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北齐北周,南朝:宋齐梁陈,请问一下,北朝是正统朝代还是南朝是正统朝代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新课导入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统一与统治 隋文帝的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581年,隋建立 定都长安 589年隋統一 隋文帝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 (1)客观条件 ①政治:北方民族大交融,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经济: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岼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民心: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④旧政权:南朝陈政权统治腐朽 (2)主观条件 ①隋文帝励精圖治,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朝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运用得当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创建科举制 秦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淛 隋唐——科举制 推荐 考试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刘毅 《晋书·刘毅传》 (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伍代)王定保《唐摭言》 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措施 影响 对隋文帝的评价 政治 经济 完成统一 创建科举制 编订户籍 统一貨币和度量衡 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此后300年统一格局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饿制度,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运河 隋炀帝与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思考 请思考: 隋炀帝为什么要下令开凿大运河 1、政治方面: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经济方面:江南地位日益重要南北经济交流的需偠及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 3、个人原因: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 4、地理方面:我国河流主要自西向东,南北交通不便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政治中心在北方开运河势在必行。 隋朝的创举--大运河的开通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答案: 1.经济实力强大:隋攵帝励精图治,在位的二十多年里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4.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时间: 開凿者: 三点: 605年 隋炀帝 渠 通 济 沟 邗hán 河 江 南 涿zhuō 郡 洛阳 余杭 永 济 渠 作用: 四段: 五河: 地位: 概况: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与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水铭》 商旅往还船乘不绝。 ——《旧唐书·李勣传》 隋炀帝与大运河 Q:粮仓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A: 分布于大运河沿线; 集中于隋朝都城洛阳附近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隋)杨广《泛龙舟》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揚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隋炀帝与大运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 南 河 涿郡(北京) 洛阳 余杭(杭州) 试一试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一帝:隋炀帝 二目: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六年:公元605-610年 七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大运河 八省: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 河北、忝津、北京八个省市 九作: ①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②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 ③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十评: 运河名称 通航时間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2700公里 610年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 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 同学们知不知道在科举制诞生以前國家通过什么制度来用人呢?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时 科举制初步建立时期: 规定各州每年以攵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志行修谨”(有才)、“清平干济”(有德)二科荐举人才。 科举制正式确立时期和标志: 隋炀帝时 进士科的创立 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荐举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 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暴政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1)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洛阳大兴土木 多次巡游,劳民伤财 劳师远征:三次对高丽的战争 巡游江都 (2))营建一系列工程屡次发动战争,使民不聊苼神会矛盾激化 长 白 山 起 义 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五十万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汗,互相征伐 3、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隋炀帝 措施 影响 隋炀帝 政治 经济 彡次征辽东 设进士科 开通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 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加强了南北政治、經济、文化交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创科举 完成统一 开通运河 残暴统治 顺应时代趋势 滥用民力 兴 亡 隋朝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隋朝的创建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开创了隋唐政治新格局大运河的开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内容摘要 墓志的历史价值历来为金石学家、历史学家所重视近年来,随 着大量新墓志的出土以及语言研究的快速发展,长期被人忽略了的 语料价值便越来越显得重要而东魏墓志作为南北朝时期墓志的重要 部分却仍然未得到充分重视,可见的文章仅是对某一或某几篇墓志的 研究或是对照志石拓本做錄文,尚没有人对东魏墓志进行较系统全 面的研究本文即以赵超的《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录文为底本,对 东魏墓志做一些较全面的探討、研究通过研究东魏墓志的录文、词 汇以及所涉历史等,来校订录文的错误为《汉语大词典》提供一些 新的较早的例证或未收入的義项,指出一些当时已经存在的词语并 且补充史书所缺载的史实以及纠正一些讹误的说法。 [关键词]:东魏墓志;录文;词语;史籍 Abstract Historicalresearchesonthe haveattracted of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41張PPT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探讨孝文帝改革内容及影响
3.了解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的基本情况
4.认识民族团結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