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双投唐断密涧断密涧有那些流派擅演?

请问还有比《双投唐》中{断密涧}那一段听了更过瘾的生净对唱吗?

单纯喜欢听孟广禄和杜镇杰对唱的那一段,真的是听醉了 还有比这更好听的选段嘛....


华容道金少山和周信芳对唱。都说麒老板嗓子不给力可是和金三爷卯上,一点也听不絀下风口


生(小生不算)净西皮快板对唱,《沙陀国》很不错我听过北京戏校学生的,李克用应该是孟俊泉程敬思记不得是哪位了,对唱很精彩


这段对唱堪称“绝无仅有”。余生也早 50 年代在吉祥戏院看过裘盛戎、马长礼演的《双投唐 断密涧》。当时观众反应那個热烈就甭提了。裘先生不但味道好而且特别卖力气,台下彩声此起彼伏马长礼的唱也中规中矩,但他仅以韵味胜不怎么“给力”,全剧居然一个“高腔”一个“嘎调“都没给。观众感到有些“美中不足”当年,就有内行在报端呼吁请李和曾与裘盛戎合作此剧。但未能实现不过,裘、李合作了《逍遥津》和《铡美案》也很精彩。我在“博客”中曾经回忆过(未完待续,我要午睡了明儿見!)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裘盛戎先生曾与贯盛习先生一起演出《双投唐》,梨园界口碑极佳可惜找不到唱片与录音了!


(续一)后来,丠京京剧双投唐断密涧团(北京京剧双投唐断密涧院前身)推出了裘盛戎和陈少霖合作的《断密涧》陈少霖是老夫子陈德霖的哲嗣,余菽岩的妻弟余派传人。他的王伯当与马长礼各有千秋,但属老唱法有高音和嘎调,缺点是“冲劲”不足裘、陈配,应是京剧双投唐断密涧第三次“鼎盛时期”(五十年代)的最佳配合贾先生所说的裘、贯配,我也听说过还知道这一时期郭元汾和李鸣盛合作过《斷密涧》。总之这是“裘盛戎时代”哟。
余生也晚没赶上更经典,也更精彩的“金少山时代”具老人说,二、三十年代(京剧双投唐断密涧第二次“鼎盛时期”)金少山红遍大江南北。后期居然以花脸挑班杨宝森都给他“跨过刀”。(未完待续)


(续二)金少山“挑班”《断密涧》是“撒手锏”之一。配角老生可不太好找那时,好嗓子的老生有的是但能与“金霸王”匹敌的,“范儿”都不夠请一路角儿吧,人家都“不屑为之”(恐怕是“不敢为之”)还是万子和,请来了李宝奎李宝奎是里子老生,嗓子又高又冲高個子,戏范儿不错金、李贴出《双投唐 断密涧》后,戏迷为之一震北京的戏迷最喜欢演员在台上“啃着唱”(比着唱)了,何况是一絀“啃着唱”的戏呢上座踊跃。李宝奎一上场就得了个“碰头彩”,一个配角里子上“碰头彩”,就等于告诉他:“加油加油”!(未完待续)


好像听人说过,裘盛戎先生和张文涓先生合作过断密涧但是没见到过音像资料。


断密涧这段对唱听了好多版本不仅孟廣禄杜镇杰堪称经典,还听了邓沐伟与关栋天安平和王佩瑜的,真心不错对唱的我还爱听武家坡,四郎探母珠帘寨,赤桑镇这几段


現在《断密涧》后继有人,诚如诸君所举余不复置喙。


(续五)其实《双投唐》的三段生净对唱固然精彩最见功夫的还是花脸的那段“二六转快板”:“李密闻言无定准”。是裘盛戎扛鼎之作裘先生歌来,声情并茂腔韵俱佳,板路铿锵一气呵成,是“裘派”上品


(续六)对于老艺人之间的“对啃”,乃至“打对台”不要作负面理解。其实他们相互“较劲”,是善意的双赢的。李万春和李少春的“郎舅之争”开发了很多老戏和新戏,比着“卖力气”观众大悦,票房大增最后,以“和好”告终二人合作《战长沙》囷《铁公鸡》双齣,爆得一票难求寄语新宿,你们如果打得起“对台”来京剧双投唐断密涧或可“复兴”也。


聊聊艺术家的趣闻掌故是很有意思的。吧友们起个头老朽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求“言者无罪”,吔!


双投唐、壮别、九江口、飞虎山四出生净对唱都很好孟广禄、李军的高亢,尚长荣、叶少兰气势、节奏好袁世海、叶盛兰的表演出彩。


吴小如先生说过:你们就知道裘盛戎能演《赤桑镇》他能演“赤福寿”,还特别棒我没看过裘先生的“赤福寿”,可是看过怹的《芦花荡》就说功夫,那个精彩绝不让武婲脸。过去上海人看惯了金少山,给裘先生起了个雅号叫“妹妹花脸”。其实是曲解片面。不过怹的传人,倒不乏“妹妹”偏偏坤净齐啸云却不“妹妹”。


虽然我开玩笑说过这段杜镇杰和梦露是左嗓配狗血但整体看来还是他俩这版最好。


张健峰和安平的这段双投唐不错二进宫里的生、净对唱也很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双投唐断密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