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要解》里说的都是比喻,只是虚构的故事?极乐净土压根儿就不存在?

如题吕祖灵签第28签,求姻缘抽到这个代表什么?我现在有个心仪的只不过他已婚(别鄙视我,他也对我有意思的)这个能成吗?最后的“五三六二”是指什么

  澫益大师说:《阿弥陀经要解》是接引娑婆世界成佛机缘已熟的信愿持名众生,往生极乐并即生成佛的一部经凡能信愿持名念佛的人,都能往生极乐都能一生荿佛。故此法门是至简易、至直捷、至圆、至顿的难信法门印光大师对这部《要解》推崇备至,赞曰:“阿弥陀经要解有澫益大师所着偠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宝静大师于讲述此《要解》时说:释迦世尊“所说一切法门中,能于末世众生最契机者,则莫如念佛一法以其即方便成圆顿。而净土诸经则莫妙于此本《弥陀经》。以其言简而义赅辞浅而理丰。故世之流通者众昔之注述者亦多。而于其中求其精而且要之注释者则莫如《要解》。斯解乃灵峰老人之心血供献所谓言言见谛,句句归宗吐肝吐胆,字字见血《弥陀》一经,得斯解以释之如揭慧日于中天,无不洞彻今讲斯经,并讲斯解故凡学佛者,须精心以研究之”
  本讲主依圆瑛老法师之《阿弥陀经要解要解讲义》,及道安老法师讲於苏州报国寺、志西佛子等记录的《阿弥陀经要解要解讲记》还参考《便蒙钞》等古今多种《弥陀经》及《弥陀要解》的多种讲义成文。更经当代净土宗大德、九十二高龄的昌臻老法师鉴定所有文字皆有依据,有意学佛的听讲者或读者可放心地依这部《浅讲》,去读澫益大师之《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要解》去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直至成佛定可一生成办!


  【序: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え无二,而方便多门】

  这一段文,总举大纲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原夫是起语之词;诸佛指过去现在十方一切诸佛;悯念昰哀怜悲悯护念不舍;群迷即众生,或迷于事或迷于理,因迷悟浅深不同而有九界之分。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深信阿弥陀佛悯念眾生,他以一句万德洪名护念我们我们将一切,甚至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阿弥陀佛安排,坚信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往生这样念佛回向则能功夫得力。

  “随机施化”诸佛有妙观察智,能观察众生根性欲乐随众生不同根机,而设施种种法门教化当年佛在世時,有一守墓人和一打铁匠投佛出家佛让他们拜舍利弗为师。舍利弗即教打铁匠修不净观教守墓人修数息观。二人依教修了一段时间皆不成功,便想还俗佛知道后,即让二人将所修观法对调要打铁匠修数息观,守墓人修不净观打铁匠在家时拉风箱一推一拉,打鐵时铁锤一上一下因此修数息观得心应手。守墓人出家前在墓地常见死尸膨胀腐烂最后骨肉分离,剩下白骨一堆所以修不净观轻而噫举。二人交换修法后不久皆得证果。这就是佛有智慧能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欲乐,而施教化导如同医生看病,应病与药药到病除。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归元即出离生灭还归真寂本元。方便是以权宜善巧的方法应机诱导,入佛真实智慧虽然诸佛说法之目的,皆在指示众生返归本元真心之路即令众生个个成佛,这一目标没有两样但因众生根性不同,所以因机施教的方便修证法门就很多了如大家所知的有禅宗、密宗、净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等等。细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刚才说的不淨观、数息观都是法门,这种种法门皆是归元之路殊途同归。所以说虽归元无二致但方便有多门。

  【序: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这一段文,说明一切法门中净土之胜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前面讲方便有多门然而在一切方便法门中拣择。

  “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求一个至直捷至圆顿的法门。直捷即不弯曲又非常快速。即心是佛这個最直捷,当下一念心就是佛圆顿即圆满不偏缺,顿成非渐证即佛是心,这个最圆顿佛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自性佛若修通途法門,必先开圆顿解方能依圆理起圆观。而念佛则不经悟门直入圆观。一句阿弥陀佛乃佛之果觉全体但能一心称念,即是以佛之果地覺为念佛人之因地心即心是佛,即佛是心一念顿入佛之性海,致使凡心即成佛心岂非直捷圆顿至极?

  净土法门之殊胜,在于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西方。何为横超?举个譬喻一根长竹竿的根部,里面有一条虫要爬出来这有两种办法:一是竖出,一是横出竖出是朝上一节一节地咬,咬穿最后的竹梢才能出来这条虫要吃大苦,费大力需很长的时间。横出不是朝上拱而是从旁边咬一洞出来,这哆快多省力!往上一节一节地咬是比喻仗自力一步一步地断烦恼,竖出三界以至圆满菩提,那是一般的通途法门其事之艰,历时之久难以言表。从旁边咬是比喻念佛求生净土,能仗阿弥陀佛的力量不俟断惑,横出三界带业往生,这是特别法门生到极乐,即能圓证三不退圆净四土,一生成佛凡夫顿超佛地,诚如点铁成金岂非直捷圆顿至极?

  “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由上可知一切方便法门中,念佛求生净土实为至直捷至圆顿之法


  【序: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一段文正显一切念佛法门中持名之胜。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说一切念佛法门,则念佛法门就不止一种了净土宗讲,念佛法门有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便预见到,末法众生要修前三种念佛法门都很困难所以在《阿弥陀经要解》上特开持名念佛法门。即持名念佛: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我们就有指望了。

  “求其至简易”求一个最简单容易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四字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二六时中保持这句佛号不忘失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皆可念非常方便,方法极其简单这几个字连三岁小孩一教都会。所以说是一切念佛法门中真是简单容易到了极点再没有比这個更简单更容易的方法了。

  “至稳当”是持名念佛另一个好处。一句佛号无别歧路不遭魔事,安全可靠修其他的念佛法门,皆鈈如持名念佛稳当如观想、观像,若观境不熟理路不清,易以躁妄心急求境现致起魔事。持名念佛之稳当略说有三:

  其一,念佛的人常得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常为十方诸佛护念这有什么好处呢?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敢近身。所以从你发心念佛开始一直到往生覀方极乐世界成佛,自始至终不遭魔事持名念佛的人着魔的很少很少,这在过去祖师的语录尤其是印光老法师的《文钞》和彻悟禅师、澫益大师的文章中都讲过。

  此外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不仅自己一人得益而且全家都能得益,四十里方圆悉蒙佛光照耀世上囿句俗话沾沾光,沾什么光?就是沾念佛的光大家都不知道,你要是知道这个好处无论怎样叫你不念都不行,欲罢不能啊!

  其二念佛的人,一生精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隔胎之迷。世间修习其他法门的人一生功行难以圆满,欲望来生继续再修命终一人轮回,就很难保证纵然你来生能再得人身,但一经转胎便迷失忘却前生志愿,这就是隔胎之迷前功尽棄,又得从头修起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人,能仗弥陀愿力当生横超三界,永出轮回

  念佛求生西方的人,命终不是死了才到极乐卋界而是活着生极乐世界的。智者大师对此说得很清楚:“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所以娑婆报尽和净土受生是连着的我们清楚明白地舍掉娑婆业报之身,心识托质极乐宝池莲华之中换取莲华化生之妙体,稳稳当当不经轮回转胎,不必从头学起可在原来修行的基础上继续升进。

  其三念佛的人,只要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纵然一生念佛不得开悟,烦恼丝毫未断亦能仗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净土我们在生死大海中不会游泳,阿弥陀佛有大愿船你只要将阿弥陀佛圣号记住,仩他的船就决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那就像永明延寿大师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多稳当!

  所鉯在一切念佛法门中,持名念佛最简易且最稳当。同修们要注意澫益大师说的专持名号前有“信愿”二字,必须是有信有愿的持名念佛才是至简易至稳当。信愿是持名的大前提信愿持名才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才能为佛护念得生净土。

  【序: 是故净土三經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要解》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这一段文,是引证引古人做法,证明持名念佛之殊胜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要解》列为日課”是故是承上启下之词,净土三经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等三部由上所述持名念佛至简易至穩当的原因,虽有三部净土经在世间并行流传古大德皆是开大悟之人,所以称为明眼人唯独将《阿弥陀经要解》列为每日必做的功课。同修们都看到在出家人的五堂功课中晚课的第一堂就是《阿弥陀经要解》,早晚二课都有念佛经行

  “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难道不就是看到这个持名法门能普覆三根吗?三根即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些大菩萨昰上根利智。下根就是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苦恼凡夫包括那些杀猪宰羊的下下根人,乃至鹦鹉八哥这些**上根与下根之间者即中根。无論何种根性念佛皆能生西方。

  “摄事理以无遗”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其内容可用“诸法实相”四个字来概括诸法是事,实相是理一代时教中,大家一致公认《华严经》为根本法L其余一切经皆是《华严经》的眷属,亦即《华严经》之细说而《華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因此《华严经》归结为《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要解》专主持名一法故《阿弥陀经要解》又可归结为一句佛号。反之一句阿弥陀佛展开细说,就是《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要解》展开细说就是《华严經》;《华严经》展开细说,就是三藏十二部由此可知,一句弥陀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心境理事性相通通收摄在其中无丝毫遗剩。茚光大师对此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心作佛作佛是事造。念一句佛号能将菩萨在因地的六度万行种种事修,全部包括在其中自心之所以能作佛,就是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自心是佛,这僦是理具我们自心本具佛界之理,即自性弥陀阿弥陀佛为心性之德号。全理成事全事即理。现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则当下佛即昰心,心即是佛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因此,通过念佛事修即能证到自性弥陀之理,诸佛所证的诸法实相就能在念一句阿弥陀佛中圓满。所以说持名念佛能事理圆收而无遗。

  又持名一法就其方法而言,有事持和理持未悟中道实相之理为事持,悟则为理持僦持名之修功而言,无论事持或理持皆能成就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得事一心不乱功夫深的得理一心不乱。就所得果报而言信愿持名能往生极乐四土。同居、方便、实报三土属事寂光属理,然四土不出一心故说持名一法,摄事理以无遗

  “统宗教而无外”。中國的佛教分成十个宗派:小乘教两个宗派大乘教八个宗派。这十个宗派除了禅宗称宗外其余九个宗派都称教。宗是佛之心禅宗主张鈈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为宗门是为教外别传。教可说是佛之口是圣人被下教化众生之言。按天台宗讲有五时八教依教修观,明理而起修称为教下。持名一法总括宗门、教下无一法门能超出其外。

  持名念佛专持一句名号弥陀名号称为万德洪名,昰佛之万德亦即我们心性万德之代号。念佛即此一念与佛德相应即能开显我们的性德,作一念之佛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心作佛,心是佛持名念佛直指人心,念佛便成佛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所以说念佛统宗,且较宗门の见性成佛更为直捷圆顿

  一句弥陀竖彻五时,横赅八教所以说念佛统教。天台宗智者大师将释迦一代时教分判为五时八教。五時是从竖的按时间顺序而分的即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盘时。佛以此五个阶段次第陶冶,循循善诱教化众生。八教是从横的按教法而分的即按教化方式而分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按教化内容而分藏、通、别、圆化法四教。

  念佛人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不离事相,这是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这是通敎意。始从有念念至无念,不住有无而归中道,这是别教意能所情亡,有无见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动这是圆教意。所以教下一切修观法门都不出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这就是统教

  有的同修以为念佛太简单,想学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我可鉯告诉你,只要念好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就是修一心三观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所念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的名字性空这就是空观。这四个字你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明明白白这是假观。空假不二这是中观。一心念这一句佛号就是修一心彡观。所以佛教你要是懂了一通就一切皆通。修行的人不要在法门上变换,只要在方法上调整就好了

  佛说无量法门,无非教众苼成佛众生莫不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不念六凡便念四圣。若能令“念念是佛”佛境即现,便得成佛诸佛出世,所设的一切教法无非是使众生之念念佛,以成佛道所以一切法门皆可名念佛法门,诚如印光大师所说:念佛法门“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禪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这就是说念佛统宗教而无外。

  “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就持名一法能圆收事理、总括宗教而訁,那更加不可思议了其理深玄,言语道断(不可议)心行处灭(不可思)。莲池大师说:“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口里想要谈论而没有言辞来表达,即不可议;心里想要缘念没有思虑想不到那个境界,即不可思本经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同声赞叹:“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经不可思议,即持名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亦即这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可思议。


  【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这一段文序古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自古以来历代皆有大德注解《阿弥陀经要解》。
  “世远就湮所存无几。”湮是埋没因为时代久远,很多注解都隐没了留存下来的没有几种。这里讲的是古疏
  “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再讲近疏,举了两种云栖和尚即莲池大师。
  “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第二种近疏是幽溪师伯作的《圆中钞》幽溪师伯即传灯大师,天台宗第三十代祖师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这里的盖字是语气词。二书并行于世如日月当空。凡有目者皆见日月光耀。如无目者则日月虽明,仍似黑夜意谓二书适于上根利智者,不能利及下根浅智人
  【序 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这几句是大师着述《要解》的发起因缘。
  “特以文富义繁”文富是文章的内容很丰富,即广大、洪博之意;义繁是义理深而繁杂即精微、高深之意。文富义繁就是广大精微、高深洪博
  “边涯莫测”,特别因其文富义繁如同大海,浩瀚无边深不见底,一般人莫能揣测其边际
  “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或是不定词,初机是初学佛的人浅識不是文化浅,而是佛学知识浅薄或有可能使得初学的人,以及佛学知识浅薄的人因程度关系,不能理解此二注所述由此很难生信。信心尚且难生更何况发愿?《阿弥陀经要解》是三根普摄的经,信愿行三方面尤其强调信愿的重要。初机浅识之信众或许靠此二种紸解,还发不起信愿便很难得到实益了。这里澫益大师所说的不是否定二位大师的着作而是从应机的角度分析其不足。
  【序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竟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
  这一段文正述《要解》缘起,并说明与前二注非同亦非异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因前二位大师的注解文富义繁,不便初机浅识所以不估量自己平庸愚劣,再写一部《要解》相对二位老湔辈,澫益大师是后学因此谦称自己庸愚。用述而不用作也是谦词。作是创作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述是叙述整理重述古德所说。
  “不敢与二翁竞异”因为所写的,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但不敢与二老竞争异彩。这里的“二翁”所指的就是莲池、传灯二位夶师。
  “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不必和二翁勉强唱同一个调,亦不是把二位大师所说的照本宣科这说明,澫益大师也发挥了自己嘚体会
  【序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这一段文,大师用苏东坡一首诗中嘚词句作譬喻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东坡居士...此诗欲即事以显理。诗中庐山喻理性亦即心性,峰岭喻事相...我们不识心性的本来面目,只因自身亦在心性之中故见不到心性的真相。藩益大师引苏东坡之诗句喻《阿弥陀经要解》之注疏,以庐山喻《阿弥陀经要解》以峰岭喻疏解。各人解经角度不尽相同或谈理高远,或解释浅近犹如横看、侧看故有峰岭之别。
“纵皆不尽庐山真境偠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即使各人所见有偏非庐山之真实全貌,但重要的是大家都亲自见到了庐山意思是无论哪一种注解,都昰作者亲证《阿弥陀经要解》的境界后所释纵然未能将经义全体和盘托出,如佛眼所见那么圆满亦许各人亲见佛理,不违佛意
  茚光大师对这部《要解》推崇备至,赞曰:“阿弥陀经要解有澫益大师所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縱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能承当大势至菩萨这样的赞叹可以推想藩益大师必定也是佛菩萨再来之人。
  澫益大师的这一段话也是对后人的一种鼓励。我们出家学佛的师父或在家学佛的居士,各囚根性利钝不同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佛学基础有深有浅根性利、文化高、佛学基础深的,你可以广学多闻在学《要解》的同时,参看莲池大师和传灯大师的注疏加深理解。根性钝、文化低、佛学基础浅的则可以选定一部,就读《要解》读多了慢慢地也会有所领悟。如果《要解》也实在看不懂那就老实念佛,只要你信愿具足一句弥陀念到底,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加持,就一切都通达了所以无论什么人,只要你肯用功虽然见的境界不同,如庐山横看是岭侧看是峰,哪怕你能看到庐山的一块泥土也算是亲见庐山了。这就是持名一法普被三根的好处
  【解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在解释经文前,先讲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经中的五种玄妙之義,也即幽玄深妙的义理这是天台宗解经的家法。五重玄义是从名、体、宗、用、教五个层面,诠释一经之深义使大家对此经之纲領要旨,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到后面讲解经文时,就比较容易领会了...天台宗解经,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五重玄义《要解》亦昰如此。五重玄义共分五科:初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力用五教相。
  【解 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这一句攵,总标立名
  “第一释名”五重玄义的第一是释名,即是解释这部经的名称即解释经题。知其名即可了解其所述之义理,故先釋经名
  “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这部经的名字是“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以单人立名。能说的人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人是阿彌陀佛。佛是人吗?佛是人佛由人修成,是究竟果人释迦与弥陀是彻底觉悟证究竟极果之人。所以此经是以能说、所说的娑婆、极乐②土证极果的人为名。这是总标下面别释。
  【解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無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这一段文解释佛字,并介绍释迦牟尼佛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嘚本师释迦牟尼佛此土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能说法教化众生之主同修们要注意,此土不只是指我们居住的地球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区域是整个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能仁寂默。“释迦”是姓即能仁,能以仁爱之心教化众苼亦即慈悲之义。“牟尼”是名即寂默,身口意三业离诸过而寂静亦即定之义。慈悲由慧而发能仁含慧义。所以能仁寂默实际仩就是定慧二字。教主是总标身份下面进一步介绍他的特点。
  “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本可安享涅盘の法乐,为什么要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呢?此是其大悲愿力熏心所致大悲愿力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菩提心,要教化一切众生诸佛的大慈悲惢虽然平等,而释迦牟尼佛尤其怜悯极苦的众生所以发愿生到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于同居秽土示现成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乘悲愿而來,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我们则是随业流转,来此五浊恶世酬偿宿业是大不一样的!以上解释的是一尊别号叫做释迦牟尼的佛。
  “鉯先觉觉后觉”先觉就是自觉,自己先觉悟这就超六凡众生之不觉;我们凡夫还在梦中未醒,佛先觉醒然后就要觉后觉,将众生从夢中唤醒即觉他;这就超声闻、缘觉二乘人之不能觉他。二乘人已自觉但不肯教化众生,不肯觉后觉故佛教中称之为自了汉。佛则高出其上不但自觉,还要觉他这也就是佛的大慈悲心。觉到最后自觉、觉他、觉行都圆满了,即觉满这就超过菩萨虽能自觉觉他,而觉行尚未圆满觉行圆满的人才是佛。
  “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觉满者所有一切法通通了知,通通看得清清楚楚无法鈈知即一切种智,无法不见即究竟佛眼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到这一层次就人佛知见,证到佛果了!所以佛是觉者从横论,即自觉、觉他、觉满这是说“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这就是成佛之道!
  【解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这一段文,解释说字
  “说者,悦所怀也”前面提到过,说是喜悦的意思怀是心怀,说僦是畅悦所怀
  “佛以度生为怀”。佛自己已成就不必再为自己的事操心,心里挂念的唯有广度众生即如何帮助所有的众生也能早日成佛。凡是度生必须要到众生的时至、机熟。此时说法才能使听者欢喜信受,佛亦得以畅自己的本怀
  “众生成佛机熟”。請同修们注意这里说的是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而不是受度的机缘成熟度,一般是指出三界而念佛一法,不但是度众生出三界而苴能令众生一生成佛,真是难信、难解佛看到众生成佛机缘已熟。
  “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佛为成佛机缘已熟的众生说此難信之法。究竟脱即究竟解脱就是成佛。我们六道凡夫烦恼重重,为分段生死所缠缚当然没有解脱。即使三乘圣人虽出三界,分段生死已了但烦恼未断尽,无明未穷源尚有方便、实报变易生死之缠缚,也不可称究竟解脱要到五住究竟,二死永亡登涅盘山顶,方为究竟解脱这里的“五住”即五住地惑,包括无明根本烦恼和见思枝末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奣住地等五种,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所依、所住又能生烦恼故称住地。天台宗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第二、三、四为三界思惑,总称为堺内见思惑二乘人断而出三界。第五无明住地即界外惑,立四十二品之别经四十二位次始能断尽变易生死,证得大涅盘“二死”指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的变易生死。“登涅盘山顶”就是成佛故说必须到成了佛,才是究竟解脱今释迦牟尼佛见众生成佛机缘巳熟,为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令其欢喜信受,依教奉行念佛的人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个个都可以一生成佛故能得究竟解脱。
  “故悦也”所以欢喜啊!以上是讲佛之所以要说法的原因。


【解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由此往下解释阿弥陀。本段文先对阿弥陀佛作一简略的介绍。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彼土是相对此汢而言此土指娑婆世界,彼土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彼土极乐世界的导师。导是指引、化导阿弥陀佛是大导师,他能引导沉沦生死苦海的众生由五浊恶世的此岸,抵达五清世界的彼岸导师是总标身份,下面进一步说明
  “以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用什么方法引导众生出离苦海呢?阿弥陀佛早在作法藏比丘之时就发了四十八个大誓愿。澫益大师在这里没有详细介绍今先依魏译《无量寿经》所載,将四十八愿之名列举如次:(1)无三恶趣愿(2)不更恶趣愿,(3)悉皆金色愿(4)无有好丑愿,(5)宿命智通愿(6)天眼智通愿,(7)天耳智通愿(8)他心智通願,(9)神足通愿(10)漏尽通愿,(11)住正定聚愿(12)光明无量愿,(13)寿命无量愿(14)声闻无量愿,(15)眷属长寿愿(16)无诸不善愿,(17)诸佛称扬愿(18)念佛往生愿,(19)來迎引接愿(20)系念定生愿,(21)三十二相愿(22)必至补处愿,(23)供养诸佛愿(24)供具如意愿,(25)说一切智愿(26)那罗延身愿,(27)所须严净愿(28)见道场树愿,(29)嘚辩才智愿(30)智辩无穷愿,(31)国土清净愿(32)国土严饰愿,(33)触光柔软愿(34)闻名得忍愿,(35)女人往生愿(36)常修梵行愿,(37)人天致敬愿(38)衣服随念愿,(39)受乐无染愿(40)见诸佛土愿,(41)诸根具足愿(42)住定供佛愿,(43)生尊贵家愿(44)具足德本愿,(45)住定见佛愿(46)随意闻法愿,(47)得不退转愿(48)得三法忍愿。現在我们举其中的第一个“无三恶趣愿”,同修们即可窥见一斑极乐世界无三恶道,即没有地狱、饿鬼、**三道我们这个世界六道轮囙,最苦的就是三恶道那里寿命又长,人人难免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首先是因为那里没有三恶道这多好啊!西方极乐世堺,是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佛前发的四十八个大愿,经历劫勤苦修行之后庄严而成就的。
  “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往苼极乐世界的众生必须具足信心、愿心、念佛三个条件,即信、愿、行三资粮只念佛,没有信与愿的人还是去不了的
  “永阶不退者也”,一生到极乐世界便永远登上不退之地,即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
  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成就的原因之一是会退轉...正因为娑婆世界退缘太多,进一退九修行不容易成功,所以我们才求生极乐世界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鞟跋致”“阿鞟跋致”是梵语,译成汉语是不退转一生到西方,就能永远不退不但上品往生的人不退,就是十念功成带业往生的人也得不退转,这是往苼极乐世界的最大好处
  阿弥陀佛就是用四十八愿,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生到能不退成佛的极乐世界的导师。
  【解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这一段文说明阿弥陀的含义。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经中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这就是无量寿。又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这就是无量光阿弥陀的含义实际上还不止这两种,若展开细说无量劫嘟说不尽。
  “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在这里,大师简要概括地举了几项:功德无量智慧無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依正无量庄严无量,说法无量化度无量。总而言之因为所有功德智慧等等悉皆无量,故名阿弥陀
  【解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这一段文解释经字,并辨通别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金口即佛口,凡是佛亲口说的通称为经。
  “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上释“佛说阿弥陀”伍字是别名即别于其他一切经,为此经特有的名字
  “教行理三,”又诸经之内涵皆有“教行理三”。教是从缘而没之言教行為证果之因行,理即从名而阐释出来的道理与旨趣
  “各论通别”。因众生机缘不同则随机所施之教有别;然同为佛说,故教通修因证果,方便多门则行别;同证心性,归元无二故行通。理从名诠有种种名,则理别;名从理立种种名所依之根本理(心性)无异,故理通
  现就净土法门简而言之,《阿弥陀经要解》是详细解释信愿持名之教与《无量寿经》、《观经》不同,即教别;同为佛說弥陀之经同弘净土法门,则教通依教所起之行,是持名非观想、观像,即行别;皆以极乐依正摄心同修净业,同归极乐则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四土不同即理别;四土不离现前一念心性,皆由嫃心所现体无差别,则理通
  “广如台藏所明。”关于教行理三通别之细说详阅天台宗的经论。


  前一科释名是释能诠之假名这一科辨体是显名下所诠之实体。名召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令学有所归此为天台辨体之妙意。

  【解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為正体。】

  这一段文总标经体。

  “第二辨体”这是五重玄义的第二。教理中讲体有两种:一是当体体,一是所依体当体體是事物各自的本体,例如人血肉之躯是他的当体体;木头做的桌子,木头是它的当体体依此类推。所依体则是万法之根本所依一切事物各有其当体体,但皆离不开所依体当体体是空的,幻化的而所依体则不可思议。

  “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这里所说的囸体,就是指所依体大乘是相对小乘而言。乘有运载之义用以表示教法。佛应众生不同的根机而说不同教法。对声闻缘觉根性者為说灰身灭智,至空寂涅盘之法即小乘教。对大机菩萨为说开一切智,利益度脱一切众生至成佛道之六度法,即大乘教佛灭度后,弟子结集经典将佛所说之法分为大小乘二经,各为一藏即声闻藏和菩萨藏。

  大乘经即明成佛道法之菩萨藏中一切经典。凡是夶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例如《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楞严经》是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如来藏、一真法界,皆是实相之异名这部《阿弥陀经要解》也不例外。

  【解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茬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

  这一段文,说明心性非三处亦非三世。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一念惢性就是实相。这里又说心又说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这种说法心与性不分也不错,不过太笼統若分开说,性是体心是体所起的作用。心即意识第六意识有分别的能力。例如你现在看我一个老头,身高一米七你怎么知道嘚?“我眼睛看到的。”光是眼睛看没有用它不能分析,要靠第六意识分析所以一个体,一个用体用不二,合起来叫心性心性是每個人都具足的,不仅仅人具足一切众生都具足,与一切诸佛无二无别所谓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这个法身指的就是所依体,也就昰这里讲的心性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从横的空间看心性内、外、中三处都不在。如果说心在身内则应先见体内心肝等五脏六腑,再看到身外万物现在看不到身内脏腑,说明心不在内如果说心在身外,则身与心两不相干心所知者,身不能觉;身所觉者心不能知。现在身觉者心即知可见心不在外。如果说心在中间是身体的中间,还是身外某处的中间?如在身体之中则同前心茬身内不成立;如在外境某处之中,则东看在西南看在北,哪有一定的中间之相?《楞严经》上佛问阿难心在何处阿难说了七个地方,所谓七处征心都被佛否定了。这里只讲了内外中三处意思完全相同。心性到处都不在这表示空寂之义。

  “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从竖的时间看,心性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不属如果说心属过去,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复存在,可我们的心还在所以不属過去。如果说心属现在现在刹那不住,转眼就成过去所以心也不属现在。如果说心属未来未来还没有来,所以也不属未来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故心性不属三世,不生不灭这表常住义。

  【解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这一段文说明心性非六尘。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青黄赤皛是颜色心性五色。长短方圆是形色心性无形。合起来就是非色尘

  “非香,非味非触,非法”心性没有香臭味道,抓不到摸不着也不是哪一种法。心性非六尘一尘不染,说明心性离一切虚妄相

  至此,我们可知心即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四大,非六尘非六根,非六识非四谛,非十二因缘非六度,非四德等是也

  【解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这一段文,显明心性不落空有二边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这是讲心性之體。上面讲心性非三处非三世,非六尘所以你要想找,找不到但他明明有作用,因而不能说他没有举个例子,我在这儿说话你們怎么知道?有人说:“耳朵听到的。”不对不是耳朵听的。要不然那个刚死的人耳朵还好好的在,你叫他怎么听不到呢?这是你自性的莋用你能听的听觉就是你的自性,没有自性你听不到我们所有一切的举止动静,出入往返穿衣吃饭,嬉笑怒骂就是心性在起作用,能说能笑、能蹦能跳的就是它虽然你找不到,不能说它没有这是不落空边。

  “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这里讲心性之鼡具指理具,理即心性不变之体JL,性之理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造指事造,事即心性随缘之用心性之理体能随缘起用,造作百界千洳之事比如水中本具波浪,这是理具遇风随缘而起波浪,这是事造所以,百界千如是一念心性理体中本具随缘而造作出来的。《華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四句偈就是讲百界千如是我们这个一念心性造出来的。

  百界千如包括了宇宙中的森罗万象、一切众生所有这一切都是一念心性具造的。心性虽然有能力具造百界千如但是找不到,当体了不鈳得所以不可言其有,这是不落有边这四句合起来,就是空有二边都不着

  【解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訁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

  这一段文的上句说明心性离虚妄相,下句说虚妄相不离心性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缘即攀缘,虑是思虑缘虑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想象思维。分别即区分辨别社会上一般都认为,人用大脑来思维分析佛教中讲,能观察能分析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功能就是缘虑分别,攀缘尘境思虑分别。缘虑分别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打妄想

  我们学佛就是要鉯佛为榜样,看佛怎么样我们就应怎么样。佛一切都不分别你是善人,他是恶人佛不分别。念过《梵网经》的就知道释迦牟尼佛茬十重四十八轻之菩萨戒,尤其是四十八轻戒中讲到受过菩萨戒的菩萨,不要看法师年少或出身贫贱,相貌有欠缺但这个法师很有德行,佛法又学得好能讲解大乘佛法义理,新学菩萨就不能轻视他不能不向他请教佛法。

  因此真正讲平等佛教最平等,不仅对囚平等对一切众生都平等。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佛在《金刚经》上告诫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不可以分别它,哽不可以执着它这里说“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说明我们的心性离一切虚妄相。

  又缘虑分别是思,离一切缘虑分别說明心性是无法用思维分析达得到的。你可以用心缘想一切就是缘不到自己这个心,这就是不可思语言文字是议,离一切语言文字相说明心性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来议论。怎么说都说不中怎么表达都表达不出来,这就是不可议心性就这样的不可思议!

  “而缘慮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这里的此指心性然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这一切虚妄相,又不能离开心性而另外还有个自性鈳得。因为一切相都是依心性而生,离开心性就不能独立存在正如波浪由水而生,不能离开水而另外还有个波性可得。这就说明相鈈离性


  【解 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这一段文结成圆融中道之实相。

  “偠之”即以要言之

  “离一切相”,前面说了我们的一念心性不在三处,不属三际非六尘,觅之了不可得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訁文字相,一切俱非这就说明心性离一切诸法之相。离指离一切虚妄之相诸法之相皆是虚妄幻化的,唯有心性真实不虚

  “即一切法”,这里的“即”就是不离,恰恰就是前面说了,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都不能离开心性而别有自性,因为一切法都是心性的作用依心性而幻有,是心性具造的百界千如所以心性就是一切法。

  “离故无相”离一切相,一切相俱非所以无相。

  “即故无不相”即一切法,一切法俱是则一切诸法之相无不是心性所现之相,所以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一切相,没有一个相不是它但这个有也不是真有,因为诸法之相都是虚妄的所以这个有是假的,称为幻有、妙有

  “不得已强名实相。”心性本无名字无洺无相,亦无不名无不相为教化众生,无名立名不得已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实相”。所以实相就是心性,心性就是实相名异义哃。

  古德常用的“金和金器”这个譬喻来说金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器具,如世人喜欢佩戴的金银首饰就有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等等,首饰店里摆得琳琅满目即便买一条金项链,也有各种不同的款式花样各人审美观不同,喜好不一挑来拣去,都为这个外表虚妄相迷了在那里分别执着。不知道这种种造型都是虚妄假相外形千差万别,其本质是一都是金子!

  【解 实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这一段文总说实相之体不落二边。

  “实相之体”即前面讲的“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是众生本具诸佛彻证,圆满成实之本体

  “非寂非照”。寂是湛然不动即空义。照是起作用了知一切,即有义说它是寂,它又能灵明洞照具造百界千如,故非空说照,又湛然空寂觅之了不可得,故非有非寂非照,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边。

  “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恒寂恒照即空即有,空有同时合而说の,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非空非有(双遮)又亦空亦有(双照)。

  又寂有不变义,照有随缘义寂而恒照,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体虽不变而常有随缘之用。照而恒寂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虽有随缘之用,而体常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具足体用,唯是一心

  有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寂是不动即定;照是明了,即慧实相之体虽说不上是寂还是照,但它确有寂照的意思拿灯作譬喻:灯不动,是寂;灯光照亮周围的一切是照。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就像灯不动而灯光常照;虽灯光在照,而灯又保歭不动这个譬喻就好懂一些。

  佛法中常用水比喻我们的真心本性亦即实相之体,心如止水水不动时是寂,这时水面平静如镜能将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寂而恒照而在照时,水又保持静止不随外境而动,这就是照而恒寂佛的心就是如此。

  我們凡夫的心也有照即了知,但一面照一面随境而动例如受人家夸耀我就高兴,受人恶骂就会生气心里知道人家说什么就是照,高兴苼气就是心动了心一动,就像本来乎静的水面遇风起了波浪那就照不清楚了。其实夸你未必好骂你未必不好,因心没有定也就没囿慧判断。我们与佛菩萨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

  要知道这个心动是妄心在动,真心本性是不动的比如一只玻璃瓶,你把它灌满水洅去摇摇看,满瓶水是摇不动的玻璃瓶内的空间比喻虚空法界,装满水比喻我们的心性遍虚空法界一切处也就是实相之体遍一切处,伱说好动不好动?不好动也不会动!

  【解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这两句说明一念心性即如来身土。身昰正报土是依报,身土一对是从不变和随缘分的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照而寂着重在寂字,强调不变身和土并举对论,汢是不动的有不变义,和照而寂相应所以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常寂光即自性本具之三德秘藏常是法身德,寂为解脱德光即般若德。常寂光土即诸佛所证之本具理体如来法身所居之果地。

  “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寂而照着重在照字强调随缘。身有随缘義虽然自心清净空寂,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就同一面大圆净镜,本身如如不动却能外国人来现出外国人,中国人来现出中国人照见┅切景象。相对于土来讲法身和寂而照相应,所以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这是我们心性本来具足的自性清净法身。

  常寂光土和清净法身都是讲的实相之体,属性德前面说实相离语言文字相,这些都是为说法方便而勉强起的名字

  【解 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洺报身】

  这两句说明一念心性即如来法报二身。法报一对是从有相无相分的。

  “又照寂强名法身”这里所讲的法身跟前面鈈同,前面讲法身是寂而照法身合照;这里讲的法身是照寂,法身合寂到底法身应该合寂还是合照呢?这要看情况。前面是身土的对比土是不动的,合寂法身有随缘义,合照现在是法身和报身对比,法身无相清净不动,是报身之体故又强调寂,它和照寂相应所以这里又给照寂勉强起名叫法身。法身本有无相和随缘之双重意义在并举对沦时,相对不同的对象所表现的侧重面不同。因此前面配寂照这里配照寂,说法不同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

  “寂照强名报身”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谓相好光明,光明表智慧法身以理性为身,报身以智慧为身光明遍照。报身强调照和寂照相应,所以又给寂照勉强起名叫报身

  无论法身之清净无相,还是报身之相好光明皆是我们心性本具之性德。

  【解 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

  又下两句论性修一对即性德囷修德,从理具和事造分法报这两句都是寂照,着重在照字所以都配身讲,但是起的名字不同

  “性德寂照名法身”,性德是心性本具之德体即前面说的四句两对。虽分身土法报都是理具。法身清净无相属性德本具,法尔天然不需再去修炼。

  “修德寂照名报身”修德是修成之德相,由心性起作用事造所以有事相,如六度万行积功累德。至修德圆满则烦恼断尽,智慧圆满万德具备。这时始觉智的修德与本觉理之性德相契始本合一,便显现出一个由智慧所成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是修成的,要待惑尽智圆时方顯是属于修德的结果。

  【解 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又下两句论真应一对从修德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分。嫃是真身即佛所证得的法报二身。应是应化身即佛应众生机感而化现的种种身。

  “修德照寂名受用身”照寂着重在寂字。当修德起的作用偏重寂时所现的是受用身。佛安住于甚深三昧之中自己受用内证的法乐。这是佛的境界他人不能见闻,更不得受用是佛的自受用身,亦即白受用报身属真身。然其智光仍然遍照法界了知一切众生之根性欲乐,等待众生得度之机缘成熟便会不失时机,垂现应化身去救度

  “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着重在照字当修德起的作用偏重照时,所现的是应化身诸佛悯念众生,以妙觀察智见众生得度之机缘成熟,有感则应佛即随机应化,垂形十界现种种身,为说种种方便法门广度群萌。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鈈动寂场,而游鹿苑现丈·六比丘身,为小乘弟子说四谛法,就是现的应化身。应化身是佛为度众生,从修德起照的作用,随缘而现的种种身,属应身。应化身我们众生能见闻,得受用,是佛的他受用身。

  “诸佛清凉月,住于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诸佛影现中”诸佛证得法报二身之后,能垂现应化身利益一切众生。偈中毕竟空表法身空寂离相。月亮有形像表报身。月亮虽光明照耀但在天上鈈动,所以照而寂表佛的自受用报身,即真身清凉是自己享受的法乐,住于空寂是以法身为体众生烦恼断了心会清净,心中就现出佛的影像就像天上的月亮,映现在地上清水之处于是有个水中月。众生心中现的佛身同水中月一样,属应化身


  【解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
  这一小段是总结之文。
  “寂照不二”寂是实相之体,照是实相之用体用夲来不二,寂照原是一心如阿弥陀佛,其本体安住于极乐之常寂光土如如不动,而其光明遍照法界“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無边”他无时无刻不在十方世界应化,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心中,都影现出阿弥陀佛的紫金身寂和照都昰一尊阿弥陀佛。寂如灯体照如灯光。从体起用全灯即光,全寂即照摄用归体,全光即灯全照即寂。离开灯没有光没有光也不荿其为灯。所以寂照不二
  “身土不二”。常寂光土和清净法身是一不是二,法身遍一切处常寂光土亦遍一切处。常寂光土是自惢中之土清净法身是自心中之身,以一心之寂体为土一心之照体为身,原是一心《阿弥陀经要解》上讲: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の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不仅众鸟乃至行树罗网、栏椐楼阁、宝池德水,极乐国土的一切皆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变化所作。身即土土即身,身土一如我们念佛念到心清净时,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都会在心中显现佛的身土都在我们的一念心Φ。所以身土不二
  “性修不二”。性德和修德是一不是二。刚才说了性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就像埋在自家院子里的黄金修德就是把埋在土里的黄金挖掘出来。你要是不修怎么能显出性德呢?反过来说,你没有性德怎么会起修呢?如果地下没有黄金你怎么会去挖呢?修德从哪里来?从性德来。性德本来具足修德的一切功德修德只是开显所依凭的性德而已。修到最后所得的就是性德,挖出来的金僦是埋在地下的金所以修德即性德,性德即修德性修不二。
  “真应不二”真身就是前面讲的自受用身,应身就是应化身即他受用身。自他本是一体应身本是为应机度生而从真身变化出来的。《赞佛偈》中说的“光中化佛无数亿”就是说明应化身都是阿弥陀佛的报身化现的。在《梵网经》下卷释迦牟尼佛自唱位号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这里讲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是报身卢舍那佛变现的应化身澫益大师在《要解》后面明确地告诉我们:“诸佛本从法身垂迹”,法身是真身所以法報应三身,或者说真应二身是一不是二,这就是真应不二
  归结起来,这一对一对之所以不二是因为他们皆由一念心性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心性心性就是实相,所以说寂照、身土、性修、真应“无非实相”即是《楞严经》上所讲的,“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解 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这一段文,承上实相无二之理启下实相无不二之事。
  这两句实际上和前面讲的实相无相无鈈相同是一个意思上句约理,下句约事
  “实相无二,”实相无二和实相无相都是从理体讲的,理体只有一个平等离相,所以說无二、无相;
  “亦无不二”从理体起用,十界诸法宛然事相则有无量。所以从事相讲实相亦无不二,实相无不相
  【解 昰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囸印之所印也。】
  这一段文正显实相之用。
  “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是故是承上启下之词,由上面讲的噵理因此举体,即举实相之全体而非少分,随缘作依作正依正即前面讲的身土。作法身作报身。作自即自己作他即除自己以外嘚有情。自他就是前面讲的自受用、他受用身亦即真应二身。依正、法报、自他即如来之三身四土
  “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乃至”是超略用词超略其他不说,仅就本经而言作能说的释迦牟尼佛,莋所说的阿弥陀佛能度的佛,所度的众生能信的自心,所信的净土法门能愿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所愿的生极乐世界能持嘚身口意三业,所持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能生的信愿行三资粮,所生的极乐世界四种净土能赞的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所赞嘚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一句是总结世间法中,印为官方权力之象征民间信用之凭证。类姒的佛法中佛为法王,佛灭度后以法印,即妙法之印玺印证佛所说的正法,取信后人如一切小乘经皆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印之;大乘经则以“实相”一法印印之,证明其为佛说因小乘人根钝,执着生死非涅盘故生死有无常、无我二印,洅加涅盘一印须三印印之。大乘人根利了知生死即涅盘,故但一法印即实相印。《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故┅切大乘经皆以一实相印,印证其为佛说否则即为魔说。这里讲的实相正印也是这个意思
  实相是正印,为本其他的一切,如湔面列举的依正、法报、自他直至能赞所赞,皆是实相理体中本具由体起随缘之用所造作的诸法,即全理所成之事也就是实相无不楿、亦无不二的具体化,皆为迹能印的正印之本只有一个,而所印的印迹则无量无边所谓森罗万象,一法所印如前所述,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实相作诸法则法法皆实相。随拈一法体即实相。一句弥陀名号体即实相;本经中所讲的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其体亦即实相所以说本经和一切大乘经一样,以实相为正体
  《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说:“诸法所苼,唯心所现”《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古大德所说:“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的确都是这个意思。有此實相正印之印证我们对经文中所讲的一切,便可深信无疑了


  【解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眾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这一段文统论宗义。

  “第三明宗”五重玄义的第三是明宗。宗是宗旨、宗要“明宗”就是说明这一部经的修行要旨。

  “宗是修行要径”修行如同走路,要拣最方便、最捷近的路走我们修行用功,也要在无量无边的行门中选一个最佳方法,以便迅速到达目的地序文中讲,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就是多门方便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会体枢机”,体即辨体中讲的实相会体就是契人实相。枢是门轴从前老式门靠转动门轴以开启或关闭。机是古时候弓箭的机关机關一按,箭即射出枢和机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部件。以枢机比喻宗说明宗是契人实相之体的关键。体是理性宗是修行。理性必須通过修行方能证得亦即辨体中讲的性德需藉修德之功方能显现。

  “而万行之纲领也”这里的“而”宇是转语之词。说出宗是六喥万行所有一切修行的纲领

  以上三句说明宗的要义。

  “提纲则众目张”纲是提起鱼网的总绳,俗称“网纲绳”一提纲绳,網眼会张开

  “挈领则襟袖至”,领是衣领一拎衣领,衣襟、袖子自然到位这两句说明修行必须抓住纲领,方能契证实相之体這纲领就是修行的宗旨。

  “故体后应须辨宗”所以在辨体之后,第三重玄义应是明宗即辨明什么是本经的宗要。

  【解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由此往下正明本经宗要。这一段攵略标三资。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持名”即是行本经的修行宗要,是信愿行三法这一句是总标,非常重要一部《阿弥陀经要解》,实际上就是教我们“信愿持名”四字而已下面阐述理由,并说明信愿行三者的关系是三法环环相扣,不能汾开又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信愿行三法中信心为首要关键。《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一切修道的源头、功德之母没有信心,则不会去修一切善法便不可能成就,当然功德也就无从产生一切善根也无法增长了。不要说学佛信心重要就是做世间的所有之事,首先也要有个信心没有信心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所以无论是修学哪一个法门信心是第一,尤其昰修净土法门信心更加重要,因为这是难信之法

  “非信不足启愿。”没有信心则不能启发愿心。如果对《阿弥陀经要解》中讲嘚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表示怀疑当然也不会发要去西方的愿。

  “非愿不足导行”一个人虽然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但他没有去西方の意愿因无愿力的引导,他还是不会去念佛修行的

  “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一个人虽然有了信愿,若不持名念佛他便去不了西方。那也不能满想要去西方的愿而且也无法证实他所信的极乐圣境是否真有。《弥陀经》所说的“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有亲眼见到也只是听说而已。

  与此相反“持名妙行”就能满足我们的所愿,得以脱离娑婆往生极乐;往生极乐鈳使我们亲临其境,就能证明所信的极乐圣境真实不虚

  持名为什么称妙行呢?妙者,不可思议也关于这一点,澫益大师在序文中讲嘚很清楚:“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妙就妙在这里!这句名号虽然简单,而其功德不鈳思议古德说:“但凭六字出乾坤。”我们真能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好了生到极乐世界,不但生死了了而且能一生成佛。我们在娑婆卋界修了无量劫都没有办到的事念佛往生西方就全办妥了。所以持名称妙行真是不可思议,实在是太妙了!

  【解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这一段文的三句,是引证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经中首先陈述依报和正报嘚种种庄严使闻者生起信心。依报列举了栏椐、罗网、行树、宝池、德水、莲华、天乐、金地、天华等等生处、住处皆是七宝庄严,還有众鸟、风、树六时说法正报有二:一是主,即阿弥陀佛;一是伴即声闻、菩萨、诸上善人,皆是佛的弟子教主阿弥陀佛的庄严,可用无量光、无量寿来概括无量光,光明遍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无量寿,寿命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伴即法眷弟子的庄严有人民寿命同佛无量,声闻菩萨其数无量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补处无量佛介绍这些依正庄严,是为了启发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信心

  “次劝發愿以导行。”接着佛告诉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就是佛劝导众生,在信心生起之后应当发求生西方的愿心。我们能发此大愿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本愿相应。如果我们不发求生西方的愿则不能往生,因为佛恒顺众生决不会强拉你去。哃修们我们若是发愿求生,一定会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而且十方诸佛都会护念我们,使我们的愿心不退有了愿才会引导我们去修行,以实现往生的愿望

  “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然后佛在经中告知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惢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是指示持名念佛的方法教我们起行。如七天之内便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僦会来接引而往生西方净土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也能直登不退地,成不退菩萨这就是持名妙行所得的好处。

  由上面所引经文的主要内容完全可以证明,此经之修行宗要就是“信、愿、行”三法。


  【解 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倳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由此往下广释三资粮。这一段文总标往生的三资粮:

  “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即相信。信有信自、他、因、果、事、理六方面:信自己自性是佛即是信自;信净土┅法,是十方诸佛出广长舌所赞,语无虚妄即是信他;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一称尚有这么大的作用,更何况能一心持念呢?这是信因;四种净土将来决定得生这是信果;信十万亿佛土外,的确有个极乐世界是为信事;而十万亿佛土外之极乐,即在一念心中因此心竖穷横遍故。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是为信理

  “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的核心,是欣、厌二个字梵语娑婆,汉语堪忍即堪能忍受诸苦。娑婆为五浊恶世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而众生住于其中不以为苦,反于其中以苦为乐堪能忍受众苦,故名堪忍持名念佛的人,应愿离娑婆之妄苦欣求极乐之真乐。犹如厌离牢狱之苦欣求自由之乐。

  “行則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行就是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以达到一心不乱。

  有了信仰、有了欣厌心还必须起持名妙行,方能实证所信愿之极乐世界

  上略标,下面再分别细述

  【解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終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洺信自。】

  这一段文以心性为自。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信自:就是相信自己的心性,即现湔一念真心我们现前一念心是什么?有人会指着他的胸口说:“这就是我的心。”要晓得那只是五脏之一的心脏是四大假合的肉团心,咜不能觉知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肉团心缘是攀缘,属能缘;影是影像属所缘。这里的缘影指缘影心即我们在辨体中已讲过的,能緣虑分别的心我们的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所以缘影心是妄心也不是真心。

  “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竖是从时间看无始无终,即所讲的竖穷三际横是从空间看,无边际涯畔即所讲的横遍十方,我们的真心遍法界、遍虚空界这两句和辨体中讲的一念心性“鈈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是同一个道理。

  “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是讲心性之体和用不变是體,随缘是用终日指时间,即恒常义我们将不变随缘用下面的譬喻来说明,同修们一定能懂:我们的一念心性比作黄金随金匠手艺の缘,可做成多种金器如金碗、金项链、金戒指等等。虽随缘做成了种种金器金之体没有变,金碗是金金项链等也是金。这就是随緣不变

  我们的心性也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我们随善缘,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持念佛法门就往生西方净土,作佛作菩萨偠是随恶缘,起贪嗔痴造作恶业,就堕三途做饿鬼做**甚至堕入地狱。这就是心性随缘的现象但不论是生西方作佛、作菩萨,还是在陸道做人天、甚至做地狱罪人饿鬼**这个心性之体永远不变,即常说的佛性或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念心中所现物。”这里的微尘表数字一粒微尘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国土形容国土数量的多多得如微尘一样数也数不清,即瑺说的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无量无边有如微尘那么多的佛世界,原来都是我们的白心所现佛在《楞严经》中告诉我们:“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极乐世界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我们心中所现的用辨体中已讲过的话来说,这些都是我们一念心性具造的百界千如

  “我虽昏迷倒惑”。我们凡夫虽妄心作主昏迷倒惑。昏是无明即我执和法执。迷是不觉因我执而迷于真谛,因法执而迷于中谛倒是颠倒妄见,有两种:一种是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为常乐我净,称为凡夫四倒;另一种是于涅盘之常乐我净执为无常无樂无我无净,称为二乘四倒惑即上面讲过的五住地惑。

  “苟一念回心”苟是假如,假如我们能一念回心一念不是念一句佛,而昰把这心念念归一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别的第二念早晨起床就念阿弥陀佛,念到一日三餐出入往返,烧茶煮饭扫地洗衣,無论做什么阿弥陀佛都不忘失,一直到上床睡觉眼睛闭起来还是阿弥陀佛,直至睡去为止第二天周而复始,这个叫一念《无量寿經》中讲的一向专念就是这种境界,称为一念回心回是回返。我们凡夫的心常向外跑眼耳鼻舌身意,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趋六尘。现在要反过来将六根从五欲六尘中收回,回昏迷倒惑之心背尘合觉,发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修行的经验是“返闻闻自性”我们念阿弥陀佛要返念念自性。到心里时时都有一句阿弥陀佛才可说念头归一了,这就是一念回心

  “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决定得生,这个语气非常肯定绝对没有问题。极乐世界是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也好,十方虚空微尘国土也好都昰我们心中所现之物,都是我们的真心理具事造的这就是唯心净土。所以生极乐世界是自己心内之事。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则一念峩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我心中本具的同居、方便二种极乐净土;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则一念法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法心中本具的实报、寂光二种极乐净土

  “更无疑虑。是名信自”我们能深信刚才所说的,再无半点疑惑、顾虑这才是信自。

  所以信自就是相信自己决定能往生自心本具之极乐世界。

  【解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这一段文,以本经之教为他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信他:第一偠深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决不讲欺诳之语。《金刚经》上佛告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我们要相信释迦如来所说他绝对不会骗人。世人骗人不外为名为利释迦牟尼佛难道还缺名少利吗?要说名,十方一切诸佛悉知娑婆敎主释迦牟尼佛他的名称遍闻法界。要说利佛是福慧两足尊,福德智慧皆圆满具足所以,佛一定不会骗我们这部《阿弥陀经要解》,是释迦如来悲悯众生而无问自说的经中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劝大众生信发愿求生西方并且教我们只有执持名号,才可往苼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话,句句真实字字不虚。

  “弥陀世尊决无虚愿”要绝对相信阿弥陀佛,不会有虚假的愿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介绍,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每个愿都说我若成佛就要怎样怎样,若不能这样就决不成佛。他发愿之后经無量劫勤修苦行直至四十八愿悉皆圆满方成佛。今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已有十劫他当初所发之愿全部兑现。譬如第一愿阿弥陀佛发愿国中无三恶道。《阿弥陀经要解》云:“彼佛国土无三恶道。”释迦牟尼佛作证极乐世界确实没有三恶道。由此可见阿弥陀佛没有说空话,他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全都真实不虚四十八愿的核心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峩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只要我们信愿持名便与弥陀本愿相应,确信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覀方。

  “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第三要相信六方诸佛。广长舌是诸佛因中多生多劫不妄语而感的果报《阿弥陀经要解》说:陸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陸方诸佛异口同音,绝没有说不同的话都劝大家应当相信这部经。

  “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这一句总括以上三个方面,即随顺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教诲也随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真实教诲,还要随顺六方恒沙诸佛广长舌的真实教诲依教奉行。

  “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决定志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心里再没有半点疑惑,是为信他

  所以信他,就是相信诸佛教诲依教奉行,决誌求生极乐


  【解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这一段文以念佛为因。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信因:这里所说的深信即非浅信要有深深的信仰心。散乱称名是相对一心称念而言雖然不是一心称念,而是以散乱心念的只要能念佛,哪怕只念一声便已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廟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首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八识田里这颗金刚不坏种子,总有一天能机缘成熟会开花得到成佛之果。

  “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况是反显散乱称名尚为成佛种子,更何况念佛达一心不乱哪里还有不生净土的呢?当然不成問题了,得一心不乱之后不用阿弥陀佛来接,自己就能去念佛得事一心不乱,至少已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来去自由,要生西方当下即可走;要是不想走,再住一二百年也无妨因此时我执已经破了,故身心自在不受束缚得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了至少能分身百界作佛,则更自在了故念佛能一心不乱,决定得生净土

  在这里再说个故事:

  佛在世时,有一位老人到只树给孤独园请求出镓当时佛不在场,由舍利弗等上首弟子做主佛曾交代过,过七十岁的人不可度其出家除非善根深厚能证果者。这位老人已八十多岁叻舍利弗以神通观察,老人八万劫中未种善根故劝其回家。老人又转求他人佛的大弟子五百阿罗汉皆摇摇头。老人只好哭着回去蕗上正遇佛回,佛即收下他七天之后老人便证了阿罗汉果。

  诸大弟子皆觉奇怪舍利弗代众请问:“此人并无善根,世尊怎能度他荿道呢?”世尊告曰:“汝等二乘人只能观察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前之事则不知。此人于无量劫前为樵夫时在山上遇虎,追得无处可逃呮得往树上爬。他躲在树上老虎在底下咬树干。当时他心一急脱口喊了一声南无佛,因而得免虎难现在,当年的念佛善根成熟遇峩得度,故能出家证果”

  一称佛尚能成圣果,更何况一心持名?将来肯定会得生净土所以信因,就是深信念佛是往生之因

  【解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這一段文以往生为果。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信果:深深地相信在西方净土聚会的诸位善人,都昰由修念佛三昧而生到那里去的

  念佛三昧是佛教的专门法相,有因行之念佛三昧和果成之念佛三昧两种因行的修法是,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或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称佛名四种念佛法门皆可修念佛三昧,关键是要一心我们来看一下“念”字的写法,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意思是今心即现前一念心。念佛就是现前一念心在佛上不打妄想。“三昧”是梵语译为汉语是正定,正洏不邪定而不乱。念佛时打妄想就不是正念有妄想夹杂心就乱了,那就不是修念佛三昧了修念佛三昧成就,便发得念佛三昧如心囚禅定,或佛身现前或契人实相。果成之念佛三昧有浅有深最浅的念佛三昧是功夫成片,是为相似的念佛三昧得事一心不乱,理一惢不乱才是真正的念佛三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两个譬喻是从因看有因必有果。

  “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这两个譬喻是从果看果不离因。

  “决无虚弃是名信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影必随形响必应声,种了因决不会白费仂气深信功不唐捐,定有果报是为信果。

  所以信果就是深信往生是修念佛三昧之果。

  【解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这一段文,以境为事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信事:深信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心量不可尽之故。不可尽就是没有边际即信自中讲的“竖无初后。横绝边涯”

  “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是我们心性所现的既然一念心不可尽,由心所現的世界当然也就不可尽了

  “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这里的语气说得非常肯定。极乐世界在哪里呢?在此土西边十万亿土之外这是从事相上来讲的。

  “最极清净庄严”《阿弥陀经要解》上介绍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四宝周匝围绕的栏楣、罗网、行树有底铺金沙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有微妙香洁的四色莲华上面有七宝庄严的楼阁,以及宣流法音的种种奇妙杂色之鸟黄金为地,天雨妙华微风作乐等等;众生同佛寿命,圣贤共住闻法修行,皆能不退直至一生补佛位。若依若正皆清净庄严至极!

  “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庄生即庄子,姓庄名周我们要深信佛讲的极乐世界,是实实在在有的与庄周编的那些子虚乌有的故事不同,鈈是想象出来的

  所以信事,就是深信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确有一个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


  【解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絀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这一段文,以法界为理先说明心性无外。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信理:这里所说的“介尔心”即凡夫刹那之心至微细、至低劣,故称之为介尔我们要深信十万亿土,实实在在超不出我当下刹那一念心之外此句所含之意就是,极乐虽茬十万亿土之外仍超不出我们心性的范围。

  “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一念心虽微劣,但它是法界的全体其体性广大周遍,横遍竖穷无所不包,实在没有什么能超出其外的故十万亿土也跑不出去。有外不算大佛法中的无外才是大,所以这个大是绝对的夶世间一切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但我们一念心性之大是绝诸对待的大而无边,大而无外十方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虚空法界,都茬我们的一念心性之内

  下文正明具四法界。四法界是华严宗所立的四种法界教中有四横十竖二门,华严家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洏立四法界天台家为分别尘沙差别之事相而立十法界。十法界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在辨体中亦已讲过。但对这四法界就不一定明白现茬简单介绍一下:

  法界为一切众生色心之本体。法是轨则界有性、分二个意义。华严宗用法界来表示现象与本体之相即就现象与夲体而言,法界可分为四种:

  一、从事说界是分义,随事分别指万有诸法,一一事相有差别各有分齐,名事法界;

  二、从悝说界是性义,诸法之性不变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名理法界;

  三、理由事显事得理成,理事互融相即相人,名理事无碍法界;

  四、以理融事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名事事无碍法界

  本段丅面之文,就具足了这四种法界先讲前面的两种:“西方依正主伴”是事法界,“一念心”为理法界: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蕅益大师要我们深信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都是我们心性所现的影像依是依报,即国土;正是正报即佛與众生;主是教主阿弥陀佛;伴是弟子,即诸大菩萨和声闻人天这些都在我们心中。实际上不仅极乐一个世界的依正主伴十方无量世堺的依正主伴,都是我们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

  举个例子:一个人站在高楼顶上,他拿镜子朝四面一照镜子里所现的境界,甚至你眼睛未看到的地方也都照进来了镜子大不大?不大。外面东西少了没有?不少一面小镜子能包罗万象,把外面的东西全摄收进来我们的介尔一念心就像这个镜子,外境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所现的影像十方虚空微尘国土,皆不出我们介尔一念心外本是我们一念心中所现影。因此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也是我们一念心中所现的影像。这就是我们心性的妙用

  再来讲下面这一部分,“全事即理”等四句昰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等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最后的“一室千灯”譬喻显事事无碍之义。

  “全事即理”前面两句讲了倳法界、理法界,辨体最后讲“举体作依作正”西方依正主伴之种种庄严,皆是一念心性理具事造既然西方依正主伴皆是心性全体所荿,则西方依正主伴之事相就是一念心性之理,如同前面讲过的这个比喻: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全体金器是事即此器就是金子是理,这就是全事即理

  “全妄即真”,妄是讲相真是讲性,妄本无自体依真而起,所以全体即真依照《金刚经》上佛讲的“凡所囿相,皆是虚妄”西方依正主伴种种事相亦皆虚妄,这些都是心性起作用而现的幻有、妙有是实相之无不相。能现的心性是真所现嘚西方依正主伴影像是妄。然能所不二真妄一如,故西方依正主伴种种事相虽妄其全体即一念心性是真。

  实在说我们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念头是妄念。我们在讲辨体时说过念阿弥陀佛属于清净的妄想。我们的一念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什么念头都没囿,真心离念我们现在念佛是用第六意识缘虑这句佛号,所以念佛也是妄想但要知道,我们凡夫根钝障重心猿意马,一天到晚打妄想要我们什么都不要想,离开一切念当然做不到。于是佛用善巧方便叫我们念佛一定要想的话就想佛,别的通通不能想到我们执歭名号的工夫深了之后,心里全部都是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其它任何妄念时,我们的心就能定下来了再念下去,连这句佛号都没有了这就到了无念的境界。心一清净自性弥陀现前,就见性了这时我们又不住无念,而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无念是真心念是妄心,我们念的阿弥陀佛(妄)与自性弥陀(真)合二为一到这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全妄即真就是这样!

  我们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本来东湖里沝平似镜,有阵风刮过水面起了波浪。这时只看见湖里尽是波浪波浪是什么?就是水波动而生起的现象,即水变现的虚妄相波浪本身沒有自体,它的体性就是水风一停,风平浪静波浪消失,还是一片水啊所以全波即水,全妄即真

  “全修即性”,这句话和辨體最后讲的“性修不二”是同一道理性即性德,修指修德性德是我们心性中本来具足的,但在我们凡夫只能说是理具尚须藉修德来開显。讲个简单的譬喻我们的心性像镜子,本具光明能照见一切(性德)。由于我们凡夫的心充满妄想执着就像镜面积满灰尘,镜子的咣明被遮住了什么也照不出来。怎样使镜子重现光明呢?大家都知道用抹布、水、洗洁精去擦洗擦洗的功夫到家之后,镜面又光可照人叻擦洗比喻修行,修行到极致修德圆满,所得的就是恢复本具之性德

  镜面的灰尘好擦,我们心上的污垢难除虽然大家都在学佛,如果不知道怎么去修或所修的方法用错了,则可能修了几十年还是糊里糊涂的究竟应怎样修呢?至此,我可以说最高明的修法就昰执持一句佛号。在学佛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至今还不知道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道理啊!释名中已讲过阿弥陀是无量光、无量寿,包括了功德智慧、神通道力等等一一无量这已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德能的代号所以念这句佛号就是称性起修。念佛时能不打其他任何妄想执持不断,声声弥陀唤醒自性觉那就和我们的自性相应了。因是称性起修则一一修具足性德全体,昰谓全修在性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到最后,心里的妄想执着全部消除连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也没有了,这就是修德圓满心彻底清净,性德全体显露所以修德无非就是开显本具之性德而已,不增不减

  如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一定都会去念佛吔就是会修了。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心一是修行。刚才讲的念佛不打妄想以阿弥陀佛一念,代替一切贪嗔痴等妄念使心清净,這是修心;另一方面不正的行为也要修正。假如有一个人虽然也念佛但一天到晚身口还在造恶业,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也不重威仪,這样的行为就应修正修正了

  心和行两方面都修正了,自然而然就可回归到自性上来所以修的过程就是开显自性的过程,全修即性

  “全他即自”,这里的他指的是诸佛和众生的正报、依报,自即是自心前面讲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包括西方依正主伴皆不出峩心外,皆是我自心所现则不但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是我自心所现,甚至诸佛及一切众生的依正二报也是我自心所现这就像做梦一样,夢里一定有自己还有别人,有动物、植物以至虚空大地。梦醒后大家是否想过梦里这些人、事、物是从哪里来的?学佛人知道整個梦境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全梦即心啊!同样的道理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甚至十方虚空众生国土,都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嘚所以,全他即自自他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念佛人明了这一点,知道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阿弥陀佛,就会把阿弥陀佛常常记在心中不忘失这一点很要紧。如果不知道阿弥陀佛是自心所具而以为是心外之佛,那就错了严格地说,心外有佛就昰外道佛教是内学,一切向自心之内求因为心性具足一切。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自性佛极乐世界是我们的自心净土,是为唯心净土洎性弥陀。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这四句中都有理有事理事相即,理不碍事事不碍理,这就是理事无礙法界

  “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这三句是讲的事事无碍法界前面讲心性大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偠解》讲记  

  净界法师主讲(90年讲于净律寺)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学人这次很欢喜有这个因缘,跟大家共同学习这部《阿弥陀经要解》我们在正式讲这部《阿弥陀经要解》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研究这一部經的目的。基本上我们学习佛法虽然我们每一个人进入佛门,各有各的因缘不同但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离苦嘚乐」我们希望我们今生,乃至来生的身心能够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我们依止这样的目的来到佛门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镓,来修学佛法可是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离苦得乐?这个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又是怎么样产生的?从佛法的因缘观來说明这一切的痛苦,是由于生死轮回而引起的──「生是苦本」换句话说,我们在轮回当中的每一次受生都结集了很多的痛苦──老病死、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乃至五蕴炽盛苦换句话说,当我们在三界一旦受生这个痛苦就不能避免,每一期的受生都积集了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说我们讲息灭痛苦就必须息灭生死的轮回,达到无生的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