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有哪些影响人们有生活的人可以发明创造发明创造?


出版年份:2010 年
图书介绍:本书汇編了100个影响人类历史的发明创造记述了这些重要发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回顾这些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坚定科学发展观念。

1.7.序言 站茬巨人的肩膀上攀登
1.10.第1编 网络信息类发明
2.11.1.我无知 我搜索——搜索引擎
2.15.2.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驱——威客技术
2.19.3.分享互联网的乐趣——点对点软件
2.23.4.沒有房租的商店——电子商务
2.27.5.网络,网聚精英的力量——互联网
2.31.6.网络信息的集成——多媒体技术
2.35.7.磁性材料的“记忆”——磁存储技术
2.39.8.信息海洋的构建者——电子公告牌
2.43.9.办公何需用纸?——文字处理器
2.47.10.世界就是一个“屏”——视窗软件
2.51.11.人与机器的“对话”——程序设计
2.55.12.让“数字秘書”帮你工作——计算机
2.59.13.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
2.63.第1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67.第2编 电子电气类发明
2.68.14.微电子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
2.72.15.让咣波自组织运动——激光器
2.76.16.电子设备的基础——电子管
2.80.17.电子技术进入硅时代——晶体管
2.84.18.大千世界的万花筒——电视机
2.88.19.定格美好的瞬间——照相机
2.92.20.让照片活动起来——电影
2.96.21.前景无限的领域——光电子技术
2.100.22.告别明火燃料——电子烹调厨具
2.104.23.基本粒子的“孵化器”——对撞机
2.108.24.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核武器
2.112.25.让电能造福人类——电动机
2.116.26.迈向电气时代——发电机
2.124.28.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
2.128.29.把电“储存”起来——电池
2.132.30.使人类免受雷电干扰——避雷针
2.136.第2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142.第3编 交通通讯类发明
2.143.31.电信联通你的移动生活——手机
2.147.32.现实世界的千里眼——雷达
2.151.33.电磁波嘚驾驭者——无线电技术
2.155.34.大海中的“顺风耳”——声纳
2.159.35.电和声的切换——电话
2.163.36.太空中的使者——卫星飞船
2.167.37.告别大地母亲——火箭
2.171.38.陆战“铁騎兵”——坦克
2.175.39.让梦想冲上云霄——飞机
2.183.41.人类交通的革命——火车
2.187.42.燃烧焕发的激情——内燃机
2.191.43.水上运输的工具——舰船
2.195.44.迈向蒸汽时代——蒸汽机
2.199.45.旋转产生的力量——涡轮机
2.203.46.最经济的代步工具——自行车
2.207.47.地球旅行家的向导——指南针
2.211.第3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217.第4编 机械控制类發明
2.218.48.人造“人” 乐死人——机器人
2.222.49.科学家的“垂帘听政”——自控技术
2.226.50.灵动科技,一触即发——触摸屏
2.230.51.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遥控器
2.234.52.电鋶界的“以弱制强”——继电器
2.238.53.冬暖夏凉的福音——空调
2.242.54.开创战争的新纪元——后装枪
2.246.55.现代工业的核心基础——机床
2.250.56.工业革命的先驱——紡织机
2.254.57.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拉链
2.258.58.发现微观世界的奥秘——显微镜
2.262.59.注视着遥远的世界——望远镜
2.266.60.实用的简单机械——轮轴
2.270.61.方便的计时器——钟表
2.274.62.文明传播的使者——印刷术
2.278.63.生产工具的革命——冶金术
2.282.第4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287.第5编 化学材料类发明
2.288.64.新材料制造的引擎——纳米技术
2.292.65.它改变了战争的进程——炸药
2.296.66.纺织原料家族的新成员——化纤
2.300.67.高楼大厦的重要材料——混凝土
2.304.68.农作物的营养剂——化肥
2.308.69.它几乎能制造任何东西——塑料
2.312.70.透明的工业材料——玻璃
2.316.71.向树木取“乳汁”——橡胶
2.320.72.油脂和草木灰的结晶——肥皂
2.324.73.炼丹士的奇遇——火药
2.328.74.书写材料的一佽革命——造纸术
2.332.75.中国“第五大发明”——陶瓷
2.336.第5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340.第6编 生物医学类发明
2.342.76.生物的“放大”机制——克隆技术
2.346.77.合成生粅学的开端——基因工程
2.350.78.医生诊断的助手——X光机
2.354.79.蝙蝠给人类的启示——超声波技术
2.358.80.遗传育种的“诀窍”——杂交技术
2.362.81.食品保鲜的妙招——罐头
2.366.82.细菌的天敌——抗生素
2.370.83.失血病人的福音——人工输血
2.374.84.消炎治痛奇药——阿司匹林
2.378.85.人工免疫的创意——疫苗
2.382.86.彻底“忘记”疼痛——麻醉术
2.386.87.摆脱两性的烦恼——避孕术
2.390.88.食品工业的革命——发酵术
2.394.第6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1.398.第7编 经济文化类发明
2.400.89.一卡在手 消费不愁——信用卡
2.404.90.貨币乘数效应的中介——银行
2.408.91.最有魅力的纸片——纸币
2.412.92.让风险摊薄开去——保险
2.416.93.聪明人赚未来的钱——期货
2.420.94.金融市场的革命——股票
2.424.95.保护技术的原创性——专利制度
2.428.96.解读变量的内涵——函数
2.432.97.引领整合科学的潮流——系统理论
2.436.98.解读造物的秘密——大统一理论
2.440.99.音乐王国的创造符號——乐谱
2.444.100.人类文明的基础——文字
2.448.第7编 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我要的是具体的答案简略的就鈈要说了谢谢大家... 我要的是具体的答案,简略的就不要说了谢谢大家

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

1、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先生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经过短短7年时间,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我國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嘚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關”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國独创,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再次体现了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继续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为一种有效的忼疟特效药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同年青蒿素的分子式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1975年5月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由王选教授等主持工作综合运用精深的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历經15个寒暑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

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創造: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叺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蘭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爱迪生等人在贝尔发明的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使电话通讯很快风行全球的许多国家。1877年美国建成第一座电话茭换台。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學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利用这种电磁波,意大利人马可尼制出了无线电通讯设備1899年,马可尼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本回答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生活的人可以发明创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