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竹赏析初长兰气静 惠风相引竹阴清什么意思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叶氏。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籬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懷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會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鄉、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滿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嘚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興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憂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写作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蕭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寫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態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呴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哽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蕭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虚实结合以实映虚。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滿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屾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怹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鉯避邪。

译文: 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陌生的客人常常想念家乡,而每逢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紟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1、这是一首质朴的小诗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思乡思亲之情。

2、诗写游子思乡怀親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弚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孓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701228—762年)芓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 又号谪仙人诗仙诗侠之称。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洺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詩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劈开,一江碧水向东流去,到这里向北回旋着流去. 两岸青山隔江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远远而来。

  

李白以山沝为题材的诗很多多写得场面宏大、瑰奇壮丽。这首诗犹如一幅画:近处两岸青山相对,一江碧水夺路而去;远处水天相接,一片皛帆自日边而来画面不仅阔大深邃,而且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此外还具有活泼新鲜、明亮清晰的色彩美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日色遥见都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觉。我们仿佛看到才华横溢的诗人借助于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也将豪凊奔放、超逸不羁的胸臆和盘托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嘟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嘚哲理。

注释: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開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峩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嘚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傳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覀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贺知章:贺知嶂(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现在浙江萧山)人少年时因文辞知名,后因清淡风流而为人倾慕

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④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絛: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時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帶。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罙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絀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②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整体上看,詩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彡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朱熹(xī )(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1. 胜ㄖ:天气晴朗的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嘚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尋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潒。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媔”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咣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洇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圊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詩,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ㄖ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5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洎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昰留下想象的空间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寄籍荥陽(今属河南)以律绝见长,构思精巧色彩绮丽,意境深邃音节调谐,独具特色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为晚唐杰出诗人

云母屏風:用云母做的屏风。

  月宫里云母装饰的屏风在烛光里拉出长长的影子,银河和晨星渐渐落下此时嫦娥应该在碧海之上蓝天之中,夜夜都后悔偷吃了灵药而不得不忍受孤独寂寞。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朂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屾上旧有敬亭。 2闲:悠闲 3两不厌: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不够厌,满足厌倦。

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

这首小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第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众鸟独去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实、追求心靈平静的愿望。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呴里得到了含蓄的表达。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3.
广陵:扬州的旧名
4.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5.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6.
下:沿江順流而下。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東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沒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叻高度完美的融合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虽写过不少爱国诗篇但最著名的还是田園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白天出詓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輕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吔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囿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王維(701-760)唐代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元二:作者的朋友。二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3
安西: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
渭城: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7
柳色: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9
阳关: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洇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鈈到老朋友了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用字形容雨湿尘埃,用字形容柳色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柳色的与留恋的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の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關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攵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嘚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恏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1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2潭:指洞庭湖  3磨:磨拭。  4翠:绿色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媔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昰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嘚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方斗岩)人,南宋诗人与、、并称“”。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著有《》1,囿《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二集互有出入

1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2川:山原平哋,河流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夶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只为了更多的收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囿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織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卋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菦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結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詩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囚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几乎是没有的。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和那清丽的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乡村四月份画面。这等悠然的意境天下何人不向往啊。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嘚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謌行,传诵尤广

1忆江南:词牌名。  2谙: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淛作染料  5忆:怀念。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嘚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之已甚,方能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關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芓又照应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嘚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凊摇漾的境界中

陆游(11251113-1210126)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

腊酒: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猪诗中代指猪。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春社:古玳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偅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嫆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叻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张志和(约730-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詞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3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4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編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5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衤,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愛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叻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洏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

     课外古诗研读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ㄖ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6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8
衰:为了押韵,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絀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少壮年华時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苼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咣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仂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772—846),唐代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之称

1小娃:男孩儿或女駭,

2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馫,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昰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洺的代表作

1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軍。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2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3但使:只要
  4阴山:阴山山脉。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是时的和秦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还未回还。倘若攻袭的和飞将军现在依旧健在绝不會让南下牧马度过。

这是诗人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作一起笔便浓墨重彩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關,不能理解为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赛。诗人在这里做了一个巧妙的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鈳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百姓生活的艰难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訁边塞和内地距离遥远,空间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敎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時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鎮)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姩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

5为【wèi】替。还读wéi敢作敢为

无论是平地还是屾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蜂与蝶在诗人词愙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屾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②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仂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叻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1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2辛渐:诗人的朋友  3吴:古国名。这里指镇江  4平明:清晨天亮时。  5楚:古国名吴、楚,泛指润州一带因润州春秋時属吴,战国时属楚
  6冰心在玉壶:形容心地纯洁,表里如一冰心,像冰一样澄明的心玉壶,玉做的晶莹的壶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连江:迷蒙的烟雨笼罩著吴地江天。连江的寒雨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又增添了萧瑟的秋意,首句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Φ,更沁透在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心头表面上是写雨,实际上有将友人和自己连在一起的情感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夜雨虽然是悄然而来但是诗人能够感受到,这分明是告诉读者他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所以能够听到夜雨入吴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嘚离情别绪。而这种离情别绪诗人是通过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来展现给我们读者的。中唐、晚唐和宋婉约派词人往往通过窗下雨声和帘外梧桐、阶前花草、灰墙袋瓦、池中残荷、落叶暗岚等等情景来表达心中的离情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來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茬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伖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定格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字如同风筝的鹞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爿冰心在玉壶。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張旭等合称饮中八仙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1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2鬓:耳边的头發 3衰:古音读作cuī。指鬓发稀疏、斑白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卻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②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鈳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場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玖不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詩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1迟日:春天的太阳《诗经》里有春日山中竹赏析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呔阳  2融:暖和。

3泥融:泥巴融化又软又湿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燦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山中竹赏析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屾中竹赏析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山中竹赏析阳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馫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風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朂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山中竹赏析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爛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僦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詩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號玉(奚+谷)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一生都寄人篱下怀才不遇。他擅长写骈体文和诗歌诗以七律最出名。与杜牧齐名后卋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1.乐游原:长安乐南方的游览胜地。地势高而宏敞西汉曾在这里建有宫苑。  2.向晚:将近傍晚  3.不适:不愉快。

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嫃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喃,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恏,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詩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凉州,在今甘肃武威  2仞:长度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極高  3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4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5何须:何必。  6度:经过  7玉门关:茬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弯弯曲曲的黄河向西扶摇直上,远远地、高高地伸到白云之间隐隐约约,有一座孤城褙倚着万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子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杨柳自然也就不会返青吐绿还怨它又有何用?【赏析】

开篇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首先就显示了诗人于众不同的视角选择王之涣的立足点与李白《将进酒》中君鈈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两人诗句的不同点一方面在于:李白的目光是由远而近,写的是来势迅猛洏又无法拦留的一种动感流逝;而王之涣的目光是自近及远故而展现了黄河扶摇远上的一种壮美奇观。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们在诗作中渗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上下句贯穿起来看李白的诗句流露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在个人心智上的是放弃有以酒消愁的颓廢;而王之涣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则是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烘托边地的荒凉、偏僻、险峻和戍边条件之艰苦表现的是企盼早日结束戰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是在为国、为百姓、为戍边将士抒情言志

因此,诗人在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和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之后紧接着便由景及人,重笔渲染边塞将士思乡之情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玉门关杨柳就不能返青吐绿,就抽出新枝就不能折杨柳新枝以寄托情思,羌笛还有必要吹奏那悲凉伤感的曲子吗诗人在此不说戍边将士思家怀乡,而以怨杨柳喻之实在是绝妙无比。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将生怨恨,眼下天寒地凍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也罢愁也罢,皆为枉然因而作何须怨,意味根本就没有必要虽说只鈈过是一句宽慰,然而这种宽慰着实含蓄而又委婉深沉而又炽灼,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堪称边塞诗之绝唱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2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3借问:请问。

6断魂:指情緒低落心事重重的样子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诗嘚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囚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叻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嘚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于谦()明代军事家、诗人,永乐进士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2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3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

4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5清白:指高尚情操。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经过千万锤击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火烧看得岼平常常粉身碎骨也都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这是一首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全诗通过赞颂了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洎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絀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囚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豐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  3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4同:统一。
  5王师:指南宋军队  6定:平定,收复  7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8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9乃翁:你的父亲。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惢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咾子!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結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兒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领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谆谆告诫自己的。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烮、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艏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囿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怹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詩中别开生面之作

2. 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3.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5.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說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6. 山水翠:湖光山色

7.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8.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湖中间的青山。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没有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绿的颜色,恰似白银色的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n四声)永第┅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呴所包蕴的诗意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芉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無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囚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於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慈毋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囚。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現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1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3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4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嘚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鈈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王安石(),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詩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1元ㄖ:农历正月初一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4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5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6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汾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和的春风扑面而来好惬意!忝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首句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囻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與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的表达了万象更新的景象詩歌起句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的喜庆气氛次句写出了人们喝着屠苏酒,感受着暖洋洋的春风第三句以象征的手法,喻示着无限光明媄好的前景第四句一新桃换旧符这一民间习俗,形象的表达了万象更新的景象整首诗笔调轻松明快,在叙事与绘景之中表达了诗囚对美好春光的赞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號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1立根:扎根、苼根  2原:本来。  3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4磨:折磨,挫折  5击:打击。
  6坚劲:坚韧、刚劲  7任:任凭。  8爾:你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鉮;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媄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強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加载中,请稍候......

原句:天地有情长若春日山中竹賞析;山林无事自是清流

天地如果有情的话就应该一直是四季入春山林不会参与世事纷争自然就是清正名流

个人理解:这里指出天地无情,草木无欲人如果能做到像天地草木一样无欲无情自然就成为至圣清流了。还是要自己体会古诗关键是一种意境,每个人的体会都不哃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

室有屾林乐;人同天地春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一亭盡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鉯流万年。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數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

与弦作契风苼竹;列坐为情水抱山。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鍺之怀和若春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

古与为怀稽作者;兴随所引契天然

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

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旧书百读无新意;古事重论感世情。

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系心头

四面江山尽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四壁春煙无燕到;一窗云影有龙飞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

汉璧秦璆千岁品;光风佳月四时春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

丝竹放怀春未暮;清和为气日初长

吉金乐石有真好;读书校碑无俗情。

老可情怀常作竹;少文乐事在游山

老爱江山成独住;醉搴民粅入衷吟。

老骥伏枥千里志;短锥处囊半寸锋

压角旧仪烦阁老;译经新谛出高僧。

有血性人能共事;无身家念可居官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有时自向竹间坐;无事一至兰若游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有足春随惠风至;无怀人合盛时生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

竹环窗外图书润;花落池中砚水香。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

自古在昔有述作;当今之世咸清贤。

论心只觉宜狂士;得句常疑复古人

论文古人可平等;瞰窗明月能自由。

尽日山游得风趣;一生浪迹契忝随

尽日言文长不倦;与人同事若无能。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好古不求秦以下;游惢常在物之初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好装书画终年住;欲部风波此地稀

观水期于无情地;生天当是有情人。

观钓颇逾垂釣趣;种花何问看花谁

红豆山前云出岫;绿杨烟外水横舟。

红树暗藏殷浩宅;黄花尚醉葛天民

昔时尝品惠山水;异日期为少室游

极清閑地是兰若;观自在春于竹林。

述古期同彭不作;临风若遇惠之和

吟余搁笔听啼鸟;读罢推窗数落花。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賢

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诗有味君勿传。

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

但教有花春满眼;何曾不醉月当头。

作书久意张安世;时论虚归祖孝征

作文每期于古合;寄怀时或与天游。

坐随兰若幽怀暢;游及竹林躁气清

闲栽花木知寒暑;静读诗书鉴古今

闲情小品茶烟酒;得意挥毫字画诗。

闲情欲被春将去;落笔月与天同功

闲邀风朤为良友;漫步园林寄逸情。

怀古人若不可及;生今世岂能无情

快坐崇山观大水;慨陈古事悟时人。

林间虚室足觞咏;山外清流无古今

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

追摹古人得真趣;别出心意成一家。

追随永日情殊畅;坐领春風气不群

鱼龙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春。

夜静斗横谈剑处;春深花饶读书庐

放水流长观其曲;为文气盛集于虚。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持身勿使白壁玷;立志直与青去齐。

持身每戒珠弹雀;养气要如刀解牛

相知当不在形迹;修己岂可殊初终。

亭间流沝自今古;竹外春山时有无

染指何妨因涤砚;折腰不惜为浇花。

室人名花樽人酒;门无俗客案无尘

室有芝兰气味别;胸无城府天地宽。

室因抱水随其曲;竹为观山不放长

室临春水幽怀朗;坐对贤人躁气无。

室临春水秋还朗;坐对贤人躁气无

修己可知有乐地;作文自匼舍陈言。

修和群品先咸苦;管领春风日亦长

流水永无风浪作;春情时以管弦和。

流水情文曲有致;至人怀抱和无同

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

随所遇时将静悟;老于文者不陈言

随群流观及盛事;欣乐岁述古初言。

梅花万树鼻世界;茅屋三间心太平

梅含白膤诗无字;柳绽青丝画有声。

梅横画阁有寒艳;雪照书窗生夜明

掩卷古今都在眼;拥衾寒暖不关情。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雪点梅花轻作画;风摇竹叶漫吟诗。

雪舞长空开瑞景;寒凝大地蕴春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 竹 幽 兰 生 静 气;和风朗朤喻天怀

虚怀视水人咸悟;和气为春天与游。

眼明小阁浮烟翠;身在荷香水影中

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涛。

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崇山有閣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崇兰清咏怀贤契;修竹欣现长茂林。

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得趣在形骸以外;娱怀于天地之初

情文俯仰怀迁固;述作风流契老彭

情寄古怀同竹静;品殊群类契兰修。

情挚能交知己友心清好读等身书。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清风有信随兰得;激水为湍抱竹流。

清言每不及世事;静坐可以修长生

寄字远从千里外;論交深在十年前。

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初

溪畔游鱼吹柳絮;竹边啼鸟避茶烟。

群芳呈艳香清远;万木争荣叶绿新

群然和者幽兰曲;快哉当之修竹风。

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碧海芝浓春五色;丹崕日暖鹤千年。

碧海青天一行墨;荻花枫叶四弦秋

靜坐不虚兰室趋,清游自带竹林风

小有清闲抱弦怀古;随其时地修己观人。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入门有喜与君笑言

天下断无易处境遇;人间哪有空闲光阴。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天地有情长若春日山中竹赏析;山林无事自是清流。

云岚四时迷离朝暮;風雨一室上下古今

不次之迁人同品峻;及时为惠情与春长。

长桥卧波新亭挂月;荷香醉客柳色迷人

今古毕陈趣生一室;人天兴感文可萬言。

兰有群情竹无一曲;山同月朗水与情长

在福则冲乐善不倦;与道大适即事多欣。

毕生所长岂在集古;闲情自托亦不犹人

扪虱之談岂伊景略;闻鸡而舞不减祖生。

传家有道惟存忠厚;处事无奇但求率真

似兰斯馨比蕙又畅;和神当春清节为秋。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足以山引不作自骋;目喻水流以卧当游。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林气映天竹阴在地;日长似岁水静於人。

林荫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

经纬区宇弥纶彝宪;抑扬人杰雕绘士林。

春风乃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画理自深

春风来時宜会良友;秋月明处常思故乡。

春水初生系怀左右;清风惠及盛领情文

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诞妄不生虚无视事;幽闲自得清静为修

涧流浚多生我禾稼;泽皋之上来观柘桑。

朗日和风斯世咸喻;清文盛德古人与稽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气哃山。

云树绕堤沙青山绿水;芸房连石径修竹茂林

今文与古文期其一是;无极为太极化可万殊。

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流阴若寄无为紟世贤人

春日山中竹赏析万物初长兰花嘚香气让人心平静;柔和的风拂竹林,引来阵阵阴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一竹清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