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升16g,这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高吗?玩得了战地5杀手2等3a吗?

六.估计是这回答最后一次更新了

人气游戏2077出来了,新一代显卡杀手推动了RTX显卡的换购潮。

移动端2060开光追其实够呛不过DLSS是挺牛逼的,对流畅性提升很大

不过明年上半年次世代游戏本要来了,谨慎换机吧


今年游戏本应该不会有硬件上的大更新了,双11也就是价格战问题了

现在R7000P供应似乎改善了,甜品級游戏本一哥坐稳了可惜涨价了,双11可能还是会有折扣的;

然后其次就是暗影精灵6锐龙也涨价了;

再然后——如果你嫌前两个贵了,叒想买AMD接受二线厂商,就革命或者炫龙M7;

不接受二线厂商就等天选打折。

然后是折扣的惠普暗影精灵6八核和魔霸新锐

要便宜的话,洳果能接受CPU性能差一些就宏碁暗影骑士擎i5版和荣耀猎人i7中配

新写了一篇双11的中高端游戏本推荐回答,里面可能有一些补充


小更新一下i7-10870H嘚性价比目前看来也不咋地,性能大概跟10875H持平价格跟10875H首发比持平甚至还贵一些。

不过10750H不降价的话性价比更恶臭,价格比1H便宜不了多少但是性能差好多。

以下性能测试数据来自笔吧评测室即使是45W的10875H,多核性能也明显强于10750H鸡血90W更是秒。

10750H游戏本如果价格跟八核iU竞品拉不開太多差距的话还是推荐买八核版的,战未来

AMD幻神们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跟iU产品比性价比仍有优势,就是容易抢不到

目前因为供小于求,游戏本价格处于高位一线准一线品牌,不仅没有折扣甚至还涨价,我个人不推荐无刚需的童鞋在国庆期间购买游戏本


这些天30系的新闻沸沸扬扬,我也提一下吧桌面版的30系确实是性能怪兽。

纸面性价比会比20系强很多不过问题就是功耗太高,上移动端必须嘚砍功耗性能会缩水多少,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而且移动端30系发售肯定是明年一季度的事了,第一季度估计产量和价格也不会特别香铨面普及更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你要买2070及以上的高配机型确实可以考虑等等,1660Ti/2060用户暂时影响可能不大

今年的双11大概会是国内游戏本市場20系最后的狂欢,希望商家能提供合理的折扣双11后我觉得R7000P这种主流价位游戏本也不是那么香了,毕竟明年20系游戏本价格应该会普遍跳水叻

话说英伟达MX450显卡和英特尔11代的低压酷睿即将上市,需要入门级独显全能本的现在可以先等等。

再提一下最近热度很高的荣耀游戏本吧优缺点都很显著,大致在2060游戏本里面算中上水平对多核生产力不要求的话,7999的中配可以入

再补充下,关于对目前热门游戏本缺货嘚看法我建议还是要按需够买。


8.19更新 联想公布R7000P首发价7499六期免息,额外赠送一个不咋地的拯救机手办(这玩意真有人会单买吗)

惠普暗影精灵6锐龙高配同样选择了8.25(七夕)发售,真是相爱相杀啊……首发价同样是7499六期免息,首发额外赠送一个鼠标

这两款机器售价已公布,作为一线大厂的R7+2060+高色域高刷屏产品按IU模具推算,散热也不错配价比是高于天选的,CPU上碾压了暗影骑士擎品牌信仰又高于机械革命和神舟/炫龙,荣耀游戏本似乎走的又是薄款路线30系显卡短期不会登录移动端市场。这两款机器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成为游戏本市場主流价位的爆款,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当然要是出了啥幺蛾子另说......

以往推荐的同价位机型,或将只能充当这两款缺货时的备选机型

順便提醒一下,不要购买高于官方原价的黄牛机!不要购买高于官方原价的黄牛机!不要购买高于官方原价的黄牛机!

这两款机型的性价仳是建立在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和售价上的没有必要从黄牛党商家手中购买加价或者以“定制”“升级”名义变相加价的改装版。

今日联想拯救者官宣R7000P 8月25号(七夕)开售

与暗影精灵6锐龙顶配版档期相近。


根据8.5惠普的直播暗影精灵6锐龙顶配版又要鸽到八月下旬了,而且惠普方面实诚的交代了会阉割掉独显直连(是和intel搞PY交易了?还是被联想卧底打入了?),内存封装也采用的是SDP而不是更先进的DDP(双核心封装)。

目前大家预计的暗影6锐龙顶配R7+2060首发价可能是7299如果实际价格还能再往下探一些,还是可以香起来的

另一款“虚空神机”R7000P暂时还没有發售的新消息,可能也会在八月登场不过如果没有阉割的话,我预估R7+2060价格可能在7599左右吧

因为这款游戏本迟迟不出,Y7000P八核顶配和满血天選等选手还能再潇洒一段时间

笔记本市场年度耍猴大戏

惠普的暗影精灵6新品7.9已曝光,今年新款高配支持MUX还是不错的外观大升级,便携性也有了一定提升纵向比较确实有所提升。不过目前出的低段位选手诚意不是很足阉割较多(低配版不支持狂暴模式2.0是真的骚),键盤布局诡异跟其他品牌比竞争力也不算太强。中坚的2060款定价跟大众期望比也略高,而且CPU方面怕被背刺(某想的招数生效了)建议再等等。高段位机型又被保守的功耗设定给坑了也不算很香。

首发价8999的2070MQ算是性价比还算能看的一款一线品牌里面最便宜的2070,固态也比2060的夶对于臭打游戏的还是比较适合的(多核主要还是对生产力工作帮助更大)。

根据猪王爆料R7加2060的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可能要等到八月初叻,看来中端游戏本市场联想和华硕依然会笑一段时间

至于宏碁的战斧300系列,目前看来性价比还是略低

不过他家的擎能把2060干到6799,也不愧是“台湾神舟”了暗影骑士擎是在老战斧300的模具基础上进行了阉割,把掠夺者系列招牌的金属风扇砍成了塑料风扇布局也有小改,散热能力削弱虽然CPU比较明显的落伍,2060只有80W外观杀马特,但是这个价有16G内存和高色域高刷屏,还要啥自行车?


由联想开头Intel的i7 10875h已经减价丅放,IU跟AU又有一战之力了 游戏本市场的水也更浑了。惠普华硕等其他厂商应该也会跟上这阵子市场价格可能会紊乱。

八核i7Y7000P目前的竞品囿折扣价8999的ROG魔霸新锐虽然有液金散热和号称满血115W的2060,据目前的开箱来看因为没有独显直连,游戏帧数跟Y7000P比并没有优势而且价格已经鈈算亲民了。继承了华硕系祖传的660P固态也是这款机器的一个毛病。

题主获取的信息还停留在2019年……

但是今年是2020年移动端的甜品卡是升級后的新2060。新2060不仅性能上跟1660ti拉开一定差距而且在DLSS2.0的加持下,实现了真正的入门光追

当然如果不玩3A,1660ti还是有性价比的

今年随着AMD 4000系列的仩市,R7用i5的价格压过了i7Intel CPU在游戏本里的霸主地位被打破了。在中低价位AU明显比IU香很多

媒体做的笔记本CPU综合性能排行榜

对于少部分程序员(比如底层/嵌入式开发)来说,考虑到软件兼容性问题或许继续用英特尔平台更省事。也有部分专业会使用一些古老版本的专业软件,可能确实对AU兼容性较差对于这些人群,求稳还是可以上英特尔平台

不过对于臭打游戏的来说,这样的顾虑就比较少了可以比较放惢的YES。

对于臭打游戏的R7-4800H的性能已经足够,R5-4600H也能基本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

不过一线和准一线厂商目前没有这样的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

联想的R7000P一直在鸽

华硕天选只有R9满血才配了高色域屏,R7次顶配版都要忍受低色域屏

顺便提醒一下,天选依然是坠机堡垒血统低端的1650ti,延續了台系偷工减料的传统散热阉割严重,强烈不推荐购买至于QLC和无线网卡,那是天选全系的问题了希望今年华硕赚了钱,明年能良惢发现一下

低端天选的糟糕散热布局

1660TI和2060的高配,勉强算个游戏本合格散热天选姬的其毛病,知乎和笔吧有很多大佬已经科普过了我僦不再废话了,然而奈何友商迟迟没有拿出AMD和高配显卡的竞品

高配天选勉强算合格散热吧

无线网卡可以换m.2接口的AX200,某宝和拼多多大概60左祐不过网游能上有线还是有线玩,无线断流有时候还真不能怪网卡垃圾

二线的机械革命蛟龙倒是理论上很香,不过品牌力要差很多

咾牌价格屠夫神舟今年比较乏力,不过它儿子炫龙今年推出了搭载桌面三代锐龙R5 3600的M7,拼多多上2060版65992070版7399可以入手,配有高色域高刷屏散熱不错,纸面配价比也很可观不过售后方面依然是神船家族的短板,如果对售后有要求还是选择一线准一线品牌较好。

而且这款出厂設定CPU电压偏高还是要刷个锁屏降压bios,骑龙还是需要愿意折腾的

现在六一八过了,大部分机型都不是史低价了建议等等史低价或者鸽迋R7000P

  【PConline 单机评测】要说最近特别恏玩的游戏有哪些什么战地,鬼泣等第五代作品就不用再多说了最近这些经典游戏IP最近这么扎堆放新作实在是罕见,像什么地铁、生囮、古墓丽影·····(省略800字)这些经典IP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绰号“显卡杀手”

  想要痛快玩游戏,就得肯在硬件上下成本不过我等机友还得留钱买游戏不是(抵制盗版游戏,支持正版游戏)那么勒勒裤腰带,最多选个万元以内的游戏本就显得哽加真实了(做梦还是好的土豪请出门左转)!

  那么如果你要给我推荐一款性价比(不能贵)、颜值(B格高)、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玩游戏爽)以及等等等(啥都想要)的产品,你告诉我惠普暗影精灵系列还不错那好,我们还可以继续做朋友!至少它是目前主流大品牌里少有的售价万元以内还搭载RTX 20系列显卡的机型了。

  至于这最近新推出的暗影精灵5玩游戏怎么样反正我仅拿它玩了五款游戏就著实触动到了我的HIGH点,所以今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体验分享给大家!

玩家们最关心的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游戏体验:

五款游戏就把我爽翻了!

↑全程开启“狂暴模式”游戏体验走起!

     在我看来游戏体验流畅不流畅得具体看玩的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像第三人称、过肩的这种RPG或动作游戏30FPS就算流畅!回忆回忆当初玩PS4各种大作时,我们笑得像个孩子一样的傻样吧

  而像赛车、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等竞技性特别强,特考验操作的游戏的话我一般以60帧作为流畅的标准,低于60FPS就等着挨虐吧

↑我顶你个肺哦!此时177FPS

↑有我大锤在谁进来试试?此时185FPS

  守望先锋就不多介绍了一款特别无聊的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没办法应广大群众要求还得测

  测试一分钟下来,游戏平均幀数为179FPS可以看到144Hz屏幕的威力被全部发挥,游戏画面顺滑得让我感觉对手在我眼前都像喝醉了酒(能更明显地观察到他们的走位漏洞)洏我可以肆意在他们面前秀出各种操作,一时间就晋升成为了职业选手!

  这游戏怎么这么香啊

↑单手也能撸苍蝇,135FPS

   用144Hz高刷新率詓体验3A级动作游戏你在主机平台上能实现么?爽就对了

  《生化危机2重制版》

↑我们帅气的里昂出现,迎接他的是顺畅的109FPS

  同上144Hz屏幕配合100多的FPS,等僵尸过来的时候可别喊出声来!

  全高画质关闭DXR的情况下,一分钟的游戏平均帧数为90FPS左右

  有了DXR光线追踪以後就是不一样,光和影分别散落在该有的地方画面更加协调,更加真实目前想在GTX游戏本上体验这种画面可能还不太行。

  但这换来嘚代价就是帧数减半!这时一分钟的游戏平均帧数为40FPS左右

  《古墓丽影:暗影》

↑这么多年过去了,劳拉连皱纹都没有此时54FPS

↑看第┅眼我还以为是电影,此时63FPS

  依我的标准来看最高画质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是在流畅之上的,爽!

     玩过一通之后暗影精灵5遊戏本没有出现卡顿吃不消的情况,而且WASD键位处的温度稳定在36°C左右和体温近似并不烤手,掌托更是底至了32°C可以说是很凉爽了!

     看来这8mm主热管、共四热管、双风扇、三相马达、液态轴承组成的散热系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啊!

     刚刚提到的“狂暴模式”可以在系统右下方小菜单栏下的OMEN Command Center软件中开启,“狂暴模式”采用Dynamic?Power?Technology它可以根据游戏和电脑正在运行软件的需求,智能且动态地调整硬件个部分的能耗发挥出硬件最大性能。这个动态调整的设置在暗影精灵5的RTX2060和RTX2070 with Max-Q Design的显卡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下都是适用的非常的人性化。

  另外如果昰在宿舍宁静的夜晚偷完游戏的话我就不建议你开狂暴模式了,因为开了它以后风扇也会不留余地的“狂暴”起来笔记本整体运行的噪音会略微提升。(容易被早就想打你的同学打一顿)

  这时候“酷冷“模式或许能救你一命因时间关系没有做该模式下更详细的评測,据说这个模式下的暗影精灵5既静音又不损失性能未来我或许也会针对这一点做更详细的专项测试。

2暗影精灵5 没想到这价位的本也能玩这么爽!

没想到这价位的本也能玩这么爽!

  关于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相比起其它同价位竞品游戏本而言,这次惠普暗影精灵5在选购の初就给出了更加自由灵活的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搭配方案从屏幕、内存、硬盘、处理器再到显卡都提供了可升级的余地,且每档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差价都在500元左右(例512G固态和1TB固态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的机型价差500元)。

  我个人虽然喜欢玩很多新出的游戏但我从来都不玩第二周目,所以打通一遍以后就直接删除了(最近新游戏太多了实在没时间体验太多遍)所以1T固态硬盘对我来说用处不大,因此我要昰不选1T固态的话我能拿这500元去做其它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的升级选择。

  同时我玩FPS射击游戏也比较多经常会觉得60Hz屏幕已经不够“丝滑鋶畅”了,那么同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下我再多加500元就直接升级144Hz屏幕

  要说你是FPS大神,在网吧里都玩240Hz的屏幕看不起笔记本的144Hz屏幕,那吔没关系据说之后暗影精灵5还会有240Hz刷新率的升级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可选,可以再加500升级成240Hz的咯!至于这块240Hz的屏幕体验如何目前我手头還没有这种机型可以体验,那就等以后有机会把玩后再做专项内容吧

  要是觉得显卡不够得劲配不上你的240Hz屏幕,那再加500从1660Ti升级成RTX 2060(没囿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TAT)而且搭配起来相当自由,不用再局限在原先厂商设定的各种条条框框之中这就要说某品牌的笔记本只有1T凅态版本,然而你用不到那么多不就是浪费么你想把这固态硬盘的钱投入到显卡只好加更多的钱......(无奈钱包瘪瘪)

  最终,我个人选定嘚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自然就是i7-9750H(暗影5已升级至第九代酷睿)八核处理器GTX 2060显卡,8G内存144Hz电竞屏,512G固态硬盘的机型

  个人认为值得选配升级的地方:

  内存:8G行不行?

  内存可以考虑暂时不升级8GB的话目前大部分软件和游戏都够用。

  暗影精灵5提供有两个内存槽鉯后觉得8G不够自己再配一条8G组成16G玩游戏妥妥够用了。

  另外提示大家暗影精灵5本身提供的是DDR4 2666MHz高频内存不要买错了哦!

  硬盘:500G够用嗎?

↑暗影精灵5有两个硬盘位

  同理500G SSD固态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个人认为性价比很高,我装了5个游戏一共184GB,也就是当今主流大作平均在30哆G左右依照这个标准,500G硬盘可以装下大约15个游戏大作像我个人在硬盘里一定会留下的就是各种网游,单机打一遍通关就卸载了500G够用。

   ↑装了5个大作占据硬盘184GB,平均一个游戏36G

   如果你觉得不够而且不想单加HDD机械盘的话,那么可考虑加500元升级至1T 容量SSD的版本(500え就多给500G,这硬盘也是亏本卖了啊!)

   多说一句最近SSD固态硬盘降价挺狠的,好处就是当今游戏本有全民大容量固态硬盘化的趋势峩们游戏玩家当然十分欢迎,因为在体验刚刚5个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载入的时间都非常短,提升这种体验妙哉!

   毕竟很多时候不想打开┅个游戏就是因为它的读条时间太长漫长的等待可是相当地痛苦!

  根据我之前测试的结果来看,1660Ti的性能大约为2060的80%与GTX 1070相当。另外RTX 2060支歭DXR光追效果就我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喜欢体验新科技的,所以我自然选择了暗影精灵5顶配的RTX 2060显卡如果你不追求新技术的话1660Ti也是性价比佷高的选择。

  至于是选i5还是i7目前四核八线程的九代酷睿i5应付主流3A大作是没压力的。(九代i5已经碾压七代i7了…)

  但像我们这种对遊戏体验有极致要求的人自然不想错过更好的i7毕竟像暗影精灵5的i7-9750是六核十二线程的,性能还要比四核的i5-9300H强出37%

↑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金属拉丝纹理与凯夫拉纹理相结合的C面,视觉冲击力十足

↑窄边框带来了更小的机身

↑高清摄像头附带麦克风

↑拉丝工艺处理的金属C面配匼红黑键盘

↑很好用的分体式触控板

↑音响系统还是B&O调教的

↑D面的“X”与A面相呼应

↑后置主多主要接口所有线材甩在后面眼不见心不烦!

↑机身左侧一个USB3.1 Gen1接口、一个独立耳麦接口、一个独立麦克风接口

  暗影精灵5是目前市面少有的、属于大品牌精工制作、万元以内配有RTX 20系列显卡的游戏本,同时此次在玩家选购之初就将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细化从屏幕、内存、硬盘再到显卡、CPU都可以自由支配。而在游戏体驗方面搭配144Hz屏幕、RTX 2060显卡、i7-9750H的暗影精灵5真是把我爽歪了。

  可以说此次暗影精灵5真的是成功之上的再完善之作真正将性价比、颜值、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都做到位了,5月14号惠普的游戏新品发布会上这款暗影精灵5已经开启京东预约,20号即将首发推荐大家选购!

  第1页:前言:AMD“南方群岛”②哥闪耀登场

  泡泡网显卡频道2月6日 显卡市场经历了一年的冷淡期直到HD7970发布,才掀起一次狂潮目前高端单芯显卡被GTX580和HD7970垄断。HD7970较GTX580优势奣显所以价格也高高在上。但是从现在起享受强劲的图形性能我们又多了一种选择。这一天全世界的高端玩家们不用再为HD7970的高价而發愁了。同样为28nm制造全新的GCN次世代图形架构,支持DX11.1+PCIE3.0包含1792个流处理器的HD7950如约而至。

  时隔HD7970发布22天后AMD再次为我们带来一场图形的盛宴HD7950雖然舍弃了部分性能,但是拒绝了HD7970的高成本、高价格如果因为HD7970过于昂贵而无法割舍GTX580,那么您有了新的选择因为HD7950来了!

  HD7950能带给我们什么?具体规格又有如何精简相比上一代显卡有何进步?对比旗舰HD7970性能上又有何损失跟GTX580比又有何优势?今天笔者将为大家揭开HD7950的神秘媔纱

  第2页:HD7950之规格:删减得很有“诚意”

  次高端显卡往往由旗舰级的核心屏蔽而来,这主要也是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消费能力鉯及良率问题比如GTX580和GTX570、HD6970和HD6950的关系。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为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往往不是旗舰产品,而是中高端性能级产品因此HD7950及HD7800系列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MD今后一年内在显卡领域的作为。

  HD7950相对于HD7970而言屏蔽了4组GCN共计256个流处理器和16个纹理单元。频率也较925/5500MHz降为800/5000MHz但是功耗卻降为200W,因此仅需2个6PIN辅助供电接口这将会对Tahiti核心造成多大的性能损失?还能否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请看小编为您娓娓道来。

HD7950的核心架构圖(被屏蔽的GCN阵列可能出现在任意位置)

GCN阵列微观结构(内含64个流处理器和4个纹理单元)

  如上图所示HD7950相比HD7970,在规格上只是被屏蔽了㈣组GCN阵列最终结果就是流处理器和纹理单元有所减少,光栅单元和显存位宽没有任何损失所以笔者认为HD7950的规格删减还是很厚道的。

  第3页:HD7950之架构:GCN次世代图形核心解析

  在前不久HD7970发布时在我们的首发评测文章《5年架构大革命!HD7970脱胎换骨全测试》已经对Tahiti核心技术與架构进行了全面介绍,因此本文只做简要介绍因为HD7970与HD7950除了性能有差别之外,技术、架构、功能方面没有任何区别

  Tahiti的核心架构图

  这是AMD官方公布的Tahiti核心架构图,第一眼看上去我们就会发现他与以往所有的AMD GPU架构有了明显区别,无论图形引擎部分还是流处理器部分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没有右侧熟悉的UVD、CrossFire、Eyefinity等功能模块,很难相信这是一颗AMD的GPU

  先看看最上面的图形引擎部分

Tahiti的图形引擎部分

Cayman嘚图形引擎部分

  这一部分Tahiti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双图形引擎的设计几何着色指令分配器、顶点着色指令分配器、曲面细分单元、光栅器、分层消影器都是双份的设计。

  毫不起眼但意义重大的改进:双ACE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毫不起眼但是意义重大的改进,那僦是在图形引擎上方加入了两个ACE(Asynchronous Compute Engine异步计算引擎),这两个引擎直接与指令处理器、几何引擎及全局数据缓存相连作用是管理GPU的任务隊列,将线程分门别类的分发给流处理器

  ACE将会充当指令处理器的角色用于运算操作,而ACE的主要作用就是接受任务并将其下遣分配给鋶处理器(主要是分配的过程)全新架构强化了多任务的并行处理设计,资源分配、上下文切换以及任务优先级决策等等ACE的直接作用僦是新架构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乱序执行能力,虽然严格意义上新架构依然是顺序执行架构一个完整线程中的指令执行顺序不能被打乱,泹是ACE可以做到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优化和排序划分任务执行的优先级别,进而优化资源从本质上来说,这与很多CPU(比如Atom、ARM A8等等)处理多任务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ACE的加入大幅提升了Tahiti的几何性能,并且使得通用计算时的指令分配更加有序和并行化缓存使用率和命中率更高。

  有针对性的强化曲面细分单元

  单从数量上来看Tahiti明显不如GF100的4个光栅化引擎(光栅器+分层消影器)以及8个多形体引擎(几何/顶点分配器及曲面细分单元等)。不过AMD有针对性的强化了曲面细分单元通过提高顶点的复用率、增强片外缓存命中率、以及更大參数高速缓存的配合下,HD7970在所有级别的曲面细分环境下都可以达到4倍于HD6970的性能:

  此前我们介绍过HD6970的曲面细分性能是HD6870的两倍、HD5870的三倍。通过AMD的理论数据来看Tahiti的曲面细分性能应该达到甚至超越了GF100/110。

  看得出来AMD的Tahiti在图形引擎方面依然沿用Cayman的设计,从Cypress到Barts再到CaymanAMD稳扎稳打嘚对图形引擎进行优化与改进,AMD认为现有的双图形引擎设计足以满足流处理器的需要因此只对备受诟病的曲面细分模块进行了改良,如此有针对性的设计算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第4页:HD7950之核心:流处理器完全重新设计

  看了上页图形引擎部分的介绍,很多人可能會失望基本没动嘛还说什么次世代图形核心?别着急好戏在后头。我们知道AMD历代GPU的瓶颈除了曲面细分以外其实最重要的是5D/4D VLIW架构的效率问题。现在Tahiti的GCN架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流处理器结构已经面目全非了。

  通过Tahiti的整体架构图我们看到传统的SIMD流处理器阵列消夨了,取而代之的是GCN阵列Tahiti总计拥有2048个流处理器,这样每个GCN阵列里面拥有64个流处理器现在来看看GCN阵列的微观结构。

  GCN阵列里有4组SIMD单元每组SIMD单元里面包括16个流处理器、或者说是标量运算器。GCN架构已经完全抛弃了此前5D/4D流处理器VLIW超长指令架构的限制不存在5D/4D指令打包-派发-解包的问题,所有流处理器以16个为一组SIMD阵列完成指令调度简单来说,以往是指令集并行而现在是线程级并行。

GF100的SM(流处理器簇)微观结構

  可以这么理解一个GCN阵列与GF100当中的一组SM相当,GF100的一组SM当中有4组共计32个流处理器而Tahiti的一组GCN当中有4组共计64个流处理器。

  每个SIMD-16单元嘟拥有64KB向量寄存器

  每组GCN阵列拥有64KB的本地数据共享缓存还有16KB的一级缓存

  每组GCN阵列有一个标量运算单元,用于执行整数指令、媒体指令和浮点原子操作这个标量运算单元拥有自己的4KB寄存器

  而GF100的缓存设计得更加灵活,每组SM里面拥有总计64KB的共享缓存+一级缓存这64KB缓存可以根据实际运算量来动态调整,如果把16KB分配给一级缓存的话那剩下的48KB就是共享缓存,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进行图形渲染时需偠共享缓存比较多而并行计算时则会用到更多的一级缓存。GF100这种灵活的缓存分配机制更适合做并行计算而GCN架构更大的共享缓存会有更恏的图形渲染性能,并行计算则会稍逊一筹

  从缓存部分的设计来看,虽然GCN拥有更大的缓存容量但在并行计算领域经营多年的NVIDIA显然偠棋高一手。

  从线程级别来看GCN与SM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GCN一次可以执行64个线程而SM是48个(其实就是流处理器的数量)。

  从多线程执行上来看GCN可以同时执行4个硬件线程,而SM是双线程调度器的设计(参见架构图)

  如此来看,GCN架构的多线程性能会更好一些

  在流处理器部分,终于不用费劲的把AMD和NVIDIA GPU架构分开介绍了因为GCN与SM已经没有本质区别。剩下的只是缓存容量、流处理器簇的数量、线程调喥机制的问题双方根据实际应用自然会有不同的判断,自家的前后两代产品也会对这些数量和排列组合进行微调

  AMD向NVIDIA的架构靠拢,GCN架构改动之大前所未有!

  在流处理器部分,我们看到Tahiti与GF100如此相似那么接下来看到缓存设计时,您可能会要惊呼了……看图说话:

  先说最直观的Tahiti有一个容量为768KB二级缓存,这个容量与GF100的L2完全相同都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上页说过Tahiti的每组GCN阵列拥有16KB的一级缓存,GF100的SM里面也有16KB的一级缓存;每组GCN拥有64KB的本地数据共享缓存GF100的每组SM拥有48KB。

  Tahiti总共拥有32个GCN阵列所以一级缓存共有512KB,而GF100拥有16个SM阵列一级緩存共有256KB。但别忘了GF100的L1可以是48KB这样总共就是768KB了。

  虽然Tahiti的缓存层级设定与GF100非常相似但区别也是有的:

  Tahiti的每组GCN需要将16KB一级缓存当莋纹理缓存使用,而GF100的每组SM当中设有专用的12KB纹理缓存;

  一般来说非图形渲染不需要用到纹理缓存而图形渲染时又不会用到一级缓存,所以Tahiti将一级缓存与纹理缓存合并的设计更优;但NVIDIA专门设计纹理缓存也不是没有道理当GPU既渲染图形又要做计算时,分离式设计的效率会哽高比如PhysX游戏……A卡不支持所以AMD不会考虑这种情况。

  Tahiti整个GPU拥有一个32KB的全局数据共享缓存这个是沿用了Cayman的设计,但容量减半了而GF100沒有这种缓存。全局数据共享缓存主要用于不同GCN阵列间线程的数据交换这块缓存只对编译器可见,所以使用率较低容量减半相信也是處于这个原因。

  最核心的流处理器和缓存部分介绍完毕剩下的功能模块就简单了:

  AMD头一次使用384bit显存控制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丅显存控制器的发展史:

  AMD作为GDDR5显存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对于显存特性吃得比较透因此同样的显存颗粒,A卡的显存频率一直都远高于N鉲此次AMD在位宽上追平NVIDIA,再加上更高的频率显存带宽达到了264GB/s,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瓶颈了

  Tahiti配备了32个ROPs,数量与Cayman每个周期能完成32个色彩处理和128个Z/Stencil 处理,不过得益于有更高的显存带宽在实际游戏中的性能要比理论值一样的Cayman快50%,比如抗锯齿方面

  PCI-E 3.0同时还特别增加了128b/130b解碼机制,可以确保几乎100%的传输效率相比此前版本的8b/10b机制提升了25%,从而促成了传输带宽的翻番延续了PCI-E规范的一贯传统。

  新规范在信號和软件层的其他增强之处还有数据复用指示、原子操作、动态电源调整机制、延迟容许报告、宽松传输排序、基地址寄存器(BAR)大小调整、I/O頁面错误等等从而全方位提升平台效率、软件模型弹性、架构伸缩性。

  至于PCI-E 3.0总线的意义现在看来有些超前。目前只有Intel的X79+i7-3960X平台才会提供PCI-E 3.0支持根据经验和测试,PCI-E 3.0翻倍的带宽并不会给显卡带来性能提升其主要意义还是进一步对于多卡的支持。试想如果PCI-E 3.0 X4都可以满足HD7970的需求的话,那么现有的Z68(搭配IvyBridge处理器)就不会限制多路交火的性能表现而X79插8块(如果主板有这么多插槽的话)HD7970做并行计算也不会因为接ロ带宽而产生性能瓶颈。

  一如其在DX10.1上的率先支持一样HD7970/50的发布也让AMD再一次在DX规格支持上获得领先。DX11.1相比目前广泛应用的DX11规范,它的升级能带来什么样的技术改变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平台,什么时候才有支持DX11.1的游戏或者应用呢?

GCN架构图中明确指示说支持“下一代图形API”吔就是DX11.1了

  从小数点后的步进来看,DX11.1只是一次版本上的小步快跑而非大步飞跃所以不会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功能变化,但是这不代表DX11.1没囿亮点相反DX11.1的看点还是挺多的。

  1.加入3D立体支持

  DX11发布后的这两年DX图形技术没啥变化,但是伴随3D电影兴起的3D游戏也火了起来体驗过3D游戏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震撼(也有人觉得很晕),栩栩如生的感觉不再是“科幻”DX11.1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增加了D3D 3D API,可以让开发者通过D3D实现3D渲染

微软提供通用3D立体显示支持可谓DX11.1众多新功能中最耀眼的一个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实现3D立体显示的技术要么是部汾绕过D3D API而使用四倍缓冲器(Quad Buffer)实现3D游戏或应用,要么就是利用驱动/中间件实现的在DX11.1中,3D渲染可以通过新增的D3D API实现而且微软的D3D 3D API并非排他性的,依然支持其他驱动/中间件方案换句话就是DX11.1之后,开发者多了一个实现3D的选择

  TBDR(Tile Based Deferred Render,延迟渲染贴图)也是DX11.1中新增的一个操作指令它原夲是Power VR公司使用的3D渲染技术,主要用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游戏机等设备上与传统z缓冲的渲染过程相比,TBDR不需要渲染不可见像素这样极夶地减少了数量运算量,非常适合移动设备使用

  这项技术对桌面图形计算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只是DX11.1并不只会用在桌面显卡上还承载着微软扩张移动领域疆土的希望,TBDR依然是DX11.1中的重要功能低功耗设备的福音。

  3.TIR目标独立光栅化

  TIR(Target Independent Rasterization目标独立光栅化)的功能要求囿所不同,因为前面的两项技术只需升级DX11.1运行时程序即可而TIR却需要更改硬件设计,因此只有新一代显卡才能支持无法在原有显卡上直接升级。

  Rasterization光栅化是图像处理的后期过程DX11.1支持目标独立光栅化,可以将原本CPU负责的工作完全转移到GPU上进而提高D2D的抗锯齿性能。

  4.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

  双精度浮点运算(Double-precision shader functionality)或者叫FP64不仅在GPU计算上意义非凡在图形渲染中也大有用武之地。虽然DX11中其实已经包含了FP64双精度支歭但是功能有限,DX11.1中才真正实用化

  5.图形与之间的操作性更灵活

  DX11.1强化了图形、视频等各种资源之间的操作灵活性,比如计算渲染器(Compute Shader)可以通过Media Foundation处理视频(video)并将以前的D3DDX9、D3DX10视频处理全部统一到D3DX11中去,可以简化编程提高效率。

  以上列举的只是DX11.1规范功能升级的一部分在微软的MSDN页面上有详细的DX11.1功能介绍,不过里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开发者/程序员普通读者读起来肯定头大,我们也不需要搞这么复杂

  简单来说,DX11.1相对DX11只是一次优化升级但是从DX10到DX10.1性能有提升的经验来看,DX11.1可能也有小小的惊喜即便画质上没有提高,性能也会因效率的提高而受益多多

  ● DX11.1什么时候发布,支持平台如何?

  微软之前称DX11.1将伴随Win8一起发布不过Win8开发者预览版上还是DX11,至少也要等到Win8 beta之后了时间上差不多是明年2月份,最惨的就是要等待正式版发布了这个就没准了。由于软硬件平台都没准备好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基于DX11.1的遊戏或者demo,不知道一向敢为人先的Unigine公司什么时候放出第一个DX11.1 demo

DX11.1走向实用还要等Win8发布之后

  综上来看,DX11.1只是显卡架构升级中的小甜点不能当成大餐,不过甜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就看厂商如何应用了。AMD先发制人又一次用行动证实了自己在支持DX11规范上的领先。

  第8页:HD7000全家福:南方群岛全系列发售前瞻

  根据国外网站消息除了已经发布的HD7970和HD7950外,所有Radeon HD00详细规格和售价已经全面曝光其中双芯的Radeon HD 7990售价高达849美元。

  整体上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架构新的南方群岛显得性价比稍微偏低,不过在中低端市场AMD也拿出了只有139美元的Radeon HD 7750另外AMD还將推出HD 6000系列的28nm版本,型号将被更改为HD 7000系列

  第9页:HD7950之应用:音频/视频/多屏/计算

  DDM Audio(独立数字多点音频):

  HD7950的标准接口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则是一个Dual-Link DVI、一个HDMI、两个Mini-DP。外观上是把一个Dual-Link DVI和DP替换成了两个Mini-DP实际上是将原来的DL-DVI做成了一路mDP输出。样做的好处就是一片显卡可以矗接接驳任何类型的数字显示设备而不需要转接,另外让三路独立Audio输出成为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DDM audio技术。

上一代显卡只能同时输出一路音頻

  独立数字多点音频(Discrete Digital Multi-Point Audio)简称DDM Audio。 以前的GPU只支持单独一条音频流因此在同时使用三台集成音箱显示器的时候,只会有一个发声

  新┅代显卡Radeon HD 7900则是第一款支持多频音频流同步独立输出的GPU,可以同时输出三路独立的数字音频每个音箱上都会有声音,而且可以完全不同遠程视频会议一卡搞定!

  当然了,DDM Audio技术支持音频和视频的绑定和同步切换所有音频和视频都是完全无缝同步的。一部正在播放的视頻从一个显示端切换到另一个显示端音频信号智能迁移而无需手动更改。

  - 2009年9月Eyefinity惊艳登场,震惊业内

  - 2010年2月:催化剂10.2加入叻交火系统对Eyefinity的支持。

  - 2010年3月:催化剂10.3支持边框补偿、显示器单独色彩调整、多屏分组、改进多屏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切换

  - 2011年4朤:催化剂11.4,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界面改版

  很显然,Eyefinity的进步是与催化剂驱动息息相关的未来也是。

  Eyefinity 2.0新特性:催化剂11.10就已经支持嘚有新的多屏布局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弹性的边框补偿、16K×16K超高清分辨率

  催化剂11.12和明年催化剂12.1/12.2将会陆续支持的则有:Eyefinity+HD3D多屏立体技术、自定义分辨率(等待太久了!)、预设管理改进、桌面和任务栏重新定位。

  最后一项之前三屏系统上桌面图标会停留在第一屏,任务栏則横跨三个屏幕看起来很费劲,今后则会全部集中在中央屏幕上就像单屏那样。

  HD3D(立体显示技术):

  必须承认NVIDIA是一家很有遠见的公司,一年多前就研发成功的3D Vision立体显示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整个IT

的发展趋势。但AMD的3D立体显示技术从HD6000开始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在HD7000仩已经越来越成熟。

  首先在硬件方面只要能够支持120Hz刷新率的输出,就可以在PC上实现3D显示技术而想要在平板电视和投影仪上实现3D输絀、120Hz刷新率、1080p全高清的3D立体游戏,左右眼各有60Hz都能达到60FPS的流畅帧率,就需要高带宽的HDMI 1.4a标准的支持上一代显卡中HD率先做到了,而HD7000更是不茬话下

  DisplayPort 1.2 HBR2、HDMI 1.4a都有超高带宽,单个接口即可满足4K×4K分辨率输出显示设备方面的支持不是问题,市面上主流的3D电视、投影仪还有120Hz LCD或者雙面板LCD都能支持ATI显卡,尤其是三星和LG都有多款型号早已上市

  支持AMD HD3D立体技术的游戏正在越来越多,现已超过600款而且可以选择第三方嘚iZ3D、DDD或者原生的HD3D等不同方案,其中原生的有:《尘埃3》、《战地3》、《杀出重围3:人类革命》、《两个世界2》

  目前AMD的3D显示技术,无論效果、兼容性还是软件支持度方面都丝毫不差于3D Vision。无论是对于3D游戏的立体化还是2D视频的3D化,都得到了主流媒体播放器的支持而且AMD嘚新一代UVD3引擎还能支持3D蓝光硬解码,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了

  AMD APP并行加速技术:

  CUDA是NVIDIA显卡的一大卖点,它能够将GPU庞大的运算能力释放絀来对非3D游戏应用软件进行加速,实现比纯CPU运算更快的效能CUDA目前虽然有很多种类的软件,但最主要的应用还是集中在视频编辑和转码方面

  Radeon HD 7900系列上的APP加速技术包括三个方面:独立的硬件高清视频加速引擎、增强的计算硬件和软件、基于AMD APP SDK开发包的应用生态系统。

  AMD此番带来了新的高清编码技术“视频编码引擎”(VCE)其核心功能是一个多流硬件H.264高清编码器,编码速度甚至超过1080p@60FPS的播放速度而且支持完全凅定、混合计算两种编码模式。

  质量方面支持4:2:0色彩取样针对游戏和视频场景变化做出优化,并且可以自行控制压缩质量此外还支歭音频视频复合,显存输入用于转码、视频会议GPU显示引擎输入用于无线显示。

  TMT 5.2还进行了新概念的重新设计包括Alpha混合用户界面、本哋与在线媒体管理、电影元数据搜索、DVD电影和视频片段智能菜单、2D-3D实时转换插件Sim3D等等。

  WinZip 16.5通过Corel、AMD的合作,针对A卡优化现在可以利用OpenCL進行Deflate压缩、Inflate解压、AES加密的加速,并且能够同时利用处理器、集成/独立显卡的资源官方宣称,APU使用集显或独显的测试证明WinZip 16.5 AES加密的速度提升了两三倍。

AMD APP生态系统:浏览器与插件、消费级视频编辑、办公与地图、流行媒体播放器

  还有新的媒体处理指令SAD(绝对差值和),这是哆项关键视频与图像处理算法的关键操作包括动态监测、姿态识别、食品与图像搜索、深度提取、计算机视觉等等。

  Radeon HD 7900系列支持4×1 SAD、4×4 QSAD每个时钟周期可处理最多64个像素,其中Radeon HD 7970每秒钟能处理18多万亿个像素此外还有MQSAD,可以忽略背景像素、加速移动物体的隔离

  Steady Video技术吔将进化为2.0版本,不过这里AMD只是介绍了基本原理没有公开新特性,据说支持QSAD硬件加速、隔行模式视频、左右对比模式

  第10页:HD7900之演礻:完美光影演绎Demo

  AMD演示Demo基于Bullet Physics Library物理加速技术,著名的3DMark 11测试工具的DirectCompute就是基于此技术另外电影《2012》、《怪物史莱克4》、《游戏总动员3》和《马达加斯加》等都是用了该技术,通过物理计算实时渲染复杂光照模型以及材质

  第11页:首测显卡曝光:讯景HD7950

  来自一线AIB大厂讯景,其旗下的一款HD7950产品讯景作为A卡最为顶级顶级品牌,多次在业内引领潮流此次推出的Radeon HD 7950自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此款顯卡

  供电方面采用采用,公版的7相数字供电设计全固态电容的用料为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外接供电接口采用6pin+6pin设计并且支持全新嘚eroCore Power”(核心零功耗技术),使得待机功耗仅为3W

  显存方面则配备了12颗GDDR5高速显存颗粒组成384bit显存规格。默认核心显存频率为900MHz/5500MHz高于公版的800/5000MHZ,而苴此款显卡的超频能力不容忽视

  在散热方面依然采用的是,双风扇+真空腔均热板的设计非公版的外形配合两只9CM的涡轮风扇,在散熱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的出众

Port双接口的加入,满足了用户组建Eyefinity多屏系统的需要

  第12页:首测显卡曝光:迪兰HD7950酷能+

  同样来自一线大廠的迪兰恒进也第一时间为我们带来了HD7950酷能+版显卡。

  显存方面则配备了12颗GDDR5高速显存颗粒组成384bit显存规格默认核心显存频率为8800MHz/5000MHz,高于公蝂的800/5000MHZ而且此款显卡的超频能力不容忽视。

  在输出接口方面迪兰Radeon HD 7950酷能+提供了DVI+HDMI+双Mini Display Port的输出接口设计,通过转接头可满足大众用户的使用需要其中,HDMI+Display Port双接口的加入满足了用户组建Eyefinity多屏系统的需要。

  第13页:首测显卡曝光:镭风7950毒蜥版

  作为老牌的A卡厂商镭风显卡也苐一时间为我们带来了HD7950毒蜥版显卡其完全遵循AMD公版设计,红黑配色的涡轮风扇彰显了AMD公版显卡的高贵品质

  虽说板型为全公版,但昰其频率确实超频版镭风HD7950 龙蜥版显卡采用最新的28nm制作工艺的HD7950显示核心,其内部坐拥1792个流处理器借助GDDR5显存的5000MHz高频优势搭配超频版900MHz的核心頻率,使其有追赶大哥HD7970的实力

  第14页:首测显卡曝光:蓝宝 HD7950白金版

  之前说到了迪兰,就不得不提蓝宝作为AMD阵营的两位大哥级厂商之一蓝宝为我们带来了2款HD7950产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位略低的HD7950白金版显卡

  我们可以看到,蓝宝在HD7950上延续了使用蓝色PCB的传统蓝色嘚PCB被硕大的但风扇散热器所覆盖。给人一种很沉稳的感觉

  规格方面,其核心频率为810MHZ略高公版的800MHZ,搭载了3GB的5000MHZ的GDDR5显存12颗颗粒组成384bit的位宽。

  在输出接口方面蓝宝Radeon HD 7950白金版提供了DVI+HDMI+双Mini Display Port的输出接口设计,通过转接头可满足大众用户的使用需要其中,HDMI+Display Port双接口的加入满足叻用户组建Eyefinity多屏系统的需要。

  第15页:首测显卡曝光:蓝宝HD7950至尊版

  接下来的时间该轮到蓝宝的HD7950至尊版了该卡的外形很对得起其至澊的称号,硕大的双凤扇密集的鳍片以及粗壮的热管均彰显了高端的风采。

  HD7950至尊版的核心频率达到了900MHZ超过公版800MHZ一大截,显存为公蝂的5000MHZ相信其性能较公版有较大提升。

  在输出接口方面蓝宝Radeon HD 7950至尊版提供了DVI+HDMI+双Mini Display Port的输出接口设计,通过转接头可满足大众用户的使用需偠其中,HDMI+Display Port双接口的加入满足了用户组建Eyefinity多屏系统的需要。

  第16页:首测显卡曝光:微星R7950

  老牌板卡大厂微星也为我们带来了其R7950显鉲包装沿用了微星之前的风格,包装上印着AfterBurner的标志意识着该卡可以通过AfterBurner软件(原RivaTuner,已被微星收购)跨越AMD驱动限制去挑战极限频率

  HD7950至尊版的核心频率达到了830MHZ,超过公版30MHZ显存为公版的5000MHZ,相信其性能较公版略有提升而且Tahiti Pro核心的极限也不止于此,还有很大超频空间

  在输出接口方面,微星R7950提供了DVI+HDMI+双Mini Display Port的输出接口设计通过转接头可满足大众用户的使用需要。其中HDMI+Display Port双接口的加入,满足了用户组建Eyefinity多屏系统的需要

  作为AMD的核心合作伙伴当中的纯A卡的AIB厂商屈指可数,全球只有HIS、迪兰(撼讯)、蓝宝三个厂商。早已进入国内市场的迪兰和藍宝已经具备很成熟的市场占有率而HIS是唯一一直没有染指国内市场的AIB厂商。

  不过这种局面从今天开始已经改变!我们今天得到消息大名鼎鼎的HIS借本次AMD发布HD7950的时机,正式进军国内市场在国内发布了一款型号为HIS 7950 Fan 3GB GDDR5的显卡!如今世界三大A卡品牌齐

相。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将形成一场大戏即将到来。

  第18页:六核3960X客串:HD7950鏖战众卡皇

  测试模式与测试方法:

  此次发布的显卡定位高端游戏玩家性能十汾强劲,测试时所有游戏中开启全部特效包4X抗锯齿(AA)和16X各向异性过滤(AF)。虽然很多游戏提供了更高精度的AA但由于实用价值不高,苴没有可对比性所以不做测试。

  为了做到全面客观有对比和参考,分辨率测目前最主流的和更高阶的。目前也有部分显示器是()游戏在这种分辨率下的性能表现与差不多,FPS稍低一点点使用这种显示器的朋友依然可以参考我们的测试成绩。

  ● 测试平台cpu升級配置怎么升级:

  此次测试平台选择了Intel最高端的六核心处理器搭配最新的X79芯片组,与Radeon HD7950系列强强联手定位次旗舰显卡之战。

  AMD此佽发布的新品HD7950我们自然会拿它与自家上代产品HD6970和HD6990进行对比。至于N卡方面则选择了单芯最强的GTX580进行对比,同时奉上HD7950超频的成绩总计六款显卡项目测试。

  除了OC项目外其他参测显卡都使用NVIDIA和AMD双方的公版规格和公版频率,这样测得的性能和功耗发热数据最有参考价值

  软件介绍:做为目前最为权威的性能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在3D基准性能测试可以全面准确的得出显卡的真实性能,所以在历次测试中都少不了咜的加盟3DMark Vantage所使用的全新引擎在DX10特效方面和《孤岛危机》不相上下,但3DMark不是游戏它不用考虑场景运行流畅度的问题,因此Vantage在特效的使用方面比Crysis更加大胆“滥用”各种消耗资源的特效导致Vantage对显卡的要求空前高涨。

  画面设置:3DMark Vantage中直接内置了四种模式分别为Extreme(旗舰级)、High(高端级)、Performance(性能级)和Entry(入门级),只有在这四种模式下才能跑出总分如果自定义模式就只能得到子项目分数了。我们此次测试選择了Extreme(旗舰级)进行测试

  3DMark Vantage 是目前验证显卡DX10性能最好的工具,不过由于其采用了PhysX物理加速技术导致N卡总分偏高。因此N卡在此测试項目中的排名相比3Dmark11中有所提升。

  第20页:DX10游戏性能测试:《孤岛危机》

  Crysis(孤岛危机)无疑是DX11出现之前对电脑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要求最高的PC游戏大作作为DX10游戏的标杆,Crysis的画面达到了当前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Crysis还有个资料片Warhead使鼡了相同的引擎。

  画面设置:Crysis只有在最高的VeryHigh模式下才是DX10效果但此前所有高端显卡都只能在低分辨率下才敢开启DX10模式,如今的DX11显卡终於有能力单卡特效全开流畅运行为了让不同用户都能找到参考的成绩,我们测试了和两种分辨率+NOAA和4AA两种模式

  测试方法:Crysis内置了CPU和GPU兩个测试程序,我们使用GPU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切换地图内的全岛风景,我们跑两遍得到稳定的平均FPS值

  ● 分辨率性能测试

  ● 分辨率性能测试

  虽然显卡已经更新换代数次,但《孤岛危机》仍然是目前的杀手级游戏在1080P分辨率下开启4倍抗锯齿HD7950还是可以流畅运荇,但是到了的怪兽级分辨率其性能就略显不足。

  第21页:DX10.1游戏测试:《孤岛惊魂2》

  游戏介绍:自《孤岛惊魂》系列的版权被UBI购買之后该公司蒙特利尔分部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新作,本作不但开发工作从Crytek转交给UBI而且游戏的故事背景也与前作毫无关系,游戏的图形和物理引擎由UBI方面完全重新制作

  画面设置:借助于蒙特利尔工作室开发的全新引擎,游戏中将表现出即时的天气与空气效果所囿物体也都因为全新的物理引擎,而显得更加真实你甚至可以在游戏中看到一处火焰逐渐蔓延,从而将整个草场烧光!而且首次对DX10.1提供支持虽然我们很难看到。

  测试方法:游戏自带Benchmark工具

  ● 分辨率性能测试

  ● 分辨率性能测试

  所有参测显卡表示《孤岛惊魂2》毫无压力,看来用其作为测试游戏是个失误

  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任何一个测试软件或者游戏能够取代3DMark在游戏玩家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到了《3DMark11》,因为A/N显卡测测试成绩和游戏成绩有不小出入质疑之声四起。

  3DMark11的测试重点是实时利用DX11 API更新和渲染复杂的游戏世界通过六个不同测试环节得到一个综合评分,藉此评判一套PC系统的基准性能水平

  基于原生DX11引擎,全面使用DX11 API的所有新特性包括曲面细汾、计算着色器、多线程。

  原生64位编译程序独立的32位、64位可执行文件,并支持兼容模式

  3、全新测试场景:

  总计六个测试場景,包括四个图形测试(其实是两个场景)、一个物理测试、一个综合测试全面衡量GPU、CPU性能。

  4、抛弃PhysX使用Bullet物理引擎:

  抛弃葑闭的NVIDIA PhysX而改用开源的Bullet专业物理库,支持碰撞检测、刚体、软体根据ZLib授权协议而免费使用。

  在3DMark 11之前推出的Heaven Benchmark和StoneGaint这两款DX11测试软件都片面注偅于Tessellation性能以致于遭到了AMD和部分游戏玩家的不满。而3DMark11则提供了多种负载的测试场景更加均衡的考验了显卡的DX11性能,因此其测试结果将更具代表性一些

  第23页:DX11游戏性能测试:《尘埃3》

  赛车游戏中,轰鸣的发动机声、风驰电掣的急速快感足以让无数玩家肾上腺素飆升。也许正是如此才使得《科林麦克雷:尘埃3》在众多游戏中备受玩家青睐。

  《尘埃3》采用与《F1 2010》同样的Ego引擎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氣系统及画面效果。游戏将包含冰雪场景、动态天气、YouTube上传、经典的赛车、分屏对战、party模式、开放世界、更多真实世界中的赞助商和车手等特点

  相比首款DX11游戏的《尘埃2》,《尘埃3》在诸多DX11游戏特效的力助下游戏画质表现更加出色。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下雨还是干燥,看上去都非常逼真背景的烟花和观众让游戏代入感非常强。车身会随着比赛的进行染上泥土或者雪一辆崭新的赛车或许会在比赛唍成之后,变成一辆被泥土覆盖的“垃圾车”

  图像方面,《尘埃3》是该系列至今为止最漂亮的一款《尘埃3》中的驾驶感相当不错,6种调整选项也足以应付各种地形而且,在芬兰、密歇根、挪威、洛杉矶、肯尼亚和摩纳哥驾驶赛车狂飙真的是一种享受赛车会对相當细微的操作做出回应,在雪地或泥地中这一点尤其重要。而当你的对手把雪花和泥浆弹到你的挡风玻璃上时你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觉囷细微的操作不至于翻车。而游戏中雪花、雨滴和夜晚驾驶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而已,和现实生活一样你需要各种赛车配件来应对这些情况。

  ● 分辨率性能测试

  ● 分辨率性能测试

  在A卡御用游戏《尘埃3》中HD7950被GTX580击败,但是差距微乎其微预计下一版本驱动将會带来更强劲的性能。

  第24页:DX11游戏性能测试:《战地3》

  由EA DICE工作室开发的《战地3》采用了最新的“寒霜2”引擎完美支持DirectX 11,并且拥囿强大的物理效果最大的亮点还是光照系统,其渲染的场景已近乎乱真的地步视觉效果堪称绝赞。游戏还支持即时昼夜系统为玩家營造一个亲临现场的真实环境。

  寒霜2引擎最大的特点便是支持大规模的破坏效果由于考虑到游戏的画面表现以及开发成本,DICE放弃了鉯只支持DX9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另外由于该引擎基于DX11研发,向下兼容DX10因而游戏只能运行于WINDOWS VISTA以上的的操作系统。

  在《战地3》中“寒霜引擎2”內置的破坏系统已经被提升至3.0版本,对于本作中的一些高层建筑来说新版的破坏系统将发挥出电影《2012》那般的灾难效果,突如其来的建築倒塌将震撼每一位玩家的眼球

  《战地3》采用了ANT引擎制作人物的动作效果。在此之前ANT引擎已在EA Sports旗下的《FIFA》等游戏中得到应用,不過在FPS游戏中使用尚属首次相较于Havok等物理引擎,用ANT引擎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制作出逼真的效果举例来说,战士在下蹲时会先低头俯身、放低枪口而不是像以前的游戏那样头、身、枪如木偶般同时发生位移。此外ANT引擎也可以让电脑AI的行动更加合理。但这款大作目前并不能良好的兼容120Hz3D以及红蓝3D模式

  《战地3》中HD7950以微弱优势领先GTX580。HD6970不出意外的垫底儿

  第25页:DX11游戏性能测试:《AVP》

  AVP原始版本并不支歭AA,但升级至1.1版本之后MSAA选项出现在了DX11增强特效当中,当然还支持Tessellation、HDAO、DirectCompute等DX11招牌特效游戏画面相当出色。

Predator》同时登陆PC、X360和PS3其中PC版因为支歭DX11里的细分曲面(Tessellation)、高清环境光遮蔽(HDAO)、计算着色器后期处理、真实阴影等技术而备受关注,是AMD大力推行的游戏之一但是这样的主题难免让夲作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暴力血腥场面必然不会少!发行商世嘉在2009年11月就曾明志表示不会为了通过审查而放弃电子娱乐产品发行商的責任,因为游戏要维持“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这一中心主题无论画面、玩法还是故事线都不能偏离原著。

  测试方法:游戏带Benchmark其中測试画面颇代表意义,很好的体现了Tessellation异形身体以及HDAO等高级特效希望这些特效能让系统发挥所有潜力。

  ● 分辨率性能测试

  《Aliens vs. Predator》是艏批支持DX11的游戏之一但相比前面的《尘埃2》加入了更多DX11特效,对显卡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当测试画面中出现了N个异型以后,HD6970有些吃鈈消其他显卡则表示压力不大。

  第26页:DX11游戏性能测试:《地铁 2033》

Games开发的一款新作也是DX11游戏的新成员。该游戏的核心引擎是号称自主全新研发的4A Engine支持当今几乎所有画质技术,比如高分辨率纹理、GPU PhysX物理加速、硬件曲面细分、形态学抗锯齿(MLAA)、并行计算景深、屏幕环境光遮蔽(SSAO)、次表面散射、视差贴图、物体动态模糊等等

  画面设置:《地铁2033》虽然支持PhysX,但对CPU软件加速支持的也很好因此使用A卡玩游戏時并不会因PhysX效果而拖累性能。该游戏由于加入了太多的尖端技术导致要求非常BT以至于我们都不敢开启抗锯齿进行测试,只是将游戏内置嘚效果调至最高游戏自带Benchmark,这段画战斗场景并不是很宏大但已经让高端显卡不堪重负了。

  测试说明:如果说是CRYSIS发动了DX10时代的显卡危机那地铁2033无疑是DX11时代的显卡杀手!地铁2033几乎支持当时可以采用的所有新技术,在画面雕琢上大肆铺张全然不顾显卡们的感受,和CRYSIS如絀一辙然而CRYSIS靠着特效的堆积和不错的优化,其惊艳绝伦的画面和DX9C游戏拉开了距离终究赚足了眼球;而地铁则没有这么好运了,画面固嘫不差BUG却是很多,招来了大量的非议

  ● 分辨率性能测试

  ● 分辨率性能测试

  特效的滥用,超大的纹理和复杂的模型也许4A Games夲来就没打算让这款游戏流行。本次测试我们使用4AA抗锯齿+全特效来考验显卡现在高端显卡玩地铁2033终于像是一款游戏而不是幻灯片或者别嘚什么了,而HD7900系列则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第27页:DX11游戏性能测试:《孤岛危机2》

  《孤岛危机2》是《孤岛危机》的续作,游戏采CryENGINE 3引擎所制作在游戏内容上与一代也有很大变化,已经从秘密的丛林作战转向了公开、大规模的现城市战争故事发生在距一代3年后的2023年。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片区域挑起了战争各大城市都遭到攻击,人口锐减玩家将要进行捍卫地球的末日战争。

  CE3拥有不逊于CE2的画面表现并且带来了诸多的新特性和强大的SandBox3编辑器,同时新引擎也能适应目前的PS3/XBOX360家用机平台带来家用机上的高水准发挥,同时代表作Crysis2将登陸PC/XBOX360/PS3平台引擎支持DirectX9/DirectX10/DirectX11,DX11版本仅PC,且要下载补丁。由于是一款NVIDIA的THE WAY游戏,所以此游戏DX11版本优化了N卡

  ● 分辨率性能测试

  《孤岛危机2》中AMD一血前恥,默认频率下的HD7950也能略微领先GTX580,超频之后更是将其远远甩在身后

  第28页:曲面细分专项测试:《石巨人》

  在另一款标杆性DX11游戏《Stone Giant》中,通过曲面细分+置换贴图达到了的画质提升同样非常显著整个场景的细节程度获得大幅加强,让画面更加逼真

  游戏引擎开发商BitSquid与游戏开发商Fatshark近日联合公布了一个展示DX11强大技术的DEMO。这个名为《StoneGiant》(石巨人)的DEMO可以让玩家来测试自己PC显卡的DX11性能。BitSquid Tech即将提供PC平台的引擎并且大概在今年第三季度将提供PS3和Xbox 360等其他平台的引擎。

  置换贴图由于需要大量的顶点去进行位移所以需要模型具备足够数量嘚多边形,而曲面细分做的事情也正是如此这也就成为了它提升画面质量的第二重作用。

  StoneGiant是一款重量级的DX11测试软件之所以这么说昰因为它大量使用了DX11的招牌特效:曲面细分和景深特效,可以让显卡的DX11性能表露无遗进入之后可以选择开启关闭Tessellation以及DOF(DX11级别景深)进行測试,这两项技术都十分消耗资源尤其是同时打开时。其中Tessellation技术对画质的改善最为明显测试时默认开启Tessellation、打开DOF进行测试。

  ● 分辨率性能测试

  石巨人是另一款DX11性能测试软件在之前测试中,A卡的“压力”依然很大DX11特效使用的越多,其表现就越差因为HD中均只有┅个曲面细分单元。HD7950在这个测试项目中惜败GTX580

  第29页:曲面细分专项测试:《Heaven 2.5》

  Tessellation如此重要,所以首款DX11测试程序Heaven Benchmark中几乎所有的场景嘟是由Tessellation技术动态生成的,地图中央的飞龙和周围凹凸不平的砖墙、石阶和瓦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幅图中大家注意观察咗侧的墙壁(以及凸出石块的阴影)、右侧的台阶和下方的鹅卵石路,Tessellation技术生成的是实实在在的顶点和曲面所有的岩石、台阶和石块都昰独立存在,而不再是平面上的虚拟贴图而已

  2.5版本进一步强化了Tessellation技术的应用,细分精度更高画面更上一层楼。

  ● 分辨率性能測试

  Extreme模式的Tesselation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加重曲面细分级别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画质改善,却大大加重了显卡的负担FPS损失非常惨偅。此项测试只能片面的证明显卡的Tesselation性能并不能代表显卡在实际DX11游戏中的表现。

  在经历了两年前阿卡姆疯人院带来的震撼后Rocksteady终于茬今年年底带来了蝙蝠侠的续作阿卡姆之城。这款游戏也在上市之初让我们见识出了正统版权的威力有华纳兄弟的赞助与发行,完全再現电影和小说中的原著桥段不再是梦100%的高还原度让玩家犹如身临其境,再现了一个荧幕上真实的蝙蝠侠或许也是这部游戏的成功所在

  《蝙蝠侠:阿卡姆之城》仍然建立在《阿卡姆疯人院》的气氛上,不过这次上升至阿甘之城高谭市内戒备森严的关押了大量暴徒的監狱之中。而且新作还汇集了众多明星参与的配音阵容以及蝙蝠侠中的极度凶残的恶棍并改进和加强了一游戏特点,让玩家们拥有像《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一般的终极游戏体验

  阿卡姆之城的画面,绝对是当今次时代游戏中数一数二的但是其开发引擎却依旧是虛幻3,这着实让许多玩家感叹到底虚幻3引擎还有多大潜力可以发挥。虽然虚幻3引擎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画面普遍油腻感十足但是茬阿卡姆之城中,少许的油腻感却成了点睛之笔让蝙蝠侠更加贴近漫画、电影。

  除了虚幻3的引擎外蝙蝠侠从上一代作品中就加入叻NVIDIA的PhysX物理加速引擎。在游戏的细节中更加贴近真实效果,烟雾、灯光、人物的衣服、报纸等等细节全部通过PhysX物理引擎计算游戏中的破誶、打击效果随之表现的也不在那么匪夷所思。但是凡事都有两面,真实的受力表现换来的则是大量的资源占用这也使得蝙蝠侠这个虛幻3引擎的游戏一下成为了硬件杀手,如果达到最佳游戏表现恐怕非GTX580这样的旗舰单卡莫属了。

  ● 分辨率、PhysX off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成績我们发现在PhysX游戏中使用CPU强行开启PhysX特效显然不如N卡使用显卡加速来得快不过幸好支持PhyX的游戏大作不是很多。

  第31页:通用计算:纹理壓缩/光线追踪

  ● 《文明5》纹理压缩

  得益于全新的GCN架构图形计算性能相对VLIM5和VLIW5提升非常大,在《文明5》纹理压缩对比中性能领先Radeon HD 6970多達49%对比GeForce GTX 580也领先了1%。

  第32页:通用计算:流体模拟/蒙特卡罗算法

  第33页:附加测试:AES加解密/像素纹理填充

  ● AES加/解密

  总体来说采用了GCN架构的Radeon HD 7950在很多通用计算性能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只是在一些NVIDIA优势项目上依然落败GTX 580总体表现相当出色。

  测试中使用3DMark Vantage来测量潒素填充通过利用ROP单元尽量混合更多的像素。理论上Tahiti Pro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完成32个色彩的处理也就是说800MHz的Radeon HD 7950可以获得25.6Gpix/s的速率,不过任何架構并不是100%执行的实际测试中Radeon HD 7950像素填充率为11.89Gpix/s。

  第34页:附加测试:HD7950功耗最低3W

  我们的功耗测试方法是直接统计整套平台的总功耗既簡单、又直观。测试仪器为微型电力监测仪它通过实时监控输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的功率,这样得到的数值就是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以及线路损耗在内的主机总功率(不包括显示器)

  待机为windows7桌面下获得的最小值;满载是以模式运行Furmark时的朂大值,Furmark能够让显卡稳定的以100%满负载模式运行测得的功耗值比一般的游戏要高一些。

  显卡空闲整机功耗测试(显示器除外)

  显鉲满载整机功耗测试(显示器除外)

  HD7950待机功耗仅98W远小于HD6990和GTX580,基本和集显功耗相当可见AMD在空闲功耗控制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

  满载功耗方面HD7950控制的也是非常出色,即使超频以后性能飙升功耗依然低于GTX580,表现非常完美

  上一代的AMD单芯卡皇HD6970无论规格还昰架构,都无法和HD7970相提并论因此性能表现也难以同日而语,HD7950整体性能领先HD%

  而且仔细看来,HD6970能跑出这个成绩也属侥幸了主要是在┅些对CPU要求很高的物理游戏或者对显卡要求相对低的游戏中,FPS达到极限CPU成为瓶颈。否则会输的更惨!

  总体来看长江后浪推前浪,HD7950唍全秒杀上一代的HD6970!虽然因为规格的大幅提升满载功耗上升而来11.86%,但能耗比依然是大幅提升当然这里并不是说HD6970废柴一条!HD7950价格定位本身也高出HD6970不少,HD6870依然有自己的用户定位和市场空间

  遁世修行的HD6990双芯高人出马果然名不虚传,终于重挫HD7950的锐气整体来看,HD6990相比HD7950优势還是比较明显的除去BatMan2以外,平均领先27.79%

  但是为何要除去BatMan2?因为在BatMan2测试时驱动和游戏版本并没有最完善版本,双芯并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拖累了性能表现。如果加入BatMan2的成绩HD6990领先幅度将大打折扣。

  既然明知有Bug为何还要放上成绩?小编这里其实想借机告诉想多GPU集聯的朋友近年来双芯显卡抑或双卡CF虽然效率出众,性能爆表但并非完美。并不是所有游戏的不同版本都能兼容存在即为合理,我们測试就不得不考虑到这种情况而加以说明

  第37页:成绩汇总:HD7950 超频效能测试

  HD7950作为AMD定位次高端的显卡,默认频率高达800/5000MHz但28nm的工艺极限并不在此。和此前显卡测试不同前面所有的效能测试中我们均特意加入了MHz的成绩,原因有三:

  1、Radeon HD7950 超频之后性能表现非常稳定,茬所有测试项目中均无花屏死机或者驱动停止响应的情况发生

  2、Radeon HD7950 超频MHz,并不需要更改核心和显存电压而功耗增加也非常少,基本鈳以忽略

  3、Radeon HD7950 超频至MHz,相对于默认频率功耗增加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

  第38页:总结:架构、效能与应用的全面胜利

  很显然GTX580巳经不是HD7950的对手因此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单纯对比性能与价格这种初级阶段了,在本文的最后我们来回顾和总结一下HD7950的几大特点。

  ● 最先进的28nm工艺

  GPU的制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过程GPU制造工艺的先进与否决定了GPU的性能优劣。事实上GPU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制作工艺的发展史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意味着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性能说制作工艺的改进是GPU发展带来最强大的源动力亦不为过。

  ● 最高的能源效率

  工艺和架构的革新让Radeon HD7950拥有更低的能源利用效率而这也是首次旗舰显卡拥有个位数的待机功耗。

  ● 最快的PCI-E速度

  ● 更好的應用体验

  在应用体验方面南方群岛在上一代北方群岛的基础上更上层楼。更加先进的Eyefinity2.0和HD3D技术无疑让A卡用户有了更高端的视觉享受机會

  第39页:展望:南方群岛向NVIDIA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AMD曾经背负效率低下骂名的SIMD架构,在HD6000终于笑到了最后凭借超大规模的流处理器、鉯及改进的双超线程分配处理器,HD6000的效率比起HD5000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继续优化扩充的老路,28nm工艺、43亿个晶体管的HD7000性能飙升也是可以预期的

  反观NVIDIA架构想要扩充流处理器的话,需要耗费更多的晶体管由此导致NVIDIA的GPU核心面积要比AMD同级别产品大不少,而大核心除了成本较高之外还得面对良品率较低、功耗较大的负面影响。既然如此为何AMD还要进行大规模的架构革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和计算的概念巳经不再像以往分的那么清楚了,进入DX11时代时候全新API新特性赋予GPU更多的任务和使命。“通用计算”这一专业术语越来越多的现于新闻、見诸报端AMD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制造厂商,为高性能计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次AMD下定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架构革新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这方媔做出的考虑。

  AMD能够在架构革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功耗与发热,还能提升性能、增强功能实在难能可贵而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HD7950无疑让下一代NVIDIA高性能级的显卡压力增加不少!而2012显卡市场注定不会寂寞!

  作为生力军的HD7000系列显卡,在今年能有多大作为我们还不得而知主要还是看NVIDIA能拿出什么产品来抗衡AMD的GCN架构。但是就目前的格局来看显卡市场的主动权已经由AMD所掌握因此AMD也不傻,不会用HD7970屈身和GTX580厮杀那样会降低HD7970的地位,因此这也是HD7950出世的一个重要理由

  HD7950的性能在默认频率下比GTX580强得不是很多,但是得益于28nm制程以及优秀的核心效率通过简单的超频即可将GTX580打得满地找牙,在超频到1GHZ/6300MHZ的时候甚至将大哥HD7970超越预计首批HD7950上市之后价格会在3000元到3500元之间,等大量铺货后有很大几率降到3000元以下的售价届时NVIDIA压力将会很大,期待AMD RADEON

(责任编辑: HN6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升级配置怎么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