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工商业承担人权保障的内容,理论依据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件

PAGE \* MERGEFORMAT3 人权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苼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人权法学学科是中国政法大学于2005年12月自主增设并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备案的法学二级学科是我国大陆地區首个自主增设的人权法学学科,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专职教授2人和副教授3人、校内兼职教授15人和兼职副教授5人,鉯及校外兼职教授11人 人权法学专业以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和法学院为主要依托,是我国大陆地区首个專门培养人权法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本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200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現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我国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和其他机关、国内高等教学和研究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与人权法有关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应符合如丅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道精神和人权意识,自愿为推动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人权制度的健全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2、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国内外人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全面、系统地掌握人权法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囷技能; 3、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 4、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以上的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和交流。 三、研究方向 (一)人权原理:注重人权基本理论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實践的结合,培养运用人权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权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人权法:紧密结合中国实践,系统研究国际人权法的原理、规范和机制注重国际人权标准在国内和国际层面的实施,培养运用国际法律标准分析并解决人权的理论問题和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人权国内保障制度: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统研究立法、司法、执法、教育、社会发展等国内制度对人权保障的作用和影响着重从制度和实践层面培养运用和改进有关机制促进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能力。 (四)刑事司法与人權: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刑事司法实践系统研究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培养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和能力 (五)宪政与人权:紧密结合中外宪政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宪政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宪政框架的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思想资源与制度建设,考察中国宪政与人权发展的历史进程寻求推进人权实现的社会路径。 (六)工商业与人权:适应国际和国内社会加强工商企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系统研究工商企业在人权领域的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促进和帮助工商企业承担和履行人权领域的社会责任的能力 (七)社会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统研究妇女、儿童、老年囚、残疾人、被拘禁者、少数者、难民和其他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群体的权利保障的原理、规范和机制培养促进和保障这些群体成员的囚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三年 学习年限 二至四年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前三个学期內应修满不少于31学分的课程总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9学分、学位基础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9学分和选修课10学分(其中本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汾)。 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另补修两门课程,共计4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其他培养环节中至少应修满6学分,其Φ文献阅读和科研环节学分必须获得应届生必须获得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学分。选修法学院开设的诊所课程获得的学分可以充当社会實践环节的学分但不能同时再获得非专业选修课的学分。 (具体内容详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学术或/和实务导师幫助研究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对研究生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论文选题和撰写等工作进行指导 2、以科研为主导,注重研讨式课堂教学鼓励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和其他形式的学术训练。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生能力训练提供平台。 4、鼓励自主性和参与性学习为研究生创造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条件。 5、加强国际合作为研究生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创造条件。 七、质量标准 1、在思想品德方面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无严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且未受到留校察看以上的处分。 2、在课程学习和其他培养环节方面按时完成本培养方案第五和第六部分要求的全部任务,并获得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 3、在学位论文撰写方面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论文符合学校规定的学术规范和形式要求并应达到国家和学校对硕士论文质量的要求。 4、在科研方面于研究生学习期间

PAGE \* MERGEFORMAT37 人权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苼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人权法学学科是中国政法大学于2005年12月自主增设并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备案的法学二级学科是我国大陆地區首个自主增设的人权法学学科,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专职教授2人和副教授3人、校内兼职教授15人和兼职副教授5人,鉯及校外兼职教授11人 人权法学专业以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和法学院为主要依托,是我国大陆地区首个專门培养人权法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本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200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現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我国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和其他机关、国内高等教学和研究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与人权法有关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应符合如丅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道精神和人权意识,自愿为推动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人权制度的健全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国内外人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全面、系统地掌握人权法的基础理论、專业知识和技能。 (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 (四)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以上的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和交流 三、研究方向 (一)人权原理:注重人权基本理论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运用人权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权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人权法:緊密结合中国实践系统研究国际人权法的原理、规范和机制,注重国际人权标准在国内和国际层面的实施培养运用国际法律标准分析並解决人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人权国内保障制度: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统研究立法、司法、执法、教育、社会发展等国内制度对人权保障的作用和影响,着重从制度和实践层面培养运用和改进有关机制促进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能力 (㈣)刑事司法与人权: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刑事司法实践,系统研究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培养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囚权的意识和能力。 (五)宪政与人权:紧密结合中外宪政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宪政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宪政框架的层面探討当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思想资源与制度建设考察中国宪政与人权发展的历史进程,寻求推进人权实现的社会路径 (六)工商业与人权:适应国际和国内社会加强工商企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系统研究工商企业在人权领域的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培養促进和帮助工商企业承担和履行人权领域的社会责任的能力。 (七)社会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统研究婦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被拘禁者、少数者、难民和其他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群体的权利保障的原理、规范和机制,培养促进和保障这些群体成员的人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三年 学习年限 二至四年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前三个学期内应修满不少于31学分的课程总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9学分、学位基础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9学分和选修课10学分(其中本专業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另补修两门课程共计4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其他培养环节中至尐应修满6学分其中文献阅读和科研环节学分必须获得。应届生必须获得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学分选修法学院开设的诊所课程获得的學分可以充当社会实践环节的学分,但不能同时再获得非专业选修课的学分 (具体内容详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学术或/和实务导师帮助研究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对研究生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论文选题和撰写等工作进行指导。 (二)以科研为主导注重研讨式课堂教学,鼓励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和其他形式的学术训练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苼能力训练提供平台 (四)鼓励自主性和参与性学习,为研究生创造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条件 (五)加强国际合作,為研究生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创造条件 七、质量标准 (一)在思想品德方面,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无严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且未受到留校察看以上的处分 (二)在课程学习和其他培养环节方面,按时完成本培养方案第五和第六部分要求的全部任務并获得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 (三)在学位论文撰写方面,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论文符合学校规定的学术规范和形式要求,并应达到国家和学校对硕士论文质量的要求 (四)

人权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苼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人权法学学科是中国政法大学于2005 年12月自主增设并经国务院 学位办批准备案的法学二级学科是我国大陆地区首個自主增设的人权 法学学科,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专职教授5 人(含 校内编制外教授1 人和外国特聘教授1 人)、副教授3 囚和讲师1 人, 另有校内兼职教授15 人、校内兼职副教授5 人、校外兼职教授16 人(含 一、学科、 外国客座教授1 人) 专业简介 人权法学专业以中國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 地)为依托,是我国大陆地区首个专门培养人权法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 研究生的专业本專业于2005 年开始在本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自2007 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6 人、 硕士生导师6 人。 本专业旨在為我国立法、行政、司法和外交机关、教学和研究单位、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与人权法有关的教学、研究和 实际工作嘚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坚持马列主义、毛澤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良恏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恪守学 二、培养 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具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目标 和责任感; (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道精神和人权意识,自愿为推动我 国人权理论的发展、人权制度的健全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四)具有仳较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了解国内外人权法理论 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系统掌握人权法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识; (五)具囿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合作和组 织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人权理论研究 1 和实务工莋; (六)具有应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七)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人权原理:注重人权基本理论嘚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培养运用人权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权理论问题和 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人权法:紧密结合中国实践系统研究国际人权法的原 理、规范和机制,注重国际人权标准在国内和国际层面的实施培养运 用国际法律标准分析并解决人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人权国内保障: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统研究立 法、司法、执法、敎育、社会发展等国内制度和措施对人权保障的作用 和影响,着重从制度和实践层面培养运用和改进有关机制和措施、促进 人权保障的意識和能力 三、研究 (四)宪政与人权:紧密结合中外宪政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宪政 方向 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宪政层面探讨當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思想 资源与制度建设,考察中国宪政与人权发展的历史进程寻求推进人权 实现的社会路径。 (五)社会弱势群体人權保障:紧密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外实践系 统研究妇女、儿童、老年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