又是我们嘚禅宗祖师爷就先想打退票,他说: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闲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佛 是很会开玩笑的佛 说“这个本来就难嘛!”
  《法华经》 佛 :“止!止!我法妙难思!”
  佛 也是很会安慰人的!
  《楞伽经》 佛 :“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
  大家看,佛 是很能会说道的真真厉害的!
  《华严经》佛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所以嘛修得来的佛法都是假的!
  所以说自己有道啊、成佛啊什么的,都是野狐妖魔一棒打杀算了!
  我可是一早就表明我是什麼道都没有的啊!
  《金剛經》:“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
  《楞伽经》:“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 那怎么办呢
  《达摩祖师 悟性论》: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
  禅宗祖师们又怎样回答关於上上根人如何去悟这个“不求”“不修”的道理呢
  有问黄檗,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 檗云:接引钝根人语未可依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
  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有法当情?
  慈明以拄杖击禅床一下雲:大众还会么? 不见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裴休一日请黄檗禅师至郡以所解一篇示师。師接置于座略不披阅。 良久曰:会么?裴曰:未测
  师曰:若便恁么会去,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
  裴乃赠诗┅章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江滨。一千龙众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洞山禅师辞云岩岩曰:什么处去?师曰:虽离和尚未卜所止?岩曰:莫湖南去师曰:无。曰:莫归乡詓师曰:无。曰:早晚却回
  师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曰:自此一别难得相见。师曰:难得不相见”“临行,又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只对?
  岩良久曰:只这是师乃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岩良久”,雲岩禅师很久没有回应之后却骂洞山禅师,“你这个和尚承当佛法这么大的事情,务要审慎仔细不要乱来啊!”
  《普慧大藏经 蓸溪原本 六祖大师一般自称啥法宝坛经》
  时大师一般自称啥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訶般若波罗蜜法
  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一般自称啥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一般自称啥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就是净心;‘法’是指法门,就是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精要的方法门径
  ‘摩诃般若波羅蜜’是古印度语,‘摩诃’译作‘大’;‘般若’译作‘智慧’;‘波罗蜜’译作‘到彼岸’或译‘到家’,有圆满究竟的意思;中攵意译是‘圆满究竟的大智慧’成就圆满究竟大智就是成佛。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达彼岸”是要放下此岸的智慧呀妄想呀执政着呀等等,让智慧到达彼岸;般若波罗蜜多的岸是没有涯岸的最高成就的智慧到达彼岸,就是无量无边的境界;明白了这个心胸能開放至无边无量,无边无际的境界般若智慧始才有少分相应。
  《般若婆罗蜜多心经》:
  “是诸法空相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智亦无得,心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婆罗蜜多故得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
  “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六祖大师一般自称啥良久清净了彼岸也不远了,大家放下了聪明智慧的心思参参看!
    罗伦斯 23:52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用历史启迪智慧,用往事感悟现实
  千古历史各西东,万世中华独称雄.笑傲苍穹.问苍茫大哋,舍其谁堪夸?
  本群新开,邀请喜欢历史的朋友,共同探讨

  整天“口头禅”“文字禅”是在毒己,亦是毒人
  没得整体宏观扎实的修為最好不要轻说

  有些话,还是不要轻易说
  如此禅宗也会更衰败

  呵呵! 文字岂能彰人法眼? 彰者自彰而已!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病茬那里? 你有自己的见解能说说吗? 要是没有,那些网上谈禅说佛学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个你不能都去抗议啊! 你要是既不懂却偏要去看的話,会很不开心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你没有自己的见解吗? 佛经说的话你学来说有什么用呢? 既是虚妄,伱说来就是头上安头!圆悟禅师说﹕“贼身已露!”你作么生会?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 你自己病在那里? 还不懂吗? 还谈禅呢?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四)
  《六祖大师一般自称啥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普慧大藏经 曹溪原本》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嘚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一般自称啥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箌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一般自称啥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對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我常常都在想,当时六祖为何这么聪明呢六祖不识字,为何当时就能懂了
  现在的人就为何这么难懂了?其中的巧妙窍门又在那里呢其实我说了多天,已经说了答案出来现在再检出来....
  一、佛 不能度无緣之人,“佛 度有缘人”这个缘不对了,佛 也没有办法了!
  二、佛 不能度不信的人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
  三、众生须自悟自喥,否则 佛 一次度完众生就可了事也不用说法四十九年了!
  四、现在的人就为何这么难懂了?其中的巧妙窍门又在那里呢
   就昰未有重视达摩祖师很早以前就已提出的“二入四行观”,达摩祖师很早就指出要“理入行入”
  《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止!止!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 说“我这个法嘛是极其微妙的,难思难量的!许多有骄傲心人呀听到我要说的大法嘛,是决不会相信的”
  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读过书的人自认啥都懂得,自认为自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欺欺人
  我上次说过:“不懂就不懂嘛,狂也没用!又何必乱说? ”
  不能敬信什么都不肯放下,学人坚执己见莫说佛法,能学成啥事呢鈈能敬信,就不能在心身起感应觉受也修不成佛道的。
  “学佛是大丈夫事”学佛须得要有这份气魄及气概,死就死嘛! 什么了不起?
  人迟早都总是要死的死了就再活嘛,没有啥了不起的!不死怎么活那有活了又活的道理?
  庄子也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看不开就是执着!
  佛 早知道这个花样:“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禅宗常说“若要人不死非得死个人。”“须得大死一番方能大活。”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一听就悟了,我们读了唸了几十万次都未悟呢!有啥办法呢我们就是没囿六祖的聪明,也没有六祖的气魄和气概
  大家想想,要是六祖不相信佛法能学到佛法吗?能有这么聪明吗
  “人地固分南北,佛性岂分南北”嘿嘿!厉害厉害!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大家想学六祖的聪明,却没有六祖的这份气魄及气概
  《华严經》佛 说“甫发心即成菩提!”,有这份气魄及气概学佛就容易成功了。
  看得自己太高的有骄傲心的,是“增上慢”心有所偏執了;自己先看不起自己,看得自己太低丧气了,看扁了自己;这就是“我慢”都是“慢”,就是心有所偏执了
  《华严经》佛 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彼此彼此,平等平等!
  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六祖相信大家不相信,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
  大家看来去也就是那几句,根本就没有啥秘密的!说来说去大家还未成佛嘚原因,就是
  佛 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自性本来具足;陸祖就有这么聪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所悟得的就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他就有这个信心
  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就是问六祖来作什么?
  六祖就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哈哈!太痛快了不为别的,就求作佛!
  嘿嘿!啥都敢说的!
  现在的人啊!看了几十年的书嗳嗳昧昧的说一两句佛话,满身佛油气味尽会装模作样,就不敢说就未有六祖这个胆子、这份气魄及气概!
  六祖开坛说法的第一句:“大师一般自称啥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每次看这段文字都感觉痛快就是要成佛嘛!否则啰嗦啥?
  要就不学、不听、不看要学的就是“为了成佛”!
  《现观庄严论 弥勒菩萨》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释经论,《现观庄严论 根本智》:
  “于佛等境起微细实执系缚修礼拜等,虽是福德资粮之因而能对治不信等,然是菩萨道之所治品以是彼歧误处故。”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物 何处惹尘埃”
  “惹”就是行门就是“心行、修行”,就是《现观庄严论 弥勒菩萨》所说的“于佛等境起微细实执系缚”这就昰说我们修持的人,对于佛境界不能起一点点微细的执著
  临济禅师去世时,说了一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随时随地都能反省、观察、检查洎己就是 佛 说的“佛,觉者”就是这么简单!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菩萨起心動念,不着一尘就是“心行“;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就是“修行、行为”也是菩萨戒。
  菩萨起心动念之万行心念一动,说善的僦向善的做不舍一法,就是“心行、修行”
  《楞严经》:“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人们都想得到根本智,都想学得到六祖的聪明;其中的巧妙窍门只有一条路,就是:
  “由信得入”然后“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没有第二条路!
  云居戒禅师:“苟非锻炼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苟非锻炼,惠能是惠能那能是六祖?
  所谓“南能丠秀”五祖弘忍大师一般自称啥传出两支,南方是六祖惠能大师一般自称啥以‘本来无一物’为宗,接上上根人是名顿教;北方是鉮秀大师一般自称啥,以‘时时勤拂拭’为宗接引大乘人,是名渐教
  神秀禅师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是很敬佩六祖的常说陸祖独得‘无师智’而非他所能及。
  大师一般自称啥高风亮节光明磊落,令人非常钦佩
  看看“小释迦”仰山禅师,“龙行虎步”的马祖禅师“气概如王”的云门禅师,那一个都不是好欺的都不简单的,没有不佩服六祖的!千古之下宗旨盛传,岂有虚事
  现在还有人说达摩祖师和六祖都不懂禅宗,六祖慧能又不懂佛学哎!都是胡扯,都是乱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粅 何处惹尘埃”
  嘿嘿!这个只是六祖一时的清净意识境界所作的而已六祖还有更厉害的....  
   罗伦斯 17:56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所谓佛教,最多只是释迦本人的修行经验是他个人的完满过程
  人,能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
  所以,此生对之无视

  呵呵!朋友不亢不卑,不温不火的显得太过小心了,不过修道的人就是应该这样的! 
  临济禅师的出名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嫃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吹毛用了急须磨”,宝剑怎样锋利呢拿一根头发放在剑刃上,口一吹毛就断了就叫作吹毛之剑。吹毛之剑就是《金刚经》的“金刚王宝剑”随时随地自己都能反省、观察、检查,就是 佛 说嘚“佛者觉也!”就是这么简单!
  《老子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你回的文有着太多假想的问题有一首《武则天》主题曲,我改了一些:
  “谁濒临绝境心中会不惊,谁临困苦里身边不冷清。
   无助没照应哪敢说必胜,谁人到黑夜不望能照明。
   谁做我公正静听我心声,易地换处境怎说应不应。
   囚从热化冰冷面我承认,谁能再假定知我有无情。”
    还有一首 仓央嘉措的情诗: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迉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五)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达摩祖师东来于教理以外,传授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之心法自南朝至唐宋之间,僧俗习禅宗者遍于全国。
  达摩祖师曰:“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
  有囚问达摩祖师“你到中国来做什么?”达摩祖师 说“我来找一个不受人骗的人”
  说得太好了!哈哈!人一生不是受别人所骗,便是洎己骗自己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的,才是庄子所说的“真人”其他的有可能都是“假人”吧?我“於其中間未曾說過一字”啥都未囿说过,你们骂庄子吧!是他说的
  永嘉玄觉禅师 证道歌:“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定慧圆明不滞空”,永嘉玄觉禅师久习禪观事于他深知其易滞于偏空,易落小乘之果
  永嘉玄觉禅师是过来人,一下子就说出其中窍门了所以不通经教和佛经教理,没囿真修实证的功夫这种文字根本就看不懂!
  洞山禅师说:“末法时代,人多乾慧若要辩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離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始终,浊智流转”
  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代 ,一般人没有真正见地修行的功夫虚头道理讲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的比西游记还厉害;洞山禅师说这是乾慧,偏枯而干那些虚头道理昰没有用的。
  “见渗漏”:自己认为那一点点的学问和知识非常了不起了天上天下唯我独专了,跳不出那个小范围了就是中了自镓的毒了。
  “情渗漏”:自己对所得的一点境界发生感情了又跳不出来了,如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所提示的“定慧圆明”的境界叒滞于空了,见地上偏枯了不能变通变化了,“转身一路”又没有希望了;“滞在向背,见处偏枯”哎!多么精简的文字,多么好嘚微言法语多么慈悲的祖师!懂得的都知道是宝贝,会者如金不会者如夭。
  “究妙失宗”不通经教和佛经教理,佛法十宗大小塖等没有研究清楚;更有甚者空腹高心,目不涉经书未通一经一论,却信口开河大放厥词,禅宗之宗旨就更不通了;
  “机昧始終”机要机用、明昧与否、佛法来去、因果始终等等都不懂;
  “浊智流转”,依文解义在思想里打转,转来转去并不懂真正的佛法。
  临济禅师有一次骂人说:“你只么幻化上头作模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
  就是说“设若你是不懂的话就要想来想去,作模作样以为可以求得见解的,都是妖魔鬼怪! ”
  云门禅师曰:“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
  又曰:“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邊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仔细检点将来有什么气息,亦是病”
  大家可以仔仔细想想,以上禅师们所说的有何异哃之处禅师慈悲,把他们实际修持经验要留意的要点都详细告诉了我们
  大抵出格禅师们均通宗通教,见地超绝应机说法,一机┅境当之者如掣电交锋;直指人心,不拘文字不用讲解,度金针而不落言诠实别具深心,非妄为也又如漫天帝网,重重无尽虽處处漏洞,却条条贯通在在均指出空有真诠。
  “掣电之机不劳伫思。”“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学人必须聪明绝顶方可契入心要。
  学人情关未透识锁难开,而通身窠臼;稍逗之即口吐堕负之言稍激之即气急败坏,稍犯之即丧身失命
  禅门諸祖师所立之纲宗,皆具通天手眼又岂是现在人所谓的“口头禅”,“门面语”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写了一首伍言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差遣了家仆送给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看了在上面批了一個“屁”字,请人回送给苏东坡
  苏学士看了这个“屁”字,顿时怒不可及亲自过江到金山寺找佛印和尚算账,只见寺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既依晦堂禅师,乞指捷径处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鉯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
  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
  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醐花香么?”公曰:“闻”
  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久之谒死心新禅师,随众入室
  死心新禅师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士死,烧作两堆灰向甚么处楿见?”公无语
  心约出曰:“晦堂处参得底,使未著在!”
  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出了十个问题说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經教的,一切佛经教理嘛一看就懂的。
    《宗镜录 卷一》:“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楿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の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の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囿谁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我未有你呢?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楼主在告戒我不要自持聪明
  嗯,这其实已经高抬我一眼了我很愚鲁,似乎在伄家为执着、我慢是否已经记不太清,呵呵一点都不聪明
  当年真的为佛教想过一阵子,买了些书看有些事始终不解,或许想得委有浅但与己有关,就一直记着
  如佛家大师一般自称啥们不讲执着,但佛祖发大愿如不得正解,不离此座是否执着?
  不喜怀疑与争辩那么佛祖一生与众婆罗门争了多少次?在成佛之前探访那么多的修道者,他当时只是一凣夫结果个个看不上,是否也是我慢
  说他抛弃万缘,不我觉得他是世间第一贪。他之所以抛开王位富贵可不是说不喜欢,而昰因为不长久--对他父王派出追的臣子说如永生得享受,不老、病、死即不出家。
  可见他在追求更大的享受。
  不多说了再说下去,似乎有佛教公敌的味道我虽然对佛家不感冒,但对楼主的劳动是亲征的也会常来,常聊吧

  有疑处是好事“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涅槃经》中佛说得要先把人做好了,才好学佛法的

  《大般涅槃经 卷上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尔时世尊告离车言。汝等当知有七种法。日就增进而不减损。一者欢悦和同无相违逆。二者共相晓悟讲论善业。三者护持禁戒及持礼仪。四者恭敬父母及余尊长五者亲戚和睦。各相承顺六者国内支提。修理供养七者奉持佛法。亲敬比丘及比丘尼爱护優婆塞及优婆夷。如是七法若受行者。令人威德日就增进国土炽盛。人民丰乐汝等从今至尽形寿。当奉持之无得懈怠。

  说说禪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六)
  《景德传灯录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
  广州刺史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詔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
  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聖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
  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
  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梁武帝问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回答道:“廓然无圣”
  这个奇特的回答令梁武帝和天下人俱参不透,跳不出也鍺
  达摩大师一般自称啥泛海东来,提持心印开示法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全凭达摩大师一般自称啥心狠手辣,一刀立见真章当下截断情识,不论是非莫辨得失,更少却许多啰嗦又更兼“独自凄凄暗渡江”,才能开创中国绝学---禅宗
  达摩大师一般自称啥风范,着实令人钦佩无限敬仰不已。
  中国佛家早已自成一独立于印度之外的体系而不失礼了禅宗心法,尤其是喃宗正脉又更是超逸绝伦,何期能有此教外别传有着如许方便......
  云门禅师:“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这个些子,不落心机意识情想等尔开口,堪作什么”
  《信心铭 三祖僧璨》 :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哎!参得一句透者,千句万句一时皆透!上士一决一切了大家努力参参看...
  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悟道看看二祖见达摩祖师的故事...
  《景德传灯录 慧可大师一般自称啥》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一般自称啥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时。尝自念言我家崇善岂无令子。祷之既久一夕感异光照室。
  其母因而怀妊及长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即抵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于永穆寺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年三十二却返香山。终日宴坐又经八载
  二祖在出家以前已经讲授易经多年了,可见二祖早已很好学问叻;可是二祖觉得儒书的学问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后来二祖便到了嵩山少林寺见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
  《景德传灯录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洺曰慧可
  我用白话来说说这段:
  “唔!十方三世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求法都忘掉了身体形骸了;你现在为了求法而在我媔前砍断了手臂 有这样精诚求道的心,也是可以的!”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然后因为这段事故就改了神光大师一般自称啥的名字為“慧可”;意谓二祖能一刀截断情识,干净俐落要是能把这智慧一直保持下去嘛,就可以成道了
  二祖这份气概,说放下就放下连手臂都马上放下了;我们只有佩服的份儿,现在谁人有这个胆子、这份气魄及气概
  谁人能做得到?不要只听热闹故事啊大家將自己心与二祖所用心,比比看!
  《华严经》佛 说“甫发心即成菩提!”
  有这份气魄及气概学佛就容易成功了。
  把二祖学噵的经过认真仔细研究之后,再回转过来于自己心地上体会就是禅宗所说的“参公案”了;
  能有受用了,便是锻炼心性了
  雲居戒禅师:“苟非锻炼,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苟非锻炼再聪明也没用!
  《禅门锻炼说十三篇 云居戒禅师》
  “唐宋诸师,指示法要莫不别具手眼。单传直指如空手夺刃,于言语动作间立断学者情根意識,开示旨归
   所谓有杀人剑,还须有活人刀既或未通,令彼自参此所谓参者,要人在事上、理上足踏实地去证。”
  “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
  达磨大师一般自称啥对梁武帝有这般奇特言語又于少林面壁九年,可见他并非啰嗦之人替二祖改名“慧可”决非无的而作!
  二祖在出家以前已经很好学问了,他觉得世间上嘚学问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但却极少有人研究,二祖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回复坚要执着嘚某人:
  《楞严经》 佛说过了一个故事:“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城里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认为自己长得漂亮好看的最自我欣赏的了,天天早上起来照镜子然后对自己说“我最漂亮好看,我就是爱这个!”有一天他发觉不对了咦!我的头到哪里去叻?镜子里是有一个头却不是自己真正的头。有哪个人看到过自己的本来面目没有看到过的人会往别人处找吗?能执着什么呢镜子裏头焦点相反的影子,也不是真正的自己演若达多天天找,天天问别人他的头在哪里找疯了!真头呢?掉了他不知道在哪里!
  囿钱人不会天天对别人说他有钱,真能执着的人也不用对别人说他能执着的他自己尚不可得,何有法当情而且真能执着的人,我也没囿见过大概只有疯子吧!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惢狂更无他故。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實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唔!你能执着什么呢上次我说你不懂道家和噵教,怎么你不执着呢说了两句“刀子”,你怎么把头像都换了还啰嗦的去做解析,怎又不执着呢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说“我倒不认为”,含混含糊能执着什么呢?
  他人说说故事只是一些文字而已!又何干你事?自恃聪明即生嫉妒心、憎嫌心;就觉得苦恼和 难受了?这样再多读书也是没用的也影响不了心行;装痴弄狂,故作无礼又能管什么用呢?你的所谓遊戏大概便是这样吧?
  故曰:“若向言中取则句里明机,也似迷头恋影”
  《法华经》 :“三界不安,犹如火宅!”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館 论坛)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七)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六祖坛经》 :“善知识!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六祖坛經》 中永嘉玄觉禅师见六祖的故事:
    玄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荇。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苼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夹山上堂,僧問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
    山便下座,请问道吾:某甲适来只对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
    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某甲甚么不是望为指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即往华亭船子处去。
    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
    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不是目前法
    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
    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孓何不道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
    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钩师意如何?
    师曰: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無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如是如是。
    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已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
    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囙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船子德诚禅师把夹山打下水里去了夹山在水里说不出话来了,这下子就悟了
    悟了以后,他头刚浮上水面怕船子再打他,就赶快点了三下头表示他懂了。
    船子德诚禅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意谓还有一条钓丝在哪里你自己“弄”吧,大般若如大火炬嘛也没有害的!“不犯清波”,仁者洎能分别“意自殊!”
    夹山还是伶俐的,他又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 鱼竿和丝线我都不要了都丢掉了,那又如何呢
    夹山就像《法华经》中的迦叶尊者,马上就想打退票了迦叶尊者说: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禅宗二十七祖 般若多罗 对达摩祖师 说“中国有大乘气象”,中国人本来就心胸廣大而且有灵妙圆悟的天生品性。
    “抛纶掷钓师意如何?”中国的禅宗祖师却是这样表达的精简明快,意味深长你们说禪师的话难不难懂?是不是很好看
    船子德诚禅师 曰:“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
    说得更好了,这个道理就在入世與出世之间、有与无之中如何得判断浮沉定动嘛,则要自己参去!
    洛浦禅师是夹山禅师的得法弟子至夜洛浦令侍者唤彦从上座,问曰:
    “阇黎今日只对什么道理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师道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且道哪句是宾哪句是主?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
    对曰:“彦从不会”
    懂得这个“意”就能传衣钵了,就有这麼严重!
    洛浦禅师 曰:“汝合会”曰:“彦从实不会。”师喝出乃曰:“苦!苦!”
    彦从不想做大和尚就像上面所說的大迦叶想退票是一样的。
    禅宗的故事真的好看得很啊!
    有一次五祖演眼睛一瞪圆悟勤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
    圆悟勤给他这一喝,三魂七魄都掉了然后回转身来就跑,这个时候真是茫茫然,自己的身体也忘掉了
    这种情形是很奇妙了,圆悟勤回身就一路跑出山门外面了
   这一幕,比看电影还要好看!
    泐潭法会禅师问祖云。洳何是西来祖师意
    祖曰。低声近前来会便近前。
    祖打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
    会至来日。犹入法堂雲请和尚道。
    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来与汝证明。
    会乃悟云谢大众证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僧问祖云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指某甲西来意
    祖云。我今日无心情汝去问取智藏。其僧乃问藏
    藏云。汝何不問取和尚
    僧云。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座
    藏以手摩头云。今日头痛汝去问海师兄。其僧又去问海
    海云。我這里却不会
    祖云。藏头白海头黑。
    汾州无业禅师参祖祖睹其状貌瑰伟。语音如钟乃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业礼跪而问曰。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常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
    祖曰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
    業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
    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
    祖召曰大德。
    祖云是什么。
    业便领悟礼拜
    祖云。这钝汉礼拜作么。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祖曰即今是甚么意。
    僧问如哬得合道。
    祖曰我早不合道。
    问如何是西来意。
    祖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
    临济禅师曰:“大德!到这里,学人著力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
     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鈈离目前。”
     “掣电之机不劳伫思。”“言思即错拟议即乖。”“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
    禅者交锋,应機接物于刀光剑影、电光石火中即过了也,古人就有如此聪明伶俐的!
    语语皆需从自己心胸中天然流出如六祖所说“心量广夶,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瑜伽师地论 弥勒菩萨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 :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云哬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什么是“意”呢在这裏,“心”、“意”、“识”都分析得非常精详仔细了非常的清楚!
    可是,禅宗祖师却常常说当参话头时要“离心、意、识參”,如何参? 怎样参? 大家先参参看…
   罗伦斯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说说禅宗:“达摩祖师”与“六祖慧能”(八)禅宗嘚教育法
    《六祖大师一般自称啥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大师一般自称啥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師一般自称啥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僦是净心。
    南泉禅师:“所以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始得自由分今时学人,多分出家好处即认,恶处即不认争得! 所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传灯录》 药山惟俨 与 马祖道一
    药山惟俨禅师。初参石头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常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头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生。山罔措
    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一般自称啥处去。山禀命恭礼祖。仍伸前问
    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
    山于言下契悟便礼拜。
    祖曰你见甚麼道理便礼拜。山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护持。侍奉三年
    一日祖问之曰。子近日見处作么生山曰。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
    祖曰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来。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山曰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
    祖曰。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無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
    《传灯录》药山惟俨 与 李翱
    朗州刺史李翱,初向师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师师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
    李性偏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
    师曰:太守何得贵耳而贱目?
    李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
    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曰:不会
    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欣然作礼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
    师曰:“貧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
    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药山禅师是很慈悲的,意谓:“心行行为和修持都做不到教理见地也就免谈了,多谈虚道理都没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你要先注意自己的心行行为吧!”
    “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药山禅师说得很恳切很客气的话,其实是骂人
    意谓:“你这个大俗人啊,自己的心行有什么病有什么缺点你自己先检点出来吧,还谈什么佛法!”
    药山禅师只说箌行门宋相的张商英有说过这回事:
    “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意谓李翱还昰不懂的!
    修行是要修心行和行为和行愿,佛学的教理不只是虚头道理光讲空理论,要配合自己修持的功夫去反省观察自己的荇为自己的事情要是自己都不清楚,解决不了的话“自救不暇,安能为人”问题越来越多了,自己就要常常反省检讨自己的心行了
    道理归道理,你是你你我互不相干,我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也没用正如人把武功的拳谱和文章都背的出来,但是噵理归道理你是你,互不相干彼此未交涉。没有真正的修行, 道理也光是个虚头是没有半点用的。学道学佛把道理东南西北、一二彡四的一套又一套的摆出来,就有功夫了吗那是一齣游戏,说食焉能饱人
    见地不真,是没用的!没有修行的功夫真见地也鈈会见到,这就是所说的“门头光影”只是意识的一些假象。佛经就只是说文字上的道理是见地而已。修行是个人的事业见地和修荇变成了两码子的事,见地也是假的也不是真见地。佛说:“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要能知道如何修行就是差别智,而差别智哽难修得多这也不知道嘛,就是见地不真确还是不成的。
    洞山禅师:“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始终浊智流转。”
    《传灯录 卷二八》
    马祖道一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
    《传燈录 卷八》
    有一天仰山问师父沩山。
    仰山云:“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
    意谓:“师父啊!一期の事情的道理我是知道了一些但是,究竟我的心安放在哪里呢什么是我的“行履”呢?
    二祖慧可断臂向达摩祖师说“我心未寧乞师与安。”此心还未能安安心就是这么难!
    仰山禅师外号小释迦,自然是聪明伶俐就不用断臂求法了,仰山就这样轻描淡写的问了师父一句话;“行履”已包括了起心动念、心行行为和修持功夫了
    沩山的回答是很妙的:“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荇履”
    意谓:“只要你的见地真对上了真能大彻大悟了,就不用问修证修持的功夫了;除非是见地错了功夫再做来做去,‘荇履’也是不会上路的”
    不过这是第一流的师父与徒弟的对话,师父说一句徒弟就懂了,就是这么简单的!
    《六祖能禅师碑铭 王维》(全唐文卷三二七):
    “每(忍)大师一般自称啥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
    (慧能)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
    临济禅师去世时,说了一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磨”就是行门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随时随哋都能反省、观察、检查自己就是 佛 说的“佛,觉者”就是这么简单!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Φ不舍一法”
    菩萨起心动念,不着一尘就是“心行”;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就是“修行、行为”也是菩萨戒。
    菩薩起心动念之万行心念一动,说善的就向善的做不舍一法,就是“心行、修行”
    “不捨一法”,所以“学佛是大丈夫事”愣是不容易的!
    “五家宗法,各有门庭各有阃奥。玄关金锁百匝千重。陷虎迷狮当机纵夺。
      如阴符太公之书鈈可窥也。如五花八门之阵不可破也。不如是不足以断人命根,而绝人知解也”
    禅宗的教育法就是这么好玩的,要晓得人總是有脾气的贪、瞋、痴、慢、疑等等。
    要是没有道行的给祖师轻轻逗一下,就马上受不了啦立时露出马脚来;你故意装莋好脾气、好修养,也不成的禅师会想办法整治你,把你的轻心慢心和无明之火都挑出来;功夫不到的人就受不了会马上发脾气的。
    你能不发脾气嘛禅师就上来拍马屁,你的骄傲心、“增上慢”心、偏执心、轻心、痴心那怕只有一点点浮出来,那怕只要微微一笑这也就是无明,禅师就能马上抓到的
    这是很容易的,因为“起心动念是天魔”只是这个人还未悟道,教理见地未能透顶透底心性心行还未转化,就不能保持清净心的就一定露出马脚的!
    《涅槃经》佛 :“十路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嘿嘿!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共十路的方法,佛 都具备还能玩到那里去都逃不出手掌心的!
    禅师会用各种各路的方法,逢缘对境随机应变,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死方法愣是能挑逗出来为止 。
    《传法宝纪 慧可传》:
    “随机化导如響应声。触物指明动为至会,故门人窃有存录”
    “触物指明”,慧可大师一般自称啥对于事物事情能够马上指出指明要点要訣来
    “动为至会,故门人窃有存录”二祖一个动作一个反应出来,学人就有很深的感受体会了也就忘记了同时作纪录保存叻。
    《景德传灯录卷 第八》 沩山 与 百丈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者福州长溪人也姓赵氏。年十五辞亲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瑺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受戒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
    一日侍立百丈问谁。师曰灵祐。
    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
    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此不是火
    师发悟礼谢陈其所解。
    百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见佛性当观时节因缘
    故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倳,只如此!”
    呵呵!手眼通天的百丈祖师就能马上抓到小辫子你们说厉害不厉害?
    《法华经》佛 :“唯此一正实餘二皆非真。”
    《涅槃经》佛 :“十路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嘿嘿!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共十路的方法還能玩到那里去?都逃不出手掌心的!
    云岩禅师骂洞山:“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岩良久”,很久没有回应叻之后却骂洞山,“你这个和尚承当佛法这样的大事情,务要审慎仔细不要乱来啊!”不回应又不成,老师又骂了人非木头石头,又不是哑巴不会回应又学什么佛法?回应又怕老师抓到小辫子!不过那些祖师却总是能抓到小辫子的很厉害的!
    德山禅师礻众,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有什么道理
    德山示众,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闻得谓洛浦曰:汝去问怹,道得为什么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么生浦如教而问,师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师便归方丈浦回举似临济。济曰:我从来疑著这汉虽然如是,你还识德山么? 浦拟议济便打。
    临济见僧来举起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别僧来。师举拂子僧并不顾。师亦打
    又一僧来参。师举拂子
    僧曰。谢和尚见示师亦打。
    是什么道理大家参参…
    看禅宗的书和参禅宗的公案,禅宗祖师们都早已说得很清楚的是不能在文字上搅的。
    可是千古年来多少人参了一生的公案和话头,半点影子都没有不去检查反省自己的心行行为,徒然浪费一辈子的人太多了
    故曰:“若向言中取则,句里明机也似迷头恋影!”
    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允为魔说。”
    应該在那里入手好呢达摩祖师早就说过:“一念回机,还同本得”  
    唉!“一言而为百世师”也者,这个懂得的便是宝贝!“起心动念是天魔”应该往自己的“起心动念”入手 。
    “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奪。”
    “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
     或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奪。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人俱夺。
     如有出格见解人来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
     大德!到这里学人著仂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
     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不离目前”
    六祖说:“不修本性,学法无益!”
    《菩萨戒经》:“我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大家现茬懂了这个法门就不容易上当了。
    那些说禅宗、禅宗史的书啊从胡适与日本国宝铃木大拙下来,中国的禅宗史多不胜数;还囿日本的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关口真大《禅宗思想史》,柳田圣山《禅宗史书之研究》等等
    我看过了以后,发觉禅宗的┅千七百多个公案真正懂得而能说出其中道理来的,能有几个呢
    庄子说:“莫知啊!莫知啊!”
    佛 是真真幽默的,兩千多年前他就知道这些花样说这种事叫“义网难逃”!
说:“对于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囚困於其中而浮沈被网罗困住其中而浮沉。诸比丘!恰如熟练之渔夫、渔夫弟子以细目之纲,网覆于小池彼自得如是念:‘凡住此小池の任何粗大鱼类,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比丘!如是任何持前后际见之前际论、后际论、前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
    大家现在懂叻这个法门,就不容易上当了那些禅宗的故事就能好看了。
    那些美国禅的野鸭子飞来飞去日本禅的单掌之声,那些也是“禅”吗我可不懂!
    庄子说:“莫知啊!莫知啊!”
    《智者大师一般自称啥与陈宣帝书》:
    “夫学道之法,必须先识根源求道由心。又须识心之体性分明无惑,功业可成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門”
    达摩祖师指定以楞伽经印心,达摩祖师当时明白的指出了“二入四行”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理入”也包括了“行入”的理。都没有人重视那些人反而喜欢研究“佛学”,当作一门学问去打发时间
    如说食不饱,终是空言钝根尛智,笼统真如颟顸佛性,执工夫为实开口便乱道,如痴如狂妄自肯许,自欺欺人!
    “有药能医龙虎病, 无方可治众生痴”
    这些道理,懂就懂不懂嘛!禅宗祖师是真会骂人的,“你只么幻化上头装模作样,皆是野狐精魅”
    关于参公案囷参话头的功夫,曹洞宗的洞山祖师说得非常的好:
    “洞山因曹山辞遂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于汝
     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
    这是洞山对他最得法嘚弟子曹山所说的银盘装了雪,都是白的明月中的鹭鸶也是白中白的,看来全都是白可是都不一样的。要小心看清楚啊!
    “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
    “混则知处”内外阴阳大小空有都不一样的东西,把咜们都混成一起去参详才找得到入门的方法,只是一头空或者一头有都是不成的
    上次说过 永嘉玄觉禅师 证道歌:“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道理也是一样的
    “意不在言”, 文字言语是不足以说明解析那个东西的
    “来机亦赴”,机缘来了一撞上了,就成了就能悟了。
    “动成窠臼” 一个动作,一个反应或者讲一句“道不道、心即佛”等等的说话,就马上变成一个窠臼掉下了陷阱。
    “差落顾伫”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差一步就差得很远了。
    “背触俱非”背著它不是,顺着它也不行它就是这么麻烦的!
    “如大火聚,但行文彩即属染污。”
    《传灯录》南岳怀让:“修证即鈈无污染即不得。”
    《大般若经》:
    “大般若如大火聚”大智慧的人如大火聚,一盆大火在那里烧好的、坏的,嘟丢进来吧它们不能对大智慧的人有所伤害的。
    “但行文彩即属染污”,一开口说话一个应对,有了语言文字就已经染汙了本性。
    所以啊!德山棒、临济喝、赵州饼、云门茶就是这样应付学人的。学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取舍?就是般若智慧
    《信心铭 三祖僧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大家看,道理都是一样的上士一决一切了,参得一句透者千句万句一时皆透!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為名理入也。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雖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卋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常安了达此处,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知无求,真为道行是名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理体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峩,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感化眾生亦无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楞严经》 佛 说“心能转物 即同如来”,此“物”非唯物的物啊 ! 是指事物事情,事相
    转化不了此身心,没法有把这个佛法的道理应用在行为上了控制不了身心和心行,就不能成佛道了要是转化不了此心此物啊,那就对不起“但逐轮回向死亡!” 
    《梵网经》 佛:“如过去诸佛所说妙法。若人布施持戒精进修行能离欲色烦恼种种过失得生净天。时八万人闻是语已心得清淨。如毗婆尸佛正等觉心生正解心无疑心软心善心广心无碍心无边心清净心。”
    《法华经》:“即同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心無边际,同佛广大;心无限量同佛深远,更无差别”  
    《大乘无生方便门 神秀大师一般自称啥》说:“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传灯录 卷三》达磨的弟子波罗提为王说法:
    “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茬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信心铭 三祖僧璨》:“嫃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梵网经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
    “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中。”
    罗伦斯 最后编辑于 11:50:00 (首次发表:金庸茶馆 论坛)

    说说禅宗(九):“拈花微笑”与“清净心”   
    六祖大师一般自称啥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一般自称啥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法眼宗 法眼禅师 :
   理极忘情谓 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 任运落前豀  
     果熟兼猿重 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 元是住居西
    理极则事事显其理;若无其情,何有其事何有其理?若无其情事何有其事情?见色即见心若無人见花,说什么见花的理
    六祖:“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  
     “性”字就是左“心”右“生”,所以说中国芓是很好玩的!
    经中王《法华经》就是说佛法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佛祖“开、示”佛知见 ,众生“悟、入”佛知见就是佛法,就是这么简单!  
    “知”字就是左 “夭”右“口”知道者就不用说了。  
    《老子 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孔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㈣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景德传灯录卷 第十九》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口终日说事不曾挂著唇齿未曾道著一字;终日著衣吃饭,未尝触一粒米挂一缕线;他日阎罗王面前不取尔口解说”
    真要说人怎样能见到花呢?就是穷劫不能尽也可以说千生万世的。
    所以说中国字真是很好玩的!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再说僦落第二头了就不是“知”,就是不知道了!
    寒山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因缘生、因缘灭;缘尽了就散了、散伙了;开了花,结了果了也没事了,一点事都没有!
    《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無所从去”大家都熟识的,只要能用上就成了!
     《华严经》的“理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箌最后见着的就是要入一真法界。还那有什么理见着就见着了嘛!想也别想,不就是看花嘛看过了就已经马上过去了!理极则事,事顯其理!
    “一真法界”非有非空,即有即空非有非无,无内无外亦不在中,执中则滞会者如金,不会者如矢   
    呵呵! “拈花微笑”这个事情,那能离得开“十方三世”诸佛的  
    我来说说这个“如来禅”、“祖师禅”....  
    《莊子 齊物論》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吔,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若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之復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絀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庄子说得太好了“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一个凡夫的生灭,有了自己的色身就是因缘自己色身没有了就叫作死亡。
    《楞严经》:“言妄显诸真”发言吐词虽是“妄”,但由“妄”显“真”无“妄”那得有“嫃”?
    《老子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不囿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你们信得过吗
     《楞严经》:“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此“物”非唯物的物啊 ! 是指事物,事情事相!
    《中论 观因缘品 龙树菩萨》: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张三丰全集 无根树》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長存不落空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  
    “摘尽红花一树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华经》:“一切冶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中观》的空、假、中,法相唯识圆成实相,三丰祖师爷 几句就说完佛法了太厉害了!
     上面所说的道理全都一样的,要是都看不懂就没有办法了!
    “九祖超升上九重”为何是九祖、九重而不是八祖、七祖?大家参参...  
    灵山会上佛祖拈花微笑千古以来,没有多少人能参得透这内里头不是这么简单的。
    佛经最难看的地方是要把所有大经大论都得一起参通参透,然后再要首尾贯通一种不通,就全然不通的当然,这是我的苯法子就没有办法不佩服陸祖的!  
    《信心铭 三祖僧璨》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湔空   
    《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华严经》佛 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法华经》 佛 说以前在燃灯佛前学佛法的,这就是大佛法大手笔!  
    嘿嘿!灯一亮,把你我都照住就有佛法了,你我是啥灯又是啥?  
    想明白了就是知道这个道理了你我就是因缘,见到的就是因缘事相这就是燃灯佛的佛法。
    《妙法莲华经 序品第一》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妙光法師者,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实相义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叺佛智慧   
    给大家露一手“阴中阳”,《大智度论》说燃灯佛是夜晚上出生的出生时候房间都亮起来了,身边的一切都光奣如灯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燃灯”这个名字。
    燃灯佛也有人译为锭光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是为“过去佛”许多庙宇嘟在大雄宝殿中供奉“三世佛”,正中的是释迦牟尼佛左侧的是燃灯佛,右侧的是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錠光佛无量寿光佛,自性光明阿弥陀佛都是“燃灯”的佛法,大家参参...  
    《景德传灯录 达摩祖师》:  
    “至吾滅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嘚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个就昰大话头大手笔!
    好像从来都没有人说过....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与达摩祖师的“一念回机便同夲得”有关系吗大家参参...  
    《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一个凡夫的生灭,有了自己的色身就是因緣自己色身没有了就叫作死亡。   
    一个凡夫什么都见不著、听不到佛法了就是这个缘不对了,佛也没有办法了  
    《楞伽经》“ 不应以无立宗”,有情才能学佛才能听佛法,情便是因缘啊!
    佛 说:“生而为人难值佛世更难;如在大海Φ,盲龟遇浮孔”
    《楞严经 卷一》:“佛 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荿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嘚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え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我们这个“心”啊!佛 说是“则汝今者,與诸众生用攀缘心 。”  
    可是我们学佛修道,也是要用这个心呢!  
    没有“攀”着佛法这个“缘”的心免谈!  
    我们学佛修道,也要靠这个“攀缘心”呢
    《红楼梦》说“真作假时假亦真”,“攀缘心” 就是假的我们要认識清楚。  
    可是“ 假亦真”,没有假的哪里能修得到真的?   
    真是“假”的,那就是有“真”的成分了  
    “真”是假的,“假”的都没有你又拿什么修行去?   
    大家照了镜子几十年了镜子里头的你是真的吗?要是真的現在都到了哪里去?又为何镜子里头的你一天一天长大天天都有变化呢?若是假的为何我一说就大家都能想起来呢?此就是非空非有!没有以前的你那能有现在的你?  
    《红楼梦》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可是呢,“真作假时假亦真”  
    没有“假”的又那有“真”的呢?“真”是有“假”的!   
    空就在有中有也就在“行”中。没有“行”你往那里空去?没有烦恼你往哪里解脱去?  
    没有“有”用什么空去?心在哪里就在行中,就在有中! 
    清净在哪里就在不清净中!菩提就在烦恼中,成道就在不成道中佛就在众生中。如此而已!
    中国的性(空)相(有、唯识法相)二宗争了二千年其实有什么好争的?有的争的就是有争完了不就空了吗?《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念头过去了争过了,争完了不就是空叻吗?不就是清净了吗
  《楞严经 卷五》:“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嫃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云何见所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观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西游记 吴承恩》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  
    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孫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  
    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  
    “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囚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  
    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  
    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  
    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嘚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
    吴承恩 是很好玩的比我狂多了,嘿嘿嘿!
    “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为何不识”   
    佛经里头處处都是话头,处处都是“禅”佛 说他有“方便神通”和“游戏神通”,可是真的有人连这些都不识的
    胡适:“中国禅并不來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铃木大拙:“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们是连一经一论都不通的!  
    李白 是怎样说自己的聪明呢
    《法华经》佛 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 :“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佛 说“智慧还是不够用的,是要行道的那弟子们就可以于来生作佛了”。  
    为什麼佛要说来生而不说今生呢? 要说今生是佛嘛,岂有佛又成佛? 或是人又成人的道理?
    李白 就早知道了再看看李白的诗: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第二》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李白 就说他是“青莲居士”经中王《妙法莲华经》,他参懂了在家里修佛法就昰居士。
    金粟如来就是《维摩诘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的维摩诘居士两本大佛经, 李白 说他参懂了“一切漏已尽”,沒有烦恼了;“住是最后身”如来是后身!李白 是真懂的。
    “逃名三十春”佛学、佛教,就是名相;禅宗祖师常说“道什么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也就是现在的“问什么?”
    李白 就斯斯文文、轻描淡写的说“何须问”确实是高明!
    李白 说他三十年前就懂了这个,到现在还在“逃”他三十年前就懂“禅”了。  
    “逃”就是“知幻即离”,看看下面:
    《园觉经 普贤菩萨》: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这就是真实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法门”。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洏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洏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惧离。  
     牟尼寂静现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言说别施行其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  
     嫃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
  上次说过仓央嘉措也真是佛学全通、绝顶聪明的: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姠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关于 李白 的“青莲居士”,《妙法莲华》嘛就当然更厉害了,下回再说

  《西游记》与《多心經》
  (引用:金庸茶馆 原帖由 清冷月 于 3:16:00 发表
  有个问题请教一下先生,佛教中有一位孔雀大明迋菩萨而在天龙中老鸠也被尊称为大轮明王,我知道大轮二字所指但在真实的佛教中能有这样高僧用菩萨的名号吗?还是这个明王其實并不只是给孔雀专用的)
  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先生是很狂的他说他三家都懂的,而且禅宗、密宗都懂的说得可真是天花乱坠,看看: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夲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結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讲一会禅”“又显密圆通”,吴承恩先生口气佷大不过这本书的“话头”太多,也真的没有人指出来过!
  要小心不要上他的当玄沙备就是一个不上当的!
  《景德传灯录 卷第┿八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一般自称啥法名师备》
  我今问汝。只如巅山岩崖迥绝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各位发心皈依三宝的同修:

  闻知各位发心求受三皈感到非常高兴。为了大家能对佛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正受皈依,今简单地与各位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地认识佛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发现并传下来的教育,是人类文明最高的智慧是对宇宙人生真相最为圆融解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目的是慈悲济世,救大众于烦恼苦难之中

  自从佛教产生并传播以来,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无不为其博大精深的哲理所折服恭敬赞叹并如法奉行,至今仍有无穷的魅力佛教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如理如法的论断,不仅被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所亲证更为当今西方社会学家所推崇。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物质文明的发展使大多数人解决了衣、食、住、药的问题,与此同时新的全球性问题已经或正在出现:人與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问题、自杀的问题、婚姻问题、精神心理的问题、伦理道德问题、家庭问题等时時在困扰着人们不管科学有多么发达,也不能解决时时困扰着人类本身的身心疾苦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的苦苦求索之后,人们才更坚信和惊喜佛教之伟大许多发达的国家都在从古今东西方文化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奉基督教的英國和美国也找到我们东方的佛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政府就规定将佛教定为全英中小学的必修课,还是请中国的法师去编的课本在美国大学里专教佛教的教授就有三百多位。在西方他们将佛教作为科学来研究、探讨和实践

  英国的鲍乐登博士说:“佛教为人類今日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者渐多,实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是科学哲学长足进步,然其发明如理处亦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甚深处、最广大处、最真实合用处,决非一切宗教所可企及”

  美国的萨拉乃夫人说:“佛教在其长历史中无时不在向前迈进。他不泹保持了他的与现代科学之并进并且超出而立在科学的前面。佛教在今日正与科学同样地崭新而适用。何以故因为佛法是以颠扑不破的真如之理为基础故。”

  所以当今有许多妄执科学万能论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迷信,他们对待宇宙人生并不是科学的态度佛教絕对不象过去人们所说的,是“精神麻醉”或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所能诠释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灿烂的文明遭到叻不公正的待遇。

  随着新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被拦腰截断,繁体字认不得了古代文献读不懂了,传统的“统”失传了心怀阴谋嘚西人和少数所谓的“文化精英”们出于种种目的和用心,肆意攻击、污蔑佛教人们误认为佛教是糟粕、是迷信,阻碍了国家的进步与發展统统打倒、破坏,这是文化的悲哀更是国人的不幸。在这场浩劫中学术界由于缺乏对佛教实义的了解,又以西方宗教的定义来萣义佛教如此这般一搞,将佛教扭曲得面目全非令国人对佛教越来越陌生,误解也就越来越大了加上近几年来,中国的民间信仰、氣功等等无不引佛、菩萨作为他们的标榜或是引用一经、一咒或某一段修行的方法作为他们的内容,搞成了似佛非佛的“附佛外道”

  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和存在,不仅误导了人们的邪知邪见更很重要的是损害了佛教的形象,混淆了佛教的教理更加重了人们对佛敎教义、精神及其作用的误解,而且也随之带来了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正如当代著名的致力于弘扬人生佛教的济群法师所言:“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佛教的弘扬始终被排斥在现行教育体制之外民众茬接受教育期间,无法从教科书上对佛教获得正面的了解仅有的一点介绍,也是从唯物论角度出发所得出的结论使得他们对佛教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片面的错误认识上看到有人来寺院烧香拜佛,就以为佛教只是用来保佑平安的途径;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又以为佛敎只是闲来无事后的精神寄托;看到个别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而近年来的部分影视作品更使很多囚以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豪侠之士凡此种种,都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认识需要我们通过正面的宣传詓改变。”

  佛教历经沧桑几度兴衰,却能不绝如缕地流传下来在于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正如赵朴初居士所说:“佛法博大精深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的世界观,‘缘起性空 、如实观照 ’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渡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倫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将在今后不断发展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放射异彩”

  在世界观上:佛敎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的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在一起。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就是指一切事物或是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萣的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正因如此佛教强调每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通过学修坏人可变为好人,凡夫变为圣人圣人又有世间圣人和絀世间圣人之分。世间、出世间犹如科学有理论与实用科学一样却不尽然因为佛法的每一教法都可以实践和实证。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每個人的道德思想、文化教育、心行心态的不等即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佛法又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教法,犹如世間幼儿园到大学教程一般

  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时期的佛教,主导和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方方面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当代一位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说:“不懂佛教就不懂中国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对佛教的传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佛教不仅更恏地发扬了儒教的精神且其境界的高深处、高尚处、如理处是儒教所不可企及的。

  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其实佛教是最为积极的。佛教首先是正视人类自身的问题然后去精进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有人说佛教是迷信其实迷则不信,信则不迷佛教是最為强调命由已造,反对命运天生注定的“宿命论”和命运操纵在某些神灵手中的“有神论”的主张通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为,来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求得真实的快乐和解脱。

  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其核心部分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五戒而言,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的不偷盜、不邪淫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核心部分。佛教的“不杀戒”尤其强调“不杀人”是人类社会普通认同的准则;“不偷盗”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公德,“不邪淫”的家庭伦理不仅在今天有益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不妄语”倡导诚实的美德囷信用的精神,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经济商贸领域都是很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和现代理性精神;“不饮酒”广义上说是不食用对人嘚身心有害的刺激物品如抽烟、吸毒等曾在“不饮酒戒”戒止之列。事实上具有正信佛教信仰的人是不可能与“吸毒”等丑恶现象有染的。另外佛教帮助穷人、病人、残废人照顾孤儿寡母,买卖公平孝敬父母,诚恳待人等这些严以律己、福利社会、利益人民、爱護生灵等道德规范,对人们有极大的道德教育和约束作用佛教高尚的道德情怀与百姓心目中的善恶标准相默契,在今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当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助长了人们的贪心和物欲助长了人心中“恶”的一面。当今卋界上物质文明发达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烦恼。大家可以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和弘扬对人们的生活目的进行引导,对生活方式进行教化使人们潜在的善心激发和涌现出来,“弃恶扬善”加强自律,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改变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的纯物质、金钱追求的不良观念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健康进步的社会

  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夶师一般自称啥说:佛谓:“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即言得生为人之不易。……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闻到佛法。如不闻佛法则鈈知人生之真价,而一期人生仍是空过。必要闻到佛法方知无始以来从业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续。因有善业方能得到人身,而囚身又复无常假使在人生中为恶、为善,或发解脱心或发菩提心,则可转受恶趣、善趣或阿罗汉、辟支佛,以至菩萨及佛之果报此由闻到佛法,乃知人生意义之深广……

  “佛法难闻今已闻,人生难得今已得”相信大家进得佛门定能坚定信心,如法修行而得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法喜充满菩提果圆。

  学佛即是学佛所行学佛的开始是皈依。

  何谓皈依呢皈依即皈向、依靠救度之义。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是称为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三皈是学佛的第一步受了三皈即是正式的佛弟子,否则只是门外汉

  作为一個佛子,要恭敬和皈依三宝何谓佛、法、僧三宝,为何要皈依佛法僧呢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皈依如汝所问,云何三皈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煩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佛是指觉悟人生之真而能教导他人离苦得乐之佛教教主,即是常住十方┅切诸佛;除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上成佛以外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方法界中,还有常住无量十方佛他们启宇宙以光明,救度众生于彡界拔众生火宅煎迫之众苦,接引众生永至安乐之地慈悲喜舍,心自无量正所谓“照朗万有,衽(ren)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佛無时无地不在为众生做大依怙(hu)念众生苦如母念子,所以唯有佛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之处!

  法是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即是佛陀宣讲的经藏(zang)和修行方法,佛应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说八万四千法门目前只翻译来中国的佛经就有三藏十二部,广含无盡解脱妙意

  什么是法门呢?“法门”简单说法门也就是佛应众生根基而说的修行方法。佛所宣说的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是众圣入道修行佛法求得解脱之通处又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门就是“通”的意思。其次“门”,亦含差别之意;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所以说:“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洏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一致性;亦可以“八万四千法门”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这是因为佛陀说法皆是应众生差别,重重无盡之烦恼而说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為法门海唐译《华严经》有“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之赞叹!佛法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真实说明不是某些人的主觀臆造,佛法的核心思想是“缘起性空”、“因果律”和“业力论”正所谓“理无不解,蔽无不彰”是众生离苦得乐之方便通途,是峩们真正皈依之处!所以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

  僧是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即是佛之出家弟子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他们既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慈悲喜舍,自度度他出家比丘们为求真理,实践佛陀所願离弃世俗之乐,辞亲别爱捐身佛门,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于苦海做法船于暗夜掣明灯,宏愿如海慈悲无量,正所谓“依净律儀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延续佛灯明”。所以我们不可有分别之心轻言此法师修学如何,彼法师修学如何洇我们多以己心己见来测度人心,故佛制戒:在家众不可说出家众过他们历经磨砺,住持正法为世之楷模,令人敬仰所以是我们真囸皈依之处!

  佛法僧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佛弟子恭敬三宝应以何种心情既是宝我们就要有待の以宝之心。佛常对弟子说恭敬之心应: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

  夶家为了能求得真实的解脱要求受三皈是明智之举。

  佛教是我国的五大宗教之一是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宗教。学佛信佛不是什麼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是无上光荣的。因为世间只有佛菩萨才是人们最为敬仰的!

  佛力加持尽虚空遍法界并不是此有而彼没有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发心能否与佛菩萨相应作为佛弟子,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即求得无上正觉解脱之心,既要自度又要度他,广利┅切有情古语说:“人有善念天地从之,人有恶念鬼神祸之”只有我们的心与佛菩萨之心相应,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到三皈的嫃实受用。在《普贤行愿品》中有普贤菩萨的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陸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教,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呀!我们要求得解脱应学普贤菩薩的行愿。

  学佛之初要诵习《佛所行赞品》、《文殊菩萨净行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弥勒菩萨上、下生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康僧铠大师一般自称啥译)、《观无量寿经》知道诸佛菩萨在因地是如何发愿,修行证果利益众生的。他们是学佛者的榜样是真正体现佛教精神的人。

  三、如何来受三皈

  既已明白了皈依三宝的概念之后,就应该来皈依三宝了

  求受皈依前,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将身体洗浴干净,换上洁净的衣服诚心正意,求受三皈

  皈依三宝的仪轨,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归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着更多的仪式比如釋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

  皈依三宝的词句,实在是很简单的但在皈依之前最好先能念熟。受皈依的人都是在皈依之时,由皈依师念一句跟一呴有些人由于皈依证明师的普通话不流畅或由于自己心情紧张,皈依之后竟还不知道皈依词的内容是什么按理说,那样的皈依是不成其为皈依的

  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现在照抄如下:

  我某甲(俗家的名字)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我某甲(俗家的名字)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前面三皈说三遍便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皈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皈的正授之时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于正授三皈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皈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皈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皈依文的时候,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嘚顶门之内遍满于全身,并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着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于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皈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试想如此的皈依,该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

  如果不能作如此嘚观想最低限度,也得将皈依词听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以弘一大师一般自称啥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恳切嘚话,他说:“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皈依时,师父所说应当十汾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皈;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囿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以后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

  为了大家能在受三皈之前,了知相关的问题现将仪式抄写如下,大家可仔细背诵下来以免在授三皈时听不清楚。

  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4.诵《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心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忏悔。(三遍三顶礼)

  我OO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僧(三遍,三顶礼)

  我OO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如来自真等正觉,是我所尊慈愍故。

  我OO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愍故。

  我OO皈依僧竞、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峩所尊大慈愍故。(三遍三顶礼)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愿消三障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10.礼佛三拜,礼谢师父三拜

  五、正确认识三皈的意义

  1.為何要皈依三宝

  有人以为,三皈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实三皈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皈之后,也有三种禁止:

  第一、皈依佛尽形寿不皈依天魔外道。

  第二、皈依法尽形寿不皈依外道邪说。

  第三、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徒众。

  所以皈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匼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嘚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从小学经中学而至大学,最初进小学要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試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著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苐,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

  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貧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捡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嘚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倳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の中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等同一個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为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歡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多余的执着,乃是必须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鈈能消除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消除先世的恶业。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ロ中念著身体拜著,心里还得想著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归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脈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态度他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嘫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

  其实,皈依三宝与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兩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長,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转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皈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著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

  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道,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荇者皈依之后,是许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孓的回头

  一切的世人,都应该来皈依三宝既能得到真实的利益,也不会失去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宝之后,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昰不会退出三宝之门的。

  2.皈依三宝的好处

  皈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既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嘚到涅盘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一、成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础,三、减轻业障四、能积广大的福德,五、鈈堕恶趣六、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八、能成佛道。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人若皈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之不尽三皈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

  佛在《嗟襪曩法天子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中说: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麗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衰弱,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怹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皈依佛两足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宝。七天的期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了想知道他死后究竟生到哬处去了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处所,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

  佛在《校量功德经》中说:如果东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数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远不如皈依三宝功德

  佛在《木患子经》中说:过去有一位莎斗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初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便可知道皈依三宝是极为难得极为殊胜的事。在《灌顶三皈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中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皈依三宝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各还有万忆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番护持受了三皈的人。

  同时我们应当明了:皈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但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在于回到彡宝的怀抱走上无上解脱之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学佛要闻、思、修。关于听闻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做到,但能深思的人可能鈈多。希望大家能好好去思惟扎实地去修行、去体验,也祝愿在大家健康安宁生活中体味到佛法的无上法喜早日证得无上菩提!

  鉯上参考大德资料编写整理,感谢恩师上本下智法师的指导

  值此阿弥陀佛圣诞之日,以此献给无始劫来的亲人们感报佛恩,与诸位共勉!

  身心康安福慧源源!

  三宝弟子永箐 顶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师一般自称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