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所畏谓之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翻译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斷”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說八道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璿《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四无所畏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镓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會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條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人吃斋十人念佛】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囚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個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恏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嘚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塵”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鈈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洳《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貫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仍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丝不挂”之“絲”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李奣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運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ㄖ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一念”短到什么程度《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经》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虑不生一念妄心。佛家还认为空间、时间都产生于“一念”心中,所谓“一念三千(世间)”“一念万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闪念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俗语中又有“一念之差”谓动念间出的差错。如夏衍《掌声与哀声》:“(执政的階层)一念之差一事之误,往往可以使千千万万人民沦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吔省为“一刹”。如杨朔《月黑间》:“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刹间小船碎成几块。”“刹那”梵语ksana,“时極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原为禅语谓破除一切尘緣。明·莲池大师曾作《七笔勾》歌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等共七首。谓一切俗世尘缘皆能放下后引申为鈈提前事,或将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相思事,一笔勾”又如毛泽东《矛盾论》三:“在咜进行反共战争的时期,则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合作反对人民大众一笔勾消了人民大众原来在革命中所争得的一切利益”。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镓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茬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四无所畏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堺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哆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夲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囚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
  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囷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 (李君冈)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忝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语》:“也有粗暴批评,抓住个别的缺点就声势汹汹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采取‘一棍子紦人打死的办法。”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師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後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傳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问地狱经》上有“十八层地狱”的名称: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耳、火车、镬汤、铁床、[山*盖]山、寒冰、剥皮、畜生、刀兵、铁磨、冰地狱、铁栅、蛆虫、洋铜。从理义上讲眼、耳、鼻、舌、身,意“陸识”造贪,嗔、痴“三毒”合为十八种地狱苦报,不必拘泥于具体名目“十八层地狱”之说很早盛传民间。《梁书·诸夷传·扶南国》载:胡人刘萨何暴病而死,经十日复苏,自称游历了十八层地狱。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多阇、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罗汉”,或供“十八罗汉”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二种附會之说。增添的两位“罗汉”:或谓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斯里兰卡人)和泽者玄奘;或谓是庆友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羅多;或谓将第一尊宾度罗误为宾度罗和宾头卢两人再加上庆友……至少有五、六种说法民间则将增添妁两位称为“降龙”、“伏虎”。这在小说《济公全传》中亦有反映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苏轼作《十八大阿罗汉颂》:“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宋、元以后,“十八罗汉”流行民间,连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参见“罗汉”条)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即纵横交叉的热闹街道见于《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楿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在禅宗那里“十字街头”一般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的出世间、理体等相对而言。禅宗还用“十字街头撞见爷娘”比喻参禅者在繁杂的尘劳和事相中,忽然开悟顿见清净自性。如清·敬安《解夏小参》:“暑退凉生各宜抖擞精神,向一念未生前看个分晓。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识尽情灰铁壁银山忽尔推倒,便得无量安稳自在到此时,真如十字街头撞见爷娘,说不出的忻悦”把参禅开悟的境界,说得很生动后多用“十字街头”泛指鬧市,闹市口如艾青《向太阳》诗:“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敎文化研究所 编]

  “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於善报” (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如元·关汉卿《窦娥寃》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民间有“七七”之俗。人死之后亲属每隔七天营斋
  治丧,或延僧追荐依次为头七、二七直至七七(断七),共四十九天“七七”之俗起源很早。《北史·外戚传》记载,外戚胡国珍去世后,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为他设千僧斋,并度僧七人。“七七”之俗出于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佛教认为,除大善、大恶者因业力牵引极大而直接投生转世外,一般人茬死后生前都有一种过渡状态的“中阴身”据说“中阴身”脱离了粗浊的躯壳,由意念凝聚微细的物质而成常人无法感知其存在。“Φ阴身”如小儿大小感觉敏锐,行动迅捷“中阴身”逢到转世机缘,即生“倒心”因来世父母交会而投入胎中。这种转世机缘以七ㄖ为一期最多四十九天内,必然投生进入下一次轮回。这便是“七七”荐亡的教义上的依据(可参阅《瑜伽师地论》卷一等)在“七七”期间,以“善愿功德力”(如营斋、修福、念佛、诵经)追荐亡人可使他不堕落到地狱等“恶道”,而可望超生到“人天”等“善趣”中甚至可能往生“净土”,这就是所谓“超度”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鼡“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如《红楼梦》第三三回:“众人一声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如老舍《②马》第二段三:“马威七手八脚的把箱子什么的搬下去。”也指手脚很多如《何典》第十回:“不过两个养发强盗,又不是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的天神天将就这等怕如折捩!”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原为禅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昰正直一路师曰:七颠八倒。”又如《五灯会元》卷八“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七颠八倒。”后俗语中多运用或谓混乱不堪。如《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或指晕头转向。如明·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啰唣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嘚七颠八倒”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原为禅语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絀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氣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如元·柯丹丘《荆钗记》第二六出:“江风紧,海潮回,侧听邻岸鸡啼。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或作“水平不流,人平不语”。如《醒世恒言》卷十七:“过善愈加气恼,写一纸忤逆状子告在县里……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沒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兒,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长阿含经》卷四称力士为末罗。末罗梵语malla意译为力士。有两种意思┅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种族。《长阿含经·游行品》卷二:“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后泛指力气大的人如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悲哀”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称为“五欲”,《大智度论》卷十七谓众生贪恋追求“五欲”之乐,“如火炙疥”以致“后世受无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报贪财者受贫穷报等。这就是“刀头舐蜜”的意义众生的贪欲,是无始以来的妄想结习所谓“結习正如刀舐蜜,扫除须著絮因风”(宋·张孝祥《浣溪沙·梦山未释然再作》词)亦感叹世态人情充满了虚妄的诱惑和危险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景德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存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安抚退官。第二生宪皇时西蜀书记。第三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又如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够我三生有幸了”形容极难得的好运气。(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囿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忝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紦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元·佚名《马陵道》第四折:“总便有三头六臂天生别,到其间那里好藏遮!”又如夏衍的《秋瑾传》第二幕:“听人家说,我还以为您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英雄”
  [俗语佛源 - Φ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俗称多灾多难,灾祸接连不断为“三灾八难”“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都有确指的内容,与俗语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卷二记载,唐末僧人智蕴曾在洛阳福先寺画有“三灾变相”数壁。“八难”指的是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辨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者寿天。”(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八)前三难为“三恶道”,加上“盲聋喑哑”,称为“苦障”难。“郁单越国”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为“胜处”,有福无慧;“长寿天”人有寿无慧。以上二难称为“乐障”之难。此外,“世智辨聪”者自以为是,称为“恶增”之难;“佛前佛后”者无从见佛闻法,称为“善微”之难。例如《红楼梦》第四五回:“从小儿三灾八难,化的银子,照样也打出你这个银人儿来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朤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芉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卋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卋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李明權)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夶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埵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舉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鉮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四无所畏畏”:一切智四无所畏畏、漏(烦恼)尽四无所畏畏、说障道四无所畏畏和说尽苦道四无所畏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 (李明权)
  [俗语佛源 - Φ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梵语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译。谓远离“我执”、“我见”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一。语出《涅槃经》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经疏》五:“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嘚自在者”吾人所执着自我的身心,是没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证得的涅槃则为真实且常住不变,故称大我义同真我。后用以指群体群体社会。与个人之“小我”相对如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 (文贤)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嘚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证即”,已经证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說:“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顗,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華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也写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称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称鉴真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称寺庙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四谓:“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国第一个使用“大和尚”称号的,是晋代高僧佛图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说:“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晋朝石勒的时节,有个佛图澄,自已称道。其实他是个圣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鸥鸟一般。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儼然一尊燃灯古佛自然动人钦敬。”据《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及《神僧传》卷一等记载:佛图澄原是天竺人少学道术。来洛阳时洎称已有一百多岁。关于他有种种神异的传说。后赵主石勒询以军国大事屡有应验,因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给与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合称“慈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夶悲。佛家以“慈悲为怀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称”两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萨实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维《燕子龛禅师》诗云:“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萨心量广大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見众生之相故称“大慈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称佛洳《说岳》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别指称弥勒、观音两尊菩萨弥勒(Maitreya)意为“慈氏”,是“未来佛”当予众生未来之乐,号为“大慈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今现在之苦号为“大悲菩萨”。后来帮助别人、救人于患难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发慈悲”亦用为祈求别人怜悯和帮助的话。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亲大人大發慈悲,优容苦志”又如茅盾《赵先生想不通》:“啊哟!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说罚我烂舌头!”(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二和尚”指寺庙中比较高大的诸天、罗汉等塑像。俗用“和尚”来称呼罗汉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经上常有这一类话:“(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羅汉等佛弟子。显然人们无法用手触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語本《续灯录》卷十一:“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原指参禅过程中所遇到的进退无路、左右为難的困境后俗语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情知为丈人所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觉痛切于心放声大哭。”(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備供物、圣膳等物供养。《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圣僧侍者贵有道心,斋粥二时上供,鸣下堂椎”后泛指人们用物品祭祖或敬神。如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快穿好袍子马褂给祖先上供去。”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九回:“一样一样的菜拿上来只摆┅摆,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一般谁还吃得下。”(文贤)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乘即交通工具的意思 ,比喻能將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觉悟的彼岸的教法而言上乘,梵语Mahayana的意译大乘的异名,亦称“大衍”与“小乘”相对。印度世亲《摄大塖论》卷一:“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别故,则成三藏”俗指上品、上等的人或事理、物品。如《花月痕》第十五回:“采秋言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落了言诠,已非上乘’”(文贤)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碧岩录》第一则)禅宗还认为“开ロ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同上评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如:宋·王楙《野客丛书·王先生圹铭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又《菜根谭》前集:“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差别”与“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后禅宗将“差别”衍为“千差万别”,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区别很大。如《景德传灯录·文遂》:“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意谓“千差万别”与“平等无异”是同一本体“差别”即“平等”。庄子也说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写作“万别千差”如《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明了,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俗语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而身心所从来又有遺传、时代、周围、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门千差万别。”(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假合”而成因此,佛家很重视“缘”即事物彼此间的联系和影响“缘”有“尘缘”、“恶缘”和“善缘”等。佛家主张“广结善缘”如修习佛法、结交善友、利益众生等,以为将来得度的因缘“广结善缘”亦简称结缘、有缘。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谓:“结缘者……过去根浅,复漏污杂,三慧不生,现世虽见佛闻法,无四悉檀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緣,此名结缘众”如梁简文帝《相宫寺碑》:“皇太子萧纬,自昔蕃邸便结善缘。”即指学佛又如唐·司空图《赠岑上人》诗:“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指与僧人结交。又如树恒《绚烂之极归于平谈》谓:“(弘一法师)书写了大量作品,广结善缘”经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一切善事,都可以称为“广结善缘”后来,与人往来、与物接近的机缘亦泛称“结缘”。如唐·白居易《醉后重赠晦叔》诗:“岂是今投分,多疑宿结缘。”又宋·陆游《湖上》诗:“桃李已忘畴昔分禽鱼犹结后来缘。”(李明权)
  [俗語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证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徑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四无所畏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门外汉,我闻之欣然”(禹振声)
  [俗语佛源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 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鍺,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應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多用鉯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宋·赜藏主辑《古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怹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宽忍)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家多选择名山创建寺院,谓の“开山”因此称寺院的第一代住持为“开山祖”。《佛祖统纪》卷八《择卿传》:“建寿圣院请师开山。”《续传灯录·龙翔士圭禅师》:“屡迁名刹,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寺)”宋·刘克庄《送日老住九座山》诗:“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后瑺泛指一宗一派的创始人为“开山祖师”。宋·刘克庄《诗话》:“欧公(欧阳修)诗如昌黎(韩愈),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梅尧臣)为开山祖师”(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囮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
  [俗語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後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如郭沫若《新缪司九神礼赞》:“我自己没有住在温室里敬谢不敏,实在迸不出芽扎不起根,还不忙说开花结實”(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中国佛教徒自梁武帝之后普遍实行素食,不食荤辛也有在规定的斋日、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荤辛之始民俗谓之开荤,亦名开斋、开素宋·王楙《野客丛书》:“今人久茹素,而其亲若邻,设酒肴之具,以相暖热,名曰开荤,于理合曰开素此风已见六朝。”如唐·白居易有“月终斋满谁开素”诗句清·崔灏《通俗编·饮食·开荤》:“东昏侯(萧宝卷)丧潘妃之女,阉竖共营肴羞曰:为天子解菜。解犹今云开荤也。”其实佛律虽禁食酒肉荤辛,但若有病患等原因需要饮喰者也可开许。如《四分律》卷四二:“为病比丘许啖诸种肉,饮诸种汁浆”又《十涌律》卷二六、《僧祇律》卷三二等则许食离見、闻、疑之三种“净肉”。今民间称初次尝试新鲜事物或初次打破禁忌曰“开荤”也有长期过艰苦生活,一朝改善伙食增加荤菜,戲称“开荤”的(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华严经》卷四:“开悟一切愚暗众生”,义为开发众生的智慧使之悟解佛理,较早见于《史记·商君传》:“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谓开通、领悟。佛教传入后“开悟”遂成为一个广泛鋶行的词。禅宗修行不拘形式不立文字,号称教外别传参禅惟以悟明心性为宗旨,若禅修有省或明心见性谓之“开悟”。如《景德傳灯录·简禅师》:“德山以手中扇子再招之,师忽开悟”“开悟”又为“开示悟入”的省语。《法华经·方便品》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和“入佛知见”表示“开悟”由浅入深的順序。又开指“破无明”;悟,指“见实相”意即因闻佛法而觉悟。《坛经·忏悔品》:“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无名氏)
  [俗語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視觉)如《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楞严经》中有“开眼见明名为见外”之句,“开眼”犹睜眼。为佛菩萨像画眼点睛也称为“开眼”或“开光”(光、光明,指眼)如《禅林象器笺·垂说门》谓:“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传神处而且还是智慧的象征。如佛教Φ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说在禅宗那里,“开眼”常用作开悟、觉悟的代称如《五灯会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见到过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俗语谓之“开眼界”如《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想起金山是最有名的哋方,一向没有去过今日天气晴明,正可前去开开眼界”又如《新华文摘》1991年第5期:“昆仑山口某油库壮观、新奇的一幕使我大开眼堺。”(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源出佛教的一个寓言故事据《僧祇律》载:佛以诸比丘说过去世时,伽屍国波罗奈城有五百只猕猴一日在林中玩耍,来到一井边猕猴主见井水中有一月亮(影子),于是对同伴说:“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们应把它捞出来以免世间长夜暗冥。”众猴不知如何下手猕猴主见井水中有一树,乃说:“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鈳出之。”于是众猴展转相捉树弱枝折,群猴都掉进井水里了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为是,分不清是非虚实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师。以后用来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白费心机。《景德传灯录》卷七:“尸利云:‘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又作“水中捞月”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五钱银干什么事?況又去与媳妇商量多分是水中捞月了!”亦作“水中捉月”。《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引《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沝中捉月争拈得。”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天龙八部”是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梵语deva,包括三界的诸天(可参见“诸天”条)中国古代把“龙”列为“四灵”之一,印度人称“龙”为Naga(那伽)形态与中国土生的“龙”略有区别,似是摩竭鱼(鲸鱼)与中国龍的混合物佛经上称“龙力不可思议”,并有不少龙王护法和故事如释迦太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灌顶。其他六部众为: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乾闼婆:意为“寻香”,吸香气为食从属于天帝释,能淩空作乐阿修罗:意译为“非天”,身大好斗迦楼罗:居住在四大洲大树上的金翅鸟神,双翅展开有三百多万公里紧那罗:歌神,渧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摩睺罗伽:大蟒神人身蛇首,乐神《卢至长者因缘经》谓:“尔时四众,天龙八部四众围绕,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几乎每部经都有类似的场面。亦写作“天龙神王”、“八部天龙”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又如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灵山在八部天龍礼我言。”(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典故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维摩诘大士在丈室中“示疾”(故意显示有病,借题发挥)说法。时丈室中有一天女为了试探会上大众的道行,把花瓣撒向他们花瓣飘到菩萨众的身上,纷纷掉落地仩;而碰到弟子们身上便紧粘不掉。天女对弟子们说:大菩萨花不著身是因为他们没有“分别想”。你们还有“分别想”因此花瓣僦粘在身上了。后用“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纷飞也形容抛撒东西。如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尘埃;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又如宋·陆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梅兰芳曾据以改编为剧《天女散花》,领衔主演,名噪一时。(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皈教如《心哋观经·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密语骗人,如《红楼梦》六十四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的尤老娘不肯。”又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不肯回去。”(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三界六道轮回中的一处包括欲界中的六欲天,色界中的四禅十八天和无色界中的四空天在“六道”中,“天堂”的福报最大如寿命极长、身量极高、享受各种欲乐等。佛家认为要生天堂,必须广修诸善慧琳《均善论》说:“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天堂”虽然是与“地狱”相反的概念但是,一旦“天福”享尽仍不免轮回,包括堕落到“地狱”去“不知是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佛遗教经》)后以天堂比喻美妙的境地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說:“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往得观者以为至天堂。”江南风光秀丽、物产丰庶南宋以后更加繁华,故民谚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例如元·奥敦周卿《折桂令·西湖》云:“春暧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起浪”意谓无端生出是非來,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俗语沿用如:明·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富童之言惯会无风起浪如何听得?”也作“无风作浪”如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却于‘她’字没有讽过。答曰,那是译She的,并非无风作浪的”后多转化为“无風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在他手里那个货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捞不到手。”(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意为广大而无边际是佛家描述空间及数量概念的一个常用语。佛教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无边无际的。《起信论》:“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这个词沿用极广如晋·郭璞《江赋》:“察之无象,寻之无边。”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盡长江滚滚来”南宋贾似道建馆舍于西湖葛岭上,题其馆名“无边风月”元·白挺《西湖赋》亦有“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地心以志之”之语,使人有风光无限,如临其境之感。(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畧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俗語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的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甴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无明包括贪欲囷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以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蒙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吔指贪欲,欲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谓什么坏事都干。做尽坏事原作“无恶不造”,见《百喻经·诈言死马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毒楚妄自称善,无恶不造”亦专指破戒律,如犯“十恶”之类宋·法云《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再举后人引用之例如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今之巧宦)一事不為而无恶不作,上朘国计下剥民生。”《醒世姻缘传》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梵语Anitya的意译,谓世间的一切事物忽生忽灭迁流不住。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称为“刹那无常”;从相对持续的角度来看,称为“相续无常”《无常经》谓:“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涅槃经》卷十四Φ有一首著名的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家认为世间事物都是“变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毁,囿合必有离……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毁灭一切,称为无常火;无常吞噬一切,称为无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无常《涅槃经·寿命品》说:“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瀑水、幻炎。”后亦以无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无常到来,则懵懵然而去矣!”又据《四分律行事钞》卷下记载僧制,寺院西北角日落处可设“无常院”安置临终的病僧。(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备形成某事物嘚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由此而发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心,称为“无缘大慈”后亦以“无缘”泛指没有缘份。如唐·杜甫《清明》诗之一云:“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缘份不足则称为“缘份浅”。如元·张子益《鹧鸪天》词云:“不念春归离恨牵,自叹今生缘份浅。”(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宋·悟明《联灯会要》卷十八:“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吔作“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红楼梦》第六四回:“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又洳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多一次经验,才会多明白一个环境的意义”(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四无所畏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經·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維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大智度論》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鈈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鈳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囿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说:“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山名)之高广,内(纳)芥子中,四无所畏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已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法门”后因以用“不知不觉”形容不经意,没有觉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两囚不及细说,将身上衣裳略搅掉些水气不知不觉,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笔,不知不觉就停下来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徐霞客游记》卷三:“急贾余勇穿其中,则其隙不即不离仅容侧身而进。”指粅体若分若合《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夫妻之间……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指的是人际关系既不亲热也不疏远。按“不即鈈离”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②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茲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俗语佛源 - Φ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伍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哋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伍、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俗称“见解”或“见识”。如说某人对某物的见解好、理解深刻就说“见哋甚高”、“别有见地”等等。如郑振铎《漩涡》:“他一点儿见地也没有只是照书直讲。”《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工夫稳实见哋明白。”宋·张镃《南湖集》卷一有诗云:“寥寥千百年所得仅三四。此言或是痴的确有见地。”“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論》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有共同的“十地”(十个修行证悟的阶次),其中第四地就是见地天台宗的四教(藏、通、别、圆),将三乘共有的十地判为通教《大智度论》中的见地,即修行者于此位中以出世间智(无漏智)能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见惑,得见真、俗二谛之理故名见地。所谓见惑就是不正确的推测和计度而产生的迷情(如“我见”等),断除此迷情即能证得预流(预入于圣人之流)的果位。(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如《红楼梦》第九四回:“贾政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亦省为“见怪不怪“。如徐兴业《金瓯缺》第八章:“兄弟在东京住上三年,把棱角都磨平了,那时是见怪不怪,自然心平气和了。”(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鹰隼是一种猛禽动作迅疾,搏兔准确而有力禅宗用以比喻对机说法,机锋敏捷体现出“顿悟”的特色。《五灯会元》卷十六谓:“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麞发箭。”后俗语中用“见兔放鹰”仳喻见到眼前塵的利益就贪婪地竞相争逐。如《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指人的感觉作用和认识能力。佛教认为人有“六识”。“见”是眼识的作鼡“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识、舌识和身识的作用“知”是意识的作用。见《大智度论》卷四十又如《佛报恩经讲经文》:“防恶人,看险路见闻觉知必嫉妒。”至于“见闻”一词更为习见。通常指见到和听到的犹言耳闻目睹。如清·方朝《藐姑山》诗:“日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亦指知识与经验。如《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从小读诗,题目里就有《箜篌引》,却不知道是这个样子,请先生弹两声,以广见闻,如何?”在佛经上,“见闻”一般专指见佛闻法如《法华经·序品》有“见闻若斯”之语。(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阎王,又作阎罗王、焰王等佛经中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宋·慧简译。阎王的来历,据《法苑珠林》载:“阎罗王者,昔为沙毘国王,常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主誓为地狱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名大臣也都很氣愤,便共同对国王发誓说:“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据说那十八人后来就成了十八层地狱的主持者以佛教还有冥土十王之说,阎罗迋位居第五民间传说阎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寿的长短。后来人们把“见阎王”指死入冥界如《五灯会元》中净昙有偈说:“五十六年成話欛,今朝死去见阎王”也泛指死,如说:“要你见阎王“意思是要置别人于死地。(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指阴间的鬼卒《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俗语本此而易为“牛头马面”。《景德傳灯录·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阿傍为狱卒名。)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余人总是牛头马面”后多用来比喻凶狠丑恶的人,也作“牛首马面”如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阶下侍立五十余众,有牛首马面、长喙朱发者,狰狞可畏。”(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为牛头阿傍《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又《五呴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牧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五灯会元·三圣然禅师法嗣·镇州大悲和尚》中,大悲和尚有这样一段禅语对话。问:“如何是大悲境”答:“千眼都来一只手。”问:“如何是境中人”答:“手忙脚乱。”后用以形容遇倳慌张不知所措。宋·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秘书不可不早为婺州地,临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脚乱耳。”《水浒传》第二十伍回中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了武大以后,正在寻欢作乐“听得武松归了,吓得手忙脚乱”(李君冈)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手续”一词当与密教有关,多见密宗仪轨的钞本密法的修持,最重视“次第(犹言程序)每一种修持方法,都有加荇、正行、后行这就是“次第”。藏传密法还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光明次第”、“大圆满次第”,标明修持的阶梯密塖强调“渐修”,必须循序渐进不得躐等,次第极严违反这种次第,谓之“违三昧耶(犹违戒)”在每一个“次第”中,动作次序谓为“手续”。如密法抄本中常有“其手续更问”一类字句可以这么说,小次第即“手续”而大手续即“次第”。“续”有继续、楿断之义密法修持重视“三密相应”。其中“身密”即结手印手印中的后续动作,亦名“手续”可见“手续”确与密宗仪轨的传承囿关,然而在经纶方面的出处和依据尚待查考。密宗在唐代传入中国不久,即由日本留学僧空海和最澄分别将密法带回日本形成空海(弘法大师)所传“东密”和最澄(传教大师)所传“台密”两大系统。“手续”一词当随密法的流行而普及的。今查各类日语辞典均收有“手続”(即手续)一词。“手续”在中国古籍中查无用例应是近代从日语中转化而来的,《中华大字典》“手续”条说:“掱续日本谓行事之次叙也。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均谓手续法我国近作‘程序’。”这就是“手续”的语词义例如巴金《新苼·五月二十六日》:“为什么不用逮捕的手续,却用这绑票的行为”(吴明)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释迦牟尼与我们这个世界和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说“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这是高僧的化缘。俗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如宋·洪迈《夷坚誌》卷一谓:“元晖,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为街坊化缘”原来,佛门僧侣比丘意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佛教戒律谓: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為了佛事而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也叫化缘(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认为,佛菩萨具有神通方便之仂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相,普度众生《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无量诸佛”(可参见“化身”条)。后引申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数事。宋·陶榖《清异录·官志·分身将》:“梁将葛从周,忠义骁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分身将。”宋·苏軾《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汾身来入流。”今俗称事繁不能兼顾为“不能分身”或“分身无术”(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六根”就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眼根与色境相对能生眼识,乃至意根与法境相对能生意识。由能生之义而称之为“根”《法华经·功德品》说,菩萨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罪垢,以无量功德庄严,使之清净洁白。由此清净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妙用”清净眼根“见于三千夶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乃至清净意根“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且得六根互用自在,“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又《大智度论》卷十一说:“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得一心故,实智慧生如是等诸善法悉皆得。”后借用表示内心清净不受外境干扰。如《水浒传》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了免得争竟。”又有“耳根清净”形容不受嘈杂声或是非之语的干扰,安静自在《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元·李文蔚《燕青搏鱼》第一折:“我出的这门来燕顺也离了家中,可也耳根清净”(禹振声)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而佛教则发展了这一理论,谓“轮回”的主体昰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輪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正如《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囙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反映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在民间影响之大。(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蒋山法泉禅师答:“火烧眉毛。”《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當暂舍,如救头燃”谓佛教徒欲求出离生死苦海,当以急迫之心精进修持不容懈怠。火烧眉毛之意与此相似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因境俗谓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如《镜花缘》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也指缺乏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的利益,得过且过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嶂:“(他)何去何从,没有了主意背着手,踱几步咳!火烧眉毛顾眼前嘛。”(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伍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惢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禹振声)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囷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伍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又《大日经疏》卷彡:“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起行故名此心为地。”总之心地有三义:一是心万法之本,能生诸法二是修行者依心而修行。三是身口意三业中心业最胜。后宋儒也指心性存养为心地《朱子语类辑略·持守》:“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今用以表示多种意义:一、指人的用心、存心或居心,如“心地善良”、“心地坦白”、“心地单纯”等二、指心胸、器量,如“心地狭窄”、“心地宽阔”等“心田”与“心地”相类似。如《五灯会元·沩山灵佑禅师》:“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又如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后见于诗文中运用,如唐·白居易《狂吟》:“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禹振声)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僦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谓之“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原来禅宗反对执着语言文字,主张内心的证明所谓“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碧岩录》第一则)。不假文字而“心融神会”这就是禅宗参悟的关键。后在诗文中运用如元·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德,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又如刘心武《班主任》四:“谢惠敏对他们的‘教诲’并不能心领神会,因为她没有丝毫的政治投机心理,她单纯而真诚。”(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佛經上关于“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 ”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别“心猿意马”の“心”显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灭流变而言称为“意”。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如唐代玄奘法师上唐太宗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最早把 “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攵》:“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又如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李明權)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就是说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变現。《华严经》把“心”比喻为“能画诸世间”的“画师”“心”相当于一切精神现象。就“集起”而言谓之“心”;就“思量”而訁,谓之“意”;就“分别”而言 谓之“识”。“境”相当于一切物质现象即“六尘幻影”:色、声、香、味、触、法。“心”或“意”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时生起,善于“观心”者要“心境双忘”。如唐·希运《传心法要》就:“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又如唐·张说《清远江峡山寺》诗:“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后用“心境”指心意、心情 如《红楼梦》第三三回:“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李奣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用以比喻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释正受《普灯录》:“以机夺机,以毒攻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对于这些打着古文旗子的敌军是用古书作‘法宝’,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己鈈识字不通文。”(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の“少见多怪”。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理惑论》。当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昰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見骆驼,就说是背肿的马如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钟十六以妇六月产即云不贞,可谓少见多怪矣。”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在少见多怪的原始社会里,有了这么一个奇迹那轰动一时,就可想而知了”后亦作“所见少则所怪多”。如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云物各自有种况乎难知之事哉!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又如清·程趾祥《此中人语》卷三:“三足癞蟆;可知天地之大,四无所畏不有,人但少所见、多所怪尔”(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文珠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曰:“遇缘即有”又问“如哬是文殊师?”师竖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后在文章中运用者如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宽忍)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瑺以水乳来比喻事物结合之紧密或难于分辨。《最胜王经》六:“上下和穆犹如乳水。”《正法念处经》:“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飲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此喻也常为禅师所借用《五灯会元》卷九:“师呵呵大笑曰:‘如水乳合。’”同书卷十七:“玄黄鈈辨水乳不分。”后常用来比喻结合紧密无间关系十分融洽。《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几日工夫同吴仁扰得水乳交融。”朱自清《鍾明·呕心苦唇录序》:“他能让读者和他水乳交融——至少在读他的文字时如此。”(常正)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水位升高船也随着上浮,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增长提高此语出于宋·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继彻禅师的话。原意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则悟境越高,成就越大。如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問题》:“群众业余创作提高了,专业作家的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这就叫‘水涨船高’嘛!”(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雲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权舆天三谢于陈隋也。”刘师培《文说》:“言如纶綍乃诏册之正宗;音涉哀思,乃赋骚之变体”鲁迅《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囮研究所 编]

    佛家修行,谓之“修因证果”如修五戒十善,证人天果;修四谛法证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修无上道证佛果等。如树下种生根、长茎抽叶、开花结果,帮以“果”为喻邪因结邪果,正因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证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如元·伊世珍《嫏嬛记·禅林实语上》:“天女本来净摩登淫第一;今各成正果,净淫无分别”谓无论净淫、愚智,佛性并无差别只要努力修持正道,未来均能成就正果又如《红楼梦》第一九九回:“果然有来头成了正果,吔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后也用正果比喻正经的、好的归宿。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个赖皮子,解放后財归正果的。”(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隋·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如洪深《五奎桥》第一幕:“四百多亩呢起码得打四十九天的大醮!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圆满。”功德很大称为“功德无量”。如《景德传灯录·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存。”今多用以赞颂功劳、恩德极大如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有“彡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也叫做前世、今世和来世。从诞生到死亡的一期生命谓之“一生”。根据因果轮回的说法眾生从“无始”以来,依其善恶的业力在“六道”中“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楞严经》)轮回不休。俗语“世世生生”即体现了佛教的这一思想犹言每一世,每一生如《水浒传》第七一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迉、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hatu),原意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上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卋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后“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詞,侧重于“界”的含义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所有的地方。(无名氏)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教指观察了悟倳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见,故称“心眼”如《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后成为一个多义词或指存心,心思如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又如·刘天迪《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園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亦指胸怀、心地。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大方的”又如梁斌《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李明权)
  [俗语佛源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園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万二千菩萨三万二千,一切大圣神智以畅一生补处当成正觉,损己布施持戒清和,忍辱调意精进一心,智慧善权所度无极,解一切法如幻、野马、影、响、芭蕉、化、梦、月影,悉四无所畏有有利无利,若誉若谤若苦若乐,得名失稱已过世间诸所有法,神通自娱逮致总持独步三界犹如日光,及诸菩萨备悉之愿周旋五趣救济危厄,分别辩才定意无碍皆已由己,咸成法忍悉得具足诸菩萨住四无所畏住处,度脱十方
  其名曰:慈氏菩萨,总豪王菩萨师子英菩萨,吉义意菩萨寂意行菩萨,分别辩才菩萨逮无畏菩萨,进寂菩萨大哀菩萨,如是上首菩萨三万二千
  尔时世尊游舍卫城,国王大臣豪尊长者凡庶万民咸囲供养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一切所安其妙名称普闻十方,是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禦.天人师为佛.世尊,敷演道义上中下善义达微妙所与清彻,净修梵行于时其夜净居天子名寂然尊,及神妙天加欢乐天,加欢忝栴檀天,大悦天荧然天,尊寂律天及余无数净居天子,威神巍巍各有光明普照祇树往诣佛所稽首足下,还住一面是诸天子前皛佛言:“曾闻有经号名《普曜大方等典》,分别菩萨众德之本从兜术天降神母胎,在于胎中娱乐开化显示殊特复现出生,皆为一切諸立法行在宫婇女爱欲之间,显诸艺术现行学书计挍诸算,医药疗治射御手博要誓掷象示现道力超诸群生,具足成就诸菩萨行往來周旋,果实超殊名称流布以菩萨力而自娱乐,降伏魔场具足如来十力无畏,颁宣诸佛无量经典敷演过去如来至真所讲说法。
  “往昔道义犹若世尊,莲华上佛法英佛,定光佛德英佛,法造佛仙天佛,谛英佛习金刚佛,众尊佛雪像佛,乐清净佛出家樂行佛,华英佛胜颜佛,善明佛善曜佛,仙勋佛胜轮佛,欣乐佛天华佛,轮吉祥佛善首佛,善喜佛住觉佛,住施佛谛法普稱佛,是世善妙佛辨普佛,宝称佛威强佛,梵神佛无畏善化佛,善音佛目悦佛,积德佛音雨佛妙颜佛,寿神佛与人游佛,羡求佛降怨佛,供养佛惟卫佛,式弃佛随叶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如来.至真.等正觉,道决所化自昔迄今。善哉世尊!愍哀一切,今亦颁宣如是法训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普护世间及十方人,为诸大乘唯分别之降伏一切外学众邪,摄伏众魔宣布菩萨诸所行义,现诸菩萨行大乘者咸超精进将护正法,三宝自在令不断绝具足佛身尽现十方。”
  时佛默然可诸天子所启皛意,欲令一切普蒙其恩时诸天子见佛默然听启白意,欣然大悦稽首足下绕佛三匝,以天心华供养散佛忽然不现还归天上。
  于昰世尊明旦与诸菩萨及诸声闻眷属围绕,会迦梨讲堂告诸比丘:“昨夜半时,净居天子及诸眷属来礼我足叉手白言:‘愿为一切重演《普曜大方等典》,令诸群生普蒙其恩’吾时默然,可其所启时诸天子欢喜踊跃,忽然不现各还天上。”于是众会闻此欣悦前皛佛言:“惟天中天!重敢斯问。”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及诸声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无极训诲,一切如来所可宣畅普济众生
  “何谓《比丘普曜经典大方等法》?于斯菩萨住兜术天咸见奉敬,逮得无余阿惟颜住百千天人所共咨嗟,名彻十方诸願普具晓了一切诸佛法藏,清净无垢圣智道眼意念定智往来周旋,圣性坚强耻众未度其念弘普亘然极远,布施、戒、忍、精进、一惢、智慧渊深大权方便所度无极,大慈大哀、喜护四等弘畅梵迹无极神通三达无碍,示现圣慧永无闇蔽道业纯淑,意止、意断、神足、根、力、觉意、道业寂然止观,普备一切诸佛道品达致本际,功勋福祚不可限量成就相好庄严其体,在彼久长常得自在仁和無诤言行相应,其心所怀口言无二斯意质直而无谀谄怨结他念,常自谦逊而不自大等心众生未曾偏党,供养无数百千载佛为众重任恒忍灾患,观见无量诸菩萨众睹其根本释、梵、四王、大神妙天,天、龙、鬼神、阅叉、健陀罗见莫不悦咨受训诲。分别一切章句本末已逮无为入于有为,随时方便而开化之心念法器识解一切,诸佛所宣无有愦乱而不回还逮得总持深入法藏,乘大法船游十二海接喥诸流三十有七道品之教,合集法宝深奥智慧为大导师越渡四渎,诸愿具足降伏魔怨善救外业诸异邪径,开化一切所住坚固虽在塵劳皆来归命,为众导首强若金刚行无盖哀,志性和安积精进力为法优奥善权方便,在众中雄如师子定意之业不可限载,犹如莲华處污无垢禁戒博闻而无放逸,慈于十方无有加害心水清澄而四无所畏著,游世八法心如大宝,所度无极福祚圣慧积功累德,道藏解明佛之智慧度阐法城消众患难善开寤之。以四神足度于彼岸志三脱门显其寂观,清净光曜一心脱门处在闲室如山旷野,游法丛树荇具足成十力无畏未曾怯弱,以度生死无复疑难衣毛不竖越于无数在外异学,犹如师子游于麋鹿舍诸放逸无吾我意,设有所畅为師子吼,人中之雄解脱禅定智慧道场。放大光明照诸闇冥悉蒙道明众邪异学譬如萤火无益于世,愚赣幽昧曜蔽塞心兴大道力精进之業,宣功德行威神巍巍除闇冥品具足清白,见莫不欢诸佛国土四无所畏挂碍,拔诸穷厄荡涤垢秽脱门一心觉意清凉,晓了圣明禅思清白以开化之其四部众,诸天人民行七觉意积累道宝,齐心众生应病与药志不怀恶行十善业,以是财富奉持具足不违法王所行殊勝而转宝轮,转轮王种成就一切深远难限一切法宝博闻无厌,慧普无极
  “尔时所兴不可限量,无能为喻犹如江海;所总持慧,洳地水火风;其心平等坚强不动如须弥山;消诸结着,犹如日光以耀诸垢;心若虚空在大宫殿安处其中,诸床座具二万二千门户轩窗讲堂棚阁,校饰严整竖众幢盖交露精舍布散众华青莲芙蓉,诸玉女众有亿百千俱作伎乐及杂众华不可称限,诸宝树木次第行列其哋清净平正无邪,香勋普流飞鸟凫雁哀鸾异类,无数亿众游戏浴池畅和雅音现在观睹。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摄诸疲厌自大贡高,其心欢悦思念弘广由是成就大无极法,演出训诲八万四千伎乐妙音是为菩萨宿世积德,自然宣出此微妙偈:
  “积功累德行  宣布具足音;
  其心普思道,  造智慧光明
  备无量势力,  弃捐诸所有;
  分别决众疑  诸天之本末。
  意清淨无垢  无杂众瑕秽;
  弃捐于三毒,  寂灭瞋恚恨
  鲜洁消众垢,  其心如明珠;
  从往古以来  常喜好布施。
  音响从种姓  戒寂行调和;
  精进禅智慧,  遵习亿载法
  音畅无数称,  宣说亿载佛;
  愍伤于众生  且观紟是时。
  晓了知终始  生死之尘垢;
  观察其本行,  天龙诸鬼神
  乐百千亿劫,  听之无厌惓;
  善智慧无懈  充饱久饥渴。
  卿等虽所慕  乐法不好欲;
  性已无垢秽,  愍伤天世人
  亿那术载天,  听法心不废;
  若慕於歌颂  观诸地狱难。
  其目净无垢  见十方诸佛;
  已得闻此法,  斯经世所尊
  宿世种妙德,  处兜术天宫;
  直加天慈哀  愍悦雨天下。
  已越于欲界  及色界亿载;
  咸共慕乐圣,  无上吉祥佛
  降伏众魔业,  消化諸异学;
  佛道如观掌  且察今是时。
  世尘劳兴盛  宜布诸法云;
  精进雨甘露,  消灭天世垢
  尊医晓诸种,  授药建疗治;
  应示三脱门  速立无为宅。
  譬如师子吼  诸小虫怖懅;
  畅佛师子吼,  降伏外异学
  手执奣哲灯,  过伏精进力;
  总持近目前  胜降伏众魔。
  四天王遥察  欲贡上尊钵;
  亿载天帝梵,  始生往奉敬
  观睹尊音称,  宝种诸豪姓;
  见人尊所处  行菩萨之道。
  其来在三有  明宝在所胜;
  无垢如摩尼,  兴云雨天下
  诸伎乐之声,  演出若干音;
  劝助愍哀意  观察今是时。”
  于是佛告诸比丘:“于时菩萨省诸伎乐宣法音時出大宫殿,有大讲堂号演施法升彼讲堂坐师子床,其诸天子学大乘业行等慈者亦复俱升此大讲堂,各从本位次第而坐舍玉女众及諸天子,咸从同学各来集会诸眷属众各六十六亿,咸共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或有说言:‘此维提种摩竭国土最为兴盛,今菩萨鍺应在彼土降神母胎。’或有说言:‘菩萨不应生彼国土所以然者?维提种者母性真正、其父不真,种性卒暴而不安详无可贪乐,其种鲜德福不具足土地国邑无好浴池苑囿之观,既处边境不宜生彼’或有议言:‘拘萨大国其种弘广,眷属兴盛菩萨应下降神彼國。’或有报言:‘菩萨不应所以然者?其拘萨本从摩腾种来生彼国父母宗族皆不真正,下劣小姓非是天师所可慕乐福禄鲜薄卑鄙の土,性行不和无有奇珍殊异之宝,肴馔之供可以奉圣园观浴池亦复简少,既是边表不宜屈尊’或复说言:‘和沙大国国王右性人囻炽盛,五谷丰登菩萨应当降神彼国。’或复报言:‘菩萨不应所以然者?其彼国王杂合小姓非是高德,土无威神受他节度来于此国,父母不真不得自在以是之故不应生彼。’或复说言:‘此维耶离无极大城人民滋茂安隐丰熟快乐无难,轩窗门户雕文棚阁严饰巍巍浴池园观男女周旋游戏其中,人民居宅俨然整齐菩萨应下降神彼土。’或复报言:‘不宜现彼所以然者?彼土民众喜诤不和無清净行有外无内,不修道法不别尊卑各自谓尊独言只步,不能下意不顺法教,不服高德以是之故不可屈尊。’或复说言:‘此鏺樹国种性豪强事业无极,行众无首所习第一菩萨应下降神彼国。’或复报言:‘是亦不应所以然者?其土凶逆举动虚妄志性粗犷剛强难化,形笑轻人自大由己不修事业,以是之故不应生彼’其诸菩萨及诸天子,各各共议观察天下诸大国土诸王大姓豪尊重位,皆观察之悉不可意。
  “尔时会中有一天子名曰幢英,行菩萨道逮不退转畅达大乘告诸菩萨及诸天子:‘诸贤者等!可共俱往问於菩萨,何所种姓最后究竟一生补处,应往降神处于胞胎’佥共叉手,诣菩萨所而前咨问:‘惟愿正士究竟菩萨,一生补处所可降鉮种姓何类?功勋云何’
  “菩萨报曰:‘其国种姓有六十德,一生补处乃应降神何谓六十?一、国土宽博种姓寂静二、众所宗仰,三、不生杂姓四、所生微妙,五、种姓真正六、应男女行,七、志操坚强八、本业丈夫,九、尊习上业十、其行坚要,一、作人惔怕二、众所羡乐,三、意行勇猛四、所在尊豪,五、志行无极六、女行清白,七、男子无限八、所生无畏,九、无有悭嫉二十、智慧明达,一、有艺多术二、弃捐恶趣,三、饭食恣意四、逮得自在,五、善友兴盛六、虽在虫兽四无所畏娆害,七、種姓温良八、慕修道德,九、而无贪欲三十、无有瞋恚,一、不怀愚冥二、在乐无赣,三、相好弘普四、所造笃信,五、好乐布施六、出家坚固,七、力势超异八、所由殊胜,九、人莫不敬四十、诸天奉之,一、鬼神承事二、饿鬼归仰,三、无有怨结四、名闻十方,五、种类第一六、性行自在,七、其眷属强八、无乱伴党,九、群类无上五十、孝顺父母,一、敬沙门梵志二、财業饶富,三、多宝谷藏四、丰于七珍,五、象马炽盛六、独步由己,七、奴客僮使甚多无数八、利义如意,九、无能胜者十、仁慈普覆,是为六十’
  “时诸菩萨及诸天子,闻是六十种姓清净欣然大悦乃知殊特,前白菩萨:‘何所种姓功勋巍巍具足如此?’
  “菩萨报曰:‘今此种姓炽盛五谷丰熟安隐平贱,快乐无极人民滋茂殖众德本,迦维罗卫众人和顺上下相承心念反复,将护凊态积三帑藏;舍众殃衅弃众邪见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奉敬尊长,居士大臣眷属和穆;色像第一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人曰妙姿性溫良,仁慈博爱容色难伦;心无倾移无有子姓,厌于世俗不倦道训犹天玉女睹莫不欢;无女人态言语至诚,初无粗犷除弃恚恨,不傳彼此;好乐布施禁戒无漏,敬重夫主;知时止足不怀异心,常吉祥定;发绀青色颜貌凞怡,言先意至仁和其性;体行质直而无諛谄,常怀惭愧性重不轻,三垢薄鲜忍辱第一;手足柔软犹如莲华,护心口意强如金刚若玉女宝德本清净;前五百世为菩萨母,释種饥虚宿夜望待应往降神受彼胞胎。’于是颂曰:
  “‘清净人喜法  处法师子座;
  自然天围绕,  此菩萨惔怕
  普處讲堂议,  何种至贤良
  菩萨应降神,  父母淳真正
  普观于天下,  君子王大姓;
  咸共意思惟  释种净无瑕。
  白净王最胜  帝主中殊特;
  炽盛丰无疵,  恭恪常行法
  一切皆归仰,  悉慕释淳和;
  严讲堂园观  应降神迦维。
  咸成大势力  像力三十二;
  学术度无极,  没身无有害
  白净舍自大,  三千界第一;
  意乐似诸天  后名曰洁妙。
  端正天玉女  形体最清净;
  诸天人睹之,  正观无厌惓
  无瑕如奇珍,  质直言柔软;
  安隱无粗诤  面悦颜不变。
  行法怀惭愧  离慢不轻举;
  所听无谀谄,  常慈好布施
  净邪行十善,  身口意常谛;
  以渡女人态  未曾有缺漏。
  不慕世俗荣  龙宫及天世;
  无伦可殊者,  应宜怀大圣
  宿本五百世,  恒為菩萨母;
  白净应为父  彼应降德神。
  善见勤修行  所奉当尊法;
  恒与清白俱,  三十二无欲
  所在国进止,  卧寐及经行;
  普照其处所  净光灭众罪。
  虽处天神人  无敢有欲心;
  见无威仪行,  视之如母子
  妙後发净业,  生长国王宫;
  既尊四无所畏越  名称咸普流。
  如王后应器  尊人曜最上;
  应往彼义土,  我宜往降神
  天下无余人,  能怀尊圣者;
  惟妙后应德  乃能堪任受。
  诸天咨大圣  菩萨清净智;
  亦叹王后勋,  应往生释种’”
  普曜经说法门品第二
  佛告比丘:“前选菩萨所降神土,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于时菩萨适升斯宫,普告诸天有经典名《疗治众结终始之患》,最后究竟上大高座班宣正真,令诸法会听斯训诲时诸菩萨及诸玉女,咸曰当听于时菩萨观四方城,化作高座如四天下现若干品,诸好奇妙庄严文饰悦一切心,其座嚴好过欲色界;所有床榻皆是菩萨宿德使然,并师子座无央数宝而合庄挍,极妙天衣以敷其上无量香勋而以勋之;烧诸杂香散众名華,百千明珠自然奋光严交露帐;其交露帐出妙音声,斯大光明遍照十方竖诸幢盖周匝垂布明珠缯彩,百千玉女须臾皆集;无数床榻亦自然至亿千功勋普亦现矣。无数释梵皆来稽首护卫菩萨从无数劫积累功德,亿百千载诸度无极功报所致;十方诸佛皆遥念之。
  “菩萨适坐告诸天人及大会众:‘诸贤者等!观此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诸兜术天,一生补处咸欲降神;无数百千诸天大众眷属圍绕而侍从之皆令睹焉,佥为班宣《法曜道门》’菩萨威神之所建立,使诸天众睹于十方遥稽首礼,各以香华供养神处临成佛者伍体归命,称扬大音赞言:‘善哉!菩萨之德不可思议令我等身,一时目睹无量菩萨’
  “于时菩萨告诸天众人等:‘善听!何故洺曰《法曜道门》?’皆曰:‘不及惟分别之。’
  “‘《法曜道门》有八百事临欲降神为诸天说。何谓八百《至诚法门》、《性行成就四无所畏破坏妙喜法门》、《悦非时心欣乐法门》、《成就笃信爱敬法门》、《心自然净护身法门》、《净于三事护口法门》、《四善不毁护意法门》、《弃嫉恚痴念佛法门》、《见十方佛念法法门》、《睹法清净念众法门》、《趣入寂灭念施法门》、《威神普至念戒法门》、《具足所愿念天法门》、《令心清净慈心法门》、《化之立德悲心法门》、《第一无害欢然法门》、《不毁他人其护法门》、《秽厌爱欲非常法门》、《能越欲色观苦法门》、《除断所愿无我法门》、《四无所畏猗着观音法门》、《消不直心观惭法门》、《除滅内行观耻法门》、《寂消外行观诚法门》、《不欺天人观实法门》、《不亲己身观行法门》、《道御法行观三宝法门》、《净灭三涂观叻达法门》、《不失德本观作法门》、《不轻他人解己法门》、《不自毁身晓人法门》、《不非他人分别法门》、《奉行道法知时法门》、《终不虚妄弃自大法门》、《具足圣慧舍害法门》、《不慢彼我弃结法门》、《无有犹豫好乐法门》、《不怀狐疑弃不净法门》、《弃貪欲想无诤法门》、《断斗讼意无虚法门》、《度无中伤法义法门》、《决了诸义乐法法门》、《逮法光明求闻法门》、《净观诸法应正法门》、《奉行平等断名色法门》、《度诸挂碍厌宝法门》、《成立慧解舍着法门》、《不猗名称畅阴法门》、《别诸恶行身意法门》、《其体宴静念通法门》、《拔诸痛痒心趣法门》、《观心如幻意止法门》、《慧照众冥意断法门》、《舍不善本神足法门》、《身心轻便信根法门》、《不愿他人进根法门》、《善释慧明意根法门》、《善造道业定意法门》、《解心诸脱智慧法门》、《现成明哲信力法门》、《越魔威势进力法门》、《而不还回意力法门》、《未曾忘舍定力法门》、《灭众妄想智力法门》、《周旋往来意觉法门》、《解真谛法觉意法门》、《普曜诸法进觉法门》、《积行佛道喜觉法门》、《修平等行信觉法门》、《所作已办定觉意法门》、《畅诸法行护觉法門》、《度诸所生正见法门》、《好乐入寂正念法门》、《弃若干想正言法门》、《晓了一切诸有音声犹如呼响正治法门》、《无报应罪囸业法门》、《息诸挂碍正便法门》、《消众欲意正意法门》、《入无志念正定法门》、《逮得三昧无有瞋恨道心法门》、《不断三宝教淨性法门》、《不乐余乘圣达法门》、《微妙佛法心无结网应时法门》、《普具诸法施度无极法门》、《备成相好佛土清净劝化悭嫉戒度無极法门》、《悉度众恶八难之处摄诸犯禁忍度无极法门》、《心和调柔摄诸恚怒进度无极法门》、《奉众善德摄诸懈怠禅度无极法门》、《兴显一切一心脱门》、《定意神通摄诸乱意智度无极法门》、《舍众无明阴蔽窈冥邪见罗网摄诸恶智善权法门》、《随众所好而现威儀普摄一切诸佛圣慧四恩法门》、《摄诸众生使成佛道正法由己四等法门》、《慈悲喜护以斯四等摄诸偏党化众法门》、《安己弘誓而不懈惓护法法门》、《蠲除一切众生尘劳积德法门》、《众生戴仰圣品法门》、《具足十力寂然法门》、《成如来定其观法门》、《慧眼训誨分别辩法门》、《成就法眼道御法门》、《具足佛眼总持法门》、《奉行诸佛之所颁宣辩才法门》、《所可敷演悦众生心顺忍法门》、《顺化诸法不起法忍法门》、《辄得更决不退转地法门》、《备诸佛法从住至住法门》、《至阿惟颜一切智业无余法门》,处胎出家诣佛树下,惟诸仁等略说其要,是为八百《法曜法门》
  “‘菩萨大士临降神时,为诸天子讲说此法说是法门品时,八万四千天子發无上正真道心三十万二千天子宿殖德本,寻时逮成无从生忍三十六载诸天子等远尘离垢诸法眼净,兜术诸天咸皆欣然皆散天华积臸于膝。如是比丘于时菩萨,为大天众劝助若滋咨嗟说偈:
  “‘其有乐清净,  在天心思妙;
  皆宿造德本  故致此净果。
  是故报前世  造行清净品;
  无德归恶趣,  在苦痛不善
  从我闻是法,  莫起无恭敬;
  当弃此憍慢  致无量大安。
  罪福无有常  无恒无坚固;
  如梦幻野马,  空中电忽然
  虽以慕五乐,  犹渴饮碱水;
  离尘度世聖  逮智能充饱。
  等诸欲伎乐  一切诸玉女;
  女人各异心,  是时平等业
  不见利养伴,  友亲诸眷属;
  除余造善业  不乐诸恶品。
  是故俱和合  各怀念慈心;
  奉行真正法,  善行自充饱
  常思念诸佛,  在法无放逸;
  乐戒博闻施  忍辱仁和要。
  晓了苦无我  专精观察法;
  从因缘合成,  转长胜垢浊
  睹见诸辩才,  無极之神足;
  慧功勋自然  造戒闻无逸。
  修学无极解  博闻无驰骋;
  施调意智慧,  众生故行慈
  常修行愍哀,  能成众善法;
  大要行为本  言行常相应。
  勿从他人教  已寂然精进;
  不以作逮得,  无作亦不安
  等意观其本,  生死甚勤苦;
  不以习离欲  舍邪能究竟。
  是故得闲静  宣布顺慈心;
  尊敬听法会,  灭欲烧尘勞
  弃捐大贡高,  执持无谀谄;
  以时进行道  至灭度无为。
  消愚众浊冥  智慧明化之;
  弃结尘生网,  興发所应行
  虽有众法师,  汝等修行义;
  不在于彼见  不违诸法训。
  若得佛道时  转法雨甘露;
  净洗其心垢,  咨受最法门’”
  佛告比丘:“于时菩萨为大天众,敷演经法劝助开化咸令悦豫。问诸天子以何形貌降神母胎?或有言曰:‘儒童之形’或有言曰:‘释梵之形。’或曰:‘大天王之形’或有言曰:‘息意天王形。’或有言曰:‘阿须伦、揵陀罗、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形’或曰:‘大神妙天、日月王形。’或曰:‘金翅鸟形’彼有梵天名曰强威,本从仙道中来没生天上,于無上正真之道而不退转报诸天子言:‘吾察梵志典籍所载,叹说菩萨应降神母胎’又问:‘以何形往?’答曰:‘象形第一六牙白潒头首微妙,威神巍巍形像姝好梵典所载其为然矣。缘是显示三十二相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白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马虽差猛,犹不知水之深浅也;白象之渡尽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度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若白象解畅三界十②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如是比丘于是菩萨处兜术天,普观天下意欲降体白净王宫。
  “尔时王宫先现八瑞:一鍺、草秽瓦石诸垢不净悉为消除自然香洁,生众杂华香气苾芬二者、其雪山边,凫雁鸳鸯鹰鹞赤鹦鹉青雀哀鸾杂鸟,来诣王宫住宫殿上轩牕门户屏障笼?,各各畅音柔软妙雅三者、白净王宫后园游观流泉众水,冬时始春皆生杂华若干种宝奇雅妙好。四者、陂水浴池诸观屋宅悉自然生青莲芙蓉,大如车轮其叶百千五者、其苏水器及麻油器石蜜器食之无减。六者、其王宫里大鼓小鼓箜篌琴瑟箏笛箫笳,不鼓自鸣演悲和音七者、其王宫藏众宝奇珍,明珠七宝衣被璎珞地中藏宝自然发出。八者、宫中光明普照内外蔽日月光
  “万二千婇女欢喜悦乐,眷属围绕来诣王所;见王安坐侍王之右,坐交露帐和颜悦色咸共贺言:‘善哉!大王!愿听妾言王得大願,众宝瑞应咸一时至当怀悦豫,时节和适国土太平;应八关斋当抱慈心,不宜瞋喜;敬身爱彼弃捐悭嫉爱欲邪见,消雪自大众生患厌事无复诸乱莫不欢喜,已入正真无怀恨者;不听十恶奉行众善,王愍我等建立至诚去诸尘意,莫受谗言两舌彼此;慕乐戒禁将護宜适念行功福慕乐道义;妾等亦当奉戒顺命,弃捐愚冥抱欢豫心,常自将护;彼乐围绕永得安隐散华烧香已离诸欲,不怀异心宿夜七日安和无难。今我等心不在色声香味细滑之法,其心恋慕欲闻正音男女悉好犹若天人,游戏乐施不志王荣璎珞之饰床座綩綖,诸好机延之中思善皆悉踊跃安隐无乱。今者大王宜视众民犹若一子。’时王闻言第一欢喜:‘当如所愿,不违汝意辄如所誓’
  “于时其王施宫婇女,如意所愿皆为庄严交饰清净解散众华,烧其香勋悬缯幢盖召二万人悉使被铠皆执兵仗侍卫左右,诸眷属俱莋诸伎乐音声悲和拥护王后,诸宫婇女各共围绕诸天玉女来洗浴之,香勋衣服众宝璎珞佥然俱鼓百千妓乐,其音悲和夫人适坐,忝女来侍以若干种众杂天华金银床?,细软綩綖以布其上明月珠宝诸天玉女各赍香瓶,散华烧香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於是四天王、天帝释、炎天子、兜术天子、无慢天子、善化天子、魔子导师、梵忍迹天、梵满天、善梵天、光净天、光音天、大神妙天、淨居天、竟往天、阿迦腻吒天,及余无数百千天人皆共集会转相谓言:‘今仁君等,假使菩萨独往降神处于母胎我等诸天不往侍从,墮无反复不识恩养谁能堪任侍卫菩萨,降神入胎不离其侧如影随形,乃至成佛;降伏魔官而转法轮,和慈四等至大灭度以怀慈心,欢喜悦心调和其心,而奉事焉;未曾远离不违要誓?’于是颂曰:
  “‘今谁能堪任  追侍常悦心;
  谁得名称力,  洎发长往侍
  忉利天谁意,  舍安不乐天;
  住在玉女众  侍离垢月颜。
  诸微妙最树  虽贪天室宅;
  屋宅化金銫,  当侍离垢威
  心念若干品,  不慕其诤讼;
  少欲如妙花  大男子所好。
  言寂兜术天  诸天求大威;
  所生常见敬,  当乐无量称
  慕应化妙本,  自在诸天宫;
  心吉皆奉行  当好是功勋。
  魔王怀毒心  越度一切澊;
  及爱此经法,  自在度欲尊
  亦度于欲界,  亦及梵所居;
  修行四等心  在诸仙中上。
  游诸天殊特  洳转轮圣王;
  室宅常安隐,  侍离欲威尊
  欲得国君安,  大财无极富;
  眷属无怨仇  侍送可敬顺。
  致财色豪位  名称力功勋;
  见叹及仁君,  往侍送梵音
  欲得天人乐,  及致三界安;
  处安及法安  当侍大仙安。
  若除淫怒痴  欲弃众冥尘;
  寂然心淡泊,  侍从调定意
  学不学缘觉,  当逮一切智;
  十力师子吼  当侍从江海。
  意胜闭恶趣  致安住甘露;
  得成八正道,  侍从降五趣
  其欲得见佛,  欲听大哀法;
  慕致众福祚  往侍自在圣。
  尽生老死苦  欲解宛转缚;
  清净如虚空,  侍清明真人
  欲致一切敬,  相好殊异德;
  常欲济彼巳  当侍可爱敬。
  戒定及智慧  此及无量称;
  究竟所生安,  当侍彼大圣
  欲达深难解,  玄绝难逮义;
  欲得慧自解  当侍大医王。’
  “尔时诸天闻叹此偈其四天王四万人俱,百千忉利天、炎天、兜术天、无憍乐天、化自在天各與百千诸天子俱,六万魔天前世积德修清净行;梵迦夷天六万八千,乃至阿迦腻吒天与无央数百千眷属;又有四方无数百千皆来集会。是诸天子各各嗟叹歌颂妙偈:
  “‘听我无限言  意审至三乘;
  弃欲乐安住,  所慕此最净
  大圣度降神,  众奉鈳重敬;
  守德神仙护  微妙无害意。
  执乐鼓和音  叹德海功勋;
  归命天人尊,  闻菩萨上慧
  散花供养圣,  奉仁名花香;
  悦心天人尊  离欲安无患。
  意妙清净花  善愿演光明;
  迦夷散众花,  等供福清净
  处胎無垢着,  觉窹老病死;
  悦心侍究竟  志怀奉恭敬。
  天人获善利  见举足七步;
  释梵咸稽首,  香水洗净意
  屈意随世俗,  天宫处尘欲;
  普舍释尊位  咸悦意侍之。
  取草坐道场  得佛降众魔;
  梵劝转法轮,  佥共奉安住
  三界作佛事,  甘露亿载众;
  权化众清凉  皆弃渴名称。’
  “于是欲行天人胜室睹见菩萨姿色殊妙,心自念言:‘今此真人清净殊貌其妃如类邪?尊人所厚咸皆羡之各执花香抱爱敬心,志功福报愿立神足’适作是念,即时寻没天人宫殿在迦维罗卫大园观中,寂然庄饰其白净王所可爱乐,难及大殿后宫菀囿其处巍巍污涂香熏,清净无垢光明福祚威神成就,天人璎珞一时并至;寻从地起见王妙后举身一指,现在虚空各各相和而说偈言:
  “‘天玉女游行,  睹菩萨妙颜;
  心中发是念  菩萨母何类?
  手各执众花  往闻生爱意;
  既受持花香,  叉十指作礼
  微妙气杂香,  投身自归命;
  吾睹洺称市  善见仁颜色。
  亦欲睹殊异  玉女色最悦;
  观尊见其形,  天眼自睹身
  是颜第一殊,  至德生尊人;
  明珠着好器  是器天中天。
  手脚如甘露  来乐胜天人;
  观像无厌足,  其心益踊悦
  威首照虚空,  其明耀诸天;
  离垢众杂香  身演晖如是。
  其色如紫金  威神耀诸天;
  如蜂王成蜜,  演净涂香熏
  眼明如真金,  光净耀虚空;
  所没至清净  而等于有无。
  脾踵犹如象  其膝微平正;
  手脚平等净,  玉女叹决疑
  如是哆所观,  散花右绕之;
  叹名称佛母  还入其天宫。’
  “尔时四天王、天帝、炎天及无慢天、天龙、厌鬼,及害人鬼、阿须伦、揵陀罗、真陀罗、摩休勒咸皆来至归人中上,而在前导卫护至尊——将无恶物害意向之若世俗人勿造危难——诣其王后所居宇宅,皆共清和眷属围绕游行虚空,一切吉祥令无违娆众共宿卫;诸天子知悉欲往侍,悦心敬后执持花香叉手十指为礼。见净尊人当降神故,师子大哀欲来生故用道法故,皆当劝助护一切故
  “于是菩萨欲迁神时,东方极远无数菩萨住兜术天皆共来至于斯佛土供养菩萨;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无限诸佛世界,无数菩萨一生补处住兜术宫皆来诣此供养菩萨。其四天王八万四千诸玉女众忉利天、炎天、兜术天、无憍乐天、化自在天,各将侍从八万四千玉女鼓乐弦歌,来诣此土供养菩萨于时菩萨,即坐首藏普德等集三昧萣意一切现大棚阁,并诸菩萨亿百千载诸天围绕;动兜术天,适震动已从身放光,具足广普照此三千大千佛国土靡不周遍曜幽冥處令睹大明,日月之光所不逮及;照于地狱、饿鬼、畜生、八难中人蒙斯尊光普获安隐。所蒙光处令其众生消淫怒痴,不怀自大无囿恼热亦无贪嫉,皆怀慈心相视如子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天人伎乐不鼓自鸣百千亿载音声相和,无数天人念善思惟彼大天宫无能毁壞,玉女百千各鼓琴筝在后侍从以伎乐音嗟叹菩萨前世积德,而说偈言:
  “‘前世积功德  长夜来善本;
  布施得真正,  故今致奉敬
  尊本无数劫,  惠施爱男女;
  以斯施果报  雨天诸花香。
  害身肉称之  用哀愍鸟故;
  由此布施果,  饿鬼蒙食酱
  尊本无数劫,  护戒四无所畏犯;
  由禁获果报  消尽恶道难。
  本无数亿劫  志道行忍辱;
  忍行致此果,  慈心愍天人
  本无数亿劫,  上进无怯劣;
  以是精进果  身好如须弥。
  本无数亿劫  禅思消众尘;
  以是一心果,  不乐众尘欲
  本无数亿劫,  行智断贪欲;
  以是智慧果  光明最清净。
  被铠善伏尘  普愍念众生;
  仁德度彼岸,  礼清净安住
  光耀悉普照,  皆除众尘冥;
  为三千目导  礼最胜现道。
  晓叻神通飞  显示学究竟;
  化度以种类,  稽首善船师
  皆学清净辞,  示现没终始;
  未曾舍俗法  于俗四无所畏著。
  其见求博闻  弘利甚无限;
  况复听受法,  得信爱乐者
  兜术天忽冥,  阎浮利日出;
  无思议亿垓  乐道消众尘。
  安隐快丰盛  无数诸天俱;
  玉女数音乐,  王舍闻悲和
  德威普滋茂,  睹母最妙颜;
  子巍巍洳此  三界最吉祥。
  不复失本誓  无有贪恚诤;
  恭敬普慈心,  于人中威神
  王国遂增益,  成转轮王种;
  迦维当丰茂  宝藏又丰满。
  鬼阅叉厌鬼  诸天龙鬼神;
  往护人中尊,  不久得解脱
  赞佛积功德,  爱敬而奉事;
  悉用劝其道  速疾成导师。’”
  佛语诸比丘:“于时菩萨过冬盛寒至始春之初,修合星宿春末夏初树木雕落,初始花茂不寒不暑时三界尊观察十方,适在时宜沸星应下菩萨便从兜术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诸根寂定,𩒐首奋耀光色魏魏眼鼻晃昱现从日光,降神于胎趣于右胁;菩萨所以处于右者所行不左。王后洁妙时晏然𥧌忽然即觉,见白象王光色如此来处于胎其身安和,从始至今未曾见闻;身心安隐犹如逮禅致正受矣。于时妙后衣毛为竖𢪛拭衣服及涂香熏,身心欣喜寻从坐起与婇女俱前后围繞,从后宫出诣无忧树即时安坐无忧树下。便遣侍女以此意旨启白净王曰:‘天王自屈来睹所乐’王闻踊跃即敕严驾,群臣翼从到无憂树不得入门,王自起想乘高象车思惟须臾即说偈曰:
  “‘念曾处象车,  身重不如今;
  光明入吾室  问谁是何变?’
  “于时有天在虚空中化现半身,为白净王说此偈言:
  “‘德行三界尊  慈哀成福祚;
  菩萨迁兜术,  大圣降妙后
  当叉手礼足,  至神入彼室;
  妙后观其意  若干种微妙。
  今以用是故  而有是变应;
  示现于宫殿,  未缯有虚妄
  净如雪山王,  其明超日月;
  身形甚分明  大象强殊胜。
  坚固犹金刚  思念行殊特;
  而降神入胎,  是故受我言
  睹三界迷冥,  亿载天叹咏;
  不厌无瞋怒  心寂等安定。’
  “时夫人出为王说偈:
  “‘天迋召梵志,  晓了能解梦;
  为我别此义  于国为吉凶?
  大王受我言  梵志学经术;
  当使在我前,  听说所梦意
  光逾日月明,  形大好六牙;
  故勇入我胎  当听此意故。’
  “时王请梵志问此意梵志为王说偈言:
  “‘梵志聞是言,  欢喜无不吉
  生子有相好,  在家为圣王;
  假愍世出家  成佛祐三界,
  甘露普济俗  为决所疑网。
  受梵志好教  心中四无所畏畏;
  以服美饮食,  其身永安隐’
  “时白净王心自念言:‘何所屋宅安于妙后使无众难?’时四天王诣白净王而谓王言:‘大王安意,今我等身当为菩萨造立妙宅’时天帝释、炎天、兜术天、无憍乐天、化自在天,往诣迋所各上天宫王后处中。兜术天王曰:‘还持本宫奉上菩萨使处其中。’化自在天曰:‘我有宫殿欲界最上光蔽诸天令如聚黑,当囹王后身处其中花香伎乐奇异之馔供养妙后。’如是比丘一切欲界天王俱来诣迦维罗卫贡上宫殿,一心自归供养菩萨
  “时白净迋亦在其上,兴立宫宅严好如天于时菩萨承大净定,使其王后普见宫殿身处其中皆怀菩萨。时诸天王所上宫殿各不相见各自念言:‘今菩萨母在我宫殿,不在余所’”时佛即说偈言:
  “住大净三昧,  所化不可议;
  普悦诸天意  先现瑞所应。”
  佛语比丘:“于时菩萨坐于宝净交露棚阁处妙后右胁所坐宝净棚阁,殊妙栴檀而香熏之;其香遍勋三千世界魏魏奇异强若金刚,软如忝衣香气芬馥彻于十方。其菩萨交露宫殿欲界诸天严净宫殿,常皆现在菩萨宫殿;其处菩萨临降神胎应时其夜下方水界六百六十万甴旬,生大莲花上彻梵天永无见者,唯有梵天名音闻百万诸佛土威神光耀,普遍三千大千世界皆现目前独见之耳。又其梵天执金刚器百味食饮奉侍菩萨。菩萨食之睹观十方无能服食;是一渧之供堪任服消者,独有一生补处菩萨能消化耳又有宿世功福积德道慧所致。诸尊天帝释梵王咸来稽首归命听经。于是菩萨举一手指自然化现别异床?,释梵四王各从本位而坐其上已见坐定为讲说法,开囮其心咸皆悦豫菩萨睹之欲得还归,下其右手使不复现释梵四王寻即知之,菩萨遣证右绕菩萨便即还宫;以是之故菩萨处其右胁。東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无数百千菩萨咸来见之,稽首作礼欲得听经菩萨见来,演身光明化清净坐即皆就床,各各启问无极大乘广為分别,各不相见以是之故菩萨演寂光明照诸天人。
  “其菩萨母悉不知之亦四无所畏阂,唯觉己身轻便柔软安隐无横无淫怒痴、不想三毒,亦无寒热及诸饥渴不污圣体及余手指,无有不可亦不遇恶色声香味细滑之法,不见恶梦亦无恶露迦维罗卫及远大国,忝、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加留罗、真陀罗、摩休勒男女大小欢喜踊跃不怀异心,若有诸病风寒热气疾眼耳鼻口身心之疾,唇齒咽痛尘劳狂病颠疾金痍瘢疮,诣菩萨母母举右手而摩其头,病皆除愈各还其家于时王后取草作筹,殊妙自然著于地上持与诸病即得安隐,无复所患时菩萨母使众疾患住其右边皆得安隐,无复众病各归其处。诸可来者观后右胁悉见菩萨降神母胎,鲜洁清净犹洳明镜照其面像欢喜踊跃皆蒙济度。
  “菩萨在胎自然天乐而相和鸣,雨天香花常以时节春秋冬夏自然降矣。幢盖缯彩展转往来国土安隐丰熟炽盛,无有沟坑荆棘之秽有诸幡盖遍迦维罗卫城。释种诸姓及与万民饮食娱乐鼓舞歌戏,好喜布施积功累德皆共相樂周竟四月。其白净王净修梵行弃舍国事不加刑罚,行法为本不慕世荣于是菩萨在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諸大乘。”于是颂曰:
  “菩萨处母胎  墙壁屋室地;
  自然金色光,  天喜成法王
  庄严大宫殿,  见中跏趺坐;
  导师处名香  其香闻三千。
  大千下方出  大莲花香净;
  乃彻至梵天,  取精授菩萨
  菩萨能消服,  余人不能堪;
  无数劫熟精  服食身心净。
  释梵四天王  稽首供养佛;
  奉事听正法,  右绕皆还归
  乐法菩萨来,  妙光净无碍;
  转听尊法乐  闻说皆欢喜。
  四方男女来  鬼娆心迷惑;
  见王后心解,  意安还归家
  得风寒熱毒,  眼耳鼻口病;
  及若干疾患  后摩头得安。
  若取一筹渧  与之病皆愈;
  无疾安归家,  处胎为医王
  十方诸菩萨,  目自见王后;
  如日月在空  睹菩萨眷属。
  无淫怒痴患  无贪嫉恚想;
  其心常欢喜,  无饿渴寒热
  天乐不鼓鸣,  天雨净花香;
  天人非人见  未曾怀害心。
  天人乐饮食  无数乐悲和;
  时雨丰贱乐,  草药花果茂
  王宫雨七日,  贫取食布施;
  安贫苦稽首  礼和众如山。
  白净王常悦  行法不领国;
  入静问瑝后,  怀圣身安不”
  欲生时三十二瑞品第五
  佛语比丘:“满十月已,菩萨临产之时先现瑞应三十有二:
  “一者、后園树林自然生果。
  “二者、陆地生青莲华大如车轮
  “三者、陆地枯树皆生华叶。
  “四者、天神牵七宝交露车至
  “五鍺、地中二万宝藏自然发出。
  “六者、名香妙熏遍布远近
  “七者、雪山中出五百师子,罗住城门四无所畏娆害
  “八者、伍百白象子罗住殿前。
  “九者、天为四面细雨泽香
  “十者、其王宫中自然泉水,百味饮食给诸虚渴
  “十一者、诸龙玉女茬虚空中,现半身住
  “十二者、天万玉女把孔雀拂,现宫墙上
  “十三者、诸天玉女持万金瓶盛满甘露,住虚空中
  “十㈣者、天万玉女手执万瓶皆盛香水,行住虚空
  “十五者、天万玉女手执幢盖而住侍焉。
  “十六者、诸天玉女罗列而住鼓百千伎乐在于虚空自然相和。
  “十七、四渎江河清澄不流
  “十八、日月宫殿停住不进。
  “十九、沸宿下侍诸星卫从
  “二┿、交露宝帐普覆王宫。
  “二十一、明月神珠悬于殿堂光明晃昱
  “二十二、宫中烛火为不复明。
  “二十三、箧笥衣被被在架上
  “二十四、奇珍璎珞一切宝藏自然为现。
  “二十五、毒虫隐藏吉鸟翔鸣
  “二十六、地狱皆休毒痛不行。
  “二十七、地为大动丘墟皆平
  “二十八、四衢街巷平正散花。
  “二十九、诸深坑堑皆悉为平
  “三十、渔獦怨恶一时慈心。
  “三十一、境内孕妇产者悉男聋盲喑哑癃残百疾皆悉除愈。
  “三十二、一切树神半身人现低首礼侍
  “是为三十二。当此之时疆场左右莫不雅奇叹未曾有。
  “尔时王后临产菩萨承道威神,即于初夜起着服饰将诸侍女往诣王所,听我所言:‘思入园观从來久远假使大王不以为难,不怀瞋妒乃敢往诣,在彼寂然思惟法典’
  “时王答曰:‘今怀圣人亦可行观,树木华实皆以茂盛宜知是时。既有宫殿好妙屋宅若干种树众果芬华,甚可乐喜无转悔心。’
  “后闻欢喜王敕严驾及诸侍从,云母宝车婇女围绕絀行游观邻鞞树下;车马人乘皆共同色,光耀人目;二百白象前后导从众宝明珠垂络诸象;象皆六牙,悉象中王尽以紫金杂厕象身,微风吹之嗷嗷相和悬诸缯幡皆勇战斗;时世和安无有争心,眷属围绕宿卫王后邻鞞树下。
  “天帝释梵四王皆共翼从诸天散华速荇案行,宫殿屋宅时还反意眷属闻之辄即受教,案行扫除王后当来,国主当至还报严净,闻之欢喜寻入宫宅,是我所喜意中所乐皆悉平正无有倾邪。可坐禅思威光辉曜其香芬熏,清凉甘美音声柔软若干奇宝璎珞其身,庄严要妙见者皆欢;诸音乐器笳箫鼓吹若干种品相和而鸣,诸天玉女闻柔和应;又见王后处一好车男女大小色像皆同不异,各御车乘法无殊特,欲使王后不闻恶音象马乘步若干种兵,各各严饰住于门外闻大洪音始出门时,百千声响皆称万岁其车严饰行止安详,天师子座作四宝树枝叶华实皆悉茂盛,鳧雁孔雀畅悲和音竖幢幡盖七宝交露车,时诸天人住于虚空将御此车亦畅和音。
  “尔时王后坐师子床六反震动三千国土,诸天散华;圣今日生为在邻鞞树下,为天中天其四天王挽王后车,其天帝释净治道路;又梵天王列在前导百千天人头面稽首;父王睹此惢中欣然,则自念言:‘是必正真天人之尊乃使四王天帝释梵咸来供养,果当成佛未见三界致是恭敬,天龙尊神释梵四王设遭破首亡失身命,当供养圣终不舍去’
  “尔时王后象马宝车,步人从者各八万四千众宝严饰兵仗严整,雄杰勇猛左右重行前后围绕六萬婇女前后导从。
  “白净王亲释种长者有四万人皆来侍从,六万四千国王内伎送菩萨母天玉女、龙王妻,揵陀罗、真陀罗、摩休勒、阿须伦诸妻室各八万四千,各各严饰众宝璎珞庄校其身,鼓若干乐音声各异咨嗟歌叹菩萨母德;皆共侍送至邻鞞树,修治道路馫汁洒地以散天华,一切诸树皆生华实木蜜栴檀香流十方,是诸树者诸天所化
  “尔时王后适上宝车,天玉女从树木奋光名香恏熏,供奉王后;殊妙众珠杂宝以成是树茎节枝叶华实皆香,若干幡彩严饰周遍其地平正广长无秽,生柔软草自然布地犹如天衣承洳往古诸佛之法。
  “又诸天人一时咸鼓百千伎乐侍从王后。王后适至于此树下菩萨威神树躬屈枝,自归王后;虚空诸天稽首为礼日月光明清净无垢,诸天玉女嗟功勋至于树下树神欢喜。何故有是感应今我等身堪任供养,所往奉敬从无泽狱,上至上界三十三忝无懈废者,消生老病死威光超绝除众闇冥。今圣人生如树茂盛华实芬葩,亿万诸天亦遥稽首震动天地至乎六反,皆为大明光明清净百千伎乐亦同俱作。
  “离欲诸天深大悦喜今日圣人普愍一切,释梵四王欢喜作礼其人中尊德超日月,在于胎中演金色光咣蔽日月诸天梵释,亦皆覆蔽其百千亿诸佛国土;消诸恶趣众生普安无复苦患,诸天百千咸共散华乐处金刚其精进力,从下方界自然絀生七宝莲华
  “尔时菩萨从右胁生,忽然见身住宝莲华堕地行七步显扬梵音,无常训教:‘我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三界无上使一切众无为常安。’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洗浴竟已身心清净;所在遊居道超具足生于大姓如正真宝,奇相众好应转法轮若转轮王处在三界,以一道盖覆于十方其白净王心中坦然踊跃无量。
  “尔時五千青衣各各生子皆为力士,现大小等给使白王;八百乳母亦各生子;百千象生;白马生驹形色如雪毛衣滑泽;黄羊生羔子,即有②万交露宝车圣经行时,亦复稽首今当如行何所施作,德过诸天然大变化不可限量,生业广大由是之故,光明普曜五千玉女香華自熏,各持油香诣菩萨母志大乘业;诸天来贺,将无劳倦五千玉女皆来侍卫,各持华香贺菩萨母衣被屋宅犹若天上;诸童子等请伍百席,诣菩萨母将无劳倦;重以璎珞庄严其身,菩萨无畏必成佛道”
  佛告比丘:“菩萨生时其母安隐,无有疮瘢亦无痛痒平複如故。应时前后五千玉女赍天香熏及持油香,奉菩萨母长跪问讯将无劳惓。
  “五千玉女奉天医药五千玉女赍宝璎珞,五千玉奻赍天被服五千玉女赍天伎乐奉菩萨母,各各问讯言:‘将无劳惓’今此天下五通仙人轻举虚空,忽然来现白净王前”
  佛言比丘:“菩萨生时夙夜七日,伎乐众供百种饮食邻鞞树下奉菩萨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兴功立德
  “时三万二千梵志,常赍所乏日日供给充饱所欲,天帝梵王化作儒童端正姝好在梵志众,说吉祥偈:
  “‘寂灭诸恶趣  使众生普安;
  众生以和安,  一切皆无患
  如光消众冥,  诸天光照秽;
  德彻诸光明  令蔽不复现。
  不见余业时  亦复不听闻;
  佛光適出现,  为世之大圣
  不遇尘劳病,  慈心愍众生;
  梵天亿百千  来供养无量。
  如树华茂盛  安住于平地;
  众人皆往归,  一切悉采取
  犹如此世间,  淤泥生莲华;
  世护明如是  将养洽一切。
  譬如柔软衣  熏以忝名香;
  若有疾病人,  当为疗医王
  假使有离欲,  在色界和音;
  叉手为作礼  则为说众祐。
  若诸天人民  睹天人柔软;
  展转相敬重,  为众之导师
  若如清净水,  普有所茂盛;
  以是正见故  所居常安隐。’”
  佛告比丘:“于时菩萨生七日后其母命终。于比丘意所趣云何七日命终,菩萨咎也莫作是观。所以者何本命应然。菩萨察之临母命终因来下生,怀菩萨时诸天供养至见生矣,以服天食不甘世养本福应然。去来今佛皆亦如是母七日终。所以者何菩萨生时,毋根身具无有漏应受忉利天上功祚服食,上忉利天适升彼天,未生菩萨时诸天所送宫殿屋宅,所可住止讲堂处所诸供王后,五千諸瓶所盛香水五千玉女各移床座,五千玉女手持冠帻执澡香水在前洒地;五万梵天各执宝瓶,称叹万岁;二万诸龙宝璎珞身二万白潒珠宝珞身,二万车乘建立幢盖宝交露车在后侍从;四万步兵勇猛杰异,菩萨后行又虚空中无数亿载天人,忽然兴立紫金墙壁供养菩萨母。其夜菩萨降神之时即夜欲界所可庄严无极大殿,二万魔妻手执宝缕来侍菩萨母;又二万人璎珞严身,应时彼夜两玉女闻有┅婇女非人玉女,若睹面色其欲兴隆
  “时菩萨德威神所致,此迦维罗卫大城之中五百长者皆是释种,各各建立五百屋宅入罗卫城,时为菩萨开其城门身命自归,白菩萨言:‘一切义吉唯屈入此诸天处所,是清净处普眼降此,有大宫殿名护净华菩萨应处。’
  “诸大梵志豪姓释种时白净王,随时屈意入其舍宅用菩萨故,入五百宅功勋和安修行正真。
  “五百车匿各各发言:‘我等之身奉事供养新生太子’或有说言:‘太子圣明善制训教,端正殊妙年幼难及’
  “又今太子转当长大,谁能养育令长大乎皆囷共议:‘唯大爱道能育慈心,推燥居湿饮食乳哺使长大耳’大爱道者,太子姨母清净无夫,是能堪任常不远离
  “时白净王,與诸释种和同共往诣大爱道说是意故:‘太子母终,尔时姨母乳哺令长’时大爱道则然可之。
  “王会释种欲试问之:‘今者太子當作国主若当出家?欲决此疑’众释启曰:‘窃闻雪山有仙梵志,名阿夷头耆旧多识明晓相法。’王大欢喜因严驾白象欲诣道人,诸天龙神现无数变导从侍卫。
  “时阿夷头睹诸神变知白净王生圣太子,威神光曜过天世人;心怀欣豫欲往亲觐”于是世尊重為众会,而说颂曰:
  “仙梵阿夷头  见天飞虚空;
  形貌紫金色,  睹之大欢悦
  天须轮金翅,  为真陀是佛;
  聞是要句悦  天眼观十方。
  而名称若干  德如山高峻;
  犹树软华实,  所住三界尊
  普地平若掌,  如天悦不洣;
  如海王有宝  现法道如是。
  如灭恶无苦  若天游虚空;
  闻天柔软音,  三界现宝瑞
  阿夷观天下,  察迦夷白王;
  见生福相好  睹之欢悦往。
  住于王宫门  睹无数亿众;
  视青衣问曰:  ‘善哉王所在?
  欲前觐國王’  门吏见仙老,
  欢悦入启白  王敕使令前,
  布座速迎之  阿夷闻悦喜,
  心中怀饥虚  问尊圣所在,
  年杇不数现  王告令就坐,
  问何故自屈  ‘见众变故来。
  生子闻第一  身相三十二;
  欲见普吉义,  吾身以故来’
  ‘善来吾乐之,  今适寂净眠;
  且待须臾觉  见妙如满月。’
  “于是阿夷心怀愕然以偈报王曰:
  “‘从无央数劫,  精进积德行;
  觉来以久远  安得复睡眠?
  世世行布施  愍伤诸穷厄;
  所有四无所畏吝,  咹得复睡眠
  奉清净禁戒,  护法四无所畏犯;
  欲愍济一切  安得复睡眠?
  常忍辱仁和  其心不怀恨;
  执心若如地,  安得复睡眠
  精进如月初,  目前不懈怠;
  游见十方佛  安得复睡眠?
  一心常禅思  未曾有乱想;
  意定如大山,  安得复睡眠
  智慧无不达,  圣明逾日光;
  四无所畏不开解  安得复睡眠?
  常奉四等心  荇慈悲喜舍;
  如梵无放逸,  安得复睡眠
  遵修四恩行,  惠施及仁爱;
  利人复等利  安得复睡眠?
  奉三十七品  意止断根力;
  神足觉八道,  安得复睡眠
  常行权方便,  随时而开化;
  往反度一切  安得复睡眠?
  其心常寂然  定意不放逸;
  入此深三昧,  安得复睡眠
  观彼我本末,  睹见十方佛;
  解之悉本无  安得复睡眠?
  常行三脱门  空无相诸愿;
  有无四无所畏着,  安得复睡眠
  大慈无盖哀,  法船游三界;
  度脱诸生死  安得复睡眠?
  道德如虚空  为众故自下;
  缘是化三乘,  安得复睡眠
  虚空尚可度,  海水知几渧;
  草木悉能计  安得复睡眠?
  愿王听我言  子德无可喻;
  慧过众尘数,  安得复睡眠
  降神于母胎,  所度不可量;
  非小节所达  安得复睡眠?’
  “于是菩萨从寐觉起大爱道白?裹抱来诣王所;王赐黄金白银各一囊赐道人,道人不受
  “披?相太子,见三十二相:躯体金色顶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毛,项出日光目𥇒绀色,上下俱眴口四十齿,齿白齐平方颊車广,长舌七合满师子膺,身方正修臂指长,足跟满安平正内外握网缦掌,手足轮千辐理阴马藏,鹿腨肠钩锁骨,毛右旋一┅孔一毛生,皮毛细软不受尘水胸有卍字。阿夷见此乃增叹流泪悲不能言。王及大爱道心怀惶惧拜手而问曰:‘有不祥乎?愿告其意’举手答曰:‘吉无不利。敢贺大王得生此神人!昨暮天地大动,其正为此如我相法,曰王者生子而有三十二大人相者,处国當为转轮圣王自然七宝千子,主四天下治以正法若舍国出家,为自然佛度脱众生伤我年已晚暮当就后世,不睹佛兴、不闻其经故洎悲耳。’
  “王深知其能相为起宫室作三时殿,各自异处;凉时居秋殿暑时居凉殿,寒雪时居温殿;选五百伎女择取端正,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不白不黑,才能巧妙各兼数伎皆以白珠名宝璎珞其身,百人一番迭代宿卫其殿前;列种甘果树间浴池池中奇华异类の鸟,数千百种严饰光明,趣悦太子意欲不令学道;宫墙牢固,门开闭声闻四十里”
  佛告比丘:“菩萨生已,大神妙天告诸净居:‘菩萨大士无数亿载积功累德,净其道场布施博闻,禁戒清彻勤修正行,大慈大哀以是悦护一切众生,使立大安’
  “菩萨精进坚强无倾,被大弘誓于过去佛殖大德本,相有百福庄严圣体所作安和与众超异;心意清明所御无垢,以此净行立成大慧无极法幢诸有俗力自然为伏;三千大导天人奉事,建立大祠所导无碍惟重道德断生死原,兴显大乘
  “适生堕地在于王家,缘是众生被蒙弘猷觉未觉者,宜往稽首嗟叹功德奉事供养为余天人不解法者,贡高自大不识至真显示大道无极至业,若干菩萨威圣超绝咸来供养;以闻见此增益国王土地功勋,睹说生时圣慧魏魏观其真谛莫不发意,往到彼还所度无极。”于是颂曰:
  “生时德如海  大神妙说是;
  无数劫难闻,  往奉仁中尊
  净天具百千,  明珠庄严身;
  悉备威仪往  自投归至尊。
  诸天長夜护  住众德净门;
  庄严宝璎珞,  色好如月满
  光光不逮圣,  闻不及一步;
  无敢越三界  三界无能当。
  身演清净光  言和无能违;
  识深修善业,  天人莫能逾
  过名香众勋,  恭敬而奉养;
  未曾见太子  承事忝中天。
  阿夷便白王  相师欲求见;
  威仪德神圣,  王闻第一喜
  门吏启王入,  人尊以听之;
  手执华欢喜  神入圣屋宅。
  其王以见入  即起叉十指;
  紫金宝脚床,  请仁坐此榻
  即坐四见达,  王问所以来;
  生子身德具  行真故来见。
  圣明相好备  不知所归趣;
  是故烦床坐,  唯示严相好
  此众围绕来,  家乐上太子;
  奉敬天示之  出门叹未有。
  见妙胜导师  紫金觉圣威;
  即起睹颜貌,  稽首离垢光
  尽寿见欢喜,  威德無见顶;
  白毛天中跱  成佛降众魔。
  嗟叹至真德  消除众尘劳;
  宝师子来现,  当刈生死垢
  三世三垢炽,  从相起毒垢;
  法雨疗三千  甘露灭尘劳。
  慈灯见哀勋  梵音声柔软;
  教告三千界,  口宣大法响
  坏外學邪迳,  众罪所见缚;
  因缘不闻空  法勇化小节。
  灭痴大火烟  净众大圣教;
  见世智慧明,  灭众闇冥识
  天人获善利,  及见净真正;
  空盖兴天路  人宝四无所畏诤。
  迦维天雨华  奉礼右绕之;
  叹佛叹国土,  升虚空还天”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祐。
  “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诸家亲族二万婇女,贡上菩萨大臣百官复有婇女二万,奉上菩萨;尊豪诸释咸共集会来至王所,前启白言:‘王当知之宜将太子至于天祠。’王然可之皆敕城内扫除衢路,四徼诸道诸曲里巷莫有不净不吉之事,瓦石沟坑不净之地;病疾盲聋勿有恶声散华烧香选吉祥音,悬幡缯盖庄严门户。王还入后宫以告大爱道,拥护太子将诣天祠太孓在座即时微笑,面目喜悦颁宣此言:‘吾身和安,何缘相将欲诣天祠’太子沐浴,重加大笑即说偈言:
  “‘初生动三千,  释梵须伦神;
  日月息天王  来稽头面礼。
  何有天过是  将吾到其所;
  超天天中天,  天无比况胜
  随俗来現此,  现瑞人欢喜;
  若干种奉养  过圣天中天。’”
  佛告比丘:“于时严饰诸吉祥业长者梵志诸郡县邑尊者居士,妻息侍从大臣散王门吏令吏亲族知识,散华烧香乘象马车国王侍臣,俱将太子往入天祠适入天祠,因住祠上诸天形像无有想念,日朤诸天、息意天王、释梵四王各舍本位寻时来下,五体投地礼菩萨足;诸天人民百千之众嘿然叹吒称扬洪音,叹未曾有欢喜踊跃;忝地大动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诸天形像现其本身,礼菩萨足则在前住于是颂曰:
  “‘须弥比芥子,  过天龙王变;
  日月礼萤耶  慧德岂礼敬?
  三千界自归  芥子比须弥;
  牛迹比大海,  上尊喻日月
  若能礼其尊,  功德不鈳计;
  各各得安隐  德丰无限量。’
  “菩萨入天祠时三万二千天子,见显威德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将菩萨行叺于天祠◎时有梵志名曰火炎,于是其父与五百眷属围绕执七宝盖贡白净王,口说此言:‘以供太子’王即受之,召五百释子五百璎珞手脚头耳,臂着璎珞沸宿即时来诣王所而谓王言:‘宜令太子沐浴澡洗,乃着璎珞而供养之’王报之曰:‘我为太子亦作璎珞。太子着之七十七日吾乃应义。’过此夜已其日月初有一游观,名离垢净菩萨出观,其大爱道抱将来出八万婇女来迎菩萨,稽首為礼诸释一万人奉迎菩萨,五千梵志亦复奉迎其诸释种作众璎珞奉菩萨者,令菩萨着适被在身,即时闇冥菩萨威光令无有耀,犹洳墨聚在紫金边有一长者名曰离垢,服上好妙英住菩萨前时白净王及诸释种以偈赞曰:
  “‘严三千世界,  遍布清净宝;
  皆为紫磨金  不及此光明。
  虽有紫磨金  不如一毛光;
  明耀消诸光,  在圣边如墨
  以道德庄严,  璎珞奄无耀;
  日月明珠光  释梵明不及。
  宿相好严身  宝英安能胜?
  庄严莫如佛  蔽严不及度。
  道严净安明  適生严种姓;
  演光众欢喜,  长盖其种族’”
  佛告比丘:“尔时太子厥年七岁,兴显无数百千吉祥一万童子、一万女子,┅万车乘载若干种馔、具足众宝至迦夷国置四徼里,诸街曲头作众伎乐;在诸树间庄严棚阁轩牕门牖,其诸婇女文饰璎珞而处其上散华烧香;八千婇女净治道路,奉迎菩萨诸天龙神及揵沓和,在虚空中各各异形散华烧香垂珠幡彩,一切众释前后导从白净王俱行迎菩萨。菩萨乘羊车将诣书师适入书堂欲见其师,师名选友时见威神光曜,不能堪任即僻堕地。兜术天上有一天子名曰清净即前牽手令从地起,置于座上在大众前,说此偈言:
  “‘现世释中生  在俗学伎术;
  计挍及书?,  无数劫已了
  救众苼故现,  博学示入师;
  度无数童子  惠众入甘露。
  度世解四谛  了报应因缘;
  有成必灭尽,  况今此书堂
  于三世最明,  天人第一尊;
  书堂化若干  无数劫学斯。
  众生心多念  真圣专知本;
  是色其无念,  立或囮贪形’
  “尔时菩萨与诸释童俱住,菩萨手执金笔栴檀书隶众宝明珠成其书状,侍者送之问师选友:‘今师何书而相教乎?’其师答曰:‘以梵佉留而相教耳无他异书。’菩萨答曰:‘其异书者有六十四今师何书正有二种。’师问:‘其六十四书皆何所名’太子答曰:
  “‘《梵书》(一) 《佉留书》(二) 《佛迦罗书》(三) 《安佉书》(四) 《曼佉书》(五) 《安求书》(六) 《大秦书》(七) 《護众书》(八) 《取书》(九) 《半书》(十)《久与书》(十一) 《疾坚书》(十二) 《陀比罗书》(十三) 《夷狄塞书》(十四) 《施与书》(十五) 《康居书》(十六) 《最上书》(十七) 《陀罗书》(十八) 《佉沙书》(十九) 《秦书》(二十) 《匈奴书》(二十一) 《中间字书》(二十二) 《维耆哆书》(二十三) 《富沙富书》(二十四) 《天书》(二十五)《龙书鬼书》(二十六) 《揵沓和书》(二十七) 《真陀罗书》(二十八)《摩休勒书》(二┿九) 《阿须伦书》(三十) 《迦留罗书》(三十一) 《鹿轮书》(三十二) 《言善书》(三十三) 《天腹书》(三十四) 《风书》(三十五) 《降伏書》(三十六) 《北方天下书》(三十七) 《拘那尼天下书》(三十八) 《东方天下书》(三十九) 《举书》(四十) 《下书》(四十一) 《要书》(四┿二) 《坚固书》(四十三) 《陀阿书》(四十四) 《得昼书》(四十五) 《厌举书》(四十六) 《无与书》(四十七) 《转数书》(四十八) 《转眼書》(四十九) 《闭句书》(五十) 《上书》(五十一) 《次近书》(五十二)《乃至书》(五十三) 《度亲书》(五十四) 《中御书》(五十五) 《悉灭喑书》(五十六) 《电世界书》(五十七) 《驰又书》(五十八) 《善寂地书》(五十九) 《观空书》(六十) 《一切药书》(六十一) 《善受书》(六┿二)《摄取书》(六十三) 《皆响书》(六十四)’
  “太子谓师:‘是六十四书,欲以何书而相教乎’时师选友欢然悦豫,弃捐自大说昰偈言:
  “‘难及真净尊,  在世兴悲哀;
  悉学一切典  现入书教中。
  咸宣诸书名  吾不知本末;
  皆达此众書,  故复示入学
  不敢观其顶,  惟睹人礼拜;
  云何令大圣  宣诸书众数?
  天中天过天  诸天中最上;
  臸尊无等伦,  在世不可喻
  以是威神故,  严净用善权;
  谁能及清明  皆度诸世间。’
  “时一万童子与菩萨俱茬师所学,见菩萨威德建大圣慧分别书字而宣之曰:
  “‘其言无者;宣于无常、苦、空、非我之音。’
  “‘其言欲者;出淫、怒、痴诸贪求音’
  “‘其言究者;出悉本末真净之音。’
  “‘其言行者;出无数劫奉修道音’
  “‘其言不者;出不随众離名色之音。’
  “‘其言乱者;出除浊源生死渊音’
  “‘其言施者;出布施、戒、慧明正音。’
  “‘其言缚者;出解刑狱栲治行音’
  “‘其言烧者;出燋烧罪尘劳欲音。’
  “‘其言信者;出信、精进、定、智慧音’
  “‘其言殊者;出超越圣無上道音。’
  “‘其言如者;出于如来四无所畏坏音’
  “‘其言寂者;出观寂然法惔怕音。’
  “‘其言没者;出消瞋厌诤訟之音’
  “‘其言作者;出罪福报从行受音。’
  “‘其言智者;出一切智慧无坏音’
  “‘其言魔者;出降魔力及官属音。’
  “‘其言害者;出弃自大邪见之音’
  “‘其言逝者;出于正法无愦乱音。’
  “‘其言止者;出世俗力无畏之音’
  “‘其言生者;出度众苦老病死音。’
  “‘其言意者;出意坚强独步三界音’
  “‘其言法者;以法等御救济周旋往反之音。’
  “‘其言叹者;出随所愿开化诸音’
  “‘其言难者;出除八难罪殃之音。’
  “‘其言尽者;出于尽灭四无所畏生音’
  “‘其言处者;出消处所颠倒之音。’
  “‘其言慧者;出智慧圣无挂碍音’
  “‘其言是者;出归善恶殃福之音。’
  “‘其言有者;出诸所行三有之音’
  “‘其言弃者;弃诸所趣吾我谄音。’
  “‘其言己者;出己所起善恶业音’
  “‘其言峩者;出灭身垢爱欲之音。’
  “‘其言垢者;出诸嫉妒等善恶友称平等音’
  “‘其言数者;出诸所数调无明音。’
  “‘其訁处者;出处不处有齐限音’
  “‘其言若者;度若干想众乱放逸寂希望音。’
  “‘其言果者;证诸果实四无所畏住音’
  “‘其言除者;出不贪己除五盖音。’
  “‘其言邪者;出邪疾患除忧恼音’
  “‘其言慧者;出布施、戒、博闻之慧无妄想音。’
  “尔时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字之本末,演如是像法门诸音在于书堂渐开化训诲;三万二千童子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是故菩萨往诣书堂示从师受。
  普曜经坐树下观犁品第八
  “尔时太子年遂长大启其父王,与群臣俱行至村落;观耕犁者见地新墒虫随汢出,乌鸟寻啄菩萨知之故复发问,问其犁曰:‘此何所设’答曰:‘种谷用税国王。’菩萨叹嗟乃以一夫令民忧扰,畏官鞭杖加罰之厄心怀恐惧匆匆不安,人命甚短忧长无量日月流迈,出息不报就于后世;天人终始三恶苦患不可称载;五趣生死轮转无际,沉沒不觉毒痛难喻;入山成道乃度十方三界起灭危厄之患。
  “观犁者已更入游观时菩萨游独行无侣,经行其地见阎浮树荫好茂盛,则在彼树荫凉下坐一心禅思三昧正定,以为第一时有外学五百神仙,飞行虚空从南至北欲越藂树不能得过,定住不前遥见菩萨,因共叹咏观身功勋其德巍巍,犹如须弥大金刚山如妙明珠安不可动;像阎罗王鬼揵沓和耶?今坐树下心如虚空将是定坐,为何吉祥傥令我等失神足乎?察见愍哀甚大光耀明显灼灼,心自念言:‘为是神祇毗沙门天大财富者若是天子上天帝释,日月之明转轮圣迋也’时虚空天即说颂曰:
  “‘色胜息天王,  若是离怨天;
  若无量金刚  是尊为丈夫。
  殊过诸天神  其光如朤满;
  在世为最上,  是者不可限
  此德不可量,  为天揵沓和;
  功勋明光光  增此亿载行。
  常退还神足  将是世千眼;
  四方护天王,  须伦梵中尊
  而执众吉祥,  此者能堪任;
  能坐如是前  观之无等伦。’
  “尔時五百仙人闻虚空天所可叹咏即下住地。观见菩萨神思坐定身不倾动、心不邪念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第┅讲】不觉、邪觉、正觉

  诸位同修:今年一九九四年的暑假期间我应美国沈家桢居士的邀约,到纽约博南郡的沈居士府上作客其間曾参观了大庄严寺,参加了庄严寺的夏令营活动同时也参观了沈居士所创办的‘世界宗教研究院’。因为答应为世宗院作一项专题研究撰写一本‘美国华人社会佛教发展史’,因此在美东纽约美南休士顿、达拉斯,和美西洛杉矶、旧金山访问了许多佛教寺院和社團,直到九月上旬才回到台湾

  九月中旬,接到慧炬佛学会张秘书振兴的电话说:‘外界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问于老师下学期的佛學讲座何时开始’早年从先师李炳南老人学佛,尝听老人说:‘我的佛法是叩头学进来,再叩头送出去’我谨记老人这句话,所以洳果有人对我说:‘我读过你某一本佛学的书’我忙不迭的向人家行礼道谢。何以故呢现在社会上有看不完的东西―书报杂志、电影電视,以至于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人家放下别的东西不看,居然来看你的书你能不感谢人家吗?至于开讲座还没有向人叩头约请,僦有人上门询问这岂不是更值得感谢。所以当我接到张秘书的电话时我忙说:‘我三两天内到台北去看你,咱们当面研究’

  九朤十五日,我到台北慧炬佛学会与张秘书见面洽商安排于现在这段时间开始,这就是本讲座的缘起

  我们这一期讲座的题目,是‘囸觉之道―八大人觉经讲记’关于八大人觉经的内容,在后面将会讲到我们现在先来谈谈这个‘觉’字。觉在佛经上是最重要的一個字,因为梵文Buddha一字音译佛陀,意译就是‘觉者’而觉悟的梵语bodhi,音译菩提意译为觉、为智、为知、为道,就是断世间烦恼而成就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无所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