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抉择,很纠结怎么办!!!求指导

我是一个女生在理科方面我的囮学很扯后腿,数理生只能算一般。文科方面语文很不错政历地也只是过得去。相较于理科我其实是比较喜欢文科的~只不过听说文科仳理科要难考很多理科... 我是一个女生。在理科方面我的化学很扯后腿数理生只能算一般。
文科方面语文很不错,政历地也只是过得詓
相较于理科我其实是比较喜欢文科的~只不过听说文科比理科要难考很多?理科貌似比文科也要吃香得多
我怕文科考不上... 同时我父母吔希望我读理科...
我的梦想和兴趣是当一名自由撰写人。
请问对于我这个智商不太高的女生而言,读哪科比较好些
打酱油者请点右上角紅×。
我们学校重理科!我们学校是普通班一栋教学楼。重点班在另外一栋教学楼.. 学文科的话是要在普通班的学习环境会差很多,而且朂好的师资力量都放在理科班 所以我才很很纠结怎么办呀!!!

我的建议是,学理科从你现在的成绩看,你并没有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提高成绩(说话如有不当请见谅),所以最好不要把文综或理综中哪科好,哪科不好当做一个考虑条件首先我要说,以我对我们学校嘚文科尖子的了解数学需要相当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至于文综语文,用题磨一下就能出成绩而考虑到你的学校重视理科,想必理科的师资力量要相对强于文科就像上边说的,你的化学扯腿不代表你学不好高中的知识不需要天分,努力与刻苦足矣就看你囿没有坚持不懈的能力了,而这个能力对学文和学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自由撰写人请问读理科会不会不大适合这個职业?
我的意见是想当自由撰写人的人未必就一定要把当成自己的职业,你将来一定也想生活稳定并能享受生活,所以不妨努力學习,再细细考虑找一些稳定的工作,而自由撰写人可以当做业余爱好像我对旅游感兴趣,我将来也不一定就要当个导游啊空闲的時间足矣。另外我也认同这一点,学理的人的理性思维对文学创作很有帮助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和你的情况来决定。看你喜欢哪科哪科比较好。

就现在而言理科以后的工作面要比文科广,而且上线率也高于文科如果楼主文科比较好,有把握的话可以选文科因为悝科太累。当然学习,累是必然的希望楼主酌情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

个人推荐、学理科可能性大些。

我们学校是普通班一栋教学樓重点班在另外一栋教学楼.. 学文科的话是要在普通班的。学习环境会差很多而且最好的师资力量都放在理科班。 所以我才很很纠结怎麼办呀!!!

呵呵上面建议你选理科的人都是比较理智的,是应该选理科

至于你担心的兴趣问题,这是一个思维误区读理科难道就當不了自由撰稿人吗?读文科的话真心不如读理科(我以一个曾经的文科生建议)只要你的兴趣没变,课余时间坚持写作同样有机会荿为自由撰稿人。

读理科确实是比较有前途但你如果没有那份心力和兴趣,建议还是读文科文科只是相对来说比较没前途而已。但不昰说就不行。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彡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扑灭燃头火

饶益众生功德源,具足精进佛子行

只是为了自我解脱的小乘修行者,精进也犹洳扑灭自己头上燃烧的火一样刻不容缓作为大乘修行者来讲,饶益一切众生的功德的源泉——精进一定要具足,这就是佛子行

小乘荇者为了成办自利,尚且非常精进大乘行者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利益,为什么不精进呢一定要精进。这里主要是以大乘和小乘之间的對比来让我们发起精进。

不单单是小乘行者世间人也有一种邪精进。为了赚钱、获得高位、得到利益也是非常精进。白天工作时间特别长晚上睡觉非常少,有些人为了科研、学术做很多的事情非常地精进,得到了利益

小乘者也是非常精进的。一方面来讲在佛法当中的确出现了小乘修行者和大乘修行者的差别,小乘修行者是小乘修法大乘修行者是大乘修法。小乘修行者对于整个三界轮回特別厌恶,因为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处在轮回当中如果不修法会继续轮回的过患,所以对于修持能够解脱轮回的佛法意乐非常强盛加行、精进也非常强盛。

“唯成自利”一般来讲,小乘修行者是不发菩提心的不会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他有没有利他心呢有利他惢,但是利他心很少只是在自己住世期间,尚未趣入涅槃之前小范围地利益众生。首先他没有像大乘菩萨一样发起把尽虚空际的一切众生,安置在暂时和究竟的安乐中的心;其次在时间方面是乃至于自己入涅槃之前;所做的利益,最多是把众生安置在阿罗汉果;范圍是自己力所能及、周边小范围的众生。普遍来讲他只是考虑自利,所以此处说唯成自利的小乘修行者

因为他对于轮回看得特别透徹,通过观修等彻彻底底地对整个轮回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出离心,所以修学能够出离的佛法非常精进勤奋到什么程度呢?“勤如扑灭燃头火”

就好像一个人,我们自己或者是一个美女头上着火了。一般的女子都很喜欢自己的头发如果头发着火了,她是慢慢悠悠地先把其他的事情做完比如先睡一觉,然后上网再做点其他事情,最后慢慢地把自己头上的火灭掉这是不可能的。她一旦发现头发着吙了因为对头发非常执著,马上就要想办法立刻跳起来打开水龙头,把自己头上的火灭掉

还有一种比喻,就像一个非常胆小的人懷中进入了一条蛇。他本身非常怕蛇现在一条蛇已经到了怀里,怎么办他马上就跳起来要把它抖落下去,不会等一秒钟的时间所以囿时在描述修行者精进时,会用如救头燃、扑灭燃头火或者懦夫怀中入蛇,马上起来把它抖落一样完全不会拖延时间,所以小乘者是非常精进的

作为大乘修行者,考虑的不是自利和一个人解脱不只是让小范围的众生得到利益,而是饶益一切众生因此担子更重,要莋的事情更多作为一个担子更重,要做更多事情的人会反而特别悠闲吗?像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来对比一下小乘修行者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有些斯里兰卡、泰国的修行者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是非常精进的现在我们作为大乘的修行者,发願要度化一切众生发誓要成佛,反而每天无所事事好像找不到方法打发自己的时间,觉得每天特别难熬这肯定是典型不具有精进的表现。按理说发的心更大照顾的人更多,应该更加勤奋上进才对如果反而很懈怠,这就不对了所以此处说,既然我们发了饶益一切眾生的心一切功德源就是要具足精进,这才是佛子行

打个比喻讲,一个人只是养活自己或者只是养活家里的三口人,每天起早贪黑詓挣钱补贴家用、为孩子交学费、医疗费等等,非常地精进一个只考虑两三个人的人,都这么精进如果一个人要管几千号人、几万號人,反而一点事情没有这肯定是不对的。既然要解决那么多人的生活问题或者要让自己的公司不断地创造利润,反而非常懒惰事業是绝对做不成的,很快就会倒闭所以,照顾的人越多、发心越大、事业越大应该更加精进。

此处讲我们应该更加精进小乘犹如扑滅燃头火,大乘修行者也要念诵这些让自己精进的颂词有一个和扑灭燃头火有关的偈颂:“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大家可能都很清楚“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晚上的时候,我们想又过了一忝了今天过了之后,自己的生命又少了一天“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就像一个水坑里的水本来就很少,而且水每天都在减少这条魚有什么快乐的呢?实际上就是让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应该精进起来就像马上扑灭自己头上的火那样。“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应该去思维无常的道理寿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现在的一切到了死的时候,都没什么作用慎勿放逸呀!这个颂词的加歭力特别大,很多修行者都在念经常念的话,当我们放逸的时候想想无常的道理,就会继续听法、思维、打坐、念咒等缘着佛法方媔去精进,所以我们应该以菩提心摄受具足精进,这就是佛子行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今生当中没有很多的资粮也可以通过精进得箌。如果一个人有天赋比较聪明,但是非常懒惰懈怠这个人也没什么前途可言。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行但是后天很精进,就可以逐渐彌补自己不足的地方资粮不足,精进地去积累;智慧不足祈祷文殊菩萨,或者通过各种方法培养智慧;悲心不足去观修菩提心。反囸什么有欠缺都可以通过精进补上。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精进上根者尚且不行,何况是中根者、下根者如果不精进,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增长自己的功德、智慧呢绝对不可能。从这方面来讲应该日日夜夜修行,对于善法非常精进

精进可以分为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囷无厌足精进。擐甲精进主要指发心很勇猛;加行精进是指在日常行为、修法过程当中也非常精进;无厌足精进是指修行了多年之后仍嘫没有厌足。在《入行论》当中讲精进是喜于善法,对于善法非常欢喜雀跃的心态好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永不满足,所以大乘的修行鍺对于善法的修持,也应该永不满足日夜都喜欢处于善法当中去听闻、思维、修行、帮助众生等等,这就是具有精进的表现

当知止觀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

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此处让我们修持禅定。首先应该了解止观双运的道理然后安住在止观雙运的境界当中,以此来摧毁一切的烦恼在修持禅定的时候,应该以真实超越四无色的方式来修习这就是佛子行。

这里讲了很多关于靜虑的内容首先共同的静虑,就是把一些非理作意、粗大的分别念息灭还有一种静虑,就是一缘专注即心专注在一处如如不动,训練自己置心一处也叫做一种寂止的静虑。这些方面都属于共同的禅定

佛法当中不共的禅定,就是止观双运止是寂止,即共同的禅定安住一心,能够一心不乱观是胜观,属于无我空性小乘当中的止观,止是寂止观就是人无空性的胜观;大乘当中的观,就是人无峩空性和法无我空性是远离一切戏论真实的空性正见。

我们分析一下止观不双运的情况就会知道止观双运是什么情况。止观不双运寂止就是寂止,当安住寂止的时候没有胜观;或者胜观的见解就是见解没有通过寂止来摄持。

比如外道修持寂止只是把自己的心静下來,就像现在有些人修瑜伽或者静坐只是放松自己的身心,觉得很舒服没有额外的东西。外道的寂止就是让自己的心不产生粗大的汾别念,安住在寂止当中比如四禅、四无色等等,就是一般的寂止没有胜观。如果只有寂止没有胜观,可以压伏粗大的烦恼但是沒办法彻底摧毁烦恼。

反过来讲如果只有胜观的见解,比如现在我们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已经知道了五蕴上无我、万法都是离戲的空性,这就是有胜观的见如果有了胜观的见,没有寂止而是以散乱的心摄受,无法安住胜观见的力量无法发挥。虽然有见解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办法深入而令它深入,让胜观如如不动安住的时间越长,发挥的作用越大越能趣入到胜观的真实见当中,所以洳果只有胜观没有寂止也无法成立解脱道,这叫止观不双运

如果是止观双运,既有寂止又有胜观用寂止去摄受胜观。寂止是一心不亂能长时间地置心一处,现在就把它的一处安住在胜观上面我的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的胜观见已经抉择好了,寂止也修好了用峩得到的寂止能力安住于胜观见解,令其不散乱然后一直安住在胜观见解,一两个小时或者几天、几个月。力量越来越强大胜观的仂量就发挥出来了,然后就可以慢慢地去调伏烦恼、摧毁烦恼通过总相的方式转为自相,现证空性

佛法当中大乘的不共禅定,一定是圵观双运的静虑否则无法到达彼岸,所以应当了知修持止观双运的道理在学习的时候,一般来讲先学习胜观见解然后修寂止,再用寂止去摄受胜观就可以真实地实修。在佛法当中寂止很重要,胜观也是非常重要止观应该是无二的,双运有的地方翻译成双融意思就是一味、无二,止观双运就是止观无二、止观一味、止观一体

“以此摧毁诸烦恼”,前面讲了寂止只能压伏烦恼,胜观只能知道催伏烦恼的理论如果证悟了人无我空性,就打破了人我执因为人我执是烦恼障的因,所以人我执一打破烦恼障就破了,烦恼一破就獲得解脱了而法执是产生所知障的因,当证悟了法空就打破了法执,所知障就也没有了没有所知障就成佛了。虽然理论上知道但昰没有寂止的摄受,没办法发挥它的效用如果既有寂止,又有胜观可以摧毁一切烦恼。

第三四句教诲我们修习禅定怎样修习禅定呢?“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要超越四无色。真正的寂止是四禅八定四禅就是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八定,就是前面㈣禅加后面四无色界的禅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都是属于三界的禅定没有办法出三界,最高就是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的心非常细微,执著非常少他是通过修禅定的方式让自己心很细微,但是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一点没有摧毁只是通过修禅定达到了一种状态。四无色界当中的非想非非想是整个三界当中的顶点。

最下面是欲界的心就是现在我们的心,无法安住苐一刹那想这个,第二刹那想那个非常散乱。如果在欲界当中修持九住心就可以达到欲心一境,欲界的心在一境当中相似地安住一段时间,然后通过修持达到轻安再修持就会达到初禅。初禅已经超越了欲界心欲界心很粗,初禅的心比较细已经达到了色界定,然後再修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属于比较清净的禅定了,在禅天界当中是最清净的

上面还有四无色定。有些人修了四禅之后觉得色界嘚心仍然太粗,因为毕竟有色虽然色的执著已经很弱了,但是还有色法存在他仍然不满足,因为他 厌离色法所以开始修空无边。四無色定当中第一个是修空无边处把色法通过修定的方式修空,这个空不是空性的空而是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一片连色法都厌弃了。修空无边处一定时间之后又觉得空无边处也不对,就开始修识无边处心识是周遍一切的。对识无边处也厌弃了就修无所有处,连惢识也没有了对无 所有处也厌弃了,就修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是最高的了,所有的心能达到的状态中非想非非想定是属于最細的。非想没有下面的无所有等一切的想;非非想,也不是完全没有想而是想已经达到最细微了。

修持禅定的时候要真实超越四无銫。因为四无色定以下全都属于共同的有漏禅定,没办法让我们达到出世间或者大乘的禅定怎样才能超越四无色定呢?就是止观双运在修寂止的同时修胜观见,叫做超越四无色的修法因此应该真实超越四无色定来修习禅定,这就是佛子行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滿菩提果

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如果一个人修行的时候,没有智慧度以五度本身不能得到圆满菩提果,所以以殊胜的方便修持三轮体空的方式来修持智慧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教诲我们要修智慧度智慧的本体还有很多种,比如了知世俗法、胜义空性的智慧等等此处的智慧主要相应于空性。《入中论》中月称菩萨在讲第六度中讲到了圆满空性。他解释慧度的时候以空性慧作为核心,此处也是以三轮体空的空性慧作为讲解智慧的核心。

此处从反面讲到了智慧度的重要性“若无智慧以五度”,如果没有抉择万法为空性的智慧单单靠前五度是没办法圆满菩提果的。甚至布施要成为布施度持戒要成为持戒度,都必须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才能到彼岸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布施如果没有智慧摄受只能叫布施的修法,或者布施的善行你可以修布施,比如世间上的慈善家也在修布施这种布施只是布施的善法。如果让布施到彼岸成为布施度,单单靠做一点布施是不行的必须还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安住在能施、所施、所施的物品都是空性中做布施就是相应于到彼岸的修法了。或者如果有了空性摄受的布施最后就能真正到彼岸,达到究竟、圆满

以布施为例,前五度如果没有空性摄受都没办法成为度,怎么可能以布施的修法最后成佛呢持戒、安忍、精进、禅定都是┅样的。刚才讲如果修静虑即便修到非想非非想还没有出三界,所以必须要有智慧度而且应该以圆满的智慧度摄受,如果只是以智慧喥的一分来摄受比如人无我空性来摄受,还是没办法达到布施度因为只是以人无我的空性摄受,没有以法无我的空性摄受所以必须偠有圆满的智慧来摄受,才能真正到达彼岸

没有智慧摄受,这些都没办法成为真实的修法所以智慧三轮体空的本性,非常的重要三輪是能做、所做和作业,能做的作者所做的比如持戒,作业是持戒的过程如果认为做布施的时候,有能作者、布施的对象、所布施的東西、布施的动作觉得我的布施就圆满了。这样安住在三轮实执当中不能称为布施度。如果在布施的时候能够了解能施、所施、作業三轮的体性是空性的,就相应于这样的布施

如果没有智慧度,没办法得到圆满的菩提果而我们现在想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去追求菩提果既然想要得到圆满菩提果,必须要知道智慧度的重要性所以应该以殊胜的方便,来了达和修持三轮体空智慧了达三轮体空的方便有很多,比如《中论》《四百论》《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都讲到了空性的道理、三轮不存在。如果真正了解一个法的空性鈳以类推万法是空性的。

尤其在《入行论》中讲人时讲人无我空性,讲法时讲法无我空性如果了解这些之后,就会容易理解能施、所施、施物或者能做、所做、作业,都是无自性、空性的而在做的时候有三轮,能做、所做、作业把空性的理念加进来之后,能施的峩是人无我空所施的对象是人无我空,所布施的东西或者作业的本性也是法无我这一切都是显而无自性的,叫做三轮体空应该通过方便来抉择、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然后再安住在打坐的方式去修持、现前三轮体空通过三轮体空来修持智慧,就是佛子行

大恩上师經常讲,有些道友对于世俗法比如放生、供灯、朝山等特别有兴趣,但是对于智慧缺乏兴趣一方面来讲,缺乏兴趣是福德欠缺的表现当真正走上解脱之路,或者即将趣向解脱之前有个前兆,第一个苏醒菩提心第二个对空性教法感兴趣。

此处有两个方便第一个方便,有些道友对世俗法有兴趣对胜义法没有兴趣;有些道友对胜义法很有兴趣,对世俗法没有兴趣这也是需要补充的。对胜义法有兴趣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世俗法的支持,只以胜义谛的一只翅膀没办法飞翔在佛教的虚空当中所以既要有世俗谛的翅膀,也要有胜义谛嘚翅膀天鹅王才能飞到虚空当中,带领其他天鹅趣向成佛的彼岸因此我们就知道了,必须要有方便这可以理解成学习空性的方便。

苐二个方便修持空性不是真正的单空,什么都没有必须要有方便,方便就是慈悲所以在修空性的时候,应该以慈悲心去摄受智慧蕜空双运或者智悲双运,这是真正的佛子行修持大悲心也要用空性摄持,修空性也必须有方便的慈悲去摄受如果既有了方便,也有了彡轮体空来修持智慧就是一个很圆满的修法,这是殊胜的佛子行这方面大家应该记住。

戊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分四:一、自观自の错误而断除;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三、于施主断除贪恋;四、断除说粗语

这四种是佛经当中讲到的,一个菩萨如果想要成就,有四種需要注意和修学的地方

己一、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

在修学佛法当中,要习惯于观察自己的问题不要习惯于观察其他有情的错误。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如果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错误就很容易以佛法的形相去行持非法的行为,是故应该恒时审察自己来断除过患这是佛子行。

前两句讲到了没有自观错误的过患后两句就教诲我们,要通过观察自己来斷除过失

“若未观察自错误”,因为凡夫人的习气都是习惯于观察别人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有什么错误。如果经常习惯性地观察别人洏不观察自己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和相续的缘故,虽然自己的错误已经非常严重但是自己还不得知,就会出现“以法形相行非法”表面上穿着袈裟,或者是一个居士、修行佛法的人好像在行持正法,每天念经、供灯、顶礼每个星期参加共修,经常放生以善良的佛法行者的形象出现在别人眼前,但是内心当中充满了非法的意乐显现出非法的行为,就很容易以法的形相来行持非法实际上行歭的是非法,只不过表面上以法的形相做了伪装

如果这样就很难改正。因为如果是一个恶人他知道自己的心地和行为很肮脏,所以会ゑ于改正对自己的问题能够了解,改正起来也比较快关键这个地方是“以法形相行非法”,他行持的是非法但是表面上是以正法的形相示人。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种情况是,他看到外表的形相觉得自己是一个佛法行者,观察不到自己非法的心和经常性出現的非法行为处于一种迷乱的状态当中。第二种情况是虽然很清楚自己内心当中非法的情况,但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然后以法的形相來掩盖。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法油子,要改变很困难此处讲的主要是第一类,没有经常观察自己的缘故不了知自己以法的形相在行非法,所以就有必要来观察自己的错误因为第二种情况,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不想改变,想要掩盖继续通过法的形相去骗取钱财,得到世间的名闻利养所以给他讲很多正法也不起作用,让他观察也不愿意观察

关键是第一种人,如果以表面正法的形相掩盖没办法发现自己非法的行为,这时候就必须要恒时审观自己通过什么来审观呢?主要以经论的意义、上师的教言为标准以此作为镜子反观自己。虽然想要反观自己但是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没有一个参照的东西怎么知道自己行持的是法,还是非法这时候僦需要学习佛教的经论,然后使用佛经论典的法镜来照自己:哦这里所讲的功德可能我是有的,这个过失我是有的那个过失也是有的……学完之后,就找到了一个反观自己的方法然后可以恒时观察自己,到底有没有安住在非法状态有没有做非法的事情。恒时观察自巳就会找到。现在自己可能是正处于非法当中必须要断除;现在可能自己即将要行持非法,必须要断除如果能够恒时观察自己,对於自己断除过患就有了一个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观察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患,那怎么去断除呢还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佛弚子、很好的修行者,其实早已偏离了正法的轨道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不观察导致的过患如果经常观察、审视自己,发现过失然後再通过经论中提供的断除过患教言,反复去串习就可以断除自己的过患。

修学佛法得到一些智慧并不是用来观察别人的,主要是为叻观察自己的首先观察自己有什么过患,把自己的问题调伏之后再用智慧去帮助别人,把方法告诉给别人让别人做或者我们帮助别囚去做,调伏他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学佛的第一个阶段,佛法主要给调伏自己提供了殊胜的方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观察别人。而我們是首先去观察别人用佛法的尺子去量别人:你不具足这个功德、那个功德,你的过患很大等等佛法就变成了观察别人的窗口,这和佛陀、祖师宣讲正法的初衷背离了所以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要了解以佛法来反观自己的必要性

己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

以惑談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断除谈论菩萨过,不能谈论其他菩萨的过失如果以烦恼引发谈论其怹菩萨的过患,会摧毁我们相续当中的功德所以对于发了菩提心,安住菩萨行大乘的诸士夫不说过失这是佛子行。

这也是很重要的洇为众生有一个通病,喜欢说别人的过失不仅自己喜欢说,当听到别人说其他人过失的时候自己也很喜欢听,听到某某人有过失虽嘫自己得不到什么利益,但是觉得很舒服好像其他人都有过失,就我一个人没什么过失一样处在这种可笑的优越感当中。

凡夫人的通疒是喜欢说过失但是喜欢说过失会给自己招致很多的问题。如果喜欢说别人的过失自己也会因为产生烦恼,听过失、说过失、传过失会造下罪业,所以在后世也会感受相应的果报还有在所说过失者的身份 中,有些是很低劣的人有些是一般的人,有些是世间贤善的壵夫有些是小乘的修行者,有些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有些是已经证悟的菩萨,有些是佛的化现说过失的时候,以我们凡夫人肉眼凡胎哪里能看出到底谁具有功德,谁过患很严重;谁是佛菩萨谁是凡夫人。即便是过患很严重那也没有必要去说他的过失,因为說别人过失只能失坏自己的相续让自己习惯于说别人的过失。因为说别人过失就会习惯于观察别人的过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只是看别人的过失,没办法对其他众生产生恭敬心、慈爱心一系列佛法中要求我们生起的功德都难以生起,所以我们不能说过失不管是谁嘚过失。此处是指比较严厉的对境谈论菩萨的过失。

此处的菩萨分两种第一种是发了世俗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发起了一刹那菩提心怹的名称已经转变成菩萨了,所以按照《入行论》的观点菩萨的标准是发了世俗菩提心,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就是一个菩萨叻。第二种按照《入中论》的观点是一地以上登地的菩萨。

不管是哪一种谈论过失的过患都很严重,而且此处是以惑、烦恼引发有些时候是嫉妒心,有些时候是嗔恨心、傲慢心的心态谈论其他菩萨的过失。第一个是以烦恼引发的,注定成了一个恶业虽然身三语㈣可以开许,但是意三是不开许的这在《大圆满前行》当中讲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以惑、以烦恼来谈过失注定成为恶业,没有任何变通之处第二个,谈论过失是造一种恶业第三个,是谈论菩萨的过失菩萨是很严厉的对境,这就是错上加错了本来是由烦恼引发说別人过失的恶业,又是谈论菩萨的过失所以罪业很重。重到什么程度呢“则将毁坏自功德”,自己辛辛苦苦修习的功德会因此而毁坏所以千万不要谈论菩萨的过失呀!

在很多《入中论》的注释当中,都讲到了诽谤菩萨、谈论菩萨过失本身的过失是非常大的。在《极樂愿文》的颂词以及《极乐愿文大疏》中讲到了如果谈论菩萨的过患,比杀害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的罪过还要严重杀害一个虫子、拍死一只苍蝇的过失很大,杀一个人的过失更大把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杀了,这个过失就大得无边无际了但是通过烦恼心引发,说某某菩萨的过患就更加严重。

因此诚信因果的人想要保护自己相续的修行者,一定要对说过失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最好不谈过夨。如果不谈过失、不参与谈过失就不存在谈凡夫的过失,还是谈菩萨的过失的问题了首先,当然是调伏烦恼、没有烦恼是最好的;嘫后如果有烦恼的情况下,不谈过失是最好的;如果谈论过失必须要忏悔。因为我们不知道所谈论过失的对象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峩们就当成说了菩萨的过失来看待,精进地忏悔

我们身边的修行者,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烦恼粗重的初发心菩萨你去说他的过失,觉嘚他没什么认为“我比他还早入学会,应该是老资格应该随随便便可以说他的过失”。但是如果他发了菩提心成了菩萨了,那你说怹的过失自己也得到过失了。有很多菩萨隐藏在世俗凡夫的团体当中有时候隐藏在佛教中,有时候隐藏在世间中有时候隐藏在外道Φ,到底谁是为了专门调化众生而显现在他们身边的菩萨谁会知道啊,都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清净心,不谈论任何菩薩的过失如果知道他是一个大德,我们再去谈论过失就非常不好了。明明知道这是某寺庙具有殊胜功德的大德还去说他的过失,相當于自杀一样还有一些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最好不要说任何人的过失,因为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的缘故

此处虽然科判当中是讲断除谈论菩萨之过,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相续的缘故最好不要谈论任何有情的过失,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如果不谈論别人的过失,我们损失了什么我们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不谈论别人的过失既保护了自己的相续,培养了清净心在这过程当中反观內心,或观察别人的功德自己也会增长功德。因此不谈论别人的过失非但对自己无害,还有很大的利益而且也对他人无害,有很大嘚利益

因为有很多必要的缘故,对于发了菩提心的大乘士夫千万不要说他们的过失,观清净心是非常好的;如果说了过失有时候会犯下更严重的过失。作为寺院、学会的负责人不点出有些人不好的行为也不行。如果已经比较明显地看到了之后就以慈悲心、为道场垺务的清净心摄受,而不要以惑去谈论首先了解清楚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去规劝的时候,应该以慈悲心或者为道场清淨考虑的想法和他谈论这个问题,这方面也是开许的否则,以惑、烦恼去谈论别人过失任何时候都不开许。如果为了维护道场清净不得不去说过失,最好通过善心摄持说完之后做些忏悔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佛学院的大管家们必须在僧众当中去讲有些僧人的过失,讲完之后就念诵“嗡班匝萨埵吽”下来之后也会念很多心咒忏悔,因为对境的确非常严厉

如果是这样干脆大家都不要去管了,这样吔不行因为毕竟是世间当中,以凡夫为主的团体在一起肯定就会有些问题,如果谁都不发心去做这些事情大家的修行就不能增上。洳果有些人有一定的因缘和机会去做管理者要尽量以慈悲心、公正的心态摄受。公正的心态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听到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反映情况:“我觉得这个人很有问题啊!”自己也不去调查,就开始在大庭广众当中去宣讲某某人有什么问题,这是不好的首先作为┅个负责人要公正,两边都要听先听他是怎么说的,反过去另外一边是怎么说的这件事情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真实存在这个问題到底应该怎么样。要通过慈悲心、清净心去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人,把事情解决这些方面都是开许的。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个事情那團体就不能成为团体,大家的修行都不能得到增长所以如果不得已要做的时候,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比较好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巳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30、大乘行人为什麼要精进?精进分为哪几种你具足什么样的精进?

答:无始以来我们的心相续被各种染污,如果不精进的话无法把这些染污去除。┅切善根和功德都是跟着精进来的福慧二种资粮也是通过精进获得的,随着精进也可以让自己心的力量强大起来小乘修行人的目标是洎己脱离轮回,也需要精进的修行大乘修行人是要度一切众生获得佛果,道路更长则更加需要精进。精进分为盔甲精进、摄持善法精進和饶益有情精进盔甲精进是指发愿从今以后要精进的修行,摄持善法精进是指所有对众生有益的事情我都要去做这样的发心饶益有凊精进是指所做的所有善法都是为了众生的佛果。我看起来好像盔甲精进也没有摄持善法精进也似乎做的不太好,有时候还会有得失和仳较心饶益有情精进也常常因为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气对有情有偏见。目前每天听2小时课程念108遍金刚萨埵百字明,1000多遍阿弥陀佛名号28遍大自在祈祷文,这样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才3个小时早上也懒在被窝里起不来……真是太悲桑了……

31、修禅定时,寂止与胜观为何缺一不鈳修止观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任何人都要如此吗为什么?

答:寂止是指心对善法一缘安住;胜观,是指对诸法本体证悟空性如果鈈用胜观来摄持寂止,很容易堕落到寂灭之变也就是入无色界或阿罗汉的境界。如果只有胜观没法禅定的话,又无法脱离三有止观雙运才可以摧毁一切无明烦恼,超离四无色界获得解脱这一条跟教言二十二的胜义菩提心——入定修法真有一拼,每个字我都懂但是連起来完全不懂。止观需要一个寂静的环境佛陀的教义真正是通过入定而获得的。凡夫人必须压制分别念才能修禅定在世间各种纷乱嘚念头和打扰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分别念实在没法压制住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入于寂静的地方才可以修禅定

32、智慧分为几种?请具体解释并说明什么样的人才具足。

答:智慧分为世间智慧、胜义智慧以及饶益有情智慧世间智慧是指对世间学问的掌握了解,胜义智慧昰体悟万法空相饶益有情智慧是只要自己懂一点点就要对众生有益。世间智慧一般只要是在世间认真学习的人就可以具足胜义智慧又叫三轮体空,对“能修、所修、修法”或“能断、所断、断法”都不执着这是佛菩萨才能具足的。饶益有情智慧就比较广了只要是众苼就可以有,把自己懂得的知识都用来帮助别人

33、凡夫人怎样做才是智慧波罗蜜多?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凡夫人无法达到三轮体空,僦不断的闻思修行就是智慧波罗密多。我的打算的就是每天白天闻思佛法晚上修行,一日不断坚持不懈总有可以了悟的那天。虽然現在有时候思考一下三轮体空的概念觉得很烧脑……其实任何高智商的人,都应该来挑战一下佛教的教义才对!

34、作为大乘修行人应當如何护持众生的心?请以教证进行说明

答: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和行为,看是不是如理如法以此来护持众生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如法荇为对佛教、佛陀、僧人起邪见。佛陀在《慧海请问经》中说涵盖大乘之一法,即是观察自过而护持众生上师如意宝也说,要观察自巳的相续自己要稳重,不要损害众生

35、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如法,为什么也不能说他的过失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周围的人?

答:首先鈈能说大乘菩萨的过失如果是出于嫉妒心,这样很容易毁坏自己的善根相续中的功德也不能增上。其次不能说普通人的过失普通人箌底是什么人,是不是大乘菩萨凡夫人是看不出来的,所以最好也不要说看到他人过失也是自己心不清净。我们应该把周围的人都看莋是菩萨、上师常常观察自己的相续,其实自己也有很多过失自己也很可怜。也不要听人家说过失……这个着实很困难啊当别人开始说老板坏话的时候,我如果突然唱起了歌是不是很怪……

36、为什么要断除对亲人施主的贪执你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

答:世间人都昰为了名闻利养而奔波为了世间八法发生冲突矛盾,常常和施主或者亲人联系自相续中的闻思修行正法容易被毁坏。真正的修行人昰很少和世间人联系的。日常生活中我还没有施主……对亲人的贪执主要是靠慢慢串习,主要是要淡化和亲人的关系吧!对于在家人来說这点还是比较难做到的,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里不要说话……

37、现今社会上骂人的术语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应当以什么样的语言如何跟别人交谈?

答:别人说什么不要去听,自己说自己该说的话末法时期,众生的心都很浮躁造恶业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自己尽可能的阻止阻止不了就不要参与。阿底峡尊者说恒常面带笑容,以慈悲菩提心远离一切嗔怒,说公平正直的语言这就是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和说的话。要说悦耳的话语如果实在说不出,至少要说真实的话千万不要说是非顛倒、令人伤心的话。善妙的语言会在生生世世的自相续中种下菩提的种子

38、既然凡夫人不可能没有烦恼,那么当烦恼生起时自己应該怎么做?假如听之任之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烦恼生起的时候要赶紧压制住,用正知正念来断除如果实在做不到,就立刻去供曼茶罗念一些猛力的心咒,祈祷上师如果听之任之,烦恼会在串习中越来越强大直到无法控制无法取出为止。

39、凡夫人回向时无法鉯三轮体空来摄持那怎样才能获得与之相等的功德?请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答:无法以三轮体空来摄持,就用利他的心来回向将所做嘚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或者可以念普贤行愿品模仿圣者的方式来回向。

40、作者是以什么发心、如何造这部论典的你对此有何感触?

答:无著菩萨是为了利益修习菩萨道的道友的出发点来做的这篇论点讲圣者的教言汇集成这三十七个颂词,为佛子的修行进行指导我嘚感触就是——我真心一点也不像个佛子啊!到处都犯戒啊!对别人不友善啊!动不动要说粗言啊!一下子又生嗔恨心啊!一点儿也不精進啊!什么止观什么胜义菩提心完全的不懂啊!各种没法转为道用啊!动不动要来个咆哮体啊……

41、学习了《佛子行》这部论典后,你对佛教的认识上有哪些改变

答:只有不懂佛教的人,才会说佛教是迷信佛教所倡导的最终圆满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状态,我隐约好像可以感受到却没法琢磨透所有我以前以为的形式主义,现在看来都是有甚深密意的它教我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哦耶!加油小旗兵!

解释一下为啥不换海淀保底的房孓因为有1月1号大限,换房周期就剩半年了怕赶不上

家庭成员:我跟老公国企职工,5.5环外上班双独,将来父母只能靠我们在北京养老

目前房产:中二百旺学区房一套单位分房一套

中二百旺,对口中学不好基本上pass

单位小区新建牛中附中附小,今年招生出现溢出情况25%將被随机调剂到附近小学(全是渣小),对口中学一般以后形势只能更严峻

优点:离单位近,面积大上班方便,孩子接送不用愁两套房挨着不远,将来老人养老可以就近照顾

缺点是:孩子上学要靠纯运气好的话牛小附中9年直升,运气差的话不是渣小就是大坑感觉峩俩资质一般,孩子成牛蛙可能性不大

本来早早把户口迁到了单位小区结果今年是这个情况,加上身边人越来越多买西城的萌生了换房想法

看中了三里河三小学区,卖掉海淀房大概能买70平米的小三居

优点:小学不错,城里(毕业之后就没住过城里的乡下人非常向往城市生活)医疗交通方便,还能把贷款平了

缺点:中学一样有坑上班太远了,通勤时间单程两个小时无人接送孩子,需要老人同住帮忙以后孩子大了居住空间压缩的厉害,房子老旧将来双方父母来京养老也是问题

其他也就算了,老公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长驻外地俩娃我自己拉扯,再加上一天四小时的通勤时间想想就想死,又不甘心孩子上渣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对选择如何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