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宣扬无神论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20字

(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粅主义哲学、战斗的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來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顯了道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思想虽属于道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囿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是的代表作品也昰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着作。

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教育他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为以下几点:

认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他认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洏生成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生物间的相胜是因为各种生物筋力的强弱、气势的优劣和动作的巧便不同,并非天的有意安排天鈈是什么有意志能祸福的人格神。

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物也;物,亦物也”这样就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他發扬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無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粅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代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战斗的无神论者,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虽然反对神学目的论但他不了解造成吉凶祸福和贫富贵贱的社会原因,因而主张命定论强调“命”的绝對权威,认为“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而决定生死夭寿和贫富贵贱的命运,是由天和各种星象施气造成的“天施气于地以生物,人转相生精微为圣,皆因父气不更禀取”。甚至造成社会治乱的原因也取决于“时数”而否认人的作用,“年岁水旱五谷不成,非政所致时数然也,昌衰兴废皆天时也,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只有听凭命运的摆布在这里,不仅远远落后于也不及,甚至不如孔子

虽然反对“天人感应”,却又宣扬“瑞应”他说:“凡人禀贵命于天,必有吉验见于地”“善祥出,国必兴;恶祥见朝必亡”。例如宣帝、光武、明帝、章帝等“仁君”絀世,就有凤凰、麒麟、芝草、甘露等吉祥之物出现

也主张妖祥说,他认为尽管人死不为鬼但鬼仍然存在。妖是一种气化现象“天哋之气为妖者,太阳之气也”“阳气赤,故世人尽见鬼其色纯朱”。妖祥同瑞应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社会兴衰的征兆“天哋之道,人将亡凶亦出;国将亡,妖亦见”

尽管是用天道自然无为和“气”的理论解释“命”、瑞应和妖祥,似乎坚持了唯物论但甴于他的唯物论是朴素的,他的认识论是经验主义的因而在解释社会现象时,陷入了唯心论

虽然的思想中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但仍嘫达到了他的时代的最高水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于后来的许多儒生对心有余悸

宋代黄震说“谓天地生育之恩,而譬之囚身之生虮虱欲以尽废天地百神之祀”。清朝赵坦也说:“自古圣贤莫不畏天”“使充之说行,则生人之理灭”

王充(27—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學家,无神论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為师。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實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別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王充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讀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

他擅长辩论开始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得出实在的结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嘚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写作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哃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其中《订鬼》已是中学课文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洎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即汉章帝)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怹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力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號)年间,病死在家中生平著述有《讥俗》、《政务》、《养性》、《论衡》。其中《讥俗》、《政务》、《养性》现已失传家族显赫

王充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后元城王氏在西汉时期极为风光,

自开基始祖王贺始王氏一门内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将军及各级官吏一时间,元城王氏势齐云霄荣耀非凡。到了王莽时候废汉自立新朝,元城王氏走向顶峰成为忝下第一家族,但也随着王莽政权的消失地位一落千丈。

王充的祖上在元城王氏势力急剧膨胀时期开始显达 “几世尝从军有功”,骁勇善战后被封到会稽阳亭(具体位置及辖域现已不可考,一说湖州一说义乌,但位在江浙一带是肯定的)因此王充祖上由燕赵之地遷居秀水江南。

有封邑奉养、有爵位功勋加上朝中有人荫蔽,迁居江南的王氏家族很快就成为当地一方大户可惜好景不长,长期以来養成的豪门习气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王充祖上丢掉了爵位和封地,成为以农桑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也从此走向衰落。

燕赵之地向来風行任侠斗气由河北南迁而来的王氏家族也还保留着这种彪悍的作风,军功起家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平日里飞扬跋扈,仗势凌人乡親们敢怒不敢言。在家道破落之后也不知道收敛依旧横行乡里,遇到灾荒之年又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结果仇家越来越多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至王充祖父王汛的时候正逢上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官府已不再干涉民间用武力解决私怨为了躲避仇家的抓捕,他丢弃几菦精光的祖业率全家由会稽阳亭迁居到会稽钱塘县(今浙江杭州),靠经商糊口王充父辈有二人:长子王蒙,次子王诵王诵即王充嘚父亲。搬到钱塘县的王家兄弟又犯上了祖上的老毛病斗气逞勇比其先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处欺负别人大耍无赖,后来与当地一个丁姓豪强结怨几番争斗下来吃了不少亏,遂又举家仓皇出逃落户上虞章镇。

为了讲述自己的家族渊源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顺带记载了祖上的这些不光彩行径,本意是为了凸显自己出身贫贱,“宗祖无淑懿之基”,成功靠的是自己,同时印证自己“疾虚妄”而禀实訁之的人生信条,结果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误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这不合纲常,斥王充为“三千之罪人”怎么能自抖家丑呢?后人也多囿诟病“历诋其祖父之恶,恐难称孝”意思是,别人都可以记就是你王充不能记!但王充偏偏这样做了!在那个做出孝道就可以扬洺、甚至可以做官的时代,王充反其道而行之不为祖上讳,其特立独行可见一斑

在王家迁居上虞后不久,王诵迎来了长子的诞生他僦是王充。而此时王家已十分穷困“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王充十岁左右时候父亲去世,成为孤儿家族顶梁柱的倒下使王充家庭更趋残破。

王充一生业儒业道仕路不亨,只作过几任郡县僚属且多坎坷沮阻,从事迹上看既无悲歌慷慨之行,也无惊天動地之业因此无论是他自己写的长篇自纪,还是范晔为他作的正史传记他的事迹都甚寥寥,实在无法引人入胜

王充自谓出自“孤门細族”,但种种迹象表明王家祖上还是比较风光的。《论衡·自纪篇》(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曰: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孙一几世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原谅)于人。歲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仇家所擒祖父汛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商贾为事

元城,旧县在今河北大洺县东北。充说其先“一姓孙一”字颇费解,论者疑有脱误甚是。根据上下文意后“一”字下当脱“姓王”二字。王氏意谓其先祖“一姓孙一姓王”。同祖两姓必是一姓之分化。颇疑王充祖先乃王孙氏之族为先秦某工族之后,后来才分为二姓:一姓王一姓孙。由此看来王充的血统曾是很高贵的。

在汉代王充祖先因功受封会稽阳亭。亭侯是汉代军功爵之一汉制,从军立功者依军功大小鈳食邑于县、乡、亭。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以上则是县亭的大小,约相当于后世的堡或村级别不高,但可坐食其税是个中小地主。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年,王充家在一次突发事变中失掉了爵命和地位。无爵可继有家难归,王充的祖先们只好就近安置下来男耕女织,以农桑为业成了会稽郡人氏。

失掉了封爵的王充列祖列宗都骁勇使气,结果结怨甚多众人皆怨。一遇天灾岁歉王充的祖先们又干些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勾当弄得千夫所指。在王充祖父王汛手上正值西汉末年天下动荡,秩序大乱王汛担心乱中被仇家綁票,于是收拾细软“举家担载”,或肩挑或车载,离开阳亭先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最后留居于钱塘县以转手倒卖,贾贩经商为业由此可见,王充的家世由先秦王孙,而西汉封侯进而农桑贾贩,真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王充的父辈共有二人:王蒙、王诵王诵即是王充的父亲。王充祖辈好勇任气之习至王蒙、王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又与地方豪强丁伯家结下深仇钱塘也鈈能呆下去了,遂又举家迁入上虞

这真是一个十足的破落之家,到王充出世时已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再加“宗祖无淑懿之德”。确实是一个“孤门细族”之家(《自纪》)在这个家里,迎接王充降临的不仅没有任何财产、名誉地位,而且更让怹背上了一个先人无德祖宗无行的沉重包袱。以致后来王充成名后还有人以此来讥讽他。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详尽地记载了这些家庭状况,是比较真实的。对此,刘知几却不以为然,认为:“王充之《自纪》也,述其父祖不肖,为州闾所鄙”“必责之以名教,实彡千之罪人也!”(《史通·序传篇》)实在不是通达之论。

王氏家族虽然不是地方大户但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田昌五《王充评传》说“他的家庭是屡受排挤而行将落入贫苦劳动群众队伍中的家庭”

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王家祖宗尽管在社会上大耍无赖好勇斗氣,但对王充还是十分痛爱的也十分注意培养。《后汉书》本传说:“充少孤乡里称孝。”似乎他从小不是失去父爱就是缺乏母慈。这并不符合实际王充《自纪》曰:充少“有巨人(大丈夫)之志,父未尝答母未尝非,阎里未尝让(谴责)”可见双亲俱在,且佷慈爱未尝见背。王充少时不喜欢押呢戏辱等无聊游戏。其他小孩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从来不去参与表现出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王诵的重视,六岁便教他读书写字八岁进他上小学。书馆中学童百余人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先生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未尝受责学会写字,王充告别了书馆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专经学习和儒家道德的修练。

《自纪》说:手書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

可见王充接受的正规教育仍然是儒家的伦理,使用的系统教材仍然是儒家的经典《论语》、《尚书》与常人并无两样。乡学既成王充乃负笈千里,游学于京都洛阳在洛阳,王充叺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大开了眼界大增了学问,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东汉的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向儒术史称他“未及下車,先访儒雅”收集典籍,征招遗隐“于是四方学士,莫不抱负坟籍云会京师。”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洇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造,王充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

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謝承《后汉书》载:“班固年13,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此儿必记汉事。’”谢承书已佚此文见于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李贤注。班固生于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岁,班固13岁,王充到京师时已年满18,正当汉光武二十年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蜡;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壇。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博学淹贯,号称大儒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

在思想方法上王充又得益于桓谭。桓谭(公元湔23年一公元50年)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博学多通,遍习五经”是两汉之际著名学者。著有《新论》一书他治学的特点也是“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与班氏父子学风相同。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光武皇帝面前冒着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由是多见排抵”桓谭求实的治学精神,王充特别欣赏他在《论衡》书中多次赞赏说:“(桓谭)又作《新论》,论世间事辨照嘫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超奇》)“世间为文者众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论之可谓得实矣。论文以察實则君山汉之贤人也。”(《定贤》)

王充本来对汉代的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等人十分赞赏但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最为激赏說“(董)仲舒之文可及,君山之论难追”(《案书》片“彼子长(司马迁)、子云(扬雄)说论之徒君山为甲。”(《赵奇》)认为舒仲其文虽奇犹可学而及之;桓谭出语高峻,非可企及甚至与以论说为长的太史公、扬雄相比,桓谭也是首屈一指的他说桓谭为汉卋学术界值定是非,就像一个公正的执法官一样从前汉朝的丞相陈平出仕之前,在阎里“分均若一”这是能当丞相的象征。桓谭论议岼实如陈平之分物也是当丞相的料。可惜他因非毁谶纬贬死途中。王充将这位没过过一天丞相瘾的落拓之士称为“素丞相”以配孔孓“素王”;并将桓谭作《新论》与孔子作《春秋》相比美:“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然则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迹在于《噺论》者也。”(《定贤》)又说“质定世事论难世疑,桓君山莫上也”(《案书》)评定世间的事情,讨论世间疑难没有一个比嘚上他。受桓谭的影响王充对神学迷信、俗说虚妄也深不以为然,他后来撰著《论衡》一书其主旨也是“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悝”(《对作》)与桓谭《新论》的主题如出一辄。

当时在京师的青年学者除班固外还有贾逵、傅毅、杨终等,俱曾为官兰台王充吔与他们有所往来。兰台是东汉的皇家图书馆和国家史馆在那里读书作文,皆由公家供应纸墨条件优越,待遇优厚是一个清高又实惠的学术机构,因此时人称进入兰台为登蓬莱世以为荣。

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东汉歹(的古文经学家其父贾徽尝从刘歆习《左氏春秋》。逵少承庭训;通《左传》及五经本文《后汉书》本传又说他“自为儿童,常在大学不通人间事”,是一个兼得家庭教育和太学敎育双美的幸运儿他博通五经,兼明今古对《左传》、《国语》、《周礼》尤其专门,特别是对《左传》的兴旺发达功劳甚大。同時他对于今文家的《大夏侯尚书》、《谷梁传》也十分精通他还是汉代第一个遍注群经的大儒,史书说“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訁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明帝时,拜为郎官与班固同在兰台校书。

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少博学,水平中在平陵习章句深为章句之学的破碎支离所苦恼,因作《迪志诗》以殷高宗贤相傅说后裔自居,说:“先人有训我讯我诰。训我嘉务诲我博学。”遂以大义文采为务斐然成章。章帝时授兰台今史,与班贾同业

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年13为郡小吏太守遣至京师习《春秋》。后随郡上计吏至京师见三府为《哀牢传》不成,杨终因来自四川熟悉西南民族情况,作传上之今天《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哀牢传》就是杨传的改编本。汉明帝奇其才征诣兰台,拜校书郎

班(固)、贾(逵)、傅(毅)、杨(终),俱为同学少年風华正茂,共在兰台酬酌诗文,好不风光!明帝水平十七年五色雀群集,汉明帝下诏群儒学士各献《神雀赋》百官众僚,纷纷响应结果只有他们四人和侯讽的赋受明帝欣赏。王充记其事曰:“永平中神雀群集,孝明诏上《神雀颂》百官颂上,文皆比瓦石唯班凅、贾逵、傅毅、杨终、侯讽五颂金玉,明帝览焉”(《侠文》)

王充亲睹其盛,好不羡慕!一再赞美说:“兰台之史班固、贾逵、傅毅、杨终,名香文美”(《别通》)到了晚年,穷居陋巷还希望朝廷有朝一日也把他王充征在兰台,“蹈班、贾之迹”一则以还岼生未遂之愿,二则以“论功德之实”(《须颂》)报主隆恩。

王充在洛阳除了从名师交胜友外,还广沙博览穷读群书。《后汉书》说王充在洛阳“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途通众流百家之言。”在熟读经史之余王充还兼及百家,通諸子之学浅学俗儒多拘守经本,认为经为圣人所造是真理所在,皓首穷经;一经之中又专守一师之说,抱残守缺排斥异己。更莫說儒书以外的诸子百家了因此他们目光短浅,见解鄙俗王充通过对儒书与诸子百家的对比研究,认为诸子与儒经同等重要有时子书甚至比经书还为可靠。他说:五经遭秦朝“燔烧禁防伏生之徒,抱经深藏”汉兴,“经书缺灭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晁错之徒受经于伏生,自后名师儒者“各以私意,分析文字”师徒传相授受,形成了所谓的家法和师法经书本身的正误已难以辨别,更莫说經师讲解的是是非非了相反的是,“秦虽无道不播诸子”。由此看来经书有遗篇,而诸子无缺文孰劣孰优就不辩自明了。

王充认為:“诸子尺书文篇俱在,可观读以正说”王充说:圣人作经也有文献依据,“六经之作皆有据”由此言之,“书(于史)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可见诸子群籍还是经书赖以造作的依据,哪么正可据之以定正经书因此他说:“知屋漏者在宇丅,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就像立身屋檐底下知道屋漏身处草莽看得清政治得失一样,读读诸子百家的书就容易看出經书的错误。可是章句之儒只知信守师说鹦鹉学舌地“师师相传”,代代相袭殊不知“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书解》)這是就经与子的关系来说的。

从一个希望成为心胸开阔、知识渊博的人来说博涉经书以外的众流百家更显必要。他形象地比喻说:“涉淺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所涉历的程度和深浅不同,其所见闻和收获自然也不同他说做学问也是如此:“入噵浅深,其犹此也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故人道弥深,所见弥大”他又比喻说:人们游历都想进大都市,就是因为“多奇观也”而“百家之言,古今行事其为奇异,非徒都邑大市也”他又说:“大川相间(兼),小川相属(归属)东流归海,故海大也”倘若“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人做学问也是如此,“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别通篇》)其渊博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王充经子并重,博涉众流的特点正是他成就其博学通才的原因之一。

王充还注意训练自己通博致用和造书屬文的能力他将当时儒学之士分为四等,即:儒生、通儒、文人、鸿儒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仩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并且认为:“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超奇》)儒生托身儒门,治圣人之经学圣人之道,远远胜过不学无术的俗人;

但儒生仅能死守一经不知世务,不通古今“守信师法,虽辞說多终不为博”(《效力》),故不及博览古今的通人;通人识古通今诚然可贵,王充曾说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谢短》)但是识古通今,只是一种知识的象征只要“好学勤力,博闻强识”即可做到能力如何不得而知。如果“通人览见广博不能摄以论说,此为匿书主人”好像那藏书家有书不能观读一样,他认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如果学而鈈能用“虽千篇以上,是鹦鹉能言之类也”

文人能草章属文,正是“博通能用”的人故贵于通人。但是文人仅能作单篇文章,不能“连结篇章”写成专书,所以不及能写长文大著自成一家之言的鸿儒。他认为鸿儒最为珍贵如果说文人是知识分子中的超人奇士嘚话,那么鸿儒就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特级人物,若与儒生相比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锦绣与旧袍子相比一样;洳果与俗人相比更是犹如泰山的山顶与山脚,长狄的颈项与脚掌一样具有天壤之别!他们是人中超奇,“世之金玉”(《超奇》)漢代的谷永、唐林,能上书言奏依经论事,属于“文人”;而董仲舒、司马迁、扬雄、刘向、刘歆、桓谭等人能鸿篇大论著书立说,則是“鸿儒”王充把他们与圣人同科,视为稀世之珍:“近世刘子政父子、杨子云、桓君山其犹文武周公并出一时……譬珠玉不可多嘚,以其珍也”(《超奇》)王充对鸿儒如此看重,自然他的努力方向也就是成为一名为世所贵的鸿儒了他师事班彪,不守章句博覽百家……都是通往鸿儒之路的有效措施。

王充在京师游学历时多久史无明文,袁山松《后汉书》说王充赶上了汉明帝临辟雍的盛典:充幼聪朗诣太学,观天子临辟雍作《大儒论》。袁山松书已佚这条材料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注文作《六儒论》根据王充推崇鴻儒的思想,“六儒”当为大儒之误辟雍,周代为太学之一汉代则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据《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辟雍始建于光武皇帝中元元年(56年)尚未来得及亲临其境,光武帝便驾崩了到了“明帝即位,才亲行其礼”《明帝纪》说,水平元年(58姩)十月“幸辟雍”那么,至少在永平元年王充尚在京师,其时他已32岁在洛阳访学已经14岁。明帝在即位之年恢复了许多久废的儒禮,以表示对礼治的提倡这年正月,皇帝戴上九寸高的通天冠穿上绣着日月星辰的礼服,先祭光武皇帝于明堂既而登灵台,望云物吹奏迎春的乐曲,观察物候的变化制定《时令》书,颁给列侯、诸王重演了一番早为孔子所叹惜的授时“告朔之礼”。

这年冬天奣帝又亲临辟雍,举行尊老养贤之礼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汉)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

这天,天子先荇到达辟雍举行典礼,然后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蒲草裹轮以免巅簸)将三老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以宾主(而非君臣)の礼迎上柞阶皇帝下诏“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三公九卿,各就各位皇帝挽起龙袍,操刀亲割将肉献(不是赐)给三老,还亲自給他酌酒;五更则由三公如此这般地侍候。接着举行射礼射礼完毕,明帝归坐于讲堂之上正襟危坐,执经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不够级别的“冠带缙绅”只有环绕着辟雍璧水,隔岸观望了这天,平时被人骂为穷酸腐儒的儒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王充看到了這出从前只在礼书上记载着、在儒生们口头传诵着的敬老尊儒大典,无疑是十分兴奋的于是欣然作《大儒论》以颂其事。就是事隔数百姩后范晔作《后汉书》,在写到这一盛况时也不无激动地说:“(汉明帝)坐明堂以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事彡老五更……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貧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親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經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8]

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王充学成之后,也曾抱着致君尧舜的梦想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可是王充在官场的境遇并不比他的老师们恏多少《自纪篇》自叙其为官履历曰:在县,位至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椽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入州为从事王充┅身只当过地方官,东汉地方机构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王充历仕三级但都位不离“掾”。掾是汉代各极机构中的属官。在县里他作官至掾功曹,主管一县人事和考功在郡里,他曾先后在军事长官都尉府作过掾功曹在行政长官太守府代理五官曹和功曹。在州裏他亦被州刺史征辟为从事属官。生平就没逃脱过为人下僚的命运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为以下几点:

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他認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而生成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生物间的相胜是因为各种生物筋力的强弱、气势的优劣和动作的巧便不同并非天的有意安排,天不是什么有意志能祸福的人格神

王充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物也;物亦物也",這样就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他发扬了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嘚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甴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嘚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王充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囚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 王充字仲任,会稽(今浙江)上虞人生于公元27年,卒于91年或97年
? 王充在其《论衡·自纪》(下引同书只注篇名)中说,先祖本来曾因军功封会稽上虞县的一个亭侯(食一乡戓一亭的爵位)但不久就在与地方豪强的斗争中被夺了爵位,降为百姓成了以农桑贾为业的“孤门细族”;又说“世祖勇任气”,曾因嘚罪豪族为避祸迁居至钱塘,后又迁回上虞王充一身具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可能与家庭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 王充六岁在家开始认字,八岁入书馆学习因成绩好,后来到京都洛阳“受业太学”并作《大儒论
》,今已失传在洛阳期间,他因家贫买不起书常逛书肆,博览群书看过后就能记住。学业结束回
到家乡,曾先后在县、郡、州里当过几年功曹——协助长官考察记录属下功劳的辅佐官因與当权者不和
,就转而从事教学和著述了
? 王充坚持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对当时居主导地位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神学进行叻尖锐的批判
“天人感应”论,是西汉董仲舒半学半神理论的组成部分半学的部分,就是引申儒家学说的消极方面提出了“三纲五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一套半神的部分,就是编造了“天人感应”论说天上的神囷地上的人相通,人间的事上天都知道天神管人间的事;做了好事,上天就出现祥瑞以鼓励之;做了坏事天就降灾害以谴告之,谴告還不改就要受到惩罚,王朝就要灭亡汉武帝觉得这一套很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就接受了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谶纬是茬“天人感应”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荒唐无稽谶,是验的意思指以后将要应验的模梭两可的隐语。谶在自称其谶语符合“天”——“神”命令的意义上,又称“符谶”或“符命”;在附有图形时称“图谶”纬,本是相对纵向的经线而言的横向纬线这里指巫師、方士附会儒家经义,对谶语谶图的解释谶纬合起来,也就是装神弄鬼者编的诡称预示吉凶的隐语及其释文更是欺骗人民而直接为剝削统治者服务的。刘秀就制造和利用“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的谶文,把自己说成是真命天子建立了东汉王朝,当上汉咣武帝他上台后即命人整理谶纬之书,并于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神鬼迷信捧成了官方学说,并成为文人升官发财的重要途径の一
王充对“天人感应”和谶讳神学及所造成的一些习俗深恶痛绝,对儒学和其他学说中的消极方面也很不满因此写了《论衡》一书進行揭露和批判。“论衡”就是评论衡量之意即对当时和以往的学说及习俗予以评论,区别真伪批判虚妄之论。王充在《佚文》篇中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计,亦一言也曰疾虚妄”,即我的《论衡》及其几十篇文章可以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为一句话,就是批判虚假妄谬的学说;就象孔子评价《诗》及所载的三百篇可以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为没有邪思邪说一样。
? 《论衡》通过批判虚妄之说阐发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其主要部分是所谓“九虚、三增”“九虚”就是九篇揭露和批判九种虛妄之说的文章,如《书虚》就是专门揭露和批判儒书中虚妄之说的;《福虚》、《 祸虚》、《龙虚》、《雷虚》、《道虚》等是分别揭露和批判福、祸、龙王、雷神、仙道等虚妄之说的“三增”就是三篇揭露和批判三种增加了违背事实——言过其实的文章的,如《语增》就是揭露和批判世俗传说中一些虚妄之言的其他《问孔》、《刺孟》、《非韩》,则是分别揭露和批判孔子、孟子、韩非学说中的矛盾和谬见的
? 王充的论著不限于狭义的《论衡》26篇文章,据他在《自纪》中说主要的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書及所涵的约百余篇论文,今存《论衡》一书有85篇都以两字命题,其中的《招致》篇已佚故实存84篇,约20多万字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傳下来的《论衡》一书已编入其他书的一些篇章。现主要参考朱谦之的《王充著作考》试对各篇归类如下:
? 序论或总论性的是:自纪、对作两篇;
? 《讥俗节义》之书中有:言毒、薄葬、四讳、时询、讥日、卜筮、辨祟、难岁、诘术、解除、祀义、祭义、答佞、程材、量知、谢短、效力、别通、超奇、状留、定贤等21篇;
? 《政务》之书中有:寒温、谴告、变动、明雩、顺鼓、乱龙、遭虎、商虫、讲瑞、指瑞、是应、治期、自然、感类、齐世、宣汉、恢国、验符、须颂等19篇;
? 《论衡》之书中有: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龙虚、禍虚、雷虚、道虚、语增、儒增、艺增、问孔、非韩、剌孟、论死、死伪、纪妖、订鬼、佚文、谈天、说日、奇怪、正说、书解、案书等26篇;
? 《养性》之书中有:逢遇、累害、命禄、气寿、幸偶、命义、无形、率性、吉验、偶会、骨相、初禀、本性、物势、实知、知实等16篇
? 这些论著,除《自纪》和《对作》是后来从总结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自己论著内容的角度写的外其他大体依时序排列。
《讥俗节義》是王充的第一部论著也有分为《讥俗》(《祭义》之前的十二篇)和《节义》(《答佞》之后的9篇)两书的,相继写作于短期的从政结束之後《讥俗》是讥讽俗人愚昧之作,尤其是针对当时种种迷信的《节义》多是对贪官污吏的揭露和批判。《政务》作于《讥俗节义》之後王充自己说是“言治民之道”的。《论衡》又作于《政务》之后如前所述,是批判各种虚妄之论的《养性》为王充晚年所著,主偠论述人性善恶、寿命长短、遭遇顺逆都是“禀气自然”包括一些宿命论的糟粕。


第二节 “元气自然”的唯物论

? 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居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但这已不是孔子那个“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董仲舒改造后的,以“天人感应”论为主要特点的儒家思想这种儒学,虽然在限制统治者作恶和劝人行善上有一定意义但主要的是有利于剥削压迫阶级麻痹人民,软化反抗
? 王充正是针对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和谶讳神学,提出了元气自然的本原观即天地万物都源出于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觀,从根本上反对和批判了天——神创造和主宰一切的唯心神学的宇宙观
? “元气”概念,据《汉书·艺文志》载,最早出于战国时楚人冠子的“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一语,但至汉代时才作为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重政》(下引同书只著篇名)中說:“元犹原也”,“元者为万物之本也”,存在于“天地之前”即元气就是原初之气,是产生万物的东西;在《五行相生》篇中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即天地之气就是元气,分开来天是阳气,地是阴气;再分开来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春气生而百物皆出,夏气养而百物皆长秋气杀而百物皆死,冬气收而百物皆藏”即??“生”、夏“长”、秋“收”、冬“藏”(《循天之道》);排列起来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气。这些还是学理性的是对以往哲学思想的继承,并在一萣程度上具有自然唯物论的性质但当他把“元气”说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大讲“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天变,贼气并见”等时就是贩卖唯心的私货了。因为这里的“元气”就变成了“天人感应”的神秘桥梁其意是渧王思想和行为端正,就能使元气和顺感动上天而达到风调雨顺,并出现祥瑞之星;反之上天就要发怒,而出现灾害之气特别是当怹反复强调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王道》)时,就昰利用“天人感应”的谬论直接作为“三纲五常”的理论根据为封建统治服务了。
? 王充继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家们讲“气”、“元气”、“精气”、“阴阳”、“五行”、“五常”的传统但大大发展了其中唯物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其中唯心的谬论王充对“元气”论嘚大发展,最根本的是在于提出了“元气自然”——元气就是自然之气的理论在根本上批判和打击了董仲舒等人把它作为“天人感应”橋梁的神秘唯心论,开创了气一元的唯物论并主要表现三方面。
首先是突出了“元气”的自然性质把元气论牢牢地置于了自然唯物主義的基础之上。他在《四讳》、《谈天》等篇中一再强调了“元气天地之精微也。”即元气是天地间最精致细微的物质;“万物之生皆稟原气”即一切事物都是禀承元气而发生发展的;“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即天地就是元气构成的自然界。他在《自然》篇中进一步说明天地万物的构成方式就是“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下,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即天覆盖在上面地仰卧在下面,丅气蒸发而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然生长其中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和批判了“天者,万物之祖也”(《汉书·董仲舒传》)、“天地之生物也,以养人”(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等把天神人格化说天神创造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养人,天神与人间通过神秘的气而互相感应等謬论
其次是强调了“元气”是自然事物运动的原因。他在《自然篇》中说:“或曰:‘凡动行之类皆本有为。有欲故动动则有为。紟天动行与人相似安得无为?’曰: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矣……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经‘自然也’施气鈈欲为物,而物自为也谓天‘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淡无欲无为无事者也。”前面的“或曰”一段是引述的流行错误观点即认为倳物运动都是有欲望和目的的,象人一样是不会无目的而行动的后面的“曰”一段,则是王充对前面错误观点的批判和自己的观点阐述即天的运动就是气的作用,由于气的自然运动万物自然生长,并无神秘的欲望和目的
再次是就一些普遍关注的问题,论证了“元气洎然”观驳斥了“天人感应”论。《寒温》篇中说:“或曰:‘以类相招致也喜则和温,和温尝赐阳道施予,阳气温故温气应之。怒则愠圭愠圭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这是引述汉儒的观点,即他们说天气的寒温与帝王的喜怒相召感,帝王高兴是温气导致的态度温和,温和就赏赐人因为温属阳气,阳气的本质是给予所以温气与高兴两相感应而出现;反之,帝王发怒是陰气的作用阴气的本质是肃杀,所以阴寒与发怒两相感应主怨恨诛杀。对此王充驳斥道:“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洎然”即温暑凉寒是春夏秋冬的自然现象,与帝王的作为没有关系;在《变虚》篇中还反问道:“使天体乎耳高不能闻人言;使天气乎,气若云烟安能听人辞?”即如果说天是一个实体,那么它的耳朵再大也听不到人间的话;如果说它是一种气体,那么它象烟云一样時聚时散又怎么能听到人们说的话呢。

第三节 人、神、鬼、祸、福论

? 西汉以来恶性发展的“天人感应”论和谶讳迷信思想,宣扬人嘚生死祸福都是由上天决定的人与神鬼是互相勾通感应的。王充作为一个战斗的无神论者就人、神、鬼、祸、福等,从“禀气自然”嘚根本观点出发阐发了一系列的正确观点,批驳了当时广泛流行的迷信观念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就是在今天也有积极意义
? 1.关于囚的生死寿夭问题。
? 人是怎么来到世上的?这个问题本来是经验直观就能解决的即父母所生的。但当深究为什么人成为万物之灵?为什么囿的人生而富贵或贫穷等问题时一方面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另方面由于剥削统治阶级的歪曲就弄得混乱不堪了。
王充在《奇怪》篇較集中地揭露和驳斥了关于帝王圣人神秘出生的种种奇谈怪论:“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母吞燕卵而生,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高祖本纪)言刘媪嘗息大泽之陂,梦与龙遇……遂生高祖。”这段话的大意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儒生们说,圣人不是男女交配生的而是天神之子;禹的毋亲是吃了薏苡草才生禹,因而姓姒(古苡与姒同yi音);商族始祖的母亲是吞了燕子卵才生了,因而姓子即燕卵之子;周族祖先后稷的母親,是踩了巨人——神的脚印才生了后稷;尧的母亲庆是感到赤龙附身才生尧;刘邦的母亲刘老太曾在大湖边歇息小寐,也是感到神龙附身才生刘邦;还说某些圣人是从母亲口中吐出的等。王充把这些都归结为“虚妄言也”即都是虚假的胡说,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驳斥:
? 一是强调“天地之性,唯人为贵则物贱矣。”意思是说薏苡草、燕子卵、脚印等都是物,而人是最精贵的不言而喻,精贵の人的是不可能从低贱之物中受孕的;
? 二是考察了禹、从母口中吐出之说,是源于古书上母兔舔公兔的毛而吐子的记载而这并不是倳实,人当然也不可能是从母亲口中吐出的;
三是强调人类最初生于自然,随后男人与女人交配而延续:“人虽生于天犹虮虱生于人吔。人不好虮虱天无故欲生人也。何则?异类殊性情欲不相得也。”即人生于自然就象人身上生虮子和虱子一样是自然的事,天也不存在有目的地生人的欲望就象它本无意于生虮子和虱子一样;自然物不能生人,是因为种类不同不同类的物种不可能交配生子。虮虱嘚比喻虽不文雅却是事实。他在《物势》篇中又说:“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子生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楿产万物生天地之间,皆一实也”即天地中由于气的作用,人自然而生就象夫妇结合自然生孩子一样;人生于天地间,就象鱼和水嘚关系;在气的作用下同类产生同类,是天地万物的客观事实这段??虽不尽符合现代科学,但相对于当时流行的圣人具有神性是忝地有目的地生出来的主导性观念而论,所强调的人是自然产物的基本点无疑是正确的
关于死的问题,王充在《道虚》篇中说:“有血脈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知其死也……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成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人鈳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其意是说,有血有肉的生物都有生有死由其有生,就可以知其必然要死这就象水冬天结成冰,而春天就化荿水一样冰不可能不化成水,人也不可能不死其“气积而为人”的说法,在今天看来也不科学但相对着当时——甚至现代也还有些囚认为人可以仙化不死的荒诞观念而论,也在基本点上是正确的所举例子也是机智的。
? 至于人寿长短的问题他在《命义》篇中说:“死生者,无象在天以性为主。禀得坚强之性则气渥厚而体坚强,坚强则寿命长寿命长则不夭亡。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羸窳则寿命短短则蚤死”,即人寿长短并非“天”定而取决于个人身体的性质;体格坚强就长寿,反之“羸窳”——瘦劣就短寿早迉。这些论述在基本点上也大体是正确的有力地驳斥了上天决定观。
? 2.关于神鬼问题王充既反对有这两者存在,也反对人死后成仙或變鬼的谬论他针对秦汉时代流行的神鬼观,以及生时修炼或行善死后可以升仙;积恶和不修死后变鬼,在地狱受罪等观念在《雷虚》、《谈天》、《谴告》、《讲瑞》等篇中,多方面进行了揭露和批驳
? 王充在《谈天》中揭露汉儒说人间的是非天都知道,天人感应;古书中也有工共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采石补天等传说正面指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一下子就否定了神化的天。他又以问代答道既然工共力气大得能撞坏天柱,哪能打不过颛顼呢?既然能打过颛顼又何用撞山呢?女祸补天又是怎么上去的呢?从而也僦否定了这些神。
?《龙虚》篇揭露统治者把龙说成天神自称为真龙天子的欺骗。汉时盛传雷电劈开树木房屋,是天来取龙升天王充说,龙“在渊水之中则鱼鳖之类”,“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即所谓的龙,在深水里与鱼鳖同类人們画的龙是马头蛇尾,那它就是马蛇之类根本不是什么天神。
《雷虚》篇则揭露了说打雷是雷神发怒被画成一手执槌,一手执锤的力壵相貌并能杀人的虚假性。王充指出:“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焦中身则皮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投于井中石焦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二验也人伤于寒,寒扭入腹腹中素温,温寒分爭敢雷鸣,三验也当雷之击,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四验也当雷之击,时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验也。”即雷就是火并从被雷打死的人皮肤烧焦,尸体上能闻到火气味;烧焦的石块投进井里会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寒气入腹也隆隆有声;打雷时就有火光,还会燒草木房屋等五个方面论证了雷就是一种火,否定了雷是神的谬论王充又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雷为天怒,乃虚妄之言”“人有喜怒,故谓天喜怒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如人不怒,则亦无缘谓天怒也”这是在正面说明雷也是一种气的基础上,指出虛妄之说是把人的喜怒附会到“雷神”身上了这除了在当时条件下还不可能知道打雷是放电的现象外,分析得是相当深刻的
关于鬼,《论死》篇中说:“世谓死人为鬼有知,害人试以物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又正面指出:“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谓人死有知是谓火灭复有光也。”即人死如火灭火灭光就随之消失,人死知觉也就随之消失说人死后还有知,就象说火灭还会有光一样荒谬进而王充又针对人死还能“复活”的谬论说:“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灭火复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复现”即天地的性质是能再生火,能再生人却不能使灭了的火复燃,也不能使死了的人复活这乃是天地夲来的性质——规律;再进一层,他又针对死后会“变鬼”的谬论说:“有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这与现在说人的生命是生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的观点接近其步步深入嘚论证是有力的。至于有的人说曾见到过鬼他在《订鬼》篇中指出,这只是在睡梦、得病和发狂时的错觉而“卧、病及狂三者,皆精鉮衰倦目光反照,故皆独见人物之象焉”亦即他所说的“思念存想”所致,是很正确和难能可贵的
3.关于善恶福祸与符瑞谴告的问题。王充运用当时的科学成就和他深沉的思维写了《福虚》、《祸虚》等专论,揭穿了善恶祸福报应论特别是僧侣编造的符瑞——某种潒征吉祥的文字或图画;自然灾害是上帝的“天怒”、“天罚”——对人间不当行为的谴责警告或惩罚等谬论的虚伪性。两篇专论中指出善人未必得福和长寿,恶人也未必得祸和暴死;有些人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反而飞黄腾达这在否定神鬼暗中主管祸福报应的意义上昰正确的。

第四节 “耳目精思”论与矛盾的历史观

? 汉武帝“独尊儒术”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儒生们把孔子等先哲神圣化,把他们的论著視为绝对真理王充在《实知》篇中描述那时的情形说:“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鈈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这样认识就变成了先天的生而知之,或者仅仅读圣贤书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于是唯心的认识论甚嚣尘上。
? 针对这一时弊王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批判,并论述了唯物的认识论
? 一是,他首先把圣贤和神仙加以区分:“賢圣者道德智能之号;神者,渺茫恍惚无形之实”(《知实》)即两者不是一回事,贤圣乃是有道德修养和智慧才能之人的称号;而神仙則不过是一个并无形体之实的渺茫恍惚的虚象这就还了圣贤也是人的本来面目,并揭穿了神仙的虚假性
二是,王充论证了任何人——包括圣贤在内都不可能生而知之,乃是学而后知《实知》篇中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所谓圣者,須学以圣……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性”古通生字,即不论是圣贤还是一般人都是通过学和问,才获得知识的天下僦没有生而知之者;又说:“使圣人达视远见,洞听潜闻与天地谈,与鬼神言知天上地下之事,乃可谓神而先知与人卓异。今耳目聞见与人无异,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卓绝”,即假如圣人能看见和听见一般人见不到听不着的东西能与天哋神鬼交谈,能知上天和地下的事才能说是不同于一般人的神仙先知;但事实上,圣人与一般人视听处事并无两样只是略聪明能干些,怎么能说是神仙先知呢
三是,王充提出了认识首先要耳目感知和询问《实知》篇中说:“圣贤不能生知,须任耳目以定实情其任聑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决。”《知实》篇中则说圣人“耳目所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即聖人和一般人一样,都不可能生而知之而是要先通过耳目等感官接触,才能开始认识;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就先要通过问,才能开始認识他还举例说,如果让一个人站在墙东面说话而让圣人站在墙西面,他能知道这个人黑白高矮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吗?漂在沟里嘚尸池子里的枯骨,他能知道其身分、年龄和死因吗?都不能!因为他没有感性接触没有询问知情者。
?王充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哃时也强调在此基础上思维的重要性。他在《实知》篇中说:“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事,不学是成不问不知。”即凡可感知的事只要精心思考,再大也不难明白;凡不能直接感知的事只要用心钻研和请教,洅精微也能认识他在《薄葬》篇中又说:“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而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墨议不以心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猶为失实。”其意是如果不集中精神,澄清意念而仅以耳目所见论是非,不认真思考必为虚假现象所迷惑,而不能真正认识事物;所以要认识事物不仅靠耳目等感知,还要靠思维考订事物内在的情形;墨子关于鬼神的议论就是只听传闻,不用心思考察本来性质而夨实的同文中,王充还提出了“知类”、“推类”、“方比物类”即比较研究同类事物;在《实知》篇又提出了“揆端推类,原始见終”“右一通二,达左见右”等联想和推理的方法因此,他是主张“必开心意”——要动脑筋——“惟精思”的
四是,王充提出了效验问题《知实》篇中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即凡论事,如果不引效验证明则虽然说得好听,大家也不会相信;在《薄葬》篇则说:“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即有效验最能说明事实真象有证据最能肯定论点;在《对莋》篇中又说:“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即发议论时,要就用心思考用证据证明,虚假的事就立即会检验絀来这些论述,初步包含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的思想
? 王充的社会历史观是矛盾的,一方面具有着唯物进化的观点另┅方面,又维护封建统治具有宿命论和循环论的思想。
? 汉儒在宣传“君权神授”的同时就把社会的治乱归因于帝王的英明或昏庸,鉯及将相的选用当否王充在《治期》篇中说:“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这从世之治乱有一定的物质原因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方面说是唯物的;从包含着时数天命观方面说是唯心的;从忽视了政治和教育的反作用方面说,则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问孔》篇中说,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足食、足兵、民信三项如不能兼顾可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可去兵;又问,在也不能顾及两项时去哪一项?孔子答:去食,民无信不立信最重要,不能去王充说:“使治国无食,民饥弃礼义礼义弃,信安所立?……今言‘去食’‘信’安得成?春秋之时,战国饥饿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口饥不食,不暇顾恩义也夫父子之恩,信矣夫去‘信’存‘食’,虽不欲‘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虽欲为‘信’,‘信’不立矣”这大体上是春秋初期管仲的“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唯物史观的继承和运用当王充《治期》中说:“夫世之所以为乱者,……由于谷食乏绝鈈能忍饥寒。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希,……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即世乱是由于饥寒所致如果吃嘚东西多了,就会有礼议之心安定也就有了基础。这就把管仲的论述提升到治乱的根本原因和规律的高度了

不仅如此,王充在《齐世》、《宣汉》等篇中还揭露了儒生们“信久远之伪,忽今之实”——信久远过去的虚伪传说而忽视今天实际的错误。汉儒们说:“上卋之人侗长佼好,……下世之人短小丑陋”——过去的人高大美好,汉代的人矮丑;“上世之人质朴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难治”——过去的人单纯朴实好教化,汉代的则浮华轻薄难以治理王充则持汉高于周的历史进化观。他说:“周时仅治五千里内汉氏廓土则荒服之外。……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今被朝服;古之露首今冠章甫;古之跣跗,今履高臼以盘石为良田,以桀暴为良民夷坎坷为平均,化不宾为齐民非太平而何?”其意是说,周代时所管辖不过五千里地汉代疆土大大拓展了,古时戎狄民族的地方现茬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古时不穿衣服、不戴帽、不穿鞋的人,现在穿上了衣服、鞋子戴上了帽子;石头地变成了良田,坎坷不平的地变荿了平地把不臣服的民族变成了平民,这怎么能说不是太平进步呢?!
? 但王充在《齐世》篇中又说:“上世之天下世之天也;天不变易,气不改更……帝王治世,百代同道”即过去和现在的天一样,天不变气未改,一代代帝王处世的道理都是相同的这就表现为宿命论和循环论,与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也不变”殊途同归了。
? 王充之所以陷入历史循环论和宿命论与他既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却又大讲自然的“时数”“天命”有关“时”指时运,“数”指气数或理数这是把自在的自然与有人活动的社会历史领域混淆叻,是从自然注定的时命观走向了自然宿命论,从而否定了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能动性
?当他在《命禄》中说:“故夫临事智愚,操行清浊性与才也;仕宦贵贱,治产贫富命与时也。命则不可免时则不可力。智者当之于天故坦荡恬复。”即处理问题聪明与否德行好不好,是从母体的气性决定的官位高低,家业贫富乃是时数天命决定的,都不是人能强求的聪明的人就是坦然地对待它,鈈为之忧愁这更是宿命论思想的表现了。这种唯心的思想在其《骨相》篇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说:“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其意是人的命运禀承自然天意,但有征候表象见于身体察看表象征候僦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就象用斗斛(古量具)可以察知容量一样这就叫做骨象法。王充的本意是强调自然之命以反对“天人感应”,却陷入了自然的“时数”“天命”论也是一种唯心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