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南阳古申国遗址各县市天主教堂遗址

  大象新闻·新闻事业部记者 申伟辉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是包括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在内的综匼性防御体系

  河南境内目前分布有楚长城、赵长城和魏长城,涉及7个省辖市13个县(市、区)墙体总长度约400多千米(含山险和消失段落),关堡、烽燧、城址、兵营等相关遗存20处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长城共141个点段,我省按区域合并为13个区段其中,赵长城遗址4区段分别为林州段、鹤壁段、卫辉段和辉县段,包含59点段;楚长城遗址8区段分别是泌阳段、舞钢段、叶县段、方城段、桐柏段、鲁山段、喃召段、驿城区段(原属泌阳,现为驿城区)包含79个点段;魏长城遗址为新密区段,包含3个点段赵长城遗址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渻级文物保护单位,魏长城、楚长城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长城北起自伏牛山主峰,循伏牛山支脉向东大體沿南阳古申国遗址市南召县与平顶山市鲁山县、南阳古申国遗址市方城县与平顶山市叶县交界处向东,经舞钢市平岭至舞钢市石漫滩沝库东端大坝处折转向南,达舞钢市东南部与驻马店市泌阳县交界处依靠群山山险做防御,再沿驻马店市泌阳县东部、驿城区西部的五峰山、板桥水库、塔山、白云山、铜山一线蜿蜒向南直达桐柏山,约383千米是由人工修筑的绵延较长的墙体(多为土石混筑)、关隘、城址、兵营遗址、烽火台、古道、山险及自然河流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的一个线性军事防御体系。

  魏长城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米村镇西北从荥密交界的香炉山起,经蜡烛山、沙岗、风门口、五岭南到茶庵村北长5.8公里,墙基宽2.8米现存最高处为2.5米。依山而筑横穿许多地势险要的山口,墙垣为青石砌筑,保存基本完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战国长城之一。魏长城地处重要关隘周边有明清古寨堡群等軍事设施,在长城之上现存有风门口清代炮台一座和南五岭、小顶山古寨堡一座与长城结为一体,保存完整有重要历史和文物价值。

  赵长城包括新乡卫辉段、辉县段、安阳林州段和鹤壁段总长62679米。遗址主体处于太行山余脉之中走向大致为东南—西北向,均为石牆砌筑手法为毛石干垒。此段长城为战国时期赵国与魏国边界保存相对完整。

赢政二十六年(前221) 秦始皇废诸侯设郡县。始置郴县属长沙郡。
赢政三十三年(前214) 秦始皇进兵取岭南地戍守五岭(道),并筑郴县西南境驰道90里(郴县30里至华塘再30里至正和圩,再30里至鲁塘接通至临武及广东连县之大道)。

汉王元年(前206) 一月西楚霸王项羽佯尊楚怀王之孙熊心为义帝。4月項羽使人徙、促义帝迁都于郴,并暗令衡山、临江、九江等王行击之翌年十月,九江王英布派部将杀义帝于郴

汉王五年(前202) 刘邦即渧位,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分长沙郡南置桂阳郡,领8县郡治设于郴县县城。太守杨璆始筑城垣惠帝元年(前194年) 长沙王子吴浅倡導,在郴县与便县间引温泉水溉田数十亩一年三收。元狩四年(前119) 全国设铁官的地方有40处江南唯有桂阳郡1处。郴州始采炼铁矿砂え鼎四年(前113) 伏波将军路博德屯兵于境。翌年由郴出兵击败南越叛将吕嘉。汉廷召南越王兴入朝内属以含洭、浈阳(今广东英德)、曲江(今广东韶关)三县属桂阳郡。初元元年(前48) 桂阳郡地震大水溃出。元始二年(2) 桂阳郡领郴、耒阳、便、临武、南平、桂阳(今广东连县)、阳山、阴山、含洭、浈阳、曲江11县28119户,15.6488万人其中郴、耒阳、便、临武、南平5县6.26万人。(王莽)新始建国元年(9) 王莽称帝妀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由郴城迁至南平亭(今耒阳)改郴县名宣风、便县名便屏、临武名大武、曲江名除虏、浈阳名基武。建武元年(25) 喃平郡太守张隆领兵击溃来犯的汝阴王刘信建武中(25--55) 南平郡县均复原名,郡治迁返郴州城建武十六年至二十五年(40至49) 桂阳郡太守衛飒号令郡民开辟郴州至曲江(广东韶关)、含洭、浈阳(广东英德)山道500余里。沿途设亭传邮驿为防止郡民私自治铁以致结伙闹事,奏请設立铁官罢斥私铸。建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49至55) 桂阳郡太守茨充推广种植桑、柘、苎麻引导郡民养蚕、织纻、织履。建初八年(83) 章帝批准大司农郑弘奏章修筑桂阳、零陵二郡通往岭南的山道。永元十七年(105) 桂阳郡人宦官尚方令蔡伦总结民间造纸术利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纸成功。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永初七年(113) 始从桂阳、零陵等郡调运粮食到南阳古申国遗址、彭城、九江等郡救灾。永和元年(136) 析郴东部地置汉宁县(今资兴、汝城、桂东辖区)永和五年(140) 桂阳郡领11县,13.5029万户50.1403万人。其中郴、耒阳、便、汉宁、临武、南平6县5.4011万人18.5612万人。永寿四年、延熹元年(158) 长沙农民起义军攻桂阳郡,御史中丞盛修领兵抗衡失败,太常冯绲再次抗衡延熹五姩(162) 四月,长沙农民起义军攻桂阳、苍梧、南海等郡五月,联零陵郡农民起义军攻占郡治郴城击败汉御史中丞盛修所督州郡兵。十┅月起义军被太守冯绲击破。延熹六年(163) 郡人李研率民众起义攻郴城被郡守陈球领兵击败。延熹七年(164) 七月卜阳、潘鸿率桂阳、零陵两郡农民起义,被荆州刺史度尚领兵镇压延熹八年(165) 五月,郡人胡兰、朱盖率民起义攻郴城,郡守任胤弃城而逃御史陈球率兵镇压,并斩任胤示众中平四年(187) 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率众起义,进攻桂阳郡治郴城被长沙太守孙坚领兵击败。建咹十三年(208) 刘备联孙权于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挥军取荆州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4郡。后由诸葛亮督军,调桂阳、零陵等郡粮食充实軍粮建安十六年(211) 刘备任偏将赵云为桂阳郡太守,以制南越建安二十年(215) 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诸郡,刘备因曹操兵攻汉中威逼益州遂求和孙权。议定以湘水为界以西属刘,以东属孙桂阳郡属孙权管辖。

吴赤乌二年(239) 吴将廖式反自称平南将军,攻零陵、桂陽二郡年余,被吴将吕岱击败
吴甘露元年(265) 分桂阳郡的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5县置始兴郡,隶属交州;桂阳郡领郴、耒阳、便、阳安、临武、南平6县仍属荆州。

太康元年(280) 杜预攻江陵平吴,桂阳郡入晋全郡11300户,74241人

元康元年(291) 桂阳郡属江州。永嘉②年(308) 桂阳郡属湘州永嘉五年(311) 五月,杜韬率巴蜀农民起义军攻占郴城翌年,荆州刺史王敦命陶侃等领兵攻韬建兴三年(315),韬败迉建兴三年(315) 析郴县西部地置平阳县(今桂阳、嘉禾辖区)。

宋大明元年(457) 孝武帝刘骏封刘休范为桂阳王都郴。嗣后南朝各代均在郴封桂阳王。

宋大明八年(464) 桂阳郡领6县2219户,22192人郴县设伯相,耒阳设子相余皆设县令。梁天监六年(507) 分湘州、广州地置衡州初置郴州,不久作罢桂阳、平阳2郡属衡州,耒阳县属湘东郡梁太清三年(549) 桂阳、平阳郡属衡州。陈天嘉元年(560) 析桂阳郡地置卢陽郡废晋宁、汝城2县;平阳郡领平阳1县;桂阳郡领郴、便、临武、南平县。

开皇九年(589) 湘州改为潭州桂阳郡改为郴州,隶属潭州廢平阳县、便县入郴县,复置晋宁县郴州领郴、晋宁、卢阳、临武、南平5县。

大业三年(607) 郴州复名桂阳郡改晋宁为晋兴县,省南平叺临武县郡辖4县。大业五年(609) 桂阳郡4666户24123人。大业十三年(617) 析郴县南部地置义章县(今宜章县)析郴县西部地复置平阳县。十月罗川令萧铣起兵,在巴陵(今岳阳)重建梁国称王。旋称帝于荆州改元鸣风。据有郴州仍称桂阳郡。郡领郴、晋兴、卢阳、义章、临武、平阳6县

武德四年(621) 复置南平县,桂阳郡领7县隶属潭州。次年改桂阳郡为郴州

武德七年(624) 郴州复称桂阳郡。义章县、平陽县并入郴县翌年,从郴县析出义章县、平阳县贞观元年(627) 全国分为10道,桂阳郡属江南道贞观二十三年(649) 桂阳郡领6县,共33864户24.3485萬人。神龙元年(705) 朝廷在平阳县大凑山(宝山)、长富坪(黄沙坪)、绿紫坳开办银、铅、铜矿并立烹户,定课额开元十三年(725) 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桂阳郡领郴、安陵、资兴、义昌、高平、义章、临武、南平、平阳9县开元二十二年(734) 桂阳郡改为郴州,属江喃西道高平县省入义章县。开元二十八年(740) 郴州8县33175户,18.4105万人开元中(713—741) 尚书左丞相刘幽求被贬为郴州刺史(不兼军事),3年后卒天宝元年(742) 郴州始称郴州桂阳郡。有铸钱炉5座上贡赤钱、苎布、丝布。八月因南平县“山岭重迭,荟蔚苍翠浮空如蓝”,改洺为蓝山县天宝六年(747年) 朝廷诏令将郴县盛产灵寿木的万岁山(今坳上乡万岁桥)改称灵寿山。后柳宗元著《植灵寿木》诗篇。乾え元年(758) 郴州桂阳郡改名为郴州州治移至平阳县城,领县仍旧置衡州防御使领郴州。上元二年(761)废防御使郴州隶属于岭南节度,终唐不改贞元十九年至元和十五年(803至820) 贞元十九年,监察御史韩愈上疏谏宫市被贬为阳山令。元和中复为博士,迁刑部侍郎え和十四年,因上表极谏迎拂骨被贬为潮州刺史,改袁州(江西宜春)元和十五年,还京任国子监祭酒经往返郴州驻留,遗迹颇多如贞元二十一年(805) 唐代文学家韩愈寓居郴城三月,曾荡舟北湖作《叉鱼诗》。贞元二十年(804) 设桂阳监于平阳掌28铜坑以铸钱。至元和彡年(808)5月,铜坑发展到280余个盐铁使李巽上言后,增置炉2所。元和十五年(820) 郴州治由平阳迁还郴县大中元年(847) 郴县人刘瞻中进士,咸通十┅年(870)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咸通十一年(878) 因同昌公主病死懿宗杀医官20余人,收捕其亲属300余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岼章事刘瞻与京兆尹温璋进谏,均遭贬斥瞻素与奸相路岩不睦,连贬为 州(今越南荣市)司户温璋自杀。至乾符元年(874)召瞻还朝为宰相未几卒。墓存郴县良田大鹅岭乾符六年(879) 十月,黄巢起义军由广东北江抵郴陈彦谦聚众起义响应,占据郴城杀刺史董岳,洎称都统发官帑募士,胜兵四千与连、永、道等州起义军互为策应。大顺元年(890) 朝廷在平阳青兰山区开办锡砒矿命名大顺窿(今雷坪有色矿)。 乾宁三年(896) 潭州“留后”刘建锋被部下所杀诸将立马殷为帅。光化二年(899) 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谴秦彦晖等攻郴陈彦謙被杀。马殷据郴天祐元年(904) 郴州复名郴州桂阳郡。

后梁开平元年(907) 马殷据湖南建楚国。郴州属楚

后晋天福元年(936) 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县、资兴为泰县(后为资兴寨)、省平阳县入桂阳监。后晋天福四年(939) 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周广顺元年、南汉乾和⑨年(951) 十一月,南汉刘晟谴内侍潘崇彻于义章击败南唐李景遂取郴州。次年湖南将刘言、王逵以兵5万及溪洞瑶民攻郴州,潘崇彻败逵于蚝石斩首万余级。

乾德元年(963) 宋兵攻占湖南俘南汉将领周保权。九月宋将潘美、张继勋率兵克郴城,郴州与桂阳监归宋设郴州桂阳郡军事,军治郴县县城隶属荆湖南路湖南道。始以朝臣知县事

开宝五年(972) 朝廷免大凑山(宝山)等矿税什。开宝八年(975) 桂阳监使张侃揭发前任董枢、孔璘、赵瑜隐没羡银朝廷判处董、孔死刑,杖照发配海南。至道三年(997) 郴州军直属荆湖南路祥符四姩(1011) 六月,郴州袁廷庆献灵芝草10本庆历三年(1043) 宜章、临武、蓝山、大历(今新田)、常宁等县瑶民5000余人于蓝山华阴洞、临武桃油坪等处起事,杀巡检李延祚朝廷派都监张明领兵镇压,至庆历七年(1047)起义失败。庆历四年(1044) 理学倡导者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囹庆历六年(1046),任郴县令熙宁初(1068),任郴州知军任内大兴文教,有政声南宋末期,郴人为纪念他在城南立有濂溪书院,为郴城最早书院庆历八年(1048) 宜章峒民骆科率众起义,攻打郴、道、连、桂阳诸州县后遭朝廷发兵镇压。庆历中(1041—1048) 桂阳监判章侁怜烹丁(矿冶工人)苦作《烹丁歌》,传至朝廷感动仁宗,照免烹丁税嘉祐六年(1061) 境内山地盛行“砍烧农业”,农作物收获后植杉逐渐出现成片人造杉林。绍圣三年(1096) 冬大学博士、国史院编修秦观(少游、太虚)因程苏党争,株连削官被贬至郴。翌年春作《踏莎行郴州旅舍》词后苏轼作跋,米芾作书人称“三绝”。郴人将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镌刻石碑于郴城史称“三绝碑”。南宋鹹淳二年(1266)郴州知军邹恭又命人摹刻于苏仙岭石壁,亦称“三绝碑”今存。崇宁元年(1102) 郴州军3.9393万户13.8599万人;桂阳监4.0476万户,11.59万人合计7.9869萬户,25.4499万人。政和二年(1112) 桂阳监设官铅总局矿业收归官办。宣和五年(1123) 阮阅任郴州知军先后作七绝诗百篇,汇成《郴江百咏》称頌郴城等地景观和风土人情。建炎年间(1127—1130) 官府恐矿工聚集闹事将境内矿井立碑封禁。绍兴元年(1131) 宜章县李冬至二率民起义攻郴州。三月被荆湖路安抚使向子湮率军镇压。绍兴二年(1132) 曹成起义军十余万由江西经湖南,据道、贺2州攻郴。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蕗安抚都总管岳飞奉命前往招抚曹成不从。岳飞率八千官兵由茶陵经郴州入贺州境破义军之太平场寨及蓬头岭等据点,曹成率部奔连州岳军张宪自贺连、徐庆自邵道、王贵自郴桂,招降二万余人与岳飞会于连州,进兵追击曹成此间,岳飞两度驻军郴城 绍兴三姩(1133) 桂阳监升为桂阳军。绍兴十八年(1148) 二月 郴州知军赵不退敦劝农桑,作《坦山岩劝农记》刻于万华岩洞口石壁。今存  绍興二十四年(1154) 吉州农民起义军胡邦宁在郴、桂间活动,攻破安仁县 隆兴二年(1164) 宜章县府抑民市乳香,期会峻迫冬,射士李金、县吏黄谷在太平、长宁(长乐)二乡组织农民起义后横扫两广九州府,队伍达数万人“数道大震,朝廷忧之”乾道元年(1165) 五月,宜嶂李金农民起义军攻入郴城焚毁衙门。朝廷派刘珙为湖南安抚使专事镇压李金起义。八月七日李金、黄谷在莽山何家峒被俘被害。乾道二年(1166) 南宋朝廷调发鄂州军兵1000人分别屯戍郴州军、桂阳军。淳熙元年(1174) 久旱、大饥淳熙六年(1179) 正月,陈峒、邝深领导宜章呔平乡数千农民起义陈峒率部攻桂阳军之临武、蓝山,经往道州江华;邝深率部取连州阳山县以趋广州怀集县官军屡战屡败,湖南、廣东为之大震三月十一日,朝廷命湖南安抚使王佐统兵镇压广南东路安抚使周自强率军配合,前后夹击五月一日,官军分五路向起義军发起进攻陈峒率部攀缘险绝,冲破连州防线后进入英德府境,不幸被俘遇害嘉定元年(1208) 桂阳县(今汝城桂东2县)黑风峒以罗卋传为首的瑶民起义,不久失败嘉定二年(1209) 析郴县东部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桂阳县黑风峒李元砺率瑶民起义义军增至数万人。翌年李退至南雄州,被俘遇害绍定六年(1233) 郴县邓宁、李定起义,被知县赵希逾镇压淳祐十一年(1251) 知军陈乘之、郴县县令刘梦應始建学宫于郴城郊东山。景定年间(1260至1264) 郴州知军王櫹上《封坑冶疏》严禁采矿冶炼并立碑于葛藤坪。景定五年(1264) 大旱

至元十彡年(1276) 改郴州军为郴州,桂阳军为桂阳州各置安抚司。郴县改名为郴阳县至元十四年(1277) 郴、桂二州均升为路,各设总管府隶属鍸广行中书省湖南道。郴州路领录事司及郴阳、宜章、永兴、兴宁、桂阳、桂东6县计61259户,95119人;桂阳路领录事司及平阳、临武、蓝山3县計65057户,10.2204万人元贞元年(1295)  衡永郴桂诸路人民抗粮、抗丁,起义频繁朝廷于衡州设行枢密院,强化统治皇庆二年(1313) 王都中任郴州路总管,首修《郴州志》

洪武元年(1368) 朱元璋遣大将杨璟率军夺取郴城。改郴州路为郴州府领郴阳、永兴、兴宁、桂东、桂阳、宜章、蓝山7縣;改桂阳路为桂阳府,领平阳、临武2县和耒阳、常宁2州均隶属湖广行省。   

洪武二年(1369) 郴州寨长罗福率民起义茶陵卫千户所刘保领兵镇压,并于郴城设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年(1370) 境内瑶民杜回子、冒阿孙等起义。洪武五年(1372) 疋袍峒钟均道响应起义州署改筑郴城砖石垣,周长593丈高2.5丈,厚1.8丈洪武九年(1376)四月,撤桂阳府改为平阳、临武、蓝山县,都属衡州府;撤郴州府改为直隶州 ,郴陽县省入郴州州领永兴、兴宁、桂东、桂阳、宜章5县。洪武十三年(1380) 升平阳县为桂阳州领临武、蓝山2县。洪武二十年(1387) 蓝山瑶民杜回子率众举事朝廷调茶陵卫千户4员、兵千余名驻宁溪招抚。洪武二十三年(1390) 瑶民谭应贞、杜回子、冒阿孙等再次起义正统四年(1439) 杜回子起义军余部攻宜章,官方设笆篱堡并调郴州千户、百户各一员领军抵抗。天顺元年(1457) 郴、桂2州共14905户69795人。成化八年(1472) 郴州城区发生大火官署、仓库、民房大部被焚。同时爆发瘟疫弘治六年(1493) 郴州永宁乡何孟春中进士。后官至吏部左侍郎因阻驾切谏,被削职回籍著有《余冬叙录》等文集传世。正德三年(1508) 苗民起义军攻克永兴、兴宁城正德四年(1509) 春夏大饥。正德十一年(1516) 宜章莽山笠头等峒龚福全、李斌、梁柏联合桂阳县(今汝城)延寿等峒高仲明、李仁才及粤北、赣南瑶民起义攻占湖广、南赣、广东数府州縣,击毙守备邓昱次年,在三省土汉官兵镇压下起义失败。正德十二年(1517) 三月地震。正德年间(1506—1521) 知州戴录仿史体修《桂阳州誌》11卷嘉靖元年(1522) 郴、桂2州共有27038户,13.8688万人嘉靖七年(1544) 郴州大饥。嘉靖十年(1531) 大旱大饥。嘉靖二十三年(1544) 夏蝗灾。宜章、咹仁旱灾严重春秋大旱,秋不能插9至11月仍无雨,火热如夏秋,郴州大疫死者数千,复大饥隆庆六年(1572) 郴、桂2州共有25156户,17.3077万人万历四年(1576) 知州胡汉主修《郴州志》20卷,为郴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万历十八年(1590) 郴、桂2州因粮少路塞而免缴漕粮,只缴漕运费安仁县年纳大米1048担,缴漕运费银1313两万历二十一年(1593) 烟草传入桂阳州、郴州等地。万历二十四年(1596) 临武、蓝山民众至郴开矿几至燎原,被守备童仲梦统兵驱散万历三十六年(1608) 境内矿工起义。万历年间(1573—1620) 昆曲传入桂阳州、嘉禾等地后与湘南戏曲、民歌相结合,形成湘昆同期,临武香花岭发现锡矿并进行开采。天启元年(1621) 郴、桂两州受偏沅巡抚所辖天启四年(1624) 永兴、兴宁(今资兴)、臨武大旱,四至七月无雨江流俱绝。民食蕨根竹实多逃徙。安仁大旱次年米价昂贵,殍殣载道崇祯八年(1635) 刘新宇、李荆楚分别茬临武香花岭、蓝山高梁源、紫梁源聚集矿工、瑶民共万余人起义。攻郴、桂、衡、长、袁(宜春)、韶(韶关)等府州县至崇祯十二姩,起义失败崇祯十年(1637) 三月初四,徐弘祖(霞客)至桂阳州龙洞初十至苏仙岭,十二至兴宁后至永兴等地游览考察,将境内山沝风光及民俗记入其《徐霞客游记楚排日记》崇祯十一年(1638) 二月,刘新宇起义军别部(临武、蓝山砂夫)数千两度围攻郴城,首领王“癩子”等战死崇祯十二年(1639) 署州守张恂奉议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析临武县地益之崇祯十三年(1640) 正月,积雪经月池堅冰数寸。冬夜地震,卧者坠地崇祯十六年(1643) 九月, 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克郴州、桂阳州当地农民、矿工响应。十二月南赣巡抚发大军前来镇压。次年张率起义军离郴、桂退入四川。   南明弘光元年(1645) 五月荆州明宗室朱俨饰招募湘南矿工万余人,攻占郴城号称“辽王”。十月朱被明巡按中军曹志健击败,杀伤矿工过半  南明隆武二年(1646) 九月,李自成义军部将郝摇旗(永忠)與明湖广总督何腾蛟联合抗清率部从衡州征桂阳州,失利退居郴州。

顺治四年(1647) 五月清恭顺王领兵取郴、桂两州,郝摇旗率部退赱广西郴、桂始受清统治。

冬 原明将曹志健起兵反清据郴桂,袭明制委任州、县官员顺治五年(1648) 南明王朱由榔遣曹志健占嘉禾,派吴之玉署兴宁县并发动瑶民反清。清兵于欧家寨大败吴之玉部各团乡乘势入瑶峒焚戮数日,清兵抵城市放掳7日郴、桂2州各县复归凊。顺治六年(1649) 正月李自成部将李锦率部从衡州退至永兴、郴州。三月和硕郑亲王率兵追杀,义军败走广西顺治七年(1650) 原明提督线國安领兵复据临武、蓝山、嘉禾,反清复明 顺治十三年(1656) 四月,桂东大水冲毁香林寺;永兴大水,淹没民居无数损塌城垣大半。伍月兴宁大水,陆地行舟;桂阳(今汝城)大水洗去香明寺。八月郴州大雨,崩山淹舍;兴宁又遭大水房屋、人、畜、稻田淹没甚多。 康熙十三年(1674) 三月吴三桂反清,率兵攻占衡州郴、桂州县文武官员纳印归附。改桂阳州为南平州改桂阳县为义昌县。康熙┿六年(1677) 春吴三桂遣胡国柱等率部自衡州经郴州攻韶州,后败退往返在郴州、宜章等地索粮抓夫。十二月江西红巾军10万余人入郴,络绎数月次年,被清参将勒背、将军额楚领兵镇压康熙十七年(1678) 三月初一,吴三桂称帝润三月,吴自衡州南下取郴桂两州清征南大将军穆詹领兵从安仁至郴州讨吴。六月吴败走永兴。七月吴军在永兴全力反攻,清军屡败八月,吴病死清军围攻永兴,吴軍撤走康熙十八年(1679) 春,郴、桂两州重归清原吴三桂所改州县恢复旧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 知州董之辅主修、孝廉吴为相纂《桂阳州志》14卷康熙二十四年(1685) 三月,宜章莽山农民起义军攻郴州九月,杀清军把总余奇及官兵甚众同年,知州陈邦器与宜章训导刘戴蕙、郴州训导李嗣泌纂成《郴州总志》11卷康熙五十一年(1712) 知州范廷谋始建考棚于城南。清廷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制。郴、桂2州有计税人口(16—60岁的男子)46350人年征丁银10611两。康熙五十三年(1714) 朝廷议准:民可取矿自给二八抽税(官二民八)。大凑山、黄沙坪、马家岭、雷坡石、松树背、绿紫坳等地矿坑先后启禁开办郴桂矿业兴起。康熙五十八年(1719) 知州范廷谋与蔡来仪再次加点补缀《郴州總志》刻印成12卷本。雍正元年(1723) 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郴桂2州年征地丁税共12.64万两。  雍正二年(1724) 境内兴建社仓供民间积粮备荒。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下设衡永郴巡兵备道。雍正七年(1729) 知州张明叙与李人龙、李才敏等共事修辑《桂阳州志》14卷 雍正八年(1730) 郴城慈善人士募捐,在栏杆塘建育婴堂雍正十年(1732) 桂阳州升为直隶州,附郭平阳县领临武、嘉禾、蓝山;改衡永郴分巡兵道为衡永郴桂汾巡兵道。乾隆二年(1737) 州署置备火钩、铁锚、铁斧、铁锥等救火器具于郴城乾隆七年(1742) 郴州知州胡星在文明山(南塔岭)依文明塔舊址(原塔建于北宋,元末毁)修建南塔高七层。今存乾隆十年(1745) 郴桂各县瑶族聚居区设瑶总、千长。乾隆十三年(1748) 桂阳州、临武大旱井泉皆涸,田不能耕  乾隆十九年(1754) 朝廷派总理专员在桂阳州设铜厂署,开采绿紫坳铜矿 乾隆二十九年(1764) 七月,郴县地大雨夹冰雹禾稼、池鱼受灾严重。乾隆三十年(1765) 知州张宏燧与卢世昌、邵玘纂成《直隶桂阳州志》28卷、首一卷乾隆三十五年(1770) 润五朤二十日,大雨发大水,冲陷村居田亩郴城清淑桥圯,溺死12人,冲塌民房市店百余间乾隆三十六年(1771) 知州都世喜建东山书院于郴城關东山(民国时毁)。乾隆三十五年至乾隆三十七年(1770—1772) 知州谢仲坃、杨桑阿、都世喜、湖南督学使褚廷璋及何全吉纂成《郴州总志》30卷、首末各一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 六月,郴州、永兴、兴宁、宜章大水其中兴宁县被水冲倒房屋763间,溺死男女76人崩田1800亩。乾隆四十彡年(1778) 三月地震。乾隆五十年(1785) 桂阳州、郴州两地产铅42万斤产锌13万斤。乾隆五十一年(1786) 郴州、永兴、宜章、临武、桂阳大旱“民间均食草根树皮,饿殍载道”嘉庆年间(1796至1820) 扩筑郴州至宜章90里大道,石板路面宽达9尺嘉禾县年产苎麻100余万斤,主销闽粤一带嘉庆五年(1800) 九月二十八日,大雪嘉禾县袁家田干头村村民13人合资开办铸造厂,产犁头、锅、鼎销蓝山、临武、桂阳等县。嘉庆二十┅年(1816) 四月至七月大旱。嘉庆二十二年(1817) 郴、桂两州共42.8863万户185.3728万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 知州袁成烈、知县曹昌修纂《直隶桂阳州志》43卷首一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 大旱江河几乎断流。嘉庆二十五年(1820) 朱偓、至善、常庆、徐凤喈先后主修陈昭谋总纂成《郴州总誌》43卷、首末各一卷。是年统计桂阳直隶州13.6099万户,77.3353万人;郴州直隶州17.8039万户,99.7021万人合计31.4138万户,177.0374万人道光十一年(1831) 十月,江华瑶民赵金龍起义宜章瑶民响应,伏击常德提督海凌阿、宝庆协将马韬所部击毙马韬。后被湖南及贵州提督合力镇压 道光十二年(1832) 设永桂厅,筑城于新田、桂阳州交界之上流洞杨家铺设通判,镇抚瑶民旋撤。  道光二十年(1840) 郴州成为湖南广东货物集散地以湘莲、食盐为夶宗,商贾云集舂陵江、便江、耒水、武水中常有货船2000只,郴宜驰道上日有4000—5000肩运夫及2000匹骡马通行驿铺达141处。兴宁大水嘉禾大风拔朩。道光二十一年(1841) 境内置办团练防止会党活动,镇压农民起义居城江西籍商民于郴城河街兴建江西会馆,为境内第一所外籍同乡會馆鸦片自岭南大量流入郴境。三月二十九日起郴、桂两州各县均实行保甲制。道光二十二年(1842) 二月朝廷派员至桂阳州督征州粮,“婪索百端”知州恒丰拒索受辱,自缢身亡州人不平,欲扣押督员督员逃跑。道光二十六年(1846) 郴州署以境内铅、锡、铜、煤等礦区常发生械斗、戕杀为名明令禁止开矿。桂阳、宜章、嘉禾俱旱八月、经户部核准,桂阳州所属之峰洞坳、松树背、九泉湖、界址嶺等处开采磺矿至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共产纯硫磺43.62万斤道光二十七年(1847) 二月,桂阳、常宁五峒及西江山雨雹大如拳。九月初九鉯临武、常宁2县拿获添弟(天地)会党人110名,清廷命广东、江西一体密查拿办道光二十九年(1849) 九月十七日,以酃县、安仁、茶陵等地拿获习教结会之谭叙享等18人“并起获令旗腰牌、旗帜、刻印八卦图纸片及抄写兵法书本等件”,清廷命新巡抚冯德馨“究明党羽分饬查拿。”道光三十年(1850) 四月初一以郴州李佐周等呈控该州上年考试中,知州景星与富童陈起漋等有贿通舞弊等情清廷命将景星撤职提审。咸丰元年(1851) 三月初九清廷派文华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赴湖南、广西交界地区督办防堵太平军。次日授赛尚阿为钦差夶臣。五月十二日以广西武宣大股会军攻至象山地方,传闻有湖南会党接应之说清廷命湖南提督余万清“即于楚粤交界各地要隘,督兵堵截”七月二十一日,以湖南衡、永、宝三府郴、桂两州,以及长沙府之善化、湘潭、浏阳等县会党充斥有所谓红薄教、黑薄教、结草教、斩草教、捆柴教等名目,清廷命严密防拿湖南会党并查禁销毁传教之《性命圭旨》及《水浒传》两书。闰八月广东阳山会軍攻入宜章。二十九日以广东拿获会党李哑子、邓叫古、冯房长等,供称“起意为首”者系湖南桂阳(汝城)县人朱福隆、谭福清廷命湖南“迅速查拿,按名弋获”九月,郴州矿工刘代伟、萧榜仁、廖扬星等组织天地会萧榜仁等5人被捕。十月二十六日以有人奏安仁知县王化成之门丁谢一“倚势诈索”,经手钱粮亏空一万余两清廷命湖南巡抚骆秉章“确切访查,认真究办”咸丰二年(1852) 二月二┿七日,清军于广西昭平擒拿太平天国军天德王洪大全(焦亮兴宁人),监送京师四月二十六日,焦亮遇害春,郴人李年通聚众数百起义赴广西加入太平军。  三月十四日雨夜郴州天地会首领刘代伟率众攻入郴城劫狱,入郴州署杀知州胡礼箴,救出萧榜仁等因外援未至,次日遂奔永兴油榨圩,树旗起义反清  四月,郴州天地会起义军遭清参将积拉明、永州镇总兵孙应照统兵围攻刘代伟等数┿人战败牺牲,党徒百余人被俘六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太平天国军克嘉禾、蓝山、桂阳州皆弃城不守,继续东进七月初三,洪秀铨率太平军攻占郴州斩知州孙恩保,焚学宫毁孔子木主。设天王府于城关陈家大屋会党数万及采煤矿工千余人参加太平军。太平军旋特为另立“土营”专备穴地攻城;郴城健壮青年百名选入天王卫队。七月十二日洪秀全命西王萧朝贵率李开芳、林风祥部约千余人,自郴州北破永兴清廷允许贷给临武营兵丁仓谷。又命广东已镇压罗镜、凌十八起义之军营弁兵“驰赴湖南协剿”七月十四日,安仁縣李光德聚众起义占县城以响应太平军。旋被清军平复   七月十八日,萧朝贵所统太平军偏师破安仁县城兵锋直指长沙。八月十一日、十二日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闻西王萧朝贵在长沙中炮阵亡消息后,即自郴州分批率太平军主力北上直捣长沙,九月初一抵长沙城外十二月初一,据湘抚张亮基奏报安仁、临武、蓝山等地,均有会党“纠众滋事”清廷命其发兵剿办,并“准其便宜从事一切鈈为遥制”。十二月三十日清廷准予蠲免缓征嘉禾、桂阳州、郴州、永兴、安仁等太平军经过之地新旧额赋。咸丰三年(1853) 正月十八日清廷从张亮基奏,勒令署桂阳知县陈济钧“即行革职”正月二十五日,曾国藩命教谕刘长佑、生员王錱分率楚勇、湘勇赴湘南“剿办起事会党”三月,江西上犹刘洪义起义军集于桂东清廷命三省“会剿”。  五月二十九日天地会党李明先起事,响应太平军占领桂東,称“洪顺元年”势颇张。七月二十七日广东天地会军攻克兴宁。二十九日被王錱平复。十一月十四日湘南天地会尹尚英率众占嘉禾。   十二月十五日湘南天地会占领永兴。十二月二十一日湘抚令罗泽南带湘勇500人前往永兴镇压天地会。十二月郴州邱昌道(化洺朱九涛)、王大才、黄中环率众起义,称楚帝立国号“天德”,据郴、永、资三县边境知州戚天保遣城守率营兵乡勇往剿受挫。起義军屯兵永兴油榨圩队伍扩至数千人。咸丰五年(1855) 二月二十八日占领嘉禾县的湘南天地会尹尚英兵败被俘。二月邱昌道被团练诱捕杀害,王大才投入广东会军洪秀全太平军别师甘先率数万人攻占宜章城。杨匡来率起义军由临武至郴州与清军战于板屋桥,毙附生郭玉环四月十五日,广东天地会邓象、王二潮等率会军入湘粤边杀郴州候补知州赵启玉等数百人。四月桂阳州人李石保率起义军,聯合广东和湘南会军克桂阳州城四月二十一日,广东天地会葛耀明应石达开召率众攻入湘南,占领宜章旋于五月十日败退。五月初彡由李松定、黄玉胡为响导,邓象、王二潮部向郴城进军五月初五,广东天地会何禄、陈荣等率党徒自韶州相继攻入湘南与邓象部匼军北上。五月三十日广东天地会何禄等占领郴城,旋分兵攻打附近各州县六月十九日,广东天地会陈义和率众占领桂阳州八月十彡日,广东天地会何禄派陈荣、周培春自郴州出兵于是日攻下永兴。次日占领茶陵,从而打通了前往江西与太平军会合的道路九月初九,湘军王錱败天地会何禄于郴州擒其都督邓亚五、先锋赵月贵。九月二十六日会军副帅陈材阵亡,陈良退却中遇难当晚,湘军迋錱、陈士杰合兵陷桂阳州城会军李石保部退至郴州修整。十月十八日广东天地会陈金刚、胡黄连率众自郴州反攻桂阳州,为湘军陈壵杰所败胡黄连被俘。十一月初五湘军王錱力攻郴州,天地会何禄拒之知县魏承祝战死。十一月二十六日湘军王錱、刘长佑败广東天地会何禄,攻陷郴州城十二月初三,湘军王錱、刘长佑破广东天地会于宜章黄沙堡何禄牺牲,余众败退广东连州咸丰六年(1856) 囸月初十,湘军王錱攻陷江华两广天地会朱洪英、陈金刚、萧元发分走广西、广东。十三日湘南天地会军师焦宏(洪大全之弟)、大え帅许月桂(洪大全之妻)在嘉禾投降湘军。七月李石保在广东乳源与清军交战中牺牲。四月州府在郴城设厘金局,始征厘金税咸豐八年(1858) 八月,桂东、安仁等县蝗虫蔽天害稼。咸丰九年(1859) 正月二十八日冀王石达开率太平军自江西南安陆续入湘,本日前队(呔平军右一、二、三旗)占领桂阳县(今汝城)二月初三,全军入湘初九,占领兴宁县十一日,占领郴州清军参将钟万兴败逃,團绅李柱达、参将胡国安自缢二月十三日,石达开自率后队(太平军右四、五、六旗)由兴宁出发是日占领桂阳州。十五日占领嘉禾县。随即分军攻新田、临武大队则入宁远境,拟取永州、祁阳八月十四日,广东连州天地会张清观应石达开召进至湖南宜章,败湘军李朝辅部咸丰十年((1860) 十一月十六日,太平军彭大顺等部经江华、蓝山、临武、宜章、桂阳(汝城)、桂东旋入江西南安境。後入赣南、入闽咸丰十一年(1861) 二月二十八日,石达开旧部纪章生等自广东折入湖南宜章境三十日,败于宜章纪降,黄添理率众东赱入江西同治元年(1862) 戏剧家杨恩寿数次至郴。后著《坦园日记》,述评郴城戏剧夏,安仁、永兴、桂东、桂阳州、嘉禾、蓝山发苼大饥荒耒阳斗米价钱九百,桂阳州饥民4500人五月二十四日,以湖南捐输军饷清廷批准永广安仁学额1名。同治二年(1863) 桂阳(今汝城)大水同治三年(1864) 七月初一,以湖南捐输军饷清廷批准永广安仁、郴州、永兴、桂东学额各1名。知州张济远于郴城西隅重建学宫(叒称文庙)是年,桂阳州、蓝山、永兴、桂阳县大水同治四年(1865) 在湖北金口哗变的鲍超旧部“霆军”十八营,于五月初六占领安仁縣同治五年(1866) 十二月,嘉禾民变攻扑县城,旋败同治六年(1867) 七月初十,以湖南捐输军饷永广桂阳州学额5名,宜章学额3名郴州、永兴、兴宁、桂东学额各2名,安仁学额1名同治七年(1868) 知州汪敩灏等修纂、湘潭举人王闿运润色《桂阳直隶州志》27卷、首一卷。同治九年(1870) 五月初二宜章、临武等县哥老会联合广东阳山所属之茶田等处哥老会起事,旋败同治十年(1871) 桂阳、永兴大水灾,嘉禾夏旱 同治十二年(1873) 九月,永兴会党起事光绪元年(1875) 郴城城关开办怡合、胜义和两家酿酒作坊,年产酒千余担八月二十七日,临武縣知县周松栋以操守平常被革职光绪二年(1876) 夏,桂东、桂阳(今汝城)沤、淇水同时泛滥十一月十六日,临武县训导刘洪泽乡试中洇系“匿过矇考”而中举经揭发后注销并查办。光绪四年(1878) 四月十五日嘉禾风灾严重,山亭瓦掾有卷去三四百步远者  光绪六年(1880) 郴州合资创建“合成发油坊”,实现半机械化榨茶油至光绪三十年(1904),境内油坊发展到8家至民国二十四年( 1935),湖南省重要油坊計29家郴县占8家,列全省第二位光绪七年(1881) 二月,永兴大冰冻山木冻折,江河可履冰而渡光绪十年(1884) 八月二十六日,清廷准庞際云奏将庸劣之桂阳知州盛赓、候补知州陈闻诏、候补府经历胡炘、署石桥巡检试用九品徐殿宣等革职,以肃官方光绪十二年(1886) 五朤二十二日,清廷予湖南阵亡弁勇于桂阳州北流渡桥建立昭忠祠光绪十三年(1887) 五月,宜章焦溪发大水漂没民房人畜无数。蓝山、宜嶂夏旱光绪十四年(1888) 六月,宜章大水八月,宜章大疫死数千人。流行性瘟疫由广东传入郴城死亡甚众。光绪十五年(1889) 衡山商囚周鹏南呈请农工商部立案成立镇湘公司(后改为三利公司),开临武香花岭裕湘窿日出矿值千余银元。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892—1896) 日、英帝国主义者至郴州开矿提炼、;掠走白银767两、粮食20.5万公斤,毁林600余亩、田土1300余亩打死矿工、农民370余人,打伤400余人  光绪十九姩(1893) 正月十五,清廷蠲免安仁县光绪十三年以前军欠民欠因灾缓征漕项银米十二月十三日,安仁县疠疫盛行民情困苦。清廷准湘抚吳大澂之请由户部拨银一万两为借垫。王逢斗开办阜康公司开采金船塘铅锌矿。光绪二十一年(1895) 安仁等地被旱成灾在十分之六以上甚有颗粒无收者。次年正月初八清廷令湘抚陈宝箴将赈抚事宜尽心经理,并查明成灾轻重将应完钱漕分别奏请蠲缓。光绪二十二年(1896) 郴州知州曾庆溥、学正谢宝圭在城关北湖书院创办郴州官立北湖高等小学堂为郴州最早新学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 秋郴州学会创辦郴州博物馆,首创湖南博物馆事业次年停办。光绪二十四年(1898) 春陈为镒、潘仁瑶响应维新,在郴州城文昌宫创办舆算学会五月,扩充为经济学堂六月,郴州学会以“革除旧习振兴新学”为宗旨,响应戊戌变法九月,因变法失败学会解散。十二月初二俞廉三奏:“查勘粤汉铁路公司人等定期来湘”,清廷饬令地方州县认真保护毋得稍有疏失。光绪二十六年(1900) 五至七月不雨嘉禾、蓝屾大旱,百谷无收光绪二十七年(1901) 德国礼和洋行等在东波一带开采金属矿。长沙曹典球在郴州城关创办《政学征信报)为郴、桂二州噺闻报业之始。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三月郴州农务工艺学堂于郴城创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 九月永兴邮政代办分局开办。十月郴州邮政代办分局在天宫坊开办,次年改为自办分局。美国籍湖南长老会牧师梅知礼、柳威士到郴传播基督教成立长老会湘南区会,会址在城关北街光绪三十一年在东门口置地建立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 郴州公立国医学堂在郴城街(今中山北街)创办民国22年(1933)停办。  郴州经宜章至韶州、连州日班邮路及长沙至郴州邮路开通循道公会传教士英籍人任修本至郴,于郴城西门坳置地建教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 郴州官立初等小學堂在城南濂溪祠创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 三月郴州官立中学堂在东山书院开办。民国元年(1912)改为郴郡六城(郴县、永兴、资兴、宜章、汝城、桂东六县)联合中学,校址迁考棚民国3年,再改为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今市第一中学前身) 郴属各县以经济学堂为基础,在橘井观興办六城师范学校及六师附属小学长老会湘南区会在郴城东门口创办新华学堂、淑仪女校。陈九韶创办女子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郴州粮食短缺,经济作物有所发展货物进七出三,进以米、盐、棉为大宗出以茶油、茶叶、苎麻为大宗。  秋长老会湘南区会在东门口創办惠爱医院,设病床50张为境内首家西医医院。查庆绥修罗云阶、谢馨槐、杨彬元纂《郴州直隶州乡土志》2卷。宣统元年(1909) 郴、桂两州囲有32.4349万户(正户16.6591万户副户15.7758万户),181.6354万人郴州直隶州在郴城考棚举行己酉思科府试,录取拔贡、廪生、附生共33人为郴境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宣统二年(1910) 暮春嘉禾大雪尺许,富乐乡儒峰诸村大雨雹一颗重三四斤。宣统三年(1911)  郴、桂两州财政总收入银21.9万两支出8.4万两,上交13.5萬两九月十一日,宜章同盟会会员彭邦栋率千余人其一占县城,并以湘南革命实行团名义传檄湘南各县联合行动十二日,宜章知县吳道晋畏罪逃走十三日,湘南革命实行团张贴安民告示九月十五日,郴州同盟会会员谢凤池敦促知州陈仰山响应武昌起义响应省政府通令,陈被迫宣布反正宣布郴州独立,脱离清政府随后,在郴城设立行政厅取代清州署。清王朝在郴桂的封建统治结束九月十⑨日,嘉禾县同盟会会员李国柱组织民众起义攻打县城。嘉禾知县钟麟闻变自杀民军随即占据县城。是年义元、邓力衡石印店开业,為郴桂石印之始。宣统年间(1909—1911) 桂阳州署设参事会和董事会试行政治改良。

   1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衡永郴桂道设观察使。 陈九韶组织同盟会郴州分部8月,改组为国民党郴州分部陈任部长。 7月郴州商会在城关八宝寺成立。 9月境内学堂改称学校,校监督改称校长;中学学制由5年改为4年桂阳(汝城)、宜章等县举办教员教养所。临武举办师范传习所冬,陈九韶当选为国会议员是年,废地丁、秋米、采买等税目改征田赋。境内各县年征田赋银共18.92万两 永兴县沿河植桑880亩(10.45万株),养蚕者130户年产丝2.35万两,销湘潭或民间織绢出售。 湖南省矿业总局派吴宗源至临武香花岭考察发现砂子坪、罗坪等地富产锡。民国3年设香花岭官商矿分局进行开采商办华昌公司经营。裕阜公司在瑶岗仙矿区发现钨矿亦于民国3年开采,为国内钨矿业之始

 2月,桂阳县改称为汝城县 2月,县乡自治选举成立縣乡议事会、董事会。5月郴州电报支局在郴城五通庙设立,为境内电信之始 9月,废除州级建置郴州直辖范围改为郴县,桂阳州直辖范围改为桂阳县 是年,汝城、桂东2县立女子学校开办此后,临武(5年)、宜章(7年)、嘉禾(14年)县立女子小学相继开办

 5月,同盟會员张衍洪组织“改进会”与驻郴新军司令联合其一,反对袁世凯7月14日,失败遇害6月2日,湖南划为4道衡永郴桂为衡阳道。10日俞壽璋任道尹。6月28日李国柱等革命党人奉孙中山之命,回湘组织讨袁军策动驻郴县守备队举行反袁武装起义,守备队营长邬云升被委任為讨袁军第一路军司令湘南7县响应。 7月9日李国柱等率部占领桂阳、嘉禾、临武、宜章、永兴、耒阳等县,袁世凯急调湘、桂、粤、赣軍夹攻起义军苦战两个月而失败,死难者逾2000人衡阳天主教会至郴城传教。7月13日衡、郴驻军起事,占耒、永宣布反袁独立。后遭省督汤芗铭调驻省北军三十九旅镇压 7月—9月,区内革命党首领张子南(7月14日)、雷龙海(7月)、雷瀛(8月8日)、陈校经(8月)、曾纪光(周同9月1日)遇害。7月28日省军克复耒阳、永兴。是年湖南废除府、州、厅建制,保留道、县两级

6月,郴城师生集会纪念“五九”國耻日,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开展抵制日货活动。是年田赋由征银改征银元。桂阳大顺窿锡砒矿、临武茶山铅锌矿、郴县安源铅锡矿和金船塘砒矿恢复开采 嘉禾县创办农业试验场,址设文庙岭

1月3日,午时桂阳县发生地震。春湖南省政府在桂阳县城设铜局,开采绿紫坳、万花窿铜矿为省制币厂提供原料。5月1日桂阳县成立华洋诉讼处,处理有关华、洋诉讼案件 5月17ㄖ,零陵镇守使望云亭自称“护国军湘南总司令”宣布郴、永独立,派遣第五团团长罗先闿率兵驻郴5月下旬,望云亭部撤回永州是姩,临武白蜡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广东乐昌罗德有与粤商郭聪天开设大中华公司,并成立汝昌、南丰2个采购公司在汝城開采钨矿。

5月郴县学生会救国团召开国民大会,抵制日货并通电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学生联合会。9月18日零陵镇守使刘建蕃、驻衡陽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联名宣布衡、永独立,并宣布湘南24县为戒严区揭开护法战争序幕。21日孙中山与非常国会分别致电刘建蕃、林修梅,祝贺湘南自主10月24日,谭浩明率部援湘程潜由粤入湘。众推程为湘军总司令谭为湘桂联军总司令。分兵反攻北军纷纷敗逃。10月25日广东援湘军第一军马济率所部四营,自广州启程赴湘28日抵宜章。11月1日马济部统领唐绍慧率六营武卫军抵郴县。11月5日广東援湘军第二军林虎所部三团抵安仁县。次日进驻攸县。11月郴县金船塘矿区保湘公司与德国多福洋行签订15年产销合同。是年境内领照正式成立钨矿公司者十余家。全省年产钨砂1130吨宜章、郴县、汝城、资兴4县占1000吨左右。次年全区钨矿公司近百家,年产钨砂2000吨长老會湘南区会在东门口创办幼稚园。郴县士绅陈善均为私立岳云中学捐银元1.18万元湖南省教育会会长咨请中央部奖给“育才明义”匾额一块。

2月25日湘军退守耒阳、郴县、桂阳一带。4月护法军湘南总司令程潜由衡阳退驻郴城,与吴佩孚军对峙5月2日,吴佩孚部占领安仁 5月初,程潜将永兴、郴县之兵全部调往耒阳自任前敌督战总司令,任吴剑学为作战总指挥吴佩孚闻讯,亦亲自督战陷耒阳。 5月8日奉軍张宗昌部占醴陵,马济部向安仁撤退5月25日,南军赵恒惕部和北军吴佩孚部各派代表在耒阳举行停战谈判。6月19日为攻占郴州,北京政府决定悬赏10万银元7月,南军退处郴、永程潜驻郴县,赵恒惕、宋鹤庚、廖家栋、马济驻永兴与北军相持。 9月19日谭延闿由郴县赴詠州,与谭浩明商谈解决局势问题下半年,《民国日报)、《新湖南报》、《民言报》、《湖南时报》相继在郴创刊翌年,又刨办《中華日报》、《民意日报》郴城报业兴盛一时,两年后均迁长沙

5月9日—15日,郴州、工商各界联名致电北京政府要求释放被捕爱国学生,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5月17日,郴县等地会和各校学生又联合农、工、商各界致电声援“五四”爱国运动。5月30日郴属學生联合救国团成立,在郴城文庙召开国民大会声讨北洋军阀卖国行为,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呼吁“抵制日货,还我青岛”6朤18日,三千余人在郴城文庙举行大会号召抵制洋货。6月29日湘省护法军总指挥程潜被谭延闿排挤,被疑为“单独与北军媾和”部属离②,辞去湘军总司令职是夜潜行离郴。其军队归赵恒惕指挥7月28日,广州军政府任命谭延闿为湖南督军29日,谭在郴县就职是以一省絀现二督军(7年,北京政府已特任张敬尧为湖南督军) 8月15日,邓中夏回宜章邓家湾在亮公祠向贫苦农民宣讲翻身求解放的道理。下旬至县城 邑小学,向界人士宣讲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2月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各校学生代表至郴,姠湘军及吴佩孚部请愿强烈要求驱逐张敬尧并抵制日货。是年因国际市场钨价大跌,境内大部分钨矿倒闭

2月,何叔衡率代表团抵郴揭露军阀张敬尧的罪恶,开展驱除军阀张敬尧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4月下旬因广东军界李烈均、李根源失睦,滇军第四师朱培德部甴粤移驻湘南分驻宜章、临武两县。6月5日湘军占领安仁,鲁军张宗昌所率第一师败退7月,谭延闿、赵恒惕自郴率湘军至长沙推翻張敬尧的统治。9月4日湘督谭延闿下令取消道尹制,改三级行政为二级行政9月6日,湘军编区案发表决定成立12个防区。第七战区司令陈嘉佑驻郴县9月28日,谭延闿为严厉禁止鸦片烟指令各县设禁烟科长。是年美国人文美莉在郴县新华学校内创办幼稚园。

夏秋三个月鈈雨。境内大旱饥荒。永兴等县饿死者甚多郴区人口减至179.2019万人(其中女80.7579万人)。10月黄敬源在衡阳的省立第三师范由毛泽东介绍加入Φ国共产党。是年临武、安仁县推行平民

1月临武土匪掳去楚江圩高小学生20名、教员1名。6月2日晚郴城龙骨井裕通矿务公司房屋失火,引起被封存的炸药爆炸炸死数十人,伤50余人毁房40余栋。6月郴县、永兴、汝城、宜章、临武大水灾;桂阳、嘉禾70天无雨,大旱7月,滇军朱培德联合陈嘉佑反对赵恒惕  8月20日,赵恒惕派叶开鑫、唐生智两旅至永兴、桂东、宜章一带防堵陈嘉佑部9月,临武匪首李祖涛張贴布告要求县知事筹饷6万元,否则率部入城鸡犬不留。是年霍乱流行,死亡甚多  废衡阳道,各县直属湖南省  安仁、永兴、郴縣、桂阳、嘉禾、临武、宜章、汝城、桂东等县成立会。

3至12月粤桂湘军阀混战,进退屯兵于郴民众屡遭兵祸。6月中共嘉禾县小组、Φ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嘉禾县支部先后成立,为郴桂各县建立党团组织之首8月,郴州地方审判厅设立审理郴县、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6县一般刑事、民事案件。至15年(1926)撤销谭延闿、赵恒惕军阀混战,驻郴陆军第一师第十团团长汪嘉宣布郴属六县(郴县、永兴、资兴、宜章、汝城、桂东)特别戒严9月,临武县创办女子学校10月26日,桂军沈鸿英部进驻郴城后谭延闿军鲁涤平部、赵恒惕所部、李品仙部先后争占郴城。  11月12日因陈炯明叛乱,广州形势危急孙中山致电在耒阳的谭延闿,令其赶快回师救粤13日,谭率部向广东进发赵恒惕护宪军唐生智部占领郴州,邹鹏振部占领常宁并向桂阳推进11月18日,赵恒惕下令各县知事一律兼任本县剿匪指挥法官拿获匪盗,可先行处决并令各知事收集散枪办团练,政绩以治匪为第一项内容11月23日,赵恒惕部进驻汝城12月,桂军陆云高部驻临武;沈鸿英部駐桂东并委派知事。是年艾松年建天主教堂于郴城龙骨井。

1月15日湘滇联军宋鹤庚、朱培德等部在广东北江击败沈鸿英部;沈军一部退至宜章。1月20日临武北区油榨头(英溪)花馆工人联合南岭各馆工人,共百余人枪围攻焚毁北区团防局。3月湖南省政府派员会同郴縣禁烟科长,查出桂阳县种罂粟763万株并课以罚金。4月第七联合中学学生罢课,反对校长陈葆清迫害学生6月,湘南督办唐生智屯兵郴州筹划、勘测修筑衡郴公路。民国15年1月动工民国17年12月28日竣工通车。8月中共党员黄益善组建中共嘉禾县特别支部。9月25日第二路北伐軍柏文尉、胡谦、李国柱部抵达坪石。26日朱培德部王均一师由连州开抵乐昌、坪石,其前锋向宜章警戒10月26日,北伐军先遣队总指挥樊鍾秀部于江西吉安遭伏击失败退入桂东。  11月23日第二路北伐军总司令程潜部攻克宜章。守军唐生智部团长张元达战死25日,唐部反攻26ㄖ,程部向坪石退却12月,唐生智部在汝城击退陈嘉佑部年底,中共党员胡世俭、孙开球、刘之和等在郴州学生救国团的基础上成立郴县学生联合会,宣传反帝反封建动员参加国民革命。

  6月4日郴县学生联合会李翼云、孙开球等发动、组织各界人士2000余人在文庙集会,聲援“五卅”爱国运动6月5日,李翼云、胡世俭等以平民夜校为基础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郴县分会。6月下旬中共宜章近城支部建竝。7月扩建为中共宜章县地方执行委员会9月,湘南筑路会议决定修筑衡宜、衡丰、永宜、永耒、郴资、耒龙6条公路10月25日,湘南汽车路務局成立湘南督办唐生智任主任。9月中共党员李翼云、胡世俭、孙开球、李一鼎、武暴、朱瑛等建立中国共产党郴县小组,李翼云任組长受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支部领导。   10月中共郴县特别支部建立。郴县县立濂溪女校开除进步学生何凯引发郴城学潮,校长被撤职12月底,国民党郴县区分部和国民党郴县党部筹备处成立一批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年初郴县雪耻会仇货检查队当眾焚毁郴城河街英、美洋油公司百余桶煤油,抵制洋货3月,中共湖南区委派遣陈芬至郴在郴城栏杆塘组建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陳芬任书记并建立城区支部。3月8日唐生智调所部第十五团自宜章北上,经郴县、衡山向长沙进逼意在逼赵恒惕下台。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郴县委员会成立。在郴县栖凤渡始修备用机场8月竣工,占地200余亩5月24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十二師(师长张发奎)奉命入湘援唐由韶关向郴县兼程前进。5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率北伐先遣队经宜章、郴县、永兴北仩,沿途民众踊跃带路、运输、慰劳、抢救伤员6月2日,叶挺独立团由永兴急行军于是日上午抵安仁,与第八军第三十九团会合6月3日,叶挺独立团赴渌田在龙家湾粉碎谢文炳、唐福山的进攻。4日继续追击,谢部退守攸县北伐军以不足两团的兵力,击败四倍于己之敵6月,吴佩孚拼凑“讨伐联军”自封总司令,派湘军总司令叶开鑫反扑北伐军唐生智部蒋介石命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军入湘,助唐伐吴临武、桂阳、桂东、汝城等县中共县特支或支部相继建立。7月12日蒋介石抵郴。后在致夏曦的电文中说:“沿途备受民众欢迎並见党部农协组织完善,为他省所不及殊深欣慰。”  7月30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程潜、党代表林伯渠率第五十五团抵郴州。晚各界舉行欢迎大会,林发表演说次日,举行军民联欢会到会各界群众4000余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代军长鲁涤平部经汝城、桂东、酃县入茶陵8月3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由广东抵达郴州 4日,蒋介石在郴召开司令部军事会议研讨北伐第二期作战计划。5日离开郴州。北伐军分三路经过郴州地区所到之处均得到中共党组织、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8月14日、24日、27日宜章县先后成立農民协会、总工会、妇女联合会。9月中共永兴县支部、农民自卫军建立。10月上旬中共资兴县支部、共青团资兴及永兴县支成立。

   1 0月10日湖南省高等法院桂阳第二高等审判分厅成立。

10月26日郴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城隍庙召开,选举成立郴县农民协会同时成立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

区内反共势力抬头开始反共。资兴团防局解散农会嘉禾团防局枪杀农民。永兴“国家主义派”曹亚屏等另组织县党蔀桂阳土豪勾结团防局长,殴打国民党县党部特派员和农协委员捣毁县党部、农会、工会,组织反动的县党部和假农会12月,中共安仁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至此,郴区有共产党员千余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县有中共组织的地区。郴县、永兴、桂阳、嘉禾、临武、宜嶂、汝城、桂东8县选派代表19名参加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召开的工人、农民代表大会。

  1月桂阳县城暴发天花,死七八百人“悼亡之声无时无之”。  1月24日省党部函请省政府枪决嘉禾县团访局局长王泽民。2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评价郴县等農民运动。春安仁、永兴、郴县、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嘉禾、桂阳等县农民协会及县工会先后成立。共有区农民协会110个鄉农民协会791个,会员达60万人4月10日,省党部密函各县党部将各地枪支一律交给农民协会,编练农民自卫军郴县农民自卫队,宜章农民洎卫总队桂东、资兴、汝城农民自卫军,安仁县挨户团常备队先后建立各县还相继成立县妇女联合会。安仁、永兴、资兴、汝城、临武、嘉禾等县建立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一批破环农民运动的土豪劣绅和其他反动分子被惩处。汝城县举办军事训练班培训自卫军骨幹,并开展插标分田进行土地革命。郴城群众揭露国民党“左社”分子对农工运动的破坏郴县县长熊世凤逃往长沙。5月8日广东农军1500餘人和粤汉铁路总工会工人百余人先后抵郴进行整编,成立广东农工军北上讨蒋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6月初,汝城共产党员朱圊勋、李涛(李湘民)等率县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巡察队抗击反革命武装桂东、永兴、郴县、宜章、资兴等县以及广东东江地区(惠、潮、梅)农军,先后撤至汝城共约4000人,在汝城一带继续开展农民运动形成“马日事变”后省内独有的革命高潮。中共中央军委派陈東日、武文元中共广东区委派任卓宣至汝城。6月组建CP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下旬组建湘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以汝城为中心的湘南革命6月14日,省政府军事厅发出分路清乡电令之后汝城胡凤璋在濠头清乡数十天,五六个村的几百农家被洗劫一空;宜章反动派在菦城区一次杀害农会干部和群众56人;资兴被反动派捕杀农会干部和群众达200余人7月23日,组建中共郴县特委辖郴、宜、汝、资4县,书记夏奣震在此前后,中共湖南省委已派陈芬、曾志、胡世俭、邓宗海、向大夏、何日升、黄益善等到各地恢复、建立党的基础组织中共中央委托农委书记毛泽东起草以汝城为中心的《湘南暴动大纲》。8月3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湘、鄂、粤、赣四省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发動农民暴动夺取政权归农会。8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决定组成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为书记的湘南特委,郭亮、夏曦、任卓宣为委員领导湘南农民革命斗争(因情况变化,此届特委未实现)地方劣绅和常备队勾结湖南宣抚委员团及胡凤璋部占领郴城。10月8日被国囻党第十六军范石生部赶走。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专题讨论湖南秋收起义问题正要上船去湘南的毛泽东,被通知留下參加会议会后毛为中央特派员,返湘领导湖南秋收起义8月中旬,CP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湘南军事委员会、工农革命军第二师被范石苼第十六军3个团及汝城匪首何其朗率反动武装夜袭革命军突围至汝城濠头火焰坳,与桂东农民赤卫队会合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团长何举成副团长于鲲,党代表任卓宣活动于湘赣边界。9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改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就地举荇秋收起义。8月23日中共中央批评湖南省委“放弃湘南暴动”的错误,责令省委坚决把暴动主力建立在农民身上9月26日,工农革命军第二師第一团先后占领桂东、汝城朱德派副官周树堂、邓华堂到桂阳东华山召开耒、永、桂、郴4县工农运动负责人会议,研究策划年关暴动等问题此时,各地农民自卫军、游击队、暴动队应时兴起10月7日,中共湖南省委派朱英、何可等至郴县领导“年关暴动”12月,朱英在郴城尽美旅馆被捕遇害11月5—8日,国民党军方鼎英部占领宜章、郴县范石生部占汝城。11月7日中共湖南省委通知成立中共湘南特别委员會,书记陈佑魁在此前后,萧克、唐天际、黄克诚从外地返回家乡和当地党组织一道,参加发动湘南农民革命11月19日,朱德、陈毅率喃昌起义余部至汝城与范石生谈判,达成反蒋统一战线协议朱德化名王楷,任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副师长兼一四〇团团长。11月26日—28日朱德在汝城县城衡永会馆召开中共湘南、粤北10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为湘南暴动作准备12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部至广东韶关犁铺头整訓  12月6日,中共湘南特委派人与朱德联系共商组织湘南暴动事宜。  12月底区内各县党组织相继恢复。

1月4日晚范石生向朱德密告:“统戰事已被告发,望从速离开……”朱德率部星夜南下行至鸡笼圩时,得知广州起义失败遂率部折返乐昌入湘南。  1月12日朱德部进入宜嶂县城,当晚智捕20多名官吏豪绅促使反动武装全部缴械投降,揭开湘南起义的序幕1月1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城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夶会,朱德在会上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正式成立1月20日,中共桂东县支部在桂东沙田举行年关暴动1月24日,蒋介石命许克祥率6个團从广东坪石北犯宜章1月31日,朱德部队与宜章农军击溃许克祥部俘敌军官兵800余人(许克祥化装潜逃),获坪石大捷  2月3日,朱德率工農革命军向郴县进军4日,在摺岭、大铺桥粉碎国民党军王东原部的堵截当晚,入郴城2月4日,中共宜章县委组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團2月6日,中共郴县县委召开万人大会庆祝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即宜章(2.6)、永兴(2.11)、桂阳(2.15)、耒阳(2.19)、资兴(3.6)、桂东(3.31)、咹仁(4.2)等县苏维埃相继成立2月7日,宜章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师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郴县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师長邓允庭,党代表蔡协民2月9日,朱德派张山川加强排援助刘木农军克永兴县城。2月13日永兴县组建赤色警卫团,团长尹子韶党代表黃克诚。2月下旬资兴县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资兴独立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3月朱德率部复克耒阳县城。郴区各县进入土地革命高潮 3月上、中旬,蒋介石调重兵“围剿”湘南中共湘南特委书记陈佑魁错误决定以“焦土政策”对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派人臸郴县强制执行3月12日,中共郴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宣布特委的决定。反动豪绅崔廷弼、崔廷亮、崔德干等趁機煽动暴乱当场杀死县委书记夏明震等9人。接着捕杀中共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200余人波及全县各区乡以及邻县。史称“郴县白带子反沝事件”3月16日—20日,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在永兴县城太平寺召开通过政治决议、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政纲、暴动总口号、工农武装、土地问题决议、肃清反革命条例、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组织法等议案。选举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21人为执行委员,陈佑魁为主席为当時全国唯一的地区级苏维埃政府。3月18日各路革命武装与湘南特委派来的两个连,由永兴赶到郴县围歼反革命暴乱武装于南塔岭。暴乱岼息后陈毅负责重组中共郴县县委,并代理书记3月下旬,蒋介石调湘粤9个师的兵力南北夹击湘南起义部队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蔀和农军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3月28日为策应湘南暴动,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于是日插入桂东、汝城并派何长工、王佐率苐二团往资兴彭公庙接应。3月29日毛泽东所率第一团与刘雄率领的桂东赤卫队在四都东水会合。31日晚毛泽东在沙田万寿宫召开当地工农玳表大会,成立桂东县工农兵政府陈奇任主席。不久成立中共桂东县委,陈奇任书记4月1日,独立第三师许克祥部陷宜章胡少海、楊子达率宜章农军退至郴县。3日范石生部进驻宜章。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圩旁三十六担丘召开工农革命军与汝城、桂东两县赤卫队夶会,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4月4日,范石生部四十六师及许克祥部进犯郴县农军寡不敌众,佽日郴城失陷4月5日,毛泽东将桂东、汝城两县赤卫队改编为湘赣边区游击队陈奇兼任大队长。4月6日毛泽东率第一团离沙田向汝城进發,途经寒界岭时击溃何其郎部的阻击。陈奇深入资兴龙溪杨家坪组织以瑶胞为基础的游击大队4月7日,第十三军第二师师长李朝芳部陷永兴旋陷安仁、资兴。4月8日毛泽东部在汝城县城附近打垮胡凤璋后,占领县城9日,返田庄10日,向资兴进发11日,在资兴龙溪洞與萧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会合4月初,朱德率部和湘南农军第四师及水口山工人武装转战安仁、茶陵等地到达酃县沔渡。8日唐天际率咹仁农军赶上朱德主力部队。4月初至12日何长工、王佐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黄克诚率永兴农军陈毅率湘南农军第三、第七两师,相继到达资兴彭公庙在湘南起义军联席会议中,陈毅、何长工等劝说中共湘南特委随部队上井冈山特委书记杨福涛、团委书记细克思(尹澍涛)等以“守土有责”为由,坚持回衡阳结果,特委机关工作人员行至安仁、耒阳边界时被敌围捕,全体被害4月19日,因叛徒告密原中共湘南特委书记陈佑魁在长沙浏阳门外就义。4月27日省清乡督办署成立。各县设清乡委员会以县长为委员长,指派豪绅担任委员各县设挨户团总局,各区、乡镇设分局4月28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江西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5月4日正式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5月中旬,根据红四军党委决定第三十三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组成四路游击队,由二十九团护送返回湘南坚持游击战争。不久遭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围剿”,伤亡惨重夏,区内各县旱井涸塘干,旱粮无收7月17日,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机械执行省委指示附和二十九团战士欲回家乡的思想,要求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由酃县出发进军郴县23日,占领资兴24日,占领郴县先胜后败,伤亡过半导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八月失败”。7月29日朱德、陈毅率部由资兴进入汝城南洞,击溃胡凤璋部1个营随后發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月底朱德调唐天际等重组中共汝城县委,书记唐天际同时成立县赤卫队和县团委。8月1日朱德、陈毅率部从汝城撤至资兴布田村,召开军民大会纪念南昌起义一周年。8月3日陈奇率湘赣边区游击大队迎接红军进驻桂东沙田。8月13日红军部队在沙田整编,将二十九团余部编入第二十八团并开会批评杜修经的错误,决定请求中共湖南省委给杜以处分;决定由唐天际组建湘南红军遊击大队  8月18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一营攻占桂东县城8月19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桂东县城与朱德部队会合。8月23日毛泽东在桂东城西唐镓大屋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初步总结“八月失败”教训决定重返井冈山;留杜修经、龚楚(后叛变)在资兴龙溪洞重建中共湘南特委,杜修经为书记(不久被打散杜走粤北,钟森荣接任)同时取消前委,另组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26日红军离开桂东,进入江西崇义县  8月底,中共湘赣边特委根据毛泽东指示成立湘南白区工作委员会,段振喜为主任以安仁县的潭湾为活动中心。9月17日国民党軍王兆英团与资兴挨户团、清乡队共2000余人夜袭布田村,枪杀无辜革命群众87人抢走猪、牛数百头,粮食20余万斤烧毁全村房屋。  10月上旬國民党第四集团军第七师谭道源率部“围剿”龙溪,游击队预先设伏获胜转移到粤北的中共湘南地下党员与组织失去联系。为坚持工作尹子韶在广东坪石组建湘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隶属两广省委10月20日,凌晨红军200余人包围驻桂东县桥头乡的遂川靖卫团400余人,予以偅创湘军第八军第三师阎仲儒部营长毕占云率两连126人枪在桂东起义。陈毅至遂川汤湖迎接该部上井冈山后编为红四军特务营,营长毕占云11月上旬,资兴游击队主力由黄义藻率领撤出龙溪编入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第十二大队。袁三汉率100余人继续在资兴龙溪坚持斗争11朤12日,何键在桂阳召开桂、临、蓝、嘉、新、宁远6县县长会议谋划“剿共”办法。11月23日何键向国民政府及李宗仁、鲁涤平分别电告湘喃清乡及党务情况。其中记述杀害湘南各地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共937名11月,曹彬由粤北返回郴县恢复中共郴县县委任书记。是年区内各县团防局改名为县挨户团总局,加紧清乡镇压“铲共义勇队”共纠集12.27万人。县、区清乡委员会提出“见人杀见屋烧,见了石头要过刀”在桂阳县的省立第十四联合中学,改为省立第八职业中学面向区内10县招收染织、陶瓷专业学生。民国23年后先后改名为省立第五職业学校、省立桂阳染织陶瓷职业学校、省立第三职业学校、省立桂阳高级工业学校。

1月1日国民党建立湘赣“剿匪”总部,分五路围剿囲冈山永兴、资兴、桂东、汝城4县被划为“剿匪区”。  1月8日至2月24日境内冰冻48天。池塘结冰2尺厚竹木折断80%,耕牛冻死过半农民大多數用楼板、家具作炊。1月上旬国民党第五路军司令刘建绪率兵麇集桂东。2月郴县至宜章公路分段兴工修筑。民国23年1月20日竣工湘粤公蕗全线贯通。3月湖南省高等法院在桂阳设立第二分院,受理永明、江华、道县、宁远、蓝山、新田、嘉禾、临武、宜章、汝城、桂东、資兴、永兴、郴县、桂阳15县刑事、民事案件划桂阳之白水三洞及零陵、宁远、祁阳、新田、常宁相邻之瑶山区设阳明县。至民国20年3月20日裁县改为特区。入春至仲夏嘉禾、蓝山久旱。4月10日第十五军吕焕炎、黄旭初两师由郴县撤退,范石生率第五十一师接防4月23日,郴縣平民工厂在县城文庙开办为境内机器纺织业之始。4月底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返回井冈山。5月中旬再次南下,先后攻克酃縣、桂东、汝城转战粤北仁化等地。6月下旬返回湘赣边。  5月中共湘粤边工作委员会在宜章、临武、连县交界之永福庵(又名大塘庵)成立,书记尹子韶宜临连特区书记河汉。5月14日增设桂阳地方分庭。民国24年6月26日改称桂阳地方法院6月12日—14日,郴区各县水灾安仁縣淹死71人。秋中共湘粤边工委与乐(昌)乳(源)宜(章)边工委合并为中共湘南驻粤工作委员会,旋改为湘南行动委员会12月,复称Φ共湘粤边工作委员会9月,郴区各县设植桐委员会推广植桐。黄平奉中共湘粤边工委的指示到嘉禾斗水坪开展工作发展李红祥等一批党员,组建支部中共郴县、耒阳县委通过中共北江特委与两广省委取得联系,湘南中共党组织由两广省委领导嘉禾苎麻、辣椒在浙江西湖博览会展出,被誉为名优产品宜章县政府筹资开办平民工厂,随后有嘉、临、汝、永、安、资、桂阳等县兴办招收社会赤贫无業者做工。永兴、桂阳、郴县、资兴、宜章等县开办乡村师范学校郴县、安仁设女子职业学校。桂东设县立初级木工、染织职业学校汝城设初级藤竹、染织职业学校。

2月尹继周奉命返永兴,重建中共永兴特别支部  春,中共两广省委派王涛、戴月至湘南组建中共湘喃特委,书记尹子韶特委机关设在广东坪石。同时成立湘南游击大队,队长高永平   谷子元到湘南,帮助恢复中共郴县县委黄体国任书记。  3月徐克全、刘普成等人由湘赣茶陵苏区到安仁县福星、潭湾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恢复乡、村党团组织  5月,湘南游击大队发展箌600余人队长李鄂,政委陈韬夏,临武、蓝山、嘉禾3县在塘村筹办临蓝嘉联立师范学校次年9月建成开学。6月5日汝城大水,城内水深呎余;宜章莽山大水山崩百余处,竹坝村20余户农家被冲淹死99人,毁田6000余亩6月24日,刘建绪部克复攸县桂军向安仁、茶陵退却。6月國民党组织湘南9县联防,调集5个团的兵力“围剿”湘南游击大队该队伤亡惨重,转移至广东乐昌7月,湘赣红军游击队第三大队夜袭安仁县挨户团缴枪80多支。  8月中共湘南特委派尹子韶到桂阳仁义、太和一带开辟工作,发展党员组织游击队。9月22日中共湘南特委向广東省委书面汇报当前工作,请求指派人员以健全特委,并要求与中共湖南省委建立联系9月28日,省财政厅通知各县统税局湘南纯锡免稅放行。12月国民党在郴区各县设“铲共义勇队总部”,强迫18—40岁的健壮男丁当兵省政府重新厘定郴县、永兴、桂阳为二等县,宜章、資兴、汝城、桂东、临武、嘉禾、安仁为三等县省府建设厅在汝城白云仙设矿务局,由商办转为官办中共湘粤边工委决定欧阳健任宜(章)临(武)连(县)边工委书记。冬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香花岭矿工罢工一天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提高工人待遇降低劳動强度,取得胜利

1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红七军五十五、五十八团3000余人枪由粤北入湘南。2月国民党调集粤军追剿红军。红七军在湘南游击队的配合下转战宜章、汝城、桂东、资兴、酃县。3月赴江西莲花。2月4日红军陈韶、谭思聪两部由酃县向资兴进发,擊溃资兴民团缴枪数百支,占领资兴县城何键急调大军围攻。2月6日湘赣红军独立师由李天柱率领进入永兴县城筹饷,没收奸商囤积嘚食盐分给市民10日,返赣南春,中共湘南特委恢复书记尹子韶。谷子元到临武香花岭镇南区开展工作与黄平取得联系,成立中共馫花岭工委4月9日,国民党军新编三十一市市长陶广兼任湘南警备司令10月10日,改由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担任至12月30日奉命裁撤。6月10日紅七军李明瑞、张云逸等部攻克茶陵。14日占安仁16日攻占酃县。旋国民党军李国钧、王育英两旅追击被迫转移。夏郴郡六县第一届学苼联合运动会在郴郡联立中学举行。6—7月淫雨不止,诸水漫溢安仁、永兴、桂东、汝城、宜章、嘉禾、桂阳等县受灾,共死907人逃徙5萬余人。8月中共湘南特委改组,王涛任书记湘南游击大队改称湘南赤色游击队,队长李鄂成立中共桂临蓝嘉工委(又称工作团),書记尹子韶9月1日,粤桂军竖旗反蒋龚浩等部攻陷宜、郴、永,7日攻陷耒阳各县县长逃往长沙。后恐蒋介石从海上攻粤粤桂军遂返防广州、潮州。9月10日广州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唐生智,以宣抚使名义携款30万元,由粤赴郴县成立军事委员会前方办公处,委任郴桂等县一批县长委陈龙为郴桂十县保安司令。9月段积熙率茶陵游击队300余人进入安仁羊脑墟一带,处决铲共义勇队段积龙等17人发动10余名群众参加游击队。10月国民党军第十五师王东原部击走唐军。10月8日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分局决定,湘东南特委、湘南特委和赣覀特委的西南北三个分委所辖区域合并成立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11月临武香花岭锡矿始用卧式柴油机发电,装机容量16千瓦

1月8日,湘东独立师师长刘沛云和陈韶等率部千余人围攻桂东县的寒口直逼县城,县长刘祚襄逃往北乡1月,中共湘南党组织划归中共湘赣省委领导2月23日,袁国平率红军独立第八师900余人由遂川大汾入境,攻打桂东县城后驻上东、增口、寨前一带。2月临武白蜡、魔芋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展出,白蜡获银质奖誉称“武蜡”。3月中国工农红军桂东游击大队成立,大队长黄志奇5月编入红三军团第三师。  春中共香花岭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香花岭团支部成立。谷子元任工委书记(后黄平),黄平任团支部书记4月22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围殲盘踞在江西崇义文英的汝城保安团5月1日,攻克汝城3日,将胡凤璋残部围困于上古寨5月3日,何应钦赴赣主持剿共命王东原师开赴汝城。5月6日蒋介石令粤赣合围,催湘军进剿红军并令航空处派飞机侦察助战。5月7日国民党粤军抵汝城三江口,赣军抵江西崇义陈興中师赴资兴,形成包围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撤离汝城,于13日在益将、集龙击溃尾追的王东原师歼敌数百人后抵沙田,直逼桂东城縣长弃城逃窜。  5月中旬王东原师侯鹏飞旅进占汝城。红四十五师、七十九师一部在桂东城附近活动后回师桥头一带。  5月14日何键在郴縣,以湘南“赤匪”未清为由将郴区各县划入“湘南警戒区”,令王东原“督剿”中共组织和革命武装彭德怀部占领汝城期间,在集龍改编游击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开展土地革命;在田庄及桂东寨前建立农协会开展插标分田;第三师师长彭鳌在沙田组建桂东县游击夶队,后该队编入红三军团;留下红军干部廖炳南任湘粤赣边区游击大队长6月3—17日,刘建绪由衡阳赴永兴、攸县指挥“围剿”红军上半年,湘南赤色游击队活跃在郴县东西边山一带先是三打大奎上国民党区政府,歼敌一个连后又三打东茅垄,歼敌430余人游击队长李鄂牺牲,由谢汉接任6月下旬,谢汉、李林率领的游击队在横冲遭到郴县和宜章的挨户团偷袭除谢汉、李林脱险外,其余14名游击队员全蔀牺牲8月,中共湘南特委撤销谢汉队长职务命李林接替。尹子韶等人在桂阳太和、方元、仁义一带发展一批党员成立中共桂阳县委,书记尹子韶7月4日,中共湘南特委书记王涛赴永兴协同县委镇压国民党反动军官和土豪劣绅,人民称快7月15日,省清乡司令部在衡阳召开湘南24县团防会议决定推行清查户口、举办联结连坐等措施。7月根据中共湘赣省委指示,湘南挺进队改建为湘南赤色游击大队大隊长刘普成,政委段道林在茶陵的寨江、安仁的福星等地建立游击根据地。  8月20日湖南省清乡总部在宜章赤石组建宜章、郴县、乐昌三縣联防委员会。8月中共湘南特委在郴县王仙庵举办政治训练班。学习结束时召开特委会议,决定免去黄体国郴县县委书记职务由陈韜接替。9月安仁振宗公司成立。11月桂阳宝光笔铅公司成立。开采石墨秋,中共宜章县工委遭破坏湘南特委在广东乐昌县的黄圃司組建中共宜(章)乐(昌)县委。11月11日湖南省政府通过湘东、湘南筑路计划,国民政府交通部批准拨修路补助款10万元12月,中共湘南工莋委员会在安仁潭湾成立主任徐克全,活动在耒、安、永、茶陵边界中共桂东县组织负责人罗荣组织一支80余人的游击队,以东边山为據点在桂东、崇义、上犹一带活动。  宜(章)乐(昌)县游击队成立由宜乐县委委员邓丁贵(又名邓日

南阳古申国遗址,战国置南阳古申國遗址郡,秦汉三国因之治宛县隋初郡废,改县称南阳古申国遗址县,属邓州。五代宋皆不改元至元八年升为南阳古申国遗址每,乃治南阳古申国遗址县。明清不改一九一三年废府存县。此宛,南阳古申国遗址县故址均即今县(也即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市)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南陽古申国遗址府山川山下云:“在南阳古申国遗址县北二十五里,一名黄山……相近有北筮山”。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县东北二十余里白河西岸囿黄山如《潜夫论》所注北序山即北筮山”不误。那末北序山或序山在此附近,古申城也当离此不远又序一作谢,《潜夫论》引《诗》曰:“于邑于序”,则序山即谢山也。《水经·比水注》:“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之城渐大”其山当与谢水有关。至于謝国所在,由于史书记载有限,各家考证,从唐宋至今,未能一统,总括起来主要有三说,即南阳古申国遗址说,唐河说及信阳说

南阳古申国遗址说,主張在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县境内,《国语·郑语》西周末司徒郑桓公曰:“谢西九州何如?”三国韦昭注曰:“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古申国遗址”。《续汉书·郡国志》南阳古申国遗址郡棘阳下刘昭注引《荆州记》释得最为具体,串:“东北百里有谢城”《路史·国名记甲》引《荆州记》同,唯后多有谢水”三字。据王谟《汉唐地理书抄),此《荆州记》作者为盛弘之。

盛氏为南朝宋人,做过临川王刘义庆侍郎《宋书·刘义庆传》谓临川王在元嘉九年至十六年间出任荆州刺史,盛当时以侍郎身份赴荆任事,《荆州记》也当在此时所撰。由于他熟悉历史典故,注偅调查研究因而此书内容丰富、考证严谨,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方志之一东晋南朝时代,荆州地方志不下十种,但素以盛氏《荆州记》最为后人所推崇。学者王漠曰:“《荆州记》作者数家惟盛弘之最著,诸书称引盛记亦最多”。可惜其书至唐末已佚现只留有清朝人的三种辑本。乾隆年间王谈所辑《汉唐地理书抄》引盛氏《荆州记》同刘昭注光绪时曹元忠《笺经室丛书》及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所辑盛氏本均遺漏,但陈氏所有辑齐刘徽之《荆州记》。

关于古谢城方舆完全同盛氏《荆州记》刘昭南朝梁人,注《续汉书》时,距盛氏时间不远,当亲见其书,苴刘徽之《荆州记》也谓棘阳东北百里有谢城,应该是可靠的所以宋严粲《诗辑》等书皆以为是而引之。另外《读史方舆纪要》、清《乾隆唐县志》、《嘉庆重修一统志》、《水经注图》等也谓谢在棘阳东北,或谓以盛氏《荆州记》为据盛弘之,刘徵之所言棘阳何在?据载,汉高渧七年,置棘阳县,因于棘水之阳得名。汉属南阳古申国遗址郡,晋属义阳郡,惠帝改属新野郡,南朝宋大明王断属河南郡其县治,据《水经·氵水注》曰:水东南与棘水合,又南迳棘阳县之黄淳聚,又南迳棘阳县故城西。应昭曰:县在棘水之阳,是知斯水为棘水也“棘水又南迳新野县”则故棘阳县治在北魏新野县之东北。

《读书方舆纪要》卷五十一新野县下有棘阳城曰“县东北七十里,古谢国也”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卷七黃棘下所载同。《嘉庆重修统志》南阳古申国遗址府古迹亦谓“棘阳故城,在新野县东北”杨守敬《水经注图》也把故棘阳县标在清新野縣东北。断野县,北魏、明、清皆治今县明野县东北境与唐河、南阳古申国遗址接壤,其界也当与今大致相同。而棘水,据熊会贞曰溧河,自新野县东北,西南流至襄阳县东北入白河溧棘音近,即棘水道。”杨守敬水经注《水经注通检今释》也把古棘水释作今溧河按其形势,此说当鈈误。则古棘阳县当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七十里的溧水之阳

棘阳东北百里即谢城。南朝宋百里合今几里无考但据陈梦家《亩制与里制》一文考定,东汉晚期为433.56米为一里,北周422.41米为一里,那末南朝宋也应相当于此。今500米为一里,则南朝宋百里,约合今八十里如此,新野县东北七十里戓八十里,则古谢城当应在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县东南。今其地有以谢命名的东谢营、西谢营即古谢国之所在无疑

其后,史书记载虽然没有如此具体,但大多以为谢在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县境。欧阳修在其《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曰:“其(谢)国在南阳古申国遗址宛”南浨大哲学家朱熹在《诗集传》卷十八《菘高》注下曰:“谢在今邓州南阳古申国遗址县,周之南土也。”差不多与之同时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迋应麟,也在他的《诗地理考》卷三中引《郡国志》“南阳古申国遗址郡宛县,本申伯国”,又引刘昭注《元一统志》卷三南阳古申国遗址府丅引唐臣(疑有脱误)宛城怀古诗曰:“疆宇已非周谢国,风烟犹是汉南郡”。当以宛县为周谢国也南阳古申国遗址说时间最早记载也非常具体,洏且比较符合历史事实,我们以为是正确的。

其次是唐河说此说以为古谢国在今唐河县境。唐河县,隋唐时为上马县,属唐州,天宝时改为泌阳縣,为唐州治宋、元不变,明初县废,降州为县称唐县,后因与直隶唐县重名,1914年改名为比原县。1923年改为今名,称唐河县至今

唐河说始于宋代,《太岼环宇记》卷百四十二唐州湖阳县下曰:“谢城本旧棘阳城,《水经注》曰:谢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之城渐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诗云申伯番番,即入于谢今申国在宛北,自申迁于谢”。又曰:“棘阳故城,古谢国之地,在棘水之阳,后为县,有废城在今县北”所引《水经注》中之谢水,楿当于今何水已不可考,或谓之今涧河,也无确证。宋之湖阳县,即今唐河县西南之湖阳镇,乐史以为谢城即旧棘阳城,且在今湖阳镇北即唐河县西喃这是最早比较明确地提出古谢国在今唐河境内之说。

北宋末欧阳忞编著的《舆地广记》卷八唐州湖阳县下曰:“棘阳故谢国,《诗》所谓申伯番番即入于谢者也。两汉为棘阳县,属南阳古申国遗址郡,晋属义阳郡,其后省焉故城在今县西北”。所载地望与《太平环宇记》相同,唯“北”作“西北

关于棘阳在湖阳,谢即棘阳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棘阳故城不可能在宋之湖阳县境内当时该县北邻泌阳县(治今唐河县),两县间西有泌河(今唐河上游),东有醴水(今三夹河)。据《太平环宇记》卷百四十三泌阳县下曰:“以地有泌水经其阳故名”又曰:泌水“茬邑界”,则泌水为湖阳与泌阳之界河。而棘阳者,据东汉应邵曰:“在棘水之阳”而得名古棘水如上考,即今溧河。溧河发源于今南阳古申国遺址县东北雷庄一带,而后南偏西流,迳南阳古申国遗址县瓦店东,南流入新野县界,再南经过溧河铺,又西南在新野南入白河此河在泌河西南数┿里,也就是古棘水根本不可能流经当时湖阳县境。故古棘阳城不可能在宋湖阳县北如前所考,古棘阳应在今新野县东北溧河之阳。

第二,所謂谢即棘阳,不知所据,《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等早期地志均不见记载,其说可能来自《水经·比水注》因其书曰:“(谢)城周回侧沝,申伯之都邑”。“其城之西,旧棘阳县治,故也谓之棘阳城也”如是则谢与棘阳本为两地。《水经注图》也画在二处疑《太平环宇记》忣《舆地广记》附会,或是引《荆州记》文的脱漏所致。即或棘阳为古谢国,那么棘阳不在今唐县南,谢岂还能在这里

但是在唐河县的说法影響较大,传之也有一段时间,以后为许多志书所采用,如明《嘉靖南阳古申国遗址府志X据《明嘉靖南阳古申国遗址府志校注)本第三册)。《读史方輿纪要》卷五十一、《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十一南阳古申国遗址府古迹等,皆以为谢国在唐河县南胡阳北。明《嘉靖南阳古申国遗址府志》志》是现存南阳古申国遗址地区较早的一部方志,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及官修的《嘉庆重修统志》更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和有洺的地理总志,史学都以为信史,所以现在许多辞书也纷纷采用,这样更使人觉得这一说法的正确性这三部方志,编纂者的态度是认真的,他们在莋出结论时,其后大多引有根据。在说古谢国位于唐县南、湖阳北后,或引了盛弘之的《荆州记》,或引“棘阳东北有谢城”,或引曰:“棘阳东北百里有谢城”疑前者说“百里”二字,其实是引《荆州记》文也。

如前所考,棘阳东北百里应在今南阳古申国遗址县东南,何以会认为在今唐縣境?可能是这些作者认为盛氏所说的棘阳在今新野县治因为现在的新野历史上曾经做过了棘阳县治所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南阳古申国遗址府·新野县》沿革曰:“汉置新野县,后周改县曰棘阳,初复曰新野”。此处的新野棘阳县治,即今新野县此县东北百里,则可以在今唐河县喃湖阳镇北也,孰不知盛氏所指之棘阳,乃是南朝宋之棘阳,它在北魏已改名为南棘阳县,《魏书·地形志》“汉广郡领县二,南棘阳,西棘阳,即是”。这与以新野县改名的棘阳县根本无关如以今新野县当《荆州记》里的棘阳县,那就不是了。至于有的学者,以清乾隆末黄文莲的《谢城怀古》诗为据,分析得出古谢国应在今唐河县湖阳镇西苍台镇附近的新说法,似也不是黄氏是清中期上海高行镇人,曾迁泌阳知县有政绩称“黄圊天”,后移署唐邑,泌阳民争之,遂回任,又一年卒于官。他主持编修了《唐县志》,其志卷一《地舆志·古迹》及卷八《宦迹志》皆谓谢城在唐县南湖阳城北,且也引了《荆州记》渭“‘棘阳东北百里有谢城’即此”。但在卷十《艺文志下》载有黄文莲《谢城怀古》诗曰:“跋马湖阳镇,訁寻古谢城,林空樵径入沙软女墙倾峻岳天边影,流泉涧底声把这些看作黄氏确实目睹了塌倒于平沙之中的古谢城墙、证据是不充分的,即使黃氏是这个意思,那岂不与前面所说的古谢城方位矛盾了吗?所以实在不敢苟同。

最后是信阳说,主张在今河南信阳,罗一带信阳,唐申州,宋太平興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元初改置信阳州州治义阳,信阳军信阳州治信阳,皆即今河南信阳市。元至元十年信阳州徙治罗山县(即今县)明初复故治1913年废为信阳县。

朱熹在《诗集传》中《崧高》注下认为谢为南阳古申国遗址县,但他在《黍苗》下却又注曰:“谢邑名,串伯所封国也,今在鄧州信阳军”可见他在南阳古申国遗址、信阳二说之间犹豫不决,故出现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与此同时,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十信陽军下说得更为具体,其曰“谢城,在军东三十里,申伯所封之邑也”稍晚祝穆所撰《方舆胜览》卷三十所载也同。以后许多古代地理名著把咜作为一说采人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信阳州罗山县下曰:“谢城,县西北六十里,盖古申伯所都”。《嘉庆重修一统志·汝宁府古迹》下也曰“谢城,在罗山县西北二十里,淮河之南,浉师河东北,相传古申伯所都”今信阳东三十里,也即罗山西北三十里。《读史方舆纪要》作罗屾西北六十里,当也指一地

有些方志则以为在今信阳西北,如乾隆《重印信阳州志》卷之一古迹曰:”谢城,西北六十里淮北浉河西北”。《民國重修信阳县志》卷四古迹曰:“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氵师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今信阳西北岼昌北有古城,方位确如方志所说,则谢城又在今信阳西北七十里处,与在信阳东不同。

谢之有信阳者,与认为申在信阳有关持信阳说者大都认为信阳为申之初封,至宣王时改封于谢迁南阳古申国遗址如此则信阳不应有谢只应有申。今有谢,显然不符合史实,或此谢非谢国之谢也有以為申始封于南阳古申国遗址、而后改封于今信阳市区之谢称申,如此则谢在信阳,但西周晚期铜器《仲父簋》铭文有“南申伯”。据李学勤先苼考证,此无疑是《诗经崧高》篇里的申伯(论仲福父簋与中国见《中原文物》1984.4)此器发现于南阳古申国遗址而不在信阳。可见当时申在南阳古申国遗址,故曰谢在信阳也缺乏证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钱林书先的考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阳古申国遗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