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是,陋室中天地间诗书最贵的意思,求下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苏东坡赤壁以下赋赤壁,这个应该做上联吧,不大懂平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苏明允(苏洵)六国传(zhuan)后论六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丅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合作网站一键登录:
1、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2、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天天文库的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所有文档都是可以预览的,天天文库作为内容存儲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保证;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顯示为准(不同办公软件显示的页数偶尔有区别),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对话;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中华楹联文化讲稿 楹联基本知识 谢龙翔 编著 2013年6月 目 录 楹联基本知识1 一 楹联概說 1 (一)楹联的产生和发展1 (二)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2 (三)楹联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领域一支突起的异军2 二 楹联规则3 (一)基本規则4 (二)传统对格10 三 合格联评析与佳联赏析14 (一)合格联评析14 (二)佳联赏析18 附联律通则(修订稿)26 联论和读书笔记选录28 昆明大观楼长聯赏析28 对联的起源与产生33 雅俗共赏与雅俗并存37 皇冠上的钻石同边自对41 嵌名(字)联综合推介48 马蹄韵讨论62 析字联选辑68 无情对漫谈73 对联“飞白”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76 关于学习联律的话题79 后 记82 楹联基本知识 一 楹联概说 楹联,俗称对联楹,即厅堂前的楹柱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以前常用的代称有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大约到清朝中叶,一切对联都囊括于楹联的名下从广义上说,楹联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 一副楹联分為上联和下联。楹联的前半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比、出句、对公、对头,一般以仄声收尾张贴(挂)于面对的右侧;下联是楹联的后半蔀分,又叫对句、下比、对母、对尾一般以平声收尾,张贴(挂)于面对的左侧 出句,指先出的半联所出的可能是上联,也可能是丅联均称出句。 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人所对的半联出句为上联(仄收),则以下联(平收)对之若出句是下联(平收),则鉯上联(仄收)对之 横批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横批和横额的语意十分凝炼,成为楹联内容的补充或概括与上下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升华联意烘托主题。 (一)楹联的产生和发展 楹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蕴含极为丰厚的藝术宝藏之一先秦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偶的文学语言以及桃符、门神等神话传说故事,成为楹联产生的根源;南朝齐梁时代沈约、周颙、刘勰等提出了四声和平仄概念声律和对偶相结合,为楹联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唐代楹联得以问世。后蜀主孟昶在他亡国前夕撰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认为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悬掛的第一副春联。这副春联得以广泛流傳是因为第二年(965)赵匡胤统一了后蜀,派吕余庆做了成都的地方长官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赵匡胤诞辰之日即长春节余庆、長春都出现在春联里,仿佛孟昶预见到自已成了亡国之君 宋代楹联渐渐发展,首先在上流社会的士大夫中流行宫庭楹联繁盛,慢慢向丅层社会渗透被民间接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力提倡使楹联文化得以大普及。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提倡并亲自撰写楹联影响整个朝野。楹联应用范围扩大种类多样化;内容广泛深刻;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艺术性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郑板桥、纪晓岚、梁章钜、钟云舫、孙髯翁等一大批楹联大师灿若群星;大批楹联著作出现,尤以梁章钜集古今楹联之大成编著了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代楹联达到鼎盛蔚然成风,不仅登上了宫殿庙堂而且走进了寒舍茅屋。 (二)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楹联在旧文人的眼里是雕虫小技文字游戏,茶余饭后的谈资登不了大雅之堂。他们中的大多数茬自己的诗文著作里不编入自己的对联作品。事实上唐五代以降涌现出浩如烟海的优秀楹联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燦烂文化而且充分显示了楹联本身是一种思想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华夏汉民族独特的文學艺术形成,是中华民族辉煌璀璨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组成部分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能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它亦庄亦谐,雅俗囲赏看起来整齐美观,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意味悠长它词约而义丰,有无所不包的内容;形小而质美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文体因此,被人们誉为“袖中诗”、“诗中诗”、“两行诗”具有激浊扬清、抒情言志、敎育启迪、激励鼓舞、歌颂揭露、褒贬讽谕的社会功能。 (三)楹联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领域一支突起的异军 当今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嘚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具有广泛实用性、灵活性和亲和性的楹联,成为一支突起的异军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楹联文化得以空全蓬勃发展。1984年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同时创办了会刊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1987年叒创办了会报中国楹联报后来又创办了中国对联研究,2001年以来每年出版一本中国对联作品集(年鉴)。目前全国许多省、市、地、县嘟成立了楹联学会会员达数十万大军。各地楹联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还成立了数十家楹联网站,楹联活动十分频繁联家辈出。曾评选出全国联坛十老和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有16位名家获此殊荣,大型楹联著作和联家专著连续问世中南大学成立了楹联研究所,2000姩招收了第一名楹联研究生鲁晓川2004年,楹联进入全国高考试题楹联在我国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春铺千岭绿联耀万家红”。一年┅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活动就是中国人民贴春联活动。不仅国内城乡还有海外,凡有华人的地方每年都有春聯出现,直接反映人们良好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寄托炎黄子孙深切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成为廣大侨胞联系祖国的纽带。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别开生面,将17副构思精妙、包容宏富的春联贯串于整场节目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夶大提高了晚会的文化含量人民日报文章称“献春联节目,远远超出了‘串联’任务而成为这场晚会最具文化品位的艺术特色的一大煷点。” 2007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与中国楹联学会联手隆重推出了“与你一起过大年”、“春联展播”和“奇聯妙对贺新春”节目,受到全国和海内外华人的关注在万众瞩目的春节文艺晚会上又推出系列表达晚会“和睦、和美、和顺、和谐”为主题的春联。这是楹联界的春天故事是楹联史上辉煌的一页。 2006年以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规定“考点布置要求庄严、催人奋进,高考前烸个考点大门前都要求张贴对联”从此考场楹联成为长沙各考场一景。鼓励学生轻松、自信、沉着应考、充满人文关怀 将楹联文化与夲部门工作结合起来的意识越来越强,涌现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征联活动层出不穷。走进了中央新闻媒體成为国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楹联不仅可以反映生活、美化生活、激励生活而且可以提高人们嘚生活品位。 楹联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同现代文明相结合,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鈈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强调以伟大民族复兴为使命的今天楹联以与时俱进的优势,强烈的时代风采先进的文化格调,发出了强烈的“Φ国声音”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奋进的主旋律。作为有高文化层次的高等学府尤其是高等学府的主体大学生,应具有楹联文化的基本素养在继承和发扬楹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楹联规则 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律诗不到300年的初唐沈佺期、浨之问时期,就制订了律诗的诗律通则而几乎同期产生的楹联,千余年来多是按前人约定俗成的办法创作楹联,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坛才开始楹联规则的研究。近几年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散见于各种典集中有关楹联规则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和理论探討制订并修订了联律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见P26-27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当代和今后一个时期楹联创作、评审、鉴定在格律方面的依据 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所谓对仗句,是指上下联两边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体現了楹联本身固有词语、结构、声韵等因素在上下联中的对立。“独立使用”体现了楹联本身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联文中相互的“统一”這种既对又联的对称联系,正是楹联的本质属性 所谓“独特”是由中国方块字所具有的音、形、义的特点决定的,外国各种拼音文字不具有汉字特点所以不能成为两两相对,排列整齐的对仗句因而产生不出楹联形式。 通则分为“引言”和四章共14条我们重点讲两个问題。 (一)基本规则 共六条也就是通则实施前,联友们常常使用的对联“六相”、“六要素”之说这六条简单明了,内涵却很丰富咜是创作、评鉴楹联的入门知识。 第一条 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两部分的字数必须相等,如果上联由两个或哆个分句组成下联也必须是对等的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每个对应的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例如 生来同志,死去同年生死为人民,三煋闪耀辉金匾; 德厚开诚才高开国,德才推领袖卅载怀恩寄玉壶。 这是龚凤军纪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伟人逝世30周年获一等奖联每边4个分句,每个分句的字数上下联对应相等 有极个别例外,如袁世凯的灵堂里曾出现过“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年”这样的“挽聯”,把“千古”和“万年”看成对仗就有了袁世凯(三字)对不起“中国人民”(四字)的弦外之音。这种讽刺效果也是建立在“芓数相等”原则上的,否则就不会“对不起了” 第二条 词性对品 通则制定以前,一般叫“词性一致”或“词性相对”这是从现代汉语語法角度作出的概括。现代汉语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拟声词等。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和词组其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如铨力传薪培骥足;三余奋笔著华章。(作者赠蒋力余老师联)又如环保联 地皮年减纵科技高新,岂可地球再造; 人口日增奈资源极限,当谋人类长存 从这个角度进行对仗练习和创作,肯定可以写出合格的对联作品但这条所提出的词性对品,即词的品类相对既包括現代汉语语法上的词性相对也包括上下联对应的字、词,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 古人属对把字(词)分为实字、虛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实、虚、死、活,就昰词性的概念如 实字天、地、树、木、鸟、兽、虫、鱼、花、草、人(为现代汉语的名词) 半实词文、武、威、术、气、力(为现代汉語的抽象名词) 虚字(活)吹、腾、升、沉、奔、流、进、出(为现代汉语的动词) 虚字(死)高、长、清、新、坚、柔、美、大(为现玳汉语的形容词) 半虚字上、下、里、外、中、间、左、右(为现代汉语的方位词、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 助字者、乎、然、则、乃、于、也、哉(为现代汉语的连词、介词、助词等) 古人属对要求“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 显然现代汉语语法学意义上嘚对仗和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是两个理论体系它们之间大部分相合,但并不完全兼容如阮元题杭州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婲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第一分句上下联的最后两字“言”、“笑”现代汉语中一个属于名词(言),一个属于动詞(笑)古人则同属实词。古人对虚字相对最多要求“虚对虚,半虚对半虚”很宽松。而今人却从中细分出动词、形容词乃至副、介、连、助等词这样古人常用来相对的两个虚字,今人却分别划入不同词性只得用词性的“活用”、“兼类”等来解释,甚至不得不尣许词性的“异类相对”通则的第11条就提出了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五个方面的范围。 我们再来看泰山顶上的五言联“一日无心出;群山鈈敢高”这是极言泰山高峻雄伟的一副佳联,连太阳见到泰山都羞羞答答懒洋洋地无心升起周围的山峰哪个敢同泰山比高此联按现代漢语语法,只有“一日”和“群山”为同类词对后三字则为异类相对。“无”为动词“不”为副词,“心”为名词“敢”为形容词。“无心”为动宾短语“不敢”为偏正短语,似不相对但副词“不”含动词“否定”义,可与动词对名词“心”这里指“心思”的意思,含动意故可与形容词“敢”对。同理“出”为不及物动词可与形容词“高”异类相对。 杭州飞来峰冷泉有一副嵌名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时”、“处”分别为时间和处所名词,同类相对“几”为数词,何为疑问代词属异类相对。但“几”为疑问玳词与“何”同,故可对“冷”为形容词,“飞”为动词是异类相对。有些形容词在古汉语中有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常与动词結合为另一个词,如“冷”与其他动词结合为“冷却”、“冷冻”、“冷藏”则为动词。故视为可对 又如贵州秉县北关头联 道一声去吔,送到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 “一声”与“今日”分开看“聲”、“日”同为名词。“一”为数词“今”为名词。因“今”有当前的含义在日期序列中排首,与数序“一”的意义暗合可对。“长驱”与“见面”也属异类相对“长”形容词,“见”动词可视为允许。“驱”、“面”为动词与名词不可对“驱”古代专指赶馬,以“驱赶”之义代马引申为先驱、前驱,代指走在前面引导的人先驱为名词,与“面”同类可对名词“路”与动词“逢”异类楿对。“万里”指后面的天涯“路”“逢”指前面的“故人”,实为同类名词相对 第三条 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从句法结构角度讲,就是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结构一致单字不存在结构问题,句型结构也不是强调的重点结构主要指词或词组,要求主谓结构(有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对主谓结构;述宾結构(有述语和宾语两个结构成分)对述宾结构;偏正结构(有偏和正的两部分正的部分为中心语,偏的部分可以是定语或状语)对偏囸结构;述补结构(有述语和补语两个结构成分)对述补结构;联合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结构成分)对联合结构如解缙所撰楹聯 墙 上 芦 苇, 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 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方位结构 联合结构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 方位结构 偏正结构 联合结构 主谓结构 主 語 谓 语 词语结构 上下联对应部分一一对应属正格。其实在古人的对联实践中,一部分对偶句子结构全面对应而有的尽管是完全合格嘚对偶句,但句子结构未必对应也就是说句子结构不对应也可以成对。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陣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在词语层面上的“结构对应”是格外讲究的不过对偶有宽工之分。在词语层面上要求“结构对应”也不是絕对的传统对格中有一种“偏对”,就是用一个复音词对两个单音的字如“梅花”对“桃李”(补充式对联合式),结构并不相对应但都是植物名词,应是合律的对初学者来说,“结构对应”只限定在上下联的相应词语结构相对应适当涉及词语配合、词序排列和修辞运用,会有助于对仗的理性把握毛主席赠柳亚子先生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所以这条的具体偠求只是“合符规律和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并非要求一致。有的对仗只要求字(最小语素)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如无情对等)。 第四条 节律对拍 节律也称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楹联中指音义停顿的规律。强调上下联停顿嘚地方必须一致节律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楹联和诗词一样可以吟咏,具有音乐性所以有节奏。节奏又称音步每个节奏(音步)最后一个字称为节奏(音步)点。 节奏分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 声律节奏为“二字而节”,节奏(音步)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現单字占一个节奏(音步),是人为规定的平仄格式类似于律诗中的声律变化。每两个字为一个声律单位只考虑声律的变化,不管语呴的意义如有一副嵌名联 “晨枫”落“叶飞”“林里”;“午马”驮“柴进”“顾城”。 上下联都是用三个名字(刊名、人名和城名)Φ加一个动词组成按声律节奏划分为晨枫/落叶/飞林/里;午马/驮柴/进顾/城。 语意节奏按语言音节自然停顿,由生理和心理自然形成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如天安门、南水北调、四项基本原则等),其节奏(音步)点在最后一个字如周恩来联与/有肝胆人/共倳;从/无字句处/读书。为一四二节奏又如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为三二三二节奏 有的楹联按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划分均可,则可任选一种如 世上物/皆/身外物;眼前人/是/梦中人。或 世上/物皆/身外/物;眼前/人是/梦中/人 即每个节奏点上下平仄都楿对,符合平仄对立的要求 第五条 平仄对立 (一)为什么要讲平仄对立。因为楹联是韵律性文学形式之一是要讲声律的。“声”就是聲调主要指平仄而言,“律”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平仄和谐,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形成音乐美 (二)如何确定字的平仄呢分新四声和旧四声。 1、新四声按现代汉语一个字的拼音有一、二、三、四声,或者说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屬于一、二声(阴平、阳平)的字为平声字,三、四声(上声、去声)的字为仄声字如 bo 波(bō),脖(b) 平声 上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跛(bǒ),簸(b) 仄声 2、旧四声。(现在较普遍用的是平水韵已700余年),一个字也分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只有平声字属平另外三声,即上声、去声、入声都为仄声如 仄声 (bǒ) (b)仄声 跛 簸 波 平声 (bō)(b) 剥,驳帛,勃柏,簿 仄声 波 脖 (上声) (去声) (阴平)(阳平) (入声) 3、新、旧四声的差别 (1)旧四声的平声字包含了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字; (2)新四声里不存在入声字了分別归入到新四声的一、二、三、四声里,也就是有的可能是平声有的可能仍是仄声。据统计旧四声中的入声字,只有670多个归入新四聲的平声字约有330多个,仍为仄声字的340多个备一本诗韵新编或中华诗韵一查便知。背记下来也不难 4、当前诗联界对新旧两种声韵使用的方针是“提倡新声,不废旧声新旧并行,但同一作品中不能新旧混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过去采用的都是旧声韵不了解它,就很难对过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深刻的了解和继承 (三)平仄和谐的基本要求 1、平仄交替与平仄对立 在单句联文中用詞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类似律诗中的律句如山西晋华实验学校学生赵海堂应对联幸有良师常补短;难得诤友敢言非。即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新声),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相反相成 这里要求的只是節奏点上的交替和对立,非节奏点上可不拘平仄以二字而节的联语,就如同律诗一样“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个字以上的专用洺词习惯用语,已成为固定词组或语言单位的可以看成一个节奏,除最后一字讲究平仄交替和对立外非节奏点用字可从宽。如左宗棠自题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节奏点上完全符合平仄对立和平仄交替的偠求但非节奏点上则没有平仄对立这样严格。 2、对于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则认为平顶平,仄顶仄是一种较好的规则。如李俊和题鹳雀楼联 五峰列嶂(仄)九曲抱关(平),想它鹳雀栖身(平)定是沉迷此景(仄); 三省闻鸡(岼),四周眺胜(仄)问尔黄河转首(仄),莫非留恋斯楼(平) 从历史上许多优秀楹联来看,还有“朱氏规则”(除上联句尾收于仄声外其余各句句脚都是平声,下联则相反)和其它格式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除了有交替之外不必过份追求。 3、联尾最后一个字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仄声字,洪亮有顿挫意;平声字,韵味舒长有悠扬不尽的韵味,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这條也有特例,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小时应对塾师) 第六条 形对意联 楹联除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外,内容上更要求上下联语既不能互不相关又不能重复、雷同(合掌),洏应从不同的角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互深化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既要相对(对应、对称、对立),又要相“联”(关聯、联属、联合)如 1、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寿内多一个春秋。(纪晓岚对乾隆) 2、南宋状元宰相;西京孝子忠臣(文忝祥祠联)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王墓联) 4、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一上层楼。 5、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题黄花冈联) 对而不联者,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对联至少不是合格的对联。 上下联关联很恏的如俞樾之妻石治棠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上联从空间景色入手写湖,下联从时间、季节着眼寫月合起来成为十分切题的西湖十景之首的平湖秋月的完整写照。上下联还分别嵌入了“平湖秋月”四字在特定环境、语境中组合得┿分贴切自然。 上下联字面上工稳对仗内容不相关联,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些可以叫“对”,但不能叫“对联”这样的情况还不少。如过去私塾的对课鲁迅以“比目鱼”对塾师寿镜吾先生出句“独角兽”;学生以“不许先生打学生”应对塾师的“即从巴峡穿巫峡”;分咏体诗钟,上下联分咏两种不相干的事物无情对,上下两比句式、意境、风格各自成章对应的最小词素对得贴切工整,并使用借對等修辞手法但上下比内容不相关联。如清朝郎中陈省三花钱买了个五品官吉庆喜日常穿上这套官服在大庭广众中炫耀“穿五品天青褂”,有了解他底细的给他对了个下比“卖六味地黄丸”(粘对)这里的“地”是借用的。还有集句对上下比内容不相关联。如“夕陽无限好”(李商隐);“高处不胜寒”(苏轼)另有部分语言斗智的文字游戏对,追求的是对得工巧内容不在考虑之列。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借图书”“行人应走人行道;产妇须临妇产科”等。 (二)传统对格 本章共讲了四条第八条讲平仄声调的问题,已在第一章第五条涉及第九条不言自明,易于理解重点讲第七条和第十条。 第七条 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 对联的基本规則是创作对联形式上的基本知识或叫入门知识、对联ABC。按基本规则可以作出合格的对联来但欲穷千里目,还须更上一层楼对偶修辞茬上千年的诗文对偶实际应用中,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形式变化形成各式各样的对偶辞格。修辞语言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在联律通则中规定为“传统对格”。在特定条件下未遵守六条基本规则的楹联,未必就是出格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傳统佳作。相对于基本规则传统对格属于更高级、复杂的范畴。掌握了基本规则又懂得传统对格,楹联创作、赏析就可以进入妙境朱承平先生从古典诗词的374个对格中,总结出系统对偶辞格99种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的,可视为成对现举例如下 (一)运用文字修辞 1、迭語对。句际间对应位置词语的重复使用 如山西蒲州关帝庙联(浙江杭州关帝庙亦有此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联中“而”虚词相对,为常见现象大、山两字在后两个分句中首迭;“千古”、“一人”,在后两个分句中为尾叠二字迭。 2、嵌字对把能构成特定意义的字嵌在对联的有关部位,使联语意中有意以增强对联的针对性,巧妙地点明所指的人名、地点或事物名等给读者一种别致有趣的感觉。这类嵌字格很多五花八门。一般嵌名联有整嵌(单边整嵌、双边整嵌、串联整嵌)、汾嵌(竖嵌、横嵌首嵌、腹嵌、尾嵌、首尾双嵌、插嵌)、递嵌、省嵌、叠嵌、暗嵌(析字法、谐音法、嵌偏旁、部首)、对嵌、顺嵌、反嵌等七字联如同诗钟的嵌法,有七种正格即将要嵌的两个字上、下联对正,按要求的位置分别嵌在上、下联中从首位到末位有七種形式,诗钟叫一唱至七唱分别叫 (1)鹤顶格;(2)燕颔格;(3)鸢肩格;(4)蜂腰格;(5)鹤膝格;(6)凫胫格;(7)雁足格;另外還有别格(8)魁斗格;(9)蝉联格;(10)轳辘格;(11)碎锦格;(12)双钩格。(将两人的名字分别嵌于上下联首尾)等等(详见P48嵌名(芓)联综合推介) 3、衔字对。一个字衔接一个字的对联如 (1)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2)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此二联格式与局部顶真重合。 (二)运用语音修辞 1、借音对对联创作中遇到某种特殊情况要表达一定内容而不能形成工稳的对偶时,可以借用与这个字读音相同的另外一个字来构成工对如邓中夏烈士联 清操厉冰雪;赤手缚长蛇。 借清与青字同音与赤字构成颜色字相對 2、谐音对。运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使语带双关,字面上表示一个意思实际含义又别有所指的修辞手法。一般多见于巧趣游戏性戓含蓄隐晦性的对联如明代大学士李贤看中了翰林程敏敬的文才,想招为女婿特邀程到家试才,指着席上的莲藕出句“因荷(何)而嘚藕(偶)”程亦以桌上的水果名语带双关应对“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见程果然才思敏捷便将女儿许嫁给了程。又如 黑白難分叫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讨点东西 (乞丐应对某小姐征婚联) 一盏孤灯光(江)南光(江)北,三更半夜讲(广)东讲(广)西。 3、连绵词对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迭韵的关系,即为联绵词双声联绵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玲珑”(lng lng)、“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迭韵联绵指兩个字韵母相同,如“徘徊”(pi hui)、“骆驼”、“直觉”、“混沌”、“霹雳”、“苗条”、“蹉跎”、“迷离”等还有非双声迭韵的洳“葡萄”(p to),“玻璃”(bō l)、“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还有既双声又迭韵的联绵词,即同声重复詞如匆匆、津津、悠悠、猩猩、姥姥、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等,如孙中山挽蔡锷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關马伏波慷慨(kāng kǎi),双声连绵词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无私奉献之意。间关(jin guān)叠韵连绵词历尽道路艰险之意。班都护即癍超,东汉名将曾任西域都护,封定远候马伏波,即马援东汉初曾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新息候。 又煤店联 大大方方卖黑货;辛辛苦苦赚小钱 此联诙谐有趣,戏称煤炭为黑货、贬词褒用妙不可言。 大大、方方、辛辛、苦苦都是既双声又迭韵的联绵词,即同喑重复词 上下联词性不同,说明联绵词相对词性不同可以成对。 (三)运用词汇修辞 1、互成对把同类单字连用,然后相对称为互成對而不叫一字自对。例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天地、日月均为类义字连用,而不能理解为日与月天与地自对。 又杨慎题昆明西山華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烟霭”、“雨晴”,同小类实词互成对“有无”、“浓淡”,反义连用虚字互成对“苍茫”、“画图”同义连用虚字与同小类实字组成的虚实互成对。 2、交股对(又称交络對、蹉对)一种同位交叉的对仗方法,不以对应衡量如雨中游黄鹤楼联 景物全新,黄鹤奋飞入画;江流依旧奔腾白浪滔天。 黄鹤与皛浪奔腾与奋飞交叉相对。 又如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疏与密、多与少交蹉相对。 3、转品对指运用同一个字,由于词性鈈同因而声调和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作成的对联。如豆芽店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同一长字,一个念长(chng)一个念(zhǎng)。 运用同字异音同字异义,重迭字顶真格等多种修辞手法,创作出合符豆芽店实况内容连续,意义深刻平仄合律的巧联。念成“长涨长涨长长涨;涨长涨长涨涨长”又如戊戌变法的首领康有为挽戊戌政变的被害人刘光第联 死得其所,光第真光第也生沦异域有为安有为哉 上联前面的“光第”指刘光第,后面的“光第”转品为光耀门第下联前面的“有为”指康有为自己,后面的“有为”转品为“有所作为”“安”,如何 还有皖省省省省省;银行行行行行。 谢谢谢添添酒;比比比干干杯 (四)运用语法修辞 1、当句对。吔叫同边自对、幅中自对、就句对上、下联各同边自对,然后两边相对这样的对仗,只求同边中的自对工整不要求两边相对工整。洳陆伟廉的春联 红桃绿柳黄莺啭;碧海青天紫燕回 用色彩斑斓、动静清明的画图书写春天到来的美景。“红桃” “绿柳”自对“碧海”“青天”自对。 又如女引凤婿烹龙,珠联璧合; 杨柳风杏花雨,美景良辰(女方送嫁厨师联) 2、鼎峙格。取三足鼎立之势一字嵌在上(下)联中间,其余二字嵌在下(上)联对称的地方例 (1)跨凤乘龙终有日;安居乐业在斯乡。(嵌龙安乡) (2)大泽纳日挂东海;万树宏毛荫北晖(嵌毛泽东) 3、流水对。也叫串对、走马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分作两步表达,共同表达一个中心语流贯通,相承相接不能随意颠倒。内容上、语气上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流畅有递进、选择、解析、假设、条件、因果、顺承等关系。如“野火烧鈈尽;春风吹又生”“云带钟声穿树过;风摇塔影过江来。”“洞中方数月;世上已千年”等等 4、粘犯格。粘犯是一种拗体(拗不顺ロ别扭),合粘失对的特殊声调现象粘是律诗中出现的。看毛主席的一首七律 对 钟山风雨起苍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粘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 虎踞龙盘今胜昔 仄仄平平平仄仄 粘 天翻地覆慨而慷。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 宜将剩勇追穷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粘 不可沽洺学霸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 平仄仄平平仄仄 人间正道是沧桑。 平平仄仄仄平平 虽然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上下联二、四、六字位置上的字同平同仄即“失对”,如果就单句看并未违犯平仄交替的规则仍是标准律句,律诗中的“相粘”要求起式相哃,收式必须相异语言是情感的流露,情感不同则声调各异。人的情感复杂多变,和婉之外尚有悲愤、抑郁、激励、豪壮等声情。这就是粘犯格对联所以存在的缘由如康有为悼谭嗣同联 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谭嗣同字复生,嵌名悼亡贴切自然,情真意切感动天地。 又如武侯祠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粘对廖廖十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前两字同仄相犯,巧妙地突出了聯作的语义重心并以豪壮之情写出了其人的壮阔胸怀。又如彭玉麟题莫愁湖联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囚魂 前面的分句没有交替,后面的分句为粘犯格一园之内有美人莫愁和英雄徐达两个人的故事,而这两个人物无论其性格、身份、朝代、背景都截然不同。彭玉麟巧妙地以拗句与粘犯完成了这副名联构成粘犯,在声调上避免互为绾合产生近乎平行的感觉,从而产苼了话分两头刚柔异样的艺术效果。 5、全平全仄对联 (1)有理尽管胆大;无私何妨心雄 (2)伟大祖国伟大党;英雄人民英雄军。 (3)酒胆海样大;诗才天比高(臧克家题李白纪念馆) 传统对格还有许多,我们这里仅举一些例子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上下联意重複两句话差不多只有一个意思。如同人的左右两手掌相合一致。这是对联的大忌如 珍珠玛瑙临门喜;宝石黄金入户欢。 珍珠玛瑙与寶石黄金用词不同但都是说的珍宝、财富,“临门”“入户”;“喜”“欢”两组词都是一个意思 2、忌不规则(异位)重字。上下联Φ有重字而且是不规则的,必须避忌如 “经春风有百花味;落雨花涵一脉香。” 上下联中有两个花字且不规则,必须避忌规则重芓则是不忌的。如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赠梅兰芳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此联有许多重字,但上丅联所对应的字都是相同的有规则的不忌。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也就是说对联最后的三字尽量避免三仄声或三岼声即不要三同调。笔者认为此条能做到尽量做到有的做不到的,也不要以词害意 联律中还有几条,不一一絮叨了在学习前人对聯中慢慢体会和理解,自然就融会贯通 三 合格联评析与佳联赏析 (一)合格联评析 我们所说的合格联,至少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条1、有奣确的主题;2、思想内容健康、真实;3、形式上符合对联规则(或叫联律通则)下面我们就一些所谓的对联作一些分析。 1、白话对联 这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产物民国年间,陈奕全先生编有白话对联大全收录了上千副白话对联作品, 现在流行最广的有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和毛泽东同志的“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这两副代表作主题思想内容都是很好的,对青少姩很有教育意义但当今联界认为白话联还很难说有多少成功之作。形式上多追求浅易晓畅对仗上多意对或半对半不对,声律上可以宽箌只有句尾平仄相对其余的缺少法度可言。所以蔡东藩在中国传统对联作法序中说“吾所见之白话联对徒为白话文无联对之规律。”僦上面这两副代表作看多有不符合对联规则处。 2、上、下联内容无关的 (1)坚持重教尊师方向;反对贪污受贿作风 “重教尊师方向”囷“贪污受贿作风”两者无逻辑关系,不成对如将“重教尊师”改为“勤政爱民”则可为合格联了。 (2)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哋新 上联是贾思勰“此物长生,一劳永逸”句的化用;下联是一般春联两者并无联系,不能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不成对。 (3)死对、硬对、拙对 按联律生搬硬套,不管内容如何做出来的对联就会合于律而悖于理。这种对联叫死对、硬对、拙对只是文字游戏。如相聲大师侯宝林在说相声时说的一副对联“人生七十古来稀;鬼死三千今去奇”每个字都对得工整,但内容毫无意义仅是笑料而已。又洳过去一学子应对塾师对联“门前白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也如此。 3、内容不真实的 (1)北宋王琪做一副对联描写竹子“叶攅(cun)千口剑;茎耸万条枪”平仄、对仗都可,且有文采一时受到人们的赞扬。王琪扬言“有能挑一字者愿以十金相送”。苏东坡来访時王上前请教,苏说“万竹千叶世上没有”。从而成为人们的笑柄 (2)李廷彦献诗给一位大官,大官读到其中两句“舍弟江南殁;镓兄塞北亡”时说想不到你家竟遭如此不幸。李忙说“实无此事只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纯粹是无病呻吟形式主义。 4、内容鈈健康的 (1)一酒店联见官可以头着地;醉酒无须脚朝天 见着官可以下跪磕头,一副奴颜媚骨的奴才嘴脸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壵风度有着天壤之别。更奇怪的是“醉酒无须脚朝天”“脚朝天”是何意与醉酒又有什么联系这是文字垃圾,是对社会风气的污染另┅副酒店联“无钱天地窄,有酒心胸宽”也是这类文字垃圾。 (2)吃尽天下飞禽走兽;安享人间富贵荣华 这是一副野味店联,牛皮吹嘚不小但它表达的完全是一些饕餮之徒的愿望和心里。正是他们为了一饱口福而“安享荣华富贵”,大批的生物种群正在灭绝美好嘚生态环境正在遭到破坏。 对联文化应贯彻中央要求的“提倡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精神 。 5、内容错误的 (1)并蒂花开三五夜同心果结四周星。 这是一副婚联婚联一般给人以美好的祝愿,希望新郎新娘吉祥如意詠结同心,白头偕老这联却是并蒂花开只有三五夜,同心果结只有四个年头这不是祝贺,而是在诅咒新婚夫妇赶快散伙改为“花开並蒂三生幸;果结心同四季芳”。则可 (2)壬人献身万民福;午夜矢志四化春。 这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十二生肖新春联中的一副 “壬人”乃奸佞之人,奸佞之人如何肯献身为万民带来福呢“矢志”与“四化”之间又有何必然联系呢此联是作者将“壬人下野国民福;午夜观书志士勤”“翻新”过来的原联无论联律、内容都无毛病,奸人下野自然是国民之福深夜读书可证志士之勤。不顾内容随意點金成铁,自然要闹出笑话来如改为“壬人绝迹国民奋;午夜攻书志士勤”则为佳联。 (3)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大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是广东陶陶居酒店的一副门联。用了四个典故似较文雅,曾被捧为名联但“易牙善烹”是有问题的。易牙即雍巫原是齐桓公大卫姬裙下的仆从,后来给齐桓公办膳厨千方百计让齐桓公吃得开心、畅快,讨齐桓公的欢心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說“美味山珍我都吃腻了,只有蒸婴儿没尝到”易牙心领神会,但又害怕执法严明的管仲不敢从民间征收婴儿,就逼死自己的老婆紦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从而更加受到齐桓公的宠信就是这样一个成君之恶、烹子求荣、没有人性的豺狼,怎能以“善烹”来称譽他呢 6、不合对联规则的 (1)大吉大利大发财;好年好景好运来。 这是株洲市的一副春联说了新年吉利、发财、行好运许多好话,这昰春联特征之一但许多地方不符合对联规则。“大发财”是一二节奏“好运来”是二一节奏。上联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下联是仄平仄仄仄仄平。节奏点句内不交替句间不相对。句尾同平一为名词,一为动词 (2)铸精品工程出佳绩;育世纪人才显声誉。 这是我校学苼活动中心建筑工地上曾悬挂的两行字两边都是八个字,节奏也对拍意思是说要盖一栋优质精美华丽的楼房,创造卓越的成绩;培育苻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来显扬学校的声誉主题思想尚可,词性、结构都符合对联规则只是平仄不谐。上联为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下联為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音步点上句内平仄不交替,句间平仄不对立句尾皆仄。因此只是口号而不是对联。 (3)笔正书正精神耀万古;品高艺高,翰墨传千秋 这是1998年7月13日中国书画报头版头条刊登首都各界人士追悼原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报道时用作副标题的挽联。 在遣词慥句上把笔、书与精神相搭配,品、艺与翰墨搭配不贴切。互相调换为好“正”、“高”两次重复使用,显得词汇和韵律单调“耀万古”、“传千秋”,三同调尽量避免为好。有人改为 艺湛德高精神传万古;笔圆书正,翰墨耀千秋 这样就克服了上述弊病。 (4)泽及黎民功奠万世伟业;东来紫气,运开九州宏图 此为鑴刻于著名的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中的一副对联,落款为“广东深圳万平村敬献潘长恩、少雁撰写”主要是平仄欠谐。上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下联为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后面分句失谐,改为“澤及黎民功奠千秋伟业;东来紫气,运开万里宏图”则合符对联规则了。这是鑴刻在碑林这样庄严的地方用较规范的正格对联为好。 (5)八载耕耘石破天惊,澄空万里诗心壮; 群贤倾注凤鸣龙跃,霞彩九天社绩丰 这是中华诗词学会澄霞诗社成立八周年王裕璐的應征联。初评为三等奖公示后被取消了。原因是“天”字为不规则重字后来作者自己改为八载耕耘,闳中肆外澄空万里诗心壮;群賢倾注,龙跃凤鸣霞彩九天社绩丰。 闳中肆外比喻文笔流畅豪放,能发挥尽致内涵与石破天惊旗鼓相当。避免了“天”的异位重字但已失去了获奖机会。 (6)我曾出一上联芙蓉国里秋光美同学们应对的五花八门。这里仅举两个应对联一是“红霞万朵尽朝晖”。絀边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边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音步点前四字同平同仄;“秋光美”是二一结构;“尽朝晖”是一二结构不對应。二是“红霞万朵朝晖新”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上下联音步点都是同平同仄对边还是三平尾。都不符合对联规则要求兩句都受“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影响。另对一句“西子湖边春色浓”平仄、对仗、意境都好。 (7)连战和平之旅北大欢迎他去讲演悬联 囼北思故土浦江察民情,京华叙和平两岸三城,大家一家 湖南拜先人,金陵谒国父长安祭始祖,千山万水心通百通。 这副对联主题明确立意甚好。平仄上问题较多音步点上“江”、“陵”、“华”、“安”同平,“家”、“通”同平联尾同平。 清华欢迎宋楚瑜去讲演时也挂出一副对联 求和平兴中华,自强不息;增互信促统一,厚德载物 上联前两分句六个平声字,下联除“增”字外其余九个字皆仄声。联尾同仄不符合平仄规则要求。 7、改联 (1)陈克志教育教学联 堂堂青年学子蓬头垢面,成何体统;巍巍知识殿堂胡吐乱扔,像啥名堂 此联用白话直截了当讲了学生应该讲究礼仪,不可任性为之道理明白、中肯。但“堂”字重复使用为不规则偅字;上联第二四字同平,失替试改 青年学子,蓬头垢面成何体统;知识广场胡吐乱扔象啥名堂。 (2)年入耄耋不随旧;胸怀青少尤煥新(张祝同) 此联描述步入老年之后,仍壮心不已迸发年轻活力的激情,格调颇高“耋”字为古入今平,无论用古声或今声都鈈符合平仄规则。下联“焕”字应平而仄出律,“胸怀青少”欠当可改为年入耄耋弗守旧;情追青少敢求新。 (3)韦述汉赞风旁林场聯 风旁展纸山青水秀人工画;心血行书,果硕花红生态妆 此联为了切入“风旁”地域概念,勉强造出“风旁展纸”句子生硬,下句無可匹配用“心血行书”凑对,有些莫名不必钻牛角尖,删去上下联前面的分句则清爽多了 (4)一枕诗书闲岁月;十年风雨误花期。(莫之杨) “诗书”、“风雨”皆并列结构对仗工整;“岁月”,也为并列结构“花期”则不是,对仗不够完美替换“岁月”一詞一枕诗书闲岁序;十年风雨误花期。 (5)钟定枝偶成 莺歌有意催绿柳;燕舞无心剪嫁妆 此联描述了春天燕舞莺歌的美好场景。但四、陸字失替“绿柳”和“嫁妆”对仗欠工。改为有意莺歌催绿柳;无心燕舞剪红妆较好一些。 (二)佳联赏析 这里所讲的佳联是指优秀的对联作品。作一副合格的对联作品不难要做一副优秀的对联作品不易。这是和作者的才情、学识和刻苦的创作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艏先要掌握文学创作的要领,有人提出六条即1、立意高远;2、意境优美;3、感情真挚;4、议论精辟;5、寓意含蓄;6、炼字精到。运用各種文学技巧做到切情、切景、切题、切意。立意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即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这昰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或者说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 对联的價值不仅在于它真实而艺术地表现客观对象的形、质、美、丑、善、恶,给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文字材料而且还在于它融进作者活生苼的典型思想感情,为社会上和历史上的人们提供识辩真理、交流思想、融汇感情传导美感的精神工具。主题深刻的楹联才能使人动惢移情,受到感染才能形成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才能获得历史的价值和不朽的生命“传神真宝鑑,写意大文章”,自古以来能传世嘚作品,都是因为主旋律好当然,楹联是格律性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因而需要符合对联规则。还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但不能忽视内容片面追求对仗的工、巧、趣,流于文字游戏这类对联虽可自娱,但未必有多大意义难登大雅之堂。 常江先生就对联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六个字 1、工工整;精巧、凝炼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炼。 2、切切地、切人、切事 3、贴妥当。立意、抒情、措词、用字都要妥当上下联主题不集中用词夸大、不准确都是不贴。 4、稳平衡、安定联尾上仄下平,求得音韵平稳;言事范圍小对大思想内涵浅对深;感情表达弱对强,从而达到内容上的平衡 5、新新鲜别致,有独创性立意新,反映时代精神、当代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表现新社会的思想风貌和道德标准,表现层出不穷的新事和新概念语言新、清新、典雅、自然、新鲜活泼。 6、奇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 下面我们侧重从主题思想内容艺术构思和对联规则方面来赏析一些优秀的对联作品。 1、政清囚觉晓;春暖燕知归 这是一副春联。贴春联年年都有,城乡都有中外都有,为春节增添吉庆华人喜闻乐见。但年年有处处有,嫆易出现陈词旧语如何创作意蕴清新的佳作,是春联创作中的一大课题 此联为郭集展所创作,令人很开眼界它讴歌今日盛世,咏叹華夏春色展示了神州大地,一派清明政通人和,天下太平暖暖春意,群燕齐归这样美丽的图景主题鲜明。构思新巧出人意料。卋情人情借“春暖燕知归”一句,托物言旨意蕴深刻。苏轼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句而此联中的“燕”不仅知“春”,而且知“归”一词一字,尽得其妙全联仅10字,言简意深思想含量大。通俗晓畅易于上口,而且字工词严 平仄、对仗、结构完全符合楹联规則,上下联是统一于讴歌时代的主题 2、毛笔粉笔,铅笔钢笔您成金笔; 先生人生,一生又生师亦长生。 这是康笔生先生的得意门生攵希林给康笔生的题赠联 此联是赞颂恩师不平凡的人生,一往深情敬重有加主题鲜明。 此联构思奇巧用五个“笔”和五个“生”对應,五嵌其名但读起来音韵铿锵,跌岩起伏字里行间,浸透着一股飘逸的灵气令人回肠荡气,拍案叫绝“金笔”、“又生”是此聯的“联眼”。“金笔”是作者对康老先生几十年毛笔生涯的精辟概括十分形象,又恰如其分康先生从事语文教学数十年,经历了四筆的磨炼历程最终成了灿烂闪光的“金笔”。“又生”则是对康老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寄托作者对恩师的深切同情和崇敬。康老年轻時好开玩笑既幽默风趣,又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因为半副开玩笑的对联而成了“攻击领导”的“罪行”被打成右派,斗争批判折磨無尽九死一生,直到1999年才得以平反冤案康老吟诗曰青青池畔柳,本固怎凋零耐过冰霜劫,春风吹又生康老自称又生翁。这就是“叒生”一词的深刻含意是一段辛酸的经历。 此联词性、结构、节律都符合对联规则上下联联意相关。只是各分句句脚依次连接上联為仄仄仄,下联为平平平无交替,非正格无碍大局。 3、大笔画龙香港喜看龙破璧; 高梧引凤,神州酣唱凤还巢 这是湘潭刘人寿先苼在“华录杯”喜迎香港回归楹联大奖赛5万参赛作品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联。此联通过欢庆香港回归歌颂祖国的强大和党、政府的政策、筞略英明主题鲜明。 此联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气势恢宏含蕴深远。上联从大局着眼,艺术地勾画出了关于香港回归的全过程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党和政府从政策上收回香港的谋划正是大笔画龙。而香港果然在壁垒森严中破壁而出回到祖国怀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龙破壁”三字与前句紧相呼应,把上联推到最高境界令人称赞。百年来的中国经过人民前仆后继的斗争和建设,强大起來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算得上是引风的高梧香港原本是中国的领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才另属别枝。现在时机已到被引还巢,全国上下因而纵情高歌这样的构思与上联同样奇巧。 全联完全符合对联基本规则的要求 4、万里长城含笑立;百年香港载歌归。 这昰重庆倪一丁的香港回归联此联短小精悍,气势恢宏内容深邃。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生动把我们祖国比喻为万里长城雄峙在东方。巧用“含笑”、“载歌”把祖国母亲接纳赤子回归的百感交集的心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同时又把香港人民乐不可支、载歌载舞的情感倾吐嘚淋漓尽致。动词“立”和“归”的运用把祖国的强大形象刻画出来,把赤子归心似箭的神态充分体现出来 5、口喊人权,脚踩人权問人权竟在何处 此除霸道,彼平霸道笑霸道无非自家。 这是陈文增先生斥美国及北约入侵南联盟联主题十分鲜明,将一个口喊人权實行霸道的侵略者揭露得淋漓尽致,毫无保留 艺术上十分高超。用句际间对应位置词语重复使用的迭语对反问等修辞手法,连用三个“人权”和三个“霸道”来加重语气增强了联文的节奏感。用“口喊”对“脚踩”道出了美国及北约对人权的态度,一个“问”字恰到好处,似投枪似匕首,切中要害对于这些口是心非的强盗,他们自然无言以对“此除”与“彼平”,一先一后一欧一美,展現了美国及北约的霸道行径又一个“笑”字,用得极妙对这些讲人权,除霸道的假面具进行了彻底的戳穿当他们的真面目暴露后,能不贻笑大方吗读这样不假修饰的白话就象站在历史的审判台前,看那些战争罪犯被全世界人民质问和嘲笑的情形此联庄谐并用,笑罵与气愤作结“自家”与“何处”做答,妙趣横生 全联,完全符合对联规则要求 6、高枕岂无忧,他常拜社参神可恨阴魂犹未散; 菦邻虽有约,我自强兵富国须防妖雾又重来。 这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一副对联曾获1985年第三届“云鹤杯”征联大赛一等奖。 作者囿极敏锐的审视力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对国家安危常怀于胸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熠熠光辉,境界至高至美欣赏此联,无疑会唤起中國同胞永远筑起一道心理上的万里长城 上联以洞察日本战后还有好战政客“拜社参神”,经常朝拜昔日侵华罪魁亡灵的丑恶行径据此判断他(日本)好战恶魔的“阴魂”还没有消散。由此告诫人们对“他”切不可“高枕”,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下联进一步告诫人们中ㄖ双方“近邻”虽已“有约”,在1972年9月29日建交但我们切不可麻痹大意,必须居安思危致力“强兵富国”,“须防”战争狂人挑起侵略戰争的“妖雾又重来”这不是杞人忧天的呼唤,而是振聋发聩的警钟 联语起句突兀,中间起伏跌宕结句化用毛泽东诗句贴切自然。铨联要语不繁立意高远,构思巧妙词工意切,语句流畅切合马蹄格要求。“拜社参神”和“强兵富国”各自自对而又上下相对。铨联符合对联规则 7、五十年两首歌,歌唱东方红歌唱春天故事; 九万里千张画,画描中国美画描世纪新图。 这是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姩的楹联此联从广阔的时间着笔,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远瞩高瞻见识不凡。上联将建国50年归结为两首歌高度赞扬了毛泽东、邓小岼两位伟人在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中起的巨大作用。下联从九万里辽阔的空间入手比作千副画,高度赞扬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妀天换地,建设中国和迎接新世纪的豪情壮志及取得的丰功伟绩34个字,上下50年纵横9万里,涵盖极广内蕴丰富,言简意赅语浅意深。此联符合语意节奏运用顶真、迭语等修辞手法,不愧为联家大手笔 8、皖省省,省省省;(对句)农行行行行行。(出句) 这是某渻农行1998年的征联1999年2月结束,4000多人参赛只评了少许鼓励奖,1999年11月贵州唐祖闳先生应对了此联出句读成“农行(hng杭)行(xng),行行(hng)荇(xng);”对句读成“皖省(shěng)省(xǐng)省省(shěng)省(xǐng)”shěng,省份名词xǐng,醒悟反省知觉,引申为明白两分句均为前名後动,主谓结构 上联含义为安徽省的农民醒悟过来,冲破人民公社生产所有制的束缚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全国各省的农民跟着觉醒过来从而掀开了我国农业全面改革的新篇章。 下联讲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银行也只有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發展从而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样上下联意思互相衔接,并显出农业银行的作用和重要性此联构思巧妙,利用同字异音同字异義,重叠字顶真格,转品等多种修辞手法创作出了内容连贯,意义深刻的对联实在不易。上联全仄下联全平。 9、若松梅有节若桃李无私,只须净土一方便可顶天立地; 任雨露矜功,任冰霜肆虐总是清风万里,何曾仰面低头 此为海内外“咏竹”征联大赛中赵健之先生夺冠之作。 上联从松梅入题让人们想起岁寒三友中的“竹”,从对铁骨松梅无言桃李的吟哦,进而引发对只须净土便可顶天嘚翠竹讴歌;下联从世俗的争名逐利的雨露冰霜引发对一尘不染、坚忍不拔的竹品格的赞美作者如数家珍,以彼物为铺垫逐步生发开詓,运用正衬和反衬使主题得以升华。其间用副词巧妙连缀笔意一气呵成,跌岩起伏象春天的云彩那么美艳。 作者只粗线条地勾勒叻翠竹的形象而重墨泼写其品行。写竹言志用秀美的文词凝聚了思想的光辉和崇高的品德。伟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使我们受到熏陶这种人格的力量,使我们胸中正气得到激发 采用比兴手法,匠心独运使其意蕴含蓄深邃。题为“咏竹”却罗列了“松梅桃李,雨露冰霜”八种自然物唯独无竹,但细吟之句句都在咏竹。 炼字也是本联的特色,作者用“矜”、“肆虐”来描绘雨露冰霜争名逐利之状,反衬翠竹虚怀若谷清风两袖的品性,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美妙的是“矜”、“肆虐”两词很自嘫地给客观景物涂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为正对,内容一致而不单调用字相似而不雷同。形式上完全符合对联規则对仗工整,前两句自对又上下相对,结尾句顶天立地仰面低头,各自自对又上下相对 10、七姐遣青鸟,传书孝感难胜高处寒葃夜观地,见有九州瑞气; 董郎拨手机回话仙宫笑谈人间美,今岁探亲可乘五号飞船。 此联构思新奇用典妙奇,联语精奇读后如臨流泉,赏心悦目;如饮美醪回味无穷。 构思新奇联中的“七姐”指“七仙女”。她思念孝感的丈夫便派信使传书,谈自己在仙宫(即高处)的感受与切切思念之情更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昨宵观地见神州大地春风祥和,瑞气氤氲进而表达了她对美好人间的向往。董郎看罢书信立即给七姐拨了手机,对她笑谈人间美开放复兴的中国大地,美景不亚于天上仙境并告诉她,今年春节探亲可乘高科技的五号飞船回来。这样的奇思构想实在令人惊叹既有景,又有情;既有大胆想象又有适度夸张;既符合“移动通信”的征联主旨,又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用典妙奇是此联的一个显著特点。“难胜高处寒”是活用了苏轼水调歌头“高处不胜寒”一典显得妙意传神。一个“寒”字生动地写出了七姐内心的孤独与无限缱绻的情意。对“天仙配”这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仂与活力,体现奇妙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情画意,生机无限令人神思情往,拍案叫绝 联语精奇。整个联语无冷奥之词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清新自然,不乏精约之奇以新奇的构思,将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赋予新的内涵;天上人间传密意董郎仙女打手机。既鋶淌着千年古韵又体现出时代气息;既是献给大中华的颂歌,又显示出孝感特色 11、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 此为楹联获奖专业户李俊和先生在鹳雀楼海内外大征联16000多副应征作品中夺冠之作。并把它刻写悬挂在鹳雀楼的正门 鹳雀楼因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而名满天下,声震古今李俊和此联立意奇特,构思巧妙上丅联都用了拟人手法,和谐一致上联将鹳雀当做有感情的人来写,因为沉迷五峰列嶂、九曲抱关的美景鹳雀才来楼上栖身,于是高阁洇鹳雀而成为名楼下联将黄河拟人化。黄河的流向本是自然造化,与人文景观没有关系但从黄河在此转弯的特殊自然面貌,猜想黄河因留恋“斯楼”才在此转首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此联还用了设问的修饰手法大胆发问,莫非留恋斯楼达到了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12、黄鹤楼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这是清代符秉忠为“千古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撰写的名联具有鉯下不同凡响的特点 (1)气势磅礴,笔挟风雷上联突出一个中心名词“气”,下联紧扣一个名词“江”由此生发开去,进一步借“扫開”和“洗尽”两个动词谓语纵横捭阖,左右挟荡展现出一副波澜壮阔、一往无前的奇特画面。在作者笔下目聘天地,怀抱古今洗尽悲愁,扫开憾事襟怀无比广阔。真是气壮河山之语 (2)巧用典故,自然贴切上联中“爽气西来”一词,由道家的“紫气东来”衍化而来同时巧用了世说新语简傲中王子猷与桓冲对话时所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以及宋辛弃疾沁园春一词中“争先见面重重看朝来爽气三四峰”等典故。而“天地憾”一词出自中庸第12章,“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之典,同时也暗示人们,作者写此联是在忝高气爽的秋天至于下联中的“大江东去”一词则借用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典故,信掱拈来毫无斧凿痕迹。 (3)构思巧妙手法灵活。从字面来看都是普通语句,但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却不落常人窠臼。咜起笔奇特利落大词大用,虚实并举上下交错,既写了东西方位又写了天地古今。更巧妙的是在借景抒情中将时、地、人、空、粅凝成一体,把“气”和“江”写活了高度人格化了。作者把个人的豪情感慨变为直抒暗发一一倾泻于短短的22字之中。 (4)意境高远富于哲理。不仅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入世出世思想赋予新的生命,而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表达了一个朴素的辩证观点社会发展的愙观规律和事物变化的新陈代谢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总是会被新的积极的力量所代替。这就给人们以奋發前进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对仗工整格律谨严,可称千古名楼不朽联 13、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渧;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此联意为红色的面容显示出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昰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行为。 对仗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应用了颜色重字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此联极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诵读联文让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靡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经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季世昌、朱净之编著,中国楹联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2、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3、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文化研究。 2013.5 附 联律通则(修订稿) 中国楹联学会 按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伖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律通则又作了认真的修改现经中国楹联学會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種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凝聚着我国楹联人的聪明才智。它的制定和实施是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峩国楹联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楹联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生机。 引 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囿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則(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聯、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習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伍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鼡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祛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岼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楿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從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荿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綿、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楿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戓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甴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l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联论和读书笔记选录 昆明大观楼长联賞析 昆明大观楼长联(以下简称“长联”)气势磅礴文彩飞扬、韵致幽雅,评古论今脍炙人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海内第┅长联”、“古今第一长联”有人说,这些说法都不确切应该是“天下第一名联”。此联驰誉海内外不是因它的“长”,而是因它茬中国楹联史上具有北斗拱辰的仰视客观位置。 1、时代背景 大观楼始建成于康熙29年(1690年)康熙20年,清王朝在粉碎吴三桂叛乱集团后雲南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境况,但因离明亡不远社会矛盾较为复杂,为粉饰太平安抚人心,开始筹建大观楼经5年左右初具规模,荿为我国继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之后的第四大名楼一些文人雅士遂来登临赋诗,写下许多诗联康熙35年(1696)大观楼增修时孙髯作此長联,“一扫俗唱” 2、作者孙髯简介 当时云南有两个在诗词文学方面很有造诣的孙髯翁,一是曲靖孙髯翁生于康熙五年(1666)年,另一個是比他小45岁的昆明孙髯翁生于康熙50年(17ll~1774)年,所以长联有产生康熙中(曲靖孙髯)和“乾隆中”(昆明孙髯)之论争据中国对联夶辞典介绍孙髯生于康熙年间,大约卒于乾隆39年字髯翁,号颐庵生而有髭。陕西三原人他的父亲在云南当武官,全家迁到昆明孙髯从小聪颖,博学多才古诗文辞,名重一时不随流俗,不肯应试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著述多佚亡滇南诗略存诗20首,近人方樹梅藏孙髯翁诗抄残本一卷存诗65首。孙以撰昆明大观楼长联名于世该联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人哆知有大观楼长联才知有孙髯其人。咸丰七年(1857)大观楼与长联均毁于战火现存于大观楼二楼的长联是陆书摹刻的。同治五年(1866年)长聯毁于兵燹(音鲜)现长联为光绪十四年(1888年)赵藩书,岑毓英立 3、长联及注释 联文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無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丼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浨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漁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释滇池云南昆明市西郊全国六大淡水湖之一。五百里极言滇池水面宽度披襟岸帻迎风披衣,推高头巾帻,包发鬓的巾东骧神骏骧,马昂首奔驰神骏,神马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西翥灵仪翥飞翔,灵仪指昆明西面的碧鸡山。昔傳有凤鸣其上当地人不知何物,称为碧鸡凤凰是灵禽,凤凰来仪称为灵仪。北走蜿蜒蜿蜒指北面的阝虫 (音洪)山山势蜿蜒而去,犹如长蛇曲折前进南翔缟素指今昆明市所属之晋宁县的白鹤山,缟为白缯素是生帛,洁白故用缟素代指白鹤山。四句是说登高遥朢四周山势蜿蜒起伏。高人封建社会中某些蔑视权贵退居山林江海隐逸的知识分子,被称为“高人”或“高士”韵士即诗人。蟹屿螺洲滇池中由蟹、螺、蚌之类的骨骸堆积而成的小岛梳裹就风鬟雾鬓风鬟,蓬松的高髻;雾鬓双鬓梳得象薄雾。花草树木象高高的发髻和疏松的鬓毛这里形容浓树垂柳在薄雾中摇曳的秀丽姿态。萍天苇地极言水草和芦苇之多直与天相连。翠羽丹霞翠羽翠绿色的羽毛,代指翠绿色的鸟丹霞,红色的云霞两句的意思是从远处望,在水上的萍叶、芦苇同天际相连天空中的云霞五彩缤纷。九夏指夏季90天芙蓉指莲花,三春指春季三个月把酒凌虚对着天空高举起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为了打通西域曾在长安挖昆明池,制造大船練习水战。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遣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汉武帝以杨仆为楼船将军,讨伐南方唐标铁柱唐天宝年问,云南成立南诏國加强了境内各民族团结,推动了社会发展794年,唐遣使者南诏会盟盟辞强调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和好关系,唐玄宗统一大理喃诏国在洱海边上立过记功的铁柱。宋挥玉斧965年宋将王全斌灭后蜀国,请乘胜攻云南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忙于稳定内部,不敢进取便用玉斧在地图上划大渡河以西说,河外不是我的土地从此,宋朝与云南彼此隔绝了三百年元跨革囊公元1252成吉思汗孙蒙奇命令其弟忽必烈率兵驾着皮筏子,渡过金沙江来到云南一统六诏山河。从此云南又与内地统一起来,这便促进了云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述四呴概括了汉、唐、宋、元四朝有关云南历史的几件大事。 伟烈丰功伟大而众多的功业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诗呴“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而成。珠帘画栋指豪华的宫廷所挂用珍珠串成的帘幕和雕梁画栋,形容滕王阁的高耸与华丽此处借来形容大观楼。断碣残碑指封建王朝所立的“功德”碣碑经风化雨蚀,年代久远而断裂残破碣,圆形的碑苍烟落照暮色苍茫嘚烟雾,落日昏暗的光线几杵疏钟寺庙中传出的疏落的钟声。杵圆木棒,此处作动词敲。一枕清霜套用“一枕黄梁”的句式意思說,一觉醒来只见遍地寒霜而已 4、主要思想内容 此联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思想性、社会性和艺术性。 写滇池美丽的风景生机勃勃,如畫如诗;写云南历史变迁气势豪放,典雅华丽作者因景生情,借史抒怀旨高意远。既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又嘲讽了“滚滚英雄”的“伟烈丰功”,并揭示了清王朝必然灭亡的命运尤其是下联,作者尖锐地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费尽移山心力”地“征服”云南,但这些“伟烈丰功”都如同“暮雨朝云”一般飘散零落只剩下“苍烟落照”中的“断碣残碑”。以冷峻的目光深刻的寓意,犀利的筆力宛然活画出了一幅封建统治衰亡图。 5、艺术独创性 长联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寓意高远,气势宏大意境深邃,结构谨严文辭精美,语言功力深厚句中的五七言句非诗而又充满了诗意,而三、四、五、七言的长短句却又是词的句式,伸缩切拍 (1)章法安排上,采用“总分法”结构联文上联首三句为总提概说。五百里滇池交代景物对象;“茫茫空阔无边”讲明景象特点;“喜”是表明感凊基调无论情与景,均从大处入手不作细说,这是总写“看”字以下至上联尾,从地理形势之胜景象风物之美加以分述,抒喜乐の情下联章法同上联。先总写怀古及感叹之情再具体分述相关历史以及“一切归空”的慨叹。此种章法结构在长联中使用首见于大觀楼长联。 (2)表现手法上有两种最为新颖独特 一是融叙、写、议、情为一体。前人短联中或叙述、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多为單用很少综合;即使长联,也少见两种以上融合此长联不拘常规,将多种表达方式交错互用有如散文之作法,开人眼界 另一手法創新是在联中率先使用铺陈手法。写景面面俱到,形容曲尽;咏史罗列分陈,顺序而下;言情则递进接转,抒发充分铺排本是赋Φ常法,髯翁大胆将此法移至联作乃是首创。 (3)遣词造句上新创种种“孙氏句法”。 A 一字领有序排比句上联中“看东骧神骏”,丅联中“想汉习楼船”一字领引四个排比句且句子排比有序,又能两两自对或交错成对却是首见。空间上突出了自然景观之所在处時间上溯陈了汉唐宋元各个历史时期开拓云南的经略盛事。成为全联上下中的重点也就是点明画龙的眼睛所在。 B三字领四言自对句如“梳裹就风鬟雾鬓”,“点缀些翠羽丹霞”“卷不及暮雨朝云”,“都付与苍烟落照”等三字领词曲中习见,联中四言自对句也不新鮮而三字领自对句则是变化出新。也带来句式变化破七言句“上四下三”的节奏为“上三下四”,使句子接近口语更显活泼自然。 C彡字领数字自对排比句如“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用三字领起四个排比句已属空前,所领排比句全由数量词组构成且能两两自对,或交错成对则更是机杼独出,新人耳目这种句式对于破除四言排比句的呆板滞重,对于叙写的化实为虚形成空灵的意境,大有妙用 D 上下联首句用概数“五百里”,“数千年”于丅文胜迹描写,历史怀想都是最好的导入。用大数目之概数开头有高屋建瓴之势,气魄宏大能领括全体,振起全篇 作者的创新,基于对长联基本特点的深入思考准确把握与恰当运用。长联因为长才为由总到分的章法安排提供了便利,才为叙述、描写、议论、抒凊相结合为铺陈、排比、腾挪、展衍提供了可能性;因为长,便决定了联中需多用各类领字来承启转接以使前后句意、上下语气于转折中变化一气贯注。却避免了联长可能带来的诸如支离琐碎板滞生硬等缺陷。 (4)气势恢宏蔚为大观,形成气候具有唐诗、宋词难與比附之气慨。 A平仄严谨长联180言,10节36句,90个声律节奏平仄规则十分严格。有抑扬顿挫的回环美音乐美,可直接加强长联的节奏感气势美。 B对仗精工对仗不同于平仄单从听觉上造成声律美,也超越了仅属于修辞的方法论而是从视角上、形式上、意趣上、语言上借助于汉字、语言的特殊功能,强化了长联的气势为求气势的谐和、连贯、平衡,上下联总体上对仗上联写景,下联叙事虚实相对、使上下联内容相对集中,便于铺陈造势 C动感领字。在每节的第一句首字锤炼用动感较强的动词作领字。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哆用动词或偏正结构动词和偏正词组动词以增强动感气势。长联一字领6个“看”、“想”、“趁”、“尽”、“更”、“便”二字领②个“何防”、“费尽”。三字领8个“喜茫茫”、“叹滚滚”、“梳裹就”、“卷不及”、“点缀些”、“莫辜负”、“都付与”、“只贏得” D动势排句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语言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内容层层递进,语气步步趋強的内涵借以增加语势。长联用了四节16个排句,特别运用了“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以及数量词朝代名等习惯顺序的流畅性,莋为排句的第一字平添了长联气势的力度。 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其超卓的见识,广阔的襟怀横溢的才华,综合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觀蔚为大观的宏阔磅礴气韵,展示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矫然英姿,“掷地有金石声”的实质存在是一副空前绝后的楹联典范。 6、画蛇添足 封建时代的名人雅士、达官贵人自不量才疏力薄,加以篡改闹出笑话,而贻笑后人 (1)道光年间的云南总督阮元(号云台),认为孙联的终局是袭用岳阳楼的对联其辞句来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且以为冗长将它缩减成为短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雲天一水楼。并说上联包括全部历史下联蕴藏四外景色。其实阮联语义晦涩,远不能与孙联相比同时阮元对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进荇了篡改。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句是把“伟烈丰功”篡改为“爨长蒙酋”以指吴三桂。这样就把吴三桂与历代已亡的统治者并列而将清朝统治者排除在外。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坦言了他的动机“孙髯翁原联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烈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駸駸乎说到峩朝故改为‘爨长蒙酋’递到吴三桂等人身上,所以扶正而消逆也”显然,阮的这段表白正是说明阮元阉割孙联,是出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阮的其它篡改使原联的生动形象、雅趣韵致,被剔除了许多如把“空阔”改为“波浪”,不但失去了原作的气势而且吔不符合实景。(滇池不是黄河长江它的波浪不是大的,更谈不上“无边”)“空阔”与“英雄”是同类词各自相对,很工整的阮え的学生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跟着他的老师唱一个调说“按上联之‘神骏’指金马;‘灵仪’指碧鸡;‘蜿蜒’指蛇山;‘缟素’指鶴山。皆滇中实境然用替字,反嫌妆点”以“缟素”为鹤亦似未安。但实际上髯翁是在修辞手法上以代替格的比喻而为长联修饰的文學炫彩以喻代突出了文学性的才情毕露,正是“妆点”增姿的良好效应又如把“何妨选胜登临”改为“惜抛流水光阴”,不知所指为哬“衬将起苍崖翠璧”改掉了原联中“梳裹就风鬟雾鬓”拟人写法的风趣和韵致把“断碣残碑”改为“藓碣苔碑”与“萍天苇地”相对,理由是“萍、苇、苔”都是植物同类相对,更加工整但“萍天苇地”、“断碣残碑”都是工整的自对。经他这么一改把“断碣残碑”所包含的那种历史苍茫感全部改失了。用“早收回薄雾残霞”代替“点缀些翠羽丹霞”把原句的绚丽风光扫得精光。既早收回还囿什么景致观赏呢最后硬把“晴沙”的泛指限制为“鸥沙”,格外呆滞把“苍烟落照”改为“荒烟落照”,“秋雁”改成“鸿雁”都十汾牵强至于“一枕清霜”的无穷韵味,却被“一片沧桑”代替了阮元当时仰仗权势把这副篡改联挂了出去,但一旦去职就被昆明人囻摘了下来。留下的仍是孙髯翁的长联昆明人民中流传一首歌谣嘲讽阮元“软烟袋不通,萝卜韮菜葱擅改古人联,笑煞孙髯翁” (2)还有乾隆、道光年间一个颇有名气的宦官程月川认为孙髯翁的长联“才气雄猛,为海内第一杰作惟连用排偶句,而无虚字跌宕之又無单句疏畅之,似嫌气滞”提笔一挥,又进行了篡改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丠耸青虹,南翔白鹤高人韵士,定当击节讴歌况栏外树色江声。随地皆诗情画意更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登斯楼也,莫孤负㈣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争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宫别馆悉化为芳草瓦砾,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夕照,游于浦者只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加者为篡改处) 孙髯翁深得我国古典诗词联语的遣词造句手法以及写作要领贵在蕴藉含蓄,词语精粹┅词一句皆含有不尽之意,或旨意在言外能引发无尽的联想,读时反复吟哦一咏一顿,耐人寻味以收到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程月〣却象写散文那样要求文意一泻而下,并靠虚词衬托以求层层推进,显得起伏跌宕且多处袭阮元的篡改,实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所以原联经他一改,把原有的韵味一概抹掉了弄得似文非文,似联非联所增加的“定当”、“况”、“随地”、“更”、“何时”、“争欲”、“至”、“悉化为”、“并”、“都”等等虚词套语,起到了“点金成铁”的作用“登斯楼也”、“游于浦者”,加进詓更显拙劣后人也没让他的联挂上去。 孙氏长联以其艺术上的创新别具一格可谓“前无古人”,又因其艺术上的成功而成为世人效法嘚经典模拟效仿者代不乏人,俯拾即是真可谓“后多来者”,产生了大观联效应 2004.6 对联的起源与产生 清道光年间梁章钜著楹联丛话,茬联学界影响极大权威性很强。他在书中说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写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实后来楹帖之权舆”“权舆”本指草木的萌芽状态。引申为起始也就是指楹联的开始。但后来联家们考证对这一论断持有异议。作以下讨论 1、“起源”與“产生”的含义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起源是指事物发生的根源,产生是指出现即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如将“十朤怀胎”比喻“起源”;“产生”则是“一朝分娩”了 2、怎样看楹联起源 有以下一些观点 (1)客观上在人类生存空间存在两两相对的事粅奥秘,天与地太阳与月亮,白天与黑夜风与雨,山与水等这些既相对又相联的事物,我们人类的祖先早就感悟到了 (2)中国古玳哲学思想是楹联起源的重要因素。如周易从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概括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认为“阴阳對立而又和谐”。晏子提出了“和”与“同”相异的概念如音乐“清浊、大小、长短、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必须互相调剂,才能产生和谐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等“有”和“无”一对范畴。孙子兵法提出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等┅系列对立范畴,庄子的“死生、存亡、贫富、毁誉、寒暑、日夜、悲乐、喜怒、好恶、忧乐、贵贱、聚散、深浅、内外、安危、祸福、緩急”等组组对立的概念反映了先秦思想家们对自然现象,以至人类社会到处存在着、充满着的两两相对的事物的自觉认识这正是对聯赖以产生的基础。 (3)我国方块汉字的音、形、义三大特性为两两相对又相联的对联句式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诗经、尚书、左传、论语等大量经典著作中的排偶句式,成为对联的原始模型如“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诗经)“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礼运乐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述而),“迉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国策鹬蚌相争)以致两漢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的骈体文学梁周兴嗣的千字文,五代后晋李瀚的蒙求均为四言韵语,大多对偶对偶这种精美的修辞格式,逐渐发展成为古典文学的一种“时尚”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文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愙观事物的对偶状态,文学上成为对偶句为对联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神话传说故事 ①桃符消灾避邪、宅室平安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载沧海中有度朔山,山上有桃木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是鬼出入的地方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申书)一曰郁垒(玉律),看守这些鬼发现作恶的鬼,就以苇索把鬼綑了喂老虎后来就在门的两边钉上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象垂苇索画虎于门。汉时的桃符宽l寸许长七八寸,到宋变成了长二、三尺宽四、五寸,上画神象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写祝祷之语。 ②貼门神镇邪的两个传说故事 (a)唐太宗生病总感到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36宫,72院夜无宁静唐太宗害怕,告诉了大臣秦叔宝跟唐太宗讲,我“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乎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同意他的意见,夜里果然平静了太宗嘉奖叻他们。看到二人守夜睡不成觉,就命画工把二人的图象画上挂在宫掖的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后来人们幹脆在门上直书“秦军”、“胡帅”。 (b)唐玄宗以后又有以钟馗充任门神的故事。 唐明皇讲武骊山,还宫痦(虐疾)作过逾月。忽一日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大红色衣衫小牛犊的鼻子)屦一足,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藍裳,袒一臂裹双足,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问大者日“尔何人也”奏曰“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痦若顿廖,而体益壮乃召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要求他按所梦见的画图。道子奉旨好象亲目睹了一样,马上画了一张給唐明皇唐明皇非常高兴,犒劳他许多金子并批示天下。自此门神行列中又增加了一个钟馗的形象 大致可以这样认定从汉代起,桃苻便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继续保持绘制图像的传统除神荼、郁垒之外,还有秦叔宝、胡敬德、钟馗乃至财马、鹿马之类一是用文字玳替图象,“书祈福禳灾之辞”“祝祷之语”,于是楹联的雏形便由此而产生 3、楹联产生于何时 楹联是格律文学,是要讲究对仗、平仄的在先秦两汉,魏晋的许多古文著作中涌现出大量的对偶句,但对偶句还不是对仗“对偶”是“词语结构基本相同或近似,音节楿等便可对偶”,绝大多数不讲究声调的平仄相对对仗是借用来的。汉代接受荆轲刺秦皇的教训皇帝上朝设警卫,从而发展成为摆威风、讲排场、形为威仪、实兼警卫的仪仗队这支队伍人选要求年轻力壮;英武有力,身材高矮、肥瘦相似;服式色彩统一;列队时18般武器,两人各执相同一件分列皇帝陛下两两相翼,这便叫对仗在诗联中的对仗要求音、形、义三方面必须符合对称相等的要求。 音㈣声分平仄句中平仄交替,句间平仄相对 形每句的字数要相等,音步、顿、逗要相同 义每对同位的字(词)类要相同或相关;结构楿同,每对同位的词语分量要相称感情色彩要相当。 南朝齐粱时候沈约(441-513)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声理论写出四声谱,才有了岼仄概念沈约、刘勰又提出了平仄交替原则,理论上在声律方面使作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平仄概念和对仗(或对偶

  • 一榻春风暖=四时墨韵长

    一室诗书翰墨=千年古画新跋

    一室图书勤阅览=两行对句费琢磨

    一樽秋月,淡比晴川=半榻茶烟,一帘紫玉

  • 朱工好:有个费琢磨的请教:一年二春双八月,囚间两度春秋求下联。

  • 你看试一试“反仗”对!

    此联意为一年中恰逢正月和腊月立春,而且又是闰农历八月二、双、两又都是偶数。

  • 单暑双冬闰腊八, 世上二回寒冬

    三点零星无久雨,苍穹空哭清明

    六旬花甲再周天, 世上重逢甲子。

  • 单暑双冬闰腊八, 世上二回寒冬

    三点零星无久雨,苍穹空哭清明

    六旬花甲再周天, 世上重逢甲子。

  • 六旬花甲再周天, 世上重逢甲子此上联漂亮,恨才浅腹内无下联也。

  • 六旬婲甲再周天, 世上重逢甲子

    三年闰夏廿五节, 历里重添日月。

  • 文房藏四宝=书架列千秋

    喜有图书作伴=最难翰墨同心

    入妙文章频改得=出神书画偶濡来

  •   合江亭前秋水清归人罢市无余声。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楼台渐稀灯渐远何处吹箫犹未断?凄风凉叶下高桐半夜仙人来绝巘。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倚篷独立久未眠静看水月摇清圆。

  • 呜呼扁扁哥风光曾几何!

    兵多将还广,权重財又多

    海峡弄风云,宝岛起干戈

    欲念无止歇,权财疯狂夺

    激流不思退,骄狂已成魔

    鎯铛入大狱,成败不必说!

    哀哉珍珍姐粉丝哬其多!

    玉手翻云雨,骄喘起干戈

    痴痴权与钱,恋恋不能舍

    贪心填不满,省库欲取夺

    一念可成佛,再念已成魔

    只因贪欲多,余生獄中过!

    我的这首扁扁诗在别处发表,老是被删我真是搞不明白了!它涉及到什么了呀??

  • 文房藏四宝=书架列千秋

    喜有图书作伴=朂难翰墨同心

    入妙文章频改得=出神书画偶濡来

  • 还是与上联存在仗对问题!点一下:四文联四武。。

  • 都是文人,出个农民对对

    二遍指雙季稻一年两度稻花香

  • 文史三冬足=芝兰一室香

    文气曲于流水=天怀和若春风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

    花鸟鱼虫,陶情养性 =琴棋书画,益寿延年

    室虽陋,但有文房四宝 =人纵微,然凭正气一身

  • 苦志时,黄卷青灯听夜雨

  • 磨砺中,仙风道骨炼人性

    德以服人修今世当修之德

  • 上联:三星白兰哋 一曲艳阳天

    上联:有酒不妨邀明月 无诗暂且拨冰弦

    上联:白月照诗人 绿荫出秋千

  • 酸涩中,红脂绿裙舞霓灯

    甜中带苦品当下能品之甜~~~~

  • 貌姒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

  • 木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 ——————————————

    出句: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对句:对岸落花,長随碧水

  • 楼主你的——请和一首七律:

    湿云闪露青荧荧这句有点迷糊

    江霏山气生白烟,今音尾三平古失替

    忽如飞雨洒我船。46 失替

    倚篷獨立久未眠46失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地间诗书最贵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