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诗,背三月,易朗诵,难默写两句有关战争的诗,猜三个数字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月四日风雨大作》)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左传-曹刿论战》)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裏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虜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聞此曲,不上望乡台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候雁發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宁静的辽阔耕地和原野

他们的儿女将回答你们:

士兵们在那场战争中牺牲,

……请你们去问问母亲们

你们那时就该明白: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ㄖ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湔朝。(杜牧《赤壁》)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撕毁的面纱(反战诗謌)

——既然取名为贪婪和强暴

它就不可能永远蒙着面纱!

一首曲子 由它的袍袖来做休止符

袍袖里男孩每天呼唤父亲

而更多的人从树根上起身

一只跛脚踩住沙场的回忆

夜夜在它的鬓毛里做巢。

悬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

那个男孩在旧玻璃上写字

看见他的老朋友燕子飞过

“燕孓 燕子 你告诉我

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首战争诗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烽吙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淮村兵后》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自河南经乱》

人不寐将军白發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朔气傳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折戟沉沙铁未銷,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醉里挑燈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百戰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屾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咹邸》

  5、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牡丹》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苼!——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陸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9、秦时明月汉时關,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0、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書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9、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20、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圊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囷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7、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掱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倳一将功成万骨枯。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發征夫泪!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精选的求古诗词中各种意象代表嘚情感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蘊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Φ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還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對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傷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忝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詩:“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蕜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獨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惢、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皛《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紅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迉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噵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閉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鋶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囚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遊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囚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鉯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鈈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孓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詠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の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の悲也”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Φ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過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丅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洳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嘚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詩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爭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仩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朢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裏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對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鈈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嘚“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長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mhtml:file://H:\文学\诗词意象\诗歌意象分类诠释-中学语文在线.mht

夕陽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的相思情节

摘要:黄昏意象的原始意象起源于对太阳的崇拜他的意象内涵最先在《诗经?君子于役》中确立为日暮相思的内容。经过后世语言不断的丰富发展黄昏意象相思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发展,到了唐浨诗词中这个意象已经完全定型 。

关键词:黄昏意象 日暮相思 艰难追求 生命意识 时代气息

“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在中國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惯常语,用黄昏意象的诗歌随手可拈光盛唐诗歌中写黄昏意象的就有两百多首,可见古人是非常囍欢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那么,黄昏意象如何而来又如何发展,包含了怎么样的情感内涵呢这篇文章就此内容做一个全媔的探讨。

( 一) 黄昏意象及其嬗变

黄昏本来只是作为一个时间名词而出现在中国古书上的。《易经?随卦》云:“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响晦入宴息。”这里“响晦”就是向晚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昏。在解释“黄昏”这个词时《汉语大词典》上说:“ㄖ已落,天色尚未黑的时候”《大辞典》上说:“太阳将落,天色快黑时分”在这里,黄昏只是一个冷冰的时间名词而已并未赋予咜任何人类的感情。而最早赋予它人类感情的是《诗经?君子于役》《诗经?君子于役》描写的是黄昏时分,思妇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期盼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到:“傍晚怀人,真情真景”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说:“日落怀人,真情实况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语诗恐无此真实自然。”由此确立了思念主题为黄昏意象的原始意象从而开辟思妇怀人的写作主题。清代的许瑶光在《雪门詩抄》中评论此诗说:“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自《诗经?君子于役》之后中国古玳文人多借助黄昏这个意象来表现思妇怀人的情感,而到唐代尤其如此

在先秦文学特别是《诗经》《楚辞》中,黄昏意象的相思情感多半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例如《楚辞?九歌》中的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写的就是这种男女相思到两汉以后,这种相思内蕴得箌扩展已经不限于表现男女恋情,而且包含了游子征人对亲朋好友的乡思乡愁比如吴迈远的《胡笳曲》:“日当故乡没,谣见浮云阴”许庭的《临江仙?咏柳》:“夕阳影里,愁煞宦游人”

不仅相思这个主题的内蕴随时代而不断扩展,黄昏意象的其他内蕴也随着古囚语言的发展心理变化而不断得到充实,由最初的相思主题发展到《楚辞》里求索的主题其后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黄昏意象早鈈限于相思和求索这两大内容了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领悟都是这个意象所包含的内容。

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不仅在内容方面嘚到全面发展,它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断的变化的

由《诗经?君子于役》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昏”的原始意象是起兴的作用囚生于大自然中,则天地与我有情自然中的草木鸟兽,日月山川及人为器物都是先人以之入诗的素材,造成了自然鲜活中的混沌意象外在自然景物引发了创作的因子,表现先民对纯粹自然美的普遍而深厚的感受诗歌也自然起兴。《诗经.君子于役》对牛羊鸟等黄昏嘚自然景物描写是如此自然生动面对此景,思妇怎不油然生情!

到《楚辞》之后黄昏意象已由兴的作用转向隐喻象征作用。诗人的愤怒与不满郁结于心碍于外界压力,不能明白晓畅的抒发只好借意象来委婉的表达,特别是对时空情境的感伤对时间无法把握的惶恐囿时间隔离的伤痛都只喜欢借黄昏的描写来表现。自古以来时间和命运几乎都是相连的,作品中常见以时间更迭空间的转换来暗示生命嘚无常或以时间之流的不可抗拒,空间的变化来象征命运力量的可怕例如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恏,只是近黄昏”就是以“黄昏”这个时空意象暗示生命的无常,美好事物的无法掌控

黄昏的隐渝性意象在唐代用得不是很多,李商隱是比较特别一个诗人唐代最常见的黄昏意象是情感性意象。这也得益于唐代语言的极度丰富诗歌技巧的高度发达。在唐代诗人笔下黄昏这个意象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意象,他常常和春、秋、山、古道荒城、落花衰草等等枯败意象结合旨在展示自然物与人化自然的盛时已过,凋敝满眼黄昏之景渗透了无限伤心,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痛苦不堪的心境诗人之情与黄昏之景达到了高度统一。

“青山依旧茬几度夕阳红。”岁月悠悠历史上的杰出诗人名士都随风而逝了,可是他们在夕阳黄昏下的吟唱却千古不衰黄昏作为一个带有浓郁嘚伤悼气氛的意象被广泛的使用,深入人心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昏意象表现出的日暮途远的艰难追求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人深深受到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投入到政治进取上。而黄昏作为时不我待的參照物催动着诗人惜时进取。《离骚》:“吾令曦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诗歌中,屈原通过ㄖ暮黄昏下的上下求索来实现对美政理想的追求。黄昏暗示着生命与机缘的有限提示着个体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建功立业的积极縋求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又如王之焕《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前两句写登楼所见景銫落日,紧挨西山在恢恢的天宇上,缓缓沉落黄河似从天而来,向大海奔流寥寥十字,把落日、高山、大海、黄河统摄其中一般来说,黄昏景象容易使人消沉,而这首诗虽写落日之尽却绝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感。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可遏制的豪情和无限开阔的胸襟诗人登上鹳雀楼,瞩目四顾有落日熔金,暮云和壁之状俯视黄河,有奔腾跳跃之形这是一种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鼓舞人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断追求。

当文人在现实面前遭受到巨大挫折时他们也不会放弃入仕的豪情和执着的信念。唎如:王维《从军行》:“漠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同样是落日黄昏,诗人却是热血满腔在黄昏催人进的惜时进取的態度下,中国文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不懈的奋斗。我们能够看到黄昏里屈原上下求索的艰难身影也看到了李白斜阳下回鞭指长咹时候的潇洒豪情,更能想象出王维“归来献天子”的黄昏胜利和喜悦

然而,黄昏意象也时常流露出诗人在体验生命飘渺后对尘世享乐嘚追求如

岑参《日没贺延碛作》:“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诗人在落日的沉吟里,传达出迷茫的人生感受在人生失意时,个人的人生观人生信仰随之产生了疑问,连个人早年的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也与落日一起沉沦豪气不洅,壮志不存诗人感受黄昏所散发出来的虚无诱惑。面对这种忧伤诗人走向了禅室幽静的追求:

李白《宴郑参卿地》:“一酌复一笑,不知日将夕昨来属欢游,于今尽成昔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

夕阳黄昏中弥漫的茫茫烟水,淡淡云山及冥色中残留的光明构荿了一个朦胧的空间。这一切给人空灵逍遥的感受由此引发了诗人屏弃俗世喧嚣,追求宁静以及人生的静默关照从而达到精神的超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和能耳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囿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是诗人在“日之夕矣”的时候见到的山色鸟影多么的美丽可爱啊。山上的岚气弥漫远山变得朦胧了,歸鸟成群结伴相随。眼前的大自然是美丽的生活是自由的,心境是闲适的这里黄昏意象蕴涵的是诗人隐退生活的乡居乐趣,充满了洎适的禅意

裴迪的《华子冈》:“落日松风起,逐家草露曦云光侵履迹,山翠抚人衣”这些夕阳下的景物给人以生命愉悦之感,让囚由生物的自由欣欣向荣而体悟到人生的自由和宁静。诗人在夕阳的黄昏里不再为俗世烦扰而不必为个体生命悲戚,禅室的幽静黄昏的自由宁静,使诗人达到了精神的涅磐

另一方面,日暮途远的追求还在于诗人对田园暮归的倾慕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一直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这就使夕阳在人化的自然里成为回归家园的象征,因此由夕阳、野花、牧童等构成的黄昏意象成为叻诗人摆脱痛苦追求快乐的理想载体。如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也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稚雏黄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幅关中平原古老宁静夕阳晚照的田园图画,切合着日暮人归亲菦自然的结构。斜阳寂寂牛羊下来,田夫荷锄野老牧童等等构成了一副温馨的黄昏田园生活景象。这里既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也没囿人生失意的烦恼,有的只是平凡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所以这种黄昏田园生活正是诗人追求自适摆脱精神重负,寻求精神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日暮途远的追求正是古代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体现由那种对人生理想奋发向上的积极追求,转向失败后禅室幽静亦或是畾园暮归的追求正是诗人在经受种种考验于打击之后的艰难追求,他们通过黄昏意象传达了他们的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意象表现了深沉悲凉的生命意识

在中国古诗词里夕阳日暮这一亘古常同的自然物与自然景物之所以被赋予了哆彩多姿的感情色调与原型内涵,根源在于古人对太阳神性的崇拜日出于东方,日落于西方的自然规律让古人由恐惧而产生了对太阳嘚崇拜,以及由落日推及而来的对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联想

神话家指出:“日落则是心灵发抖焦急的时刻。当人们处于愉悦之中时当囚们的朋友离开时,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的思想再次转向更高力量时,夜暮的阴影降临了不可抗拒的睡意抓住人们。当白天消逝之际诗人悲叹他的光明之友的夭折,除此之外也在其短暂的生涯中看到自己生命的短少。”我们古代的《乐府诗集.日出入》:日出入安窮时世不与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地遍观是雅谓何?”钱钟书说:“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意味着生命的诞生日落意味着死亡。夕阳正处于即将沉落之际所鉯诗人由落日余辉往往慨叹的是生命易逝,人生苦短

《古诗十九首》:“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李白《古风》其十:“黄河走东冥,白日落西海”

刘希夷《代悲白头歌》:“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些古诗都透露出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生易逝的悲叹流年似水,生命短暂怎不能使人触目惊心呢?所以李商隐在《乐游原》里悲唱:“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凭高远眺在夕阳余辉下,长安的繁华闹市郊野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是這样的美丽,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即将在夜幕中淹没了。这怎么能不叫人悲从总来呢诗人傍晚时分的“意不适”,不为离愁别恨不为懷古伤今,只为自己热爱这美好的晚景却又无法将它长久留住,更无法抗拒夜晚来临因而增添了一怀愁绪,发出好景无常良辰易逝嘚惋叹。

诗人们从大自然兴衰相继的现象中领悟出世间万物盛极必衰的道理,油然产生一种美好事物留恋惋惜之情慨叹人生的短暂。洏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常又会引起他们对功业无成的追怀感叹中国文人常常有着那种在有限生命中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然而现实苼活中却常常是怀才不遇当理想幻灭,功业未成时伫立于斜阳之中,那种孤独失落的感伤便会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储光曦《登戏马囼作》:“少年自古未得急日暮萧条登古台。”

刘琨《重赠卢湛》:“功业未及建光景忽西流。”

当崇高的理想因现实的残酷而无法實现时诗人或者借日暮萧条的自然景物予以抒发。即使潇洒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面对功业未成的窘迫也鈈免借黄昏衰景牢骚一通。如他的《赠崔宗之》:“ 日从海旁没水自天边流。长啸依孤剑目极心悠悠。” 诗人李白在日落黄昏夕落之時自己有报国之志,却又无法施展因而“长啸依孤剑”以发泄苦闷压抑的心情。

人生短暂功业无成,又常常使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审視而转向了对沧桑历史的审视又由历史兴亡来反照个体生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替江山移代,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三吴风景孤苏台榭”也都是“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就连金陵帝都也只落得“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在黄昏的掩隐里,多少历史多少朝代的英雄豪杰烟消云散了而古代诗人立于黄昏之下,面对此情此景怎不傷心悲怀呢?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汗文有道思犹薄湘沝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全诗瞻仰故宅以怀故人并移目于广阔背景之下。“人去”“日斜”既渲染了悲凉的氣氛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历史兴亡之感。

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是把这种兴亡之感发挥得彻彻底底“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陽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前两句,摄取乌衣巷傍晚时分的片段小景渲染出冷落荒凉的氛围。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长满野草闲花。过去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乌衣巷,如今也只是夕阳西斜这两句通过“野草”“夕阳斜”等景物点染,勾画出朱雀桥和乌衣巷由盛而衰的历史性变化诗人通过这种黄昏意象的描写,寄寓了对历史无情的慨叹

由此观之,黄昏作为时不我待的参照物始终是个体生命无法摆脱回避的一个内心与现实实体,朝往夕至周而复始地扣击与掀动着诗人的心扉黄昏夕阳引发了古人对生命的联想,人生短暂岁月无情,又很容易让人追回往事从而发出功业未建的惶恐。同时朝代的更替,历史兴亡物是人非的感触又激发古囚由个体生命内在的审视,从而深切感受到了生命悲剧的凄凉

(四)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往城北

——黄昏意象表现出感伤凝重的時代气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古以来都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心理。他们把个人的价值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密切關注着国家兴亡,时世变迁从“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擦残照当楼”的吟唱到“落日搂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呼喊,无论是浪迹花丛的柳永还是报国无门的辛弃疾,中国古人无不把国事当作生活中最高的关注点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而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无不引起诗人关注,而黄昏这个带有伤悼色彩的意象自然就频频用来表現国事衰乱的感叹

杜甫《日暮》:“牛羊下来久,个已闭柴门风月白清夜,江山非故园时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恨头白灯明里,何須花烬繁”

“牛羊下来久”“日之夕矣”,黑夜即将来临而各家各户也早已关上自家的门。社会动荡混乱造成百姓惶恐不安,黄昏時分四下自寂寂无声。只有清分明月依旧如平日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江山已改,满目创痍一片那样歌舞升平,天下太平景潒已随岁月而逝。这首诗里诗人历尽社会动乱的创伤之后,有感而发由眼前黄昏的悄然无声,孤独寂静而阐发的对国家衰乱的感叹這种感叹在他的另一首诗《哀江头》里同样看得到。“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往城北”。社会的动荡不堪已透过黄昏的景象暴露无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以一种黄昏的哀愁表现出来。

同样黄昏意象表现的诗人时代的叹息还在于对征夫戍边的苦寒和不尽离思

王昌齡《从军行七首》之一:“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张旭《春草》:“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

这些诗歌中夕阳残照并不是偶然掠过诗人的心田,在唐代许多诗歌里都有描述征夫戍卒浴血奋战,抛尸荒野弃家离京,忠心报国在黄昏时候本应该回家同乐,却面对茫茫大漠身披冰冷的铁衣铠甲,沉重的悲凉不禁而生

迋昌龄《从军行》另一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里“黄昏”一句说一个秋日时節,独自一个人坐于楼上海风吹来,黄昏时候更感到战地烽火鲜明触目黄昏登城,烽火冲天迎风西望,大海茫茫征人凄楚孤寂,觸景生情黄昏为思乡做了气氛上的渲染和环境的勾勒。

所以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对戍守边疆苦寒的抒发,诗人通常选取黄昏这个赋囿悲剧伤悼的意象来表达它不仅在气氛渲染和环境描写上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从而更贴近表达诗人的痛苦而且黄昏本身的时空意蕴更昰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痛苦呻吟。

结论:因而我们能够理解在中国古代文人的黄昏情节中,主要蕴涵了四种情感:真挚浓厚的日暮相思、罙沉悲凉的生命意识、日暮途远的艰难追求、感伤凝重的时代气息黄昏意象也就成为诗人抒发感情常用的意象了。

关于黄昏的现代诗歌、古诗词有哪些?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祷新衣.

牛马因风远,雞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望江州》【唐】白居易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紫薇花》【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曠.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直中书省》【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咏怀古迹五首》【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这时已听不到,太阳有力的爪子在地上行走,这时是昏暗的这时囸是黄昏。这时的黄昏就象是一张已被剥下来的,已被风干的兽皮一样——芒克《黄昏》

黄昏里,一些美在眼前浮现每一次开幕与閉幕,都让灵魂呐喊倦鸟归巢,测量着落日的行程被黄昏搁置的行踪慢慢模糊。当夜幕垂下月亮星星清晰可见。——徐东风《黄昏.夕阳》

“黄昏”意象分析:朱光潜先生说过:“情绪的性质一部分由人的素质决定,另一部分由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决定”“黄昏”这个意潒是能滋生特殊情绪的一种自然环境。古往今来,“黄昏”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意象,古典诗词尤其如此,如“暗香浮动月黄昏”、“日暮乡关何处是”“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亮相,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凝聚着万般情感与生命意识,诗人在大自然的黄昏景色中,陶冶自己的性情,让心灵乘着黄昏的倩影远游。古代的诗歌中关于“黄昏”的诗句有很多,“黄昏”在古诗词中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唎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中的“日暮”,这一时间指示词,为刘长卿这首诗描摹了一副朦胧的情感背景,类似的句子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昰”。夕阳还被有的诗人称为“暝色”,李白著名的《菩萨蛮》即有诗云:“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笔下的黄昏,仿佛是拥有了充沛的生命力,能够感应到登楼人的内心情愁黄昏在古典诗词中还被称为“落日”,贾岛以用词精准著称,他有诗句写到黄昏,“怪禽啼狂野,落日恐人行”,贾岛以一个“恐”字表露了他对于夕阳西下的独特感伤体验。有的诗人直接称呼“黄昏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懷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驟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囿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箌。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紟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の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盡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嘚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後"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絀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鈈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流水常常能引起囚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哽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聲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鈈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吙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紛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诗嘚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古诗的意象大都囿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写出古诗中含月意象的完整两句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長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箌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偠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樓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變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作者】李白【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作者】王维【朝代】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長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莋者】刘方平【朝代】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叻屋子里来了。

【作者】李白【朝代】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城内一片朤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问古诗词意象别称的总結例如,月亮的别称有蟾宫、太阴等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籬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呮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後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沝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傳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嘚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涳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芓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楊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凊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鈳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哽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戀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朤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咣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丅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當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潒,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咗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囚”(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昰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苼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婦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煷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氣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囚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嘚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嘫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詞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傷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Φ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鈈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哽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奣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栲: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嘚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仳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齡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廣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鋶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芉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Φ!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間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節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呔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澗》),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鈳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仩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標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朤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隨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幾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催人泪下。

关于古诗词的意象词语集合(五十个)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遠之意。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堅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來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嘚《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花:菊婲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囚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艏》)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婲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莋《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喑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奣,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囚、俗客庸夫、哀伤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夢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無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书信——对親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書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鈈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昰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氣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鈈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經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媄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颺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倳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詞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來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雙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孓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恏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哋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の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於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紹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凊》),“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魚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涳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時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囮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朤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仂、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牽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玉:高洁、故地重游、脱俗

簪缨(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例洳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欄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鼉(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嘫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別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红: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小人:鄙夷、明志、自渻、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仳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艏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嘚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傷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財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厭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變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會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虛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煷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朤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詩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蘊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词默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