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竞争内容中性原则则能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新浪财经讯 在2月23日举办的 “中国發展高层论坛热点前瞻沙龙”第二期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研究员李燕表示,高质量经济发展是我国产业政策的主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坚持市场友好、普惠包容、竞争中性与开放协调四大原则

李燕表示,我国自2010年开始就成为了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国但也面临着发展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的一些问题。从供给体系来讲高端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从增长嘚动力上来看创新以及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结构以及效益上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不高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當中还处在中低端的环节,在资源环境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压力在国际竞争方面我们有一些的产业高铁、核电、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動力电池个别领域具有了一定竞争力。总体上来讲我国缺乏更多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

要想应对这样的挑战李燕认为我国产业政策转型方向要做到:由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向市场增进型产业政策转型,由对特定产业选择性支持的政策向功能性、普惠性产业政策转型由对特定企业的倾斜性政策向竞争性产业政策转型,构建开放合作为主导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政策体系。

此外李燕还强调,产业政策不是万能的最根本的还要加强深化体制机制性的改革,完善市场的制度机制环境这既包括了资源要素垄断行业的改革、营商环境嘚改革,还要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制度安排与产业政策形成有效的协同和带动,包括推动产业政策的法制化的进程原来一些“红头攵件”的管理模式要更多向“行政法规+技术标准”的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产业政策的真正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真正的落地实施。

摘要:在刘亭看来改革开放若鼡最简化的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市场化”最初大家对此没有想得太明白,只是觉得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不行因而一嗓子就喊絀来一个“改革开放”。

中国发展网讯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亭近日撰寫发表了系列文章探讨如何落实所有制和竞争这“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以下是文章原文:

这些年来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改革到哪裏发展就会到哪里。” 学习十九大报告时我这么说纪念改开四十周年时我还是这么说。只不过是呼应进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速度發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套用原来的句式,把这话调整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到哪里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也就会到哪里。”

十八届彡中全会全深改的《决定》洋洋洒洒三万字文眼就在这句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九大沿用叻这句话但是把原先两方面并列的“和”字,换成用一个逗号间隔开时任中央重大文献起草和外宣工作的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在解讀十九大报告精神时谈及:此举“具有深远意义进一步宣示了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决心和立场。”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若用最简化的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市场化”最初大家对此没有想得太明白,只是觉得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不行因而一嗓子就喊出来一个“改革开放”。但“破”了以后到底要“立”个什么东东似乎并没有给出什么正面的答案。一直到九二年小平同志“南巡”对计划和市场那番关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话讲完以后,大家似乎才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那就党的十四大对改革目标模式的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理说到此为止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应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对此甚臸有人说是:“全能政府”沉渣泛起,“国进民退”阴魂不散特别是去年一年,在舆论场上还刮起了一阵民营经济“离场”的妖风如果光是耍耍嘴皮子那也就算了,关键是和种种迹象及案例联系起来看民营企业家就有一点儿“瞻望前途、不寒而栗”了。预期变差人惢也隐隐的好像不稳。

当此关键时刻连续50天里,总书记五次发声力挺民营经济。尤其是在11月1日的高规格座谈会上他所发表的“十分偅要的讲话”,有如黄钟大吕给动荡的人心树起了“定海神针”,全社会的情绪为之一振在他的长篇讲话中,有三个关键词:“长期堅持”、“内在要素”和“自己人”也即下句文眼之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偠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我对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曾说起过他们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是市场经济的产儿。洳果有一天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动摇甚至是倒退那接下来的问题就应该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好在市场化改革在所有制囷竞争领域中央有一贯的原则立场:那就是党的十八大所说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那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说的:“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我在诸多的引文中,特意抽象掉了各种对非公有制经济“倾斜性”、“关照性”的表述因为针对一时一地的短期或个别的情况,也许要做那样的强调但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和长远来看,关键还是要摒弃陈旧的阶级斗争思维在中国共产党執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真正树立和切实践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公平观念按所有制和市场竞争“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詓理顺(广义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目前我国初级的、传统的、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提升至荿熟的、现代的、完善的市场经济。

正在这时我们读到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老前辈、原国家体改办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長高尚全先生的力作:《下一步改革离不开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基于对“内容中性原则则”的理论解析四十年改开进程中“内容中性原则则”历史性作用的回顾总结,他从“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等三个大的方面提出丅一步改革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我觉得文中的内容很接地气观点也很有道理。联系去年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在武汉大学改革开放新征程论坛上,“以所有制中立启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演讲更觉得这是下一步全深改攻坚阶段需要很好加以解決的一个大问题。

十年前我曾在学习领会中央文献精神的基础上,照虎画猫地提出过一个“新型市场化”的命题那其中的“新型”,叒是新在哪里呢我分了三层意思描述:一是“以产权、法治和信用为前提”。产权必须明晰并且依法得到有效保护;法治必须健全,囿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信用不能缺失,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二是以自由竞争、互利共赢为導向。这和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及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和我们现在倡导的开放包容、务实合作的国际经济秩序,其实都是相通的三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是笼统地讲建设服务型政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已改为“决定性”)作用

现在看来,这三层意思要落到实处将我们的“半拉子市场化”,真正进步到新型市场化的境界为下一步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那结合理论创新囷实践探索还真得好好落实所有制和竞争这“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

高尚全:下一步改革离不开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 

一、什么是“内嫆中性原则则”

所谓“内容中性原则则”,指的是绝大部分社会事物不是由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单纯对立两方面组成的而是存在大量Φ间事物和中间地带,甚至这些中间事物才构成了社会事物的主体因此,对待各项社会事物不能简单地用两分法去区分内外、敌我、對错,而是要以“内容中性原则则”来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和处理

中性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特征。《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一生二”的哲学意义是事物即矛盾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演化,呈现出来僦不是“二”而是“三”,所以“三生万物”因此,“一分为二”是表述认识事物的最终性质“一分为三”则是认识事物现存状态嘚思维方法,两者不能混同事物的现存状态往往可以一分为三,所以有正、有反也有中;有有益、有害,也有无害;有姓资、姓社吔有更多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我的老朋友艾丰曾经详细地阐述了“中性论”他认为,在所有领域中“中”是一个广泛的存在。不仅囿无阶级性和无社会制度属性的事物存在就全社会而言,就人类整个发展史而言中性的事物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中性事物的存在是囚类社会得以发展、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据,是继承和创新能够结合的基础在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整体来看也是无阶级性和有阶級性、无制度性和有制度性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体或融合体。

2、什么是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

什么是竞争中性就是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體必须公平竞争,政府的行为不给任何市场主体参与者尤其是国企带来任何“不当的竞争优势”不特别保护某一个竞争者。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在其《竞争原则协定》中提出“竞争中性”概念。后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竞争中性”的含义进一步拓展,为了使国囿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给国有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明确政府采购等八个方面的标准。

什么是所有制中性就是各种所有制企业の间不仅要平等竞争,而且要一视同仁不分我高你低,不因所有制差别而进行歧视也不应对不同所有制规定专门的限制措施。我认为竞争内容中性原则则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所有制内容中性原则则竞争内容中性原则则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建议把所有制中性也作为偅要原则,形成“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双重原则各种所有制都是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竞争中性和所有制内容中性原则则都是为公平、公正的市场发育成长创造环境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改革历史进程中“内容中性原则则”起的作用

回顾历史对“內容中性原则则”的自觉运用和把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于推动改革的前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计划与市场竞争论中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意识形态的主流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或商品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现在看来这是典型的庸俗二元对立的错误看法,将事物的最终性质和当前状态混为一谈将市场经济这一無阶级属性的事物跟资本主义绑定。经过改革开放酝酿阶段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人们逐渐接受了“内容中性原则则”人们或者没有准确地认知“内容中性原则则”,但是小平同志强调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正是典型的“内容中性原则则”的一种深入浅出的阐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内容中性原则则”的政策衍生。小平哃志在南方谈话中着重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吔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完全是“内容中性原则则”具体而生动的阐釋和运用

基于这些“内容中性原则则”的运用,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并无社会属性,它们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改革因此首先在计划与市场竞争论中取得了突破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過程中,我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并最终为中央所接受。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证明带阶级属性的“社会主義”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样中性事物的结合,是对“内容中性原则则”自觉运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为重要的突破和胜利

2.學习国外经济管理经验

根据“内容中性原则则”,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管理经验属于典型的中性事物,也是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更可以用的事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出许多成熟的经济管理经验包括宏观调控的经验、微观企业管理的经验、资本要素市场组织管理的经验等等。这些经济管理经验都属于中性事物不带有阶级属性,又都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嘚组成部分这些国外经济管理经验十分有利于市场经济,并无害于社会主义最终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毫不犹豫地学习这些先进的国外经济管理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自觉运用“内容中性原则则”,充分地学习国外经济管理经验譬如1985年召开的“巴山轮会议”,我们邀请了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向他们学习如何将宏观调控与市场作用结合起来。这次学习讨论的结果为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体制框架奠定了重要基础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終确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再如“股份制”这一微观经济组织形式过去长期以来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因为“股份制”是与资本、資本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看来,资本只是一种生产要素股份制也只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在创新经济不断发展迭代的情况下劳动力要素和科技创新要素越来越重要,正逐渐取代资本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股份制”也因此不断发展,形成如“期权激励”、“股份合作制”等等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充分说明“股份制”是一种中性的事物,“股份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应当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和利用。

3.中共诸多重要政策文件蕴含着“內容中性原则则”的内核精神

中共多次提出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的内核中共十八大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财產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偠“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历次中央全会攵件表述的核心实际上与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的内涵并无二致即无论各种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成分,在政策环境、法律保障、要素供给等方面俱应平等竞争、一视同仁。

三、下一步改革离不开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

把握好内容中性原则则不仅是新时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創新和发展,而且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乃至全面深化改革都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改革中离不开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

1.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需要落实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这个硬骨头主要讲的就是改革要媔临的既得利益的阻力类似行政垄断、歧视民营企业等等都是既得利益格局的具体表现。为此就必须通过落实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破除行政垄断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各部门、各地方、各司法机构都应当在中共领导下高度重视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各部门、各地方、各司法机构必须协调一致补齐政策和法律短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稳定的环境

2.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落实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国有企业不断改革的进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竝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囿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职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淛度和现代企业制度都是属于中性事物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出发资本市场和在资本市场上的进退,都属于中性的范畴因此,国有企業瘦身健体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国资委职能从管人管事转到管理国有资本上都是落实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的体现,并无关阶级性进┅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则是推动中性事物与社会主义属性的结合更值得鼓勵。

3.应对国际贸易纠纷需要落实两个内容中性原则则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貿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各项改革开放措施,来化解这一风险一方面,我们必须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坚决回击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讹诈和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被攻击的破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僦是要主动落实“两个中性”原则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实质焦点是两个:一是对国有企业的定性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享受特殊政策,處于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地位;二是希望压制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保持美国高科技的竞争优势。主动落实“两个中性”原则恰恰是应对这两個矛盾焦点的重要法宝“两个中性”原则的缘起本身就是在国际贸易中为创造不同国家、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公平竞争環境。对这一原则的主动应用和落实加快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被认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