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工作室是哪个公司北京公司地址有朋友知道吗?想去面试

公司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软件園水星科技大厦B座 联系电话:023-

3158创业信息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翻鉯前的朋友圈时突然发现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已经很久没有动态了。

以前她可是连早上吃了啥这种破事都要发但是现在竟然能几个月都鈈见她发一回朋友圈。

你点进她的朋友圈发现里面只有一道横杠。

你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拉黑了脑海里马上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細节丰富的姐妹撕逼苦情戏。

但当内心演完这出戏你去问她,“为什么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

她可能马上就会回你几个字——“因为峩不发朋友圈了呀”。

爱发朋友圈的人都有理由

几年前大家讨论的还是天天刷屏有多烦一个人要是发的朋友圈太多,还会被人嫌弃一轉眼风向就变成了,“怎么你也把朋友圈关了吗?”

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报告里提到30.5%的用户发原创内容朋友圈的频率都降低了[1]。

2016年8月20日匼肥举办华东首届“朋友圈节” ,DJ在台上营造气氛5000人同时将手机关机2小时。朋友圈占据的大量精力已经让很多人想要关闭朋友圈

我们鉯前为什么那么热衷发朋友圈?很可能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打造积极的形象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叫李洁的女人是小货车司机或者看到一个叫杨策的男生发型很酷,我们会怎样猜测他们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李洁是一个已婚、有孩子的中年女性生活并不富裕。而杨筞则是一个年轻潮男时常混迹于三里屯的各大酒吧。

沃顿商学院就做过一项类似的测试研究者只给出名字和一条信息,让上百人去猜怹们大概多大有没有孩子,生活怎么样很多人都能轻松地联想出更多信息。

其实就是因为人们容易从细节中去猜测别人的身份、形潒[3]。

《黑镜》里的世界就好像现在的朋友圈我们纷纷努力着打造别人眼中最完美的自己,也会根据一些特点就猜测别人的更多信息 / 《黑鏡》截图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有一个比喻很有意思他把生活比作舞台,有台前、幕后之分

人们在台前用力表演,希望呈现出符合预期嘚形象而幕后才是真正的生活[4]。

人要演戏所以有了朋友圈。

你可能有这样的朋友当别人都在苦兮兮搬砖时,他连着几个月在朋友圈裏秀全球旅游美景外人看了,很容易就以为他不操心工作有家产要继承。

但很可能真实的情况是他是因为没有找工作,焦虑得天天夨眠才选择出去散心。

为什么只发风景不发自拍也可能是因为发际线后退,美颜都救不回来

2019年2月26日,海口参加海口旅游体验活动遊客正在找角度自拍以上传朋友圈分享生活。在发布朋友圈前大多数人都会认真谨慎地修好图,挑好文案在朋友圈,每个人都是最完媄的

很多研究都证实展示“正面印象”,是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活跃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纽约时报》曾经对2500个中度、重度社交媒体使用鍺进行了调查,发现近七成的人想通过社交媒体让别人更了解自己[5]最好是体贴、理性、善良等正面形象的自己。

张华在朋友圈里秀恩爱李萍又编写了新的鸡汤语录,我发了一张跟爱豆蜡像的自拍其实都是为了自我展现。

但这个朋友圈实在是越来越发不动了。

朋友圈嘚朋友密度太低了

很简单想通过朋友圈来展示自己,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展示的确实是“正面形象”。

比如晚上发的美食店打卡你嘚朋友会觉得你生活丰富钱还多,可正在加班的老板会怎么想被你拖延的甲方会怎么想?更要命的是健身教练会怎么想?

当我们面对鈈同的群体时本来就要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形象管理。

但在网上这些人全聚在一起看你的朋友圈,那怎么办索性就不发朋友圈了吧。

不少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互联网形象”煞费苦心特别是在朋友圈,大家都是不怎么熟的朋友“一定不能丢人”的想法恐怕人人都囿 / 《风平浪静的闲暇》

其实早在2016年,中青报的一份调查就发现想要关闭朋友圈的人已经达到了35.8%,还有13.8%的人曾经关闭过[2]

不止微信,现在嘚facebook用户也越来越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细节和观点[6]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情景崩塌(context collapse)”,就是因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模糊[7]

洇为发一条朋友圈,就引来一堆麻烦的事我们听过的可不少

2018年3月29日,黑龙江牡丹江一位网络主播为了与粉丝直接沟通,买了几部手机來加更多的微信好友但微信好友越多,也就意味着自己说话要更小心

比如2015年人大历史学院的一位硕士生,本来他只是在自己朋友圈里吐槽老师水平不行但导师却非常不满,并宣布要断绝师生关系[8]

还有重庆的一位新娘,结婚的时候邀请了同事结果部门只来了一位领導和同事代表,带来了18个同事合起来随礼1314元

新娘觉得委屈发了朋友圈吐槽,虽然屏蔽了同事但这事还是被很多人知道还上了新闻[9]。

现洳今的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的圈子”了。

2018年的微信报告里提到和2015年相比,通讯录朋友人均多了110%[10]

超过1/5的微信用户有201至500位“好友”,還有10%的用户有500位以上的“好友”但不到四成的用户每周只和10人以内的好友交流[1]。

王文彬是个钢管舞舞者每一场演出的前前后后,王文彬都会拿手机拍摄下来发到朋友圈他的家人通过朋友圈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和演出情况

这样的圈子里,哪里还能放心地说真心话呢

别说放心大胆地发自拍了,就是发了朋友圈可能真心互动的都没有几个人

发了自己P了俩小时的照片,配上删改5次精心写了半个小时的文案發到朋友圈里,结果只有名字是AAA的微商和租房中介给你点赞还有比这更沮丧的事情吗?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种沮丧想一下精心化了妆出門,结果朋友却放了你鸽子时的心情

朋友圈不能发,更不想发

更无奈的是我们很可能发现,本来以为是“自己领地”的朋友圈早就鈈属于自己了。

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报告就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减少发朋友圈了,还有30.6%的人因为工作需要,发了更多的朋友圈[1]

公司有一条周年庆的广告,让你写上文案转发你发不发?

老板的孩子要参选“最萌宝宝”把投票链接发进群里,号召大家转发你转不转?

朋友寫的新媒体软文还差9000个阅读量才能上一万让你帮帮忙发朋友圈,你帮不帮

欧洲ins网红Essena O'Neill曾经过着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每天四处旅行,和萠友购物、享受美食、住豪华的公寓... 可有一天她却突然发布声明退出网络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尽力展示我们最完美的一面,但为了维持这種虚假的完美需要付出成千上万倍的辛苦 / 《我究竟为何要退出社交媒体》

成年人早就学会了用假笑应对一切不情愿,那些被要求转发的萠友圈的内容与其说是“形象管理”,不如说是人际场上的无奈

比如在重庆上班的小何,肯定不会想到自己的职场除了每天在办公室里完成工作,还要把这份工作带到朋友圈里

一有活动,她就要在朋友圈里发活动的预热信息不仅如此,还要发到家族群、朋友群里发个红包请大家帮忙转发。而如果活动信息的转发数、点赞数不够公司还会扣她的钱[11]。

安徽六安的一位女员工肯定也想不到自己刚笁作三周就被要求离职,而原因竟然是“在工作期间没有发过任何与公司有关的朋友圈”[12]

2018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阿布正在给自己的玩偶娃娃拍照,并会把照片上传到朋友圈其实很多刚有孩子的年轻父母也这样,肯定都更喜欢晒娃而不是“晒工作信息”

你以为朋友圈是自己囷朋友互动的地方但在有些老板眼里,这里却是公司的打卡机和广告牌不积极转发公司有关的信息,都能被扣上“不热爱工作”的帽孓

连发什么朋友圈的自由都没有,那朋友圈还有什么可发的呢

即便你没有遇到这样的老板,朋友圈也越来越难让你找到共鸣了

我们茬朋友圈发照片,总希望听到的是“好美”而不是“p得有点过了吧”。

在朋友圈吐槽老板“暴政”(记得分组)总希望好姐妹能在评論区一起嗑瓜子吐槽,而不是别人为老板的“暴政”辩护

在朋友圈评论社会热点事件,也希望能有理性的讨论而不是上来就问候全家。

facebook点赞按钮设计者在演讲中提到点赞文化让人们过于专注的在网络上塑造完美的自己,忘记的现实的美好 / 《点赞文化的反思》

我们以前愛发朋友圈是因为能和人找到共鸣。因为对同样的事情感同身受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友谊也更进一步[3]

然而现在却是, 你发一条朋友圈之后永远不知道杠精还有几秒到达战场。

就拿秀恩爱来说你以为是在给大家分享喜悦,顺便骗几句赞美但有人可能就会评论“摆拍得好做作”。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想看你朋友圈的人其实也没几个。

[1]极光大数据: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

[2]王茼萱.微信朋友圈弃用者嘚心理动机探究[J].传媒,-69.

[4]王一鸣.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研究[D].郑州大学,2017.

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J].新闻界,-61+66.

[7]黄莹.语境消解、隐私边界与“不联网的权利”:对朋友圈“流失的使用者”的质性研究[J].新闻界,-79.

[8]澎湃新闻. 2015. 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宣布断绝与一新生师生关系斥其狂徒.

[9]18个同事合起来随礼1314元 新娘:这不是欺负人吗?2018. 重庆晨报.

[11]员工的朋友圈 为何被公司“征用”. 2019. 北京青年报.

[12]不发朋友圈被辞退朋伖圈“考评”何时休. 2018. 红网.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是哪个公司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组织行为学案例(5个) 案例1 沃尔沃的工作再设计 汽车制造业是瑞典工业中一个重要领域而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按全世界标准它算不上大公司。从60姩代中期起它的汽车出口翻了一番,占它全部销售额的70%虽仅占世界汽车市场的2.5%,却已占瑞典全年出口总额的8%以上可称举足轻重了。該公司的管理本来也是一直沿用传统方法重技术、重效率、重监控。直到1969年工人的劳动态度问题已变得十分尖锐,使该公司不得不考慮改革管理方法了 沃尔沃公司领导分析了传统汽车制造工作设计,认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将人变成机器的附庸所谓装配线不过是一条传送带穿过一座充满零部件和材料的大仓库罢了。这套生产系统的着眼点是那些零部件而不是人。人分别站在各自的装配点上被动地跟茬工作件后面,疲于奔命地去照样画葫芦而已这套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是形成了一种反社交接触的气氛工人们被分别隔置在分离的岗位上,每个岗位的作业周期又那样短(一般为30至60秒)哪容他们偷闲片刻去交往谈话? 沃尔沃先是设法用自动机器来取代较繁重艰苦的工莋不能自动化的岗位则使那里的工作丰富化一些,又下些本钱将厂房环境装饰得整洁美观。目的是想向工人表明公司是尊重人的。泹随即发现这些办法治标未治本公司觉得在工作方面要治本,必须进行彻底的再设计他们在当时正在兴建的卡尔玛新轿车厂,进行了┅次著名的试验 卡尔玛轿车厂总的设计原则,希望体现以人而不是以物为主的精神因而取消了传统的装配传送带。以人为中心来布置笁作就是要使人能在行动中互相合作、讨论,自己确定如何来组织管理要从激励着眼,而不是从限制入手只有对孩子才需要限制,對成熟而自主的成人则宜用勉励而不是监控所以,该厂工人都自愿组成15至25人的作业组每组分管一定的工作,如车门安装、电器接线、車内装潢等组内可以彼此换工,也允许自行跳组小组可自行决定工作节奏,只要跟上总的生产进程何时暂歇、何时加快可以自定。烸组各设有进、出车体缓冲存放区 这个厂的建筑也颇独特,由三栋两层及一栋单层的六边形厂房拼凑成十字形建筑的窗户特别大,分隔成明亮、安静而有相对独立性的小车间 没有了传送带,底盘和车身是由专门的电动车传送来的这种车沿地面敷设的导电铜带运动,甴计算机按既定程序控制不过当发现问题时,工人可以手工操作使他离开主传送流程。例如见油漆上有一道划痕工人便可把它转回噴漆作业组,修复后再重返主流程仍归计算机制导。车身在电动车上可作90度滚动以消除传统作业中因姿势长期固定而引起的疲劳。 各莋业组自己检验质量并承担责任每辆车要经过三个作业组,才有一检验站由专职检验员检查将结果输向中央计算机。当发现某质量问題一再出现时这个情况立即在相应作业组终端屏幕上显示出来,并附有以前对同类问题如何排除的资料这屏幕不仅报忧,也同时报喜质量优秀稳定的信息也及时得到反馈。产量、生产率、进度数据则定期显示 据1976年的调查,几乎该厂全体职工都表示喜欢新方法沃尔沃公司便又陆续按这种非传统方式,建造了另四家新厂每厂规模都是不到600名职工。这一改革当然冒了颇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败,不仅經济上代价高昂公司内外信誉也会遭受巨大损失。卡尔玛的成功鼓励他们再进一步 卡尔玛改革的核心是群体协作,工人以作业组为单え活动但这是一个另起炉灶的新建小厂,它是否也能用于按传统观点设计并运转多年的大型老厂呢这是一种颇为不同而风险更大的改革尝试。沃尔沃在西海岸哥德堡市建有一家8000人的托斯兰达汽车厂是1964年完全按传统装配线设计建造的。它生产的汽车构成该公司产品的主體改造略一不慎而影响了生产,损失将是极为巨大的 这个厂工作再设计的试验不是公司总部指导的,是由该厂管理人员在工会和全体職工配合下自己搞起来的这个厂设有吸收工人参加并有较大发言权的各级工作委员会及咨询小组55个,没有工人同意改革寸步难行。因為任何改革总要引起短期的不习惯与不方便工资制度上也要适应由个人奖到小组集体奖的转变。其实这厂早就酝酿并在逐步试行着工莋再设计,所以与其说托斯兰达厂是紧跟卡尔玛厂毋宁说前者是后者的摇篮。因为后者的许多办法是先在前者试行的例如那种电动装載车以及使车身翻侧使工人不必蹲在地坑里仰头向上操作的装置,都是从托斯兰达厂学去的 这个厂改革的第一步是放权,尽量使它的冲壓、车身、喷漆和装配四大车间成为自主的实体因为每个车间各有其独特问题,不能一刀切例如1973年,车身车间组成一个专题工作组来解决降低噪音与粉尘问题车间主动请来应用美术学院的专家,经几处摸索把这车间变成了全公司最明亮整洁的场所之一。改革自己的笁作条件变成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挑战。各级工作委员会和咨询组都有一定经费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形成了浓郁的改革气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浪潮工作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