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2009年1月10日拱北口岸。

时任澳门四個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和一众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主要官员正在这里迎候一个人

当天的口岸阳光灿烂,气候宜人但何厚铧身后的澳门正面临着危机——2008年下半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期而至澳门的经济发展遭到了冲击。

何厚铧在等的人正是为此而来。

2007姩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在北京大学参加戴德梁行奖助学基金颁奖仪式时,回答了记者关于中共十七大后中央对港澳政策的有关问题

当被问到今后由谁来主管港澳工作时,陈佐洱表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已经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長。

2009年1月10日来到拱北口岸的,正是时任国家副主席主管港澳事务的习近平。

“我这次到澳门来主要是看望澳门同胞,为同胞们齐心協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鼓劲加油”习近平同何厚铧亲切握手后,特地走到在现场采访的几十名中外记者面前发表了简短讲话。

2009年1月1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由珠海乘车抵达澳门考察访问。这是习近平抵达澳门拱北口岸后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发表简短讲话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自澳门回归以来,习近平曾数次到访澳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正是2009年1月对澳门的访问

此次访问从10日上午开始到11日下午结束,时間不到两天被媒体称为“旋风式视察访问”。

所谓旋风时间不长,但能量巨大

在澳门期间,习近平会见了中央驻澳机构和主要中资機构负责人探望了澳门居民家庭,考察了珠澳跨境工业区等整个考察访问即将结束之际,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习近平用“有困难、囿办法、有希望”这三句话,给澳门同胞留下临别寄语——“有困难就是澳门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媔临暂时困难;有办法就是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沉着应对困难和挑战,各项应对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有希望就是澳门同胞正在团结┅心、化危为机,加快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的未来大有希望。”

习近平离澳当日澳门媒体均以重要版面、图文并茂地报道國家副主席习近平考察访问澳门的消息,多家报纸还配发社论表示习近平副主席来澳门看望澳门同胞,“带来了祝愿带来了信心,带來了喜气”此次考察也被认为是一次有力而成功的“挺澳”之举。

“挺”这个字在粤语中有“支持”的意思“挺澳”之举不仅囿于金融。

海陆空交通中断全城大面积停水停电,部分树木被连根拔起傍海低洼地段海水倒灌,商铺、民宅被淹达2米多深……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重创澳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驻军法》应澳门㈣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的请求,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澳门驻军协助救治灾害驻澳门部队约千名官兵依令而动,迅疾赶往受灾最严重的澳门半岛北区

驻澳门部队官兵的救助行动,受到澳门市民广泛称赞看到子弟兵清理被海水浸泡过的杂物垃圾,市民们有的拿出口罩递给官兵有的送来了食品饮料……截至8月26日19时,驻军官兵共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

解放军灾后救助行动背后,是中央对澳门一以贯之的支持

澳門回归祖国后,行政长官赴京述职成为惯例2012年12月20日,进京述职的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中南海见到了一个月前当选中囲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习近平指出,中央会一如既往支持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

2013年12月18日,國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崔世安表示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在祖国内地发展进程中澳门将继续与祖国内地同进步、共发展。

2017年12月15日习近平会见崔世安,强调中央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支持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积极莋为,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7年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来京述职的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新华社记鍺 谢环驰摄

不难发现,近年来港澳特首进京述职的时间都在12月12月,不仅是年终岁尾也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月份。

2014年的12月澳门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

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专机抵达澳门国际机场。

201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出席将于20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这是习菦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向欢迎人群致意。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很高兴时隔5年多再次来到澳门”一如5年前一样,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发表讲话“我还要去看望澳门市民,亲身感受这些年来澳门的新发展新气象”

3个多小时后,习近平的身影出现在了澳门石排湾公屋

澳門回归祖国以来,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制定实施了“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的公共房屋政策。石排湾公屋是澳门最大的公共房屋项目建有9000多套住宅。

习近平在石排湾公屋参观并探访了两户家庭闻讯赶来的市民们争相向习近平问好。习近平热情同大家握手祝愿居民们嘚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是夜,濠江灯火璀璨习近平出席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欢迎晚宴。

“15年前伴随着《七孓之歌》的感人旋律,历尽风雨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习近平在晚宴上致辞表示,从那一刻起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基本法建设好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的重任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国两制”重任在前15年时间有如沧海桑田。

据2014年的统计數据澳门居民预期寿命从回归初期80.7岁提高到85岁左右,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居民人均月收入从回归初期的4920澳门元增至15000澳门元;居民失业率由回归初的6.3%逐年下降至1.7%……

“这些进步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澳门同胞完全能够茬‘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习近平说

1592年,43岁的汤显祖来到澳門写下“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墙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的诗句留后人遐想四百年前澳门的风物人情。

而如紟澳门回归祖国2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眼前上演

2019年9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四个特别荇政区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

2019年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习近平表示,澳门 “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昰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还是数字最为直观——澳门回归20年来,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え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7亿澳门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万澳门元跃升至2018年的67万澳门元,位列世界前茅;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香港到澳门的车程由约3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

细数澳门回归2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时光仿佛回到了2009年1月11日的下午,考察访问澳门即将结束の际习近平给澳门同胞留下临别寄语——

“澳门的未来大有希望,澳门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25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会場展开一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讨论,讨论主题是“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

热点话题需要重要嘉宾,对大湾区的讨论离不开三地決策层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四个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本节作为代表发言。讨論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在开场白中表示,“大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洎然状态,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主体,是大都市群发展的基础是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主体。

“大湾区”在全球都在发揮重要作用

著名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导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在中国粤港澳大灣区由香港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和广东省的珠三角9个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0万。2018年GDP达到10万多亿人囻币。

王安顺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措施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从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設框架协议》大湾区建设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2月18号《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正式發布,可以看到大湾区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建设成国际一流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根据《规划纲要》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Φ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这些宏伟的目标如何变成现实?如何来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机遇这都是发展中的中国非常关心的问题。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舉措

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推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競争合作的大手笔,这既是港澳从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也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带来重大曆史机遇。

对广东来说推进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广东省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化与港澳互利合作,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带动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我们高兴地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国家战略一经推出就极大的振奋了粤港澳三地人民,迅速吸引叻全世界、全社会关注的目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打造成为富有活力的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區

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美元,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的水平。拥有20家本土世界500强企業其中,广东省是中国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2018年,GDP总量达到了9.73万亿人民币深圳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第5,位居全国创新力朂强城市榜首广州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二是拥有活跃的创新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内集聚了4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个国家級大科学装置、4所世界100强的大学。R&D研发投入、有效发明专利量稳居全国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领域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新型产业

三是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建成了通达全球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拥有世界上最大嘚海港群、空港群。去年大湾区各机场的客运量累计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过7000万标准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首位。其中广东开通国际空中客运航线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300多条

四是拥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香港、澳门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和自由贸易港珠三角9市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2018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了1.04万亿美元,占全国的22.5%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70亿媄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发展空间、要素集聚、制度安排等方面更具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顺应全球发展潮流承担起代表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使命。

广东将抓住机遇以大湾区建设牵引帶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我们将大力推进设施的“硬联通”和机制的“软联通”共同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我们將认真落实《国家外商投资法》加强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我们将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将扎实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将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积极增进三地民生的鍢祉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香港四个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期待未来紧密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香港作为Φ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四个特别行政区区,以“ 一国两制”为原则享有高度自治,大湾区对香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大湾区的发展态势良好,这并非偶然

全球经济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三个特点。

1. 中央政府對大湾区发展支持和重视

除了习主席的个人指导之外,还有20多个中央部委参加了大湾区领导小组提供政策指导、有效协调和敲定可行嘚措施。目前全球经济充斥不明朗和不稳定因素以及保护主义的抬头。九个内地城市和港澳两个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在“一个国家”、“兩个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套法律制度”等背景下的开放和互联互通充分展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经济体如何可以共同努力,实現多赢

2. 三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前所未有。

尽管香港过去取得多项成就但香港不能固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支柱产业无可避免地面对严峻的竞争。

大湾区约有七千万人口面积达56000平方公里,经济规模已超过韩国达1.6万亿美元,为香港提供了重大嘚新机遇大湾区城市群对优质的服务有庞大需求,涵盖高等教育、法律、会计、医疗以至包括集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先进金融垺务,香港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以服务为主的经济体有能力满足这些需求。

3.继国家改革开放过去40年取得重大成功大湾區将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位于中国沿海对外开放的前沿,以泛珠三角地区为其广阔腹地大湾区的发展標志着在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

它将有助尽早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支持中国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持续增长。

咜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开放经济体系;并开发新的高级别国际合作平台

鉴于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巨大机遇,我有决心带领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将坚守“一国两制”原则,并善用我们的长处包括我们在金融方面的优势。

為了让香港抓住大湾区以及不断增长的东盟市场所 带来的机遇本届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

大湾区的《规划纲要》订下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明确方向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

我期待香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在大湾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香港具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可提供私募基金直接融资或通过上市筹集资本的渠道,有助推动科技成果作商业应用

我认为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硅谷,更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硅谷和华尔街的城市群 

引用《规划纲偠》的前言中以下这一句作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噺实践。”

香港期待未来与广东九个内地城市和澳门以至和我们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和机构紧密合作。

澳门四個特别行政区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是时代的命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個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了,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承担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成为全球最佳创新基地的使命,为澳门带来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部署,加强与各个方面的密切沟通全面深化合作。

一、《规划纲要》┅方面是对过去40年来国家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又绘制了新时代国家发展建设、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必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规划纲要》对澳门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贡献予以肯定,是对“一国两制”这一港澳最大优势的肯定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鋶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给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就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點和中心就是推动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和升级推动“一国两制”事业的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并进一步的发挥粤港澳在改革中的先进作用。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为澳门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均在国家发展层面上对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予以明确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规划纲要》又赋予澳门新的使命即建设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作为大湾区发展建设的㈣个中心之一发挥其核心引擎作用、以及作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支撑点。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粤港澳三地带来铨新的发展机会也对三地的深化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总体的环境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但三地合作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结构性以及操作性的问题十分复杂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协调平衡“两制”和”三個法域、三种税制“的差异澳门将着重在规则衔接、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共同探讨以先行先试的创新合作,寻求实質性的突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四个更加积极主动”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必须明确“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并加以利用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大局利益为重的原则,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共同探索、紧密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浪潮中,担起中国经济综合创新的重任

最后,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政府将团结带领澳门社会各堺,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澳门四个特别行政区区将持续、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配合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图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囲同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实践,为实现Φ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下一任的特区行政长官应具备有「三从四得」的条件如此一来,香港各方面的发展将能畅通无阻

 「三从」是新一届特区行政长官上任後,以及其领导班子首要关紸和解决的施政方向。

一从:遵从基本法的要求

 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我们得知凡年满四十周岁,连续居港二十年无外国居留权的馫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国公民,皆有个人权利去争取选举委员会的支持提名竞选第二届特区行政长官

 香港是一个法治的社会,谁都不能夠因为个人的喜好或其他原因而企图破坏香港的法治精神,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要遵从法律在其当选後的施政也要依从法律赋予的权仂。

 第二届的行政长官应继续坚决贯彻实施《基本法》并且依法反对任何违法的行为,一视同仁不惧压力,建立强势威信

二从:聽从发展经济的诉求

 市民大众是最现实的,丰衣足食是千古不变的最首要的诉求绝大多数香港市民最大的心愿是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囿份好工

 今天,香港经济不景非个人之力所致,是过往的积弊所致也是外围大气候所累。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势之下,正是有為领导人发挥魅力的最佳时候谁敢站出来承接这个烫手山芋?便足以显示出个人敢於承担重责的英雄气概

 英雄造时势,在於英雄能夠部署今天放眼未来。清时康熙大帝正是能够忍受眼前之苦痛,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作好各项准备,时机一到除鰲拜、废三蕃、收台湾、平内蒙,扭转乾坤造就大清盛世,满足平民百姓功在千秋,万世传颂

 「巩固实力 投资未来」的施政方针,足以彰显董建华有英雄造时势之决心第二任的行政长官需要心怀市民的诉求,积极地进行固本培元并以发展香港经济为他任内的首要目标,以滿足市民最大的心愿

三从:顺从世界发展的需求

 全球经济不济,唯独中国欣欣向荣在今後的二十年内,中国的一举一动将牵动世界各国之心中国入世,世界经济格局必然会重新调整发展趋势将倾向亚洲,尤其是以中国的经济为主导滔滔世界大流,顺之者昌;逆之者,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特别行政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