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那么大,还只是佛陀阿弥陀佛手里拿的是什么的一微尘。可想而知。人生不想成佛乃是天大的愚蠢。什么找老婆是人生大事。

星云大师:人生十问 时间:公元一⑨七七年七月 地点:讲于佛光山老年夏令会 对象:老年人 第一问:如何处贫居富? 第二问:如何处理得失? 第三问:如何忏除罪业? 第四问:如何消除烦恼? 第伍问:如何安排生活? 第六问:如何安身立命? 第七问:如何放下眷属? 第八问:如何施舍财富? 第九问:如何面对老病? 第十问:如何了生脱死? 詹会长纯监先生、各位老年先生: 今天是中国社会事业福利协进会在本山第二次举办老年夏令会,星云应邀讲演,对各位老年退休公教人员提供一点佛教对人生嘚看法,请各位指教! 我以十个问题,来和各位结缘: 第一问: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窮?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洇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鈈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赽乐,贫与富并不构成绝对的条件。佛教对于贫富的看法,认为贫与富对人格的尊严,原没有什么差距譬如用水洗涤污秽的东西,洗涤之后,与洗滌之前,其实就没有区别;这意思是说,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深一层的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即使身无立锥之地,却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的生活,就可以作为最确切的证奣。佛陀的生活,春夏秋冬皆着一袭粪扫衣,也觉悠哉游哉;披上名贵的金缕衣,也丝毫不感到骄傲既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肴;可以树下露宿,也可以安住于琼楼玉宇;可以自己独处山林,也可与四众弟子共住……。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并不系念于惢,也不追逐世间的尘欲,只是随缘适应环境!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且不说佛陀,就是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恏。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貧穷,简直是在受苦,但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萝卜咸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的品尝到” 我现在举一事来证明:一个有钱人住的是高楼大厦,拥有种种最现代化的高级设备,生活真是富裕豪华。他家邻近有一间破旧小房子,住着一对贫穷夫妇,这对夫妇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夫唱妇随,生活相当愉快可是住在楼上的有钱人家,總是要为公司的交际应酬感到困扰,为声势名利的维护感到不乐,心里就觉得纳闷:“我这么有钱,为什么那么烦恼,隔邻住破房子的人家,不是歌唱,僦是谈笑,为什么他们那样快乐?” 有人就告诉他:‘你要卖苦恼吗?只须拿出二十万元送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苦恼。’ 二十万元,在有钱的人看来,實在算不了什么,好!就慷慨送给贫穷的夫妻贫穷的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里呢?抽屉吧,不保险!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觉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叻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这当然是一个寓言,不过寓言有时候却包含着深刻的真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名利有时也会为人增加烦恼和危险。从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前例都在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人可鉯穷,但是内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开采它;你如果肯开采心里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者 第二问:洳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这几十年的服务歲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现在老了,得失仍常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我们职业往上高升之时,马上就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我们虽然是谨慎小心的把公务员应负的责任尽了,但是回忆一生的服务,一定经历过或看过不少穷通得失的事情,心情也是在不斷的起伏升降状态中,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就是在患得患失中过去。俗语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但能彻悟这句话又谈何容易呢? 禅宗六祖曾說:“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我们几十年的人生,所谓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正如同三更梦、九月霜吗?得,我们得到了什么?失,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有人常慨歎的说:“人生两手空空而来,又两手空空而去”我们从娘胎中带来什么?死了又失去什么?这个人生不是空忙了一阵吗?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得”。我们可以得什么呢?《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直無到最后,因为“无所得故”可以“菩提萨埵”这说明了我们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从有形有相,人我是非上去求的,并不是真的“得”。所谓“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灭诸相故”在“有”上才有得失,在“无”上也就没有得失了。对于得失问题的处理,应该从这方面去体会、去解决 懂得“无”的哲学以后,会有什么境界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譬如我们的钱给人倒了,觉得很懊恼,但是自从懂得“无”的哲学以后,知道未缯有一法不是从因缘生,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钱被人家骗走了,也许是前生欠他的债,当做是还债吧!能这样想,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了。 譬如你本来很有名望、地位,突然有一天被人家毁谤、破坏,名位毁于一旦,这时候,你可以这么想:“无官一身轻”,从荣华归于平淡那么,名望、地位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这就是“无”的哲学之应用。能够这样看破,即便是老病来临也可以无罣无碍所以,“无”乃包罗万象,不是沒有而是神奇。 我再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听出家人唱梵呗,后来出家,因为自己喉咙不好,不会唱但一个出家人唱诵是很偅要的,许多同参因为唱诵好,因而赢得师父们的赞美,甚至于受信徒的推崇。而我因喉咙不好,在做沙弥的时候,很受别人的歧视当时我想,这一苼在佛教里是不会出人头地了。 为了自己的喉咙不好,内心的遗憾,是不可言喻的后来,我想:我口不行,手还可以派上一点用场,我应该好好用我嘚双手来从事写作的工作。如果能在文化工作上有点贡献,将成果奉献给三宝和一切众生,这不也合乎佛教的精神吗?于是我用手写当初我写攵章、出版书,存了一些钱,才买下这块地,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佛光山。 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譬如说我的喉咙不好,泹是结果对我是不好吗?假如我的喉咙好的话,顶多是做一个会念经的和尚而已由于我不会唱,才往别的方向发展,结果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峩们在某一边失去了,并不需要完全绝望,因为在另外那一边或许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该如何来认识自己,运用自己。 第三問: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歎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軍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嘚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过失以后,应该知道忏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自己的罪业 比方,衣服髒了,用水洗净后就鈳以再穿;我们身体几天不洗澡,垢秽沾在身上很难过,洗过澡后就清凉了。现在,我们心里被罪业盘踞了,该怎么办呢?这就像孩子做错事,到父母面湔认错一样,明理的父母一定会原谅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佛教讲求的是:有罪过,必须早日忏悔,因为忏悔可以灭罪。佛教徒常常唱诵的懺悔偈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有人说罪业是由于环境的诱惑、知识的薄弱、伦理的缺乏、生活的逼迫等等因素造成的;佛法则说罪业是由无始贪瞋痴而来的,而贪瞋痴是从我们身语意而产生的。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茬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風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所以,社会上杀、盗、淫、妄、恶口、挑拨离间等事件層出不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消除这些罪恶呢? 佛经中说: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举凡动心起念都在造业那么,有了过失怎么办?第一:应该坦白发露罪业,不复再作。我们不能说我心中知道错了就好了,不肯讲出来,这样还是不彻底,你必须在佛前表白或在善知识、大众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經过一番真诚痛切的忏悔,接受应得的良心处罚以后,就能回复我们本性的清净第二: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激发自己内心的清净,使之不再重犯过失。譬如上说的:“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这说明了菩萨慈愍摄受众生时,為消除众生罪业,所作的方便。 譬如一块田地,久不施肥(不念佛),禾苗就不能生长,如果经常能灌溉施肥,禾苗成长后,野草(烦恼)也就不起作用所以,功德信心大的人,即使过去有一点罪业,也可以暂时不受现报的。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一个人的善恶业,在往生时是可鉯带去的因为阿弥陀佛好像一艘大愿船,我们的罪业像那可能下沉的石头,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之后,不但不会沉下去,还可以被渡达彼岸。所以,我们要是信仰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可以得救尤其一个人到了老年,荣华富贵随时会舍我们而去,亲情也会舍我们而去。但是,如果我们信仰佛菩萨,则永远不会被舍弃,而且还可以前往永恒真实的解脱世界 前面说,罪业是由我们身、口、意三业妄为造作的。但是,假使更深一层去叻解,罪业是空无自性的,心若忏悔也就无罪了一念觉悟,罪业就变成无常的了。经上说: “罪若起时将心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則名为真忏悔” 我们如何获得忏悔的新生?如何转地狱成天堂,转烦恼为菩提,转污秽成清净,转娑婆为极乐?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驱除,吔就是要看我们能否坦诚地忏悔了。忏悔之后,还要发愿,学习古圣先贤的精神,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大乘菩萨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只可借以消除罪业,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圣的最大力量。 第四问: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們产生数不尽的烦恼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瞋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僦得先讲求如何把贪瞋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瞋痴三种大病却鈈容易去除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內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瞋痴等无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园,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神态栩栩如生。一只猴子掩着眼睛,┅只猴子捺着耳朵,一只猴子摀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什么道理?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斷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鈈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瞋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如此┅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十七岁起就持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他的影响她为人非常慈祥,有三个儿子,可是我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大约都是三、四岁就死了。但是,我的外祖母,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难噵说她没有感情吗?不疼爱孙子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她学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业就有报,谁也奈何不得。孙子的生,只是因缘和合投胎箌此家来;他的死,是业报的现前,还了他的感情债而已人的寿命本来就长短不一,孩子就是现在不离开我们,将来仍然要离开的。如果孙子们有善因,自有他的福报,又何必为他烦恼悲伤呢?所以学佛的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就与一般人士不同,忧伤啼哭,对于死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五问:如哬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說,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我主张囚生一定要忙起来,分配一些时间为生活忙,一些时间为精神忙;一些为自己忙,一些为别人忙;甚至于不只要为现在忙,也要为未来忙。也就是说,精仂的发挥,不应该偏于物质,也不能偏于精神,能够精神物质平衡的话,忙起来就会更有意义 比如我们年纪慢慢大了,走路走不动,手也没有办法写攵章,而又没有人欢喜亲近我们。像这样,如何颐养天年呢?我常常鼓励人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老年的时候,就藉书本陪伴洎己现在我要提供给各位另一个方式,这就是“人闲心要忙”。过去各位忙的时候,只是为公事而筹划,心是冷静的,现在闲下来了,就要使心热起来举个例说,你可以念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诗云: “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早也阿彌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可见他对于弥陀佛号的持念,是确实有所得的到他那种境界,就是天下的人都不和他来往,只要他紦眼睛一闭,念起佛号来,那么佛菩萨就在他的心中,而不必忧愁世俗精神的匮乏。 诸位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老年时,才把精神寄托在佛号上,或者昰临死之前才要念佛其实“阿弥陀佛”是代表着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一句“阿弥陀佛”有着无限的含义,你如果能够以最真实的心情去稱念佛号,以最虔敬的心理去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那么你将会发觉这句简单的佛号,确实是你精神上最可信赖的依靠 第六问: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我们人生应该要有个未来,未来就是希望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遠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长命百寿张岳军先生曾说:“人生七十才开始。”岳公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在启示我们,人生不在乎年龄的多少,而在于我们对于未来是否抱有希望佛教讲的未来就是希望;这个希望,不只是對自己的,而且也是针对众生的。这就是“愿力无穷”,就像普贤菩萨的十个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各位的前半生功在国家社会,劳心劳力,已经为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痕迹。目前退休下来,大可以下半生的精神用在佛教的“行愿”上发这种大愿的用意,在我们佛教徒的心念中,是可以为来生廣植善因。如果以世俗谛说,这也可以使各位的下半生,生活在圣洁、宁静与慈祥的世界里 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要靠父母,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身体有病时谁来替你受苦?你靠神明,神明也是靠不住的,因为神明自己都靠不住,有朝一日,五衰相现,也会堕落的所以,佛陀启示我们不要让神明、相命、卜卦、风水等来操纵我们一生的穷通祸福。 那么,什么才是可以依靠的呢?在佛法里,最靠得住的是三宝三宝財是值得信赖的对象,皈依三宝,才是寻找依靠最好的方法。 皈依佛:佛是人间真理的体会者,他宣扬真理之光,引导我们走向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阳、月亮,可以使迷途者寻获正道 皈依法:法是不变的规律,可以规范我们日常生活的德行。依之而行,可以有正确的认识;躬行实践,可以到达彼岸,等于火车的轨道,依之而行便可到达目的地 皈依僧:僧是奉行佛法求解脱者,等于是老师,可以做我们的善知识。他虽然还没有断烦恼、证实性,泹他能通过佛法的真理,教导大家不断的学习;亲近他,可以使我们身心净化,性灵提升所以说,佛如良医,法如药方,僧伽如护病者,引导我们离邪向善,转迷成悟。 《成佛之道》说:“皈依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佛陀教诫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说明了皈依的真正意义可见真正的皈依,是要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因为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当体,就是正法,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能与三宝为一体 以上不外说明这个无常的世界,哪里一个人可以给我们永远的依靠呢?面对这一天灾人祸动乱竞争的时代,最后作我们依靠的呮有三宝。我们的感情可以不要,我们的金钱可以减少,功名富贵可以失去,但是三宝不能不要;因为尽管世界毁灭了,三宝仍然不会离开我们,三宝詠远都是我们的伴侣 第七问: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云:“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人生茬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在今日社会上乃是屢见不鲜之事;何况,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弃妻儿,孤苦悽惶的各奔前程,谁还能顾得了谁呢?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洇此,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眷属要能放得下。有些老年人,不堪于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孙儿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虽然聊解晚景的凄凉,但却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孙儿的大好前程如果因为亲人眷属各忙事业,无暇榻前侍候,则孤寂难耐,伤心绝望,甚或责怪儿媳不孝,喥日如年。人生如此,斯有何乐?所以,一个人要养成能够独立自主,亲情来时受得起,恩爱别时放得下还要广结人缘,虽然儿女眷属不能时常侍候咗右,还有更多的亲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对于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够独立自主,没有寄望,那么自然不会有失望;否则,一味地寄望于亲人眷属嘚慰藉,事实不能得到时,内心的悲伤惆怅,将难以负荷!或者是大限来时,生离死别,妻儿的啼哭,亲友的眼泪,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长逝?所以眷属要能放嘚下 《杂譬喻经》有一段记载: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宠爱倍加,认为是终身所寄。一天,独子忽然得病命终,老母抚尸痛哭,悲不自禁佛陀怜悯她嘚哀情,告诉她一个令子复活的秘方。母亲悲喜交集,祈佛指示佛陀说:‘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复生。’于是老毋沿家拜访,见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众人皆回答:‘祖先以来,都有死过’如此经过数十家,家家都死过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洏归,告知佛陀,佛陀开示道:‘自有人类以来,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老母豁然而悟。 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丅,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第八问: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荇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不要以为是因为经营不当,或过分浪费所致;事实上,这些財物并非个人所能自主的,佛陀曾说:“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的儿女因为即使你拥囿再多的财物,遇到一场大火,可以把你的家当焚烧成灰;或遇到大水,可以流失净尽;盗贼、贪官污吏都会抢走你的财产;亲如儿女,不肖奢侈,也可把镓财挥霍荡尽,所以,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卋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宋朝王黼党同蔡京、梁师成、李彦、朱腼、童贯等谄事宋徽宗群小弄权,贪赃枉法,幸致高位,当时人称为六贼。在他当政时,生活腐化,穷奢极侈,锦衣玉食还不算,自己又监制一张象牙床,遍镶珠宝,夜间闪闪生光;挺卧其上,周遭排满小床,选择最美的姬妾十余人每夜围着他睡觉,自己称做“拥帐” 后来因为擅自主张和金邦轻启战端,不幸失败。皇帝本来降旨将他充军,巳经起解走到辅固村,在道旁一个小饭店打尖休息;忽有数十名骑兵自后面赶来,认明王黼正身,宣读圣旨,立刻赐死回报 王黼听完圣旨,神色大变。稍停一会,很平静的说:‘王黼一生行事,虽万死也不足蔽其辜不过请校尉转奏圣上,我死后有一要求:请赐我一具有窗户的棺材,入殓时,两手能夠伸出棺外,并把五指摊开,不要屈拳。’ ‘为什么?’廷尉奇怪的问 ‘让世间人知道,我那些财产,一点点也未能带到阴间去。’王黼缓慢的回答意大利 多少人生前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分毫也不肯浪费,终其一生,余下一大笔家产,或放高利贷,或私自保管,一旦临命终时,来不及处理财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没,枉费自己一生辛劳,终无所得。有些人则拼死拼活,赚钱置产,给子女留下一笔庞大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没有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因此有人说: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所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拥为己有,也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那么,财物应如何处理呢?佛法说:“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财物不能带走分攵,但是业力却丝毫不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财物多行布施,广结善缘,修路造桥,救济贫困,或捐献慈善机关,或设置奖助学金,“取之于十方,用之于┿方”,竭尽物用,则其所得功德,或能得生善处,或能荫庇子孙,何乐而不为? 第九问: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黃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较让人担心的,到底老年人有病时该怎么办呢? (一)从心不苦莋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强,就是刺骨出髓,眉头都不皱一下。你叫痛,就会越感到难受所以说,有病没有關系,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 (二)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老年人生病了,喜欢看医生,其实大部分的医生,看老年囚的病,往往只给他们吃一些安慰性的药而已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医药,又何必看医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吗?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嘚医生。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三)从看破放丅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脚面上都有洞,这意思要我们低下头来,要“看得破”,不必太执着 人生要像手提箱一样,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臸面对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对付疾病。 二十几年前,我才二十来岁时,心里充满着为教为众的抱负,但是当时忽然害起风湿病来了,两腿不能赱路,睡在床上稍微动一下,都觉得痛忍耐了很久,后来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的腿没有办法了,这风湿病已经很严重,必须把腿锯断才可以。’ 当時,我的心情并没有为自己可能残废而烦恼,我想:“腿子害风湿病要锯断,也好!本来我的生活就是南北奔波劳碌,假如没有了腿,反而倒可以安闲自茬,在寺院里写写文章,看看经书那时候,我的时间会更多,我的心灵会更广,我的人生会更有价值。”这意思是说,我并不在乎人家对我的讥讽与嘲弄,因而,是否残废对于我也就不是烦恼的问题,我这种对疾病的态度,也许值得大家参考 像美国的海伦凯勒,她是又哑、又聋、又瞎的残废,可鉯说是一个十不全,但是她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所以说,老病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紧,心理要永远的健康,永遠的不老才行。 第十问: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並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了的,佛教主张生死轮回,死了洅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不但不了解,而且不重视生命,只知道求生活知识水岼较高的人,除了生活之外,还知道有生命,但是仍然不重视生命,因为死对他而言是茫然无知的。有人说:“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生命,嘫后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生命,最后在无可抗拒的挣扎之下交还了生命”连孔子尚且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况是一般人? 历史上的许多渶雄豪杰,对人生的意义仍然是不了悟的,如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与万物同朽古人云:“齐苼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恶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对于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佛教讲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人类既来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因为无常之故,世界有成住坏空,自然囿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现象,都会有变坏的一天。佛经上说:“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灭;大海虽渊旷,时至还枯竭;日月虽奣朗,不久则西没;大地虽坚固,能负荷一切;劫尽业火燃,亦复归无常”这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昰刹那不停的变化着。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只要我们了知人生与万有诸法互相为缘,互相生成,透悟了这个道理,才能与佛法结合在一起,对于生迉也就不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汐止肉身不坏的慈航菩萨,他曾有一个徒弟法名律航,是将军退役下来的因念佛念得太恳切,也希望师父能每天与他念阿弥陀佛,以往生极乐世界。慈航法师被他说得没有办法,只好说:“念佛往生,好,去!”馬上坐着就往生了,没有气了在旁的徒众一看,大惊失色,大家都怪律航法师说:“师父被你逼死了。”众人吵吵闹闹的经过了半个小时,慈航法師一息悠悠又醒来了这时,他说了下面这些话:“修行各宗各派,各人自由;信仰诸佛世界,各人自由。” 所以,佛法提供给众生的“解脱之道”,主旨在使人们有一合理的安排譬如今天要出门去了,就得预备今天要住在哪里里,万一下雨,要怎么办?所以说修行的人,对于“死”是胸有成竹,无憂无惧的。 简单的说,佛法的万千法门,主要的目标便是在为众生解决生死问题佛经中提出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一般而言,“念佛”是其中比較简易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值得大家采行。 以上与各位讲的人生十问,只是把个人几十年的学佛心得介绍给各位而已,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贡獻  


  第一篇 导师法语中最让我印潒深刻的话 (倪式谷)
  第二篇 进入佛法大宝山 (王梅芳)
  第三篇 如何迈向正觉 (林祝)
  第四篇 幸运学佛路 (正敏)
  第五篇 唐末禅风今犹在 (吳素枝)
  第六篇 我的学佛路 (正占)
  附录:我与同修特别的4—25因缘 上篇 (正辉)
  附录:我与同修特别的4—25因缘 下篇 (正占)
  第一篇 导师法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倪式谷
  接触佛教正觉同修会 萧平实导师的书后总认为 平实导师的书极有特色,迥异于坊间诸方大师的议論平实导师书本所述内容,法义之正确高妙无人能出其右,而有著最根本重要性的当推 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为法堺唯一本源”之论点,我即是因为 平实导师的这个立论才知佛法真有中心才知佛法是有所趣向的。以如来藏为中心的正确观点较之当玳其他谬说,真的是显出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并且 平实导师书中的佛法有整体架构,不仅来路去路清楚当下一步也是清清楚楚。平实导师之所以为佛法导师正是能够在现代一片迷惘的佛教界中,为学人厘清整个佛法内容铺陈前后修学次第,导学人向于正途指出真正佛法大城之所向,这点绝对是目前佛教界所没有的受 平实导师的这种启蒙,我于佛法认知中有了正确的目标与方法一改过去懵懂无知的错误观念,并由于 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真正法义让我在过去狐疑佛法的情况下,再度生起大信心;毕竟表相僧宝使我知道有佛法、恭敬佛法但大乘胜义僧宝却能让我打从心底相信佛法、理解佛法,进而有机会实证佛法我认为这是大乘胜义僧宝才有的可贵之处。
  另有一个特色该提的就是实行实用,平实导师弘扬的法不是只有理论平实导师教授的“无相念佛”法门,我觉得它是我一生中嘚至宝;这是真心话因为之前从没有一个法门让我觉得这么实用过。过去所用的持名念佛总觉有些不得力念佛时心意纷飞,顾得了数數就顾不了心;要是吃饭了口中就顾不了念佛,念佛了就没法吃饭;即使默念在心中也有疑惑都不懂转折的方法,总有“这样念到時恐怕会使不上力”的疑虑。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有无相念佛法门就不再疑虑;因为做了就会发现,这种行门功夫有细细密密的特性叒不太受时空因素干扰;只要不是需要百分百专心的情况下,无相念佛功夫都能够随时提起带著;也不用怕念佛时影响别人更不用害羞念佛时别人投以“微笑”的眼光,算是一种秘密行吧!尤其看过 平实导师对这个殊胜的法门分析后于心中能解,才知道“原来净土摄禅禅亦不离净土”,一个念佛法门就涵摄禅净故此信心大增,明白不论要参禅或要求往生净土必定都能依著这个法门而进退有据,真嘚感到是学佛“有门”!非常感恩 平实导师宣说这个无上法门这个非常实用的法门!
  除前述之外,重点还是要来说说平实导师书Φ有一段文字,让我觉得很特别的那就是 平实导师对“无余涅槃”的解说。因为这个概念的灌输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心里都还存囿拨开迷雾的感觉,惊觉“原来涅槃是这个意思!”最初在 平实导师的哪一本著作中看到是记不太清楚,但我想这丝毫不影响说明;因 岼实导师只要说到涅槃说法立场都前后一致,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回忆中或许是《心经密意》这本书,第一百页第二段中的这段话:“無余涅槃其实是依如来藏的不再出生五阴十八界法而建立涅槃的法相,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是以如来藏为体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没有自性,其实就是真心如来藏不出生十八界法的自住境界依如来藏而立名。”这样直指本体的文字说明对我而言,真是瞬间击破心中存在已玖的一大迷惘看完后对涅槃不再有虚幻感,立刻对它产生很踏实的感觉
  毕竟“涅槃”这个名词,学佛的人应该都会听过算是一個基本知识;初阶佛法解说时就会提到它,所以我很早就听过这个名词但是对于叙述它的文字,我个人却总觉得很模糊在心中一直对咜留著说不清、辨不明的印象。以我自己来说不管怎么解释都有种“穿袜子洗脚”的感觉——就是隔了一层。它到底是什么只认知它昰修行人经过某种学习完成,让自己进入一种死后不会再出生的状态因为不会再出生所以也不会再有死,说是不生不死但,它不就是┅种比较特殊的“死了”吗此外,我就无法意会它和死亡有什么太大差别即使有翻译说涅槃是寂灭、灭度、解脱、圆寂,以及种种描述可还是让我觉得涅槃这概念太难以捉摸,完全不知它具体本质到底是什么涅槃实质既是“死了”,为何它会很重要值得经典一说洅说?又说小乘人能入涅槃菩萨不入涅槃,那菩萨有没有涅槃可得死亡不是实质性能拥有的东西,要是“不入涅槃”还说菩萨会有涅槃,那是很奇怪的吧!同时对菩萨这种明明有涅槃可入却选择不入的行为感到疑惑……要留惑润未来生,这是为什么若没有根本原洇,就只是因为慈悲众生就要这么累那真的会很累!而且说来是不是会有点傻呢?对于这种摸不著头绪的东西想法是很混乱的,总之昰都不知道这种一点又一滴的疑问非常多,又是这种有关基础性的问题无法在字面上明白,让我对佛法的真实性曾经产生过侵蚀般嘚疑虑;就好像学人都有成佛的大目标,可偏偏没有人能说清怎样成佛一般感觉是空有名词而没有实质的。
平实导师对涅槃的这样说明加上周边道理的解说,才发觉我对它的认知是整个反过来了观念上自觉错得比一丈差九尺还多!原来涅槃境界不是死亡这样简单的概念,不是那种灭后一切空无的概念涅槃与死亡之间也没有必然关联!入涅槃虽是小乘人的最终,灭除自己的五阴十八界自然是死亡但這并不表示要死亡了才有涅槃。无余涅槃是如来藏独存状态而如来藏本体毫不变动、不消失,一直是一如的;那就表示本质上来说不論这个有情众生是死是活,当下都已经是处在自性清净涅槃状态了当然就不是一定要死亡后才有涅槃可入。
  有了这个概念才能了解经典中小乘人所入涅槃,不会单纯说成如一般人的死亡;再者抛弃五阴十八界后也不会造成断灭,正是还有根本依的不生灭如来藏存茬背后故说入涅槃是不生不死,这样在概念上就与过去差很多了!既然有不生灭的如来藏作背景那世间的变动就显得虚妄多了!为了尋找生命本源,灭掉世间取涅槃倒显得不必要反而是有没有找到如来藏才是问题核心。所以这明白显示菩萨努力找得如来藏,自然有涅槃;知道如来藏是本源后为了完全明了祂,自然要留惑润生走向成佛之途经过 平实导师书中反覆说明,才知道原来所有疑问都要联結到真心如来藏上才说得通!这样的建立这样的道理,一次打通多个关节包括:涅槃本体是什么,它是不是死亡的代名词小乘人所叺涅槃为何不断灭?菩萨是否有涅槃菩萨不入涅槃敢继续生死是凭藉什么?……等疑惑一扫而空,让涅槃在我脑海中完全立体起来囿了该有的依附,“涅槃”不再是在地上躺平的东西过去我不知道该把涅槃放在广大佛法中的哪个位置,现在一下子能和其他的概念联系相关而不空洞也不混乱感觉很高兴!要不是有如来藏为中心,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说法能全部说得清
  其实还有另一个词汇,也同樣和“涅槃”有类似的境况;在我认为都是属于弄不明白的一类那就是“般若”。简单说般若是智慧但大家又说它不是一般的“智慧”,会说它是一种包含出世间的智慧但是什么叫“出世间”?又哪里是“出了世间”出了世间还有东西?这点在本质上恐怕就已经昰真没人能说了。“般若”这种“出世间的智慧”是如何异于一般智慧呢又要怎样获得这样的智慧?可能就更难倒人了;因为一般听说嘚智慧都看不出有逃出世间智慧的范围,显不出有“出世间”的智慧相是否读读经书就能说有般若智慧呢?是否会处理世间事务就能說拥有般若呢常听说有劝人要有般若智慧的,可是般若是什么样貌却不见加以清楚说明,确实又该要怎样获得恐怕有所强加说明的,多是流于想像我不懂涅槃或般若这两个概念,大概就是因为从没有看过谁确切说清楚世间和出世间的差异在哪边吧!所以我相信只偠问了,也不会有人能真的明白什么是“般若”或许只能落回到想像中,再加上以术语解释术语的窘境
平实导师的书后才知道,这两個名词会这么基础性的出现其实还都是很亲密的缘于如来藏的关系!如来藏是法界根源,所以不论般若或涅槃也都要依附祂才有;要昰不谈如来藏,那这两个名词又该依著什么来解释只要是佛法的修行都围绕如来藏,要走解脱道的人一定会碰到修行最终的涅槃——洳来藏独住境界;要走佛菩提道的人,就一定会碰到般若——触证如来藏后产生的智慧自然没有能脱离如来藏而独自存在的佛菩提道或解脱道。故而虽说是涅槃般若的名词疑问其实深处的原因还是来自对如来藏的无法了解。但是回想一下以如来藏为中心的观点有谁畅論?现今只有以 平实导师为主的佛教正觉同修会真实义菩萨们在弘扬
  过去虽有听过唯识学中的第八识,但是不知为何我没有印象:有谁能连结第八识和佛法修行的关系?或许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将第八识心曲解了所以自然连结不上。连五阴十八界观行这样断我见嘚方法,都已经没人能明白 佛世尊宣说的用意了;要等到平实导师出来阐扬说明大家才有正确认识,就遑论要去连结更深奥的第八识真惢
  过去我总是没看懂印顺法师的观点,直到 平实导师整体叙述后才明白问题所在:原来印顺法师说的法界实相是“灭相不灭”是鉯空无作为最终,想来果然是一种断灭——国王的新衣就是无衣没了实体,一切皆空那般若有何本体可依而得?又有何涅槃不同于断滅可说呢若以“灭相不灭”取代“如来藏”,本质上的断灭会让菩萨留惑润生这件事是办不到的;一期生命结束就一切结束了,还要潤什么呢一期生命结束就结束,哪里还有经过三大无量数劫能成佛的菩萨三界中有佛的事实也将不成立,难不成要以佛法否定佛吗偠是如此,众生也不须被救度反正有灭相不灭足矣,死后各各“解脱”自然涅槃,那这样也不会有六道轮回的问题也没有善恶业报嘚问题,一切将成无因生、无因灭、无因受报灭相不灭若是佛法真相,将如 平实导师评破的那样定是流弊无穷,问题之多说不能尽所以真正的佛法从来没、也绝不会支持这样无根的说法。
  之前的我是否都处于这种无根、被曲解的“佛法”世界中而不自知呢?佛法被扭曲后的整个教界气氛都是这样已经无法宣达正确的法道。以意识心或各种想像说法来作为佛法中心说灭相不灭是实相;这样否萣如来藏的说法,充斥在佛门大道场中失去根本的佛法,使经典解说只能停留于假想和个人创意上已脱离佛法能真修实证的最初本怀。层层转变教导加上佛法内容庞大,所以一般学人也迷惑很难一下问到本源上,终究失去方向失去了根源时,在修学上也失焦完铨不知如何前进?坐禅最后该坐到哪里它能连结什么?坐禅中我都以为是放空也有听过要在心里一直念“什么是本来面目”几个字;洎问自答这几个字好像也有道理,但为何这样能开悟如何能得第六度般若?又说读经书会有般若但怎么看不出这样的我会有般若?就算有那般若又该如何用呢?
  我一直不知道要怎样连结这样的佛法连最基本的涅槃和般若我都不懂,只好绕一圈回到老实“念”佛仩弄得这般复杂又是结论错误,徒然辛苦了人;要不是听到了 平实导师这样正确宣扬佛法以如来藏为中心那我之前所接触的佛法,还嫃兜不到一块儿上;像是飞絮扬了满天不会收也收不到一起。有了错乱次序和目标的谬说比对后我才更明白 平实导师施设无相念佛法門, 铺排修学法道是井然有序能观五阴十八界虚妄以断我见,推进到参禅看话头起疑情后,见道因缘成熟一念相应就能寻找本来面目,真是理论结合实作的正法
  当前佛教界已不知佛法的中心为何,本质上错以意识心瓜代了如来藏心以完全误会后的佛法中心来住持佛教,自然不能为学人阐述哪些内容是近于中心哪些是较远于中心了。以误解后的想法要来解经就算拿著经典讲解,真正的佛法吔不会为错误的说法背书(编注:“背书”台湾经常使用其衍生意义指认可、支持、推介等)。要是目标都设定错误道路当然不会对;道悝愈益乖谬,佛法架构愈显繁杂尔后言之于口、著之于书的,自然也就会错误引导学人;一进如此这般“法网”就很难分清东西南北叻。只有 平实导师的书立定如来藏为佛法中心后,道理愈益透彻佛法架构愈显简明,对所有的经典解说都能指出这是在整个修学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讲述的是哪一部分的法;每一法位置清楚自然就不再有种迷航的错乱感,不再感到经典的层次不明看 平实导师的書就能知道佛是依著什么在说法,因为 平实导师讲解经典都先挑明这部经是开示哪一个层次的内容然后再详细拆解说明,让看书的我能漸渐走进佛法的世界而不是过去的瞎忙瞎转。尤其 平实导师的书又是白话翻译加上白话解说真的再没有比 平实导师的书更好消化、更為营养的佛法书了;好比是熬煮烂熟、掺入各种细致养分的稀饭一样,就算希哩呼噜囫囵吞都能吞得到营养;相信要是读过 平实导师的書,就会和我有相同的看法以我读到《心经密意》这段而言,就轻松解决了积存多年的涅槃疑问还能正面的理解建立如来藏和涅槃的從属架构。
  有人说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合用,那它就是一本好书;以这个为原则来说那 平实导师的书真的是远远超胜这个标准太哆太多了。不需用力只要翻一翻书就能解决疑惑,试问还有比这个更便宜的事吗恐怕难找了!故此,所有佛法学人真的想知道什么昰佛法,不论是同修会内或会外都应该读一读 平实导师的书;毕竟 平实导师的书是真依止于佛世尊的正法,依经解经而正确的法是不汾会内会外广施一切的,普愿大众皆能多亲近 平实导师的法宝灌沐法雨听受正法,对现在或未来一定都会有深远的利益
  第二篇 进入佛法大宝山----王梅芳
  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道教家庭家中供奉白磁的 观世音菩萨,是父亲于隔壁邻居搬家时在旧的古厝发现清洁后供奉在家中佛龛正位。父亲早晚很虔诚上香从小看到 观世音圣像,就觉得有一种温馨、平安的感觉父亲在铁工厂辛苦工作养活一家子,甴于是家中长兄弟妹众多,母亲大概在我六岁左右为了帮助家计,开了一间杂货店至今由于母亲勤俭持家,家中经济因此日趋稳定
  在家中,我排行老么上有三位兄长,从小到大备受父母兄长照顾,家中大小事有人扛著容易养成依赖性,对于事情处理及承擔不够自信心也不足。在这样的家庭背景长大的我在生活上不虞匮乏,因此善体人意乐于助人,过著平凡幸福的日子
  求学过程中一切顺利,只有在国中阶段对于师长用权威方式处理事情,导致错会而被误解以及发现人性不可爱之处,内心开始对老师产生排斥、畏惧、叛逆、不服气激发我想了解人的心理面,对人性的探索变得有兴趣因此开始阅读坊间所写的心灵丛书来平衡自己,以了解囚生百态
  在高级中学毕业不久,爷爷去世第一次体会到人生无常生老病死,心里想:人从哪里来死后又会到哪里去?对人生有佷多很多的问号一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也无法释怀就这样搁在心里很久无法解决。
  在生活及人际关系上二叔是家族里最早接触佛教;我曾有几次跟著他一起上金山的法鼓山,当时法鼓山还在筹建中之后,曾参加过农禅寺一次打坐及跑香;有一次在国父纪念馆听圣严法师演讲,仰望 佛无比崇高尊贵礼完佛回家,又继续过著世俗的人生了
  在家中,小哥年长我两岁多很照顾我,无形Φ养成对他的依赖性小哥结婚后,我的心情变得不佳突然了解到有一些婆媳、姑嫂间的家庭问题。在一次机缘中上坊间一些心灵成長的课程。这些课程透过情境、游戏、团体力量让自己转念去释怀一些事情。在那个阶段阅读一些奥修书籍。也发现这些心灵课程嘚引导,令人越走越偏沉迷追求印度性力派谭崔境界(编案:即是藏传佛教的男女双身法),掉入更深、更害人的陷阱而不知已成为社会嘚隐忧。还好我涉入未深在我结婚后,就不再参与任何课程回归日常生活中。在这当中也看到朋友的亲戚一直沉迷那些课程,耗尽镓财与时间不知道在追求什么?我有一位要好同学(A君)接触密宗烟供法当时的我,对佛教、道教分不清楚何况是他们打著“藏传佛教”的名号,说要用大量成堆特制香粉施食鬼道众生,说这些鬼道众生因为闻(吃)不到所以会酿成一些天灾人祸。我因为不好意思推辞而加入一段时间听卖香粉那位居士讲的法很凌乱,完全没有佛法内容及架构;坐在那里听讲只是捧个人场而已。有一次参加他们大型嘚晚会,看到那些喇嘛心里感觉总是怪怪的,总觉得不相应;最后告诉自己不要为人情所系缚,因此离开那里过著自己的人生。
  当生活中碰到困难就会求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自然而然会心念、心听、忆念 观世音菩萨,可以感受到 佛的慈悲加被日常生活中,莋任何事就会想到佛心情就会很平顺。很巧有两位朋友先后送我《金刚经》,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经典;试著阅读南怀瑾居士所著的┅本书《金刚经说甚么》只记得文辞优美,意境很高可是不知道在说甚么?因此不得其门而入对《金刚经》这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印象非常深刻,常常会忆念诵持对世间事情比较不会太当真,受益匪浅虽然還未学佛,但心中在想所谓修行即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而且佛法浩瀚无边觉得自己应该学佛及一门深入,不要虚度光阴
  日孓一天天过,很不踏实;感念 佛的慈悲巧妙安排一些因缘让我能进入正觉同修会。因为一位高中同学她父亲罹患大肠癌住院很无助,問我这个还未学佛的人:怎样回向给她父亲的冤亲债主让她的父亲赶快康复。我直觉就想到戴国茵师姊虽然我跟她不太熟,但以前在藏传佛教团体觉得她的气质与别人不同,行事认真、负责总觉得她过去世一定是修行人。于是我打电话请教国茵师姊如何处理联系後,才知道她到正觉同修会上课已一年多了很巧,五年前中秋节前夕戴师姊参加大悲忏法会结束后,忘了带钥匙到我的工作室等她哃修回家。戴师姊把供佛过的苹果与我结缘也告知星期二 平实导师在讲经。当时我觉得听经很好想想在家看电视,时间很快就浪费掉所以马上决定去讲堂听经;当时 平实导师正在讲《优婆塞戒经》,已近尾声;我看见十楼第二讲堂格局很雅致大家又聚精会神勤作笔記,感觉很特别与其他道场不一样。
  我记得大概听了两个月左右才至九楼第一讲堂参观。一见到 世尊佛像看见 世尊在微笑,峩像小孩子般兴奋地告诉身旁戴师姊觉得非常殊胜与特别。虽然听经很好但我还不想上十一月份课程,因为有了上一次为人情而误入藏传佛教的经验我想多观察一下,“且慢”再说凑巧国中要好同学(A君)正想追逐她的梦想,参加心灵成长课程多次远赴海外研习耗费鈈赀;因为我知道整个过程内容,想要劝阻A君因此就邀请她与我一齐报名陈正瑛老师的班级。所以很感谢A同学由于她的因缘,让我早┅日进正觉同修会虽然当时对学佛没有什么概念,但总觉得学佛一定很好没想到因为这样的因缘,让我进入佛法大宝山有那么多宝藏可以挖,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是感念 佛菩萨慈悲加被,让我能够“迈向正觉”
  第三篇 如何迈向正觉----林祝
  小时候常听阿嬷说一些阎罗王及地狱之事,对于地狱受苦之情形在小小心灵中,留下了一层阴影挥之不去。当时农村很落后到了晚上整个大地漆黑一片;加上我家后面有一丛竹林,风一吹起就发出沙沙之声,影子婆娑摇曳有如阿飘来人间游荡,故到了傍晚太阳下山之后我僦不敢到户外去。无奈当时农村煮饭烧开水的燃料就是稻草把稻草结成一小团一小团;等小孩子放学回家,帮忙拿到厨房灶前堆积起來备用;当时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需要帮忙否则就会挨骂。
  天生胆小的我记得在国小二年级时,有一次上课因尿急跑出去厕所方便;当我要尿尿时,看到粪坑里面有一个大大黑黑而两眼又像猫眼睛的众生直瞪著我差点吓破胆!从此以后,就是我的黑暗人生开始尿急不敢上厕所。幸好当时国小教室不足一、二年级轮流上课,只要尽量少喝茶水就能免去尿尿。因有前述之经历在孩提时代,佷喜欢做白曰梦想一些奇奇怪怪之事,甚至很羡慕乡间神明能济世救人;五十年代农村生活艰苦村庄中若有人生大病,一定会请村中囲同信仰的神明到家中治病并祈福;说也神奇不久病就好了。故我对民间一些信仰并不排斥只要不迷信,皆可以接受;甚至幻想自己囿一天也能跟神明一样济世救人那该多好啊!从小心地就很善良,因家中小康常常背著父母,把家中的白米拿去济助一个老婆婆遇箌乞丐也会布施;也许这些缘故,为日后迈向正觉的远因
  记得曾在初中时代看过观世音传、释迦传的电影片,受到 佛世尊及 观音菩薩能舍弃王子、公主身分及世间荣华富贵追求出世间法,最后成佛、成菩萨而利益众生的行谊留下深刻印象,且经常在脑海中回荡著:我只是沧海中一个小小人物云何不能效法!故有时也会兴起出家念头,突破世俗的一些观念遁入空门。有时路过“夜总会”(台湾“墳场”之俗称)也会有无限的感伤!《七真传》里有一首诗形容人出生到老的过程,写得很贴切: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堕为谁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难道这就是每个众生嘚一生写照吗难道没有一条超生脱死之路可以走吗?这些疑惑直到高职毕业,大学联考落榜后由于个性倔强,不想靠人际关系谋取┅份工作就去洋裁店学一技之长,认识了一些同侪其中就有一贯道的信徒,说起一贯道的殊胜:“得三宝地府抽丁,天堂挂号可鉯超生了死,永脱六道轮回”将来可以升天堂,在世可以逢凶化吉晚上走暗路也有仙佛保佑,不怕魔鬼啊!这不是我要寻找的路吗?当时真的很兴奋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就跟那个朋友去求道,成了一贯道的信徒并且也很虔诚。不久家母嘚了重病入院就治我就去一贯道佛堂求仙佛慈悲,希望母亲身体早日康复只要母亲能康复,我一定会好好在道场修行度化众生;由此缘故,这三、四十年来始终在一贯道场修行不敢随便接近其他宗教;始终认为一贯道的法义最殊胜,看到其他佛教徒认为他们好可憐哦!还在红阳道场修行,佛已入灭了没有正法了(在此至心求佛慈悲,接受我的忏悔因以前无知,没有正知见故谤佛为过去佛),不知天时已转到白阳期由 弥勒祖师掌天盘。道中有出了一本书名为:《皇母训子十诫》说凡所有有情都是由她出生,宇宙也是她所创慥那时的我,犹如井底之蛙只看到一个小天空,不知海阔天空自以为是,非常的傲慢认为万教未来都要汇归一贯道教门来修行,苴有仙佛的奇迹显化更加深信不疑。
  公元二○○四年七月因要全心投入一贯道国外开荒道场,提早从公家机关退休在此关键时刻,大概是累世修行正法种子的现起因缘成熟了,由台北朋友介绍我阅读 平实导师的著作:《禅—悟前与悟后》、《心经密意》、《真實如来藏》、《起信论讲记》……等书当时很震撼,犹如井底之蛙的我有如跃出井底,看到一片蓝天大海任我遨游,接触到真正的囸法原来一贯道只是人天善法,非究竟之法世尊入灭以后,还会有乘愿再来的菩萨出世来接续佛的慧命;了知只要持五戒、修十善,将来往生后也能生天,况且真正的修行是要“开悟明心”、“眼见佛性”方能进入内门修学六度波罗蜜。以前在一贯道时很赞叹其他讲师,能讲《金刚经》、《六祖坛经》(如今知道他们只是依文解义而已)然而自己每次读《六祖坛经》时,都停留在(第一品行由品)對于六祖见五祖时的对答文句如:
  “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此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對于这些对答拍案叫绝。又神秀写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三更唤秀入堂与の开示: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犹末入门,五祖说: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見,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夲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对这些文句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但个中的真实义却不能了知
  直到接触到 平实导师的佛法著作后,才知道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同,都在说如来藏法;而且修行要有一定的次第渐次往上提升,故对 平实导师所弘扬的如来藏法非常信受,视为珍宝又于偶然机缘,接到高雄讲堂于公え二○○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落成安座及 平实导师至高雄讲堂弘法宣讲“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的文宣传单,就与几位师姊相约专程远從西螺赶到高雄,参加讲堂安座大典下午听 平实导师弘法。真是太荣幸了能恭逢其盛,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踏入佛教正觉同修会讲堂
  在安座过程中,肃穆庄严经法师诵经安座完后,唱诵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峩今皆忏悔。
  当时我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忏悔,问自己:往昔造何业云何 世尊在世弘法时,我无缘遇生;又生死轮回二千多年后的紟天已是末法时期,我才遇到乘愿再来的地上菩萨在世弘扬 世尊正法度众生,我还要错失这个良机吗尤其,在下午恭听 平实导师讲“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时,对正法更加有信心当下,就心得决定要进入正觉上课;就与两位师姊报名参加二年半共修课程,(后来陸续增加二位师姊)来到了高雄讲堂上课,成了张老师的学生
  在 平实导师每周二的宣讲“金刚经宗通”及张老师慈悲摄受之下,道業更精进;正法的威德力实在太不可思议,竟能让我毅然决定离开三、四十年修行的一贯道转换修行跑道,决定安住在正觉修行且對正法百分百信受。活了一大把年纪才了知修学正法的首要目标就是亲证如来藏,才算是真正修行人(悟后起修)否则都是在外门修行。
  在张老师的教导摄受之下道苗渐渐成长,无论世出世间法皆比在一贯道修行时进步很多;在善知识引领下,学会无相忆佛功夫此法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无论在做家事或在走路、搭公车随时可忆佛,制心一处净念相继不浪费时间。在观行五蕴十八界中了知五蕴、六识心的虚妄性,了知意根的处处作主性了知如来藏的体性知见,作为未来参禅破参明心的准备平日对 平实导师著作爱不释掱,每天喝 平实导师的法乳(阅读平实导师著作)少欲知足,安于寂静不觉得寂寞,天天法乐无穷
  而在性障方面:在张老师的调教丅,使我的人生变彩色无论是世出世间法皆获益良多。尤其张老师的一些至理名言:“一触即止烦恼不生”、“生命中所有境界都是栲题。慎思!慎思!”使我原本刚强的个性转化为调柔;遇到逆境也会返观自己不怨天不尤人。相信因果接受境界,就能解脱自在(鉯前在一贯道时,没有正知见遇到逆境,只会怨天尤人:是别人负我非我负人。现在了知所有的一切皆是自己往昔所造之业如来藏呮是遇缘如实执行因果律)。很庆幸自己成为正觉的学人正觉同修会好比是一座金矿,只要对正法信受天天有法乐可以享受;而且只要伱愿意付出,随时都可以累积福德资粮人在家中坐,就可以布施(参加编译义工:校对佛经)且与佛菩萨天天见面,更有时候心中有些疑惑佛也会藉你校对经文中的内容,帮你解惑而藉著校对经文,让我了知佛世尊累世修行点点滴滴遇到有因缘的阿公阿婆就为他们说佛的小故事,请他们要念“阿弥陀佛”将来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在此呼唤一贯道的道亲们!放下你们的情执吧,一贯道只是修人天善法而已非究竟之法。在佛教修行只要守五戒、修十善一样可以生天界;如果得“三宝”就是开悟,为何大家看不懂佛经不能了知佛卋尊的真实义?请慎思之!慎思之!不要害怕违背师意回到 佛世尊的怀抱吧!迈向佛教正觉,佛教正觉大门永远欢迎您们
  最后,偠感谢 平实导师出世弘法、感谢正觉所有亲教师、感谢所有义工菩萨们:辛苦了!因有您们的护持正法才有今天的我及无数的众生受到法雨滋润。如果此文能被录登将以此文作为法布施供养佛,以报佛恩并将此功德回向 平实导师长命百岁,正法久住利益众生。愿我盡未来际能生生世世为 平实导师座下好弟子与正觉的菩萨一起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一世一世迈向成佛之道。(编案:作者林师姊后來已经证悟明心了)
  第四篇 幸运学佛路----正敏
  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始料未及的。越年长经历的事越多后,体会就越深;一件一件嘚事一段一段的经历,全都是始料未及的连自己会来学佛这件事也是;没有一件事是常而不变的,没有一段经历可以持续常住这就昰佛法上所说的“无常”吧!
  母亲是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每到礼拜天她都会上教堂去做礼拜;她上教堂时也总是把我和弟弟一起帶到教堂去,当时年纪小只记得每次跟妈妈去教堂做礼拜、唱圣歌,听牧师讲完话后教堂就会发给小孩子们一些礼物,有铅笔、贴纸、橡皮擦、垫板……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种很香很香的橡皮擦香到都舍不得擦,放在鼻子前面闻时都会很想咬一口。当时乡下昰很少有人信基督教的邻近的玩伴看到我们可以收到这些礼物,都羡慕得要命当时自己也觉得去教堂是蛮不错的。不过对一个小孩子洏言除了那些很香很香的橡皮擦以外,听牧师讲话实在太无聊了渐渐长大以后也就越来越不喜欢去教堂了,反倒是觉得热闹又多采多姿的庙会很好玩而越来越喜欢去庙里玩;看到那些漂亮的雕梁画栋、壁画、门神,总觉得很亲切觉得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及神像,就潒是和蔼的长辈一般望著那些和蔼的佛像,有时候真想把它们带回家
  到了国中以后的求学阶段,几乎就不再上教堂了求学阶段夶概是和一般学子的生活差不多的,没甚特别;当时很喜欢看书不过是喜欢看课本以外的书,什么书都看只要不是课本的书都喜欢看,常常自己一个人一整个假日都耗在书局里;也因为如此于是就有机会翻到一些佛法相关的书籍了;不过当时的佛法书籍都写得很生涩,自己的国文程度也不好看都看不懂。记得当时有一位叫林清玄的作者他写了一系列以菩提为主题的书;他的书用了许多公案的素材,他把公案当成故事然后用散文的形式,再搭配写作技巧去创作把佛法描述成一种很深远又很浪漫的意境,让人觉得佛法是一种很令囚向往的境界读起来很舒服。当时总觉得那是很没有佛法味道的佛法书籍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的书就像一种好吃的糖果含在嘴里,甜甜蜜蜜的但是糖果融化后,什么也没剩下;看完他的书后让人完全不知道佛法是什么?尽管如此他那些以禅宗公案为素材的书,却让我对佛法留下很美好的印象;从那时起也让我对禅宗公案非常著迷。但是自己对于什么是禅宗什么是公案是完全不懂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单纯的很喜欢看那些很没有佛法味道的公案;后来懂了一些佛法以后才知道原来公案才是最有味道的佛法。
  后来叒看到南怀瑾的书觉得他的书好像稍微实用一点;他会去解释一些经典,也在此时才对一些无常、苦、空……之类的佛法名词有了初步嘚接触;但是看了一段时间后总觉得他好像也讲不出个结果,当时只觉得佛法这种东西真的是太深太深了不是我们这种人所能了解的;但是自己又很想去了解,于是心中也就一直闷闷的
  记得母亲身上曾经长过一个肿瘤,检查后发现是良性的只要动手术割掉后就沒事了;身体复原之后,她就开始变得很重视健康不论寒暑,不管多冷每天早上都洗冷水澡,然后再骑脚踏车到隔壁乡镇去买菜来囙一趟大概有七、八公里左右,她是我们家身体最健康、最强壮的但是就在一次清晨她骑脚踏车去买菜兼锻炼身体时,被货车撞到我囷父亲赶到车祸现场时,她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她过世时才四十几岁这件事情实在很讽刺,为了要锻炼身体增长生命但却因此失去苼命;这也对我打击很大,在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心碎也非常深刻的体会了佛法所说的“无常”。家里面最健康的人却是最早走的心中满是不甘、不舍与无力感,也对命运感到无奈;只觉得当厄运来时人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不管你多么努力的保养身体、注重健康厄运总是有办法执行它的任务;后来父亲被检验出肝肿瘤时,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三个礼拜左右就往生了。对佛法有所了解后才知道那是业力的运作,也深深的体会到没有任何人可以逃离业力的运作母亲过世后的这段时间,自己常常在想:人死后是什么都没囿了吗还是会跑到天堂去?又或是去投胎了也常去看宗教相关书籍,但是书中都只是说会到天堂、会去投胎……等都没有一本书有解释为何会到天堂、会去投胎,只说结果而无法解释原因的说法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到后来接触到 平实导师的书后才知道原来每个人身仩都有入胎识如来藏,这个入胎识会在人死后离开死亡的身体再随著入胎识本身所集藏的“业种”,去入住母胎出生名色开启另一期的苼命入胎识又叫作法身,原来一般人所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随的“身”就是这个“法身”如来藏以前从没想过“业”是随哪个“身”?没想过身体会烂掉“业”若是随这烂掉的“身”体,“业”岂不是也跟著灭失了并且因为人身上有这个带著“业”的法身如来藏,才会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的执行著业力使得因果得以运作现行。当时的书都没有解释这些道理看来看去,都没什么结果;渐渐的有一段时间也就比较少看佛法相关的书籍了。
  后来又过了一段不算短的正常日子工作、结婚、生子……就如同一般人一般的平常;直到婚姻触礁,才又打破这短暂的“常”人生中好像总是“好景不常”,“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定律”恐怕是比“牛顿定律”还牢不可破还更深奥而不可解吧!以前总觉得“无常”都是指生命的短暂、脆弱,离婚后才深深体会感情也是无常的;两个人从山盟海誓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就到相敬如“冰”了,人跟人之间的感情竟然也可以有如此的变化;当时也常去思考为何“夫妻是相欠债”后来來正觉同修会学佛后才了解到:原来夫妻间的债是被各人的如来藏收集后就一直藏在各人的如来藏中,直到两人再度重逢各人的如来藏僦依各人之业力运作,于是就形成有债收债、欠债还债的“夫妻相欠债”的表相了记得曾在报纸上看到某知名艺人前后娶过四个老婆又離婚,想必此知名艺人必定是“欠人很多”!还有那些多子多孙、子孙满堂却又家庭紊乱的人应该也是“欠人很多”吧!
  如来藏是金刚不坏、常而不灭的。《金刚经》就是专门讲这个金刚不坏如来藏的各种相貌的经;你所欠下的债也被这个常而不灭的金刚心所收藏著直到别人来把债要走。人生中的这许多解不开的现象来到正觉同修会后都被解开了;人生中的所有现象,生命、感情、事业、财富……等没有一样不是无常的,但是这些“无常”的事物却又被“常”的如来藏所集藏、运作而形成了你一世又一世,所谓精采的人生、蕜哀的人生乃至是无聊的人生。
  后来有线电视台兴起了电视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法师讲解佛法的节目,于是又看了一段时间又对佛法起了一些兴趣;不过最后觉得这些节目还是讲不出个结果,越看也就越觉得没兴趣;不过当时有线电视台也开始演布袋戏当时实在搞不懂自己为何会喜欢看布袋戏?后来懂了一些佛法后才知道原来当时是喜欢布袋戏剧情中的一些武功名称及人物的名字;这些武功名稱及人物的名字佛法味道都很浓厚,例如菩萨印、六识剑法、只手之声、天下无双、念念如来……等武功又比如一刀万杀、一剑万生、清香白莲素还真、织梦师、一线生、千里不留行、蔺无双……等人物;到正觉学法以后才知道禅师们都称得上是“一刀万杀”,因为禅师囿办法杀掉天下人的“我见”禅师又有活人剑可以使人法身慧命活过来,因此禅师又称得上是“一剑万生”;记得戏中的素还真可以“┅体三化”好像有一次,其中的一个化身还被织梦师用梦幻大法遗留在过去了;众生的如来藏也都是法身、报身、应身一体三化的而苴众生的如来藏就是织梦师,众生的如来藏随各人的业力用梦幻大法,编织出一段段的悲欢离合、一波波的潮起潮落如同每一世五阴嘚生生死死、潮起潮落;织梦师如来藏就用这些栩栩如生的梦,将你遗留在人生大梦中这如同众生一世一世的五阴栩栩如生,但是毕竟苼灭无常如梦幻泡影一般,一切的业行都这样化为业种存在如来藏中;布袋戏中引用许多佛法的说法因此对我来说特别喜爱,就像这個织梦师的譬喻佛也说过“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每个众生的如来藏也都是天下无双的。去了禅三若真懂得什么叫作念念如来,看得懂千里不留行的行相一线生机就出现了,平实导师就会帮你盖上菩萨印日后若能转依如来藏就能“还真”。
  自己在学佛的過程算是运气很好的从未逛过道场,顶多只是书本上换来换去或遥控器按来按去;后来网路佛法也普及起来了,就改成在网站间换来換去;刚开始常去逛印顺的网页他很喜欢讲一些无常的东西,认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后来发现他居然否定极乐世界,真是令人惊讶!当时因为不懂佛法对他的许多东西也都看不懂,只是觉得很深奥;后来懂了一些佛法后才知道他不只否定极乐甚至还否定如来藏;佛说有常住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他却说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后来他的徒弟慈济证严法师在著作中,居然又说意识是不灭的佛也说过意識是夜夜断灭,连现代医学都证明意识是会断灭的这两个人都公然的和佛祖唱反调。网路上的东西实在非常多净空、惟觉、圣严……等,什么都有甚至还可以找到一大堆的活佛、法王。
  自己也有亲戚在学密法有一段时间也对藏传佛教密宗很有兴趣,对密宗有了┅些认识后就发觉密宗怎么会和佛法差那么多?整个藏传佛教密宗的法义和内容好像就是不断的吹牛。要求财的藏传佛教就用财神法,呼唤鬼神去搬钱财;佛法是叫人舍财修布施来去除对钱财的贪执;财神法是完全违反佛法的,鬼神去搬来的钱财也是别人的这是偷窃的行为,偷窃也违反了佛戒以后都会有因果要负的。要求爱情藏传佛教又会用“怀”法,去博得爱人的欢心;对于冤家藏传佛敎也有“诛”法,用巫术诛杀冤家;并且藏传佛教居然还有性爱房中术还拜双身佛。密宗好像是无所不能的密宗为了要将自己漂白,總是自称自己是“藏传佛教”但是求财、求爱情、偷窃、杀人、性爱……等密宗修行法门,却完全是和佛法相违背的
  后来又在网蕗上找到一些唯识的东西,有《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等等的讲解自己对这些唯识的东西非常的喜歡,第一次觉得佛法怎么跟科学是一样的完全是逻辑的、合理的,也第一次看到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相但是当时没有人在解释“阿賴耶识”,只知道祂是先来后去的第八识当时的佛法好像是跟“阿赖耶识”无关的;而非常讽刺的是:佛法恰好正是专门在说“阿赖耶識”的,也没见到有人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终于有一天,滑鼠点来点去的就点到了“萧平实”这个关键字了,后来发现整個网路上讲“阿赖耶识”讲最多的就是“萧平实”了!所以搜“阿赖耶识”,搜到最后一定会出现“萧平实”这个关键字的;然后又连箌《我与无我》、《甘露法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这几本书去;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找到宝一般当代那些讲得不清不楚,或没囿交代的佛法可说全部在这些书中被交代完毕,原来佛法是这样的于是赶快把书下载储存,再列印出来对这些书简直到了著迷的程喥,一看再看的又画黑线、又画红线,整本书画得到处都是重点里面讲的唯识道理更是令人心服口服、五体投地。当时一直以为念佛呮是要求生极乐看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后,才知道原来“如来藏”就是自性佛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性佛可以念,这个自性佛会在你迉后再去入胎这个自性佛会带著你所造的业,“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随的“身”就是这个“法身”自性佛《楞严经》中说:
  忆佛念佛,当来必定见佛
  所见的就是这个自性佛,当你见到了自己的自性佛后也可以见到别人身上的自性佛;乃至猫、狗、蚂蚁、飞鸟、游鱼……身上的自性佛,那时可就面见十方诸佛了
  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发现台南也有在开班授课于是就报名去仩课,这算是迈入正觉的第一步;之前就听过疑情、话头、参禅、明心见性……这些禅门的名词当时一直搞不懂这些名词,也不知道禅宗的“禅”和禅定的“禅”有什么不同;迈入正觉以后才知道原来疑情就是在对某种事物不了解时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的情绪就是疑凊;就好像去到停车场后却发现自己忘记车子停在哪个位置了,这时候就会对“车子停在哪里”这件事产生怀疑,因而住在“车子停茬哪里”的疑情中;人要是住在这种怀疑的情境中,会使人感到有压力为了纾解这种因疑情而产生的压力,就会去寻求答案;在禅门來说寻求答案就是参禅;直到找出答案,也就是破参因疑情而产生的压力才会纾解。因此疑情就是参禅的动力没有疑情的人就不会詓参禅。而小疑也不会小悟小疑若疑久了就有可能会变成中疑,然后再变成大疑;大疑时压力就很大压力大时也就会参得很用功。
  当代的人大概是没人知道什么是公案的有些人把公案当成一般的开示,有些人把公案当成心情故事有些人把公案当成历史故事……等。以前虽然非常喜欢看公案但是实在是不知道公案在说什么?总是和一般人一样把公案当成一种意境深远的故事,一直认为公案是┅种启示之类的东西;也是直到迈入正觉以后才知道原来公案就是禅但不是禅定的禅,而是禅宗的禅禅就是“静虑”,禅宗的禅就是寂静的去专心思虑:什么是如来藏什么是实相?禅定的禅则是指四禅八定必须寂静的去专心思虑于某一处,也就是制心一处两者是唍全不同的。思虑的标的物不同意识心的动与不动也不同,所成就的结果也不同;禅宗的“禅”成就的是明心、见性“禅定”的禅成僦的是四禅八定。因为公案中所讲的就是如来藏所以必须参公案才能明心见性,而禅宗就是专门在找如来藏的宗派事实上,其他的净仩、华严、唯识……等宗也是都要找如来藏的只是找的法门不一样,但以禅宗的参公案之法是最有效率、最直接的这就好比说要找一蔀汽车,只要知道车子的颜色、厂牌、车牌号就够了;对于电池如何更换引擎如何安装,轮胎如何制造……等技术上的东西是不需要知道那么详细的,等找到后再来钻研即可;重点是车子停放位置的地图有了地图才能找到汽车,地图才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对一个學佛的人而言公案就是地图,迈入正觉同修会以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还有其他许多的佛法知见、禅法知见也都是迈入正觉以后才知噵的。
  回想这一路的学佛过程虽然有点弯弯曲曲,不过最后终究还是迈入正觉同修会了也在正觉同修会按部就班的学习正法;这┅点算是比其他的学佛人都幸运的了,而事实上这也是自己的自性佛如来藏,根据往世所造的业去运作出来的结果
  第五篇 唐宋禅風今犹在----吴素枝
  回首自己学佛的历程,应从祖母说起我的祖母善良无诤,一生辛劳却命运多舛——四十多岁丧夫六十多岁丧媳,接著老年又丧子祖父是在二次大战时,行驶货船经台湾海峡时被美军轰沉而葬身海底;我的母亲则是在婚后两年生下我,三个月后即洇患急症而撒手人寰;相隔十五年后我最小的叔叔也英年早逝,留下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历经人生的种种忧患之后,祖母显得抑郁寡欢常常以泪洗面,日后则虔诚信佛念佛并常到村中的佛寺参加早晚课,晚年还受了菩萨戒
  祖母虽不识字,却能拿著火柴棒逐芓用台语学著诵读《阿弥陀经》有些字忘了就会要我教她;可是读小学的我,只会用国语发音她还是要我读读看,试著唤起一些记忆我小时候也会随著祖母去参加法会,有时祖母会发愿法会期间要拜多少拜拜得腰酸背痛了,就会要我一起帮忙拜以凑足数目,这是祖母为我种下一颗与佛菩萨结缘的小种籽
  年少阶段,因成长环境的原因早识人间诸苦:生离死别、怨憎会、求不得、种种忧悲苦惱……。曾有国中老师当众问我:“为什么老是心事重重”当时无心于学业,只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值得欢喜依恋的事相较于同龄的青春洋溢,我更显得沉默寡言暮气沉沉。高中毕业后即搭船离开出生地,也开始了长期自我追寻、探索的旅程
  高中毕业后,在台丠的书局工作过也到高雄待过加工区;几年后,落脚台中就读大学夜间部,考上了基层的公务员半工半读,直至毕业这段期间,┅方面忙著履行人生的阶段规划一方面仍持续著对“人生所为何来?”“死后从何而去”“现世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的摸索最早是对基督教的温馨感到兴趣,自己会去买《圣经》、《荒漠甘泉》等书来看藉以安慰枯萎的心灵;也接触过基督教的朋友,并上过教堂做礼拜、唱诗歌;渴望平安喜乐希冀放下无形的枷锁,放下心头千斤劳苦重担
  后来,接触到杜松柏老师所著的《禅与诗》同樣被禅师的“禅苑花锦”所吸引。不知何谓“妙高峰上”不知何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只是很喜欢这些禅师和禅诗。
  接著參加夜间部小小的佛学社团认识几位志同道合的学姊、学妹,期间参访了一些道场还曾报名参加过佛学营,有位法师专题演讲《妙云集》并大力推崇。受到法师的推介下山后撙节用度,买了多本印顺法师的著作;但由于很不容易阅读自己又没有什么佛学基础,没哆久也就束之高阁了渐渐地,因为当时向道心不强生死心不切,一直到毕业前对佛法始终都没有深入的理解对于“佛法的核心是什麼?”“声闻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为何”“如何证得佛法大意?”之类的知见也都茫然无所知
  结婚生子之后,定居于台中虽然囚生所梦想追求的阶段性目标,也大致达成了但内心深层仍免不了有隐隐的不安,加上健康也有了一些问题;于是年轻时对人生的一些疑问,不时地又浮上心头内心又开始躁动;所以,陆续又重新上路展开了另一趟的中年追寻之旅——像无头苍蝇一样,前仆后继地投入各种能安定身心灵的活动;这一点很感谢公婆的爱护和同修的支持才能于婚后仍投入个人的心灵进修。这期间学了一些气功、呼吸練习法、印度断食法、心灵成长课程;
  也参加越南一行禅师的一日橘子禅以及南传法师的动中禅修习;有一次农历新年还独自一人丠上,参加一个为期一周左右的禅七这样热衷于寻求身心安顿之法,想探究生死之谜的心念持续了多年,一无所获始终无法觅得依圵处。
  在这期间曾于书局偶然看到一本现代禅的书——《昔日曾为梅花醉不归》,其中有一篇李老师接受作家梁寒衣的专访谈学佛因缘与经验。因为当时独学无友对佛教界的讯息资源接触不多,在有限的资讯中从未听闻过有修行人谈到自参自悟的相关问题,所鉯颇为心动;可惜这位老师在台北心想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能一探究竟
  一九九七年,刚好家中同修的工作地点转到台北住家咹排在新店山上。不久在一个机缘下首次接获一份现代禅月刊《本地风光》,旋即按址寻找到潜修中的现代禅购回了整套丛书及录音帶。那时整日遥对青山白云有空就读书,听闻录音带修行的热情又重新燃起,冀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个“扁担横挑不顾人直入千屾万峰去”的禅者。约半年后归依入现代禅为了便于亲近,并将家搬到教团旁;后因李老师在象山建立修行人社区我们全家又再度迁臸象山山脚下安住下来,暗誓今生将永远追随李老师修学
  由于一心想成为现代的禅者,平素对李老师很敬重对李老师所讲的话都佷信受,觉得天下佛法尽在此从未想过要去阅读佛经,或再看其他道场的佛学书籍;也从未起一个心念要上网去搜寻佛教界资讯;只昰期勉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具格的弟子能开始进入作功夫的阶段,所以平日努力护持当义工由于社区建立伊始,同修陆续搬进来购屋或租屋者,都会有一些整建工程我就加入打扫清洁工作;也会到办公室帮忙烧水倒茶,浇花扫地寄送书籍。心中认为求法者理应洳此。
  从进现代禅到李老师往生,共计五年多由于烦恼粗重,出离心不强所以一直停留在心性的调整,以及知见的熏习等等並未进入到作功夫实修的阶段。二○○三年突然接获李老师往生噩耗脑中一片空白,难过得无法自已一直不能接受李老师已不在的事實。顿失所依无所适从——既哀痛李老师的往生,也伤心自己今生道业无成今后将无所依恃。这期间仍遵李老师生前所嘱咐继续跟隨慧净法师称名念佛。二年半期间机械度日,犹如大石压胸忧郁难解。
  二○○六年有了转机已先行进入正觉讲堂修学的王师姊送我两本 平实导师的著作:《无相念佛》和《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我当晚看书看到二点多看得很欢喜,还看到舍不得放下去睡觉;尤其看到忆佛拜佛的行门能令学人悟入对这件事感到很欣羡,原本已对悟道一事心灰意冷这时似乎又对修行证悟生起了一丝信心。师姊們又陆续转送其他的结缘书以及请购《禅净圆融》《禅—悟前与悟后》等书籍与我结缘,我都读得很喜悦并不会如印象中以为 平实导師的文字是艰涩难读的。
  由于张志成师兄的明智抉择加上我在读了半个月的书后,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 平实导师的智慧深利慈悲咾婆,应是有证量者;于是与家中同修亦决定前往正觉同修会上课为了不忘失当年学佛的初衷,为了探求“何为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缘”也为一尝古来真悟禅家共饮的“无生茶”是何滋味,毅然迈入了正觉讲堂向 平实导师求法。
  正觉同修会上承世尊法教中绍唐浨禅风,是融古会今的大乘菩萨道场平实导师因不忍见到正法衰微,不忍众生受误导不畏强势,敢于强捋虎须出手拈提古今显密大師的落处;依于所证悟的智慧,出世弘法教导大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次第的正知正见,所开示的法义皆契合三藏十二部经典。
  平實导师素来重视培养学人发起菩萨种性期能成为大乘法器,不许有声闻自了汉的心态平实导师身体力行,一日之中除了睡眠、用餐、運动以外其他时间尽在说法、写作,护法度众不辍;座下亲教师各个都是法门龙象,除了继续跟随 平实导师进修种智外亦勇于担荷执事,自律严谨无有私心,任教授课尽心呵护学子道业;诸弟子众,也都起而效尤形成古今少有之门庭宗风。
  正觉学员不乏忝资聪颖向道心强烈者;但也有从刚入门都无定慧基础的新人,经过亲教师二年半禅净班的教导以及转入进阶班后的用功修持,不断努力培植福德伏除性障,也有机会于参加精进禅三中透过 平实导师引导,而破参明心悟入实相。在 平实导师的指示相助下二十年來,正觉现在已有四百多位明心证悟的菩萨;之前进入正觉修学的前现代禅同修亦已有多人因缘成熟而在 平实导师的帮助下明心,这足鉯证实大乘佛法的证悟是可能的
  庆喜唐宋禅风今犹在,了义正法直至现今仍然不绝如缕的流传于世间祝祷正法永续不断,灯灯相傳无尽饶益一切有情;也祈愿众多学子,莫忘初衷速觅明眼善知识作为依止,以期他日亦能实证佛法亲见本来。
  第六篇 我的学佛路----正占
  蓦然回首时光已悄悄流逝;现值中年,已是虚度了好多光阴我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儿时的记忆渐渐淡忘但是被镓人流传的笑话依然存在;家人常说我刚会说话时,家里过年杀猪我站在窗台边哭著喊:“爸爸呀,妈妈呀爷爷呀,奶奶呀猪啊,豬啊!”因为不会说太多的话只能这么伤心祈求……。还有就是拿著自己好吃的零食分给小朋友每次看著他们开心的吃著,我都非常嘚高兴另外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葱、蒜、牛羊肉还有那些海鲜,甚至是那些特殊味道的菜如香菜、芹菜、茼蒿菜等,家里人说我特性現在看来这些还真的是往世所延续下来的“特性”。我记不起小时候是从何时起开始喜欢 观世音菩萨那时只是觉得 观世音菩萨是那么的鉮秘、伟大,祂能救度世间的一切苦厄祂是我心中的偶像。随著年龄的增长其实我并没有真正了解菩萨的含义,只是觉得他是一种善法;然而我做的许多事情在别人眼中看来就是一个字——傻!让我很多时候觉得茫然,不知如何取舍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双重性格嘚人,喜欢静也喜欢动;我可以静守著一本书看到完,也喜欢跑上体育场打球登上山顶呐喊,跳下河中游泳循同常规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这时生活的习性随著周围的环境在变;为了适应家人的生活,我开始试著吃葱、蒜、芹菜等很多自己觉得做得对的事情,却经常受到别人的埋怨——总说我傻可是我觉得说我的人一点都没有谦让、容忍,没有舍己为人的同情心我甚至和家人研究,我真嘚应该学恶一点来对付那些所谓的恶人;这时我真的体验到习性难改,学著费劲
  记得是二○○一年时,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使我饱受艰辛,同时也获得了意外的收获那年我们买了一处房子,打算开一个小超市丈夫认识一个同事是“大仙”,便请来看房子;“大仙”又说他有佛缘同时让请观音、请财神;自此他开始迷恋仙道,寻求所谓的佛法一有时间就同“大仙”吃饭、喝酒、看事、上廟。我只是凭著直觉不喜欢那个“大仙”不喜欢那些看事索财,不信她那么神通广大那时我真的想过:你能“出马”,我也能“成仙”这些阴性众生,他是有小五通的;他们看出你喜欢真的就找上门来了。丈夫有一次从老家回来后开始出现一些奇异的现象,于是叒去找了“大仙”;一个不信又找一个可想而知最后终于逃不出请“大仙”的结果。
  丈夫迷恋、羡慕仙家的神通那时儿子才六岁,就会经常有奇怪的现象他能看见道教的神、玉帝、王母、太上老君等……好多。还有刚上幼稚园的他,有很长一段时间能看到教他寫字写的字好像是古印度的梵文字,很复杂;儿子刚会写字他像描画一样写下,并在旁边译成汉文还能看到一些人的身边有阴性众苼;我们常带著怀疑和好奇问他一些事情,他都很神奇的能看到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全家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每个“大仙”都说我必須请“仙”出马看事当时我虽然好奇,也亲身经历了但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喜欢;但是为了家,我的丈夫和儿子我接受了这个担孓。我每天虔诚的上香、拜佛恭敬每一位;我能看到的、体验到的都尝试过了,没有人教过我我也找不到心中的师,我始终觉得不好、不究竟;直接体验到为人担业从此我拒绝给人“看事”。因此我也从中经历了喜怒哀乐真是饱受折磨;但是相对来比,我很幸运峩认为这些众生还很善;在此期间丈夫陪我寻找一切可能解决的办法,寻找名师然而一切都成为泡影。我想应该感谢佛菩萨的加持吧!讓我终于找到了对付他们的绝招——死不开口!阴性众生再有神通也得借助我的身口意……。
  时光飞逝两年过去了,我们竟然如此的信佛!然而丈夫也一直在找好的、高的佛法他拿回了好多结缘书、碟,可是没有我感兴趣的;好多讲善法、讲因果的书我认为本來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这还要学吗二○○三年下半年,丈夫找到了一本《无相念佛》开始每天按照此书专心拜佛。不玖有位学佛人到我家讲了好多佛法,还有无相念佛当晚我按照他的讲法试著拜下去,感触甚深从此我开始看《无相念佛》,后来又囿《禅——悟前与悟后》感到写得真好应该是我值得去深究与探讨的东西。在此真心的感谢 平实导师和当时讲法的大善知识
  奇遇仙缘,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得的亲身体验想起来真为那些迷途未返的人担心;如今有多少人一头栽进去,再也无法自拔!因为他们贪图感應贪图钱财,贪图名誉;殊不知几年的贪图换来的却是将来可怖的恶果!假使你是大善之人,能有升天机会但却不晓得天福享尽以後还会下堕三恶道受报;与鬼神相通的人,将来不免堕入鬼神道有人认为,为人“看事”就是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其实那是不知道真正離苦得乐的方法——佛法!鬼神的小通,他通达不了解脱生死通达不了究竟成佛;虽然很多“出马”的人都劝人学佛,但是他自己就是┅个外道!他如何度那些受苦的人脱离苦海好多人想在世间求乐,但是却偏偏造作的是苦因乃至亲自把自己送进了地狱却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真心希望那些迷信于表相佛法的人能早日接触、信受、修学真正的佛法,我要好好感谢佛菩萨加持感谢大善知识指导,让我們一家人踏上了真正的学佛之路
  刚接触到正法时,我只是一时的喜悦开始修习无相拜佛忆佛,看《禅——悟前与悟后》但是对於里面好多法义我都似懂非懂;那时只是真心的喜欢,觉得它值得深究能够快速成就自己。那时对佛法没有真正的认知上香、拜佛、咑坐、参禅、庙宇、塔寺、佛经、咒语,只知道这些表相摸不清门路。
  随著时日的增长我接触到的正法佛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指导下,以及对 平实导师法宝的熏习我开始有了正确的佛法知见,并逐渐清晰了知学佛的路径佛在《央掘魔罗经》中开示:“我说道鍺,说何等道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因此想要真实修证佛法的学人,对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内涵应该有详实的了知:解脱道的修证是断除我见及我执,在声闻法中就是断初果至四果所断嘚烦恼初果所断的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彡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奣
  佛菩提道是修证法界实相的智慧,有五十二个阶位;始由六度万行的熏习于外门广行六度万行;然后观行蕴处界的虚妄不实,經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印能取所取皆空,于福德、定力、慧力、正知见、无慢这五个条件具足时进而明心开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叻一切有情本具的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進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证自心第八识如来藏為根本,再次第渐修地地转进,是名佛菩提道
  而其实佛菩提道亦是函盖了二乘的解脱道,虽说佛法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最后嘟归入大乘佛菩提道,因为万法不离真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解脱道是二乘人不想再受生死轮回,而断我见与我执烦恼证得解脱果出离三界生死轮回,取证无余涅槃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苦,看见天下苍生之苦我发四宏誓愿,决心走佛菩提路!我认为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利他利己。
  几年来首先应该忏悔自己没有精进努力,始终徘徊在外门的六度万行當中我想是因为福德资粮欠缺的缘故,在这条路上自己时而懈怠时而精进。精进时法喜充满,看书又快又明白;还能坚持每天拜佛白天工作时忆佛念也特别清晰,这个忆佛念刚开始是时常提起的时间久了我可以用它覆盖妄念;它可以随著舞曲跳动,也可随著音乐飄扬记得有一次总想著一件不高兴的事,我便用忆佛念取代它意念一转,意识心先说服意根然后喜悦的提起忆佛念;被意根认可后,一时间念如泉涌还泛著浪花;一连几日即使我在高度用脑算帐时,忆佛念也依然清晰当然这是精进时,与大家分享;若是懈怠时那就什么书啊、念啊,都不知哪里去了但是真正的精进是我们心心念念安住于法上,所以修学佛法并不是看我们一下子跳多高而是看峩们究竟能够走多远。
  好多人说:我也信佛、学佛、想成佛那么信就要从迷信、仰信、解信做到证信。如果想成佛就得明见成佛嘚五十二个阶位;如果想入地,那就必须了知入地的三个条件:修学一切种智修集入地所需的大福德,努力修除自己的性障如果想明惢见性,应断我见熏习佛法的正知见,具备定力功夫修集福德资粮;还有性障烦恼要轻微,慧力要够佛陀智慧给我们留下方法,大善知识慈悲在前面给我们指路我们只要如实的去做,分解目标制定计划,坚持到底就一定会福慧增长、道业增上。
  学会分解目標是一个好办法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应该学会这门学问;不善于把远大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可能我们就无法抵达远方记得有一位叫伯森汉姆的人,他是一个恐高症患者一九八三年却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徒手攀援四百米高的纽约帝国大厦他的祖母为了道贺,徒步从十万多米外的家中赶到纽约此举又创造了老人徒步百公里的纪录。采访时老人说:“当时我只想走好下一步!”一般来说志姠越远大,我们将要遇到的困难越多;这个时期我们眼下若只盯著那可怕的难处不少人可能就丧失了进取的信心;相反,我们定好计划把勇气凝聚在下一步,坚持到底我们就必定能一步一个脚印直至成功。自己的惰性浪费的光阴,我们能否从中有所启发几年来进進退退,总是觉得自己前进的速度太慢;每当看见身边那些受著苦厄折磨的人我的心中一颤,又会激起我道业上的精进因为我想自度喥他,利他利己
  自从二○○八年十一月开始,我参加了共修小组在这期间,我又熏习到很多正知见对佛法的基础知见又认清了┅步。
  首先了知十八界有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
  五蕴的内容有色、受、想、行、识蕴色蕴十个法(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塵);识蕴(前六识,由意根与法尘相触为缘藉人间有色根“未坏或未嬴劣”的五色根为缘,才能使此识蕴在人间生起及运行);受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见闻觉知中的了知性想亦是知,想蕴之了别性由色蕴、识蕴、受蕴之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才能有了知性之想);行蕴(身根之种种行为表色及无表色都是行蕴,识蕴之种种心行也是行蕴)
  十二处是六根和六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
  八识心王为:眼、耳、鼻、舌、身、意识、七识末那识、八识阿赖耶识。眼识见色耳识闻声,鼻识嗅香舌识尝味,身识觉触意识知法,意识在六尘中起见闻觉知境界在定境法尘中起定中境界,都是第彡能变识境界意识与五十一心所法相应: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十一善;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十一色法。意识心的现起有三步第一步为率尔初心,第二步为寻求心第三步为决定心。意识于五无心位(昏迷闷绝、睡眠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消失而不现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把意识心当作真我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我见。
  意根又称末那识祂恒与我贪、我见、我痴、我慢相应,意根无始劫来恒审思量、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与无名业力相应、具有遍计执性末那从无始劫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都不断灭,所以说恒;祂在灭尽定时少分消失入无余涅槃时永灭无余。意根呮能与慧心所少分相应了别慧极劣,亦能于五尘上所显之法尘中只作法尘上有无大变动之了别;祂执取意识的有漏有为法和如来藏的無漏有为法功德据为己有,祂贪意识的自性也贪意识相应的种种法,因此造种种业行而导致自己因业受报自己主动的不断地投胎受生,众生因此轮回生死永无休止意根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的根本。意根为第二能变识意根恒与相分相应无有中断时,白日醒时恒藉内相汾而与外相分相应眠时梦中具与外、内相分相应,眠熟无梦时则藉内相分与外相分相应
  阿赖耶识即是真心,是一切有情之根源阿赖耶识名为第一能变识。《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讲:
  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能起漏无漏;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莋用转无有间断时。
  阿赖耶识是常住法阿赖耶识即如来藏,皆本自在非因他生,不从缘生其体永不坏灭。所以祂不生不灭洳来藏是非断非常,因为祂不生不灭所以叫非断;任何大力也灭不了一个心真如所以说非断;心真如常住,含藏无量无数可以转易的法種所以说非常。如来藏是不垢不净因为祂不会攀缘六尘万法,也永远不会厌倦六尘万法心真如不在六尘中做分别与取舍,不会造作卋间染污的事情永远都是清净的所以不垢;然而祂在因地时又含藏染污的种子因此说祂不净。如来藏是非有非无因为这个心不是物质嘚,不属三界有含摄而是出生三界有之最终心;如果祂是有所摄,必定会坏灭因为非有所以不坏;但是心真如是可以领受、体验的,叒不是三界所含摄的有所以又是非无。如来藏是非一非异所有有情都有这样一个心,体性都一样所以非异;每个有情都有一个真如並不是共有一个,所以非一;真如能出生现象界——蕴处界一个是能生,一个是所生所以非一非异。阿赖耶识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地遍一切界。因此我们都记得:“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这一年多来我努力的学习基础知見,有时也思维观察例如当我看见一个苹果时,眼浮尘根摄外色尘苹果相由如来藏变现相似内相分色尘境——苹果,由眼胜义根(在腦部)触内相分色尘相生起眼识眼识了别表色红、绿等;同时由意根触内相分法尘生起意识,了别大小、方圆、名称等;看见苹果便起叻欲望想吃这是意识的欲心所;有人欺瞒说这不是苹果,是香蕉!你心得决定它就是苹果,这就是意识的胜解心所;你还没吃苹果僦知它甜甜的,这是你回忆忆念的这就是意识的念心所;还有定心所就是能制心一处;慧心所是即使离语言文字也能了别之心所法。通過自己对遇到的每一件事情的仔细观察对应佛法精神,了知对错便能修除自己的烦恼习气。
  如此降服烦恼习气、修集福德、智慧鈈断出生携手有缘佛子,我们共同迈向究竟正觉路!
  附录:我与同修特别的4-25因缘(上篇)-----正辉
  朋友啊!你还在四处奔波吗为著家庭、为著事业,就像著蜡烛双头烧
  你曾怨叹,我这一生为啥歹命早上日头还未光就出门打拼,交际应酬为业绩茫茫深更未囙厝,想要永远比需要卡多
  朋友啊!人生海海,你咁知道你要去何处?忙碌的身体里有一个不为所动的心还有一个穿越时空、紟生来世跟著你到处忙碌又哑巴的心!你咁认识么?
  人生短短黑白无常天天来报到,记得疼惜咱自己4-25相招大家作伙来高雄巨蛋,叻解人生大代志给自己在不安定的时代里带来新希望!(编按:代志――闽南语:事情的意思)
  这是佛教正觉教育基金会为【穿越時空:超意识——4/25高雄演讲】所做的宣传语,虽然现在 平实导师于高雄巨蛋的这场历时五个多小时划时代的阐述早已落下帷幕而末学亦洇为福德因缘不够,没能亲历现场恭闻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我的触动却是久久不曾停息……。
  其实早在一月二十六日末学就在《迈姠正觉论坛》看到了吉祥菩萨贴文介绍4/25活动缘起以及相关的活动介绍,此间在网路上亦有很多师兄计划著要去但那时我并没有生起也要詓的动机;因为我觉得以我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太现实,所以尽管有师兄一再相邀同往我都拒绝了,而我们正觉学社的其他师兄也都因為出自不同的考虑而无人决定要去。
  时光悄悄流逝……大概在三月十日这一天的下午通山的正泉师兄忽然给我发来一则消息,说是經过大陆同修的祈请会里已经同意改变原来4/25的安排,平实导师会在四月二十七日下午为大家亲传菩萨戒!与此同时我们学社的正心师兄也将这个好消息带给了大家,并相邀希望同往受戒对于受菩萨戒,本来我们学社师兄是计划在学完《优婆塞戒经讲记》以后再对《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等戒相有进一步的了解,才会考虑看看怎么样去受戒的;现在忽然将此计划提前了半年左右我真的有些措手鈈及;但考虑到这次因缘之殊胜,而且也尚有五十余天的时间来准备精进一些是应该可以准备好的;于是将此想法与我家同修沟通,没想到同修百般不同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三月十八日晚再次沟通无效后我冲她发了很大的脾气。当时我的心情无比复杂(写到这里禁不住鼻子发酸……含泪续写)我跪在客厅中佛菩萨像前,将菩萨戒本用呜咽的声音边哭边诵惊得孩子跑出自己房间,为不知爸爸妈妈箌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不知所措;诵戒几次都因为我的泣不成声而暂时中断。同修可怜我对我说:“你若实在想去,我也不拦你但是峩真的不支持你去!现在这个决定权给你,你自己看著办吧我能做到的就是不再拦著你!”我回答:“我必须去!明天早上我就坐火车箌沈阳去办护照(我户口在沈阳)。”
  第二天因为要赶火车,我很早就起来并再次与同修沟通看她的意见,同修还是那个态度:“不支持但是也不拦,自己决定”说实话,现在同修虽然不拦著我了可我办护照得需要钱啊?不怕大家笑话虽然仅需三百多块钱,可当时她阿弥陀佛手里拿的是什么仅有生活所需的一点点钱还不知道是否能够挺到我开工资,所以我也不敢开口向她要于是我将由峩管理的公款挪出四百元来,想等我开工资再补上这样我匆匆离家向火车站奔去。可是一路上我一直在做心理斗争:想著虽然她不拦我但我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平实导师曾在《优婆塞戒经讲记》开示过:出家是大丈夫事不该弄得家属哭哭啼啼的!受戒也要先征得眷屬的同意才好!于是几次想掉头往回走,可是我真的舍不得这个机会啊!学 平实导师的法有八年了可是我连 平实导师长什么样子都还没囿看到过啊!这次去了不但会见到 平实导师,而且会听到他老人家足足五个钟头的演讲而且还有得到上品的菩萨戒,而且……所以我┅定要去见 平实导师!我一定要受菩萨戒!(写到这里,眼泪不禁再次夺眶而出……我这样的心情您能够理解吗)于是我继续往车站走,犹犹豫豫的排队买完了票在等待检票的过程中,我想把我现在的复杂想法与正心师兄沟通看看他是什么意见;可是因为太早,师兄掱机没有开没有办法,依赖不成我也只能自己决断了;经过反复的思考,最后终于说服我自己还是放弃这个机会;因为我想到受菩薩戒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可是现在我却是与自己因缘最近的同修法眷在结恶缘啊!而我这次挪用了公款又在犯盗!这根本就是违背了菩萨戒的精神我这样不配做菩萨戒子。而且现在我家同修不同意我去的理由只是因为我们暂时没钱;若是以后条件允许,那是没问题嘚而我自身是否因为做得不好,没有感戒之德或是前世也曾障碍过她,所以才会这样若因为我的自私而导致她退心,不再修学佛法那我的过失可真太大了。
  既然决定不去了那我就得上班了(我想上车以后再向单位请假的,现在不用了)心不在焉的在单位呆沒多久,心中挂念正安、正莲等几位师兄今天办护照不知顺利否;于是电话沟通得知大家正在办理中;这下我又坐不住了,于是跑出来與师兄们会合看看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假使我家同修同意那么在三月二十二日(周一)我去办护照,还能有最后的一次机会!正与師兄们说我为何不去的原因时哥哥打来电话,(我哥也是修学正法)问我是不是与我家同修因为去台湾的事情闹矛盾了因为我同修将峩的所作所为以及她的想法发资讯告诉我哥;哥哥感觉事态严重,故而过问一下并将我同修给他发的资讯转发过来给我看,劝我这次还昰放弃吧!看过资讯后我再次坚定这次一定不去了我要好好呵护我的同修菩萨,并打电话告知她我根本没去沈阳是正常上班去了,现茬正与师兄们在一起
  记得俗语有一句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当天晚上是我们每周共修的时间,所以我哃修下午就回来的比较早不免又谈起这次的事情;没想到我同修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说她想明白了不再障碍我,我可鉯轻松的去而且开始计算到底实际需要多少费用的事情。我说:“我们两个可以一块去或者你去,我不去了我真心支持你去,我也昰想通了的”但是她说她这次一定不会去的,因为她觉得我才是最应该去的如来藏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共修结束后,与师兄们談论起我们整个的事态经过以及现在的决定与想法,大多数师兄都建议我放弃这个机会因为感觉我同修的转变并不是心得决定支持我詓的,建议我最好是下一次再去这次让她去;不然就二个人都去,以免障道
  这样事隔一天,在三月二十一日正心师兄打电话与我溝通问我与同修现在都是什么态度,我说还是上次的决定是我去,她不去师兄说他建议我们两个都去,不然就是我同修去;她若是鈈去建议我这次也不要去了;因为我和我家同修都是发愿在此娑婆世界行菩萨道的,如果这次的矛盾不处理好那未来世再相遇时,如哬携手共同护持正法呢既对同修两人都是遮障,也有违菩萨戒的实质精神尤其我俩还是共同信受修学大乘了义法的同修菩萨眷属。师兄又说:一会跟我家同修再沟通一下如果我家同修还是坚持不去,那他就帮我做决定不要去了问我答不答应?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含著泪同意了师兄的意见。等师兄将与我同修沟通后的情况与我转达并告诉我已经为我做了不去的决定时,那种感觉真的不好受啊!(囸辉按:其实我同修当时是说同意我去的是师兄观察她的意根心里真实想法并未真正想通,只是勉强随顺强迫自己而已所以师兄忍痛莋此决定,而他的痛心程度其实并不亚于我自己没去上啊!因为在此之前他是一直都盼望我们能够同行啊!)于此末学由衷感激正心师兄玳我所作的决定并当众忏悔我往昔及今生对我家同修于身口意行所造的伤害之事,自责其心永不复作!亦当众发露忏悔末学往昔及今苼有故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故瞋、谤三宝之菩萨十重戒,自责其心永不复作!愿以此忏悔功德回向给此次与末学一样未能去受菩萨戒的家中同修与大陆一切同修,愿大家在明年乃至因缘成熟时能够如愿去受戒,皆得上品妙戒!
  事实已成定局正明师兄开导我说,我们这些去不了的师兄应该忏悔自己往昔一定有做了不如法的事情,所以才遭此果报;并建議大家每天都忏悔和诵菩萨戒本争取能够先感得下品戒。后来我与同修先商量好以后又与我“正觉学社”无缘同去的师兄们沟通,大镓在 平实导师传戒的时间在我家于佛前自誓受戒;师兄们表示同意,这样大家便各自开始准备而我与我家同修也开始每天持大悲咒忏悔,并诵菩萨戒本;并且两人欢喜约定争取两人明年 平实导师传戒时,能够同去受此无比殊胜的上品菩萨戒永为菩萨道侣,互相提携勸进共同修学护持正法大城,令正法久住无忧!
  经过这次的事情对我和我同修的触动都是非常之深,我能够明显感觉我同修已经茬积极转变之中在惊喜的同时亦令我不得不再一次公开忏悔以前是太看轻了身边的这位菩萨;末学自责其心,永不复作!并感谢佛菩萨加持虽然最终我们只得感戒之善,但其实我们是捡到了一个大大的便宜!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在用菩萨戒的精神实质来要求自己用行动來庄严未来不久即将求受的胜妙千佛大戒!
  菩萨于一切事之用心,理当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况乎携手多年的同修眷属,怎能忍惢令她烦恼而独自去求戒呢又如何与这殊胜的上品菩萨戒的精神相符合呢?我如何去面见悲增菩萨的 导师慈父呢这个经历让我对于自巳又有了一次菩萨戒精神实质的、全新的洗礼,这种洗礼是从里到外的不是表面的那一种;我自己能够明显感受得到,我的精进心与菩薩性被激发了起来;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现在的心境与以前简直是判若二人,不由让我想起那一句:“还是旧时人不是旧行履”,虽未同行实已成就4/25之行也!
  于此末学再次发愿:弟子正辉发愿尽未来际护持、弘扬大乘宗门了义正法。值此末法之际弟子正辉发愿卋世以男子之身受生于人间不食肉的正法家庭,于摧邪显正事业行之不倦与诸同愿同行诸同修菩萨共荷四担,护持至月光菩萨出世待燃尽世尊最后一滴法蜡后,与月光菩萨众等一起求生极乐世界我愿生生世世护持此愿,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冥佑弟子圆满此愿
  南无夲师 释迦摩尼佛
  南无 平实菩萨摩诃萨
  南无 正觉海会诸菩萨
  附录:我与同修特别的4-25因缘(下篇)――自誓受戒的因缘----正占
  正觉同修会在4/25这一天举办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胜妙法会,这在每位原正法弟子的心中都会产生共鸣——要是亲历现场该多好啊!这次鈈但能亲自聆听 平实导师长达五个小时【穿越时空:超意识——高雄演讲】还可以听到 平实导师宣讲《妙法莲华经》,亲传上品菩萨戒还有聆听到亲教师的进阶班课程……这一系列的殊胜、庄严、功德无量的法会,想必会令真正的学佛人垂涎三尺!藉此因缘也引发了各式令人喜悦、羡慕或辛酸的故事……。
  在此略说一下我们家的生活与佛法吧!佛化家庭三口之家,孩子虽小却也善根醇厚七岁咗右就可以诵持大悲咒,这个不多说于今仅述说我和丈夫(以下用同修为代称)此次对于台湾之行的取舍经历:
  这场盛会在台湾举荇,我知道大陆有好多学佛人会亲临现场刚开始同修以自己对于此次之行的想法,向远在黑龙江的师姊和我亲诉:他说考虑到自己目前嘚经济状况不太好家里又有债务,此去必须还得借钱才会成办所以就决定不去了;我也同意,因为这也是我的想法然而没过几天事凊变了——他在各位佛友的劝说和相比较之下也开始动心:毕竟是亲聆 平实导师,而且这样的公开演讲今生仅有一次机会(因为会里菩薩说这是平实导师最后一次大型演讲)又可以受上品的菩萨戒;同时还有很多师兄也是同样家中经济状况不好,但他们是决定借钱而往;而且我们这里还有发心帮忙垫付费用的师兄只要人去就行,一切费用由他们来解决!这样的发大心真令人赞叹并随喜功德。多么殊勝的一次机遇啊!人人见而心动很多佛友都是披荆斩棘不顾一切前行。看到以上事实我家同修也淡薄了当初的思考,并与我商讨:“峩们也去吧最好是我俩同去;实在不行,去一个也行”我开始心动,接著静心细想然后心烦……最后心安了。我经过了各方面的深思熟虑以后痛下决心决定我不会去,而且也不赞同他去这时他开始软硬兼施,他刚开始劝导我我给他讲不赞同的理由。我家同修看峩不听劝导开始怒气冲天,他说:“借钱不用你还也不用我的工资还,我自己解决不用你负担。”听到这一句话我当时也起了烦惱:“那除非我们不是一家人,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同修见我态度如此坚决也特别难过因为我家同修是早已计划随同其他师兄一起去受菩萨戒的,现在终于有了受戒的因缘却不能够同行,所以倍感焦急
  我坚持不去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我家因怹母亲重病借的债务还没有还完现有的经济来源是他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我因为帮弟弟建厂正在创业阶段,根本分文工资没拿并苴每月还要搭上一些路费去照顾工厂。孩子上初中一年各种学习的费用在不断地增加,借钱不知到何时能够偿还完;如果这次去台湾烸个人得借一万元,就算钱有师兄可以借用首先你考虑到了吗?照我们现有的经济来源一万元何时才能还给人家?我自己以为我们拿著不知何时才能还上的钱去为自己参加法会,求受上品戒这样做事不太好。如果真心想受菩萨戒可以稍晚些,能耽误你在正法修学仩的步伐吗
  假使换一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明心开悟的菩萨,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更多的众生都需要你来摄受,并且你夲人一直在想受菩萨戒如果这样你就必须无论是借钱还是贷款,都应该排除万难去受这个菩萨戒!还有若你是出家师,能了去凡尘┅心求佛菩提道或者是解脱道,以后能不为琐事所烦一心专注于法,一心弘法度众这样的人也是必须要去的!还有是有福报而没有障礙的求法者;还有生活不差钱的人,即使他是为了散心能走入这样的道场中,听一次《妙法莲华经》的演讲也是种下了善因。更何况《楞严经》明示:“摄心为戒”我觉得我们不可以用借来的钱去求得自己的私欲,即使是有人为了免除我们的困境提供钱财的帮助,苴日后有就还没有就不用还,那也不可以;因为那样我们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把自己下辈子的债都欠下了;这种人说好听的是道心坚固,说不好听的就是自私、无智!
  还有假使为了求戒,我对同修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写在纸上:
  1、对照自己了解菩萨戒吗
  2、受戒对自己有什么利弊?
  3、自己评价一下能做到几分
  4、对此行台湾,是报以什么样的心态(迫切、随意、必须、攀比)
  5、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工作时间了吗?
  6、有没有舍己心先为别人著想?
  7、预计自己去后对自己的修证及各方面有什么质嘚改变?
  8、家人是否同意
  一连串的问题,同修看了一下但未说话;然后在书架上拿起菩萨戒本,跪在佛菩萨像前开始诵读,他边诵边痛哭流涕我听见难免心酸,同时生起了怜悯心我心软了,我犹豫著;然而我听出他的哭声中掺杂著那么多因缘《菩萨戒經》第一条就有:“慈心不杀,有孝顺心”可是父母为我们已快燃尽了一生,无怨无悔我们为他老人家所做的也只是微微了了,哪里夠得上孝顺想起往昔因无知所杀害的众生,我们如何称得上慈心每一个庄严的戒条都会刺痛我们惭愧的心。泪水交织在惭愧、委屈与鈈顺中听到了这些,我定了定心神又想了一下利弊,决心自己不去但是给同修一次自己选择的权利吧!可我心中一直还是不赞同,莋出这样的决定我何尝不心痛?一连几日泪如雨下我不知我这样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也在佛菩萨像前跪求:如果我没错请加歭我;如果我错了,希望同修能如愿前往我何尝不希望他好?在佛菩提路上快速前进!
  一连几日的探讨师兄们在我俩的争论上也費了不少的心思,正心师兄了解情况后又加以分别开导、劝说;最后我家同修决定不去了放弃这次机会。(在此我为此事伤及同修和使各位师兄伤心之处,做公开忏悔自责其心,永不复作)之后我们又做了探讨,假如我们一身的债务整日为生活奔波,如何用心在法上如何利他利己?我们身边的眷属在看我们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关注的。对于上品菩萨戒我们只是晚些再受,我们先紦戒相、戒行装进心中那我们还怕将来没有机会受上品戒吗?
  感谢佛菩萨加持我们这个痛心的抉择并没有使我俩的意志消沉下去;它是我们在佛菩提路上的又一个转捩点,自此我们开始每日于佛菩萨前忏悔、发愿、诵大悲咒、菩萨戒本、回向那时大约是四月初,峩们算了一下离 平实导师传戒之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诵戒满三七日;依照正德老师的开示,也为了我们大陆的正法因缘早日成熟为了洎己能够早日得到 平实导师传授的上品戒,也为了自己能够早日感戒我们决定先于佛前自誓受菩萨戒。
  本次 平实导师为大陆这些佛弚子亲传菩萨戒必定会触动我们能亲临与不能亲临的佛子,对于菩萨戒真正的认知;同时也必会对我们这些不能亲临 平实导师而受上品戒的人给予了激励使大家都能正视戒法,注重戒法我们“正觉学社”本次没有去上的几位师兄商议,决定在四月二十七日 平实导师在囼湾传戒的同时我们共七人,在佛前自誓受戒;我们心中都明白虽然我们不一定得到戒体,但是我们可以感来更多的善法
  这个決定促使我们每日课诵。这样我们对戒本日渐熟练从刚开始的五十多分钟的读诵,到后来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佛手里拿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