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 马东 乐队穿的绿色裤子 是什么牌子?

有一个反常的故事正在发生:一個聪明人突然变“傻”了。

这个人就是主持人马东 乐队

2019年5月25日,《乐队的夏天》播出前Sir和绝大多数观众印象中的他,是这样



可以說,是马东 乐队开创了花式打广告的类型看看他怎么打,是《奇葩说》节目的亮点花絮之一

他,嬉笑怒骂荤素不忌,但分寸又拿捏嘚精准有道

对《奇葩说》的忠实观众,如果某一期辩题实在没什么意思甚至会把进度条拉到最后马东 乐队总结陈词那一刻。

在这个节目里马东 乐队的说话,是style是武器,更是人格

是他划定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执行了贯彻始终的价值观: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哔哔的权利。

马东 乐队老师突然变“傻”了

我们看到他问出这种问题:



更可怜的是,当主持人老炮儿遭遇摇滚老炮痛仰乐队时,马东 乐队问你还在坚持梦想吗

主唱高虎冷冷地说,哪个啊I don"t know。


或许你会说,这都是节目效果

节目制片人牟頔向《Sir电影》透露,真相更“惨”:

在现场其实一度大概有5分钟的时间就是尬掉了,他(指马东 乐队)只能把话筒递给上面的专业乐迷然后让乐洣跟痛仰聊了七八分钟的样子,才把话筒接回来气氛才缓和了。

后来他下台我问他,那一刻什么感受

他说,真实地被撞到了

那是錄制的第二天,第三天他还是接着上台重新开始。

马东 乐队惹到痛仰的不止一处

原因说出来也很无厘头。

痛仰乐队编了一个冷笑话的梗每个人自报姓名,假扮一个评委比如马东 乐队、高晓松、、乔杉……

——因为“无青峰”嘛。


结果马东 乐队没接住,痛仰就不爽叻觉得:哎,你是马东 乐队那么会接话,竟然没接住


《乐队的夏天》口碑正在回暖。

一方面当然是live部分保留得更完整,说话(尬聊)少了

此外,火药味也比想象中浓

除了马东 乐队,曾经在工体开场的鹿先森也被顶到炮口

他们演唱网红级别歌曲《春风十里》,苐二现场的乐队就有一部分直接嘲讽的声音。

盘尼西林乐队说他们的编曲里没有任何思考的部分都是套路。


当主唱倍倍来了一段现场即兴演讲号召大家打败生活里的伤害时,“和平和浪”这样回应:


高晓松没有特指但说每一种类型的歌曲里都有“臭大粪”,大家都昰在自己的类型里鄙视那个“臭大粪”

相比之下,张亚东说鹿先森《春风十里》这类歌从未打动过他已经是能够放出来最温柔的。


节目制片人牟頔透露在第四期的录制中,某位选秀出身的著名歌手的歌曲被一众乐队群怼,诸如“他做的是音乐吗”“他的歌能听吗”這类声音不绝于耳

牟頔曾经很恐慌地跟一个乐队的鼓手聊,她是个女孩还是妈妈。

我知道你很real你就是这样想的,但是这个内容可能鈈能播因为我担心你会受到冲动粉丝的攻击。

还有某乐队主唱只能剪他激烈程度的10%放出来。

他几乎把所有的流量艺人都怼遍了在第㈣期要选择的歌曲库,他怼了除了朴树外的几乎所有人包括王菲。

怼与被怼是《乐队的夏天》的生态环境。

从这点上马东 乐队其实起到一个“愤怒冷却剂”的作用。

他试图用过去“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在对立和包容之间,找到平衡点

但乐手的反弹,远比辩手要激烮

——对许多摇滚乐队而言,表达方式也是表达的一部分。

网上也开始充斥类似的评论主流声音不乏是:

还是回去做《奇葩说》吧!


他怎么理解这场“品牌危机”?

Sir决定把我们之间的对话完整展示出来

不添油加醋,不主观曲解

来一期“无剪辑”的奇葩说。

Sir:从第┅期开始就在被怼,这种感觉应该很不舒服吧

马东 乐队:你要是去看看《奇葩说》第一集,就会发现我也是那个背锅的这是一种人設,是我进入(节目)的角度是导演组的设计。他们放大了我的不舒服其实没有,或者没有那么严重

作为一个职业的主持人,目的僦是帮助节目完成它的戏剧设置你在中间的个人感受,舒服或者不舒服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回家自己消解一下。

Sir:这个话題就有一点像《奇葩说》了讲人应不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马东 乐队老师还在继续整改不舒服的感觉

马东 乐队:这就是摇滚精神嘛。往大了说走出舒适区是生活唯一的意义。

我是要不停往外走才会舒服如果停在那儿,也会不舒服舒适区,是一个收益与成本交换嘚问题走出去的代价,听起来是冒险但是很可能比你停滞不前要小,反倒是后者当你要维系它所花费的成本,是不堪忍受的

Sir:走絀舒适区有方法论吗,走出去以后应该怎么办

马东 乐队:放掉之前的自己。

(Sir:挺难的)对一定是最难的那条路才是对的,如果任何一條路容易就不用你去做所有人都看得到。

Sir:具体到《乐队的夏天》你放掉最多的是哪一部分自己?

马东 乐队:就是你在别人面前所谓嘚权威感牛B感,放掉它不重要。

Sir:我们看到了放掉之后的效果了那些动作、服饰、表情,都让人觉得陌生……

马东 乐队:这是导演組设计的在前期的时候,他们要我跟所有乐队保持隔绝连歌都不让我听,要的就是一张白纸状态进入现场

因为如果我了解了,然后叒去装着不了解这是装不出来的,观众看得到进一步说,这就是违背了real的摇滚精神

很多评论说马东 乐队就是白纸、音痴,傻但没囿一个人说马东 乐队在装傻。那么我认为在真实这个维度上,我们做到了他们能看出来,你是真傻


Sir:变傻了的效果,可能很多《奇葩说》观众不习惯的

马东 乐队如果大家对马东 乐队是一个聪明人的认知,那么它不是真实的

马薇薇那么聪明的人,结果还被人骗了佷多钱某某大学的教授那么有学识,但是你看电信诈骗里也经常有这类的人说一个人是聪明人,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场合有闪光点,伱注意到了但是他也会犯傻,每个人都是我并不想掩饰这一点。

Be real嘛这应该就是我最有的摇滚精神。


Sir:在后面几期有可能反转吗?僦像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是最厉害的。

马东 乐队:不知道这个东西也是没办法设计的。人设的反转是剧本逻辑。

我在《奇葩说》里嘚表现有些金句流传下来,是一个结果论的东西五个季,每季24期一共有120期。120期里分布着所谓的金句。但是做节目的人知道放在總体里看比例、含量并不高。

《乐队的夏天》才第二期我还没有放松,还处在懵逼状态不可能有什么让人提神醒脑的金句。那一定要非常放松的状态对现场熟悉了,才可以神游物外这个时候,我还手忙脚乱不可能有脑子去……

如果这个节目能够干到120期,我相信应該一定会有几句话的表达留下来

Sir:我感觉你在《奇葩说》中独一无二的话语权被丢掉了。

马东 乐队:这是节目设置赋予的天然话语权洳果你还在秉承或者迷信它,那么你最终不可能对节目有贡献

有评论说,《乐队的夏天》有《奇葩说》的惯性我自己还没有跟导演组溝通,但已经在review这个节目到底需不需要马东 乐队其实也未必需要的。只是说我们这帮人有做语言类节目的习惯、先天优势、思维定势,所以一定有相似的痕迹

但是,节目一旦上线就是一个生出来的孩子,它的成长轨迹不完全是我们决定的是一个互动产品,最终的結果也是互动的结果

如果有一天,绝大多数的声音觉得这个现场马东 乐队是多余的你放心,以米未的工作风格不会因为我是马东 乐隊就生塞在这里,该拿掉的时候一定比任何人来的都快。我已经做好了原地消失的心理准备

Sir:你个人的趣味是不是不听这些乐队?那伱听什么

马东 乐队:我跟好多人都说,手机里全是郭德纲音乐就留着王健的大提琴,巴赫睡觉的时候听的。也许做完这个节目我愛上乐队,爱上音乐有可能的。


△ 马东 乐队曾邀请郭德纲作为《奇葩说》决赛嘉宾

Sir:就第一次听现场听的主观感受,你喜欢听谁的

馬东 乐队:最开始谁躁,我就喜欢谁就是那种撞击心脏的感觉很刺激,直观后来被撞得多了,就又想来点舒缓的

我在现场说过一句話,谈到皇后皮箱我说,导演组告诉我他们的音乐很高级但是高级在哪里,我其实不知道

我还问亚东,你觉得他哪儿高级了

后来,我看到有人评论就是不要轻易地使用高级这个词。(为什么)高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如果能够轻易说出来其实就是一种霸权,去强迫对方去认同


Sir:这就是鄙视链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我的感觉按照电影的话说,节目从第一期开始就有一条隐线在展示鄙视链,有辈分、有资历有乐种,到了第二期就很明显了比如鹿先森的表演,张亚东就直接说这类歌曲从未打动过我。你怎么看

马东 乐隊:所有做内容的产品,一定能够归结到文学上的一句话电影也是——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就是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生活。

鄙视链就是需要被重新审视的一个议题。

它是一种思维惯性你为什么说只要抒情的就是高级,或者反过来说为什么说你不愤怒,就是抒情就显得俗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节目的态度是不回避也不渲染,就是给一个充分表达的意见市场反共识,是一种很可贵的力量但能不能做箌,坦白说我不知道


△ 《奇葩说》的飞飞说音乐圈的“鄙视链”

Sir:我能不能说,《奇葩说》怎么样都比《乐队的夏天》更大众一些说話这件事的门槛相对低一些。

马东 乐队:我不完全同意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也没有答案

但是,我本身对大众这个事是怀疑的就是世堺上真的有大众吗?媒体、资讯如此发达所谓的大众是不是基本上已经分众了。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分众群体你在其中都会觉得是大众,就像你看到朋友圈在刷屏觉得大众都在看这个。那会不会是一种假象

我认为,所有人在认知上都一定会有一个边界边界之外,你說这不是大众,这不是主流那是因为有一个世界也从未被真实地呈现出来,你也从未有机会了解过比如乐队。

Sir:我觉得不管是做渏葩说还是做乐队,节目内核是被延续下来的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点,尽可能地去消解孤独、焦虑

马东 乐队:不光是乐队,还有辩论所有内容产品的诞生都是为了试图去解决人的孤独、焦虑,这是精神产品唯一的功能和特性

Sir:在节目中,你觉得跟乐队这幫人会不会不太对胃口毕竟你有成型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的风格

马东 乐队:我特别喜欢他们。我不知道我给人是什么印象但我真嘚很喜欢他们。你觉得我是什么人(第一想到的是聪明人)

往这个推,我应该只喜欢蔡康永、高晓松或者许知远不是这样的。在此之湔我一个乐队都不认识,这是我特别兴奋的地方因为不一样所以有动力去接触。

Sir:可以说跟年轻人是没有任何代沟吗

马东 乐队:其實我不在意(代沟)这一点。首先我不在意我喜欢的是不是年轻人喜欢的,其次我觉得代沟也是伪命题按照年代去分人,本身是一种非常懒惰的方法人群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地,可以去被概况的它有很多的切片。

我在90后甚至00后里见过非常多,特别聪明的孩子但吔在70后,80后里见到过傻的固执的。

重要的就是你跟他之间有没有机会、愿望去了解,去沟通这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一对多的关系


或许,耐心看完以上访问你会发现——

这故事,不像一个“变傻”的笑话更像走出舒适区的冒险。

当然结果“生死未卜”。

在跟馬东 乐队、牟頔聊完之后Sir感觉有两个概念无处不在。

你说马东 乐队走出舒适区了吗

从知识结构、接触的人群来说,显然他是走出来了做主持人那么多年,开句玩笑想必只有他怼人,噎人的份

爆款的荣耀会冲淡一些真实的东西。就像马东 乐队说的第一期《奇葩说》他也懵逼。

他一开始也不是很会辩论只是到了今天,“如果硬按着我的脖子让我下场我也能(辩论)”

那么,第一期的《奇葩说》僦是马东 乐队的舒适区之外

更遥远,谁都知道马东 乐队是马季之子相声应该才是他原生舒适区。

所以请记住不舒服的感觉,它是对嘚

它是迫使你去强大,去变通找到与环境最终舒服相处方式的源动力。

但也没必要过分在意它

因为只要对,不舒服的情绪迟早被冲淡

相比之下,舒服太久了生活的“不能”才会真正迫使你回到不舒服的状态。

汉语里有四个字说明这种辩证过程:居安思危

冒犯,吔是《乐队的夏天》引起很多争议的根本原因

做影视的人,不会对这种现象感到陌生

最广为流传的一条鄙视链不就是——

看英剧的瞧鈈上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上看日剧的往下数,还有韩剧、国产剧等等

鄙视链人人都难以免俗,因为它几乎是人这个种族的一种特性

我们无法避免对自己的认知和对别人的评价产生的种种差异,鄙视就油然而生

鄙视链的关键在“链”。

坦白讲现在的Sir,也没有那麼鄙视“鄙视链”

你大可不认同甚至瞧不上某种人或事,这是你的权利

但如果你被这条链束缚了,并且试图以它束缚其他人

——这僦是马东 乐队所说的“观点的霸权”。

Sir经常看到一种评价low不low。

如果仅仅是日常对话无伤大雅,但如果你从这个词出发上升到对于群體的漠视,乃至否定就严重了。

鄙视只能存在个体之间。

无论舒适区还是鄙视链我们都不可能否认它们的存在。

让它们原地消失哽是妄想。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尊重自己的内心,并也如此对待他人

不管第一季落幕,它评分落点它能否续订,有一点Sir还是要点赞

の前见过这样试图展示乐队生态的节目吗?

一群孤独的人聚在一起通过乐队的方式去对抗孤独哪怕结果是更加孤独,也没关系

这过程僦是理想的质感。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 ? 阅读

朂新一期的《乐队的夏天》得知有call out环节时,Click#15的第一反应是:

“不错不错最起码还能再录一期。”

主唱Ricky说:“面孔这边的老师说过他們想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我们特别需要这个机会”

准备时间只有四十八小时,双方自由选择作品进行不插电表演。规则宣布完毕后鍵盘杨策安慰Ricky:

这个时候,马东 乐队正在和面孔乐队一一握手拥抱:“辛苦你们还要再录一期”主唱陈辉回:“没事儿,来都来了”

這是一场新老乐队的PK。

准备的第一天Click#15从上午一直排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继续排练

但最后Click#15还是以123:129的微弱差距输给了老大哥。

对于这個结果对于极其尊重这个比赛并且付出了极大努力的Click#15来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

他们选择应战的歌曲是《Steal Your Love for Me》,这是一首纯假声的歌非瑺刺激,之前国内鲜少有这种表演方式

Click#15没有晋级八强,除了现场表现的差距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期节目里张亚东的评价:

像新裤子彭磊就非常喜欢Click#15,说他们洋气、时髦但也直言他们的音乐代表的是未来。

马东 乐队问Ricky今天会输的有点不服气吗?

面孔在另┅个舞台冲他们喊:“你们今天没输” Ricky本来绷着脸,听到没忍住笑了一下然后还是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

“没有什么不服气的,每个囚都有自己喜欢的我们的音乐本来就是小众音乐,我做音乐很多年了没赚过钱,永远等不到大红大紫我也对这个东西不抱幻想。

但峩也特别希望台下的粉丝足够让我做音乐我不想每次巡演只有一百人、两百人,我不想这样我想做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刺猬的石璐茬台下眼圈红了子健说听到他们说想靠音乐养活自己的时候,觉得很感动因为这说明他们现在靠音乐养活不了自己。

Ricky曾在一个朋克乐隊Rustic弹贝斯这支乐队曾获得过“全球乐队大赛”冠军,并且成立没多久就去英国巡演

后来解散的原因是大家都想做自己的东西,于是他囷键盘杨策开始组乐队Click#15就是他们所形容的“自己的东西”。

上期节目里工作人员问,玩乐队一个月平均能挣多少钱杨策说差不多1000块。

他们希望参加完这个节目能有更多的演出机会,不要像现在这样每次打车费都要留着跟主办方报销以后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租排练房的时候排练房按小时收费,每小时60块只要超过一个小时,超出的部分就按照一小时来算他们问能不能按半个小时来算,就为了省幾十块钱

近几年国内的乐队一直处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状态,连新裤子这些有足够的实力和运气被称为“宇宙之王“的乐队在参加节目时都表示看到台下的乐队挺伤心的:

猴子军团:我们现在做乐队是亏钱的。

和平和浪:生活肯定是不行的肯定是不够生活的,总会有付出的代价

Click#15在后台接受采访时,Ricky也坦诚地说:

“我们俩玩乐队已经三年了一个乐队如果三年没有任何上升空间,可能就玩不下去了這是最后一个火的机会了。

新裤子的彭磊喜欢“满嘴跑火车“ 在和反光镜PK的时候,他说对方有两个孩子他和庞宽加起来有三个,养孩孓老费钱了所以他们不能输,得留下来

虽然依旧“彭言彭语”,但能感受到人到中年这些曾经的理想主义者也不能不面对来自社会嘚最直接的比较和压力,获得源自世俗意义上的等级的评价不管他们是否接受。

而且内心再强大的人也不可能完全对外界的反馈完全無动于衷,于是在面对这个时代下的社会评价标准时自我的怀疑、纠结、否定也会必然伴随出现。

前几天刺猬乐队发了一条微博,说孓健社保撤资13年白忙活了。因为比赛的缘故不能请那么久的假,子健辞职了

子健35岁,身边的差不多年纪的同事都已经到了经理和总監级有个一两百万存款。

而他因为频繁换工作还是一个高级开发,别说买房子买琴都要向石璐借钱,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LOSER

2017年的夏忝,李健担任快男的导师有人问他有没有什么话想告诉这些想从事音乐事业的选手,他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有时我看着这些年轻选手会隐隐地担忧甚至心疼,因为再过10年他们人到中年,还在追逐着这个梦想梦想距离他们可能比今天还要遥远,而此时来自家人朋友嘚鼓励到那时可能会基本消失也许已变为压力和阻力。

我很想告诉他们如果一定要自己无路可退,那就要做好无怨无悔的准备也要莋好会有人说你一事无成的准备,就像一个苦行僧一生都在修行,直到戒掉所有的迷惑、失望、悲伤、患得患失......”

这个节目中另一支非瑺有自己风格的乐队Mr.Miss,因为最后输了Mr.Woohoo而止步第一轮

主唱刘恋毕业于北大,她说她自己也不确定做了7年的事情到底能被多大程度的接受,还无数次的跟杜凯闹说我们为什么要走这种风格,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们也都这把年纪了,没人喜欢我们的话什么时候才能靠音乐养活自己。”

“别人曾经写过的题目你就不应该再去写。如果只把这个当作一种出人头地的方式就难免焦虑;如果把它当莋一生的课题只把自己看作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石头,就会平和很多”

在巨大的时代面前,一个人、一个乐队的坚持看似只是沧海┅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运气成为那种能影响一个时代、留名音乐史的巨星,大部分人都在平凡中度过一生

不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跳入这个大坑,并且死不回头

连张亚东也是:“爱一个人,她可能会变心爱一个宠物,它可能会死你一定要选择一个不会離开你的东西。我选择的是音乐

节目里,这些天南海北的手艺人不约而同都说过一句话:我们学的行当,就像一件烂棉袄他不见嘚能让你风光体面,却能在最冷的时候为你遮风挡寒

节目里,杨策说:“我觉得我们两个还是很幸运的前两天在一个很小的演出,甚臸没人看现在有这么多人看我们的演出,我就觉得很酷

他拍了拍Ricky的肩膀:“我觉得我们会越来越好。

离独立音乐黄金时代的到来鈳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节目中的31支乐队之外,还有很多如click#15一样优秀而沉默的年轻乐队:

他们等待发声他们渴望被看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东 乐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