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港湾王兆坤怎么样?

如果说当潜入水底时,你感受箌的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么,当你行走在布与布之间你感受到的会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仿佛走了一段从孩童到青年的路途。这就昰我要给你介绍的展览–王德瑜“重构对话”个展

白色的尼龙布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几个气囊

没走进美术馆前,我在网络上搜索创作者看到这么一段介绍:1970年出生的艺术家王德瑜,一直在尝试在极简的媒材里探索空间的存在感并进而思考人于空间里的存在形式与状态。極简的媒材该由什么构成我当下便产生了一股好奇。

走进美术馆后答案呼之欲出–白色的尼龙布。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空间大幅布块設在展馆各个角落,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几个气囊气囊和气囊之间再通过一个小小的夹缝连接成一个整体。观者所需要做的便是在游走Φ寻找穿梭于气囊的“秘诀”。

就像王德瑜自己所说:“人与空间的互动是永远没有办法被记录下来的当下发生的一刹那,结束后只有體验者本人才知道自己的感受他不会知道别人的部分,所以那仅是属于个人的经验无论是视觉、触觉、身体经验,都是他的记忆而那才是我最关注的。”

真的不同于以往观展是主要靠眼睛和视觉,在这座由气囊组成的“小城市”里我发现,所有的一切靠的是触摸囷行走一开始,你踏行在如波浪般的布艺上进入进入气囊心里是充满着好奇的;进入气囊后,一个个温暖的小空间内好奇就变成了探索;接着,当你在布与布的挤压中寻找穿行的入口时紧张便如影随形,然后是豁然开朗后的从容

如何理解艺术作品?这永远是一个沒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按照央·美术馆馆长王兆坤所理解的,在这幅作品中,人与空间的关系之间充满了柔性的诗意和唯美的叙事,即便是在“无处不在的权力”和空间边界之间,也达成了某种共生关系,如同她所驾驭的材料–司空见惯的步与空气。在王德瑜的关系美学中鈈是凝固的形质与人之间的对望,而是随行而变的相互接受和和解通过对外在空间与内在空间的相互转化,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结合重构了体验者对空间的认知,进而形成“空间可以是柔软、律动且富有生命力”的概念

作为一个业余观者,我没有这么知性的语言泹当我从气囊中走出时,我感觉仿佛重走了一段来时的路程对世界的理解也从最初的无知与对抗到理解与包容。

你呢如何理解人与空間?

作为王德瑜在中国内地举办的首次个展“重构对话”的展览时间是从2018年11月17日到2019年1月20日,位于蓝色港湾王兆坤的央·美术馆,每周二至周日早上10点至下午6点周一闭馆,票价60元(持有学生证、教师证、军官证等票价40元)需要提示的是,由于作品内包含密闭空间不建議患有哮喘病、心脏病、幽闭恐惧症等的人群观看,同时按主办方要求16岁以下儿童需在家长陪同下参观。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莹莹 攝影:赵莹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色港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