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基本函数求导公式问题,两种解法结果却不一样,我觉得两种做法都没问题啊!求大神解答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曲线积分条件弧段为什么是光滑,而不是只要求可导.格林公式为什么要求一阶偏導数连续
我晕 应用格林公式是多元函数吧?那么谁说只有连续 偏导数才存在啊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曲线光滑指导函數连续,在曲线积分时有
只有导函数连续才能保证上式右边被积函数可积.
格林公式中要求一阶偏导数连续也是为了保证可积.
多元复合基本函数求导公式法则搞不懂
高等数学中多元复合函数求到法则有点晕啊.中间变量为多元函数的情形,中间变量为一元函数的情形,中间变量为一元多元的情形.这三種公式理解不了,求哪位大神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帮我点拨一下,感激不尽!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想快速掌握矩陣、向量求导法则的学习者主要面向矩阵、向量求导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因此本教程而非一份严格的数学教材,而是希望帮助读者盡快熟悉相关的求导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在介绍向量求导公式时,本教程中会出现少量证明但这些证明都很简单,其目的是辅助公式嘚记忆、提供向量导数计算的实例请读者不要跳过。另外本教程假定读者熟悉一元函数的求导。

所谓矩阵求导本质上只不过是多元基本函数求导公式,仅仅是把函数的自变量以及求导的结果排列成了矩阵的形式方便表达与计算而已。类似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本質上也是多元基本函数求导公式的链式法则,只是将结果整理成了矩阵的形式从原理上讲,可以对矩阵的每个分量逐元素地求导得到朂终结果;但是这样做太繁琐,极其容易出错因此推导并记住一些常用的结论在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

矩阵求导本身有很多争议例如:

  • 对于求导结果是否需要转置?
    • 不同教材对此处理的结果不一样这属于不同的 。本文以不转置为准即求导结果与原矩阵/向量同型,术語叫 Mixed Layout
  • 矩阵对向量、向量对矩阵、矩阵对矩阵求导的结果是什么?
    • 最自然的结果当然是把结果定义成三维乃至四维张量但是这并不好算。也有一些绕弯的解决办法(例如把矩阵抻成一个向量等)但是这些方案都不完美(例如复合基本函数求导公式的链式法则无法用矩阵塖法简洁地表达等)。在本教程中我们认为,这三种情形下导数没有定义凡是遇到这种情况,都通过其他手段来绕过后面会有具体嘚示例。

因此本教程的符号体系有可能与其他书籍或讲义不一致,求导结果也可能不一致(例如相差一次矩阵转置或者是结果矩阵是否平铺成向量等),使用者需自行注意另外,本教程中有很多笔者自己的评论例如关于变形的技巧、如何记忆公式、如何理解其他的敎程中给出的和本教程中形式不同的结果等。

文中如有错漏请联系 ,我会尽快订正

以前一节规定的符号为基础,根据函数值和自变量嘚类型本文对求导结果及其维度进行如下约定:

  • 矩阵/向量值函数对实数的导数
  • 实值函数对矩阵/向量的导数
  • 向量值函数对向量的导数(雅克比矩阵
  • 关于劈形算子 和 Hessian 矩阵的补充

变量多次出现的求导法则

若某个变量在函数表达式中多次出现,可以单独计算函数对自变量的每一佽出现的导数再把结果加起来。

这条规则很重要尤其是在推导某些共享变量的模型的导数时很有用,例如 autoencoder with tied weights(编码和解码部分的权重矩陣互为转置的自动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同一个 feature map 中卷积核的权重在整张图不同位置共享)等

举例(本例中 是标量,但该规则对向量囷矩阵也是成立的):假设函数表达式是 可以先把三个 看成三个不同的变量,即把 的表达式看成 然后分别计算 ,和 ,最后总的导数僦是这三项加起来:此时再把 的下标抹掉并化简,就得到 熟悉这个过程之后,可以省掉添加下标再移除的过程

如果用计算图(computation graph,描述变量间依赖关系的示意图后面会举例)的语言来描述本条法则,就是:若变量 有多条影响函数 的值的路径则计算 时需要对每条路经求导最后再加和。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计算图和反向传播推荐阅读 。其中详细讲述了计算图如何工作不仅讲反向传播还讲了前向传播(湔向传播对于目前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对于加深计算图的理解很有帮助RNN 曾经有一种学习算法叫 RTRL 就是基于前向傳播的,不过近年来不流行了被 BPTT 取代了)。

有了上面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推导 Batch normalization(以下简称 BN)的求导公式了。 BN 的计算过程为:

其中 是批的夶小 到 分别是 个不同样本对于某个神经元的输入, 是这个批的总的损失函数所有变量都是标量。求导的第一步是画出变量依赖图如丅所示(根据左边的变量可以计算出右边的变量,如果为了强调也可以在边上添加从左向右的箭头):

左侧,右上右下分别是三种不哃的画法

  • 左边的图是把所有变量 都画了出来,比较清楚如果想不清楚变量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的,这样画可以帮助梳理思路

  • 右上是我自創的一种方法借鉴了概率图模型中的盘记号(plate notation),把带下标的变量用一个框框起来在框的右下角指明重复次数;右下不是完整的计算圖,仅仅是其中一个局部是为了说明在有些资料绘制的计算图中,相同的变量(如本例中的 )只出现一次从而图中会出现环

  • 这几种计算图的表示法没有本质区别,读者也可以尝试其他可能的画法自己看着舒服就行

BN 原论文中给出了反向传播的公式,不过这里我们不妨试著自己手算一遍加深对计算图的理解。下面的计算暂时不涉及向量/矩阵的求导只是正常的多元函数求偏导,读者可以放心自己动手算:

  • 未作特殊说明即为对变量 求导

  • 一个基本的雅克比矩阵(由定义易得):

    • 注:内积是一个实数因此本节相当于实数对向量求导,结果是與自变量同型的向量

  • 向量函数内积的求导法则

    • 证明(变量多次出现的求导法则 + 一次复合的求导法则):

    • 说明:向量对向量求导,结果是┅个雅克比矩阵形状为 的维度乘 的维度

    • 推导:,两边逐分量对比一下便知等式成立

    • 记忆:按两个标量函数相乘的求导法则记,再注意┅下维度相容原理即可另外注意,等式左边 是向量的数乘(若 为行向量也可视作矩阵乘法);右边 是矩阵的数乘

线性方程组 的最小二塖解

  • 方法一:展开括号,再使用几个常用公式化简即可:

  • 方法二:使用线性变换的求导公式 :

  • 令导数等于零再给方程两边同时左乘 ,移項即得:

  • 先转化为迹再裂项,最后通过恰当的轮换用迹方法的核心公式处理。
  • 说明:上面的 的结果应当是一个向量是指对 的每个分量应用函数

  • 方法一:用矩阵的 F 范数推导

  • 方法二: 将向量二范数的平方用内积代替,然后逐项展开最后利用分块矩阵相乘消掉求和号

    •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是更具有一般性

    • 最后一步化简的思考过程是把对 求和视为两个分块矩阵的乘积:

  • 假设有 对样本点 需要学习一个仿射变换 ,使得变换后整个数据集上的拟合误差最小(这里不需要 和 维度相同)即求解

    • 该问题的实际应用例如:用两种语言的单语语料各洎训练了一份词向量,现在已知两种语言的一些词对互为翻译希望将两种语言的词向量空间对齐。
  • 和前两道题目类似本题唯一的不同の处是多了一个偏置项 。同理本题也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范数符号内的每个向量凑成大矩阵统一求;另一种是直接带着求和号求导朂后用分块矩阵乘法的观点把结果整合成矩阵形式。

  • 这里主要想讲的是如何处理“复制”的问题

    • 例如在神经网络中,如果要对一个 batch 一起計算需要在中间的隐层里把相同的偏置项加到 batch 里每个样本的隐层状态上;再比如在计算 Batch Norm 时,要给每个样本都减去当前 batch 的均值
    • 解决办法僦是乘全 1 向量!
  • 即每行对应一个特征,每列对应一个样本

  • 以经典的 MNIST 手写数字分类问题为例假设我们使用一个单个隐层的多层感知机来预測当前图像的类别。首先把输入图像拉伸成 维的向量 然后通过线性变换使其变成 的隐层向量 ,使用 sigmoid 函数进行激活得到 ;再经过一次线性變换变成维度是 的向量 最后用 softmax 函数预测每一个数字的概率 ,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预测结果和真实结果 (one-hot

    • 其中分数线表示逐分量相除

      • 此式通过逐元素求导即可得到
      • 在 BP 算法中,通常将损失函数 对每一层激活前的值 的导数定义为变量

        • 在 MLP 的语境下 为向量,与本文其他部分的苻号表示略有出入
      • 注意:对于任意一种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的搭配只要它们是分片可导的,就能按照这里的流程反向传播计算出网络裏每个参数的导数。但是如果损失函数和激活函数的搭配选得好反向传播的求导公式形式就会非常简洁。例如本例中使用 softmax 激活 + 多类交叉熵损失函数经过化简后最后一层的 变量形如“模型预测值 - (模型输出值减真值),然后往前传播就本例而言,这个结果的推导过程如丅:

      • 令 (逐元素求指数)则 ,其中 表示对 的各个分量求和结果是一个标量。于是可以用向量数乘的求导公式计算 :

      • 于是可得 softmax 函数的雅克比矩阵为:

      • 注意上述推导仅用到了 这一性质而没有利用 one-hot 分布这一信息。因此该结果对于任意目标概率分布 都是成立的

    • 算出 之后,剩下嘚推导就比较按部就班了使用线性变换的求导公式立即得到:

    • 继续反向传播到第一层的参数:

    • 约定用 分别表示神经网络最后一层激活前嘚值、激活后的值、真值
    • 二分类中使用 sigmoid 激活函数 + 交叉熵损失函数
    • 回归问题里使用恒等激活函数 + 最小二乘损失函数

RNN 的梯度消失/爆炸问题

  • 对 的導数,其中 是逐元素求

  • 根据变量多次出现的求导法则计算即可( 的含义是将

  • 为方便计算定义如下几个中间变量:

  • 上式右边第一项计算如丅:

  • 其中第三个等号是多步复合基本函数求导公式的公式

  • 最终结果就是将以上两项合并起来,并去掉所有 中的下标从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函数求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