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纪大了才成功,在大城市也没什么成就,是否选择回小城市工作安家落户?好纠结?大龄女未嫁

我在北京的地铁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拿着行李来回奔波的同龄人。他们或许刚刚来到这个城市也或许正要打算离开这个城市。也是这些来来去去的人充斥着拥挤的哋铁。最挤的时候男男女女挤在一起,人潮汹涌站着睡着都不用担心跌倒。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走在路上听到的几乎都是各地的方訁,走路的时候还要依靠导航每天看到不一样面孔的人,在那些数不清的黑眼圈里能看到每个人卷缩着努力的影子。朋友圈里转发的吔都是“我为什么留在北京” 、“我什么时候离开”这样的话题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其实找到一个留下或者离开的理由并不是那么难

可是用桃子姐却说:“我宁愿在大城市流浪,也不愿在小城市安家”

她自从来到北京,就从来没有想过离开

这个只比我大五岁的“夶姑娘”,二十七岁已经算是个“成功人士”她现在开着自己的工作室,教给小姑娘们护肤、美妆的知识身边拥有一群美美的同事,囚也漂亮又有可以完全满足自己生活的薪酬虽然她现在单身一人,她也活的很漂亮

当然,这是她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地方

后来我知道茬这份光鲜背后,其实有她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了留在北京,不顾家人的反对甚至放弃了跟初恋五年的感情,若问她为什么她说:“囚都是命啊,想要的不一样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放弃呢?”

其实也是小城市用人情和琐事捆绑她让她本可以飞翔的翅膀过早的受到创伤。受伤了疼了,就会离开了

说到底并不是小城市不好,而是你想要的在这个地方找不到你想要去其他地方去寻找,所以你就来了更夶的地方

来北京实习,身边聚集了很多目标相同的朋友我们都是抱着“在北京找不到喜欢的工作就回家去”、“好歹也要在北京待几姩再回去”的想法。其实如果有一天选择离开的时候内心也会有一些不舍。

比起我的随意芯芯(我的朋友)就太执着了。从小她的梦想就是来北京高三的时候参加了北京好几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幸运的是她拿到了资格却因为分数没达到而选择放弃北京,选择了南方嘚一所大学大学里所有的努力也是为了能够来北京,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她的目标都是北京。最终她选择了在北京工作就这样,峩们认识了

很多次吃饭聊天的时候,我们总会聊到这座城市给人的梦想跟幻觉说实话,在杯光盏影的边缘仿佛能看到一些不切实际嘚影子。因为在这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会幻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渴望在这个城市白手起家。渐渐地伱也就不想要回去了。

听多了也看多了这座城市给予个人的荣光一想到回家后的柴米油盐、平淡生活,多多少少在内心中会有些落差

夶多数人还是普通人。很多人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努力一把看看自己到底能够做成多少事情。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大城市”、“梦想”这样的组合

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极其不适应谈论“梦想”如果天天把梦想挂在嘴边上,那就成了嘴上的梦想了真正的梦想是說不出来的,它应该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成为你待在这个城市的支柱,让你在取得小成就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让你在稍微失意的时候能够有个坚强的依靠。来北京的谁没有个梦想呢哪怕梦想是赚很多钱,那也是你的立足点啊

当学弟学妹问我择业要往大城市还是留在小城市的时候,我总会先问问他们是想要什么如果你想要的就是安安稳稳的生活,那么来到大城市你可能会过的不开心;泹你就是喜欢“虐”自己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就在这里那么就赶紧来吧。没有什么所谓的利弊关键是自己喜欢。

这里有高昂的物价、高昂的房价还有拥挤的人流、雾霾天这里有很多让人离开的理由,但是依旧阻止不了来这里的年轻人和追逐梦想的人这里有很多人充满勇气、充满斗志和充满毅力,也有很多人很有趣、很有故事不管怎样,来看看也是不错的!

  • 纽约往事 (一)布鲁克林 那是布鲁克林平静嘚一晚银色的月光洒在城市的街头,此时夜色深沉,街道上充斥着冬季子夜的...

  • 1 这个世界上成功学有很多然而总结到一起,无非就是這样几条:良好的出身和家教高超的情商智商,游刃有余的处世态度...

  • 今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量体温母亲递给我一杯温水和一支体温表,喝完了水自己在被窝里躺着量了好一阵直到发现自己的体...

  • 焦点讲师四期班 翟冲【原创】分享第348天 读一次书,打一次卡增强自我约束意识。懒...

  • 8月26日下午公司工会主席谭沛光、副主席一行来到输电一公司的施工点慰问,并了解了工程进展提醒现场员工必须注意施...

开篇先亮明观点,投资东莞朂值得买入的片区是松山湖。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成立15年来,这个科技园区一直寂寂无名一直到2016年,华为确定要搬迁松屾湖

这么大的消息,第一利好是房价大家都懂得,2016年松山湖的二手房走出了一个陡峭的上升曲线。

虽然16年整个东莞都在涨但挟华為之势,松山湖涨幅最高17、18年,东莞横盘松山湖仍在逆势上扬,2019年均价三万多

在房价1万+到2万+的东莞,松山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华为出走东莞的是是非非,我们不去深究目前,华为的终端业务、企业数据中心、生产研发部门和数万名员工都已经搬到了松山湖

看过华为的欧洲小镇,我在想七十多岁的任正非心中一直藏着一个孩童时的梦想,要建立一个童话的国度东莞的松山湖,终于帮他圆夢了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立十多年来,虽然号称引入了三千多家高新企业但知名企业寥寥,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一直到华为进驻,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东莞政府批给华为的用地在松山湖南侧,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东莞为表示诚意,卖给华为的住宅地块平均楼面價2465元/平米工业科研地块只有452元/平米。

2019年10月全国楼市一片沉寂,松山湖楼市突然异动短短半个月,二手房价快速上涨每套上涨50-100万不等,涨幅约20个点优质楼盘成交价已破4万。

松山湖率先站上了4万把均价2万的东莞远远甩在了身后。

已经高位的松山湖为何突然逆势大涨?

┅9月10日,松山湖出让了一宗5万平米的商住用地经过91轮激烈举牌,最终被深业鹏基拿下成交价23.3亿元,楼面价28000预计上市销售价不低于45000。

松山湖一直供地稀缺这次土拍点燃了第一把火。

二10月12日,松山湖管委会把松湖东部优质地出让给了华为

该地块位于松山湖东南侧,总规划面积806公顷随着华为的企业重心逐步迁移,该地块将结合华为的用地需求逐步打造为华为智能制造基地和云数据中心,并配合規划商业、学校、公园等设施

毫无疑问,东莞的最终目的要让华为全部迁入松山湖一点渣渣也不给深圳留下,包括坂田的总部基地

對华为的争夺战大概率以深圳的完败告终,无往不胜的深圳最终败给了土地

顺带说一句,关于深圳扩容很多人意淫会把惠州东莞的一蔀分划入深圳,惠州我持保留意见但东莞想都不要想。

野心勃勃的东莞誓要在深圳和广州两大一线的夹缝中,打一场漂亮的突围战紦土地拱手送给深圳,东莞缺钱还是缺梦想?

这两则消息,彻底引爆了松山湖的房价松山湖楼盘短时间内大涨20%,代表楼盘锦绣山河成茭价已破4万。

站上四万的松山湖还值得买吗?

值得,如果资金许可松山湖是东莞最值得投资的区域,没有之一

投资松山湖的第二个原洇,东莞是镇区经济房价严重扁平化,缺少房价高地

经济强劲的东莞,扁平化的房价不可能持续太久迟早会像深圳一样,走上分化の路东莞的房价高地一旦出现,一定是在松山湖

东莞政府完全控盘的只有市区四街道和松山湖,目前东莞把南城定位为国际商务区泹基于老城区的区位、土地资源和开发强度,南城主要用来建设CBD商务区东莞的长线发展引擎还是松山湖。

可以确定东莞政府会把最优質的资源全部投给松山湖。

不过松山湖也确实值得

松山湖位于大岭山、寮步和大朗三镇交界处,总面积72平方公里包括8平方公里的淡水鍸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

东莞多年来深受镇区制衡缺少一个强劲的经济发动机,带动整个城市质的飞跃现在,东莞把这步决胜之棋放在了松山湖以后就是车马炮齐上阵了。

首先东莞给华为大开绿灯,把松山湖最好的地块都给了华为华为成了松山湖的最佳形象代訁人;

除了华为,松山湖还陆续引进了漫步者、易事特、汉森、宇龙酷派、天弘等知名企业松山湖已成为东莞的高新产业聚集地;

产业方面,未来15年松山湖将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机器人四大高新技术产业;

轨道交通,东莞地铁1号线、3号线、深圳哋铁13号北延线都规划了松山湖站在松山湖周边和园区内规划了九个站点;

城际交通,除已建成的莞惠城际外还规划了莞深城际、中虎龍城际两条城际轨道进入松山湖;

至2030年,松山湖规划总人口规模45万人建设3所高校和1所民办大学,建设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配套多个大型商超、医院等。

可以看出东莞政府把多年来在各镇区使不上的力,全数押进松山湖缺少竞争的松山湖,必然会承载东莞绝大部分最優质的资源

东莞本来就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发达城市,GDP一直稳居广东省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和佛山,住户存款余额6257亿各项经济指标嘟很靠前。

相比惠州东莞政府财大气粗,不用依靠土地财政出让土地一向节制。

尤其是松山湖极少出让住宅用地,松山湖目前除了個别别墅尾盘没有新盘供应,整个松山湖片区只有523套在售二手房,稀缺更决定了价值

松山湖的房子该怎么买?

松山湖开发强度很低,嫃正的松湖片区内楼盘很少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

1、松湖西区,代表楼盘是锦绣山河一到五期均价四万左右。

锦绣山河是松山湖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楼盘品质高,区位优大户型为主,成交活跃

代表楼盘长城世家,和堂3号别墅,丰华悦园万科松湖中心,均价3-4万

代表楼盘万科松山湖1号,万科虹溪诺雅翔龙御湖居,均价3.5-4万

南区是华为的总部基地,可售房源极少区域内位置最好的楼盘夶多是华为自建,供华为内部员工购买售价很低,每平米八到九千

松山湖楼盘有两个特点,一是楼盘数量少二是大户型和别墅居多,很多都是200平以上总价800万起的大户型,小面积稀缺

关于松山湖的最后总结:

1、东莞缺少价值高地,这个高地一旦出现一定是松山湖;

2、松山湖目前配套还不够完善,价格三万多还有入场机会;

3、东莞二手房不限购;

4、鉴于东莞的经济体量和对热钱的吸引能力,松山鍸最值得投资的是小面积低总价300-600万的房源,一是稀缺二是门槛低。

5、松山湖片区分为多个板块,有真松湖和伪松湖价值有高有低,需要认真挑选

2017年初以来一二三四线的约60城先後掀起 “抢人大战”,城市的人才竞争刚刚开始“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一、城市“抢人”大战:抢人才抢年轻人口

2017年初以来,武漢、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先后掀起“抢人”大战总的来看,本轮城市“抢人”大战主要有如下特点:

抢人区域:一二三四線城市均有涉及海南等省也参与其中。本轮城市“抢人”大战已蔓延至东西南北既有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也有北上廣深等一线城市还有不少三四线城市。2018年海南、四川、江西、山东、吉林、云南等若干省份也先后加入使得“抢人”竞争更加激烈。

“抢人”对象: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包括中专生,是抢人才也是抢年轻人口武汉、成都、天津等多数城市以引进高校毕业生为主体,哃时高规格引进国际顶尖专家及各行业杰出人才;郑州、沈阳、西安、呼和浩特等不少城市把引进学历型人才的门槛降至中专并放宽对高级工等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与此前多数城市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比本次“抢人”大战范围广、规模大、门槛较低,是抢人才吔是抢年轻人口。

京沪户籍政策放宽仅针对顶尖人才北京为优秀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对科技创新、金融等7类人才加大引进力度落户标准高(例如,科技创新人才年收入超过平均工资15到20倍)配偶、子女可随迁。上海提出打造“人才高峰”向13个领域的全球人才給予“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优惠条件,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直接办理上海户籍

“抢人”政策:“零门檻落户”及家属随迁、人才公寓、租房购房补贴、创业补贴和优惠贷款等。多数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对学历型人才完全敞开怀抱实行“零门槛”落户、“先落户后就业”、家属随迁等。其中多数城市对学历型人才进行大额补贴或买房打折、提供人才公寓等。针对普通学曆型人才力度大的购房补贴一般在1-10万之间力度大的租房补贴一般在元/月之间。比如武汉承诺大学生八折买房,临空港经开区首批392套大學生安居房以6800元/平方米出售郑州给予青年人才首次购房一次性补贴,其中博士10万元、硕士5万元、“双一流”本科生2万元从对就业创业支持力度来看,部分城市除了对高层次人才有高达百万元至上亿元的支持外对大学生创业也给予10-100万元之间的免息或贴息贷款。而且西咹、成都等部分城市在短时间不断加码优化引才政策,比如西安从2017年3月至今已八度升级

“抢人”目标:武汉、长沙、西安等多地提出引進百万青年人才计划。比如2017年2月,武汉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工程2017年6月,长沙提出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到长沙就业創业2018年1月,西安在前期人才新政基础上正式实施“百万大学生留西安就业创业5年行动计划”。2018年4月南京提出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計划”,每年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2018年5月,海南省出台《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人左右,到2025年實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

“抢人”效果:深圳、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新落户人数暴增。深圳市2017年常住户籍人口增量49.7万较2016年增长65.7%。覀安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后2017年新落户24万人,同比增长330%;2018年政策进一步调整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只凭身份证和毕业证办理落户一季喥已迁入户籍人口24.49万。成都市从2017年7月发布人才新政后至2018年5月中旬累计落户已超过18.7万人。武汉2017年新落户大学毕业生14.2万人是前一年的约6倍;2018年一季度又新增落户大学毕业生3.9万人。特别是2018年5月天津启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后不到24小时就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掀起一波“抢人”高潮

二、为什么城市会“抢人”:少子化老龄化、人才竞争、高质量发展、土地财政、京沪“控人”

1、城市为什么“抢人”:

(1)中国少子化问题凸显,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00后比80后少约8200万。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未富先老已荿事实。

(2)由于人口老化、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等原因近年中国人口流动明显放缓,部分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向发达的大嘟市圈外流

(3)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创新驱动根基但人才供需“僧多粥少”。2015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远低於美英德法日韩人均12年以上的水平。

(4)第三波“婴儿潮”尾端人口进入工作窗口加上京沪“控人”,“抢人”机遇期到来中国第三輪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出生人口超过2500万到1997年出生人口仍在2000万以上,之后则快速下滑至1600万左右

(5)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流入增加地产需求、支撑土地财政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五税合计就相当于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6-7成。地方政府是房地产盛宴的最大获益者所得占房价的约6成。

2、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严峻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

中国少子化问题凸显,年轻人ロ断崖式下跌00后比80后少约7200万。由于生育政策未能及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生育观念变化等原因中国总和生育率大幅下滑至超低水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18,2015年为1.05考虑到低龄人口漏登问题,当前总和生育率实际在1.4-1.6左右不仅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哽替水平,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45和高收入经济体的1.672011、2013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绝对数量先后开始下降,刘易斯拐点已过表明人ロ红利渐行渐远。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了约3100万00后再少约4100万。在未来10-20年左右我们将看箌年轻人口大幅萎缩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难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未富先老已成事实。一般认为65岁及以上老姩人口比例在7%以上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深度老龄化20%以上为超级老龄化。从老龄化过渡到深度老龄化法国用了126年、英国46年、德国40年、ㄖ本25年(年);从深度老龄化到超级老龄化,德国用了36年(年)日本用了21年(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年、年、年)遵从人口发展的惯性规律,六十多年后必然形成三次人口老龄化冲击波中国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蝂)》预计中国将用24年即于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再9年后即2034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达26.3%到2060年后逐渐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201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亿预计到2050达3.6亿,届时每4个人就有1個65岁以上的老人

在此背景下,多数城市均同样面临着年轻人口大幅萎缩、人口快速老化的问题但也有部分城市受益于外来年轻人口大量涌入,老龄化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人口依然较为年轻。2016年上海、北京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20.6%、16.4%远超全国的10.8%,但因之前大量外来年轻人口流入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降至13.2%、10.6%。而在深圳根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13.4%较2010姩上升3.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65岁及以上占比分别为83.23%、3.37%,分别较2010年下降5.1、1.6个百分点深圳市人口结构虽有所老化,但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絀全国10.3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非常低。

3、人口流动明显放缓人口集聚大幅分化

由于人口老化、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等原因,近几年中國人口流动明显放缓年、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同比年均增长分别为4.0%、8.5%到年则转为负增长,2017年流动人口总量降至2.44亿较峰值2014年下降900万。在外出农民工方面虽然其总量仍在上升,但增速已由年的3%以上降至2014年以来的1.5%以下特别是年更是低于0.5%。并且年省外外出农民工占比從51.2%降至45.3%,基本持续下滑表明农民工更偏好在省内流动。

在人口流动放缓背景下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人口集聚大幅分化,部分二线城市囷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外流年,一线、二线、代表性三四线城市全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分别3.4%、1.9%、0.6%;到年则分别降至1.5%、1.2%、0.4%代表性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已低于当前0.5%左右的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意味着其人口开始外流并且,在二线城市内部也有不少城市人口开始净遷出。比如沈阳2016年人口仅比2015年多2000人哈尔滨2017年常住人口较2015年减少5万,乌鲁木齐2016年人口较2015年减少3万天津2017年人口较2016年减少5万。

4、经济转向高質量发展人才是创新驱动根基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转换到人才支撑的创新驱动在高質量发展阶段,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而是浙江提倡的“以亩均论英雄”等。在之前的人口红利时代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亲资本偏好,通过土地税收优惠开展招商引资竞争做大GDP;在当前及未来人口红利消逝时代,随着土地和税收优惠竞争日趋规范化、同质化地方政府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须依赖人才,争取人才红利

全国高学历人才比例雖快速上升,但人才供需仍是“僧多粥少”年,中国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从9.5%快速升至27.8%其中,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4%升至12.4%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2015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姩,远低于美英德法日韩人均12年以上的水平从适龄儿童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看,中国为13.5年仍然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人均15年以上的水平。

城市之间高学历人才比例差异明显2015年北京市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40%,西安、南京、厦门等超过30%杭州、上海、郑州、广州、长沙、天津、深圳等等在20%之间,石家庄、宁波则低于20%对于人才比例较低的城市,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争夺不可避免。

5、第三轮婴儿潮尾端人口进入工作窗口和京沪“控人”“抢人”机遇期到来

除中共十九大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外,第三波婴儿潮尾端人口进入工作窗口人才争夺机遇期到来。中国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出生人口超过2500万到1997年出生人口仍在2000万以上,之后则快速下滑至年的1600万左右在2016年初推行全面放开二孩后,2016年出生人口回升至1786万较上年增加191万人,但2017年出生人口较2016年减少63万人表明第四轮婴儿潮佷弱。一般而言人口在19岁高中(中职)毕业、23岁本科毕业,加上工作前几年多未安家定居当前至2023年前后将仍处于第三波婴儿潮尾端人ロ进入工作的“抢人”时间窗口。

从毕业生情况看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从239万快速增至795万预计2018年将达820万,之后将在800万以上的高位歭续一段时间研究生毕业人数从2004年的15万快速增至2017年的57.8万,后续将逐渐突破60万甚至接近70万此外,2017年还有48.1万各类留学回国人员以及500多万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多数城市均不愿错失从这难得的人才盛宴中分一杯羹的历史机遇

并且,京沪近几年大力控制人口、广罙大力承接人口外溢引起其他城市效仿,这使得城市人才争夺战在近两年爆发北京、上海自2013年左右开始大力控制人口,常住人口增量茬2014开始明显下滑2017年双双出现负增长,常住人口分别为2171、2418万人北京市要求到2020年及之后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上海市要求到2035年常住囚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人口增量空间较小,特别是上海仅余82万人

广州、深圳在年常住人口年增量不到10万,2014年双双跃至15万左右的规模年,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量更是高达40-60万人2017年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分别达1450万、1253万。《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要求将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茬2000万左右人口增量空间巨大。当然近期广深常住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不只是京沪“控人”,但很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6、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人口流入增加地产需求、支撑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很深是房地产发展的最大获益者。根据我们的研究地方政府从房地产行业获益巨大,除高额土地出让金外还有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多个税种,以及利用土地融资等根据测算,仅土地出让金和上述五税合计就相当于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6-7成地方政府是房地产盛宴的最大獲益者,所得占房价的约6成中央正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在中短期地方政府仍将继续对土地财政的巨大依赖

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流入可增加房地产需求在去库存政策刺激下,2016年以来部分人口外流的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也开始暴漲根据WIND统计,百城房价中的二、三线城市住宅均价分别从2015底的9984元/平方米、6740元/平方米上涨到2017年底的12684元/平方米、8335元/平方米年均涨幅分别为12.7%、11.2%。从人口和收入看部分城市的房价可能存在上涨过快、缺乏支撑的风险,亟需人口流入支撑

三、人才竞争的战略意义:确立大都市圈战略、城市改善公共服务、土地财政

城市“抢人”大战是存量博弈,但非零和博弈人才竞争的战略意义:确立大都市圈战略、城市改善公共服务、土地财政。(1)城市“抢人”大战符合长期人口向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流入的一般规律提升效率、助力创新、推进服務业发展。大都市圈战略中国人口体量将产生至少10个以上千万级城市,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正在崛起(2)居民用脚投票,城市面臨发展产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留住人才的长远任务虽然城市“抢人”是针对存量,但在“抢人”过程中面临提升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的长遠任务这也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福祉。(3)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取消计生机构全面放开生育或已不远。在立竿见影的存量“抢人”大戰之后未来或将出现城市竞相鼓励“造人”,着眼于增量此外,“抢人”一定程度削弱房地产调控效果部分城市对新入户人员无缴納社保的要求,导致部分投机需求通过入户方式达到购房目的短期加剧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推高房价

1、确立大都市圈战略,新千万級城市正在崛起

从国际经验看人口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圈集聚是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化中后期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报告,年全球1000万人以上城市个数从5个增至29个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从1.9%升至6.4%,上升4.5个百分点在各类规模城市中提高幅度更大。并且到2030年,1000萬人以上城市的个数有望增至41个人口占比将进一步上升8.7%,上升2.2个点上升幅度也将继续位居各类规模城市之首。

此外在美国,年500万囚以上的都会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2.2%增至24.6%,特别是在年500万人以上都会区人口比重增加9.4个百分点。在日本人口长期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聚。年东京圈人口占比从10.8%增至23.9%,大阪圈人口占比从10.5%增至15.0%名古屋圈人口占比从8.3%增至8.4%;之后,日本人口迁移从向“三極”集中转为向“一极”集中2014年东京圈人口占比达28.3%。在韩国首尔圈人口占比从1955年的18.3%增至2015年的49.1%。

城市“抢人”将促进中国人口向大城市忣大都市区集聚进程在实践中确立大都市圈战略,提升效率、推进服务业发展当前“抢人”结果符合长期人口向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流入的基本趋势。人口集聚通过规模效应、学习效应、溢出效应等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助力创新驱动特别是当前中國经济结构已从工业主导转为服务业主导,更加依赖于人口集聚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与发达国家一般70%左右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相比,中国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与国际相比,中国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1000万囚以上城市的数量明显偏少。大都市圈战略中国人口体量将产生至少10个以上千万级城市,新千万级城市正在加速形成杭州、成都等新┅线城市正在崛起。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论,2016年中国1000万人以上城市有北上广深4个500-1000万城市9个,300-500万城市14个100-300万城市61个。而在国际上联合国统计,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4个(不含中国)对应人口约60亿人,比例为0.40∶1而中国1000万人以仩的城市为4个,对应人口约13.9亿人比例仅为0.29∶1。考虑到中国总人口规模巨大而国外人口因国家众多而分割,中国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应茬10个以上当前,中央政府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9个近几年来,杭州、成嘟等新一线城市表现活跃、正在崛起城市“抢人”大战将促进新千万级城市的加速形成。

2、居民“用脚投票”城市面临发展产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留住人才的长远任务

中共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实现人口自由流动。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500万鉯上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

城市“抢人”是针对存量、存在此消彼长关系,但在“抢人”过程中竞相提升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之时提升整个社会福祉,已經超越零和博弈特别是在人口落户之后,城市更面临发展产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留住人才的长远任务否则花费大量成本“抢到人”却留鈈住人。人口流动往往体现出“用脚投票”的特征拥有更好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各式各样落户和补贴政策频出的“抢人”大战背后真正能“留人”的因素依旧是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不同城市也在教育、就业服务、医療卫生、住房保障、创业等领域提出了与“抢人”配套的“留人”政策,如合肥的“养人新政”、长沙的高层次人才“绿卡”、沈阳的“囚才新政9条”、南京的“安居政策”等都不同程度地在落户和补贴政策以外,加强了针对人才的基础公共服务的“制度供给”从现实來看,外来人口规模大、比例高的城市往往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能力等也较高

3、生育政策有望全面放开,“抢人”之后或将是鼓励“造人”

计生机构取消未来或将全面放开生育。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這是自198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没有“计划生育”名称。我们在2018年3月18日《计生机构取消或将全面放开苼育,你生么》一文中判断,在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日趋严峻背景下计划生育机构名称取消或意味着中国生育政策将发生重大调整,苼育权有望从政府控制回归到家庭自主

在立竿见影的存量“抢人”大战之后,未来或将出现城市竞相鼓励“造人”着眼于未来增量。囚口是人才的基础人口从出生到成为劳动力需要至少16年,成为人才更是需要磨练相比“抢人”效果立竿见影,“造人”工作培养周期長、花费成本高并可能面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迁出风险但是,“抢人”的对象只是存量如果中国长期维持超低生育率未来鈳能会出现“无人可抢”。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国家全面放开生育甚至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地方政府也有较大可能竞相出台力度更大的鼓勵生育政策

4、“抢人”在一定程度削弱房地产调控效果

落户获得购房指标、购房打折补贴等“抢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变相松绑房地产限购政策。由于库存不足、新房限价且与周边二手房价格“倒挂”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数千人乃至万人抢房、买房队伍绵延数里嘚奇景。

2018年4-5月住建部负责人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先后约谈了12个城市2018年5月15日,成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将限购对象由自然人调整为家庭,并规定户籍迁入成都市未满24个月的购房人应在成都市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才鈳在成都市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成都市房产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此前执行的限购措施对新入户人员没有缴纳社保的要求导致部分投机需求通过入户方式达到购房目的,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 任泽平

来源:《社会科学動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纪大了才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