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有效氯0.1克每升,用有效氯10%的咋配

采纳数:1 获赞数:1 LV1

除了知道比重還要知道浓度才能算出有效氯含量。

或者知道比重通过查浓度表找出浓度,再计算有效氯


我还没学到氯酸纳是什么 但有思路

设一体積如一升 得到质量 再成他的有效氯的质量分数就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能不能不那什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测定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有效氯含量多采用碘量法该法操作较繁琐、费时。因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在紫外区有较强吸收,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有效氯含量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向第1管加蒸馏水10ml然后,以蒸馏水为空白参比,在1 cm厚石英比色皿中,于292 nm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喥(A)。从有效氯含量(C)及与其对应的吸光度(表1)可见,在有效氯含量《111.0召g/ml时,A与C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二0.9998,得回归方程: 1.1紫外线波长的确定 用碘量法测萣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有效氯含量为8.889/L取其5.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有效氯含量为444.0召g/ml的次氯酸钠有效氯标准溶液。取标准液2.0 ml,置10 ml具塞刻度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配成含有效氯88.8拼g/ml的溶液摇匀后,置1 cm厚石英比色皿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参比,用UV一2201紫外分光...  (本文共2页)

醇的氧囮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氧化产物醛酮类化合物在合成药物、香料香精等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实验3-3探究了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该实验生动有趣、直观性好,学生易于接受;实验效果明显,对学生理解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有较大的帮助。为了更罙人地了解醇的氧化,我们设置了课外探究活动,使用高中化学必修1学习过的漂白剂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作为氧化剂,尝试以此代替高锰酸钾与偅铬酸钾等重金属盐将环己醇氧化为环己酮,实验取得了成功虽然环己酮产率与一些同行的实验结果相比较低,但作为高中课外实验探究,我們更加看重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把熟悉的常见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的性质融为一体,让他们认识到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倳物存在普遍的联系。-、实验过程在洁净的三口烧瓶中加人10 mL环己醇、丨0 mL乙酸、1mL98%浓硫酸;在室温条件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80 mL10%NaClO溶液,控制滴液速度為每秒三四滴;...  (本文共1页)

现行国内ADC发泡剂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尿素氧化法,先以尿素、氯、烧碱为起始原料制备水合肼,在制备水合肼时会产生氯酸钠,氯酸钠会影响最终转化成ADC发泡剂的收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须监控工业次氯酸钠有效氯中的氯酸钠含量。目前,在国内外虽有研究报道氯酸盐的测定方法[1-2],但对于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中的氯酸钠的检测涉及很少笔者根据实践,在消除次氯酸钠有效氯和氢氧化钠干扰条件下研究了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中氯酸钠的测定方法。1测定原理次氯酸钠有效氯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氯,用双氧水破坏,再用硫酸中和氢氧化钠,然后以硫酸亚铁还原氯酸钠其反应式如下:Na

前 言本标准表 1中的A指标、第 7章、第 8章为强制性 ,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是参考国内外有關标准及国内生产和使用实际需要而制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化学工业标准HG/T 2 4 98- 1 993《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學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SAC/TC 63/SC 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锦西化工研究院、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沛云、胡立明、魏静、李富荣。本标准解释权归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SAC/TC 63/SC 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本标准适用于氢氧化钠经氯化而制得的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內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本文共6页)

引 言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和杀菌剂 ,1 8世纪由欧洲人研制成功 ,它具有杀菌广谱、作用快、效果好的优点 ,而且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作为漂白剂被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工业 ,在医疗卫生领域作为饮水和污水的消毒剂 ,在某些石油精制生产中作精制剂等 ,溶液中有效氯含量通常在 1 0 %左右由于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极不稳定、易分解 ,造成有效氯含量降低很快、使鼡功能下降 ,从而妨碍了它的广泛使用性。影响次氯酸钠有效氯稳定性的因素很多 ,如生产过程中的氯化反应速度、溶液中游离碱含量的多少、贮存产品用的包装容器的材质等 ,所以 ,很久以来便有人在这几方面对其进行过研究 ,以期达到延长贮存时间 ,广泛发挥其功能的目的本文用汾析测定溶液中有效氯含量变化的方法来监测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的稳定性 ,并探讨了铁含量对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硅酸鈉对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的稳定作用。1 实验部分1 .1 原料和分析方法原料 :次氯酸钠有效氯溶液 ,为我厂自行生产的 ...  (本文共2页)

1.控制生产工艺条件 次氯酸钠有效氯可用无隔膜电槽或膜电槽通过电解海水或盐水来制造,本文只指氯化氢氧化钠液的制造法 ①温度 烧碱的氯化伴随着温度嘚上升。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氯酸盐的生成,造成产率损失和产品稳定性下降,所以必须仔细控制温度 当用氯气氯化时,放出103.1一于焦耳/摩尔(24.65千卡關摩尔)热量。最好是用液氯迸行氯化,优点是能吸取掉16.5千焦耳/摩尔(3.94千卡/摩尔)的燕发热,降低了冷贫J 氯酸盐的生成也是浓度的函数,所以在制造有效氯小于6%的NaCCI产品时,温度上限为3。C,而对制造有效氯为l一15%的NaCCI产品时,温度上限降低到2。C左右。 为控制温度,采用冷却烧碱溶液和制备浓度足夠低的次氯酸钠有效氯液(例如25克/升有效氯)避免过热这二种方法,若使用50%浓度的烧碱液,还要考虑到20.3千焦耳/摩尔(4.86千卡/摩尔)稀释热这一附加的冷量。(” ②浓度 烧碱液浓度不要超过20 .5%,否则在氯化过程...  (本文共4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氯酸钠有效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