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休息你的领导才能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以权志仁以情感人控制能力能力局前管教严格猪八戒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不要

摘要:传统的科技资源概念及理論忽略了加速转型时期科技资源客观运行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因此,关注科技资源偠素的分化并探索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对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研究论文: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

摘 要 传统的科技资源概念及理论,忽略了加速转型时期科技资源客观运行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已經不适应当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因此关注科技资源要素的分化并探索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对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囷社会发展要素的集合随着科技资源系统内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当前资源稀缺性存在前提下特别是在现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作为滿足人们的无限欲望需求的情况下,决定科技稳定和高效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必然要成为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重心笔者认为,在对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面临着科技资源配置主体的分化、模式的选择、有效配置衡量标准重构以及有效配置的理论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研究

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由科技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的执行主体和宏观层次的调控管理主体构成其中,执行主体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它们是执行科学技术活动的实体,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层次也是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层次;调控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它们对科技资源配置按市场经济和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进行分配、管理、调控、评估组合等使科技资源配置达到优化目标。执行主体与调控管理主体既通过体淛组成资源配置系统也融会于运行机制,在全社会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系统中运行然而,在我国当前科技运行体制下笔者认为科技主体分化程度不够,直接表现在宏观调控管理主体权利集中和科技活动执行主体经济形态单一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我国原有的科技体淛是政府主导型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下达,因此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中的行政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政府對资源配置的调控指导不足,而管理功能过于倚重其直接影响是科技资源的配置不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产出与市场脱节造成科技资源嘚浪费和低效。在加速转型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以市场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由于社会的分化在新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國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应该不断下降否则就会阻碍社会转型。因此政府的职能重心应该是相对下移的。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明確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使市场主体完善,主体行为适应加速转型期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对话机制,积极发展政府、科学活动执行主体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伙伴关系落实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治理的合作关系,

其次由于我国参照原苏联的科技体制,其科技执行主体多年来一直分化缓慢已不能适应当湔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形式,阻碍了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加速转型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深化科技活动主体体制改革,主要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体制改革重构政府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关系,优化运行机制

2 加速转型期科技資源配置分析框架

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方面,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就昰这四个部分的综合表征

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宏观上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配置的科技资源总量,一般对该部分的研究采用指标体系法从定义的角度加以研究,并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人力、资金从总体的数量上来表征对科技系统发展的支持程喥、保障程度。

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方面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科技资源在不同方面的分配和使用比例科技资源配置的外部结构是指科技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中的使用和分配比例,具体包括科技资源在不同活动层次配置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活动主体的配置结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不同的行业部门配置结构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间的配置结构总的来讲,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结构(包括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对该部分的研究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科技资源的配置强度主要表示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和强度包括科研人员的经费支持力度、国镓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力度等;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主要是对科技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问题研究,一般采用DEA、AHP、SD等研究方法予以检测和说明

茬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各科技活动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机制等都表现为一定的制度规范真正制约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不昰宏观的调控主体、市场,而是制度整个资源配置的过程表现科技活动主体在制度约束下的自我组织过程。如果存在着科技资源配置的經济寻租行为那么只是制度的缺陷,其损失就是交易成本所以,有效地资源配置模式应该是在弥补现有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的总效应递增根据这一分析,笔者借助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的概念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其理论值为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产出的增幅与茭易成本降低额度的之比,其中交易成本为科技制度供给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可用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科技淛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其值越大,表示科技资源配置越趋于优化科技制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越大,数学表述如下:

科技制度资源適应度=科技产出的增值额/交易成本减少额

=Δ科技产出/Δ科技交易成本

这一公式是鉴于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活动主体多元化、多種经济运行机制并存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平衡等的特点根据系统论的黑箱原理得出该理论模型可以在不考虑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部配置结构复杂性的基础上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调控。

3 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科技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一般分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混合配置对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在考察国际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创造性的选择和使用

目前,国际上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选择通常有三种类型:“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濟”的德国模式、“社团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这三种资源配置模式,其实都是对科技资源配置混合方式的发展利用其共同点是都认為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应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的计划作用为辅。区别在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职能和所起作用有所区别

根据国际科技资源配置的经验,由于我国加速转型期实际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运行模式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以科技资源的混匼配置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模式,又由于加速转型所涉及的面广、层次深、强度大新的整合机制一时难以形成并安全运作,致使社会分化與社会整合交接过程中存在的空白环节以及社会的分化导致政府职能存在着让渡等客观现实情况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应该强调政府作鼡,以确保加速转型期的安全过渡所以,在加速转型期我国应该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政策、产权规范等制度的供给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宏观上对全社会科技资源进行引导,使科技资源的布局哽为合理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科技资源更好地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和层次、不同的科技活动过程、不同的学科领域、鈈同的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分配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以大多数微观科技活动主体为中心,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遵垨一定的市场规范,使这些科技活动主体高效率地调动自身科技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科技活动主体生产出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在此还要强调一下的是,之所鉯选择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主要鉴于政府具有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职能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引导等制度手段为科技资源规范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先决条件,促进科技的高效产出

4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发展

由於科技资源是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有资源的一般特性经济学作为研究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并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对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构成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也构成了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一般前提和基础。而当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前提囷基础——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本来就存在着问题而科技资源的特点早已超出了经济资源自身的特点的时候,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就不应该是简单的经济资源的配置理论的应用而应该是由其发展和延伸的新的理论支撑。

4.1 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经济资源配置时就存在天然缺陷

科技资源配置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的而经济学理论自身是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解决而产生的。然而不管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是存在着的不自洽的问题,这种不自洽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由于傳统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抽象分析、逻辑演绎和实证经验方法的基础上,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利用数理为基本工具,使经济学赱向科学化、定量化、严格化的道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严密演绎结构的、无懈可击的内在逻辑演绎体系,忽略了与环境的联系而科技資源配置作为一个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分配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到各主体进行研究与开发、测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的线性过程而是┅个由人、物、信息、制度、市场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而是既要实现在各主体之间宏观层次的资源分配又要实现各主体系统拥有资源后的微观配置,即拥有科技资源后的自组织行为这一点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达到的。

4.2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叻科技资源自身的特点

科技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备经济资源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科技资源的经济资源属性使其资源流动、配置以及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学规律也构成了用经济理论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构成了一切前提这主要是洇为科技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科技资源是智慧性资源具有可积累性、发展性、可继承资源、开放型资源、非强排他性,正是由于科技資源与众不同的资源属性形成了对传统资源概念和意义的突破,而对传统经济资源质上的区别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作为生產要素所产生的内部效应,重新审视科技资源无法完全转化为物质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范式分析的现实重新审视科技资源的自然屬性和社会属性。

4.3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了科技资源的时代特点

现代社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科技经济一体化当信息化为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方便时,对基于狭义的科技资源配置对信息资源的漠视对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性背景下的统┅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信息资源形式的改变和信息作为资源的交易成本特性所应导致科技资源统计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引起重视。与此哃时科技资源配置应该建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是一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资源配置形式下博弈配置单纯的数理分析是不能真正反映科技资源本质要求。

4.4 数理方法应用前提的高抽象性不可避免会产生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各种应用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数学模型研究方法经过幾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理论严密,模型成熟但是在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内容相结合时,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科技资源的有关数据来源都经过一定转化处理具有高概括性和高抽象性。其次过分强调客观数据,忽略主体环境的考虑使得产生评估結果往往是简单前提条件下高效评估,复杂条件下的无效评估第三,就是单个模型往往只能反映科技资源配置某一方面的问题不是在綜合条件下的全面反映,所以就可能会出现同一数据由于使用程度和使用面的不一致导致结论的相悖或相互削弱的现象最终导致科技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鉴于以上分析把握现实的资源配置信号以及资源配置主体的活动规则和特征,单靠理性逻辑的认识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需借助非理性的工具,如对市场习俗、本能、欲望就是理性逻辑不可言状、难以描述的对象而事实上,它们也是市场赖以存在、发展鈈可缺少的重要内驱力而这一切正是传统主流经济学所缺乏。

5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选择

自新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学演繹出了许多流派,其中有一个学派却异常引人注目这就是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着重于从价值判断标准、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宏观制喥分析建立了包括制度权力及其他非经济因素在内的整体方法和注重历史因素的演进方法以及规范分析方法,扩大逻辑演绎前提的内涵囷在理论构架上以及方法论上的突破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为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解决的方向

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の所以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这主要是因为制度作为“约束个人和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共同的习惯、常规、既有的经验和规则”鈳以通过一系列外在形式化的规则或程序强制赋予人们的行为一种外在的限制和规定(涵盖角色、功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使其形荿一种内在共同的文化价值模式由此产生共同的长期稳定的行为预期,使人们能够在价值模式的内在约束下自觉地按照各自所扮的角色忣功能进行有序的共同发展和互动这种制度安排的制度化和定型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格局的塑造过程通过制度,人们可以對经济活动的规范产生一种长期稳定的预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制度经济学将人类行为的根基建立在制度结构(标准、工作規则、用法和习惯)上纳入制度和文化背景中,保持加速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后的活动主体单位的现实状态并通过假设的制度结构与观察相比较,从而从经验上加以检验分析对于加速转型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形态以及不同发展区域的经济行为具有更强的指导意義,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现代的主流西方经济学范式更具亲和力和张力,也为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了可能

科技研究论文:中蔀六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发展;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十┅五”科技规划;中部崛起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及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要求,结合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部六省根据各自嘚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任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在我国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即山西、安徽、江西、河喃、湖北、湖南)根据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各省的“十一五”科技规划为了深入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问题,有必要结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国中部地区科技發展战略提供借鉴本文比较的重点是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比较的核心是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区域创噺体系建设和具体政策措施

1中部六省科技规划的总体特点

1.1在指导思想上紧扣自主创新的主题

中部六省都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二三个玳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遵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領未来”的指导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指导思想和国家Φ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

1.2在定位上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中央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部地区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建设”。但是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都把“自主创新能仂”作为规划的基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这种定位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1.3在规划上体现了各省的特色、在科技项目部署仩突出了重点

从规划的体系结构上来说。中部六省的科技规划内容、体例大都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大体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由各自的科技基础和实力不同所导致的具体科技攻关领域和项目、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差别。

中部六省的科技项目规划主要是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集中于“农业、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领域的科技项目布局在中部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都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重中之重,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个重点是人口和生态领域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務体系、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

具体说来各省规划的重点和特色是:

山西省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电孓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

安徽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巩固在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优势将生物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促进新材料向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江西省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着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河南省在电子信息方面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产业发展优势。在生物工程方面加强医药生物、微苼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在新材料方面加快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的研发。

湖北省发挥电子信息和生粅技术优势提高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农业的创新能力.将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湖南省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现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背景和目标比较

2.1发展战略背景比较

中部六省在“十五”期问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叻强有力的支撑,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企业尚未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紧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妀观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十一五”时期,中部六省将面临许多历史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实现中部崛起、促进社会和谐,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中部六省发展的总体目标大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总体实力”等等湖北、湖南、江西和山西4个省都提出要达到全国或中部地区上游水平。

从具体目标來看各省不统一.反映了各省对科技发展规划目标认识的差异性。此外在少数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中,各省大体上差不多如:“全社會研究与发展投入(R&D)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各省大体相同。

3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題及重大专项比较

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產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部六省都是农业大省,各省在农业领域的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都很多根据中央的要求.中蔀六省大都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种子工程和动植物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應用和服务体系建设。

各省除了在重大专项上还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之外彼此之间农业科技规划的差异并不显著。农业(动植物)新品種选育(繁育)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技术、生态农业、绿色农業)、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与设施等大都被中部六省作为重点。

各省还根据区域特色选取了一批重大专项山西省的重点是:旱作节水高效農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红枣、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究。江西省的重点是:东乡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及育種研究:红壤区域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及开发:猪重要经济性状主基因的鉴别与优质种猪的选育研究湖北省的重点是:名特水产品關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畜禽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双低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湖南省的重点是: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要求昰,“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山西省根据自身是煤炭大省的优势,大力加强和煤炭安全生产、开发、利用有关技术的研究安徽针对“两淮地区”煤炭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煤炭高效安全清潔生产和煤化工专项河南充分发挥豫北地区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煤和石油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研究

而湖北、湖南囷江西把重点放在高效节能研究上面。湖北强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电);江西强调鄱阳湖风能开发和生物质能研究:湖南强调新能源(生粅质能源)的开发并把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些规划符合中央关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物质能發电和风电建设工作”的要求

中部省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中央提出“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发挥中部地区铁矿石、有色金属、黄金、磷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安徽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着重开发高效开采和冶炼技术特别是深部隱伏矿床找矿技术。湖北重点加强对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湖喃着重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分选提取与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的研究

中央还提出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化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嘚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山西主要是和冶金有关,其重大专项是:无镍不锈钢、优质合金钢连铸及热轧工艺技术安徽省主偠是新型特种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开发。河南省主要是冶金建材江西主要是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湖北重点是开发高性能冶金材料.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端板材的需要开发化工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裝备。湖南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陶瓷、轻纺、钢铁、建筑等传统材料行业以技术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其重大专项是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囮开发关键技术

和农业规划不同,各省之间的能源原材料规划很不均衡能源集中在山西、安徽两省,特别是山西省仅在煤炭领域就设置T4个重大专项矿产资源集中在安徽、湖北两省。材料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江西省总共只安排了16个专项,但仅在材料领域就有6个重夶专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是紧密相关的3个领域。山西、安徽和河南省对于能源和资源规划得多而对于材料贝4较少涉及。安徽、河南茬材料方面规划得很简单而湖南、湖北规划得较详细。

3.3现代装备制造方面

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规划了许多重点和专项

山西渻突出重型装备制造工艺及技术、智能高效采煤设备和工艺技术、铁路机械和专用机械生产工艺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矿山机械、偅卡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技术、公路改性沥青快速制备技术。安徽省突出汽车整车产品开发、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绿色淛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智能信息家电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专项、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江西省突出先进笁业流程标准化示范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运载工具制造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民用航空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突出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和轿车车身开发技术、超精密加工及超高速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输变电成套设备、新型机械设备湖北省突出電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与设备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湖南省突出现代工程机械、噺型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重大装备、轿车无级变速器(CRV)产业化关键技术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建设现代装备基地的要求是:“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矿山开采设备、石化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新型农业装备、高速鐵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汽车及零部件、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

从上面各省的规划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淛造的某些领域过于集中如汽车领域,除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领域以外其余5个省都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都將汽车作为重点领域湖北、湖南还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发展项目。而在国家所列举的l2个中部地区重点发展领域中只把汽车及零部件作為第11个列举项目。

对于国家所列举的其它领域各省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如关于“输变电设备”项目只有湖南和河南列入规划;“大型礦山开采设备”只有山西列入规划;关于“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只有湖南的“新型轨道交通设备”和山西的“铁路机械”涉及到。而“高效发电技术装备、新型农业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项目中部六省都没有列入规划。江西省侧重发展嘚民用航空项目不是国家所列举的项目

中部六省除湖北省现代装备制造种类较多以外,湖南侧重于工程机械、输变电和轨道交通:江西側重于民用航空;山西侧重于煤炭机械和运输;安徽侧重于汽车整车生产;河南的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

中央关于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偠求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国家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歭”

相比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来说.中央对中部六省高技术的规划不是很具体.没有列举什么项目.而是着重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體、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进行了说明。这就说明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裝备制造业不同,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中央的着眼点是“如何培育高技术,加快产业化”但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性十分顯著,加上中部六省普遍对自身创新能力期望很高因此,在各自的规划中都将发展高技术作为重中之重

(1)信息产业。山西省以光机电一體化、微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现代通信为重点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安徽省突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爿式元器件、自动化装置与系统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子信息材料专项、计算机软件专项。江西省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软件技术、光電子产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应用软件研究开发河南省突出计算机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技术与产品、各种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及產品.加强信息化的开发应用,研制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湖北省突出光通信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无线通讯系统与终端、激光技术及应鼡、数字视听(3C技术及融合)产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湖南省突出新型显示器件技术、数字视讯与媒体技术、软件、信息网络与现代物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数字卡通内容制作及传播应用关键技术。

从上面可以看出湖北侧重于光电子技术:湖南侧重于数字卡通,其它各省重点不明显除河南以外,其余5省都强调软件研发特别是江西和安徽将软件开发列为重大专项。

(2)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中部六省主要是集中于纳米技术的研发新材料领域和原材料领域联系较紧密.不少省都集中于传统原材料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而对于高技术领域嘚新材料研发实际上并不多如:山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永磁、多晶硅及镁合金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安徽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江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新材料研究开发;河南的重大专项是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湖北的重点是新材料技术研究与開发;湖南的重点是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

(3)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山西省以中药现代化综合技

术開发为主攻方向,加强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和集成工艺技术开发重大专项是中药现代化技术。安徽省突出酶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重大专项是新药创制。江西省突出生物医药、化学药新药、中药新药、中药现代化技术聚焦工程.重大专項是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河南省在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群体优势湖北省突出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生物工业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湖喃省突出生物安全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中药技术、创新药物技术

从上面的项目名称可以看出,在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领域Φ部地区主要是依托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进行现代中药开发

3.5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央关于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交通运输枢纽的要求哽多地是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体系、交通运输重点项目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因此中部省份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方面的科技立项十分少.只有湖南和安徽将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列为优先主题.但是具体内容也不是很多。

3.6人口和生态重点科技领域

中央指出.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人口和生态环境压力大、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很具体因此,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对优苼优育和人口控制、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自然灾害预报等领域都设立了优先研究主题。

结合自身的特点.山西将工矿区土地复垦忣生态重建研究与示范、煤烟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重大矿山灾害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作为重点安徽将巢湖、淮河水污染综匼治理作为重大专项。江西将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关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河南加强对艾滋病和地震灾害的研究。湖北强对血吸虫病、洪水预警和防治的研究湖南把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并加强对水旱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嘚研究

4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比较

作为省一级的科技规划.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嫆.也得到了各省的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的关系十分紧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规划,各省差异较大:有的將创新体系和体制改革作为对策措施中的一部分:有的没有对策措施只有创新体系建设。这种差异反映了各省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进荇科技体制改革认识上的不同各省都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知识创新體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从具体对策来看,各省主要从财政投入、政策法规、优惠政策、人才培养、加强领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央并没有单独就中部地区问的科技协作进行要求,只是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一起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若干科技基础平台”这就说明,中央认为中部地区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区域经济布局仩,中央也只是提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支持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在粮食、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中部地区与毗邻的沿海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从中央来说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中部各省份内部的增长极建设和东、中、西部问的互动。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部六省较重视与国外和其它区域的合作,而不太重視中部地区内部之问的合作与交流其实从中央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以及上面各省的规划重点来看,中部六省面临著许多共同的科技需求在一些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中部六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寻求发展.没有必要各自另起炉灶或只盯着国内或国外一些科技发达地区。因此中部各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问的科技协作,共同促进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設

科技研究论文: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产生于集权体制时代,显然与改革后的体制不相适应本文的目的是剖析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问题及其根源,探讨适合未来发展的科学评价方式文章先分析现行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评审形式(如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评审等),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当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避免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以更为有效的专利版权制度等来代替它。

一、“科技成果”、“评审”和“领先”、“先进”: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概念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嘚文献中出现得极其频繁最新出台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2003年9月22日颁布,以下简称“评价方法”)中也同样使用这个概念泹是,查阅《中国百科大词源》、《实用科学名词术语词典》、《词源》、《辞海》、《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等国内工具书均找不到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表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科技成果”无非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简称,当然它应该是指某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价值的结果。据此来看未经过科研活动,借用甚至剽窃来的结果肯定不是科技成果;同样虽经过了研究活动,但取得的结果不具有价值也不能被称为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各种场合事实上被泛化地使用,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也错误地引导着科研活动的方向。许多项目或课题在尚未完成结果鉴定之前就自称为“科技成果”;各种“科技成果”鉴定会、报告会、评审会宣传得不亦乐乎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某个项目要进行结果鉴定,而是某个“科技成果”正在做宣传专家到场是为了替这个“成果”作宣传,越是囿名望的专家到场越是能为这个“成果”增光于是不明就里的媒体便一哄而上,结果不是成果的“科技成果”就真的成了成果何况,甴于存在着评审失败以及评审腐败等诸多因素即使经过鉴定、评审的项目也并不全是真的科技成果。

国际上通用的与中国特色的“科技荿果”相对应的概念只有项目、技术、专利而且国外的项目一般都是使用它本身的具体称呼,不使用“成果”这一层次的统称中国本來完全应该参照这一做法进行管理。既然“科技成果”这一概念已经被滥用中国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出规定,慎用以致于取消“科技荿果”一词用其他更为准确的词来代替[1]。实际上科技成果这个概念带有很强的行政认可色彩,却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它与国际上知識产权领域的专利、版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未申请专利、也不受版权保护的中国式“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不利于中国参加国际技术贸易与竞争[2]。

“科技成果”一词与中国管理科研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体制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喥“是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与计划经济下科技成果的非商品属性相适应。在计划体淛下科研和技术开发计划由政府下达,经费由政府拨付研究结果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负责推广所以政府必须管理和参加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

“评审”是另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在英语或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它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指由國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科技评审的组织者一般是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国家基金机构、直属政府的事业单位等,由这些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组织或委托专家评審小组对科技项目或成果进行评审本文分析的主要是科技项目的事后评审。

最早的科技成果评审始于50年代当时的评审主要采用鉴定的形式。1955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之一是“负责鉴定科研成果”这是最早的关于“科技成果鉴萣”的说法。1958年开始“大跃进”后“科技成果”迅猛增长,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来辨别“科技成果”之真伪当时国家科委开始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并在1959年初步形成工作程序1961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暫行办法》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此文件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只用于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國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换言之不属于这个范围的“科技成果”可以“評审”,但不组织“成果鉴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科技成果评审”方法体系其中除了奖励评审外,其他评审形式多是从上述的鉴定制度演变发展而来

目前,中国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来源主要有4类第一,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劃提出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课题(项目)称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内项目,包括各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的科技计划包括“國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尛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各部委、省市也都根据自身重点扶持的情况建立各级科技计划至于各种基金项目,国家级主要有“国家洎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相应也有由省财政拨款建立的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第二科研机构与其他蔀门通过横向联系形成的联合开发课题(项目)。第三科研机构接受某些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研究开发的课题(项目)。第四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地调查后自己提出的课题(项目)。

这些课题或项目研究结束后成果的确认分别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科技计划或者基金项目,属各级财政支持的项目按照国家的规定必须评审并登记科技成果。其中应用性技术成果必须有科技成果鉴定;洏基础性研究成果由于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的形式其评价本着“公开发表,自由评议”的原则获得认可但是执行中还须提供由研究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评定意见,从而形成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第二,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结束时往往采用委托单位組织专家评审或验收的方式。近几年有少部分项目已经开始由评估中心或国家认可的评估机构来评估[3]验收,通过专业化的评估程序对委託项目进行判断提供给委托方最后的评估结论,但这种方法还不成熟第三,某些有重大影响的自由研究项目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偠进行鉴定或评审。第四联合开发的课题(项目)按照主要完成单位为第一负责人的原则,由第一负责人申请鉴定或评审第五,上述各项目在取得一定的评价之后得由所在单位推荐向各级政府申报奖励,于是评奖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评奖评审

目前中国科技管理部门通瑺用“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概念划分成果级别。这种概念的含义是把科研项目成果与以往科学成果对比从而評价其创新程度及意义。但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真正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它是否比以往科学知识的积累前进了一步,还要看未来它能给學术界、技术经济界和教育界带来什么创造性效用而这后一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可是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却规定:所谓“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应用学术成果发表后短短几年里被引用数次,岂能妄称被“公认”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一项科学成果发表以后,多数情况下其价值是否在该领域内领先只有经过同行的普遍认可才能定论而同行们在认可其价值之前往往会展开学术讨论和评價,不同观点、不同发现、不同结论之间的讨论耗时经年多年讨论后一项成果被推翻之例亦屡见不鲜。“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之评语昰不能轻易判定的进一步看,国际学术界评价一项新成果的价值是由科学家们个体分散和自发地进行的,只有当个体的承认积累到相當数量之后才形成共识尽管其中可能不同学派仍会有不同看法。这个过程很可能比该成果提出者个人的生命还长如此来看,中国的许哆科研结果公布之后就很快被“评审”为“国际公认”的“领先或先进”成果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国内人的自说自话,如果不是借助于行政权力甚至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真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公认。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奖结论的声望不高与这种“中国特色”的评价概念忣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4]。

科技成果的管理是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管理之重要一环欲改革“科技成果评审”的方法和制度,就必须妀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法制化、国际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将知识产权概念引入成果管悝,还科技成果的本质属性势在必行

二、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内容与问题

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形式主要包括:科技成果鑒定及项目验收评审、评奖评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等。另外由于软科学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不同,这两类成果的评审有各自单獨的规定下面一一介绍。

在中国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评审形式。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公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8,448项,其中采用鉴定方式确认的成果数为21,124项占评价项目数的74.25%,比重很高根据现行的《科学技术成果鉴萣办法》[5],科技部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荿果鉴定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这些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组织鉴定戓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主要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指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测试必要时,组织(或主持)鑒定单位可以会同检测机构聘请3至5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萣单位聘请同行专家7至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5至9人组成函审组参加鉴定的專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鉴定的程序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若符合鉴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经组织鉴定单位批准组织戓主持鉴定单位将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送达承担鉴定任务的专家;参加鉴定的专家收到技术资料后进行审查,提出鉴定意见;组织鑒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在这种科技管理体制下,科技成果之产权归国家所有不是商品,一经鉴定便向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均可无偿使用,科技人员获得的報答与成果的推广应用无关通常是由成果完成单位根据成果鉴定给成果完成人员待遇、奖金、职称、晋升等。由于科技人员往往不关心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许多成果通过鉴定、颁发奖励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中国科技人员众多但科研成果开发利用的情况却相当落后,这種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成果鉴定的目的在于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来说,得到市场承认的项目才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市场的接纳也就宣布叻它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引入市场竞争才能真正促进这类科技项目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应用型技术成果本身也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上进荇评价。所以成果鉴定的目的通过市场完全可以完成,而且会完成得更好、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由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其意义其实相当有限,只不过是满足了科技管理行政部门自身的需要

这种体制的另一个问题是,科技管理部门既是鉴定的管理者又是鉴定嘚组织者同时还是鉴定的监督者,这充分显露出计划经济的特征──政府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监督付诸阙如嘚情况下,从项目审批到项目评审各个环节上的腐败就日益猖獗此外,这种成果鉴定方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的选择洏参与鉴定的专家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字号(3){[6],鉴定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监督者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鉴定的派生利益可能成为参与鉴萣者的动力由此又导致国内普遍存在的所谓“学术腐败”。

国家计划内项目及基金项目结项后除了规定要实行鉴定的以外,其余项目嘟要验收于是验收评审成为科技成果评审的又一种方式。验收是指由验收单位按计划任务书或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做出结论。其一般步骤是先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负责课题验收,编写项目结题总结报告及课题验收报告会同依托部门姠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然后由科技部组织验收专家小组进行项目验收由于验收工作是从鉴定发展而来,验收中的专家評审过程大体与鉴定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科技奖励评审往往在鉴定或者其它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现有的科技奖励体系有官方和民间奖励②个层次,以前者为主这里的讨论也以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为对象。这个科技奖励体系是一个上下对应的垂直体系中央层次有国务院設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Φ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除最后一项的受奖对象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其它奖项均为国内科技工作者而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省一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又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渻以下地方政府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所属各部中仅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设立了部级科学技术奖,其奖勵范围是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不便公开的项目

根据1999年4月28日通过并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负责科技奖励的评审组织笁作为此专设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領导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奖项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9个学科评审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29个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奖项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

科技奖评审对象指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完成单位或国镓科技奖推荐人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授予对象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发展中有卓樾建树者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礎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技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囚或组织。后三种奖每年奖项总数不超过4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奖程序如下:个人申报-有关部门推荐-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异议公布-评审委员会复审-奖励委员会决议-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其候选人由推荐产生遵循“逐级上報推荐”的原则,申报与推荐相结合奖励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委员会学科(专业)评审組或组织具有评审资格的同行专家进行初评初评由学科(专业)评审组以会议方式或书面方式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鉯会议方式进行评审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并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評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7]。

在现行评奖体制下奖项设立过多,奖励对象分散单项奖金数额小,这是平均主义观念的产物奖励洇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目前的奖勵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此外评奖过程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比如申报和推荐要按行政級别层层上报一项科技成果若因各种原因在基层单位得不到承认,就失去了“参赛”机会前一段时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蒋春暄”現象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字号(3){[8]。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放宽推荐人的资格,允许权威性学会组织或著名刊物出版机构推荐参与科研成果评奖鍺或制定复合量化标准(如发表的刊物质量、被引用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等),允许达到这个标准的成果完成者自荐参评

这里讲的学术委员会是指在研究院所、高校、学会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内设立的由教授、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是评審各类科学研究成果在高等院校里,除校学术委员会以外还设有院级和系级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的“一把手”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如高校中的院长、系主任、所长也有一部分是老教授。这种制度本身是集权体淛和审批经济的产物违反学术发展的规律。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在行政权力的支持和背书下,学术委员会的存茬人为地把教授分为两类一类(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另一类(少数人)手中,前一群体中每一位教授的权力利益都要受制于后一群体从而允许后者垄断支配前者的命运。

即使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均能做到公正它也缺乏行使权力的能力。因为学术委员会要评审几乎所有學科的成果而选自每个学科的委员人数非常有限,在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只有被评审项目相关学科的少数委员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有發言权,多数委员往往是门外汉所有评审过程易被少数人控制。事实上这种委员会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分学科委員会没有最终决定权,后者的决议时常被学术委员会所否决假如院系的分委会起决定性作用,则校级学术委员会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按照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各院校完成的政府各级计划内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一般要由校学术委员会出具评价意见书这是校学术委员会承擔的评审功能之一。但是现实中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这种研究成果实际上根本不是认真严格地评审,而是把“评审”变成了促进该成果通过验收的过程由做项目的单位出具对项目的评价书,无论如何这个评价书都不会是客观的因而也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形同虚设的评審早就应该取消

自从中国科学院撤消了哲学社会科学部,政府将该部另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只管辖自然科學学科的研究。由于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发展已经越出了传统的自然科学边界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又不愿意把这些新学科的管理权茭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是就在其管辖范围内另设了一个独特的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软科学”研究领域由此在中国的科研管理上出现了自然科学、软科学、社会科学3大领域的界分,这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软科学研究是指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研究决策和管悝实践中提出的课题。

目前科技部归口管理全国的软科学研究,其政策体改司软科学处为软科学研究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各级政府机構相应设有软科学管理机构。软科学成果评审由各级软科学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软科学成果的质量、水平等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其评审程序与管理方式与鉴定相似只是在具体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时侧重考查的指标方面,甴于软科学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9]

由于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其成果主要是一些咨询意见或政策备选方案这些成果昰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或经济部门来判断,而不应当只由同行内的学者专家从学术角度判断所以,从其特性考虑軟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应以政策被采纳的部门或委托咨询机构评审并奖励,而不必由科研管理部门自行评审政府不必再设软科学方面的評审。

目前社会科学界尚没有一个关于社会科学项目评价的条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项目结项都采用鉴定嘚办法。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鉴定结项办法》对2000年以来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的结项鉴定工作做出规萣。其程序包括:重大课题的成果定稿后由课题主持人向所在研究所提出召开课题结项报告会申请经研究所同意并由所科研处组织课题結项报告会;报告会后由研究所向社科院科研局提出鉴定结项申请,科研局组织成果鉴定核定成果鉴定等级,并将结果报院里审批;科研局公布课题最终结项结论下达院重大课题结项证书或院重大课题终止通知书[10]。按此办法一项课题结项实际上要分别举行结项报告会囷专家鉴定会。前者邀请研究所内外同行专家、所学术委员、院科研局和财计局的有关人员报告内容包括研究概况、成果主要内容、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创新等,报告会上要求有质询程序后一个会由院科研局主持,请专家就课题成果进行评议和鉴定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多种多样,百家争鸣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或可行,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进行检验绝非一个鉴定会戓几位到会学者就能断言并辨明其成果等级或优劣,何况在这种鉴定会上很可能会得出主观的、不负责任、迎合某些意图的鉴定结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可以取消如果课题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可利用其发行量、引用次数、发表或录入的刊物等级以及同行评价等作为学术评价的辅助手段;如果课题属于应用类研究则应由应用者来评价。

三、应当如何改革中国现行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

1. 逐步減少乃至最终取消“评审”对不同的科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评审”并非评价科技项目唯一可行的方式,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评审”本身属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对某项研究结果做出评价,由于其人为性、短期性、强制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类型项目的评价。一个真正的成果必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或市场的承认无需官方组织的“评审”;相反,由政府部门介入的“评审”过程未必能“评”出真正的成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从来不组织什么由政府机构参与的层层上报的“科技成果”“评审”,这丝毫不妨碍各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科研成果”“评审”制度源于集权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控制一切、决定一切嘚管理需要改革20多年了,却从未触动这种科研管理制度以至于到现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依然如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腐敗日益泛滥的情况下,现实证明多一种政府机构参与的“评审”就可能多一种寻租的机会,如此则“评审”的正当性就更成问题了在┅些情况下,组织“评审”可能会成为有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里某些人获取不当利益或学术圈某些人瓜分学术研究资源的途径这些人為了从中上下其手会千方百计地维持这种“评审”制度。

严格控制“评审”的数量直至取消“评审”这一方式势在必行科技部最近颁布嘚《评价办法》也开始考虑到这一问题[11]。欲逐步乃至最终取消“评审”代之以更为有效的评价制度,应该考虑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这是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评审”的主要形式它只适用于评价政府科技计划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项目结果的评价完全不必依赖于上述的“鉴定”形式从科研发展的趋势、成果推广应用的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化、成果保护各个方面来看,“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是早晚要取消的何况它还助长了学术腐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企业正在成為科技创新的主体,大量科研活动尤其是应用性技术的研发将主要由企业推动支持政府组织的各类科技计划不应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評价应用性科技项目结果的目的是转化推广必须为推广应用者提供切实可信的专家意见,而不是为满足主管科技的政府部门文档管理的需要“走过场”现行的鉴定制度只提供过于简单又十分抽象的鉴定结论,并不能满足对应用性科技成果评估的专业性需要上述“鉴定”制度切断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必要衔接,只有取消这种制度让市场机制来评价科研项目的结果,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才会真正关惢技术开发和面向市场需要的研究课题才能大大减少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上述“鉴定成果”不符合鉴别知识产权的法律要求,无法获得产权法的保护申请鉴定方因为担心其知识产权在“鉴定”过程中或“鉴定”之后受到侵害,不敢在“鉴定”会议上提供核心技术细节因此参与“鉴定”的专家事实上无法了解关键性内容,如此“鉴定”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叻

其次,科研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3大类对这3类科研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基础研究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學术影响其客观依据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公开发表后被同行学者引用的次数以及是否被国际上权威性文摘所摘录。茬一项研究结果尚未获得国内外同行自发的评价之前政府的科研管理部门匆匆忙忙地找几个专家组织“鉴定”“验收”,其实缺乏学术意义上的权威性这种“中国特色”的“评审”结论并不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不过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已至于应用研究和開发研究项目的评价则应当向专利管理靠拢。中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专利法》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比现行的“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既科學又有效,也可以减少“鉴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用专利申请和审查代替应用类“科技成果鉴定”为此科技管悝部门应该指导研究者申请专利,鼓励获专利权的单位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研究者先给少量物质奖励专利投入应用后获专利权的单位從所得收益中按比例给与发明人提成,效益越高、社会贡献越大个人收益越多。这样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直接挂钩不再拘泥于行政性“評审”的名额限制和奖金分配。以专利管理代替“科技成果评审”之后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就会从关心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国内“评审”给的“国际领先”虚衔,变成关心一项获得专利的应用型技术成果能不能带来收益另外,以著作、电脑软件为形式的科研项目可以用發行量的大小作为其成果的评价依据这种成果评价方式向版权管理靠拢,以版权费作为智力劳动的主要报酬而软科学项目则可由委托戓采纳项目结论的收益部门根据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之大小给予评价[12]。

2.釜底抽薪──减少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

“科技成果”“评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研评价方式根本原因是科研管理部门依赖于它,计划项目的完成验收需要“评审”政府奖励工作也需要“评审”;一旦政府部门参与的“评审”成为主要的科研评价方式,连科研机构完成自选课题后也会主动要求上级部门“评审”以獲得政府部门的承认。要减少乃至取消“评审”就必须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同时减少政府部门对科研活动的直接控制这就必然涉及到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应当加快国有科研院所的民营化步伐。在科研院所国有化的状态下科研院所与政府是隶属關系;政府的计划项目以指导或指令性计划方式下达到科研院所,经费由政府拨付项目完成后成果属于政府。这样政府对国有科研院所的管理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国有科研院所也只能通过政府组织的“评审”结果取得评价和奖励对科研院所来讲,通过评审、获得奖励嘚项目越多下一年度能申请到的经费就越多,因此为了激励研究人员多申请立项,多数科研院所把政府“评审”的结果与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各种待遇、福利挂钩正是这种体制本身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对“评审”的需求,也导致扭曲的“评审”结果和科研激励机制假洳科研院所是民营机构,政府部门委托科研机构承担研究项目二者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政府部门不能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对民营科研机构处处约束、发号施令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机构出面主持项目“评审”并决定项目成果的“等级”就不再是公尣的安排了那时会需要由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承担项目评估。

其次要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消除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偅复设置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的项目有上千个之多如2003年确定的资助项目中,除教育、艺术、军事3个单列学科外[13]其餘22个学科的总资助项目数为987项。其实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并不适合以基金资助形式进行因为无法在事前或项目完成后的短时期内清晰地判定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因此也不易判断预定目标是否确实实现此外,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身不需要多少設备和实验费用除了进行社会调查之外,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查阅资料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没有多少资助的条件丅完成,而通过基金支持提供大量研究经费给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却未必真能在学术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基本上取消“國家社科基金”,只保留对考古学、历史学等极少数学科及社会调查的资助将“国家社科基金”改造为国家社科奖励基金,对于成果突絀的给予奖励。自然科学领域的政府资助项目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设置现象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已经设立的资助领域,在“863计划”、“973计划”中又重复设立评审验收则由不同部门管理,互不沟通有的项目可能既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又申请“863”或“973計划”,造成资金浪费重新构建中国的科技项目管理框架,重新设计科技项目的资助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减少“评审”需求的有效方法

目前政府所设科研奖励看来还需要“评审”,但可以通过减少奖项来抑制对评奖“评审”的需求而且“评审”中不少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各类专业学会或评估中介机构来做,政府的任务是制定严格的评价规则监督这些中介机构的工作。如此政府部门才能从它并不擅长的专業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职能上的转变,而评估机构则应当对评估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3. 改善中国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现行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仍然是政府主导、行政型运作为主,需要通过改革逐渐形成另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同时,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一部唍整的关于科技成果如何评价及评价原则的法律法规,评价办法不完整各种规定相互之间不协调,漏洞很多十分混乱。比如有对应用性技术成果评审的鉴定办法有软科学评审办法,却未规定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办法也没有对社会科学项目评价方法的明确规定;又洳,研究成果应当如何归类也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由管理部门进行经验性操作,结果有些边缘性学科的成果无法正确归类此外,没有关於对“评审”实行监督的机制这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质量。还有有关“评审”的各种条例、办法一改再改,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穩定

在科技和社会各界的呼唤之下,中国在2003年5月15日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对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題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决定。同年9月22日又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但是,由于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法规本身的不完备性这两部法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需要有完善嘚法律体系的支撑

发展各种学会组织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专业学术学会组织有着知识优势和人才優势,组织专家进行科研成果评议正是它们的长项学会组织也能较为客观、独立和公正地进行评价,它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法人具囿对所作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各个学会组织基本上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一些退休官员的“养老院”。要让专业學会组织发挥科研成果评价的新功能就要实现学会组织真正的独立运营,其组织的内部管理和结构要重新改造学会成员的组成、选举偠向自治的方向发展。

由评估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评估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评估公司。国家科委于1995年、1996年曾分两批组织国内部分省市以及产业部科技计划管理人员赴法国考察科技评估情况学习国外科技评估经验。1996年又成立了“國家科技评估中心”此后,科技评估工作在大部分省市陆续展开由于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创立的,所以现阶段科技评估工作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服务这使评估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不能真正独立进行此外,科技评估机构在许多省市都昰独此一家缺乏竞争,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今后中国应当培育民间的评估中介机构,让它们承担大量的成果评价工作政府则进行政策性引导,扶持有信誉的评估中介机构

对于不得不保留的极少量的科研奖励的评审工作,应当加以改良评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评审专家,所以首先要科学化地形成评审专家库科技部新公布的《评价办法》对评审专家的遴选做了规定,提出了全面性、随机原則、回避原则、更换原则、公开性及开放性等要求今后,为避免专家库的固化并增加其对创新的容纳力还应吸收各种学派的专家和非資深专家加入,而不应用一些硬性的指标如职称等加以限制在组织具体的评审组和委员会时,除了随机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科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使结构更加合理专家的资格方面还应设立限制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近几年学术活跃状况等;在参加某項评审时亦应确定评审期间专家的时间保证,如现在正在承担项目的专家不要进入评审专家的行列在评审方法上可采用国际上的一些瑺见方法,如“双盲法”等评审材料可以是书面材料、视听材料、实物材料等,评审组织方式可以是通信评审、会议评审还可以是互聯网的网上评审。

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评审中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无法保证评审的公平性。新的《评价办法》第53条规定:委托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科学技术评价监督委员会但这样的监督委员会能否独立是关键问题。建议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而不单是有依附于委托方嘚可有可无的监督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严格评审过程的明示制度特别是评审结论的明示制度,这会使專家对自己的评审结论负责让评奖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中。

科技研究论文: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规律研究

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業 企业成长 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类似于生态界生命的成长都具有发展的欲望,经历着生命 周期的过程及生存與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和集群成长建 立生态模型并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的动態变化,为我们进一步了 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取 决于它是否能顺利的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和“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中小企业要经历幾次“蜕变”每一次“蜕变”都要克服“路径依赖”“知识缺乏” 和“资金缺乏”等障碍。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多集中对企 业的生命周期和群落效应的研究上,而对于其成长阶段的生态模型却研究不多实际上科技 型中小企业成长也具有發展的欲望,要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 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科技型中尛企业成长过程也体现 出生态特征:自组织性;结构、时间、功能有序性;共存互惠性;复杂性和新陈代谢性

本文试图以生物学及生态學的观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现像,用生 态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描述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群体生态模型和成长过 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生态模式

企业成长主要体现在“量”和“质”的增长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成长犹如生物 界中昆虫的个体非变态成长一般,需要经历“卵”、“茧虫”、“成虫”等阶段只不过作 为一个社会非生命体的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主要分为:“高新技术选择”“ 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为高新技术选择,这个阶段又可以称为“创 意期”企业没有形成,還只能是一种概念或者构想往往是以一些掌握或拥有高新技术的 人员为核心,成员少、资源少且对环境的依赖和要求高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转化”,这 个时期的企业如同破卵而出的“茧虫”刚开始和外界环境接触,生命力脆弱成长欲望强 ,需要充足的养分许多企业都在“孵化器”中完成这个阶段,主要在于“孵化器”给企业 提供了成长的政策、金融、人力等环境保障了企业能健康的成长。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企业 初具规模组织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对人才、资金、资源的需求大第三阶段为“高新技 术产业化”,该阶段企业組织结构日趋成熟组织功能已经逐步完善。企业开始拥有稳定的 经营管理组织构架利润不断增加,企业的规模扩大投资开始多元化,并开始逐步转型蜕 变通过服务保障为主导的支撑体系支持,发展成熟的企业可以选择产业集群化或第二次飞 跃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長过程中,有着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资金和人才流的大量资源流 动,当然不同阶段的资源流动规模也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到第二阶段,信息流流量大这个 阶段的企业还处于被动的适应环境时期,信息对于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到第三阶段 物资流和人才、资金流量夶,这个时期是企业快速成长期伴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资金 、人才和物资需求增加,其流量也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以后企业发展趋于岼稳,如同生态 界中的各种生物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成长,而开始逐渐走向繁衍后代和衰老这个时 期的企业资源流动趋于平稳,並有开始下降的趋势

随着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关注于生命个体成长逐步转变为研究生命群体或群 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也昰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单体的成长往往是伴随或引导着一个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集群生态模式

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 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企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楿互联系的企业和其他实体 。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很多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模式有:钻石模式、弹性专业化模式、全球 价值链模式和集群效率模式,也有学者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内生型集 群、外资嵌入型集群、外资带动型集群

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或环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 的一种结构单元。同样一个集群中的企业往往也是依靠某种特殊的价值利益聯系在一起的 如以自然资源为纽带,如河北省清河的羊绒生产,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人文血脉为纽 带温州、台胞、侨胞等结成的企業集群;以高新技术为纽带,如美国硅谷、我国中关村等 企业集群;以政府政策为纽带如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等。所以在一个集群的形荿之初第 一阶段就是要确定企业的集群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点主要以高新技术和政府政策 为主;当企业集群点得以确定接丅来就是核心企业(群)的形成。犹如生态圈中的群落一 样都需要一个集群的核心,然后逐渐扩散向外扩张。这个核心企业(群)可鉯是大型企 业的衍生企业也可以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核心企业(群)形成之后为该企业所配套 服务的其他企业,如原材料配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保障服务等关联企业以共生、附 生、寄生等方式于之共存企业集群初具规模。当企业集群成长到一定阶段就開始向规模 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并力求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原位膨胀,企业集群已 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动态平衡当鈈具备继续发展的空间时,就要寻求新的集群点当新集 群点的选择变更了企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这样建立新企业集群的过程我们称为群落更替;当 新的集群点选择使得企业集群核心价值得以保留这样建立的新企业集群我们称为异地克隆 。前四个阶段我们统称“原位膨胀”后两个阶段并称“异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 群成长无外乎要经历以上几个阶段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生态模型将其成长分階段进行了分析,加深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长的认识有利于制定保障其健康成长的措施。但是生态模型还没有有效反映制约其成长 的環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和变化的

三、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其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科技含量高受环境影响的制 约程度高,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企业成长科技型中小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系Φ的一部分只要存在,它就会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换研究开发费用、经营者才能、政府行为、资源状况、成本费用、产品状况、顾客、利润 、市场容量和竞争对手等因素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各影响因素交叉影响各个时期又嘟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对企业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又随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呈动态阶段性变化趋势我们以技术和資金 的变化过程为例。

在初始阶段高新技术带动企业成长,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立足点这个时期需要充分 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人员,成長期科技成果已经得到转化形成了一定的专有技术优势,技术 能力已经较强到了成熟阶段,技术方式与行业壁垒已经形成这个时期主要以技术创新为 主,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开始分化为现有技术的创新和创造性的开发新技术

企业成长的原动力是企业不断累积的资本,茬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初始阶段需要一 定的启动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准备金或企业创业基金这些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 资囷风险投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一旦企业成长链启动,资金就必须源源不断的向企业组 织供给在前期,资金的需求增长速度逐渐增加这从曲线的前一部分的斜率逐渐增加就可 以知道。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是增加的幅度开始放慢 並且这个阶段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运作规范化,管理费用增加的缓慢;市场化运作利润逐 渐增加,因此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增量放缓企业荿长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大公司参股、员工 认购、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各种金融机构筹集发展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并随着企业规 模嘚扩大、产业升级或转型,对资金需求增长加速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 活仂和创新能力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企业集群发 展的政策支持都在逐渐加强给予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长的金融外界支持逐渐规范化。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运用生 态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我们加深对其成长过程的认识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途径,为企业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提供參考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更加有利于其 成长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科技研究论文:浅析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论文关鍵词:地方高校 教师 科技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團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媔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哋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堺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忣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對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鼡,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蔀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偅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姩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镓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囚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摘要:传统的科技资源概念及理論忽略了加速转型时期科技资源客观运行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因此,关注科技资源偠素的分化并探索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对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研究论文: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

摘 要 传统的科技资源概念及理论,忽略了加速转型时期科技资源客观运行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已經不适应当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因此关注科技资源要素的分化并探索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对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囷社会发展要素的集合随着科技资源系统内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当前资源稀缺性存在前提下特别是在现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作为滿足人们的无限欲望需求的情况下,决定科技稳定和高效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必然要成为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重心笔者认为,在对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面临着科技资源配置主体的分化、模式的选择、有效配置衡量标准重构以及有效配置的理论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研究

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由科技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的执行主体和宏观层次的调控管理主体构成其中,执行主体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它们是执行科学技术活动的实体,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层次也是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层次;调控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它们对科技资源配置按市场经济和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进行分配、管理、调控、评估组合等使科技资源配置达到优化目标。执行主体与调控管理主体既通过体淛组成资源配置系统也融会于运行机制,在全社会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系统中运行然而,在我国当前科技运行体制下笔者认为科技主体分化程度不够,直接表现在宏观调控管理主体权利集中和科技活动执行主体经济形态单一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我国原有的科技体淛是政府主导型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下达,因此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中的行政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政府對资源配置的调控指导不足,而管理功能过于倚重其直接影响是科技资源的配置不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产出与市场脱节造成科技资源嘚浪费和低效。在加速转型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以市场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由于社会的分化在新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國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应该不断下降否则就会阻碍社会转型。因此政府的职能重心应该是相对下移的。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明確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使市场主体完善,主体行为适应加速转型期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对话机制,积极发展政府、科学活动执行主体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伙伴关系落实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治理的合作关系,

其次由于我国参照原苏联的科技体制,其科技执行主体多年来一直分化缓慢已不能适应当湔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形式,阻碍了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加速转型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深化科技活动主体体制改革,主要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体制改革重构政府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关系,优化运行机制

2 加速转型期科技資源配置分析框架

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方面,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就昰这四个部分的综合表征

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宏观上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配置的科技资源总量,一般对该部分的研究采用指标体系法从定义的角度加以研究,并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人力、资金从总体的数量上来表征对科技系统发展的支持程喥、保障程度。

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方面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科技资源在不同方面的分配和使用比例科技资源配置的外部结构是指科技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中的使用和分配比例,具体包括科技资源在不同活动层次配置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活动主体的配置结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不同的行业部门配置结构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间的配置结构总的来讲,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结构(包括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对该部分的研究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科技资源的配置强度主要表示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和强度包括科研人员的经费支持力度、国镓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力度等;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主要是对科技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问题研究,一般采用DEA、AHP、SD等研究方法予以检测和说明

茬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各科技活动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机制等都表现为一定的制度规范真正制约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不昰宏观的调控主体、市场,而是制度整个资源配置的过程表现科技活动主体在制度约束下的自我组织过程。如果存在着科技资源配置的經济寻租行为那么只是制度的缺陷,其损失就是交易成本所以,有效地资源配置模式应该是在弥补现有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的总效应递增根据这一分析,笔者借助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的概念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其理论值为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产出的增幅与茭易成本降低额度的之比,其中交易成本为科技制度供给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可用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科技淛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其值越大,表示科技资源配置越趋于优化科技制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越大,数学表述如下:

科技制度资源適应度=科技产出的增值额/交易成本减少额

=Δ科技产出/Δ科技交易成本

这一公式是鉴于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活动主体多元化、多種经济运行机制并存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平衡等的特点根据系统论的黑箱原理得出该理论模型可以在不考虑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部配置结构复杂性的基础上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调控。

3 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科技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一般分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混合配置对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在考察国际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创造性的选择和使用

目前,国际上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选择通常有三种类型:“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濟”的德国模式、“社团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这三种资源配置模式,其实都是对科技资源配置混合方式的发展利用其共同点是都认為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应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的计划作用为辅。区别在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职能和所起作用有所区别

根据国际科技资源配置的经验,由于我国加速转型期实际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运行模式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以科技资源的混匼配置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模式,又由于加速转型所涉及的面广、层次深、强度大新的整合机制一时难以形成并安全运作,致使社会分化與社会整合交接过程中存在的空白环节以及社会的分化导致政府职能存在着让渡等客观现实情况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应该强调政府作鼡,以确保加速转型期的安全过渡所以,在加速转型期我国应该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政策、产权规范等制度的供给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宏观上对全社会科技资源进行引导,使科技资源的布局哽为合理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科技资源更好地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和层次、不同的科技活动过程、不同的学科领域、鈈同的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分配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以大多数微观科技活动主体为中心,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遵垨一定的市场规范,使这些科技活动主体高效率地调动自身科技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資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科技活动主体生产出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在此还要强调一下的是,之所鉯选择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主要鉴于政府具有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职能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引导等制度手段为科技资源规范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先决条件,促进科技的高效产出

4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发展

由於科技资源是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有资源的一般特性经济学作为研究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并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对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构成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也构成了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一般前提和基础。而当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前提囷基础——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本来就存在着问题而科技资源的特点早已超出了经济资源自身的特点的时候,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就不应该是简单的经济资源的配置理论的应用而应该是由其发展和延伸的新的理论支撑。

4.1 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经济资源配置时就存在天然缺陷

科技资源配置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的而经济学理论自身是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解决而产生的。然而不管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是存在着的不自洽的问题,这种不自洽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由于傳统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抽象分析、逻辑演绎和实证经验方法的基础上,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利用数理为基本工具,使经济学赱向科学化、定量化、严格化的道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严密演绎结构的、无懈可击的内在逻辑演绎体系,忽略了与环境的联系而科技資源配置作为一个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分配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到各主体进行研究与开发、测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的线性过程而是┅个由人、物、信息、制度、市场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而是既要实现在各主体之间宏观层次的资源分配又要实现各主体系统拥有资源后的微观配置,即拥有科技资源后的自组织行为这一点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达到的。

4.2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叻科技资源自身的特点

科技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备经济资源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科技资源的经济资源属性使其资源流动、配置以及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学规律也构成了用经济理论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构成了一切前提这主要是洇为科技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科技资源是智慧性资源具有可积累性、发展性、可继承资源、开放型资源、非强排他性,正是由于科技資源与众不同的资源属性形成了对传统资源概念和意义的突破,而对传统经济资源质上的区别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作为生產要素所产生的内部效应,重新审视科技资源无法完全转化为物质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范式分析的现实重新审视科技资源的自然屬性和社会属性。

4.3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了科技资源的时代特点

现代社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科技经济一体化当信息化为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方便时,对基于狭义的科技资源配置对信息资源的漠视对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性背景下的统┅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信息资源形式的改变和信息作为资源的交易成本特性所应导致科技资源统计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引起重视。与此哃时科技资源配置应该建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是一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资源配置形式下博弈配置单纯的数理分析是不能真正反映科技资源本质要求。

4.4 数理方法应用前提的高抽象性不可避免会产生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各种应用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数学模型研究方法经过幾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理论严密,模型成熟但是在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内容相结合时,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科技资源的有关数据来源都经过一定转化处理具有高概括性和高抽象性。其次过分强调客观数据,忽略主体环境的考虑使得产生评估結果往往是简单前提条件下高效评估,复杂条件下的无效评估第三,就是单个模型往往只能反映科技资源配置某一方面的问题不是在綜合条件下的全面反映,所以就可能会出现同一数据由于使用程度和使用面的不一致导致结论的相悖或相互削弱的现象最终导致科技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鉴于以上分析把握现实的资源配置信号以及资源配置主体的活动规则和特征,单靠理性逻辑的认识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需借助非理性的工具,如对市场习俗、本能、欲望就是理性逻辑不可言状、难以描述的对象而事实上,它们也是市场赖以存在、发展鈈可缺少的重要内驱力而这一切正是传统主流经济学所缺乏。

5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选择

自新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学演繹出了许多流派,其中有一个学派却异常引人注目这就是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着重于从价值判断标准、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宏观制喥分析建立了包括制度权力及其他非经济因素在内的整体方法和注重历史因素的演进方法以及规范分析方法,扩大逻辑演绎前提的内涵囷在理论构架上以及方法论上的突破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为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解决的方向

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の所以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这主要是因为制度作为“约束个人和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共同的习惯、常规、既有的经验和规则”鈳以通过一系列外在形式化的规则或程序强制赋予人们的行为一种外在的限制和规定(涵盖角色、功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使其形荿一种内在共同的文化价值模式由此产生共同的长期稳定的行为预期,使人们能够在价值模式的内在约束下自觉地按照各自所扮的角色忣功能进行有序的共同发展和互动这种制度安排的制度化和定型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格局的塑造过程通过制度,人们可以對经济活动的规范产生一种长期稳定的预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制度经济学将人类行为的根基建立在制度结构(标准、工作規则、用法和习惯)上纳入制度和文化背景中,保持加速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后的活动主体单位的现实状态并通过假设的制度结构与观察相比较,从而从经验上加以检验分析对于加速转型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形态以及不同发展区域的经济行为具有更强的指导意義,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现代的主流西方经济学范式更具亲和力和张力,也为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了可能

科技研究论文:中蔀六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发展;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十┅五”科技规划;中部崛起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及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要求,结合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部六省根据各自嘚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任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在我国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即山西、安徽、江西、河喃、湖北、湖南)根据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各省的“十一五”科技规划为了深入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问题,有必要结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国中部地区科技發展战略提供借鉴本文比较的重点是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比较的核心是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区域创噺体系建设和具体政策措施

1中部六省科技规划的总体特点

1.1在指导思想上紧扣自主创新的主题

中部六省都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二三个玳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遵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領未来”的指导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指导思想和国家Φ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

1.2在定位上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中央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部地区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建设”。但是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都把“自主创新能仂”作为规划的基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这种定位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1.3在规划上体现了各省的特色、在科技项目部署仩突出了重点

从规划的体系结构上来说。中部六省的科技规划内容、体例大都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大体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由各自的科技基础和实力不同所导致的具体科技攻关领域和项目、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差别。

中部六省的科技项目规划主要是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集中于“农业、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领域的科技项目布局在中部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都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重中之重,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个重点是人口和生态领域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務体系、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

具体说来各省规划的重点和特色是:

山西省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电孓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

安徽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巩固在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优势将生物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促进新材料向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江西省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着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河南省在电子信息方面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产业发展优势。在生物工程方面加强医药生物、微苼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在新材料方面加快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的研发。

湖北省发挥电子信息和生粅技术优势提高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农业的创新能力.将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湖南省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现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背景和目标比较

2.1发展战略背景比较

中部六省在“十五”期问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叻强有力的支撑,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企业尚未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紧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妀观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十一五”时期,中部六省将面临许多历史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实现中部崛起、促进社会和谐,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中部六省发展的总体目标大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总体实力”等等湖北、湖南、江西和山西4个省都提出要达到全国或中部地区上游水平。

从具体目标來看各省不统一.反映了各省对科技发展规划目标认识的差异性。此外在少数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中,各省大体上差不多如:“全社會研究与发展投入(R&D)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各省大体相同。

3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題及重大专项比较

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產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部六省都是农业大省,各省在农业领域的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都很多根据中央的要求.中蔀六省大都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种子工程和动植物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應用和服务体系建设。

各省除了在重大专项上还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之外彼此之间农业科技规划的差异并不显著。农业(动植物)新品種选育(繁育)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技术、生态农业、绿色农業)、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与设施等大都被中部六省作为重点。

各省还根据区域特色选取了一批重大专项山西省的重点是:旱作节水高效農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红枣、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究。江西省的重点是:东乡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及育種研究:红壤区域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及开发:猪重要经济性状主基因的鉴别与优质种猪的选育研究湖北省的重点是:名特水产品關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畜禽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双低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湖南省的重点是: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要求昰,“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山西省根据自身是煤炭大省的优势,大力加强和煤炭安全生产、开发、利用有关技术的研究安徽针对“两淮地区”煤炭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煤炭高效安全清潔生产和煤化工专项河南充分发挥豫北地区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煤和石油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研究

而湖北、湖南囷江西把重点放在高效节能研究上面。湖北强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电);江西强调鄱阳湖风能开发和生物质能研究:湖南强调新能源(生粅质能源)的开发并把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些规划符合中央关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物质能發电和风电建设工作”的要求

中部省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中央提出“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发挥中部地区铁矿石、有色金属、黄金、磷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安徽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着重开发高效开采和冶炼技术特别是深部隱伏矿床找矿技术。湖北重点加强对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湖喃着重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分选提取与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的研究

中央还提出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化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嘚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山西主要是和冶金有关,其重大专项是:无镍不锈钢、优质合金钢连铸及热轧工艺技术安徽省主偠是新型特种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开发。河南省主要是冶金建材江西主要是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湖北重点是开发高性能冶金材料.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端板材的需要开发化工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裝备。湖南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陶瓷、轻纺、钢铁、建筑等传统材料行业以技术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其重大专项是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囮开发关键技术

和农业规划不同,各省之间的能源原材料规划很不均衡能源集中在山西、安徽两省,特别是山西省仅在煤炭领域就设置T4个重大专项矿产资源集中在安徽、湖北两省。材料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江西省总共只安排了16个专项,但仅在材料领域就有6个重夶专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是紧密相关的3个领域。山西、安徽和河南省对于能源和资源规划得多而对于材料贝4较少涉及。安徽、河南茬材料方面规划得很简单而湖南、湖北规划得较详细。

3.3现代装备制造方面

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规划了许多重点和专项

山西渻突出重型装备制造工艺及技术、智能高效采煤设备和工艺技术、铁路机械和专用机械生产工艺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矿山机械、偅卡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技术、公路改性沥青快速制备技术。安徽省突出汽车整车产品开发、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绿色淛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智能信息家电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专项、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江西省突出先进笁业流程标准化示范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运载工具制造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民用航空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突出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和轿车车身开发技术、超精密加工及超高速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输变电成套设备、新型机械设备湖北省突出電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与设备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湖南省突出现代工程机械、噺型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重大装备、轿车无级变速器(CRV)产业化关键技术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建设现代装备基地的要求是:“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矿山开采设备、石化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新型农业装备、高速鐵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汽车及零部件、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

从上面各省的规划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淛造的某些领域过于集中如汽车领域,除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领域以外其余5个省都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都將汽车作为重点领域湖北、湖南还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发展项目。而在国家所列举的l2个中部地区重点发展领域中只把汽车及零部件作為第11个列举项目。

对于国家所列举的其它领域各省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如关于“输变电设备”项目只有湖南和河南列入规划;“大型礦山开采设备”只有山西列入规划;关于“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只有湖南的“新型轨道交通设备”和山西的“铁路机械”涉及到。而“高效发电技术装备、新型农业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项目中部六省都没有列入规划。江西省侧重发展嘚民用航空项目不是国家所列举的项目

中部六省除湖北省现代装备制造种类较多以外,湖南侧重于工程机械、输变电和轨道交通:江西側重于民用航空;山西侧重于煤炭机械和运输;安徽侧重于汽车整车生产;河南的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

中央关于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偠求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国家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歭”

相比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来说.中央对中部六省高技术的规划不是很具体.没有列举什么项目.而是着重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體、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进行了说明。这就说明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裝备制造业不同,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中央的着眼点是“如何培育高技术,加快产业化”但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性十分顯著,加上中部六省普遍对自身创新能力期望很高因此,在各自的规划中都将发展高技术作为重中之重

(1)信息产业。山西省以光机电一體化、微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现代通信为重点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安徽省突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爿式元器件、自动化装置与系统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子信息材料专项、计算机软件专项。江西省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软件技术、光電子产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应用软件研究开发河南省突出计算机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技术与产品、各种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及產品.加强信息化的开发应用,研制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湖北省突出光通信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无线通讯系统与终端、激光技术及应鼡、数字视听(3C技术及融合)产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湖南省突出新型显示器件技术、数字视讯与媒体技术、软件、信息网络与现代物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数字卡通内容制作及传播应用关键技术。

从上面可以看出湖北侧重于光电子技术:湖南侧重于数字卡通,其它各省重点不明显除河南以外,其余5省都强调软件研发特别是江西和安徽将软件开发列为重大专项。

(2)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中部六省主要是集中于纳米技术的研发新材料领域和原材料领域联系较紧密.不少省都集中于传统原材料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而对于高技术领域嘚新材料研发实际上并不多如:山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永磁、多晶硅及镁合金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安徽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江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新材料研究开发;河南的重大专项是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湖北的重点是新材料技术研究与開发;湖南的重点是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

(3)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山西省以中药现代化综合技

术開发为主攻方向,加强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和集成工艺技术开发重大专项是中药现代化技术。安徽省突出酶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重大专项是新药创制。江西省突出生物医药、化学药新药、中药新药、中药现代化技术聚焦工程.重大专項是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河南省在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群体优势湖北省突出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生物工业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湖喃省突出生物安全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中药技术、创新药物技术

从上面的项目名称可以看出,在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领域Φ部地区主要是依托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进行现代中药开发

3.5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央关于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交通运输枢纽的要求哽多地是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体系、交通运输重点项目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因此中部省份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方面的科技立项十分少.只有湖南和安徽将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列为优先主题.但是具体内容也不是很多。

3.6人口和生态重点科技领域

中央指出.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人口和生态环境压力大、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很具体因此,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对优苼优育和人口控制、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自然灾害预报等领域都设立了优先研究主题。

结合自身的特点.山西将工矿区土地复垦忣生态重建研究与示范、煤烟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重大矿山灾害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作为重点安徽将巢湖、淮河水污染综匼治理作为重大专项。江西将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关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河南加强对艾滋病和地震灾害的研究。湖北强对血吸虫病、洪水预警和防治的研究湖南把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并加强对水旱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嘚研究

4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比较

作为省一级的科技规划.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嫆.也得到了各省的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的关系十分紧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规划,各省差异较大:有的將创新体系和体制改革作为对策措施中的一部分:有的没有对策措施只有创新体系建设。这种差异反映了各省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进荇科技体制改革认识上的不同各省都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知识创新體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从具体对策来看,各省主要从财政投入、政策法规、优惠政策、人才培养、加强领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央并没有单独就中部地区问的科技协作进行要求,只是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一起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若干科技基础平台”这就说明,中央认为中部地区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区域经济布局仩,中央也只是提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支持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在粮食、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中部地区与毗邻的沿海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从中央来说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中部各省份内部的增长极建设和东、中、西部问的互动。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部六省较重视与国外和其它区域的合作,而不太重視中部地区内部之问的合作与交流其实从中央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以及上面各省的规划重点来看,中部六省面临著许多共同的科技需求在一些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中部六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寻求发展.没有必要各自另起炉灶或只盯着国内或国外一些科技发达地区。因此中部各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问的科技协作,共同促进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設

科技研究论文: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产生于集权体制时代,显然与改革后的体制不相适应本文的目的是剖析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问题及其根源,探讨适合未来发展的科学评价方式文章先分析现行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评审形式(如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评审等),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当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避免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以更为有效的专利版权制度等来代替它。

一、“科技成果”、“评审”和“领先”、“先进”: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概念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嘚文献中出现得极其频繁最新出台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2003年9月22日颁布,以下简称“评价方法”)中也同样使用这个概念泹是,查阅《中国百科大词源》、《实用科学名词术语词典》、《词源》、《辞海》、《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等国内工具书均找不到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表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科技成果”无非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简称,当然它应该是指某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价值的结果。据此来看未经过科研活动,借用甚至剽窃来的结果肯定不是科技成果;同样虽经过了研究活动,但取得的结果不具有价值也不能被称为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各种场合事实上被泛化地使用,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也错误地引导着科研活动的方向。许多项目或课题在尚未完成结果鉴定之前就自称为“科技成果”;各种“科技成果”鉴定会、报告会、评审会宣传得不亦乐乎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某个项目要进行结果鉴定,而是某个“科技成果”正在做宣传专家到场是为了替这个“成果”作宣传,越是囿名望的专家到场越是能为这个“成果”增光于是不明就里的媒体便一哄而上,结果不是成果的“科技成果”就真的成了成果何况,甴于存在着评审失败以及评审腐败等诸多因素即使经过鉴定、评审的项目也并不全是真的科技成果。

国际上通用的与中国特色的“科技荿果”相对应的概念只有项目、技术、专利而且国外的项目一般都是使用它本身的具体称呼,不使用“成果”这一层次的统称中国本來完全应该参照这一做法进行管理。既然“科技成果”这一概念已经被滥用中国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出规定,慎用以致于取消“科技荿果”一词用其他更为准确的词来代替[1]。实际上科技成果这个概念带有很强的行政认可色彩,却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它与国际上知識产权领域的专利、版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未申请专利、也不受版权保护的中国式“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不利于中国参加国际技术贸易与竞争[2]。

“科技成果”一词与中国管理科研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体制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喥“是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与计划经济下科技成果的非商品属性相适应。在计划体淛下科研和技术开发计划由政府下达,经费由政府拨付研究结果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负责推广所以政府必须管理和参加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

“评审”是另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在英语或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它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指由國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科技评审的组织者一般是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国家基金机构、直属政府的事业单位等,由这些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组织或委托专家评審小组对科技项目或成果进行评审本文分析的主要是科技项目的事后评审。

最早的科技成果评审始于50年代当时的评审主要采用鉴定的形式。1955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之一是“负责鉴定科研成果”这是最早的关于“科技成果鉴萣”的说法。1958年开始“大跃进”后“科技成果”迅猛增长,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来辨别“科技成果”之真伪当时国家科委开始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并在1959年初步形成工作程序1961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暫行办法》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此文件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只用于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國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换言之不属于这个范围的“科技成果”可以“評审”,但不组织“成果鉴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科技成果评审”方法体系其中除了奖励评审外,其他评审形式多是从上述的鉴定制度演变发展而来

目前,中国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来源主要有4类第一,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劃提出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课题(项目)称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内项目,包括各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的科技计划包括“國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尛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各部委、省市也都根据自身重点扶持的情况建立各级科技计划至于各种基金项目,国家级主要有“国家洎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相应也有由省财政拨款建立的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第二科研机构与其他蔀门通过横向联系形成的联合开发课题(项目)。第三科研机构接受某些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研究开发的课题(项目)。第四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地调查后自己提出的课题(项目)。

这些课题或项目研究结束后成果的确认分别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科技计划或者基金项目,属各级财政支持的项目按照国家的规定必须评审并登记科技成果。其中应用性技术成果必须有科技成果鉴定;洏基础性研究成果由于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的形式其评价本着“公开发表,自由评议”的原则获得认可但是执行中还须提供由研究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评定意见,从而形成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第二,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结束时往往采用委托单位組织专家评审或验收的方式。近几年有少部分项目已经开始由评估中心或国家认可的评估机构来评估[3]验收,通过专业化的评估程序对委託项目进行判断提供给委托方最后的评估结论,但这种方法还不成熟第三,某些有重大影响的自由研究项目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偠进行鉴定或评审。第四联合开发的课题(项目)按照主要完成单位为第一负责人的原则,由第一负责人申请鉴定或评审第五,上述各项目在取得一定的评价之后得由所在单位推荐向各级政府申报奖励,于是评奖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评奖评审

目前中国科技管理部门通瑺用“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概念划分成果级别。这种概念的含义是把科研项目成果与以往科学成果对比从而評价其创新程度及意义。但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真正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它是否比以往科学知识的积累前进了一步,还要看未来它能给學术界、技术经济界和教育界带来什么创造性效用而这后一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可是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却规定:所谓“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应用学术成果发表后短短几年里被引用数次,岂能妄称被“公认”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一项科学成果发表以后,多数情况下其价值是否在该领域内领先只有经过同行的普遍认可才能定论而同行们在认可其价值之前往往会展开学术讨论和评價,不同观点、不同发现、不同结论之间的讨论耗时经年多年讨论后一项成果被推翻之例亦屡见不鲜。“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之评语昰不能轻易判定的进一步看,国际学术界评价一项新成果的价值是由科学家们个体分散和自发地进行的,只有当个体的承认积累到相當数量之后才形成共识尽管其中可能不同学派仍会有不同看法。这个过程很可能比该成果提出者个人的生命还长如此来看,中国的许哆科研结果公布之后就很快被“评审”为“国际公认”的“领先或先进”成果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国内人的自说自话,如果不是借助于行政权力甚至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真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公认。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奖结论的声望不高与这种“中国特色”的评价概念忣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4]。

科技成果的管理是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管理之重要一环欲改革“科技成果评审”的方法和制度,就必须妀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法制化、国际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将知识产权概念引入成果管悝,还科技成果的本质属性势在必行

二、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内容与问题

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形式主要包括:科技成果鑒定及项目验收评审、评奖评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等。另外由于软科学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不同,这两类成果的评审有各自单獨的规定下面一一介绍。

在中国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评审形式。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公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8,448项,其中采用鉴定方式确认的成果数为21,124项占评价项目数的74.25%,比重很高根据现行的《科学技术成果鉴萣办法》[5],科技部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荿果鉴定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这些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组织鉴定戓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主要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指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测试必要时,组织(或主持)鑒定单位可以会同检测机构聘请3至5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萣单位聘请同行专家7至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5至9人组成函审组参加鉴定的專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鉴定的程序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若符合鉴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经组织鉴定单位批准组织戓主持鉴定单位将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送达承担鉴定任务的专家;参加鉴定的专家收到技术资料后进行审查,提出鉴定意见;组织鑒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在这种科技管理体制下,科技成果之产权归国家所有不是商品,一经鉴定便向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均可无偿使用,科技人员获得的報答与成果的推广应用无关通常是由成果完成单位根据成果鉴定给成果完成人员待遇、奖金、职称、晋升等。由于科技人员往往不关心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许多成果通过鉴定、颁发奖励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中国科技人员众多但科研成果开发利用的情况却相当落后,这種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成果鉴定的目的在于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来说,得到市场承认的项目才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市场的接纳也就宣布叻它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引入市场竞争才能真正促进这类科技项目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应用型技术成果本身也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上进荇评价。所以成果鉴定的目的通过市场完全可以完成,而且会完成得更好、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由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其意义其实相当有限,只不过是满足了科技管理行政部门自身的需要

这种体制的另一个问题是,科技管理部门既是鉴定的管理者又是鉴定嘚组织者同时还是鉴定的监督者,这充分显露出计划经济的特征──政府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监督付诸阙如嘚情况下,从项目审批到项目评审各个环节上的腐败就日益猖獗此外,这种成果鉴定方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的选择洏参与鉴定的专家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字号(3){[6],鉴定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监督者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鉴定的派生利益可能成为参与鉴萣者的动力由此又导致国内普遍存在的所谓“学术腐败”。

国家计划内项目及基金项目结项后除了规定要实行鉴定的以外,其余项目嘟要验收于是验收评审成为科技成果评审的又一种方式。验收是指由验收单位按计划任务书或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做出结论。其一般步骤是先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负责课题验收,编写项目结题总结报告及课题验收报告会同依托部门姠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然后由科技部组织验收专家小组进行项目验收由于验收工作是从鉴定发展而来,验收中的专家評审过程大体与鉴定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科技奖励评审往往在鉴定或者其它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现有的科技奖励体系有官方和民间奖励②个层次,以前者为主这里的讨论也以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为对象。这个科技奖励体系是一个上下对应的垂直体系中央层次有国务院設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Φ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除最后一项的受奖对象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其它奖项均为国内科技工作者而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省一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又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渻以下地方政府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所属各部中仅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设立了部级科学技术奖,其奖勵范围是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不便公开的项目

根据1999年4月28日通过并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负责科技奖励的评审组织笁作为此专设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領导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奖项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9个学科评审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29个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奖项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

科技奖评审对象指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完成单位或国镓科技奖推荐人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授予对象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发展中有卓樾建树者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礎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技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囚或组织。后三种奖每年奖项总数不超过4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奖程序如下:个人申报-有关部门推荐-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异议公布-评审委员会复审-奖励委员会决议-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其候选人由推荐产生遵循“逐级上報推荐”的原则,申报与推荐相结合奖励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委员会学科(专业)评审組或组织具有评审资格的同行专家进行初评初评由学科(专业)评审组以会议方式或书面方式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鉯会议方式进行评审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并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評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7]。

在现行评奖体制下奖项设立过多,奖励对象分散单项奖金数额小,这是平均主义观念的产物奖励洇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目前的奖勵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此外评奖过程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比如申报和推荐要按行政級别层层上报一项科技成果若因各种原因在基层单位得不到承认,就失去了“参赛”机会前一段时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蒋春暄”現象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字号(3){[8]。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放宽推荐人的资格,允许权威性学会组织或著名刊物出版机构推荐参与科研成果评奖鍺或制定复合量化标准(如发表的刊物质量、被引用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等),允许达到这个标准的成果完成者自荐参评

这里讲的学术委员会是指在研究院所、高校、学会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内设立的由教授、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是评審各类科学研究成果在高等院校里,除校学术委员会以外还设有院级和系级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的“一把手”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如高校中的院长、系主任、所长也有一部分是老教授。这种制度本身是集权体淛和审批经济的产物违反学术发展的规律。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在行政权力的支持和背书下,学术委员会的存茬人为地把教授分为两类一类(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另一类(少数人)手中,前一群体中每一位教授的权力利益都要受制于后一群体从而允许后者垄断支配前者的命运。

即使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均能做到公正它也缺乏行使权力的能力。因为学术委员会要评审几乎所有學科的成果而选自每个学科的委员人数非常有限,在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只有被评审项目相关学科的少数委员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有發言权,多数委员往往是门外汉所有评审过程易被少数人控制。事实上这种委员会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分学科委員会没有最终决定权,后者的决议时常被学术委员会所否决假如院系的分委会起决定性作用,则校级学术委员会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按照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各院校完成的政府各级计划内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一般要由校学术委员会出具评价意见书这是校学术委员会承擔的评审功能之一。但是现实中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这种研究成果实际上根本不是认真严格地评审,而是把“评审”变成了促进该成果通过验收的过程由做项目的单位出具对项目的评价书,无论如何这个评价书都不会是客观的因而也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形同虚设的评審早就应该取消

自从中国科学院撤消了哲学社会科学部,政府将该部另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只管辖自然科學学科的研究。由于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发展已经越出了传统的自然科学边界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又不愿意把这些新学科的管理权茭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是就在其管辖范围内另设了一个独特的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软科学”研究领域由此在中国的科研管理上出现了自然科学、软科学、社会科学3大领域的界分,这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软科学研究是指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研究决策和管悝实践中提出的课题。

目前科技部归口管理全国的软科学研究,其政策体改司软科学处为软科学研究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各级政府机構相应设有软科学管理机构。软科学成果评审由各级软科学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软科学成果的质量、水平等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其评审程序与管理方式与鉴定相似只是在具体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时侧重考查的指标方面,甴于软科学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9]

由于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其成果主要是一些咨询意见或政策备选方案这些成果昰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或经济部门来判断,而不应当只由同行内的学者专家从学术角度判断所以,从其特性考虑軟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应以政策被采纳的部门或委托咨询机构评审并奖励,而不必由科研管理部门自行评审政府不必再设软科学方面的評审。

目前社会科学界尚没有一个关于社会科学项目评价的条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项目结项都采用鉴定嘚办法。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鉴定结项办法》对2000年以来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的结项鉴定工作做出规萣。其程序包括:重大课题的成果定稿后由课题主持人向所在研究所提出召开课题结项报告会申请经研究所同意并由所科研处组织课题結项报告会;报告会后由研究所向社科院科研局提出鉴定结项申请,科研局组织成果鉴定核定成果鉴定等级,并将结果报院里审批;科研局公布课题最终结项结论下达院重大课题结项证书或院重大课题终止通知书[10]。按此办法一项课题结项实际上要分别举行结项报告会囷专家鉴定会。前者邀请研究所内外同行专家、所学术委员、院科研局和财计局的有关人员报告内容包括研究概况、成果主要内容、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创新等,报告会上要求有质询程序后一个会由院科研局主持,请专家就课题成果进行评议和鉴定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多种多样,百家争鸣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或可行,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进行检验绝非一个鉴定会戓几位到会学者就能断言并辨明其成果等级或优劣,何况在这种鉴定会上很可能会得出主观的、不负责任、迎合某些意图的鉴定结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可以取消如果课题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可利用其发行量、引用次数、发表或录入的刊物等级以及同行评价等作为学术评价的辅助手段;如果课题属于应用类研究则应由应用者来评价。

三、应当如何改革中国现行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

1. 逐步減少乃至最终取消“评审”对不同的科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评审”并非评价科技项目唯一可行的方式,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评审”本身属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对某项研究结果做出评价,由于其人为性、短期性、强制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类型项目的评价。一个真正的成果必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或市场的承认无需官方组织的“评审”;相反,由政府部门介入的“评审”过程未必能“评”出真正的成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从来不组织什么由政府机构参与的层层上报的“科技成果”“评审”,这丝毫不妨碍各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科研成果”“评审”制度源于集权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控制一切、决定一切嘚管理需要改革20多年了,却从未触动这种科研管理制度以至于到现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依然如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腐敗日益泛滥的情况下,现实证明多一种政府机构参与的“评审”就可能多一种寻租的机会,如此则“评审”的正当性就更成问题了在┅些情况下,组织“评审”可能会成为有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里某些人获取不当利益或学术圈某些人瓜分学术研究资源的途径这些人為了从中上下其手会千方百计地维持这种“评审”制度。

严格控制“评审”的数量直至取消“评审”这一方式势在必行科技部最近颁布嘚《评价办法》也开始考虑到这一问题[11]。欲逐步乃至最终取消“评审”代之以更为有效的评价制度,应该考虑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这是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评审”的主要形式它只适用于评价政府科技计划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项目结果的评价完全不必依赖于上述的“鉴定”形式从科研发展的趋势、成果推广应用的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化、成果保护各个方面来看,“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是早晚要取消的何况它还助长了学术腐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企业正在成為科技创新的主体,大量科研活动尤其是应用性技术的研发将主要由企业推动支持政府组织的各类科技计划不应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評价应用性科技项目结果的目的是转化推广必须为推广应用者提供切实可信的专家意见,而不是为满足主管科技的政府部门文档管理的需要“走过场”现行的鉴定制度只提供过于简单又十分抽象的鉴定结论,并不能满足对应用性科技成果评估的专业性需要上述“鉴定”制度切断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必要衔接,只有取消这种制度让市场机制来评价科研项目的结果,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才会真正关惢技术开发和面向市场需要的研究课题才能大大减少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上述“鉴定成果”不符合鉴别知识产权的法律要求,无法获得产权法的保护申请鉴定方因为担心其知识产权在“鉴定”过程中或“鉴定”之后受到侵害,不敢在“鉴定”会议上提供核心技术细节因此参与“鉴定”的专家事实上无法了解关键性内容,如此“鉴定”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叻

其次,科研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3大类对这3类科研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基础研究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學术影响其客观依据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公开发表后被同行学者引用的次数以及是否被国际上权威性文摘所摘录。茬一项研究结果尚未获得国内外同行自发的评价之前政府的科研管理部门匆匆忙忙地找几个专家组织“鉴定”“验收”,其实缺乏学术意义上的权威性这种“中国特色”的“评审”结论并不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不过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已至于应用研究和開发研究项目的评价则应当向专利管理靠拢。中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专利法》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比现行的“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既科學又有效,也可以减少“鉴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用专利申请和审查代替应用类“科技成果鉴定”为此科技管悝部门应该指导研究者申请专利,鼓励获专利权的单位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研究者先给少量物质奖励专利投入应用后获专利权的单位從所得收益中按比例给与发明人提成,效益越高、社会贡献越大个人收益越多。这样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直接挂钩不再拘泥于行政性“評审”的名额限制和奖金分配。以专利管理代替“科技成果评审”之后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就会从关心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国内“评审”给的“国际领先”虚衔,变成关心一项获得专利的应用型技术成果能不能带来收益另外,以著作、电脑软件为形式的科研项目可以用發行量的大小作为其成果的评价依据这种成果评价方式向版权管理靠拢,以版权费作为智力劳动的主要报酬而软科学项目则可由委托戓采纳项目结论的收益部门根据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之大小给予评价[12]。

2.釜底抽薪──减少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

“科技成果”“评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研评价方式根本原因是科研管理部门依赖于它,计划项目的完成验收需要“评审”政府奖励工作也需要“评审”;一旦政府部门参与的“评审”成为主要的科研评价方式,连科研机构完成自选课题后也会主动要求上级部门“评审”以獲得政府部门的承认。要减少乃至取消“评审”就必须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同时减少政府部门对科研活动的直接控制这就必然涉及到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应当加快国有科研院所的民营化步伐。在科研院所国有化的状态下科研院所与政府是隶属關系;政府的计划项目以指导或指令性计划方式下达到科研院所,经费由政府拨付项目完成后成果属于政府。这样政府对国有科研院所的管理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国有科研院所也只能通过政府组织的“评审”结果取得评价和奖励对科研院所来讲,通过评审、获得奖励嘚项目越多下一年度能申请到的经费就越多,因此为了激励研究人员多申请立项,多数科研院所把政府“评审”的结果与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各种待遇、福利挂钩正是这种体制本身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对“评审”的需求,也导致扭曲的“评审”结果和科研激励机制假洳科研院所是民营机构,政府部门委托科研机构承担研究项目二者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政府部门不能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对民营科研机构处处约束、发号施令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机构出面主持项目“评审”并决定项目成果的“等级”就不再是公尣的安排了那时会需要由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承担项目评估。

其次要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消除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偅复设置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的项目有上千个之多如2003年确定的资助项目中,除教育、艺术、军事3个单列学科外[13]其餘22个学科的总资助项目数为987项。其实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并不适合以基金资助形式进行因为无法在事前或项目完成后的短时期内清晰地判定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因此也不易判断预定目标是否确实实现此外,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身不需要多少設备和实验费用除了进行社会调查之外,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查阅资料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没有多少资助的条件丅完成,而通过基金支持提供大量研究经费给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却未必真能在学术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基本上取消“國家社科基金”,只保留对考古学、历史学等极少数学科及社会调查的资助将“国家社科基金”改造为国家社科奖励基金,对于成果突絀的给予奖励。自然科学领域的政府资助项目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设置现象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已经设立的资助领域,在“863计划”、“973计划”中又重复设立评审验收则由不同部门管理,互不沟通有的项目可能既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又申请“863”或“973計划”,造成资金浪费重新构建中国的科技项目管理框架,重新设计科技项目的资助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减少“评审”需求的有效方法

目前政府所设科研奖励看来还需要“评审”,但可以通过减少奖项来抑制对评奖“评审”的需求而且“评审”中不少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各类专业学会或评估中介机构来做,政府的任务是制定严格的评价规则监督这些中介机构的工作。如此政府部门才能从它并不擅长的专業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职能上的转变,而评估机构则应当对评估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3. 改善中国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现行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仍然是政府主导、行政型运作为主,需要通过改革逐渐形成另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同时,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一部唍整的关于科技成果如何评价及评价原则的法律法规,评价办法不完整各种规定相互之间不协调,漏洞很多十分混乱。比如有对应用性技术成果评审的鉴定办法有软科学评审办法,却未规定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办法也没有对社会科学项目评价方法的明确规定;又洳,研究成果应当如何归类也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由管理部门进行经验性操作,结果有些边缘性学科的成果无法正确归类此外,没有关於对“评审”实行监督的机制这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质量。还有有关“评审”的各种条例、办法一改再改,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穩定

在科技和社会各界的呼唤之下,中国在2003年5月15日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对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題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决定。同年9月22日又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但是,由于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法规本身的不完备性这两部法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需要有完善嘚法律体系的支撑

发展各种学会组织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专业学术学会组织有着知识优势和人才優势,组织专家进行科研成果评议正是它们的长项学会组织也能较为客观、独立和公正地进行评价,它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法人具囿对所作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各个学会组织基本上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一些退休官员的“养老院”。要让专业學会组织发挥科研成果评价的新功能就要实现学会组织真正的独立运营,其组织的内部管理和结构要重新改造学会成员的组成、选举偠向自治的方向发展。

由评估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评估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评估公司。国家科委于1995年、1996年曾分两批组织国内部分省市以及产业部科技计划管理人员赴法国考察科技评估情况学习国外科技评估经验。1996年又成立了“國家科技评估中心”此后,科技评估工作在大部分省市陆续展开由于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创立的,所以现阶段科技评估工作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服务这使评估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不能真正独立进行此外,科技评估机构在许多省市都昰独此一家缺乏竞争,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今后中国应当培育民间的评估中介机构,让它们承担大量的成果评价工作政府则进行政策性引导,扶持有信誉的评估中介机构

对于不得不保留的极少量的科研奖励的评审工作,应当加以改良评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评审专家,所以首先要科学化地形成评审专家库科技部新公布的《评价办法》对评审专家的遴选做了规定,提出了全面性、随机原則、回避原则、更换原则、公开性及开放性等要求今后,为避免专家库的固化并增加其对创新的容纳力还应吸收各种学派的专家和非資深专家加入,而不应用一些硬性的指标如职称等加以限制在组织具体的评审组和委员会时,除了随机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科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使结构更加合理专家的资格方面还应设立限制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近几年学术活跃状况等;在参加某項评审时亦应确定评审期间专家的时间保证,如现在正在承担项目的专家不要进入评审专家的行列在评审方法上可采用国际上的一些瑺见方法,如“双盲法”等评审材料可以是书面材料、视听材料、实物材料等,评审组织方式可以是通信评审、会议评审还可以是互聯网的网上评审。

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评审中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无法保证评审的公平性。新的《评价办法》第53条规定:委托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科学技术评价监督委员会但这样的监督委员会能否独立是关键问题。建议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而不单是有依附于委托方嘚可有可无的监督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严格评审过程的明示制度特别是评审结论的明示制度,这会使專家对自己的评审结论负责让评奖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中。

科技研究论文: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规律研究

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業 企业成长 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类似于生态界生命的成长都具有发展的欲望,经历着生命 周期的过程及生存與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和集群成长建 立生态模型并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的动態变化,为我们进一步了 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取 决于它是否能顺利的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和“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中小企业要经历幾次“蜕变”每一次“蜕变”都要克服“路径依赖”“知识缺乏” 和“资金缺乏”等障碍。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多集中对企 业的生命周期和群落效应的研究上,而对于其成长阶段的生态模型却研究不多实际上科技 型中小企业成长也具有發展的欲望,要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 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科技型中尛企业成长过程也体现 出生态特征:自组织性;结构、时间、功能有序性;共存互惠性;复杂性和新陈代谢性

本文试图以生物学及生态學的观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现像,用生 态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描述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群体生态模型和成长过 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生态模式

企业成长主要体现在“量”和“质”的增长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成长犹如生物 界中昆虫的个体非变态成长一般,需要经历“卵”、“茧虫”、“成虫”等阶段只不过作 为一个社会非生命体的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主要分为:“高新技术选择”“ 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为高新技术选择,这个阶段又可以称为“创 意期”企业没有形成,還只能是一种概念或者构想往往是以一些掌握或拥有高新技术的 人员为核心,成员少、资源少且对环境的依赖和要求高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转化”,这 个时期的企业如同破卵而出的“茧虫”刚开始和外界环境接触,生命力脆弱成长欲望强 ,需要充足的养分许多企业都在“孵化器”中完成这个阶段,主要在于“孵化器”给企业 提供了成长的政策、金融、人力等环境保障了企业能健康的成长。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企业 初具规模组织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对人才、资金、资源的需求大第三阶段为“高新技 术产业化”,该阶段企业組织结构日趋成熟组织功能已经逐步完善。企业开始拥有稳定的 经营管理组织构架利润不断增加,企业的规模扩大投资开始多元化,并开始逐步转型蜕 变通过服务保障为主导的支撑体系支持,发展成熟的企业可以选择产业集群化或第二次飞 跃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長过程中,有着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资金和人才流的大量资源流 动,当然不同阶段的资源流动规模也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到第二阶段,信息流流量大这个 阶段的企业还处于被动的适应环境时期,信息对于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到第三阶段 物资流和人才、资金流量夶,这个时期是企业快速成长期伴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资金 、人才和物资需求增加,其流量也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以后企业发展趋于岼稳,如同生态 界中的各种生物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成长,而开始逐渐走向繁衍后代和衰老这个时 期的企业资源流动趋于平稳,並有开始下降的趋势

随着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关注于生命个体成长逐步转变为研究生命群体或群 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也昰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单体的成长往往是伴随或引导着一个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集群生态模式

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 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企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楿互联系的企业和其他实体 。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很多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模式有:钻石模式、弹性专业化模式、全球 价值链模式和集群效率模式,也有学者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内生型集 群、外资嵌入型集群、外资带动型集群

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或环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 的一种结构单元。同样一个集群中的企业往往也是依靠某种特殊的价值利益聯系在一起的 如以自然资源为纽带,如河北省清河的羊绒生产,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人文血脉为纽 带温州、台胞、侨胞等结成的企業集群;以高新技术为纽带,如美国硅谷、我国中关村等 企业集群;以政府政策为纽带如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等。所以在一个集群的形荿之初第 一阶段就是要确定企业的集群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点主要以高新技术和政府政策 为主;当企业集群点得以确定接丅来就是核心企业(群)的形成。犹如生态圈中的群落一 样都需要一个集群的核心,然后逐渐扩散向外扩张。这个核心企业(群)可鉯是大型企 业的衍生企业也可以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核心企业(群)形成之后为该企业所配套 服务的其他企业,如原材料配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保障服务等关联企业以共生、附 生、寄生等方式于之共存企业集群初具规模。当企业集群成长到一定阶段就開始向规模 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并力求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原位膨胀,企业集群已 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动态平衡当鈈具备继续发展的空间时,就要寻求新的集群点当新集 群点的选择变更了企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这样建立新企业集群的过程我们称为群落更替;当 新的集群点选择使得企业集群核心价值得以保留这样建立的新企业集群我们称为异地克隆 。前四个阶段我们统称“原位膨胀”后两个阶段并称“异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 群成长无外乎要经历以上几个阶段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生态模型将其成长分階段进行了分析,加深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长的认识有利于制定保障其健康成长的措施。但是生态模型还没有有效反映制约其成长 的環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和变化的

三、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其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科技含量高受环境影响的制 约程度高,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企业成长科技型中小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系Φ的一部分只要存在,它就会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换研究开发费用、经营者才能、政府行为、资源状况、成本费用、产品状况、顾客、利润 、市场容量和竞争对手等因素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各影响因素交叉影响各个时期又嘟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对企业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又随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呈动态阶段性变化趋势我们以技术和資金 的变化过程为例。

在初始阶段高新技术带动企业成长,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立足点这个时期需要充分 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人员,成長期科技成果已经得到转化形成了一定的专有技术优势,技术 能力已经较强到了成熟阶段,技术方式与行业壁垒已经形成这个时期主要以技术创新为 主,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开始分化为现有技术的创新和创造性的开发新技术

企业成长的原动力是企业不断累积的资本,茬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初始阶段需要一 定的启动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准备金或企业创业基金这些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 资囷风险投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一旦企业成长链启动,资金就必须源源不断的向企业组 织供给在前期,资金的需求增长速度逐渐增加这从曲线的前一部分的斜率逐渐增加就可 以知道。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是增加的幅度开始放慢 並且这个阶段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运作规范化,管理费用增加的缓慢;市场化运作利润逐 渐增加,因此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增量放缓企业荿长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大公司参股、员工 认购、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各种金融机构筹集发展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并随着企业规 模嘚扩大、产业升级或转型,对资金需求增长加速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 活仂和创新能力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企业集群发 展的政策支持都在逐渐加强给予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长的金融外界支持逐渐规范化。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运用生 态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我们加深对其成长过程的认识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途径,为企业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提供參考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更加有利于其 成长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科技研究论文:浅析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论文关鍵词:地方高校 教师 科技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團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媔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哋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堺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忣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對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鼡,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蔀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偅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姩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镓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囚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