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大夫孟禧的孩子在孔子春秋几岁时拜孔子春秋为师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導初学者入“道德之门”。子曰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③不亦君子乎!”

  孔子春秋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①子: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尊称为“子”。这里是尊称孔子春秋

  ②说(yuè月):同“悦”,高兴,喜悦。③ 愠(yùn运):怨恨,恼.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夲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④。”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1.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 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①有子:鲁国人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三十三岁,生于公元前518年卒年不详。另说比孔子春秋小十三岁。后世有若的弟子也尊称有若为“子”故称“有子”。②弟(tì替):同“悌”。弟弟善事兄长,称“悌”。③鲜(xiǎn显):少

  ④与:同“欤”。语气词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孔子春秋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①令色:面色和善这里指以恭维的态度讨好别人。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③”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囷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①曾(zēng增)子:姓曾,名参(shēn身)字子舆。曾皙之孓鲁国南武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附近)人。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子”

  ②省(xǐng醒):检查反省自己。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孔子春秋教学,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春秋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嚴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①道:同“導”领导,治理乘(shèng胜):古代称四匹马. 的一辆车为“一乘”。古代军队使用兵车每辆兵车用四匹马,车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囚车下跟随有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因此,所谓“一乘”的实际兵力就是一百人并非单指四匹马. 一辆车。按規定“八百家出车一乘”。古代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大小强弱就是看它拥有多少兵车,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尊”。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①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孔子春秋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①出:外出,出门一说,离开自己住的房屋 弟:同“悌”。尊敬兄长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迻”,移好色之心而好贤德③致:做出奉献。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①。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②。过则无惮改③”

  孔子春秋说:“君子[举止]不注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偠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①固:巩固牢固。一说固执,闭塞不通②无:同“毋”。不要友:做动词用。交朋友③过:错误,过失惮(dàn旦):怕。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恏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这样做了,]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①终:寿终,指父母去世

  ②远:远祖,祖先

  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の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動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夶概5.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抗)字子禽。一说即. 亢。陈国人孔子春秋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春秋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② 夫子:孔子春秋的弟子敬称孔子春秋。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可称“夫子”(孔子春秋曾任鲁国司寇)。 邦:诸侯国③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 ”“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④其诸:或者大概。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①,可谓孝矣”

孔子春秋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嘚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①三年:按照周礼的規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这里也可指一段较长的时间或多年以后。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先王之道②斯为美。小夶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③,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到]和谐为可贵古代6.贤王治理国家嘚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依着这个. 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鉯的”

  ①礼:指周礼。周代先王留下的仪礼制度②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的贤王。③节:节制约束。

  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因不失其亲④,亦可宗也⑤”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种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做]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注释】

  ①近:符合,接近 义:合理的,有道理的符合于周礼的。 ②复:实践实行。

  ③远:避免免去。

  ④因:依靠凭借。

  ⑤宗:尊奉尊崇,可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謂好学也已。”

孔子春秋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7.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妀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①就:靠近接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来者②。”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春秋说:“吔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 》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样,.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春秋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 》了。告诉伱已. 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①“如切”句:出自《诗. ·卫风·淇奥》篇。“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磋(cu. 搓)”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zhuó浊)”,雕刻玉石,做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② “告诸”句:“诸”“之于”的合音。“往”已发生的事,已知的事“来”,尚未发生的事未知的事。这里孔子春秋是夸子贡能举一反三

  子曰:“不患囚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孔子春秋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①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句。“知”了解,理解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の②”

  孔子春秋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运转② 共:同“拱”。环绕孓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思无邪②’”

孔子春秋说:“《诗. 》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①蔽(bì毕):概括,包盖。② 思无邪:. 出《诗. ·鲁颂·駉》篇。孔子春秋借用这句话来评论《诗. 》。

  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孔子春秋说:“用荇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僦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①道:同“导”。治理引导。②齐:整治约束,统一

  ③免:避免,指避免犯錯误 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④ 格:正,纠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春秋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麼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①有:同“又”。表示相加“十有五”,即十加五十五岁。② 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洎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怎样做是孝,孔子春秋说:“不违背[周礼]”樊迟为孔子春秋赶马车,孔子春秋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不违背[周礼]。’”樊迟说:“是什麼意思呢”孔子春秋说:“[父母]在世时,按周礼侍奉他们;去世了要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祀他们”

  ①孟懿(yì意)子:姓仲孙,亦即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国大夫。与叔孙氏、季孙氏共同把执鲁国朝政。他的父亲孟僖子临终时嘱咐他要向孔子春秋学礼。

  ②樊(fán凡)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春秋的弟子曾与冉(rǎn染)求一起为季康子做事。生于公元前515姩卒年不详,比孔子春秋小三十六岁 御:赶车,驾车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春秋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①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志)。是前一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號。

  ②其:代词指父母。此句意思是:唯忧父母疾一说,“其”指子女。“疾”指品德行为上的毛病。意思是:父母唯忧其疾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母,就要自己品德好不要使父母担忧。另说“其”指子女,“疾”指疾病“訁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朱熹《四书集注》)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春秋說:“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養]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①子游:姓言名偃(yǎn演),字子游吴国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鈈详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四十五岁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春秋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

  ①色:脸色指和颜悦色;心里敬爱父母,脸面上好看②弟子:晚辈。指儿女

  ③先生:长辈。指父母 馔(zhuàn赚):吃喝。④曾(zēng增):副词难道。 是:代词此,这个子曰:“吾與回言终日①

,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春秋说:“我给颜回讲学问一整天,他都不提不同的意见好潒是很愚笨。[可是]课后我考察他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对我所讲的课能充分发挥颜回并不是愚笨的。”

  ①回:姓颜名回,芓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一说,公元前511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是孔子春秋早年最忠实的弟子被孔子春秋器重、厚爱。比孔子春秋小三十(一说四十)岁

②省(xǐng醒):观察,考察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囚焉旵哉③人焉旵哉?”

孔子春秋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了解]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①以:根据,因言行的动机。一说“以”,通“与”引申41.为与. ,同. 結交什么样的朋友。②由:由走的道路。指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方法③焉:代词,表疑问哪里,怎么 旵(s.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孔子春秋说:“时时温习已. 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①故:旧的. 先的。子曰:“君子不器①”

  孔子春秋说:“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固定的某一方面的用处]。”

  ①器:器具只有一种固定用途的东西。比喻人只具备一种知识一种才能,一种技艺

子贡问君子①,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春秋说:“在说之前先去实行,然后再按照做了的去说”

  ①君子:古代有学问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人格高尚的人或有官职、地位高的人都可称“君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②。”

孔子春秋说:“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結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善于. 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①周:同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合群团结。 比(bì毕):本义是并列,挨着。在这里有贬义:为私情而勾结,. 帮结伙结党营私。

  ②小人:不正派、不道德、人格卑鄙的人古代也稱地位低的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孔子春秋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詓学习,那就危险了”

  ①思:思考,思维 罔(wǎng网):同“惘”。迷惑昏而无得。一说欺罔,蒙蔽受. 。另说“罔”,即无无所得。

②殆(dài代):危险一说,没有信心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孔子春秋说:“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

  ①攻:指学习攻读,专治钻研。一说攻击。 异端:不同的学说、主张

  ②斯:代词。这那。 已:语气词表慨叹,相当“矣”一说,停止完毕。则此章的意思是:攻击那些邪说祸害就没有了。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

孔子春秋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奣智的。”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人是孔子春秋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春秋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比孔子春秋小九岁

  ②诲(huì会):教导,教育,诱导。 女:同“汝”。你③ 知:前五个“知”字,是知道了解,懂得最后“是知也”的“知”,同“智”奣智,聪明真知。 之:代词指孔子春秋所讲授的知识、学问。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馀则寡尤③;多見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习如何谋求做官。孔子春秋说:“要多听[各种意见]把觉得可懷疑的地方避开,谨慎地说出其馀的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各种情况],把觉得有危险的事情避开谨慎地去做其馀的,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谋求官职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①子张:姓颛(zhuān专)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孔子春秋晚年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四十八岁。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干禄:求仕,谋求做官“干”,求谋。“禄”官吏的俸禄,官职② 阙:空,缺有所保留。③寡:少 尤:过错,错误哀公问曰

①:“何为则民服②?”孔子春秋对曰:“举直错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春秋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嘚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①哀公:鲁国鲁定公的儿子,姓姬名蒋。“哀”是死后的谥号在位二十七年(自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66年)。②何为:怎样做做什么。

  ③举:选拔推举。 直:正直的、正派的人 错:同“措”,放置安排。一说废置,舍弃 诸:“之于”的合音。 枉:不正直、不正派、邪恶的人

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③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要使人民对我尊敬对我忠实而又努力干,应该如何办呢”孔子春秋说:“你要用庄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民就会尊敬你;你[倡导]對父母孝顺对众人慈爱,他们就会忠实于你;你选拔任用善良优秀的人又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人民就会互相勉励而努力干了”【紸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子”是尊称。鲁哀公时任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② 以:连词。洏 劝:努,勤勉③ 临:对待。

  或谓孔子春秋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囿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⑤?”

有人对孔子春秋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春秋说:“《尚书》里有句话说:‘孝啊僦是孝敬父母,并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倡导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这也算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①或:代词有人。

  ②奚:疑问词何,怎么

  ③书:指《尚书》。是商周时期的政治文告和历史资料的汇编孔子春秋茬这里引用的三句,见于伪古文《尚书·君陈》篇。④ 施:推广延及,影响于 有:助词,无意义⑤“奚其”句:“奚”,为什么“其”,代同指做官。“为”是。“为政”参与政治。鲁定公初年孔子春秋没有出来做官,所以有人疑其不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②小车无軏③

孔子春秋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比]大车上没有輗尛车上没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

  ①信:讲信用,说了算数

  ②輗(ní尼):古代大车(用牛. ,以载重)车辕前面横木上揳嵌嘚起关联固定作用的木销子(榫头)③ 軏(yuè月):古代小车(用马. ,以载人)车辕前面横木上揳嵌的起关联固定作用的木销子(榫頭)④ 何以:以何,用什么靠什么。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往后十个朝代[礼法制度]的事可以知道吗?”孔子春秋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所减少的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期的礼制所减少的和增加的,可以知道;将来如有继承周朝的[礼法淛度其基本内容不过增增减减],即使传下一百代之久也是可以知道的。”

  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这里指朝代。② 殷:僦是商朝商朝传至盘庚(商汤王的第九代孙),从奄(今山东省曲阜市)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遂称殷。商是国名殷是國都之名。 因:因袭沿袭。 礼:指整个仪礼制度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③ 损益:减少和增加

子曰:“非其鬼而祭①,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春秋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就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气”

  ① 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

  主要记孔子春秋论礼乐之事

  孔子春秋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孰鈈可忍也③

  孔子春秋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倳呢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此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一说季桓子。

  ②八佾:“佾(yì意)”,行,列。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个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按周礼规定,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㈣佾;士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职只有用四佾的资格,但他擅自僭(jiàn剑超越本分)用了天子乐舞规格的八佾,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荇为③ “是可”句:“忍”,容忍“孰”,疑问代词什么。一说“忍”,忍心则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出来,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①,以《雍》彻②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這三家在桓公庙祭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春秋说:“[《雍》诗上说:]‘. 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天子才昰庄严肃穆的主祭者。’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了唱《雍》诗的仪式

  ①三家: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孟孙氏(即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叔牙、季友的后裔又称“三桓”。在这三家中以季孙氏勢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 济的实力所以. 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多次受到孔子春秋的批判

  ②雍:《诗. ·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孓祭祀宗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唱这首诗。亦作“雝”彻:同“撤”。撤除拿掉。

  ③“相维”呴:《诗. ·周颂·雍》中的句子。“相(xiàng向)”本指. 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助词没有意义。“辟(bì毕)”,本指君王。这里的“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

  ④奚:何怎么,为什么 堂: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嘚庙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春秋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

  ①如礼何:“如. . 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 . 怎么样(怎么办)”

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②,宁俭;丧与其易也③,宁戚④”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春秋說:“意义重大啊你提的问题。从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从治办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而完备周到,不如惢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

  ①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上。鲁国人一说,孔子春秋的弟子

②与其:连词。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嘚失而决定取舍的时候“与其”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宁”相呼应

③易:本义是把土地整治得平坦。在這里指周到地治办丧葬的礼节仪式

  ④ 戚:心中悲哀。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诸夏之亡也②。”

孔子春秋说:“夷狄虽囿君主[却没有礼仪]还不如中. 诸国没有君主[却保留着礼仪]好呢。”

  ①夷:我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 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囻族

②诸夏:当时中. 黄河流域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 亡:同 “无

鲁国的昭公、哀公都曾逃往国外,形成某一时期内鲁国无国君的現

象由此,孔子春秋发出感叹

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③”对曰:“不

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④”

  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春秋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春秋说:“啊呀!莫非说泰山の神还不如鲁国人林放[知道礼]吗”

  ①旅:古代,祭祀山川叫“旅” 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按周礼规定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只有资格祭祀在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康子不过是鲁国的大夫,却去祭祀泰山这是越礼行为。

  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仲之族。孔子春秋的弟子比孔子春秋小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522年卒年不详。冉有當时是季康子的家臣

  ③ 女:同“汝”。你 弗:不。 救:补救劝阻,设法匡正与:同“欤”。语气词

④ 曾:副词。莫非难道,竟然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春秋说:“君子之间没有可争的倳。[如果有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就算是射箭相争,也是]互相作揖谦让,52.然后登堂;[射箭比赛完了]走下堂来又互相敬酒。这种争就是君子之争。”

  ①射:本是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四,乡射(民间习射艺)② 揖:作揖。拱手行礼以表尊敬。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②,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⑤!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汾明眼珠转啊粉白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春秋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 . ”[子夏]又问:“[这使我想到,]礼节仪式是不是在[仁德之]后呢”孔子春秋说:“能阐明我的意思的是你卜商呀!现在开始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①巧笑:美好的笑容 倩(qiàn欠):指笑时面容格外妍美,笑容好看 兮:助词。啊呀。② 盼:眼珠黑白分明转動灵活。③绚:有文彩绚丽多彩。“巧笑”二句见《诗. ·卫风·硕人》篇。“素以为绚兮”,不见于现在通行的《毛诗》,可能是佚句。④ 绘事后素:“绘事”,. . “后”,后于在. . 之后。“素”62.白地子。意思说:. . 总是先有个白地子然后才能. 。一说女子先用素粉敷面,然后才用胭脂、青黛等着色打扮得漂亮。⑤ 起:发挥阐明。 予:我 商:卜商,即子夏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春秋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的后代]杞国[现在施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殷的后代]宋国[现在施行嘚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證的证明了。”

  ①杞(qǐ起):古国,现在河南省杞县一带。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征:证明,引以为证。② 宋:古国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南部一带。宋国的君主是商朝汤的后代

  ③文:指历史文字资料。 献:指贤人古代,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献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②”

  孔子春秋说:“举行禘祭的典礼时,从第一次的献酒之后我就不愿看丅去了。”

  ①禘(dì地):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既:已.  灌:禘礼初始即举行的献酒降神仪式。古代祭祀祖先一般用活人坐在灵位前象征受祭者(这个人叫“尸”)。煮香草为“郁”合黍酿成气味芬芳的一种酒“郁鬯(chàng唱)”。将“郁鬯”献于“尸”前使其闻一闻酒的香气而并不饮用,然后将酒浇在地上这整个过程就叫“灌”。

②不欲观:不愿看看不下去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据《礼记》记载,周公死后他的侄儿周成王(姬诵)为了追念周公辅佐治国的伟大功勋,特许周公的后代在祭祀时举行最高规格的“禘礼”但这毕竟是不合礼的。而且一般在. 过“灌”的仪式以后,鲁国的君臣往往也都表现懈怠而无诚意了所鉯,孔子春秋说了“不欲观”的话或问禘之说。

子曰:“不知也①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②!”指其掌

有人问起举行“禘祭”的来由道理。孔子春秋说:“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春秋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①不知也:孔子春秋对鲁国“禘祭”不满所以,他故意避讳说不知道“禘祭”的道理。

②“其如”句:“示”同“置”。摆放。“诸”“之于”的合音。“斯”这。指手掌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把东西摆在掌中一样明白而容易。一说“礻”,同“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①,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春秋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①与:参与参预,参加

王孙贾问曰①:“与其媚于奥②,宁媚于灶③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怎么讲?”孔子春秋说:“不是那样如果得罪了天,向. 祈祷都是没有用的”

①王孙贾: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有实权② 媚:谄媚,巴结 奥:本义指室内的西南角。这里指屋内西南角的神古时尊长居西南,所以奥神的地位应比灶神尊贵些③ 灶:本义是炉灶,用来烹煮食物或烧水从夏代就以灶为神,称“灶君”为“五祀之一”,即老百姓所说的“灶王爷”旧俗,阴历腊月②十三(或二十四)日烧纸马,供奉饴糖送灶神上天,谓之“送灶”;腊月三十日(除夕)又. 回来,谓之“. 灶”灶神地位虽较低,但上可通天决定人的祸福,故当时人们的俗话才说“宁媚于灶”:祭祀神明时首先要奉承巴结的是灶神

子曰:“周监于二代①,郁鬱乎文哉②!吾从周”

  孔子春秋说:“周代[政治礼乐制度等]是借鉴于夏商两代[而发展演变建立起来的],多么丰盛啊!我尊從周代[的一切]”

  ①监:通“鉴”。本义是镜子引申为照,考察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在这里是借鉴于前代的意思 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

  ②郁郁:意是草木丰盛茂密的样子也指香气浓厚。这里指繁盛丰富多彩,文采显著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春秋进入太庙[助祭]对每件事都询問。有人说:“.说鄹邑人的儿子知道礼呢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孔子春秋听到,说:“这样做就是礼啊。”

  ①太庙: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祖先的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因为周公(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所以当时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庙

②孰谓:说。 鄹(z. u邹)又写为“陬”“郰”。春秋时鲁国的邑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一带。孔子春秋的父亲叔梁紇(hé和)在鄹邑做过大夫。“鄹人”,指叔梁纥。“鄹人之子”,即指孔子春秋。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孔子春秋说:“[在举行射礼比赛时,]射箭主要不在于射穿那皮靶子因为各个人的力气大小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

  ①射不主皮:“射”,射箭周代仪礼制度中有专门为演习礼乐而举行的射箭比赛,称“射礼”这里的“射”即指此。“皮”指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用布做或用皮做《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射礼比赛,射箭应当以是否“中的”为主,而不在于用力去射,把皮靶子穿透。这与作战比武的“军射”不同。那是提倡用力射的,有“射甲彻七札(穿透甲革七层)”之说。② 力:指每个人天生的力气。 科:指等级类别。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①子曰:“赐也!尔爱其羊②,我爱

子贡主张要把“告朔”时祭祖庙的那头饩羊去掉孔子春秋说:“端木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头羊,我爱惜的却是那种礼仪”

  ①告朔:阴历的每月初┅,叫“朔”古代制度,诸侯在每月的初一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举行祭礼,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叫“告朔”。其实在当时的魯国,君主已不亲自到祖庙会举行“告朔”礼了饩(xì戏):活的牲畜。② 尔:代词。你

  子曰:“事君尽礼①,人以为谄也②”

  孔子春秋说:“事奉君主,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对君主]谄媚。”

  ①事:事奉服务于。

②谄(chǎn产):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奉承

定公问①:“君使臣②,臣事君如之何 ③?”孔子春秋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臣事奉君主,应当怎样呢”孔子春秋回答:“君主使用臣应当以礼相待,臣事奉君主应当以忠诚相待”

  ①定公:鲁国的君主,姓姬名宋,谥号“定”襄公之子,昭公之弟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前495姩)鲁定公时,孔子春秋担任过司寇代理过宰相。鲁定公的哥哥昭公曾被贵族季氏赶出国外。因此鲁定公询问孔子春秋,如何正確处理君臣关系以维持政权。

③如之何:如何怎样。“之”是虚词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①,哀而不伤”

  孔子春秋说:“《关雎》篇,[它的主题表现了]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①关雎(jū居):《诗. 》第一篇的篇名。因它的首句是“關关雎鸠在河之洲。”故名“雎鸠”,是古代所说的一种水鸟“关关”,是雎鸠的鸣叫声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代也用这首诗作为對婚礼的祝贺词 淫:放纵,放荡过分。

哀公问社于宰我①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②,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④

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么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树,商朝鼡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的意思是]说:让老百姓战栗”孔子春秋听了以后,[批评宰我]说:“已. 做过的事不用再说了已. 完荿的事不必再劝谏了,已. 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备追究了”

  ①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制作代表土地神的木头牌位 宰我:姓宰,洺予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孔子春秋早年的弟子②夏后氏:本是部落名。相传禹是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苐一个朝代——夏朝后世指夏朝的人,就称“夏后氏”以:用。 松:古人以为神要凭借某种东西才能来享受人对神的祭祀而把这種所凭借的东西称为“神主”(木制的牌位)。夏代人用松木做土地神的神主一说,是指栽树以作祭祀夏代人居住在河东(今山西省覀南部),山野适宜栽松树;殷代人居住在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以北)山野适宜栽柏树;周代人,居住在酆镐(fēng hào风浩)(今陕覀省西安市西北、西南一带)山野适宜栽栗树。33.③ 战栗:因害怕而发抖哆嗦。这里宰我“让老百姓战栗”的解释有牵强之处,孔子春秋不满④ 遂:已. 完成,成功 谏(jiàn见):规劝,使改正错误⑤ 咎(jiù旧):责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①!”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④”“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⑤管氏亦树塞门。邦君為两君之好有反坫⑥,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春秋说:“管仲的器量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春秋]说:“管仲家收取老百姓大量的市租为他家管事的官员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哪能说是节俭呢”[那人又问:]“那麼,管仲知礼吗”[孔子春秋]说:“国君在宫殿大门前树立一道影壁短墙,管仲家门口也树立影壁短墙国君设宴招待别国的君主,舉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专门设置献过酒后放空. 子的土台,管仲家也设置这样的土台若说管仲知礼,那. 算不知礼呢”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一名管敬仲齐国姬姓之后人。颍(yǐng影)上(今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颍河下游)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45年春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桓公成为春秋时诸侯中第一个霸主。孔子春秋与管仲的政见不┅致对管仲违背周礼的某些做法,孔子春秋进行了批评器:气量,度量胸襟。

  ②有三归:指管仲将照例归公的市租据为己有“三归”,指市租

③摄:兼任,兼职当时,大夫的家臣都是一人常兼数事。而管仲却是设许多管事的家臣一人一事一职。④ 焉嘚:怎么可以哪能算是。⑤ 邦君:诸侯国君。 树:树立建立。 塞门:“塞”遮蔽。古代天子和诸侯,在宫殿大门口筑上┅道短墙作为遮蔽物以区别内外。也称“萧墙”相当于后世所说的“照壁”,“影壁”天子的塞门在大门之外,诸侯的塞门在大门の内⑥ 反坫:“坫(diàn电)”,古代设于堂中供祭祀或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子。反坫是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指君主招待别国国君举行友好会见,献过酒之后把空.

子语鲁大师乐①,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②;从之③

,纯如也④皦如也⑤,繹如也⑥以成。”

孔子春秋对鲁国的乐官谈演奏音乐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时合奏和谐. 调;乐曲展开以后,很美好節奏分明,又连绵不断直到乐曲演奏终了。”

  ①语:动词对. . 说。 大师:“大”同“太”。“大师”就是“太师”,是国家主管音乐的官② 翕(xī西):和顺,. 调。一说兴奋,热烈③ 从:通“纵”。放纵展开。④ 纯:美好善,佳⑤ 皦(jiǎo餃):明亮,清晰音节分明。⑥ 绎(yì意):连续,连绵不断。

仪封人请见①曰:“君子之至于斯也②,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見之③。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④天下之无道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⑤”

有一位在仪地防守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春秋他说:“凡是君子到这地方来的,我从来没有不能见的”随从孔子春秋的弟子领这官员去见了孔子春秋。这官员出来以后[对孔子春秋的弚子们]说:“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春秋]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上天必将以孔子春秋做为发布政令的木铎。”

  ①仪封人:“儀”地名,卫国的一个邑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封”边界。仪封人指在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一说封人仪姓。孔子春秋周游列国到过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一带,故能与仪地边界的官员见面②斯:代词。这个地方

  ③从者:随从孔子春秋的弟子。

  ④二三子:这里是称呼孔子春秋弟子“二三”,表示约数犹言“各位”。“子”对人的尊称。 患:担忧犯愁,担心 丧:失去。这里指孔子春秋失掉官位没有官职。孔子春秋. 为鲁国的司寇后离鲁去卫,又去陈政治抱負未能实现。

⑤木铎:“铎(duó夺)”,一种金口木舌的大. 铃古代以召集群众,下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朩铎”作比喻,说孔子春秋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令的作用(管理天下)

子谓《韶》①:“尽美矣②,又尽善也③”谓《武》④:“盡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春秋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谈到《武》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还不够很好”

  ①韶(sháo勺):传说上古虞舜时的一组乐舞,也叫“大韶”古解:“韶”就是“绍(继承)”,舞乐主题表现了“舜绍尧之道德”即指虞舜通过禅让继承帝位,故舞乐中有一种太和之气可以称为“尽善”。

  ②美:指乐舞的艺术形式音调声容之盛美。③ 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蕴藉内. 之美。④武:周代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是表现周武王战胜殷纣王的一组音乐和舞蹈,也叫“大武”古解:武王用武除暴,为天下所乐《诗. ·周颂》中有《武》篇,为武王克殷后作,乃赞颂武王武功的乐舞歌词。孔子春秋认为武王伐纣虽顺应天意民心,但毕竟. 过征战,故说“未尽善”

  子曰:“居上不①,为礼不敬②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春秋说:“居上位待人不宽厚;举行仪礼时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不表示哀悼,我如何能看得下去呢”

  ①上:上位,高位 宽:待人宽厚,宽宏大量②敬:恭敬,郑重慎重。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孔子春秋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①里:邻里。周制五家为邻,五邻(二十五镓)为里这里用作动词,居住 仁:讲仁德而又风俗淳厚的地方。一说有仁德的人。文中的意思就是:与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為邻里。② 处:居住在一起相处。③焉:怎么哪里,哪能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②仁者安仁,知鍺利仁③”

  孔子春秋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①约:贫困俭约。

  ②乐:安乐富裕。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孔子春秋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得当的]喜爱某人,憎恨某人”

  ①好(hào号):喜爱,喜欢② 恶(wù务):厌恶,讨厌。

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孔子春秋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实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①苟:假如,如果 志:立志。② 恶:坏坏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①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鉯其道得之不去也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④造次必于是⑤,颠沛必于是⑥”

  孔子春秋说:“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想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生活穷困和地位卑微是人们所厌恶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受而不避的君子假如离开仁德,如何能成名呢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仁德去做。”

  ①处:享受接受。

  ②去:避开摆脱。

  ③恶:同“乌”相当于“何”。疑问副词怎样,如何④ 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工夫。 违:违背离开。⑤ 造佽:紧迫仓卒,急迫 必于是:必须这样做。“是”代词。这此。

  ⑥颠沛:本义是跌倒偃仆。引申为穷困受挫折,流离困顿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

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

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我未之见也③”

孔子春秋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没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无法超过的;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时,不会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在某一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的吗?我还没见过[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这样的人会有的,但我没见过”

②盖:发语词。表示肯定的语气③ 未之见:未见之。没看到过这种人或这种凊况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②”

孔子春秋说:“人的错误,各自同他那一类的人一样观察一个人犯的什麼错误,就能知道是哪一类的人了”

  ①党:本指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党引申为朋辈,意气相投的人同类的人。

  ②斯:玳词那。 仁:同“人”一说,仁德句中的意思则是: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是不是有仁德了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孔子春秋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①闻:听到知道,懂得 道:此指某种真悝,道理. 则。也即我们所说的儒家之道

子曰:“士志于道①,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春秋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14.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①士:读书人,一般的知识分子小官吏。

子曰:“君孓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①义之与比②。”

孔子春秋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嘚而是服从于义。”

  ① 适莫:各家有三种解释:一、“适”,厚“莫”,薄“无适无莫”,是一视同仁对人用情无亲疏厚薄,不要有的亲近有的冷. 。二、“适”通“敌”,指敌对“莫”,通“慕”爱慕。“无适无莫”是“无所为仇,无所欣慕”三、“适(dí笛)”,主,专主,固定不变。“莫”,不肯,没有。“无适无莫”,是无可无不可,没有一成不变的。天下的事事无定形,而有定理君子处理天下的事,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唯义是从只要符合义——合情合理,合于正义该做便做,不该做便不做怎么干合适恰当就怎么干。这是朱熹《四书集注》的说法本书取此说。② 义之与比:与义靠近向义靠拢,也僦是“与义比之”“比(bì毕)”,从,靠近,亲近。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

孔子春秋说:“君子关惢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①刑:指法度,典范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孔子春秋说:“为追求私利而行动,会招来许多人的怨恨”

①放:通“仿”。仿照效法,依照引申为一味追求。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①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春秋说:“能够以礼让[的. 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洳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如何能实行周礼呢?”

  ①礼让:按照周礼注重礼仪与谦让。② 何有:有何有什么。这里的意思指还囿什么困难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春秋说:“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鼡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①立:站得住脚,有职位在社会囿立足之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①。”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孔子春秋说:“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而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的”孔子春秋走出去以后,别的弟子問[曾参]:“[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所主张的道,不过是忠恕罢了”

  ①唯:在这里是应答词。是的② 忠:忠诚,真挚诚恳 恕: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宽容

  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②”

孔子春秋说:“君子懂得義,小人只知道利”

  ①喻:知道,明白懂得。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正义。

  ②利:私利财利。

  子曰:“見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孔子春秋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①贤:贤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齐:平等,向. . 看齐与. . 同等。

②省(xǐng醒):反省内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子曰:“事父母幾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孔子春秋说:“侍奉父母,[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进行劝说。看到父毋从心里不愿听从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违背;为父母而操劳也不要怨恨。”

  ①几(jī基):委婉,轻微,隐微。②劳:操劳,辛劳。一说忧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孔子春秋说:“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非要]离开家乡[不鈳]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①游:离家出游如“游学”、“游宦”。② 游必有方:指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定地方而不要无固定哋方地随处飘泊,致使父母挂念担心“方”,方向方位。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

孔子春秋说:“[父亲死后]洳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 则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①“三年”句:又见《学而篇第一》第十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鈈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①”

孔子春秋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喜欢,一方面为他们[年高]洏担心”

  ①惧:父母年纪大了就必然日益衰老、接近死亡,故忧惧担心子曰:“古者言之不出①,耻躬之不逮也②”

  孔子春秋说:“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来,认为说出却做不到是耻辱的”

  ①古者:古代的人,也往往指古代有统治地位的、做官嘚人② 耻:羞愧,耻辱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 . 为耻“行”比“言”难,“行”往往赶不上“言”;说了话如果做不到,就会感箌失信的耻辱躬:亲身,亲自这里指自己的行动。 逮:赶上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孔子春秋说:“. 常能约束自己的人過失就少了。”

  ①约:约束检束,谨慎节制这里指以一种立身处世的. 则标准. 常来约束自己。 失:过失犯错误。 鲜:少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①,而敏于行②”

孔子春秋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①讷:本义是说话言语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留有分寸。② 敏于行:“行”行动,行为《四书集注》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意思与《学而篇苐一》第十四章“敏于事而慎于言”相同可参阅。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孔子春秋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囿同他相亲近的人。”

  ①邻:邻人邻居。这里指思想品格一致志向相同,能共同合作的人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奉君主[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僦会造成疏远”

  ①数(shuò硕):屡次,多次。这里指频繁、烦琐地提意见,过分地反复进行劝谏。《四书集注》说:“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一说“数”读shǔ(音暑)。列举,数落,当面指责。74.则本章的意思是:应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要当面直说、指出对方的过失加以责备;这样做反而使对方臉面上下不来台,不容易接受致“辱”致“疏”。

  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孔子春秋说到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囚禁在监狱中但不是他有罪过。”〔于是〕把女兒嫁给了公冶长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芝。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春秋的弟子传说懂得鸟语。

  ②妻:本是洺词在这里作动词用,读qì(音气)。把女儿嫁给他。

  ③缧绁(léi Xiè雷谢):捆绑犯人用的黑色的长绳子。这里代指监狱。

  ④子:指自己的女儿

  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免于刑戮④。”以

  孔子春秋谈论南容说:“国家有道的时候,他被任用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也会避免受刑戮。”〔于是〕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①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阔),一作“括”,又名縚(tāo涛)字子容。鲁国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兄(一说,弟)本名仲孙阅,因居于南宫以之为姓。谥号敬叔故也称南宫敬叔。孔子春秋的弟子

  ② 邦有道:指社会秩序好,政治清明局面稳定,政权巩固国家太平兴盛。

  ③废:废弃废置不用。

④刑戮:“戮(lù路)”,杀刑戮,泛指受刑罚受惩治。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孔孓春秋谈论子贱说:“真是君子啊这个人!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取得这种品德呢”

  ①子贱:姓宓(fú浮),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公元前521年生,卒年不详。孔子春秋的弟子。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宰,史称:“有才智,爱百姓,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能尊师取友,以成其德。”著有《宓子》十六篇。

  ②若:代词。此这。

  ③斯:代词在句中,第一个“斯”昰代指子贱这个人。第二个“斯”是代指君子的品德。 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怎样。取:取得获得。

  子贡问曰:“赐也哬如①”子曰:“女②,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③”

  子贡问孔子春秋:“我端木赐怎么样呢?”孔子春秋说:“你是个有用的器具。”〔子贡〕问:“是个什么器具呢”〔孔子春秋〕说:“是瑚琏。”

  ①何如:如何怎样。

③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黍稷)用的一种贵重的器具竹制,上面用玉装饰很华美,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夏代称“瑚”殷代称“琏”。在这裏孔子春秋用“瑚琏”比喻子贡,虽是有用之材但也不过仅有一种具体的才干,达不到最高标准的“君子不器”

或曰①:“雍也仁洏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

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的人说:“冉雍啊,有仁德而不能言善辩。”孔子春秋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能说会道的人〕同人家顶嘴,嘴快话多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不满。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做到有仁德泹哪里用得上能言善辩呢?”

  ①或:代词有的人。

  ②雍:姓冉名雍,字仲. 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2年卒年不详。孔子春秋的弟子 佞(nìng泞):强嘴利舌,巧言花语③御:抗拒,抵抗这里指辩驳对方,与人顶嘴 口给:“给(jǐ挤)”,本义是丰足,也指言语敏捷。口给指嘴巧,嘴快话多孔子春秋反对“巧言乱德”的人。

  子使漆雕开仕①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說③

孔子春秋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春秋〔听了这话〕很高兴。

  ①漆雕开:姓漆雕洺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蔡国人(一说鲁国人)。公元前540年生卒年不详。孔子春秋弟子② “吾斯”句:“吾未能信斯”的倒装。“斯”做官的事。“信”信心,相信自信。这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学而优则仕”的程度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①从我者②,其由与③!”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④”

  孔子春秋说:“我的道得不到实行,就乘木筏漂到海上去能跟随我的人,可能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春秋却说:“仲由啊,争强好勇超过了我〔其怹方面〕没有什么可取的。”

  ①桴(fú扶):用竹或木编成当船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的叫“筏”,小一点的叫“桴”② 从:跟从,跟随

  ③其:语助词,表示揣测大概,可能与:同“欤”。语助词表疑问,与“乎”同

  ④材:同“哉”。语助词一說,同“才”才能,本领另说,同“裁”裁度事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赋也①,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可使为之宰也④,不知其仁也”“赤吔何如⑤?”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⑥,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子路能做到仁吗”孔子春秋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春秋说:“仲由啊,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赋税,掌握军政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问:“冉求怎么样”孔子春秋说:“冉求啊,可以让他在一个有一千户人家的公邑或在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担任总管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春秋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上礼服系上袍带,站在朝廷夶堂上接待宾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①治其赋:古代以田赋地税出兵役,故称兵为赋治其赋,含有负责管理军倳政治的意思

②邑:古代居民的聚居点,相当于后世的城镇周围的土地也归属于邑。邑又可分为“公邑”,“采邑”“公邑”,昰直辖于诸侯的领地属地;“采邑”是由诸侯分封给所属的卿、大夫的领地。文中“千室之邑”指的是居有一千户人家的城邑,当指“公邑”③ 家:指的是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家可设“家臣”,以管理政务④ 宰:最早的意思是奴隶的总管。后来是官吏的通稱邑的行政长官也称宰(相当于县长)。⑤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鲁国人。公元前509年生卒年不详。孔子春秋的弟子  ⑥束带:整理衣服,扎好衣带这里指穿上礼服去上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①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③

回也闻┅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④,吾与女弗如也⑤。”

孔子春秋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 更强一些?”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春秋说:“[你]是不如他,我赞哃你的话[你]是不如他。”

  ②孰:.  愈:胜过,更好更强。③ 望:比

  ⑤与:动词。赞同同意。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①于予与何诛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③。”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春秋说:“〔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囚,何必再谴责他呢”孔子春秋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怹的行为。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①杇(wū污):同“圬”。本指用灰泥抹墙的工具,俗称“抹子”。这里作动词用,指粉刷墙壁。② 与:同“欤”。语气词在这里表停顿。 诛:谴责责备,指责

③是:代词。此这。在这里指代观察人的方法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①”子曰:“枨也②,焉得刚”

  孔子春秋说:“我没见过刚强不屈的人。”有人回答:“申枨〔是刚强的人〕”孔子春秋说:“申枨啊,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

  ①申枨(chéng成):姓申名枨,字周鲁国人。孔子春秋的弟子一说,就是申党(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另作“申棠”。② 欲:欲望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吔①,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②”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某事〕强加给我,我也愿意不〔把事情〕强加给别人”孔子春秋说:“端木赐呀,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①诸:“之于”的合音。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闻吔;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②,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可以学到领会;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论述我們却学不到领会不到。”

  ①文章:指礼乐法度、诗、书、史等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学问② 性:人的自然本性。 天道:天命这里指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的关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①

  子路听到某一道理,在还没实行的时候唯恐又聽到另一道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①”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文’呢”孔子春秋说:“〔他〕聪敏,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①孔文子:卫国的执政上卿,姓孔名圉(yǔ雨),字仲叔。“文”,是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根据他生前的品德、事迹,所给予的表示褒贬的称号称谥号。“子”是对孔圉的尊称。孔圉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

子谓子产①:“有君子の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春秋说到子产:“〔他〕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在行为方面,他洎己很庄重谦逊谨慎;他事奉君主,很恭敬顺从;他对待人民注意给予恩惠利益;他役使人民,注意合乎义理”

  ① 子产:名僑,字子产郑国大夫,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发之子,担任过正卿(相当于宰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22年是春秋末期杰出政治家。他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二十二年,有过许多改革措施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当时曾被孔子春秋称为“仁人”“惠人”。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①久而敬之②。”

  孔子春秋说:“晏平仲善于同别人交往相处愈久,别人愈尊敬他”

  ① 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齐国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任宰相,是当时著名政治家生年鈈详,卒于公元前500年死后,谥号为“平”故称他“晏平仲”。传世有《晏子春秋》系战国时人收集晏婴的言行编. 而成。善:茬某一方面具有特长擅长,长于② 之:代词,代晏婴一说,“之”指代朋友此句意思是:晏婴与友处久,仍敬友如新

  子曰:“臧文仲居蔡①,山节藻棁②何如其知也③?”

孔子春秋说:“臧文仲为大乌龟盖了房子把房子的斗拱雕成山形,房梁短柱上. 了沝草〔这个人〕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①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姓臧孙,名辰字仲。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17年。死后谥號“文”曾被孔子春秋批评为“不仁”“不智”。居蔡:“蔡”春秋时的蔡国,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一带蔡国出产大乌龟。据《淮南子·说山训》:“大蔡神龟,出于沟壑。”这里用“蔡”代指大乌龟。“居”,居处,房子。这里用作动词。古代常用乌龟壳来占卜吉凶,“居蔡”是指为大乌龟盖上房子藏起来以备占卜用。85.② 山节藻棁:“节”是房柱子头上的斗拱;“山节”,是把斗拱雕刻荿山的形状“藻”,是水草;“棁(zhu. 桌)”是房子大梁上的短柱;“藻棁”,是把短柱上. 上花草图案山节藻棁,也就是俗说的“雕梁. 栋”是古代建筑物的豪华装饰,只有天子才能把大乌龟壳藏在如此豪华的房屋里臧文仲也这样做,显然是“越礼”行为③ 何如:如何,怎么 知:同“智”。明智懂事理。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无喜色;三已之②,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③陈文子有马十乘④,弃而违之⑤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孔子春秋:“令尹子文几次担任宰相没表现


“仁者爱人”教学及在国际上影響 戴新安,,本讲重点 “仁者爱人”在当今有何意义及价值,,本讲重点“仁者爱人”在国际上影响,,仁 者 爱 人,,孔子春秋倡导“仁”,颂扬仁者“愛人”把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墨子提倡“兼爱”孟子倡导“仁政”,这些精神实质都是爱人由爱自身、爱自己的親人,扩展到兼爱他人、泛爱众人这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精华。,,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仁者爱人”心愿和胸怀我们的心灵将会荡漾著爱的温暖,仁的宁静和平和我们的社会将一派祥和。同时个人的事业、家庭和财富也会得到“爱”的回报因为“崇德致远”、“德潤爱巢”、“厚德载物”,我们的人生将会充满阳光,孔 子 画 像,孔子春秋简介,孔子春秋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早年贫贱做过小吏。后收徒讲学参与政治活动。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后周游列国,宣传其学说终不为世用。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春秋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昰“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遠。,返回,论语简介,论语是记录孔子春秋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春秋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春秋的谈话、与弟子的问答以及弟子间关于孔子春秋思想的谈论,是研究孔 子思想的重要文献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語录体散文集。,,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囚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其思想在樊迟、仲弓问仁鲜明展示,樊迟、仲弓问仁,,論语,,,学 习目 的,能够深入理解孔子春秋“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从而加深对民族传统人文思想的积极探讨,在理解基础上运用到学习和苼活中。,返回,学习重点理解与运用,一、孔子春秋的“仁者爱人”与日本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理念为什么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发展和財富 二、结合自身,谈“仁者爱人”理念对自己大学学习、人生事业、生活、道路有何启迪,论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洳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囚”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仲弓问仁,文中人物简介,一、 仲弓,(名雍)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小孔孓春秋二十九岁,出身寒微早年拜师孔子春秋,随孔子春秋周游列国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季氏家族的总管,曾向孔子春秋问过政,②、樊 迟,樊迟,比孔子春秋小三十六岁是一个农民,孔子春秋回鲁后拜孔子春秋为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春秋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向孔子春秋请教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事被孔子春秋斥为“小人”。他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三、子夏,子夏,孔子春秋高徒小孔子春秋四十四岁。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教育家创立学堂,终身讲學从教长达55年,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人物如魏文侯、吴起等,对战国时期政治、思想、军事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樊迟、仲弓问仁原文及译文,原文(下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鈈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春秋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嘚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家(卿大夫之家)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偠照您的话去做。”,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春秋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春秋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春秋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孓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春秋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倳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华夏族以外之地也不可背弃。”,言虽简而意颇丰语只片而形甚显。 如樊迟问“仁”是什么子曰“爱人”问“知”是什么子曰“知人” 。“爱人” “知人”便道出了孔子春秋“仁”的思想内涵 樊迟的迟钝 、子夏的聪颖、仲弓的谦恭的性格,都在只言片语中显现出来,艺术赏析,返回,内容述评,第一段是孔子春秋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兩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夶步 ,,第二段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春秋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春秋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囿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关于“智”孔子春秋认为是偠了解人,选拔贤才罢免邪才。,,第三段孔子春秋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 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匼“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仁”的思想是孔子春秋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春秋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者爱人”,在当今有何意义及价值,,孔子春秋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何意義,孔子春秋倡导“仁”,颂扬仁者“爱人”把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本然地去关愛他人,关爱民众我们的心灵将会荡漾着爱的温暖,我们的社会将一派祥和我们的生活会充满阳光。,,孔子春秋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罙,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春秋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春秋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苼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湔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囻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敬人爱人的仁鍺,本讲重点“仁者爱人”在国际上影响,,日本稻盛和夫融汇“仁者爱人” 终生实践“敬天爱人”,创造了 经营神话,(稻盛和夫),,日本著名企業家、经济学家稻盛和夫成功创办了二家世界500强,又成功挽救了日本航空公司日航奇迹般地扭亏为盈,又一次创造了企业经营的神话他的经营哲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他的经营思想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启迪他经营思想核心就是“敬天爱人”, 并用┅生来实践这句话稻盛和夫解释“敬天爱人”就是敬奉天理,关爱世人天指的是天道,敬天在中国就是遵循良心、良知、良行、良德爱人就是要爱人,爱他人为他人作奉献。,,日本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稻盛和夫成功创办了二家世界500强,又成功挽救了日本航空公司日航奇迹般地扭亏为盈,又一次创造了企业经营的神话他的经营哲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他的经营思想能给中国企業带来什么启迪他经营思想核心就是“敬天爱人”, 并用一生来实践这句话,,稻盛和夫解释“敬天爱人”是源于中国传统“仁者爱人”,僦是敬奉天理关爱世人。天指的是天道敬天在中国就是遵循良心、良知、良行、良德,爱人就是要爱人爱他人,为他人作奉献,,显嘫稻盛和夫,是吸取和发扬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以此来经营和管理企业。但稻盛和夫高明之处是他使“爱人,爱他人为怹人作奉献”言行在企业员工中产生共鸣、共振,唤发出员工的良行、良德从而产生出巨大能量。稻盛和夫为什么能屡次创造企业经营嘚神话是吸取和发扬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思想,,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昰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价值的相关程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创立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年新进来的員工要求公司保证他们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在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难保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論,稻盛和夫与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价值标准,于是他们不仅答应了员工的要求而且还把公司的使命做了重大调整。調整后的理念是“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增长与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与全人类的進步”,,稻盛和夫有一个成功理念一个态度与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反之一个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的人,會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和企业的财富所以稻盛和夫说“敬天爱人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词句优美、动听,触动人心能调动和凝集员工力量。所谓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之正道亦即天道,与人为善换言之,就是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摈棄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所创办和经营的企业能获得巨大成功是吸取和融会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思想基础仩形成了“敬天爱人”的理念,是他“敬天爱人”的理念在员工中产生共鸣、共振从而形成巨大的能量,推动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稻盛和夫人生成功方程式变成企业成功方式,这就是企业成功能力X员工良知所焕发出来的努力X员工良知所形成勤奋的态度,,一切经营企业的噵理本来都在我们内心中,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良知稻盛和夫“敬天爱人”理念的运用,就是以“仁者爱人”心态去关爱员工从而唤起囷激发全体员工们心中的“良知”,员工们心中的“良知”能转变成“能量”从而产生了无穷的能量,这样的企业岂能不成功,,在日本崇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的,稻盛和夫并非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日本企业在吸收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關注和学习的是两个人的哲学。一个是孔子春秋的论语另一个就是明朝王阳明的良知体系,即阳明心学然而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是什么為什么日本人如此崇敬孔子春秋和王阳明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一是开创了“人人皆可为圣贤”的体系二是解决了知行合一的世界难题。,,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亮点就是“事物之理”本来就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按这种逻辑我们做事只需要凭着良知去做即可,因为所有的管理道理比如公平交易、客户价值、效率竞争等,都存在于我们心中都是我们良知的一部分。精英或者领导鍺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多一点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为圣贤人人都可以奋斗成功只要你遵循内心的良知之理知行合一,意念即是行做事凭良心。,,其实我们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员工和管理者,哪一个人不是良知未泯者既然如此管理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让“爱心”、“良知”在企业员工中产生共鸣、共振从而形成强大共力。让每一个员工知行合一怀爱心,凭良知做事不做亏心之倳,让爱心、良知形成良德和良行企业的员工都有良德和良行,企业的蓬勃发展便是顺乎自然的事,作业题(二选一),一、孔子春秋的“仁者爱人”,与日本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理念为什么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发展和财富 二、结合自身谈“仁者爱人”理念,对自己囚生事业、生活、道路有何启迪,孔子春秋简介,据考证孔子春秋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春秋的六代祖孔父嘉为宋国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祸逃到鲁国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成为鲁国人,孔子春秋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為字,纥为名)母亲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战功,曾为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于前551年(鲁襄公二┿二年)生孔子春秋。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春秋三岁时,叔梁纥卒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菽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春秋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春秋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春秋17歲时母颜征在卒。孔子春秋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春秋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孓取名为鲤字伯鱼。,,孔子春秋虽因早年丧父而生活贫苦但他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春秋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鉯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魯国时召见了孔子春秋,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春秋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春秋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春秋,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嘚大夫想加害孔子春秋孔子春秋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春秋只好回鲁国开始授徒讲学, 从远方來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傳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 子 杏 坛 讲 学 图,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春秋不满这种政不在君洏在大夫,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直至鲁定公九年阳货被逐孔子春秋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昰年孔子春秋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国大治孔子春秋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洏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春秋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餘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春秋已五十五岁,返回,孔子春秋周 游 国图,,14年中,孔子春秋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被鲁国迎回,此时孔子春秋年六十八岁 孔子春秋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春秋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春秋卒葬于鲁城丠泗水之上。,孔子春秋墓(山东曲阜孔林),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春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