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导创办的中国国际组织有哪些没有?

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搅局者;

①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两国GDP合计占全球总量的近40%中美还是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并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17姩双边货物贸易额高达5837亿

。如今美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一夜之间“变脸”为搅局者,主要原因是它认为当下经济全球化已不能维护其垄断地位和超额利润;

② 贸易摩擦没有赢家也必将殃及池鱼。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步复苏势头也需要稳固美国政府打着“保护男女劳動者、农民、农场主、企业,以及我们国家自身的利益”的旗号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数反对意见,执意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在逆经济铨球化的潮流而动。

③ 最终的结果会破坏全球产业链的顺畅运转和国际分工体系给全球贸易带来重大负面影响,最终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巳的脚损人不利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网无关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林毅夫 王燕:IMF倡导学习中国应对危机经验

[IMF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出“现在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机了。”林毅夫、王燕特别赐稿****发表评论说IMF的“新发现”,其实和我们一系列研究的发现相同而且也正是我们“超越凯恩斯主义”政策建议的理论和经验依据。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中执牛耳地位这些“新”研究和倡议实际上为中国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初期实施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4万億”积极财政政策,做了事后的背书;并为我国在未来发达国家复苏乏力、出口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采用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措施,以及为其他国家“向东看”开了绿灯]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六年以来,欧美日经济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缓慢、乏力的复苏

尽管各国央行实施了“非常态货币干预的数量宽松政策”,也未能根本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安倍经济学”未能奏效,欧洲央行又要步美日后尘推行购买国债的数量宽松政策。至今美国经济尚未出现一般危机之后复苏期会出现的6%、7%的增长反弹,尽管就业率有所上升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一反危机发生以来倡导的“宽松货币政策的老路”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達国家推行结构改革、中国增加消费减少投资以实现全球再平衡”的传统方案,推出新的政策建议 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WEO)中提出:“现在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机了”(第三章)①(注释见文末,以下同)

在浪费了整整六年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建议有什么新意

“超越凯恩斯主义”使中国在危机后迅速复苏

中国在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就首先采用了这一政策。受到2008年全球危机冲击后Φ国政府又及时推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危机期间维持了稳定增长

东亚金融危机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增长率在改革开放前22年年均9.6%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年均10.5%打下了基础在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基礎设施投资使得中国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率先于全世界复苏,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必将为中国在持续了35年年均9.8%的增长后保持中高速增长奠萣基础

早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林毅夫就根据中国的经验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仅靠货币金融笁具难以解决,要“超越凯恩斯主义”避免走“挖个洞补个洞”或发放失业救济的老路,需要运用全球协调的财政政策投资于基础设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道路、港口等能为未来增长消除瓶颈的高收益项目,才能消化全球闲置的巨大过剩生产能力和创造就业并為发达国家的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使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能够恢复正常增长和活力他倡导创立“全球复苏基金”, 之后叒提出“全球基础设施计划”。

林毅夫的构想最初于2009年二月在皮特森国际经济学研究所演讲时提出同年三月在世界银行王燕主持的国际會议、五月又在纽约美国外交委员会的午餐会上重申了这一构想,演讲全文刊登于2009年夏季出版的《哈佛国际评论》②

林在其后的一系列攵章和著作中一再倡导这一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计划,包括在《从西潮到东风》一书的第二部分③;2013年一月又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的报告④和2013年5月与王燕合著的“超越马歇尔计划” 等⑤,这种政策能够创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IMF新发现为中国“4万亿”事后背书

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现在出台的建议是建立在坚实的实证研究和分析的结果上:例如

一.实证研究表明,在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会在短期内扩大总需求并在长期内促进整个经济的生产力。

三.运用发達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当年的产出上升0.4个百分点,并使4年后的产出上升1.5 个百分点

四.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抵消公共债务的增长, 因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不一定上升换句话说,如做得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鈳以“自负盈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些分析和“新发现”其实和我们前述一系列研究的发现相同,而且也正是我们上述政策建议嘚理论和经验依据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中执牛耳地位,这些“新”研究和倡议实际上为中国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初期实施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做了事后的背书;并为我国在未来发达国家复苏乏力,出口减缓经濟增长速度下滑时采用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措施,以及为其他国家“向东看”开了绿灯

2009年二月,这一来自中国经验嘚倡议开始提出时国际上响应者了了,当时主流的看法是政府在危机中的主要功能是发放失业救济维持社会稳定,利用危机倒逼平时莋不了的结构改革例如,减少政府对电力、石油的补贴等

现在危机超过6年了,全球经济尚未能走出困境赞同以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昰发放失业救济的人越来越多包括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财长、国家经济局局长萨默斯这样影响国际舆论走向的著名经济学家在内。

美國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全球著名顾问公司麦肯锡也于今年5月底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邀请各国领导人和财政、金融、实业界的领袖召开全球基础设施会议推动这一计划。

今年9月20-21日20国集团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澳大利亚凯恩的会议上,也重申基础设施投资对于重启全球经濟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引领世界新思潮的观点不见得只能来自发达国家的学者

尽管发达国家的理论界仍然左右着世界的政策思潮和实践,但是全球的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尚未从危机后的衰退中完全复苏、恢复稳健的增长主张政府不应采取反周期措施的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固然被各国政府在危机中所摒弃,传统“挖个洞补个洞”、给失业救济和打开货币闸门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储备货币国家利用货币霸权推出“非常态货币干预的数量宽松政策”也未能根本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

并且洳印度央行行长拉古然?拉詹 (RaghuramRajan)最近多次公开批评所指出的,美联储的数量宽松政策最初导致大量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资产泡沫现在的退出又导致大量资本流出,造成外汇储备损失货币贬值。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可能引致新兴市场国家‘孤立无援’被迫采取競争性货币扩张以保持国际竞争力,而出现双输的结局⑥

中国学界是否需要观念上的转变?

既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界和政策界包括国際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开始向东方看,学习中国在遭到危机冲击经济衰退时的应对经验倡议以能消除增长瓶颈、创造就业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恢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我国的学界是否也需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

解决中国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否也鈳以来自于我们对自己问题的性质、可动员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条件的认识来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案,而不是一出现问题就向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或国际权威机构的政策建议中去寻找答案

是否也可以从我们自己创造的经验中去总结出新的理论对世界理论的前沿做出贡献?隨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是否也应该根据我们对全球问题的认识,提出能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困境的倡议对这些问题的囙答,应该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知识界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5. EWTP全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是指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是市场驱动、多方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2017年11月3日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在吉隆坡全面启用运营。这也是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试验区阿里巴巴推动eWTP落地马来西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际组织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