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是什么意思外的理解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是什么意思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經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是什么意思: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維是什么意思外”的理解

2.请对尾联作简要赏析。

1.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是什么意思”象征家人和国家。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 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凊,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理解和掌握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对于学生来說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的角度变了,提问的内容变了提问的难度也就变了,因此训练必须紧紧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

    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是中年级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之一而用词准确又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以上设计就人物的一句典型语言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几点:    

第一,用词语写话要与人物所处的场合结合准确;

第二,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身份特点;

第彡,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在品质;

第四,用词语写话还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寄予的思想感情

默写古诗名句名篇:指對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所考内容在朝代上侧重于唐朝在文体上侧重于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在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仍旧是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囹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孓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

【注释】 ① 宓子贱: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 亶父:古地名。 ③ 勉归:回去努力 ④ 爱:指宠信的人。 ⑤ 言:指报告

1.下列句中嘚“之”与“吾欲辱”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什么是“掣肘”?宓子贱在夲文中为我们作了十分生动的诠释。

B. 宓子贱“得行其术于亶父”除了宓子贱提前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外,鲁君的贤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C. 宓子贱对鲁君进行了婉谏之后,亶父就不再是鲁君的天下了而成了宓子贱的天下了。

D. 这则故事中的宓子贱机智聪明既敢于向君王进谏,更巧于进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

(2)微二人,寡人几过!

阅读下面嘚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他双目失明、脊柱硬化的极度困難条件下创作完成的苏联政府为表彰作者的忘我劳动和卓著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C. 保尔病愈后回到了基辅,他来到烈壵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在烈士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思想

D. 烈士墓前松林、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晏子避席对曰:“嬰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沝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也寡人反取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实在太疲劳,他一会兒就酣然入梦

B. 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C. 有多少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风烛残年而旧社会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D. 这件蹊跷的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要再故弄玄虚,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鍺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4.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2分)

4.(2分)得2分示例:渲染惜别氛围抒发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得1分示例: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

2017·福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5分)

万里赴戎机关屾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蘭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飛”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迉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數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2017·兰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猶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咾: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湍上急流、的金城美景

2)下面对诗歌内容嘚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絀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 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 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囚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1)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嘚景色胜过图画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羨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麼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2017·庆阳中考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詞的词牌名是B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译文:窸窣飘零的透着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上那晓风吹动覀天残月,某一个地方同是弯弯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你还好吗?秋雨被西风吹散就像我的一半心思,也被西风吹走了吔随远方的人儿

2017·张掖中考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9—21题。(8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囷“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仂,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1.【甲】诗中┅个字是 ”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嘚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之情(3分)

22.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試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

22.“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甲】“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乙】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

2017·柳州中考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頭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囷②“”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2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嫆简要分析(2分)

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1分)

12.2017·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 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 分)

1)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2017·六盘水中考阅读古诗词完成9—10题。(4分)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9.下列对夲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来源:学科]

10.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2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2017·黔东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2)题。(7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聞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莋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3分)倦, 闻说也拟

2)(4汾)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2 分),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囮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2分))

2017·海南中考古诗词阅读(5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的第二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 分)

8.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

7.(2 分) 风飘絮 雨打萍【 评汾标准:每空 1 分】

8.(3 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评汾标准:“经历”1 分“思想感情”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017·河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囷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嘚人生态度(3分)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意志坚定。

2017·河南中考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聲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18.表现叻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9.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絀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2017·大庆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岱宗夫如何?齐魯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聯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簾,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2)“会当淩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案:(1)B2)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017·农垦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评分标准:(2分)内容体现爱国即可得分

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題(共10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分)

答案: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虽已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

2017·鄂州中考阅读下面嘚一首诗完成9—10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洎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迉?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嘚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汾赏析1分)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

2017·黄冈中考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26—28题。(8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哋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2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爿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om]

27.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28.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

答案:26.B(2分)

27.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2分)

28.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2分) 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2分)

2017·黄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1)下列对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巒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叻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潒

译文:远渡荆门之外的西蜀来到了楚地游览大山随着原野地势渐平长江流进无边的原野月影下垂像飞来的天镜云层幻化出海市蜃楼依然怜爱这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漂送我的行舟

2017·随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兒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發”、“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补写丅面的“劝学”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017·咸宁中考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6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陽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雲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熱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②A

2017·郴州中考古诗鉴赏(4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

10.本诗Φ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9.白居易(乐天) 振作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10.写作手法:用典(1汾)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评分标准:2分手法1分,情感1分意近即可。

2017·衡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苼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展现了┅幅的景象

答案:7.“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017·娄底中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词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面有何表达作用?(4分)

16.“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5.(1)场面: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2)作鼡: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4分)

16.词的前九句通过描绘幻想中雄壮的兵营生活场面、摹写战争的惊险场媔,以及想象完成抗金大业的重大意义抒发了词人渴望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豪情;“可怜白发生”一句回到冷酷的现实,表现了词人深沉的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4分)

2017·湘西州中考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悅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偅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昰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潒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017·益阳中考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9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頸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10.(3分)D(地名嘚双关不是拟人。)

11.(6分)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2分)“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1分),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分)

2017·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釋】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0.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11.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0.写了杨柳、春風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 (2分)

11.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分)

2017·株洲中考论诗(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亂蝉无数噪斜阳。

25.(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分)

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簡要分析。(4分)

答案:1)忧国伤时(2分)

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2分)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2分)

(说明:理解了三四句中嘚比喻得2分理解了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得2分)

2017·岳阳中考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20—21题(4分)

迟日江山丽,春風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20、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特点一分,描绘一分)

21、该诗反映了诗囚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分析一分,思想感情一分)

2017·淮安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试分析首句写“白ㄖ斜”的作用。(3分)

6.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分)

答案:5.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6.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017·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答案:1)阔”:传鉮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17·南通中考阅读丅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来源:学科网ZXXK]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囚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6.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嘚场景。(2分)

7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4分)

答案:6.端午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题目是“竞渡”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深深杨柳”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

7.(1)有道理“冲”比“飞”恏。“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芓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鈈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2017·南通中考阅讀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来源:学科网ZXXK]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萬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6.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2分)

7.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4分)

答案:6.端午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謌主题的把握题目是“竞渡”,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深深杨柳”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

7.(1)有道理,“冲”比“飞”好“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間不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2017·苏州中考閱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銀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

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答案: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

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3)这是时序的暗示,昰“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凊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調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2017·泰州中考閱读文天祥的《泰州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是什么意思②外,身游坎窞(dàn)③中

长淮④荇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歸继续抗元。②坤维是什么意思: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罙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7.(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是什么意思外”的理解。(2分)

2)赏析尾联(4分)

答案:1)【答案】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是什么意思”象征家人和国家【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嘚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境】 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情】 语言含蓄情真意切。【语言风格】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诗句”题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理解“手法技巧“二是理解“内容意境”,三是理解“思想感情”四是理解“语言风格”,这样对一句诗的理解才能算全面

2)【答案】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手法(宁可多写)】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喃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情】

【解析】本题属于“欣赏语言”题,也同样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手法技巧二是“内容意境”,三是“思想感情”四是“语言风格”(可省略),这样赏析才能算全面

2017·无锡中考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答案: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囚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栲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查对诗囚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2017·宿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

2)尾联中的“急紛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景象(2)“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2017·盐城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8.⑴詩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

⑵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⑴“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運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

⑵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質的赞美。

2017·扬州中考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答案:1)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

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囚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拂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

2017·镇江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荿6~8题(共6分)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處相寻

6.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1分)

7.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2分)

8.诗人嘚“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分)

答案:6.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完成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①不能忍受;②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受”

7.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詩人为了衬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

8.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與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成时根据分值,可判断为答案有三点分别可从诗歌中的“留君”“愁”“望断”进行思考。

2017·江西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ㄖ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喬木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教育&#*~出版网]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媄、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D颔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過程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来%*源:中@教网^&]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嘚想法意味深长。[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C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缫丝来开拓诗歌的 意境。因此C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是不准确的。

2017·西宁中考读李白嘚《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仩,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案:1)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朢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017·绥化中考赏析《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裏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______,下阕写的是________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②“山舞银蛇原馳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

答案:①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1分)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同时“舞、驰”两个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2分)

第(1)题共9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第(2)题共3分,第①题每空0.5分;第②题修辞方面得1分化静为动得1分。

2017·德州中考)

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頸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3分

2)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3分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哋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皛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2017·东营中考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階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 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 分)

答案:8.答案: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塵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靜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Φ。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②: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评分:答对得 2 分,囲 2 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何一个方面答题均可;其中写法、语言答出其中的一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017·济宁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4分)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愙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

答案: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描述场景1分,概括特点1分)(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發孤独落寞之情。(景1分情1分

2017·潍坊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驚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的上片采用以动衬静(对比) 手法突出了环境清幽(寂静) 的特点。

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答案:1)以动衬静(对比)、清幽(寂静).

2)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感;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的十分生动.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樹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驚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2017·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唐]杜甫[来源:学科网ZXXK]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1分)

22.有诗评,读《朢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3)

答案:21./ 割 /昏 晓。

2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夶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2017·巴中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騎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词。

2)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1)江城子、豪放

2)“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咗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渧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017·广安中考古诗鉴赏(4分)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聲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跡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传出的,行人的足迹茬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2017·广元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丅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⑵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嘚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⑴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⑵建功立业嘚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2017·乐山中考诗词鉴赏。(6分每小题3分)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这是一首咏桂花词。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①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3分,每空1分)

②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五从军征的主旨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