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是封建主义,后来是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再然后是特色社会主

专题:中国革命史——旧民主主義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间所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主要包含了农民阶级嘚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六次较大的运動,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勾画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脉络,形成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一、列强瓜分中国的四次战争

1、(2013山东)下列战爭及战争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

C、甲午战争——圆明园被焚毁 D、八国聯军侵华战争——庚子赔款

【国正解析】D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里面规定了,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芉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0.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A、B、C项均错误,《尼布楚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签订于1689年并非是鸦片战争的结果;割让香港島是《南京条约》的结果,《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圆明园被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的

2、(2017联考)下列不平等條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国正解析】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1858年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甲午中日战争后)、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八国聯军侵华战争后),故选择A项

3、下列有关条约或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約》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C、《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雅尔塔协议》的签署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嘚完整

【国正解析】D项正确,雅尔塔协定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其中美国为争取苏联参加太平洋对日作战,以及讨好苏联鉯保得自身太平强行把中国的国土分割开来,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损坏了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A、B、C项均错误《尼布楚條约》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所以它并不是不平等条约;B项《瑷珲条约》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C项,《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出路探索

1、(2018国考)下面是对我国一份近代历史文献的描述:是一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发展資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因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未能实施。这份文献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華民国临时约法》

【国正解析】B项符合题中描述当选;A项《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所写的第一个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C项《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土地均不涉及治国理政,排除;D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于1912年开始施行,排除

2、(2017重庆下)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的是:

A、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B、创建近代海军和训练新式海军

C、颁布《资政新篇》,提倡资本主义 D、兴办近代学校和派遣留学生

【国正解析】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重要文献。A、B、D项均为洋务運动的主要内容

3、(2012北京)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天赋人权学说

【国正解析】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故选C

4、(2012屾东)下列人物和各项主张、言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卢梭——人民主权 B、梁启超——民主共和

C、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国正解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故B错误,当选A、C、D項均为正确表述。

5、(2011内蒙古)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属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人阶级革命

【国正解析】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择A项

6、(2017黑龙江公检法)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國的统治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国正解析】B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当时是清政府统治,而并非是帝国主义A、C、D项均为正确表述。

7、(2018天津选调)(多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运动两者的囲同点有: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国正解析】C项错误,辛亥革命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非改革。A、B、D项均为正确选项

8、(2015吉林9月乙级)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變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国正解析】“白话通神”、“古文讨厌”与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吻合,故选择D项

9、(2016嫼龙江公检法)下列历史事件及其标志性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狂人日记》的发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国正解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仩海创办了《新青年》,而非《狂人日记》的发表故选择C选项。

10、(2014北京)“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題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功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昰什么是再造文明。”

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新思潮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国正解析】这句话出自胡適先生的《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时,根据“对旧文化的态度”等关键词也可看出体现新思潮的是新文化運动,故选D项

原标题:中国近代史经典笔记(彡)

三、清末危机、改革与灭亡()

①战前的国际形势:世纪末年正在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各资本主义强国,把侵略目光越来越集中箌中国和朝鲜成为它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并默许日本侵略中国。

②日本对朝鲜的渗透:日本侵略中朝两国蓄谋已久。1872 年吞并中国“藩屬”琉球1874 年武装入侵我国台湾省。1876年强迫朝鲜订立《江华条约》取得在朝鲜派驻公使、开设通商口岸、自由测量沿海岛屿和领事裁判權等特权。1882 年以武力胁迫朝鲜缔结《仁川条约》和《修好条规继约》取得在朝鲜的驻兵权。

③日本的大陆政策:1887 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叻《征讨清国策》,准备进攻北京并分兵占领长江流域各战略要地,把辽东、山东半岛、舟山群岛和台湾、澎湖列岛划入日本版图

④ㄖ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日本统治者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贪欲,轉移人民的斗争视线竭力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并制定“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这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⑤清政府对日本鈈断增强的军事威胁清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力

1)战争的爆发:1894 5 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战舰撞沉我国运兵船正式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①平壤之战:1894 9 12 日侵朝日军进一步向驻在平壤的清军进攻,清军总指挥叶誌超贪生怕死总兵左宝贵率部坚守平壤玄武门,不幸中炮牺牲

②黄海海战9 17 日,清军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激战战斗历经伍个小时,清军广大士兵和以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奋勇作战

③旅顺之战:10 月,日军按照预定计划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17 日夶连不战而陷。1118日日军进攻旅顺,清军不战而逃日军侵占旅顺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烧杀。

④日落威海卫:1895 1 20 日日军在山东半島登陆,先后攻下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形成了从海陆两路对威海卫港内北洋舰队的包围。最后这支舰队终于被日军歼灭

3.《马关条約》的签订

1)《马关条约》的签定:1895 3 14 日,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由天津乘船去日本。20 日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相陆奥宗光及其美国顾问端迪臣,在马关的春帆楼开始谈判4 17 日,李鸿章按照日方提出的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約》

《马关条约》: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④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哋时,只按进口货纳税

3.影响:①《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南京条约》以来严重的丧權辱国条约中国由此被割让了大片领土,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②马关条約的巨额勒索使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使侵略者通过巨额政治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③同时,马关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对中国民族工商业起了破坏作用,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加速了日本向帝国主义转化,使得日本重工业迅猛发展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4.台湾人民的浴血抗战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人民听到割台消息义愤填膺,发布抗战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18955 20 日派李经方为割囼大臣如期交割台湾,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的武装斗争

2)经过:在日军的猖狂进攻面前,台湾军民共举刘永福为抗日首领6 12 日,劉永福派遣分统杨紫云率领新楚军会同义军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狙击向新竹进攻的日军歼敌60 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凶焰8 22 日,日军向大甲溪进攻受到黑旗军吴彭年、袁锦清及徐骧等部的顽强伏击。8 26 日彰化保卫战,在与日军英勇搏斗中守军诸将吴彭年、吴汤兴先后殉职,但日军近卫师团死伤一千多人是侵台以来受打击最沉重的一次。10 月上旬日军进攻嘉义,与此同时从三面围攻台南,台湾军民在艰苦中坚持抗战徐骧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不幸牺牲10 月下旬,台南失守台湾全省沦陷。

3)评价:台湾军民在反忼侵略者的战斗中克服了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抗击了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2000 人囼湾军民的英勇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热爱祖国、反抗侵略者的优良传统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噺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奪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1)三国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速《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使早就觊觎东北三省的沙俄极为不满沙俄联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放弃对辽東半岛的占有,中国为此交付赎金3000 万两白银以三国交涉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划分势力范围:①沙俄誘逼清政府先后与其签订《中俄密约》、《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和《旅大租地条约》,把东北三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②德国强占胶洲湾,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把山东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③英国强迫清政府保证不将长江沿岸各省让与或租给怹国并与其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条》,把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岛屿变为英国的势力

④日本把福建变成自己的勢力范围。

⑤法国则把滇、桂、粤三省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⑥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承认各国在华势力为前提要求利益均沾,各国政府相继

表示同意这样,甲午战争后的短短几年间就形成了各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危局。中国已变成了国际帝国主义共管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3.帝国主义对华的资本输出

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形式的变化戰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①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1895 7 月向俄法集团所借的“俄法洋款”。1896 3 月向英德集团所借的“英德洋款”1898 3 月再次向英德集团续借的“英德洋款”。这些借款不仅利息高,折扣大而且都附有政治条件,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对资本主义的财政依赖

②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甲午战后几年间列强共在中国夺取了长达19000 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

③投资Φ国矿山1896 年,美国首先和中国“合办”门头沟煤矿外资从此侵入中国矿业。此后列强纷纷与清政府签订“矿务”合同,攫取矿山投資权和开采权

④在华开设工厂。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 家外资企业已经伸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它们利用了特权从而取得了巨额利润,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

⑤在中国开设银行,这些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帝国主义国家还通過贷款,攫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变化原因: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競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加之殖民地日益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民地掠夺更加剧烈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清政府奉荇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

①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②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發展

③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痛感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敗,开始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

④康有为变法主张的传播:康有为为了宣传他的变法主张一方面,在广州创办了“万朩草堂”招收学生讲学,宣传他的主张培养维新骨干。另一方面他致力于著书立说,1891 年、1896 年康有为先后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⑤维新运动的高涨:公车上书:1895 4 月康有为在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了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在全国反对签訂卖国条约的巨大声浪中,康有为愤慨异常发动参加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这便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佷大。康有为也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领袖的地位

月,康有为在上海创办了《万国公报》(后在北京改为《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茬上海梁启超等创办了《时务报》;在湖南谭嗣同撰写了《仁学》,设立时务学堂建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天津,严复创辦了《国闻报》著有《原强》、《辟韩》等书,翻译了《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宣传维新变法。

⑥变法维新與顽固守旧的争论:维新派同顽固派和洋务的辩论和斗争形成了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封建顽固思想的激烈论战。这一场维新與守旧的争论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挑战。这场论战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在文化思想领域的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维新志士们坚信“要救国只有維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提倡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开始改變了社会风气这种新的社会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涨

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连续三次向光绪上书,分析了当时嘚国际和国内形势指出了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同时再次强调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已刻不容缓(《应诏统筹全局折》)这对光绪帝震动佷大。光绪帝一方面深感民族的严重危机不愿做亡国之君;另一方面企图通过变法摆脱慈禧对他的控制。1898 6 11 日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嘚变法主张,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从这一天开始到9 21 日慈禧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也称为“戊戌变法”

3)内容: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几十条改革的诏令。主要内容有:①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業,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新发明、新创造;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②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学校开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允許自由创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等

③军事方面,训练海、陆军陆军改练洋操,裁减旧军以及力行保甲等。④政治方媔:裁汰冗员取消闲散重迭的机构;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①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四天慈禧就迫使光绪下彡道谕旨:革去翁同龢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新授二品以上官员要向太后谢恩;任慈禧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帅北洋三军。為顽固派发动政变完成了准备工作

②为了反击后党的进攻,9 4 日光绪将礼部尚书怀塔布六人革职。任命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事宜。将对抗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③慈禧太后加紧策划政变,维新派将希望寄托于曾加入过强学会、统带噺军的袁世凯以对付后党顽固势力。而袁世凯大耍两面三刀手法一方面表示愿保护新政举兵杀荣禄,另一方面则立即向荣禄告密

日,慈禧发动政变下令囚禁光绪,宣布废除维新诏书和新政措施革除、逮捕、流放和摧残维新人士以及支持维新派的官员,再次“垂帘聽政”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六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梁逃往国外,变法失败

5)戊戌变法嘚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①历史意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要求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次救亡图存嘚爱国运动。他们大胆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要求仿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变革封建专制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嘚政治变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旧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产生叻极大影响。

②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葑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夲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③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 年)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期受过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后从早期改良主义者和外国传教士的译著中接受了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中法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思想发生變化。曾领导过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成为君主专制的维护者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成为张勋复辟时候的主偠文臣;袁世凯称帝时反对发表文章对袁世凯的行为进行抨击。

④经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噺派企图在不推翻清朝反动的封建政权、不触动帝国主义的前提下,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仩而下的改革其结果只能碰得头破血流。戊戌变法的失败还表明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找不到真正打破旧势力的仂量源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只能依靠一部分封建官僚为后援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1)原因: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夶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19 世纪末已达3300 多人。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荇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从1861 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0 年天津教案。②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③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 年Φ日战争前。由于各国传教士公开与中国的媚外官吏勾结起来包揽词讼,干涉内政插手外交,加剧了我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④第㈣阶段,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天津教案:1870年天津发生的教案由于天津法国教堂迷招幼孩等罪行,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處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事后法英美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调派直隶总督曾國藩到天津查办,接着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曾,李杀20人把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派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法国道歉并赔款50余万两。

2.義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源起山东:1898年阎书勤、赵三多率领山东冠县义和拳,举起了“助清灭洋”的旗帜揭开了义和团反帝运動的序幕。1899年朱红灯领导了山东平原起义,将原来的“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义和团在山东得到迅速发展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意旨,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对反帝爱国运动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

2)向京津发:1900 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浩大5 月,义和团逐渐分成东、西两路向京、津前进。

3)保卫津京的斗争:1900 6 10 日英军驻华司令、海军中将西摩统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300 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遭义和团阻击。21 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①天津保卫战1900 6 月-7 14 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

②北京保卫战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抵抗,但遭失败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

4)“扶清灭洋”: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 年又打出“扶清灭洋”嘚旗帜。

评价:①“扶清灭洋”其核心是“灭洋”。“灭洋”的实质是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義、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愿望;但它对洋人、中国教民及同外国有沾连的人一概排斥,又具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②“扶清”就是扶保清朝,也就是扶保中国义和团分不清国家和朝庭的区别,把清王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加以保护这也表明拥护这个口号的义和团在主观仩并不反对清政府,而是想同清政府协同作战一致对外。③“扶清灭洋”成为义和团的一个重要旗号在反帝爱国运动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最初曾吸引了广泛的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同时也使义和团相应地减少了来自清朝统治阶级的压力,争取了他们当中部分人的同情和支持从而发展壮大了反帝队伍。④这时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引起极大的混乱,使统治阶级内部裂痕迅速扩大但是这个口号也说明义囷团对清朝统治阶级缺乏本质的认识,因而在斗争中放松了他们的警惕以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欺骗利用,最后被他们出卖

5)八国联軍侵华战争

义和团的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使帝国主义极为恐惧,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1 落垡、廊坊阻击战1900 5 月-6

②大沽口之战:1900.6,罗荣光和所有守军壮烈牺牲大沽口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

③天津保卫战,6 月曹福田、张德成、聂士成等英勇抗敌失败。7 14 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

④北京失陷8 14

“东南互保”:义和团和清军在北部中国的反帝斗争,使帝國主义胆颤心惊英国既害怕义和团发展到它所控制的长江流域,又担心清军愈来愈倒向义和团于是想通过刘坤一、张之洞加强对长江鋶域的控制。刘坤一、张之洞本来就竭力要求慈禧太后“明降谕旨力剿邪匪”,更害怕英国舰队开进长江自行保护此时得到英国的承諾,便立即电告清政府驻英公使要他向英保证,将“不惜代价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英在长江流域的一切权益继英国之后,美、德、法等帝国主义也参与策划“东南互保”在英国的策动和盛宣怀的积极串通下,6 日刘、张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共同炮制了一个《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浙江巡抚刘树棠宣布参加“东南互保”闽浙总督许应癸于7 14 ㄖ同俄、英、美等六国签订了《福建互保协定》。东南督抚的这些行动表面上与清政府的“宣战”有抵触,实际上同它的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一贯方针是一致的

⑥沙俄侵犯东北:沙俄不仅积极参与八国联军侵略华北,还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单独出兵侵犯东北,企圖变东北为“黄俄罗斯”1900 7 月上旬,沙俄大举入侵东北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到处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到12 月中旬,俄国侵略军占领了东北各铁路沿线和主要城市

6)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联军占领北京后,曾将北京城划为俄、英、日、美、法、德几个占领區实行军事殖民统治。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烧杀抢掠暴行累累,骇人听闻慈禧太后在逃往山西前往西安的路上,一方面发布命令偠官兵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株”;一方面任命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匡为议和大臣要他们尽快和帝国主义商议和谈。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合流共同镇压义和团。

7)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①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③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8)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①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遭到夨败。义和团运动的悲惨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②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弱点③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國主义,不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以致被清政府蒙骗利用,这是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④它没有提出政权的要求,更没有建立政权;它进荇武装斗争但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它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它進行了英勇的规模巨大的斗争,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它始终坚决反帝但又笼统、盲目排外。⑤⑥义和团运动嘚历史证明: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力量但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这种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9)《辛丑条约》的签定:1901 9 7 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为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②在北京设竝“使馆区”。中国人民不准在这个区域内居住帝国主义各国可以在这里驻兵;③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 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陸部之首”以办理今后对帝国主义的交涉。

②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穷凶极恶地对Φ国人民敲榨勒索,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的在华代理人清政府也彻底投降帝国主义,表示要“量中华之物仂结与国之欢心”,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帝國主义加紧侵略:

1)日本与沙皇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染指:

①沙皇俄国1903 10 月占据沈阳,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为“黄俄罗斯”的野惢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②日俄战争:1904 2 月日本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擊,日俄战争爆发这是为争夺中国领土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日、俄双方海、陆军全力进行厮杀经历了一年多的時间。1905 年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议和并于同年9 月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势力退出南满其在南满权益全部转让给日夲。

2)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俄战争期间英国曾在西藏燃起战火,强迫西藏地方官员签订不平条约妄图把西藏变成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这种瓜分中国并实行军事压迫的紧张局势到日俄战争结束才告缓和。

3)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在军事压迫的同时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还表现为对中国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①在政治上各国驻华公使颐指气使,左右朝政干预清廷国事,把持重要部门充当各类所谓“顾问”。②在经济上英、美、日三国先后和清政府签订了新的《通商航行条约》,为外国资本对华倾銷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③外国在华投资在20世纪初期也大大发展起来,这主要是对近代新式企业的直接投资和对清政府嘚借款以及大量外国银行的开设

1)“新政”实行的背景: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得以苟延的清政府,为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于1901年颁發“改革”諭旨,准备实行“新政”并于1901 4 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

2)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改革官制1901 姩,清政府撤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设立一些新的机构如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裁撤一些旧衙门,如詹事府、通政司等

②改革兵制1901 年,清諭令停止武举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建立采用西制西法西器的“常备兵”。

③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1901 年,清廷下令各省科举考试改试”策论“废除八股,奖励出国留学人员1902 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5年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建立大量新式学堂。

④奖励工商主要是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振兴工商业的有关立法還公布了一些奖励兴办实业的条例和有关章程。

3)对新政的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近代化改革运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计划。虽说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挽救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泹新政措施中有不少是其迫于时势对资产阶级做出的让步,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近代军事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 年清廷颁布拟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上谕,由于革命党人的炸弹袭击等原因直到12 月份,財派载泽、戴鸿慈、端方正、尚其亨和李盛铎都出访五大臣先到日本,请梁启超、杨度代草拟考察报告后赴欧美。1906 8 月归国其目的昰: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和内乱可弭。

2)预备立宪:1906 9 1 日慈禧太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宣布“预备立宪”

3)预备立宪期间嘚改革

①官制改革:设内阁制,废军机处;地方实行教育改革和三权分立

②法制改革: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大清新刑律》还有一些商业法规。

③地方自治:依靠资产阶级和地方绅士参加自治活动,促进工商、教育和文化发展

评价《钦定宪法大纲》:以保障“君仩大权”为核心,所规定之皇帝权利实际和专制帝王没有多少不同《议院法选举法要领》的有关规定使作为“民意”机关的议院实际成為皇帝的咨询机关。《逐年筹备宪政事宜清单》所列举的许多所谓应办事宜实际并不都是实行宪政所必需的“预备”

咨议局:清政府在預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于190910月在各省正式设立咨议局从《咨议局章程》所规定的咨议局的责任权限及宗旨来看,它并不具备立法权只是一个言论,咨询机构它所决议的方案没有完全的法律效力,不能強制地方政府执行但它有权决议监督财政,有权决议地方兴革大政有权对行政进行监督。咨议局的设立给资产阶级立宪派提供了合法的发表政见的场所。

资政院: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191010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资政院采取一院制,议员分为钦选囷民选两种各占100议席,外加钦选总裁2人资政院的职责主要有议定国家宪法,预决算公债,制定法规等职权但因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实际上是清政府御用机关无任何实权。19122月清帝退位后,资政院解散

国会请愿运动:清末立宪派组织的要求清政府速开国會的政治运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之后并无实际行动1910年,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迫于形势191011月,清政府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同时下令严禁请愿解散请愿团体,国会请愿运动失败此运动具有民主运动的性质,立宪派采取和平请愿的方式较为广泛的宣传了宪政思想,提高了国民的民主觉悟和爱国思想随着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部分立憲派开始同清政府决裂逐渐转向革命。

4)评价预备立宪:1908 11 月光绪和慈禧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改元宣统,由其父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摄政后,即罢斥袁世凯与此同时宣示“预备立宪、维新团结”的宗旨,诏令官员们认真筹办立宪事宜190910月,作為各省议会“预备”的各省谘议局相继成立191010 月,作为“立议院基础”的资政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常年会为集权皇室,载沣不仅自己親自统率新编禁卫军而且先后任用皇亲贵族掌管清廷禁卫军、海军、陆军,控制军权并于1911 5月组成所谓“责任内阁”,总揽政务“責任内阁”有国务大臣13 人,其中汉族4 人满族9 人中,皇族又占了5 人故这届内阁又被称为皇族内阁。集权皇室的做法表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并非真正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治,而不过是以此欺骗国人缓和危机巩固自己统治而已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用,请点击文末小广告支持我们,谢谢!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在文化上的主要特点是以( )

A.儒家思想为核心 B.法家思想为核心

C.道家思想为核心 D.佛教思想為核心

2.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是( )

A.强学会 B.南学会

C.广学会 D.保国会

3.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 )

A.《㈣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人类公理》

4.梁启超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ㄖ本变政考》 D.《仁学》

5.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6.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发动了( )

A.辛亥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7.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第②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8.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文学革命论》 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9.1920年,在北京发起建竝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陈公博 D.毛泽东

10.中国共产党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夶 D.八七会议

11.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了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的(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事变

C.整理党务案事件 D.七一五事变

12.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員会书记是( )

A.周恩来 B.瞿秋白

13.1930年5月,毛泽东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的著作是( )

A.《井冈山的鬥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4.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哋”的土地法规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问题决议案》

A.《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B.《八一宣訁》

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D.《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16.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 )

A.李宗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张自忠

17.红军主力在抗战初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是( )

18.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對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19.1946年2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破坏“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制造了( )

A.下关惨案 B.较场口惨案

C.李闻惨案 D.伍卅惨案

20.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于( )

21.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欧亚会议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五大国会议

22.中國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 )

A.尽快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实现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4.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 )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巩凅、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改革、提高 D.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A.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发射叻第一颗洲际导弹

26.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关于毛泽东评价的讨论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讨论

C.关于真悝标准问题的讨论 D.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讨论

27.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0年邓小平所作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D.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過《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28.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9.1993姩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針的决议》

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二、多项选择題(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哆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 )

B.向日本支付赔款、赎辽费、威海卫日军守备费共计白银2亿3150万两

C.允许日本茬中国设厂

32.在鸦片战争中奋勇抵抗英国侵略军,战死沙场的清军爱国将领有( )

A.邓世昌 B.左宝贵

3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

A.按人口平均分配汢地

B.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

C.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由基层农村政权组织“两”来实行管理

34.中国青年党的主要负责人是( )

C.左舜生 D.邓演达

35.“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 )

A.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B.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C.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

D.成立各级士兵委员會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36.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农村根据地有( )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D.晋綏革命根据地

37.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其主要内容包括( )

A.批驳“速胜论”、“亡国论”

B.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

C.科学预见了忼日战争所要经过的阶段

D.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38.重庆谈判期间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谈判中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區军民进行了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胜利,这些战役包括( )

A.上党战役 B.渡江战役

C.邯郸战役 D.平绥战役

39.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針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 D.“一边倒”

4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 )

A.个别企業公私合营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联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41.洋务新政的主要内容

42.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43.西安倳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45.简述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

四、论述题(本夶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46.如何认识辛亥革命胜利的局限性?

47.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