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湖广人童川州在今哪里?

皇清贮龙安睡寡汤江油况驻防左哨千总凌朝英乾年四巴思乾隆五年新设坤蠡兄
翼茂瑞洲潘细俯乾伟五年年十一年随总金川直抵贼第屠两羿地方渐亡
穆俸彩安八行伍乾十┅年任厘叉魁成前乾阵八行伍立年任侯化辜腊一卧竹伍乾年任陀兴让邯县人行伍乾四十四年任董其祸驯滞人毛伍乾火十年伍李廷栋成部朽人由军营拔补未汗即补千总寿曼至靖阳县人行伍舄互盍渐庆七年任汤联升仇荒伍嘉酬州都林人行十四年署严有贵都府那脉人行伍庆一十茬年任东槩券灭邯府成郁县人莲波等月判朽迫光七午著马骥驹成剖府那县人行一伍道宅尺年壬甘冉止雄袭酬翻酬嫡久千年任徐曰善愿潘入荇伍道十四年署李耀龙成都府那县人嘉忧辛一科武举道光十五年襄斗床上第州安县人道光乙科武举十六年任什口嵩
揖乙古者以六德八行宾興贤能故有乡举里选之制自唐以诗赋取士后世因之置试诗赋或试经书霆诸制不同而得士则一迄乎有明易以制艺六百馀年得人大众我
朝间门簫俊超禅前代春秋两闻试以诗文经策肄之策者于
天府者如梅捕杞梓皆积干材也纵或经明行修末与科目而于成均之外复加荐辟诚礼罗靡遣矣臸若鹰扬之还干城攸寄连茹真征亦可知揆交一奋武义无偏重也志选举
山佩震午一作震牛雍繁孙
嘉靖辛丑科蛊絷蜀一乙烟主
遭哥裁渐树祠规職烂善暑享归一十六年甘汪庭业井酬研朴尉肃用一立贽亥丑因十七年律抑尧柱孙餐州刈耀卖贵一眉雍正大年任束月弓麟水县人岁贯口弓恚乾隆十年任巨轼南先县入岁贡奢乾隆十九任
严永孝酬安县人岁贡乾一十六年任冉肤珊州岁贡乾陆十六年任农召长寿县雾入乾惨耳阶亘十拜胃
丘七绵竹县岁贞乾一千隆五十六牢任马学奠麟水县岁贯棠僮召嘉匿囚年署寿圭揣内江县举入吉夏主宦蚕么七年黯一尹偏一测州孤轴显嘉
長厘冠飨水靡岁贾嘉弓采步庆十四年伍张盛泰资列人嘉庆庚申举大十八碎任丘巴雷重庆府江津县入嘉庆半蓬杳庚申副搏一十一年署土骁牲碩寿辞晋署辑宝书蚕皮木广艾戊午举人一十一年任马腾蛟资州仁寿县入廪贞生迩光一年詈请官重庆府定遣县人量采岁贡适光四年任口玉轼猋那番厅天吁柯尝同禾广首生道光十年署曾世骥潼川寅举蓬溪县道光十嘉庆戊年仁了监八缩蝇肺阵副鞠川兰对述曹以讳阻能什户详耀十了一妄九屡忙
明洪武庚午宋船卫信鞭主雍天福历鸿脂刚寺序班永乐年间一丁山旱
丁辄休注八宜徊年间判奏奠徐忠打骂匕嘉靖年间窦書一嵩违醴豪作辛和戴仁窦年盖常一崇五年间况枯央国理率表蔚一皇清
卜杨延愁暂亲梁冲霄雕浙江嘉县知县苗销英艰睡办一甘刘庙隆蒲盆昌尊一斗
吕圣常言平武掇乂康熙丙午科
杨芳春任内江县徽谕已酉科以治里陬瓜
钟音火八三乾隆辛卯科一江
调义陛帷腊腊宿滞囊没陂宜甲午囷七杨如祖雕云南阶县知县丁酉科
驿尺俞任潼关营都身了果可署理协续赵光宗山东临清丘卫干总庾辰屈科
嘉庆戊午科乞奚答超丸驩汀渠充┅明冤其一
舒瓶苇元年杨值年轨乾隆年间
袁尚锦元年郑尤斗十四年通一志载邓唐帝臣十五年瞿南来十七尼年亢口踵一材杨承顺仁树叶芝兰征寸年傅明魁伯望赐南辑寸门田用振冕五十同羊王乡仁五十四年聂巢德玉寸五年任治伟嘉庆年间
张肃清元年熊卜要四年罗万善辄害际泰十伍年陈万春一寸点五年一理卑间
韩绍愈元年选拔哀神禾离熙拔雍正年间
拱元遵元年选拔名山县敦雕宋投大年选拔吴岘六年选拔任归德县知縣乾隆年间
汝天育元年选拔王世良辛酉选拔丹稷县敦细杨学洙辛酉选扶李靖元癸酉一选按遑墓兖癸酉选拔伍昭化碌教谕吴犬鹿丁楯毕逃拔任潼川府教誓晚符县教详徐土柄丁酉选拔任汪安县教谕王播乙酉选拔任乙名山县敦谕张有仪乙酉选拔李选巴酉选拔嘉庆年间
萧廷芳辛酉选接罗书聂酉拔陶学渊辛酉选拔署巫山县教谕萧映奎殿酉一服道光年间
涧万安乙曲选按姚万谦乙轲寸台暖散眉蝶甚阙以昼作选拔打陶希祖显祖
明蓝忘睡辅尝姬辙一任大权异清
吕大章陶一俊彭什哲季世龙李犹龙何笏康熙年间
乙谊奚监宝窦二工选驩任动世罗云绣制罗经藩剥王纲肅一寸五年杨茂兰一寸七年王璋一寸九年江岱一十一年任夹江县教谕杨光雄一十一年罗经国欢十一年任县训导汤若霖奭十五年熊作哲一十七年何养还一十九年苴聪四十一年住南江驿训导张凤翼四十一年赵吠驯四十五年任闲中训导季攘四卜直年右一祸十年罗杰纲卜卧作帷龙方鉞匹十力寄通志作谁焦昔德温细纲兽且仁寸赵大猷十一年梁彩五十一年任文五十囚年谨原县洲雏熊兴周五十五年何其远五十己年苴兼善五┿九年李齐戊亦十每榜廓雄入十一年雍五年间
赵晋元开马儒骏二善张维典卧年买文达四年薛游亦六莘李育世轴党尚雅惭
舒误元年罗缀元年舒展五年任江安县训导邓均七年宋儒八年苟容王朝英制杨拘制艾吕廷楷轩七连比绪海杨芳声一十年熊朝辅十一年束炳十一年宋惆十一羊剖口祠慨恩占斗生一韩罗彩雏酬烂黼兽熊瑞龄二十七年三台县教谕刘开学二十九年赵申殿王业鸿一十一年辈元德一十三年陈士学三十五姩任西苑县训导陈圣诰一十八年捐训导舒春兰三十九年马郭中魁捍士九年徐上达舒春葱四十年罗各世四十年王以仁十五午任县训导御众川州卜互年任贤杨肥训导弃霆重四十六年任蝇宾度川卜八年任章台襄一台县训导蠹了理仁寿县训导刘洪泰十丸年任江县训导刘新德山十一年任曰汉以十一年周德盛五十片年通维新五十囚年萧之诱五十五年李柄五十七年王树典六十年通志载平武人嘉庆年间
任香国师周学陶臼刘见複何书缀旺缪维拥五年杨奉璋六年罗一哲六手赵一清匕卜奔宗佳建中制贺锡疑封仁舒纶计二李锺伟十三肩什了生罗元吉十四年刘泰聪十五姩李恒新十玉年江帆斗十木年一道光年间
窦形芳点宋准辑尸刘翰清匹年徐超轩马绍退十山喜王以镇十呵恬捍汁关关酣驷泥一证医庄骊骊睡除牡超斛太宗友仁十年伏张映垣十述甲王岁料九
自古报功祟沁心宏锡谓之仁考颍悄庸爰推世禄之义故嘉尽瘁之动劳礼隆本始栏匪躬尽愁绩泽流后裔丝纶优渥自昔怒矣我朝湛恩汪减不弃涓埃凡文武羣僚苟有志于社稷一巧张惠及民人者无不一二体加思荣藩灶父荫其子孙复?の隆起越前代江邑虽仙
训乞殊恩异续之奏称将金紫邀注天眷藩浊亦有焉则策幕府之识者须盎励宣猷而母
吏蕃厥祖荷一八一仕天家之语偷宜何如报劾而谷贻子孙也哉志封荫封灵前川一一岸一毕清兜一
陇贿谗骑粥浑署跳识管四外咏穿协糠中军游郢克卜山赋一戴验惭一沼出誥赠夫人郑氏禅紫选言以
诰赠骊骑将军署副将管四川永宁协标中军游飘割颂卜丑洪细王洪誉赠夫人蔡宝霍鉴颜氏莱母
授骁骑将军署副将管㈣川永宁协标中军游巴屡窦一富洪暑封夫人官适张氏赠船勇将军福建潭外镇标右营游击加一级袁承友袁朝

《将军福建清州镇标右营游击加圆纽》

诘赠淑人何氏之父母请授昭勇将军福建漳外镇标右营游击加一级宙暴朝退
诰封淑人台任氏诰赠武德郎云贵督标左营守备罗上云罗大纶诰封宜人郑氏之父母诘授武德郎云贵督标左营守备罗大纶话树宜人心事唐氏一则赠华山人夫宏拥枉欢府宿州知州熊光朝熊载升赋蒯官人王氏祖艾母诰则矜直大夫安报凤阳府宿州知州熊元臣态载陆诰赠宜人宜民之爱母州赠武信骑尉署四川绥靖营千总事瞿成璧瞿锺龄敕封孺人彭氏之父母赫投武信骑尉署四川绥请营千仙事瞿锺龄劲封孺人罗氏祸赠修职郎四川眉州丹稷县教谕王作楫王世长驰赠孺人唐鸿氏之父毋驰赠修职佐郎四川炉州江安县训导舒细翼舒龙弛赠孺人人一之父母卜澄寄卜一
乾隆山十九年云南提标中营紦加罗邦车征唱西荆雕寺进攻沙尔泥阵亡荫一子罗基成志澜例
熊师谦通荆欧载川外洞王文选州同陶正国外慎熊象鹏州同周嫌粗州同王门膺〣同熊象鹤外洞熊思晋杯川掘岱洛夫燕促州翻聊能豪伊县丞许廷枝认九丰映州恻乡悬县丞华冲桂纲年张亡锡卫干总主郊卫千总欧相今关導彭山高州府万县翱姚景崇训导熊象骑从九李国仁从九倪文船原任浙汪止虞县辑主彭阵从宇删娥识仆附休厦川巡检震陇沙架捐纳枢鲤酬赫慚惭烂删府平事卓隶飘邑缮寿二邑甘材鲍一盲准弃宣妪判
聊绩罴周礼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二曰长以贵得民驯曰师以贸得民盖官与民贵贱殊矣長养之如使母召祖所由称则谓之如子弟诣嗣所由歌惠泽及民而后英声茂实可垂千载而不朽江邑自持以来不乏循良而简编残缺政绩不传惟有奣近代始卓卓有可纪者夫翼黄车鲁前哲匪进士大夫能以实心行实政安在古今人遂不相乃乎志政绩虫一蓄后周鼻尊蠢筹宇显圣龙州剌史通刃油路由摄南秦州画丸孝文谓之日此灶卿取枉同之口后汗开府平巫
皇供洪咨夔浙江于潜人嘉泰一正进士宝忧中知州事州贡药全事科旷尸咨变歎曰将奉上乃荐民乎出官钱市之江油之民岁戌边苦连饷为请于渭用免之毁邓艾庙蛾兢武候日勿忘父母而事仇尝历宫
封自衣知江油尝与水禾開赤甲等言实木堰书养生苇一字石刻尚在元
李彦文话抑办伍民雕避黼灵星之
周伯浃江西太和入棋武年任知县抚字有方创建交庙以善政称乞则舟州人宣德年任知县性刚政简番冠至多董与民誓守城阻夫归死之台金盘溪李藻贯州举入正德年任教谕鄢蓝贼叛奉委督饷守高城身亲央戰亡潘大武贡州书定人嘉靖中知江油城中多火炙公具冠服拜火火自息草去干番庾卒及全井夭银
实亟辽束人康熙十九年任知县卖木有熏政及詓民咸借之
子有忧未天藩阳入康熙一十五年由宫油县历数载除羡簿现邑有艾以俎一注墨州三仕贡字学斋福建闽县人康熙巴卯卑入五片三┅弟丑年知江酒县历七载抚宇有方民立于家膏雨坊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参乎一才纯乎五常四端万书皆备于人故忠君利国树万世之芳理孝友節操为枣之表率或立说著书羽翼经传戎捐华拔藻穿穴天心他如马闲车廉朝笏满束取义成仁英风买曰匹夫而有好义之风下士而贡干城之望皆古今所瞻仰乡党所钦崇者也我国家养士二百馀年应运而起者何可胜数江油虽江油县议想尝叠口州训析口小邑茍有毫口一节之长皆简编所必書也则观其梗概亦是见壮士之盛云志人物唐郁嘉烹辜三汪芜袭寻
陈该唐陈予昂陈君石人铺字彦表细州县武八其先贲颍川迁蜀少好学能属茭上尤元手州卖追上对策局第天下大孺母属少卿褐授将仕守纳荐君其明年制就词璋交律对策商第敕授茂州石泉县于薄开曜元年制举大孓舍入母议郁太忤少卿元知让应制转君雌朝也皇山应策商弟敕授隆州窘鸡县主薄乖拱四年文学绿古今对策高第敕授怀州河内悬尉凡历所職皆以清廉仁爱蓍闻诗见陵墓趾阵白字木曰凉武嘉桥寓卖漠于九代孙艾害生公媒聪卖长隋末乙皇天壤赋飘飘铭少好任侠谭于明皇召人黼雕吾调诗号谪似到斗仙才也坐以七宝床了调义赐之天宝末尝推荐郭守仪果焉中兴功首后曰坐永王蹑事长流夜即久之会枚得狎终于宣
雍繁孙邑之书县悬雍村人故神犹存绍先中进士以文学各时月才
寄言邑火洪武苇廉知荆州秩满当迁民乞留项于之历九戟政泽渝法时推重为贤奇後陆任
翕彗邑人宣德游土任户部主事淡于仕进一毛肤年遂乞归里居敦轩舌璜辛碧赤不苟为时一理实三田巨壬八儿
重贯赋孙逢吉邑监隼为兩寓县台建学舆农士民考涌归田训于孙睦旌党年九十甯符谈笑而
照众党一号门羁嘉靖辛丑进士历官兵部清吏可画亡生平好吟味致仕后绝跡城市以诗交臼娱曰蒿伊汉弗衰
叩川童贝邑人科目耒详据罗汉寺水利脾载历遽蚕茅任云南石屏酬巍岱遭叩授奉直大夫堤亡谷四川黼安营都鈳原籍湖广人麻城人由武囊亨不进士出身驻防湖南畏汁府调陆龙安营遂蒙于几油县全入工一九门乡五驷一木更窃梁道济明末库生偕擒夫葵罵旷杨氏读书公即山雌为贼所皇清蒲壁阻仞膺一恩旌晨崇祀龙安忠义祠一屯年已责酬堂片痛人选贡万历闲播平设馀喜怿荆庆县以永亨知列摄县事捐捧建学敦教化以正人心田立上中下一则五随田辨邑人感之
吏震狙字顺淮辛卯举人官轴江嘉兴夺兴利辜月享除币清介斗甘有讼庭婲落之风焉梁藻冲霄妖子由孝廉出身投山东青州府同知睦泰安州杨廷杏细木哀顺治辛卯举人留心帖括博经史讲学不倦大为士林所推服罗经國号世助岁赏生任保县训谭家居授徒尤好吟啄年八十仕后而私杨如祖乾隆甲午举人介不阿致仕归云南寓氏增峨授生徙及卒贫关廉以葬灵挂一窦髯三一丘冉乾隆丁酉举入品端学樽制行和聪风度二本粹然臂刻丹桂籍行世卒于公车乡党咸惜
王世良乾降牢饵援贞品行赫方邑上餐出其门后任丹稷幅教喻律八十一无疾而终罗万善邑患贞忤怕忠停敢授住徒多所戒就尤崇酸蹄霜门仲素实数百部以劝世七毒岸戊邑人卜量夜憾嗜圹害立品方亚子贯薮克昭演拙夸镇惮乃皆有荚风堂梦尺邑人幼孤卖博笃于蔡养持尹了玑廉让乃比可匕卜而终冒避刀明宅家贫搜徒以供母膳极尽色养一惜寺亡性刚正一阿猾介日天清古直遗风镜齐礼巴峭公延社黼祠逾之孙耕谓传家不履介储邑钦之于锢廪生学馀肆生碧一牡酉卢架风
雕锦文邑蹻胎无船栏佛照训党称主糊蝇禅国孙端方卿里重其佩黼关七十卒于元吉贡生孙辜片辛酉聊贡克细家声焉训导正顶忠殚醇卦料一图贯生任万县隔烟墓日五位乡党咸钦庄雅邑里其仰光明年七十尘字并汝梢贡生孙崇旦崇棋崇性俱廪序书香连绍焉李廷明多勇喾献贼臸集犯事平授廷明成酬佩立营自衡贼守副特封慨辙将军同时有敬登第者与廷明同御语箫最多域畏惮之
罗青寸号凤羽廪生多智暑献贼至部署鄉人设险目守开出奇兵屡都贼全活甚众谕功按知县不就及卒各士杨廷态题其墓日乐浸隐屯父赵兽瑞邑冠蝇佩素行址力洁不苟取仆末山巾艺烸灰皆睡禅雕韩韩赵道帷织譬三辞里二性比恬并邻有闲者辟稍强学至即敛宇谷散广东学政斐调字旌其门日孝童人宋畔萧虽善邑拜生卷吟峨雕驿彻嗜诰寿现年九卜重耕读聪家璋由顺佩尚交一卖言
文理细外人宣德中民誓守城陌县事性刚政简妇死之葬金盘冠至又祀忠羲
李藻貴州举人任邑敖谕正德中鄢奉委督饷守城身亲央战亡于雕械之变祀忠义
崔碎详邑人随叔灵南干总大纶任遂由行伍屡累要臭立战功技补提标Φ营把总乾隆三十九年随霆边右副将军明政克堪西荆巍寺进攻沙尔泥等处阵亡
盘祭葬荫袭一于入祀宗昭忠洞
牛牺申邑处士武举学夔附贞学鵬之徒序生承言千士元署侠西西乡县县丞候补邹检廷栋之祖平昔公正豪侠嘉庆五年冉贼入块率众渚御力屈被桃贼胁夺降守义不从竟遇言长┅已邑入嘉庆五年贼至一元仗羲兴贼决战粗一责披挑不屈贼怒寸磔之临死骂不绝口马步云人决雕雕骑年冉贼家聘为境步云率所困死之义竇珍邑武生嘉庆五年冉贼窜至乌龙秦生与予燕芳率众御贼格鬬而死窦燕芳邑人即窦珍于丈了可开遇书刘攀桂邑武河弟嘉庆九年冉贼之清當先陌阵力屈关姓刘永清邑武主即攀弟与兄同时之害韩正邦邑贰生量宅奋勇堵雕祸麟蒯首冉漆元焚掠河东民中流船沉毙命以壬八人学闾總督勒奏请秦祀忠义阿
口佳一邑邑处壮读书授徒不求仕进尝拾遗金访索一画还其宅扇庆五年冉贼入境被执骂不绝口贼逐淆之年七卜一可赎侽女死者十馀人欧必荣邑入率众雕烂雕申冉贼至境执不屈而死梁大成邑监贼于慷慨字山大月嘉庆五年春率十一日贼蜂拥酬渊大成众募本敌被耕怒骂贼寸磔之苞幼洲一存者会朝仲邑人宗性耿直嘉庆五年冉贼突入级执不屈怒骂遂遇害翟丘曼邑餐漏庆五年冉贼突至独持质刀破杀斗引丑行也五栅众园之被执不屈贼挥其尸为数段彭太绶邑武拜被执骂庆土年教匪至境率辍口而死雌年六十拒贼岁丘纯邑序生年七┿嘉庆五年署教匪又境骂贼不屈而死
敬儒修邑犀乱被嘉庆玉笄贼不屈遂遍害襄真邑人嘉庆五年为贼所轨缚于树田董胁以降镇骂不绝口贼攢射之束虔药邑序鸣玉文曰幼而孤事母克孝嘉庆五巨三宅年贼乱以母在城待视被轨于途怒骂不屈贼遂
腊利刀邑岸牛士来孝友嘉庆五年生贼殷壬忆刷川与妻强氏守殡殿殁殡未葬不忍去遂埃恢桃摇屑夫
镜盛贵邑人嘉庆五年挺身御贼被祸不屈遂过害而死丑蜀一昌旨戏苴寿图玉里右尹于御愿惧惧口口更玉郁京聊实逝亡辨亡蓄义士
皇清职渐柱断乙酬闰瑁闻义济贫乐菩不倦冉贼之观兵制升卖民乏食飞文输縠四百馀石以助餉运总习勒深薨之给以卫千总并旌其门年八十拙疾尔逝临终以书院颓隘涛圣只予曰余失有意墙补一憾此愿未逐今贾志以毁尔曹其必成言志後孙万程置田于书院果克成其志焉徇大经邑州同冉贼不敢犯复输境百经表率乡勇石以齐兵民翱雕贼上宪绐九品职
陶正仪邑杀生冉贼焚掠河东舍廪无遗正议输百馀石地方颊以安静闻于上台给八品顶戴
丘士嚣亦礼邑贯牛以冉贼禅嗣乐善几济困扶危诸多义举谷贰百馀石协济兵食总督勒嘉共行给
宣杜亶邑职员簪于居积富而好义施舍义壤棺薨千艾椁衣米无算冉贼入境饥簪相望仕顺输热翠风酉馀石事闻总督勒授八品职衔以嘉之赵荣刀邑入性豪冉贼之变膏川纳并难解粉好行其德谷百馀石以齐饥民全活甚众止宪高共
吴伯仁邑监生冉贼由梓潼犯境江逃羸伯仁招集义勇拒贼河一复黼雕民百馀石安扛流民事闻总督勒子以九品职衔主庄筐甥邑九性棺具丙弥敦厚冬中霸鲤神丧不两出烂关鍺助以舍俱烬复士户斯淮入功倾囊斛斯加饭福办著冉有司酬翮雕侧多流减攘
刘金柱人轻财奸施与杨熙功同费干全不吝每年捐舍钱细烂梁石跪穷恤贫赵宜昌邑序不能为人惆傥好义喜施与赈孤贫凡嫁葬坤昔力为赀助之有急难遇灾者加意周?之建桥梁修道路施棺木置义嫁湿芉全而不吝每遇岁饥则积粟散严入咸以为轻财尚
韩允昌邑从九职素俨栗干钱施米日乾陆五卜八竿岁饥斗石以赈讥民总督孙冒旌之尧庆五姩敦匪入境难民逃奔饿殚相籍冗昌慨捐谷米存恬甚众人咸德焉月蜀木邑人贼匪扰书难民乏食国休荆设发栗育匡才赈济流离侧何案各公字山被贼躁髓尸乙日宪一豆堕言
骸枕藉国林捐黄募丘亲为砌石掩埋卒年八十于嗣荡嗣馨犹继其士富竖沮义冢施檀木马受至月邑人好施济乾隆玉┿六年束祷藤蹈只船封奕旦民饥死宝枕相籍也廷明栗慨本吝以积谷四百石散给饥民多赖以生又当修石路干馀丈以便行入卒年八十一乡里至紟犹称苦入之各不
罗联壁增生恬静端方好施惜宇凡建桥修路腊旧宝不措倾囊以成之孰霆字巨监生冉贼扰乱洞束生以积谷盍了衰朋卿郑民地方友妇卿入刺之赵叱绣邑监什嘉庆玉年河东居民避难乏资生慨施谷米望人戚积粒食焉王献陇色民冉贼围衾宝药众心独职懈枪魄数贼围遂解唯恐郎文治邑处士生平公直尚义乡党饮之瓶义冢地十诛亩以便贫人瘗葬尝黼唐馀庆骊目扣翟行乐施常于雁伊场修斟枯修路一丁丁馀里长平場修石桥道懿一困刳馀金并未募化一文且不求誉纵洲聊有碑霸八亦未裁出巴各施至营石倦不甚富好善乐步雠异施棺施衣躯穷恤贫及各處桥蹈拱奢已容人皆以不
鼎湮笞重工迄光制川斛剥价羁责常施米捐唐县御八于里泣遣区转房给燕翼贻媒区显熟莫之衍庆施藉谦昆辈午九卋祖各堪甲始迁来江世惧均滥轴积善律心禀违其寸五世祖各明抚老寅谋陶行足以乡里咸推重焉欧明埋勤冰训云余欧挥溢听书水经徙宜童至詠隆公复迁乐昌之南朝鸿禅误荐葆顿祖宗乏荫庇而发祥耳异日宋瑞搏类峨陛丑明建昌大其家声者知不于贡锐叫各呵贾音湘轲哉然而犹有卢鍺盛族裔骄或人湖而悍或乙三毕夏妄位三锥攀士目丛尧晓尸真纵风惟新听或心荡而赎或习僻而湮或悉昏而侈或箴幕庙开或罹山健而讼凡此惡劣附行不禅轴肾于祖宗荆且贻讥于乡里徂天仲之所忌集一入辐辰罢楫蒲畅罹以刑即阴翘醒侮缩道德经忤门天门恢喟苏测不漏感应篇日誓惡之顾加影髓形诸佛经曰欲知前世因合生受者足欲饷来怛因今生竹者是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变陨夺羌之聚必有馀殃由是观之因果之谢圣贤未尝不致意焉自井信而有微何能言于蛾童骤邢后之誓川者川不信而畏戒欺余愿吾族之八自令以陆以忠孝为心以友恭为念遵礼让顾廉耻勿作無蕴勿喜避荡居家惟忍莅事以勒予弟资性聪犀者习诗书即或不克显亲扬名而皓前穷经明埋安分亦不炎为盛墨艮民伦质地鲁镜贝又有农之可務焉拨模不必耻其陋朕腊不得辞其劳谨身寡过安命随绿此其宜嫩聂夫请逊苏踵薪祠力者木尝不可择一途以营星士心效陶朱公江湖贸易耀贱販贵子母互欢是文井生活之一经我兆此嗣求濯生断孤可为彭也吁后之人能遭嘉言而行之上则后成显亲阖族亦典汀荣蝇束则仰事俯育家人亦藉以温鲍人人弦轮尸户农囊旧年无市井之庄惟子绝浮夸之习则无宾我祖求睡公之经营纬造矣
田思茂生员朝鼎艾五岁失枯隋宋极贫连由助详經营致富以字称最怜穷困嗣关似钱木周恤遗亢十九年饥出米济之培古冢百帷棚首建社窘及中骊石骆泊杨薄仙陌路衔邢厄苟
一室清题土瓜州宰邑生员好义于观雾山誓予母病数笄不贱州身代雍五元年私携黼雌匕怀小刀乂山断手蝇仇邢殒两日后父界川觅尸得之鸟兽罔侵赵月母病忽蓬川陈天爵邑儒士其母病危尝封股以疗之后数年而殁懦学陈明书嘉其愚孝以继女妻之甯一虫邑举生贾坤属入安俞读书骨行皆不就帷始終竭力事绅僻束又隆二十一年署欢论睨眼上苴转奸肥道张之览赠孝子诗知县瞿缉曹为之记二李兴夔邑人孝友无亏亲殁役早夜惭拜叩如生前萣省迄至恻十馀年风雨不烂酬诸昆季兰极友爱尤好施齐嘉庆口年类一汁汁价腾贵施米百石以济贫乏邑令昔旌之曰育一况
赵宜祯邑人年十九塚贫母病渐至乖危宜顽焚香视天割殷以疗母病寻愈李长红为赠孝于
李国仁邑入端悫孝友母投谨援例就从九职母继安颠氏奉事惟之仕不就岼居尤好施济敦行善事
萝发新邑又生寿耆必朋最于年十五生母卒文继娶员氏笠朝夕蓼欢事如生母每遇疾病衣芥解带食不茹章人咸异之异母弚一生友爱腾于阿施葵服饮食必均始终怡怡听间迄半犹四世
陶端伟尺洲庆五网即贼劝期牧母伟持锥救城并淆之破胃剖腹其死最惨碧自明驱姒测麟袁汲概嗣队愤禅辨辅鸿及敬服铅黼关雌关黼祸驴五酬黼临顺阙惭禅办办贼杀其母服
长诘捷言儒童家素贫翼亲城丑嘉庆五斛赋匪陟摄陣胃至艾绍唐母唐氏年俱八十馀兄弟一人持械协护艾毋赋俱
李定国庠生俨英于生员建章之焚性率孝毋病割股以疗逐愈后入邑岸卒年八十馀歲张雄德慎亲惟谨母疗之遂愈详草川船卜一卒陈载阵草生昌元了父病晨昏侍奉及病危笃罚殷以疗遂麦复与予同又洋俞以为孝德
严希尧霆士性友变炮弟番舜早辜强二抚育如已于婚娶皆身任之且怜俱幼貂先功名未逐佛游太学迄人万
世同堂不怨异爨入正臼难之胡华贵医土家居阴干河中硕交母年咸七十馀贲偶他出忽大水淹壬贤急驾竹筏什峻木甚失筏楫身盐卜流一里许几死忽原筏勺历须哭楫亦得复送肌还救其艾毋适有巨石枯身载之而归佥以
弓宜费库李匡录洲几痛菅麟系副股讥辇马贪之遂愈乙事川敬辛巨鲜母冉氏八十一岁卧病年馀医药罔鼓杏烹烛雌裁铸已割耽肉悲母疗萌母病寻愈恻渭怀黼祸幼孤事母至老屠医得资辜母有馀家贫制九老施济贫乏母甚喜妻故体酬二丁皆幼誓示更娶酣亲墨褒鹊力承欢长予文新读双书业雠妻死亦不一复娶纬有艾风次文运始六岁文新鞠青训鹄轴一讳成立无愧厥兄弟文踵亦台兄诲苗樽径盖各一骊曙盲吾力江叉序曹孙朴立川与禀岫孝友之轩云悫一荡骂童醴骊显让附姑
辙湮谨盘调逆道粗殿酿了恋至显寿面导皆差费尹亡尸遑盖二┅怠辕凿二华托息一臣挂谨实二山害事支一骸枕萧国林捐黄募工亲为酬石掩埋卒年八十于嗣谤嗣磬福麒丑其志屡置寻选驱寓宁冥局二掌台朤邑人好施济乾隆五十六年米价腾贵居封死旦民饥死者枕相藉也廷败慷慨本书以积谷四百石散给饥民多赖以生又当修石路千馀丈以便行人卒年入十一乡里至今犹称善入之各不
罗联壁增主恬静修路诸旧方好施惜宇凡建桥不措倾裹以成之刑霆宇邑监生冉贼扰乱河束半以积谷台囸芳聪师辩民地方安靖乡人轴之赵之钓邑监井嘉庆玉年河食生慨施谷米里人居民避难乏贺粒食焉王麻陇色反冉贼围盆宝秦栗心怕浊蹴懈饒毙兽贼围逐解雁郎文治邑施士冢槛洞莘无关门驯党敛之尝雨人瘗葬副圆酬疆职门亲行乐施常于雁门场修修赂一口丁馀里长平场修石桥酬雕孰基雕诏讳困千馀全并木募化二文且不求誉一酬洲抑何禅诣霸八袁未载出巴各施至老不倦甚富好讳药斐雠宴雄棺继炙丽穷恤贫及各处桥路俱宙巳名人皆以下
畔油忻氏隋晖贬光十八斛剥价腾贵常施米捐镂县守固报芦给燕翼贻魄区显樊叶之衍庆祖籍谦信其十九世祖名堪甲始迁来江世惟均能以积善伊心渠违其十五世祖各明蝉老寅谢而行足以如糟里咸推重焉欧明坏家训云余欧氏宗弧始荆占水继徙宜童至永隆公复迁乐昌之东弹鸿损丛露葆绩诣蒿水之旗庇而发祥耳盐日里辜盖品仇峨理肌明廷昌大莫家声者知不于贡辅豪奇绰游口岫湘调哉然而犹有慮者盛族大而骄或大浦而悍或晋丑疑一蠡一芒卜只宁辜茂士日弛且董亡风横而盗或心荡而赠或习僻而淫或志昏而侈受窃暴而图谴谨性健而州讼凡此恶劣陋行不罹忻轴屠于祖宗拘且点讥于乡里犯天裨之所忌集入荣多话纪恬厘物罹以刑即阴谴韵谦旧霆铸枉日犬倒恢恢神而不漏感應篇日书恶之报如影随形诸佛经川欲知前世因合生受者是欲知来世出今生竹喜足易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由是观之因果の说圣贤栗当采战蚕思马自井信而有徵何能言之凿凿耶后之览者川不信而畏戒欤余愿吾族之人自今以性以忠孝为心以夹恭为念遵礼让顾廉恥勿作无盖勿喜游荡居众惟忍莅事以勒子弟资性龙慧者习诗书即或不克显测扬名而皓首穷纪明理安谷筑仰不失为盛艳艮民伦质地鲁锦则又囿恤空寄议崔谨藻不必耻其渐朋雕不街辞其劳谨身寡遁安命陋缘此其宜也若夫靖无赞耕鲔什以否未声不叫择一途以营星士心效陶朱公江湖覺寡跃贱贩贵下母亮欢是又无生活之但经载纲详洲而求冷尘嬴颐不可促浩化世吁后冥乙人能灌笠口言而行之上则各成显规阖敕亦与有荣施佽则加洲丘旨俯育家人亦霜以遮饱尺人粗诵无市升之游谁子绝浮夸之习则仁尸辰聚洲负我祖祠隆公之经营绛造矣一懒欧醉孽十孙共勉の五岁荆惆隙宋顿贫繇刘唯生员朝鼎艾礼毋轨日巴辈月由助苦经营致富以岸称最怜穷苗绎阻持以钱木周恤道光十九年饥出米济之墙古冢百餘倡首建社窘及中霸石路白扬沟山石路街邢咸敬
菁肃宰生员好义火予母病敛拜不蓬州观雾山曹以身代雍耳元年私携僻黼遣陜小刀文山断手腕而颊两日后父兄觅尸得之鸟兽罔侵识百每树笏择血陈天爵邑儒士而殁儒母病危当判股以疗之后数年陈明书嘉其愚宁以继女妻之享翠邑貫生窦聂遮峭人安就烂筹贸奉孝廉菽八宵盖举优行皆不就惟始终竭力事亲乾隆一十一年署敦论魂醒上苴台何巡道艰之凌赠孝子诗知县瞿缉蓸福乏的加李兴夔色人孝友无亏亲殁后早夜必拜叩墓所如生前宜省迄至寸十馀年风市不了待诸昆季备极友爱尤好施跻嘉庆一守米价腾贵施米百石以济贫乏邑令曹旌之赵宜祯邑人年十九冢贫香视天割股以疗雕酬轴至乖危宜愤笑愈事最红为赠孝予
李国仁邑入端悫孝友母谨援例就從九职父继妾颠氏奉寡佳促之仕不就干居尤好施跻散行夸毒
萝发新邑又生寿耆必朋最于年十五生母卒艾继要卖氏穿朝夕蓼欢事如生母每過疾病衣不解带食不茹韦人咸巽之异母弟一生友爱胜于同施衣服饮食必均始终怡怡无间谴李犹囚树
何端纬江尺即骊五年奔救服并杀之贼殺其柴母伟持锥胃剖腹其死最凿雠目月邑人即妇袁氏予家贫事母纯笃及卧讨费里引引蝇叫病则服以救遂愈里尺咸称其事栏服铅黼潮船慨离蹈酬贵年纲黯桐黼酬黼办贼杀崖鲜蚕脉
嵩璜陈常儒重豕素贫事亲臧奎父绍唐母唐氏年嘉覆丑拜城韭八十馀兄弟一人持械协护父毋赋俱
李定国津生傲英子生员建章之焚性汇孝毋病割殷以疗逐愈后入邑岸卒年八十馀岁长佳盖暮亲惟谨母病草讨骋力厚宏隋疗之遂愈详八十一卒東载准草生昌元于父病晨昏侍奉及病危笃剖芝毒户殷以疗遂建后与予同又冲愈以川手德之
严希尧僻土性友变施弟希舜早李通二青如巳予媚娶皆身任之且怜俱幼绍洗功各末遂佛游太学迄今四
世同堂不怨异爨入正臼难之胡华贵医士内居阴千河中硕牧母年咸七十馀贯偶他出忍大沝淹壬贵怨驾竹筏什伎木甚失筏楫身隳千流一里许璞死忽原筏口至须与楫亦得复送妣还赦其艾母适有巨酒聃身载之而归佥以
弓宜蹇岸生母甄冲代病昔麟系剖股讲辇乌食之遂愈迢乍以牧辛豆岱母冉氏八卜一岁卧病年馀医药同炮杏亨竭嘶致绣守割坑向奉母疗韩骊病寻煎应咽天黼蒯功孤医得绅祸雕孝屠有馀家贫母老制丸戟施济贫乏母甚喜忧故遣寸子皆幼坦豆小更娶躬亲墨褒揭力承欢长予文新读庆书业医妻死亦不複娶纬有艾风次文运始六岁文新鞠育挂请辅蕙肿怵立无愧厥兄弟或莲亦盐兄晦书骊经盖各嘉一曹窘喜一江又斤曾聪私引山了吐皆扁孝友之軒云甚寿垂薨辅穿静义
魄骨讳丰骋逆护糟霜惭蠹誓专信更贯淳差熏宫亡千汀凿弟车一实缨翼襄伊萦壑一书卖
列女耻此妇人之道国义为重女孓之德贞称为先古之名暖具见于列女传后汉书华阳士女志者类皆室家之事非第传相舟之节诗黄谓之悲也惟是所道不正孰雍容守义而之死靡怹或宪皇御伤而有死无一是虽闺中弱质何减于须眉丈夫今逢盛代旌扬不遣夫里坏祠祀用光夫俎豆不识是以彰劲节而励人心哉沉江邑目汉李夫人善与不百匡
义同生载诸史邢干秋景慕女德之贞有自来矣则发潜德之幽光述芳载于丁里亦载笔者所乐得以纪其买也志列女
将氏廪生舒继董妻年再斗卜姻夫亡对孺家甚贫躁予苦无喜昌目夜约螟股麻姑布亶乙鸳阳睨弄一典谟训皆成名寿八十一奉口墨入戈了乂萧
李氏儒童罗連科嘉俱八十抚其子瓣社制七夫亡善享翁姑年食邑廪辕孙基宅选贡为邑名
马氏导儒骏女生一伐柏凄每焚香谓以身禅茆年脚忙十玉于光亡妃由武庠举于乡入咸
扫受肤生谟之女儒童侯宇妻年一十一天亡于旧士末弥月女仅一岁矢志守节事姑备极色养冒甘淡泊衣虽百结无怨
旨元儒童吕和钟妻年一十五夫亡氏承僖王苴室家对俭创业数十年始绛一致画笺武生王永正喜年一十六夫亡霆玉辛勤训课督其予光夫前业丘襄处士韓天生妻年一十五夫亡苦节足不一止履闰虽至亲宰觞其面里入或服其操口三谨书垂良女儒实贾琳妻年一十一夫以试一至见道气郁而逝氏悲の繁母男姑无以释其建道年功弁霆恻
烹浸风君揖睹赠刺元屡处扣考二酬妻年二薛维栋十一夫亡抚子成名又士丽工段再抚孙化捕零丁孤苦历盡艰辛有司衷其
牡薨廪生卢升琼毫芜一卜七夫亡事姑以孝精谚玉家以勤子不幸而殇未操愈励荆姓成立移以寿
长裹苗锦节妻年一十二夫亡矢誌守节历多王五十年小懈君于成各年七十馀而终可襄邑库刘立魁妻年一十八井雀吾尸斤玉术携寸年八十而卒邑合旌之橐羁懈童镜各儒妻年②十五夫亡夫弟钜儒亦全上亡家撮买偕弟妇彭氏苦守于俱成立有司表以额日
彭民董十儒妻钜备亡时氏年二岁可缕茅节害见前赵氏陇鞭士迋文忠妻年一十全贞子克昌应昌俱和芜箕片青年矢志华带旨建坊入祠
贡副兽剧士朝辅女武宅欧相如妻年一十七夫陟王亡里姑以孝敦子有方長溢萧乙卯恩科武卑次溢清武序舂
收兄邑处上思荣支儒童素乂林妻贡生凤鸣儒良王鼋凤冈之母年一卜八天亡氏禀永操勤织杂孝事翁始卒能瓢子暑尸
笙鬲邑处土杨珍卖太学生廷魁之母年一十七遣玉夭亡一月始生廷魁儿尽孝道割予成名里入称昔
墨毫邑处士陈邦绅妻年一十七夷亡無子抚炉括王世宾游文岸翁姑委病氏尝鸠以身代年七丕盐雷已一调华
长笺职员交拥女儒童罗应发妄年一十一夫亡弓土了话元仅一岁姑老炙疒氏孝事罗护苦饷数十年弄
彗天邑廪生联格之姊序生李兴德妾夫职辟氏了湛等耳前宅土坚父甫一里惭氏镂容墨羊圣单姑霞子因规殁悲痛双目失明
罗氏贯生尤吉姑儒童丁桂兰夔年一十一夫亡于儒申一岁姑卢氏不能守氏泣昔日鸠家事请寿喾知犬义事窕不
作下流人也终抚一予成立
嶽氏箭雕瓣臣女儒童叶矢志贞坚共史病年九夫亡家药不懈抚二子成立孙秦柴邑口
刘民辅士林之女偏童耶甲异二十九夫亡家贫亲老登员恒但曲尽孝养母子有方后八十馀岁四世一堂犹康健不衰入咸以贞寿称川暑弓色序宅清之女儒童李兴舂妻葬一十一夫雍玉亡氏抚一予苦节四十饮年犹赫赎不辍入以疏有缀
冉氏刚雪芝宴成已之母年一事罗抽子历节玉十庄针大夫一矢志八十献岁率淳鼍邑序杂功之夹儒童李相國妻生员箫奇之享玉母年一卜八夫亡氏米操目矢训予成名勤积约守
厘亳业儒一忠女曹邦杰妻岸生德儒之母年一累正十五夫亡氏矢志醉忒事翁姑以孝敬萃圃世于一堂七十一岁一卒有司普旌其门
茅琊虎邑醒政亢女刘世幸妻贡生见复释生敦复毫者瑞丑丘之母年一十七天亡冰霜自矢賓苦是甘黼满算蚕帅训子成
张氏雕十卞穴干女丁国宴言女年甫里臧馀氏清苦目毋出抚十四夫亡子和成立孙为簪列邑薄年匕
干五几岁卒生攀桂之姊处士概匡理尼邑犀体木妻夫殁时氏宦五年十九于成茂采遇月家贫苦饷上事瞽目翁姑下抚弱子
喧毛邑库牛遣之女王廷殖妾年一十一夫亡造岸工腹予汝宾氏立志守节家贫精薪孝事翁姑割滨减名七
成沃雕员精驴雅女字天锡妻年一辜画汁氏矢志坚占霆雕默亡礼黼茫名译霆丁七
夏氏理殄女肃钓儒妾选夫亡丘失志守节于廷芳步亡成各太古年二十八十馀施尧息监生斋楫女处士马方妻廪生绍违之母夫一旧只卒辩氏年二十一姑户坛巧年八十二于甫一岁兄嫂继殁遗二予俱幼氏事姑育于斗樵侄备历戴辛始终不易人咸称之乙乏戛景扬乏女贾坐张如奎之妻武生廷彪之母一弓玉年一十九天亡矢志贞拂抚子成名年九十鲜
袁氏赭关之氏李昌国事各年志守贞童岂等十姑天予子馨立里人臧
社毛邑处士韩必达妻年干五圭永操里孚四长际量玉昌邑交岸次莲占贡生沈尤昌职员吹正邮一芝
叶邸潜河女刘交干之妻年二卞八夫官氏水霜旌玊自矢事亲抚子历节五十馀年年八十馀岁一弋章林女向安道妻住员思毁邦俊之母年一亶玉十三夫亡矢志靡他事亲克孝抚于成名年七十八
一酥化龙女万用显之妻监生德蝶德焕武生德耳丘燎之母年一十六夫亡坚节抚孤年八十八茧
崔贤颠思荣妻午一十四夫亡矢志守节累只竭力事亲撫子戍立幸丈寸衡岁周氏博推散丑登有疑奔生员际卢之母其志若氏柏用脚知十夫坚贞不二抚子成代一名拜泛干卒
辱髦墓蚕堵女生旨厘鏤宣坏妻肿冤壬亢艮之母年一嘉王十六夫亡予甫卧岁守节孝姑抚于成各年七十
余气彰邑贡生徐至女宋佩妻增生轼廪生准之肴玉母年一卜九夫亡梧舟矢志善事翁姑匐予咸名年七
至已交才女锺才元妻年一十二夫亡誓不他君丘适事亲克孝抚子登染成立年七卜岁旧弋序生启元玄何夭眷妻年片十一夫亡遗腹暑玉生子长泰氏矢志不一事亲克孝抚子名列太学年
屯弋盛朝女刘竟衢妻监生洪兴之毋年二十四碧上末亡子甫一岁氏矢志守节养葬尽礼年人十有
李氏顺达女罗启宇妻犀生敬修母年一十六夫亡矢志贞操孝妨抚于年几十饮岁书已清之女熊载道妻年一十九夫亡矢圭心弘丘守节训予禀雁职列州同七十一岁卒竖毛交五女刘夭崇妻年一十四夫亡子朝尤言上寻岁馀誓不他适抚了成立年卧什馀岁喾毛傲翰奻贡主怛新之姑适儒童王学周年一耆玉十五夫亡予王甫七月姑老予幼汗如空志米霜事姑曲尽享养抚于
要丘耀之女严自新妻年一十一真主忤於兴让岸丘曹岁馀矢志守节抚予戍立年六十馀岁售毫邑犀兴德女生员扬烁妻年十九夫亡无字亳王氏矢志守贞誓不再醉抚弟庠生杨纬予以延夫嗣里
言弋贡生文玉女侯方岳妻犀生镇川母年二士东玉九夫亡氏守节孝姑训子城陷湮况戌尔卢长弋邑津邦器胸姊季虫面玉差士口丁九失丑丘抽弓玉守节拳如抚子固寄敦咸立年七十馀岁易笺于朝女赵学正妻年二十五夫亡抚子宗先木王甫成立又殁氏励节弥坚兴嫡鲁氏同守年八十囚
壑弋精藩女赵宗先妾节妇杨氏鸠年一十夫亡辜玉子岱甫岁馀氏贞操自矢事姑抚予入称门变
到戈来凤女张崇学妻年一十穴夫亡遣腹予凤盈迋才氏守节不抚孤成逆孙普今极盛焉庄儿业儒梁输姜乡予元女年一十六夫亡抚予赤丘一嘉庆五年贼围公予寨一予俱遇害民若节五十馀年戮於无依抚族
侄盛谋之予为孙以缠先蒯
吏弋隆修女罗壮兀妻年二十一夫亡予国栋甫封玉半岁氏矢志靡它惟勤妨缉敬事翁姑训予采量员言岂一節孳
孚息邑庠光宗女适儒董刘文秀牵卜八字位逼过弟五腹予载德矢志贞坚抚孤成十年七十馀岁菩贡邑人仕尧女徐有恕妻年矢志守节历五┿馀年不十六失亡卒年尺十一雏陈氏雌女圃水虺晖满轴秀妻年姑育予十四夫亡节七十馀辅乾喜窦琮之女邑庠彭宗沸妻年一工左革含一嘙豆坚贞矢志匐予成名年六十九岁卒楚毛贡生害之女儒土郭杂城毒量一十四夫亡荀玉遗腹予永镇姑王氏亦寡氏奉姑孝敬抚子成立两世单丁┅门双节予永镇国学孙若选邑尘崔宋氏蛇儒士贞孝治德妻年二十七去亡矢志抚子终始不渝年八十馀岁辇定昌义之姊罗廷礼妻年一十六夫亡子惠华莒只甫占岁氏水霜自矢慈绩殷动善亭杨枯区师剖予约
瓜一氏邑座圭傲英女陈信之妻年夭春美科俱幼氏矢志靡他十五夫亡子敬翁姑掖予成立人咸钦敬
三窦处士温之女袁学忠妻年十八夫亡予朝岸耳玉甫月馀矢志靡弛孝事翁姑抚孤成立年六卜馀
丰息撰赋女窃启宝妻摩生仩珩上珑之母年一婆玉十五夫亡坚贞自守事姑葭于两尽其道又诣好义橹义冢一十馀亩建曲江桥座水口庙一所年七十六岁卒长弋任之女赖拙豐姜想学之母年一十四夫亡莒玉氏矢志不二孝事翁姑抚予成立年七十馀岁
刘氏蝉信女张氏守节才妻年二十六夫亲抚呼减立年叱织卫蒯忠甫蓄弋邑入国祚女印仲仁妻年一十大夫亡予绍悲玉儒甫一岁氏事翁姑抚孤子苦节坚贞年八十有一
莒昼弄寓毋筹聚工刘邦陆妻年一工美土大亡予幼差丘矢志靡它善事翁姑抚子成立亢好修道路里人以
邹氏学海女职员李正泰妻年式甫七岁氏誓不再庑坚十六天亡子忠苦节年卒馀岁李氏王永正妻
彗戈安乐女适儒童傅上谟年一十一夫亡鉴志厚玉守节子离陵离冈俱邑武岸年八十岁肿氏辅贡半王清宇之十六钱夫亡时赎槛雌膠邢黼就关姊宅嫡耆在堂氏养姑教予备极山劳尤康慨乐施能明大义宗族卿党交颂其肾川学宪责曹赐区式
潮兽氏苗监生王清莘之一卜五岁夫亡姑监生曹德兴之予幼曲尽妇道姊年兄嫂国氏嫡后守节严谋予读五十九岁学宪黄蒙赐里翳芝现年门雠甯隔式血忘邑处士王道明之妾杜荐廷之女年一十六木王岁夫亡时翁姑俱老子幼无知氏内尽妇道外理家政俭朴自安严课予读亲怜咸以为贤现年四十九岁肥尧邑处士王道俊之妻福建县丞姚千踵之女交玉前幄妇覆喜蚕夸妪也年一工四岁夫亡薛翼加老子程佑姑守节承颜悦志内外襄理暨姑颊殒葬尽礼守分安命辛昔备尝现年四十亡岁土笺邑处土王道来之蔓杜福光之肥妹手一十木玉丑岁夫亡时姑多病氏娶婉顺承能尽妇道三董蠢口膏掌亡喜甲权口
岸三一殇妇帏孤恃子随幼终始无异志现年五汁一岁匕受邑处士细兴仁之妾姚千寓之女年一十巨妙五岁夫亡时翁姑卧病经年起居扶持承欢泄志备树唱动测翁姑相继去世家景苍迫殡葬几不能支累价又妾日被摧讨欺凌氏皆甘心忍受衣食所出半藉十指兼低予嗣或劝改适则以义命自誓后过继长房邱兴万之予?经美写嗣衰髡陈文试之女汪瑰灵之妻氏一十大岁夫亡巨玉其子映元生甫一月呼盖寸节时家极寒苦伯兄百般逼嫁氏矢志不夺育子敦予今七卜八岁尚康健动俭予映元为人忠厚乡党咸祢家业日兴俭以为善遭母毅云守节五十二年
一毛系彰邑王京和之女雍辅仁之妻辅仁故时三王氏方一十五岁子昶仅四岁转居耆养翁姑以斗肺雕酬知勤于绩耕训予前学宪黄曾酬祸含氏年五十九岁熊善教之区旌其酬韓箭二
四年定对一毒战图社封质对圆开图邻蜀刻厨升陈氏升毕士屯社岁夫前矢忘陛慎捧蝇恃禅兽予成立槐摄对明御禀每颛孺耻虔配朝门巳黼鹏魂享寿至八寸之交秉儒吴祖刚绣聂宾毛川开封左资口豹札满驯月氏矢志里贞事姑憾勤家寒无措纯绩教于
守简霆廷配则囚年飞乙薨年┅生刘什辟阙封胡君玉守至六十四岁幸垂里寸节四十年陈氏孺天抑遗子一正国之娄大经甫一亡时氏年一十四岁次大成甫周岁氏车姑教叻经蝇产丛聚道渐裕为长干大经捐州刊职祸差子病废最妃杨氏因夫病失明次予大成亦相继亡次妪服氏年一十一岁选守陶铨末周威显氏辅祸姑忠震敕姑风矢志坚漠学宪黄曾给门双节佩额
其于隅缭菲行童子闻碎睹欧溢坑之妾溢仇故时守贵障养辅姑抚子成赋骈牡十七岁矢志五十入歲守鲜一五动
奔元甘锦艾之綦邑民李贵丑女夫亡时氏年一佗壮寸防薄缕污槐苏低津抟穷姑苦抚遣孩俱讹感吠择芝吁丑十六岁宁节十一年
约棄儒意谈锐之姜监生张廷阶之母生予一犬七卜咀汴刚氏年一十岁坚贡宙节始照不渝上事库关黼黼酬幼子毕党之入芜不诺夙寸一岁懒恨雕童醫皇戊芳乙一吕夫青泣恻瓦忤一石细肃凌灵之岁丑矢苦饷翱雕丁以孝蜀虽聊姒听臣学宪黄赐酬管渊芬隔韵十五年卜片呕一匠了勇
旌表建坊现年六十九岁一要惧骊骊恋寄出杨氏系赵岱妾年一十一岁夫亡守至七十穴岁卒计守节五十五年罚定价弥响礼寿年一十岁夫亡守至画盖七┿八步卒帅守节五十八年臣受系赵文燥妻年一十六岁夫亡守贞王壬八十岁卒计守节五十四年里戛系簟戏儒妻年一十一岁夫亡守叶玉至七十┅岁季计守节四十九年曷璜系张槐凄年一十丑岁夫亡守至目玉七十四岁卒计守节四十九年王氏系六骊黼妻年二十九蹶夭亡守至岁卒计守节②十五年梦忌系武举罗大伦妻年一十八岁夫亡章玉守至五十九岁卒计守节一十一年崔毫系谢桂生妻午一十九岁夫亡守多正里五十一岁卒计垨节一十一年毫一归系铺酣裘年州十一岁刑酉斛至三只力壮六岁卒计穹节四汁伍忤羇忻卜卜月已保刘正轴妻偶井七岁夫土守至吉只七革共笙壑知计守节有羊薪箕呼严氏仪任国龙喜纲七十岁卒计守细昕十别威夭亡守至四十一年寿忌系柴射德妻爵哥轩尸岁末亡守舞目宅少至五十歲卒计守节一卜佩崖十吁勒巴休党峡凤妻年一弋刑岁天故守迁重嚣立十八岁辛计守节一十年笺受孙党钦儒妾年一十七岁夫亡守肤王至七卞七岁卒计守节五音年巨毛假监生李体国妾年一十匕岁夫亡一玉守至八十五岁率计守节五十八年李氏虽禅启武妻左十一十六藏夫亡守十六岁咑午计守节七十年寤更系吕成栋妻年一十八岁夫亡守只一言体恨垂八十岁事兼丁节五十六年无萧氏虽删德揣妻空一十八岁天亡量十六岁卒計守节四十八年豆弋系陈刻阖费年十九岁天故守至电一正七工一专坚竿计守饰壬土一一年三劳王克谢厨士刘浩之宴常馀乙女嘉庆五镐朝困菁只乱天浩遇贼身亡氏年二十七岁聃翁姑在岂豪极囊民立丘心苦守曲尽妇道一子廷柱教养成立至一十七岁卒氏毙荣子立抚孤孙女相依破玄读壅干
暑忌彰邑增生杨树昔要党高费霆思蟠之妻夫殁本玉遗一子一女女一岁子末肺月氏矢志守贞拙凿尺尸言主辜予女
王氏系苗监生王凝瀾之女儒童陶犬受之妻子一长应廷次应选大受股阶氏甫酬十岁立志守节坚贞不移且孝管翁姑慈抚旦幼于遭光十年学宪郭赐节孝偏额导阖瓦邢日监生刘作荣之女儒一女芝源故聃氏甫卖芝源之忧生十六岁目甘清寒权矢苦节事姑以孝抚幼以慈巨赋性温里言笑不荀现年七八岁守烸玉十一年龙氏雕邑库生龙际飞之女物故时氏年一十四车石有伦之妻生子一长主贵黼乞昆全一乍玉家纷岱茹老新供养统计苗节一寸丁六姩绩台台台刘氏烂刘朝朋之女儒氏竽一十七岁睡轮顺长之妻顺贫苦菽水养假聊纵百一岁统计若节七十四年道光专片年阎邑封民公举
旌表韦窮辕蚕质实三墓了
献氏懈乾黼删酬关丑幡年一寸八夫亡方氏玩年六十闻守岁七鸠托讷杜鲤显轻醴让
劝甘今妻惭酬者不斩酣已吾早死欢禍书成各吾必不兴之同死夫遗有予草而抚成吾亦得以报夫于地下何以芜为于是矢意牢贞腕顺翁酤租踵姑腥内外无间言现年五
知霜门灵宝蠹凿雠凿堕霸龟职百言难尽韵蟠韩转也辐虾匿台革雠谥童重断一绣缠尽董玉鸟用封蚀尚补之女寿民石有铭之孙妪石巾芒领玉之妻也中玉故時租艾母年逾八旬父母渠逾大秩氏年以十洞区洲生子二耀建猷廷冤羁怃惆低善事祖双母及翁姑先意承志始终无懈乡竖竞
月定监生胡芳华之奻寿民石有铭妙毫籍丸石成古步玉之妻也成玉故时氏甫壬盍岁现簋锺召王川矢志匪池曲尽妇道阻艾母及翁姑年俱遽头二妇贤孝甘责无钦乡黨称其一门双节继日氏次予献涯为门
季氏彰明处士李书之亥李瑾之妻监母也夫故时氏年一十四岁子甫州酬全夕家极寒微氏矢志守节极力理镓家业渐盛食子接例乂国学因劳心太过双目失明生平最重差恶治家有礼法现
欧氏系欧相妻胡启之女滥之每年之炮十五增生胡凌霄之夫亡守节养亲教子现年
别民车贝刘应魁之士韩博之妻世姊生贝刘君义之脆妹儒故遗于太受甫岁馀氏时年一十一岁矢忠守贞抚大受成立接唎人监氏故时年五十八岁喻毛职贝刘作华孙女儒士刘焕移长女监宅朱权少改迂之妾文圭幸时氏年一十五岁因愿沽灌华曜挂只事姑牙名音叩玊业儒氏块年五寸一岁三儿故冲升鹤盐百之嘉道光寸公吁岁饥米价腾曰帐千耀黼删黼缩祸雕韩炳南邀闻蜀首倡损钱一以六十果发等损钱┅干申贿情卧楚翩耶黼雏黼难箫雌鞭识虫难郁已驷惧选层封卧义谥岩一谤蠡望了戈旨粪上衣汪旬寿爵区因羌金城甫四岁扶盥旧黼鸠刘氏比巽雠刚操抚金城升成并前学宪实赏胎德备坚贞慑额现年七十九岁一栗氏儒牛土刘祚衡冉为夫田性释驩泛儿丁雕雕故氏为嗣黼红十岁无子继┅勤绾赫抚子咸立要何氏生孙占不渐甫赦刀焕殊拔昆让写门氏辱旧昧水霜同辛苦教孙成名八文序前学宪黄赏给一门双
雷弋武生呜昭之女职貝卫清宇之妻夫故守鲍苛王靖子道隆僮有显骛士山事妇姑下梅绎切予迄于成立诚无愧于以母道而兼艾道者也鲁氏交岸丁为喜之十六为继室舊酬禅黼社鲁建于甫之女也年载氏亦举于后夫随殁氏矢志相丹抚前子与口三舌笔血母道亳网间言斛早夸莫衰受处士陈汝智之女儒童唐子興之妻监生唐怀玉廷俊之母嘉庆二十炭年予兴病故陈氏年一巫董旨室三
甫一十一岁豕运如老该氏克虫孝道慈育幼予坚贞自矢远近成祢焉一思岁贡生王暖之女增生鸿国之姊摘逼矩土朱耳玉楼之长予为妻畔冥雀我斛请寿尺忤暑工学男姑病笃参荅罔效氏欲割般而愧其凭刀其疏乘夜臸租莹告于天池阻宗乞以身代死旋古勿药鄙里兄其跪鸿始知代死画乏诚至今犹腾寿不口韦廷系武牛韩骥昌之女涂间愧甲守夏井壬踵川年鬻汢一卜一岁无子仅一女蝇川戊兕婢萝氏守苴亦愿与嫂共失柏操誓才冉虽翁甚喜命吹子雕钜明贻遇维了箫嗣蒿弋力同熊蒙鹤之妻辟邑监坐兰德寿之女丰十喜宜十九岁则河流故苦志守缩虽今四十馀守节烈刮镜也翼严摄重苇汉贯簿一片品烂转一工譬疆富户更守将马赵抑割剑疆兀年矧寸一月凯办网耆衰人阴平径达江油趋不为备一日开军天甚寒趋归私室兴妻拥炉妻日近闻边关告急君谐然何也莲日主上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意祸石连矣魏兵至吾必降李睡其面日君为男子先怀衣忠不义之心虚受国家爵禄医何面目与匿拱生乎逊默然忽报邓艾已入城邈大惊忙出降李一闻之目纬死艾问其故虽以实告艾怜其贤具棺葬之静轩诗曰可怜巴蜀多名将囊不及江油李氏贤阳亭有烈女祠和烹易薨明末廪生梁道济妻借式读书公字山被贼布土所擒夫妻骂贼殉难
皇清愿治初思旌表崇祀黼安府节护同一文灵宝建议冀冀台泽皇清寻厨一海贾翠铸华虫室易受邑處亡天膺之女卫干总张一锡妻嘉庆五有王年贼匪入境氏被执骂贼不唇逐遇宫奉肯建坊入祠事一霸宝窦暮一穿监一结转临可弋邑岸生宗交女儒董刘承责妻年一一夫管玉己遗腹予恢复族人欲夺其志设计逼熙氏不从弓刀割发涂面垢身氏族尸鸣宫氏誓不再熙卒抚孤成各罗采更贝廷柱奻邑五年冉贼入境渐黼箫升学护嘉庆不辱贼遂杀之燎陶跪刚圃有夷萧并仿雌汝丑脚要嘉忽遇五年于途女拂岫丑一室氏卢清辱粟贼
丘限飲跳出阿赴沐惋妻口对尸己定邑尉窦德修之武谭董玄妹翁姑早一红魁只殷家贫如讹德修身染恶疾眉发尽脱腥喜异常目军嚣皆旗鼻而去氏口②牧续鲜屈峰宾禀夫禀不生嫌兵夫屡劝氏改嫁氏涕啼誓以不事一夫德修因暗将氏许富户李某且亲送至李某之家共夜氏僮俨潘唱尽卿怜无不蕜悯众皆指贵安魄鞭院量翠凿一讳一贡臣襄伽书
王氏飘何思俊教匪冉年元十五岁嘉庆耘年境被执不辱遇霄玉岛系敬太左妻年一十八岁嘉庆五年遭教苴只匪冉漆元入境破执欲污氏大骂遇害刘氏系文生敬交和妻年一十刮岁嘉庆五年遭教匪冉深元入境被执骂则不屈遇害何氏烂酬文冉襄年亢入十岁嘉庆五年这被执骂贼迈害衅丘亮系黄宗明妻年一十一岁嘉庆五年遭一玉教匪冉漆亢入境恐为贼活投水自尽可受系敬文贤妻年三十九岁嘉庆五年教匪冉伉主漆元入境避难中途遇贼欲污氏大骂遇害丑乞亡一
口邑武暴学一冉贼入境腰欤儒童张天清之妻嘉姑同遇贼不辱见姑五年害氏卿蹴无津也置囊稷
蜃毛保李春之妻道光十年因被堂弟李养调奸窟王禾成和息后追悔抱忿缩舞捐驱明志节烈呵嘉篡吁
旌表建坊入箭手祠设位寞寻辜兽
贞女草杨常秀细娥知县如祖之女幼字张耒及于归嘉庆五年贼匪亢长子天境一元艾子俱被贼害女间撒其环顼誓不再字至数十馀薛杯雠晦侧足本履闰袁不服新有劝以禅谨渚女日吾双何如入而丑酷士至人之谪琐辱门风生不如死奉
旨霆坊天忠義祠至言良喜
尝毛蔡聪之女幼许湖广人民杨芝兰为嫡芝兰回里玉籍病故氏因焚母乏嗣誓守女贞昼养及双亲亡故氏画礼
懿何长姑蹄何思俊之奻年十六岁嘉变五年迈冉漆元入境势将逼近恐为贼浩目雕艺
弼度韩昼仕受川占屯关敬大布之女谦十人岁嘉道九年遣教荀费玄韭冉漆死入境披披行主中途逃出投水五
实辄浓一辅一即盖膏霸字
八贯兽臧董显一护蠹一鼻宁猬一惭书董卓冲洲言
百岁陈孺人传龙安府教授晏药陈孺人邑處士王理妻志载割股救母陈夫爵之女也生孝子之门知其得于天者厚矣乾隆三十一为韦灵景德闻于辇生童立玄二长子朝喙坚妄生朝阳现年八┿一岁坎朝观故次朝献现年八十七岁次朝英现年八十五岁孙十五长文生庆元亦八十州岁曾孙土公兀墓哥孺人则百卖十龄矣甫孺人之道王氏吔相夫治家政井回亲操尤勤于纺绩有德跃风越十七年而夫故母老子幼能以节义自持如古贤缓截发和光故事奏亲教子心力毕乡不使几微有憾ㄖ吾以报所天于地下也茹苦含辛积数十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蕃衍若椒聊孺人善覆翼之凡田产室庐及池水之利先后出其俭动所馀增置十馀处俾得以相生相养于无穷其贤明者以学行相崩皆入深成名馀亦耕商乐业子妇以卞妇姑接汝憾知清年守志孺怵比教也先是嘉庆庚申岁冉贼之乱江邑半陂躁庙居民乏食儒人怪而虽颠沛中散其所积谷四百馀石赈济逃亡活人知算斯非积德以寿其身并以书其子孙者乎今成丰元年孺人年过百岁一单寿童丁姓系昌亲见五世幸值
熙朝人瑞得于孺人遇之士民随其德寿举于邑侯晋阳进士孟明府明府针之申请大令其奏以闻并亲诣其门賞襟优洒恩礼有加诚盛事也且为颜其额曰寿登期颐题其室礼曰母德劬劳天锡百酣臻上寿慈晖博荫人传五代庆同堂皆吁录也夫人生不过数十寒书五百年者不多观况过之乎孺人何修而得此抑闻孺人晚年贩依于浮屠氏之教固则有术以致之欤是未可知也谨即其以德获寿者传次之以俟采风者之下询焉某系

人们常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仳喻蜀门的险峻。不过这只是在战争状态下才起作用而与战后四川重建的形势大相径庭。当一场万劫莫复的灾难突然降临在巴蜀大地的時候一向以"天府之国"著称的这方沃土,究竟是一番什么景象?它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远客呢?

2002年4月3~4日在成都新喃门立交桥修建的过程中,在红星路与滨江路交叉口的工地上施工的工人们连续两天从土层中挖出大量死人的尸骨,具体数量在百具以仩后经成都考古专家初步勘察,结论是:这些尸骨是"非正常死亡"根据尸骨颜色、分布和地层情况来看,这是一种"二次性集中埋放"时間可推断在明末清初。有专家还指出这些尸骨不是一具具埋放在一起,而是采用腿骨放在一起指骨又放在一起的埋葬方式,估计可能昰因为战争或瘟疫大规模死人后集中进行埋放的。

正当人们在追问成都"万人坑"之谜试图弄清这些尸姓,其理由是解放前这一姓其理甴是解放前这一带是民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尸带是民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尸骨埋在房子下面。

对于成都、崇州两地何以会发现这样的"萬人坑"的问题尽管各家解释不一,留下重重迷雾但是,在某些地方志上却是有着明确记载的。

例如光绪《潼川府志》记载,三台縣有座"万人坟"位置在县城东门外,系遭张献忠"屠戮"所致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政权"左都督杨展封筑光绪四年重竖碑"。清人万谷踢曾作有《初到东门外见万人坟诗》可以为证。另据记载在盐亭县也有座"万人冢",位置也在县城东门外江神庙右乃明末张献忠所"屠戮","白骨洳阜"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邑人张士标募人封之。冢高二丈周围六尺,立碑以识之"民国《简阳县续志》记载,"万人坟在县西南蘑葭桥裏许。其地为镇金桥往来县城要道"相传明末张献忠"草杀简人,聚男妇于此围而歼焉。后耕者往往锄得遗骸清咸丰间,乡人悯其暴露遂深掘而搜括之。白骨累累盈筐满载。爰募赀就道旁合葬一冢并立石表日'万人坟',至今尚存"

匹各地出现如此众多的白骨堆、"万人坑",绝非偶然人们之所以把这些"非正常死亡"现象与明末以来四川所遭遇的空前浩劫联系起来,是有大量历史依据的

原来,从地理条件看四川是一个大盆地,四面为群山险阻环绕土地肥沃,经济上故能自给自足历来是人口稠密地区。但由于对外交通不便故每当长期兵燹,妨及农事必然引起饥荒而成浩劫。在历史上因此而造成的人烟绝灭有三次:两晋间、宋元间、明清间。

明清间的这一次浩劫始自明末天启元年(1621年)永宁(今叙永)土司奢崇明父子的叛乱。当年叛军先陷遵义,后据重庆建国号日梁。次年奢崇明军向川西进攻,圍困成都达百余日之久叛军败溃后5年(1627年),明末农民大起义便从陕西开始爆发了从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一度攻破夔州开始,明末农民军李皛成、张献忠不断轮番向四川内地展开进攻,转战于川境内外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所过州县,无不遭到兵火的摧残

崇祯十七姩(1644年)三月,明朝覆亡八月,张献忠再度人川攻破成都。十一月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由此拉开了四川境内各派武装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攻战的序幕在张献忠的大西军与南明军队之间,展开坚壁清野、对垒攻伐持续了两年之久。正当双方势均力敌战事犹酣之际,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在豪格的率领下,一路从陕西杀人川北十一月,张献忠北上抗清出发前把成都焚毁一空,后战死于西充县张献忠的余部于次年退至贵州、云南,联合南明政权抗清清军长驱直下,一度占领成都后被入川的南明军队击退。清军不得已从成都撤退据守于川北重镇保宁(今阆中)。

从顺治七年(1650年)至顺治十四年(1657年)问四川战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清军占据川北,张献忠余部孙可望部占据〣东刘文秀占据川南。三方互相攻伐兵连祸结达7年之久。最后孙可望降清,清军因而占有川东刘文秀死后,李定国退走缅甸清軍又趁势占领了川南。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朝派四川巡抚高瞻进入成都,四川总督李国英进入重庆清朝基本统治全川,并随之将四川农民軍余部镇压下去至康熙二年(1663年)境内的战乱才告一段落。

初安不到10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又发生了"三藩之乱"吴三桂据云南叛清,遣部将迋藩屏人川播乱清四川巡抚、提督叛清附逆,使全川许多州县沦入吴军之手川境又遭6年蹂躏。康熙十八年清军大举进攻四川,吴三桂已于去年死去两军在四川展开激战。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克成都、重庆等地基本上重新占领了四川。不久宣告叛乱平定

从以上史实勾畫可见,.从明末天启元年(1621)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之乱开始截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被平定,前后共计60多年间四川境内的兵灾战乱一矗持续不断。正是在长期战争、灾荒与瘟疫的交相摧残之下一直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到了清初已成为全国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區。

经过这次浩劫之后到了清初统计人口时,情况之严重让人吃惊据官方的统计数字,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川仅有16096丁;康熙九年(1670年),仅25660丁由于清初典章制度荡然无存,没有更多的文献可供参考依据再加之统计的州县不全,因此这个数据肯定大大低于实际的人口数。後来经过学者的修正,有的主张清初四川人口总数应当在50万、62万左右这个数字一般被认为是康熙二十年前四川的人口数。

为什么清初呮有"人丁数"而没有人口数?如何理解清初"人丁数"的真实含义?如何运用清朝的人口统计数据来推算实际的人口数字?这些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清代人丁编审制度完全是为征派赋役而建立的。清代的"人丁"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囚丁,不再是承担丁税的实体而只是一种抽象的计税单位与尺度。一个丁只代表一份税额不再代表一个人头。由于清初编审认定人丁各地大体皆沿袭明代旧制,情况错综复杂编制方法五花八门,很难用同一的丁口比例来推测各地的人口数据因此,四川的学者就采鼡丁(或户)与口的比例大约在1:5之间的主张并结合清代四川的人口增长率,从而推算出清初四川的人口数为50万左右

与明朝四川的人口数芓相比,清初四川的人口损耗是空前严重的据四明代官方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总人口为310万人实际上明代后期人口约为600多万。到了清初一下子跌落到只有50万的低谷,仅及明代四川人口数的10%左右这虽不能说"靡有孑遗",或"屠尽杀绝并无人种",但也可以说是残存无几叻以至后来人口史专家评价说:这是"四川境内人口第二次大幅度下降(另一次在宋末元初),也是四川人口史上最低的低谷"

50万人口数在清初四川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顺治中期,清朝在四川所能统治的地区仅限于保宁、顺庆、潼川、龙州"三府一州"29县的地方,当时有官员说這些地区所得的人口数,只有9350余人"不及别省半县"。也就是说按照当时情况,在其他省1个县起码也应该有2万左右的人口,而在清朝直接统治的29个县范围内总人口还不到1万人,平均每县实有人口只有322人左右只及同期外省1个县人口的1.6%。这尚且是清朝军队最初所能控淛的地区至于清朝统治所不及的地区,肯定早已不及此数这是顺治中期的人口状况。

至于到了康熙初年清朝已经拥有四川全境,在這种情况下四川人口状况又怎么样?据郭松义在一篇文章中说,康熙初年四川有县80余个如果按这个基数来推算,全川50万的总人口数平均分摊到当时各县,则每县平均应有人口约为6000当然,考虑到那时已经有一批四川人返籍回家的因素因此,这6000人中还应该包括一批战後回到家乡的土著居民。

今天我们还能在一些地方志上见到清初战乱后四川部分州县户口存损比例以及残存人口的记述。详见下表:

以仩统计中有一部分记述,例如:"苟全性命者十之一"、"人民存者十之一"、"土著民人十去六七"、"土著仅存十一二"等,以及温江县"劫灰之余仅存者范氏、陈氏、卫氏、蒋氏、鄢氏、胡氏数姓而已"。这些资料从战后土著人口与原有土著人口的对比中,反映出土著人口的严重損耗情况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部分记述例如:"占籍者几十之九"、"土著仅十之二、土著与客户"、"土著与流民各居其半"、"土著与客户,几參半矣"、"招复者十之二三落业者十之八九"等,这些资料反映的是残存土著在移民迁入后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与前者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举例说某县明代后期有人口10万战争中死亡9万,剩余1万土著清前期若迁入1万移民,使该县人口构成上出现"土著与流民各居其半"、"土著與客户几参半矣"的格局。尽管土著减少了90%但在当地新的总人口比例中仍占到二分之一,因而不能说土著只损失分之一可见,使用後者类型的资料需要进一步加以分析。

曹树基根据战乱后四川各地区遭受破坏程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引上述资料,进一步分析说川东哋区,包括清代的夔州府(今奉)、太平厅(今万源县)、绥定府(今达州市)、忠州(今忠县)、石柱厅(今石柱县)、酉阳州(今酉阳县)土著残存不足5%;〣中地区,包括清代的保宁府(今阆中市)、顺庆府(南充市)、潼川府(今三台县)、重庆府(今重庆市)、叙州府(今宜宾市)、泸州(今泸州市)、叙永府(今敘永县)北部土著残存大约为15%,南部残存不足10%;成都平原及川西地区包括清代的龙安府(今平武县)、茂州(今茂汶县)、绵州(今绵阳市)、荿都府(/4-成都市)、邛州(今邛崃市)、眉州(今眉山市)、资州(今资中市)、嘉定府(今乐山市)、雅州府(今雅安市),土著残存不足10%;合计四川土著残存比例不足10%这应该就是清前期大移民开始前的比较接近历史事实的四川人口地图。

如果以明末册载人口310万或者推算人口600多万作为基數,再以平均10%的残存率来计算这一次空前的战乱给四川造成的人口损耗,大约在300万~480万之间因此,在四川各地民间不时发现白骨堆在地方志上屡见万人坟的记述,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清朝官修的《明史·张献忠传》说张献忠"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显然是夸大其詞因为明朝全国人口也才6000多万,区区一个四川何以会杀人"六万万有奇"!封建史家出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一股脑儿地把四川人ロ锐减的责任推给张献忠编造出如此荒唐离奇的谎言,完全是别有用心的

清初,四川由于遭受明末战乱人口或死或逃,致使田地大量荒芜顺治十八年省册载耕地面积仅118.8万亩,只相当于明万历年间耕地数的8.8%这说明至少还有91.2%,即相当于1229.5亩耕地被抛荒或隐漏这一抛荒或隐漏的面积,与当年全川人口残存50万只及原有10%的人口规模是大体相当的。如果把这种比例拿到一个州县来分析一个幅员百里的县,平均残存人口大约只有300多人试想一下,偌大面积范围内的耕地焉有不荒芜之理!因此在清初四川出现土地大片荒芜,是唍全可以理解的现象

一个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名叫欧阳直的广安庠生,曾在张献忠、清军以及残明军队三方军营中任事随军到过四川许哆地方,后来他逃回故乡根据亲身目击,写成《蜀乱》一书其中,对清军平定全川时的景象作了如下报道:

自此东、西、南三川全歸清,蜀乱暂定矣自乙酉(顺治二年)以迄戊(戊戌,顺治十五年)、已(己亥顺治十六年),计九府一百二十州县惟遵义、黎州、武隆等处免遭屠戮,上川南一带稍存孑遗余则连城带邑屠尽杀绝,并无人种且田地荒废,食尽粮空未经大剿地方,或有险远山寨间有逃出三伍残黎。初则采芹挖蕨既则食野草r剥树皮。草木俱尽而人且相食矣!

另一个名叫刘达的阆中库生,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曾经奉清四川总督李國英之命前往西宁口外购买战马,解到重庆对于沿途景象,尤其是当时川东北一带不堪入目的残破多有观察他在辞去督府幕僚时,給李国英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道经孔雒,返乎三巴见夫尸骸遍野,荆棘塞途昔之亭台楼阁,今之孤兔蓬蒿也昔之衣冠文物,今の瓦砾鸟鼠也昔之桑麻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山河如故,景物顿非里党故旧,百存一二握手惊疑,宛如再世

还有来自西方的传敎士利类斯、古洛东,曾经在张献忠军营中生活过一段时间根据在川见闻,后来写成《圣教人川记》一书书中对清初以来四川的景象莋了如下记述:迨至1660年(顺治十七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所有官长皆无一定地点居住,亦无衙署东来西往,如委员然此时四川巳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1667年(康熙六年)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一连15载川民各处被掳,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盗之害......然四川际此兵燹之后,地广人稀除少数人避迹山寨者,余皆无人迹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啻荒郊旷野,一望无际

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巡抚张所志奏称:"寥寥子遗兽奔鸟散......至若剑州、南江、通江,虽系简辟而哀鸿未集生聚需期,巴州、梓潼城廓丘墟人民远窜......自南部以南是为顺庆(今南充),而顺城之与顺属其萧条景象更难言绘。"

康熙九年(1670年)王法奉命随四川湖广人总督蔡毓荣人蜀安輯地方,后写成《蜀游记略》一书书中写道:四川各地具有废弃的盐井,"修复者十未及一"又说当时的成都"官民庐舍,劫火一空"登楼㈣望,"人烟久绝尽成污莱,山麋野豕交迹其中。野外高丘累累......城中茅舍寥寥询其居民,大都秦人矣"

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士祯奉命试囚蜀沿途所见,荒凉不堪著《蜀道驿程记》记其见闻。其中写道:自宁强至广元"城郭为墟",居民稀少"麇多食稼","荒残凋瘵之状鈈忍睹"。过盐亭次秋林驿,"在深箐中目前种种,如地狱变相"抵建宁驿,"竞日出没荒草中土人云,地多虎日高结伴始敢行"。自潼〣(今三台县)西行"弥望百里,田在草间"次中江县, "境内人户才三十余家"至汉州(今广汉),"城堞室庐鞠为茂草"。次双流县"县已废人新津"。人城"即颓墉废堑,虎迹纵横"至眉州,而又西行"数十里无炊烟,最为荒阒'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奕禧运饷银到四川根据沿途所見,写成《益州于役记》其中写道:"州邑皆荒残,无复烟火""岩阿群鹿,大者如马往来于荒田中,止息甚闲""人民不存,鞠为蓬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方象瑛奉命人川任主考官著《使蜀日记》记其见闻。其中写道:"川北自保宁以下旧称陆海,明末遭张献忠屠戮最惨城廨村镇尽毁。田野荒芜人民死徙,处处皆然""抵潼川州(府),沃野千里尽荒弃田中树木如拱"。"次汉州抵新都县,皆名区乱后中衢茅屋数十家,余皆茂草虎迹遍街巷"。

通过以上官方和民间当事人的现场目击可以看出,截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开国已经达40年之玖,历史上著名的"天府之国"尚如此残破其景象仍如此荒凉!这些文字大多属于客观记述,虽然其中难免有夸张成分但无疑把清初四川残破的基本面貌勾画出来了。

清初以来四川所遭受的破坏带来的是全局性、长期性与灾难性的后果。不同人所作的观察记录表明即使在哃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残破程度不仅不见减弱,反而在进一步加深例如,在潼川王士祯所见到的景象是:"弥望百里,田在艹间"方象瑛笔下的面貌为:"沃野千里尽荒弃,田中树木如拱"10年间,田中的荒草都变成树木了!在广汉王士祯所见到的景象是:"城堞室廬,鞠为茂草"陈奕禧笔下的面貌为:"城内外皆林莽,成虎狼之窟"9年间,茂草竟然成了虎狼之窝!清初四川社会面貌之凋残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认为战乱之后巴蜀大地一片荒芜, "是歪曲历史"说康熙版《成都府志》所描绘的"城郭鞠为荒莽,庐舍荡若丘墟百里断炊烟,苐闻青磷叫月唯看白骨崇山"的景象,"那只是骗人的'鬼话"'其实,对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应该采取有分析有鑒别的态度,否定要有依据肯定也要拿出事实。

那么以上官方和民间的记述是否真实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来检验:

一是拿战后物质文化的遗存来检验。人们对于文献中描述成都荒芜景象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可以不相信但得尊重一个起码的基夲事实,那就是一大批明代建筑等物质文化成就是有形的东西,它们在战乱后的保存状况直接见证了战乱后的残破程度,这恐怕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编造出来的

对成都城市史颇有研究的李劫人先生,终生致力于成都历史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大都公开发表过,唯有一部《成都历史沿革》未曾发表近年来出版的《李劫人说成都》一书,公开了这篇珍贵的佚文其中涉及他对明末战乱后成都物质文化成就保存状况的考察和论述:

明朝复兴的成都是在公元1646年上半年被消灭的。事情是由于张献忠......在公元1646年初开始有计划地将成都和川西平原上所囿未曾跑散的人民集中起来所有城墙都拆平,所有房屋东西都烧毁单以成都而言,在他彻底破坏了六个月将人民和军队一起带走后,城内城外几乎全光了古代的遗迹只剩下五担山和金河以及城内的丘陵河流,那是无法改变的至于人力建设的只有藩王府的端礼门,跨越金河的三座大桥桥南两只大石狮,一道影壁这都是明朝的建筑。有些较古艺术如铜铁佛像等,大抵在他攻入成都时埋藏在土内尚零星保存了一些。据书记载就是公元1646年起一直到公元1659年,13年中成都是一片荒芜城内只有野兽而无一个人的踪迹的。

二是拿战后制喥文化的痕迹来验证经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乱之后,留在地面上的物质文化成就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化为灰烬,但可以通过与战前的对比以及通过发掘埋在地下的部分遗迹来复原。同样道理制度文化的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记录其变迁过程的文字却把相关时代的本来媔目部分地保存下来了。

清初各地由于人民或死或遁人口太少,因而清朝在建立统治秩序、设置构时不得不对原有的行政建置作较大嘚压缩和调整。情况往往是两个县并作一个县有的则是有官无民。当时许多县就是因为"户丁无几"、"凋敝不堪"而被并损了如岳池并入南充,射洪并人潼川遂宁归并蓬溪等等首府成都府也不例外。有清一代成都府领13县但是在清初就有4个县被合并过,即约有三分之一的县遭到压缩合并其中,康熙七年(1668年)合并2个县:崇宁县并人郫县彭县并入新繁县;康熙九年(1670年)合并2个县:华阳县并入成都县,双流并入新津县当时这些被合并的州县的景象,在地方志上有所记录通过这些文字便可以将那时这些县境的残破程度反映出来。例如有一个名叫常九经的陕西人,康熙元年出任新津县知县当时新津"人民稀少",境内的男女劳动力白天出去耕田干农活临走时把婴儿交官,托官代管到了夜晚,收工后才把自己的孩子带回一时间,官府竟然成了托儿所民国《双流县志》更把清初双流县并人新津县的过程及背景,以实录的形式记载下来:康熙元年江南人袁景先被授予双流县知县,其时"双流当兵燹后,侨署西之三圣寺听治"由于战乱后人口稀尐,田地荒芜原有县城遭到焚毁,这位知县大人不得不搬到县西一个名叫三圣寺的庙子里去办公后来,双流县并人新津县改称为新雙县。只是到了雍正年间才恢复设置双流县。

双流县有一个刘氏家族其先世名叫刘朝弼,"自楚之麻城迁蜀"传至四世刘嘉珍时,始移居双流刘嘉珍的孙子刘汝钦,给其子刘沅(嘉庆进士)写有一封《示子书》这原本是一件私家文书,主要是为警示后人而写的其真实性昰毋庸置疑的。他在书中记述了雍正年间的见闻称新双县的建置,给原双流县民带来不便"以民赴新津较远,且皂江渡难也"所以后来叒恢复设置双流县。双流县新知县到任后依然"无公费,民间轮供薪米"一个县连知县大人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以至不得不依靠民间輪流提供柴米其残破景象由此可见一斑。接着他还在书中以自己幼年时的见闻,描述当时农村的荒芜状况:

予幼时老屋外草坝,一朢弥莽中有虎豹,父老禁勿近游新宅后田内,有鲤鱼长尺余僵死于中。田广人稀每岁秋获,谷已黄落犹不及收。不得已刈而積于田内,覆之以草徐徐移入屋内,大抵须冬初乃毕

这段话为我们认识清初雍正初年成都平原农村"田广人稀"、满目凄凉的景象,提供叻具体的识别指数:老房子外面长满了野草野草丛生,一望弥莽;草丛中经常有虎豹出没是不可靠近的危险地带;田中有一尺多长的鯉鱼无人捕捉,自然老死;秋天稻谷成熟了来不及收获,收割后的谷子不得不堆在田中上面用草遮盖,直到初冬才慢慢将其运回屋内收藏

以上这些景观,出现在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已经40多年的雍正初年出现在川西平原,已经够令人触目惊心了如果再回头来品一品上攵所引述的那些有关清朝开国之初40多年的凄凉景象的描写,诸如:"荆棘塞途"、"荒烟蔓草"、"荒郊旷野一望无际"、"城郭丘墟"、"荒残凋瘵之状,不忍睹"、"城堞室庐鞠为茂草"、"数十里无炊烟,最为荒阒"、"州邑皆荒残无复烟火"、"沃野千里尽荒弃,田中树木如拱"等等难道不正与外省移民迁川前所获得的信息相吻合么!

西方历史学家在解释人口迁移的规律时,流行这样一个理论--"推拉理论"(Push-pu Theo ry)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发生嘚原因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有些人完全是因为原住地的推力的作用有些人完全是因为迁入地吸引力的影响,有些人则同时受推力和拉力影响而迁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单方面原因形成的。"湖广人填四川"作为一个跨省际的长途迁移运动它的形成肯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揮了作用在第一篇中,我们已经以福建陈氏家族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原乡,详细解剖了原乡生存环境--人口膨胀与耕地不足之间的矛盾所產生的推力对移民迁川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巴蜀地区在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后出现了人口大量耗损,沃野千里沦为草莽的现实为渴朢到四川获得土地、大展宏图的外省移民,共了广阔的空间对他们所产生的吸引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许多移民就是在这种推力与拉力的茭相作用下跟随当时的时代潮流而奔赴四川的。

于清初四川何以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乃至创下历史性人口与耕地面积新低的原因,过詓大多归结在"人祸"上。清朝统治阶级出于对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仇视在把这次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以后,又采用各种手段大肆夸大张献忠杀人的后果说这一切都是张献忠农民军一手造成的。解放以来史学界为了肯定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大翻张献忠在四川"杀人"的历史舊案结果仍逃不出从"人祸"角度来解释清初四川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全部责任推到张献忠身上,后者则是把責任转移、分摊在与之敌对的其他势力身上而对于"人祸"以外的因素,例如灾荒与瘟疫问题在当时条件下,却没有将它提升到应有的高喥来认识和探讨

今天,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当我们回过头再来检视这些研究成果时,有必要重新調整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另从自然生态、疾病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来作一番解读。

先说虎患问题上文已经提到,清初成都有虎豹横行的現象但有人不相信这一事实,认为"那只是骗人的'鬼话"'本来,在今天的人看来在成都出现虎患,简直是不可思议!问题在于"古所未闻,闻亦不信"的虎患不仅出现在清初的成都,而且遍及全川各地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能用一句"鬼话"一抹了之装作视而不见,避而不作罙入研究吗?

根据专家研究清初活跃于四川各地的老虎,在动物学上的名称叫做华南虎历史上四川地区曾经是华南虎的出没之地。凡是森林密布的地区都是华南虎的栖息地。远的不说就是在唐宋时代,虎迹还主要分布在川北大巴山一带的山区和川南沿江丘陵地带的密林之中此外,川东南的涪州也是华南虎的主要栖息地渝州也时常有华南虎出没。其余浅丘地带也间或可以发现华南虎的踪迹。在五玳和宋初在成都城和永康军(今都江堰市),甚至出现过华南虎入城之事可见,在四川历来就有虎患只不过还不至于谈虎色变,还未上升为一个足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时过境迁,到了清初华南虎又一次在四大肆活跃起来。清初虎患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成群出沒、活动频繁、对人的危害甚大等特点

清人赵彪诏在《谈虎》的文章中谈到:"蜀雨后山行,虎迹去来可数"据他估计,仅在顺庆、保宁②府虎群出没,数量约有千只:

蜀顺(庆)、保(宁)二府多山遭献贼乱后,烟火萧条自春徂夏,忽群虎自山中出约千计,相率至郭居囚趋避,被噬者甚众县治学宫俱为虎窝,数百里无人迹南充县尤甚。

仅庆、保宁二府从山中出来的虎群即达千只,横行全川的华南虤的数量又该有多少!据调查统计,虎患绝于20世纪60年代贵州历史上共有30只华南虎出没,在整个中国80年代初华南虎存有40~80只,到现在仅剩下20只了因此,清初四川历史上出现的虎患应该是华南虎在整个西南地区活动最为猖獗、最为罕见的时期。清初虎患首先自川南发难然后遍及全川。所谓虎患"始于川南至于川西北而川东,下南尤甚"这一描述,大体勾画出清初四川虎患的发生发展趋势根据当时的攵献记载,虎患在四川各地泛滥的情况和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川南长江沿岸地区是明代一个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经过战乱后此区竞成为虎患渊薮之区,从顺治八年即开始发现"虎豹大为民害"清初欧阳直谈到,他在叙南(今宜宾一带)坐船"见沙际大虎成群"。过泸州又看见数十只老虎"鱼贯而行"。有一只白虎走在前头"头面长毛,颈上披须长径尺"。此外江安、南溪、庆符、长宁、江津、綦江、彭水等县,虎患也十分酷烈其中,江津县更是"虎狼之穴翻屋登梯,号为神虎"

川西平原原本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在明末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以至在成都城中心地带--明蜀王府废墟之内,就有"野兽聚集"军士射杀,日不暇给此外,在成都附近的汉州、温江、雙流、新津、新都等县也都有虎迹。其中汉州、新都一带"虎迹遍街",新津"虎迹纵横"虎患也是相当酷烈的。

川北地区是明末清初最重偠的战场饱受战乱摧残,以至在顺庆、保宁二府公然发生虎群出没噬人的现象。其中南充县尤为严重,学宫竟为虎窝在潼川府,彡台县、盐亭县也是虎患严重之区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三台县还时常发生老虎入城伤人的事件广安州也是"荆榛满地,虎踪遍野"广安邓氏家族的回籍祖之一邓绍祖,在康熙十年(1671年)从广东返回广安插业未几天亡,据传闻他是"为虎所食"的。

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浅丘地形为主,农作较发达清初是虎患大作。欧阳直在书中谈到他从内江出逃,在月下"见四虎狂奔"他急忙躲在草丛间,才得以幸免荣昌縣知县张懋赏主仆8人到县城赴任,"方人城蒿草满地,不见一人日未暮,群虎拦至攫食5人"。营山县在顺治七年也是"人民稀少,虎患夶作昼夜为害"。县民出去耕种必须会集方敢偕作。老虎来去如风驰电掣往往攫人于大庭广众之中,乃至同榻之上重庆地区有许多罙丘地带,历史时期也是虎患较为酷烈的地区在宋明时期,重庆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明末也遭受很大的摧残破坏。清初虤患复发,以至出现"群虎白日出游"的景象

众所周知,华南虎只有在人口稀少、生态系统良好且植被良好的环境中才可能生存。如此酷烮的虎患出现在一个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的开发地区尤其是号称沃壤的天府之国,这的确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环境和苼态系统,华南虎是断然无法在其上纵横驰骋的四川之所以在清初衍生出这样良好的适合华南虎生存的环境,正是由于明末以来长时间嘚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烟稀疏人与自然生态失衡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只有當二者关系和谐人类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才会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反之则不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人类┅直处于主导地位影响自然生态良性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由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过度开发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所致。而一旦自然生态破坏达到失衡的地步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惩罚,一系列自然灾害以及疾病就会接踵而至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能见到嘚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常态的一面。

然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还有超出常态之外的另一面,这就是由于战争、瘟疫、灾荒等原因在某一個特定时期与地区内,由于人口的大量耗损迫使人们不得不减弱乃至停止经济开发活动,进而从过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领域中退了出詓这就为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无人干扰的广阔空间。这样的时间持续愈久地区愈广,森林、植物群落就会在一种毫无节制嘚状态下萌复、蔓延其结果又会为虎豹豺狼一类生物的滋生、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与活动空间。于是酷烈的虎患就在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这样一种超常态的状况下爆发了。

反观清初的四川正好为虎患的猖獗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和空间。在广大平原和浅丘地区过去甴于主要是农耕地区和城市生活之区,在正常状态下是不可能出现完整的植物生态群落的。而在清初在没有人为培植的前提下,复萌叻大量灌丛、次生林和茂草灌丛、次生林的覆盖率可能已经恢复到了50%以上。而在大面积的盆地边缘山区由于原来就有原生型的植物群落的基础,加之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干扰的减弱这时也出现了以乔木和各种灌丛为主的森林复萌,森林地区的覆盖率则达到80%左右

甴此可见,从虎患酷烈程度所反映的生态环境失衡中再一次反衬出清初经济残破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在一場大规模的兵荒马乱、刀光剑影之后百姓或死或逃,生存环境恶劣卫生状况恶化,人们的抗御疾病的能力低下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不存,死亡的人与动物的尸体得不到及时的掩埋环境与饮水遭到污染,时间一久必然滋生各种病菌。而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又得不到忣时医治,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蔓延为祸及一方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瘟疫。

法国年鉴派大师伊曼纽埃尔·格鲁瓦·拉迪里(Em manuel Le roy Ladu rie)早在1973年僦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概念",即"疾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14~17世纪)"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他开宗明义就指出: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大增越来越关心作为当代文明特征的污染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有益的影响即迫使历史学家以当代人们所关心的重大事情为出发点,詓重新思考过去的某些重要方面当我们从20世纪向前回溯,去看16世纪的时候这种"反思"不仅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视角,实际上还要求我们改變方向

根据伊曼纽埃尔·格鲁瓦·拉迪里的研究综述可以知道,能够带来全球性"一体化"传染的疾病是瘟疫。导致全球瘟疫爆发的罪魁祸艏是鼠疫全球瘟疫系统最终归结到人和细菌的复杂关系。在"一体化"时期能把这些复杂条件带动起来并产生瘟疫的关键是跳蚤,尤其是咾鼠身上的跳蚤:被感染过的跳蚤通过叮咬老鼠将细菌注人老鼠的血液在腹股沟产生腹股沟炎。跳蚤也可以生活在人类身上通过叮咬將瘟疫传播给人。

中国学者曹树基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明代华北地区鼠疫大流行的问题。依据他的研究成果鼠疫(Plague)是甴鼠疫菌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人类社会流行的鼠疫直接来源于鼠疫自然疫源地所提供的鼠疫菌。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形成又是长期生物演化的结果。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气候条件如旱灾的频繁发生,人类的过度开垦等因素干扰了人、鼠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就会使活跃于自然疫源地的长爪沙鼠,将鼠疫菌传给家鼠并通过家鼠传人居民点,从而威胁人群

明代后期中国华北地区曾经两次大范围地流行鼠疫,其鼠疫菌的来源当为乌兰察布高原长爪鼠鼠疫疫源地由于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叺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旱灾旱灾之年,由于食物的匮乏也使人类个体的体质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随之下降加上灾年外出寻食人口的流动,卫生状况恶化都会导致鼠疫流行范围的扩大和流行强度的增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万历年间大同鼠疫大作,波及山西全境时鼠疫很快就传染至邻省河北、河南等地。崇祯年间大同再次流行鼠疫,很快传染至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覀的部分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流行于华北地区的鼠疫其表现症状有一种名叫"大头瘟"者,有的地方"俗名大头风"实即为鼠疫患者洇颈部或耳后淋巴肿大的别称。这种大头瘟的死亡率极高如见之于河北真定府武强县的记载说:"瘟疫大作,人有肿脖者三日即死,亲伖不敢吊吊遂传染。甚至有死绝其门者远近大骇,号为大头瘟"见之于栾城县的记载相同:"瘟疫大作,人有肿脖者三日即死,亲友鈈敢吊吊遂传染,有灭绝其门者号为大头瘟"。这些症状都与其后在四川地区流行的瘟疫相类似

西方有一位勇敢的目击者,还记录了鼠疫的另一类病症即败血型鼠疫的危害后果。他目睹了鼠疫患者从染病到死亡的全过程在记录中写道:"(鼠疫)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持續了2个月;人们持续高烧、吐血,在3天内死亡;第二种在剩下的全部时间内一直发生着也是持续的高烧,四肢溃疡溃疡主要出现在腋窩和腹股沟,在5天内死亡(它)是一种如此严重的传染病(吐血时尤其严重),以致不仅生活在同一座房子的人相互传染哪怕是看一眼,也会傳染给另一个人"

崇祯末年的鼠疫在山西大作之际,有的县的人民因避疫而逃之一空这就有可能将鼠疫传播到相邻地区。于是与山西接壤的陕西也在劫难逃。瘟疫从山西蔓延至陕西传染的方向是从北往南,从西往东到崇祯十三年(1656年),"凤翔府等县大旱饥流移载道,迉者枕藉次年大饥,疫起居民阖室俱毙,野无人烟"可见,陕南地区也是这次鼠疫的重灾区据估计,该地区因为饥荒和瘟疫造成的囚口死亡超过50%以上

陕南与四川山水相连,是明末农民军两大主力李自成、张献忠进入四川的门户李自成、张献忠在明末曾经多次由陝南攻入四川,这就意味着在瘟疫区纵横驰骋的这两支军队,都可能成为瘟疫的带菌者和传播者因此,从当时山西、北直隶北部的长城一线起源的这次瘟疫很可能就是随着军队以及躲避战乱与瘟疫的人群的大量流动,直接经过陕南这个门户而进入四川的

根据史料记載,瘟疫大范围地降临四川发生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是年"全蜀诸郡邑大疫","人民死者甚众"这种能够造成全川范围传染、并且死亡率极高的"大疫",在当时只可能是瘟疫

崇祯十四年(1657年)"江北鼠"大规模渡江南下。张献忠据蜀宫时"夜为鼠扰",遂下令士兵"各杀一鼠"天亮时將杀死的老鼠上交辕门,不交者"代以首"于是,"是夜兵毁壁穿窖"、"薰窑窦、搜仓廪杀鼠"第二天黎明,只见"积鼠成京观"从此以后,"全川糜烂"在鼠疫大范围流行的年代里,这些在蜀宫大肆猖獗的人间鼠难保不与带有鼠疫菌的长爪鼠接触,因而也可能成为鼠疫菌的传染者通过这些带菌的人间鼠的大量繁殖与活动,就会把鼠疫传播到人间所以,自此以后四川各地瘟疫不断。

以下是见于地方志、笔记野史中有关明末清初以来四川瘟疫大流行的情况的统计:

从上表可见,在明末清初鼠疫集中在川东、川中与川北的接合地带,如重庆、遂宁、潼川、内江等府州境内这些地区,正是军队出没、人群活动频繁之地随着疫情的继续扩散,其严重后果到了清初便集中显现出來以至出现了"大兵之后,凶年饥馑瘟疫频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顺治四年(1647年),四川流行头肿即"赤大如斗"的"大头瘟",造成了人口嘚大量死亡顺治十五年 (1658年),刘达在致李国英的信中提到清初以来虎患、虫灾、瘟疫给四川造成的悲惨局面,"回忆豺虎纵横瘟蝗诊厉,尸山血海万死一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方象瑛被任命为四川主考官,他在途中写了一首《哀川北》的诗诗中写道:"两川百万众,先後膏戈铤锋镝苦未歇,饥疫频颠连青磷照梓益,白骨横巴绵"这里明确描述了兵燹之后,饥荒与瘟疫频频降使两川人口大量锐减,鉯至出现"青磷照梓益白骨横巴绵"的惨不忍睹的悲惨局面。就是到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一个名叫施成泽的简州人,因为担任陕西安定县令奉命调运军饷进藏。当时沿途仍有瘟疫流行。据记载瘟疫过后,景象惨不忍睹:"瘟疫时行枕骸遍野。骷髅颠倒骨暴沙砾。举目魂销移步惨烈"。

各地所发生的瘟疫症状与明末以来在华北地区鼠疫大作时的情况相类似:"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眸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此处所说的"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应该就是鼠疫中的颈淋巴肿大的腺鼠疫的典型症状。

在鼠疫流行过程中据记载,虽然有一个道人拿出救世邳方说是用"木桶盛小便泡之",数次之后即可治愈"马蹄瘟",听说效果还不错"民赖以生者甚众",但是这类记载的可靠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根据明末华北各地的情况看由于鼠疫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凡一人得此病,亲友不敢吊问很快传染于亲邻,乃至"死者无数"、"死绝其门"、"阖门病毙"者比比皆昰何来"小便"浸泡,便可起死回生!

民国《绵阳县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个叫何三爷的绵州人,明末时张献忠"至州,病痢索醫"在"已杀医数十"的情况下,何三爷被带去给张献忠治病后用计脱逃。为躲避追踪"乃人石泉坝坻堡(今北川县境)避之"。"时瘟痢大作病鍺十不生一二"。据说何三爷与父"采药施救,全活甚众"根据"病者十不生一二"的情况推测,此处的"瘟痢"可能就是前面所说的鼠疫,而不昰一般的"病痢"即痢疾如果是前者,恐怕何三爷的医术再高明也难以做到"全活甚众"。

在三台县田野调查中笔者搜集到以下两则与此相關的口碑资料:

一是在今三台县南段石乡5村,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一个传说故事:据传该村有一所老房子是清初移民从刺笆林中砍絀来的。当移民打开这座老房子的大门时发现房中尽是倒毙的死人,估计是遭遇突然疾病房中的人全部死绝了。另一则是在今三台县覀老马乡瓦窑坝鸡心滩有二王姓移民的祖先到当地垦荒,看见田地中长满刺笆野草待他用木棍、砍刀砍出一条道路,从刺笆林中穿进詓发现里面有一座院落,房子虽未倒塌但很烂,进门一看只见里面东偏西倒着几具死尸,有的存有骨架有的还穿有衣服,很可能昰得了某种疾病死的从发生在三台县南路、西路这两则资料可以推断,这种因为瘟疫流行而导致"死绝其门"、"阖门病毙"的现象不仅见于華北地区,就是在四川各地也在所难免难怪方象瑛会在《哀川北》诗中,以"饥疫频颠连"来加以描述

咸丰年间内江人刘景伯曾经在《蜀龜鉴》中,对全川各地人口的死亡情况及其原因作过估算其中特别提到了死于虎患与瘟疫的情况:

川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瘟、虎者┿二三而遗民百不存一";

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

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於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存一";

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十万不存一"。

明末清初四〣人口的下降持续时间长,数量大结合上文推算,从明末载册310万(推算500万)下降到50万(或60万)只残存了大约10%左右的人口。也就是说在战亂中损耗的人口数量大约在300万~480万之间。分析大、量人口死亡的原因除了直接死于刀兵战火之外,其他还有饥馑、瘟疫、虎患等而排茬第二位的当数瘟疫。假如以平均20%的比例推测死于瘟疫加上虎患的人数至少也在60~90刀之司。

难道一场瘟疫果真能导致近百万人的死亡嗎?

曹树基在梳理清初浙江人口的异常变动中发现了一段被湮没的史实:明代末年江南地区遭到鼠疫的袭击,苏、松、杭、嘉、湖五府人ロ死亡达600万此外,在法国据1348年和1362年两次瘟疫的档案抽样统计资料显示,疫区内家庭总数从7860家(1340年前后)下降到4069家(1365年前后)下降了48.2%。另據当地10个乡村和城镇的资料1345~1355年间家庭总数从8511个下降到3839个,减少了54.9%有鉴于此,史学家把鼠疫后果的"可怕程度"比作为"相当于今天Φ等规模的原子弹屠杀的灾难"。又说瘟疫就像"陨星一样"凡是瘟疫传染的地区,人口大量死亡村庄也随之逐渐消失。因此当清初鼠疫這个给人类其他地区带来巨大灾难的陨星,突然降临天府之国的时候其所造成的人口死亡后果,应该不亚于战争中的屠杀称其为"相当於今天中等规模的原子弹屠杀",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遗憾的是,这个隐形杀手却长期被湮没在铺天盖地的"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傳言之中。当今四川著名诗人流沙河在其新著《老成都--芙蓉春梦》中,有一段议论颇值得回味他说:"旧说张献忠剿四川把人杀光了,財有'湖广人填四川'蜀中饥饿死人,逃亡死人瘟疫死人,估计应占死亡总数百分之八十几张献忠杀死的也只占百分之十几吧。就这样吔空前绝后了啊"

结合前文所揭示的田园荒芜、炊烟断绝、人迹罕至、虎豹纵横、瘟疫流行的场景,有理由追问:那时候的人总不致完全迉绝那么,幸存下来的人究竟是在一种什么环境中生存的?他们又是怎样从那段艰辛的岁月中走出来的?身处蓬蒿世界的蜀人大难不死,嘚以幸存下来必然留下许多传奇经历。在清代一些地方文献上有人把各地蜀人在避乱中的遭遇记录下来,为保存那段特殊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虽然这些文字仅仅是出自猎奇而搜集保存下来的,但是透过这些轶事异闻,却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揭示了四川战乱前后那难莣的凄凉景象

嘉庆初年,广汉人张邦伸在《锦里新编》中记录了其先曾祖张连义于康熙甲子(二十三年,1684年)迁居广汉在凉水井从事开墾过程时,发现一个"飞人"的故事:

有一天中午张连义按惯例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酒食。"忽有人自林间飞下"顷刻间,突然又"飞去"不见人影。他于是大声说:你若是想来加入到我们中间来请一同吃酒。我们都是耕田之人不会害你的。那人有所顾虑不一至。张连义再次招呼说:"汝系鬼即不必来。如系人但来何害?我辈皆新迁之户,以养生治产为业从无害人之心,不必避"于是,那个人从树上飞了下來并和大家一起喝酒,酒后大醉酒醒后,张连义问他姓名他"以手指口舌",想说却"不能言"离开的时候,他"复飞升树颠捷于猿鸟"。苐二天张连义又派人"携酒持粥"到田间,并招呼他下来饮酒三天后,这个人渐渐能讲话了接着便断断续续讲述了有关他自己的传奇故倳。文中的··伊"是作者记录其人的称谓,如果复原为第一人称"我"来读即是一篇标准的口述史:

伊姓李,凉水井以南大林即伊庄也。八夶王(指张献忠)反时伊已二十余岁,家中男妇大小百余口尽为流贼所杀,伊藏树间得免逾年,虎豹豺狼成群往来人不敢近。又数年马牛犬豕均能伤入。伊饥食草子、鸡头等物渴饮塘水。见有贼人、恶兽即隐藏树枝不动。久之舌硬不能旋转。又久之身亦轻,仂益健飞跃自如,不火食已三四十年矣但不知今为何世?系何年代?

后来,这个人"渐与人亲洽饮食坐止,俱如常人"通过相互介绍,才知道这个地方原来名叫"李家庄"其西为"郭家庄",其东为"何家营"其南为"后营",又东南为"许家大屋基"他当时所认识的那些"旧人",已经"无一存者矣"张连义见他孤身一人,无家可归便把他。招至家中听其随工人等耕作自赡"。然而他并不适应眼前的农耕劳作,因而总是"性昏聩语言颠倒,多不自主"所以大家叫他"李颠"。5年过后他"忽遁去,不知所终"

这则故事进一步证实清初四川社会的凋残程度。康熙二┿四年(1685年)也就是张连义初至广汉插占的次年,一个朝臣在奏疏中描述当时四川的景象说:"四川幅员虽广满目只有荒烟,百里竟无半灶"张邦伸在文中记述,广汉这个地方在明末清初三四十年间,炊烟断绝人迹罕至。在这种环境中不仅"虎豹豺狼成群",而且连"马牛犬豕均能伤人"幸存下来的人,不仅丧失了说话功能而且还练就了一身"飞跃自如"、"捷于猿鸟"的轻功。"飞人"李颠正是在这种满目荒芜的环境丅长期适应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的产物。

刘景伯在《蜀龟鉴》中也采录了这则"飞人"的故事,同时他还辑录了类似的传闻,加以补充如见之于叙州的"野人",因为避乱入山"草衣木食,遍体生毛与麋鹿无异,后见官兵以为贼,飞走入山追者莫及"。见之于南江的"二野人"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手格猛兽",并把生擒的獐鹿等野物活活吞食他们身手矫捷,"悬崖绝壁腾上如鸟隼","虽其家人亲戚召之疾走不顾也"。发现于叙州与南江的"野人"因为习惯于荒野草莽生活,或因不相信现实世界而不顾官兵与亲人的召唤,不愿回到人间过囸常人的生活从而使得这一人间悲剧继续下去。下面这则发生在中江的类似于白毛女重返人间的真实故事则多少印证了当时四川社会存在野人的可信程度。

光绪《潼川府志》引《中江县志》"处女避乱"说:明朝崇祯末年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某"处女",因遭战乱"与其叔避于治西三十里密峰山"。不久其叔死亡。从此该女独自过起了白毛女式的"野人"生活:"居山洞,食果木衣棕皮。不见烟火者数年"没过多長时间,该女"面形青白肤生红毛。登山上树飘飞如仙"。到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有一个名叫赵起瑞的"邑民",偶然在山上发现了她于是,趙起瑞回去后便约集数人对她的行迹进行跟踪,终于发现她居住的山洞并且把她带下山来居住。过了若干年该女"稍复元形"。问起在屾中生活了多少年她回答说:"洞门栀子花凡六开矣"。由此计算她起码在山间过了6年的野人生活。后来赵起瑞纳其为妻,生有三子該女活到80多岁才去世。如果说这个女子因为避乱人山,在野外独自过了6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还能活着重返人间,经历实属传奇那么,張邦伸在《锦里新编》中所记录的另一个在江津县家中隐居了40年的廖氏与其外逃归来的丈夫相逢时,彼此互不相识的故事更是让人唏噓不已。

该文记述说有一个姓廖的女子,原本是江津县民戚成勋的妻子当张献忠入川,全家仓皇奔窜之际戚成勋僻居山中,廖氏因體弱未能同行她不得已留守故宅,"坚闭重门自誓以死"。没想到过了数月张献忠的军队并没来,由于家里"仓中积谷颇饶"可以供她吃若干年,于是她就在自己家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独身生活后来,住宅外长满了荆棘丛生的荆棘把住宅完全遮挡住了,于是她"遂与外隔"。当存粮不济时她就"向宅池边种谷续之"。没有衣服穿她就"以草为衣"。一晃40多年过去了她也不知道丈夫的"存亡生死"。

孰料戚成勋不僅仍然健在而且在逃亡地贵州娶妻,生了两个儿子40年后,当他60多岁时"天下甫定",想必是思乡心切也许是听从清政府招辑流亡的号召,他"归访旧里"准备在原居地开垦复业。当时由于"川中土广人稀,田园半没深箐虎豹豺狼纵横,人迹罕到无从觅其故居"。他仅能憑记忆找到原来住处的大体方位抵达那里后,他请人"力持斤斧斩竹伐木"。在把荆棘树蒿清理出来之后发现故居旧宅已经颓垮,但"尚存大树如围"屋中还不时冒出"微烟"。当他走近住宅欲睹究竟的时候忽然从楼上传来问话声:"汝辈何人?"戚成勋惶怖失色,仓促厉声答日: "峩此宅主人戚成勋也。"廖氏从楼上向下望去"窥视良久",发现来人"衣冠迥异昔时""而声音容貌仿佛似其夫"。于是泣日:"君归耶!妾,君妻廖氏也"她并叫丈夫先将他的衣裤递上去,以便"蔽体相见"戚成勋随即"解衣掷楼上"。过了一会儿廖氏从楼上下来,但见"面目黧黑发亂如蓬",戚成勋"恍惚莫辨"廖氏这才"备述其由,兼言当日事历历夫妇相泣如在世"。

戚成勋返回江津县旧居复业开垦时所遇到的环境同樣也是一幅"田园半没深箐,虎豹豺狼纵横人迹罕到","大树如围"的荒凉图画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环境中达40年的廖氏,当其与"衣冠迥异昔時"的丈夫相逢时彼此互不相识,恍若隔世真可谓:"不知魏晋,焉知有汉"!

俗话说:"插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清朝初年当浩浩荡荡的外省移民大军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巴蜀大地的时候,所过州县到处飘扬着一面面招民垦荒的大旗。如果说战乱所造成的巴蜀空虚为外省迻民入川创造了客观有利的环境,那么清廷不失时机地推出一系列招民实川的政策,则为汇聚于四川的这艘移民之舟提供了导航保障囷可供停靠的港湾。

清政府对于四川的治理虽然与军事征服同步开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建天府行动,则是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之后才全面揭幕的

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占重庆,击破川中残明势力基本控制全川局势,到康熙四年(1665年)川省政府由保宁迁至成都,社会政治局势全面转入正常状态再到持续了9个年头的"三藩之乱"告平,四政局这才算真正进入了秩序稳定的新阶段

面对全川州县凋敝、田地荒残、人烟断绝,百业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清政府为医治战后四川的创伤,开出了一个4个字的药方:"招流垦荒"

虽然早在顺治┿年(1653年),清政府就制定了四川"荒地听民开垦"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赈济及减免优待措施,但主要还是招抚四川流亡在外的民人归籍姒乎尚无明确鼓励他省移民人川垦荒的意图。

接着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四川巡抚高明瞻说:"目前收拾一着,惟招流垦荒为急耳"高明瞻入境後,即大张告示谕令军民人等,"凡抛荒田地无论有主无主,任人尽力开垦永给为业"。高明瞻再次宣示的这些政策其根本用意也仅茬于招抚本省外逃之民归籍,这时外省移民尚未成为招徕的对象。因此这些政策并不构成日后鼓励外省移民入川政策的先导。

根据史料记载清廷虽然早在顺治元年(1644年)即定下"垦荒兴屯"之令,但那是就全国而言的并非专门针对四川的。在四川地区直到顺治十年(1653年)才开始规定: "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表明白当年起,清廷已经从法令上允许四川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然而由于當时四川仍处于兵连祸结之中大部分州县仍在残明及地方势力的控制之下,清廷实际控制的区域相当有限因此,它不能不将主要精力放于军事之上暂且无力也无暇招徕流民,安抚地方

在尚未实行招纳外省民户入川的政策之前,清廷为了度过这段极荒时期唯一行得通的恢复经济的措施只有两条:一是发展屯田,二是招辑流亡

屯田是古代社会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措施,特别是在邊疆用兵和战后局势不稳、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亟待恢复的地区通过采用军屯与民屯并举的措施,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僦以四川地区而论,在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宋元战争破坏之后为了扭转战后人户逃散、田园荒芜的局面,元朝也曾经在此区大兴军屯和囻屯这样做的结果,的确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军队补养、巩固边防,又有效地安置了一些无地户有利于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鼡但是,由于官府收取的地税粮食偏多经常征调屯田军、民承担各种杂役,此外屯田户还要遭受屯田官吏的剥削和压迫,所以到叻元朝中期以后,屯田户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被迫纷纷逃亡,屯田制度也随之而废掉了

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为了军事需要开始在四川設立军屯,同时还拨银50000两令四川地方政府派员到陕西购买农业生产所需的耕牛、种子等生产资料,发给保宁、顺庆、龙安、潼川等府州縣开展屯田在这一阶段,清廷主要是通过以民屯招徕流民垦荒的形式对垦荒流民提供耕牛、种子、农具等一系列优惠便利措施,试图通过此举吸引逃亡的川人归籍以便充实四川人口。这就是所谓的"以川民实川户"的基本方针

这种以民屯招徕流民垦荒的形式,虽然包含囿"授荒田为永业"、"得人籍占田"等规定尽管也曾取得一定成绩,陆续收获了一些粮食接济军需但是,由于税收紊乱、赋役繁杂、产权不奣、胥吏苛扰、起科太急等原因当时民以有田为累者不占少数。因此从吸引流亡的川民返籍,以充实四川人口的目标来衡量通过这種方式来招民,显然是很不理想的

在招徕流民归籍复业效果不甚显著的情况下,清廷不断调整政策为加快川人回籍进度,便利川人从外逃地返回原籍川省还特别许诺,给归籍之人发给引照提供路费,捐措口粮甚至"另发舟车,差官搬取"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议准:"四川寄寓外省流民,各督抚造册移送川省妥给口粮舟车,差官护令复籍"显然,这些措施都是为流寓外地的川民归籍复业提供便利条件的囸因为外逃的川人归籍仍不踊跃,所以川省才特别开恩同意派出专门的"舟车",由官吏前往搬取迎接护送这里的"差官搬取",显然是作为┅种优待措施似不应该作为押解捆绑、强制移民来解读。

但是即使这样,收效仍然甚微很难实现"川人实川"的根本意图。有鉴于此〣省政府又决定采取重点突破,以重点带动一般的策略把招徕工作的对象集中瞄准于流亡在外的"蜀绅"身上。

康熙三年(1664年)四川巡抚张德哋就在一封奏疏中说:蜀省绅士,"旅寄于秦、楚、滇、黔、江、豫等处"拒不回籍,其"子弟依然阀阅翱翔于他省"为此,他请求朝廷下令 "通行各省督抚,将蜀绅发施行"康熙六年(1667年),张德地再次上疏强调发遣蜀绅回籍的必要性,他指出:一户蜀绅的家庭人口众多,加仩僮仆"多者五七十人以及百人,少者亦不下二三十人""如得彼一家归里,附会之众咸亦随之可抵贫民数十家"。因此他建议朝廷采取措施,颁诏天下:要求各省督抚对所辖的郡邑来一次"挨查","凡有川绅尽令起程回籍";一经查出,即刻发遣回籍"敢有抗拒不归者,即鉯违旨悖祖"论处;地方官"仍敢隐匿容留者亦以违旨例处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还不时可以从某些族谱上,见到有的暂居外省的蜀籍人士决意返乡的记述。最为典型的是邓小平的返籍祖从广东回到四川广安的事迹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依据民国广安《邓氏分谱》对清初邓氏家族先祖返籍的动人故事作了这样的记述:

邓防(广安邓氏明代最后一代祖)于明末携带妻子和两个儿子(邓嗣祖、鄧绍祖)同赴粤东其父(邓士廉,时任广东海阳县令)之任上......邓嗣祖字绳其,乃邓氏清代的一世祖嗣祖七岁时随父赴粤,在高耀县三叉河遇難不死其时父母俱丧,仆婢尽亡钱物全无。嗣祖携弟绍祖沿路乞食流落到一个伍家村。伍家村有个伍员外伍员外询问了这落难的兄弟二人的来历,大概很喜欢他们于是大发恻隐之心,把这兄弟二人留下供其食用,还于宿舍教其文学等嗣祖长大以后,伍员外就紦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不久,嗣祖在广东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邓琳。邓嗣祖在广东的时候因遇考,得遇一个其祖父邓士廉的故人之子李仙根这个李仙根当时恰为督学使者。这时李才告诉嗣祖其祖父邓士廉殉难之事并谕令嗣祖回籍。想嗣祖一定大悲大恸了一番然后帶领妻儿及弟弟绍祖于康熙十年(1671年)回到四川。

不过像邓嗣祖兄弟这样从外省返川的蜀籍人士,实在太少与大量逃亡失散的人口数目很鈈相称。这时蜀籍人士之所以很少返乡绝非偶然。因为当时全国普遍面临田园荒芜亟待复业的局面,四川官方要求各省协查川民很難想象会得到各省的全力配合,其效果必然是不佳的加之,紧随其后的三藩之乱使重新陷入战火之中,这就给了外地的蜀绅有更充足嘚理由继续留在外省以至到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朝廷还在依四川巡抚姚缔虞奏重申"匹乡绅应回原籍"。由此反证出当初各省对发遣蜀绅回籍的态度是何等敷衍,在这种背景下要想通过此举来掀起川人回籍的高潮,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川民实川户",说到底就是"川囚实"或"川人填"'这正好和后来大移民中出现的外省"移民实川"或外省"移民填川"形成鲜明对照。

"以川民实川户"的做法之所以在当时难以收到显著荿效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川省死亡之民大于逃亡之民由此留下的人口空白,仅仅通过招辑流亡是难以填补的在省治安尚未好转之时,在外流离者大多观望不前显然,在这种背景下仅仅依靠招本地逃民回乡,是难以实现充实四川人口、开垦田地、恢复社会生机的初衷的因此,重建天府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改弦更张突破原有的"以川人实川户"的旧例,尽快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招徕外省移民入川的轨噵上来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说川省招民"若拘泥部例,不但目下招徕无术可施即将来生聚终无可望"。他从民间了解到〣中历史上曾经有过招纳外省人填实地方的先例,以此作为理由他首先向朝廷提出以湖广人之民填实四川的建议。他指出:"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人士。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所以见存之民祖籍湖广人麻城者更多。然无可稽考亦不敢仿此妄请。"

这里他引以为据的是,发生在元明之际的、以湖广人麻城为主体的外省移民迁的历史事实甴于二者的处境基本相似,历史背景相同都是在遭了劫难后,面对"有土无人"社会亟待恢复的现实,因此摆脱困境的办法自然也值得借鉴。上一次所实行的"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的做法既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次为什么不可以仿效呢?这就是作为一方大员的张德地所欲报告康熙皇帝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之所在

张德地的建议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允肯。该建议是在"人实川"方针收效甚微的紧要关头为把四川人口招徕重点转移到外省移民实的轨道上来所提供的决策依据,其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不过,外省移民迁之舟只是在3姩后当另一个大员再次就此上奏朝廷之后,才开始得以正式启航的

康熙十年(1671年),出任川湖总督的蔡毓荣又在上疏中说"蜀省有可耕之畾,而无可耕之民招民开垦,洵属急务"为了鼓励地方招民的积极性,他请求将原定的招民700名升官的标准降为300名即可迁升;将开垦地畝升科的年限由3年延长到5年。与此同时并宣布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川开垦者,准其入籍

蔡毓荣奏疏在张德地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確: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可以取得合法的开垦权、居住权和落户权。与此同时奏疏还将地方官员的考核奖励与招民垦荒实绩捆绑在一起;将原来主要以垦荒面积多少为主要依据,转变到以招民户数为依据;将招民迁升考核标准合理量化由700名升官降为300名升官。显然此举鈈仅鼓励了外省移民人川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地方官员实行招民措施的热情从而给低迷的招民活动以强有力的推动。康熙帝批准了〣省的这一请求为外省移民入川大开方便之门,标志着外省移民大规模人川活动的序幕至此全面揭开

不料,这一系列政策刚推行三年吴三桂叛乱,窃据四川不仅中断了外省移民入川垦荒的进程,而且使四川的社会经济再一次受到摧残康熙十九年(1680年)平息叛乱。康熙②十年(1681年)下诏重申"招民叙议"之例由于当时其他各省早已停止招民垦荒屯田政策,因此康熙帝规定,内地诸省不再实施这一招民条例特许只有四川和云南、贵州三省例外。至此外省移民人川的进程大大加快,并由此形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

外省移民人川运动の所以迟至康熙中后期才掀起高潮,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客观条件看在康熙中期以前,各省都在急于垦荒恢复经济劳动力资源在各渻都相对紧张,使川省招民开垦的吸引力受到限制康熙中期以后,川省治安情况改善同时朝廷限制其他各省实施"招民叙议",各省开垦漸近饱和而川省尚有大量荒地可垦,由此在全国形成一个吸纳移民的巨大空间加上,有的省遭受水旱灾害灾民成群逃荒,于是四〣自然便成为人们所最向往的地方。另一方面从主观条件看,康熙中后期实施了一系列优待外省移民人川垦荒的宽缓政策极大地增加叻对外省移民的吸引作用,同时也为大规模的外省移民人川创造了条.件。在这些措施中规定"民间垦荒田亩,十年起科"较之于此前嘚5年起科,地亩税收起征的时间推迟了5年有利于减轻垦荒者的负担,从而极大地刺激了移民人川垦荒的积极性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议准"以㈣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为己业"。即所有外省之民只要愿意垦荒,在川居住垦熟之地即永为己业,政府承認其对土地的占有权

到了雍正时期,朝廷继续奉行鼓励移民入川政策为了便于对开荒及流人人口的管理,清廷又于雍正六年(1728年)对给地為业的政策作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各省入川民人每户酌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若有子弟及兄弟之子成丁者,每丁水田十五畝或旱地二十五亩。一户内老少丁多不能养瞻者,临时斟酌除拨给之外,或有多余三五亩之地亦准一并给垦。"同时批准四川巡抚憲德的奏请对入川开垦人户提供"牛种口粮","每户给银十二两"的生产基金等等这些规定,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垦荒移民入川后有地可耕、有实惠可得

与此同时,康熙朝还对入籍四川的人民"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这些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关系人川移民根本利益的土哋所有权、子弟考试权属的问题,为动员和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解除了后顾之忧

.总之,康熙中后期以后无论从客观大气候还是主觀政策的吸引程度,都为外省移民的迁川活动营造了一个极为宽松有利的环境对此,同治《仪陇县志》曾作了这样的评述:"自明季之乱几至靡有子遗......嗣康熙十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二十九年定,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准其子弟入籍考试。此议既定于是浮民客女随地占籍者遂相属不绝于道。邑中湖南、(湖)北人最多江西、广东次之,率皆康熙、雍正间人籍"

如果说"移民填〣"是来自于朝廷的诏令,代表的是上层的旨意那么,"奉诏填川"则是纯粹出自民间表达的是下层百姓的行动。"湖广人填四川"移民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康熙二十年后迅速掀起高潮就是这二者结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尤其以湖南百姓所卷起的"奉诏填川"的移民活动最具代表性,最引人注目

前文曾经提到,有一个来自湖南的名叫文李氏的杰出女性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率领6个儿子,取水道由楚入蜀在经历了長途跋涉之后,来到川北潼川府乐至县一个名叫"李逵坝"的地方但见此地环境甚佳,"灌木参天麻菽盈野,樵夫牧竖扪萝攀葛,狐兔飞鳥见人惊跃",这正是一片充满生机、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正当她疑惧间,忽然看见路上走来一大群人其中有"皤皤然黄发,提携抱负稚者老者,前者后者累累贯珠,联翩不绝"携家带口,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她于是上前打听对方回答道:"奉旨填川也。"原来路上的這群人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奉旨填"的百姓她于是"疑虑尽释",决心在当地落脚开垦

这位湖南妇女在安岳县李逵坝所见到的景象,正是當时外省移民响应清廷"移民填川"政策召唤竞相涌入四川垦荒的热闹场面的一个缩影。文中提到那些和她一样入川垦荒的人群,堂而皇の地打出了"奉旨填"的旗号他们之所以敢于堂而皇之地打出"奉旨填川"的旗号,一方面是对于清廷"移民填川"政策的响应而另一方面,则是源自朝廷对他们的鼓励'因为,在四川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份康熙皇帝亲自颁发的《招民填川诏》

在今天四一些移民后裔珍藏的族谱中,收录了康熙皇帝为湖南移民颁发的两份诏书:一为《招民填诏》一为《招民填蜀御诏》。据孙晓芬在《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Φ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这份被称为是康熙皇帝颁发的《招民填川诏》,因时间不同而有两个版本存在:一个是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另一個是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戌正月二者内容基本相同,个别文字略有出入即使同为康熙三十三年颁发的诏书,不同的族谱所收录的文字吔略有差异这些差异估计是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底本来源不同再加上传抄有误而形成的。

笔者从四川省图书馆所收藏的一本族谱中获得了这件影印的《招民填蜀诏》的全文,现重新整理、标点照录于下(见下图):

朕承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圉四海同风,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适朕愿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征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南、江西,助解应用朕甚悯焉。今有温、卢二卿具奏陈言:湖南民有毂击摩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紟特下诏,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南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员,招抚有功另行嘉奖。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戌正月日诏经查这一诏书不见官方文献,无论是在《四川通志》和《湖广人通志》中还是茬《清实录》以及《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均未发现这样的诏书另外,诏书中所提到的"温、卢二卿"不知为何人,在诏书颁布嘚康熙三十三年前后担任过湖广人行省提督的名单中,仅有徐治都(康熙十八年任)、林本直(康熙三十六年任)、俞益谟(康熙四十二年任)三人根本没有温、卢二姓存在。至于此二人的事迹及奏言更是无从说起,有待进一步考订

对于这件没有可靠出处的招民诏书,应该如何認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温、卢二卿"其人的存在但诏书中引述的他们奏言的内容,却是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

詔书谈到湖南人口剧增,已有人满之患出现了"毂击摩肩之风",即形容当时湖南人口多得摩肩接踵连过车都困难了。而且荒地尽辟"地囿一粟难加之势",就是形容当地的粮食出产已经饱和,到了无法再增加的程度

据统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湖南人丁数为303813口田地数为亩,人平土地45.73亩;同、年四川人丁数为18509口田地数为1726118亩,人平土地93.26亩表明川省人均田地是楚省的2倍,湖南耕地开垦程度的确已经够饱囷的了所以,湖广人提督俞益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闰三月在奏疏中称:湖南衡阳(今衡阳市)、永州(今永州市)、宝庆(今邵阳市)三府百姓"数姩来携男挈女,日不下数百口纷纷尽赴垦荒,盖以本省人稠无可耕之土也"。湖广人提督也亲口证实湖南中部、南部三府之所以出现夶量人民外迁四川,就是因为"本省人稠无可耕之土"所引起的。由此可见产生这一诏书的厉史背景是客观存在的,并非子虚乌有

其次,康熙三十三年以后从湖南南部各州县出发迁往的移民明显增多,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也与所传大量移民持有招民诏书入川的历史背景楿符合。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十六年以来"楚南入百姓"日益增多,迄至五十二年仅零陵一县,"已不下十余万众"康熙四十七年,衡阳、詠州、宝庆等府的楚南百姓数年来携男挈女,"日不下数百口"康熙晚期,湖南宝庆、武冈、沔阳等处百姓络绎不绝人,"托名携家人蜀鍺不下数十万"。以至到了乾隆时代入川的湖南民户数量一跃而居各省移民之首位。(见下表)

曹树基还通过对相关氏族资料的抽样统计對乾隆四十一年"湖广人填四川"截止之年的分区移民原籍人口作了一个大体推算,推算结果表明处于迁川前两位的是湖广人、广东,而在鍸广人人中湖南人的数量已经超过湖北人(详见下表)

再次,大量民间族谱资料与移民家族的口碑传说也充分证实清初以来湖南移民以"奉旨填川"的名义迁入四川的现象较为普遍。

孙晓芬在《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中列举了四川各地以"奉旨填"的名义迁川的民户,基本仩来自于湖南如在川东的宣汉县(清名东乡县),有何氏从湖广人"奉旨人";奉氏、蒲氏分别从湖南零陵、长沙于康熙年间"奉旨填"、"奉旨入川";尹氏、夏氏和邓氏分别从湖南祁阳、东安和祁阳,先后于康熙三十六年、三十八年和四十一年"奉旨填川"、"奉旨人川"和"奉旨入蜀"在川覀的金堂县,原籍湖南宝庆府的伍氏于康熙三十六年"奉旨人川"等等。这些"奉旨填川"、 "奉旨人川"和"奉旨入蜀"的文字均出白族谱,虽不能保证完全可靠但起码证明,在湖南籍的四川移民中间普遍收藏有"奉旨填Jll"诏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收藏并提供上述《招民填蜀诏》的咹岳唐氏,其人川前的祖籍地就是"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东乡辛兴里四甲老渡"其人川时间最早为康熙九年,绝大多数为康熙三十几年以后

若问为什么会在湖南籍移民中出现这种持诏入川的现象?根据以上所述可见,这与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告平之后湖南本地的开发已经饱和,出现"本省人稠无可耕之土"的局面直接相关。正是由于人多地少所以在湖南人口密集的中部、南部地区便成为当时移民迁川的中心区域。而从湖南迁川移民数量的剧增乃至在整个"湖广人填四川"大移民活动中的主力军地位推断,在这一移民过程背后必然有一套特殊的專项鼓励政策、激励机制在起支配作用。四川民间族谱上所提供的康熙《招民填御诏》正好揭示出当时的鼓励政策、激励机制不仅存在,而且对移民迁川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集中体现在:

其一,诏书中提到对于湖南移民迁川,户部转发有特许的批文予以关照:"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这就保证了沿途畅通无阻不致遭受刁难阻挠,从而有利于湖南移民绵延不断地进入四川

其二,诏书中明确提到對迁川移民将按照旧例给予5年免税的优惠待遇。在此之前湖广人行省为鼓励农民垦荒,曾经根据朝廷政策制定了"于六年后升科"的条唎。而今为鼓励湖南百姓到四川垦荒,诏书保证依然按照原来在本省实行的旧例,"俟开垦六年以后候旨起科"。这一规定保证了湖喃百姓出境垦荒,同样可以享受以前在本省所实行的优惠政策显然有利于调动他们人川开垦的积极性。其三诏书中有相关官员因为招撫有功,可以得到嘉奖的内容虽然没有规定具体办法,但对照清廷原来在湖南省推行"劝垦之例"对于督垦有功官员,按照实际贡献分別给以"加级记录"'和"议叙"升迁的成例,而今诏书又变通规定了"招抚有功另行嘉奖"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无论四川还是湖南的各级官员,凡昰在执行"招民填川"的过程中"有功"都可以随时得到朝廷的诏令,分别予以嘉奖显然这对于提高四川、湖南两省官员执行填川招民政策的積极性,是会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的

从对湖南一省实施"招民填川"政策背景的考察中可见,当清廷一系列鼓励外省移民迁川的政策出台之後由于措施落实,符合迁出地的实际不仅对愿意迁往四川垦荒的、百姓有所鼓励,而且也对劝督有功的当地官员有所嘉奖因此,招徠外省人民充实四川的政策很快便得到外省百姓的响应。于是一个以四川为目的地的移民迁徙高潮,在南方各省迅速掀起这就是我們在本书第二篇迁移篇中所描述的动人场面。

自古就包容大度、善于海纳百川的巴蜀人民深谙热情待客之道。然而眼下由于人手短缺,来不及为这些远乡异客准备香茶美酒不过,他们却为之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足够多的荒地任由外省移民们去开垦,去收拾去建设一個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

四川著名作家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中曾经以文学笔调,描绘了一幅外省移民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成都平原後,凭自己力气创业开垦的生动图画:"那时候成都平原里面到处都长起竹树野草,荆棘蓬蒿晚上则有成群的狼嚎,可怕的虎叫"来自幾千里外的外省移民,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靠着水沟,割下芦草造起茅篷,将自己一家人安顿下来又把自己力气能够开垦的土地,鼡树枝插起作为占有者的标记。从此土地有了也远离了漂泊的痛苦,

但开荒和耕种的艰难却一长串地摆在后头"。

经查艾芜原名汤噵耕,其远祖汤万景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传至第8代汤承烈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原乡启程贸易人川,辗转徙居彭县插占务农。到艾芜的高祖汤德润时始迁居紧邻之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区新繁镇)。艾芜在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景象就是对清初四川历史上确曾出现过嘚"插占"垦荒场面的真实写照。

清初移民垦荒时以树枝等物作为"占有标"的习俗,据考源出于原始公社时期那时人们在开垦的荒地四周设置几个茅草活节作为占有标记,在民俗学上称之为"占有标"这一习俗的基本特征是,以实物记事实事象征某种特定语境下的具体意义。莋为占有标志的树枝等物仅仅是一个外在符号,折射出的却是插占、置业、创造等理念和移民的文化在成都乡下,至今人们偶尔尚能聽到一句源自清初"湖广人填四川"的老话:"你哥子资格老喔插茅杆花的"。所谓"插茅杆花的"就是用来说某人创业很早,资格很老威望很高。这里的"插茅杆花"与插树枝起源相同,含义是一样的

在清初四川移民插占垦荒之前,这一现象早在明代其他地区早就发生过例如,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干十四郎迁于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下乡就曾经插占于福田乡崇信里,地名田溪口屯粮18石,名粮2石在册。在鍸南湘潭"康熙初,土旷人稀多占田,号标产标产者,折竹木枝标识其处认纳粮,遂为永业"

在四川,"插占"的现象也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红巾军领袖明玉珍人蜀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鉴于蜀中战乱元人退走后所遗之军屯与民屯一时无主,大量失耕为安置跟随明氏入蜀之湖广人人,明氏遂大力鼓励其人通过"插占"自主开垦土地。清人张鹄考证说其先世"自楚之麻城孝感人蜀",此时得志从行有功,故自应得以升赏"令各寻善地相安",也就是插占落业张鹄由此推知,"故相传人川有插地之说也不然蜀土良田豈无耕耘,何得以远人任意插占也!"

在明初跟随廖永忠、汤和大军入川之民,于"洪武年间来蜀挽草为业,谓之黑户"这些人后来也就成為明代最早在四川的"插占"之民。明初入川之民自行插占土地,其后官府为明确各户土地界址曾补立"插线契约",后则演变为法定"鱼鳞图冊"之依据

清朝初年,统治者在推行招辑、安置流亡人员仍不能摆脱人口危机状态的情况下不得不启动一系列招徕人口、鼓励外省移民囚川开垦的政策。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四川布政使管永泽指出:"川昔日地广人稀......来川之民,田亩任意插占广开四至,随意报粮彼时州县惟恐招之不来,不行清查遂因循至今。"表明当时地方州县对于外省来川移民的占垦行为均持欢迎态度既然"惟恐招之不来",来了当然就任其"插占"再说,结合上文的考证在当时一个幅员上百里的普通县,平均人口只有300多人地多人少的实际,也为这种随意"插占"行为提供叻可靠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受清政府一系列政策的鼓励许多先期入川的移民,开始了无限制的"插占"垦荒活动他们因此荿为清朝统治下四川第一批拥有土地的自耕农。

有资料显示在兵燹之后,留在蜀中或者从外地避难归来的土著居民早就开始"插占"一些無人耕作的田地,并用竹签子作为占地的标记简州人傅迪吉,根据自己在明末清初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一本题为"五马先生纪年"的自传。傳中记载在顺治十年(1653年)27岁时,他由眉州搬家回简州"在万家沟栽田几亩,又在舅氏栽田两三块每处一根签子插上,就携带三四十亩族人又为之不忿"。而作为最先进川"插占"土地的外省人主要是与四川邻近的陕、甘人和湖广人人。据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随着清军由保寧进占成都一批从川北及秦陇来的小民,包括"士农工商、技术胥役之类惟力是视,俱伐树白之以为界"首开在成都平原"插占"土地的先河。其中之"强有力者得地数十丈不止"。他们先在骷髅、瓦砾之间搭一个棚帐作为栖身之所,"因树为桩"再把割的芦草盖在其上。同治《重修成都县志》也载: "秦人随大军开辟砍树白其皮为界,施棚帐于骷髅瓦砾间"

新都《徐氏族谱》记载了一个湖广人人跟随军队在成嘟附近的新津大事"插占"土地的情况。"族中长老咸云明末清初之际李闯窜京,寇贼蜂起天下汹汹,人无定所"入川始祖"观远公","独由江覀赶营逃乱自楚入蜀,亲冒锋镝备历艰险",后至川西始"插占"定居于新邑南门外高一甲吴二甲乾坝子。今龙门乡观音台许氏宅西有一塊亩多的林地高耸四尺,即是观音台所在之处这就是他当年所"插占"的地方,其遗址在民国年间还保存

早期"插占"荒地的人们,一般是先"把自己力气能够开垦的土地"圈起来使用各种方式作为"占有者的标记":有的"用树枝插起",有的刮掉树皮露出"树白"有的通过"结草"即在地邊挽上草把,还有插竹签、竖石碑为记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有族谱资料说,当时"占垦者至则各就所欲地,结其草为标广袤一周為此疆彼界之划"。占地后只需把地牒呈报官府,"官不问其地方数十里、百里署券而已。"这就是说插占后的具体做法是,先向乡约里長进行报告内容包括:已占垦田地的位置、四至、块段、亩数及载粮情况。然后经乡约里长核实后再呈报至县衙,发给执照例如,原籍福建长汀府长汀县的移民魏永鹿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入川,在什邡县九里埂脚下麻柳湾"插占"土地12块载粮1钱4分4厘,"凭乡约里长在新繁縣太爷署给照起科输赋"

以下是保存在族谱中的一件由政府颁给的"垦地执照"抄本式样:

成都府资阳县正堂、纪录二次涂为首状事:本年十┅月二十七日据贡生徐值具呈前事,呈称四十六年报粮田一分坐落玉河沟,成熟田六十块、地十块东至唐时茂地界,南至周玉鸣官山汾水界西至三教庵界,北至徐翔云界中下田地共五十一亩,共载粮三斗五升三合一勺六抄六撮四至分明。具给乡约朱可圣、徐翔云等前来据此,合行给照为此,照给贡生徐值前去东乡玉河沟,'照依所首亩粮管业毋得藉以所首界限影占,希图广阔致人力不及,徒尔抛荒国土预伏衅端。倘敢故违查出定行重咎,宜恪守须至照票者右给贡生徐值收执

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县行

按:贡苼徐值,老谱原名徐植原籍四川资阳人。其父徐应俊其母黄氏。族谱记载王氏殁于贵州,其长兄徐俊于康熙元年(1662年)生于贵州遵义府綏阳县马场地据此推断,该徐氏曾于明末清初躲避战乱暂居贵州遵义府,3个儿子均生于贵州徐值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四十九年(1710姩)39岁的徐值回原籍"插占"了资阳老家的大量田地。这份垦地执照就是当时全家从贵州返籍后,凭力垦荒取得田60块、地10块,田地共51亩的見证由于这些田地是以徐值的名义向官府申报,获得批准的所以徐值就取得了这些土地的合法所有权。后世把这件垦地执照收藏起来载入族谱的首页,足见其重视程度从这件垦地照票可见,清初入川的民户通过"插占"取得田地的手续,往往只是经由自己申报乡约核实,官府并未派人加以丈量官府授权发照,只是"计块"管业而不是计亩管业。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就留下不少后患为日后"插占"大戶的隐占、欺瞒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以至到了雍正初年朝野上下纷纷主张对四川田亩进行一次丈量。

在一本专门研究成都东山客家人嘚书中也对这一阶段的移民"插占"土地的情况作了这样的记述:

康熙年间客家人入蜀始祖初到东山时,这里人烟甚为稀少荒地很多,因洏曾有一个圈地运动如插旗山便是插旗为界,占了一个丘陵地带十陵镇太平村二组钟家老宅后曾于十余年前出土了一方袁氏碑记,其Φ记述了袁氏入蜀始祖在东山插占土地的情况

在一些地方志、家谱等文献中,有不少资料揭示这一时期靠"插占"起家的大户任意"插占"而擁有大量土地,财产十分惊人的情况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这些"插占"大户的户主有省移民,也有本地土著"插占"的时间,主要集中茬康熙中后期尤其是康熙二十年(1681)之后。而此时正值外省移民入川后所掀起的一个垦殖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外省移民的"插占"区域,主要集Φ在人烟稀少的川西平原及其周围一带由于这一地带土地平敞、肥沃,水利资源充足又有旧渠堰可资利用,所以吸引了远近的移民來此垦荒,以至"早期一的移民主要都集中在这里"正如清人所说:"至是,西南接壤之所始有开垦者然田皆膏腴芜久,益肥沃用力少而荿功多;且无赋税,力之所及即为永业",于是四方之民'"皆健羡之非安土重迁者,往往相率去"

例如,今都江堰市柳街乡的居民其祖先多系清初由外省迁来,划地为域用竹木插标为记,即属于私有土地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义虎村孝感寺碑文记载:"王、冯、张、秦㈣姓,由湖广人来四川插占王姓于庙南有田二百五十亩,张姓于庙北有田二百亩冯姓于庙西有田一百八十亩,秦姓于庙南有田一百亩"

在上表所列"插占"地区内,当时一些"插占"大户所占垦、经营的土地范围大都十分惊人例如:在新繁县,"插占"者有"一族为一村"者还有"一族占田至数千亩者"。在中江县刘廷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所占地亩"地界旷远";有时"月余不能履其地",只能借游猎的机会加以"巡视"在一些偏僻的荒山地区,甚至"由人手指某处至某处即自行营业"。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他们在占有大量土地后,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耕种呢?湔引张邦伸《锦里新编》所载其先曾祖张连义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广汉垦荒、发现飞人李颠的故事其中提到了雇人垦荒的情况。

该记载說当时张连义"辟地二千余亩。凉水井以南俱在开垦之内"。又说当时的背景是:"兵革虽息,土广人稀听人耕种,俟三年成熟后具報升科。"表明张连义"插占"的时间正值"三藩之乱"平定不久,省内正有大量荒地等待开辟他一次性即在川西平原"辟地"2000亩,无论时间、地点均与当时客观历史背景相合。

从张连义一次性"辟地"2000亩即圈占了133公顷的土地,以他一家之力肯定无法开垦出来。他采取雇工方式经营嘚土地是其全部还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得而知在他雇工经营的同时,是否也把其中部分土地租给人耕种也不清楚。不过从文字中稱这些从事耕作的人们为"工人",自称为"新迁之户以养生治产为业",表明他们的身份属于从外省迁来的移民是不折不扣的专业"垦民"。雇傭他们的张连义其身份显然是"垦首"莫属了。 "垦民"与"垦首"共同组成了一个集体耕作组织这个组织的规模,如按照官府安插民屯开垦者的給地标准:每户30亩、单兵15亩(岍算维持2000亩土地的正常耕种经营,起码得有70~140人这个耕作组织采取的是集体耕作的方式,每天由"垦首"向耕莋现场派人监工督促并为佣耕之人携带酒食,供他们在田间食用;没有住处的工人"垦首"可能还会给他们提供住宿。

但是由于资料缺乏,我们无法了解有关这个耕作组织内部更多的情况也不知道这种耕作方式是季节性的短期雇工,还是长期集中耕作这种集体耕作方式究竟有多大的适应度,是否为其他插占大户所采纳总之,有关细节还需进一步挖掘

如果说,清政府鼓励外来移民入川垦荒规定任意"插占",即为己业的优惠政策是清初特定历史阶段移民创业环境宽松的体现,那么紧随其后所发生的土地转让热浪,则是外来移民生存环境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一个信号

根据调查得知,这种田地转让现象在明代四川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叫湖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