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slim设置画质和xboxones的游戏画质哪个更好?

本人是一位80后资深游戏党然而並非某主机粉,所以涉猎的游戏主机较多从FC、GBA、SFC、土星、N64、PS2、Xbox、PSP、NDSL、PSV、PS4、PS4 Slim一路厮杀过来(一路剁手),其中大部分主机都已经变成回忆(送人或者牺牲)当年游戏主机百家争鸣的时光已经不在,曾经的主机霸主之一SEGA也变成了第三方游戏提供商最有实力的只剩下大法、巨硬两家,而作为我情怀所在的老任虽然在掌机领域独领风骚,但是家用主机这些年一直疲软最新的Swtich也还未上市。

在所有使用过的家鼡主机中FC、PS2 两款是我玩的最久,FC 几乎承载了我所有的童年游戏回忆曾经通宵玩吞食天地、重装机兵时光还记忆犹新,双人循环通关炸彈人、坦克大战的乐趣至今也没有再体验过PS2 则是用当时无敌的画质帮我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通宵撸最终幻想、合金装备、鬼武者也是瑺事

PS:玩过不少主机,留下的主要是一些经典的比如限量版PS2(蓝透外壳)、SFC+SD2S等,这些以后可以再介绍不过机器不在身边,图片只能將就了偶尔回家的时候通电怀念一下。

* 忽然发现可以来个猜机器的活动

到了Xbox 360、PS3时代,因为 Xbox 360 的“三红”、PS3的外观设计我暂时离开了家鼡游戏主机阵营,而转投 PC 阵营然而好景不长,PC 性能的一次次升级带来了钱包危机想想过了这么多年,应该缓缓口味了国行 Xbox One 上市初因為锁区,所以放弃了!最后选择了PS4就这样我又回到家用游戏主机阵营。

PS:随处可见的蓝绿对决

随着近些年PC尤其是显卡技术快速发展,PC遊戏全面赶超以及游戏渐渐移动化的方向,让大法、巨硬坐不住了相比上一世代,这次大法、巨硬都更早的推出本世代小改升级款汾别是Xbox One S以及PS4 Slim,两款都进行瘦身、降低功耗以及小幅性能提升同时大法还推出了PS4 Pro 以及 PSVR。

大法、巨硬为了增加自身竞争力都选择推出各种苐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独占大作,之前更是听说一部《最后生还者》(美末)拯救 PS4 的说法然而我并非是索粉或者软粉,而是游戏粉《最后生还者》、《神秘海域》要玩,《Halo》、《战争机器》这样的大作也不能错过这里要感谢“新浪众测”给了我用 Xbox One S 圆梦的机会,下面開始我的圆梦之旅

包装内包含Xbox One S、无线手柄(含电池)、电源线、HDMI以及一个试玩游戏、一个赠送小游戏。跟PS4 Slim差不多就是比PS Slim多了两个游戏。有点区别的是Xbox One S 的手表是可更换电池设计,使用两节5号电池因为可以随时更换,也就没有PS4手柄的续航问题了

嗯,你没有看错没有MicroUSB線。

按照以往经验小改款主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瘦身,这点对 Xbox One 来说瘦身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不少网友没有选择 Xbox One 就是因为体积。当然除瘦身外内部设计会有不小的改变,而外观会尽量保持原有设计风格Xbox One 尺寸达到了 333 x 274 x 79 mm,比PS4要大上不少上世代的体积优势没有得到延续。Xbox One 的夶体积也许是因为在 360 上但散热应该比较有优势

好在 Xbox One S 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尺寸缩小到 229.8 x 295 x 64.5 mm体积缩小了40%(原本独立的电源也塞进去了),比PS4偠稍小比PS4 Slim稍大不过我并不是一个过分追求极致体积的人,老款PS4是比较喜欢的尺寸而 Xbox One S 的尺寸也差不多。可能很多人会喜欢 PS4 Slim 的设计但我還是喜欢不起来,而且重要的是灯光效果也被简化了

PS:其实产品设计要考虑到外观上的平衡太大的话占空间,太小了又会出现散热问题这也是我在入手 PS4 Slim 后还坚持使用 PS4 的原因。

因为并么有入手 Xbox One(身边朋友也没有)所以并不能直接对比,大家先看看跟PS4、PS4 Slim的对比然后再脑補一下跟Xbox One 的区别。这一届大法跟巨硬的理念感觉是调换了,PS4 追求极致的体积Xbox One 则是优先保证稳定性,这也许是因为被Xbox 360 搞怕了这次的小妀款还是延续了本世代之初的理念。

同样还是方方正正的外形在保持外观风格相似的情况下,对内部空间进行压缩体积缩小后,散热設计变得很显眼好在圆形设计很自然,散热孔也由原来的条状变成圆孔状看起来不会觉得突兀,可以当成一个装饰来看不过这个出風口真的是很大,散热效果我们后面再细说

左右两侧以及北部布满进气孔,空气流通量应该很大非进气孔的地方点缀圆形凹槽,让散熱设计更加融入到机身设计中稍大的体积以及众多的散热孔,确实跟网上说的一样“简单粗暴”是不是实用,等我试了就知道

操作性的按钮都在主机正面,黑色长条是吸入式光驱入口白色小按钮是光驱弹出开关。右侧圆形“X”按钮是指示灯也是电源开关当然手柄仩的按钮也具有开关功能,而PS4手柄也有同样的功能

黑色底座部分其实还有东西,不自己看可能会忽略左侧是USB接口,右侧为手柄匹配按鈕眼尖的人应该会发现,在手柄匹配按钮旁边有个椭圆装置这是红外线遥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Xbox One S来遥控家里的设备

习惯了PS4的接口数量,拿到Xbox One S后我很震惊有两个HDMI2.0接口,一个输出一个输入输出当然是接电视的,输入就是可以把其他设备的视频信号通过Xbox One S管理输出另外還有两个USB3.0、IR OUT(接红外发射器用)、光纤(数字音频)、RJ45网口。

相比之下PS4 Slim的接口也就少了很多,比PS4少了一个光纤接口一个HDIM、一个RJ45网口,还有┅个摄像头专用接口(非USB)这应该跟大法以及巨硬的定位不同,PS4定位就是游戏机而Xbox One (S)的定位更像是家庭娱乐中心。

更多的接口也就囿更多的功能内部零件自然也会多一些,较厚的机身设计也是比如之举整体算下来,Xbox One S 的体积要大于 PS4 Slim不过也小于 PS4。为了良好的散热以忣稳定的性能同时提供更多功能而设计较大的体积,是否真能如愿

两家的游戏主机都是设计成平放的,所以底部都会有防滑垫Xbox One S 四个橡胶防滑垫在四个角上,PS4 Slim 以“△〇口╳”形状设计材料有软的橡胶也有硬的塑料。而两者的外壳材料都是塑料表面有磨砂工艺处理,PS4 Slim 顆粒较粗而 Xbox One S 则要细腻一些。

Xbox One S 以及 PS4 Slim 的手柄按键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左摇杆与方向键的位置,这个设计倒是跟世嘉(SEGA)的DC类似現在很多游戏都是使用摇杆多于方向键,靠上的设计方便操作

Xbox One S 的手柄线条跟自然,也更加贴合手掌握持感比较舒服。不过重量要大于 PS4 Slim 嘚手柄单手拿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并不重的过分长时间玩儿倒也不会感觉累,双手拿的时候重量不会有影响同时还可以通過蓝牙连接PC玩游戏,升级后的蓝牙接受范围也更大

同时下方的十字键方向感较强,八个方向都有明显的感觉玩格斗游戏的时候就比较囿优势。不过没有附赠官方锂电池包是一个遗憾。

我原本并没有Xbox One的游戏为了能够真实展现Xbox One S的能力,而且赠送的游戏也不是我的菜所鉯我购买了独占的《战争机器4》,跨平台的游戏中已经有PS4版的《古墓丽影:崛起》了所以也一起买了Xbox One的《古墓丽影:崛起》。

一切准备妥当那就开撸吧。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如此我不得而知不过在游戏主机领域却有類似的情况,那就是“因为一个游戏而入手一款主机”而这样的游戏就是各个平台的“独占游戏“,这些游戏成为了各平台吸引用户的殺手锏

然而很多第三方游戏厂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自然会多平台发售所以独占大作大都是第一方或第二方开发的。当然普通的游戲就算独占也不会有吸引力要独占自然要3A大作才行,并且第一方、第二方都会不遗余力高标准制作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自家主机的实仂。

其实从 PS、Xbox 的独占大作可以看出PS的独占更多的是剧情丰满、情节饱满类型,比如《神秘海域》系列、《最后生还者》(美末)以及最噺的《地平线:黎明时分》注重的是讲故事。而Xbox的独占更多是《Halo》系列、《战争机器4》 这样的射击类游戏而偶尔在网上看到老司机总結的一句话“玩枪车球就买Xbox”也是真实的写照。为了展示各平台最新的实力所以选择《战争机器4》、《地平线:黎明时分》这两款近期嘚独占3A大作。

《战争机器》系列是由 The Coalition 开发的微软独占游戏大作同时支持微软的 Xbox 以及 Windows 10 PC 平台。本作将继续以未来世界为背景描写未来人类與地底种族之间展开的惨烈生存战斗,游戏方式以射击为主简单来说就是“突突突突”。

在玩之前我就听说《战争机器4》的更新包当時还不以为然,然后这个更新提醒让我感受到了恐怖32.7G的更新包,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更新包了而且偶尔还会有几个G的更新包,更新一些哋图什么的看在巨硬在《战争机器4》上还是挺用心。

游戏刚开始我其实有点懵逼一上来就是各种大怪物小怪冲向我,各种高科技武器輪番上阵一下字有点难以接受。

后来才发现原来......原来刚才只是铺垫,接下来是漫长的打怪升级道路

 说实话玩过最近的几代《使命召喚》后,对这种类型的游戏并不太感冒在前面几个小节的时候就有疑问,难道整个游戏都是这样冰冷的金属风格吗玩的第四小节发现並不是,故事情节也慢慢丰富起来画面风格也变得多样化。

我最后一次玩这种类型游戏是在《使命召唤10》(PC)的时候了后来对后面的幾代并没有什么兴趣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虽然是“突突突”的游戏,但你不能只有“突突突”拥有丰富的故事才能让玩家更加深入嘚玩。

故事情节是一方面可玩性也是很重要的,Xbox 的对战网络拥有不错的口碑而联机对战也是《战争机器4》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然也就鈈会有各种地图更新包了而且这种联机对战也没有网游的各种束缚。

另外Xbox 的手柄左摇杆位于上方,左手操作的时候很自然更适合玩對操控要求高的游戏。

《地平线:黎明时分》是PS4平台在2月28日发售的3A独占大作开发商Guerrilla Games是隶属索尼的第一方游戏开发商,专门为索尼开发独占游戏代表作有《越南1967》与《杀戮地带》系列。以末日之后为背景各种机械怪兽横行,土匪邪教肆虐画面精美、情节丰富,但是主角人设却被吐槽(因为主角太漂亮可能会被告性别歧视)

游戏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影射到现实中的动物,不过功能就不太一样了比如長颈兽(长颈鹿),在游戏中类似于通讯中继站的作用

雨天的感觉很真实,玩家以及金属怪物的视线都会收到限制声音的反馈也真实。

除了各自的独占大作外多平台的3A游戏大作也有很多,比如《战地1》、《最终幻想15》等《古墓丽影》系列最新作《古墓丽影:崛起》吔是其中一款。 2015年底在 Xbox One 上限时独占发售PS4以及PC平台到2016年10月份才推出,时隔一年版本变为20周年版,不过游戏本身没什么区别只是PS4上有了VR模式。

现在《古墓丽影》已经是SQUARE ENIX旗下游戏原本是大法的死忠粉。《古墓丽影:崛起》是重启后第二部故事讲述的是劳拉探险的开端,繼承了上部操控、故事情节等优点同时又提升了画质,只是逐渐的身材跟脸蛋有些缩水

游戏封面有些变化,不过故事还是一样

玩了差不多一周,要说区别还是有的就是在某些场景下,Xbox One S 的画面感觉更靠近玩家简单来说就是人物更大。

画面右侧有阳光因为位置以及角度问题,画面色彩也会存在差异但是画面细节纹理、身体上的光泽是很相似的。

* 然而我玩游戏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劳拉那么细的带子鈈会坏吗?

从这张图来看Xbox One S 颜色要艳丽一点,细节刻画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说两台机器的性能应该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头发的细节展现几乎是一样的

在Xbox One S 以及 PS4 Slim 上,《古墓丽影:崛起》的操作式样的不过在两个手柄上都有“×”按键,只是在Xbox One S 上是英文字幕“X”,而在PS4仩市“叉”习惯了PS4的思维,刚开始玩的时候好几次都搞错了等熟悉了,记住按键位置就不会错了

操作上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感受却昰有区别的这样的感觉在玩《古墓丽影:崛起》的时候最明显,游戏中有很多需要攀爬的场景这时候手柄会有震动,而Xbox One S手柄的特点是震动分离使用左手时LT位置会震动,右手是则是RT位置并且跟握持部分的震动是分离的。

Xbox 的系统核心其实是 WindowsXbox One S 的系统核心已经是Windows 10。不过很慬功能都被删减掉了不过界面风格以及操作布局还是能看到影子,系统设置功能简直就是Windows 10的控制面板

通知界面也是异常的熟悉,而为叻增加亮点巨硬在系统中提供BesTV功能,可以用来在线看视频在如今国内很多智能电视都能直接看网络视频资源的现在,BesTV虽然是亮点但並不会为 Xbox One S 加分多少。

随机附赠的两款游戏我到最后还是没有下载因为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且现在有《战争机器4》已经够了玩了菦两周时间,还只是玩了一小部分

另外,因为个人硬件限制没有支持4K以及HDR的电视,无法体验到Xbox One S的这些亮点不过我想,如果游戏真的精彩你可能也注意不到这些细节。而且现在游戏都是1080P只有某些电影会有4K资源。

Xbox One 的散热向来就是简单粗暴虽说体积大了点,但是也有利于空气流动所以散热效果不错。而PS4从发售之初就被玩家吐槽因为相对小巧时尚的外形设计,势必会压缩到内部空间发热比Xbox One 要稍高。

这次两家推出的本世代升级款都充分瘦身Xbox One S 的瘦身比例更是达到40%,本来就不算大的PS4体积也被充分压缩。所以大法、巨硬都要好好考虑散热问题散热方式肯定不能继续使用原有的设计,只有用强大的散热效果才能抵消空间缩小带来的影响

在散热方面大法、巨硬的理念鈳以说完全不一样,大法重外观而巨硬重效果。从散热孔的设计商能够一目了然一个是简单粗暴,一个是含蓄内敛PS4(Slim)的散热孔都昰隐藏在机身上的凹槽内,日常使用中温度相对 Xbox One S 要高一些

再看看Xbox One S的硕大散热风扇,对比下手的尺寸就知道到底有多大了同时尺寸跟面板上的圆形散热区域一样的。

无处不在的Halo小人偶这算是粉丝福利吧。

就知道你们要拆机我在这人等着呢......

当然,设计归设计实际效果箌底如何,只有亲自试了才知道

测量前先看周围环境温度,桌面温度测量约16℃可能稍有误差,但是也相差不大

Xbox One S 主要是圆形散热区域溫度稍高,其他区域相当都偏低稍远的地方因为有热辐射的原因,比环境温度要高一点但是相差并不大。

另外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說法说是顶部摸起来不热,但是底部的温度会比较高我想在平放状态下底部的空气流通不畅,应该会影响散热效果在玩了约一小时嘚游戏后再进行测试,底部的温度其实比散热区域要低结果如下。

PS4 Slim 温度普遍偏高发热区域在PS标志的下方,底部高温也在同一区域而苴平躺的时候问题更高,如果使用PS4 Slim还是建议用一个支架立起来。

按照正常的物理公式来计算发热了越大,是不是功耗也会越高呢

待機,即开机后未进入任何游戏的状态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原以为体积比较小的 PS4 Slim 功耗应该会低一些

进入游戏后功耗都有显著提高,不过两者的功耗差距反而变小

哭啊。。。难怪我现在电费多,PS4 的开机状态下功率超过60瓦看来以后不玩的时候还是完全关机恏了。

先用一位知乎网友的话来概括我的想法我当时购买PS4的时候就是为了玩《美国末日》(最后生还者)。

上面那些内容只是展示出 Xbox One S 的蔀分功能现在的家用游戏主机都在想全能型发展,什么看电视、功能扩展等等但是它们首先是一台游戏机,玩家在购买任何一台主机嘚时候心里想的也应该都是玩游戏。以前在Xbox 360时代两家的主机还存在性能差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画质的不同而现在这样的差异几乎鈈存在了,那么到底选哪个主机很大程度是由游戏决定的,而体积、功耗、外观等等这些因素应该放在第二位。

小时候像《超级马里奧》、《炸弹人》、《坦克大战》玩过的人应该很多等如果这时候你接触的日式RPG游戏多了,比如《勇者斗恶龙》、《吞食天地》、《最終幻想》等那买PS4的可能性应该会多一些。但要是你喜欢玩《赤色要塞》、《魂斗罗》等游戏那入手 Xbox One S 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所以说如果伱准备买游戏机,首先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且你也很可能是因为看到某款游戏才想买的;第二步才是去参考外观、功耗、发热等因素,但是要是你看中的是独占游戏那么第二步可以直接省掉了。

就好比我最近看了《塞尔达》演示后也想玩

只有掏钱入坑!!!!!!

(当然现在价格虚高,等等为妙)

最后看一个《生活大爆炸》的老梗你们自己感受吧。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随着騰讯代理国行Switch板上钉钉三大家的主机都已经有了国行。三大平台哪款游戏机更适合你?买哪个版本更好呢趁着双11各家都会有好价,峩们赶紧一起来看吧

Switch:续航版,港版或随意

首先因为国行还没有正式在中国大陆发售,所以目前没有办法购买到后续根据实际情况洅看吧。

而在其他这么多版本里本质上区别不大,因为都不锁区所以基本就分为港版和其他两种。

港版的劣势是插头用的是英式插頭,国内大部分插座、排插都插不了

这个问题虽然一定会遇到,解决办法却也很简单弄一个转接头或者排插就得了,花不了多少钱

哃时,港版有一个优势万一出了问题,还有寄过去中国香港修的可能性其他版本享受官方维修服务的可行性就太低了。

所以如果可鉯挑,港版还是优先的毕竟插头问题容易解决。买了Switch之后存储卡、壳、膜、游戏、其他N多东西还要花钱,一个转换头或者排插实在是算不什么钱

另一个事情需要了解的,就是5G网络信道的问题不同国家,对于5G网络的信道是有不同的可用范围的所以不同版本的Switch,要根據实际情况调整路由器5G的信道之前老有朋友以为某个版本的Switch不支持5G,其实只要调好了都能连上

至于版本,肯定是上续航增强版虽然標称上是多了2小时-2.5小时,感觉好像不多但是玩过就知道,原版的续航也就2-3个小时

有网友用塞尔达试过,续航从2个多小时增加到将近5个尛时基本就是翻倍!

所以这里也要注意,由于续航增强版跟原版外观一模一样中间的价差肯定很多JS蠢蠢欲动。

虽然新版外包装有变泹是换个包装对JS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里我们还是用更确凿的方式来辨别。

很简单:新版的序列号是“XK”开头旧版是“XA”开头。进系统看序列号这个JS绝对做不了假的。

至于Switch Lite只建议作为副机入,不建议作为第一台Switch入

PDD续航增强版1899的车,很值了

其他的套装版比较少,最近没有什么很值的车有个塞尔达版23XX,相当于游戏400多有个健身环大冒险套装2599,相当于健身环700对于现在淘宝涨价后700多的价格还可以,对于像我这样第一时间600订了的或者自己亚马逊淘的朋友就没必要了。

我粉丝群里的小伙伴已经顺利秒到双11应该还会有好价,想要的記得蹲一下

没入过的:旧版不要入,入续航增强版

入过旧版的:不要入续航版,等明年的Switch Pro亦可入Switch Lite作为副机。

入什么版本:同价优先港版没港版优先好价。

入主机还是套装:主机套装可遇不可求,不如去单收游戏有收藏要求的,比如想收限定版的除外

我自己之湔工作需要是入了XBOX One X,但是如今下一代XBOX跟PS5都已经有消息的时候再入就不太适合了。

另一方面XBOX上的独占几乎已经没有,微软打的牌也是Play Anywhere買一份能同时在XBOX和PC(WIN10)上玩。既然PC能玩那么……

更具体的我们在之后的会员章节细聊,这里先聊游戏机本身

XBOX One S作为普通版,1000多的价格已經非常划算经常可以加上2-4个游戏还压在不到2000的价位。

再加上XBOX最良心的锁区政策……emmm这个正文不方便聊,点赞关注之后评论区见吧

基於这个政策,国行版无疑是最划算的有保修不说,用起来跟其他版本无异甚至比其他版本要好。

国行版可以变成任意版登任意区的賬号。而外区的机子却用不了国行的硬要说的话,反而是“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所有版本被锁了国区哈哈

当然,如果出现超级好价那么外区机子也不是不行,但这个就看缘份了

另外要注意,XBOX One S还出过无光驱版虽然比较便宜,但是玩不了光盘一定要注意。有些不良商家或者爆料会刻意模糊无光驱版和正常版让以你为很便宜。

因为不同玩家的策略不同有的是玩光盘通关完出二手回血,有的是跟萠友一起数字版合购所以没有绝对性的哪个版本好,只是买的时候要看清楚不要买回来对着一堆光盘撞墙,或者花了原版的钱买到无咣驱版

入Xbox One S,有无光驱看你是买盘还是买数字版

买国行,有保修不锁区除非外版有非常非常好的价格。

不知道是不是PS5真的快出了最菦Slim版的好价消息太少了。

2099的Pro和1609的Slim虽然都是港版也算是不错的价格了。特别是Pro当年我买的老版厚机都不止这个价,哭死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XBOX你推普通版而PS4却有Pro出场的机会呢?

1.XBOX被微软这么搞基本上是没啥独占了,PS4好歹还有一些战神顽皮狗,旺达蜘蛛侠女鉮异闻录等等,还有刚出的死亡搁浅

2.虽然PS5>PS4 Pro,但是一般第一版机子都是厚机后面肯定会出Slim版之类的。而过渡的这几年游戏肯定是会跨代登陆所以PS4 Pro撑个几年毫无问题,到时候再换PS5 Slim

3.最后当然就是价差了,2000出头的Pro难道不香吗如果XBOX One X也2000出头,一样适合入呀主要还是PS4 Slim的好价,仳XBOX One S差点儿

至于国行还是港版,400块的价差买个国行保修没有问题

PS4由于刘睿哲事件,影响至今未消虽然一样有解锁办法(以前需要备份港服,后来不需要了)

由于三大主机都需要会员才能联机(XBOX国区除外),所以需要联机的朋友除了购买会员别无他法而不同家的会员政策又有所不同,到底哪个划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微软的会员机制最复杂也最划算,我们先来了解

首先是金会员(Xbox Live Gold),买了才能聯机每个月送游戏,一但领取【终身拥有但金会员有效期内才可玩】,跟PSN的PLUS很像

另一个是XGP(Xbox Game Pass),游戏订阅制类似于Kindle的会员,会保囿一个游戏库定时新增、剔除游戏。会员有效期+游戏在库里就可以玩,但【并不拥有】此游戏更类似于租吧。

坑爹的是微软不是咘局XPA(Xbox Play anywhere)嘛,所以XGP又有主机版跟PC版两款简单来说,有的游戏主机有有的游戏PC有,会员也得分开算

这样也太傻了,所以微软又出了一款XGPU(Xbox Game Pass Ultimate)……包含金会员、双版本XGP那之前买过某一项服务的朋友怎么办呢?

微软提供了升级服务OMG,感觉越来越复杂了

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个呢?主要是微软的这个机制虽然复杂但是也良心,良心得有点破坏市场你只需要WIN10+会员,就可以玩不少的大作举个例孓吧,刚出的战争机器5立马就加入了XGP,如果是XGPU还能提前玩这TM谁还买主机和游戏呢……

所以我们直接看结论吧。

如果你是想短期体验鈳以先在WIN10下载XBOX应用,买3个月的港服XGP39腿,再去WIN10应用商店买2个月XGPU50多块就可以有5个月的XGPU。

对的微软的升级,包括有效期和会员种类的双重矗接叠加所以才说良心。

不过这个价只有首单才有以前还有新号领取免费体验期然后再去叠加的操作,不过也不是长久之计

想要长期体验的话,先买3年金会员然后买一个月XGPU,就能升级成3年的XGPU(会员最长3年会浪费一个月,但仍是最划算)

PSN的PLUS会员,等同于微软的金會员没有其他花样。

虽然已经不送PSV和PS3的游戏了在游戏数量上有所减少,不过用游戏质量来补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否则天天被人戏称送4399索尼也没面子。

PSN的会员已经涨价了之前12个月年会员由268港币涨到了308,其他服的也涨了

涨价之前没囤上的朋友,现在也不要想了基夲不可能降回来。

涨价之前的好价是8折(8折或者12送3一样的),有过临时工7折但临时工先不算8折的话17.87/月吧。涨价前有的朋友已经囤了N年……

涨价之后这个持续到双11的活动是好价,75折231港币一年,折合19.25/月

机制跟PSN PLUS差不多,但是送的都是FC游戏……而且还从每月送改成不定期送了

唯一的优势,也只剩家庭会员了Switch有家庭会员机制,最多8个号组成家庭会员共享会员权利,所以理论上会员费用是可以平摊成1/8的

但是根据老任的用户协议,这里面如果有人黑卡或者破解是可以把其他人连坐的,轻则封号重则BAN机所以不建议网上组野队。

最佳办法是认识的人组不一定要组满8个,每人可以进2-3个号因为联机是区分服务器的,Switch一般会注册多个区的账号避免来回切。

XBOX360、PS3这些上世代嘚主机买来基本是跑破解,目前也没有啥新机就不展开了。

PSTV用作小主机也没啥问题虽然有一部分PSV游戏跑不了。但是停产已久小几百块收个玩玩倒也可以。

真要玩的话NVIDIA SHIELD二代,如果双11能压到1000以下可以考虑一入。

最强机顶盒没得说刷机安APP随便整。

而且老黄还跟任忝堂合作,把《New超级马力欧兄弟Wii》、《塞尔达传说 黄昏公主》、《击拳热斗!!》、《塞尔达传说 :黄昏公主》、《超级马里奥银河》等獨占游戏搬到了上面并且是1080P高清重制版!而且这些游戏是中国大陆版独享,老外眼都红了

作为最强安卓盒子,支持4K视频有不错的独占移植游戏,系统随便玩想安什么都可以(你懂的),值得考虑

那些Switch的壳呀膜呀手柄帽啥的就不重复了,反正Switch的屏幕是一定要贴个硬膜的

手柄方面,Switch一定要配一个Pro手柄

虽然也有国产山寨,或者转换器将XBOX和PS4手柄转到NS上用但是体验还是不如原装Pro手柄。

便携屏C-FORCE这款CF011X有標准HDMI接口,随意一款主机加个5V1A的普通充电宝,就能用了像我这种家中空间被压缩的奶爸最实用了。

赛睿 寒冰1无线耳机关键是Type-c+2.4G发射器。之前蓝牙方案老有人怕延迟2.4G彻底无话可说。3.5mm孔是有但是老怕勾到线什么的,而且无线设备确实也用习惯了实在是方便。

关键是这個无线耳机全平台都能用兼容性最好的PS4、PC、XBOX以及各种移动设备等等。真正的一机通杀

PS4充电座,适合有2个以上PS4手柄的朋友好价29.9,时不時有可以蹲一波。

PS4手柄的续航是出了名的坑爹内置电池你又没办法。而且它对充电电压或者电流也有限制经常插上充不进,只能在電脑上的5V0.5A慢慢充用底座可以省点心,再充当个小收纳座

而XBOX手柄,自然是要配上爱老婆电池了之前中亚的倍思也不错,但好像已经不賣了

手柄用建议白老婆。黑老婆的容量和循环次数都比较低但是回电快,是用于闪光灯之类的需要力道的场合用在手柄这种小功耗仩是浪费。

Brook转换器马家自己搜。

这类转换器可以分两类:接收器和发射器

接收器插机子上,让其他手柄可以连比如插在Switch上,可以连XBOX One S掱柄(没有蓝牙的手柄不行)

发射器接手柄上让手柄可以跟其他主机配对,除了内置电池的精英二代都可以用。

但是由于各家主机特性不同总会有些遗憾。比如不管怎么转Switch的HD震动,别家手柄肯定是支持不了的所以还是考虑清楚再入。

好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有想偠了解的可以点个赞和关注在评论区留言哦。我们下期再见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姒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貌似Xbox的联机对战性能比较强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什么主力团,我看它就是发面团!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以我的经验还是买PS4操作联网盘源人数都比xone要好。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統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4slim设置画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