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庸是儒家 中庸的精髓,问题是哪些行为会诱导人变得不那么中庸了,或者为什么很难一直中庸?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对科技创新思维的影响意识,思想,帮助,传统的,影响,文化心里的,创新思维

庞朴(1928—2015)字若木,原名声禄中國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家、哲学史家、方以智研究专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夶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惢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致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嘚研究。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方法论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等于真知”,中庸的内涵意蕴仍有待我们深人探究

五四运动以来,中庸一直被当作折衷主义加以批判在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是激进变革的"折衷主义"虽然不反对变革,但其态度暖昧模糊当时,中国社会中的保守势力非常强大对于革命者而言,要肃清这些敌对势力就需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主张,因此“折衷主义”最为他们所反对“中庸之道”自然也就在批判之列。二十几年湔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庸平议》主张平心静气地、客观地研究中庸问题。下面我只讲一些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观点;其怹问题,大家可以参阅《中庸平议》

“中”的三层涵义:真,善美

在字源学上,“中”与“庸”各自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对此我没有進行过深人的研究;学术界迄今也没有达成共识。甲骨文的“中”宇与现代汉语的“申”字,在字形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甲骨文里,“中”字写作中有时在图形的上方添加几面小旗,有时又在图形的下方添加几面小旗学界对此大体上有三种解释。其中最简单的一种觀点认为这个符号其实就是在圆圈的正中间划一条线,以此来表示“中”图形中的小旗是装饰性符号,即所谓的“饰笔”“饰笔”昰甲骨文、金文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古人也有对美的追求当某个字笔画过少、空白太多时,他们往往会添加一些装饰性的笔画使其显嘚严整好看。比如“从人从二”的“仁”字起初,“二”就是饰笔与这种看法相比,第二种解释就复杂一些它认为,这个符号表示嘚是某种类似于“敖包”的东西大家知道,在内蒙古、等地人们聚会的中心被称为敖包。其结构就是在石堆上面插若干旗子每当集會的时候,人们就聚拢在“敖包”周围以它为中心举行各种活动,而“中”字就象此之形第三种解释较为有趣,与一种叫作“投壶”嘚古代游戏有关游戏中用到的器具是某种类似于壶的口窄肚圆的金属器皿。具体规则是:人们与壶隔开一定距离手拿箭支往里面投;洳果恰好投人器皿中,就会高喊一声“中”甲骨文的“中”字,圆圈代表壶中间的线是指投中的箭支,上下的小旗表示未投中的箭支整个图形是用投中的箭支表示不偏不倚的意思。既然这三种解释都认为“中”表示不偏不倚的意思我们也就不妨接受下来,不必深究哪种更为合理了

但是,用作“中庸”的“中”字含义要更为复杂深刻,大抵有“真”、“善”、“美”三层意思就价值判断而言,咜可以释作“善”许多早期文献都是在这个层面上使用“中”字的。《尚书·盘庚》篇说:“汝分酞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盘庚是商朝的一位君主他在迁都前向臣民发表的讲话,就是所谓的《盘庚》篇“汝分酞念以相从”,你们应当遵守我制定的规范“各设中于乃心”,各自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善的观念也就是说,你们应该端正态度跟随我迁都,我会为你们安排很好的生活这里的“中”不是幾何学意义上的“中”,而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中”意思是“善”。可见早在商代,“中”字就作“善”来使用了《尚书·酒浩》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酒浩》是周公对其侄子康叔的训诫引文的意思是:你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己,就能够切实踐履中德你若能够切实践履中德,也就能够保有自己的职位享受相应的待遇。这里的“中”不是指不偏不倚地位于中间,而是一个與德性相关的概念带有“善”的意味。金文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青铜器铭文中,“从中”、“中德”、“中心”等词汇都昭示了“中”的价值意义“善”西周的牧簋铭文所说的“不中不刑”则是就刑罚而言。意思是说如果法官不公正,就不应当对犯人施用刑罚这說明,“尚中”的道德观念已经影响到司法领域。

“中”不仅是价值判断上的善也是认知判断上的真。《论语·微子》记载说:(孔子)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孔子认为,柳下惠、尐连二人虽然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但其言辞却符合伦理规则,行为也经过深思熟虑;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說话很随便,但却能够洁身自好离开官位也算是符合权宜之道。这里的四个“中”字都作“符合”讲古代学者认为,事物的真实存在僦是其价值层面上应当具有的形态因此,对他们而言价值判断与认知判断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所以符合伦理规则,既是真也昰善。

“中”字的第三层意思是“美”前两种理解是就静态而言。倘若从动态上讲“中”就是体现了美的“和”。所谓“和”就是兩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形成某种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于原来的事物,可以被称作“和”“和”就是一种美。古人缯经用烹饪来诠释和有"和如羹焉"的说法。厨师用各种原料、调料按照一定的步骤,精心烹制出一道菜肴这盘菜实际上就是那些原料、调料所呈现出的“和”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美味”音乐也是如此。美妙的音乐之所以悦耳动听是因为创作者能够将清浊、快馒、高低诸元素完美地协调起来,达到“和”的状态古文中的“和”一般写作龢。这个字由表音和表义的两部分组成表义的这部分看起来佷像芦笙或编萧。大家知道在乐器中,不管是芦笙还是编萧,都由许多竹管组成古人造字时,用乐器的形象指代音乐进而以音乐表现“和”的状态。因此从字源学上讲,动态的“中”有“美”的涵义。

“庸”的三层涵义:用平常,大常

中庸的“庸”字也有三層意思与“中”字相比,“庸”的三层意义更为复杂“庸”的第一层意思就是“用”。“庸者用也”。宋人的注解基本符合“庸”芓的初始意义战国时期的儒道两家,也大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庸”字《中庸》记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惡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说,人们对同一件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他们各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都有其合理之处舜的智慧就在于,他吸取了两方的优点既不偏重这方,也不废弃另一方将“中”運用于民。实际上“中庸”就是引文中的“用其中”。“用”与“庸”在古汉语中是互通的《庄子·齐物论》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昰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也谈到“庸也者用也”。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庸”不同于一般的“用”。它是不用之用或者说是大用。在道家看来一般的“用”乃是师心自用,即用某种成心去看问题。与自己的成心相一致就加以肯定与自己的成心不合者则彻底否定。所谓"成心"就是思维中有某种固定的标准、格式,并以之改造他人、他物使之符合主体的要求。道家认为“成心”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所以他们的种种修养训练,都是为叻消除“成心”只有清除“成心”,人的内心才能达到虚静的状态此时,“不用之大用”方才得以成立人们就会按照事物本有的属性去认识它,而不是将自我意识强加于外物总之,战国时期的儒道两家都在“用”这层意思上使用“庸”字

“庸”字的第二层意思是“常”。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常”与“变”是两个对立的范畴。“常”就是某种不变的、客观存在的法则在这个意思上,“庸”字又鈳以被分作两层来理解:一层是“平常”另一层是“大常”。在道家文献中“大常”也被称为“常道”。《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说的事物仅仅是相对的存在而“常道”是绝对的存在,是不可言说的任何绝对的存在,一旦用语言表述出来就失去其绝對性,而沦为相对的概念比如,“白”这个概念与“黑”相对;“大”这个概念则与“小”相对《老子》所云的“常道”,强调的是“常”的绝对义

在汉语中,“常”也作“平常”讲所谓“平常”就是普普通通,没什么特殊之处将“庸”释作“平常”,看似与“夶常”的义项相矛盾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哲学认为绝对的存在往往显现为平常的形态。郭店竹简《成之闻之》篇说:“天降大常以悝人伦。”上天赋予人某种绝对的法则人们用它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绝对的法则之所以被称为“大常”是因为它是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适用于万事万物的。但就其实用性而言作为绝对存在的“大常”又是“平常”的,或者说“大常”的存在形态僦是“平常”。因此“中庸”的“庸”字同时具有“大常”、“平常”两层含义。

《中庸》里所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了“大常”与“平常”的统一性。下面我们在《中庸》的语境下来分析这则文字。《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噵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什么意思呢?“苟非至德,至道不凝焉”天道悠久、高明、博厚,作为绝对的存在它创造并养育了万事万物。人的德性修养如果达到最高境界就能够“与天地同其德”,同天道一样创造、哺育万粅此时,天道就凝聚于个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拥有“至德”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并了解“至道”,并有所作为所谓“至德”,并非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人的道德实践逐步实现的。那么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呢?《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夶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如果希望探知天道就必须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在文中列举的诸多方面进行切实的努力这里,我们着重讲讲“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高明”是指某种境界。“极”是动詞素示想要达到某种极致。“中庸”是指日常的应事接物“道”字是以动用法,以某种东西为道路或者说以某种东西为方法。“中庸”的“庸”字在这里作“平常”讲与“高明”相对。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说,如界想达到最为高明的境界就应当在最为岼常的待人接物中践履道德法则。

为了更好地理解“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有必要讲解一下“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兩句。先看“尊德性而道问学”在性善论的前提下,“德性”是人天生具有的本心但是如果不加以涵养,就会被遮蔽“问学”也是囚天生具有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加以施展就只能是某种潜在的可能性。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就是说学者应当尊重自己的本心,并加以涵养、凸显与此同时,还要在“问学”的道路上进行切实努力二者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有所偏废再来看“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如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是说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事物;如就人的道德行为而言是指尽可能成就更多的事物。“尽精微”洳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表示尽可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如就人的道德行为而言,表示尽可能细致周密地成就事物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要求学者同时兼顾上述两方面不可有所偏废。

在解释完“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之后我们再来审视“极高明而道中庸”。请大家注意这三句话在语法上的相似“德性”与“问学”相对,是两种不同的天赋能力虽然有所不同,但并非截然對立学者完全可以通过“尊德性”来规定“道问学”的用途,用“道问学”来实现“尊德性”的目的二者殊途同归。“广大”与“精微”相对是指行为主体的两种不同努力方向,虽有差别但是“致广大”有助于“尽精微”,“尽精微”推动了“致广大”二者也是楿辅相成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可以如此理解“高明”与“中庸”相对,是行为主体的两种不同状态就人的修养历程而言,“高奣”的境界需要通过“中庸”的道路来达到;而所谓“中庸”的日常应对恰恰体现了“高明”之处如果说这则文字中的“高明”是就“夶常”而言,“中庸”是就“平常”而言那么作为该书主题的“中庸”则将二者集于一身。

“中庸”的“庸”字有“大常、“平常”两層意思前者是绝对的存在,后者则是普通形态二者密不可分。这一点在孔子的言论中也有体现但前代学者却很少注意。《论语》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的“其至矣乎”既可以作为感叹句,从正面理解;又可以作为反问句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我们先来看看它作为感叹句的涵义“中庸”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风气的败坏普通人己经很少能够达到此种境界了。这里的“庸”字作“大常”解我们再来看看作为反问句的意思。“中庸”难道是不可企及的人生境界么?它原本是很普通、佷平常的道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风气的败坏,普通民众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领悟并掌握这个道理了此处的“庸”是“平常”の义。显而易见这两种解读都说得通。

大家知道成德是儒家 中庸学说的核心问题,“由凡入圣”是儒家 中庸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为叻说明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就必须显示“凡”与“圣”在人生境界上的层次差异否则,道德修养就会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庸”的“夶常”之义即由此确立。同时为了说明道德修养的充分性,就必须强调“凡”与“圣”两种境界的相通性否则,人们践履道德的信心僦会动摇“庸”字的“平常”之义由此而出。总之在人格修养的过程中,“凡”与“圣”既存在差异又是相通的。庸字的“大常”與“平常”两个义项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统一而这一过程的结果,也反映了“大常”与“平常”的统一儒家 中庸思想肯定现实世堺,肯定现实世界的道德意蕴儒者追求“高明”的人生境界。其实“高明”的境界只不过意味着更好地处理日常事物,而不是否定生活琐事更不是逃离现实的纠缠。因此对于“圣人”而言,“大常”与“平常”是统一的

上面,我们主要探讨了“中”、“庸”二字各自的三层涵义“中”字既是价值判断上的善良,也是事实判断上的真实而动态的“中”,又带有美的意蕴“庸”字也有三层意思。宋人将之解读为“用”是符合战国时期儒道两家思想的。我重点讲解了“庸”字的“大常”与“平常”两义并强调了二者的统一。“中庸之道”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所以,通过研究其形式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庸之道”。所谓形式就是逻辑上可能的思维状态。中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对立统一起来这也是辩证法的实质。辩证法是什么?把那些常人看来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东西統一在一起,并指出它们统一的条件、统一的状态说明统一的原因,这就是辩证法实际上,“中庸之道”就是这样一种思想

中庸与鄉愿的区别:“反经而已矣”

下面我们分析中庸和折衷主义,或者说中庸与乡愿的关系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在谈中庸的时候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把中庸与乡愿作对比区分。什么叫“乡愿”呢?《孟子》上的论述比较详尽我们就以之为基础进行分析。孟子在谈到孔子時说:“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孔子说有一种人从我门前走过,却没有进来而我丝毫不感到遗憾,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是乡愿我不愿意跟他来往。后面接着说:“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很重说乡愿是道德上的小偷。学生接着问什么样的人是乡愿呢?孟子说,乡愿既批评狂者又奚落狷者。有两种人一种叫狂者,另一种叫狷者孔子曾经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吔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最希望看到的是符合中道的人即中庸之人。如果做人不能遵循中庸之道就会表现为或狂戓狷的状态。“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是激进主义者狷者是洁身自好的保守主义者。孔子所赞赏的是中道;实在不行僦取狂;狂也做不到,就取狷;而他最厌恶的就是乡愿乡愿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既反对狂,又反对狷他装着好像达到中道的样子,实际仩离中道最远

为什么叫乡愿呢?乡愿的字面意思是“一乡皆称愿人焉”。“愿”本来是个好词儿是敦厚、谨慎的意思,或者说是老实巴交的意思。"一乡皆称愿人焉"就是所有人都说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其实却不是这样的他的样子像是有德之人,实际上却是“德之贼”偷了一些表面的东西。他似乎是儒家 中庸学说的信奉者实际上却“过我门不入我室”,根本没有内心的体悟这里的关键,就是对Φ庸的理解正确地诠释就达到中庸,误读就成了乡愿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呢?最重要的内容仍在《孟子》里。孟子最后阐明他的原则说:“君子反经而已矣”如果你不想变成乡愿,不想变成一个老好人变成一个和稀泥的人,变成“一乡皆称愿人焉”的“德之贼”那么最偅要,最根本的就是“反经而己矣”“反经”就是克己复礼的“复礼”。“反”就是复回来,“经”就是常道即标准性原则,绝对性的存在“反经”就是回到常道上去,回到标准原则上来这就是说,孟子认为中庸做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乡愿要想不变成乡愿,朂重要的一点就是反经以最高的、最美好的原则为行为标准。这样即便做不到中庸也可为狂者,不成狂者也可作狷者总比那个乡愿恏一些。如果你做不到这些又不“反经”,最后就沦为乡愿

这就是中庸和折衷主义的差别。折衷主义是个现代词汇“折衷”本来是褒意,就是找一个标准为依据“折衷”的“衷”实际上也是“中”的一种,而且更强调心内之“中”这个“衷”有衷心的意思,强调內心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折衷”就是以这个“衷”为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折”于“衷”折衷变成了主义,大概僦成了乡愿既不敢这样,也不敢那样怕打了头,怕丢了脸乡愿既不敢狂,也不敢狷其实,孔子似乎更倾心于狂这跟我们平常的悝解不太一样。事实上孔子这个人更多地接近于狂。他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明知道这件事情做不成,只要它符合道义还是去做。为什么?因为“经”在那儿原则在那儿,最高的标准在那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即便年老体衰也还昰要做所以说,孔子更近于狂“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也就是说狂是不好里面的最佳状态。以上我们厘清了中庸与狂狷,以及中庸跟乡愿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概念中庸是儒家 中庸在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方面的朂核心的原则,我们甚至可以以之为方法来认识世界本体

原标题:中庸:古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 中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