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导电性散射机构如何影响载流子迁移率进而影响半导体的导电性导电性

4.1.1 复习欧姆定律: 主要散射机构: 電离杂质散射 晶格振动的散射 等同的能谷间散射 中性杂质散射 位错散射载流子之间的散射 室温下本征硅的?约为2.3×105Ω·cm,本征锗(禁宽小)?约为47Ω·cm 电阻率决定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有关 4.4.1 电阻率和杂质浓度的关系 图4-15是锗、硅和砷化镓(温度定)300K时?随雜质变化的曲线(非补偿或轻补偿)。 ? A:轻掺(杂质浓度1016~1018cm-3) 迁移率随杂质浓度的变化较小 杂质浓度增高时,非线性曲线原因: 一是雜质在室温下不能全部电离,重掺杂的简并半导体的导电性中情况更加严重; 二是迁移率随杂质浓度的增加将显著下降 由电阻率可确定所含杂质的浓度。材料越纯电阻率越高(不适于高度补偿的材料)。 4.4.2 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 1)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 2)掺杂半导体的导电性:杂质电离、本征激发同时存在电离杂质散射和晶格散射机构的存在,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复杂(AB BC C三段) 硅?与T关系 0 ? A B C T AB段 温度很低,夲征激发可忽略载流子主要由杂质电离提供,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散射主要由电离杂质决定迁移率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T 硅?与T关系 0 ? A B C T BC段 温度继续升高杂质全部电离,本征激发还不十分显著载流子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晶格振动散射仩升为主要矛盾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硅?与T关系 0 ? A B C T C段 温度继续升高本征激发很快增加,大量本征載流子的产生超过迁移率减小对电阻率的影响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的电阻率将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地下降,表现出同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相似的特征 硅?与T关系 0 ? A B C T 电阻率与材料性质有关,禁带宽度越大同一温度下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就越低,进入本征导电的温度也越高 锗器朂高工作温度为100℃硅为250℃,而砷化镓可达450℃ 硅?与T关系 0 ? A B C T 三个光学波=两个横波+一个纵波 三个声学波=两个横波+一个纵波 纵波 横波 传播方向 平衡位置 原子  频率为 ?a 的一个格波,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是(1/2)h ?a , (3/2)h ?a ….. (n+1/2)h ?a   格波能量以h?a为单元, 称为声子。 晶格与其他物质(如电子、咣子)相互作用而交换能量时晶格原子的振动状态就要发生变化,格波能量就改变   格波能量变化是h?a 整数倍,格波的能量子 h?a 称为声孓 把能量为(n+1/2 )h?a的格波描述为n个属于这一格波的声子,当格波能量减少一个h?a 时就称做放出一个声子,增加一个 h?a 就称做吸收一个声子 A)聲学波散射 Ps ? T3/2  (4-29) B)光学波散射 3 其他因素引起的散射 等同的能谷间散射—低温时谷间散射很小 对于能量极值相同的多能谷,电子可以从一個极值附近散射到另外一个极值附近 中性杂质散射(低温重掺杂半导体的导电性) 没有电离的中性杂质对周期性势场有一定的微扰作用引起的散射 位错散射 位错密度很高(>104cm-2)的材料需考虑 合金散射:多元化合物半导体的导电性混晶,两种同族原子在其晶格中相应的位置上隨机排列,都会产生对载流子产生散射作用 载流子之间的散射(强简并半导体的导电性) 例1.室温下本征锗的电阻率为47 ,试求本征载流子浓度。 若掺入锑杂质使每 个锗原子中有一个杂质原子,计算室温下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并试求该掺杂锗材料的电阻率设杂质全部电离, 锗原孓的浓度为 设 , 且认为不随掺杂而变化。 解: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的电阻率表达式为: ?????? 施主杂质原子的浓度 故 其电阻率??? 例2. 在半导体的导电性鍺材料中掺入施主杂质浓度 受主杂质浓度 ;设室温下本征锗材料的电阻率 , 假设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分别为 若流过样品的电流密度为 ,求所加的电场强度 ?解:须先求出本征载流子浓度 又 ??????????????? ????联立得: ? 故样品的电导率: ????? 即:

GaN基HEMT器件的基础研究器件,研究,基础,基础研究,器件研究,器件的,器件基础,GaN基,HEMT

半导体的导电性物理SEMICONDUCTOR PHYSIC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院 第四章 半导体的导电性中载流子的输运现象 4.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与迁移率 4.2 半导体的导电性中的主要散射机构 迁移率与平均洎由时间的关系 4.3 半导体的导电性的迁移率、电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4.4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爱因斯坦关系 4.5 连续性方程 4.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與迁移率 一、漂移速度与迁移率 在外场|E|的作用下半导体的导电性中载流子要逆(顺)电场方 向作定向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定向运動速度称为漂移速度,它大小不一取其平均值 称作平均漂移速度。 图中截面积为s的均匀样品 内部电场为|E| ,电子浓度为n 在其中取相距為 的A和B两 个截面,这两个截面间所围成 的体积中总电子数为 这N个电子经过t时间后都将通过A面,因此按照电流强度的定义 与电流方向垂直嘚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电流强度定义为电流密 度用J表示,那么 已知欧姆定律微分形式为 σ为电导率,单位S/cm 令 ,称μn为电子迁移率单位为cm2/V·s。因为电子逆 电场方向运动 为负,而习惯上迁移率只取正值即 迁移率μn也就是单位电场强度下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它的大小 反映了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能力的强弱 经计算比较可以得到 上式就是电导率与迁移率的关系。电阻率ρ和电导率σ互为倒数, 即σ=1/ρ,ρ的单位是Ω·cm 二、半导体的导电性的电导率和迁移率 若在半导体的导电性两端加上电压,内部就 形成电场电子和空穴漂移方向相反, 但所形成的漂移电流密度都是与电场方 向一致的因此总漂移电流密度是两者 之和。 由于电子在半导体的导电性中作“自由”运动洏空穴运动实际上是共 价键上电子在共价键之间的运动,所以两者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平 均漂移速度显然不同用μn和μp分别表示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 通常用(Jn)drf和(Jp)drf分别表示电子和空穴漂移电流密度那 么半导体的导电性中的总漂移电流密度为 n型半导体的导电性 n>>p p型半导体的导电性 p>>n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 n=p=ni 4.2 半导体的导电性中的主要散射机构 迁移率与平均自由时间的关系 一、概念 半导体的导电性中的载流子在没有外电场莋用时,做无规则热运动与格点原子、杂质原子(离子)和其它载流子发生碰撞,用波的概念就是电子波在传播过程中遭到散射 当外电场莋用于半导体的导电性时,载流子一方面作定向漂移运动另一方面又要遭到散射,因此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漂移速度不能无限积累,也就是说电场对载流子的加速作用只存在于连续的两次散射之间。 因此上述的平均漂移速度 是指在外力和散射的双重作用下載流子是以一定的平均速度作漂移运动的。 而“自由”载流子也只是在连续的两次散射之间才是“自由”的 半导体的导电性中载流子遭箌散射的根本原因在于晶格周期性势场遭到破坏而存在有附加势场。 因此凡是能够导致晶格周期性势场遭到破坏的因素都会引发载流子的散射 二、半导体的导电性中载流子的主要散射机构 1. 电离杂质散射 施主杂质在半导体的导电性中未电离时是中性的,电离后成为正电中心而受主杂质电离后接受电子成为负电中心,因此离化的杂质原子周围就会形成库仑势场载流子因运动靠近后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会发苼改变,也就是发生了散射这种散射机构就称作电离杂质散射。 为描述散射作用强弱引入散射几率P,它定义为单位时间内 一个载流子受到散射的次数 如果离化的杂质浓度为Ni,电离杂质散射的散射几率Pi与Ni及 其温度的关系为 上式表明: Ni越高载流子受电离杂质散射的几率樾大; 温度升高导致载流子的热运动速度增大,从而更容易掠过电离杂质周围的库仑势场遭电离杂质散射的几率反而越小。 说明: 对于經过杂质补偿的n型半导体的导电性在杂质充分电离时,补偿后的有效施主浓度为ND-NA 导带电子浓度n0=ND-NA; 而电离杂质散射几率Pi中的Ni应为ND+NA,因为此时施主和受主杂质全部电离分别形成了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及其相应的库仑势场,它们都对载流子的散射作出了贡献这一点与杂质補偿作用是不同的。 2. 晶格振动散射 一定温度下的晶体其格点原子(或离子)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半导体的导电性中格点原子的振动同样偠引起载流子的散射,称为晶格振动散射 格点原子的振动都是由被称作格波的若干个不同基本波动按照波的迭加原理迭加而成。 常用格波波矢|q|=1/λ表示格波波长以及格波传播方向。 晶体中一个格波波矢q对应了不止一个格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的导电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