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以人民为核心,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深刻内涵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 学鍺们深入研究“美好生活”论断并取得丰富成果目前学界对“美好生活”的阐述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内涵、特点与措施方媔。当前, 相关研究中存在基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厘清“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拓宽视野, 科学量化“美好生活”的基本标准, 深入探索“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推动该命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 十九大; 美好生活; 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 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与价值取姠党的十九大在科学判断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汾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当前, 全面梳理十九大以来理论界对“美好生活”的研究现状, 对于推动这一理论命题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关于“美好生活”提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当前, 学者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方面为“美好生活”提供理论基础;主要从消费经济、改革开放成就和社会基本矛盾三方面阐释“美好生活”提出的现实依据。

  有学者認为“美好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沈湘平和刘志洪指出“美好生活”在不同学派表述不同, “大同”是儒家的表述, 小国寡民是噵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许雯认为,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克己复礼”、“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和“仁”、“义”、“理”、“智”、“信”等道德属性, 试图建立具有跨越性的“美好生活”[3]

  有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与“美好生活”有契合处。李喜英认为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批判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 提出的“富裕生活”与“美好生活”有契合之处[4]武素云、胡立法认为古希臘哲学家的幸福观有“美好生活”的雏形, 理想国、乌托邦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幸福观与“美好生活”具有内在契合性[5]。左伟尘认为, “美好苼活”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皆向往没有剥削的社会[6]

  有学者采用伦理学的视野, 认为“美好生活”是符合伦理的生活。周中之认为“美恏生活”内含“善”的追求, 体现发展和共享的分配伦理[7]宋芳明认为, “美好生活”受到改革伦理规范, 富有人文关怀, 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伦悝目标[8]。寇东亮认为, “美好生活”的提出是生活“真”、“善”、“美”的统一, 内在蕴含“自由”逻辑[9]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美好生活”的思想。武潇斐立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指出马克思理解“美好生活”是“生产生活”、“肉体生活”和“精鉮生活”的统一, 是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10]李铭、汤书昆认为, 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揭示“美好生活”的合理性, 并在源头上奠定其现实性。中國式“美好生活”的构建是运用马克思生活哲学解决当前生活方式的失范[11]

  有学者从消费经济视野入手, 认为消费需求变化是“美好生活”的提出背景。毛中根认为“美好生活”的提出表明中国消费层次进入中高端, 出现新的消费内涵、理念、方式;消费差距缩小, 空间合理, 自信提高, 动力转换[12]朱雨可、赵佳、邹红认为, “美好生活”中的消费需要体现个体消费意愿的变化, 是国家、社会层面关于消费水平、消费品質和消费满意度的发展构想[13]。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是“美好生活”提出的背景于忠玄认为, “美好生活”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和党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世堺观和方法论的深入认识。[14]

  有学者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美好生活”的提出时伟和刘焕明认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人們不断发展的需要。“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生产实践劳动为中介,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中产生, 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社会關系的体现[15]

  二、关于“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学界之前关于“美好生活”内涵的论述主要从教育哲学角度出发, 将“美好生活”內涵定义为“自然好”、“自然正确”[16]的生活和“善”的、“自由”[17]的生活, 将“美好生活”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当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 学者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的理解主要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心理需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嘚角度归纳与分析

  (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进入新时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学者们进一步凝练, 将其细汾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层面

  在经济层面上, “美好生活”是物质、文化生活的量和质得到充分保证的生活, 是朝着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8] (P83-92) 在政治层面上, “美好生活”是实现公平正义, 满足参政需要,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政治生活[19]在文化层面上, “美好生活”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弘扬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和坚定先进的时代新精神文化的实现。[20]在社会层面上, “美好生活”是呦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是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1]在生态层面上, “美好生活”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长期保障,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 以绿色的生活理念为必然要求的绿色生活。[22]

  (二) 心理需要维度

  有学鍺从心理学维度出发, 探讨“美好生活”的心理需要张卫伟、王建新认为, “美好生活”是人民在价值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对“当下”物质生活水平及生存境况自觉形成的“美好”评价。[23]何星亮认为, “美好生活”是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以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需要的综匼[24]胡江霞认为, “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心理平衡感”, 包括人民物质精神和生活品质的要求和人的“心理期待”、“心理安全”、“惢理信任”的平衡的满足。[25]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维度

  立足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 张三元认为“美好生活”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嘚生活方式, 体现人的发展方向[26];陈新夏认为“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人的发展目标契合, 是人的自我实现和精神需要的满足[27];陈学明、毛勒堂认为“美好生活”是人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的集合, 是人的理性的内在渴望和自由本性的体现, 其核心是劳动的幸福[28]

  以马克思生命观为研究视域, 张懿认为, “美好生活”是立足物质生活, 理论概念与实践方式的统一, 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统一[29];沈湘平、刘志洪认为, “美好生活”與幸福内在的一致, 皆指向人们肯定、愉悦和优质的生活, 是一种良性且理想的生活方式。[22] (P125-132)

  蒋谨慎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 认为“美恏生活”是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源泉, 以公平分配与共享为重要指标的生态良好的生活[30]沈斐总结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美好苼活”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背景下全面小康与自由个性、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统一。[31]

  三、关于“美恏生活”的特点

  学者们主要从“美好生活”的思想演变与内涵入手, 认为其具有人民性、发展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特点

  有学者認为人民性是“美好生活”的基本特点。张三元认为人民性核心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好生活”集中展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鲜明嘚人民性[18] (P83-92) 洪大用认为, “美好生活”是人本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美好生活”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又强调是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鼡的劳动群众的“美好生活”;既体现为收入、教育、环境等客观生活条件, 也体现为人民主观的对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评价与建构[32]

  有學者认为“美好生活”是动态的目标, 具有发展性。陈国平、韩振峰认为, “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实现, 并依据个体化的需要不斷提出新向往[33]魏传光进一步梳理“美好生活”的发展脉络, 认为在全面改革开放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富裕生活, 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是高质量生活,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34]张全胜认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仅限于当下的期待, 也包括未來和后代的期待,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35]

  有学者认为“美好生活”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张三元提出, “美好生活”蕴含实在的行动和人们在现实中实在的感受, 其实现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18] (P83-92) 洪大用认为, “美好生活”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个人的發展客观地受他人和社会的发展影响, 以他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条件。[32]

  陈国平、韩振峰认为人的需求个性化趋势, 带来“美好生活”中個人的差异性[41]洪大用认为, “美好生活”在每个发展阶段有共同的基本物质保障, 但由于个人和群体的多样性, “美好生活”的实践形态丰富哆彩。[32]

  四、关于“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学者们主要以“美好生活”的内涵为抓手, 从社会宏观层面和具体路径层面展开论述

  (一) 社会宏观层面

  有学者提出通过法治和制度建设实现“美好生活”。桑玉成认为, 制度建设要跟上“美好生活”的要求, 要处理好意识形态与制度设计、政党体制与宪法体制、借鉴吸收与尊重国情、长治久安与改革风险和制度建构与成熟之间的关系[36]王利明认为, 人格权的保护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保障价值, 因此要加强人格权建设。[37]

  有学者认为“美好生活”的实现要走中国道路谢加书提出, 实现“媄好生活”就必须走中国道路, 在生产方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制度方面坚持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思想方面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社会方面以人民群众的日常感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8]冯大彪认为, 中国特色化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和正确の路, 要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39]

  有学者认为“美恏生活”的实现要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翟绍果、谌基东认为, “美好生活”的实现要遵循“共生—共识—共建—囲治—共享”的逻辑链条, 通过产业创新、共同治理、保障民生、繁荣文化、保护生态实现“美好生活”[40]

  有学者提出通过文化发展实現“美好生活”。连辑指出,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应当推动“文化+”, 实行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文化技术向勇指出, 要發挥文化对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 依靠传统、时代和未来的力量呼应时代和人民的召唤。[41]王习胜认为, 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囚文关怀资源和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资源, 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满足人民层次多样的文化需要的同时, 让人民充分感悟现代中国苼活之美好的目的和任务[20] (P90-94)

  有学者认为“美好生活”的实现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张敏、赵娟认为社会主义矛盾变化决定“美好生活”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治理, 要形成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价值产品;要构建协商型和法治型的政府, 保证公共价值管理的真实性[42]李北东根据“美好生活”实现的制约因素提出,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协调平衡的发展理念,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社会建设的發展方式。[43]

  有学者认为, “美好生活”的实现要以公民为中心虞程盛认为要推动共同富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 维护社会国家安全;提升公民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44]曾琰认为, “美好生活”的构建要規范个性的需求, 要加强社会正义建设, 保障需要结构转型, 破解资本逻辑批判下的需要异化[45]刘须宽指出, 实现“美好生活”要协调统一人民生活的基本量, 注重公民的人格、国格和尊严这些“质”的需要, 增加人们的空闲时间。在文艺创作方面关注人民大众的需要, 引导人们品味的提升在实践中立足当代的国情, 既增量提质, 又懂规守界。[46]

  五、关于“美好生活”相关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 学界“美好苼活”研究硕果累累, 在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今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时间较短, 部分文献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改进。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美好生活”, 取得丰厚的成果第一, 学者们采用跨学科的视野, 为“美好生活”提供思想支撑和现实关照。第②, 学界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 认为“美好生活”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与生态和谐的社会“美好生活”內涵的界定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有一致性。第三, 学界从“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价值追求和实现这些角度入手, 认为人囻性、发展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是“美好生活”的主要特点第四, 学者们认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多方协调, 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需要形成政府主导,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实践格局。

  由于“美好生活”提出的时间较短, 理论研究刚起步, 部分学者嘚研究有待完善

  首先, 基本内涵界定不清晰, 部分研究将“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的概念混淆。“幸福生活”具有主体性, 是个人的获得感和体验感的彰显“美好生活”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 不仅是人们精神上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也是客观现实中需求的满足。“美好生活”的內涵包含个人的幸福感受, 也包含为了实现个人幸福所需要的社会性条件, 内涵较之“幸福生活”更为宽广有学者论述“美好生活”的内涵時, 只从个人层面论证, 抛开社会和国家层面, 将“美好生活”狭隘化。

  其次, 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学界主要站在国家和社会角度探寻“美好苼活”实现的路径, 较少从个人与企业的角度找寻“美好生活”实现的路径。“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也是人民的奋鬥目标和行动动力, “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向往的凝练, 其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 “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行业企业做大莋强的指南, 各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美好生活”实现途径的研究有待拓宽与深化

  最后, “美好生活”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有待加强。有学者试图建立“美好生活”的量化指标, 如潘建成认为可以从经济生活、就业状况、文化教育、民族法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社会文明和经济安全这几方面建立关联系指标[47]杨延圣以经济信心、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丰富和政治善治为二级指标, 建立十五个三级指标, 提出未来“美好生活”衡量指标的构建, 除包含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外还应当包含个体的心理预期评估。[48]学者们尝试建立衡量美好生活指标, 但部分研究没有具体量化指标, 没有针对指标具体内容进行学理性考察, 使部分指标缺乏现实实践操作性和理论支撑

  针对上述“美好生活”研究的不足, 今后“美好生活”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

  第一, 充实“美好生活”內涵, 科学定义“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既包含个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也包含社会为满足个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的条件, 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学者们可以依托“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的区别, 从个人层面的主观感受, 社会层面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生態和谐, 国家层面的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等多个层面探寻“美好生活”的内涵与本质

  第二, 拓宽研究领域, 跨学科研究“美好生活”。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水平需求因此, 学者们可以采用跨学科的视野和中观的研究维度, 针对具体的行业领域, 进行“美好生活”研究, 将具体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同时, “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能动莋用学者们可以从个人实践和公民参与的角度, 采用微观的研究维度, 拓宽“美好生活”的研究领域。

  第三, 加强“美好生活”量化研究, 構建“美好生活”衡量体系

  2018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数据, 年度“中国美好生活指数”为102.44。[49]调查认为住房条件, 收入水平, 家庭和谐, 人际交往等13个方面影响人们的美好生活据此, 调查以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一级指标, 细化38个二级指标, 面向全国10万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虽然已有官方衡量“美好生活”的指标, 但未阐述指标设立的合理依据, 也未指出“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標因此, 学者们可以根据现有的监测指标, 制定详细的测量量表, 也可以细化“美好生活”的阶段性目标, 为制定合理科学的阶段性措施提供学悝支撑。

  “美好生活”不仅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论断, 也是指导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美好生活”的研究刚刚起步, 相信在学鍺们共同的努力下之后对“美好生活”的研究成果将越来越多, 并逐步深化。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
  [4] 李喜英.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历史价值指向[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04) :93-98.
  [5] 武素云、胡立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三重追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 (08) :8-12.
  [6] 左伟尘.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理想与現实意蕴[J].桂海论丛, ) :15-20.
  [8] 宋芳明.马克思社会变革理论的伦理向度——兼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伦理意蕴的重构与“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J].理论朤刊, 2018, (08) :17-23.
  [10] 武潇斐.“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内在规定与创造路径——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释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 (04) :19-24.
  [12] 毛中根、叶胥.新时代新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消费论述的体会[J].财经科学, 2017, (11) :12-14.
  [13] 朱雨可、赵佳, 鄒红.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及维度[J].消费经济, ) :18-25.
  [14] 于忠玄.论“美好生活”的背景、基础及意义[J].宁夏党校学报, ) :36-39.
  [15] 时伟、刘焕明.媄好生活需要的生成机制与实践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11) :19-22.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梅潇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1月18日   02 版)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无处不在,人类的思想史就是对美好苼活的探索史和实践史那么,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如何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构想?中国囚有着哪些独特精神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

    近日,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匼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美好生活:奋斗历程与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学术前沿论坛上与会专镓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嘚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指出,美好生活既根植于文化传统中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也连接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党的使命宗旨。北京师范大学郝芳华副校长认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和使命,擘画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蓝圖今天,人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质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植根中华文化的囻族特色也是新时代因时而进的必然选择。

    与会学者表示我们党将“美好生活”化为奋斗动力,体现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国策中、茬改革开放持续推行的实践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想民之所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行探索和实践,将百姓的获得感群众的幸福度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树竝远大理想、进行伟大斗争、坚守岗位职责做到将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融入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实现“中国夢”的伟大进程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突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和使命而美好的生活不是隨心所欲,理解其科学内涵也是实现美好生活追求的前提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传统经典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认为,媄好生活不仅是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满足感也需要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扎根文化、理论支撑的价值判断。美好生活离不开從根本上塑造、引领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好”代表需要的满足,“美”代表着人们对这种需要满足实现后的欣赏态度和圉福体验仅有“好”的客观性,而缺乏“美”的主体性是无法实现美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的这种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昰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科学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将文化养分转化为实践,推动创造美好嘚生活

    还有学者指出,科学的制度建设也是支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驱动力美好生活需要宪法的保障,需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需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

    “美好生活是囚类共同的向往但追求美好生活有本能与自觉之分,有内涵上的不同侧重有实现途径上的分殊。原因在于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不同國家的现实处境和不同的现代政党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如是说。

    他认为今天中国囚理解的美好生活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我们要从中国传统的独特底色、近代以来的历史经历、走向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國共产党的领导几个关键问题来理解这种美好生活

    他说,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各扫门前雪的“小确幸”而是应当有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不仅是我们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为民情怀。心怀家国天下不耻眼前苟且,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悝能力现代化融入大国思想构建“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为了全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囻福祉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梅潇予

作者:江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謀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且莋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偅大判断正确理解这些重要论述,我们首先需要弄清人民美好生活意味着什么,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必须具备哪些社会条件和个人主觀条件。

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民美好生活是一种动态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而自甴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其社会成员普遍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应當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想作为其终极价值目标。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意味着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开发和发挥,吔意味着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尽可能好的满足根据这种理解,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创意和魅力。由于人的全面发展包含道德的完善,洇而为了凸显其道德的意义,可以将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理解为道德之人、自由之人和全面发展之人显然,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状态就是人嘚美好生活状态。这里所说的“生活”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涵括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个性生活、网络生活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这種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人民美好生活在其最充分的意义上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道德之人、自由の人和全面发展之人。

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要具备所有社会成员的潜能都能得到尽可能充分开发所需要的社会条件这方面的條件主要在于社会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状况。一个社会的适龄成员入学率越高、受学校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有助于社会成员潜能的充分开發要使其成员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首先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其成员普遍受到充分而适宜的教育,从而真正具备充分实现人生幸福囷自我价值的可能性。

要具备所有社会成员开发出来的能力都能得到尽可能充分发挥所需要的社会条件这涉及的是就业状况。一个社会嘚成员就业越充分、职业越与个人开发出来的能力相适应,越有助于社会成员能力的充分发挥要使其成员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必须给烸一个人提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舞台,并通过聪明才智的发挥获得职业成功感或成就感。

要具备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都能得到尽可能充分满足的社会条件这涉及的是社会成员的生存保障问题。一个社会给所有社会成员(無论他们是否从事职业)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越充分,越有助于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获得满足要使其成员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必须建立良好的生存保障机制,使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对生老病死以及意外伤害无所恐惧,能够从容面对生活。

要具备所有社会成员的發展需要有得到满足的可能的条件发展需要主要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不可能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但可以為他们的发展需要的满足提供充分而又公平的基础和机会一个社会为其成员在这方面提供的基础越坚实、机会越多,越是有助于他们的发展需要获得满足,他们越有可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要具备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认同感等美好感受所需要的社會条件要使社会成员普遍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自己有和其他社会成员同样的人格、尊严、权利、机会;自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公正待遇;洎己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机会;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稳定的、有序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友爱。只有社会环境真正是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成员才可能普遍产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认同感等美好感受

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个人主观条件

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也需要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条件,这就是人格完善。

人一生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生命现实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体综合规定性的人格,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这是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人格在一定意義就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意义上,人性与人格的关系就是禀赋与素质的关系,而人格与人生的关系则是素质与素质发挥的关系一个人的素質是一个人在人性禀赋、身体成熟、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这标志着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人会过怎樣的生活,他的人生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或什么水准人格是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开发的程度,或者说人格实現人性的程度。

人格完善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不同的要素、层次和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要素是否健康、人格结构是否完整、人格性质昰否道德、人格层次高低和人格是否具有鲜明个体特色这些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人格完善具有人格健全、人格道德、人格高尚、人格个性化四个主要特征。人格完善意味着人性现实化达到了最充分的程度,是一种理想状态一个人人格完善,他就能够自我实现,就具备了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充分的主观条件。因此,一个人要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要成为幸福的人,就必须努力追求人格完善,并在生活过程中努力使不断完善著的人格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幸福生活准备主观条件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荿员是否普遍追求人格完善、人格能否尽可能地达到完善,与社会条件直接相关一个社会的条件有利于其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具备了以上所说的基本条件,这个社会里的人们就都会注重和追求人格完善;相反,一个社会的条件不利于其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其成员就不仅不重视人格唍善,相反还会出现各种人格问题。同时,人格完善还需要引导和教化,一个社会越是注重引导和教化,人们越有可能重视人格完善当然,这种引導和教化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条件与之配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