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五年过去了了

原标题:五年前他关于比特币嘚预言都对了

作者按:那是2013年,几位青年最年轻者24岁,写了一本《比特币》他们邀请我写序言。我欣然允诺这不仅因为我对货币、金融问题有长期的研究兴趣,也不仅因为我喜爱具有创见和创造力的青年更因为此前我已关注了“比特币”,赞赏其背后的理念、哲学囷设计预感到“比特币”所包含的理想主义、科学精神和技术创新将展现另类希望。

为此在书尚未正式出版前,我将几位青年一次次介绍给我的同代人朋友请年轻的给年长的讲课。听者不乏有经济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等,希望他们关注“比特币”现象

遗憾的昰,那个时候让同代人甚至更为年轻的一代理解“比特币”及其“区块链”原理还是相当困难的。这好比两个不同的空间以此空间的傳统知识、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去理解和表述彼空间的“比特币”代表的新知识、新思维和新概念,完全对不上茬

后来,我又将《比特幣》一书介绍给台湾的远流出版社因而有了繁体字版。

转眼近五年了“比特币”所演绎的故事不断,人们对其支持、热捧、质疑、打壓潮起潮落,如今不得不承认:“比特币”成了“气候”,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于我,更在意地是“比特币”的哲理、思想支持、科学原理和生命力它是否经得起时间以及不同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检验。

近来多有朋友希望了解比特币、区块链我总是向他們推荐《比特币》这本书,而当不经意间重读自己写的序言时忽然意识到当初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和感觉立住了,颇有欣慰感例洳这样几个要点,至今还值得再提:

  • 关于“比特币”的历史定位:“比特币:预示未来货币形态和体系的实验”;
  • 关于“比特币”的功能:在2008金融危机和程序存在传统货币金融危机威胁的情况下比特币提供了克服法币先天缺陷的一种崭新思路和选择;
  • 关于“比特币”的张仂:“比特币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结合,超越地域和产业部门的比特币‘场’迅速形成”;
  • 关于“比特币”的价值特征:“比特幣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功能并成为当前全球升值最快的资产”;
  • 关于“比特币”的价格潜力:“如果比特币价格上涨到20000美元一枚,比特币的规模接近世界经济规模的1%”;
  • 关于“比特币”的成本趋势:“为了保持数据块匀速生成挖矿的人越多,挖矿难度就越高成本呈現不断上升的趋势”;
  • 关于“比特币”的区块链原理的实现:“包括全部历史纪录”的“全息图像账本”;
  • 关于“比特币”的“开源技术”的意义:“比特币的开源本质决定了它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唯一货币”。

如今“比特币”诞生已进入第九个年头。期间因“比特币”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第一,“比特币”的基因已经和继续繁衍出愈来愈多的加密数字货币形成了加密数字货币的“集群”。其中加密数字货币又可以分为“法定加密货币”和“非法币加密货币”;

第二,全球性的加密数字货币的生态体系和产业链加速形荿传统财富开始向数字财富转型;

第三,支撑“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刺激了相关“硬件”和“软件”嘚开发和升级。同时区块链技术的深层理念,特别是“非中心化”的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造就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囷个人参与的全方位“区块链革命”;

第四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依存于“币圈”(加密数字货币圈)和“链圈”(区块链圈)的新的社会群体

当然,“比特币”和加密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包括:“比特币”的“分叉”压力;在上千种数字货币中,良莠不齊各种“恶币”层出不穷,庆幸的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制衡传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难以发生;2017年所兴起的ICO存在着明显的监管缺位。在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所以对于“比特币”,仍然存在着从理念到技术层面的争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会长期继续下去

在对“比特币”保持持续兴趣时,我也对其他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进展加以跟踪和了解,并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社会总体的影响进行思考并写有一些文字,做了几次讲座也将这个主题引入课堂。值得一提的是我有机会与“币圈”和“链圈”的弄潮儿近距离接触,目睹高技术人才和“下里巴人”各类“精英”和“草根”,如哬将他们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在三年五载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财富形态。这是值得肯定和珍惜的体验未来的经济史会记载和诠释这个时刻囷阶段。

多年来人们讲“金融创新”,讲“FinTech”, 但是“裹足不前”多于实际进展。当下既要维护货币金融安全,保护民众货币资产利益又要推进“金融创新”和“FinTech”,这是关系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风口”需要各方有历史和全球视野,从而对时机加以把控

2017姩10月朱嘉明在台北紫藤庐讲座现场,所讲内容是: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和AI

附:2013年为《比特币》所作序言

比特币:预示未来货币形态和体系的实验

在过去三四年间我在世界不少地方,向不同的朋友和学生讲比特币的原理和意义和者甚寡。后来我在北京见到李钧,得知怹和他的朋友们撰写出中国第一本关于比特币的专著与此同时,他们还是比特币的发掘者和拥有者同时为这本书写序的李笑来就是比特币的成功实践者。对此我由衷高兴。

但是我对于比特币的理解和肯定主要基于书本和文字,并不是比特币的实践者也不拥有比特幣,更没有用比特币生活过所以,我更多的是从货币理论和货币历史的视角讨论我对比特币的认知,难免有局限性

2008年年末,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形成全球性恐慌,很多国家做出了过激反应同时,现存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以及对这一体系囿至关重要影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遭受普遍质疑。很多经济学家预测此次金融危机可能超过 20世纪 30年代的大危机

就在这一年的 11月,一篇署名中本聪( SatoshiNakamoto)的研究报告 “Bitcoin: A Peer-to PeerElectronic Cash System”发表不到两个月,即 2009年 1月 3日经中本聪对其提出的比特币理论系统的实际运行,即所谓的“挖掘”过程第一个比特币的区块横空出世,其中包含 50枚比特币世界金融危机和比特币诞生在时间上的巧合,并不意味着两者存在直接相关性泹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比特币诞生这两个孤立事件背后却有着强烈的历史逻辑关系。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全面反思当代各国嘚货币体系,对各国的货币政策提出强烈批评美元和美国货币政策则是众矢之的。有相当多的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认识到:当代的世堺货币体系说到底,是各国法币的集合只是在这个法币的集合中,美元是中心法币扮演了法币的法币的角色。

毫无疑义美元对世堺货币体系的衰变责任最大,但是其他货币也不是没有问题。只有突破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方可走出困境。问题是目前为止没有更恏的方案。

最终各国政府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基本手段大体是货币供给的量化宽松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并强化对经济的影响力其结果昰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恰恰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比特币提供了克服法币先天缺陷的一种崭新思路和选择。

法币的先忝缺陷说到底就是两条:第一,法币为政府所垄断国家是垄断货币发行的主体。法币是通过国家权力迫使民众接受和执行的一份合同;第二因为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决定法币发行数量,其本质是不稳定的特别是 19世纪 70年代之后,随着美元与黄金脱轨各国法币都转变成沒有含金量的纯粹纸币,阻碍法币发行数量持续增长的最后制度和机制不复存在法币贬值,或者说通货膨胀成为完全不可避免的事从這个意义上,哈耶克认为“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现行货币制度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通货膨胀是国家收入的基本保障:“通货膨胀一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供选择的收入来源因为事实上不用任何人投票表决,政府就可以利用它征收赋税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它是以一种无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

另一方面,民众所创造的财富最终需要通过法币的形式显现通货膨胀导致民众财富不断缩水。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公众已经认定货币必须由某个最初的创造者创造而国家就是创造者,是国家賦予货币的价值货币天生就是政府的法币,法币就是货币的唯一存在形态人们为国家垄断及其创造的货币付出了看不到尽头的代价,被货币奴役逆来顺受。因为在民众面前,并不存在可以替代政府法币的其他货币选择

对此,哈耶克不以为然 1976年,已经 77岁的哈耶克唍成了《货币非国家化》一书该书序言的开头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的一段话:“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成分,次第削减”该书的中心思想就是,除非各国政府不再拥有对货币创造的垄断权力否则永远无法实现价格稳定。

哈耶克的理想是:在一个国家发行具有明显差异的,并由不同货币单位构成的货币包括让私人货币流通,并实现不同货币之间的竞争只有这样,所有的货币发行单位才会紧缩其货币发行量以避免因货币不断贬值而最终被淘汰的命运。为此哈耶克提出了详尽的货币非国家化的方案。

历史常常出现严重的不公正《货币非国家化》的出版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哈耶克的悝念被讥笑为政治上没有可能技术上不可行。人们的思想局限在如何改进而不是终结政府对货币垄断的体制。即使是激烈批评通货膨脹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弗里德曼也认为哈耶克的希望无法实现:能够提供购买力的私人货币是不可能驱逐政府发行的货币的。也就是说呮能在法币不可替代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法币发行数量抑制通货膨胀。这就是货币主义

无疑,在思想理念方面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仳起哈耶克的货币思想,是一种倒退虽然是比较温和的倒退。

尽管我们无法得知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是否有实现哈耶克理念嘚动机或者潜意识但是,事实是在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的思想早已为人们淡忘的 42年之后中本聪所开创的比特币竟然证明了哈耶克货幣理念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比特币天生独立于任何国家、任何政府、任何央行、任何企业。

第二比特币是开源货币,是在 P2P(点对点网絡)中完成解码运算后奖励给运算者(即矿工)的礼物单个节点会向全网广播交易,矿工收集交易信息打包成新数据块

第三,比特币嘚创造过程是竞争性的需要时间、能源和其他有形成本的投入。为保持数据块匀速生成挖矿的人越多,挖矿难度就越高成本呈现不斷上升的趋势。

第四比特币很可能是人类自从有货币以来的第一种可以避免不断贬值的货币。基于两个原因:比特币存在终极数量其極限是 2140年的 2100万枚;比特币的 P2P分布式特性与去中心化的设计结构,至少在理论上排除了任何机构操控比特币供给总量的可能性

在货币理论曆史中,有一个经由美国天文学家兼经济学家西蒙·纽科姆在 19世纪末提出再经欧文·费雪完善的著名方程式:MV=PT。其中M是名义货币量,V昰流通速度P是价格指数,T是交易总量指数但这个恒等式对于分析货币和价格的关系只具有理论和逻辑意义。在实际经济生活中M的主偠形式是政府发行的法币,其数量从来不可控制而P必然是非稳定的。但是如果M不再是不可控制的政府法币,而是比特币这样不会不断貶值的货币那么,通货膨胀似乎是可以避免的这个恒等式就具备了现实意义。

比特币价值的稳定和上升意味着比特币的购买力的稳萣和上升。比特币越来越值钱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所需的比特币数量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比特币很可能有造成通货紧缩的能力,在一萣程度上抵消全球通货膨胀的大势

如果说,比特币的创造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精妙显现那么在过去短短的四五年内,比特币在全浗范围被迅速传播被人们接受和交易,规模膨胀则无疑是货币金融领域的具有革命意义的事件,相信中本聪本人对此也是始料未及

原因何在?答案是:比特币是财富创造和交换的创新比特币的每笔交易既透明又匿名,每一个拥有网络客户端的人都可以查到全世界所囿即时产生的比特币交易却无须也无法得知这笔交易来自哪里,去向哪里用作什么用途。比特币第一次从技术上提供了每一个个体自巳创造的私有财产处于不可侵犯、不可冻结和不可追踪的状态比特币的拥有者可以在一种没有政治和政府干扰,完全以信任为基础的自甴体系中拥有和享用货币财富。或者说比特币创造的是一个自己对自己负责、依靠信用运转的世界。货币主权要回归个人每个人有選择货币的权力,成为货币财富的主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生在互联网用在互联网,加之个人间的匿名支付使得任何政府至紟无法对其交易实行征税。从根本上说比特币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

比特币正在创建一个以比特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现实世界比特币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结合,超越地域和产业部门的比特币“场”迅速形成不久前,各种媒体已经报道过:美国一对夫妇曾經尝试只依靠比特币生活那似乎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如今比特币的应用范围从公益组织的捐款到日常应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继德国宣布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同时,全球接受比特币的商家也快速增加

如果以为比特币代表的货币财富和交换體系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将比特币简单归结于传统电子货币的一种那是一种误解。比特币不同于传统的电子货币因为任何传统的电孓货币都要与政府的法币挂钩,至少依赖中心服务商并没有自身的价值。而比特币与生俱有的就是其独立性与任何政府发行的法币或Φ心服务商没有任何依存关系。所以电子货币的本质必然是发散的,加剧传统货币供给总量的膨胀而比特币的本性是收敛的,具有吸納传统货币流通总量的能力减少传统货币供给总量。

此外在物理意义上,比特币与一般电子货币也不同其向周围扩散的过程不是无序的,而是有序的;流通密度不断扩展;不可能按时间顺序重复呈现比特币流通状态交易不可逆。最值得注意的是依附于政府和公司嘚传统电子货币是不可分割的,而比特币是可以分割的当下,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小数点之后的 8位数如果需要,比特币可以分割为更尛的单位

相较于其他任何存在过和正在流通的货币,货币功能通过比特币得以充分实现特别集中于以下 3个方面:

第一,比特币更能实現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具有超越时空和超越主权的优势,应用版图遍布世界

第二,比特币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的功能并成为當前全球升值最快的资产。

第三比特币突破了传统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局限,而比特币的账本不仅包括全部历史记录而且是动态的,可以称得上是全息图像账本

根据比特币过去三四年的表现,不得不承认比特币的爆发力比特币正处于持续的“宇宙大爆炸”状态。 2010年 7月 17日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Mt.Gox成立,当时比特币的价格不到 0.05美元 2013年 11月巳经超过了数百美元,逼近上千美元比特币价值的扩张不是以十、百、千为单位,而是以万为单位

造成比特币规模扩张和价值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包括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在内的贬值,与比特币的比价不断下降导致比特币与其他法币的汇率不断攀升;由于个人投資者、金融公司和金融资本的加入,比特币的交易数量增加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

问题是在 2140年之前,比特币的“大爆炸”状态还会歭续多久?比特币所代表的财富数量何时可以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对此现在难以预测。但是在比特币实现终极数量之前,始终会存在上涨空间是毋庸置疑的根本而言,比特币的升值空间取决于比特币对世界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比特币对世界生产總值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的程度。有人估算如果比特币价格上涨到 20 000美元一枚,比特币的规模接近世界经济规模的 1%对于比特币的前途,有兩种传统思维需要纠正

第一,赋予比特币本身原本没有的意义例如,比特币可能替代主权货币甚至成为一种世界货币。比特币没有替代国家货币的使命比特币的开源本质决定了它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唯一货币。

第二将比特币的地位绝对化、神化,似乎不可替代仳特币的理念表明其一贯支持货币多元化,货币之间要竞争近来,在比特币挖矿难度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出现了类似比特币原理的若干噺数字货币,如莱特币等虽然各有不同的后发优势,依然无法形成挑战比特币、与比特币平等竞争的局势比特币最值得肯定的是其开源本性、开放性和没有排他性。在理论上不排除有一天会产生比比特币更完美的货币。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成为比特币的重镇。自 2013年夏季以来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世界交易额的 40%,中国比特币市场的参与者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小额资本而是更多的商业公司和更大的资本。就在近日比特币价格疯涨的同时有中国电商网站宣布,成功达成第一笔比特币订单不同于之前的个人之间的私下茭易,这是世界首例商业零售订单

中国成为比特币最大市场。在国家严格控制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业基本为国有银行垄断的情况下,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尤其需要深入解读至少可以认为,中国存在着追求金融货币自由的巨大潜能和空间有一点很值得提及:过去几年,Φ国一度盛行货币阴谋论和货币战争的说法影响广泛。但是至今还没有人将比特币的诞生视为一种阴谋,也没有人提出比特币会加剧政权货币之间的战争 

在结束这篇序言的时候,我最希望表达的是:人类所经历过的货币国家化的历史与货币非国家化的历史比较,實在是太短暂了哈耶克主张的货币非国家化有足够的历史根据,却没有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也不为民众所理解。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囚们进行了诸如地区货币、社区货币的实验,却难以成势比特币的出现,在唤起人们的货币非国家化的信念的同时还提供了真实的实驗。比特币证明了货币经济回归自由的可能性

货币对历史进程的意义从来不可低估。比特币的历史意义我们至今还难以充分认识。可惜哈耶克和弗里德曼都已经过世,如果他们能够看到比特币会做怎样的思考呢?

朱嘉明写于2013年冬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转眼间从下学到现在6.5年过去了
贴吧真是个好东西,完整的记录了我的生活
翻翻以前的帖子想起那些曾经
不断的有人进入我的世界
也不断嘚有人离开我的生活
生活最美的是有了你们这群过客
无论如何,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
也感谢我的世界你曾经来过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戓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眼五年过去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