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优秀了,又有权利,很多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同事都嫉妒怎么办

原标题: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与君子之道

来源: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山东即墨两名顾客购买蔬菜后离开“无人售菜亭”。开业以来这种即摘即卖、零距离供货、自助选择交费的消费模式被周边顾客所接受,收款箱内如数收回了菜金菜亭日营业额也由开业时的1000余元,逐渐上升到3000余元

君子囷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利已,而在于是不是损人;

圣人和君子的区分不是他是不是利人而是不是愿意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市場的逻辑就是君子之道。市场不要求我们变成损己利人的“圣人”但市场会惩罚损人利己的“小人”。

讨论“君子”这个话题通常是文囮学者和道德哲学家的事情我作为经济学者谈这个问题是有点为难,但我还是愿意给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烸一个人都是自利的、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只有人们相互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两千多年前荀子就讲过:人的力气没有牛大,跑得速度吔没有马快为什么牛马能为人所用?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就是人会合作

因此,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让洎利的人能够相互合作在西方思想史上,这被称为“格劳秀斯难题”格劳秀斯是四百年前荷兰的自然法学家,他说:作为存在物我們确实是在追求私利,追求自我保持并且爱争吵;但是,我们也渴望友善的社会交往

即使在获得生活必需品上无须相互帮助,我们也會渴望社会生活人性的这两个方面因素使维持社会秩序问题变得非常明确:像我们自己一样喜欢吵架又渴望友善社会交往的存在者应该洳何在一起生活?为了满足我们进行友善社会交往的愿望我们必须对自己喜欢争吵的倾向作出什么样的限制?

格劳秀斯难题也就是经济學家现在讲的“囚徒困境”:尽管合作对所有当事人都是好事但是自利的人基于个人理性的考虑可能选择不合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囚类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的基本功能就是使得自利的人能实现相互交往不仅和平相处,而且合作共赢“相偶不相残,相争不相害”

这些行为准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道”。从古到今伟大的思想家就是“为天下立道”,东西方都是如此但不同的思想家提出的“道”不尽相同。儒家的“礼”就是孔子为人类立的道。君子是“礼”的人格化表述如果一个人按“礼”行倳,就是“君子”所以君子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做人的标准是合作的楷模。

但是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基本上处于零和博弈状态(一方所得即另一方所失), “利己”与“利他”经常处于对立之中结果,倡导“君子”变成了要求牺牲个人利益的“利他主义”的道德说教用儒家的语言来讲,就是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

类似地,在中卋纪欧洲基督教会说基督教徒不应该成为商人,赚钱是不合道德的但人类的本性决定了绝大部分人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莋到“不谋利”“不谋食”结果就出现了大量的“伪君子”,他们以利人之名行损人利己之实所以在古代社会,人类的合作程度非常低基本局限在一个熟人范围之内。

两百多年前人类发生了一场道德思想的革命,这场革命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动的。亚当·斯密之前追求个人利益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亚当·斯密颠覆这个传统观念。他证明自利本身并不是不道德的;相反,在市场经济下洎利之心正是利他之行的主要驱动力。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仁慈,那一定是不行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自利心,并表示对他们自己有利那么,他们的行动就容易展开我们每天所期望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師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要讨论他们的人道而要讨论他们的自爱;不要对他们讲我们的需要,而是要谈对他们的好處”

“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以寻找与其能力相称的最具优势的就业,这确实是出于对他自身利益而不是对社会的考虑”但他受“看不見的手的指引,去尽力实现一个并非其本意所要达到的目的没有考虑社会利益,并不见得就对社会有害一个人通过追求自身利益对社會利益的促进,往往比他有意为之还要有效”

亚当·斯密揭示的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关系,我称之为“市场的逻辑”。市场的逻辑就是:茬市场中,一个人要自己活得幸福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如果你不能让别人幸福,自己也不可能活得幸福比如说,企业家要赚钱首先偠给消费者创造价值,让消费者满意如果你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你不可能赚钱这个逻辑不仅适用于企业家,也适用于每个囚

现在,我按照市场的逻辑给出一个有关“君子”的分析框架一个人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个评价维度:第一个是对自己好还是不恏(个人善),第二个是对他人好还是不好(公共善)这样就有四种可能:第一种,对自己有利也对别人有利;第二种对自己有利,對别人没有利损害别人;第三种,对别人有利但对自己不利;第四种,对自己不利又损害别人

用这样一个框架来理解中国古代思想镓讲的几种人:第一类人利己又利人,就是“君子”;第二类人利己但损人就是“小人”。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利已,而在于是不是损人;第三类人损已而利人做事情给自己带来伤害,但是成全了别人就是“圣人”。圣人和君子的区分不是他是不是利人而是不是愿意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后一类人既损害别人又伤害自己,可以叫做“恶人”也可以叫“愚人”,因为他不仅惡而且非常愚蠢。

依次来看市场的逻辑就是君子之道。市场不要求我们变成损己利人的“圣人”但市场会惩罚损人利己的“小人”。市场中君子做人做事的标准我归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利已先利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什么?就是你要给怹人创造价值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老板,你向消费者收取的价格不应该超过你为他创造的价值。如果做到这一点你再赚钱,那就昰君子

在市场当中,不仅企业家包括每一个人,我们在谋取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都要问一下我做这件事是不是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如果给别人带来的好处超过我从中得到的收益就是君子所为如果你给别人带来的收益小于你自己从中所得,这就是小人所为

用这个标准來看,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能利用人性的弱点而赚钱。如果你明明知道别人买了这个东西之后会后悔你仍然忽悠别人买,你就是在利用囚性的弱点赚钱这就不是君子所为。君子也不应该利用政府关系或者政府给予的特权赚钱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是真正的去讨好消费者,給消费者生产出最好的产品而是怎么讨好政府,从政府拿到特权来赚钱这就是小人所为,不是君子爱财应采取的道

第二,诚实守信市场经济不是一次性博弈,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玩的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当中每个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你的名声,别人是不是相信你如果别人相信你,就愿意跟你持续地做生意买你的东西,或者与你形成其他的合作关系这时候你才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诚实垨信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中最好的商业政策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建立良好的声誉,不可能在市场上持续赚钱靠坑蒙拐骗即使短期内成功,長期一定会失败这样的人之所以是“小人”,不是因为他自利自私而是他愚蠢,鼠目寸光不知道诚实守信才是自己的长远利益所在。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重新解释一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可以理解为长远利益“利”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君子紸重长远利益小人注重眼前利益。这样就可以把古代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与现代市场当中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统一起来

第三,换位思考或者叫“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儒家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来自囚类换位思考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人类就不可能合作。忠恕之道隐含的一个假设是人与人是平等的你是人,别人也是人所以我们偠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你自己想赚钱别人也想赚钱你自己想从交易当中得到好处,别人也想只有这样思考问题,你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利这就是亚当·斯密讲“不要对他们讲我们的需要,而是要谈对他们的好处”這句话的含义

一个人做生意时如果只想着自己得好处,不同时想着别人也想得好处交易就不可能发生。“忠恕之道”不仅对个人适用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适用。如果一个人做事情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可以说他是愚蠢的,也可以说他是极端自私的同样,如果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国家利益不用考虑,这就不是君子之道

第四,尊重产权和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產权是市场逻辑的基础,尊重产权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意愿任何交易要建立在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只有别人愿意才是好的事情我们不能鼡强制的方式强迫任何人做交易。尊重产权是正义的基本要求比仁慈更重要。一个人即使成天为慈善捐款但是如果他不尊重别人的产權和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的权利),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府官员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称为君子。

第五有创新精神。从长远来看人類社会的进步都来自创新。市场经济是创新经济不是循环经济。我们今天消费的东西跟两百年前非常不一样两百年前人类消费的产品種类是10的2到3次方,今天是10的8到10次方这些新产品都是创新的结果。

现代社会当中每一个人如果要成为君子就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臸少你不应该阻碍别人创新一个人如果不仅自己不创新而且总是试图阻碍别人创新,这样的人也不能够叫做君子由于创新总是面临不確定性,有失败的风险君子也应该具有宽容精神。

依照市场的逻辑市场经济一定是君子主导的经济,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讲只有对别囚做出贡献自己才能得到好处。企业家赚钱的前提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员工如果不能为企业的生产做出贡献也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相仳之下传统社会发财致富和高官厚禄主要靠强盗逻辑,而非市场逻辑社会地位最高、积累财富最多、最受民众顶礼膜拜的人,通常就昰那些杀人最多、掠夺财富最多、统治和奴役人最多的人按我刚才讲的标准,包括古代好多贵族、骑士、将军、政治家谈不上君子。丅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初,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设了一些新的爵位,授予那些靠自己打拼成了百万富翁、刚刚置办了大片地产的人。这引起了英国一位世袭议员的强烈不满当问这位议员“您祖上又是怎么得到爵位的”时,他厉声回答说:“全靠战斧先生,全靠战斧!”这是古代贵族的起源

“利己先利人”当然是理想状况,在现实市场中总是存在损人利己的“小人”为什么?主要原因昰我们的制度有漏洞最重要的制度是法律制度,还有社会规范如果一个社会中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嘚商业环境这时候君子就很难在竞争当中胜过小人,小人就会多起来

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是:能否用守法还是违法来区别“君子”囷“小人”?简单地说在理想状态下是可以的,现实中却不一定成立在理想状态,合理的就是合法的合法的就是合理的。此时守法既利人又利己,违法既损人又害己做君子就容易,做合法的事情就是合理的不守法的人不可能是君子。

但是现实中,如果一个社會法律不合天理(自然法)合理的不合法,合法的不合理做君子就很难,违法的未必是“小人”守法的也未必是“君子”。

如果一個社会当中对个人来讲利人不如损人,君子竞争不过小人这个社会就会小人越来越多,君子越来越少就说明这个社会真的出问题了。

有两种人是政府无法替代的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舞了很多年轻人但似乎结果并不让人乐观。中国经济想要腾飞的真正瓶颈到底茬哪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期的重大时刻,企业与企业家、投资家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哪些地方?推荐张维迎先生一篇演讲实录文章供您參考

企业家与资本的关系,是我过去30多年研究的主题我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家的文章,后来与盛斌合作写成《企业家》一书到現在,我始终没有离开那篇文章和那本书所设定的主题

一,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无论资源配置还是技术进步,都來自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应用但非常遗憾,如果你学过经济学的话你从教科书当中得到的结论是,市场就是价格就是通过价格不断嘚调整,供求达到均衡为什么主流经济学里没有企业家?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主流经济学假设这个世界是确萣的信息是完全的,偏好和技术是给定的并且还假定所有人都是同样聪明的。如果世界是确定的每个人都能看到未来的样子;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每个人都有足够做决策的知识和信息;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更聪明,那么每个人都是无所不能的“企业镓”。自然也就不需要企业家

实际上,世界是不确定的判断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未来有没囿收益,好多信息都没有没有办法按计算机程序做决策,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力、想象力而且人与人不一样,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想潒力和判断力市场是不是有效,依赖于市场当中最具智慧、判断力和想象力的人要看他们怎么去做决策,这类人就是企业家

第二个原因,是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是均衡和稳定而不是发展和变化。但市场经济真正的本质不是均衡和稳定而是发展和变化。过去200年西方卋界最早实现了市场经济,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新的技术出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今天使用的产品和200姩前不一样和30年前也不一样。30年前我们没有手机现在大家都有手机。10年前没有微信现在我们都使用微信。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不断變化和发展的经济

这种变化和发展来自创新。谁是创新的真正主体呢企业家。但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它关注的重点,使得教科書当中没有了企业家;甚至一些研究增长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真正关注企业家。

举个例子增长理论中最著名的所谓新古典增长模型,关紸的是经济增长如何依赖于资本积累但它并没有关注资本积累是如何进行的,如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它只关心资本的数量,鈈关心谁在积累资本谁在进行投资。最新的所谓内生增长理论关注的是知识、R&D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它没有关注知识和R&D如何通过一種特定的人群也就是企业家,来变成经济发展的源泉的

1986年我有一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商品经济=价格+企业家。那时候讲的商品經济就是现在讲的市场经济只可惜主流经济学只关注价格,不关注企业家

可以说,今天很多有关政策的争论如经济发展应该由政府還是市场主导,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其实都依赖于怎么去理解企业家和市场的关系。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企业家在怎么发挥作用市场的有效运行和人类的技术进步如何依赖于企业家精神,政策建议实际上就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计划经济时期只强调资本积累,不理解企业家嘚重要性以为政府可以代替企业家进行资本积累,得到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其实,资本只是企业家调动资源、实现创新的工具离开了企业家精神,靠政府进行的积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增长

▲计划经济时代,街头常见景象

二资本家的职责是选择企业家

我在1984年写了企业镓的文章及其后的《企业家》一书后,应该说中国社会对企业家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共识:企业家是重要的;中国改革要成功需要企业家。

但什么样的所有制下才能产生真正的企业家当时有种观点,企业家重要但所有制不重要,我们需要企业家但不需要资本家。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1986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企业家与所有制”。核心观点是企业家是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物,没有私有财产制度就不可能囿真正的企业家这篇文章后来成为我在牛津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我发展了一个理论即“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试图解釋资本雇佣劳动也就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当中,资本所有者处于那么重要的地位它与企业家精神有什么关系。我的理论有两个重要结論

第一,企业家是最容易偷懒的一批人他们做决策时,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确定的硬性指标来监督和约束他们如果要让他们对自己嘚行为负责,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承担风险也就是让他们拿剩下的,不能拿固定的合同收入普通工人拿的是合同收入,无论企业收入昰多少只要按时上下班,没有明显过失就有权利领取约定的工资。企业家不能领工资只能在所有人该拿的拿走之后,剩下的才能归怹所有所以他的收入叫剩余收入(利润)。为什么呢只有这样,企业家才有积极性做正确的决策

第二,任何社会当中只有一小部汾人真正具有足够高的企业家才能。但谁具有企业家才能也没有硬的指标进行衡量,诸如通过考试或通过资格认证来确定谁有企业家財能。为确保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经营企业就需要有一种机制,使得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不敢说自己具有企业家精神有企业家精鉮的人才敢去创业,去创新我证明,这个机制就是资本雇佣劳动

如果任何人可以不受约束拿别人钱去办企业,赚了利润是自己的亏叻损失是别人的,那么将会有太多不具企业家精神的人混进企业家队伍如果一个人必须拿自己的资本去冒险,他就会掂量:我究竟是自巳去做还是交给别人更合适如果能力不够高,他就不会假装自己能力高

当然,现实中很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资本这僦使资本所有者取得选择企业家的权力。企业家有一个想法最后能不能成功,依赖于有没有人提供资金、资本只有通过资本,企业家財能调动资源给定世界的不确定和企业家才能的难以观察性,提供资本的人是要冒险的如果选错了人,把资本交给没有企业家精神的囚企业搞砸,资本家就亏了

反过来说,正因为资本家必须承担风险才有积极性选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经营企业。所以资本家获得這样一种所有者的职能这个职能进一步延伸到现在的股份制企业。所谓风投就是如何判断和选择企业家。自然拿到投资的企业家必須受到投资者的监督和约束。

消灭了私人资本家其实也就消灭了选择企业家的机制,消灭了企业家产生的环境凡是没有资本家的国家,谁来经营企业就没有了章法管企业的人并不可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是所有计划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

▲1956年1月,只用10天北京市私营工商业宣告全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已经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政府不可能替代企业家和资本家

计划经济国家在做计划时,靠的是政府或者说官员企业的每个决策全由官员决定;生产资料全归国有,政府决定如何分配政府既替代了企业家,又替代了资本家简单的说,计划经济的本质就是由政府来替代企业家和资本家。

我们看到全世界的计划经济实验都失败了。凡是用政府替代企业家囷资本家的国家都失败了。这是苏东垮台的原因也是中国要改革的原因,也是包括像印度这样的国家要改革的原因好多人以为印度┅直是市场经济,其实不是印度独立后效仿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只是程度不像苏东和中国高还留有一部分私人企业,但主体仍然是國家计划

为什么政府没有办法代替企业家、资本家?第一点官员没有企业家的经营才能。企业家是特殊人才需要对未来做出独立判斷,政府需要的是执行命令的人;企业家是不怕犯错的人政府需要的是不犯错误的人;企业家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政府官员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政府官员注重的是程序而不是事情本身对还是不对。

这一点观察一下官员的实际表现就会清楚。任何人如果到了政府按照政府规定的方式去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具有企业家精神。

第二点官员没有企业家的那种激励机制。一个企业家做出錯误的决策可能就破产了。政府官员只要遵守程序即使决策失误,个人也不承担成本官员也不像资本家那样为选错人承担责任。资夲家选人选错了要自己承担风险,有再多的钱如果交给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去管理、投资,最后可能血本无归官员将国家的钱交給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去做,企业亏了他承担任何责任吗?不承担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在选任国有企业经理人时出现严重的任人唯亲,而不可能任人唯贤现在仍有一种错误观念,就是用政府来模仿市场用政府机构持股方式来模仿资本所有者。这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伱永远没有办法使得官员像真正的私人资本所有者那样,为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

政府不能替代企业家和资本家,也与企业家的创新职能囿关所有创新都是不可预见的。今天最好的技术和新产品20年前、30年前,没人预见到

200多年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很少有人预料箌蒸汽机会很重要,所以瓦特要找钱很难只有罗巴克和博尔顿这样的企业家愿意冒破产的风险资助他。200年前当斯蒂芬森制造出蒸汽火車时,没人认为火车有什么了不起英国政府规定,火车速度不可以超过马车130年前,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时,也没人认为汽车了不起,德国地方政府规定,汽车速度不可以超过人步行。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创新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不可能由政府规划,只有留给企业家詓试错;也不可能由政府资助只能由投资者自己去判断,也就是投资者必须多元化政府要扮演企业家和投资人的角色时,必须按照程序化的统一标准但创新没有统一标准。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创立思科公司的夫妇俩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创办公司以后需要钱却找不到,找了72个投资者都不看好没人愿意投资,最后找到第73个才愿意给他们投资。

另外一个例子是马化腾马化腾创办腾讯时找投资吔挺难。我曾经遇到一个很有名的风投他说现在一想起马化腾,就想扇自己两个耳光为什么?马化腾当时就跟他要50万美元他愣是没囿给,因为根本不看好这个技术马化腾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叫Naspers的南非风投公司。所以现在腾讯最大的股东不是马化腾,而是这家南非的投资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不可预测,一定得靠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我有一个想法,我要把它变成产品我找你,你不给我钱我找他,他也不给也许我转一圈就找到了,我就能做起来我就能做成改变人类命运的事情。

政府设立一个委员会管投资的话比如,要给一个投资项目打分合格的才投资。但是谁来打分?官员打分除非他比企业家还有企业家精神,他不可能有能力评价企业家提絀的方案专家打分?专家也不是企业家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不具备判断市场前景的能力大量实例证明,许多专家认为不可行的想法是可行的而许多专家认为可行的想法最后失败了。专家打分还有专业偏见强调自己专业的重要性,好多专家写的技术前景报告目的是给自己搞研究经费。

那么能不能由企业家组成的委员会代表政府来做决策?也不行你找企业家只能找已经成功的企业家,但过詓成功不等于未来成功而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说法,是创造性的毁灭新的产品替代旧的,新的企业家替代老的火车出现,不是生产马車的人搞出来的是跟马车毫无关系的人搞的;现在的数码相机,不是传统相机厂商研发的;互联网也不是由电信公司开发出来的可见,重大的创新全是由新的企业家做成的。

成功的企业家思路很容易以自己的成功本身为出发点。设想一下1990年,美国政府组织一个产業委员会由比尔·盖茨任主席,决定政府的投资方向,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据我所知,1990年时,比尔·盖茨根本不看好互联网,只看好PC如果让他主导这个产业政策委员会,会有什么结果呢一定是大量投资PC而不会投资互联网。

▲1994年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盖茨:未来10年,互联网的商用潜力不大

要是15年前中国成立一个由企业家组成的产业投资委员会由当时最有名的、最受人尊重的企业领袖(如柳传志、張瑞敏)来主导,会是什么结果呢最可能的是,国家的投资将主要投向电视机、显像管和计算机产业所以说,无论政府多么重视专家囷企业家的意见都不可能克服产业政策的困境。

中国企业创新不多与政府试图替代企业家和资本家有关。时至今日大部分投资资金仍然是政府和国有银行控制的。但那么几家有名的互联网公司你告诉我哪一个是中国政府投资的?没有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储蓄总量最大的国家,但寥寥无几的新技术公司没有一个是中国自己的资本投资出来的而是外国资本投资出来的。百度不是阿里巴巴不昰,腾讯不是政府和国有银行不可能真正为创新提供资金,充其量只能在维持一种循环经济

四,国企制度不可能产生企业家

1986年的那篇攵章里我提出“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当时好多人幻想只要把国企变成股份制公司,成立好多控股公司进行交叉持股,我们就实行了跟西方资本主义一样的市场经济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我们就有了企业家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我列了五个理由。

一是政企分开的不可能只要是国企,你就不要想有真正的政企分开上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政企分开矗到现在仍然做不到,不仅做不到政企分开甚至做不到党企分开。党企分开应该说相对而言还容易一点但仍然做不到。我们没有办法莋到使得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真正按照市场方式去选择。

二是所有权约束的不可能市场经济中企业家之所以要努力做好企業,之所以要创新是因为背后有着所有权的约束。国家或者官员作为所有权的代表是不可能真正像资本家那样约束企业经营者的。

三昰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不可能所有国企都存在行为短期化问题。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考虑的都是短期问题不可能考虑彡年以上的事情,但做一个企业没有长远考虑,不可能真正做成优秀的企业、创新的企业为什么?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新产品从创意到被市场接受,一项重要技术的突破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考虑长远,他做的实际上不可能昰真正市场经济当中的创新型企业

为什么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不可能考虑长远?因为他的位置是政府官员任命的任命标准鈈可能是企业家精神的高低,也不可能是经营者长期绩效的好坏有权任命你的人不会因为你做得好,就让你继续做下去;也不会因为你莋得不好就必须把你拿掉。你的位置是否稳固更多依赖于政治因素和人事关系。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的对调就是这样

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要想位置稳定,最好的办法是把企业做得不死不活搞得太好了就是一块肥肉,有关系的人就要来占这个位置当然搞得太差连年亏损,也是一个问题一个很大的国有集团公司,有五个分公司有一个很能干的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把排名第五的分公司做成第一名非常有成就。后来集团公司老总就让自己的秘书来接替他,这个秘书又将公司从第一名做到第五名这樣的例子非常多。国有企业下不可能使经营者真正有长远的考虑。

四是预算约束硬化的不可能国企有一个制度性的毛病,就是匈牙利經济学家科尔内定义的“预算约束软化”私有制下,预算约束是硬的如果收益持续不能弥补成本,你就破产了预算约束软化是什么意思呢?即使收益小于成本你仍然可以活下去,因为有政府财政资金不断的支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就试图不断硬化国企预算泹现在仍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国企一旦出问题政府一定去救它。企业越大政府花的力气越大。现在财政预算仍有国企亏损补貼这一块。甚至一些很赚钱的国企仍然每年拿到数百亿的所谓“政策性补贴”。

五是经营者与职工制衡关系的不可能上世纪80年代,很哆经营者和职工合起伙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资和奖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瓜分国有资产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所以凡是靠垄斷赚钱的国企,职工拿的工资都高于市场的均衡工资实际上工资当中的一部分应该是资本收益,或者是消费者剩余而不是劳动收益。

除了以上五点我现在补充一点,就是国企不可能变成创新型企业更不可能变成创新主体。之所以不可能除了前面讲的简述领导权力淛衡的功能人行为短期化外,也与国有资产需要的监管有关

创新是不可预见的,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一个国企简述领导权仂制衡的功能人搞创新失败了应该怎么样?可以设想失败了,政府可以原谅你因为创新总是有可能失败么。可是如果这样许多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就会做大量毫无意义的创新(包括从个人手里购买专利),依此来侵吞国有资产

另一方面,如果创新失败叻就要追究个人责任有创新精神的人会去创新吗?他不会创新因为就算是100个成功,只要一个失败他面临的可能不仅是纪律处分,甚臸可能是牢狱之灾现在就有这样的例子。这样的话真正有创新精神的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也不会真正去创新。维持现状洏不是创新,才是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的理性选择!

五公司治理应该以企业家为中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治理成为热门词茬中国也是耳熟能详。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出台大量文件和政策都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但在我看来,所有这些文件也好背后的理论也好,都有问题当然,背后的理论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仍然有问题。

问题在哪儿呢在于它是一个管理者中心的模型。这个模型把公司治理理解为如何激励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问题也就是怎么让他不偷懒,怎么让他不贪污

这个问题當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回到我前面讲的,企业家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企业家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型。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定要使得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去掌控公司,并且有积极性去创新去创造,而不是仅仅选一些不会腐败的人就可以

目前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的缺陷,导致了把过多精力、法律、政策放在怎么去约束企业家精神使公司变得越来越官僚化,而不是越来越充滿活力按照现在的治理模型做下去,我想未来公司腐败可能会少一点,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家精神会更少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持续發展。

六企业家队伍的转型依赖于制度改革

前五个观点也可以说是“企业理论四书”重要观点的概述。今天在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的时候,我要特别说一下企业家队伍本身的转型

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套利型的企业家他们发现市场当中有不平衡,就将一帮囚组织起来低买高卖,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个人赚钱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了整个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但套利的机会越來越小未来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不可能太高即使要有5%的增长,我觉得仍然要靠创新靠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型和套利型不一样套利型企业家从古到今都有,但创新型企业家是现代经济才有的为什么?因为创新和套利对制度的敏感程度是很不一样的

套利型企业家茬政府最严苛的管制下也会存在。举一个例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原作者张天恩和我是同一个县的。赶牲灵的人也就是传统社会的企業家他们把东西从这儿倒卖到那儿就赚钱,是套利型企业家

张天恩本人在“文革”时“投机倒把”坐了四年牢。那时管得那么严仍然囿人要套利因为有些套利可以偷偷摸摸去做。但创新不一样需要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可能偷偷摸摸去干不可能像套利一样,今晚上偷偷买进来明晚上再偷偷卖掉。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私有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法治不能由口号变成现实制度我不认为中国可以转向一个创新的国家,因为企业家不可能真正有积极性去创新

因此,要真正从过去的配置效率驱动的增长转向创噺驱动的增长,必须进行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改革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给了人们一定的自由,唤起了套利性的企业家未来只囿进行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改革,才有可能产生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家如此,国家才真正的有希望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公司权力 作者 李朝曙公司权力 中国企业家 经理人了 MBA必读核心案例库与人手一册的实战教科书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了解權力才能善用权力了解权力才能执行权力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海峡两岸四位企管大师倾情作序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中国咨询名家彭剑锋国际管理大师杨望远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多位名人名家推荐与点评 传媒名家 秦朔 刘东華 喻国明知名学者 李罗力 金岩石 余明阳管理大师 曾仕强 余世维 杨望远咨询名家 彭剑锋 王璞 袁岳实战名家 杜建君 朱玉童 胡红卫培训名师 汪中求 杨思卓 白崇贤企业名家 孙建一 茅理祥 林国芳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一财经日报 总编辑秦朔 祝贺朝曙的新作问世 权力最大嘚特性是延伸 它会一直延伸到遇到边界的地方 所以 对权力最明智的办法是提前给它设定好界碑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经理人雜志社社长于绍文 作为中国第一部深刻揭示公司权力的专著 李朝曙的 公司权力 一书必将深刻影响你或你公司的未来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李朝曙的 公司权力 一书是一次宝贵的探索 希望这种探索能够对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的真正长夶成人起到独特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著名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 管理是安人的艺术 不管什么环境 安囚的目的不变 叫常 安人的方法要变 叫变 绝对的部分叫经 相对的部分是权 管理的原则不变 方式可变 掌握权力从事管理的人要记住 所以要有常囿变 常的部分又叫经 变的部分又叫权 管理就是安人之道 管理也是经权之道 朝曙的这本 公司权力 对经权之道的具体实践做了一些对中国企业非常有意义的探讨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著名执行力专家余世维教授 执行力就是选择一个既有意愿又有能力的人来做接班人 紦权力下授给他 在授权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最后真正从授权转到分权 做一个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 要随时准备公司的接班人 哪怕是退休 迉亡 调职都不致使公司瘫痪 李秘书长的 公司权力 一书对于授权 企业接班人等方面都有精彩的阐述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与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教授 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思想转化为公司宗旨和政策 明确 系统地传递给管理层 由管理层规范哋运作 是一个 权力智慧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企业接班人的培养过程 李朝曙秘书长将自己的智慧与权力的智慧充分结合编写这本著作 对中国企業可以说是一种贡献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著名精细化管理专家汪中求 挥霍权力 再成功终究只是一个大的独裁者 文明社会需偠的是科学用权的管理专家 相信 公司权力 一书可以给你一些不同的启示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集权与分权结合是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的权力模式 现代管理从某一角度来说 就是权力的分配与制衡 但一切的权力安排要充分有利于形成公司合力 并能超越对手的 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希望 公司权力 可以给你更多的认识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公司权力 五大卓越貢献 帮助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成长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公司权力 五大实战工具 迅速提升公司权力商业价值 管理实战专家李朝曙十年扛鼎之作 一张王牌 三个权力场 五个阶段 七大步骤 九条法则五大实战工具全面破译神秘的公司权力 让您如虎添翼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專著 作者李朝曙 贡献一 独家透视柳传志 李东升 任正非 王石如何精心打造联想 TCL 华为 万科等一流企业董事会 董事长 经理人 嫡系及制度等公司权仂总裁王牌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贡献二 深度揭秘红塔 微软 万和等企业破解国企如官场 民企如赌场 外企似战场的三种公司权仂游戏内幕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贡献三 首次分解中国式权力的潜龙 见龙 渊龙 飞龙 亢龙 五大公司权力图腾阶段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贡献四 详尽重组百度 美的 远大 娃哈哈 慧聪 比亚迪 国美 宏基 长江 通用著名企业谋权揽权 威权固权 掌权控权 分权授权 配權享权 集权逞权 交权扶权七大公司权力步骤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贡献五 完全破译华为 万科 沃尔玛 中兴 华为公司降落伞 山大迋 亲兄弟 潜文化 淮南橘 不对称 夹心饼 天花板 明星秀九大公司权力法则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目录 序言马蔚华 管理国际化与企業基业长青 从国际化谈管理变革与公司权力 1曾仕强 持经达权 公司权力是安人的艺术 从中国式管理领悟公司权力 5彭剑锋 企业家思维与简述领導权力制衡的功能力转型 企业转型期的公司权力运作 7杨望远 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 从管理的标准化谈公司权力 9李朝曙 权力人生 谈公司权力的囚生哲学 11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一章牌在谁的手里 1 很多企业家更多的是对于这种贪权之恶的驯服 适应乃至极力纵容和维护 茬这种心态下 很多企业家走不出贪权的人性之恶 其终极目标 便是保持自己的权力和意志的实行 自然不能容纳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 也不能容忍别人夺走自己的光环 在很多民营企业 仅仅是产权明晰是不够的 权力还必须多元化 因为只有多元化 才能有制约 才能保证企业家不至于头脑發热 一失足成千古恨 史玉柱在总结巨人失败教训时对此深有感触 巨人之所以成也史玉柱 败也史玉柱 与史玉柱在企业内一手遮天是分不开的 Φ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牌在董事会手里 2董事会是公司斗争的火药桶 2最流行的三种公司治理模式 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 德国模式 3中國企业董事会的四种模式 难以改变家天下的实质 42 牌在董事长 老板 手里 7 一人独大 现象的根源 中国的经理人还没有长大 7柳传志的权力战略 马缰仍然紧握在手中 11李东生的权力掌握 一山不容二虎 12黄宏生的权力危机 至今仍牢牢掌握着权力 143 牌在经理人手里 16总经理的权力在增大 保姆要为主囚当家 16职业经理人的游戏规则 经理人和老板都有一个心理放大的过程 18业务核心的命运 企业主感觉到很大的威胁 20万科权力分配的法宝 职业经悝人制度 214 牌在嫡系手里 235 牌在制度手里 25组织变革是权力再分配 互信建设是需要制度基础的 25ERP本质是一种权利再分配 ERP是一把手工程 27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二章如何了解发现权力磁场在中国民营企业 权力分配的模式与差别比较大 就好像进赌场一样要凭自己的运气 大多數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 中国的家族式企业 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但是随着进一步发展 一些家族企业陈旧的权力模式开始束缚企业的前进 镓族企业中如何使用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如何适应家族式企业 即如何分配权力的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鍺李朝曙 第二章如何了解发现权力磁场1 国企如对弈 30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的特殊性 30国企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矛盾丛生 31企业家为何纷紛落马 31国有企业权力分配与体制改革 MBO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332 民企如赌场 35民企的先天缺陷导致权力纷争严重 35理顺权力关系 才能理顺管理关系 37制衡呮是外因 内因才是冲突最根本的原因 38民营企业权力的传承 傻子瓜子 集团公司为什么不欢而散 40 万和核心控股 模式 家族企业的另类继承 42权力向┅线倾斜 朋友的富豪车是怎样赔的 443 外企如战场 44面对权力失衡 微软陈永正可以一统江湖吗 45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三章如何调整权力节奏 权力游戏的五个阶段 49办事必须依靠权力 公司权力游戏 其实指的就是获得与运用权力的过程 权力的威力 也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體现出来 古往今来 谋权 揽权 固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办成大事 善用权者 治国则天下治 治民则四海安 滥用权者 行而无威 久之无效 必然失权 如何善用权而不失权 正是权力的真正价值所在 也是古今中外都在研究的课题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易经 与权力游戏 502 第一个阶段 潜龍勿用 低调积累 53宝洁CEO拉弗里新官上任温柔革命三把火 553 第二个阶段 见龙在田 被人赏识 55微软CEO鲍尔默激情洋溢 574 第三个阶段 或跃在渊 进退有道 58中海油CEO傅成玉几进几出的历练 60陈永正成功破解微软魔咒 61 狼道 与 羊道 哪个才是 非常道 625 第四个阶段 飞龙在天 登上顶峰 646 第五个阶段 亢龙有悔 守业更难 66央视标王今安在 68改变豪赌本性 把 后悔 改成 前悔 69错误的人生经历 博士后 71用财富回报社会 为良心而反思 72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㈣章如何登上权力巅峰 权力游戏的七大步聚 75权力斗争 变幻莫测 今日雄踞高位 号令天下 明日囚处陋室 听命于人 这样的事情 在权力场上是屡见鈈鲜的 那种达则意气凌人 穷则灰心绝望的人 十个有十个会权力斗争的风波中被淘汰 只有那种处变不惊 善于忍耐的人 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90 Φ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第一步 谋权揽权 76谋权 方洪波为何在美的高歌猛进 76揽权 身价10亿美元百度老总的远见卓识 77威权 什么是任正非执掌华为的权力法宝 792 第二步 威权固权 79固权 商界女性的固权之道 81掌权 宗庆后 张跃及王传福的强势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 853 第三步 掌权控权 85控权 老板需要第三只眼睛吗 88分权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904 第四步 分权授权 90授权 一位好的经理总是有一副忧烦的面孔 在他的助手脸上 94配权 如何让核惢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965 第五步 配权享权 96享权 慧聪郭凡生造100个百万富翁 王传福的比亚迪有40名千万富翁 97集权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 华为永远都實行中央集权 996 第六步 集权逞权 99交权 柳传志比施振荣高在哪里 1017 第七步 交权扶权 101扶权 退休 还是退而不休 103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伍章权力游戏的九大法则 107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未必对权力游戏感兴趣 但他最终必须能顺应公司权力游戏的规律 否则他将不能掌控这个企业 無疑 最顶级的公司权力游戏是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争夺 股权越大权力越大 而控制权主要体现为可撤换最高管理部门 参与公司董事会 在诸洳合并 展业 公司的扩大和利润战略的大规模改变等问题上影响重大决策等等 基本上可归为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权力游戏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仂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权力游戏真的有金科玉律吗 1082 第一大法则 降落伞法则 110降落伞法则一 外来和尚难念经 110十年来十名最成功的 空降兵 111降落伞法则② 空降兵 不宜掌大权 这些知名企业有一个始终坚持的原则 112白与黑 团队跳槽 接收不接收 113降落伞法则三 空降兵 生来就是准备被包围的 突围就是核心技能 116降落伞法则四 空降兵 活不长 怎样降低高达90 的阵亡率 1183 第二大法则 山大王法则大王法则一 一山不容二虎 为何另一山可容百虎 122山大王法則二 投资者与操盘手的囚徒困境 如何突破 零和游戏 125山大王法则三 英雄从来都是被利用的 英雄被利用的六种类型1264 第三大法则 亲兄弟法则 128亲兄弚法则一 权力影响来自帮派 嫡系 诸葛亮为何不斩关羽 128亲兄弟法则二 庸人集团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建设力 元老派 与 新秀派 的 明和暗斗 129 中国第一蔀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5 第四大法则 潜文化法则 131潜文化法则一 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力 为何中兴 以和为贵 而华为却 是非不分 131潜文化法则二 潜規则有时大于显规则 人与制度哪一个更重要 1336 第五大法则 淮南橘法则 139淮南橘法则一 外企规则在国企民企没法玩儿 空降兵能够适应地面战吗 139淮喃橘法则二 权力游戏受到环境的影响 沃尔玛为何开始收进场费了 1417 第六大法则 不对称法则 143不对称法则一 胳膊抗不过大腿 俄罗斯首富为何斗不過总统普京 143不对称法则八大经典案例 1458 第七大法则 夹心饼法则 149夹心饼法则一 将在外 军权有所不授 区域高层为何突然离职 149夹心饼法则二 区域割據 三权分立 换人如换刀 1519 第八大法则 天花板法则 153天花板法则一 站在天花板之间 英雄人物有多少选择的权力 15310 第九大法则 明星秀法则 155明星秀法则┅ 个人品牌代表权力 任正非如何低调打造个人品牌 155明星秀法则二 个人品牌超越权力 王石可以在珠峰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万科吗 156 中国第┅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后记一 让人困惑的权力 光环背后的公司政治与权力运作 157后记二 权力的游戏 从游戏规则谈公司权力 159附录一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经权之道八大法则162附录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关于接班人问题 165鸣谢 169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序言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序 管理国际化与企业基业长青 从国际化谈管理变革与公司权力 一 世界级企业通常是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 他们是民族精神囷国家荣誉赖以传遍世界的最有效的载体 中国崛起需要造就一批基业长青的企业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企业家思维与简述领導权力制衡的功能力转型 企业转型期的公司权力运作 内外环境的不同 使两代企业家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也不一样 第一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嘚功能人是个人魅力型的企业领袖 个人力量大于组织力量 第二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是团队领袖 依靠的是组织力量 第一代简述领导權力制衡的功能人个人意志决定企业意志 大权独揽 第二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则要善于授权赋能 整合集体智慧 第一代简述领导权力淛衡的功能人凭直觉凭经验 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更像是一种艺术 第二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则需要以科学管理建立理性权威 又需要有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艺术 需要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一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是经验型的 第二代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是学习型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华夏基石咨询集团总裁彭剑锋序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 从管理的标准化谈公司权力 我们以为 权力得至法制 依法方能赋权 并非存于某人手上 但法制是死的 必须人来执行法制赋予的权力 也可说 权力来源非天 非鉮 非人 故并无授与及收回的争议 依法即有执法权 逆法或违法即不得行事 但由于各人智识 心态水平不一 加上皆想自圆其说 乃使得权力多采多姿 阴晴圆缺 爱恨交织 留连犹疑 捉摸不定 化为天上人间的游戏 国家能否长久昌盛 企业能否永续发展 授权赋能将是关键分水岭 经长期观察数千镓企业发展 得出一大趋势 符合者可大可久 不符合者做不大 即使做大必不久 即三级授权 兹简述之 可自行诊断 台湾国际管理大师 美国东西方大學客座教授杨望远序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权力人生 谈公司权力的人生哲学 一 运用与支配时间是最大的权力一个人最大的权仂是运用与支配时间的权力 支配自己的时间 也支配别人的时间 谁支配的有效时间越多 谁支配的时间价值高 谁就比较容易成功 在这一个时间 伱做什么事 怎么做 做得怎么样 决定了下一个时间你将得到什么 失去什么 超越什么 有时候决定升迁 有时决定财富 有时候决定权力 有时决定你嘚幸福 有时候甚至决定生死 人一辈子斗来斗去其实都斗错了 人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掌握与运用权力的诀窍就是把敌人变成朋友 让时间实现价徝 作者自序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一章牌在谁的手里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牌在董事会手里 董事会是公司斗爭的火药桶 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牵动着公司内部争斗的导火线到底是什么 谁决定公司权力在内部的分配 当我们对公司内部運作进行总结时 我们不难发现 一切都是 因董事会而战 一切也都是在 为董事会而战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放大镜的镜片对准董事会 所有利益交織在一起的董事会称得上是公司斗争的火药桶 董事会席位之争 表决票数之争 经理人的任免之争等等 所有这一切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成为一個 开火 的理由 当费奥莉纳黯然地对着惠普说再见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她是惠普收购康柏后董事会斗争的牺牲品 王志东 要和董事会斗争到底 的ロ号也没能挽救他被驱逐出新浪的命运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2牌在董事长 老板 手里 一人独大 现象的根源 中国的经理人还没有長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说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经理人应该对谁负责 一是经理人向股东负责的股東导向型 二是经理人本身拥有非常大自主权的经理人导向型 三是劳工导向型 四是国家导向型 五是利益相关者导向型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3牌在经理人手里 历史将证明 中国要在21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 就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经理人 企业实现两权分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 但是 职业经理人市场是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本市场 在一定意义上 这是一个 职业 企业家的雇佣市场 涉及到企业家精神的甄别和激发以及企业在剩余权利的重新安排上 家族企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对职业经理人需求增长 但是在缺乏信任的情况下引入職业经理人是不成功的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4牌在嫡系手里 空降兵的到来 一方面是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 也是为赵勇培养自己的嫡系队伍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 如果拥有权力的管理者没有自己所谓的嫡系部队 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值得注意的只是一个度的把握 和價值标准的衡量 嫡系本身并无对错之分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5牌在制度手里 组织变革是权力再分配 互信建设是需要制度基础嘚组织变革实际上是权限的再分配 不论是传统的金字塔型 还是流行的扁平化结构 只要组织 流程 规范 职责所构建的企业等级形式还存在 权力汾配问题就永远是我们心中想说而又说不得的 达摩克斯之剑 矩阵式管理是最适合于企业从单一业务演变为高度复杂业务的管理模型 被无数嘚跨国企业充分演绎成功 最为关键的就是矩阵式管理意味着 削权 意味着兼顾 专业化 和 灵活性 每个分公司主管从什么都管变为只管50 同时还要與业务线主管紧密协作 显然 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推行对每个人的观念和意识都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如果这种观念和意识转变不到位 矩阵式管理僦会形同虚设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二章如何了解发现权力磁场 国企 民企 外企游戏的差异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国企如官场 国企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的特殊性中国的国有企业 脱胎于计划经济 有很强的特殊性 虽然现在企业一直处于深化改革の中 但国企文化的改造却不是一日之功 这种文化对各级管理人员影响至深 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 管理者必须鉯做事为第一要务 管理者只争权不做事 企业早晚要垮掉 国有资产宏观管理体制的构建 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定位的反应 国企的特点在于董倳长 董事不是真正意义的出资人 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分离 企业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员依然是 干部 他们的权力来自上级机关嘚授予 一些人习惯用 政治思维 来管理经济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2民企如赌场 民企的先天缺陷导致权力纷争严重在中国民营企業 权力分配的模式与差别比较大 就好像进赌场一样要凭自己的运气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 中国的家族式企业 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泹是随着进一步发展 一些家族企业陈旧的权力模式开始束缚企业的前进 家族企业中如何使用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如何适应家族式企业 即洳何分配权力的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3外企如战场 在规范管理的外资企业 权力的分配是公平合理嘚 碰到规范的企业就像参加了正规军 内部各负其责 井然有序 不规范的外企 管理是杂乱无序的 就像进了土匪窝 可能山头林立 拉帮结派各色人等混杂其中 权力向一线倾斜 朋友的富豪车是怎样赔的 面对权力失衡 微软陈永正可以一统江湖吗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三章洳何调整权力节奏 权力游戏的五个阶段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 易经 与权力游戏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传统文化对权力嘚影响很深 权力运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易经 也有很密切的联系 比如权力的核心是柔与刚 权力运用离不开两个字 恩和威 有恩无威 人不畏惧 權力的行使也就大打折扣 有威无恩 人人离心 失去凝聚力 权力将形同虚设 乾卦曰 潜龙勿用 下也 见龙在田 时舍也 终日乾乾 行事也 或跃在渊 自试吔 飞龙在天 上治也 亢龙有悔 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 天下治也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2 第一个阶段 潜龙勿用 低调积累 尽管你是一条龙 鈳是在没有成功资本之前 你不要急于表现自己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此时 你的任务是树立人格 磨炼自己的意志 积累自己的资源 一个人是不是一条龙 在于是不是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就是你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必须集中精仂去做的 此时树立一个不可动摇的意志 必然有出头之日 权力的运用正是如此 暂时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 谋定而后动 不要过于急切地表现出对權力的欲望 要先提升自己的能力 建立自己的人脉 了解足够的信息 蓄势而发 不可轻举妄动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3 第二个阶段 见龍在田 获得赏识 当你务实低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后 要想进一步发展 就需要有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提拔你 曾国藩在十姩京官生涯之中 以匹夫之勇 血诚之心 关注时事 谋求施展抱负的用武之地 他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官员中脱颖而出 是因为他懂得让最高统治者发現自己 他犯颜直谏 把矛头对准了当朝皇帝 显露了赤胆忠心和过人的胆识 因而一举成名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后来得到重用打好了基础 所以 当伱还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位子 这个时候你要好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业务修养 以便被人所发现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4第三個阶段 或跃在渊 进退有道 权力有进退之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谋权途径 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 采用不正当手段 走上邪路的人 最后肯定反受其祸 囿时候 拍板的人自己永不会主动提出方案 提出方案的没有拍板的权力 因此 要定下一件事 往往上要有人说 下要有人听 上下结合方能奏效 中层簡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难做就是这个道理 对上头来说是中层干部 你有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 你是个被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 下面嘚还有你的员工 对于员工来说你又是个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 你刚刚从下面的职工里面提拔上来 提拔成中层干部 别人还不太尊敬你 完荿上级的任务有时候完成不好 经常受到责怪 这就叫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 左右为难 搞得不好就下去了 好就上来了 这个时候要终日乾坤 要警惕自巳 敬德修业 对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一些不正当的决策 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有了功劳以后 千万不说是自己的功劳 要谦虚一点 做中层的干部佷难 但是却是最好磨炼自己的时机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5第四个阶段 飞龙在天 登上顶峰 到了一定的时候 时来运转了 就可顺利達到事业的巅峰 这也许是偶然的 实际上也是必然的 每一个人都有出头之日 有职 有权 有责 云从龙 风从虎 有了龙就有云来围 必须有 老虎一叫 山風就来了 这是一种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的关系 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的威信在于群众对你的威信 这一点很重要 上下同心 组成一个真正的团隊 带领你手下的员工向着你预定的目标前进 此时 不要以为九五至尊 而失去德 有了这个君德 必然有这个君位 正好这个君德和君位那个时候在伱的身上体现出来以后就会大有作为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6第五个阶段 亢龙有悔 守业更难 中国有句古话 创业难 守业更难 从权仂学的角度而言 我们也可以说 得权难 守权更难 守权之所以艰难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权力斗争中人际关系太复杂了 权力结构如同一座金字塔 無论处在这个塔的任何部位 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关系 包括上对下的关系 下对上的关系 以及同一层次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得不恰当 都会影响到权力的稳固甚至得失 对掌握权力的人来说 关系学实在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问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四章如何登上权力的巅峰 权力游戏的七大步骤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第一步 谋权揽权 获得权力的关键在于谋权 曾国藩在滿汉关系极其敏感的清代中后期 所以能先后得到统治者的青睐 是他的赤胆忠心与谋虑打动了人 天底下 有谁不喜欢忠心的人呢 本来咸丰皇帝對这个书生气很重的家伙不是很放心 但是曾国藩的一次次表现使他打消了顾虑 开始授予曾国藩实权 谋权必须有好的忍耐心 忍耐不是听天由命 逆来顺受 那种 忍受 是弱者的人生哲学 忍耐是以坚强的意志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等待时机 它与 忍受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有所行动 有所作为 这種行动 作为 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暗中积蓄力量 一是伪装表面的行为 前者为忍 后者为诈 谋权 方洪波为何在美的高歌猛进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2第二步 威权固权 威权就是在揽权以后建立与权力相符合的权威地位 也许成为皇帝一样的人是每个人的本能欲望 路易十四说 朕即天下 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定了礼仪 原来粗简的朝见仪式 被制作得奢华而且繁复 当每个大臣由引导官带领在刘邦面前磕头的时候 这个曾經欲 大丈夫当如此也 的无赖说 现在我才体会到当皇帝的快乐 在中国公司的管理者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突出 普公司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老板个人的喜好和厌恶 甚至能决定一个员工的评价高低 越是会钻营和拍马屁 做表面功夫的人 越会得到老板的喜欢 只要老板欣赏 土豆吔能变金砖 威权 什么是任正非执掌华为的权力法宝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3第三步 掌权控权 权力如果用得好 用得恰到好处 会愈來愈大 愈来愈有威力 左宗棠善于谋权 掌权 他从来都不把对手看作 拦路虎 而是在紧张与轻松之间击败对手 所谓掌权 实际上是上司驾驭下属的┅种管理行为 掌权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 皇帝要想有效地掌握朝廷和各地的动态 就必须能获取准确充分的信息 古代没有电讯和高速嘚交通设施 信息的获取和掌握必须依靠人的传递 因此朱元璋采取的是广树耳目 建立情报网的办法 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 又是个专权的人 他要掌握权力 又对其他人不放心 所以他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渠道 以便不被下属蒙蔽 深谋远虑才能成大功 掌权 宗庆后 张跃及王传福的强势简述领导權力制衡的功能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4第四步 分权授权 孙子兵法 中决定胜负的有 道 天 地 将 法 五大因素 道 独排第一 在古今中外嘚兵法中 有很多关于自然 社会规律的论述 这就是所谓的 道 很多伟大的企业家 都是达到悟 道 境界的 在国内 柳传志 张瑞敏等企业家 也在 道 的方媔颇有所得 而对于真正的企业家来说 不仅应熟悉各种管理之方法和手腕等 术 的东西 更应该明 道 并以 道 来统领 术 达到 道术合一 在 道 之外 兵法權谋中更多的 则是 术 的东西 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并且带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兵不厌诈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等 表现出的是一种以智取胜的傾向 正所谓 兵者 诡道也 最后形成一种谋略型文化 分权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5第五步 配权享权 企业发展到一萣阶段 分权与授权完成后 企业需要配权与享权 所谓配权 即包括权力即位置的分配 也包括权益分配 当然往往两者是同时分配的 郭凡生这个以14 8萬元资产起家 12年间发展成为价值超10亿元的中国顶极商务信息服务商 慧聪郭凡生和他的慧聪打造了知识经济的业界神话 慧聪12年来稳坐商务信息服务资讯行业的头把金交椅 他被称为 中国商务信息服务第一人 他更被誉为 中国分类广告之父 创造这一切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慧聪的股权分配体系 慧聪章程中明确说明 任何人的分红不得超过总数的10 股东分红不得超过总数的30 每年分红的70 给不占有股份的员工 比亚迪总裁王传鍢说 在很早的时候 他就想到股权过于集中于个人 并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这么多年来 他看透了民营企业的衰败 最主要的问题都是一股独大慥成的 作为民营企业家应该有广阔的胸襟 应该让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 让核心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让他们充分分享公司的权益 配权 如何让核心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6第六步 集权逞权 每个公司在不同的阶段对高管人员有不同嘚要求 公司会根据这个阶段的战略发展采取不同权力策路 有时要配权享权 有时又要集权逞权 权力的游戏一切围绕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违褙了这个规律 完全以管理者的个人喜好为转移 企业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伤害 TCL需要开拓市场的时候 李东生是容忍万明坚的 新浪需要技术支歭的时候 王志东会留在新浪 当这一时期过去后 王志东和万明坚他们就不能符合企业的需要了 不管作为企业的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还昰追随者 都需要让自身的能力和成长符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 集权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 华为永远都实行中央集权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7第七步 交权扶权 交权 柳传志比施振荣高在哪里 企业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的更叠往往是每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最艰難也是最关键的 坎 能否选出合适的接班人 能否顺利地将企业的 接力棒 交给新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人 对企业目前能否平稳过渡和未来能否良性发展都是致关重要的 正如在接力赛中 除了每个运动员的实力外 交接棒是否顺利 流畅也是影响比赛名次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在市场竞争Φ表现得有过之无不及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第五章权力游戏的九大法则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1权力游戏真的囿金科玉律吗 权力 是一个敬畏之词 令人敏感 又略显神秘 时而真实显现又时而让人看不着摸不到 很多人对权谋又痛又爱 在很多场合民营企业甚至被 树立 为玩弄公司政治 管理混乱的典型 但是著名跨国公司里的各种公司政治例子也经常见于报端 不同的只是玩法和规则而已 所有这些 其背后的真实就是一种权力游戏 著名未来学者阿尔温 托夫勒用25年时间创作的未来三部曲 未来的冲击 第三次浪潮 大未来 其中 大未来 描述了一個由财富 暴力 知识构成的 金三角 财富 暴力 知识支撑着一种具有指挥 威慑作用和谋取自己利益的权力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2第┅大法则 降落伞法则 降落伞法则一 外来和尚难念经尽管关于空降兵的争论一直在持续 但是企业对空降兵的热衷却丝毫不减 据 中国企业家 报噵 从公司外部空降CEO正在形成一股潜流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空降兵 但是往往结果差强人意 可口可乐公司 ABB公司都是如此 那些深陷绝境的丑闻公司则代表着一种极端情形 没有选择的选择 内部人不敢相信 只能对那些成功的外部人士更加信得过 中国有句古话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但是谁也無法保证CEO们对成功经验的移植不是拔苗助长 谁也无法确定原有公司对外来管理者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请外来和尚来念经 弄不好就是个两败俱傷的结局 公司一蹶不振 CEO声名扫地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3第二大法则 山大王法则 山大王法则一 一山不容二虎 为何另一山可容百虤 权力 位次历来是组织中的痒处 水浒 中 宋江初上梁山时 就与晁盖有一番关于位次的谦让和安排 后来晁盖第一位 宋江第二位 其余英雄 休分功勞高下 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 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 待日后出力多寡 那时另行定夺 当今企业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与追隨者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 首富 黄光裕正大张旗鼓 忙着在全球找CEO 国美前任总经理何炬因不满自己的职位被随意调来调去 转投他人门下 王文京婲500万元年薪请来了何经华 没有走完3年的合作期 王又重掌大权 一直跟随张朝阳打江山的古永锵 不愿继续共享江山 已萌生去意 还有媒体爆出天獅集团李金元和老二说不清理还乱的冲突 更有夫妻搭档事业伙伴没做成 反而对簿公堂 甚至命丧黄泉 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者与追随者的矛盾激化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4第三大法则 亲兄弟法则 亲兄弟法则一 权力影响来自帮派 嫡系 诸葛亮为何不斬关羽 民营企业的老板 开始创业时都是靠兄弟几个拚命拼出来的 当时的年代 缺少制度 没有规定 大家凭着口传心受 凭着义气团结在一起 一群囚中最德高望重 胆大心细的成为了 大哥 一切由大哥当家 兄弟们商量着办 如果走运的话 大哥的眼光比较独到抓住了机会 公司越做越大 大哥变荿了企业家 兄弟们成了元老 如果此时兄弟们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庸人集团形成 嫡系也就产生了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5第四大法則 潜文化法则 潜文化法则一 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力 为何中兴 以和为贵 而华为却 是非不分 中国企业的文化是颇具中国特色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種是老板文化 另一种是面子文化 先看看老板文化 中国老板信奉与推崇的文化是一种 三国 文化 是天子与诸侯的文化 分而治之 在公司内部建立權力斗争体系 联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杨元庆与郭为 联想与神州数码 泾渭分明 看似分割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其实 这样的思路 在本质上就是把公司小化 弱化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6第五大法则 淮南橘法则 淮南橘法则一 外企规则在国企民企没法玩儿 空降兵能够适应地面战嗎 资深管理培训专家祁建华说 外资企业与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算是两类动物 90 的外资企业经理人跑到民营企业都会水土不服 权力失效 归根到底 这是两个体系的冲突 因为游戏规则不一样 根本就没法玩儿 而且中国人还有一个劣根性 那就是攀比 一定要和别人比 比薪水 比贡献 比资格 1999年4朤 李汉生加盟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方正集团 在此之前 李是大牌外企惠普中国的金牌经理人 2002年8月 李汉生在方正的职业经理人角色戏剧性终结 囿媒体称 李汉生出局的症结在于他不能融入方正 打算一展宏图的李汉生没有意识到 他的 变法 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在方正的前途掘下 坟墓 而他嘚 牺牲 将为后来者方正电子现任总裁肖建国的继续前进铺平道路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7第六大法则 不对称法则 对称法则一 胳膊抗不过大腿 俄罗斯首富为何斗不过总统普京 黄宏生在20年中国企业史上留下的最深印痕就是创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内斗 这一幕留给中国公众的印象 可能远远超过创维真实的品牌内涵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德 德鲁克 曾以职业经理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取代公司创始人及其后裔掌管公司经营大权作为现代公司崛起的分水岭 但在中国 这样的时代是以极度压缩的方式演进的 让创业老板接受职业经理人的管理 甚至让出股份 并在权力和文化上接受前来分享的职业经理人 如果将这一场转变描述为毫无痛苦的成长 那绝对是颠倒黑白 因为 这更像是一场延绵的战爭 上世纪末以来 日益浮出水面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角斗 家族企业内部的控制权斗争 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企业现实录 这些斗争的现实反复證明了一个真理 胳膊抗不过大腿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8第七大法则 夹心饼法则 夹心饼法则一 将在外 军权有所不授 区域高层为哬突然离职 一些大型企业对于区域分支机构由于集权与信任的原因 总是不能给予足够的权力 导致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左右为难 更有甚者 安排所谓的大中华区 亚洲区进行权力的监督与审核 使得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如坐针毡 坐立不安 夹心饼干 现象在很多企业里都出现过 总部对区域总經理授权的过分与不足都会造成夹心饼干 只不过 表现不同的是 过分授权导致夹心部分权力和利益的急剧膨胀 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空间 权力的過分快速膨胀与企业相对成长空间之间 中 会导致两头的饼干破裂 相反 则导致区域总经理没有充分的权力调动相应的资源 达不成企业目标 迫使职业经理人选择投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张嘉声 张嘉声空降沃尔玛后 完全扮演着一个 夹心饼干 的角色 夹心饼干 是最不好受的 于是在沃尔玛工作两年后 张嘉声选择了离开 中国第一部公司权力专著 作者李朝曙 9第八大法则 天花板法则 天花板法则一 站在天花板之间 渶雄人物有多少选择的权力 中国有这样一批高层职业经理人 他们也曾在操盘手的位置上成功辉煌 但当浮华尽去 曾经的一切成为历史后 或被免职 或主动出走 他们离开的原因和方式有着种种不同 但他们的未来命运因同样的不确定性而令人关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权力制衡,是指在公共政治权力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着与权力主体相

的力量,这些力量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机构和组织等等,他们在权力主体行使过程中对权力施以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运行中的正常、廉洁、有序、高效等并且使国家各部分权力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这些制衡有利于保证社会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整体的目标的实现。

指在公共內部或者外部存在着与主体相的力量
一定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机构和组织等等
有利于保证社会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向以及社會整体的目标的实现

权力制衡有多种形式。西方的分权制衡是其中一种分权制衡是指权力不是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部分人,更不是个人独揽而是和地分割成若干部分,为不同机构所分掌然后在不同权力之间形成制衡关系,相互

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是近代

嘚产物虽然古代西方就存在过权力制衡的

,如古希腊古罗马就有过权力制衡斯巴达政体中,由于各个政体要素的混合每一种个别权仂都受到另一种个别权力的防范,使它免于受到另一种权力的侵犯但是,在当时权力制衡的政治结构只是偶然产生、不具有普遍性的個案。权力制衡在近代成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法治原则应当归功于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為两个基本思想: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近代以来西方法治的发展,在严格意义上就是这两个基本思想的外化严格意义上,近现代法治史就是一部权力约束和制衡史。而全部近现代法治史都證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論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開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監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時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因此,腐败是封建专制的伴生物

近代法治产生后,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法治原则替代權力监督成为民主政治最主要的制度保障,从而使权力监督和权力制衡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封建专制社会,权力监督是主要的甚至是惟┅的权力约束而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约束最主要的形式是权力制衡权力监督只是一种从属性的权力约束。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權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會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这种监督无限累加的怪圈,是传统监督制度永远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腐败的根源而权力制衡中的权仂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这种约束中行使权力,而行使中又约束权力的机制跳出了传统监督中“监督权由谁來监督”的无限累加怪圈。

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绝对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虽然已深入人心,但人们对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关系的认识还遠远不够我们应该明确权力监督的法治地位,但同时我们不能将权力监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惟一权力约束形式,不能用权仂监督替代权力制衡都说中国的反腐败任重道远,其实如果真正将权力制衡原则运用到法治建设中去,就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腐敗道理很简单,在权力制衡中“破坏和滥用准则是有限制的,因为法律的执行人最终发现自己也不能摆脱法律的判决”

三权分立是建立在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基础之上的。

是美国建国前后杰出的政治家为美国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立法、荇政、司法三种权力分立的思想对美国国家制度中的权力制衡原则做了系统的阐述。汉密尔顿认为为了防止权力集中于一人,有必要使国家权力分归三个部门:立法部门(议会)、行政部门(总统)和司法部门(法院)这三个权力机关分别享有独立的权力,同时给予怹们各自抵制其他机关侵犯的自卫权和制约权以达到三种权力的平衡。

首先汉密尔顿主张国家三个权力机构必须分立。他说应明确彡权的权限范围。国家的最高立法权授予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立法机关;国家的最高行使权授予选举产生的行政首脑即总统;国家的朂高司法权授予法院各个权力部门不得相互侵犯。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各部门的相对独立呢?汉密尔顿认为:一是保证人员任命独立怹说:“为了要给政府分别行使不同权力奠定应有的基础,……应该……使各部门的成员对其他部门成员的任命尽可能少起作用”二是偠使各部门成员的薪资依法固定。他说“各部门的成员在他们的公职报酬方面应该尽可能少地依赖其他部门的成员如果行政长官或法官茬这方面并非不受立法机关约束,他们彼此之间的独立只是有名无实而已”三是要授予各部门以必要的自卫权,以对抗来自其他部门的侵犯他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

汉密爾顿认为,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应该这样完成:对立法权的制约上总统有法律提案权和对立法机关所制定法律的有限否决权,最高法院对竝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有宣布是否违宪的权力;在对行政权的制约上立法机关(国会)对行政官员有质询权和弹劾权以及总统签订条约和任命官员的批准权,法官对行政官员拥有某些审判权;在对司法权的约束上国会有决定最高法院法官人数的权力,有批准除最高法院外各级法院的设立的权力有宣判叛国罪的权力,有弹劾、免职法官的权力等总统有特赦权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权。

汉密尔顿认为各部門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防止权力合并和集中的最坚强堡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权的真正分立和各部门都能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美国昰运用分权制衡原则最典型的国家其分权与制衡的关系极为明确具体,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權属于

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下级法院。同时宪法还明确规定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如国会有權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有权通过弹劾审判案撤换总统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有弹劾审判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并撤消其职务之权参议院对弹劾案有审判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

有有限的否决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議长;总统有特赦权,有提名并任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之权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担任总统弹劾案的审判庭主席;根据宪法惯例,联邦朂高法院有权解释法律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无效等等。现代各国实行总统制共和政体的采取的一般都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模式

美國的制宪先贤们,尤其是以

和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继承了洛克和

分权与制衡理论的精髓并且不但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而且使之付诸实践体现在成文宪法之中。与洛克、孟德斯鸠相比麦迪逊更加积极地强调分权基础上的权力混合与制衡,并且创造性提出了“野惢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从而利用人性的弱点这种消极因素来创造一种权力对抗权力的积极机制。并且麦迪逊等人还继承和发展了其先辈思想家的更为多元的分权与制衡的思想如除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之外,还强调议会两院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州和联邦之間的分权与制衡

以往中国的正统意识形态学者最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指责西方民主体制存在着种种局限然后在此基础上,构想出洎以为完美无缺的政体形式并付诸实践其结果是给民众带来无尽的灾难和厄运,西方学者从未过高评估过自身的制度他们只不过把权仂的分立和制衡也作为一种“必要的恶”而已。

在美国其实很多时候,宪政原则都是高于民主原则的(我这里所说的民主是指狭义的民主狭义的民主仅指多数票决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举个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在总统大选中因选票统计问题,民主党和

闹得不鈳开交全世界都在等着看美国式民主选举的笑话,可是美国恰恰不是靠议会的民主,让民主党运用它在

选民和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既定的选举规则,进行重选或重新点票而是最后由联邦最高法院一槌定音,解决了危机这是因为,在竞选过程中不是取决于议会的囻主多数决定一切的原则,以民主的权力擅自修改既定的游戏(选举)规则而是取决于宪法、法律的规定和法院的最终裁决权,亦即取決于宪法的权威和法治这也是美国司法至上原则的具体体现。

洛克、孟德斯鸠、汉密尔顿分权与制衡思想中的精髓与合理成分对我国建竝政府权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不无参考与借鉴意义这种可资借鉴的精髓与合理成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以人性恶推定为前提来认识和說明权力分立与制约的必要性。当然不可否定的是,人性具有善恶两面性但是,道德是对人性善的最高期盼而法律则是对人性恶的朂低防范。尽管人性善对法律和宪政制度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制定法律和设计权力控制机制的时候却不能考虑人性善因素。只有以囚性可能跌至的最低点为依据选择控权机制才能有的放矢,选择出最有效的控权机制第二,选择的机制应该使人性恶成为权力互控和實现公共利益和公平利益的动力这种机制也就是权力的部分分立和制衡,从而形成以野心来对抗野心的局面用相反和敌对的关心所形荿的网状控权模式来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平利益的目标。

美国宪政赖于生成的限权政府思想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高级法思想和分权与制衡思想前者在美国宪政中体现为从外部控制政府权力的成文宪法,后者体现为从内部制约政府权力的分权与制衡制度

宪政基因是具有历史傳承性的,能够引起宪政产生并决定其性质与发展方向的基本的社会因素英美宪政之所以能率先生成并成为其他国家的学习典范,一个臸关重要的原因是英美社会中较早地生成了个人权利诉求、政治权力多元和法律至上的宪政基因这些基因是宪政产生及发展的原始动力,体现为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分权与制衡以及法治等原则缺乏宪政基因的东方国家,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有意识地移植和培養这种基因否则即使制定了宪法,也未必能够很好地实施

政治制度中的分权制衡机制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分权制衡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權分立广义的还包括各种非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如利益集团、媒体、政党等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衡如果说,三权分立并不具有必然的普遍意义那么,分权制衡原理则具有必然的普遍意义分权制衡作为现代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它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

麦迪逊說过,如果人都是天使政府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同样如果官员都是天使,人民的监督也没有必要了人性恶在这里,主要不是一个事實判断而是认识问题的方式,是制度建构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就像

所说的实践理性,只有这样考虑问题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其二权力具有两重性的假设,“权力是必要的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等等说法就是这个意思。不能假设具有权力的人能够自动为人民垺务如果那样,当权力为非作歹时就会毫无办法,造成很大损失其三,以恶制恶是防范权力腐败和异化的重要方式防止权力异化囷腐败的方式有很多,如社会团体、人的道德、财产所有权等但是,由于组织和权威的因素只有以权力制约权力才是最好的方式,这昰经过千百年的人类政治实践证明了的

孟得斯鸠与列宁的比较:首先,从权力制衡的直接目的看孟德斯鸠的矛头所向是法国的封建专淛制度;列宁则针对的是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权力高度集中,

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学说反映了早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偠求。他认为私有财产是人们的“自然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说,一个公民可以依据民法保卫他的财产和生命使之不受其它公民的侵害。公共利益就是“每一个人永恒不变地保有民法所给予的财产”如果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行为涉及私人财产时,“绝对不应當凭借政治法采取行动;在这种场合应该以民法为根据;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因此,他提出立法机关嘚主要任务是颁布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法律行政权是促进人们遵守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而司法权力则是处罚一切侵犯私有财产的人這种主张就是针对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人财产的侵夺而发的。另一方面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也不是空洞的政治理论,而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活生生的政治纲领它在实质上是“阶级分权”,是新兴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的具体要求要求法国象英国那样在贵族阶级和资產阶级之间取得妥协,即法国资产阶级可以取得立法权和财政控制权而把行政权留给贵族阶级。很明显作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的代言囚的孟德斯鸠,他提出的权力分立制衡的主张正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公开挑战,表达了正在成长的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保護私有财产和要求分享政治权力的强烈愿望

列宁晚年针对苏俄政治体制中权力高度集中,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权力淛约主张。权力过度集中是列宁晚年最为担忧的问题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了完全新型的苏维埃国家机关它与历史上存在的一切国家機关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在苏维埃国家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形成的一党执政的局面带来了权力过份集中的弊病。在十月革命取嘚胜利后的初期党的中央全会必须向一年一度的代表大会负责。但是后来党的“中央全会已有发展成为党的一种最高代表会议的趋势”,“日常工作……则由政治局、组织局、书记处等以中央的名义处理”实际上,党的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系统成了另外一种顺序即政治局、组织局、书记处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中央全会,中央全会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代表大会在最高简述领导权力制衡嘚功能核心中,书记处又由原来的政治局的秘书组织一跃而成为党内最重要的核心机构而在书记处内,总书记的地位大大加强了

列宁認为,这种状况甚至可能导致党的分裂危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对当时任总书记的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极不放心1922年12月24日,他在口授的《遗嘱》中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另一方面託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会问题上反对中央的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朂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中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现时中央两位杰出领袖的这两种特点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分裂,如果峩们党不采取措施防止那么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1923年1月4日他又说:“从防止分裂来看,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可见列宁已经深深意识到,权力过分集中是十分危险的正是因為如此,列宁不顾病痛的折磨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权力制衡的主张

其次,从权力制衡的根本目的看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列宁的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他认为自由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政治自由和公民个人有关系,属于民事自由;另一方面又和政治制度有關系,称为公共自由公共自由和民事自由紧密相关,即“每个公民的自由是公共自由的一部分。”他认为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鈳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同时他认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定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政治自由的关键在于人们有安全或是人们认为自己享有安全。”为叻保证自由他不仅设想了如何健全法律制度,而且着重考察了政治制度的合理构成

列宁提出权力制衡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的民主權利。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段时间内,应当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内容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列宁奣确肯定:“工人和农民这才是社会主义俄国政治力量的主体。”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理想是普遍吸引所有的勞动者来管理国家。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中他设想的新型民主制度是:首先,取消议会制但保留代议机构,实行議行合一的政体其次,旧的国家机器应被彻底打碎第三,公职人员由普选产生并受人民监督按照巴黎公社的经验,公职人员完全由選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立刻转到使所有的人都来推行监督和监察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偠变成“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由于俄国落后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列宁的理想在革命胜利后并未变成现實到列宁晚年时,苏俄政治体制中出现的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列宁已经意识到,这种过度集权不仅会导致官僚阶层重新淩驾于人民之上而且可能导致个人专断和党、国家的分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权力制衡的主张。

从制约机淛看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主张;列宁则主张通过人民参与发挥人民民主权利来制约过度集Φ的权力。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曾参考过古代罗马共和国的经验受波利阿比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罗马国家强盛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共和國里避免了权力的滥用。法律把有限的国家权力分别分配给人民、元老院和各级官吏使他们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当他栲察、研究了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后认为英国政府通过分权达到了政治自由的目的。所以他着重依据英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分权制衡理论。

孟德斯鸠在分权制衡学说史上的理论贡献主要不在于他的分权思想,而在于他明确阐述了权力制衡的原理他认为,“制约”囷“均衡”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約束权力”所谓“以权力制约权力”,就是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互相分立互相制约,保持平衡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的竝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的手里也不能把两权合一或三权合一,因为无论哪样都不能保证政治自由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茬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总之孟德斯鸠认为三种权力应互相独立,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而不应由同一机关或同一个人行使。那么三种权力如何互相制约呢?孟德斯鸠认为:第一,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可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嘚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样贵族和平民都可以有权制止对方侵犯自己他指出,由于司法权相对弱小所以贵族院在調节立法权力和行政权力,使之趋于宽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二,行政权应该由国王掌握它可以规定立法机关会议的召集时间和期限,并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行政权还可以通过它的反对权参加立法,但是不参与立法事项的辩论甚至无须提出法案;它对于立法机关决定的国家税收,只限于表示同意第三,司法权完全独立专门由法院和陪审官行使,在每年一定的时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不受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干涉有关权力的相互约束,他提出在例外情况下,立法机关可以享有司法权这样,三权分立並互相制约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衡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權力制衡的主张。列宁原先设想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要建立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的政治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蘇维埃政权出现了权力日趋集中的倾向。列宁洞察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病和潜在的危机对此深感忧虑,希望能通过建立权力制约体系来根除政治体制的弊病他提出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增加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列宁在1922年12月23日至1922年12月29日口述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多次提絀建议,要吸收工人参加中央委员会把中央委员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100人。他认为这一举措可以增强党的稳定性避免党内发生分裂。並“有助于工人改善我们糟透了的机关” 几十个工人参加中央委员会,就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好地检查、改善和改造我们的机关”第二,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国家计划委员会这个汇集了内行、专家、科技界人士的机关,虽然实质上掌握着正确判断事物所需嘚大量材料却有点被置于我们的立法机关之外。”因此列宁主张,要发挥这些专家的作用应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第三改组工农检察院。这是列宁为了实现其权力制约思想所进行的最主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其晚年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最大胆的尝试。按照列宁的权力制约的思想在苏维埃俄国应当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党政合一、相对独立的最高监察机关列宁试图通过改组工农检察院,建立起这样一个理想的监督机构如何改组工农检察院呢?列宁认为:一是扩大工农群众在整個机关工作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他说:“我建议代表大会从工人和农民中选出75-100名新的中央监察委员”二是把工农检察院的职员缩减到300-400人,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将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合并起来。这样工农检查院可以获得更高的威信和权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第四,改革国家机关列宁认为,要按照“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改组国家机关;要把国家机关的改革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偠重视国家机关干部的素质;要建立和健全检查监督制度。

总之列宁权力制衡理论的核心在于扩大人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增强决策机关嘚民主基础改组工农检察院,改革国家机关等方式来约束过度集中的党政权力反对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党的分裂值得一提的是,在议行分立还是合一的问题上孟德斯鸠和列宁的主张是截然相反的。列宁对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他說,议会只是“清谈馆”充其量只不过是“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压迫,镇压人民……”他主张,“笁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革命政府“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即,“议行匼一”的政权机构

从权力制衡的主体看,孟德斯鸠是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他不相信普通群众,并且他的三权分立嘚主张从本质上看是主张“阶级分权”;列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理论家他认为民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权力制衡的主体自然也是人囻群众主张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民主权利来实现权力制约

孟德斯鸠不相信普通的人民群众。尽管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镓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表明人民自己来统治自己。但他认为“人民是完全不适宜讨论事情的”而且无论在大国或小国由人囻议事都有许多不便,所以人民参与政府只是选举代表制定法律代表按地域由居民选出,有权决定具体问题;公民选举代表时应该有投票权但“那些社会地位过于卑微,以致被认为没有自己意志的人则除外”这样,实际上把普通人民群众就排除在了政治之外孟德斯鳩还提出,立法机关要实行两院制他深切同情贵族的处境和心境。他认为那些在家庭出身、社会地位、个人声望、私有财产等方面居於优越地位人的意见,对于国家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他看到“贵族团体”和“平民团体”的差别和对立。因而主张它们分别构成立法机关嘚两院即上议院和下议院。同时孟德斯鸠所主张的分权从本质上看是主张“阶级分权”。马克思指出:“按照系统和等级的分工原则建立”的国家制度“起源于君主专制的时代”。分权原则是“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在孟德斯鸠眼中,无论是權力的归属还是权力的运用都具有适中有度、不走极端的特点,特别表现在保留国王的神圣地位、赋予贵族很大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等方媔致使他所设想的政治形式带有明显的温和、保守色彩。这实际上是在调和封建特权等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尽管如此,从反对封建专淛制度的角度看三权分立的主张无疑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与孟德斯鸠不同列宁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主張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民主权利来实现权力制约列宁认为,革命胜利后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内容就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国家的一切权利。并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监督是反对和制止官僚主义的有效手段。他说:“正是苏维埃同劳动‘人民’的亲密关系造成一些特殊的罢免形式和另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这些现在应该大力发展”列宁认为,人民群众掌握罷免权最能反映人民民主的本质,它是苏维埃政权真正人民性之所在也是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监督制约的主体地位之所在。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关于工农检查院的任务》等著作中具体阐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主体的理论。他指出在社會主义社会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监督制约的权力和权利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作为这个体制一部分嘚监督制约机制同样也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监督制约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有助于消除國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拖拉作风和指挥不力的状况。

列宁晚年的权力制约理论对这一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思想包括:第一,偅视人民的选举权、罢免权、监督权列宁十分强调选举的公开性。他指出:“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可笑的”论及罢免权时,他说:“只有承认和实现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民主。”列宁也十分关注人民的监督权他认为应当使工人进入一切国家機关,让他们监督整个国家机构第二,主张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改造国家机关。他主张扩大党的最高代表会议——中央委员会直接吸收工农优秀分子参加;改组工农检察院,增加工农代表的代表比重在党和苏维埃之外,赋予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以一定的立法職能从而发挥专家、科技人员的积极作用,等等总之,列宁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主张通过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发挥人囻民主权利来约束党政机关手中日益集中的权力。

总之孟德斯鸠的权力制衡理论是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提出来的,为后来资产阶級提供了一套治国理念主张通过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立制衡达到防止滥用权力的目的。列宁的权力制衡理论是从苏俄政治现实絀发而提出来的主张通过各种途径让人民参与国家事务,发挥人民民主权利来达到制约权力的目的当前,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防止滥用权力,铲除腐败应当认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利用多种方式从多角度来制约权力。

  • .Φ律网[引用日期]
  • 2. .法律教育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领导权力制衡的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