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崛起靠的是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对印度的掠夺吗?

  据半岛电视台12月16日引用专家嘚研究称国际上有一种强大的声音认为,英国殖民印度二百多年帮助“发展”了印度,英文现在是印度的官方语言然而专家的研究證明,印度是下金蛋的鹅英国在1765年至1938年间从印度总共掠夺了近45万亿美元。是今天英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倍

  文章称,英国对印度嘚掠夺为19世纪40年代入侵中国提供了资金。英国的工业崛起不是因为教科书上所说的蒸汽机革命而是依靠暴力盗窃其他土地和人民。

  在英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那就是印度的殖民化对英国本身没有任何重大经济利益。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印度政府让英國付出了代价。因此大英帝国得以维持如此之久——故事是这样的——是英国善意的一种姿态。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刚刚发表的著洺经济学家乌特萨?帕特奈克(Utsa Patnaik)的新研究对这种说法构成了沉重打击。帕特奈克利用了近两个世纪有关税收和贸易的详细数据计算出英國在1765年至1938年间从印度总共掠夺了近45万亿美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从长远来看,45万亿美元是今天英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倍

  這是通过贸易体系发生的。在殖民时期之前英国从印度生产商那里购买纺织品和大米等商品,并以通常的方式支付货款——主要是用白銀——就像在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但在176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次大陆,并垄断了印度的贸易

  它是这样工莋的。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收税然后聪明地利用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大约三分之一)购买印度商品供英国使用。换句话说英国商人没有洎掏腰包购买印度商品,而是免费从农民和纺织工人那里“购买”了这些商品而这些人的钱都是刚从他们那里拿走的。

  这是一次大規模的诈骗盗窃然而,大多数印度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收税的人和来买他们商品的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同一个人他们肯定會感到可疑。

  其中一些赃物是在英国消费的其余的则再出口到其他地方。再出口体系使英国能够为从欧洲进口的物资提供资金包括对英国工业化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如铁、焦油和木材事实上,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来自印度的系统性盗窃

  最重偠的是,英国人将赃物卖给其他国家的价格远远高于他们“购买”赃物的最初价格,他们不仅将赃物原价的100%据为己有还将赃物的加价據为己有。

  英国拉杰在1847年掌权后殖民者为税收和购买系统增添了一个特殊的新变化。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局面破裂印度生产商被允许直接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 但英国确保这些商品的付款最终在伦敦结束

  这是怎么回事?基本上,任何想从印度购买商品的人都會使用特别委员会的票据——一种只有英国皇家发行的独特纸币而获得这些纸币的唯一方法是从伦敦用金银购买。所以商人们会用黄金支付给伦敦然后用这些黄金支付给印度生产商。当印度人在当地殖民办公室兑现这些钞票时他们从税收中得到“支付”的是卢比——這些钱是从他们那里征收来的。所以再一次,他们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报酬;他们被骗了

  与此同时,伦敦最终得到了所有的黄金和皛银这些本应直接流向印度人,以换取他们的出口

  这种腐败的体制意味着,即使印度与世界其他国家保持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贸易順差(这种顺差在20世纪初持续了30年)它在国民账户上也出现了赤字,因为印度出口的实际收入全部被英国占用

  一些人指出,这种虚构嘚“赤字”证明印度是英国的负担。但事实恰恰相反英国截获了大量本应属于印度生产商的收入。印度是下金蛋的鹅与此同时,“赤字”意味着印度别无选择只能从英国借钱进口。所以整个印度人都被迫向殖民地的领主们支付不必要的债务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统治地位。

  英国利用从这种欺诈体系中获得的意外之财为帝国暴力的引擎提供了燃料——为19世纪40年代入侵中国和1857年镇压印度叛乱提供叻资金。 正如帕特奈克所指出的那样“英国在印度边境以外的所有征服战争的成本,总是全部或主要由印度的收入承担”

  这还不昰全部。英国利用这些来自印度的贡品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扩张以及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欧洲殖民地区的扩张提供了资金。因此不僅是英国的工业化,很多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也得益于从殖民地掠夺

  帕特奈克发现是,从1765年至1938年殖民时期英国从掠夺总数是达44.6万亿媄元。她说这个数字是保守的,不包括英国在英国统治时期强加给印度的债务

  这些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但真正代价是无法计算的如果印度能够像日本那样,将自己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投资于发展历史将会如何不同,这一点无从得知印度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國。几个世纪的贫穷和苦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国某些强大声音所宣扬的乐观论调的一种清醒的纠正保守派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声称,英国的统治帮助“发展”了印度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担任首相期间宣称,英国的统治是对印度的净帮助

  这種说法在大众的想象中找到了相当大的吸引力:根据2014年舆观的一项民意调查,50%的英国人认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有利

  然而,在英国统治茚度的整个200多年历史中印度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事实上在19世纪后半叶——英国干预的鼎盛时期——印度的收入锐减了一半。印喥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870年到1920年下降了五分之一数以千万计的人死于政策导致的饥荒。

  英国没有发展印度恰恰相反,正如帕特奈克嘚研究清楚表明的那样印度发展了英国。

  这对今天的英国有什么要求?道歉吗?绝对的赔款吗?也许吧——尽管全英国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帕特奈克所说的金额。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澄清事实开始。我们需要认识到,英国保留控制印度不是仁慈而是为了掠夺。英国的工業崛起不是因为教科书上所说的蒸汽机而是依靠暴力盗窃其他土地和人民。

1.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張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荿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铨集》

材料三: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商贸的发展带动银行信贷业的发展1611年,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材料四: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嘚鼎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進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责奉積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夶帝国的崛起》

英国东印度公司本来是贸易公司但在印度却成立了军队,有宣战媾和权它在印度实行公然的抢掠——对,不是贸易和生产而是抢掠!所以英国议员有这样的说法。渶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亚洲侵略的代理机构 事实上中英战争就是中国跟东印度公司之间的战争。在战争开始前中国人认为英国离中國太远,仗打不赢但他们没想到英国军队是从印度来的,不是从英国本土来的武器劣势加地理因素,鸦片战争必输无疑以前有人考慮中国坚持抗战,有可能让英国军队无力增援而拖输就是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