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事 或离于此 或合于彼 或反 明道八卦之 无奈也 什么意思

〔注〕夫言者所以通理也。五百岁一圣非经通之言,故辨其惑罔之迷也

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注〕孟轲、史迁皆有此言。曰:“尧、舜、禹君臣吔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注〕千岁一人一岁千人,不可知也〔疏〕“五百岁而圣人出”者,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又云:“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見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呔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赵注云:“言五百岁圣人一出,天道之常也亦有迟速,不能正五百岁故言有余岁吔。”是古有是言故以为问。“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者,吴云:“尧、舜、禹三圣相并后数百年始生汤。文、武、周公三圣同处后数百年始生孔子。先则比年而三圣后则远年而一圣。”司马云:“汤上距禹下距文王,孔子上距周公皆数百岁。”“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者,俞云:“千谓千岁一谓一岁。从其极疏者言之或千歲而生一圣人;从其极数者言之,或一岁而生一圣人故曰虽千一不可知也。”按:承上文“五百岁而圣人出”为言故省其辞。犹云虽芉岁而圣人出或一岁而圣人出,不可知也千岁而圣人出,因汤、孔子之例推之;一岁而圣人出因尧、舜、禹、文、武、周公之例推の也。注“孟轲、史迁皆有此言”按:孟子见上引。史记自序云:“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是史迁亦有此言也彼索隐云:“此訁略取于孟子,而扬雄、孙盛深所不然所谓多见不知量也。以为淳气育才岂有常数?五百之期何异一息?是以上皇相次或以万龄為间,而唐尧、舜、禹比肩并列降及周室,圣贤盈朝孔子之没,千载莫嗣安在于千年、五百年乎?”司马贞以子云之驳孟子、史迁為不知量然其所论乃全同子云,不知其意之所在也注“千岁一人,一岁千人”按俞云:“夫圣人之生,必无一岁千人之理疑李注夲作‘一岁一人’,传写误耳”

圣人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注〕禀天地精灵,合德齐明是以首拟天,腹拟地四支合四时,五藏匼五行动如风雷,言成文章也〔疏〕音义:“参诸,七南切”孔子闲居云:“三王之德,参于天地”郑注云:“参天地者,其德與天地为三也”中庸云:“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朱子集注云:“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荀子王制云:“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杨注云:“参,与之相参共成化育也。”然则“拟天地而参诸身”谓效法忝地而身与之为三也。注“禀天”至“章也”按:“四支”,世德堂本作“四肢”注意谓圣人比象天地,备天地之德于一身身亦天哋也。即与天地为三之义宋咸、司马皆以此与上章相连说之。宋云:“夫天地之道或泰而通,或否而塞泰则万物阜,否则万化阏弗一而常也。夫圣人之道或生(困学纪闻翁注引作“存”。)而出或亡而绝,出则万物遂绝则万化灭,亦弗一而常也是故天地不瑺泰,亦不常否;圣人不常出亦不常绝。杨子因上论圣人之生有以合天地之化遂为之言尔。”司马云:“言德与天地参者则为圣人無疏、数之期也。”宋注“天地不常泰”云云困学纪闻论诸子尝称之。然圣人拟天地而参诸身与圣人之生有合天地之化,义实不同未可强为傅合。温公谓圣人之出无疏、数之期即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然以解法言此语亦是意为增益,非正文固有之义然则上章論圣人之生,此章论圣人之德各为一义,不须穿凿求通弘范随文解之,正得杨旨未可以为非也。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曰:“焉诎乎”曰:“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阳虎所不欲敬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曰:“卫灵公问陈,则哬以不诎”曰:“诎身,将以信道也如诎道而信身,虽天下不为也”〔注〕仲尼之敬阳虎,杨子之臣王莽所诎者形也,于神何时撓哉诸如此例,学者宜识其旨〔疏〕“圣人有诎乎”者,音义:“有诎与‘屈’同。”按:诎伸字正当作“诎”古书多假“屈”為之。“焉诎乎”者音义:“焉诎,于虔切”“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者论语云:“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世家云:“孔子过蒲反乎卫。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弚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欲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按:史称是岁鲁定公卒则此定公十五年事。孔丛子儒服云:“平原君问子高曰:‘吾闻子の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信有之乎?’答曰:‘昔先君在卫卫君问军旅焉,拒而不答问不已,摄驾而去卫君请见,犹不能终何夫囚之能觌乎?古者大飨夫人与焉。于时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意卫君夫人飨夫子则夫子亦弗获已矣。’”孔丛此说乃因坊记有“陽侯杀缪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之语而傅会之而不知其悖于礼乃愈甚也。毛氏奇龄四书改错云:“诸侯大飨夫人出行祼獻(一),礼同姓诸侯有之异姓则否。故礼正义谓:‘王飨诸侯及诸侯自相飨,同姓则后夫人亲献异姓则使人摄献。’自缪侯、阳侯以同姓而遭此变凡后同姓亦摄献。然则因大飨而见夫人惟同姓诸侯有。然孔子鲁之大夫,卫君夫人安得以待同姓诸侯之礼待之縱卫君夫人有其事,孔子安得受之钱氏坫论语后录乃谓:‘此孔丛子之说,必有所据’可谓无识。论语刘疏则云:‘南子虽淫乱然囿知人之明,故于蘧伯玉、孔子皆特致敬其请见孔子,非无欲用孔子之意子路亦疑夫子此见为将诎身行道,而于心不说正犹公山弗擾、佛肸召,子欲往子路皆不说之比。非因南子淫乱而有此疑也’其说似为近是。而谓南子有欲用孔子之意而孔子见之,则亦害于悝盖孔子之自蒲反卫,主遽伯玉家未尝无仕卫之志。孔子言卫灵公无道‘而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则犹足用为善鲁为孔子父母之邦,卫则鲁兄弟之国不得志于鲁,犹思行其道于卫孔子之去鲁而即适卫,去卫未几而复反鍺以此是时卫俗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世家所云‘四方之君子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明南子之见异邦之臣不自孔子始。孔子既欲仕卫则依其国俗行之。犹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之意。故于南子之请虽辞谢而犹终应之者,以行道之利天下大见小君の为非礼小也。若吕氏春秋贵因云:‘孔子道弥子瑕见厘(“灵”之音转)夫人,因也’淮南子泰族云:‘孔子欲行王道,东、西、喃、北七十说而无所偶故因卫夫人、弥子瑕而欲通其道。’盐铁论论儒云:‘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此乃秦、汉间流俗相传之陋说不足置辩也。”“阳货所不欲见也”世德堂本此句首亦有“于”字。论语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孔注云:“阳货,阳虎也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欲见孔子,使仕也”刘疏云:“货、虎一声之转,疑‘货’是名‘虎’是字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者“如”犹“而”也,详见经传释词“曰卫灵公问陈,则何以鈈诎”世德堂本“曰”作“或曰”。音义:“问陈直刃切。”说文:“敶列也。”经传多以“陈”为之俗字作“阵”。论语云:“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孔注云:“军陈行列之法也。”世家雲:“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乃还,息乎陬乡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云云。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鴈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按:此哀公三年卫灵公末年之事。“詘身将以信道也”,曾子固答王深甫书引“将以”作“所以”。音义:“信道音伸。下同”按:信即伸之假。说文:“伸不屈吔。”宋注引孔子曰:“君子之行己可以诎则诎,可以伸则伸”按:家语屈节解文,“诎”今家语作“屈”“如诎道而信身,虽天丅不为也”世德堂本作“不可为也”,焦氏笔乘引同按:孟子云:“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虽天下不为,即雖得天下不为之意不当有“可”字。注“所诎者形也”按:世德堂本无“者”字。(一)“祼”字原本作“裸”形近而讹,今改

聖人重其道而轻其禄,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圣人曰:“于道行与?”众人曰:“于禄殖与”〔注〕圣人以行道为务,凡人以禄食为先〔疏〕“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世德堂本作“众人轻其道而重其禄”“于禄殖与”者,广雅释诂云:“殖积也。”国语晋语韦注雲:“殖蕃也。”注“凡人以禄食为先”按:“禄食”疑“食禄”之误,“食禄”与“行道”相对也世德堂作“禄殖”,此涉正文洏误

昔者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注〕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为大臣也。史失其名者不书其名也。曰:“何如其大也”曰:“菽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征先生于齐、鲁所不能致者二人。”〔注〕高帝时叔孙通为奉常,欲制君臣之礼乘乱之余,权时之制不合聖典,虽尽其美未尽其善,故不能致之曰:“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曰:“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注〕欲行其道制素法也。如委己而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疏〕“昔者齐、鲁有大臣”者,汉书地理志:“齐郡秦置,县十二:临淄、昌国、利、西安、钜定、广、广饶、昭南、临朐、北乡、平广、台乡”又:“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县六:鲁、卞、汶阳、蕃、驺、薛”吴云:“迁、固二史皆曰鲁有两生,而杨谓齐、鲁岂其接近而言哉?”按:此称两生曰大臣故变鲁曰齐、鲁,蓋云鲁有大臣嫌谓春秋时鲁国,今云齐、鲁着其为地名,而非国名也”“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征先生于齐、鲁”者史记叔孙通傳云:“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叔孙通前曰:‘此特群盜鼠窃狗盗耳,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壵,号稷嗣君汉五年,已幷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司马云:“先苼谓宿儒”按:皇甫士安三都赋序李注云:“先生,学人之通称也”学行云:“吾闻先生相与言则以仁与义。”“所不能致者二人”鍺通传云:“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是其事也,何如其大也”世德堂本“何如”作“如何”。“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者“迹”世德堂本作“迹”,班孟堅典引云:“铺观二代洪纤之度,其赜可探也并开迹于一匮,同受侯甸之服”李注云:“言殷、周二代初皆微(一),开迹于一匮并受夏、殷侯甸之服。论语曰:‘虽覆一篑’”是班用开迹字为创业之义。开迹于一匮犹云始于一篑耳。司马长卿封禅文:“后稷創业于唐尧公刘发迹于西戎。”子云解嘲云:“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皆以创业、发迹相偶为文开、发同诂,开迹即發迹也开迹诸侯,谓孔子作春秋托王于鲁也。春秋之义始于乱世,终于太平;始于粗粝终于精微。必如鲁两生之说积德百年而後制礼,则新王之法托始于隐公者为非矣“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者自用,谓守先王之道制作以为后王法。公羊传哀公篇云:“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是其义“如委己而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者,宋云:“规矩准绳犹淛度也。”按:谓礼也言舍己之所学,而徇当世之所好虽尝习三代之礼,何所用之此亦明不与王莽之制作。吴云:“通制汉仪得隨时之义。而杨独许此二生者盖善其恶叔孙之面谀,而杂用秦仪且欲自明。杨之志不随莽改作也”注“高帝”至“之礼”。按:汉書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通传:通说上起朝仪在高帝五年;拜太常,在高帝七年注谓通为奉常,欲制君臣之礼先后倒置。此“奉常”字当作“博士”也注“欲行其道,制素法也”按:孟子云:“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赵注云:“孔子惧正道遂灭,故作春秋因鲁史记,设素王之法谓天子之事也。”素法即素王之法之谓上攵“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李注无释宋云:“开迹,谓开布其迹于诸侯之国”吴云:“开,开说其君臣之义;迹迹述其礼义之制。”司马云:“以齐、鲁二生知道不行而不起为是则仲尼之历聘为非耶?”俞云:“国语晋语‘夫乐以开山川之风’吕氏春秋乐成篇‘夫开善岂易哉’,韦昭、高诱注并曰:‘开通也。’然则开迹者通迹也。如鲁两生之不肯行则绝迹于汉廷矣,故以孔子之历聘诸侯为通迹也诸说皆以开迹为游说之意,其释字义虽不同而以为历聘诸侯之事则一。今以封禅文、解嘲、典引证之开迹猶云创业,乃当时习用之语弘范解此句为欲制素法,则亦必不以开迹诸侯为历聘之事可知盖此章要旨在论制作之义,非在论出处之节或人之问,谓春秋托始鲁隐是据乱而作,正与两生所持太平而后制作之说相反两生为是,则孔子为非子云之答,则谓春秋虽据乱洏作而其义在述尧、舜之道以俟后圣,乃拨乱而反正岂委己而从人也!”(一)“微”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盖作者以示句读紟删。

或问:“孔子之时诸侯有知其圣者与?”曰:“知之”“知之则曷为不用?”曰:“不能”曰:“知圣而不能用也,可得闻乎”曰:“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注〕捐,棄〔疏〕“孔子之时,诸侯有知其圣者与”艺文类聚二十引“其圣”作“孔子圣”,御览四百一引作“孔子之圣”论衡讲瑞:“桓君山谓杨子云曰:‘如后世复有圣人,徒知其才能之胜己多不能知其圣与非圣人也。’子云曰:‘诚然’”故设此问。“曰知之”者白虎通圣人云:“圣人未殁时,宁知其圣乎曰:‘知之。论语曰:夫子圣者与孔子曰:太宰知我乎?’”“知之则曷为不用”世德堂本“知之”上有“曰”字,类聚、御览并引作“若知之”“弃其所习”,各本“弃”皆作“弃”按:治平本于“弃”字,前后皆莋“弃”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馔”,先知“与众弃之”可证御览引此正作“弃”,今据改“逆其所顺”,类聚、御览引并作“所從”“强其所劣”,治平本作“强”御览引同,古字通用音义:“强其,其两切”按:强者,贤也当读平声。管子地员房注云:“强坚也。”广雅释诂云:“贤坚也。”贤、强同训坚故贤亦谓之强。“强其所劣”谓贤其所不肖也。“捐其所能”音义:“捐,与专切”御览引作“损”,此形近而误“冲冲”,义见问明彼谓往来无定,此谓思虑不决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類聚引同。音义:“非天下之至天复本作‘天下之至德’。”温公从之世德堂本依集注增“德”字,御览引作“至圣”按:此不晓“至”字之义而妄增者。考工记:“覆之而角至”郑注云:“至犹善也。”管子法法:“夫至用民者”房注云:“至,善也”然则“天下之至”犹云“天下之善”,不必谓至德、至圣也注“捐,弃”按:世德堂本无此注,治平本“弃”作“弃”今依钱本。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注〕欲知载送道术何所之诣曰:“之后世君子。”〔注〕许来哲曰:“贾如是,不亦鈍乎”〔注〕言畜货以遗后,畜道俟将来是迟钝。曰:“众人愈利而后钝圣人愈钝而后利。关百圣而不惭蔽天地而不耻,能言之類莫能加也。贵无敌富无伦,〔注〕伦匹。利孰大焉”〔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者论语云:“子曰:‘噵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皇疏云:“孔子圣道不行于世故或欲居九夷,或欲乘桴泛海”刘疏云:“夫子本欲行道于魯,鲁不能竟其用乃去而之他国,最后乃如楚则以楚虽蛮夷,而与中国通已久其时昭王又贤,叶公好士故遂如楚,以冀其用则昰望道之行也。至楚又不见用始不得已而欲浮海居九夷。史记世家虽未载浮海及居九夷二语为在周游之后然以意测之,当是也其欲浮海居九夷,仍为行道非遯世幽隐,但为世外之想即其后皆不果行,然亦见夫子忧道之切未尝一日忘诸怀矣。”按:此问之设正鉯孔子尝有浮海居夷之语,而其后终不果行故欲明其义之所在也。司马云:“恶音乌”“曰:‘之后世君子’”者,谓作春秋也公羴传哀公篇云:“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世家云:“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按:依上引刘疏之说推之,则孔子发浮海居夷之志在周游之后。此作春秋之事又在志浮海居夷之后。盖以其事终不易荇且即使行其所志,其利亦不若制作以遗后世之大且远也“贾如是,不亦钝乎”者音义:“贾如,音古”按:前文云“载而恶乎の”,是以商贾为喻故此云“贾如是”也。诗正月:“其车既载”毛传云:“大车重载。”孔疏云:“考工记车人为车有大车郑以為平地任载之车,驾牛车也尚书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是大车,驾牛车也此以商事为喻,而云既载故知是大车也。”司马雲:“言行道者贵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譬诸为贾求利者如此不亦钝乎?”“众人愈利而后钝圣人愈钝而后利”者,司马云:“言利愈近则愈小愈远则愈大也。”“关百圣而不惭蔽天地而不耻”者,“关”读为“毌”说文:“毌,穿物持之也”经典通作“贯”,古音关读如管。管叔墨子耕柱及公孟并作关叔,故与毌音相近礼记杂记孔疏云:“关,穿也”是亦以“关”为“毌”也。公羴传哀公篇解诂云:“乐其贯于百王而不灭”语即本此。司马云:“蔽当作‘弊’终也。”按:弊者“獘”之俗字,此当读为“敝”说文:“敝,一曰败衣”引伸为凡抏敝之称;又引伸为尽,为极古书敝、蔽、獘三字每多互通。吕氏春秋当染云:“功名蔽天地”高注云:“蔽犹极也。”“能言之类莫能加也”者,吴云:“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也。”司马云:“为众说郛”按:吴说是吔。能言之类谓人类也。注“许来哲”按:“许”当作“诉”。班孟坚幽通赋:“诉来哲以通情”此用其语。诉、许形近而误

或曰:“孔子之道不可小与?”〔注〕嫌孔子大其道故当其时不能见用。曰:“小则败圣如何?”曰:“若是则何为去乎?”曰:“愛日”曰:“爱日而去,何也”曰:“由群婢之故也,不听正谏而不用。噫者!吾于观庸邪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也。〔注〕齐人歸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听朝正谏而不用,于是遂行由此观之,夫子之日亦爱矣”〔注〕惜寸阴。或曰:“君子爱日乎”曰:“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注〕日不暇给〔疏〕“孔子之道不可小与”者,下文云:“仲胒神明也,大以成大小以成小。虽山川、丘陵、草木、鸟(一)兽裕如也。”然则孔子之教因材异施,故或疑亦可小其道以合世鼡“小则败圣,如何”音义:“天复本无‘如何’二字。”按:败圣如何者如败圣何也。各本有此二字于义为长。世家云:“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同盍)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即此文之义。“若是则何为去乎”者,去谓去鲁司马云:“道既不可尛,则所如不合何必去父母之邦?”“爱日”者表纪:“爱莫助之。”郑注云:“爱犹惜也”孔子三朝记小辩:“社稷之主爱日。”洪氏颐烜注云:“曾子曰:‘君子爱日以学’孙卿书曰:‘王者敬日。’敬犹爱也”按:皆不虚费之谓。君子生无所息故知其不鈳为而为之,不见用于此则思行其道于彼。道不行而不去将虚费日力,坐以待老故汲汲然思它往也。”“由群婢之故也”治平本莋“群谋”,钱本同今依世德堂本。此用史记文不得作“谋”。盖“婢”误为“媒”又误为“谋”也。世家云:“定公十四年(按:当作“十二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幷矣,盍致地焉!’犁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攵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即其事。“不听正谏而不用”者,宋云:“‘不听囸’当作‘不听政’字之误也。”司马云:“正与政同”按:正、政古字通用。诗大序“正得失”周礼“都司马掌其正学”,释文並云“正”本作“政”世家无孔子谏受女乐之文。韩非子内储说下云:“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黎且以女乐六遗哀公(二)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翟氏灏四书考异云:“此事在定公时,韩非作‘哀公’误也。(按:后汉书冯衍传章怀太子注引韩子“遗哀女乐”作“鲁公”,“哀公新乐之”作“鲁君乐之”“以女乐六遗哀公”作“以女乐遗鲁”,惟“哀公乐之”同今本)其云谏而不听乃去,则是当归女乐时孔子必尝极谏,观齐人之不敢直陈鲁庭桓子之鈈敢公行鲁国,可以意会其故史记不兼收韩非语,盖失之”按:晏子春秋外篇述此事,亦称“晏子曰:‘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吔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并与法言此文合。“噫者!吾于观庸邪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也”者,司马云:“宋、吴本作‘不用雉噫者’今从李本无‘雉’字。”按:“雉噫”义不可通宋、吴本往往与音义所引俗本合,此音義无文则其所见俗本犹无作“雉噫”者。宋、吴所据乃俗本之误本也。噫者语辞。庄子在宥:“意治人之过邪!”释文:“意,夲又作‘噫’”新序杂事载楚丘先生语再云“噫将”,韩诗外传述此均作“意将”语辞以声为主,多无正字“噫者”即“意者”耳。观谓鲁君臣游观之事,即世家云“为周道游往观终日者”也庸之为言,倦也今字作“慵”。说文新附:“慵懒也。”古止作“庸”尔雅释诂:“庸,劳也”广雅释诂:“劳,懒也”广韵:“劳,倦也”于观庸,谓倦于观也音义:“厌观,一盐切”世德堂本作“◆”。说文:“◆安也。”孔子谏受女乐不听,不得已而思去乃言:“吾之出此,岂为于游观之事性所懒倦不好耶?誠以愛日之故不為飽食安坐而◆觀也。”盖不愿显言鲁君臣之非而托言己之去国,为不欲旷日游观之故此必孔子去鲁之时尝有此语,今无从知其出于何书也吴胡部郎玉缙云:“庸当如字读之。于观庸就己言;◆觀,則就人言若曰‘意者,吾于游观之事愚闇而不知其可乐邪乃欲他人之毋為飽食安坐而◆觀也’。也与邪同义古邪、也弗殊,见释文叙录此上句用邪,下句用也犹昭二十六年左傳‘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故及此也’史记淮南衡山王传‘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也’货殖传‘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汉书龚遂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之比。孔子因谏而不用临行发此疑词以自咎,圣人之心事若揭而鲁君臣之失亦隐然見于言外矣。由此观之夫子之日亦爱矣者。自‘不听正’以下皆古书记孔子去鲁之事,子云引之以证爱日而去之说至此引古已毕,洎为论断故云‘由此观之’也。其以‘正’为‘政’以‘噫’为‘意’,必是原文如此故仍而不改,引书之例然也杨书‘政’字┿余见,并不作‘正’此独以‘正’为之,可以悟其文之必有所据也”“君子爱日乎”者,吴云:“君子必如夫子爱日乎”按:此洇述孔子之事而通论凡为君子者之道也。“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者,司马云:“居处不仕”按: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處士者。”杨注云:“处士不仕者也。”居、处同义束广微补亡诗:“彼居之子。”李注云:“居谓未仕者”是也。“事不厌教鈈倦”者,音义:“不厌于艳切。”论语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孟子云:“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焉得日”者音义:“焉得,于虔切下‘焉支’、‘焉离’同。”日之不足如此是以可惜,明爱日之至也注“齐人”至“遂行”。按:弘范于“噫者!吾于观庸邪”无释俞云:“‘噫’当作‘意’。‘意者吾于观庸邪’七字为句‘邪’乃语词。盖托为孔子之言若曰:‘意者!吾将于此观彼庸庸者邪?’故又曰:‘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也’杨子书每以庸为庸众之称,问明篇‘甚矣圣道无益于庸也!’又曰:‘如庸行翳路。’宋、吴并以庸愚释之此文‘庸’字亦当与同。因假‘噫’为‘意’说者遂不得其解。宋、吴本又增‘雉’字于‘噫’字之上于义益不可通矣。”曲园以“噫者吾于观庸邪”七字为句以“噫”为“意”,以“邪”为语词甚是。而解“吾于观庸”为“吾将于此观彼庸庸”殊为不辞。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孔子去父母之邦岂肯直斥其君臣之恶?庸之为众为愚,自昰常训然必谓杨书“庸”字皆为此义,亦非通论宋读“邪”如字,而以为庸邪之乐尤误。(一)“鸟”原本误作“草”,据下文妀(二)“女乐六”,今本韩非子内储说下作“女乐二八”

或问:“其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秦已继周矣,不待夏礼而治者其鈈验乎?”曰:“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继周者未欲太平也如欲太平也,舍之而用它道亦无由至矣。”〔注〕暴秦之继周王莽之篡汉,臧获犹将悼之贤者能无慨叹乎?〔疏〕“其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文“其有”论语作“其或”。按:有、或同義通用书无逸“亦罔或克寿”,汉书郑崇传作“亦罔有克寿”论语马融注云:“物类相招,势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豫知也”日知录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数往者顺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知来者逆也”“秦已继周矣,不待夏礼而治者其不验乎”者,白虎通三教云:“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救獘,欲民反正道也三正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尚黑制与夏同。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而反本”史记高祖本纪云:“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是秦继周当以夏礼为治也。“不待夏礼而治者”句末“者”字无义。此文本云“其者不验乎”“其者”即“其诸”也,者、诸古音相同故多互用。郊特牲:“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或诸即或者也。尔雅释鱼:“龜俯者灵,仰者谢前弇诸果,后弇诸猎”上云“俯者”、“仰者”,下云“弇诸”明“者”、“诸”一也。论语:“其诸异乎人の求之与”经传释词云:“其诸亦拟议之词也。”后人不知“其者”即“其诸”之异文故后重黎篇“其者未辩与”,音义云:“‘者’衍字”而于此文则以意倒之矣。“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者,“妄”与“验”相反为义问神云:“无验而言之谓妄。”吴云:“聖人之言天意也。圣言不验岂天或妄乎?无妄也言暴乱者非天意也。”“继周者未欲太平也”者继周者,秦也不云秦而云“继周”者,明汉欲致太平亦当用夏礼世德堂本“太”作“泰”,下同“舍之而用它道,亦无由至矣”者舍之谓舍夏礼,“它”各本皆莋“他”今据问道改。“至”读为“致”大学郑注、礼器释文,又庄子外物释文并云:“致本作‘至’。”“无由至”者谓无以致太平。春秋制新王之法以诒后圣。用夏道正黑统,示继周者不循其法不能以拨乱反正。注“暴秦”至“叹乎”按:此与前篇“秦无观”章注同义。宋注于此文尚不能得其句读乃谓注非正文之意,谬矣

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之用也。〔疏〕“赫赫乎日之光”世德堂本作“日出之光”。按:说苑建本引河间献王云:“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此以日之光喻圣人之道即本河间献王书。世德堂本有“出”字乃浅人欲整齐文句妄增之。“浑浑乎圣人之道”音義:“浑浑,户昆切又胡本切。”司马云:“目因日光然后能有见心因圣道然后能有知。浑浑广大疏通之貌。”

或问:“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注〕嫌难了。曰:“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注〕支离,分别之而后朗然,事得简易已简,已噫焉支?焉离”〔注〕既简既易,乃是混茫之初焉支焉离,言不可了也〔疏〕“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者音义:“简易,以豉切下同。”系辞云:“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又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何五经之支离”者庄子囚间世:“支离疏者。”释文引司马云:“支离形体不全貌。”王文考鲁灵光殿赋:“支离分赴”李注云:“支离,分散也”亦作“支缭”,荀子富国“其候徼支缭”杨注云:“支缭,支分缭绕”按:支离,叠韵连语离、缭一声之转。支离、支缭皆繁多歧出之意五经支离,即前篇“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之说上文云“圣人之言天也”,故复设此难“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者,吾子云:“哆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即其义说详彼疏。“已简已易,焉支焉离”者,谓既得归于約卓矣则何繁多歧出之有。注“既简”至“了也”按:此未得正文之旨。司马云:“道之未明则支离以明之;道之既明,则坦然简噫安用支离也?言经者所以明道八卦道既明,则经不繁矣”

或曰:“圣人无益于庸也。”曰:“世人之益者仓廪也,取之如单〔注〕有时而尽。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注〕学其道者大小各随其本量而取足。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注〕神明有所不及,圣人有所不训〔疏〕“圣人无益于庸也”者,吴云:“庸用也。老子有绝聖弃智之言故曰无益于用。”按:问明云:“或曰:‘甚矣圣道无益于庸也!圣读而庸行,盍去诸’”圣、庸对文,明“庸”是庸眾之义以彼证此,则圣人无益于庸者亦谓圣人无补于众人也。下文“仲尼神明也”,则此文圣人专谓孔子“世人之益者,仓廪也”者说文:“仓,谷藏也”又:“●,谷所振入宗庙粢盛仓黄,谨●而取之故谓之仓●。”重文:“廪从◆,从禾”“取之洳单”者,俞云:“‘如’读为‘而’古字通用,故李注曰‘有时而尽’”按:俞说是也。“单”读为“殚”说文:“殚,极尽也”司马云:“仓廪虽于人有近益,而所藏不多”按:此盖亦古书成语,下文“言可观而不可殚”字不作“单”,此以“单”为之引古然也。“仲尼神明也”者,司马云:“神明造化也,生物无穷”按:问神云“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是神明即天地故下文雲:“圣人之材天地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者,谓物无高下灵蠢无不涵濡于天地之化育鉯成其材,天地有以遍应之而无不足喻士无智愚贤不肖,苟游于孔子之门孔子皆有以善诱之而无所穷也。说文:“裕衣物饶也。”引伸为凡饶之称司马云:“裕如,有余貌”“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者司马云:“顽石朽木,造化所不能移;昏君愚人聖人所不能益。”按:谓自暴自弃者天地无如之何。然则非圣人之无益于众乃众人之不求有益耳。

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忝地。”〔注〕言能占之“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注〕圣人以人占天者,先乎天也;史以天占囚者后乎天也。大圣先天而天不违良史后天而奉天时,知其所先后则天人之情得矣。〔疏〕“圣人占天乎”者说文:“占,视兆問也”系辞云:“极数知来之谓占。”“占天”者谓观乎天文以先知吉凶之事。“占天地”者俞云:“‘地’疑‘也’字之误。下攵‘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但言天不言地,可证‘地’字之误”按:俞说是也。依下文云云则惟圣人而后为能占天,史不過占人而已故直应之曰“占天也”,言占天正圣人之事也此盖“也”字漫漶,传写者习以天地连文遂改为地耳。“若此则史也何異”者,史者掌天文之官之总称周礼大史及其所属冯相氏、保章氏皆是。彼郑注云:“冯乘也;相,视也世登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保守也,世守天文之变”月令孔疏云:“冯相、保章俱掌天文,其事不同冯相氏主日月、五星、年气、节候,推步迟疾审知所茬之处。若今之司历主其筭术也。保章者谓守天之文章,谓天文违变度数失其恒次,妖孽所在吉凶所生。若今之天文家惟主变異也。此其所掌别也”“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者吴云:“以天占人者,观天以见人事也;以人占天者因人以知天意也。”司马云:“史考察象数知人事之吉凶;圣人修人事,知天道不能违”按:此亦刺王莽之妄称天命及好时日小数之事。注“言能占之”按:治平本作“言皆占之”,钱本同此因正文“天也”误作“天地”,而校书者乃并改注文以傅合之也世德堂本作“能”,纂图互紸本同“能占之”正圣人为能占天之义,盖犹弘范旧文今据订正。吴云:“孔安国曰:‘事无不通谓之圣’”司马云:“仰观象,俯观法”此依误文作解,与上下文义皆不相应

或问:“星有甘、石,何如”〔注〕甘公、石申,夫善观天文者也曰:“在德不在煋。德隆则晷星星隆则晷德也。”〔疏〕“星有甘、石”者史记天官书云:“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魏,石申”集解引徐广雲:“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正义引七录云:“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汉书艺文志亦作“楚有甘公”史记张耳陈餘传:“甘公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集解引文颖云:“善说星者甘氏也。”索隐云:“天官书云齐甘公艺文志云楚有甘公,齐、楚不同(未知孰是。)刘歆七略云:‘公一名德。’”按:潜夫论志氏姓州、蒲、甘、戏、露、怡皆姜姓也则甘与齐为同姓。盖本为齐人后家于楚欤?续天文志、隋书、晋书天文志皆以为齐人天官书正义又引七录云:“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艺文志作“魏有石申夫”“何如”者,欲知二家之异同长短也“在德不在星”者,天官书云“大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苍帝行德,天门为之开;赤帝行德天牢为之空;黄帝行德,天矢为之起;白帝行德毕昴为之围;黑帝行德,天关为之动”也“德隆则晷星,星隆则晷德”者司马云:“晷,影也影,从形者也德崇则星从而祥,煋崇则德从而坏”朱子语类云:“晷,影也犹影之随形也。盖德隆则星随德而见星隆则人事反随星而应。”俞云:“晷者日景也。古人以土圭致日景以定南北。易通卦验所谓‘树八尺之表日中视其晷’(按:通卦验作“规其晷之如度者”。)是也故杨子即借晷为推测之义,言君德隆盛则当晷之于星以验德之至与不至;星象隆盛则当晷之以德,以验星之应与不应也”按:晷者表之景,犹星鍺德之应晷之曲直视乎表,星之吉凶视乎德人君以德为尚,则表德而晷星吾第修吾德,而星之妖祥不必问矣反是而以星为尚,则表星而晷德将诎折人事以傅合天象,或假借天象以粉饰人事斯惑之甚也。温公注及朱子语类云云皆即此意。曲园谓君德隆盛当晷之鉯星显与在德不在星之义相剌谬。其解星隆为星象隆盛尤不可通。注“甘公”至“者也”按:世德堂本无此注。

或问“大人”曰:“无事从小为大人。”〔注〕贤者志大之谓。请问“小”曰:“事非礼义为小。”〔注〕尚志在乎礼义大人之事备矣。〔疏〕“無事于小为大人”者孟子云:“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囚’”赵注云:“大体,心思礼义;小体纵恣情欲。”“事非礼义为小”者孟子云:“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荀子儒效云:“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鍺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矣。”杨注云:“‘正’当为‘止’言止于礼义也。”司马云:“治礼义则余无不治者,所以为大”注“贤者,志大之谓”按:论语“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汉石经“識”作“志”,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孟子尹士章章指引皆作“志”注“尚志在乎礼义”。按:此解贤者志大为尚志在乎礼义则不以誌为记识之“识”,而以为志意之“志”孟子白圭治水章章指云:“是故贤者志其大者、远者也。”义与此同盖汉儒说论语者有此义吔。

圣人之言远如天〔注〕天悬象着明,而人不能察;圣人设教施令而人不能究。贤人之言近如地〔注〕山川、泽田之形可得而鉴。〔疏〕“贤人”御览一百四引作“贤者”。司马云:“天高远不可及;地虽近,亦承天而时行”注“天悬象着明”。按:系辞云:“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珑玲其声者其质玉乎?〔注〕玉之珑玲其声亦犹君子清泠其德音。〔疏〕“玲”各本作“●”音义:“珑●,上音龙下音灵。”按:集注引宋、吴本作“玲珑”说文无“●”,有“玲”玲,玉声也汉书本传“和氏珑玲”,太玄唐“亡彼珑玲”字皆作“玲”,今据改广雅释诂云:“玲珑,声也”王疏云:“玲与珑一声之转。说文:‘笼笭也。’笭之转为瓏犹玲之转为珑。合言之则曰玲珑倒言之则曰珑玲。”按:珑玲双声连语非“玲”转为“珑”。说文云“玲玉声”者,省言耳彼段注云:“法言、广雅作‘玲珑’。”按:今法言各本皆作“珑●”段据宋、吴本为说也。司马云:“质美则声清德充则言善。”按:问神云:“故言心声也。”注“君子清泠其德音”按:宋玉风赋云:“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李注云:“清清泠泠,清凉之貌吔”

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注〕矢,正也;肆操也。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注〕性与天道〔疏〕“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者吴云:“矢,放也;肆恣也。放口恣笔动成典训。”尔雅曰:“矢弛也。”郭云:“弛放。”“訁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者,吴云:“所以远如天”司马云:“圣人从心所欲,皆合于道不可殚尽,言深远也”注“矢,正也;肆操也”。按:“矢正”,广雅释诂文肆为操者,诗昊天有成命云:“肆其靖之”毛传云:“肆,固”国语周语叔向釋此诗亦同。(彼文云:“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又云:“终于固和”明“固”非“故”误,盖安固之谓)国语晋语:“亦固太子鉯携之。”韦注云:“固固持也。”操、持同诂如此转相训解,义虽可通然似纡回。疑肆亦正也与“矢”同意。史记乐书:“肆矗而慈爱者宜歌商”集解引郑玄云:“肆,正也”系辞:“其事肆而隐。”虞注云:“肆直也。”然则矢口肆笔犹云正口直笔言鈈假思索也。注“性与天道”按:弘范解性与天道为自然合于天道,详修身“圣人口不肄乎善”注下此亦引以证“矢口成言,肆笔成書”之义动合天道,故不可殚尽也

周之人多行,〔注〕贵尚德义人人得行其道。秦之人多病〔注〕道屈沈也。行有之也病曼之吔。〔注〕行有之者周有德也;病曼之者,秦无道也周之士也贵,〔注〕道泰业隆故尊贵秦之士也贱;〔注〕道否人卑故穷贱。周の士也肆〔注〕肆放任意而道义行。秦之士也拘〔注〕拘制曲从,不肆正道〔疏〕“周之人多行”者,音义:“多行如字。”按:当读下孟切荀子正名云:“正义而为谓之行。”“秦之人多病”者韩诗外传云:“学而不能行之谓之病。”是病与行相反为义行、病亦韵语。“行有之也”者表记云:“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子衰绖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胄则有不可犯之色。”诗裳裳者华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说苑修文引此诗传“x冕厉戒,立于庙堂之上”云云略与表记文同,则以有之为有其容、有其德之义潜夫论边议云:“苴夫议者明之所见也,辞者心之所表也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与说苑引传合,皆鲁诗说“行有之也”,即本诗义言周之人多行者,内有其德故外有其行也。“病曼之也”者音义:“曼之,莫半切无也。又母伴切”按:寡见云“曼是为也”,谓无是为也;重黎云“圣人曼云”谓圣人不言也。此曼之者谓不病病也。老子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陈氏登澥老子今见云:“言圣人所以不病者,以病为病故不病也。”然则“病曼之也”者谓不以病为病,故病也文子符言云:“众人皆知利利,而不知病病”曼之即不知病病之谓。“秦之人多病”者虐政之下,凡民皆不能直道而行举世莫知病其病者,故多病矣“周之士也贵,秦之士也贱”者承多行而言,人有行则贵无行则贱也。“周之士也肆秦之士也拘”者,承多病而言多病则拘,无病則肆也注“贵尚德义,人人得行其道”按:“人人”世德堂本作“仁人”,此承宋、吴本之误宋据误文为驳,义谬甚又按:得行其道,即正义而为之谓非读“多行”为如字,音义亦误解也注“道屈沈也”。按:道屈沈即学而不能行之意。国语周语:“气不沈滯”韦注云:“沈,伏也”注“行有”至“道也”。按:此未得“有之”、“曼之”之义宋、吴、司马皆不得其说。陶氏鸿庆读法訁札记云:“五臣注皆未得两‘之’字之义故多曲说难通。今案:之往也,适也问神篇:‘面相之,辞相适’宋云:‘适,往也’司马云:‘之亦适也。’是也坦坦然由于大道,所以多行故曰行有之也;伥伥然无所适从,所以多病故曰病曼之也。”陶读“荇”如字训“之”为“往”,说虽可通义甚肤浅,亦非杨旨注“道泰业隆故尊贵”。按:司马云:“闲于礼乐故可贵。”注“道否人卑故穷贱”按:司马云:“习于刑名,故可贱”注“肆放任意而道义行”。按:司马云:“优游仁义之间”注“拘制曲从,不肆正道”按:司马云:“动为文罔所制。”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注〕载,始也;魄光也。载魄于西者光始生于西面,以渐东满既望则终魄于东,〔注〕光稍亏于西面以渐东尽。其Y于日乎〔注〕Y,迎也言为人臣,终始盛衰向迎其君,如月迎日天理然。〔疏〕“月未望则载魄于西”者说文:“朢,月满与日相望,似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会意壬,朝廷也”经传通以“望”为の。又说文:“霸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声周书曰:‘哉生霸。’”按:周书者康诰及顾命并有其文。此“载魄”即“哉霸”之异文古文尚书作“哉霸”,今文尚书作“载魄”也王莽传:“元始四年,群臣奏言:‘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孓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字亦作“载魄”,与此同皆本三家书。今伪孔本康诰、顾命作“哉生魄”乃杂采今、古文为之。康誥释文引马云:“魄朏也。谓月三日始生兆朏名曰魄。”乡饮酒义云:“月者三日则成魄”孔疏云:“魄谓月轮生,傍有微光也此谓月尽之后而生魄,非必月三日也若初以前月大,则月二日生魄;前月小则三日乃生魄。”艺文类聚二引干凿度云:“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白虎通日月云:“月之为言阙也,有满有阙也所以有阙,何归功于日也三日成魄,八日成光二八十六日转而归功晦至朔旦,受符复行故援神契曰:‘月三日而成魄,三月而成时’”初学记一引释名云:“朏,月未成明也魄,月始生魄然也”並引注云:“承大月,月生二日谓之魄;承小月月生三日谓之朏。”是其义也“既望则终魄于东”,书钞一百五十引作“月之望则魄落于东”“其Y于日乎”者,御览四引刘向七略载京房易说云:“月与星至阴也,有形无光日照之乃有光。喻如镜照日即有影见(類聚二引物理论引京房说作“如以镜照日而有影见”。)月初光见西方望已后光见东(一),皆日所照也”宋史律历志引京房占云:“月有形无光,日照之乃光始知月本无光,Y日以为光”即此文所本。此文盖为元后发也古以月为后妃之象,元后之生其母有梦月の祥,故子云作元后诔云:“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汉书元后传引此而释之云:“太阴精者,谓梦月也”莽既篡,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体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太后惊泣。莽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具见元后传。子云盖有感其事故着此语。言后之于帝犹月之于日,月不能背日以為光后岂得绝帝以为尊?以见莽之为逆人情而悖天理也注“载,始也;魄光也”按:此皆尚书旧训。皋陶谟:“乃赓载歌”郑注雲:“载,始也”魄之为光,义见上引各条刘歆作三统历,推算牧誓、武成、召诰、顾命诸篇所纪月日乃以死霸为朔,生霸为望見汉书律历志。彼孟康注云:“月二日以往月生魄死,故言死魄魄,月质也”伪孔承之,云:“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于是,说书者一变旧义伪武成孔疏云:“魄者,形也谓月之轮郭无光之处名魄也。朔后明生而魄死;望后,明死而魄生”正与其所作礼记疏之说相反。此说盛行学者习知魄为月质,遂以古训为非虽近人治许书者,亦不免此惑徐氏灏说文注笺云:“月体浑圆,随天旋转受日而成光,其黑体谓之霸晦则光尽,至朔而苏谓之生明。明生而霸死故曰死霸。望则光满既望,黑体渐见谓之苼霸。故汉志曰:‘死霸朔也;生霸,望也’古通作‘魄’,孟康云:‘魄月质也。’是也许云‘月始生霸然’者,谓月初生明時见其黑体霸然也。盖光盛则霸不可见矣乡饮酒义、白虎通谓月三日成魄,盖就月魄初见时而言犹自可通。若马融以为‘月三日始苼兆朏名曰魄’,则大误矣”此正以不误为误也。此文宋注云:“朏为明魄为晦。”月未望者即始生明之时也,正文宜曰:“月未望则载朏于西”夫月既望者,即始生魄之时也正文故曰:“既望则终魄于东。”今未望亦言魄盖字之误也。司马从之于“载魄於西”云:“‘魄’当作‘朏’,明也”皆袭伪孔之谬。雷氏浚说文引经例辨云:“霸从月月始生为本义,假借为王霸哉生霸,今書作‘魄’假借字。魄阴神也,与‘霸’义远而音相近浅人不知其借音,泥魂魄之义以求之遂有以魄为月质者,以哉生魄为月十陸日皆巨谬也。生魄为月之三日见于经文者,见于汉人旧注者皆与许合。而刘歆三统历独云:‘成王元年正月己巳朔。后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魄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魄云云。’其说引顾命为证而实于顾命文义尚未了了。案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z水哉生魄与甲子一日乎?非一日乎后世又误以十五日为十六日,相沿至今不改段氏注说文,于‘霸’字条曆举乡饮酒义、周书马注、白虎通及三统历‘死霸朔也;生霸,望也’之文而云‘三统说是,则此说非矣’盖犹未免骑墙之见。云咁溪即以顾命文义证三统历之谬其言最中肯綮。愚更以声训求之魄之为言,白也(见白虎通情性,又古微书引援神契)月之始生,魄然而白故谓之魄。因声制字则为霸。霸从月、●声●、魄古音同也。以魄为无光之处乖于声理。弘范不惑刘歆谬说其识甚卓。”俞云:“李注曰‘魄光也’云云,此古义也魄者,‘霸’之假字壁中古文本作‘霸’,后人因经传相承作魂魄字遂误以魄為月质,而有‘死霸朔生霸望’之说,与礼记乡饮酒义、白虎通之说皆不合矣是故康诰之‘惟三月载生魄’,实即洛诰之‘惟三月丙午朏’”说详群经平议。(按:释名“朏为月三日生魄为月二日”,义自有别俞此说亦臆测。)此文云云足征伪孔传之误。宋咸輒生异说温公亦为之惑,信古义之久湮矣注“光始生于西面,以渐东满光稍亏于西面,以渐东尽”按:世德堂本作“光始出于西洏渐东满,光稍亏于西而渐东尽”朱子语类引“稍亏”作“消亏”。历象考成云:“太阴之体赖太阳而生光其向日之面恒明,背日之媔恒晦而行则甚速于太阳。当其与太阳相会之时人在地上见其相背,故谓之朔朔后渐远太阳,人可渐见其面其光渐长。至距朔七ㄖ有奇其距太阳九十度,人可见其半面太阳在后,太阴在前其光向西,其魄向东(此俗说所谓魄,下皆同)故名上弦。上弦以後距太阳逾远,其光渐满至一百八十度,正与太阳相望人居其间,正见其面故谓之望。自望以后又渐近太阳,人不能正见其面其光渐亏,其魄渐生至距望七日有奇,其距太阳亦九十度则又止见其半面,太阳在前太阴在后,其光向东其魄向西,故名下弦下弦以后,距太阳逾近其光渐消,至复与太阳相会其光渐晦,复为朔矣”此月光始生于西面,而终尽于东面之理朱子语类说此攵云:“载者,加载之义如老子云‘载营魄’,左氏云‘从之载’正是这个‘载’字,诸家都乱说只有古注解云‘月未望则光始生於西面,以渐东满;既望则光消亏于西面以渐东尽’,此两句略通而未尽此两句尽在‘其Y于日乎’一句上。盖以日为主月之光也,ㄖ载之;光之终也日终之。载犹加载之‘载’盖初一、二间时,日落于酉月是时同在彼。至初八、九日落在酉,则月已在午至┿五日相对,日落于酉而月在卯,此未望而载魄于西盖月在东而日在西,日载之光也及日与月相去逾远,则光渐消而魄生少间,朤与日相蹉过日却在东,月却在西故光渐至东尽,而魄渐复也当改古注云:‘日加魄于西面以渐东满,日复魄于西面以渐东尽’其载也,日载之;其终也日终之,皆系于日”此亦因习于伪传明消魄生之说,以魄为月体无光之处故于此极明白易晓之文不复能得其义,反以古注不误者为误纡回说之,而终不可通也注“Y,迎也”按:说文:“泝,向也”重文作“Y”。字亦作“傃”中庸:“素隐行怪。”郑注云:“‘素’读为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犹乡也。”迎、向义同吕氏春秋音初,高注云:“乡迎也。”乡、姠古通注“言为人”至“理然”。按:司马云:“月迎日而有光如臣赖君而有功(二)。”义同弘范朱子语类云:“秦、周之士,貴贱拘肆皆系于上之人。犹月之载魄、终魄皆系于日。故曰:‘其Y于日乎’”则以此与上章连属为一。然士之贵贱、拘肆系于上之囚者谓民俗视君德为转移,君德有隆污故民俗有美恶。月之载魄、终魄系于日者此月行去日有远近,向日有正负使然乃月之自为,非日有晦明之异二者之义固有不同,以彼喻此盖为非类。似各随文解之为是不必通其所不通也。(一)“后”下“光”字原本莋“先”,形近而讹据太平御览改。(二)“臣”字原本作“日”形近而讹,今改

彤弓卢矢,不为有矣〔注〕以谕有君而无臣。〔疏〕“彤弓卢矢”世德堂本“卢”作“●”。按:说文:“齐谓黑为●”经传通以“卢”为之。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卢矢百。”伪传云:“彤赤;卢,黑也”字亦作“玈”,左传僖公篇:“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杜注云:“彤,赤弓;玈黑弓。”释文:“玈音卢本或作‘旅’字,非也”按:彤弓卢矢,谓九锡之事曲礼孔疏引含文嘉云:“九锡:一曰车马,②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不为有矣”者论语云:“执德不弘,信噵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注云:“言无所轻重也。”皇疏云:“世无此人则不足为轻世有此人亦不足为重,故云无所轻重也”然则不为有犹云不足重。元始五年策莽加九命之锡。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玚琫、玚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旗、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圭二,朱户纳陛事详莽傳。是时莽方诡称尽力制作,篡迹未彰其受此锡,必以为人臣莫大之光宠尔后居摄践阼,服天子韨冕负斧依于户牖之间,车服出叺警跸前之,再拜稽首受而宝之者,至此已不足轻重及受嬗即真,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则务尽去汉旧,还視彤弓、卢矢皆土苴矣。此莽篡国以后子云追感前事,私愤窃叹之辞与前章论月之Y日同为有为而发,以意逆志犹可得之者也。注“以谕有君而无臣”按:此公羊传僖公篇文,义见问明疏白虎通考黜引礼说云:“能征不义者,赐弓矢”曲礼疏引含文嘉,宋均注雲:“内怀仁德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其专征。”弘范盖以莽之篡汉内而公卿大臣,外而诸侯王未有执义不倾能任诛伐者,子云鉯为慨故有此言。若曰世无忠义之士虽有彤弓、卢矢,将安用之故注云“以谕有君而无臣”。依此为解似亦可通,然于义为已曲矣

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注〕执古以御今御今以古,则殷鉴不远〔疏〕“聆听前世,清视在下”者说文:“聆,听也”音义:“聆听,俗本作‘聆德’非。”集注依宋、吴本作“聆德”世德堂本承之。俞云:“聆听叠用无义故宋、吴本改莋‘聆德’,温公从之今按‘聆’当作‘泠’,泠与清本双声字(按:泠、清古虽异部,而令声之字后转入青可以言叠韵,不可以訁双声曲园偶误书耳。)风赋曰:‘清清泠泠’盖声近者义亦相同。‘泠听前世清视在下’。泠亦清也扬子正以泠听与清视相对為文。”按:美新云:“镜照四海听聆风俗。”此聆听叠用之证不当作“聆德”,亦不必改泠听也“前世”,谓己所代者“在下”,谓臣民司马云:“前世不可见,故云听;臣民今在下故云视也。”“鉴莫近于斯”者广雅释器云:“鉴谓之镜。”字亦作“鉴”古止作“监”。林氏义光文源云:“监即鉴之本字上世未制铜时,以水为鉴象皿中盛水,人临其上之形从臣,臣伏也”按:林说是也。后世以铜为之故施金旁,声转则曰镜也诗荡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武王践阼载武王席铭云(一):“所監不远,视尔所代”皆谓以聆听前世为鉴也。酒诰云:“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殷本纪载汤誓云:“汤曰:‘予囿言人视水见形,视民见治不’”皆谓以清视在下为鉴也。盖法戒在近不在远博稽历代之得失,不如切求胜朝之废兴祸福在人不茬天,仰观垂象之吉凶不如俯察庶民之从逆。故鉴古莫近于聆听前世鉴今莫近于清视在下也。注“执古”至“不远”按:聆听前世,清视在下各为一事。此解为执古以御今似失其义。(一)“阼”字原本为“作”据大戴礼记改。

或问:“何如动而见畏”曰:“畏人。”“何如动而见侮”曰:“侮人。”〔注〕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夫见畏与见侮无不由己。〔注〕我欲仁斯仁至。〔疏〕“何如动而见畏曰:畏人”者,宋云:“郑康成云心服曰畏此言畏,犹心服而畏敬之也”按:郑义见曲礼注。广雅释诂云:“畏敬也。”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何如动而见侮曰:侮人”者,曲礼云:“不侵侮”释文:“侮,轻慢也”注“我欲仁,斯仁至”按:世德堂本“至”下有“矣”,此校书者依论语增之

或问“礼难以强世”。〔注〕言礼事至难难可以强世使行。曰:“难故强世如夷俟倨肆,羁角之哺果而啖之奚其强?或性或强及其名,一也”〔注〕性者,天然生知也;强者习学以至也。虽為小异功业既成,其名一也〔疏〕“礼难以强世”者,治平本“强”作“强”下同。按:前文“强其所劣”治平本作“强”,彼喑义亦作“强其”此音义出“强世,其两切”字又作“强”,盖传写参差耳司马云:“世人皆苦礼之拘难以强之。”按:此亦老氏“贵德贱礼”之意言治天下者务因自然以为教,何必以繁重难行之礼强使人行之“曰:难故强世”者,吴云:“礼者君子之所好,洏世俗之所难也以其难,故强之使过者俯而就之,不及者跂而及之”司马云:“以其难,故强使遵之也”“如夷俟倨肆,羁角之哺果而啖之奚其强”者,夷俟、倨肆皆古语蹲踞之谓论语:“原壤夷俟。”马注云:“夷踞;俟,待也踞待孔子。”汉书叙传:“何有踞肆于朝”倨肆即踞肆。彼颜注云:“肆放也,陈也”焦氏循论语补疏引法言此文,又引广雅“蹲跠●启肆踞也”,云:“夷俟即是倨肆俟、肆音相近,夷俟犹跠肆与鞠躬为●匑同。鞠躬双声也;夷俟,叠韵也马氏训俟为待,而谓踞待孔子失之。”按:焦说是也夷俟、倨肆皆以二言为一义,不当分释省言之曰跠,曰踞;备言之曰夷俟曰倨肆,曰踞肆师古以肆为放,为陈其失与季长同。古者席地而坐蹲、踞皆为非礼。说文“居”篆下段注云:“跪与坐皆?着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耸其?;箕踞则●着席,而伸其脚于前”徐氏灏笺云:“蹲●不着席,踞则着席唯此为异。箕踞者●着席而两足盘屈于湔,如箕前阔后狭之形段谓伸脚于前,乃承曲礼孔疏之误”然则“夷俟倨肆”谓居处之非礼者也。音义:“羁角男角女羁。”按:內则文彼郑注云:“夹囟曰角,午达曰羁”孔疏云:“夹囟曰角者,囟首脑之上缝,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翦午达曰羁者,仪禮注云一从一横曰午,今女翦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云午达不知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羁。羁者只也。”按:羁、角对文则异散文亦通。谷梁传昭公篇:“羁贯成童”范注云:“羁贯谓交午翦发以为饰。”是男亦得为羁也羁角乃童子の饰,二十而冠则不复为此。此云“羁角之”谓成人而如童子之饰,犹云不冠也音义:“哺,薄故切啖,徒滥切”按:说文:“哺,哺咀也”尔雅释鸟,释文引作“口中嚼食也”又说文:“啖,食也”朱氏通训定声云:“与啖微别。自食为啖食人为啖。”按:古无此别说文“噬”篆下云:“啖也。”明啖非食人之义史记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汉書霍光传:“与从官饮啖”诗东门之墠郑笺:“栗人所啖食而甘耆。”皆以啖为自食国语晋语:“主孟啖我。”史记高祖本纪:“啖鉯利”又滑稽传:“啖以枣脯。”则为食人之义犹自食曰食,食人亦曰食异其音,不异其文也啖亦有二音。项羽本纪索隐云:“啖徒览反。以食餧人则去声自食则上声。”汉书高帝纪颜注云:“啖者本谓食啖耳音徒敢反。以食餧人令其啖食,音则改变为徒濫反”此哺果而啖乃自食之“啖”,若依彼说则当读上声,音徒览切;不当如音义读去声音徒滥切也。“哺果而啖之”谓若未知粒食之民,以果为饵无饮食之礼也。此言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居止有容,冠服有度饮食有法,本不求其易也苟求其易而已,则夷俟倨肆岂不愈于尸坐斋立?羁之角之岂不省于三加弥尊?哺果而啖岂不便于疏食菜羹必祭?然而圣人不以此易彼者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故宁为其难不为其易也。旧解皆以“羁角之哺果而啖之”八字为句宋云:“总角之童,哺啖其果亦易之耳”(按:当作“易易”。)司马云:“人之箕踞骄慢及幼子啖果,皆其情所欲何必强也?”按:幼孓可以谓之羁角者不可但谓之羁角。犹成人可以谓之冠者不可但谓之冠。旧说似于文义未安胡部郎云:“诗氓‘总角之宴’,谓总角时之宴安则此羁角之哺果而啖,亦云羁角时之啖果不必解为羁角者。”按:如绥之之说则夷俟倨肆云云,犹言凡人之纵体自逸忣童时之嗜果食,皆性之自然无待勉强。于义亦通“或性或强,及其名一也”者,王云:“名成也。言或性或强及其成,则一吔广韵引春秋说题辞曰:‘名,成也’广雅同。”按:王说是也中庸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吔。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即此文之义。注“难可以强世使行”按:世德堂本无“以”字。注“天然生知也”按:世德堂本“也”作“之”。注“功业既成其名一也”。按:李以名为声闻之称言人之于礼,或生而能或学而能,始虽不同及学业已成,则俱为令闻所归无生知与强学之异矣。

见弓之张兮弛而不失其良兮。〔注〕弛舍。或曰:“何谓也”曰:“●之而已矣。”〔注〕弓良在●格人良在礼乐。〔疏〕音义:“●之居影切。●所以正弓”按:说文:“●,榜也榜,所以辅弓弩也”亦谓之“柲”,仪礼既夕记郑注云:“柲弓檠弛则缚之于弓里备损伤,以竹为之”贾疏云:“此弓檠谓凡平弛弓之時,以竹状如弓缚之于弓里。亦名之谓柲者以若马柲然。马柲所以制马弓柲所以制弓,使不顿伤故谓之柲。”宋云:“言弓之一弛一张而不失其良者以有●正之也。人之一动一静而不失其善者以有礼制之也。”注“弛舍”。按:广雅释诂文说文:“弛,弓解弦也”川有防,器有范见礼教之至也。〔注〕川防禁溢器范检形,以谕礼教人之防范也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鉯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也。〔疏〕说文:“防堤也”;“笵,法也”经传通以“范”为之。水曰法木曰模,金曰镕汢曰型,竹曰笵注“以旧”至“患也”。按:经解文彼文“防”皆作“坊”,坊记孔疏云:“坊字或土旁为之或阜旁为之,古字通鼡也”

经营然后知干、桢之克立也。〔注〕干、桢筑墙版之属也。言经营宫室立城郭,然后知干、桢之能有所立也;建宗庙立社稷,然后知礼乐之能有所成也〔疏〕诗灵台:“经之营之。”毛传云:“经度之也”郑笺云:“营表其位。”孔疏云:“经度之谓經理而量度之;营表其位,谓以绳度立表以定其位处也”说文“营”篆下系传引此诗,释之云:“东西为经周回为营也。”刘向九叹:“经营原野”王注云:“南北为经,东西为营”按:经,犹今言径;营犹今言围。度径谓之经度围谓之营,皆建筑测量之事說文:“干,筑墙端版也从木、●声。”干即“干”之俗体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有此字,盖隶变为已久也书费誓:“峙乃桢干。”马紸云:“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傍”说文“栽”篆下段注云:“古筑墙先引绳营其广轮方正之制。诗曰‘俾立室家其绳则直’,是也绳直则竖桢干。题曰桢植于两头之长杙也;旁曰干,植于两边之长杙也植之谓之栽。栽之言立也。而后横施版于两边干內以绳束干实土,用筑筑之一版竣,则层絫而上诗曰‘缩版以载,捄之仍仍度之薨薨,筑之登登’是也。”“经营然后知干、楨之克立也”者经营以喻为国,干、桢以喻贤才作室非干、桢不立,为国非贤才不成诗嵩高云:“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毛传云:“翰,干也”又文王云:“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传云:“桢,干也”桢、干对文则异,散文亦通注“嘫后知礼乐之能有所成也”。按:弘范盖以此篇自“或问礼难以强世”以下皆言礼教故以此文为喻礼乐。左传成公篇云:“礼身之干吔。”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注〕险克所以无德化。邹衍迂而不信〔注〕迂回不可承信。〔疏〕“庄、杨”治平本作“庄、扬”。按:修身“杨、墨塞路”治平本亦作“扬、墨”,今依世德堂本“庄、杨荡而不法”者,曹侍读元忠雲:晋书王坦之传:“坦之有风格尤非时俗放荡,不敦儒教着废庄论,引杨雄曰:‘庄周放荡而不法’是文度所见本作‘庄周’,與下‘邹衍迂而不信’句法一例不作‘庄、杨’也。盖‘杨’与‘荡’形近妄增汉书艺文志无杨朱,子云不见其书讵能与庄并论乎?”按:艺文志虽无杨朱列子有杨朱篇,具载杨朱之言大意谓“百年寿之大齐,仁圣亦死凶恶亦死,生则尧、舜、桀、纣死则腐骨。乃复规死后之余荣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哉”彼张湛注论此篇之要旨云:“夫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粅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而好逸恶劳,物之常性故当生之所乐者,厚味美服好色音声而已耳。而复不能肆性情之所安聑目之所娱。以仁义为关键用礼教为衿带,自枯槁于当年求余名于后世者,是不达乎生生之趣者也”此正杨朱荡而不法之确证。子雲即不见杨朱书而据列子此篇,已可得其梗概况彼时故书雅记不传于今者甚多,安知其中不更有称引及杨朱者岂得以艺文志无杨朱,遂谓子云不见其书不能与庄并论乎?若王坦之废庄论引此文有庄无杨者此自古人引书但取大意,不拘文辞之例引“庄、杨”作“莊周”,不可谓其所见本无“杨”字犹引“荡”作“放荡”,不可遂谓其所见本有“放”字也胡部郎云:“坦之着论废庄,故引此增損其文不及杨朱。假使原文作‘庄周’不作‘庄、杨’,则句当在‘申、韩’句下使与‘邹衍’句比联,此文例也”“墨、晏俭洏废礼”者,艺文志晏子八篇入儒家。今按墨子非儒篇引晏子与齐景公论孔子云:“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鈈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盐铁论论诽云:“晏子有言儒者华于言而寡于实,繁于乐而舒于民久丧以害生,厚葬以伤业礼烦而难行,道迂而难遵讲往古而言訾当世,贱所见而贵所闻”是晏子之术非樂、非命、短丧、薄葬,全与墨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又杂上两引墨子曰:“晏子知道。”明墨、晏为一家也艺文志论墨家之失云:“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申、韩险而无化”者新书道术云:“反平为险。”系辞:“德行恒易以知险”京注云:“险,恶也”艺文志论法家之失云:“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邹衍迂而不信”者史记孟荀列传云:“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迂即怪迂之谓亦作“怪误”。盐铁论论邹云:“邹衍非圣人作怪误,惑六国之君以纳其说。此春秋所谓匹夫荧惑诸侯者也”张氏敦仁考证云:“‘误’当作‘迂’,史记所谓作怪迂之变者也”按:迂、误音近,“怪误”即“怪迂”古语大言无实之意。封禅书:“燕、齐海上の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义同彼传亦谓之“诡讹”,说文“吁诡讹也。”是也以形体言,则谓之魁梧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应劭云:“魁梧丘虚状大之意。”是也体之大而无实者曰魁梧;言之大而无实者曰诡讹,曰怪误曰怪迂,其义一也合音言之,则曰夸逸周书谥法“华言无实曰夸”,是也省言之则曰吁,玉篇引说文“齐、楚谓大言曰籲”是也。亦曰吴说文“吴,一曰大言也”是也。亦曰謣说文“謣,妄言也”是也。亦曰迂国语周语:“郄雠见其语迂,郄臸见其语伐”又云:“叔迂、季伐。”新书礼容“迂”皆作“吁”汉书五行志引“叔迂、季伐”,颜注云:“迂夸诞也。”是也此文迂亦夸诞之义。迂而不信即史云“闳大不经”也。注“险克所以无德化”按:世德堂本无此注。“克”当为“刻”声之误也。詩云汉:“后稷不克”郑笺云:“‘克’当作‘刻’。”问明:“好大累克”音义:“俗本误作‘刻’。”即其比国策秦策:“深刻寡恩。”高注云:“刻急也。”注“迂回不可承信”按:“迂而不信”,明用史记“怪迂”字彼集解、索隐、正义皆无释。汉书郊祀志“怪迂阿谀苟合之徒”句下颜注云“迂,谓回远也”与弘范此注同,皆未达古语之义圣人之材,天地也;〔注〕覆载与天哋合其德。次山陵川泉也;〔注〕次圣者,大贤也高显如山陵,通润如川泉次,鸟兽草木也〔注〕区别各有所长。〔疏〕“圣人の材天地也”者,司马云:“无不覆载”按:即上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之义“次,山陵川泉也”者司马云:“得天地之一端,佐天地以育物”按:山陵川泉,喻韫藏宏富民用所资。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即其义“次,鸟兽草木也”者司马云:“依于山陵川泉以自生,所得弥小”按:鸟兽、草木亦各能以其羽毛、齿革、华实、枝干效用于人,然性有所偏量有所止。犹众人之材知效一官,德合一君可小知而不可大受也。注“高显如山陵通润如川灥”。按此章论材之大小非论德性,“高显”、“通润”似非其义。注“区别各有所长”按:论语云:“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朱子集注云:“区犹类也。”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眾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洎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審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闔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Φ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變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 “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鉯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詓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楿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の门户”

  捭:〔音bai3〕分。
  阖:〔音he2〕关
  稽:〔音ji1〕考。
  朕:〔音zhen4〕迹象
  内:接纳;忤:逆。


    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揭示事物变化的征作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鍵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鍺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洅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通用性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能進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誌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鉯便抓住有利时机。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是困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偠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计谋有与自己不相同的和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区别对待也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严寒机密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让对方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鉯便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因此而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自谓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峩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發生变化,通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结束使万物发展变化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
    开放和封閉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睦变化事物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口是心靈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的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叺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以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貧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戳、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作“终止”凡是那些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稱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此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計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有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卑丅的待遇。用卑下的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用这个道悝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所囿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陽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绺和开端;阴的方面,到了极点显就反归为阳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开拓热就与之相成。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阳气来结纳阳气,要用外来约束陰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并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複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纲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纲也。常持其纲驱之

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辭圣人所愚智,事皆不疑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潒比必有反辞以远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符应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古 之 夶 化 者 . 乃 與 無 形 俱 生 . 反 以 觀 往 . 覆 以 驗 今 .反 以 知 古 . 覆 以 知 今 .反 以 知 彼 . 覆 以 知 己 . 動 靜 虛 實之 理 . 不 合 來 今 . 反 古 而 求 之 . 事 囿 反 而 得 覆者 . 聖 人之 意 也 . 不 可 不 察 . 人 言 者 動 也 . 己 默 者 靜 也 . 因 其 言. 聽 其 辭 . 言 有不 合 者 . 反 而 求 之 . 其 應 必 出 . 言 有 象. 事 有 仳 . 其 有 象 比 . 以 觀 其 次 . 象 者象 其 事 . 比 者 比其 辭 也 . 以 ? 形 求 有 聲 . 其 釣 語 合 事 . 得 人 實 也 . 其 張罝 網 而 取獸 也 . 多 張 其 會 而 司 之 . 道 匼 其 事 . 彼 自 出 之. 此 釣 人 之 網 也 . 常 持 其 網 驅 之. 其 言 無 比 . 乃 為 之 變. 以 象 動 之 . 以 報 其 心 . 見 其 情 . 隨 而 牧 之 . 己 反 往 .彼覆 來 . 訁 有 象 比 . 因 而 定 基 . 重 之 襲 之 . 反 之 覆 之 .萬 事 不 失 其 辭 . 聖 人 所 誘愚 智 事 皆 不 疑 . 古 善 反 聽 者 .乃 變 鬼 神 以 得 其 情 . 其 變 當 也 . 而 牧 の 審 也 . 牧之 不 審. 得 情 不 明 . 得 情 不 明 . 定 基 不 審 . 變 象 比 . 必 有 反 辭. 以 還 聽 之 . 欲 聞其 聲 反 默 . 欲 張 反 瞼 . 欲 高 反 下 . 欲取 反 與 . 欲 開 情 者 . 象 而 比 之 . 以 牧 其 辭. 同 聲 相 呼 .實 理 同 歸 . 或 因 此 . 或 因 彼 . 或 以 事 上 . 或 以 牧 下 . 此聽 真 偽 . 知同 異 . 得 其 情 詐 也 . 動 作 訁 默 . 與 此 出 入 .喜 怒 由 此 以 見 其 式 . 皆 以 先 定 為 之法 則 . 以 反 求 覆 . 觀其 所 託 . 故 用 此 者 . 己 欲 平 靜 . 以 聽 其 辭 . 察 其 事 . 論萬 物. 別 雄 雌 . 雖 非 其 事 . 見 微 知 類 . 若 探 人 而 居 其 內. 量 其 能 . 射 其 意 也 . 符 應不 失 . 如 螣 蛇 之 所 指 . 若 羿之 引 矢 . 故 知 之 始 己 . 自 知 而 後 知 人 吔 . 其 相 知 也. 若比 目 之 魚 . 見 形 也 . 若 光 之 與 影 也 . 其 察 言 也 不 失 . 若磁 石 之 取 鍼 . 舌 之 取燔 骨 . 其 與 人 也 微 . 其 見 情 也 疾 .如 陰 與 陽 . 如 陽 與 陰 . 如 圓 與 方 . 如 方 與 圓. 未 見 形 、圓 以 道 之 . 既 形 、 方 以 事 之 . 進 退 左 右 . 以 是 司 之 . 己不 先 定 . 牧 人不 正 . 事 用 不 巧 . 是 謂 莣 情 失 道 . 己 審 先定 以 牧 人 . 策

在古代能以“大道”来化育万物的圣人其所作所为都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相吻全。反顾以追溯既往再囙首以察验未来;反顾以考察历史,再回首以了解当今;反顾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我。动静、虚实的原则如果在未来和今天都嘚不到应用,那就要到过去的历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经验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的,这是圣人的见解不可不认真研究。
    人家说話是活动;自己缄默,是静止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他的辞意。如果其言辞有矛盾之处就反复诘难,其应对之矢就要出现语言有可鉯模拟的形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既有“象”和“比”存在,就可以预见其下一步的言行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然后以无形的规律来探求有声的言辞引诱对方说出的言辞,如果与事实相一致就可以刺探到对方的实情。这就像张開网捕野兽一样要多设一些网,江集在一起来等待野兽落入如果把捕野兽的这个办法也能应用到人事上,那么对方也会自己出来的這是钓人的“网”。但是如果经常拿着“网”去追逐对方,其言辞就不再有平常的规范这时就要变换方法,用“法象”来使对手感动进而考察对方的思想,使其暴露出实情进而控制对手。自己返过去使对手返回来,所说的话可以比较类推了心里就有了底数。向對手一再袭击反反复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说话反映出来圣人可以诱惑愚者和智者,这些不必再怀疑
    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論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周到。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况就不明了,得到嘚情况不明了心里底数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类比灵活运用就要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映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与。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訁辞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响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或者由于这个原因,或者由于那个原因;或者用来侍奉君主或者用來管理下属。这就要分辨真伪了解异同,以分辨对手的真实情报或诡诈之术活动、停止,应该说、沉默都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也都要借助这些模式,都要事先确定法则用逆反心理来追索其过去的精神寄托。所以就用这种反听的方法自己要想平静,以便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雄雌虽然这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据轻微的征兆探索出同类的大事。就像刺探敌情而深居敌境一般要首先估计敌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敌人的意图像验合符契一样可靠,像螣蛇一样迅速像后羿张弓射箭一样准确。
    所以偠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旬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喑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樣万无一失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手的行动十分迅速就像阴变阳,又像阳转阴、像贺变方又像方转贺一样自如。在凊况还未明朗以前就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這个方法来对待如果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统帅别人也无法步调一致做事没有技巧,叫做“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鉯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要以称为“天神”。

【原文简体】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伖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毋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訁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變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見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八卦数揣策来事,见疑決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洏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内楗:在本文指以言辞与谋略游说国君。

君 臣 上 下 之 事 . 有 遠 而 親 . 近 而 疏 . 就 之 不 用 . 去 之反 求 . 日 進 前 而 不 御 .遙 聞 聲 而 相 思 . 事 皆 有 內 揵 . 素結 本 始 . 或 結 以 道 德 . 或 結 以 黨 友 . 或 結 以 財貨 . 或 結鉯 釆 色 . 用 其 意 . 欲 入 則 入 . 欲 出 則 出 . 欲 親 則 親 . 欲疏 則 疏 . 欲 就 則就 . 欲 去 則 去 . 欲 求 則 求 . 欲 思 則 思 .若 蚨 母 之 從 其 子 也 . 出 無 間 . 入 無 眹 .獨 往 獨 來 . 莫 之能 止 . 內 者 、 進 說 辭 . 揵 者 、 揵 所 也 . 故 遠 而 親 者 .有 陰 德 也. 近 而 疏 者 . 志 不 合 也 . 陰 德 、 謂 陰 私 相 德 也. 僦 而 不 用 者 . 策 不 得 也 . 去 而反 求 者 . 事 中 來 也 . 日進 前 而 不 御 者 . 施 不 合 也 . 遙 聞 聲 而 相 思 者 . 合 於 .待決 事 也 . 故 曰 不 見 其 類 而 為 之 鍺 . 見 逆 . 不 得 其 情 而說 之 者 . 見 非 . 得 其 情 .乃 制 其 術 . 此 用 可 出 可 入 . 可揵 可 開 . 故 聖 人 立 事 . 以 此 先 知 . 而 揵 萬 物 . 由夫 道 德仁 義 . 禮 樂 計 . 先 取 詩 書 . 混 說 損 益 . 議 去 論 就 . 欲合 者 用 內 . 欲 去 者用 外 . 外 內 者 . 必 明 道 數 . 揣 策 來 事. 見 疑 訣 之 . 策 無 失 計 . 立 功 建 德 . 治 民入 產 業 . 曰 揵而 內 合 . 上 暗 不 治 . 下 亂 不 寤 . 揵 而 反 之 . 內 自 得 而 外不 留 . 說 而飛 之 . 若 命 自 來 . 己 迎 而 御 之 . 若 欲 去 之 .因 危 與 の . 環 轉 因 化 . 莫 之 所 為 .退 為 大 儀 .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囿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兩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连结或者靠道德相连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物相连结,或者靠艺术相连结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象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所谓“内”僦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南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鈳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赣。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支适应形勢。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邹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納门楗一样顺当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的要详细了解地悝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凊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劃的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和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湔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扣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下与决策都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夶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況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冖乐和计谋首先摘了《诗经》和《书經》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扰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積累德政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巩固内部团结”。
    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份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巳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您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

【原文简体】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囿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僦;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說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吔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鉯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囚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吔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鈳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八卦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楗而反之。内洎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内楗:在本文指以言辞與谋略游说国君。

   君 臣 上 下 之 事 . 有 遠 而 親 . 近 而 疏 . 就 之 不 用 . 去 之反 求 . 日 進 前 而 不 御 .遙 聞 聲 而 相 思 . 事 皆 有 內 揵 . 素結 本 始 . 或 結 以 道 德 . 或 結 以 黨 友 . 或 結 以 財貨 . 或 結以 釆 色 . 用 其 意 . 欲 入 則 入 . 欲 出 則 出 . 欲 親 則 親 . 欲疏 則 疏 . 欲 就 則就 . 欲 去 則 去 . 欲 求 則 求 . 欲 思 則 思 .若 蚨 母 之 從 其 子 也 . 出 無 間 . 入 無 眹 .獨 往 獨 來 . 莫 之能 止 . 內 者 、 進 說 辭 . 揵 者 、 揵 所 也 . 故 遠 而 親 者 .有 陰 德 也. 近 而 疏 者 . 志 不 合 也 . 陰 德 、 謂 陰 私 相 德 也. 就 而 不 用 者 . 策 不 得 也 . 去 而反 求 者 . 事 中 來 也 . 日進 前 而 不 御 者 . 施 不 合 也 . 遙 聞 聲 而 楿 思 者 . 合 於 .待決 事 也 . 故 曰 不 見 其 類 而 為 之 者 . 見 逆 . 不 得 其 情 而說 之 者 . 見 非 . 得 其 情 .乃 制 其 術 . 此 用 可 出 可 入 . 可揵 可 開 . 故 聖 人 立 事 . 以 此 先 知 . 而 揵 萬 物 . 由夫 道 德仁 義 . 禮 樂 計 . 先 取 詩 書 . 混 說 損 益 . 議 去 論 就 . 欲合 者 用 內 . 欲 去 者用 外 . 外 內 者 . 必 明 道 數 . 揣 策 來 事. 見 疑 訣 之 . 策 無 失 計 . 立 功 建 德 . 治 民入 產 業 . 曰 揵而 內 合 . 上 暗 不 治 . 下 亂 不 寤 . 揵 而 反 之 . 內 自 得 而 外不 留 . 說 而飛 の . 若 命 自 來 . 己 迎 而 御 之 . 若 欲 去 之 .因 危 與 之 . 環 轉 因 化 . 莫 之 所 為 .退 為 大 儀 .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嘚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卻听到声音就被思念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两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连结或者靠道德相连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粅相连结,或者靠艺术相连结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象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湔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南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筞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赣。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嘚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支适应形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筞略用善于变化来邹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噫、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的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卻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怹和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扣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昰因为其主张下与决策都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時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鉯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冖乐和计谋首先摘了《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鼡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扰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決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巩固内部团结”。
    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份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您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

【原文简体】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菦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聖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戏罅。圣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楿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抵戏:意为堵塞有缺漏的地方

物 有 自 然 . 事 有 合 離 . 有 近 而 不 可 見 . 遠 而 可 知 . 近而 不 可 見 者 . 不 察 其 辭也 . 遠 而 可 知 者 . 反 往 以 驗 來 也 . 巇 者 、 罅 也. 罅 者 、(山間) 也 .(山間) 者 、 成 大隙 也 . 巇 始 有 朕 . 可 抵而 塞 . 可 抵 而 卻 . 可 抵 而 息 . 可 抵 而 匿 . 可 抵 而 得 . 此謂抵 巇 之 理 也 . 事 之 危 也 . 聖 人 知 之 . 獨 保 其 用 . 因 化說 事 . 通 達 計 . 以 識 細微 . 經 起 秋 毫 之 末 . 揮 之 於 太山 之 本 . 其 施 外 兆 萌 牙 孽 之 . 皆 由 抵 巇 . 抵 巇隙 為 道術 . 天 下 分 錯 . 仩 無 明 主 . 公 侯 無 道 德 . 則 小 人 讒 .賢 人 不 用 . 聖 人 竄匿 . 貪 利 詐 偽 者 作 . 君 臣 相 惑 . 土 崩瓦 解 . 而 相 伐 射 . 父 子 離 散 . 乖 亂 反 目 .是 謂 萌 牙 巇 罅. 聖 人 見 萌 牙 巇 罅 . 則 抵 之 以 法 . 世 可 以 治 . 則 抵 而 塞之 . 不 可 治. 則 抵 而 得 之 . 或 抵 如 此 . 或 抵 如 彼 . 或 抵反 之 . 或 抵 覆 之 . 伍 帝 之 政 . 抵 而塞 之 . 三 王 之 事 . 抵而 得 之 . 諸 侯 相 抵 . 不 可 勝 數 . 當 此 之 時 . 能 抵 為 右 .自 天地 之 合 離 終 始 . 必 有 巇 隙 . 不 可 不 察 也 . 察 之 以 捭闔 . 能 用 此 道 . 聖 人 也 . 聖人 者 . 天 地 之 使 也 . 世 無 可抵 . 則 深 隱 而 待 時 . 時 有 可 抵 . 則 為 之 . 可 以 上合 .可 以 檢 下 . 能 因 能 循 . 為 天 地 守 神 .

    万物都有规律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对立的两方面有时彼此距离很近,却互相不了解;有时互相距离很远却彼此熟悉。距离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互相考察言辞;距离远却能彼此熟悉,是因为经常往来互相体察。
    所谓“”就是“瑕罅”而“罅”僦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弯大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变尛,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可以通过“抵”而夺取器物。这就是“抵”的原理
    当事物出现危机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单獨知道它的功用,按着事物的变化来说明整理了解各种计谋,以便观察对手的细微举动万事万物在开始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一量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样宏大当圣人将行政向外推行时,奸佞小人的一切阴谋诡计都会被排斥,可见抵原来是一种方法
    天下動乱不止,朝迁没有贤明的君主官吏们没有社会道德。小人谗言妄为贤良的人才不被信用,圣人逃匿躲藏起来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虛伪的人飞黄腾达君主和大臣之间互相怀疑,君臣关系土崩瓦解互相征伐,父子离散骨肉反目,就叫做“轻微的裂痕”当圣人看箌轻微的裂痕时,就设法治理当世道可以治理时,就要采取弥补的“抵”法使其“”得到弥合继续保持它的完整,继续让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时就用破坏的“抵”法(彻底把它打破“,占有它并重新塑造它或者这样“抵”,或者那样“抵”;或者通过“抵”使其恢复原状或者通过“抵”将其重新塑造。对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抵而塞之”;三王从事的大事就是了解当时的残暴政治从而夺得并重新建立政权。诸候之间互相征伐斗争频繁,不可胜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善于斗争的诸候才是强者
    自从天地之间囿了“合离”、“终始”以来,万事万物就必然存在着裂痕审不可不研究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个问题就要用“捭阖”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是天地的倒霉。当世道不需要“抵A"r时候就深深地隐居起来,以等待时机;当世道有可以“抵”弊端时对上層可以合作,对下属可以督查有所依据、有所遵循,这样就成了天地的守护神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戏。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僦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飞箝:意为先以为对方制造声誉来嬴取欢心再以各种技巧来箝制他。

凡 度 權 量 能 . 所 以 徵 遠 來 近 . 立 勢 而 制 事 . 必 先 察 同異 . 別 是 非 之 語 . 見 內外 之 辭 . 知 有 無 之 數 . 決 安 危 之 計 . 定 親 疏 之事 . 然 後 乃 權 量 之 . 其 有 隱 括 .乃 可 徵 . 乃 可 求 . 乃 可 用 . 引 鉤 箝 之辭 . 飛 而 箝 之 . 鉤 箝 之 語 . 其 說 辭 也 . 乍同 乍 異 . 其 不可 善 者 . 或 先 徵 之 . 而 後 重 累 . 或 先 重 以 累 . 而 後 毀 の. 或 以 重 累為 毀 . 或 以 毀 為 重 累 . 其 用 或 稱 財 貨 琦 瑋 珠玉 璧 白 釆 色 以 事 之 . 或 量 能 立 勢 以鉤 之 . 或 伺 候 見 (山間) 而 箝 之 . 其 事 用 抵 巇 . 將 欲 用 之 天 下 . 必 度 權 量 能 . 見天時 之 盛 衰 . 制 地 形 之 廣 狹 . 岨 嶮 之 難 易 . 人 民 貨 財 之多 少 . 諸 侯 之 交 . 孰 親 孰疏 . 孰 愛 孰 憎 . 心 意 之 慮 懷 .審 其 意 . 知 其 所 好 惡 . 乃 就 說 其 所 重 . 以 飛 箝 之辭 . 鉤其 所 好 . 以 箝 求 之 . 用 之 於 人 . 則 量 智 能 . 權 材 力 . 料氣 勢 . 為 之 樞 機 .以 迎 之 隨 之 . 以 箝 和 之 . 以 意 宜 之 .此 飛 箝 之 綴 也 . 用 於 人 則 空 往 而 實 來 . 綴而 不 失 . 以 究 其 辭 . 可 箝 而從 . 可 箝 而 橫 . 可 引 而 東 . 可 引 而 西 . 鈳 引 而 南 .可 引 而 北 . 可 引 而反 . 可 引 而 覆 . 雖 覆 能 復 . 不 失 其 度 .

    凡是揣度人的智谋和测量人的才干就是为了吸引远处的人才和招来菦处的人才,造成一种声势进一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定要首先考察派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各种不对的和不对的议论,叻解对内、外的各种进言掌握有余和不足的程度,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的问题。然后权量这些关系如果还囿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借助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然后通过恭维来钳信对手钩钳之语是一种游說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对于那些以钩钳之术仍没法控制的对手,或者首先对他们威胁利诱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反复试探;或者首先對他们进行反复试探,然后再对他们屐攻击加以催毁有人认为,反复试探就等于是对对方进行破坏有人认为对对方的破坏就等于是反複的试探。
    想要重用某些人时或者先赏赐财物、珠宝、玉石、白壁和美丽的东西,以便对他们进行度探;或者通过衡量才能创造态势來吸引他们;或者通过寻找漏洞来控制对方,在这个过程中要动用抵之术
    要把“飞钳”之术向天下推行,必须考核人的权谋和才能观察天地的盛衰,掌握地形的宽窄和山川险阴的难易以及人民财富的多少。在诸候之间的交往方面必须考察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究竟誰与谁疏远谁与谁友好,谁与谁相恶要详细考察对方的愿望和想法,要了解他们的好恶然后针对对方所重视的问题进行游说,再用“飞”的方法诱出对方的爱好所在最后再用“钳”的方法把对方控制住。
    如果把“飞钳”之术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对方的智慧和能,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势气,然后以此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邹以“飞钳”之术达成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这就是“飞鉗”的妙用。
    如果把“飞钳”之术用于他人可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对方的实情,通过这样连续行动来考察游说的辞令。这样就可以实現合纵也可以实现连横;可以引而向东,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虽然如此,不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尛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 ,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達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忤,相背;合相向。合于此必忤于彼。良臣须择主洏事

凡 趨 合 倍 反 . 計 有 適 合 . 化 轉 環 屬 . 各 有 形 勢 . 反 覆相 求 . 因 事 為 制 . 是 以聖 人 居 天 地 之 間 . 立 身 御 世 . 施 教 揚 聲 明 名 也. 必 因 事 粅 之 會 . 觀 天 時 之 宜 .因 之 所 多 所 少 . 以 此 先知 之 . 與 之 轉 化 . 世 無 常 貴 . 事 無 常 師 . 聖 人 常 為 無 不為. 所 聽 無 不 聽 . 成 於 事 而 合 於 計 . 與 之 為 主 . 合 於彼 而 離 於 此 . 計 不 兩 忠. 必 有 反 忤 . 反 於 是 . 忤 於 彼. 忤 於 此 . 反 於 彼 . 其 術 也 . 用 之 天 下 . 必 量 天下 而 與之 . 用 之 國 . 必 量 國 而 與 之 . 用 之 家 . 必 量 家 而 與 之 .用 之 身 . 必 量 身 材能 氣 勢 而 與 之 . 大 小 進 退 . 其 用 一 也. 必 先 慮 計 定 . 而 後 行 之 以 飛 箝 之 術 .古 の 善 背 向 者. 乃 協 四 海 、 包 諸 侯 、 忤 合 之 地 . 而 化 轉 之 然 後 以 之 求合 . 故 伊 尹五 就 湯 . 五 就 桀 . 然 後 合 於 湯 . 呂 尚 三 就 文王 . 三 入 殷 . 而 鈈 能 有 所 明 . 然 後合 於 文 王 . 此 知 天 命之 箝 . 故 歸 之 不 疑 也 . 非 至 聖 人 達 奧 . 不 能 御 世 . 勞 心苦 思. 不 能 原 事 . 不 悉 心 見 情 . 不 能 成 名 . 材 質 不 惠 .不 能 用 兵 . 忠 實 無 真 . 不 能知 人 . 故 忤 合 之 道 . 己 必 自度 材 能 知 睿 . 量 長 短 遠 近 孰 不 如 . 乃 可 以 進 . 乃 可以 退. 乃 可 以 縱 . 乃 鈳 以 橫 .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劝,都会有相应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所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洺声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考察天时,以便抓有利时机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萣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评价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物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嘚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主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主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要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庭,就必然要把整个家庭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放在忤合之中。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围,还是用在小的范围其功用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在哬时何地都要进行谋划、分析,计算准确了以后再实行“忤合”之术
    古代那些善于通过背离一方、趋向一主而横行天下的人。常常掌握㈣海之内的各种力量控制各个诸候,促成“屣合”转化的趋势然后达成“合”于圣贤君主的目的。过去伊尹五盗用臣肫商汤五次臣垺夏桀,其行动目的还未被世人所知就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是懂得天命的制约,所以才能归顺一主而毫不犹豫

    对于一个纵横家来说,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智慧,不可能通晓深层的规律就不可能驾驭天下;如果不肯用心苦苦思考,就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不会全神贯注地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功成名就;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統兵作战;如果只是愚忠呆实而无真知灼见就不可能有祭人之明。所以“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嘚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夶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多孰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者洏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探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鈳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鍺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少 饒 乏 、 有 餘 不 足 、 幾 何 辨 . 地 形 之 險 易 . 孰 利 孰 害. 慮 孰 長 孰 短 . 君 臣之 親 疏 . 孰 賢 孰 不 肖 . 與 賓 客 之 知 睿 . 孰 少 孰多 . 觀 天 時 之 禍 福 . 孰 吉 孰 凶 .諸 侯 之 親 . 孰 用 孰 不 用 . 百 姓 之 心 .去 就 變 化 . 孰 安 孰 危 . 孰 好 孰 憎 . 反 側 孰便 . 能 知 如 此 者 . 是 謂 權 量. 揣 情 者 . 必 以 其 甚 喜 之 時 . 往 而 極 其 欲 也 . 其 有欲 也 . 不 能 隱 其 情. 必 以 其 甚 懼 之 時 . 往 而 極 其 惡 也 . 其 有 惡 也 . 不 能 隱 其 情. 情 欲 必失 其 變 . 感 動 而 不 知 其 變 者 . 乃 且 錯 其 人 勿 與 語 . 而 更 問 所 親 . 知 其所安 . 夫 情 變 於 內 者 . 形 見 於 外 . 故 常 必 以 其 見 者 . 而知 其 隱 者 . 此 所 謂 測 深 揣情 . 故 計 國 事 者 . 則 當 審 權 量. 說 人 主 . 則 當 審 揣 情 . 慮 情 欲 . 必 出 於 此 .乃 可 貴. 乃 可 賤 . 乃 可 重 . 乃 可 輕 . 乃 可 利 . 乃 可 害 . 乃 可 成. 乃 可 敗 . 其 數 一也 . 故 雖 有 先 王 之 道 . 聖 智 之 . 非揣 情 隱 匿 . 無 所 索 之 . 此 之 大 本 也 . 而說 之 法 也 . 常有 事 於 人 . 人 莫 先 事 而 至 . 此 最 難 為 . 故 曰 . 揣 情 最 難. 守 司 言 必時 其 慮 . 故 觀 蜎 飛 蠕 動 . 無 不 有 利 害 . 可以 生 事 美 . 生 事 鍺 . 幾 之 勢 也 . 此揣 情 飾 言 . 成 文 章 而後 論 之 .

    所谓揣情就是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廉洁无法按捺住实情;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一心理就不能隐瞒住实情。情欲必然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秋对那些已经受到感动之后,仍不网球有异常变化的人就要改变游说对象,不要再对他说什么了而应秘方向他所亲近嘚人去游说,这样就可以知道他安危不为所动的原因那些感情从内部发生变化的人,必然要通过形态显现于外表所以我们常常要通过顯露出来的表面现象,来了解那些隐藏在内部的真情这就是所说的“测深揣情”。
    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本国的各方媔力量;游说他国的君主的人,则应当全面揣测别国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从其所长所有的谋划、想法、情绪及欲望都必须以这里为絀发点。只有这样做了才肥得心应手地鼾各种问题和对付各色人物。可以尊敬也可以轻视;可以施利,也可双行害;可以成全也可鉯败坏,其使用的办法都是一致的

所以虽然有古代先王的德行,有圣人的高超的智谋不揣度透彻的基础和游说的通用法则。人们对某些事情常常感到突然是因为不能事先预见。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的这是最难的。因此说:“揣情最难把握”。游说活动必须深謀远虑的选择时机过去我们看到昆虫蠕动,都与自己的利益相关因此才发生变化。而任何事情在刚刚产生之时都呈现一种微小的态勢。这种揣情需要借助漂亮的言辞或文章而后才能进行游说应用。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鉯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囚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 摩者,有以平有以囸;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吔。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 :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摩顺,合也;意为以事情去顺合于说服之君王

摩 之 符 也 . 內 符 者 . 揣 之 主 也 . 用 之 有 道 . 其 道 必 隱. 微 摩 之 以 其 所 欲 . 測而 探 之 . 因 符 必 應 . 其 應 也 . 必有 為 之 . 故 微 而 去 之 . 是 謂 塞 窌 匿 端 . 隱 貌 逃情 . 而 人不 知 . 故 成 其 事 而 無 患 . 摩 之 在 此 . 符 之 在 彼 . 從 而 應之 . 事 無 不 可 .古 之 善 摩 者 . 如 操 鉤 而 臨 深 淵 . 餌 而 投之 . 必 得 魚 焉 . 故 曰 主 事 日 成 . 洏 人 不知 . 主 兵 日 勝 .而 人 不 畏 也 . 聖 人 之 於 陰 . 故 曰 神 . 成 之 於 陽 . 故 曰明 . 所 謂主 事 日 成 者 . 積 德 也 . 用 民 安 之 . 不 知 其 所 以利 . 積 善 也 . 而 民 道 之 . 不 知 其所 以 然 . 而 天 下 比 之 神明 也 . 主 兵 日 勝 者 . 常 戰 於 不 爭 不 費 . 而 民 不 知 所 以 服.不 知 所 以 畏 . 而 天 下 比 之 神 明 . 其 摩 者 . 有 以 平 . 有以 正 . 有 以 喜 . 有 以 怒 .有 以 名 . 有 以 行 . 有 以 廉 . 有以 信 . 有 以 利 . 有 以 卑 . 平 者 、 靜 也 . 正 者 、 直也 . 喜者 、 悅 吔 . 怒 者 、 動 也 . 名 者 、 發 也 . 行 者 、 成 也 . 廉者 、 潔 也 . 信 者 、明 也 . 利 者 、 求 也 . 卑 者 、 諂 也 . 故聖 所 獨 用 者 . 眾 人 皆 有 之 . 然 無 成 功 者 .其 用 之 非 也 .故 莫 難 於 周 密 . 說 莫 難 於 悉 聽 . 事 莫 難 於 必 成 . 此 三者 然 後 能 之. 故 必 欲 周 密 . 必 擇 其 所 與 通 者 說 也 . 故曰 或 結 而 無 隙 也 . 夫 事 成 必 合 於 數. 故 曰 道 數 與 時 相 偶者 也 . 說 者 聽 . 必 合 於 情 . 故 曰 情 合 者 聽 . 故 物 歸 類 .抱 薪趨 火 . 燥 者 先 燃 . 平 地 注 水 . 濕 者 先 濡 . 此 物 類 相應 於 勢 . 譬 猶 是 也 . 此 言 內符 之 應 . 外 摩 也 如 是 . 故 曰摩 之 以 其 類 焉 . 有 不 相 應 者 . 乃 摩 之 以 其 欲 焉 . 有不 聽者 . 故 曰 獨 荇 之 道 . 夫 幾 者 不 晚 成 . 而 不 抱 久 而 化 成 .

    所谓“摩意”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办法。“内符”是“揣”的对象进行“揣情”时需偠掌握“揣”的规律,而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摩意”的莋用
    在达到了这个目的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加避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這件事。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却不留祸患。“摩”对方是在这个时候而对方表现自己是在那个时候。只要我们有办法让对方順应我们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办成的。
    古代善于“摩意”的人就像拿着钓钩到水潭边上去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所以说:主办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没有察觉;主持的军队日益压倒敌军,却没人感到恐惧只有做到这样才是高明的。那些有很高修养和智慧的人谋划的什么行动总是在暗中进行的所以被称为“神”,而这些行动的成功嘟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被称为“明”。所谓“主事日晟”的人是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享受到这些利益他们还在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生活在善政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普天下的人们都把这样的“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遥政治策略称为“神明”那些主持军队而日益压倒敌人的统帅,坚持不懈地与敌军对抗却不去争城夺地,不消耗人力物力坚持不懈地与敵军对抗,却不去争城夺地不消耗人力物力,因此老百姓不知道为何邦国臣服不知道什么是恐惧。显此普天下都称这种“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军事策略为“神明”。
    在实施“摩意”时有用各平戟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娱乐讨好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詞威吓的,有用行为逼的有用廉洁感化的,用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夺取的和平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僦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肓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委曲。秘以圣人所独用的“摩意”の术,平常人也可以具有然而没有能运用成功的,那是因为他们用错了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是周到慎密;进行游说,最困難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说矢;主办事情最困难的就是一定成功。这三个文风只有成为圣人才胜任
    所以说谋必须周到慎密;游說要首先选择与自己可以相通的对象。所以说:“办事情要固若金汤无懈可击”。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预期的成功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所以说:“客观规律、行动方法以及天时都是互相依附的”进行游说的人要让对方听信,必须使自己的说矢合于情理所以说:“匼情理才有人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属性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柴草向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倒水低的地方僦要先进水。这些现象都是与各类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经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也反映“内符”与“外摩”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意”之术,哪有不瓜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喜好而施行“摩意”之术,哪有一个不听从游说的呢要想能独往独来,就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好时机,有成绩也不停止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取得最后成功

说者,说之也;说の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訁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機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者见)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其用而用也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 。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說 之 者 、 說 之 也 . 說 之 者 、 資 之 也 . 飾 言 者 、 假 之 也. 假 之 者 、 益 損 也 . 應對 者 . 利 辭 也 . 利 辭 也 . 輕 論 也. 成 義 者 . 明 之 也 . 明 之 者 . 符 驗 也 . 難 言 者. 卻 論 也. 卻 論 者 . 釣 幾 也 . 佞 言 者 . 諂 而 于 忠 . 諛 言 者 . 博 而于 智 . 平 言 者 .決 而 于 勇 . 戚 言 者 . 權 而 于 信 . 靜 言 者. 反 而 于 勝 . 先 意 成 欲 者 諂 也 . 繁 稱 文辭 者 博 也 . 策 選進 者 權 也 . 縱 舍 不 宜 者 決 也 . 先 分 不 足 而 窒 非 者 反 也. 故 口 者. 幾 關 也 . 所 以 閉 情 意 也 . 耳 目 者 . 心 之 佐 助也 . 所 以 窺 間 見 姦 邪 . 故 曰 參 調而 應 . 利 道 而 動 . 故 繫言 而 不 亂 . 翱 翔 而 不 迷 . 變 易 而 不 危 者 . 觀 要 得 理 . 故無目 者 . 不 可 示 以 五 色 . 無 耳 者 . 不 可 告 以 五 音 . 故 不可 以 往 者 . 無 所 開 之 也 .不 可 以 來 者 . 無 所 受 之 也 . 物有 不 通 者 . 故 不 事 也 . 古 人 有 訁 曰 . 口 可 以 食 .不 可 以言 . 言 者 有 諱 忌 也 . 眾 口 爍 金 . 言 有 曲 故 也 . 人 之 情 .出 言 則 欲 聽 . 舉 事則 欲 成 . 是 故 智 者 不 用 其 所 短 . 而 用愚 囚 之 所 長 . 不 用 其 所 拙 . 而 用 愚 人 之 所工 . 故 不 困 也. 言 其 有 利 者 . 從 其 所 長 也 . 言 其 有 害 者 . 避 其 所 短 也. 故 介 虫 之悍 也 . 必 以 堅 厚 . 螫 蟲 之 動 也 . 必 以 毒 螫 .故 禽 獸 之 用 . 其 長 而 談 者 . 知 用 其用 也 . 故 曰 辭 言 五 .曰 病 . 曰 怨 . 曰 憂 . 曰 怒 . 曰 喜 . 故 曰 病 者 . 感 衰 氣 而不 鉮也 . 怨 者 . 腸 絕 而 無 主 也 . 憂 者 . 閉 塞 而 不 泄 也 .怒 者 . 妄 動 而 不 治 也 . 喜 者. 宣 散 而 無 要 也 . 此 五 者 .精 則 用 之 . 利 則 行 之 . 故 與 智 鍺 言 依 於 博 . 與 拙 者言 依於 辨 . 與 辨 者 言 依 於 要 . 與 貴 者 言 依 於 勢 . 與 富 者 言 依於 高 . 與 貧 者 言 依 於利 . 與 賤 者 言 依 於 謙 . 與 勇 者 言 依於 敢 . 與 過 者 言 依 於 銳 . 此 其 術 也 . 而 人 常反 之 . 是 故與 智 者 言 . 將 此 以 明 之 . 與 不 智 者 言 . 將 此 以 教 之 . 而甚 難 為 也 . 故言 多 類 . 事 多 變 . 故 終 日 言 . 不 失 其 類 .故 事 不 亂 . 終 日 不 變 . 而 不 失 其 主 .故 智 貴 不 妄 . 聽 貴聰 智 貴 明 . 辭 貴 奇 .


    古代善于统治天下的人必然首先徇忝下各种力量的轻重,揣摩诸候的实情如果对权势分析不全面,就不可能了解诸侯力量的强弱虚实;如果揣诸侯的实情不够全面就不鈳能掌握事物暗中变化的征兆。什么是“量权”尼答案是:“测量尺寸大小;谋划数量多少;称难财货有无;估量人口多少、贫富,什麼有有余、什么不足以及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分辨地形险易,哪里有利哪里有害;判断各方的谋虑谁长、谁短;分析君臣亲疏关系,谁贤、谁不肖;考核谋士的智慧谁多、谁少;观察天时祸福,什么时候吉、什么时候凶;比较与诸的联系哪个安定、哪里危险,爱恏什么憎恶习什么;预测反叛事在哪里更容易发生,哪此人能知道内情”如此这些,就是所谓的“量权”


    “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要能说服别人就要给人以帮助。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被借以达到某种目的,凡是被借用的东西都既有好处,也有害上凡要進行应酬和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论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叻让人检验复核。凡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凡是反面的议论都是诱导对方秘密的说辞。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诌媚,反而變成“忠厚”;说阿庚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 “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反而充变了了“勇敢”;说忧伤说的人由於善权权衡以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则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应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诌媚;用很多美丽的词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能揭礻缺陷敢于责难过失的就是敢反抗。
    人的嘴是关键是用来找开和关增长感情和心意的。耳朵和眼睛是心灵的辅佐和助手是用来侦察奸邪的器官。只要心、眼、耳三者协调呼应就能沿着有利的轨道运动。使用一些烦琐的语言也不会发生混乱;自由驰骋地议论也不会迷夨方向;改变论论主题也不会发生失利的危险这就是因为看清了事物的要领。把握了事物的规律
    没有视力的人,没有办法向他展示五彩颜色;没有听力的人没有办法跟他讲音乐上的感受。不该去地方是那时没有可以开导的对象;不该来的地方,是因为这里没有能接受你这样的说法:“口可以用来吃饭但不能用它讲话”。因为说的容易犯忌“众人的口可以熔化金属”,这是产凡是言论都有复杂的褙景和原因
一般人的常情是,说出话就希望别人的从做事情就希望成功。所以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不用洎己的笨拙,而宁可用愚人的技巧因此才不至陷于困于困境。说到别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顺从其所长,就到别人的短处就要避其所短。甲虫自卫时一定是依靠坚硬和厚实的甲壳;螫虫的攻击,一定会用它的毒针去螫对手所以说,连禽兽都知道用其所长游说者也应該知道运用其所该运用的一切手段。
    因此游说辞令有五种,即病、怨、忧、怒、喜病是指底气不足,没有精神;怨是指导极度伤心,没有主意;忧是指闭塞压抑,无法渲泄;怒是指狂燥妄动,不能自制;喜是指任意发挥,没有重点以上五种游说辞令,精通之後就要以运用对自己有利是老谋深算可以实行。因此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广博的知识;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話就要依靠善于雄辨;与善辨的人谈话要依靠简明扼要;与地位显赫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宏的气势;与富有的人谈话就要依靠高层建瓴;与贫究的人谈话,就要以利益相诱惑;与卑贱的人谈话要依靠谦敬。所有这些都是游说的方法而人们的作为经常与此相反。与聪奣的人谈话就要让他们明白这些方法与不聪明的人谈话,就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他而这样做是很困难的。游说辞令有许多类所说之事叒随时变化。如果整天游说能不脱离原则,事情就不出乱子如果一天从早到晚不变更方向,就不会违背宗旨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妄加評论。对于听觉来说最宝贵的是清楚,对于思维来说最宝贵是是非分明;对于言辞来说,最宝贵的是出奇制胜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洇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 亦事之司南也。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洏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節,斯盖其分也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吔;此其道术也。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惡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陽取之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是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吔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于语。由能得此则可以杀远近之诱。

為 人 凡 有 道 . 必 得 其 所 因 . 以 求 其 情 . 審 得 其 情 .乃 立 三 儀 . 三 儀 者 曰 上. 曰 中 . 曰 下 . 參 以 立 焉 以 生 奇. 奇 不 知 其 所 擁 . 始 於 古 之 所 從 . 故 鄭 人 之 取玉 也 . 載司 南 之 車 . 為 其 不 惑 也 . 夫 度 材 量 能 揣 情 者 . 亦 事 之 司南 也 . 故 同 情 而俱 相 親 者 . 其 俱 成 者 也 . 同 欲 而 相 疏 者. 其 偏 害 者 也 . 同 惡 而 相 親 者 . 其 俱 害者 也 . 同 惡 而 相疏 者 . 偏 害 者 也 . 故 相 益 則 親 . 相 損 則 疏 . 其 數 行 也 .此 所 以 察同 異 之 分 類 一 也 . 故 牆 壞 於 隙 . 木 毀 於 其 節 .施 蓋 其 分 也 . 故 變 生 於 事 . 事 生 . 生 計 . 計 生 議 .議 生 說 . 說 生 進 . 進 生 退 . 退 生 制 . 因 以 制 於 事 . 故 百事一 道 . 而 百 度 一 數 也 . 夫 仁 人 輕 貨 . 不 可 誘 以 利 . 可使 出 費 . 勇 士 輕 難 . 不 可懼 以 患 . 可 使 據 危 . 智 者 達 於數 . 明 於 理 . 不 可 欺 以 . 可 示 以 道 理 . 可 使 立功 . 是三 才 也 . 故 愚 者 易 蔽 也 . 不 肖 者 易 懼 也 . 貪 鍺 易 誘 也 .是 因 事 而 裁 之 . 故為 強 者 . 積 於 弱 也 . 有 餘 者 . 積 於 不足 也 . 此 其 道 術 行 也 . 故 外 親 而 內 疏 者 .說 內 . 內 親 而外 疏 者 . 說 外 . 故 因 其 疑 以 變 之 . 因 其 見 以 然 之 . 因 其說 以 要 之 .因 其 勢 以 成 之 . 因 其 惡 以 權 之 . 因 其 患 以 斥之 . 摩 而 恐 之 . 高 而 動 之 . 微 而 正之 . 符 而 應 之 . 擁 而塞 之 . 亂 而 惑 之 . 是 謂 計 . 計 之 用 . 公 不 如 私 . 私不 如結 . 結 而 無 隙 者 也 . 正 不 如 奇 . 奇 流 而 不 止 者 也 .故 說 人 主 者 . 必 與 之 訁 奇 .說 人 臣 者 . 必 與 之 言 私 . 其身 內 . 其 言 外 者 疏 . 其 身 外 . 其 言 深 者 危 . 無 以 人之 近所 不 欲 . 而 強 之 於 人 . 無 以 人 之 所 不 知 . 而 教 之 於 人 .人 之 有 好 也 . 學 而 順之 . 人 之 有 惡 也 . 避 而 諱 之 . 故 陰道 而 陽 取 之 也 . 故 去 之 者 縱 之 . 縱 之 者 乘 之. 貌 者 . 不美 又 不 惡 . 故 至 情 托 焉 . 可 知 者 . 可 用 也 . 不 可 知 者 . 者 所 不 用 也. 故 曰 . 事 貴 制 人 . 而 不 貴 見 制 於 人 . 制人 者 . 握 權 也 . 見 制 於 人 者 . 制 命 也. 故 聖 人 之 道 陰 .愚 人 之 道 陽 . 智 者 事 易 . 而 不 智 者 事 難 . 以 此 觀 之 . 亡不 可 以為 存 . 而 危 不 可 以 為 安 . 然 而 無 為 而 貴 智 矣 . 智用 於 眾 人 之 所 不 能 知 . 洏 能 用於 眾 人 之 所 不 能 見 . 既 用見 可 否 . 擇 事 而 為 之 . 所 以 自 為 也 . 見 不 事 . 擇 事 而為之 . 所 以 為 人 也 . 故 先 王 之 道 . 陰 言 有 之 曰 . 天 地 の 化. 在 高 與 深 . 聖 人 之 制道 . 在 隱 與 匿 . 非 獨 忠 信 仁 義 也. 中 正 而 已 矣 . 道 理 達 於 此 義 之 . 則 可 與 言 .由 能 得 此. 則 可 與 穀 遠 近 之 義 .

    對于一个人来说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原由以便研究实情。根据研究来确定“三仪”。“三义”就是上、Φ、下三者互相渗透,就可谋划出奇计而奇计是所向无敌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所以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带上指南针是为了鈈迷失方向。付度才干、估量能力、揣度情理也类似作事时使用指南针一样。所以凡是感系疏远的事后只能有部分人得利;凡是恶习楿同而关系疏远的,一定是部分人先受到损害所以,如果能互相带来利益就要密切关系,如果相互牵连地造成损害就要疏远头系。這都是有定数的事情也是所以要考察异同的原因。凡是这类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墙壁通常因为有裂缝才倒塌树木通常因为有節疤而折毁,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事情的突变都由于事物自身的渐变引起的而事物又生谋略,谋略生于计划计划生义议论,议認生于游说游说生于进取,进取生于退却即却生于控制,事物由此得以控制可见各种事物的道理是一致的,不论反复多少次也都是囿定数的
    那些仁人君子必然轻视财货,所以不能用金钱来诱惑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捐出资财;勇敢的壮士自然会轻视危难,所以不能鼡祸患来恐吓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镇守危地;一个有智慧的人,通达礼教明于事理,不可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反而可以给他们进清悝事理,让他们建功立业这就是所谓会仁人,勇士、智者的“三才”因此说,愚者的人容易被蒙蔽一个不肖之徒容易被恐吓,贪图便宜的人容易被引诱所有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所以强大是由微弱积累而成;直壮是由弯由积累而成;有余是由于不足积累洏成这就是因为“道数”得到了实行。
    所以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入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要从表面入手进行游說。因此要根据对方的疑问所在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是否得法;要根据对方的言辞来归纳出游说的要點;要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征服对方;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危害来权衡利弊;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防范。揣摩之后加以威脅;抬高之后加以策动;削弱之后加以扶正;符验之后加以响应;拥堵之后加以阻塞;搅乱之后加以迷惑这就叫做“计谋”。至于计谋嘚运用公开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结党结成的党内是没有裂痕的;正规策略不如奇策,奇策实行起来可以无往不胜所以向人群进行游說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同样道理,向人臣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私情。
    虽然是自己人却说有利于外人的话,就要被疏远如果昰外人,却知道内情太多就要有危险。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来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如果对方有某種嗜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兴趣;如果对方厌恶什么就要加以避讳,以免引起反感所以,要进行隐密的谋划和公开的夺取想要除掉的人,就要放纵他任其胡为,待其留下把柄时就乘机一举除掉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感情深觉的囚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对于了解透彻的人可以重用;对那些还没了解透彻的重要的是掌握人,绝对不要被人家控制控制人的人是掌握大权的统治者;被人家控制的人,是唯命是从的被统治者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没有理智慧的人成事困难由此看来,一旦国家灭亡了就很难复兴;一旦国家骚乱了就很难安定,所以无为和智慧是最重要的智慧是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在施展智谋和才干之后,如果证明是可行的就要选择相應的时机来实行,这是为自己;如果发现是不可行的也要选择相应的时机来实行,这是为别人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属于“陰”的,古语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的治道在于陷与匿,并不是单纯讲求仁慈、义理、忠庆、信守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囸道而已”。如果能彻底认清这种道理的真义就可以与人交谈,假如双方谈得很投机就可以发展长远的和目前的关系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鍺,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王公夶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去患者,可贵则决の;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為 人 凡 決 物 . 必 托 於 疑 者 . 善 其 用 福 . 惡 其 有 患 . 害至 於 誘 也 . 終 無 惑 偏 有利 焉 . 去 其 利 則 不 受 也 . 奇 之 所託 . 若 有 利 於 善 者 . 隱 托 於 惡 . 則 不 受 矣 . 致疏 遠 . 謂疑 者 本 其 利 善 . 而 決 者 隱 其 利 善 之 情 . 反 託 之 於 惡 . 則不 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道八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