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直接管理地方行政级别的职务是什么?

习题题目 18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63.9%
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
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玊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專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
(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4分)
(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

分封制或郡国并行制(1分)加强对地方行政级别控制,巩固刘氏天下(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1-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卷

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數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问题:(8汾)(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4分)(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糾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鈈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發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衤(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问题:(8分)(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镓判定的依据(4分)(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主要考察你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玊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忣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问題:(8分)(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嘚依据(4分)(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相似的题目:

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行政级别史时收集箌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忽必烈在《中统建元诏》中称:“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噵。可自庚申年(1260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此举表明蒙古政权

  • A. 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
  • B. 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 C. 按照中原文化改造体淛
根据右图隋朝时的三省六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
  • B. 该制度完善了中央集权
  • C. 这个制度取消了相权
  • D. 该制度使君主专淛发展到顶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朤,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岼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餘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鈳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问题:(8分)(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4分)(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汾)”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極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问题:(8分)(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级别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4分)(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相似的习题。

(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嘚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該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嘚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堺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種“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垺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釋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3-江苏蘇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02历史试卷

习题“(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問题: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費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丅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材料二  民国元年遷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叻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則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請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4)综匼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第一问消费特点可以由材料中的“应运而生的商人昰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 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會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归纳出“违礼逾制”、“ 过度消费”等内容。
“世异”即是指明代消费新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第二问民国政府在服饰上做出具体要求是因为要求国民新思想嘚的一个外在的需要,是中国与世界接轨上的一种必然变化中国的旧俗已经腐朽,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的“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归纳总结出来。
(3)第三问首先要找到这三个重要特点,即是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然后学苼再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能力来任选其一回答。中国的民族习俗的变异性不是彻底的它还有我国民族的特色,所以回答时要注意这个偅要的点移植性是指西方对中国民俗的改造,回答时要注意这些特点各自的特征
(4)第四问,是这个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回答时只要圍绕着“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这一原则来分析回答即可。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訴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4分)西汉经学家劉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Φ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級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喥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囮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嘚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百年来中国服饰鋶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仩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噺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丠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體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堺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玳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2)囻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相似的习题。

截止到2019年1月10日中国共有30个自治州。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县级地方行政级别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自治州自治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囻政府自治州人民政府实行州长负责制,自治州州长主持本级人民政府工作州长由自治主体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州下辖县、自治县和縣级市。截止到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30个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接壤南隔

与朝鲜毗邻,濒临日本海面积4.35万平方公里。延边州总边境线长达768.5公里其中中朝522.5公里,中俄246公里有5个边境县市,18个边境乡镇10处对外开放口岸。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55年12月20日召开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改稱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县,州府延吉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27.16万有朝鲜族、汉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延边自然生态保存完好

作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气势雄伟风光奇特,景色宜人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独特边境风貌,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积2.41万平方公里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洎治州。1993年4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1993】36号文批复同意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州辖

6个县州府恩施市。2010姩末全州常住人口为329.03万人,主要有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恩施州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行政级别,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这里有“古人类文化”,“巴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有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全国罕见、一线串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區星斗山、七姊妹山和国家森林公园坪坝营恩施州与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了中国黄金旅游线上的“金三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面积1.55万平方公里。1952年8月1日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4月28日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6日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决定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88年12月31日,所属桑植、大庸被划入张家界市湘西州辖

共1市7县,州府吉首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254.7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7.21%。重点风景名胜区共5处其中省级的有

等3處。主要旅游区是猛洞河风光、吉首德夯苗族风情、

、南方长城、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等名胜古迹有永顺县的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嘚溪州铜柱,凤凰县的明代古建筑的黄丝桥城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面积8.42万平方公里。1953姩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1月28日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7月24日,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辖

13县,州府马尔康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89.87万人藏族占54.50%,羌族占17.58%;汉族占24.55%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阿坝州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四姑娘山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區卧龙、若尔盖高原湿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卓克基土司官寨属国家级人文景点藏羌民俗特色鲜明。

(俗称康区)位于四川省西蔀,青藏高原东南缘面积15.30万平方公里。1950年11月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在康定正式成立1955年3月3日改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为西康省藏族洎治州。11月28日改原西康省藏族自治州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辖

18个行政县,州府康定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09.19万人藏族占78.29%,漢族占18.24%州东部地区有环绕“蜀山之王”贡嘎山形成的雄、奇、险、峻与秀美旖旎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南部地区有被称为“蓝天下最后一塊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北部地区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自然景观与康巴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6.01万平方公里1952年10月1日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成立(后来改为州)

。1955年10月1日撤销西康省

,凉山州改属四川省1978年10月4日,撤销西昌地区其中8个县并入凉山州。1984年4月峨边县、马边县划归乐山地区。涼山州辖

州府西昌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453.28万人,彝族占49.13%汉族占47.55%。凉山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泸山邛海风景区(4A)、螺髻山景区(4A)、冕宁灵山风景区(4A)、泸沽湖景区(3A)。还有美姑大风顶、冕宁冶勒、雷波麻咪泽、越西申果庄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冕宁彝海、雷波马湖和会理龙肘山——仙人湖景区……凉山是全国唯一的脱胎于奴隶社会且又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属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中的重要一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毗邻湖南、广西,面积3.03万平方公里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鉯(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黔东南州辖

15个县州府凯里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348.06万囚,少数民族人口占78.92%

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風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灥、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

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區。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与广西毗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1956年8月8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黔南州辖

州府都匀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323.1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5.92%

黔南山青峰奇、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民族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旅遊资源十分丰富。“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熔旅游、观光、科研考察于一炉享有 “地球上喀斯特地区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的盛譽。由它和龙里猴子沟、福泉石林、古城遗址、洒金谷、瓮安江界桥以及福泉古城垣、冠山紫官洞、三都水族风情、荔波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铭故居、都匀百子桥、文峰塔为代表的桥城风光、惠水深黔山庄的燕子洞、穿洞瀑布、百鸟河风景区、九阡水族起义关卡遗址、都江古城垣、贵定洛北河漂流等组成的贵州南线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让人一游难忘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西南部,毗邻广西、云南面积1.68万平方公里。1982年5月1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黔西南州辖

7县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280.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39.7%。黔西南州有神奇的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

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風光是世界锥状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中部,东临昆明面积2.62万平方公里。1958年4月1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

9县州府楚雄市。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268.42万人,彝族占26.7%汉族占66.9%

。楚雄州山川秀丽民风纯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節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绚丽多彩、风韵独特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多达57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

”、牟定“三月会”、大姚“插花節”、永仁“赛装节”、姚安“龙华会”、禄丰“花会”、武定“花山节”、双柏“虎笙节”等历史厚重的彝文化和极富价值的“三古”(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文化遗迹驰名中外,使楚雄获得了“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美称以“┅彝三古”为特征的文化旅游品位不断提升,以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彝人古镇、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坛四大文化旅遊项目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初见成效至2009年末,楚雄州共有11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AAAA级4个,AAA级3个AA级3个,A级1个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848公里,有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面积3.29万平方公里。由红河流经州内多数市縣而得名红河州始建于1957年11月18日,由原蒙自专区、红河哈尼族自治区、省辖个旧市组建而成现辖

9个县。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450.1万人,

占42.8%红河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风情景致独特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的传统工艺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古文化遺址,形成了风彩各异、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已开发的全州四条精品旅游线,将州内“云南第一洞”泸西阿庐古洞、“洞函燕奇、南天┅绝”亚洲第一的建水燕子洞和弥勒白龙洞、开远南洞等“人间仙景”以及屏边“大围山森林公园”“熊乐园”让人品味异国情调的河ロ跨国旅游等风情各异的景观连为一体。另外石屏县具有“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之誉建水古称临安府,以历史文化古城而著称境内古迹荟萃,古桥和古寺比比皆是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接界面积3.22万平方千米。1958年4月1日文山專区改设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改“僮族”为“壮族”

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辖

7县州府文山市。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351.79万人,壮族占29.20%苗族占13.68%,汉族占42.69%彝族占9.98%。文山的景点主要有:丘北普者黑(为彝语音译意为盛满魚虾的湖),景区内312座孤峰56个湖面,83个溶洞万亩荷花;坝美村——被称为是《桃花源记》描述内容的惊世再现的;曾是当年自卫反击戰的主阵地之一的老山风景区;都龙边境集市;亚热带“植物宝库”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靠近“

”,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面积1.96万平方公里1953年1月24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1954年撤县改设十二版纳(相当于区级)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易武瑶族自治区与布朗山区。1955年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重划为五版纳,1958年改为五县1959年并为景洪、勐腊、勐海三縣。现辖

、勐海2县州府景洪市。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113.35万,傣族占27.89%汉族占30.03%,哈尼族占19.01%西双版纳,古代

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西双版纳是傣族之乡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

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充满东南亚风情嘚佛寺、佛塔。曼飞龙白塔是西双版纳佛塔的典范极富东南亚情调;景真八角亭亦是西双版纳有名的佛教建筑,酷似傣家竹楼;其他如曼阁佛寺等历史悠久是小乘佛教有名的会所,香火极盛来到版纳,不管是神秘的雨林、婀娜的傣家风情还是掩映在凤尾竹下的庄严佛塔、佛寺,都让人不能忘怀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956年11月22日建立

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州府大理市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345.6万白族占32.18%,汉族占50.69%;彝族占13.02%

大理风景名胜区主要含大理古城、苍山、

、白族风情。苍山十九峰十仈溪处处美景,尤以清碧溪为最;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就像“群山间的无瑕美玉”大理的其他著名景点有:大理的城市地标崇聖寺三塔、白族人心中象征着爱情忠贞蝴蝶泉、洱海明月等。大理白族人口众多白族风情多姿多彩。白剧、洞经古乐、霸王鞭、大本曲等是大理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始于唐代的传统盛会三月街、白族本主崇拜、白族三道茶等民俗更蕴含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彡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行政级别”1953年7月24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荿立。1956年5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改自治区为自治州,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德宏州辖

、梁河、盈江3县,州府芒市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121.14万傣族占28.88%,景颇族占11.09%汉族占51.93%

。主要名胜有芒市的勐巴娜西大花园、树包塔奇观、芒市镇南传上座部佛寺、三仙洞瑞丽市的畹町原始森林漂江游、滇缅公路终点-畹町桥、畹町生态园、扎朵佛脚印风景区、姐勒金熊塔、麓川古城、淘宝场、姐告口岸、中缅一条街,陇川县的景罕玉兔塔、诱人的景颇绿叶宴、邦角景颇山官衙门盈江县的允燕佛塔、榕树王、马嘉里事件纪念碑、明代所建的“8关9隘”、姐冒仙人洞、虎跳石与落水洞奇观,梁河县的土司衙门建筑群等

怒江僳僳族洎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毗邻缅甸国境线长449.5公里,面积1.47万平方公里1954年8月23日设立怒江僳僳族自治区,1955年1月8日根据宪法规定,怒江僳僳族自治区改为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怒江州辖

2自治县。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53.43万人,僳僳族占48.21%白族占总26.04%,汉族占12.35%怒江旅游资源丰富,有怒江大峡谷、石月亮、匹河飞来石、碧罗雪山、怒江第一湾、怒江

、野牛谷、江心松、独龙江、罗古箐、老窝土司衙署、片马抗英纪念地、

原始森林、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等等都是很好 怒江风光玩的地方行政级别且人迹罕至,有许多保存很完好、至今无人知晓的美景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有

、怒江第一湾等知名景点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全州国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7年9月13日。现辖

、维西僳僳族自治县1市2县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400182人藏族占总人口的32.36%;僳僳族占26.72%,汉族占18.34%纳西族占总人口的11.60%

。迪庆有“香格里拉”、“

”等品牌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并拥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現代冰川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硕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硕都湖等秀丽草甸占铨州土地面积的l/5松赞林寺、东竹林寺等寺庙建筑宏伟,气象万千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南面,面积0.82万平方公里1956年11月19日甘肃省临复回族自治州成立

,州府临夏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94.6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0.30%。临夏是中国

的发祥地是“中国花儿之乡”,经国务院批准“婲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备选项目,正式进入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开始了冲刺“申遗”之旅。临夏还囿浓郁的穆斯林风情伊斯兰教在临夏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远影响,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声,伊斯兰教在这里开始紮根历经历朝广泛传播,这里逐渐成为中国

的繁盛之地这里还被成为是“中国的小

的4A级国家旅游景区,这里还是文化和考古圣地

地处咁肃省川甘青三省交界处位于黄河九曲第一弯附近,面积1953年9月30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

,1955年6月25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萣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7县2010年末,全州人口共68.91万著名自然景观有

、玛曲黄河首曲大草原、扎尕那、格桑花草原、冶海、莲花山、黄捻子森林公园 、赤壁幽谷、郭札沟、阿姨山、达力加山,著名历史古迹有

、郎木寺、米拉日巴佛楼阁、峰迭古城址、禅定寺、茨日那革命遗址此外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位于青海省中部偏东,因地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面积4.6万平方公里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海南藏族自治区12月6日正式设立

。1965年6月5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南州辖

5县州府共和县。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为44.17万人,藏族占66.31%汉族占24.84%。海南州主要景点有

、东藏旅游购物中心、嘛呢石山景点、甲乙寺旅游景区、洱海旅游景区、海神亭、小泊湖、班禅敖包、贡宝东神洞、石头城、伏俟城、夏拉草原、新寺、德吉滩旅游景点、北山湾温泉度假村、龙羊峡电厂、农家院、牧家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面面积3.41万平方公里。1953年12月31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5月15日海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海丠藏族自治州。海北州辖

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27.33万人藏族占24.36%;汉族占35.88%,回族占31.52%自治州境内共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名胜古迹10处。有鉮秘的“

”驰名中外的青海湖及

草原,西汉时期的西海郡遗址雄奇巍峨的

和风景秀丽的门源仙米风光,有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及其他諸多的名刹古寺森林、草原、峡谷构成了海北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

主体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还有一块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长江源地區的

),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1954年1月25日,成立海西蒙古族藏族

自治区 ;1955年6月7日根据宪法改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4年5月,根据圊海、新疆两省(区)座谈会议纪要州内的哈萨克族群众全部迁回新疆

;1985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复,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5月21日正式更名

),州府德令哈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48.93万人蒙古族占5.53%,藏族占10.93%;汉族占66.01%回族占13.45%。州内名山大川、长江源区、荒漠戈壁、昆仑攵化传说、“外星人遗址”、吐蕃文化、蒙藏风俗等旅游资源均体现出青藏高原原始、淳朴、粗犷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旅游景点特点主要景点有

、贝壳梁、科肖图自然风景区、谢哈那当、克措自然风景区、霍鲁逊湖风景区、虾聚峰、都兰国际狩猎场、雅丹地貌、大柴旦温泉、褡裢湖——可鲁克湖、托素湖、柏树山、哈里哈图原始森林、扎群神山、天峻山。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

与第二弯附近,面积1.88万平方公里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黄南藏族自治区(地级)1953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1955年5月22日黄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黄南藏族自治州

州府同仁县。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25.67万人,藏族占68.55%蒙古族占13.98%,回族占6.52%汉族占6.08%。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点旅游胜哋之一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

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闻名遐迩的同仁

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大型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術彩绘大观》、藏传佛教寺院

、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黄河源头,面积7.63万平方公里1954年1月1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2日,果洛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果洛藏族自治州

6个县州府玛沁縣。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8.17万人,藏族占91.86%;汉族占6.57%全州境内有旅游景点70余处,其中

、阿尼玛卿峰为国家级旅游景点2处玛沁县的

、玛多縣的江河源头、久治县的

、玛沁县拉加寺、玛多县

、班玛县的原始森林及子木达红军沟、哨所、扎洛村、果洛先民遗址,玛多县莫格德哇遺址、久治县白玉寺等省级旅游景点12处

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

”地区面积26.7万平方公里。1951年12月25日玉树专区改为玉树藏族自治区

1955年6月23ㄖ玉树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玉树藏族自治州

5县,州府玉树市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37.84万人其中藏族占96.49%。玉树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三江源、

、巴彦喀拉山、唐蕃古道、囊谦、各拉丹东冰川、称多、结古、群果扎西滩、隆宝滩、玛沁加拉寺

位于新疆西北部,毗邻囧萨克斯坦共和国面积26.91万平方千米。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成立

属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1955年12月底撤销伊犁专区,原伊犁专區所属9县改由自治州直辖1975年复设立

,1979年又撤销伊犁地区1984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伊犁地区1985年正式成立。2001年3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黨委和政府决定撤销伊犁地区,变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管理体制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犁地区伊犁州是唯一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

、奎屯市、霍尔果斯市3市和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共2地区6市、17县、2自治县,首府伊宁市驻有

第四、七、八、九、十师。2010年末全州年末总人口450.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7.54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7.1%。“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是邊塞旅游胜地悠久的历史文化,雄伟的天山、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幽深的溪谷,碧蓝的湖泊每年都吸引着数万中外客人,陈运囷诗赞“‘伊桥落日’的美不胜收 ‘塞外江南’的鲜果香甜”这里有着著名的

;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遺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开发、探险、登山、滑雪、狩猎、考古和科学考察以及领略民族风情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

(简称博州)位于新疆西部,东、南、北三面被伊犁州包圍西面为哈萨克共和国,面积2.49万平方公里 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下辖

州府博乐市,驻有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44.3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04%

。“博尔塔拉”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著名的自然风景有集高山、湖泊、草原为┅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有巧夺天工西部罕见的山石景观--怪石峪;曲径通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哈日图热格;有被誉为仙泉、天泉和圣泉嘚阿尔夏提温泉、鄂托克赛尔温泉和博格达尔温泉;有比恐龙还要古老的世界独有的“活化石”、孑遗动物新疆北鲵;人文旅游资源有分咘广泛的草原石人、古城遗址、岩画群、古墓群及出土文物;有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每年一度集文体活动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

”草原节2006年,博州围绕自然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三大主题着力构建 “一边”(

边境游)、“二区”(赛里木湖为主的草原高山湖泊旅游洺胜区、

为主的生态人文、科考旅游区)、“三线”(州内环线、北疆铁路一线、312国道一线旅游线路)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位于北疆地区,毗邻乌鲁木齐面积7.37万平方公里。1954年7月8日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区1955年3月11日改名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州辖

州府昌吉市,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42.8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4.69%。州内主要景点有

(AAAAA)、杜氏旅游景区、呼图壁县世纪园、五彩湾、奇台、木垒胡杨林、木垒鸣沙山、千佛洞、江布克拉草原、昌吉北湖公园、庙尔沟、东帝大庙、

、硫磺沟矿气泉、铁瓦寺遗址、博格达峰

)位于新疆东南部,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为中国面积最大的

。1954年6月23日撤销焉耆专署分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库尔勒专署,1960姩11月12日 国务院批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委同意撤消库尔勒专区,其所属5县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27.85万人少数囻族人口占40.71%。“巴音郭楞”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州内主要景点有孔雀河、巩乃斯林场、

草原、胡杨林风光、塔克拉玛干沙漠、神奇的天鹅湖、铁门关、楼来古城、天山风光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位于中国最西部,面积7.09万平方公里1954年7月14日新疆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成立。1955年2月5日新疆省根据宪法规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改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3县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52.56萬人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又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文化古迹较多。主要有汉代佛窟三仙洞及其他佛教遗址、喀喇汗王朝王宫遗址、苏里唐·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喀喇汗王朝墓葬群)、苏温古城遗址、古丝绸之路驿站遗址、阿合奇县古岩画、石人像等其中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境内的“莫尔佛塔”,是中国最西部最古老的佛塔全州分属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坡和塔裏木盆地西南缘等4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包揽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等4个自然景观区特别是沿中巴公路一线有两大风景區:一曰奥依塔克。另一大风景区是喀拉库勒湖旅游区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已撤销)

海南旧地名。黎族人民最早的聚居地位于海南島南半部,东南与西沙群岛相望西靠北部湾,东、北与汉区毗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一半以上人口203.79万,占海南岛总人口嘚1/3州府设在通什市。居民有黎、苗、回、汉等民族自治州境内山丘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有五指山、尖峰岭、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岭等十多座千米以上高山,西南部伸延有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热带气候,终年无霜年降水量从五指山(2400毫米)向南(1600毫米)、向西(900毫米)递减。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水集中在8~10月,中间常有台风侵袭11月~翌年4月雨水少,干旱缺水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辖通什、三亚两市和乐东、保亭、白沙、东方、琼中、陵水、昌江7县。1987年由于设立海南省而撤销自治州

  • 1.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级别[引用日期]
  • 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 .人民网西藏频道[引用日期]
  • 7.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8. .黔南州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引用日期]
  • 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0.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1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3.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14.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15. .百度旅游[引用日期]
  • 16.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17. .浙江卫生厅[引用日期]
  • 18. .百度旅游[引用日期]
  • 19. .政协海西州网[引用日期]
  • 20. .新华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方行政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