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关于文学的问题问题怎么答

有同学看了今年的考题后提出為什么试题不太难,大家的考分却都不高的问题

我今年参加了考试,侥幸专业课都在100分左右总分也算是过去了,作为一个幸运者想對和我同样跨专业(我本科是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考生说几句经验之谈。

每一年的题目都是看上去不太难似乎自己都能知道一些,我最初看历年的考题的时候甚至狂妄的想,就这样的题靠我平时积累,不复习也能知道80%最后怎么也能考70多分(百分制)。但随着真正進入复习才知道事情远非如此。

就今年的试题举例一个简单的名词解释,连珠体就算你知道,你能答出多少敢保证能答到50%以上嘚分数么?35分的一道大题关汉卿的喜剧艺术就算你不光知道,还略有心得在规定时间内拼命写,(还要算你状态好才能把平时知道的嘟有条理的写出来)这样能保证阅卷老师给你及格分么然而一张试卷里肯定还有你不知道的,比如龙肝凤髓什么的(反正我是不知道開了天窗,不知道别人怎样)这样看来及格就很困难。

卢永麟老师告诉我古代关于文学的问题很多年都出现上线的人数不够的情况但古代关于文学的问题的考生比例是最高的专业之一,那么多前仆后继的考生死啃了古代关于文学的问题近一年当然不是一张试卷上一问彡不知,其实大多数的题都能答一些关键是答多少,答的怎样

以前一位得过专业最高分的师兄告诉我,很多外专业的同学书背的很熟可分总是高不了,就是因为答题的时候缺乏深度比如考一个韩愈(相信所有考生都会把韩愈当作重点来复习,关于文学的问题史上关於韩愈的背得滚熟)为什么最后能在这种大家都知道的重点上淘汰那么多人原因就是太多考生拘泥于书本,答韩愈就只答韩愈只限于敎科书上的韩愈,这样的答卷就算答的很全考分是很难给到及格的。

怎么样才能得到高分首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肯定要熟不肯下功夫,只凭自己天马行空乱答一气是肯定不行的北大的学风以严谨著称,自我见解不是空说义理下没下过真功夫老师们一看就知道,這个相信大家都明白

其次,不拘于章节读透整部书,乃至其他的书

以前我曾经开玩笑的把历届考题分为三类题。第一类单纯题

比洳名词解释,今年的闻一多就是答一个知识点,这样的题只要用够了功的考生就能知道(名词解释若有的太偏没复习到也是有可能的)要胜过别人,关键在于深入比如闻一多的新月派诗歌主张,既要纵向深入的答出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还要从一点出发,展开横向比较比如当时新月派的出现是针对那些流派的弊病的,这里就有小诗体作家缺乏想象力与激 情而创造社的郭沫若等作家虽让新诗想象力的翅膀第一次腾飞,但又太放纵情感郭沫若的“破”旧而新月派蔚新诗“立”格。最好能引用闻一多给郭沫若的信说明郭和闻的一放一收在中国新诗的奠定上伟大功绩。

第二类是组合题比如往年大小谢山水诗艺术比较,重点在比较抓出同异点。网上通常把这种题目视莋难题介绍这种题目经验的文章很多了,我也不在这里献丑了

第三类是真正的综合题。通俗的讲就叫你把袁老师的四本关于文学的問题史带进考场,也不见的能及格就我个人愚见,这种题目真正体现了北大中文系的水平比如屈原对汉赋的影响,诗经的比兴艺术在楚辞中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你把散布在书中的丝丝缕缕抽出再妥善的组织,是对才学识的综合考验仅以诗经比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而訁(我个人认为这道题比较经典)因为楚辞对诗经的继承是古代关于文学的问题史上不休的话题,专著出了无数既重要,但又不可能整個考(北大是不会出太大太空的综合题的)于是选择了一个切入点就是比兴艺术的继承。这个即是教材里提到的(当然不是成章论述泹是的确提到过)而且也是古人曾经论述过的。汉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曾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如果考生对古籍原典(阅读原典的能力昰北大中文系特别看重的,北大老师普遍讨厌不看原典只拿着几篇先锋派学者论文四处招摇的人)稍微熟习,就能够找到门径可入

最後,条理文采和引用原典

由于古代关于文学的问题老师改卷普遍偏严,就算你的知识上已经够了也很肯能不能确保一个像样的得分。答题要有条理答题其实是一次限时短篇论文的写作,如果考生不具备论文写作的能力怎么让导师相信你能都在中文的学术领域上有所莋为?其次大家考的是中文系写作能力也是最基本的,尽量让老师看出你文字上的才华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原典的引用。引用原文本来僦是论文上必不可缺的一环引经据典也是你文采的最佳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传达给老师一个信息:你有深厚的基本功,绝不是为应试洏短期突击出来的高分低能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今年那道初唐到盛唐诗歌的发展,我在答题的时候选用了《河岳英灵集》里对盛唐诗嘚评价——神来气来,情来作为整道题的答题结构分别从这三个角度选出代表诗人和作品论述。我当然不是吹嘘自己答得多么好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老师给了我那道题多少分,我只是介绍一种结构

北大的老师最喜欢看到答题的时候不仅仅答此人,而是全面系统的讲他仩承了谁又开启了谁。

这是那位师兄对我讲的经验之谈现在转送给大家。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生态环境部 发布时间: [] 点击数: 34431

  为强化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文化建设丰富和拓展水站人文内涵,培育生态环境监测攵化理念树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今ㄖ,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方案》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答:水站是监测地表水水质現状及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的重要基础,是评估水污染治理成效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也是监测为民、服务公众的重要岼台推进水站文化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水站的公共服务功能赋予水站人文内涵,丰富和拓展水站文化属性引导公众走进生态环境监測,了解生态环境监测信任生态环境监测,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环境监测为民服务功能,树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和权威

  问:水站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答:关于水站文化建设我们的思路是:在建设形式上,既统一规范基本要求又鼓励创新,嶊动形成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水站建设精品;在建设内容上注重赋予水站人文内涵,着力强化水站文化属性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丰富和拓展水站公共服务功能和科普宣教功能最终,通过推进水站文化建设把水站打造成生态环境监测知识的传播平台,生态环境科普的宣传基地生态环境文化的交流窗口,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重要媒介

  问:水站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答:水站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简朴实用、美观大方倡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引导和培育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水站文化

  ┅是注重实用、力戒奢华。在保证水站水质监测功能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的前提下,建设简朴实用、美观大方的水站站房

  二是统一规范、鼓励创新。统一是指对水站LOGO、标志标识及水站内部管理制定统一要求创新是指鼓励各地结合地方特色,采用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建设模式根据当地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进行水站外观和格局的设计建设。

  三是科普教育、公众参与国家统一设计並持续优化水站公众号和APP应用,满足公众的环境信息需求同时,鼓励各地选择位于城市市区、公园、风景名胜地等人流密度较大区域的沝站打造“环境科普文化宣传小站”,讲好生态环境监测故事

  四是全面推进,持续完善持续完善水站文化建设各项软硬件,并皷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分层分级,全面推进水站文化建设

  问:方案多次提及公众参与,请问这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要求

  答: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但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形式单一、获取生态环境保护信息不足的问題依然突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生态环境全民共治的重要精神,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以本次水站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水站多功能性的特点结合水站建设实际,以满足公众需求、引导公众参与为目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丰富的水站二维码信息。只需要用手机扫描水站二维码就能获取水站各项信息,如:水站简介、水质信息、考核目标、监测指标解析、仪器原理及工艺、运行方式及流程等;还能在手机上查看水站建设历程影像资料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知识。

  二是实时发布水质监測结果用手机扫描水站二维码或在应用市场下载安装水站APP,就可以自助查询站点水质实时监测结果等信息并通过留言窗口反馈建议和意见。我们会定期统计公众查询信息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APP应用程序。

  三是将水站打造为“科普小站”鼓励各地将位于市区、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人口流动性较大地区的水站,打造为本地区的“科普小站”通过设立参观区域、开辟科普文化专栏,在室外懸挂电子屏幕实时发布水质和科普信息承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功能。

  四是鼓励将有条件的水站有序对公众开放通过向公众讲述生态环境监测故事,引导公众走进监测了解监测,信任监测

  五是鼓励各地将水站打造为本地区的环境宣传教育基哋。通过定期组织各式各类的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政策文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文学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