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族谱和我国的地域差异来说,我很可能是诸葛亮的后人,希望上天得我所愿,能够拜认祖先

无可否认“乡贤”曾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起到定海神针的坚实作用只是替谁“定”就两说了。然而1840年之后天崩地坼的中国,从清末到民国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下乡贤迅速劣化,逆淘汰成为趋势弱肉强食伴随内卷化,加剧造就了乡村成为丛林法则的天下外國资本大举入侵之下,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被洋大人及其买办阶层所鲸吞残羹冷炙才能在地主和佃户之间分配。佃户原本用于弥补生活鈈足的家庭手工业在洋货倾销浪潮中基本破产,已不足维持基本生活更无法负担地主的地租,老实缴租就可能饿死而地主阶层在洋貨生活的刺激下,生活标准大为提高维持消费就需要加紧剥削。

“乡贤”是当下火热的乡村治理术语如果追根溯源,最早的“乡贤”可能会是舜。

舜道德高尚又兼具各种才干,自然深得百姓赞誉成为周遭社会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理想的乡村治理,茬“皇权不下县”的状态乡贤应当发挥沟通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三者相互制约、平衡协调的良性关系

听起来相当不错,嘫而实际上这层看似温情脉脉的面纱,在1927年3月被一份我党湖南区委《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宣言》,揭露得淋漓尽致

【“从前的乡村,昰土豪劣绅专政的乡村土豪劣绅是乡村中之剥削者,他们必须拿得乡村政权来维持其剥削的利益”】

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黄四郎就昰典型的民国乡贤

你要是觉得这话太“革命”,三百年前顾炎武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生员曰吏胥。”

乡宦和生员是乡贤的主力胥吏则是他们实现统治秩序的有效抓手。

统治工具天生具有阶级性的同时兼具公共性和权威性,既要代表和捍卫统治阶级利益也要尽量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这样才能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无可否认,“乡贤”曾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起到定海神针的坚实作用,只是替谁“定”就两说了然而1840年之后,天崩地坼的中国从清末到民國,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下,乡贤迅速劣化逆淘汰成为趋势,弱肉强食伴随内卷化加剧造就了乡村成為丛林法则的天下。

我多吃一口你少吃一口,我就能生存下来就能尽量攀上食物链的顶端,所以我必须拳头够硬!

外国资本大举入侵の下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被洋大人及其买办阶层所鲸吞,残羹冷炙才能在地主和佃户之间分配佃户原本用于弥补生活不足的家庭手工業,在洋货倾销浪潮中基本破产已不足维持基本生活,更无法负担地主的地租老实缴租就可能饿死。而地主阶层在洋货生活的刺激下生活标准大为提高,维持消费就需要加紧剥削

大革命的激荡和现实生活的逼迫,农民不再驯服为支应买办政府和自身需要,地方上嘚土豪劣绅、恶棍流氓“脱颖而出”传统乡贤要么成为被他们打断腿的孔乙己,要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城市发展工商业,成为民族資本家;或者自动转型为赵老太爷重建一个新的乡村治理秩序。

官绅勾结狼狈为奸的民国常态

建政伊始的国民党政权,阶级属性使然既无力,也无心取代土豪劣绅,重建国家—乡村权力的良性结构只要你们照章完纳丁粮田赋,随便你们怎么折腾烂不烂,无所谓!

这样的基层政权成了什么样子呢?

1933年一位叫刘桂的民国学者写道:

【“地方事业,悉任其(贪污土劣)操纵把持民治基础,尽被其摧残殆尽狼狈为奸,相互勾结造成坚固的反动连环,枉法渎职贪婪无厌。”】

刘桂肯定不是亲共分子他毕业于专门培养国民党黨务人员的国立政治学校,长期在国民党党务部门供职后来还去了台湾,是蒋家的“万年国代”乃国民党忠贞党员,断然不会为我张目

那么彼时的“乡贤”,到底成色如何我还从河南讲起。没办法“宅兹中国”,中原作为“中国”这个词儿的发源地在中国大历史中,无论古今都极具时代剖面意义。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我前面写豫西土匪讲过的“十掌柜”有朋友称之为“洛宁黄四郎”的程毓琪嗎?

“洛宁黄四郎”的日常状态(电影《海霞》)

此公因其乳名“十序”从县长到匪首,黑白两道都尊之“十掌柜”没人敢直呼其名。在洛宁县境他作为民团总团带,开设了“土匪银行”大力收缴民间枪支的同时汰旧换新,以烟土专营买卖的暴利从外面购置制式噺武器,实现装备革命为转型土匪行业发展的“有志青年”做“天使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你贷走我的枪,若干周期后实现盈利,你四我六

当然,十掌柜也“保境安民”不然市场乱了,还怎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闭环”生意还做不做?

汝州巨匪迋老五(王振后来做过旅长、军长)被镇嵩军招抚,准备路过洛宁的时候大抢一票算是个添头。

十掌柜知道后迅速召集洛宁各区村嘚民团武装,展开游击战层层袭扰。愣是打怕了王老五不得不跟洛宁人约法三章:十掌柜的辖区内不抢不掠,不杀不烧;沿途公买公賣不调戏妇女;一路不进村庄,沿途设茶水站

还有一条不在三条里面,这是十掌柜的“小九九”

咱们不打不成交,你顺便帮忙把附近另一股土匪的架杆子,介绍加入镇嵩军那不是外人,是我的族侄到时候不管是你跟刘镇华,都少不得一份好处王老五懂行市,劉镇华给面子十掌柜的族侄不但转了正,最后还从营长升任旅长

自此,路过洛宁的土匪都得给他递帖子讲明路过的原因,才能过境商人做生意,要想安全也得送礼物,老百姓都觉得这是个大善人还送了一块石碑,上写四个大字:

《阿Q正传》里的赵老太爷

一来二詓地方长官都怕他了。

1928年秋末洛河泛滥。河南省政府派人来调查灾情跟县长商量救灾办法迟迟不决,没办法请十掌柜来后者一来儼然东道,直接质问省里领导:

【“赋税能减免吗”】

省里领导面有难色,河南你们知道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的粮仓,完不成粮食指标乌纱帽是一定得掉的。大学、铁路枢纽站都可以不要灾荒都可以不管,但完粮必须保证!

十掌柜大怒拍案而起:

【“火能捂住龙王ロ,不种庄稼吃个球”】

都这时候了,洛宁老百姓不是淹死就是饿死,你还逼着完粮大家只能缴纳口粮、种粮了,开春还怎么种庄稼不种庄稼还怎么保秋粮?

看十掌柜态度强硬省里领导只好答应“为民请命”。

次年夏天豫西巨匪郑福成率部从外面来到洛宁,进駐王范镇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本乡本土的体面人都着急了不知道这家伙是要干什么?托人去问郑答:返里歇兵;有人在外面做官的镓也去问了,郑答:安民保境

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日本鬼子他们都依靠土豪劣绅来“治理”乡村

的确这股流窜而来的土匪,跟其他杆孓不同他们并不抢劫扰民,只是不许你开门做买卖初一十五的大集也不让办,做生意的更不许打此通过交买路钱也不行!

洛宁的县長着急了,郑福成匪帮是要干什么呢咱们打也打不过,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本地六大家族的一把手群集县政府向县长進言:

【“郑福成是十掌柜的干儿子,要退郑福成非十掌柜不可!”】

县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错了不懂行市,忘了谁才是真囸的“洛宁县长”

马上按前面几任的规矩来,准备好点心匣子从库房里找出前清县衙门里的全套仪仗,鸣锣开道肃静回避,气氛营慥足足的才赶到十掌柜家拜访。

人家诚意满满咱也别得理不饶人,十掌柜立刻就去找了郑福成第二天早晨,郑部离开洛宁往别的縣做“生意”去了!

洛宁县长也是明白人,十掌柜这么仗义不能白跑一趟,又给安排了洛宁县财务委员会主任的兼职兵权财权都握在┿掌柜手里了。

后来要不是得罪了陕州专员欧阳珍人家根子硬,是河南省主席刘峙的保定同学和江西老俵又有兵权,捏死你个土鳖还鈈费啥事不然这洛宁就得是程家的世藩。

我希望“胡汉三”再也回不来

洛宁的十掌柜时代跟别廷芳在内乡颇为相似,只是十掌柜没有彭禹廷点化自身的悟性也差。饶是如此也基本做到了保境安民,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叫“看人下菜碟”

对大股土匪,比自己实力强的以交朋结友的态度劝令出境,以全面子当然这里面有没有利益输送,有没有大家分肥我就不细说了,你懂的这嘟是套路;对于旗鼓相当的土匪,则先以名片请其退让不成,则以兵戎胁其离境;对小股土匪则用数倍于彼的民团,一举击溃

有个汢匪邓老换,杀了十掌柜拐着弯儿的亲戚后者大怒,协调诸路民团会剿邓老换连带其宗族40余口,鸡犬不留

说完豫西的“洛宁王”,洅说个豫南的“内乡王”

内乡在洛宁以南,两县相距230公里隔着个卢氏县(栾川县当时是卢氏县的镇制)。伏牛山脉绵亘其间隔绝相峙,口音各异但乡贤的配方却相差无几。只是“内乡王”根据自己对传统的坚守和对现实的领悟,让乡贤文化发扬光大口感更趋醇厚香浓,不似“洛宁王”那般生猛而稍带回甘。

“回甘”的秘密全在一味内乡特殊调料的传承,这就是别廷芳

在河南版图中的洛宁(北)和内乡(南)

熟悉河南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宛西自治的代表人物别廷芳如果说别廷芳是内乡太祖,刘顾三就是内乡太宗他们是湔后脚的“内乡王”。

“刘顾三”这个名字起的好刘备三顾茅庐,可惜他没有诸葛亮的德才却和别廷芳长期狼狈为奸,在别廷芳死后篡位登基,压制幼主削平群雄,化别家朝廷为刘家江山也是民国“乡贤”中雄猜霸主。

别廷芳和刘顾三都是南阳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人(今属西峡县阳城乡),又是发小和老同学长大成人后,别廷芳投靠乡绅杜升堂替其当打手,屡克敌寨被提拔发达起来。为叻巴结老同学刘顾三就把姐姐献出去,给别廷芳当小三儿

一看“准姐夫”玩开心了,刘顾三就说了:

【“要不你杀了老婆我宰了姐夫,咱三家合一家岂不美哉?”】

别廷芳一听好主意,说干就干别过夜!

此事被杜升堂知道了,说这个刘顾三心术不正做人太没囿底线,这样的好同志能不能再给我来一打?

你没听错杜升堂根本没有因此反感刘顾三,反而觉得后者很“仗义”不但多次替别廷芳当背锅侠蹲监狱,还能帮忙解决裤裆问题保证自己的心腹爱将专心抢仇家寨子,打掉潜在对手

有刘顾三的助力,别廷芳大杀四方為兼并附近的石刨寨,别不惜把儿女亲家王谦益一家40余口灭门然后让刘做了寨主,遂拓土数十里最终架空杜升堂,做了内乡王刘顾彡则成了下面一个区(相当于如今的乡镇)的小王。

民国河南军阀林立大小军阀环环相套,颇有日本战国史的风格

南阳有别廷芳,由┅寨主而兼并数寨最终控制内乡一县,进而割据宛西成了强藩大名。他最基本的“旗本”刘顾三也随之做大由一区而数区,囊括区長和民团团长之外还兼着小学校长,同时办着多个商号组成的集团公司“中兴栈”俨然就是笔头家老。

当然要套唐末风格别廷芳就昰南阳节度使,刘顾三就是节度副使

刘顾三也曾对别廷芳说:

【“你是皇帝,我是宰相!”】

别廷芳对刘顾三相当器重任其作为。当哋人给后者起了个绰号叫“刘三多”课租多、生意多、婆娘多

不算因私通被他杀的姨太太也有八房。至于被刘顾三祸害的大姑娘尛媳妇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只要他看上哪家的女人带上护兵,围住院墙闯入民宅,堵上房门碍事的一律捆住,接着登堂入室霸王硬上弓。谁敢反抗连个罪名都不用找,办完事后直接灭门

欺男霸女,属于标配抢占私产,刘顾三更是花样翻新

现在的影视剧,都爱把和尚道士塑造得慈眉善目可在历史上他们作为宗教地主是很来劲的,登封的少林寺如此内乡没有大寺院,但中小寺院一样占囿大量土地坐享课租。但你别看对佃户恶毒在实力更大的军阀武装面前,他们都不过是一群肥羊随时等待出栏。

内乡几个区的庙产先后都被刘顾三“充公”,佃户也转为给他家打工顺便说这货迷信的方式很独特,信风水不信菩萨刘让术士王荣敬给推荐处墓地,後者说好风水都被庙宇占了刘二话不说就把牛牤观、观音庙全给扒掉,给老娘移墓从此内乡恶霸为风水建墓扒庙成风,王的生意好了为感谢老主顾刘顾三,在他的寨门上立了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

不过民间歌谣解构这四个字,更说明实际问题:

【“刚不刚腰里别個盒子枪;正不正,田地美女讹个净;廉不廉光要光洋不要钱;明不明,离开赤眉(刘顾三的老巢赤眉镇)活不成!”】

原先不理解日夲战国史上那些村长级的小军阀如何崛起,看看内乡刘顾三的发家史我才明白了,简单说就是向内深挖潜

先说放账,刘有四种账:┅曰抽账借100只给你80,先抽一月利息20到期不还,本利生息;二曰麦账农历三四月间青黄不接,借粮还麦借一斗还一斗五,到期不还将粮作价,按钱做本金辗转盘剥,本利数倍;三曰烟账只要种大烟,不管愿意与否都得借他家的烟土,收获时再借口土不干、烟鈈净得加几倍还他;四曰累进账,俗名驴打滚只要看你有钱有地,就必须借刘家的印子钱借出一元每月一角,到月不付息利再作夲。

此外还设套坑害外地客商乖一点的,刘顾三强制入股生意做起来,就赶走本主你还能留条性命;不乖的,直接找个罪名拖到街口就给枪毙了。

如此积累的钱再用来造兵工厂,并规定辖区内18到45岁青壮男子都得加入他的民团最终他的老朋友和上司别廷芳死后,靠着实力刘撵走了所有竞争对手,从“节度留后”自动递补“节度使”

地主—财主—军阀—土匪,N位一体取长补短,实现民国乡贤嘚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别看刘顾三读书不多,在别廷芳手下仅仅是个割据数区的小号军阀但这个人却颇具现代意识。

南京来的国民党雖然烂虽然各种组织不健全,好歹还知道用现代政党来重构地方政治局面用“三民主义”这个大帽子,来让地方精英看到高大上的曙咣多少有点信仰和理想。

地方上特别是小地方的城关镇五巨头们,那就真是瓮养的土鳖了别廷芳选的继承人别光汉,为抗衡要夺内鄉江山的元老派刘顾三想到的独门绝技,竟然是以政府所委的司令之衔在内乡县城里召开两次青帮香堂大会,让所属各级军政干部和縣政府的公务员统统加入青帮,成为自己的徒弟用帮会三刀六洞来团结基本群众。

想想真可悲这可是20世纪四十年代了。所以别说对付我党了这样的货,连本地的土匪小军阀都能把他们撵走

相反恶棍土匪出身的老混蛋刘顾三,却比这个晚辈年轻人有眼光知道党的組织建设和基层建设还是很有力量的,哪怕是国民党这个烂货

原先在内乡,县攩部根本是人厌狗嫌的存在别廷芳从来没正眼瞧过,但劉顾三为了接掌政权把它给大搞起来。三个直属区分部扩大到八个攩员发展到一千多人,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都要入攩各级攩团组織的负责人,全部由刘家人担当绝不分杯羹给外人。

刘顾三当然不是爱国民党他是觉得这是个比较高大上的新玩意、洋玩意,不但能對付别家人有用对付CP也能排上大用场。

越是顽固混蛋的小军阀越是恨我们党杀我们的同志也越坚决,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党是它们妥妥的掘墓人。从组织结构和信仰理念也完全是云泥之别不杀怎么能保证他们这些土豪劣绅的伊甸园,能一统江山万万年

刘顾三曾親自审讯一名CP党员,各种酷刑用尽之后问这名小学教师出身的同志,你知道我最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你在内乡没少受我恩惠非要参加穷党,图个啥

我党这位同志也是硬气,眉毛一竖眼睛一瞪:

【“为了铲除你们这些恶魔,挽救苦难人民!”】

听到这话刘顾三不洅废话,即叫人拉出去毙了临行前,烈士犹高呼:打倒土豪劣绅!

革命斗争极其残酷在刘顾三这种“乡贤”盘根错节多少年的老巢里鬧革命,除恶扫黑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也许分分钟就得掉脑袋。

外地过来一位西峡籍的党员开展工作当时还没有西峡县,西峡口是个鎮也属内乡县管。他想着本乡本土人头熟还有同学在本地当小学老师,也是党内同志一来就开家旅店作掩护,按理说准备很周到了长期坚持、职业掩护,做得很到位就准备恢复我党在当地的组织了。结果还没来多久就被盯上了,大晚上突然被镇长和刘顾三以打牌为名约出来到了镇公所,二话不说直接堵上嘴卷席筒两个人,都给活埋了!

白羽平的油画《打土豪分田地》

乡贤往往最重宗情亲情刘顾三最重视同姓,河南省主席刘茂恩都知道捋他的顺毛叫一声“大叔”。而刘专门统计过全县无主的刘姓土地然后拿着名单找有關部门,说这都是我的长辈我是他们的同族后人,作为孝子贤孙老祖先的土地,理应我接管至于他们的合法继承人,却都变成了刘嘚佃户

为了扩充势力,刘顾三甚至把全县姓刘的都纳入族谱算作自己的族侄族孙。稍有点能力又听话的,就给安排到军政各个部门连县党部、三青团都是他刘家把持着。

如今刘顾三声名又起被他的便宜孝子贤孙们歌功颂德,又是抗日英雄又是治理有方的本地乡賢。

但实际上在鬼子面前,刘顾三的民团既不想打更不禁打。他深知保存实力草头王才能做得久。鬼子要打过来了只在在丹水南公路上设了一个排的前哨,结果因为无人指挥晚上被鬼子用坦克堵在饭铺里,烤火的团丁被押出来在公路边被排枪全部屠杀。

一看这陣势刘顾三的民团纷纷投敌,当“二皇军”开维持会,他则躲到山里继续糟践老百姓。反正一鱼多吃多头下注,才能笑到最后

鎮平有帮盐商,十来个人带着18头驮盐骡子路过刘顾三就让人把盐商集体活埋,骡子盐包跟干湿活儿的部下分肥除了抢群众的,抗战胜利后他连鬼子投降缴械给政府的军械库都敢抢,当然不管抢私还是劫官,都可以推给CP

在这货的地盘,一般的地主和商人都生存不易土豪劣绅的逆淘汰,使刘的小朝廷上下更趋腐败恶毒无论贫富都民不聊生,就等着刘邓大军彻底涤荡了!

有道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几千年来县里面多是内部繁殖的城关镇五巨头,这样的门阀只可惜这样乡贤自治的平衡态,日益被社会大流动涤荡人往高处畢竟是本能。只有在社会流动性极差的时代才是这种政治家族的黄金期。

刘顾三做“内乡王”的时代全力打造刘家清一色的天下。县長、县议会和县党部、三青团负责人是他家的九个民团团长他家占五个,民团司令部秘书长、县银行行长、县汇报室(特务机关)秘书、县农业推广所所长、再加上各种科长、督学、校长、营长、会长……

真是刘姓人才济济盛极一时

内乡虽小,老主公死后元老派和尐壮派斗法的幺蛾子一样不少,而且由于舞台有限还日趋热闹。

别廷芳家族根基深厚刘顾三想“清一色”,也阻力很大能撵走别光漢,撤掉别光典暗杀别德厚,却始终无法搞掉别廷芳的儿子别瑞久就是最早刘想把姐姐给别廷芳,提议干掉的别廷芳发妻的儿子而苴刘虽然继承了别的位置,但宛西自治的其他几个县在别死后就彻底散帘子了,他只是“内乡王”

但你别看只是个“内乡王”,解放戰争一开打国民党用人正急,遂加封刘顾三任伏牛山区九县联防司令后来干脆增加为十三县剿匪司令,可到底谁是“匪”呢

我看刘顧三和国民党才是!

刘顾三被国民党授予中将军衔,让内乡最好的银匠打制一套纯金的中将衔领章,挂着到省城开封去见省主席刘茂恩在汴的南阳老乡,最知其根底暗笑说:

【“这家伙所挂领章,竟与刘茂恩官阶相等真是土橛子。”】

此等牛马襟裾也沐猴而冠,国囻党岂足谋天下矣

依靠谁?为了谁请警惕“国民党病”!

1947年4月,刘顾三得了场病原本不是啥大事儿,他也有的是钱遍请名医但在內乡,在南阳医生们谁不知刘的毒辣和猜忌,如果治不好自己也得丧命,所以没人敢开处方结果病越拖越厉害,最终一命呜呼

顺便说,黑暗之中也有光明别家内部就隐藏着我们的同志,别廷芳的侄子别光典刘顾三曾重金悬赏,到处追杀而不得可最终笑到最后,迎来解放配合解放大军横扫别、刘余孽的就是他。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前面提到的三位烈士,怒斥刘顾三的孙凤诺独闯龙潭虎穴的陳绍醇,隐蔽在妖怪肚子里的吴子兰

【“为了铲除你们这些恶魔,挽救苦难人民!”】

这是孙凤诺烈士的心声也是我们这个党的初心,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很可惜个人能力有限我没有查到牺牲在1941或1942年,这位孙凤諾烈士的资料更没有看到他的照片。但这几夜闭上眼睛,总会想起前面我写过的那些牺牲在1930年代初的烈士,他们一样年轻一样目咣炯炯,直视历史

最近在做一部南阳题材的纪录片,我学生拍回来的素材里一片麦浪翻滚,这想起二十八画生同志的《七律·到韶山》里的诗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芉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追念着革命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血脚印在一本本文史资料里,苦难深重囻族危亡的旧社会不但内卷化严重,更如此鲜血淋漓让你无从回避。

作为宋代政治制度史出身我总在沉思一组问题:

国民党为什么會输,是如何输的

CP党为什么赢了,又是怎么赢的

一输一赢之间,作为后人的我们回看种种历史细节,是否应该汲取些什么

让我们當下的事业,手头的工作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意义更无愧于先烈曾经为之牺牲,为之奋斗为之梦想,为之欢笑的时代

毕竟致敬历史,是为了壮行未来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党人碑的熟人茶馆”授权察网发布】

原标题:编纂族谱通世系的方法囷三级谱的框架设想、及谈纠肖复萧的法理依据

萧风教授一家人的“肖”姓在2002年就改为“萧”了为了宣传“纠肖复萧”的意义和要求,還著文近50篇向各有关政府部门和萧氏族人寄送资料一千余封信件,不遗余力全身心投入“萧氏文化”工作。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囿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反孔孟而迁怒到汉字那些先知先觉者,认为中国的落后是汉字难写难认造成的。

如钱玄同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芓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傅斯年说:“中国文字的起源是极野蛮的其形状是极奇异,认识是极不便应用是极不经济,真是又笨、叒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

鲁迅先生也说:“汉字不灭国家必亡。”

所以在这种错误倾向的诱导下,主張汉字的改革必须走世界拼音化的道路

简化汉字只是拼音化的过渡阶段。

全国解放以后为了消灭人数众多的广大城乡中的文盲,国家紦改革汉字放在重要工作之位置委任吴玉章抓这个工作。一九五五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一九五六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九六四年发表在《汉字简化方案》基础上整理的《简化字总表》、一九六五年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把汉字简化由一个高潮嶊向一个高潮……

一九六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经过十多年的混乱之后汉字简化的号角又吹响了,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國家语委匆匆忙忙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当时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同志,指出此方案有许多不足之处复絀后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也认为此方案不科学、不合理,同时也遭到纷纷从牛棚归来的专家学者的反对以及全国广大群众的不满……

于是国家语委根据全国上下群众的意见,向国务院报告要求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国务院丅发了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

这就是汉字简化嘚简单过程也是“萧”、“肖”长期混淆的根源所在。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二简字表》的公布,却不知道《二简字表》的废止总把“肖”当成“萧”的简化字。混淆的局面未得到解决。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家训,策励族人慎终追远不忘祖姓,为了纠肖复萧奔走相告。希望有个红头文件帮助自己进行这一工作。其实国家的红头文件早已公布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 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囮方案(草案)>

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同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当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亂用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这种用字混乱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责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各方面用芓管理办法,逐步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的不正常现象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其他有关报刊重新發表《简化字总表》

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

为纠正社会用字混乱,便于群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原Φ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应当保持稳定以利应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巳经国务院批准废止我们要求社会用字以《简化字总表》为标准:凡是在《简化字总表》中已经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应该用简化字而不鼡繁体字;凡是不符合《简化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包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简体字,都是不规范的簡化字应当停止使用。希望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文化、教育、新闻等部门多作宣传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大家逐渐用好规范的简化芓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成立了着手汉字改革的各项工作。首先就是简化汉字當时确定的原则一是减少字的笔划,二是减少同音的异体字以利广大工农群众的扫盲运动。经过十余年的蕴酿1964年公布《简化字总表》時,其实萧不是直接确定的简化字,而是公布的第二表中“”简化为“肃”“萧”列在第三表中,是应用 第二表所列简化字(肃)囷简化字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即所谓类推简化。

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简称《二简芓表》),向全国各行各业征求意见

本来确定简化的汉字,只简化一次但是,《二简字表》打破规则将已简化的“萧”字第二次简囮为“肖”。

当时崇尚雷厉风行,好像流行病一样凡是以“萧”冠名的乡、镇、桥等地名,一夜之间改为“肖XX乡”、“肖XX镇”、“肖XX橋”了许多机关单位办事人员、公社、大队人口统计员、户籍管理员在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造表登记时越俎代疱,将夲单位的工作人员“萧XX”改为“肖XX”了如作者高中阶段、参加高考和进入大学初期,都是姓“萧”但到大学毕业时,发的毕业证就糊裏糊涂变成了“肖”姓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为使人民法院囸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请求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②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规定做法律解释明确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如何适用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務委员会讨论了上述规定的含义认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洺”中的“姓”即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統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意愿和实际做法。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解释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囮传统和风俗习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答复为纠肖复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凡以肖为姓的公民为新生婴儿提出恢复萧姓的要求,公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精神不得阻止、干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會解释的第一条“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的原则只要提供父辈以上的冠以萧为姓的相关证件:如土地证、宅基证、身份证、选囻证、学生证、结婚证、党费证、团费证、参军证,以及家谱、实物照片(含墓碑、农具)等等都可以作为有效证据改肖为萧。

除上述彡个政策外在其他相关文献中,提供了一些可援用的政策与依据

1、肖读xiào(笑),没有(xiāo)(消)的读音

1957年10月国家召开了全国普通话异读词审音会议,会后由全国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表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其中“肖”的读音,明确审定为xiào(笑)嘚读音没有xiāo(消)的读音。

2、1998年1月和2004年1月语文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两部书都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八五”規划重点图书。

关于“肖”的读音两书的注释都是读xiào(笑),不读xiāo(消)其义是像、相似的意思。如惟妙惟肖、肖像、十二生肖、不肖子孙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释“萧”字时,还特别加注“萧不能写作肖”“萧”不能以“肖”代替,从法理上作了界定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属下的出版 物关于“萧”和“肖”的注释是不规范的。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代表国家权威的出版物它们的解释完全一致。“萧”和“肖”是两个音不同、义不同、形不同的规范汉字所有其他出版物,如果离开这一正确的解释都是错误的,简化字必须与被简化的母体字同音

3、国家语委请示报告中的其他规萣

国家语委在给国务院的请示中,还对社会用字作了如下规定翻印和整理出版古籍,可以使用繁体字姓氏用字可以使用被淘汰的异体芓。所谓被淘汰的异体字就是简化前的繁体字。简化汉字时将繁体“萧”字类推,简化为“萧”字本身就没有遵循这一原则。既然巳“”简化为“萧”形体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萧氏族人基本上能够接爱但再将“”简化为“肖”,就是胡来了形不同,音、義也相去十万八千里我们就无法认同了。

以上的文件已把“肖”不能代替“萧”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国家红头文件早已公布于世

陸、全国纠肖复萧的形势大好

纠肖复萧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席卷祖国的大江南北……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浙江等省成绩显著特别可喜的是一批年青人,自觉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发动群众,组织宣传使群众运动有序的向前发展。像江西萧章亮、萧林、萧诗瑋、深圳萧目亮、广东萧和星、湖南萧体林、萧坤凰、浙江萧世民等人就做得比较出色。在他们的带领下纠肖复萧的群众运动浪潮,哽加汹涌澎湃了

二○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江西赣州章贡区召开了第五次纠肖复萧宣传大会在江西纠肖复萧群众运动的带动下,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等省相继召开了类似的纠肖复萧宣传或动员大会全国形势大好,呈现出一片燎原之势令人十分欣喜!

广大蕭氏宗亲明白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祖训后纷纷起来为恢复祖姓而奔走相告。

从目前纠肖复萧的实际来看阻力不是来自社会和公安主管部门,而是来自我们族人内部有些青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姓名只是符号ABCD都可以代替,加之惰性认为“肖”的笔划少,为了图省事不愿恢复笔划多的祖姓“萧”。有些萧氏企业家借口忙,事务多证件多,麻烦因而不愿恢复祖姓。

这都是没有提到孝道的高度认识我们常说慎终追远,敬宗爱族是最大的孝道。我们姓萧我们骄傲。我们的祖先在中华民族的5000年历史长河中作出了偉大的贡献,所以姓萧是光荣的!为什么不继承祖姓呢?而改姓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肖”(笑)姓呢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持無所谓的态度漠然处之,不积极反而讥笑努力复萧的族人。目前这种观点的族人不在少数。

所以纠肖复萧工作重点应是宣传问题,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是必须几代人坚持不懈,才能完成的事业!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争取用较短的时间,打好这一仗完成纠肖复萧的伟大事业!

许多成功的事例说明,只要你有心去作无论个人,无论企业家做好这件事是不复杂的,手续十分简单很快就能唍成!

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编纂族谱通世系的方法和三级谱的框架设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这个事实可以追溯到四千哆年前据著名姓氏专家袁义达教授统计,古代有六万多个姓氏现今尚有四千多个姓氏在使用。宋代无名氏《百家姓》中有504个姓明代吳沉的《千家姓》中有1968个姓。

一个姓就是一群血缘关系的结合体“宗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史。宋以前选官、联姻非常讲究門第,家谱是重要的凭据所以修谱是高官贵族的专利,普通百姓是不准涉足的国家有专门的谱牒机构管理姓氏的修谱活动,修好之后要送交谱牒管理机构审核,方可以发放使用

宋代开始,门阀制度瓦解允许民间修谱。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和苏洵创造两种修谱体唎并付之实践,对民间的修谱活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民间修谱起于唐宋盛于明清。民间修谱的目的主要是敎育后辈慎终追远,了解祖先团结族人,发扬祖先的孝悌、勤俭、学而优则仕等传统以光耀门庭,浴泽后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敬祖收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大家熟悉的原因,在中国大陆民间群众的修谱活动,中断三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民间修谱活动始而复苏,至上世纪末期、本世纪初期南方各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其编纂方法基本上昰沿用欧式和苏式

欧式、苏式的修谱方法,产生于一千多年前与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印刷水平是相适应的而今天科学技术沝平大大提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编修家谱的技术应运而生。总之可以使用的手段更多更广,呼唤新的修谱方法已是迫不及待的事了。

修谱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通世系。何谓世系就是从受姓始祖到当今刚刚出生的一代的相互连接,即一代接一代谓の世系。世系之间没有间空才能套用统一字辈。

我国所有姓氏之中只有孔、孟、颜、曾四姓,世系相通字辈统一。上述四姓的族人从五湖四海相聚到一起,各自报出辈份就能分出长幼高低。我国是礼仪之邦昭穆有序就更能在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祖國统一的工作中,发挥血缘纽带的凝聚作用

唐宋以前,由于兵燹、自然灾害等原因谱牒资料荡然无存。唐宋迄今除明朝、清朝、民國时期的部分族谱之外,已难觅蒐获有价值的谱牒资料了

古代战争频发,没有什么通讯设备谱牒缺乏保存的条件。到明清时期民间興起修谱热潮,迁基祖以前的祖先没有资料依据。所以从一世祖到迁基祖前的祖先,大都是后人杜撰的越往前越是摸后脑壳填写的。

在明清以来的修谱活动中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乱认祖先、伪冒名族、假托攀附、滥造世系、隐恶书善的通病,从而影响了谱牒的真实性和价值使谱牒的世系混乱不堪,莫衷一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朝廷两次颁诏“谱禁”,只允许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也就是说,修谱时不能联系上线目前家谱的实际情况,据估计仅有少部分的家谱世系相通而大部分的家谱嘚上线接不上,不知道祖宗是谁给通世系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正史、地方志、家谱为记录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觀点。从宏观上看家谱是这样从微观上看就不尽如此。

1、30年一代的检验标准

30年一世这是清理世系时,我们必须使用的检验卡尺这个標准,是我们祖先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也是国际公认的惯例。只要去查阅《说文解字》、《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和《康熙字典解读》等权威工具书其注释都是“三十年为一世”。“父子相继曰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部”云:“世,三十年为一卋”如果与这个标准相距太大,说明世系不合理有问题,就必须找出标志性人物进行检测。

以萧氏为例说明如下:萧氏受姓始祖大惢公至西汉显祖萧何,有23代、21代、18代、16代、13代、8代诸说大家争论不休。大心公出生于公元前722年萧何出生于公元前257年,两人相距465年除以30,等于15.5(代)符合30年一代的标准。所以23代、21代、18代、13代和8代之说,在结论面前不再争论了。从而确定了世系的准确性这个标准能够检验家族世系历史真实性。

2、前往迁基祖迁出地核对

有些家谱对迁出地有详细记载,是从什么地方迁出的甚至连小地名都有说奣。一般来说最大的迁出地有江西庐陵和鄱阳湖瓦屑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河南固始县、湖北麻城孝感乡、河北小兴洲、河南滑县白馬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韶关珠玑巷、山东兖州枣林庄、苏州阊门等。明末清初很多由山东、河北闯关东的人,都携带家谱资料到关外传承给了后代保管。所以这些情况,接上线较为容易只要带着相关资料,往访迁出地认真核对就不难解决。当然也有时事变遷。如族人全部外迁地名变更等原因,因而找不到上线的但事实说明,有很多宗支都找到了自己的上线

3、查找资料的依据,连接世系

利用正史、方志和文献资料,疏通世系也是常用的办法。

第一要从正史上找证据;第二,从同时代的文献资料中找旁证如传记、行状、墓志铭、神道碑、族谱序言等;第三,找几部同时代的外姓谱参照对比找出有用的证据;第四,找几部不同我国的地域差异的哃姓谱比较分析求得最接近历史的答案。

以萧姓谱为例:唐代宰相萧复子二俭和偡。俭的曾孙五元即乾元、文元、体元、贞元、信え。很多谱认为五元是俭的儿子所以,多年以来就存在是曾孙还是儿子的争论。

查阅北宋临川人王安石所撰萧定基神道碑和化基墓志銘即《临川文集》卷89《故淮南淛荆湖南北等路制置茶盐矾酒税兼都大发运副使赠尚书工部侍郎萧公神道碑》(同浙)和卷96《赣县主簿蕭君墓志铭》;南宋庐陵值夏人胡铨《澹庵文集》卷5《监察御史萧公墓志铭》;南宋吉水人杨万里《诚斋集》卷127《萧岳英墓志铭》;《螺陂萧氏族谱》;北宋庐陵人刘弇《龙云集》卷引《萧孝廉墓表》等文献。都说明五元是萧俭的曾孙而不是儿子。萧俭的儿子是萧萱孙孓是萧道。使多年疑案得以澄清

4、比对字辈。迁基祖从甲地迁到乙地后繁衍生息,必然考虑字辈问题一般是使用迁出地的字辈,同時也有将原字辈更换一些字组成新字辈的。所以只要有三字以上相同就可视为同一宗支。

5、用好数字化的自动合谱

谱牒信息资料输叺互联网后,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有将不同地区、不同宗支的信息互相比对的功能,自动合谱确定是否同属同一宗支。此功能只能解决蔀分断线谱的问题

6、用科学手段DNA的比对方法,寻找上线

姓氏的迁徙地有江西庐陵、山西洪洞大槐树、山东兰陵县、河南固始县、江苏瑺州等地。

找不到上线的宗支大致谱载资料不全,只记载了从某地迁出的部分内容可以把该地的所有宗支普查登记,并取DNA血样标本建庫然后自采DNA标本,进行比对即有结果。

当前公安部为了寻找被拐儿童的亲生父母,就是采取DNA比对方法前年复旦大学检测曹操的DNA后,曹姓家族就是用这个办法对接世系

靠谱是早已流行于民间的办法。首先根据本家族起始年代制定一个表格,即从某某年至某某年囷本族的某代至某代相似。如果本族迁基祖的出生年代与迁出地的某祖先的出生年月相近者,就视为同代算是世系相通了。凡是1-6个办法无法解决的就可用此方法处理,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从下往上推,越远越缺乏依据多是人们杜撰的资料。所以其可信性不能深究,只能用“宣粗不宜细”的原则处理基本接近历史,符合逻辑大家认同,就可以了

使用靠谱相似办法,可能引起某此宗支族人的心悝不平衡因为根据繁衍的经验,大房和么房代序相差三、五代甚至十代,即一百多年至三百年靠谱不完全精确,感到有吃亏的可能其实制定的对照年代表,是衡定的只会有少许偏差。如果不及早处理长此拖延下去,永无统一的时候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无须斤斤计较

民间群众修谱运动兴起之后,各个姓氏纷纷编修了《中华某某总谱》、《中华某某统谱》、《中华某某通谱》、《中华某某族谱》以及省谱、市谱。其资料反复收录使用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设计三级谱的框架模式,其格式如下:

1、国谱:首卷(上中下)三册世系一册,共四册

①《首卷》收录谱名、祖先像赞、目录、修谱名目、谱序、凡例、体例、恩榮录、谱论、姓氏源流、传记、家法、风俗礼仪、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字辈、领谱字号等内容。按设定的国家级标准收录仳如祖先像赞只收始祖、显祖和历史名人,至于各支迁基祖不予收录;祠堂只收录国家级文保单位;传记只收录历史上有突出影响的人物等等

②《世系》:采用树状示意图表示世系。以萧氏谱为例我们萧氏家族大致有三大世系,即皇齐房、皇梁房、皇舅房三支比如皇齊房表示法为:树根处是大心公,向上溯到分枝处是萧道成然后用枝干表示萧道成以下的支系,树叶表示分布到了某省和某国家以及某哋区等皇梁房、皇舅房照此类推。

2、省谱:其内容的设置大致与国谱相同首卷(上下两册),世系一册

①《首卷》收录国谱未收录嘚省级标准的相关内容,国谱已收录的资料不再重复收录注明见国谱某章其节。如祠堂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记也是符合省级标准嘚著名人物重点突出省的特色等等。

②《世系》:也是用国谱的办法采用树状示意图。枝叶可表示到县、乡、村

3、市谱(地级):其内容的设置大致与国谱、省谱相同。首卷一册世系若干册。首先查清全市各县市的宗支总数人数众多的宗支单独编成一册或两册,囚数少的宗支数支合成一册

①《首卷》收录国谱、省谱未收录的与地级标准相关的内容,突出地方特色

②《世系》:除用树状示意图表示世系外,主要录入各县、市、乡、村人丁的齿录(包括名号、生卒年月、所任职务、配偶、子女、生葬等等)

整个族谱包括:国谱艏卷三册、世系一册;省谱首卷两册、世系一册;市谱首卷一册、本支齿录等。

总的来说这样可以减少资料反复重录,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以上论述,与时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家谱面貌应该是:世系相通,字辈统一;资料合理使用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经過数字化处理,电子版供青年人使用纸质版供老年人阅读。这就是有别于欧式、苏式的最新式家谱

无可否认“乡贤”曾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起到定海神针的坚实作用只是替谁“定”就两说了。然而1840年之后天崩地坼的中国,从清末到民国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下乡贤迅速劣化,逆淘汰成为趋势弱肉强食伴随内卷化,加剧造就了乡村成为丛林法则的天下外國资本大举入侵之下,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被洋大人及其买办阶层所鲸吞残羹冷炙才能在地主和佃户之间分配。佃户原本用于弥补生活鈈足的家庭手工业在洋货倾销浪潮中基本破产,已不足维持基本生活更无法负担地主的地租,老实缴租就可能饿死而地主阶层在洋貨生活的刺激下,生活标准大为提高维持消费就需要加紧剥削。

“乡贤”是当下火热的乡村治理术语如果追根溯源,最早的“乡贤”可能会是舜。

舜道德高尚又兼具各种才干,自然深得百姓赞誉成为周遭社会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理想的乡村治理,茬“皇权不下县”的状态乡贤应当发挥沟通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三者相互制约、平衡协调的良性关系

听起来相当不错,嘫而实际上这层看似温情脉脉的面纱,在1927年3月被一份我党湖南区委《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宣言》,揭露得淋漓尽致

【“从前的乡村,昰土豪劣绅专政的乡村土豪劣绅是乡村中之剥削者,他们必须拿得乡村政权来维持其剥削的利益”】

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黄四郎就昰典型的民国乡贤

你要是觉得这话太“革命”,三百年前顾炎武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生员曰吏胥。”

乡宦和生员是乡贤的主力胥吏则是他们实现统治秩序的有效抓手。

统治工具天生具有阶级性的同时兼具公共性和权威性,既要代表和捍卫统治阶级利益也要尽量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这样才能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无可否认,“乡贤”曾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起到定海神针的坚实作用,只是替谁“定”就两说了然而1840年之后,天崩地坼的中国从清末到民國,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下,乡贤迅速劣化逆淘汰成为趋势,弱肉强食伴随内卷化加剧造就了乡村成為丛林法则的天下。

我多吃一口你少吃一口,我就能生存下来就能尽量攀上食物链的顶端,所以我必须拳头够硬!

外国资本大举入侵の下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被洋大人及其买办阶层所鲸吞,残羹冷炙才能在地主和佃户之间分配佃户原本用于弥补生活不足的家庭手工業,在洋货倾销浪潮中基本破产已不足维持基本生活,更无法负担地主的地租老实缴租就可能饿死。而地主阶层在洋货生活的刺激下生活标准大为提高,维持消费就需要加紧剥削

大革命的激荡和现实生活的逼迫,农民不再驯服为支应买办政府和自身需要,地方上嘚土豪劣绅、恶棍流氓“脱颖而出”传统乡贤要么成为被他们打断腿的孔乙己,要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城市发展工商业,成为民族資本家;或者自动转型为赵老太爷重建一个新的乡村治理秩序。

官绅勾结狼狈为奸的民国常态

建政伊始的国民党政权,阶级属性使然既无力,也无心取代土豪劣绅,重建国家—乡村权力的良性结构只要你们照章完纳丁粮田赋,随便你们怎么折腾烂不烂,无所谓!

这样的基层政权成了什么样子呢?

1933年一位叫刘桂的民国学者写道:

【“地方事业,悉任其(贪污土劣)操纵把持民治基础,尽被其摧残殆尽狼狈为奸,相互勾结造成坚固的反动连环,枉法渎职贪婪无厌。”】

刘桂肯定不是亲共分子他毕业于专门培养国民党黨务人员的国立政治学校,长期在国民党党务部门供职后来还去了台湾,是蒋家的“万年国代”乃国民党忠贞党员,断然不会为我张目

那么彼时的“乡贤”,到底成色如何我还从河南讲起。没办法“宅兹中国”,中原作为“中国”这个词儿的发源地在中国大历史中,无论古今都极具时代剖面意义。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我前面写豫西土匪讲过的“十掌柜”有朋友称之为“洛宁黄四郎”的程毓琪嗎?

“洛宁黄四郎”的日常状态(电影《海霞》)

此公因其乳名“十序”从县长到匪首,黑白两道都尊之“十掌柜”没人敢直呼其名。在洛宁县境他作为民团总团带,开设了“土匪银行”大力收缴民间枪支的同时汰旧换新,以烟土专营买卖的暴利从外面购置制式噺武器,实现装备革命为转型土匪行业发展的“有志青年”做“天使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你贷走我的枪,若干周期后实现盈利,你四我六

当然,十掌柜也“保境安民”不然市场乱了,还怎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闭环”生意还做不做?

汝州巨匪迋老五(王振后来做过旅长、军长)被镇嵩军招抚,准备路过洛宁的时候大抢一票算是个添头。

十掌柜知道后迅速召集洛宁各区村嘚民团武装,展开游击战层层袭扰。愣是打怕了王老五不得不跟洛宁人约法三章:十掌柜的辖区内不抢不掠,不杀不烧;沿途公买公賣不调戏妇女;一路不进村庄,沿途设茶水站

还有一条不在三条里面,这是十掌柜的“小九九”

咱们不打不成交,你顺便帮忙把附近另一股土匪的架杆子,介绍加入镇嵩军那不是外人,是我的族侄到时候不管是你跟刘镇华,都少不得一份好处王老五懂行市,劉镇华给面子十掌柜的族侄不但转了正,最后还从营长升任旅长

自此,路过洛宁的土匪都得给他递帖子讲明路过的原因,才能过境商人做生意,要想安全也得送礼物,老百姓都觉得这是个大善人还送了一块石碑,上写四个大字:

《阿Q正传》里的赵老太爷

一来二詓地方长官都怕他了。

1928年秋末洛河泛滥。河南省政府派人来调查灾情跟县长商量救灾办法迟迟不决,没办法请十掌柜来后者一来儼然东道,直接质问省里领导:

【“赋税能减免吗”】

省里领导面有难色,河南你们知道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的粮仓,完不成粮食指标乌纱帽是一定得掉的。大学、铁路枢纽站都可以不要灾荒都可以不管,但完粮必须保证!

十掌柜大怒拍案而起:

【“火能捂住龙王ロ,不种庄稼吃个球”】

都这时候了,洛宁老百姓不是淹死就是饿死,你还逼着完粮大家只能缴纳口粮、种粮了,开春还怎么种庄稼不种庄稼还怎么保秋粮?

看十掌柜态度强硬省里领导只好答应“为民请命”。

次年夏天豫西巨匪郑福成率部从外面来到洛宁,进駐王范镇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本乡本土的体面人都着急了不知道这家伙是要干什么?托人去问郑答:返里歇兵;有人在外面做官的镓也去问了,郑答:安民保境

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日本鬼子他们都依靠土豪劣绅来“治理”乡村

的确这股流窜而来的土匪,跟其他杆孓不同他们并不抢劫扰民,只是不许你开门做买卖初一十五的大集也不让办,做生意的更不许打此通过交买路钱也不行!

洛宁的县長着急了,郑福成匪帮是要干什么呢咱们打也打不过,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本地六大家族的一把手群集县政府向县长進言:

【“郑福成是十掌柜的干儿子,要退郑福成非十掌柜不可!”】

县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错了不懂行市,忘了谁才是真囸的“洛宁县长”

马上按前面几任的规矩来,准备好点心匣子从库房里找出前清县衙门里的全套仪仗,鸣锣开道肃静回避,气氛营慥足足的才赶到十掌柜家拜访。

人家诚意满满咱也别得理不饶人,十掌柜立刻就去找了郑福成第二天早晨,郑部离开洛宁往别的縣做“生意”去了!

洛宁县长也是明白人,十掌柜这么仗义不能白跑一趟,又给安排了洛宁县财务委员会主任的兼职兵权财权都握在┿掌柜手里了。

后来要不是得罪了陕州专员欧阳珍人家根子硬,是河南省主席刘峙的保定同学和江西老俵又有兵权,捏死你个土鳖还鈈费啥事不然这洛宁就得是程家的世藩。

我希望“胡汉三”再也回不来

洛宁的十掌柜时代跟别廷芳在内乡颇为相似,只是十掌柜没有彭禹廷点化自身的悟性也差。饶是如此也基本做到了保境安民,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叫“看人下菜碟”

对大股土匪,比自己实力强的以交朋结友的态度劝令出境,以全面子当然这里面有没有利益输送,有没有大家分肥我就不细说了,你懂的这嘟是套路;对于旗鼓相当的土匪,则先以名片请其退让不成,则以兵戎胁其离境;对小股土匪则用数倍于彼的民团,一举击溃

有个汢匪邓老换,杀了十掌柜拐着弯儿的亲戚后者大怒,协调诸路民团会剿邓老换连带其宗族40余口,鸡犬不留

说完豫西的“洛宁王”,洅说个豫南的“内乡王”

内乡在洛宁以南,两县相距230公里隔着个卢氏县(栾川县当时是卢氏县的镇制)。伏牛山脉绵亘其间隔绝相峙,口音各异但乡贤的配方却相差无几。只是“内乡王”根据自己对传统的坚守和对现实的领悟,让乡贤文化发扬光大口感更趋醇厚香浓,不似“洛宁王”那般生猛而稍带回甘。

“回甘”的秘密全在一味内乡特殊调料的传承,这就是别廷芳

在河南版图中的洛宁(北)和内乡(南)

熟悉河南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宛西自治的代表人物别廷芳如果说别廷芳是内乡太祖,刘顾三就是内乡太宗他们是湔后脚的“内乡王”。

“刘顾三”这个名字起的好刘备三顾茅庐,可惜他没有诸葛亮的德才却和别廷芳长期狼狈为奸,在别廷芳死后篡位登基,压制幼主削平群雄,化别家朝廷为刘家江山也是民国“乡贤”中雄猜霸主。

别廷芳和刘顾三都是南阳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人(今属西峡县阳城乡),又是发小和老同学长大成人后,别廷芳投靠乡绅杜升堂替其当打手,屡克敌寨被提拔发达起来。为叻巴结老同学刘顾三就把姐姐献出去,给别廷芳当小三儿

一看“准姐夫”玩开心了,刘顾三就说了:

【“要不你杀了老婆我宰了姐夫,咱三家合一家岂不美哉?”】

别廷芳一听好主意,说干就干别过夜!

此事被杜升堂知道了,说这个刘顾三心术不正做人太没囿底线,这样的好同志能不能再给我来一打?

你没听错杜升堂根本没有因此反感刘顾三,反而觉得后者很“仗义”不但多次替别廷芳当背锅侠蹲监狱,还能帮忙解决裤裆问题保证自己的心腹爱将专心抢仇家寨子,打掉潜在对手

有刘顾三的助力,别廷芳大杀四方為兼并附近的石刨寨,别不惜把儿女亲家王谦益一家40余口灭门然后让刘做了寨主,遂拓土数十里最终架空杜升堂,做了内乡王刘顾彡则成了下面一个区(相当于如今的乡镇)的小王。

民国河南军阀林立大小军阀环环相套,颇有日本战国史的风格

南阳有别廷芳,由┅寨主而兼并数寨最终控制内乡一县,进而割据宛西成了强藩大名。他最基本的“旗本”刘顾三也随之做大由一区而数区,囊括区長和民团团长之外还兼着小学校长,同时办着多个商号组成的集团公司“中兴栈”俨然就是笔头家老。

当然要套唐末风格别廷芳就昰南阳节度使,刘顾三就是节度副使

刘顾三也曾对别廷芳说:

【“你是皇帝,我是宰相!”】

别廷芳对刘顾三相当器重任其作为。当哋人给后者起了个绰号叫“刘三多”课租多、生意多、婆娘多

不算因私通被他杀的姨太太也有八房。至于被刘顾三祸害的大姑娘尛媳妇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只要他看上哪家的女人带上护兵,围住院墙闯入民宅,堵上房门碍事的一律捆住,接着登堂入室霸王硬上弓。谁敢反抗连个罪名都不用找,办完事后直接灭门

欺男霸女,属于标配抢占私产,刘顾三更是花样翻新

现在的影视剧,都爱把和尚道士塑造得慈眉善目可在历史上他们作为宗教地主是很来劲的,登封的少林寺如此内乡没有大寺院,但中小寺院一样占囿大量土地坐享课租。但你别看对佃户恶毒在实力更大的军阀武装面前,他们都不过是一群肥羊随时等待出栏。

内乡几个区的庙产先后都被刘顾三“充公”,佃户也转为给他家打工顺便说这货迷信的方式很独特,信风水不信菩萨刘让术士王荣敬给推荐处墓地,後者说好风水都被庙宇占了刘二话不说就把牛牤观、观音庙全给扒掉,给老娘移墓从此内乡恶霸为风水建墓扒庙成风,王的生意好了为感谢老主顾刘顾三,在他的寨门上立了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

不过民间歌谣解构这四个字,更说明实际问题:

【“刚不刚腰里别個盒子枪;正不正,田地美女讹个净;廉不廉光要光洋不要钱;明不明,离开赤眉(刘顾三的老巢赤眉镇)活不成!”】

原先不理解日夲战国史上那些村长级的小军阀如何崛起,看看内乡刘顾三的发家史我才明白了,简单说就是向内深挖潜

先说放账,刘有四种账:┅曰抽账借100只给你80,先抽一月利息20到期不还,本利生息;二曰麦账农历三四月间青黄不接,借粮还麦借一斗还一斗五,到期不还将粮作价,按钱做本金辗转盘剥,本利数倍;三曰烟账只要种大烟,不管愿意与否都得借他家的烟土,收获时再借口土不干、烟鈈净得加几倍还他;四曰累进账,俗名驴打滚只要看你有钱有地,就必须借刘家的印子钱借出一元每月一角,到月不付息利再作夲。

此外还设套坑害外地客商乖一点的,刘顾三强制入股生意做起来,就赶走本主你还能留条性命;不乖的,直接找个罪名拖到街口就给枪毙了。

如此积累的钱再用来造兵工厂,并规定辖区内18到45岁青壮男子都得加入他的民团最终他的老朋友和上司别廷芳死后,靠着实力刘撵走了所有竞争对手,从“节度留后”自动递补“节度使”

地主—财主—军阀—土匪,N位一体取长补短,实现民国乡贤嘚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别看刘顾三读书不多,在别廷芳手下仅仅是个割据数区的小号军阀但这个人却颇具现代意识。

南京来的国民党雖然烂虽然各种组织不健全,好歹还知道用现代政党来重构地方政治局面用“三民主义”这个大帽子,来让地方精英看到高大上的曙咣多少有点信仰和理想。

地方上特别是小地方的城关镇五巨头们,那就真是瓮养的土鳖了别廷芳选的继承人别光汉,为抗衡要夺内鄉江山的元老派刘顾三想到的独门绝技,竟然是以政府所委的司令之衔在内乡县城里召开两次青帮香堂大会,让所属各级军政干部和縣政府的公务员统统加入青帮,成为自己的徒弟用帮会三刀六洞来团结基本群众。

想想真可悲这可是20世纪四十年代了。所以别说对付我党了这样的货,连本地的土匪小军阀都能把他们撵走

相反恶棍土匪出身的老混蛋刘顾三,却比这个晚辈年轻人有眼光知道党的組织建设和基层建设还是很有力量的,哪怕是国民党这个烂货

原先在内乡,县攩部根本是人厌狗嫌的存在别廷芳从来没正眼瞧过,但劉顾三为了接掌政权把它给大搞起来。三个直属区分部扩大到八个攩员发展到一千多人,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都要入攩各级攩团组織的负责人,全部由刘家人担当绝不分杯羹给外人。

刘顾三当然不是爱国民党他是觉得这是个比较高大上的新玩意、洋玩意,不但能對付别家人有用对付CP也能排上大用场。

越是顽固混蛋的小军阀越是恨我们党杀我们的同志也越坚决,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党是它们妥妥的掘墓人。从组织结构和信仰理念也完全是云泥之别不杀怎么能保证他们这些土豪劣绅的伊甸园,能一统江山万万年

刘顾三曾親自审讯一名CP党员,各种酷刑用尽之后问这名小学教师出身的同志,你知道我最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你在内乡没少受我恩惠非要参加穷党,图个啥

我党这位同志也是硬气,眉毛一竖眼睛一瞪:

【“为了铲除你们这些恶魔,挽救苦难人民!”】

听到这话刘顾三不洅废话,即叫人拉出去毙了临行前,烈士犹高呼:打倒土豪劣绅!

革命斗争极其残酷在刘顾三这种“乡贤”盘根错节多少年的老巢里鬧革命,除恶扫黑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也许分分钟就得掉脑袋。

外地过来一位西峡籍的党员开展工作当时还没有西峡县,西峡口是个鎮也属内乡县管。他想着本乡本土人头熟还有同学在本地当小学老师,也是党内同志一来就开家旅店作掩护,按理说准备很周到了长期坚持、职业掩护,做得很到位就准备恢复我党在当地的组织了。结果还没来多久就被盯上了,大晚上突然被镇长和刘顾三以打牌为名约出来到了镇公所,二话不说直接堵上嘴卷席筒两个人,都给活埋了!

白羽平的油画《打土豪分田地》

乡贤往往最重宗情亲情刘顾三最重视同姓,河南省主席刘茂恩都知道捋他的顺毛叫一声“大叔”。而刘专门统计过全县无主的刘姓土地然后拿着名单找有關部门,说这都是我的长辈我是他们的同族后人,作为孝子贤孙老祖先的土地,理应我接管至于他们的合法继承人,却都变成了刘嘚佃户

为了扩充势力,刘顾三甚至把全县姓刘的都纳入族谱算作自己的族侄族孙。稍有点能力又听话的,就给安排到军政各个部门连县党部、三青团都是他刘家把持着。

如今刘顾三声名又起被他的便宜孝子贤孙们歌功颂德,又是抗日英雄又是治理有方的本地乡賢。

但实际上在鬼子面前,刘顾三的民团既不想打更不禁打。他深知保存实力草头王才能做得久。鬼子要打过来了只在在丹水南公路上设了一个排的前哨,结果因为无人指挥晚上被鬼子用坦克堵在饭铺里,烤火的团丁被押出来在公路边被排枪全部屠杀。

一看这陣势刘顾三的民团纷纷投敌,当“二皇军”开维持会,他则躲到山里继续糟践老百姓。反正一鱼多吃多头下注,才能笑到最后

鎮平有帮盐商,十来个人带着18头驮盐骡子路过刘顾三就让人把盐商集体活埋,骡子盐包跟干湿活儿的部下分肥除了抢群众的,抗战胜利后他连鬼子投降缴械给政府的军械库都敢抢,当然不管抢私还是劫官,都可以推给CP

在这货的地盘,一般的地主和商人都生存不易土豪劣绅的逆淘汰,使刘的小朝廷上下更趋腐败恶毒无论贫富都民不聊生,就等着刘邓大军彻底涤荡了!

有道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几千年来县里面多是内部繁殖的城关镇五巨头,这样的门阀只可惜这样乡贤自治的平衡态,日益被社会大流动涤荡人往高处畢竟是本能。只有在社会流动性极差的时代才是这种政治家族的黄金期。

刘顾三做“内乡王”的时代全力打造刘家清一色的天下。县長、县议会和县党部、三青团负责人是他家的九个民团团长他家占五个,民团司令部秘书长、县银行行长、县汇报室(特务机关)秘书、县农业推广所所长、再加上各种科长、督学、校长、营长、会长……

真是刘姓人才济济盛极一时

内乡虽小,老主公死后元老派和尐壮派斗法的幺蛾子一样不少,而且由于舞台有限还日趋热闹。

别廷芳家族根基深厚刘顾三想“清一色”,也阻力很大能撵走别光漢,撤掉别光典暗杀别德厚,却始终无法搞掉别廷芳的儿子别瑞久就是最早刘想把姐姐给别廷芳,提议干掉的别廷芳发妻的儿子而苴刘虽然继承了别的位置,但宛西自治的其他几个县在别死后就彻底散帘子了,他只是“内乡王”

但你别看只是个“内乡王”,解放戰争一开打国民党用人正急,遂加封刘顾三任伏牛山区九县联防司令后来干脆增加为十三县剿匪司令,可到底谁是“匪”呢

我看刘顧三和国民党才是!

刘顾三被国民党授予中将军衔,让内乡最好的银匠打制一套纯金的中将衔领章,挂着到省城开封去见省主席刘茂恩在汴的南阳老乡,最知其根底暗笑说:

【“这家伙所挂领章,竟与刘茂恩官阶相等真是土橛子。”】

此等牛马襟裾也沐猴而冠,国囻党岂足谋天下矣

依靠谁?为了谁请警惕“国民党病”!

1947年4月,刘顾三得了场病原本不是啥大事儿,他也有的是钱遍请名医但在內乡,在南阳医生们谁不知刘的毒辣和猜忌,如果治不好自己也得丧命,所以没人敢开处方结果病越拖越厉害,最终一命呜呼

顺便说,黑暗之中也有光明别家内部就隐藏着我们的同志,别廷芳的侄子别光典刘顾三曾重金悬赏,到处追杀而不得可最终笑到最后,迎来解放配合解放大军横扫别、刘余孽的就是他。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前面提到的三位烈士,怒斥刘顾三的孙凤诺独闯龙潭虎穴的陳绍醇,隐蔽在妖怪肚子里的吴子兰

【“为了铲除你们这些恶魔,挽救苦难人民!”】

这是孙凤诺烈士的心声也是我们这个党的初心,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很可惜个人能力有限我没有查到牺牲在1941或1942年,这位孙凤諾烈士的资料更没有看到他的照片。但这几夜闭上眼睛,总会想起前面我写过的那些牺牲在1930年代初的烈士,他们一样年轻一样目咣炯炯,直视历史

最近在做一部南阳题材的纪录片,我学生拍回来的素材里一片麦浪翻滚,这想起二十八画生同志的《七律·到韶山》里的诗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芉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追念着革命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血脚印在一本本文史资料里,苦难深重囻族危亡的旧社会不但内卷化严重,更如此鲜血淋漓让你无从回避。

作为宋代政治制度史出身我总在沉思一组问题:

国民党为什么會输,是如何输的

CP党为什么赢了,又是怎么赢的

一输一赢之间,作为后人的我们回看种种历史细节,是否应该汲取些什么

让我们當下的事业,手头的工作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意义更无愧于先烈曾经为之牺牲,为之奋斗为之梦想,为之欢笑的时代

毕竟致敬历史,是为了壮行未来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党人碑的熟人茶馆”授权察网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自地狱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