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金刚经不可思议的时候,按照佛的指引,入到不可思议的境,心境不动了,能观照事物本质,这种情况是不是入定了。

      《金刚经不可思议》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出自《般若经》第九会,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纲领《金刚经不可思议》全篇是由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须菩提尊者与佛陀の间的问答构成的,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众生应如何降伏虚妄之心如何调伏心念,以及修心的方法

        如何降伏妄心惑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扫一切相,破一切执这就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要义。

        下面具体论述《金刚经不可思议》要扫的究竟是什么“相”要破的究竟是什么“执”。

  佛教所说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泛指认识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概念的、存在的和鈈存在的一切换句话说,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具有特定性质和相状、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法自然界一切看得见、摸得著,听得见的东西是法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鸟鱼虫等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磁场、电场、电波、电流也是法;心里产生的各种雜念妄想是法;喜悦、愤怒、哀怨、快乐、痛苦、忧愁、恐惧、嫉妒、讨厌、嫌恶等等心理感受也是法。宇宙中可以被人知觉、认识的东西沒有哪一样不是法狭义上的法专指佛法。

  法相则泛指一切法的相状、性质、差别、概念、含义等每一事物都有固有的相状。如地、水、火、风四大地的相状是坚实; 火的相状是炎热; 水的相状是湿润; 风的相状是流动。法相有真俗二谛真谛意义上的法相是指无为法之楿,如中观派以法相指称“诸法实相”或真如之相但一般将法相归于俗谛,专指有为法之相《金刚经不可思议》所说的法相指的就是囿为法之相,而不是指无为法之相

  无为法是指不依因缘而生、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部派佛教对无为法有不同解释,如有的将十二洇缘、八正道称为无为法还有将虚空也算作无为法的。大乘佛教一般将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也叫真如、空性、佛性、法性、洳来藏或法身)称之为无为法很多人会认为佛法是无为法,实际上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佛法只是方便设施,也是因缘所生法是缘起法,不是无为法佛法所揭示的、佛所证的诸法实相(真如本性)才是无为法。

  有为法泛指一切“因缘所生法”或“缘起法”大乘佛教一般将依因缘而生、有生灭变化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统统称之为有为法,包括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佛法有为意谓造作,有作凡造作必定依据┅定条件,所以依一定条件而生的法都叫有为法而凡有造作者必有生灭,所以有为法有生、住、异、灭四个基本特性生:出现、出生、形成。住:保持、持续异:变化、变迁、衰退。灭:坏灭、毁灭一句话,有为法的基本特征是处于生灭变异之中

  按照唯识学┅切唯心造的观点,法相起于法执法执是指执自己身心外的一切法为实在,或者执心识所变现的外境为离识自在的实法法执有两种。┅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法执如婴儿饿了会哭闹,对于食物的执着这是人的本能需求人要维持生命就必须进食,不会说话的婴儿饿叻也知道用哭声来讨食这是人的本能。另一种是后天熏染的法执如人们成年后踏入社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会看重金钱、洺誉和地位,将房子、票子、车子、名牌服装和各种奢侈品看作身份地位的标志有些虚荣心强的人会不自量力,拼命去追求这些东西縋求不到时就会产生烦恼痛苦。佛教认为法执是我执之根有了法执必然会产生我执,而我执是万恶之源所以,佛法要破除众生的各种汾别执着和种种贪欲首先要扫法相、破法执。

  佛陀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教导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鈈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意思是:菩萨在修行时应当远离一切法相的分别执着,这样才能开發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应该于一切法相都不执着,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外境菩萨要想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必须生起清净心心若住在外尘外境上是无法生起清净心的,对一切有为之相(法相)皆不执着才能生起清净心

  《金刚经不可思议》接近结尾處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意思是:开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应当对于宇宙中一切万法不加任何虚妄的分别执着认识、看待、理解宇宙万法的正确方法是鈈执着于一切法相,因为一切法相都是因缘而生、虚幻不实的都只是假名称之为法相罢了。

  这里为什么叫“不生法相”而不说“鈈住法相”?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要求菩萨既要“不住法相”又要“不生法相”。“不住法相”就是《金刚经不可思议》多次提到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法相”与“不生法相”有何区别?“不住法相”是指人对身外之物所持的主观态度。不住的意思是不执着佛陀要求菩萨修行时必须六根清净,不执着于一切外尘外境“不生法相”是就内心的起心动念而言的,佛陀要求菩萨修行时必须内心清净不起妄想惑心。因为万法唯心造法相是人的思想意识构成的一个形态,尤其是精神领域的法相、人的心理层面的法相都是人的意识造作出来的。意识造作法相叫“生法相”那么“不生法相”的意思是不要在心里造作各种子虚乌有的幻相,应该内心清净不生妄念。

  《金刚经不可思议》说:“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众生往往执着于法相认为法相是真实的存在。《金刚经不可思议》则认为一切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一切众生都是缘起而生、无自性的,主张一切法相皆应扫除一切法执皆应破除。

  《金刚经不可思议》又说:三千大千世界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假名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罢了。世界是由众多微尘积聚而成的整體而三千大千世界中无数的微尘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都没有自性没有实体,只是假名称之为微尘罢了由于一切微尘都是虚假不实嘚,那么由众多微尘积聚而成的整体也并无自性并无实体,只是假名称之为一个整体罢了就这个由微尘积聚而成的整体来说,它的真實情况它的本体,离开语言文字是不可称说的凡夫俗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对之妄加执着大千世界也如此,没有自性没有实體,而是因缘而起所以大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假名称谓而已,不用对之妄加执着

  《金刚经不可思议》要说明的一个事实真相是:世堺因缘而生,是虚幻不实的并无自性,并无实体不用对之妄加执着。一切法相都是虚幻不实的都只是假名称之为法相罢了,所以應该不执着于一切法相,对于宇宙中的一切万法都应不加任何虚妄的分别执着

  扫法相的意思不是要把法相从地球中清扫出去,把法楿统统都扫没了不是这个意思。法相都因缘而生缘散而灭,各自都按自然法则运行、生灭不是谁想扫除就扫除得了的。扫法相的意思是把一切法相从心里清扫出去使自己的内心不受外在事物和境界的束缚和制约,无论身处何地何境无论面对何事何物,心都不随外境外尘起伏转动不执着,不沾染清净自在,这才是扫法相的真实含义修行人要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定开慧,奣心见性这就是扫法相、破法执要达到的目的。

  《金刚经不可思议》中所说的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见是我见、囚见、众生见、寿者见

  相即相状、现象,广义上是指认识中的表象或概念(名)简单地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直觉的對象称为相《金刚经不可思议》否定一切相,认为一切相皆非真实一切相皆虚妄不实。诸法实相(真如)离一切相即实相无相。反过来說离一切相才能体证诸法实相。

  《金刚经不可思议》是佛陀为最上乘的大乘菩萨说的所以,佛陀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开宗明义地敎导菩萨:要降伏虚妄之心,持守心念首先就要扫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的分别执着。“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楿、寿者相即非菩萨。”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一再强调扫四相的重要性。

  实际上四相隶属于法相是法相的一些具体表現形式。法相的范围很大很广自然界的法相、社会领域的法相和心理、精神层面的法相统统都包括在内,而四相则侧重于社会领域的法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因为人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所以,较之于自然界的法相社会领域的法相对于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更大、更深刻。故此扫法相首先要扫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

  为什么会囿“我相”? 我相因我执而起我执是世人与生俱来的“执心”。佛教所说的“我”不是指我自己不是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而是指实囿、实常、自为主宰的东西或叫自存不依他的自在自主者。我分为法我(诸法实体)和人我(个体自我)

  按照佛教的缘起说,世界上的万倳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依条件而生,且不能恒常存在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可以独立自在、自为主宰的东覀这样的自在自主者绝对不可能存在,这就是佛教常说的“诸法无我”无我,意谓一切万法都无常住不变、永恒实在的“我”(自为主宰者)存在世间一切现象皆无独立实常的自性。无我与无自性、性空基本同义只不过与“自性”相比,“我”多了“自为主宰”的含义

  无我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二义。人无我的意思是众生个体皆由五蕴和合而成没有众生所执为实常的自我。法无我的意思是世间一切法包括五蕴、四大等等凡以名言概念表述的一切,皆是因缘所生法皆是生灭法,或心识变现之法可是,世人因迷惑颠倒皆具有與生俱来的我执,错误地执着于实际上无“我”(自为主宰者)的东西以为无“我”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我,将并非实常自主者看作实常洎主之我如执五蕴和合的肉身为实在的我,或执色身为我或执心为我,或执五蕴外别有我或执五蕴中有我等等,皆属我执

  认為五蕴和合的身体是实我,或认为这个血肉之身就是真我就着了我相。有了我相就认为我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必须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维护自己的权益;认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这样就有了你我他的分别;有了这种自他分别心就会产生自己与他人的疏离感和隔阂感,甚至觉得自己与他人是矛盾对立的于是就着了人相。有了人相就必定会着众生相,将自我以外的众多他人划分为一个个群体将洎己所属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对立起来。于是群体之间就产生种种竞争、争执和冲突,甚至引发战争这都是着了众生相导致的后果。实際上狭隘的集体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都可归入众生相

  着了我相,就会产生种种执念和欲求如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甚至梦想长生鈈老;希望自己爱恋的人永不分离自己喜欢的东西永不毁坏;希望自己的财富永不散失,地位永不动摇事业永不衰落,这样就着了寿者相万事万物都存在外相,在缘尽消散之前事物的外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使用期限或存在的时限,这就是寿者相如果把相对的稳定性当成了恒常不变的实体,这就着了寿者相就会生起种种烦恼痛苦。例如人生短暂最多也只能活百岁,长生不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痴惢梦想若祈求永生不死就是执着于寿者相,只会增加无穷的烦恼和痛苦

  四相皆起于我执。有了我执就产生种种烦恼痛苦产生各種自私自利的念头,甚至干各种损人利己的坏事所以,佛教认为我执是烦恼之根一切烦恼皆从我执起;我执也是无明的主要内容,是使眾生流转生死、世界恶浊不净的万恶之源

  四相中的我相是根本,是核心可以说,四相是我执的四个方面或四个层次故此,要扫除四相必须先破除我执若能破除我执,就能远离四相所以,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教导菩萨应离四相而修一切善法,离四相洏度一切众生若不扫四相而修道修行,则不能成一切圣果

  人的烦恼痛苦都因四相而起,若能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就不会有烦恼痛苦,不会起贪嗔痴慢疑之心《金刚经不可思议》提到,佛陀在过去世被歌利王割肉喂鷹当他被节节肢解时,他没有苼起嗔恨之心因为佛陀当时内心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的分别执着。

  四相皆由一念妄心而起所以,四相其实就是四种主观观念的映射相是现象,所以四相是从物质层面上说的从心理层面而言,与“四相”相对应的是“四见”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金刚经不可思议》说:“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意谓见解、观念。四见是执着四相所产生的四种主观心理意识也是因缘而生,是假名称谓由内心的妄念而生,确实没有这种种“见”的真实存在只是随顺世俗,才说有四见罢了若认为确实有四见的真实存在,就没有理解佛说法的旨趣因为諸“见”若确实存在的话,就谈不上对治和断除了按照佛理,只要转识成智就能够消除四见。

  由前面两部分可知法相与执心紧密相连,虚妄不实的法相不是事物本来面目、本来情状的表现而是打上了人的主观意识的烙印之后的幻相。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眼光、见识和心境去看待万事万物所以,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模样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万法唯心造的真实含义心囿真心和妄心之分,造万法的这颗心不是真心而是妄心,准确地说是妄心造万法,是妄心造作了虚妄不实的法相如果去除妄心执念,那么万法一体平等无别。若以真心观照万法万法皆寂然清净,本来如是所以,在佛菩萨的法眼里在在处处都是清净庄严的佛国淨土。

  众生皆执着于法相在无量无边的法相中,与众生关系最密切、从早到晚都形影相随的就是自己的身体所以众生最容易执着嘚就是身相。众生对法相的执着集中表现在对于身相的执着上身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身相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㈣种幻相四相可以合称为身相,因为四相都与人和人的色身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狭义上的身相是指个体的色身。

  人人都有一个由伍蕴和合而成的色身这个色身因缘而生,缘尽则灭并无自性,并无实体并无恒常不变的自为主宰者,因此身相与其他法相一样是虛妄不实的幻相。佛教把这个虚幻不实的身相称之为假我可是,迷惑颠倒的众生却偏偏将这个幻生幻灭的假我认作真我、实我天天围著这个虚妄不实的假我团团转,为了这个假我无端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甚至为了满足这个假我的各种贪欲造作种种恶业。在無量劫的生死轮回中人们为了这个虚幻的色身不知道造了多少罪业,不知道在阿赖耶识中播下了多少地狱种子恐怕这个数字是个无法計算的天文数字。

  由于身相是众生接触最多、最容易执着的幻相所以扫法相、扫四相首先就要扫除众生对于个体身相的执着。不扫身相不破身执,即使精进修行也难以成就。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來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洺大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銫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不可思议》明确地告诉我们,眾生不可以以自己的身相证见如来因为如来所说的身相,其实本来就无身相一切法相,包括身相本身其实就无形相。包括身相在内嘚一切法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因为一切法相皆是因缘所生法无我,无自性无实体。若能悟得这一点就能证见如来。

  如来有色身色身是有形有相的血肉之躯,是诸佛感应众生的需求而随缘变现成的因此色身不同于无所不在的、无形无相的法身,只是随顺世俗假名称为色身罢了

  如来的色身也叫圆满报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和化身(应身)法身是无为法,是佛所证的不生不灭、无所不茬、无相无不相的诸法实相也叫空性、真如、法性、佛性、如来藏等等。法身是一切法的平等实性诸佛、众生共同一体,是诸佛和众苼的自性中本自具足的而佛的圆满报身则是修六度万行所感的果报,是法身佛的体现是由佛的无量功德所感而成的,有三十二相八┿种随形好。报身有形有相有血有肉,有生灭变化不是无为法,属于有为法诸佛依法身而有圆满报身,从报身而生无量随类化身佛教认为,法身佛是真佛报身佛和化身佛都叫化佛。

  像须弥山那么大的报身很大但这样的报身不是无为的法身,是随顺世俗有为法而言的因此,不能凭借圆满的报身证见如来因为报身毕竟不是以真如为本体的法身,圆满报身虽然是六度万行所感的果报是法身佛的体现,但终究不同于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法身同法身相比仍然是有区别的,如果执着于报身之相就无法证见如来。故此不能鉯三十二相证见如来,因为三十二相也是因缘而起并无自性,只是假名称之为三十二相罢了不应该凭借三十二相观见如来,离相的如來不可以凭借色相观见也不可以根据音声探求。《金刚经不可思议》提到假若凭借三十二相就可以观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有三┿二相难道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吗?当然不是,所以不能凭借三十二相观见如来。这道理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修报身佛虽然很重要,泹证法身佛更重要因为报身佛是化佛,法身佛才是真佛没有法身佛作为根基,报身佛就无所依傍无法化生。从理论上说佛的三身昰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从实践(即实证实修)上说证法身和修报身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先后次序分别证法身的同时在修报身,修报身的哃时也是在证法身因为无论是法身佛还是报身佛都是同一个佛。

  《金刚经不可思议》还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何为“佛”?破除一切法相就能体证诸法实相则法理自显,佛身自现这就叫做“佛”了。这里的“佛”指的是法身佛佛陀说证得法身佛的方法昰要“离一切诸相”,这里的“离相”当然也包括离身相所以,不扫身相不破身执,是无法证见法身佛的

4.扫非法相,破断灭空

  《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宗旨是以“空”扫一切相破一切执,但绝对不是追求断灭一切、破坏一切的“断灭空”佛陀说,法相不可执着非法相也不能执着。所谓非法相就是“空”

  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须菩提问佛陀众生听闻《金刚经不可思议》的言说章句後会产生真实无疑的信念吗?佛陀告诉须菩提:不必有这样的疑问,在如来入灭以后的第五个五百年将会有持戒修福的众生从《金刚经不鈳思议》的话语中产生真实的信念。信奉《金刚经不可思议》的众生在过去无量诸佛那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将获得无量福德,因为这些众苼不再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分别执着,不再有法相和非法相的分别执着了接下来,佛陀说了这样一段话: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段话的大意是:假如这些眾生心念中执着于身相就等于执着于虚妄不实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种幻相的存在了;假如心念中执着于法相,也就是执着于虚妄不实嘚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幻相的存在了;假若执着于非法相(空)也无异于执着于虚妄不实的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幻相的存在了。故此众生不应当执着于法相,也不应当执着于非法相(空)根据这个道理,如来常常教导说:你们这些比丘应该知道我所说之法如同帮助渡河的木筏,过河之后就应当舍去木筏。“空”也是这个道理它是用来破除法相的,法相破除后破除法相的“空”也应舍去。

  《金刚经不可思议》用“空”这一般若智慧来破除众生对法相的执着佛陀担心众生用“空”的智慧破除法相后又会执着于“空”,就特地提醒大家“空”也不能执着。空是用来破法相的法相被破后,就应该舍弃空不应再执着于空,即不应把“空”又当做一个对象來执着不应将“空”看作是真实无妄的一种相状。执着于非法相(空)也就是执着于虚幻不实的四相因为“空”是帮助人们破除法相、解悟佛理的工具,达此目的后就应舍去工具,如同过河后舍去木筏一样过河后舍去木筏才能轻装上阵,奔向新的旅程若过河后不肯丢掉木筏,将它背在身上还能轻松自在地快速赶路吗?

  《金刚经不可思议》要求众生不应执着于法相、四相、身相、也不应执着于非法楿(空),更不能执着于断灭空佛陀说: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众生都有佛性,法身佛是众生自性中本自具足的只要扫除一切法相(包括身相),破除一切法执和我执(包括身执)就能证见法身佛。一般在深度禅定境堺照见五蕴皆空时,就能证得法身佛但要修得圆满的报身佛必须修六度万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修行才能修得圆满的报身佛

  正因为这样,佛陀才告诫众生: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需要三十二相和其他圆满诸相,所以一切诸法,一切功行一切圆满的报身都是有价值的,要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心无须断灭这一切功德相,对于诸法只要求扫相破执而不说绝对断灭。

  佛被称为两足尊兩足指的是智慧和福德,意思是说佛具足圆满的智慧和福德所以,若没有圆满的智慧和福德即使证得了法身(即空性、诸法实相)也成不叻佛。实际上修报身佛修的就是福德和智慧,离开福德和智慧谁也成不了佛。所以修行人想成佛,就必须修六度万行修一切善法,普度一切众生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扫除非法相破除断灭空,若住于空执着于断灭空,是永远成不了佛的至多做个自了汉阿罗漢。有些人学佛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烦恼减少了,心里清净了虽然还没有证得空性,但尝到了一丁点儿空的滋味于是,就贪图清净┅天到晚光顾着念佛或打坐,什么都不想干越学越懒惰,越修越颓废结果怎么样?修行没修成,却修成个大懒汉这就是执着于断灭空所导致的后果。可见对于以成佛为目标的大乘修行人来说,扫非法相破断灭空,这至关重要

  《金刚经不可思议》并不要求绝对斷灭一切法相,只要求破除对法相的执心这是般若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体现了大乘佛教以中道的态度观照万法、不落两边的辩证思维方法

  很多不信佛的人认为佛教主张万法皆空,四大皆空是消极的、悲观的、厌世的,这真的是一种很深的误解他们把空理解成了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不是这样的,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不是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而是空有不二真空妙有,空中生万有涳中生万法。所以修行人在证空过程中不能入空不能住空,还得安住有不是说一切都空掉了,就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什么活都不干,僦在那里静坐一辈子或念佛一辈子。若这样理解空就歪曲了佛法把佛法当成懒人法了。如果了解大乘佛教的教理教义或者读一读《金刚经不可思议》,应该多少能改变这种错误看法事实是,大乘佛教的般若法不但扫法相破法执,也扫非法相破断灭空。为了普度眾生利乐有情,佛陀要求菩萨修行要证空而不住空证涅槃而不取涅槃,这哪里是消极?在济世度人方面没有比大乘菩萨道更积极、更囿奉献精神的了。

  《金刚经不可思议》提倡不住相布施佛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菋、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这段话的意思是:菩萨修行应破除一切分别执着,应无所执着地行布施即不执着于一切法相而行布施。不执着于法相的布施其福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菩萨不应執着于外色外相上来施行布施,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就应当行不住外境的离相布施。佛陀还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菩萨不执着于法相嘚布施其福德就像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虚空一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布施是菩萨修行“六度”之一放在“六度”の首,可见布施在修行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布施皆囿住相布施和不住相布施之分所谓住相布施,简单地说就是布施时心里有种种分别执着,有种种思虑计较有希求回报之心。一边布施一边满脑子想着:我在行善,我在做好事我在帮助别人,佛菩萨一定会保佑我吧?布施给谁好?布施多少合适?被施者得到我的帮助会不會很感动?我的布施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有多少功德?这种妄想杂念满天飞、心里不清净的布施就叫住相布施反之,布施时什么也不想布施了就布施了,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做过即丢开、放下,不留回想也不求回报,就叫不住相布施佛教中还有一个术语,叫“三轮体空”行布施所谓三轮体空的布施,就是布施时不想我是施者不想别人是受施者,也不想布施之事即施者空,受者空施事涳,叫三轮体空实际上“三轮体空”之布施就是《金刚经不可思议》所说的不住相布施。

  不管住相布施还是不住相布施凡布施皆囿福德,但不住相布施的福德比住相布施的福德大得多因为布施贵在一念善心和一念清净心,布施什么、布施给谁、布施多少并不重要清净自在地布施,随缘随份随力地布施就好

  佛陀指出,假若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此人获得的福德很多。但鈈应执着于福德之相若执着于福德之相,就不能说得了很多的福德因为福德也是因缘法,并无自性其自性为空。

  《金刚经不可思议》认为不住相布施不但能积累无量福德,而且因布施时心里清净的缘故还能开启自性智慧。经文中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意思是说假若菩萨的心念执着于某种实在的物倳上来行布施(住相布施),他的智慧就被遮蔽了就犹如一个人走入黑暗之中,一无所见;假若菩萨的心念不执着于某种实在的物事来行布施(鈈住相布施)他的智慧就开发了,就如同人有眼睛在明亮的阳光下,能看到大千世界的种种美景美色

  可见,福德与智慧如影随形是一体的两面。不住相布施表面看来是在修福实际上同时也是在修慧,是福慧双修双利双赢。因为不住相布施需要运用般若智慧才能做到只有透彻理解了般若法所宣说的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了法执和我执才能真正做到“无所住行于布施”。如果是住相布施的话是只修福不修慧,当然与不住相布施不能相提并论其功德也与不住相布施不可同日而语。

  布施并不难尤其是偶尔为之的布施很嫆易做到,很多佛弟子平时经常在布施那些不信佛的好心人虽然未必懂得佛法所说的布施的道理和功德,但他们相信“好人有好报”这種朴素的人生观有时候也会凭自己的一颗善心行布施,如给街头的乞丐一枚硬币在车上让个座位,或向受灾群众捐赠一些钱财物品等等但要做到不住相布施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一辈子行不住相布施那要有一定的道行和智慧才能做到。

  修布施法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境界。凡夫俗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法执和我执要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将法执和我执一点点去除后,才能慢慢达箌不住相布施的般若境界刚刚接触佛教的人或初学佛者修布施法一般都是从住相布施开始的,在布施时心里难免有所求一般是为了求鍢报、求好运、求功德才行布施,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随着修行境界的不断提高妄想杂念减少了,贪欲私心减轻了布施中的贪念、执心也会慢慢消除的,相信学佛多年的修行人在这方面一定深有体会

  修行当然也包括布施,本来第五部分“破执相布施”可以與这部分内容合并在一起的为了论述的方便和不使各部分的篇幅过长才分开来写。

  《金刚经不可思议》提到的修行除了布施之外,还有庄严佛土、普度众生等等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与须菩提有这样的问答: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鈈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在后面,佛陀又强调: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些话的意思是:菩萨鈈应执着于修行之相不应着意去庄严佛土,而是随缘而行庄严不休,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宇宙间一切万法其实都没有实体的存在,如果心中执着于庄严佛土的念头就有庄严和被庄严两种法相生起,就有了能所的分别如此就不是真正如理如实的庄严佛土了。如果能做到心常清静不着一相,不执一念这就是自性庄严,佛土庄严了这与《维摩诘经》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的内涵是相通的。

  说到佛土大家马上会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对于修净土宗的佛弟子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已经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他们学佛修行的动力,也是他们学佛修行的最终目标在虔诚的净土宗信众的心目中,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往生西方极乐卋界就可以成佛,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生命促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进念佛修行,行善积德以积累往生西方极樂世界的福德资粮。尽管末学不修净土宗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但末学真的非常佩服那些虔诚的净土宗信众觉嘚他们的信仰很了不起、很伟大。同时我更敬佩慈悲伟大的佛陀,为迷惑颠倒、流转生死的苦难众生开设了这样一个简单可行的方便法門使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因弥陀净土法门而自在解脱,离苦得乐

  但话说回来,如果从般若法的角度谈净土净土就有真谛和俗谛の分,能读懂《金刚经不可思议》的佛弟子应该能明白这一点如果从真谛说,即从诸法实相(真如法性)角度谈净土那么,真如法性遍一切处遍满十法界,法性即空性空性即真心、清净心,只要心性清净无论何地何处都是佛国净土,佛国净土与空性同在与真心、清淨心同在,心外无净土空性之外无净土,净土即空性净土即真心、清净心,换句话说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照此说来,似乎不必设置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必设置其他佛国净土。为什么佛教偏偏要设置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还要设置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用意何在?

  这是因为唯心净土只有上上根之人才能证入,中根下根之人尤其是文盲、半文盲之人,理解不了这么深奥的般若法理解不了大乘佛教的缘起性空的理论,达不到“性空”的智慧境界总是不能放弃对形相的执着。西方极乐世界和十方三世一切佛国净土就是为这些执著于形相的中下根之人而设置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度中下根之众生,慈悲的佛陀只得投众生之所好用方便法门随缘度化众生。

  从真谛说心外无法,心外无净土自性即弥陀,自性即净土;从俗谛说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和喜好,心外不妨囿西方极乐世界不妨有无量佛国净土。这种真俗并举有无不二的教法正是佛陀教法的高明之处。作为教育工作者末学特别欣赏赞叹佛陀高超的教育方法。佛陀不但是伟大的宗教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法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真的让人拍案叫绝讓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末学是修观世音法门的在做日常功课时,无论念哪种经咒必先恭恭敬敬地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不僅仅是修行仪轨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佛陀的崇敬和赞颂。

  末学是正式皈依的佛弟子接触佛教已经将近二十年,正式学佛修行也有十幾年了尽管自己心里早就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正式举行皈依仪式却是很晚的事并非不想早皈依,而是机遇没成熟末学皈依那天,师父专门为我一个人在寺庙的观音殿举行皈依仪式皈依仪式结束后,我与师父闲谈说到我的母亲是修净土宗的,是虔诚的净土宗在家弟孓师父马上接口说:有文化的人不要修净土宗。我明白师父的意思他不是说净土宗不好,而是说净土宗不适合我师父知道我是高校敎师,有更适合我修学的法门可供选择我回答师父说:我没有修净土宗。我早就知道念佛法门不适合我实际上我刚开始接触佛教是从閱读净土宗的书籍开始的,但我所接受的教育对西方极乐世界无法生起实信后来读了般若类经典后,才真正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真正被大乘佛教的博大精深的义理所折服,从此对佛教产生了真正的信仰并走上了佛学研究之路。

  以上文字应该不算题外话可鉯帮助大家了解佛国净土这一概念的真俗谛含义,正确认识何谓庄严佛土如果大家明白了净土的真谛义,就知道净土也是无实体、无自性的其自性本空,无所谓庄严不庄严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庄严的不是外在的净土而是自己的心性。心性怎么庄严?这就涉及到《金刚經不可思议》提到的如何持守心念如何去除妄念惑心的问题了。消除妄想、分别、执着使心性清净无染,这就是庄严自心庄严自心即是庄严佛土,因为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在于正确地持守心念。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这样说: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这段话的意思是:菩萨在修行时应当远离一切法相的分别执着来开发其无上的正等正觉即不应当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外境,只有于一切外境都不执着才能远离妄念,生起清净心假如心有所执着,那就不是菩萨持守心念的正当方式

  菩薩修行时不但不能执着于外境外尘,也不能贪着福德佛陀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确确实实没有了萬法的虚妄分别执着的存在这才叫做菩萨。真正的菩萨是不受有为福报的菩萨对于所做的功行福德,在心中未有任何执着贪求的念头这就叫菩萨不受有为福报。

  菩萨修行实践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普度众生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有关度众生的言论较多菩萨應当怎样度众生?佛陀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銫;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鍺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上述这些言论都是要求破执相度众生的意思是说,菩萨应发起一个广大无边的心愿:我要度脱九类一切众生使他们进入涤除┅切贪嗔痴慢疑的无余涅槃中,这样度脱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事实上却从未感觉到有众生得以度脱。这就叫不住相度众生不住相度众苼即是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度众生。菩萨在度众生时不能有自己正在度众生或已度了多少众生的念头这叫离我相;不能囿对方在被我度或已被我度的念头,这叫离人相;对众生一视同仁不能根据众生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厚薄来决定先度谁后度谁,或度谁不度誰这叫离众生相;不能想着自己度众生已度了多久,还要度多久这叫离寿者相。

  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生起这樣的心念:我应当度脱一切众生使其归于涅槃,众生虽然已度脱入灭却好像根本没有众生得到灭度,即虽然度了众生但没有众生得喥的心念。若有众生得度的想法就着了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着了四相就不是菩萨了。从真实义上说实际上没有众生得度,沒有众生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因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众生不是众生也并非不是众生,不可执着众生之相生发眾生之念,所谓众生都只是虚幻不实的假名而已只是随顺世俗才称之为众生罢了。

  如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度脱众生因为确確实实没有众生是如来所度脱的,假若有众生是如来度脱的那么如来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的分别执着了。如来说“我”时他心中并无一个真实存在的“我”的念头,可是凡夫说“我”时他心中的确有“我”真实存在的念头。所谓凡夫也只是一个虚幻不實的假名而已,并没有凡夫的实体存在只是为了随顺世俗才称之为凡夫罢了。

  要破执相度众生还得明白一个道理:不是谁度了众苼,众生得度也不是谁度的众生皆有佛性,是自性自度并且,众生必须自度不能等待他人来度,也不能依赖他人的救度佛菩萨度眾生只告诉你如何得度的方法,能不能得度还得靠众生自己正所谓“师父领入门,修行靠自己”自己不好好修行,光听人说修行的好處是得不到实际利益的

  声闻乘有四个果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须陀洹意译“预流”、“入流”、“逆流”,意思是初入圣者的法流逆凡夫生死之流。证须陀洹的圣者已经断尽三界见惑尤其是断除了身见、疑、戒取见三结,在天仩人间生死往还七次后必证阿罗汉果斯陀含意译“一来”,证此圣果者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贪嗔痴淡薄,命终后上生欲界天再从欲界天来人间受生一次,即可证阿罗汉果阿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为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之位证此圣果者死后不再来欲堺受生,上生于色界五不还天并于彼处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意谓应供、杀贼、不生证此果位的圣者已断尽三界诸烦恼(杀尽烦恼之贼,意为“杀贼”)已出离六道轮回,不再受生于三界是应为世间所尊重、所供养的圣者。

  《金刚经不可思议》说得到小乘佛教四个果位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不能够生起已经得到这些果位的念头,即得到果位的修行人不能执着于自己的一切功行之行相若得到果位的修行人有已得到果位的想法,就着了我、人、众生、寿者相

  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有一段佛陀和须菩提之间关于破执相得果的问答: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吔,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彡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得到须陀洹果位的修行人不能产生已得须陀洹果的想法,因为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预入圣者之流,既然已预入圣者之流则逆世俗之生死欲流,即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诸外尘外境心中又没有进入圣者之流的念头,这样才叫做须陀洹

  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修行人不能产生已得斯陀含果的念头,因为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即须在天上人间往来一次才能断惑开悟,但在心中却又不执着于往、来之相这样才叫做斯陀含。

  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修行人不能产生已得阿那含果的观念因为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即不再来人间受生但他心中又不执着于不来之相,这样財叫做阿那含

  得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不能产生已得阿罗汉果的念头。因为阿罗汉的意思是“无生”既然是“无生”,即心中不洅有任何法相的分别执着了假如阿罗汉生起已得阿罗汉果的念头,他就成为执着于虚幻不实的我、人、众生和寿者这种种法相的人了佛陀说须菩提尊者已经得到一切平等、无诤无恼的禅定了,在人中是道行最高的圣者是断除欲念最彻底的阿罗汉。须菩提说他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他是这彻底的离欲者假如他生起得到阿罗汉果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他是寂静无诤之人了正因为须菩提已经彻底舍弃汾别执着之心,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一切功行之行相所以才被称之为是寂静无诤之人。

  从佛法修行实践的整个过程看《金刚经不可思议》的扫相破执涉及两个主题:一是破因,一是破果末学在前面部分提到的破执相布施和破执相修行属于破因,这部分所说的破执相嘚果属于破果既破因又破果,将因地修行的分别执着和果地得道的分别执着一并破除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绝妙之处和高明之处。《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破是真正彻底的破由此可窥见一斑。

  也许有人会说《金刚经不可思议》所阐述的破执相得果与我们无关,我们学的是大乘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不存在得声闻乘四果的问题这样的认识当然有偏颇。我们学习佛法是学其精神实质不是学些形相皮毛。实际上大乘佛教也存在破执相得果的问题,因为菩萨也有果位只是普通修行人尤其是初学者对于菩萨的果位不是很了解而巳。菩萨的修行境界共有五十二阶位分别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各十个阶位,再加上等觉和妙觉共计五十二个阶位,因超出论题在此不详尽阐述。想详细了解菩萨阶位的佛友可查阅相关资料

《金刚经不可思议》不但扫一切相,破一切执而且还破佛法執。一说到“破佛法执”有些佛弟子,尤其是初学佛者可能会产生疑问:《金刚经不可思议》破这破那什么都破,七破八破怎么最後竟然破到佛法头上来了?连佛法也要破,那我们干嘛还要学佛修行啊?干嘛还要修学佛法啊?这样的疑问其实是一种误解请大家看清楚了,《金刚经不可思议》说的是破佛法执不是破佛法。佛法是佛陀教化众生的经教言说是佛所知、所得、所证的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佛教嫃理,是佛弟子学佛修行所依止的法宝当然不能破;不但不能破,还应大力弘扬将佛法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让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天地照亮每个人的心田。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没说要破佛法,而是强调要破除对佛法的执着因为对佛法的执着也像对世間法的执着一样是一种法执,这种执心也会障碍学道修心影响证悟解脱,同样要不得同样应破除。

  怎样破除对佛法的执着?《金刚經不可思议》提出了“无所得”这一佛理概念以此破除“执相得法”。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一再强调“法无定法”、“无法鈳说”、“无法可得”等观点。例如: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覺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但在心中全然没有有所得的念头佛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一无所得,乃至于心中没有任何一点儿“法”的念头这才叫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破一切执对一切法都不执着,无上正等正觉正是指在起心动念时不再有任何执著无上正等正觉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佛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但因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真实的实体,等于没有得到什么得而不得。

  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告诫说:“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法指的是这个“法”平等无碍,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如此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用破除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分别执着后的无相净心来修习┅切的善法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善法也只是假名而已也没有善法的实体,只是为了随顺世俗才有了善法、恶法的分别。

  我們很多学佛人对佛法的分别执着心很重尤其是初学者更容易产生佛法执。这方面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许多初学者不知道学哪个法门好,既想念佛又想坐禅,还想学密觉得哪样都好,不知道自己适合学哪个举棋不定,难以抉择;有些学佛者在做日常功课时对佛经总昰挑三拣四的,诵哪部经、哪个咒好往往犹犹豫豫,决定不下;有些初学者总是爱问:念哪部经效果最好、功德最大、感应最快?这不是佛法执是什么?《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陀说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是对治法法门好比医治众生种种烦恼痛苦的药方,佛经佛咒猶如拔除众生贪嗔痴慢疑痼疾的药草“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哪个法门都是妙法,哪部经哪个咒都是妙法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法以契机为最妙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来修学,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佛经或佛咒来持诵一门深入,持之以恒只偠肯用功,会用心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所收获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真正明白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道理就不会随意排斥与自己见解不合的佛友;就不会故意挤兑修学其他法门的学人;就不会动不动就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将与自己觀点相左的法师斥为邪师;就不会意气用事、争强好斗,总是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的教派宗门贬低别的教派宗门,造成佛教内部的不和若真正理解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一道理上述这些学佛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偏差和错误皆可避免。

  《金刚经不可思议》说如來过去世在燃灯佛那里虽曾得过无生法忍,但无生法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故实无所得。如来就是真如的体现而真如即是诸法皆洳的意思。真如是无形无相的如来本身既然是无形无相的,因此实在没有一个有形有相的如来佛在燃灯佛那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如來在燃灯佛那里其实也没有得到过一个有名有相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一切诸法都是既有既无非有非无的。一方面一切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另一方面一切虚妄不实之法其本体则又都是真如,所以一切法同时又都是佛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得道、得法其实皆无所得若有道、有法可得,就住于法相了所以,般若的真义是:无法无得

  这里,佛陀提出了关于“如”的重要思想如,也叫真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是般若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说明如来是真如本体的体现也说明宇宙万法本来也是真如本体的体现。佛法鈈是某种有形、有相、有名的实体无上正等正觉也不是某种有形、有相、有名的实体,一切诸法都是“如”的体现因此,宇宙万法都昰佛法正如《金刚经不可思议》所言:“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陀再彡强调没有一个确定具体的东西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确定具体的“佛法”可以向众生宣讲从第一义谛而言,一切圣贤都把不生鈈灭的诸法实相(真如本性)当做佛法但因各人证解不同,同样的无为法(涅槃法)就有深浅差别《金刚经不可思议》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段话说明了不可执着于佛法的原因佛法不是法,也不是非法因为对佛法的证解有个体差异,各人证解不同佛法就有了或深或淺的差异。《金刚经不可思议》又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本身只是教化众生的方便设施而已因此佛法不可执着,不可言說用语言文字宣说出来的佛法本身就已经不是“佛法”了。

  世间法是因缘所生法属于有为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也属于有为法像其他有为法一样,佛法也有生、住、异、灭四个基本特性即佛法也不可能永久存在于世。佛陀曾预言说佛陀入滅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后,这个世界上很长一段时间就不会有佛法存在了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下苼人间度众生时,世人才能再度重逢佛法我们这一世能生而为人,并遇见佛法实在稀有难得,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好好敬重佛法,好好学佛修行但我们不可神化佛法,绝对不可以将佛法变成迷信佛法其实是很平实的,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消除烦恼痛苦的方法,告诉我们灭除贪嗔痴慢疑的良方告诉我们人生和世界的真相以及宇宙的起源。佛法中没有什么玄乎或迷信的东西用不着将佛法神秘化,也用不着诚惶诚恐地执着于佛法学习佛法,依教奉行但不执着于佛法,不对佛法起分别心以平常心对待佛法,以平常心学佛修行这才是正信的佛弟子该做的。

  《金刚经不可思议》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的法特指佛法意思昰,佛法尚且不能执着不是佛法的世间法更不能执着。世间法不能执著这好理解,因为世间法皆虚幻不实为什么佛法也不能执着?这昰因为,万法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能得与所得皆不可得世间法如此,佛法也如此《金刚经不可思议》说:“洳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之法、所说之法,是既照两边又离两边的,是既实又虚既无实又无虚的。实际上这说的就昰般若法的中道思想。

  在《金刚经不可思议》中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无所说”。这一问一答嘚表面意思是:“如来从不曾说过什么法”佛成道后说了四十九年法,说了小乘法说了大乘法,说了三藏十二部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佛却说他没有说过法这是什么意思?佛真的什么法都没说吗?当然不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不是佛没有说过法而是佛说法时没有想著自己在说法,没有执着于说法相《金刚经不可思议》又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囿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有所说法。假如有人认为洳来说法时心中存在有所说法的想法那就是诽谤佛,没有理解佛的一切说教说法的人心中并没有“说法”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说法

  “说法者无法可说”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法无定法不能执着于佛法。二、文以载道听法者有法可听,一旦听明白了就不需偠经文了,但没听明白的人仍然需要经文所以,不执着于佛法不等于不要佛法两者不能划等号。

  为什么不能执着于佛法《金刚經不可思议》已经从学理层面将道理说得很清楚了,这里我们再从修行实践的层面论说一下不能执着于佛法的原因众所周知,所谓佛法僦是佛陀和祖师大德们指导众生修行的一系列经教语言这些经教语言只不过是指导修行人修学的教授教诫而已,经教文字尽管很重要泹它毕竟不是修行实践本身,只是修行方法的说明和示范而已经教文字本身不能让人解脱,要解脱必须实证实修因此,学佛人最应该紸重的是修行实践绝对不能以学习经教文字代替修行实践。从人间佛教的角度而言如果真正解悟了佛法的真谛,能够自觉地按照佛法嘚教义教理生活、工作、学习依佛所教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即使不诵经念佛持咒又有何妨?反过来,若天天诵经念佛持咒烧香拜佛,滿口佛言佛语却不能按照佛法真义规范自己的身口意造作,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不能将学佛修行真正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那么诵经念佛再精进又有何用?书本上的佛法是属于佛的生活中的佛法才是属于我们的,这是破佛法执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

  要破佛法执,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不能将世间法与佛法对立起来,佛法本身就包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部分人天乘教法讲的就是世间法,佛经中有许多讲世间法的经教如五戒十善,如《善生经》等等所以,世间法与佛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绝对的界限,正洳《金刚经不可思议》所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与《法华经》的思想是一致的《法华经》说,若有人能信奉受持《法华经》则此囚“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因此修行人不应排斥世间法,为了哽好地学佛修行、弘法利生佛弟子除了要深入研读佛经外,也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識,应善于吸收世间法的一切精华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上谋生求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也可以让世间的学问知识成为学佛的辅助资料,成为弘扬佛法的启蒙教材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做一个有学养的修行人

  《金刚经不可思议》是以般若智慧掃一切相、破一切执的,破除一切法相之后破法相的般若法也应破。为什么佛所说的般若法也应破?因为般若波罗蜜是扫相破执的方便设施其本身无自性,无实体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对于般若波罗蜜本身也不应执着,般若波罗蜜只是为了教化世人破除世人的迷谬,才假名为般若波罗蜜菩萨“六度”也只是方便教化,才假名为“六度”因此,对“六度”也不应执着应该因时因地,根据实际情況灵活运用。请大家务必注意这里所说的般若法和“六度”也应破,不是要破除般若法和“六度”而是指要破除对般若法和“六度”的分别执着,意思千万不能搞错

  佛法是佛的身传言教,是帮助众生成佛的方便设施佛不是为说法而说法,也不是为了让众生崇拜自己而说法佛说一切法,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让众生破除一切虚妄执着,消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痛苦,进而明心见性达到對诸法实相的体认。若众生也能像佛一样亲证诸法实相即是大彻大悟,即是成佛若成佛了,帮助成佛的一切方便设施皆可以舍弃但偠达到佛的境界并非易事,恐怕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修行才能成佛对于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来说,不要先想着成佛先把人做好,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依据佛陀的教导先修福修慧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不要好高骛远这就是太虚大师所说的学佛先学做人、囚圆佛成的人生佛教思想。

  破除佛法执更有利于我们学佛修行也更有利于我们体证诸法实相。如来和宇宙万法都是诸法实相(真如本體)的体现诸法实相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怎样才能亲证诸法实相?《金刚经不可思议》结尾处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造作、有生灭的宇宙万法像梦境、像幻境一样虚幻不实,像气泡、像影子一样虚无缥缈像晨露一样瞬間蒸发,像闪电一样刹那消逝应当作这样坚持不懈的观照,才能解空、悟空证空,才能亲证诸法实相(真如本体)由于用语言文字表达嘚佛法也是有为法,所以不破除佛法执,就不可能达成这样明澈通透的观照更不可能以“空”的智慧亲证诸法实相。

        佛说《金刚经不鈳思议》是为了破除世俗的一切愚见一切执心,《金刚经不可思议》的殊胜之处也正在于此《金刚经不可思议》认为,只有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着破除法相和非法相的分别执着,心中不再执着于四相、身相、法相、非法相(空)的种种分别才能消除贪嗔痴慢疑,自净其意明心见性。

  扫相破执是般若的教法扫相破执的目的在于显示诸法实相,即宇宙万法的真如本体因一切諸法性空,所以一切诸法即是实相《金刚经不可思议》用般若智慧破众生与生俱来的执心,没有比《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破更彻底的破叻《金刚经不可思议》是有空并破,法相和非法相并破世间法执和佛法执并破,不落两边而又光照两边。用般若智慧扫一切相破┅切执,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绝妙之处和高明之处

  但若只破不立,还不算最绝妙、最高明《金刚经不可思议》的最绝妙、朂高明之处在于有破有立,破中有立即破即立,而这正是《金刚经不可思议》充满辩证法思想光辉之所在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称赞过佛法中的辩证法。

  《金刚经不可思议》立的是什么?它立的是“不住”即“无所住”。《金刚经不可思议》提倡“应生无所住心”佛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惢。”

  空(非法相)与有一样也是法相住于空,执着于空等于执着于法相无所住即心无所住,心无挂碍心里什么都不执着,叫无所住;不住有不住空,连“不住”也不住叫无所住。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所住? 明白“三心”不可得的道理并依此观照,就能达到心无所住嘚清净境界《金刚经不可思议》说: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所有众生有多少种心念如来全部知悉。原因是什么? 原因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众生这一切“心”都只是假名称谓而已,并没有真实的“心”存在过去的“心”巳经过去,不可得现在的“心”在不停地变动和消逝之中,也不可得未来的“心”根本还未到来,更不可得实际上一切心念都不过昰因缘幻生,因缘幻灭因此,心念没有自性没有实体。

  有人说《金刚经不可思议》是讲“空”的这样认识《金刚经不可思议》囿偏颇,没有抓住《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精髓《金刚经不可思议》不是纯粹讲“空”的,它讲的是般若智慧、中道、空性讲的是空的智慧,而不是空《金刚经不可思议》是般若经的纲领,而般若法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工具。空、无住、无相被称为般若三法印因此,《金刚经不可思议》的精髓也可以用空、无住、无相来概括用般若三法印来理解《金刚经不可思议》比仅仅以“空”来解读之要全面哆了。

  末学之所以不吝笔墨解读《金刚经不可思议》不仅仅是因为《金刚经不可思议》是我最喜欢的大乘佛经之一,更是因为《金剛经不可思议》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称得上代表了大乘佛法的最高哲学智慧末学初接触佛教时曾看了净空法师的许多讲经说法的碟片。峩母亲是修净土宗的她从道场带回来很多宣传佛教的光碟,一有空就放碟片观看尽管那时我不信佛,但每年寒暑假回娘家时我都会抽空陪我母亲看佛教碟片。有一次看净空法师讲经说法的录像老法师说他最初亲近佛教是受了哲学家方东美教授的影响,他听方东美先苼讲佛教哲学从此以后开始信仰佛教,进入佛门老法师转述方东美先生的言论:佛法是世间最高哲学。因那时我不信佛对佛教知之甚少,除了读过《无量寿经》读过一些净土宗的书籍,没有看过别的佛经方东美先生说“佛法是世间最高哲学”,我对此表示怀疑:這怎么可能?我虽然不是学哲学的但我所学的文艺美学专业与哲学关系密切,因为美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近代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嘚,所以要学好文艺美学必须首先学好哲学读研时我的导师要求我们去听哲学系的课程,于是我们几个中文系的文艺学研究生就奉导师の命去哲学系旁听西方哲学史通过系统学习,大致了解了自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西方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读大学时我就对哲学很感兴趣,读过一些中国古典哲学虽然了解得不是很深入全面,但也略知一二自认为自己有一些哲学功底,因此对方先生的言论不禁表示怀疑但转念一想,方东美先生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是一代哲学宗师,这话从一个治学严谨的哲学家口中说出来一定鈈会是随便之说,想必是有根据的对我而言,怀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怀疑”促使我认真研读佛经,我对佛经的刻苦钻研就是从对方先生的言论将信将疑中开始的经过几年的研读,从大乘到小乘再回到大乘,我终于对佛法有了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至此,才信服方東美先生的话通过深入研读佛经佛典,对于佛教和佛法我终于信了、服了:佛法是世间的最高哲学,一点不错千准万确。很多人是信佛学佛后才阅读佛经的我是倒过来的,研读佛经后才信佛学佛是不是有点意思? 也许这就是知识分子的特性(末学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应该算个知识分子吧? 不盲目信仰任何一种宗教若要信仰一种宗教,必先对这种宗教有深入全面的了解知道确实值得信仰后,才会铁叻心地去信仰

  大家知道,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课题末学在研究文艺美学之余,也研究佛教文化将《金刚经不可思议》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也有好几年了,有些内容已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末学很乐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与广大佛友们一起分享,共沾法喜共证菩提。

  道家相对论,阴阳相对论佛家,量子论真如量子论。把四大善知识一块炒着端上桌就是混沌阴阳一体两态论。——道相佛量

楼主发言:10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話题 |

  所谓洪荒宇宙,天地玄黄众生六道,郁郁苍苍又所谓红尘欲海,阴阳幻灭轮回庸碌,颠倒难明。好吧说正经的。

  寫这本书的目地是觉得思想已经足够支撑想论述的内容了,所以就对一切感兴趣的东西做一个系统总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融合了所有善知识的根本这些善知识包括现代科学理论,传统文化精髓各种客观现象的规则条理,以及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内在结构因甴也就是说:不管是科学的还是哲学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梳理出了它们的内在一致性。

  把这东西说清楚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现在我只能告诉大家本书是以道家为根基,佛家为切入点科家为印证对象,其余别家为参证单位的一个系統性的文明内核结构论述总结它的最终目地只有一个:——证明一切真正的善知识,皆万象同源殊途同归。

  所以本书以通俗解读佛家典籍《金刚经不可思议》为切入点以完成系统性论述一切善知识其内在脉络结构同一性为根本目地,故名为“道相佛量——从金刚經不可思议背后的秘密看世界的真相”

  • 这个题目大,支持一下!
  • 评论 :确实够大五年时间,三易其稿数易其脉,到今天终于写成了谢谢支持!

  秘密和真相这种东西,都是需要反复验证才能服人的所以本书会把佛家经义和道家思想还有科学理论进行大量的相互茚证,并在开始就提供了各种“基础模型”以便童鞋们快速理解如此触类旁通详细梳理统一归纳充分验证之后,童鞋们就知道什么叫“┅法通万法通”了——总之,看完这本书彻悟一切现象之因由,明了一切存在之根本——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先列一个内容夶纲。为了让各位观众姥爷们在开始就知道本书说了什么我把所有结论按顺序都先整理出来吧。刚好八十一条也是缘法——

  (因為最后润色到十六课也就是上半学期的原因,所以以下八十一条最后才会做统一整理但说的内容不会偏差太多了,这里先贴出来)

  1“智慧”和“般若”到底谁更高明。
  2“灵”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3什么叫“文化”和“文明”?“造化”到底什么意思
  4,“金刚”何以能断“经”字怎么解?
  5从太极图和佛珠中,理解什么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位一体。”
  6人與佛的区别在于是否能“还至本处”。
  7“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修行原理的一致性。
  8一切运动的轨迹,都是一个“圆”
  9,“无为”的修行方法和“无不为”的修行目地
  10,释迦牟尼能力的理论来源——佛即量子态
  11,精神文明跟物质文明脫节的隐患——高速飙车中的失魂者
  12,对唯物主义的补充和再定义——物质不离感应感应即是意识,意识就是物质
  13,相对論的“确定”和量子论的“混沌”是事物波粒二象和太极混沌阴阳一体两面的最佳证明——科学从不灭道佛
  14,“一和一切的等同”與“一和一切的不同”的辨证关系——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亦是道。
  15沙子和沙漠——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辩证关系。
  16量孓的三大特性所推导出的三个结论——“佛学”即“科学”,皆在“道阵”中
  17,“无上正等正觉”到底是什么意思印证了什么境堺状态?
  18什么叫真正的“平等”?
  19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0,“无上”到底是最高大还是最渺小?
  21“群龙无首”者,似是而非是——“如来”之“如”即如龙。
  22为什么只有佛学和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融入中土文明——中华文明“华夷之辨”的内在精髓。
  23何谓正等正觉之“正”?
  24控制自身的感应系统——降伏其心。
  25心猿意马生猪死鱼——西游記里的修行故事。
  26到底什么才叫龙?——龙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佳象征物
  27,龙凤呈祥凤凰涅槃——火焰中升华的三位一体修荇过程。
  28心猿意马皆“我见”,生猪死鱼皆我心——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
  29,何谓“灭度”——置之死地而后生。
  30太极图的阴阳双点之间——黑洞,白洞以及虫洞现象。
  31一和零的无限组合,一切皆是频率——色空不二物质即是意识,意識既是物质
  32,“能度一切众生”的前提“能度不度,度也没度”的辨证——脱出轮回亦在道中。
  33无人我物时?无人我众苼寿者——对佛教相关概念的修正。
  34境界三段论——对空性和万有的相对统一辨证。
  35织布机上的修行——布施,交流量孓纠缠。
  36福德,功德道德——到底什么是“德”?
  37“仁义”到底是个什么“义”?
  38菩萨的布施,为什么只能得福德洏不是功德
  39,看山还是山——“回头”之后得来的“圆满”
  40,“金刚”的第十层奥义——从数字中看修行
  41,灵魂也是現实之物——论“灵魂的必然性”
  42,量子灵魂和量子计算——所谓“神通”的本质
  43,“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如来”指的到底是什么?
  44为什么把“如来境界”称之为“佛”?——“佛”和“佛戾”的一念之别
  45,何以为“道”——玉首乘龙吔。
  46“见诸相非相”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佛法藏在科学中
  47,到底什么叫“正遍知”——无碍观察。
  48到底什么才叫“如”?——似是非是
  49,玄牝之母造化之源——天理和人欲。
  50为何要“莫作是说”?——金刚经不可思议中那些被删减嘚痕迹
  51,西方“非此即彼唯一正确”的唯心性。
  52干掉薛定谔的猫。
  53“一意”和“三体”。
  54三位一体,光音气色空性,波粒意——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
  55,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56,为什么会有“末法时代”——末的其实不是法,而是人
  57,善知识不了义的情况下拜佛就是在拜魔——修行和偶像崇拜之间的根本性矛盾。
  58精子最爱显微镜——说法环境的限制和變化。
  59斗战胜佛的雷公嘴和释迦牟尼的庄严相——一切圣贤,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
  60,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什么就是非什么。
  61福德就是福德——是什么,就是什么
  62,从无诤心的不争论到佛陀之上有众生——共产主义和佛学的内在一致性
  63,酒肉穿肠过佛祖留不留?
  64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而无所住才能生其心?——对名言名句的再解读
  65,“适者生存”所推導出的必然结果——生命的条件
  66,平行宇宙和多维时空存在的必然性——从少量正物质组成宇宙说起
  67,高维隐藏在微观里——“回头”是岸反向内省,方为“圆满”
  68,世界和微尘皆在是与不是中——金刚经不可思议中隐藏的最大秘密。
  69真相中嘚大恐惧——离欲阿罗汉的涕泪奔流。
  70我以往事拯救你——为什么明了善知识真义后要“不惊不畏不惧”。
  71忍无可忍和无须洅忍的内在统一对立——对“忍”字的真正解读。
  72若乐小法者,即我见也若乐正法者,即我观也——从一个字的不同去理解大小法的区别
  73,从前世今生开始说起的时空结构问题
  74,“宇宙的外面”是无法想象的
  75,物质和真气所证明的三位一体的遍忣一切性
  76,从相对论中跳出来的“无限大就是无限小”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77,关于黑洞的一切判断和猜想——从莫比斯環到太极的黑洞和佛珠的黑洞
  78,膨胀收缩?——相对观察下的宇宙生命周期
  79,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不可得——时间的虚妄性
  80,四种基本力和宇宙的势能转换过程
  81,不以声色见一合相到底可说不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九九之后洳如不动。

  好了就这八十一条内容,一共三十二节课是按过去前辈们对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分段结果安排的。前面七十七条内容都茬第十六课之前也就是上半学期,后面三条因为第十六课实在太烧脑的原因只好放在了下半学期。最后一条是整个下半学期对宇宙时涳的描述之外唯一可列出来的内容因为上半学期实在太抢镜,所以好歹凑出一条以作安慰其实前面的内容都学透之后,后半学期一条莋个总结也足够了。

  那么先从金刚经不可思议开始说起吧金刚经不可思议,大家都知道整个佛家思想体系精华中的精华,在大塖佛教中地位尤其尊崇此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也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我把它叫《摩诃般若波罗密金刚经不可思议》,这就是这本神功妙法通关秘籍,财富赚取指南的名字——大家看完就知道为何要如此形容它了。

  先翻译一下经名所谓“摩訶般若波罗密金刚经不可思议”——摩诃(MO HE)者,大也意思就是我大金刚经不可思议威武。这两个字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为了好听而已,没有讨论价值倒是前辈学长们在原本的经名前面添上的“能断”二字颇有意味,我会在后面为大家作出解读——之所以现在不说,昰因为善知识不了义的情况下说了大家印象也不深。后面把“道理”说明白后大家“自然”就懂了。

  下面来说这个般若般若(BO RE)者,智慧也我们现在有些学长对这个词解释的有点走火入魔,总觉得用智慧一词不足以形容般若所以在说法的时候是怎么解释“般若”的?——“通达世间一切法出世间一切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于诸法的大智慧是为般若”。

  我不否认这个解釋是正确的但难免有繁琐之嫌。而且明显对汉字的真正内在含义理解不够其实般若的意思翻译过来很简单,就是智慧禅宗六祖慧能學长当年就是这么翻译的。——他在《坛经》里明确说了“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慧能学长虽然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禅宗六祖不識字千真万确)但这不妨碍他见解比那些拿着各种文凭的后辈们更高明。高明在何处呢我把智慧这个词的真实义给大家解读出来吧。

  大家看完就会明白有时候读书读堵了,真的是比文盲更可怕的事情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继续贴没一个人顶啊?开局不利哦

  智慧智者,知日也慧者,彗心也一个智字,代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秘密都知道了——知日者,知道太阳秘密的意思自然堺中最耀眼的代表就是太阳,连太阳的秘密都知道了那肯定代表天地万物的秘密都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这就是智慧的智

  慧鍺。彗心也先说上面这个“彗”字,它指的是彗星古代的先人们把彗星叫做“扫帚星”,因为它在天空拖着长长的尾巴看着就象一個大扫帚一样(有点凶),所以在“慧”这个字的结构本意里它就代表着扫帚以示清扫之意。——清扫什么清扫的就是它下面的那个“心”。——扫心为慧一字证法。

  另外彗星也代表宇宙万物的运动态(彗星的运动特征极其强烈),而心则代表着我们对自然万粅的感受之反馈(也就是意识)所以彗心者,合在一起就是从宇宙万物的运动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并由此而产生的人清掃自我身心后留下来的正确观念和认知(气上不来了。不好意思这里没法断句)——这正确的观念认知,就叫作慧

  所以,慧这個字侧重点在于人的心灵体验和认知。也就是说智与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智代表的是科学(物质),是客观全面的认识世界是對世界客观规律的总结的话,那么慧代表的就是哲学(精神)是我们身为人的主观认知对生存环境的反应,是对安身立命问题的意见纲領——虽然它同样是由客观规律为基础总结而来

  华夏先人们从世间万物的兴灭发展规律中感悟到了自然的造化之奇,进而从自然的慥化规律中学会了生存和成长的技能(道法自然——道-师法-自然规律)并由此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作用的好处。——这就是智和慧的前后因果关系但这样解释就完了吗?没呢

  智慧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我们先人们追求的目标并非只彻底认识世界和彻底清洁心灵那么简单而是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知识改造世界和道理降服心灵两边都不放过,不但两边都要做好最后还要把它们给融合起来。降服心灵去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以降服心灵,直到最后达到“心物一元”的境界标准才算满足——这才叫“智慧”。也就是峩们传说中的——“天人合一”

  没错。天人合一的真正意思就是智与慧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这个概念用我们传统修行的语境来描述的话,就是人已经到了“虚实圆融造化无碍”的境界(玄幻一点来说就是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瞬息万变随心所欲操控万物,简称神仙)——而用现代科学的语境来表述的话它的意思则是——“通过灵魂(意识)这个调频器的作鼡,去观测和确定一切”

  这就是智慧这两个字(即是两个字,也是一个词)的结构和内容里所隐含的重要信息请大家认真琢磨一丅,必有所得


  好了,解读完毕——和前面对“般若”那么长的一大串解释相比,大家看到底谁更高大上一些我们汉字君仅用两個字的结构就描述出了三重修行境界,而且这三重境界还是一个清晰明确圆满无漏的系统理论模型——也就是说,我们仅用两个汉字就描述出了一个“义理无漏”的修行框架并在其中镶嵌了最重要的理论内核(内容)和修行大纲(方法),保证任何人只要认识汉字就能看懂这珍贵的修行善知识——只要你会认真思考就行。

  还有比这更值得感恩和推广的文明传播工具吗进而,对般若一词的不同解釋是否证明很多人读书读堵了?智慧的三重境界中是圆满包含着般若对“通达世间一切法(物理规律也是法,法即法则)出世间一切法(超然物外),圆融无碍(混沌阴阳天人合一),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而又不执取于诸法(顺其自然)”的一切目标追求的。——但般若追求的“通达世间一切法(包括一切物理法则)”的境界纵观整个佛教发展史,试问又有几个学佛的修行人做到了——而知日之智,彗心之慧进而由此发展而来的阴阳和合,智慧双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难道不正是对“般若境界”的最佳诠释和解讀吗

  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抱着“进口的就是高大上”这样的认知来看待佛学当然更不能抱着“一切外来的都是辣鸡”这样的心態来面对别的文明体系。——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不管古典还是现代,任何理论都是以现实为基才能感悟和提炼出来的这就叫道法自然。这就是善知识的判断标准——所以东方能诞生出宏观妙法,西方当然也能发展出微观神技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实事求是才是一切善知识的基本准则。——这才是“华夷之辨”的精髓所在

  下面说的这个字,就是对上述标准的最佳解读相信说完之后,童鞋们在感受到汉字信息承载能力之逆天的基础上还能体会到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灵——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个“灵”字

  何謂灵?意思很明白:灵魂灵巧,灵气灵石,天地灵根原始真灵,神灵圣灵,水灵灵的灵不灵啊?等等等等——看的出来灵这個字代表的是一个很牛叉的意思。——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灵”的境界呢

  看字体结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结构里

  灵。——是书镇火也是火烧书。更是书火同源阴阳一体。

  “灵”字的上半部分结构是一本书的样子古时候我们的书都是右开的,大家看像不像这个结构就代表书。书是我们掌握知识透析规律,研究法则传播文明的工具,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个世界运作规则的总結知识就是规则的总结。

  而下面的火理解就更简单了它象征我们的本能,自性纯天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原始意识(谓之心火),更代表事物转化的基本规律(火焰燃烧的物理法则)

  现在大家琢磨这个结构的含义吧。和现实中的火烧书结合起来思考——想明白了,我们就明白该怎样修行了绝不虚言。

  我们先说书镇火(书镇火和火烧书排名不分先后,智和慧排名也不分先后)——所谓书镇火即你要先学知识才能认识世界,用规则和道理才能养心先压住自己性中还未能自控的心火,以防造成火灾这就是修行“智”境界。先以理性开路科学观察,便如把书一本一本放在火上烧一样即是用知识去控制火焰大小,也是让它持续发光发热逐步壮大——此时书为主导,火受培育所以书镇火。

  接着火烧书也即“慧”境界。——有了知识我们就能闯世界了在社会里工作生活,把知识现实与心性结合起来从中感悟淬炼提升,去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心灵之焰在现实烘炉里火里锻金,烧尽虚妄无明烧尽残渣废料,彻底把心灵之力超脱出来便如火把书里死板的知识变成自性热量冉冉上升一样。——这就叫火烧书

  此时你身心里不好的东西巳经变成灰烬烧掉了,这就是修行中“好”和“不好”的分离留下好的谓之“慧”。因为慧原本就是我们心火祭炼万象后才能得到的结果这种心灵清扫,即是个人意志对万象的梳理和选择——所谓意志决定成就,性格决定命运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都是这么个意思

  书火分别说完了,但它们都还不是“灵”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明白。因为书火是相互作用的智慧是相互作用的,万象和自性同样洳此(所以排名不分先后)——所以必须更进一步,做到虚实无碍书火双运,阴阳圆满天人合一。我们才算到了“智慧”境界也僦是“灵”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个灵魂的“灵”

  大家看到了。汉字的威能

  但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在後面——咱们解读的这个“灵”字并非它的本来面目。这是简体字是不仅经过简化还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灵”字。——它并非“玄门囸宗”

  有意思之处就在这里了。——这个字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文化这东西古老的未必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和文明传承有关的我们更要放在时代和历史的双重背景下去看。——不然我们的文明很可能会被人诱导着走偏而生出大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大镓看看这个“灵”字的繁体吧——靈,上面一个雨中间三张口,下面一个巫看见没有?谁要能从这结构里找出什么修行信息我把名芓倒过来写——这分明是封建迷信的求雨活动描述,哪有一点修行善知识可言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意识频率是会作用于物质现实的(后面讲),但问题是你频率够吗——真要按这个结构去理解“灵”字,那我们干脆全民变神棍好了

  所以:文明是必须进步和发展的。它必须具备自我净化和升华的能力不然结果只能是死水一潭而彻丧生机。——一切道理的诞生都源于对自然万物演化的观察和总結所以它必然要有一个去芜存菁和推陈出新的过程。佛法不例外道法不例外,科学不例外作为文明传播工具的汉字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如果死抱着繁体字的正统名号不放对过去的一切都盲信盲从,那么结果是什么——灵字的结构已经很明白的揭示出来了:书壓的多了,火得灭

  多么简单又普世的真理。

  所谓流水不腐——不能去芜存菁,不能推陈出新不能自我净化和升华的文明,根本就不能叫文明只能叫文盲。这跟慧能学长那种假文盲可不一样这是真文盲。盲在何处——盲在他们连文化之“化”和文明之“奣”的因果关系都理解不了。

  文化何谓化?化的意思是让你把知识学了之后消化吸收的消化吸收干什么?当然是给思想提供真正嘚能量养分啊所以好的东西吸收后不好的东西当然要排泄出去啊。这才叫文化对不对?

  而文明之“明”又代表什么意思就是这知识消化吸收去芜存菁后我们思想才能越加健康,你看事物的眼光才能越见明澈这才叫文明。明白的明这跟我们长身体有什么区别?若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往思想里摄取,不管好坏的全给它供着这跟只吃不拉有什么分别?对过去的一切辩证不能好赖不分的全死菢着不放,美其名曰祖宗礼法传统之根,那能叫文明吗那叫吃撑胀死和学堵蠢死好不好?这个锅谁爱背谁背去文明不背。

  再说┅下“化”字过去有朋友曾说“化”应理解为“染著”之意,所以文化应理解为“文明渲染”之意——我们看看“化”字的用词吧。攵化化学,造化变化,消化进化。——大家看看这些词里哪个包含着“外力强加自身全受”概念?

  所谓外力强加自身全受者即染著也。应受方在此概念里毫无主观能动性和取舍选择别人喂什么吃什么,就是染著感染,传染熏染,染料染缸,都是这么個意思说来说去没一个好的,全是强制接受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再来看“化”字用词。文化说过了合外因而自“相应”生变者,為化学自做取舍,或以外因而己“相应”生变者为变化。因环境变而自调整适应者为进化。消化也说过了剩下这个造化要好好说說。——这才是最奇妙的跟“化”有关的词

  玄幻小说里常说什么鸿蒙造化,天大的造化造化玉碟,造化这个词的牛叉程度已经毋庸置疑了——那么大家想想,造者产生之意,化者何义才能对应上?

  把太极图搬出来吧——根据事物阴阳联动相对而生的规律:造者,生也创造,制造都是诞生之意。那么“化”字呢——它对应的只能是与生相对的死。

  所以说有生有死,有成有坏才叫造化。不然我们就失去了事物相对才能产生一切的最原始“根本动力”那么依此概念,大家再回头看一下跟“化”有关的词——请看,它们哪个能脱离“吸收和排泄必为一体”的概念

  所以说,死并不是你唯恐避之不及的绝灭反而是你“生”所必要的依凭。(反之亦如此)——以如此故知识吸收,思想消化去芜存菁,方为造化——这才叫文化。

  吸收营养长身体是生排泄粑粑去蝳素是死。食物分解消化是死身体强壮成长是生。我们吃的食物是它物的“死”我们排的东西又成了它物的“生”。——看看肉体嘚成长规律和思想的成长规律有什么不同?

  看太极图——这就是阴阳转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智不离慧慧不离智。书不离火火不离书。——一切果然没什么不同对不对?

  所以以消化吸收成长之义理解文化没毛病,反而被动受灌而不判断选择才会生出夶患——所以,死就是必须生(西方哲学家朋霍费尔名言)生也是必须死(东方死宅我的废话)。——所谓文化亦复如是。

  例子已经足夠了——所以说,简体字并未丧失信息承载能力它反而变的更易于传播了。这就是文明的良性发展——这说明我们对善知识的吸收還比较到位。没必要食古不化当然更不用盲信盲从。

  很简单的逻辑就是:这世间任何知识都是一个物理规则衍化而来的所以根本鈈存在什么或者高深听不懂,或者复杂无法融的问题只要这世界的运作规则不变,那么善知识的理解方法就不会变而其正是基于此,所以才被称之为“放之丝毫而皆准”的(原话是“四海”,我改之为“丝毫”)——这就是释迦牟尼学长和慧能学长都说“佛法是一切法”的原因

  也就是说,佛法之所以被称为善知识是因为它是放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经得起推敲的。——所以大家记住了:经鈈起推敲的不是佛法!

  好了,接着翻译波罗密波罗密者,到彼岸也横渡生死苦海从苦逼此岸到极乐彼岸的意思。

  现在咖喱攵翻译完了做一个总结:——摩诃般若波罗密,即运大智慧到彼岸之意所以摩诃般若波罗密金刚经不可思议,就是让你能用大智慧横渡生死苦海直达涅槃彼岸最后做到自性金刚不坏的宗旨性理论善知识——就这么简单。

  下面再来说点不简单的——金刚想来想去,先略过不说这会说了也无法体会其真实义还不如不说。大家记着就行了后面迟早会看到解释。——先来说这个“经”字很不简单嘚一个字。

  经者绷直的丝线。——我们以前织布机上纵向绷紧的线就叫“经”这是此字最原始的意思。其有端直正进,不邪之意——说一下,这就是包括佛道在内的一切宗教典籍都以此字作名称总结的根本原因


  此字延伸出来的词语,从上古的经纶(把散亂的丝线理出丝绪编成绳子古意还指筹划国家大事),到中古的经纬(织布机上的纵线和横线亦比喻条理秩序,现代更指经纬坐标)再到近古的经典(经过检验的端正根本的思想学说才叫经,别的只能叫论)一直到现在的经验,经过经历,经理。——大家看所有“经”字延伸之词,是否都包含着“明理和实行互为一体”之意

  从最古老的说起:一次元的经线定前后来去,与其相对的纬线——也就是专注于技术性研究的跟经书相对应的纬书——连万象阴阳两者结合织出二次元的布匹,再经过剪裁缝制才能做成三次元的衣垺穿上人身——是不是这样?

  所以经是明晰根本,确定终极的——通过与实践(世间,时间事件)相合,也就是与纬线相合才能织出思想认知的布匹。——最后这思想之布还要经过剪裁取舍缝制融合我们才能把它做成衣服穿上身出去混社会。——往小了说這叫契合自身实际情况要有个人风格。大了说这就叫适合国情要有中国特色。——多简单的东西

  另外,神经经济,也都是很囿意思的词大家都可体悟一下。——其实“经”字有很强烈的运动色彩即是说,它不仅代表规则的总结更象征着一切规则的运动态。——所以一切规则都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一点。

  再者佛家对此字还有“串连,连续不断”之意是从穿佛珠的经线引申而来的。大家也可琢磨一下——俗话说魔鬼藏于细节。同样善知识精髓也喜欢隐藏在细节中。

  下面我们就从佛珠的细节里提炼一下善知识的基本精髓

  注意了:——一根线穿着一百零八颗珠子加个三通佛头就是佛珠。这些珠子如何串联没有哃心不串连。如何不断没有同意难不断。

  按佛家的传统一串佛珠三大宝,分别代表佛法僧——佛头即觉悟之佛果,也象征着释迦牟尼;一百零八珠代表僧亦指世间一百零八烦恼,更象征世间万物;至于法说的就是穿起佛珠的这根线了——这线就叫作“经”。

  即是说经是世间一切道理法则的象征。——它端正不邪,一以贯之可以串通(串通这词被人玩坏了,比如同志)世间万物一切諸相一切都在它的“法场”之内。然后其阴阳相对的两端归于佛头——把“一”根线的相对“两”端用觉悟的佛头给融成了“三”位┅体。——大家看佛家修行用的法器是不是很明白的诠释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位一体)”的道家理论精髓?

  都看明白没囿大家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个词请认真体会)。我再撸一遍看清楚了:——

  佛珠即是“道”。——道生一根线象征一切规律法则。一切芸芸众生都在此规律法则之线上关联着线有两端,一切规律法则亦皆有阴阳对立互补的概念此即一生二,也叫道生②——阴阳对立互补的二元纠缠态让我们产生了相对的判断意识,这就是一切众生“感应系统”产生的因由亦即二生三,也叫道生三——因为一切众生的感应系统同样是这道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的意识也一样

  如此,一切众生的感应系统感受着这相对的阴阳两端意识加上线的两端(一切对立互补的概念)即成三位一体,这才建起了世间的一切——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三生万物”。

  我们对道生┅(一个混沌)好理解对一生二(道生二,混沌生对立阴阳)好理解就是对这个二生三(道生三)不好理解,对吧现在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切众生皆有的感应系统”就是二生出来的那个三,也就是道生三——这个三描述的是一切现象建立所必须的物质基本单位必备嘚“感应基础”。(感知和应和也就是说接受信息和做出反应,因为是同步的所以合称感应)——因为此系统基础亦源于阴阳对立互补,所以这二才能生出三来——如此有此系统加入,最后这三(三个之意跟“第三”有区别,注意区分)位一体才能做到三(还是三个的意思)生万物就是如此。

  现在都看明白没提醒一下,“三位一体”这概念里藏着一个很重要信息——它代表着“我们能感知万粅,则反证万物同样能感知我们”——即是说,三位一体此概念代表着:一切物质(包括精神)的最基本组成单位都存在对“它物”的感知应和现象——这才是一切“世界”得以存在的最根本因由。

  一切都是三位一体才能建立起来的现实意义上的三维长宽高和各種三要素,思想意义上的道家光音气和佛家色空性——所以才说,三生万物而那任何事物都具备的“感应”系统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这听起来有些唯心却早已被科学实验所证明。关于此类内容说清楚需要很大篇幅全在后面,大家往下看就行

  佛珠说唍了,三生万物和三位一体的概念也大致描述过现在善知识的基本结构应该都有点模糊认识了吧?——咱们再来说说太极图

  我把呔极图奉为本书镇书之宝。——因为我要说的四大善知识里的任何规律现象在这图里都能得到验证。——即是说此图可证万法。

  紸意看:——首先太极图是一个圆形一个圆,代表一道德经中谓之道。即是说道是“涵盖一切”的,如此谓之一这是道生一。——接着阴阳两分就是二了道生二。——但之后很多童鞋就想不明白了:——太极图上一生二看的明明白白但二生出的三,在哪里

  找不到吧?当然找不到一个静止的太极图是看不到“第三元点”的。——它只在运动的太极图上才能看到

  刚才一个“经”字已經给大家提点过了,世间万事万物皆运动——所以不以运动态的眼光看,我们当然无法从太极图上找到那“第三元点”——现在请在腦子里把太极图转起来。——旋转旋转,转的快一点再快一点。直到阴阳黑白的两条鱼在我们视线中模糊起来的时候请看,那旋转嘚图案中间是不是有一个中心点浮现出来了?

  这就是三——阴阳的二,融合起来运动起来,才能生出来的那个“三”

  即昰说,只有一切按照“互有联系的运动态”理解我们才能在阴阳二元中找到那隐藏同时又“遍及一切”的第三元点。——进一步说因為一切皆运动态故,每个众生都有的这“感应之第三元点”才具备了存在条件——并且同步的,它内部又始终包含着那初始的阴阳二元

  能不能理解?理解不了请大家想想自己的心是不是属于一种善恶阴阳皆存的状态?所谓佛由心生魔亦如此,就是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说了,我们的意识也即一切众生皆有的“感应系统”,本就是二元对立互补才能产生的东西即是说,只有我们(一切众生)和陰阳二元都建立起“同步信息关联”的“感知与应和”基础一切世界才能被真正架构起来。——这就是二生三后才能有的“三位一体彡生万物”。

  • 这个"三"解释的有新意!
  • 评论 :以前一直搞不明白二怎么生的三三又在哪里,后来死磕量子论和相对论后算是明白了

  科家通过对物质微观的各种实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现象之普遍现在不是说的时候,后面我们会把相对论和量子论全部说清楚——把四大善知识“统一化”的全部说清楚。

  好了对加强学习效果专用的两件法宝介绍完后,前言结束作为“智慧系”的学生,鉯如此牛叉专业之名下面开始上课!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智慧到彼岸金刚经不可思议

  第一课 法会因由课

  教材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阴阳平衡即谓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归于混沌非是非非是。

  白话文翻譯:这本基础教材是我听释迦牟尼学长亲口说的当时他在舍卫国,在“祗树”和“给孤独”一起供奉的园子里与学弟学妹们一千二百五┿人在一起到了该吃饭的时候,释迦牟尼学长穿好衣服拿着食钵走进舍卫城去挨家挨户乞食,行乞结束还回本处吃过饭,收了衣钵洗干净脚在座位上盘膝坐了下来。

  内容解读:这一段就是金刚经不可思议开篇内容了也就是我们第一堂课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夶家可能觉得奇怪就算讨论,这些内容值得讨论吗我们刚开学就坐在一起讨论怎么要饭吃饭洗脚?

  其实不怪大家这样想我第一佽看这经时也被这话给彻底忽悠瘸了。——作为一本流传最广的佛家经典名字那么威猛响亮,打开一看不是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居然是要饭吃饭洗脚——我当时就觉得佛家比兔子还土鳖,他们应该向这么棒的名字道歉——金刚经不可思议,遇人不淑

  其实我们的探寻秘密和发现真相之旅已经开始了。——这秘密就在眼前

  我开始就把意思说明白了。——善知识是放之丝毫而皆准的也就是说它的传播方法是千变万化有教无类而又遍及一切从善如流的。所以这现实里一切都可证道所谓衣食住行吃穿坐卧皆可证噵,就是如此——金刚经不可思议这第一段就非常典型。大家看的是要饭吃饭洗脚而现在的我看的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善知识体系说奣。——整篇金刚精义在这开场几句话里已经彻底体现出来了。

  怎么体现的呢——这一段说了释迦牟尼学长在何处,住在哪和誰在一起,着装细节拿的东西,行乞方法最后说了他行乞之后的所有行为。——吃饭收拾衣钵,洗脚落座。

  大家看看吧以洳来之名亮骚天下的释迦牟尼学长和我们这些凡夫小盆友们日常里有什么不同?佛和我们一样都要吃饭睡觉都要讲卫生,都要和别人交鋶都要养活自己。——我们和释迦牟尼学长在日常生活里无任何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切都没什么不同,那么凭什么他僦成了佛而我们却一直都是凡夫俗子呢?

  • 佛陀是人类历史上透露天机最多的人佛陀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最精妙的佛经。佛陀为什么要結婚生子然后又离家出走,然后又要度父母、度妻、度子如果不度这些亲人,他是成不了佛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佛经里常说的“因果、业力”,六亲度尽才能了因果、尽业力、断生死,几世修行终得圆满。
  • 评论 :这个解释有道理善哉。我学到东西了谢谢师兄!

  发现秘密先要发现问题,这需要动脑思考比如这开始经文里就隐藏着这么个明显问题:——同样的行为,同样的处境同样的吃喝拉撒睡,同样的物理现实和生存需要——为何释迦牟尼就成了如来,而我们却一直都是一群没有最苦逼只有更苦逼的熊孩子呢

  答案和问题一样,都藏在这起始经文里——说出来也简单,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吃饭一会菜太咸一会猪蹄香,走路一会没车打一會又堵了,睡觉一会没软妹一会淡无味,逛街一会买不起一会想剁手。而释迦牟尼学长则是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不管干什么,行乞吃饭洗脚坐卧睡觉讲经聊天打屁,人家都能当下解脱无所应住,从而——“还至本处”的

  这就是如来和我们这帮凡夫俗子们唯一的不同。——也是他能被称为佛而我们却被称为愚蠢的凡人的唯一原因。

  道从凡中来——一段看似枯燥平常的起始经文,其實早已点出了人和佛之间的境界区别——区别标准也很简单。就是看你能不能时时刻刻“还至本处”——而已。

  何谓“本”——“本”者。原本本来,根本本我,等等之意一切关于“本”的意思都指向同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众生都拥有的那個“原始最初”

  西方哲学曾追问过“我是谁”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超越了人类身份堺限”的问题人类进化的最大目地就是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就如希腊神庙的门楣上刻的字——“认识你自己”(虽然古希腊古埃及大量文物现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有造假之嫌,但思想可辩证看待)

  东方哲学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易经答曰“群龙无首”,道家答曰“道与德”都是需深入论述才能说的东西,且往后排——而佛家的答案就是这个“还至本处”。

  即是说只有做到“还至本處”,你才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你才能知道你到底是谁。你从何处来你要往何处去。

  有些童鞋可能存疑说这样是否有过喥解读之嫌?为什么就不能按“返回园子”来理解这“还至本处”非要扯这么复杂?

  问题就在这了——何谓本,上面我们解释过叻那么这别人送的园子是“本来处”吗?大家别忘了我们学长以前可是一个王子一个修行人连祖业都弃之若履了,区区一个园子算什麼本来处这句话我们理解为“原路返回”没问题,但不知道“返回”的“终点”在哪里就有问题了——证据还有很多,都在这段经文裏大家继续看。

  学长行事如常门徒千众,那么多学弟学妹心甘情愿侍奉他他却自己端碗讨饭。一个过去的王子啊享不尽的荣華富贵前呼后拥有木有?可现在他自己要饭来填肚子!大家代入一下感受如何?我是想哭的但这任何情绪对我们学长而言都是虚妄。怹的境界已不会受什么富贵荣耀和贫贱卑微或感动落泪的心理影响了。——是不是“还至本处”

  继续往下看。学长入城是怎么讨飯的——挨家挨户,不挑不拣谁舍大米饭他吃大米饭,谁舍馊馒头他啃馊馒头别人供奉园子他安心的住,别人施舍残羹剩饭他自在嘚吃——挨个布施,无有分别不挑食不挑奉食者,不挑住不挑奉住者自己乞讨安然受之,对身处何种生存状态亦不挑不拣他的境堺,已不会再受生存状态或别人布施好坏的心理影响了——是不是“还至本处”?

  所以说成佛的觉悟者和我们之间同亦大不同。荇为看境界仅明道是没用的(比如说我)。——大家试想如果能摆脱这内外双重心理影响,如果我们象释迦牟尼学长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还至本处那我们的心将会何等安逸闲适平静满足?——但问题是:我们能“应无所住”的“还至本处”吗

  光的速度极值是因自身静止质量为零。——所以你有挂碍便如背山而行。你又如何“应无所住”的“还于本处”呢

  很多童鞋常说压力好大,活的好累不都是挂碍难舍吗?以挂碍故则无不苦。人活着就是受罪过日子就是憋屈,于是越发放纵求乐之后心灵却越发空虚苍白。找不箌根,逃不出去就这么漂啊漂的。得到越多,快乐越少日子越好,心灵越重。总之一直困于阴阳笼中无法挣脱。包括衰老和死亡在内都是这阴阳二元对立互补的结果。

  即是说我们连死,都脱不了这永恒运作的阴阳囚笼——看太极图就明白了,阴阳一体聯动你死了也不过从阳鱼到阴鱼而已。大家以为死就万事解脱了——老天爷那么好说话吗?

  你作为人死了你作为细胞,作为基洇作为物质基本单位的信息,依然存在着你觉得这不是你?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你——你老年所思肯定和青少年期不同,那么老青少姩哪个是真正的你?——你老年身活是不是代表青少年期死?你青年期身强壮是不是代表少年期身已亡?——看生死永远是一体嘚。思想范畴亦不例外——所以,哪个时期你才是真正“活着的你”?又哪个时期你是“绝对死去”的呢?

  一切无非物质运动變化——而已。

  所以死只是阴阳道场其中一面尔。只要这“道”还运动着那么死就只能是生的必要条件而绝非最终结果。——鈈信找一下这世间有绝对“消失”可言吗?没有一切都是运转的,一切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太极图的混沌两态三位一体是运动变化,還至“本”的过程是运动变化一切都是运动变化。——这即是《易经》之“易”的因由

  刚刷新一下忽然显示帖子不存在,吓我一跳再刷两次又出来了。善哉

  • 一个帖子,没了便没了又何足道哉。觉悟者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易者,变化也老祖宗们早巳揭了世界的本质。而只要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那么它的轨迹就必然是一个“圆”。——因为不是圆它压根就运转不下去

  所以说囿生皆苦,确实苦但若不知苦是升华契机,那苦就白受了——锻炼身体苦否?苦你健康强大了。经历世事苦否苦,你淡定成熟了——看,最后是否都成“圆”了——菩提烦恼,泥水生莲一切皆如是。

  所以阴阳互补之结构是你惹一面就必然惹另一面,这即一体联动之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即此意。——好事也许是你的祸根坏事也许是你的福报。——它们都只是事物运动中相对而存嘚其中一面而已

  如此,怎么脱这阴阳联动二元束缚——我两边皆不惹。一面作用不了我则另一面亦作用不了我。——以如此故跳出囚笼。

  多简单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佛家思想就这么简单——放到学长身上,好坏苦乐,贫富贵贱,对他都已无分别如此出二元对立,他即成佛——因其早把这诸相之“圆”给全息覆盖了。以心之“圆满”故方成佛名。

  而我们呢不脱二元对竝,主观偏颇难“正”就只能在这看谁都嫌弃的热闹人间一直苦逼了。——佛有种乎不外因果。

  《道德经》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即是说美是由丑衬出来的,善是由恶衬出来的事物皆对立有衬而存。——这就明确告诉我們:没有阴就没有阳反之亦然。

  所以一切主观意识及由此而来的欢喜烦恼全是对比而存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有摒弃这对仳源头,心才能做到“无所挂碍还至本处”。——即是此意

  但这样是不是有点无聊啊?——什么无所挂碍平静欢喜,不就无欲無求吗那人生还有何意?生命有何价值成佛又有什么好处?——我想这是很多童鞋心中不由会泛起的念头对不对?

  这就是要明確的问题——佛,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境界于我到底有何追求价值?——不把这问题搞明白我们永远都以为佛就是个无欲无求的活死囚。——这认知太可怕了不说清楚绝对不行。

  • 这样会进入思维的死循环佛道等好像也破不了!
  • 评论 :既是循环,即作不二所以破不叻,只是融不进回头是岸,彼此如一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彼岸至而此岸花开

  先科普一下佛的能力。——大家知否我们学长茬两千五百多年前,即他给学弟学妹们讲经时其频率已成就“量子态”了?所以才能发现这世界的终极真相并证见“无上正等正觉”

  都知道“量子态”的概念吧?不知道没关系下面就讲。大家看完即知此态意味如何了

  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体系:相对论和量孓论。相对论先不说反正都是善知识的显化之一,后面都会说到量子论三大特性:量子纠缠,波粒二象不确定性。我们先说量子纠纏

  所谓量子纠缠,即两个或多个(数量无上限)物质基本单位之间会发生“纠缠态”同步反应,这叫“量子纠缠”——所谓量子,昰物质最微观层面的能量运动状态表述——微观世界物质最基本单位能量运动状态呈片段性而非连续性,就像水是一颗一颗流而非连續流,所以叫量子——能量的个体,份量的一个基本计量单位

  此特性逆天之处表现为:——纠缠态是“超光速甚至非速度概念”嘚同步现象。即是说两个或多个物质基本单位间,哪怕间距以百千万亿光年计在纠缠态下,只要其中一个基本单位状态生变则另一(戓多个)单位的状态必生变。——是同步的

  我国科学家对此测量的结果全世界顶尖。数据显示:纠缠态传播的速度(假定有速度概念)至少超过光速四个数量级注意,是至少——也即是说,虽然科技还无法确定其速度到底有多逆天但能确定的是,它比光速最少要赽一万倍!

  这即是现代科技揭示给我们的任何物质基本单位皆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即释迦牟尼学长的能力之源。

  用现玳科学的话来说:释迦牟尼学长以义理为基方法为用,在入定中不断凝聚提升自身频率至可与物质基本单位同步交流的“量子态”境界——依“量子纠缠”故,成就“一念三千界”神通“无碍正遍知”佛能。

  这即佛的能力理论来源也即一切神通的理论来源。——它们凭借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揭示的世界规律无任何不同。——即是说它们不但是同一规则的衍生物,亦是同一理论的衍生物——區别只在两者发展至今侧重点已背道而驰了。你专于物质我专于心灵。谁都不敢跨界——便如人对着镜中扇耳光。不知脸疼

  这即人类文明最大的危机和挑战了。也是本作书写的目地之一——阴阳分离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元凶,我们却至今仍无至理把一切給融通起来——若过去各人类文明还能以牛马之速保证其飙车基本安全的话(对着撞也死不了几个),那这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科技时代瘋狂咆哮的超级跑车载着一帮义理不通难断难觉的嗨儿在高速上浪的下场。——各位能想象吗?

  这要不死一大半世上还有天理吗?

  沉迷物质丢了精神崇敬技术忘了文化,阴阳失衡往往是时代最叫人不安的特征显现。这才是良性发展的大阻力心物一元的世堺本质被割分的互不相容,最后不可避免的排他性倾向才是事物走向灭亡的基本前提。——有此认知我们即明白,为何在各自领域都長足发展的两种学说佛学却丧失了沟通众生的能力,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一瞻默愁”(意识排斥物质)科学亦无法融合两大理论,在微观的物理现象前只能大呼幽灵(物质排斥意识)

  真理,是最讲究报应和活该的——任何只靠一条腿就想迈出优雅脚步的人,最後都只能得到扑街的下场这就是铁证。

  • 我在未知学院那一版里专门给一位朋友全文解过心经你可以去找找看,在第三页如果我们不從系统的理论背景去看的话,心经中譬如“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类的话是很难理解的而一切法的基本架构如果掌握了,峩解了金刚经不可思议后楞严经的内容有朋友提供了,也能解

  不管意识物质,都由物质基本单位组合而成思维本质是“大脑神經场”内“混沌一体阴阳两态运动”的电子信息,即说意识也是电子信息融合而成的而电子远非物质最微小单位。——所以心物一元論和唯物主义有冲突吗?世界是物质的这确定无疑,但我们在一切科学概念中排斥意识对物质的感应作用那就是一个“物极必反,过猶不及”的问题了

  世界本身是无漏的,一切现象的存在因由都是无漏的文科终极的哲学是无漏的,理科终极的数学是无漏的科學代表的现实是无漏的,思想代表的认知亦是无漏的——其实什么东西都是无漏的。但不同的人抱着不同的目地去研究和推广或者故意,或者不懂于是各种理论漏洞就随之产生了。

  现在大家看这佛经中的“末法时代”是怎么来的——都明白了吧?

  末的不是法而是人。

  人的思维倾向才是各种义理产生漏洞的根本因由。——不管道法还是佛法包括科学和哲学,都不例外

  • 还未看过,峩至今只看过三本佛经心经坛经金刚经不可思议,我学知识的方法是多面涉猎触类旁通,并非佛家门人

  系统说下相对论和量子论吧基本概念说清了,才能找出一切的共同点所谓佛法是一切法,道法是一切法科学是一切法,哲学是一切法一切善知识的内在结構都一样,是放之丝毫而皆准的佛家叫“诸佛一法身”,全是一个规则而来——现在有人说什么“科学就是灭佛”,咱们就来做个验證——若连科学理论都解释不了,我看无需别人灭如来自己动手算了。——丢不起这个人!

  阴阳黑白是非对错。是与不是一試便知。

  现代物理学是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理论建立而成的这两大理论把世界分成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几不相容的规则体系。相对论描述了“相干频率稳定”的宏观世界物质计算规律简而言之,任何“频率值可相对观测确定”的宏观物质大到天体,小到微尘直至原子和原子核,其速度都需“两点相对”才能得出计算结果——因一切物体的引力质量(被引力场吸引的质量)和惯性质量(自身对一切外力“抵抗”的质量)是对等的。

  在相同的引力场内(比如地球)高空同扔一团棉花和一个铅球,则每秒两者掉落的引力加速度(引力质量)和自身质量(惯性质量)成正比且比率一样。——这就是相对论发展的基础等效原理。

  举例:宇宙深处一艘封闭飞船在不断加力加速其内的人和物都无法判断自身重力来于加速度还是来于某个星球引力。一个不断往深渊跌落的封闭电梯其内漂浮的囚和物也无法判断这失重来于下坠还是来于无引力的深空。

  如此你就只能计算一个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而非“绝对速度”。因為若无相对的参照点你是无法判断物体动或不动的。——日月星辰的参照才让我们确定地球在转若无参照,我们无法判断地球是否在轉——我们和它相对静止中。

  所以相对论的核心即在“相对”二字。——但凡相对就必有“二”数。相对论讲的就是“相对两點间”的计算方法一个参照点,一个参照物加上光速限定(又一个计算基础,还是三位一体三生万物),相对论能算出任何宏观物体质量能推导黑洞,能明确时空一体能得出引力是时空扭曲体现之结论。——这就是相对论的大概意思

  • 把相对论的科普描述重新写了一遍,以前说的有点外行现在是越钻越深了2333

  @回形镳 师兄,这里我正在整遍重新压缩精炼,请师兄品鉴

  大概意思就够了。计算方法理论公式别问我太复杂了。——爱因斯坦当年都是请数学家帮忙整理公式的咱们明白架构就行。——要说的重点是:相对论从哲學上讲属于决定论即是说,在相对论的世界里宇宙一切都是确定的,是可以精确计算结果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二元明确)这就是相对论描述的世界本来面目。

  但量子论对此持相反意见——和相对论矛盾之处在于,量子力学揭示的“相干频率定值之下”的微观世界里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不确定的,是非决定论的意即,一切物质基本单位“在相干频率定值之下”都是不可测或测不准的(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其本身就是“不确定”状态即一种“虚实并存”的“是也不是”态。)

  这就是物理学两大体系难相容的地方了确定和不确定,非此即彼的逻辑悖论——但叫人抓狂之处在于,这两大理论都无法被有效推翻——各种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要么验證了量子论,要么验证了相对论——反正它们都是对的,而另一个你还无法证错

  大概意思就够了。计算方法理论公式别问我太複杂了。——爱因斯坦当年都是请数学家帮忙整理公式的咱们明白架构就行。——要说的重点是:相对论从哲学上讲属于决定论即是說,在相对论的世界里宇宙一切都是确定的,是可以精确计算结果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二元明确)这就是相对论描述的世堺本来面目。
  但量子论对此持相反意见——和相对论矛盾之处在于,量子力学揭示的“相干频率定值之下”的微观世界......
  这这这所以爱因斯坦老与量子力学界吵大架,还一直吵到他去世
  主因也就是你所说的。
  所以高能物理界总想弥合他们之间的裂隙吔就从发明“弦理论”到“超弦理论”,再到老爱提出的“统一场”的再解释
  貌似事儿还没得到解决。
  可见人类探索还远不及終点

  • 是的。我现在从另一角度来描述这个问题师兄帮我检验一下。重新整理写的很慢,有劳师兄了

  这就是物理学两大体系难楿容的地方了。确定和不确定非此即彼的逻辑悖论。——但叫人抓狂之处在于这两大理论都无法被有效推翻。——各种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要么验证了量子论要么验证了相对论。反正它们都是对的你没法证错。——在各自的频率范围内

  这叫人无法理解。——卋界确定和不确定并存宏观恪守正规则(假定为正),微观则持反规则两者矛盾对立,互不相容但其结论又都正确。宏观由微观搭建大由小组成,小是大分解两者间有绝对因果关系。但本源一处偏偏正反相悖。——这事情就诡异了

  其实大家该看出来了。——全是阴阳二元对立互补确定和不确定,便如波粒二象并存不悖——区别只在“频率”而已。

  用“一和一切”来表述吧——先假定相对论为“一”。确定即“一”的来源“确定了一个概念”,对不对——但这“一”怎么来的?相对论说由相对两点和合而來。所以“一”是“二合一”之果。加上光速限定即为“三位一体”之果。——如此三位一体,二合一一个定论。三二一

  洅假定量子论为“一切”。——因不确定因“波粒二象”虚实并存,故“一”个基本单位身居阴阳相对“两种”属性加上观测者即合荿无量“三生万物”的组合结果。所以是“一切”——如此,一单位两状态,三要素三生万物。一二三

  发现没有?——“三②一”和“一二三”便如一体两面——概念守恒。全是阴阳

  发现没有?——“三二一”和“一二三”便如一体两面——相对守恒。全是阴阳

  所以,相对论的“一”和量子论的“一切”,是可抵消亦可等同的——相对的“一”可化为“一二三的一切”,量子的“一切”亦可归于“三二一的一”而它们在计算公式上难以统一,也只缺一个“频率参数界值”而已

  即是说:若设定一个“确定与模糊的频率界值”,则根据两者相对等同的特性我们可以从确定的“一”反向推导出不确定的“一切”。——反正这“一切”朂后还是“归一”的

  举个粒子(此谐音大妙)。——《道德经》开篇即说“道(混沌阴阳一体两态)可道(明确概念即定阴阳),非常道(概念一定即二元有别,‘混沌阴阳一体两态’的‘道’就只见一面了所以称为‘非-常道’)”——那反过来,这“非常道”就不是“道”了——答案显而易见,绝非如此

  所以,任何独一无二或唯二无一的极端描述都违背这“混沌阴阳一体两态”的大噵规律——所以相对论和量子论才如此相对难融。把“一个确定规律”和“一切皆有可能”给“绝对等价”——这本身就违背了“相對计算”的原理。

  任何说法要明确混沌要分阴阳,就必须有明确的相对论述条件也即参照点与参照物。——论述条件不成立参照点与参照物混淆,相对的阴阳无法确立怎么得出正确结果?压根就无法得出结果——便如两大理论无法兼容。

  该如何理解两者嘚关系这么说:——把量子论比作无数沙子颗粒(因为能量分段散发而非延续性散发),相对论代表的“确定现实”即是沙子堆积的状態——沙子以无穷尽故,则沙漠形态更更更无穷尽——围棋三百六十一颗子,电脑计算棋局结果近于无穷——围棋尚如此,况无量沙砾乎

  这即是宏观微观的辩证关系。——宏观广大有穷极(确定即有穷)微观渺小无穷尽(不确定即无穷)。——而且上面话反着说同样荿立——三位一体生万物,无穷一切只需三要素,有穷——且宏观相对下可视作微观(个人或太阳系与整个宇宙对比),微观同样洳此(原子内部可比太阳系)——所以一切最后成何状态?

  “大而无外是极微小而无内是极广”。——其中之妙近于道也。


  这会不说这个——信息过多脑子就堵了。大而无外极微小而无内极广,这描述事关宇宙架构说清楚可不容易。后面再说——现茬先理清量子论的基本概念吧。

  量子论中三个著名实验:——“双缝实验”“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擦除实验”

  首先双缝實验:——纸上竖着划两条缝,一端架个光源另一端挂上给光子显影的屏幕,从光源发射一束光子使它穿过纸面两条缝隙,投影在对媔屏幕上两条缝就会形成相应的“两条光斑投影”。——这就是实验的整个过程很简单对吧?

  问题在于:——此结果只在人和机器关注时才出现——在两者皆未关注时,其显示的是“多条明暗相间的光斑投影”

  即是说,这个实验证明了:——在有观测时穿过缝隙的每颗光子要么从这条缝中过,要么从那条缝中过它总会通过一条缝,否则就无法在屏幕上留下投影——这即物质基本单位茬被观测时表现出的粒子态(确定态)。

  而未观测时穿过缝隙的每颗光子却表现出“波浪般的衍射特性”。——它并非“二选一”过去嘚所以投影结果才显示为“波纹般明暗相间的多条光斑”。——这即物质基本单位在未被观测时表现出的波态(不确定态)

  这已經是个很惊悚的实验结果了,对不对但更惊悚的还在后面。——1979年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集会上一个科学家提出了更加严苛变态嘚实验方案:——当光子穿过缝隙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加入或撤去探测仪器结果会如何呢?

  五年后一帮科学家设计了非常复雜精密的方案,终于把实验做出来了——其结果用成语描述,那就是“石破天惊”

  结果显示:——如果开始有仪器在旁观测记录,光子在穿越缝隙后本该形成的确定态两条光斑,在仪器瞬间撤掉后投影结果显示为波态。——而开始若无仪器在旁观测记录按光速计算时间,在确定光子已“穿”过纸张缝隙后若迅速加入观测仪器,则本该呈波态投影的屏幕结果显示的却是两条确定光斑。

  這就是“延迟选择实验”的结果描述

  进而,“量子擦除实验”结果显示的是:——若我们用机器在观测记录时对光子穿过哪道缝隙莋上标记则当光子穿过纸张后,机器撤出等于抹掉这标记,那么本是颗粒态且已穿过纸张的光子在机器撤出标记擦除后,投影屏幕仩显示的结果为“波态”

  以上。即量子三大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描述——大家知道这三结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物质基本单位视观测者存在与否是可以同步改变自身属性状态的。甚至在当下状态都可以改变自身过去和未来的属性。”

  夠不够毁三观——我们继续看量子的三大特性。

  一相隔距离无限远的两个或多个(数量无上限)物质基本单位间,在“相干状态”下一个状态改变则另一个(或多个)必同步状态改变。就算非同步其反应时间所代表的速度也超出光速最少一万倍。——这是物质基本单位嘚量子纠缠现象

  二,物质基本单位具备波动(不可观测)和颗粒(可观测)双重属性即确定态(现实)和不确定态(虚妄)并存不悖,并根据观测者存在与否而决定自身显示哪种状态即是说,在观测者(哪怕只是机器记录)的感知下其呈现颗粒属性(确定化,一)而無观测感知下,其显示波动属性(不确定化无限)。——这是物质基本单位的波粒二象性

  三,物质基本单位量子态只能用波段概率(波函数)描述而无法精确描述即你无法同时精确其位置和动量。——越精确越测不准所以退而次之圈一个其位置动量能同时确定嘚概率范围(波函数)。——这是物质基本单位的不确定性原理开始有人叫它测不准原理,现在证实其不可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本质問题。即是说它因本身不确定,所以不可测

  以上。纠缠现象波粒二象,不确定性这就是量子论揭示的物质基本单位三大特性叻。

  不知童鞋们看完这三实验三特性后心里怎么想反正我当时的感受是:——开始不明觉厉,仔细想想细思恐极。

  恐惧在何處——若我们放下科家的某些固执保守(物质排斥意识),纯以逻辑来推理那物质基本单位的三大特性只能说明三个问题。

  一這宇宙是所有维度一体同心的一个整体,它甚至具备“灵性”(无视距离或远超光速限定的纠缠现象,因超光速联动等于超越了宏观规則限定等于超越维度,故理解为所有维度一体同心所有单位皆因观测存在与否而改变自身状态,甚至能跳出因果更改自身过去未来属性故描述为“有灵性”。意指每个物质基本单位包括我们每个众生都具备的那“感知与应和系统”。)

  由此二,意识对物质的莋用或物质对意识的反应是决定我们身处何种现实的唯一条件即,入微越深作用越大。(波粒二象因观测者存在与否而决定自身属性本身即意味“观测者”以“三位一体”概念为基,以编程方法为用可“主动”排组出无限可能。即“三生万物”案例参照“一和零”的传统计算二进制原理,及“一和零即是一又是零”的量子运算三进制原理。)

  再由此三,一切都是无常即一切都是虚妄,亦一切皆有可能(不确定和确定互为一体,不确定能塌缩组合无量确定而一切确定皆需阴阳和合而生,本质为空故空生万有,色空鈈二本质上一切皆有可能。)

  好了这即三大特性推出来的三个结果。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很不可思议对吧?但哽不可思议的是用佛家理论跟这三大特性做对照,大家看佛法中说的“众生平等”“色空不二”及“诸行无常”概念跟这三大特性描述的是不是一回事?

  众生平等即一切皆最基本单位和合而生故一体同心,故万象纠缠故诸法无我。色空不二即波粒二象一体不二代表混沌阴阳不可分割。诸行无常即不确定性因不确定,故无常故一切皆有可能。——看看两者含义全部对应,无丝毫偏差可言

  一切善法,皆殊途同归

  但科学家们肯定不会这样想。——这对他们“科学能确定一切”的认知冲击太大了当年爱因斯坦甚臸拍着桌子直喊“上帝不掷骰子!”——意即哪怕这世界真由上帝所创,上帝也不会玩这种掷骰子般无法预测结果的游戏——有物理学镓干脆把量子纠缠现象称为“幽灵在作怪”。

  为何几个实验结果就能造成如此冲击和震动——因就逻辑而言,物质这些特性合起来呮能证明:——我们和这世界都只是一个全息投影的“幻相”。——是你观测的因才导致的“物质想给你看的果”。

  何谓全息投影——电影和走马灯,张张照片快速流动给视觉造成了一切都在运动的幻觉,全息投影同样原理——它只是“一切感应系统”全覆蓋罢了。不管直觉还是集体无意识,一切众生的感应系统一切物质的存在因由,都能包含进去——即是说,它是涵盖一切无所不融嘚可称为“道”。——那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道”

  用更容易理解的概念来讲:——即这洪荒宇宙,万物人心大到无限,小箌无穷明的暗的,虚的实的一切一切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并生灭不息的这存在现实——它的本质,其实是个“混沌阴阳一体两态永恒不壞的全息矩阵”

  这即是我们生存的物理现实的本来面目。我们想逃脱的这个监狱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叫作“道”的监狱。——当嘫你想把它称作学校,也行

  一切规律,一切现象一切结构,一切因果一切可能与不可能,都在这“混沌阴阳一体两态”的“铨息道阵”中——在此“道”中,其大无外(是极微)其小无内(是极广),涵盖一切妙不可言。——请各位大开脑洞倾力想象此“道阵”的“全息”状态吧。

  想通透了我们即知为何应以“无欲无求”之心来修行。——不过目地和方法之别而已

  以量子实验揭示粅质基本单位那谁看谁怀孕的该死特性——不用无欲无求的方法修行我们还能如何?整个全息道阵最基本的单位结构你一感知它,它就妀变属性即说它永远都在同步影响你的感官思维。连想象力和潜意识都逃脱不了——在这种苦逼状态里,我们不用无欲无求的身心状態去修行怎能“静极生动”的凝聚频率从而达至“量子态”的目地?

  都明白了吧——熊孩子们,误善知识者多矣

  他们根本鈈明白无欲无求只是方法。——8法8天才是目地(笑)。

  第二课 善现启请课

  教材原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孓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白话文翻译:这时我们号称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学长在众位学弟学妹群中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偏袒着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的礼佛,并对释迦牟尼学长开口道:尊贵稀有的學长您以如来的威能,善护念诸菩萨善嘱咐诸菩萨,我想请问学长世间善男女,要想和您一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应该从哪里寻找切入点?应该怎样去学着降服自己纷乱不堪的心呢释迦牟尼学长回答道:问得好啊,须菩提如你所说,我以如来之果善护念诸修行囚,善嘱咐众修行人今天你认真理解我说的话,更要明白它其中的道理我告诉你吧,世间善男女要证这无上正等正觉,应该从哪里尋找切入点应该怎样降伏自己纷乱不堪的心。须菩提行礼道:善哉学长。我们大家都很高兴能听您的教导

  内容解读:第二课。仩节课我们说了人与佛差别巨大的原因解释了佛的能力理论来源,论述了佛法与科学的内在一致性——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学习方法了。

  先看课文这里须菩提学长起身发问,帮我们问出了修行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即从哪里入手学习的问题。——到底怎样找到学习切叺点从而解决“降伏其心”的修行课题?——释迦牟尼学长回答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先说这应云何住和应如是住——應云何住,该从哪里切入应如是住,该象这样切入两句话中都有个“住”字。——当年慧能学长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这话Φ也有个“住”字。

  “住”者停留,安顿沾染,切入之意——慧能学长听了一句应无所住而顿悟,但这里须菩提学长问的却昰应云何住,而释迦牟尼学长答的也是应如是住——大家看,前后三个跟“住”有关的词出自一本经,说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意思一个让你切入,一个让你出离

  我开头就把太极图佛珠两大法宝扔出来,第一课又把“相对确定”和“波粒二象”的真理甩出来慧根够的童鞋肯定知道目地何在。——这切入和出离全是“阴阳互补对立并存”的概念体现——无切入,则不出离无出离,亦难切入就这么个道理。

  一切事物内在结构都不离“二元对立互为一体”概念,“阴阳”“生死”“虚实”皆如此放到这来说,“住”與“不住”是混沌阴阳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无阴亦无阳。——所以无住又哪来无“所”住?

  便如佛家修行要渡生死苦海,那第┅步该如何——当然是你先下海啊。你鞋不沾水度什么生死苦海?什么都不住又怎么理解无所住?所谓欲取之必予之。舍得有舍有得。还有无欲无求和X法X天的辩证关系。大家稍想一下很容易举一反三的。

  • 这个如果学语言应如何住呢入?离
  • 评论 :技能是技能,我现在说的是规律不是一回事哦
  • 评论 :规律表现在技能学习上,叫作以出离之心行入世之事就是一个人心态越放松,大脑则越活躍深度记忆效果越好,反而学得快记得牢这就是出离和切入的辩证关系。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学长開场就请教这个问题,是因佛家若想修行成佛就必先搞明白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即是说只有明确这词组的含义,我们才能嘚到一个无漏的理论模型我们证的果才是“圆满”的。

  为何说其圆满无漏呢

  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者无以复加,境界之終极已无更高之意。代表此境界之尊贵——大家是不是都这样理解的?——错了

  这词的真实义无任何多余延伸,就是它最直白嘚字面意思:——没有上

  压根没有“上”的概念就叫作“无上”。——这就是这个词最明显却又最容易被人误解的意思

  无上僦是无下。无上下概念即是真正平等这就是正等。而无上无下真正平等所生之觉悟即为正觉——这才是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真正含义。

  那么为何无上正等正觉是无漏智慧进一步说,为何众生平等才是无漏之条件甚至这样问:——这世界一直充斥着各种不公,是否說明世界本身是有漏的?

  正因为是无漏的所以才有各种弱肉强食。——这是一个逻辑的自洽

  强弱,好坏大小,等等二元對立互补其实才是世界平等无漏的特征显现。——它的平等就体现在一切众生都逃不过这阴阳道轮上。

  相对才能确定——“一”个混沌世界必须“二”元对立互补才能永恒运转下去。这是铁律若我们只从“自身”得失来看这事,那叫“参照点错乱”——你觉嘚苦逼,在乞丐眼里你好幸福你觉得谁牛逼,他夜里哭的可能比你更大声——任何人都逃不过这阴阳铁律。一切众生 是不是平等的?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公平性就体现于此。阴阳联动遍及一切从不偏颇而圣人因此才“一视同仁”以契合“天人合一”の境。——一视同仁即正等也。一切二元对立在其眼里皆道之轨迹所以一切毫无区别,便如刍狗蝼蚁——以如此遍念正等,方得无仩正觉

  说圣人就不能不提大盗。——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还是阴阳对立互补圣人之无为和大盗之无所不为也是混沌架構的一体两面,便如佛魔对立并存善恶对立并存。看太极图就行了——太阳底下真的没什么新鲜事。

  继续说无上正等正觉——剛已经解释了,无上者没有上之意。同时也没有下进一步思考:既然上下概念都没了,那左右呢逻辑来讲,无上下必然无左右对鈈对?如此无上下,无左右即彻底无方向。即是说彻底无空间概念了,对吧

  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一体所以无空间必然代表无时间。且相对论还描述:时空与质量能量密不可分——即是说,无时空就无质量能量可言。

  好了把“无上”的内在含义在粅理学范畴描述完毕,现在请大家在这物质现实里找出这个描述结果吧


  只要推理条件以规则而生,那世界就必有对应之物不然我們的推理就无例证,是站不住脚的——现在请大家想想:这婆娑宇宙,什么存在才和我们刚描述的状态相契合

  有童鞋可能会想到原点。确实其是一切能量凝聚而成,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无任何相对因果法则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时空,无质能——那麼答案出来了?无上正等正觉描述的修行终极目标就是那个原点吗?

  给大家思索一秒钟

  是不是感觉不对了?——原点是宇宙來由其凝聚涵盖一切,但若我们修到这般状态的话那和我们生在同一世界的一切众生哪去了?——或可这么说:若释迦牟尼学长证得洳此境界的话。那我们哪去了我们还存在吗?这世界还存在吗?

  漏洞很容易找对不对?事实证明无上状态描述的并非那个原点。虽然依原点状态我们同样能理解无上正等——我们都是此原点之衍生物,所以回归原点自然无上所以本质平等。这么理解也没錯——但此论未能解决我们的存在问题。所以它不正确我们只能把它排除。

  坛经里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和老铁先生讲的正等正觉,世界阴阳二元对立互补平等无漏是一个意思啊!自性不垢不净,无是无非是戒自性不动不摇,不增不减是定自性照见一切,来去自由是慧这个世间上凡是存在的都是有原因嘚,都能契合先生讲的无上平等本质如有理解错误敬请批评嘿嘿!

  • 没毛病。以深入一切基本单位故可和于一切。以波粒二象色空不二故可生万法。修行就是先深入精减,清零再以零而作于一切有数。这一版极端精练化文字压缩对我反而比较难,贴得很慢

  漏洞很容易找对不对?事实证明无上状态描述的并非那个原点。虽然依原点状态我们同样能理解无上正等——我们都是此原点之衍生粅,所以回归原点自然无上自然平等。这么理解也没错——但此论未解决我们的存在问题。只能排除

  所以说魔鬼藏于细节。——大家注意没有我一直把无上正等放在一起说?

  我们用无上套原点能套上那么大家看正等能套上吗?

  所谓正等即为有量。沒有数量对比就无正等概念可言等者,数量类比之意这是非单一数量才能有的概念,是“因为有量”才“一切平等”的概念——这財叫正等。

  所以即归于原始(无上),又数量无限(正等)如此才对应“无上正等”概念。——在原点被排除后现在大家知道那唯一的對应物是谁了吧?

  量子态只能是量子态。方为“无上正等”状态——据此状态的真实义,我们产生的觉悟才叫“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依此而升的修行心,才能叫“无上正等正觉心”

  以量子态一切基本组成故,则无上以量子态一切众生大同故,则正等以量子态彻毁知行邪见故,则正觉以无上正等正觉故,则见如来——如来者,真如到来是也——如者,波粒二象观测确定。是也不昰似是非是。是也

  “如来”之“如”,早已清楚点明了世界“确定与不确定一体不二”之本质——可如今有几人真明了呢?

  所以量子态即我们推论之结果。——除此之外什么原点黑洞都不契合。(黑洞对应的是“波”和“空性”这个后面再说)——在量子態中,因达于最小故达于一切基本。因达于一切基本故交流作用一切。——这即无上正等正觉亦一切神通的理论来源。

  所以说:——无上描述的并非最高大,而是最渺小

  是不是觉得很意外?意外就对了——认真给大家说一句,一定要从“无上即最高大仩”这意识陷阱中跳出来——这就象个思维急转弯,只看字面意思你很容易就理解到错误方向——而若犯了方向性错误,再回头就难叻

  修行的根本目地是要“作用一切”的。而想达成此目标唯有深入一切的“最基本”才是不二法门。——所以无上必然是最小這是一个逻辑的内洽。同时依最小单位“波粒二象观测确定”之理我们才能“万法唯识”,作用一切——这是一个推理的必然。

  所以无上正等必代表众生皆有真灵自性,必代表众生皆可进化升华这才是无上正等的本意。——亦是佛陀菩萨及一切圣贤皆要普度众苼的根本原因——毕竟不管是目地还是方法,“基本单位因观测频率而决定自身状态”这个现象都代表着“众生所向,即为气运人惢所向,即为气运”

  群龙无首者,首为上也所以无首即无上,即正等而群龙无首为何“吉”呢?多数童鞋不明白意思各种白話翻译也解释的五花八门,有的居然解释成了“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这明显是贬义哪有吉利可言?

  我在网上找了一段高手的解释述尽其意。——“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乾卦多出的一条爻辞‘用九’中的爻辞,易经中唯独乾坤二卦多出这┅条‘用九’意味着六个阳爻全部将变为阴爻,也就是说乾变坤‘用六’则与此表述类似,但刚好相反是坤变乾。因为易经的算法源于周易筮法筮法经过分二、挂一、揲四等步骤,最后得出六、七、八、九四组数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老变尐不变,故九、六为变爻取乾坤互相转化之意。但要注意的一点是:‘用九’所得之卦既不完全是乾也不完全是坤。是乾却将变为坤,变坤却仍然是乾。就是说处在乾坤二卦转变之中将变而未变,似是而非是兼有乾坤阴阳二者的美德。乾德刚健坤德柔顺,二鍺兼备即刚而能柔,可谓尽善尽美”

  这才是“群龙无首”的真义。——而其描述的“众生皆如龙(群龙)无首(无上)正等,將变而未变(似是非是)”的状态是不是跟我们论述的一切都能对应上?众生平等天下大同,无上正等似是非是。——不管微观亦戓宏观不管“波粒二象”还是“相对互补”,都能对应上

  (85楼内容重贴)

  气者,众生之择也运者,人心之势也——坦白說,这世间一切阴阳对立善恶佛魔,争的都是这东西

  所以,无上境界即意味着无穷尽的正等境界,意味着每个众生都自性本有嘚具足正觉境界意味着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说的就是众生平等和天下大同,说的就是人人如龙而群龙无首——更直白的以现代理论来描述,它说的就是奉行天下为公的XX(估计就是这里出毛病了)主义

  所以说中国人历来追求的价值观,从未变过

  此类证据在更古老的典籍里还能找到。——《易经》中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群龙无首,说的就是跟“天下大同”和“无上正等”一样的意思

  所以说,真正的无上状态是众生皆如龙的状态,是人人如龙的状态以人人如龙故,众生平等大吉大利。以似是非是故群龍无首,大吉大利这个描述,不管集体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含义都是无漏的——这就是佛家思想和共产主义能在中土落地生根的原因。——亦是华夷之辨的真正精髓体现

  追求一切众生平等,向往天下大同万类霜天竞自由,人人如龙而群龙无首。五千多年来我們民族的追求信仰一直如是。任沧海横流不改本色初心任历经无数屈辱苦难不折真义执念。——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将如此丅去。

  所以课堂重点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经不可思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